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10篇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1

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主观题的分析及特点

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及各地的高考历史试题,每年都是:“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材料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既有文字,也有地***、***表、漫画、人物***等。但是其考查的设问问题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迹可寻的。其总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内隐性问题:这种类型问题一般提示语为:“依据材料概括(归纳,指出……)”如:2008全国卷37(2)10分,2010新课标43(1)8分,这种题型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总结、比较材料来作答。

2.外引型问题:这种类型问题一般提示语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种题型最为常见,在近几年的各地及全国高考中,大部分的问题都是这种类型,这种类型题材料主要提供情境,答案要联系课本及所学知识作答。

3.升华性问题:这种类型题一般多为认识类、启示类、评价类,影响(作用)类问题,这种类型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如:2009全国卷37(3)8分,39(2)12分;新课标2010全国卷40(3)13分,44(2)7分;2011新课标全国卷40(2)10分,41(12分),45(2)10分,46(2)8分,48(1)8分等,这种类型题一般要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结及较全面的思维角度来作答。

二、主观题解题途径及方法

1.审题:这是做题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在审题中关键要把材料的时间、空间、出处等弄清,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课本相关知识的联系,才能弄清出题者的考查意***,这样我们在答题时才能有的放矢,轻松得分。

2.要针对每种类型题,找出它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首先内隐性的问题只要读懂材料,会归纳材料就可以解答。但是往往我们对很多材料太深奥而无法读懂,这时我们的第一步——审题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只要知道它考查的课本的相关知识的出处,我们就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反过来解读材料,这样两者相互结合,既提高了答题的正确率,又提高了做题的效率。其次,外引型题目,更多的是要求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但是现在的历史教材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这种体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一定要打破必修和选修的界限,要用通史的意识把所有教材有机地整合,这样我们就能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整体情况有了全面、清晰的掌握,

在答题的时候就可以做到轻车熟路了。再次,升华类的问题,要平时注意对结论性的观点的整理与掌握,要学会同热点相结合,并且注意对各种史观的渗透,同时要有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的基本观念。

三、主观题的答题思维

知道试题类型和方法后,到底如何构思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看试题的分值,现在一般情况下每个知识点为2分,所以要依据分数确定答案的多少,即节省时间,又可做到答案简洁明了。

2.注意多角度思维:思考问题时要注意多角度构思,如历史地理的结合;中国世界的结合;古代现代的结合;时***热点的结合;社会自然的结合等。

3.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要掌握基本的方向,如答影响、作用类问题时要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由自身到其他等组织答案;答原因、背景类问题时要主观、客观相结合;答评价类问题时要注意一分为二、主要和次要相结合。

4.注意掌握各种史观:在如今的高考中,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史观等多种史观在高考命题中成为定势,所以平时在解读历史知识时,一定要用多种史观从不同角度解读,

这样才能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更深刻。

四、注意答题中非知识能力的培养

1.准确掌握答题的时间,在文综考试中主观题的答题时间在100分钟左右,所以每科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这样就要求我们一道题在15分钟之内完成,所以学生平时一定要坚持在规定时间内训练答题速度,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把试题轻松做完。

2.答题中要注意实现“四化”,即做题要依问作答顺序化;答案分布要段落化;书写要清晰化,整体要条理化。这样试卷才能符合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如今的高考中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做题方法,我们才能有效地驾驭我们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不断地积累答题经验、总结方法,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 200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 题型 知识点分布 特点 启示

一、题型及知识点分布

1.选择题及知识点分布。共25题,涉及***治(13个),如2题考查古代雅典***治,4―6题考查古代中国***治制度,10、12题考查世界近代***治;经济(3个),如7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19题考查现代中国经济;文化(7个),如1、3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8、11题考查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史学理论(2个),如24题考查全球史观。整体来看,***治史比例最大,文化史内容比例加大,史学理论为新增内容。

2.非选择题及知识点分布。共8题,其中26―28题为必考题,分别考查中国古代南北朝经济文化、晚清教案、苏中工业化建设。29―34题为选考题,涉及每一个选修模块,如29题考查张居正改革,30题考查世界现代社会主义思潮。整体来看,三道必考题中经济史内容比例较大,选考题选材与时***、恒热点或史学前沿相关联。

二、特点

1.大部分考题都有背景材料,通过创设历史情境,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认知。试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突出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4引用汉宣帝的一句话,考查学生对“周***”的理解;8题引用英国法官的一句话,考查学生对社会契约的理解;15题通过介绍妇女服装变化的现象,考查学生对这一社会习俗的了解;11、12题引用名人评说,考查学生对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理解和运用;16题引用《新潮》的一段话,考查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思潮变化的主要国际背景;27题选取晚清教案中官民的一段对话材料,考查学生对它的理解、分析、运用;26第一问、28题选取史书材料,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提取、概括史实的能力。总的来说,以上题目从新角度、新情境入手,拓展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理解、运用。

2.史料来源更广泛,设问角度更合理。从材料来源看,主要涉及历史著书、历史记录、名人评说、时***材料。如非选择题除31题材料外,其它都出自历史著书或历史记录,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再如选择题12、14、24、25题所引材料都出自名人评说,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1题通过介绍伊拉克战争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阅读、提取、运用的能力。

3.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和公民素养的考查。课本的很多微观知识不再直接考,而是给出相关的材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提取、概括、运用。如17、19题给出数据表让学生分析历史现象;24、25题引用史学家的名句(反映了近几年我国史学研究的新理论)让学生理解其实质;26第一问、28题及其它6道选考题都要求学生解读历史材料,概括有关史实,而且选考题33、34反映了史学研究的前沿。以上这些题很明显加强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从公民素养方面来看,思想文化史、社会史内容明显增多,选择题就涉及7道,如1、3、8、11、13、15、22题,要求学生透过历史关注现实,很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考查。

4.部分考题切口小、跨度大、概括性强,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整合课本知识的能力。如27题选取晚清教案中官民的一段对话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高度概括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并作评价。再如28题苏中工业化建设的第二问,通过一小段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可见,以上两大题对学生分析、概括、整合课本能力的考查明显加强。

三、启示

1.扩大教学资源,夯实基础知识。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课程观指导下,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几本课本和参考书,而是要求师生依据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共同寻找、开发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如网络、媒体、教学网站、史书、史家评说、历史遗迹等,从而扩大教学视野,增强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然后对其进行整合处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即夯实基础知识,力求做到“点、线、面结合”。点即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各种要素做到透彻的分析,把握其本质;线就是对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面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特征力求宏观把握。

2.密切联系现实,关注史学前沿。2009年海南历史卷试题涉及中国儒家思想文化、***治制度建设、现代工业化建设、社会习俗等恒热点问题。所以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高三复习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关注热点问题,注重现实与教材的有机结合。要求做到:一方面注意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如对传统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反思等,另一方面注意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如对中国***治体制改革、中美关系的反思等。近年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史观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吸收和运用,将其作为一种新史学指导思想。

3.研读高考试题,提高解题技巧。任何一份高考试题都有它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在课改期间,很多试题包含课改理念,具有创新性,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高考试题的研究。而在高考复习中,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也是决定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应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具体方法有二:首先让学生通过做题了解命题的特点,培养审题能力;其次根据试卷特点、评分标准,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让学生先分析做错原因,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总结解题规律。

综上所述,应对2010年高考,广大师生要在充分整合出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认真研读高考试题,做到把握规律,有的放矢,不要盲目陷入题海战中。

参考文献: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3

                                      新密市教育体育局  郭卫民

    摘要:本文以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的有利条件、面临的困难、居民的学习需求与参与情况以及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价值等问题,对我市成教专干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总结,形成以下报告:本文认为当前我市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区居民的学习观念还不够深;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没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自身的社会价值也没能充分得到体现。要深入推进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工作,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将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应放在***府工作的目标考核,便于社区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和深入推进;

二是要建立一支高效的专业师资队伍和相对完善的社区学校阵地;

建立健全由***府牵头协调、领导重视支持、***策倾斜扶持、经费***到位、分工明确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真正把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注意针对成人学习需求的特点,引导教育需求,营造良好环境,提高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参与率;四是要有财***和***策的支撑,把终身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新密市辖14个乡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一个矿区街道办事处,域内居民80余万人,现有17所乡镇办社区学校和300多所村级(居委会)社区学校。为加快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使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的开展更有针对性,让群众的教育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我们对全市各乡镇社区学校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以下是调研后的反馈结果和情况分析: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参与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

    我们对全市各乡镇办成人、社区教育专干的性别、***治面貌、从事工作时间及撰写的论文和开发的教材及数量等情况调查,从而摸清家底,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在被调查人员中,以男性居多,男性占62%,女性占38%;年龄结构跨度较大,其中30-40岁之间4人、40-50岁15人、50岁以上3人;***治面貌中,***员9人、群众7人、无***派人士5人、无民主***派人员。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从事该工作年限的情况:5年以下5人、5-10年6人、10-15年4人、15-20年4人,20年以上3人;

在撰写的论文和开发的教材及数量方面:有4人没有参与开发乡土教材,6人开发1本乡土教材 ,4人开发2本乡土教材3人开发3本乡土教材,5人参与开发乡土教材4本以上;

郑州市及以上获奖论文20,.内部刊物发表30篇,有2人没有参与撰写论文和教材的开发工作 。调查显示:(1)全市各乡镇办成人、社区教育专干男性多于女性,年龄结构上中年人居多;(2)***员和非***人士比例基本持平,从事该工作时间跨度不一;

(3)在撰写论文和开发的教材方面,数量不少,质量不太乐观,尤其是等够达到郑州市级以上水平的偏少。

    (二)工作状况以及需求情况:

    1、对从社区教育工作的态度:

    从总体上来看,多数人对负责该项工作比较积极,但也存在着个别工作消极的情况。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有19人选择觉得很有意义,正在尽全力干好,占85%,排在第一位;

1人选择无所谓,分工使然,勉强为之,占5%;

2人选择对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这份工作,感到虚无缥缈,力不从心,占10%;

没有人喜欢按部就班工作,一提到创造性对待目前工作就头疼,总想换岗的情况。

    2、对国家自上而下的相关***策掌握的情况:

    总体说来,多数人通过外出参加培训了解了国家自上而下的相关***策,说明了主动学习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够。调查显示:1人选择基本没关心过,从不主动上网查阅学习相关内容,5%;

2人选择对自己没有什么高要求,偶尔学习一些皮毛,占10%;

6人经常上网浏览学习,并做笔记,这是我工作的行动指南,占30%;

19人选择是通过外出参加培训知道一些,但是把握还不够透彻,占85%。

    3、对待办好社区学校、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的态度方面:

    在被调查者中,20人选择了认为难度很大,但是尽力去做也会有成效,占92%,2人认为很有信心,占8%,没有一人选择没有信心。从而可以看出,在开办好农村社区学校、结合本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展社区教育面临很多困难,但每一位成教专干都愿意努力付出,也能取得一些实际效果,获得社会的认可。

    4、站在被调查对象角度接触的周围民众看,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民众对待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情况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被调查者当中,7人选择了挺愿意的,很有热情,占38%,8人选择了只要不让掏学费,学什么都行,占42%;

2人选择了不愿意,觉得学习是一件麻烦事,占6%;

4人选择了学不学无所谓,得过且过,占12%;

     5、站在被调查者的角度来看,居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式:

被调查者有15人选择了短期培训,占70%;

4人选择了脱产学习,占15%;

2人选择了业余学习,占10%;

 1人选择了完全自学,占5%。可以说,多数人的最大愿景是通过短期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及生活水平。

    6、对于目前社区工作者的身份还没有得到认定,被调查者是如何看待的问题:

    总体来说,被调查者中多数人表示不满意,但也有表示无所谓和其他选项的情况出现。具体调查结果是:选择非常不满意的有8人,占38%;

选择有点不满意的有9人,占42%;

选择无所谓的2人,占10%;

选择其他选项的有3人,占15%。

    7、针对您所在的社区职能分工是否明确:

    总的说来,多数都有分工,但农村社区教育工作都没有实现专业化。具体调查结果如下:选择分工明确,工作专业化的有0人,占0%;

选择有明确分工,但不专业的有9人,占40%;

选择有分工,但有时也身兼数职的 有8人,占35%;

选择没有分工,什么都干的有6人,占25%。

    8、在对您在社区教育工作中会运用到专业知识吗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

    总体来说,用到的专业知识不多,显示出社区教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不够扎实。具体情况如下:选择工作中大量运用专业知识的有1人,占5%;

选择在工作中有时用到专业知识有10人,占45%;

选择在工作中很少用到专业知识的有10人,占45%;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4

1、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命题的依据。历史考试究竟应该怎样命题?第一,不能完全依据某一个版本;第二,不能机械地将各版本的知识点进行对照以“求同”:这已经成为历史命题人员的共识。所以学生学习必修二时,首先明确每一节的课程标准。学生在复习每节课时,首先应掌握课程标准,然后按照“了解知识一分析理解一概括评价?三个层次来复习课本。

2、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本模块课标规定了8个学习专题,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3、要用新的史学观正确评价必修二的历史知识。关注新史学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审视历史。“文明史观”强调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全球史观”是把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看待。“现代化史观”是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线索,***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强调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新的历史教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史学观,吸纳了一系列新观点。在历史考试中体现新史学观是历史命题原则之一,学生在复习中应注重用新史学观评述历史。如按照全球史观,肯定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在改变世界面貌,加强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交往和世界市场形成中的积极作用,不能只看到殖民扩张及其给当地人民造成的灾难。按照现代化史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充分肯定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不能指看到它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等等。

4、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热点的结合。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建国后农村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前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联系比较:罗斯福新***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5、历史复习应注重比较方法分析历史知识,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知识。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如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方式的比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情况比较等等。二是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较,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方法。如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比较。三是类似比较法:把类似的历史内容加以对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特点的比较、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等等。四是相反比较法:两个或几个内容完全相反的历史问题进行对比。如战时共产主义***策与新经济***策的比较。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5

一、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要求:

1.以周计划为单元,周日不在计划之列,留作调控。

2.越临近考试,历史学习时间越应适当增加,可以每15天为一复习阶段调时。第一天预习,第二天精习,第三天复习,这种方法大大优于在一天中三者连续并举。

3.每天要保证有5~10分钟的时间回头复***来复习过的内容,逐渐加快回顾速度,进行“滚雪球”式学习。

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求:研读目标:知晓了解、归纳、理解、分析、评价等行为动词的操作含义,细化背景、原因、内容(过程)、影响(结果、作用、意义)的知识层次。

三、采用实用的学习操作方式

(一)会看课本

我们每天都要读书,怎样读才能记得更多的东西,记牢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对于学习效率,读书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不起决定作用,读书是心灵与文字的沟通、交流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活动。怎样读书,下面有一些好的建议,你不妨参考一试:

1.看书要眼到(注意力)、口到(念念有词)、心到(集中精神)、手到(划划、圈圈、标标①②③……,原因、目的、性质、内容、结果、作用、……不动笔不看书)。

2.注意:课本中每一目(或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中心”,抓住“中心”,并归纳多角度说明这一“中心”的知识点是我们读书的基本任务。如“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中心包括①背景;②目的;③建立过程(有什么特点?);④内容(两个组织及区别);⑤作用。看书应做到条分缕析,标点划线。先一块一块“雕刻”,去粗取精,再组合起来,回应笔记中的知识体系,就能点面兼顾了。

3.看书要做到“全”“细”“准”。例如:

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迎来“春天”的原因

“全”――指各方面原因都能知道:①辛亥***推动作用;②列强放松经济侵略;③爱用国货运动;④实业救国思潮;⑤民族资本家爱国心的驱使;⑥利润的刺激。

“细”――如:①中具体化还有:a.帝制;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治地位的提高;c.民国***府采取了发展实业的措施;d.华侨投资;e.实业团体纷纷建立。

“准”――如:②准确掌握是“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欧洲的”“暂时的”“经济的”。

4.要养成“回忆”的习惯。看了一课或一单元,规定自己在某个时间闭目回忆。“短路”了就及时去翻一翻,再接着去“回放历史”。直至能将课本所归纳的(或笔记)内容“刻”在脑中。

5.学会变换花样学习。如专门看中国古代的***治、经济、思想文化;比较看容易混淆的历史内容;纵向看某一国家的历史(在三本书中的体现),如英国、美国、俄(苏)国。

(二)会看错题

从每次做错的选择题,综合题的某一问中,针对性地具体地反思总结,从知识掌握角度(反馈到看书出了什么问题)、审题技术角度,写出10条8条,引以为鉴。

(三)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

抓点:在夯实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要点。

理线: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链条,复习便可“顺藤摸瓜”。

例:《古代希腊民主***治》

线(藤)――雅典民主***治的形成、发展、辉煌、衰落。

点(瓜)――城邦建立、梭伦改革(内容、影响)、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影响)、伯利克里统治(表现)、民主制度的作用和形成条件、民主制度的局限。

(四)概括综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系统化

概括: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剪去枝蔓,拧干水分,析出学习内容的精华。用点时再舒张开来。

综合:把分布在不同章节、不同课本,互有联系的知识点混合聚拢,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概括:击匈奴、平南越、订秦律、一币制、一文字、统车轨,度量衡,修驰道,凿灵渠、筑长城、大移民。

综合:“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涉及3节内容,可分为“中央”――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内容);“地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内容)。

(五)联系比较,将历史知识网络化、深刻化

联系:以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有横向(中外)联系和纵向(远近)联系。例:阅读必修(一)“编者的话”第一段文字,明确***治(必修一)经济(必修二)思想文化(必修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揭示同类历史事件的异同,有效避免知识间的相互混淆,答题时的张冠李戴。

如美国议会与德国议会的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6

历史故事的定义许多学者给过诸多的说法,综合来讲,就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的事情、存在过的真实人物,将他们作为叙述的对象进行的故事。它具有故事的特点,即过去性、真实性[1]。而且作为历史发生过的事件,在时间、人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历史故事还具有连贯性以及自身的特点。

2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1历史故事的合理选择

历史故事被广泛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历史的教学效率,因此,要对课堂中所呈现的历史故事进行合理的选择。通常情况,历史故事的选取有以下的几个原则:真实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生动性原则以及精简性原则[2]。所选用的历史故事要尽量的符合历史事实以及发展规律,并且针对教学目标针对性的进行选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得历史故事尽量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为了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还应当对所选的故事进行精简,以保证课堂时间充足。

2.2历史故事的呈现方式

历史故事的呈现有诸多的方式,可以通过教师口述,也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相关的***片、影视资料等来进行相关说明。

2.3历史故事的运用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有多种作用和途径。

(1)通过历史故事进行导入,导入对于一堂课来讲十分重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呈现一段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能够使学生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从而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了避免时间的过多浪费以及掌握学生的心理,导入历史故事时间防止过长,短小精简即可。

(2)通过历史故事进行质疑,在运用历史故事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够合理的进行提问,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从而使掌握的知识更加的灵活、深刻。

(3)通过历史故事中关键人物的认识来掌握历史。历史的发展往往与一些关键的历史人物有着巨大的关联,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了解,能够掌握当时的历史环境背景、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并且能够通过人物了解悟的人生哲理,使得学生能够历史的发展顺序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对历史的掌握更加熟练。

(4)通过历史说明现象以及规律,由于历史发展不仅受当时的环境、***治、关键人物影响,而且还受到发展规律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历史上较为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叙述,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现象,从而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的更加透彻。

(5)通过历史故事进行知识的强化。高中历史相较于初中历史,有着更强的理论性,而且有些知识极为抽象,不容易理解。通过使用历史故事,能够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形象,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教师在运用历史故事时,要尽量的使叙述通俗易懂,在一些难点的地方要多做解释,从而促进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

(6)通过历史故事进行知识点之间的合理衔接、过渡。高中历史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一定的规律,按照专题进行编排,这样课与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学习上一堂课是为了下一堂课做铺垫,为了能够使课堂前后顺利的过渡,历史故事以其丰富的情节,能够很好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学生零碎的知识变得整体化,知识之间的关联也更加紧密。

(7)通过历史总结课堂。历史知识不是总是运用在课堂开头,有时候,在一堂课结束以后要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也会运用历史故事。用于结课的历史故事一般能够言简意赅的将本节课内容总结,而且还能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3]。

(8)通过历史故事说明道理。历史能够使人明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历史,我们能够明白事理,通过历史上人物的了解,事情的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发扬优点,从而学会思考并且正确的解决问题。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故事的运用,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的,开阔视野,拓宽思维。

3结语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7

    一、 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迁移结合

    历史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纵横联系互为因果的。正因如此,《全 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的发展有纵横两大坐标“纵向比较主要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不同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同一区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学习历史必须瞻前顾后、顺推逆溯。在介绍蔡伦改进造纸术时,可引导学生追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书写材料,分析龟甲、兽骨、竹木简、丝绸 、麻作为书写材料的缺憾之处,进而认识到每一项发 明创造都要经历一个艰辛的积累、总结过程,这是纵向联系;同时还可介绍在我国造纸术外传之前其他国家的书写材料,以及造纸术外传后给这些国家带来的深刻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横向比较。纵横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既可“温故而知新”,又有利于新问题的理解与解决。

    二、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迁移结合

    “历史学科 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内容涉及人类社会的***治、经济、***事外交 、科技、文化、教育、艺术、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与多种学科联系密切,历来就有***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功夫;解释历史事件 ,分析历史现象,评价 史人物离不开***治理论、哲学和***治经济学原理多厨史空间概念离不开地理知识。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融合一些边缘学科知识,尤其是***史文的有机结合、渗透和移植,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在介绍百团大战时,恰当地联系语文教材上的《狼牙山五壮士》、《冀中地道战》、《小英雄雨来》等篇章,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 日本侵略者”和“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l945年 8月,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 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内容。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征因革,知要害。”他透彻地说明了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联系的切人点。为什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大河流域?为什么资本主义最早萌发在意大利?为什么中国上古时候种桑织绸非常发达的北方,到现代早已成了“明 日黄花”?为什么曾以生命之水孕育了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在今 日竟被视为 “中国的忧患”?这些问题深刻说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用唐朝的着名哲学家刘禹锡“交相胜 ,还相用”的话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历史教学中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一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历史与现实的迁移结合

    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然而,历史又是过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是人们了鳃自己的社会,理解变化与延续的唯一途径。“书中积蓄着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一些“热点”问题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 自我和超越 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 ,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闲此在历史教学 中适时引入一些“热点”问题,能更好的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如我在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时,是这样导人的:先为同学们转述白岩松说过的一件事:奥运圣火在伦敦传递时曾遭到***分子的破坏,一个英国小姑娘不解地问她的母亲,他们为什么要破坏圣火?年轻的母亲回答说 ,他们的国家被中国占领了。此时我转问同学,真的是他们的国家被中国占领了吗? 如果当时你在旁边 ,你会对这两个不明真相的母女说些什么?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 ,用一系列的史实证明西藏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这里,奥运圣火、***分子与历史有机结合 ,通过学习,学生对热点问题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学会从热点中去追溯历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掌握知识呢?这就是使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在社会各要素之问互动加强 ,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和人类行为手段与方式 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以分科课程为单一或主要模式的学校课程结构已经滞后于人类社会的演进速率。”当前,“为迁移而教”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口号,布鲁纳称 :迁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研究运用迁移规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尤显重要。不容忽略的是,迁移有正迁移与负迁移之分 ,有利于未来的学习或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之为正迁移;相反,起阻碍作用的,则称之为负迁移。因此在迁移法的应用方面,应该把握住“度”:注重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纵向联系横 向比较;注意同***治、地理、文学、社会生活等的有机交融从而促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历史课堂研究领域涌现出更多的增长点;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福华.历史比较教学论略[ J].历史教学 ,2000(8).

    [2]秦德增.培养文科综合能力之我见[J].历史教学,2001(8).

    [3]刘铁芳主编.新教育的精神[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8.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高中 历史学习 方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58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与初中相比较,在内容上有了成倍的扩展,且无论是知识点还是涉及的领域都有了深刻而本质性的提升。所以,初中时的死记硬背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课堂。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历史系统学习方法和注意点,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历史学的定义及其意义

许多同学并不明确究竟什么是历史学。长久以来,并未知晓历史定义的我们学习时也终究没有把握住其精华。那么,究竟什么是历史学呢?我们可以简单地下个定义:“历史学是将已经过去的不能重新来过的客观历史研究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是历史学家用独特的方式所构建的主观的逻辑表达体系。”细细拆分,可以看出作为一门或一类社会科学,历史的研究对象是“已过去的客观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前必须树立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最后就是作为一门社会学科,需要兼容并包其他的社会学科。而且,历史内容的复杂多样性也决定了必须树立学科方法的聚合兼容精神。如果我们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能够做到求真、理性、聚合兼容,便可以抓住历史学习的主流思想和与之相对应的主要基本研究方法,就抓住了这条学习历史的纲。

二、历史学习的几个问题

在历史学习当中有几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了解的,这样才能做到料敌于先手,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注意并化解困难。在得出如下结论期间,我进行了一个抽样调查(见附表)。在此,我要感谢那些与我配合进行这项调查文七班的同学们。

1.时间观念,不清不细。纵向历史联系中,最重要的便是时间,时间是纵向历史联系的纽带。但是在调查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对时间把握较为混乱,在学习当中不会记忆时间,在做题当中也刻意忽视时间,或者说时间转化不对不通。同学在做题时出于畏难情绪可能会不经意就忽视时间这一重要的解题因素,从而导致错题。例如,许多同学只能记住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却不能将其时间细化到12月份。这样,在选择题中如果问原因或者背景的话,题设事件是1978年发生的,但很多时间不细分或者是记忆力差的同学,就会把这件事的原因想当然的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因此选错选项。

2.整合能力差,知识点分散。知识点的“碎、细、多”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也是同学感到最困扰的。小知识点掌握尚且不清晰,全局整体运用在大体上更是无从谈起。学习当中的笔记倒是记了一大堆,就是不明确何为正确答案,有时容易张冠李戴,强行引用知识点,最后导致答案错误。例如,在讲解地区区域组织时,有各种各样的地区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上海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常常材料中列明一种现象或是说明一项职能让同学区分,同学基本上都是笼统地认为是区域经济组织,可是往往都忽略了其个性,从而导致考察反恐机构时许多人都不清楚上合组织的一个目的就是打击恐怖主义。

3.材料理解偏差,主干提炼无效。许多同学在阅读课本或是做题时,不会阅读,找不到有效的信息与主干知识点。这既是同学阅读理解能力欠缺的表现,也是归纳总结能力的欠缺。时至现在,还有很多同学都在套模式,自己去死记硬背那些套话空话,反而使课堂阅读得不到提升,也僵化了历史学本身所需要的发散性思维,极易答非所问,答题失分。例如,课本上的前言与章末总结,还有围绕正文的课外知识,许多同学并没有进行仔细阅读,也没有就正文的内容进行思考,这样就会使课本在学习中的作用大打折扣,阅读能力也会进一步退化。

4.横向联系缺失,综合能力较差。现代历史学已经脱离了过去的帝王家谱的性质,也脱离了只研究***治史的时代。随着史料的不断丰富,同学所学习的范围更加广泛,从***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这虽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知识素质,但也使历史学习的难度加强了。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反馈对经济史的学习感到头疼,对文化思想史没有兴趣,听课效率较低,做题时思维僵化,不能将国内外事件相互联系,不能将***、经、文三领域进行联系,导致知识点答不全而失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许多同学只能看到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的动机,却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可以同日本国内的明治维新相结合,还可以与第二次工业***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这个知识点相联系。横向联系的缺失,使很多同学在综合性较强的大题处失分。

三、针对问题的几点解决方法

1.构建内部结构,完善知识框架。在我们现阶段的历史学习中,都是以专题史中套小专题史来编写的教材,这非常便于我们通过阅读课本来构建知识体系,将书本上几章几节的内容进行浓缩,归集几个该领域的特定同语,然后反向进行扩充,从而建立内部知识体系与框架。我们在将课本重点知识牢记的同时,还要记忆许多零散在课本各处支撑重点知识点的辅助概念,并将重点知识作为骨架,辅助一些概念作为血肉,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构架一个良好完善的知识框架。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古代史的主线,那么支撑这条历史理论的是从秦到清的各种历史名词与概念。诸如皇帝制、郡县制等等,将其在进行拆分的话,就会不断拓展,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这样在学习中就有了条理,有了思路。

2.深化阅读层面,学会阅读材料。这里说的教材,可以广义理解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所有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接受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细分下看,有效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要求读者明确材料的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解读。在解读时,要将材料与史实知识相对应相联系,然后进行辨析与归纳。因此,我们通过解读可以理解书面材料中的潜在意义。在阅读时,我们要注意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辩证地看待材料,全面阅读,切不可断章取义随意阐述解读。我们还要找到理论支撑点才能事半功倍,有效阅读。例如,课本的前言是对本章的概括与总结,十有八九的前言都是本章框架。认真阅读前言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使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思路更加清晰连贯。

3.学会运用理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学习中,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这也是马克思史学的基本理论,是基本方法。我们在解答问题时应尝试应用理论,应对实际问题。例如,历史前进三对动力和一个主体。三对动力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一个主体则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又如,六对关系: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主次要分明。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我们能够提升对这三对动力、一个主体、六对关系的运用,那么对我们的历史学习将大有裨益。而且,在解题时,将这些基本理论进行套用,便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解题速度与理论认知能力,树立一些理论意识。

4.重视解题技巧、归纳总结规律。其实在学习了充分的理论知识之后,就需要我们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去实践应用,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对于历史学习,不建议大家使用题海战术,而应逐专题的重点知识进行典型练习。在做题时,要有逻辑、有层次去划分挑选,有意识地去总结排除答案,逐一挑选反复论证。在做题后,要及时对照答案,尤其是答案中的注解说明,明确思路后再回头看题,做一道便会运用了一种思路与分析方法,将外在转化为内在。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在历史考试当中,一是问法多元,诸如根源、原因、因素其实词语类似,可是考查方向却不尽相同;二是情景材料设置一般都是我们没遇到过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题目中进行材料积累,有针对性的概括,使试卷充实课本,完善知识体系。

四、个人的几点建议

1.建立对应错题本,积累错题用于几轮复习。

2.自己学习整理,精简笔记本。将书本由厚变薄。

3.扩大阅读量,进行课外积累,拓展知识面,积累材料素材。

4.学习语文、***治、地理等相关学科,兼收并蓄,有机合作学习。

五、尾言

历史学家不会悲伤,因为除了历史对人们生存意义的赋予,他从中看不到任何意义。我们能亲自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意义,这意义有时能超越死亡,我们理应对此感到自豪。

如果一个人很幸运,他便能尽力收集文明产业,他会对这文明会感激万分。感激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遗产,因为他知道:这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永恒的生命。

让我们乘风破浪,赢得高考辉煌!

参考文献:

[1]葛剑雄,周筱S.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M].中国方正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

[3]李尚***.中国历史新课程.百度文库.

[4]杨剑超.中学历史学习的一些经验总结.百度文库.(责编 张翼翔)

附 表1 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文七班《样本调查》

[调查项目\&没有此类问题\&偶尔出现此类问题\&经常出现此类问题\&1、时间观念,不清不细,时间错位混乱\&5\&12\&33\&2、整合能力差,碎知识点分散。\&4\&8\&38\&3、材料理解偏差、主干提炼无效,整体把握出现偏差和失误\& 2\&8\&40\&4、横向联系缺失、综合能力较差,知识整合的思路\&4\&4\&42\&]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9

加强个人教学探索和集体备课,充分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先进得当,保证教学效果的良好落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岳麓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口号。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望亭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共六个班近三百四十个学生,重点班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普通班生源质量相对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历史典故,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波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历的***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四、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日日清。

(2)每两周一次小考,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贵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教科书选取的纠葛贯通古今、关联之外的学习专题,了解人类历重要的***治制度、***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葱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无产阶级***导师列宁曾指出:***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换句话说,代表一定佳绩利益的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及其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国际方面的言论和活动都是***治。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一个班近四十个学生,生源质量参次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四、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九个学习专题,包括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办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的***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的呢个一起构成料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3为进一步做好学科教研工作,促进全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省素质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殷实和谐、公平质优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为实践载体,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科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思路

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重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实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突破;以强化网上教研为契机,实现教研方式的优化和互补;以提高教研水平与实效为目标,实现自身与师生的共成长。

三、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施意见,规范学科教学行为。

1、科学安排历史学科课程,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II与校本课程。

2、研究模块专题教学的特点,更新评价理念。

(1)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时要着眼于模块或专题的整体设计,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教学实践。

(2)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常规,也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工作,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与同伴、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3)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要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了解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其方式。

3、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指导。

培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典型学校,适时举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场观摩会。

4、加强学生选课指导研究,尝试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

(二)强化理论研究,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形势,我们应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准备课,高效落实课,开诚布公听评课,认真反思提升课。

2、进一步完善三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创设情境、课标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复习课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典例分析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典题巩固补偿训练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4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四、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

附:高一历史教学进度

授课时间

授课专题

授课内容

9月1日—9月13日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治制度

9月14日—9月21日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9月22日—10月7日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

10月8日—10月20日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0月21日—11月2日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1月3日—11月11日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治文明

11月12日—1月21日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治的确立与发展

11月22日—12月2日

专题八

***人类的阳光大道

12月3日—12月11日

专题九

当今世界的***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月12日—12月21日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得 基本结构与特点

12月21日—12月30日

专题二

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月30日—1月8日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得探索

1月8日—1月18日

专题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5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四、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10

关键词: 高一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一、引言

上海二期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的技巧,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这里所提出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的是对自我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研究,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尤其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学习方法,是我在这篇文章中重点论述的。

二、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当前在二期课改下的上海高一历史教学的研究工作中,虽然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目前首要的一个关键任务是面临高中历史结业考试,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在高二时完成。那么高一历史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体验历史学习过程,学会历史学习方法。

如果是从“过程和方法”上去把握高一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认为一是要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让学生承担主要的课堂活动,成为教与学的主要载体,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参与活动其中,才能领悟活动过程的内在内容,发现其中的规律与潜在的逻辑因素;只有个体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其情感才能有所体验,其个体的积极性才能有所调动。这是所有新一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体现在许多人的论文著述中,但是如何真正做好做到,我需要动一番脑筋,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过程。

二是教师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引导课堂教学、指导课堂教学,督促学生活动、启发学生思维。由于学生心理年龄和知识阅历问题,学生在活动的内涵、活动的质量上会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最初应该给出一个学习历史的思维示范,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开展思维的训练。

然而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还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和进行历史思维。教师根据教学提纲,从头讲到底,课堂上虽然有学生的回答,但其实这是根据教师设计的一步步去做,一步步去理解答案,没有主动探索理解,发现答案。这样的课我们称之为“讲授课”,是历史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

其二,以学生为主的活动,缺乏活动的目标,没有明确的任务,导致最终学生的思维效果不佳。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其可操作性,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

那么,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呢?

三、对策

要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探索、研究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找规律,开阔视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步骤一:教师提供曾经讲授过的课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当堂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考纲的要求,猜测本课的重点知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的结构网络。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我出结业考试的考题,我会从哪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时期入手,我会要求学生学完这一课后,掌握哪些知识要点?形成哪些历史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整理出的历史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尽可能简略。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归纳技巧,以哪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将其他相关联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也可以在白板或者黑板上进行整理,并通过当堂的反馈进行全班同学之间的修正,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历史、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整体面貌,为而后的步骤奠定基础。[1]

步骤二:教师对照教学大纲与结业考试要求,尤其是结业考试中的ABC不同等第的要求(学业水平按照三个累积的层次分为ABC,A是“知道”,指在文字或者表象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B是“理解”,指在概念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C是“运用”,指在迁移和认知策略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对师生共同讨论而定的知识结构进行细节的讲述,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的认知,也就是达到A的考试要求。[2]

步骤三:对于B的考试要求,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课外历史知识的资料素材,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内容,然后思考问题。因为B是建立在A的基础上的,所以有关于要思考一些B的什么样的问题,其实已经在步骤一时,通过学生的阅读教材整理得出了。教师给出的材料,只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化问题,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思考空间而已。当然在学生思考问题后所给出的答案,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较满意的答案。答案是没有标准化的要求的,完全可以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行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需要解释的几个问题是:预习是重中之重,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中,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至少有时间看完整节课的大字部分内容。预习期间,教师应该对个别学习薄弱的学生进行指导,务必使得每一个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能力训练的关键是对整节课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整理,这是花时不多却破费脑力的一项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做一个较好的联系,尤其是引导学生理解考纲精神,把握考试重点。

四、设计

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第11课教学设计实例

【课题】

奥斯曼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权、对外扩张、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基本历史进程。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在历史上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历史阶段的视角,分析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人类社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的观念,谴责延缓或阻滞历史潮流的行为。

【教学重点】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国的统治的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帝国统治的影响: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复杂化;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

【教时设计】

预习10分钟,整理知识10分钟,深化探究5分钟,反馈练习5分钟,剩余时间为教师传统的授课时间,约10分钟。

【教学准备】

知识结构示范提纲设计、多媒体课件、本节课知识结构提纲设计、课堂反馈练习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学习过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那么历史上最后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是哪一个呢?奥斯曼帝国到16世纪扩展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给出知识结构示范提纲:

高一第一分册第10课《阿拉伯帝国》

1.巅峰:阿拉伯成为横跨欧亚非的***事大帝国的时间。

2.扩张:伴随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3.覆亡:阿拉伯帝国的覆亡。

(学生根据示范提纲预习教材,十分钟以后讨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通览整篇文章后,在教材的八段大字中寻找“奥斯曼帝国”的重点内容和课文知识结构。

思考:阿拉伯帝国以***教作为出发点,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十课的重点是***教,所以阿拉伯帝国的起始不是重点,而是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教如何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是第十课的重点,由此有关于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的时间,阿拉伯帝国的灭亡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对第十课的思考出发,对于第十一课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的话语可以设计成:

(1)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信仰***教的,***教具有对外的扩张性,所以奥斯曼帝国同样如此。在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的进程中,哪些事情较为重要?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

(2)当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时候,我们记住了它的时间,那么奥斯曼帝国呢?

(3)在“帝国的统治”一目中,我们了解到了奥斯曼帝国对于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这个影响你认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对历史的发展有没有积极方面的历史影响呢?

放映知识结构:(根据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讨论后定出)

高一第一分册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攻占君士坦丁堡

1.迁都: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巅峰:16世纪,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的***事封建大帝国。

二、帝国的统治。

影响: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促使新航路的开辟。

深化探究:

对于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以下的课外材料:“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自阿拉伯帝国崩溃以来四分五裂的***世界又有了主心骨,但是很难说这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事件,因为土耳其对被征服的地区实行残酷掠夺,当地的大部分财富流入君士坦丁堡,给人民带来了贫困和死亡。例如希腊海岛上的居民,三分之二被迁往君士坦丁堡去补充那里的人口,相当一部分被掳去作为奴隶,只有体力衰弱的人才留在原来的地方种地。手工业生产首先是为了适应宫廷和***队的需要,价格都由***府规定。劳动人民处在外族统治者和本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下,生活困苦。土耳其的统治延缓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它们长期处在落后状态。而且他控制了东地中海,土耳其在那些地方设立重重关卡,征收货物过境税。土耳其舰队时常出没于地中海和黑海,侵袭意大利和西班牙海岸。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受到阻碍,西欧国家因此急切地去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大航海时代。间接把美洲和大洋洲,甚至南北极都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而新航路的开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世界的面貌。在此之前,世界各地都是相对***的,各自发展。之后世界各地开始直接交往,全球的交往,整个世界紧密相连,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真正的世界史开始了。从这个角度说,奥斯曼帝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课堂总结: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事件,也具有历史的必然因素。它代表了***势力的崛起,和基督教势力的较量则选定了“攻占君士坦丁堡”这件事上。迁都――巅峰,是奥斯曼帝国发展的脉络,而我们更关注帝国对于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五、效果

高一历史一共有12个班级,我任教其中9个班级,以上的授课计划,我在这9个班级中进行了实验。因为9个班级中,3个是基地班(经过选拔后的好班),6个是平行班,所以这中间还是有差异的。

9个班级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领悟本节课的关键,这个班级是基地班的最后一个班级――高一(12)班。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人比较聪明,有一定的学习悟性,所以能理解教材的精华之处。

其他8个班级,分成一般和较差的两种。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说出“攻占君士坦丁堡”的条目,但是无法正确把握地名的改称是重点,而不是时间是重点。大多数学生都能注意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奥斯曼帝国”,但是不知道重点应该是成为帝国的时间是重点。因此我上课时,加入了一段教材的比较联系:“第一分册中一共提到三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分别是古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我们关注的是帝国的建立时间,分别是2世纪,8世纪和16世纪。”我还启发学生:“该如何记住三个时间?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有学生就提到了“2×8=16”,利用这样的计算记住三个时间,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而8个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明白“帝国的统治”的重点,以及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多数学生将帝国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重点内容。这个理解的偏失其实是对于历史影响的总体认识的偏失,我们教授的历史内容更多地偏重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我们也提到一些消极的、阻碍历史发展的事务,但是这不是重点。比如说中国近代史中,我们重点提到的是洋务运动,而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原因就在于我们重视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所具有的反清作用。

以上实验的结果,由于文科的特点,无法用明确的数据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说需要数据的话,那么我认为,实验的结果,能完全正确理解教材的学生(5个学生)占到18.5%,较好把握教材的学生(16个学生)占到59.3%,而22.2%的学生(6个学生)是无法很好把握教材的。

注:以上数据是经过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关于“教材重点问卷调查”得出的,该班级共27人,班级选定的是高一(5)班,一个平行班中中等的班级。有关于问卷的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之后,写出“你认为的第11课的重点内容”。

六、反思

以上的授课计划,理想高于实际,在真正操作过程中发现诸多的问题,需要在后一阶段进行弥补修正。

1.授课程序过于复杂,由于预习的这个版块无法让学生回家完成,利用上课的5―10分钟完成,占去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费时费力,使得后面的一些工作展开,显得较为仓促。比如要进行教师讲授这个环节,以往传统的授课时教师需要花上30分钟左右时间,现在只能压缩为10分钟。这对于教师是一个挑战,如果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一点不知道,教师就必须费点时间,讲一讲它的来龙去脉。短短的10分钟,还要引导学生,的确时间很紧。

2.这样的授课,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不是很简单的,问卷调查只是一个手段,是不是就一定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了?学生是不是就是通过阅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就提高了学习能力呢?这个授课计划的目标设定是不是一定正确?恐怕还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10篇

学习

精品课程汇报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精品课程汇报10篇,内容包括特色课程汇报稿,精品课程建设的自评报告。二、促读第一阶段课堂导读,学生课余精读。在每周固定的阅读课上,我精心准备了《草房子》内容导读。选取杜小康这一人物故事作为了解本书的一个窗户,并品读精

学习

大一总结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大一总结10篇,内容包括大一总结感悟100字,大一总结正确范文。记得身边的朋友经常说:有些东西错过了,就一辈子错过了;有些时光溜走了,就再也追不回来了。是的,我们身边的环境在不断地更新着,人也在不断成长、变化。时光飞逝,转眼之

学习

化学小结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小结10篇,内容包括化学一周总结模板,化学每日小结怎么写。在我国,从古至今,算术教学也一直倍受重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2年到1983年这30年之间,算术就作为小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门主要科目,直到后来用“数学”来代替“算术”

学习

18年工作总结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18年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18年工作总结范文,19年工作经典总结。1、在学习方面深入学习精神、系列讲话精神和纪委相关的法律条规,积极参加旗委和苏木***组织的***员学习教育活动,加强***风廉***建设,提高自身的***治觉悟和***

学习

医生事迹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医生事迹10篇,内容包括医生的简短事迹,医生感人事迹100篇。今天,我要大声地告诉远去地华老:华主任您请放心,祖国的医疗事业必将繁荣昌盛,响彻国内外。因为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良医呢!虽然他们现在没有您那么杰出,但是有您

学习

找教学教育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找教学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写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多篇。二、在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养成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的习惯。体育教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年,在实践工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

学习

化学学习小结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学习小结10篇,内容包括化学学习心得和学习收获内容,化学学习小结。12日工人师傅还给我们介绍了株化的三大支柱产业——硫酸工业、钛白粉、烧碱工业的工艺流程。到此,认识实习的理论部分全部讲解完了,接下来就是进厂参观了

学习

改善总结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改善总结10篇,内容包括改善总结怎么写,改善后总结范文。(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我县水利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切实加强领导,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迅速召开动员会。3月24日上午,局召开深入学习

学习

学习方法总结班会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学习方法总结班会10篇,内容包括学习经验分享班会主题,学***验与方法交流班会总结。身为一名班主任,不仅仅要时时刻刻教好学生,精神十足,还要努力的和学生保持好关系,照顾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去,而尽量不要去心思放

学习

优秀总结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总结10篇,内容包括各类总结范例大全,优秀的总结范文。一、思想***治方面在思想上,我认真学习***思想、***理论、以及领导的***路线方针***策精神,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有

学习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教育论文开题10篇,内容包括体育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推荐,体育论文什么题目好写。一、体育教师体育能力的现状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结工作的创新能力、实践的动手能力、组织

学习

初三化学难题归纳10篇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化学难题归纳10篇,内容包括初三化学问题汇总100题,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知识体系庞杂、内容丰富、抽象性强是数学学科中十分重要的特点,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则会导致知识点混乱,在应对问

学习

部门述职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部门述职10篇,内容包括部门述职ppt,部门述职内容怎么写。,***支部领导班子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和发展统揽全局,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效能,班子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以落

学习

教育工作者的扶贫总结10篇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工作者的扶贫总结10篇,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扶贫工作总结6篇,教育工作者扶贫心得体会。近年来,面对该“连片区”教育扶贫中返贫现象不断、乡村学生扮演率居高不下和在校学生贫困救助、教育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

学习

英语八下知识点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八下知识点10篇,内容包括英语八下10单元知识点,八下英语期中知识点。

学习

八下英语知识点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八下英语知识点10篇,内容包括英语八下10单元知识点,八下人教版英语知识点。

学习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0篇,内容包括初一数学下册各章知识点总结,初一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

学习

历史人物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人物作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人物作文300字,历史人物作文及范文。

学习

历史职称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历史高级职称论文怎么投稿,历史高级职称论文要求。一、高职院校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现状分析1.高职类本科学生的特点分析就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1)学生来源分析。学生来源分为两

学习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本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5000字,历史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康有为于戊戌***变后虽经由英国人的保护,脱险抵达香港,但生命仍然受到威胁。幸得日本友人的帮助以及日本***府的同意,他到东京成为***治避难

学习

历史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历史学毕业论文完整版。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

学习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与社会小论文范文,历史与社会生动课堂论文。初中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属于一种认知活动,当然这种活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认识的发展和提升[1]。在教学过程中,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