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小结篇1
7月11日,所有的同学集中到一个教室里,工厂的技术骨干师傅给我们讲了化工厂的安全问题。原来在学习中也知道化工产品中有很多危险性很大,但通过工人师傅的讲解,我们还是很震撼,尤其是她讲的那些事故实例,更是让我们吓了一跳,也提醒了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安全。化工厂生产硫酸用的SO2、SO3等易引起中毒,NH3容易发生爆炸,对人体伤害极大,还有烧碱制备过程中的氯水、氯化氢、氢气等都极易造成事故。
我们去株化实习的三个班专业是分析检测方向的,所以12日这天工人师傅重点给我们讲解了化工产品的质量检测。12日下午讲了化工厂的环保问题,对于一个化工厂来说,环保是这个企业生存不可忽视的关键。环保主要涉及到硫酸尾气处理、硫酸污水处理、钛白污水处(!)理。
12日工人师傅还给我们介绍了株化的三大支柱产业——硫酸工业、钛白粉、烧碱工业的工艺流程。到此,认识实习的理论部分全部讲解完了,接下来就是进厂参观了,我们大家都很期待,作为一个化工人,我们这是第一次进化工厂。
13日上午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钛白粉生产车间,硫酸生产工厂和烧碱制备车间,工厂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我们没有看到那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看到的只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破烂的设备。上下楼梯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担心会把他们那些生锈破烂的钢铁楼梯踩断翻下去,那就得不偿失了。工厂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能见度不见烟囱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种味道,那不是刺鼻,那是相当的刺鼻,SO2、HCl、Cl2、NH3,什么都有,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我们从工厂一条干道旁边经过的时候,看到旁边一根管道有个小口突突地向外冒黄色的气体,肯定是Cl2,多危险啊!工厂的工人也真是令人敬佩,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忘我地工作,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为社会主义的腾飞做贡献。
7月14、15是周末,休息两天。
7月16日参观了工厂的H2SO4废水处理工序和碱液废水处理。在巨大的H2SO4废水处理池里,盛着深不见底、黑如墨汁、热浪翻滚的H2SO4废水,看着实在恐怖。经过多道工序后,最后流出来的是清澈如泉水的丝丝细流,让我们感慨科技的力量啊!这么旧的设备能做的这么好,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学习科技的信心。
7月17日到19日三天定点到各个车间实习分析检测,五人一组,我被分到了磷肥厂实习。在磷肥厂,分析师主要是分析磷矿品位(磷矿中的有效磷)和磷肥中的磷含量。我们四个人(有一个同学早回家了)分析了磷矿粉中P2O5的含量,经过一个上午的奋战,到中午12点时,我们终于搞定了,我们的分析结果是43.7%,标准含量>=44.0%,我们已经非常高兴了。我想误差主要是那分析天平造成的,我们实验室用的是电子天平,虽然上课时老师介绍过分析天平,但没使用过,所以对那东西不太会使用,称量就花了将近半小时。都什么年代了,还使用分析天平,我看了生产日期,1987年出厂的,看起来像古董。我问那儿的分析主任为什么不换电子天平,四台分析天平换成一台电子天平就足够使用了,他说工厂没钱。我当时愕然,电子天平能值多少钱?
20*年5月23日,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盐株化)正式挂牌成立,企业始建于1956年,原来叫株洲化工厂,现在的厂房和大部分设备就是那时候建造的。
企业用地230余万平方米,现有资产总额26.5亿元,2006年销售额达16亿元。有员工7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2000人。具备产品开发、设计施工、生产经营全面管理的综合配套能力。拥有盐化工、硫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学建材四条生产主线,生产“株化牌”、“翡翠牌”、“晶晶牌”三种品牌50多种产品。主要产品有:硫酸(36万吨/年)、磷肥(36万吨/年)、烧碱(24万吨/年)、PVC树脂(20万吨/年)、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3万吨/年)、复混肥(10万吨/年)、液氯(4万吨/年)、盐酸(6万吨/年)、水合肼(3万吨/年)、PVC塑钢型材(1.5万吨/年)、PVC芯层发泡管(0.6万吨/年)。盐酸、烧碱、钛白粉、PVC树脂、化学建材等产品还远销香港、东南亚、欧洲和南美洲地区。
新起点、新机遇,中盐株化一定会在新世纪做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二、实习简述
20*年7月11日出发到化工厂认识实习,这次能有机会到株化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10天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在带队老师和工人师傅的帮助和指导下,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受益匪浅。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此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能给我们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感谢老师和各位工人师傅的悉心指导。
三、实习感想
株化很大,也很有实力,但我个人认为,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环境问题。虽然这几年国家对环境的抓控很严,企业也投入了不少财力和精力来抓环保,但株化的环境仍然很差,空气质量极其恶劣,对周边环境伤害也很大。
其次是设备、厂房更新问题。株化的很多设备是株化刚建厂时建造的,现在还在使用,已经五六十年了,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再不更新,企业将难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化学学习小结篇2
在广州参加了由中山大学为期十天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专题讲座。随后,到广州、深圳、海口、某省等地,就当地企业的数字化资料管理,进行了参观和考察,收获很大,下面就这次短期学习培训浅谈几点认识。
一、要树立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理念
信息化管理,在我国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九十年代方兴未艾的发展,尤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数字化文档资料管理已日渐成熟,并在社会和生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档案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手段,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管理,通过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设施相连接和提供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它是以有序的信息空间和开放的信息环境为特征,包含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等更为广阔的大系统之中,由分布式档案信息资源构成的具有强大服务功能的跨机构、跨地域的信息系统。
二、数字档案与传统档案的关系
数字档案的建成,并不意味着传统档案的消亡。由于各自的主要功能不同,加之各自具备适应某种社会需求的特殊优势,决定了数字档案和传统档案将长期共存,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在档案信息的加工上,传统档案信息经过数字化加工、整序,成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并生成各种类型的信息目录和结构较为单纯的档案参考资料。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档案工作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数字化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档案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尤其这几年档案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经济生活和工作领域当中,加之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这就更进一步促使我们档案人员对档案业务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加强,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行家能手,实现工作效率化。
四、数字化管理对本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水平。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手段和技术方法,使档案部门可以用更快捷、更生动、更形象的方式为各级部门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我们石西油田这个比较新的油田,档案完全数字化、网络化还没有完全实施,这个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完全利用数字化管理,为我们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价值。
这次数字化档案培训,我感受到自己还需要学习很多的东西,也感受到了我们这里与南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此次南方之行感受较为深刻的一点,因此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的神圣和她职业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伟大。
化学学习小结篇3
关键词:构建;指导;组织;小组;学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0-0027-03
中***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0.011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而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组内个体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互促性学习。[1]它是课堂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体现学生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高效学习方式。它立足于课堂,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通过组内对所遇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形成组内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方案的共识,再在组间即班级内进行交流或在黑板上展示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于探索、善于表达和勇于展示的优良学习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
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使学生由不会合作到学会合作,由个人***学习到与他人分享学习,分享别人的智慧、体验、成功和喜悦。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学会宽容与忍耐、倾听与认同,提高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通过合作从组内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与思维中获得启迪,拓展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寻找到解决今后学习中遇到的类似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技能。实践证明:化学教学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相互合作的小组学习,要比学生***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迅速提升和发展。化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实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要建立结构合理,责任明确,团结互助的合作学习小组
建立合作性学习小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班级中学生个体由于在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学习小组构建时,不能随意将学生组合成组或任由学生自由组合成组,应注意学习小组的结构合理性,互和团结性,并做到组内成员责任分工明确。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过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体才能的充分展示。因为组内成员的人数过多,个体依次表述或展示会耗时过多,造成课堂学习的知识容量较少,完不成教学任务,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过少则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助,达不到通过合作来学习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学习能力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结伴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化学学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本组化学学习的领头羊。当然,教师也可根据教学中的长期观察和对学生评价的分析或教材学科知识特点和结构的不同,将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在组内人数为4~6人固定的情况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小组成员进行流动或互换,也可以将组内某些角色进行互换或轮换。这样往往能使学生有新鲜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实践证明:结构合理,责任明确,团结互助的合作学习小组,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交流合作,相互促进,而且为班级各小组之间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和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是带有积极竞争的互助互促性学习。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在教师引导的一种合作性氛围下,学生个体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班级组内个体之间在学习上存在一种目标一致的积极的合作,但组内个体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的时间内也存在先后的顺序,所以,组内个体之间在合作的情况下也存在竞争。这就造成了组内整体目标与组内个体目标在实现顺序上的冲突。
化学学习小结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高中化学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化学元素及其规律、物质的结构、基本化学反应以及基础化学实验等内容。其知识点较为分散、繁多,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熟记,同时对其化学元素、化学规律的应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同时也要在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从而实现高中化学课堂的高效化。笔者通过思考和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作出如下几方面的总结。
1.“重内容”与“重结构”并举,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健康发展
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众多化学元素、方程式以及性质、反应规律等基础知识,学习内容细致且零散,结构性较差,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学习和把握。而部分教师在进行化学基本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盲目遵照教材的知识安排展开教学,并没有对已学知识进行联系和总结,导致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出现易忘、似懂非懂的现象,对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教师应将传统的“重内容”转变为“重内容”与“重结构”并举的教学模式,通过帮助学生建立高中化学知识的各层级构架而提高其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在高中化学必修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安排顺序,构建符合本书内容逻辑关系的树状组织架构***。通过将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和构架,可使学生从整体出发掌握教材的编制内容和目的,并从中理解各部分教材内容的联系。另外,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化学知识体系后,可鼓励学生从自我认知风格出发,自行编制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知识体系,并以该体系为基础加强对基本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目的。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分工、合作以及竞争水平
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指学生通过分组,以一定的学习主题和任务为核心,通过分工、合作以及竞争的方式完成某类知识的学习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在实际教学中广泛使用。因此,教师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适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为例,教师在进行“物质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学生性格以及认知水平、课程时间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尽可能使各组间差异最小化,组内差异平衡化;其次,布置每组学生对本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周期表”三节内容进行自学,由组长进行自学任务的分配;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通过组织每位成员进行知识分享,确保每位同学均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最后,小组组内分享学习结束,抽签由一名学生进行学习汇报,教师通过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需要教师具有充分的教学准备,通过有效组织和控制,可促进学生分工、合作以及竞争水平的提升。
3.丰富教学考核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化学学习小结篇5
关键词: 小组化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逐渐完善,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是围绕老师教学展开的,无法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利用高中化学小组的教学模式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相互作用、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高中时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时期,即将面对高考,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迫。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所改变,但一些师生还存在为升学而学习的意识,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一)学生课堂表现不同
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只是听同学的见解,而积极的学生往往多次发言。在小组研究分析时,有的学生默不作声,有的学生讨论其他无关的东西,只有部分学生能够认真研究分析化学现象,化学课堂的参与程度不同。老师在化学课堂上一般采用一对一问答的模式,表面上学生在思考,然后准确回答问题,但答案几乎都是固定的。学生只会围绕问题寻找答案,缺少创新性。
(二)化学课堂缺乏趣味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单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一般了解但是不全懂,似懂非懂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喜欢研究化学中的一些现象。但是,现在使用的苏教版化学教材中,很多实验都把实验的详细过程、具体操作步骤、实验的结果详细标注出来,有些化学实验是老师先演示,学生再照做,验证性试验多,真正让学生自行设计自主探究的偏少,而且有时老师过分强调仪器的珍贵,化学实验材料的有害性等,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实验中学生畏首畏尾,很多实验都是老师直接帮助实验,这样虽然学生能够完成化学实验,却没有自己的思考研究和分析,化学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佳。
(三)化学实验动手能力差
学完高中化学理论课,要配合相应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变化的整体现象。可是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一些学生不会选取和使用化学仪器。实验过程也是验证性实验,得到自己已经知道的结论,缺少探究性,没有情感体验。在一些小组实验中,一些学生根本不参与实验,只是看同组积极的学生操作,或者干脆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二、高中化学小组化教学的实践
将小组化教学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化学教学中的不良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中,强化教学效果。
(一)小组分组的要素
高中化学课程中,建立小组学习时要依据合理要素,首先控制好小组的人数,一般3到6人为一个小组,并且设置一名组长,课上辅助老师,组员能够服从和协助组长,共同完成化学课堂学习任务。其次,小组要做到男女性别平衡,这样能够保证小组人员性格互补,男生一般动手能力比较强,而女生一般比较细致,这样可以使小组更加协调。再次,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总体学习成绩、习惯和能力没有太大差距,小组内的成员要按照成绩搭配好,尽量满足每个小组都有优、中、差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小组间产生竞争,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习。分小组时,要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要强制执行,学生有特殊要求时,适当满足。最后,要对小组学习进行评价和表扬,小组学习时,学生间一定会展开竞争,这样能够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表扬,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将这些要素作为分组的依据,笔者将所任教的班级作为试验班,把全班40个人分成7组,每组5到6人,在化学教学中,这7个小组的学习氛围和效果都非常好。
(二)小组学习的要求
小组学习的顺利进行需要以合理建立小组为前提,还要以学习中的要求为基础,否则不但不会强化学习效果,反而会影响化学课堂的正常进行。在小组学习中,要求学生充分听取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理解他人的意思,考虑道理,有不同意见时,不能随意打断,要他人阐述完再礼貌提出,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别人的感受。在谈自己的看法时,要做好准备,围绕中心说清讲明,针对别人的疑问,给予合理解答,尽量让对方满意。在学习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要礼貌地向别人请教,并表示感谢。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别人的正确看法,改善自己不正确的地方。对学困生,不能挖苦讽刺,伤害自尊,应该主动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对别人的正确意见要给予赞赏,对别人的错误意见要结合依据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能攻击他人,要态度诚恳。
教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提出合理的话题让学生讨论研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配任务,关注每个小组和每个组员的状态,针对细节给予鼓励和表扬,引导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表意见。当有人违反纪律时,要及时阻止,讨论偏差时,要及时指正。对学生的见解能够合理点评,做出总结。
(三)小组学习的作用
小组学习,学生一直在竞争的环境下学习,形成了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的状态,每个组员都学会才是小组的成功,培养合作意识。在小组学习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分工,在化学实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在阐述小组观点时,能够尊重同学,能够理解不同的观点,能够帮助改正错误的观点,建立和谐关系。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难题,加强信任。通过小组学习,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效强化了化学教学效果。
小组学习的框架结构
三、高中化学小组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小组化教学在学生整体发展上有很大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性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一)讨论问题要合理
在小组化学习时,讨论的问题或者学习的任务要合理,最好选择具有挑战性,但是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结论不唯一的问题。如果问题设计太简单,那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不经过讨论就得出结论。如果问题太难,那么通过讨论也无法得出想要的结果,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老师设计出合理的讨论话题是小组教学的关键。比如,讲授金属钠时,很多问题都可以探究。钠(Na)和水(H2O)反应现象、钠(Na)和氢氧化铜溶液、钠(Na)和酸溶液的反应,探究不同的反应速率、反应现象和结果。在选择探讨的问题时,笔者选择了Na和水的反应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并且实验,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充分了解了Na和水反应的过程、现象和结果,分析了实验原理,拓展了Na与其他东西反应现象的可能性。设计合理的问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习技巧
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要指导学习技巧,使小组能够合理分工与配合。如在教学反应速率一节时,设计影响反应因素速率的小组实验中,5人小组,1个人画装置***,2个人设计实验的方案,1个人陈述实验的经过和结果,1个人控制实验时间并且与其他小组交流,互相学习。实验中,通过小组的各种分工,顺利完成了实验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还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化学教学效率。
(三)老师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小组学习有时候需要老师提供支持,从老师那里得到反馈,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参与直接影响小组活动的进程和结果。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全班7个组,笔者争取能够与每个组都交流,不断揣摩时间,交流实验问题,可是时间还是不够,所以在最后的交流评价时,只能随机选择几个小组发表见解,然后总结。与笔者交流时间多的小组最后的结论更全面,时间少的就缺少某些发现。因此,在小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计算好时间,争取能够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中。
高中化学小组化教学方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这种方式。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1(25).
化学学习小结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 合作学习 运用探讨
中***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73-02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它是一门实用性、实验性的学科,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而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恰好符合这一特质。合作学习模式起源于英国,团体施教课程的应用却在美国,之后在多个国家引起强烈反响。我国从现代教学的高度,认识到传统“填鸭式”教育弊端,积极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组织结构的改革。
一、合作学习的相关背景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实用的教学方法,最早在1700年由英国两位学者兰开斯特和贝尔提出,1806年该教育观念传到美国,在纽约出现第一所兰开斯特学校,将合作学习团体施教应用于教学中。而合作学习方法具有5个重要环节:
第一,教师精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演讲,学生要在课上集中注意力听讲,并督促小组其他成员认真听讲,一人的成绩可能影响到整个小组的最终成绩。
第二,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一小组按照教师的叮嘱完成任务,小组成员间可交流、探讨、对比选择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创造性。
第三,小组测验或学业竞争。小组测验是监测每一小组作业完成程度,为小组成员之后的评价和奖励打下基础。这种竞争制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促进每小组成员的快速发展。
第四,个体进步分数。个体进步分数是在小组测验后对每位成员的评价,只要是相对于上一次分数高一些,那么就可以取得进步分数,这对每位学生都是非常公平的。
第五,小组奖励。合作学习结果是以最终奖励的模式展现出来的,对优胜的小组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可以让小组成员们感受到一种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斗志,为以后的小组竞赛再接再厉。
二、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一)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
第一,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初中化学许多重要理论是通过化学实验得出的,是对大量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一些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物质的实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得出的,从而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式头脑。
第二,初中化学是一门记忆性学科。初中化学涉及到很多化学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化学专业用语,这些都需要学生牢固记忆。而这些化学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创建都有自己的原理和规律,均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运用实验能够加强学生的记忆。
第三,化学学科是公关与微观的结合。化学是通过实物、实验或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事物的微观结构,从微观结构中再得出一些化学机理,这是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
(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一,初中生属于少年期,这是从儿童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心,自己的个性开始慢慢地形成,这种半幼稚半成熟的少年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性,又对其他事物有依赖性。总之,少年期的学生思想处于极为不稳定时期,为初中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的革新。
第二,初中生有意识的记忆性明显增强。如果说小学阶段各种课本的背诵是强行记忆的话,小学生很难懂得运用技巧背诵;但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增强,根据事物发展的原理和规律,对抽象的现象能够运用顺口溜或趣味意识的方式记忆下来,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第三,初中生的情感也日益丰富,对社会实践活动或自然科学的兴趣越来越大,一旦对某一学科或活动喜欢,就会达到迷恋的程度,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尊心越来越强,爱面子的行为越来越多,抓住这一特征能够采取有效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化学教育素质教育目标
第一,使学生了解基础化学原理。初中化学内容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是为了让学生对微观结构和自然科学有更多的了解。通过初中简单的化学实验,了解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背诵常见的化学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基础知识,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化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关心大自然的变迁规律,通过宏观事物的变化了解事物微观结构的发展,并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培养学生一种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行为。化学工作者不相信鬼鬼神神的东西,他们所有的理论必须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只相信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自然环境,了解我国化学在国际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问题所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是对我国应试教育的一种反思,也是顺应国际教育潮流的一种学习方法,已普遍得到国际教育界的认可。但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缺乏实质性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教师过分注重结果等问题,应采取措施逐一解决。
(一)缺乏实质性合作
中国的应试教育对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的课程安排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置,对可能涉及考试的部分、难点、重点着重分析,通过课上授课、课下作业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即使很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积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教育改革,但考试成绩仍是目前考核学生的重要方式,实质性的合作学习模式并没有产生,学生从心理上畏惧老师,也很少与教师沟通和交流。
(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些问题,其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是重要问题之一。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学生喜好选择是否参与。据调查,大多男生对化学的兴趣比较高,对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元素较为敏感,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对整个化学学科的参与程度较高;反之,女生的参与程度则低。二是为了节省教学成本和时间,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学校并不安排,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到真正的化学实验中去。
(三)教师过分注重结果
初中生是一个极为活跃的群体,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唯独会对学习产生怠慢的心理。但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必须将本学科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授课于学生,再运用期终测试的方式检查学习成果,因此很多教师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结果上,而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相反,很多学生对其他形式的组织活动特别感兴趣,如演讲比赛、素质拓展活动等,学校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忽视了教育改革学习合作的重要性。
四、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教学内容设计
完善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设计是建立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只有教师清楚地了解教学背景和目标,才能作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设计内容,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充分考虑到学生方面因素,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提升每位学生化学学习的参与性;②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符合合作学习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③与教学大纲相结合,补足补差,使整个初中化学学习更加系统,有章可循。
(二)做好小组分配工作
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对初中化学这一学科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分配工作,笔者建议注意三点:①每组人数和成员的分配。注重分组的合理性,要全面考虑到小组成员的男女比例,及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实行混淆搭配的原则。②根据实验课程分配。中学一般指设置一个大型化学实验室,而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多,因此可根据实验课程或器材数量,进行小组分配。③小组分配后,要将组内每位成员的任务分别分配好,对所进行的实验进行现场记录及材料的整理,加强学生的实验课程的理解,提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优化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
带着问题去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学习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上问题设计必须合理、科学、全面。第一,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围绕本节课实验的重点内容,问题设计作为教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应该在备课中体现,而不是临场发挥;第二,问题设计要考虑难易程度,不宜过难,也不能太简单,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每位学生的思考力,开动学生的脑细胞;第三,问题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由简入难,体现出它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四)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决定了教学过程,它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那么它的测评方法与传统测评制度肯定有本质区别。一是测评体系的制作应该考虑合作学习的实质,将合作学习模式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测评体系中;二是将实验测评、参与测评、小组测评、个人测评、笔试成绩等按照比例划分,制定出合理的、有效的、系统的测评制度;三是合作学习模式的测评结果既要体现小组成绩,也要体现出个人成绩;四是对测评结果给予学生们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激发每位学生的斗志,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勇于突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的实验性要求教师应从学科本质出发,以实验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化学方程式,而并非死记硬背。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章节特征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和交流中来,能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昭霞,刘献文,刘湘桂等.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求知周刊,2012,3(12):12-16.
[2]陈晓娜,陈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氧气”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3,6(01):15-20.
[3]陈晨,张亚飞,况广收等.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3,5(02):16-19.
[4]梁桂霞,藏元田,张梦***等.“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教资料,2014,9(05):26-28.
化学学习小结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代儿童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习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字能力、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因此,合理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提高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简析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作为一项成熟理论,包括诸多内容,下面从理论发展过程、心理结构重要性、理论运用模式等方面出发,对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发展过程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进一步论述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因此,该理论重点探讨儿童学习的本质、过程、踊、方法和策略。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这一理论能够让学生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具体运算阶段都有着更加显著的成长,现今得到了许多小学教师的青睐与实践。
2.心理结构的重要性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对于儿童的心理结构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通常来说,心理结构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更应充分反映学生的心理结构。在第二阶段和初级阶段组成的第三个阶段被称为“练习”,在总结过程中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两个阶段应充实并完善习作教学内容,将内容生活化、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实现飞跃式提升。教师可以把习作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联系,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理论运用模式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运用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是利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建构一种有意义的自我认识。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和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好奇心会得到满足,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
二、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应当具有灵活性,下面将从开发学生智能、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生自我认知等方面出发,对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
1.开发学生智能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发学生智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智力有八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习作教学中起到的效果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产生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不同的内容与片段作为习作主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充实。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自我表现机会,引导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塑造。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以便更有效地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终取得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3.形成学生自我认知
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形成自我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着眼于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自知的方法,可以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经验建构自我认知。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发展,因此通过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习作学习体验有着极高的教学意义与教学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化学学习小结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80-01
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之一,是学生展开竞争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阵地。组建和评价学习小组,是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级的第一步。下面我主要就自己在学习小组的组建、组长的选择、小组文化的建设和小组的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和各位朋友做一交流。
一、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放在一块,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考虑并且同任课教师商量后进行分组。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原则一、科学划分,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原则二、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原则三:小组都有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
二、学习小组组长的定位
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组长、副组长、记分员等小组机构。组长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同时又相当于“小教师”,要组织组员进行学习讨论。因此,组长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方面: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角色;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3、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进步;5、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要想帮助别人,首先强大自己”,学习小组长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组织能力一定要强。
三、小组文化的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小组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所谓显性文化是指小组组建后,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在课桌的左上角写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座右铭;小组所有同学一同创新性地给小组起名、设计组徽、制定小组宣言以及奋斗目标。这样可以使得每位同学时刻都有动力,每个小组更有凝聚力努力的方向。
四、“高效课堂”下班级学习小组管理与评价
小组评价在整个小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到位的话,那么学习小组就相当于形同虚设。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对抗;通过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1、常规管理与评价。(1)为进一步加强班级量化管理,增强同学们的守纪意识,增强班干部的管理责任,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各班制定和高效课堂相配套的班规。每个同学的基础分都为100分,然后根据制定的量化考核扣分细则进行考核减分;(2)每个学生的量化扣分记入本人量化考核档案,同时也记入其所在学习团队的量化考核;(3)凡个人因违纪被学校量化扣分者,将按其扣分的5倍记入个人班级量化考核扣分,同时也记入其所在学习团队的量化考核。
2、高效学习管理与评价。针对我们学校“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小组的评价采取以下方法:(1)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每节课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从学案预习、黑板板书、课堂讲解、对抗质疑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2)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教师评价到学习小组,由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小组成员。(3)量化赋分
第一种:标准分数
A、学案完成:班主任、课任教师抽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扣分制),扣分记入本人量化考核档案,同时也记入其所在学习团队的量化考核。
B、课前板书:根据板书质量及完成情况分为2、1分
C、讲解展示:根据讲解内容难易及精彩程度分为2、1分
D、对抗质疑:产生对抗质疑一次2分
第二种:分类分数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尽可能多的合作交流,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每小组每天得分前3名的同学单倍记分,得分后3位的同学双倍记分后,记入小组每天量化评分。
第三种:鼓励分数
在展示、质疑等环节表示特别优秀,或者产生意外良好效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一直认可的,一次加10分。
3、记录方法。各小组轮流记录,每小组由两人负责,一人负责常规量化记录,一人负责高效学习量化记录,每天将记录结果交班级副班长,副班长每周汇总一次并报班主任。
4、结果利用;(1)每周、每月分别统计汇总,因分数既统计到个人,又加到团队,由此可以评选班级每周和每月个人“展示明星”、“质疑明星”,在学习小组中评选“最佳学习小组”、“优秀团队”等;(2)每周各班将依据各学习团队的常规量化考核得分,对各学习团队进行评比,对前两名进行表扬,并给予量化加分。对后两名给予黄牌警告,并由组长代表本组在班内做出300字说明;(3)教室内设光荣栏,将每小组周优秀个人加一颗,优胜小组加一颗。并将周优秀小组成员照片展示一周;(4)作为评比“三好学生”等各类先进的依据。
5、评比“展示明星”、“质疑明星”依据
依据每周、每月的展示、质疑统计结果产生。
6、评比“优秀团队最佳学习小组”的依据
按照每小组的高效学得分产生。
7、评比“优秀团队”的依据
化学学习小结篇9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小组合作学习;网络环境;课程整合
自诞生于西方20世纪初的研究性学习思想被引入中国后,经过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实践,已被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课程设置与内容的不断更新,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整合的新思路、新特点及新问题,对于有效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的元认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及核心要素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它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被世界许多教育工作者采纳并应用于实践,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在组织形式、内容及交互性上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性、社会性及创新性能力的形成,被认为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合理分组与传统教学中的简单按人数或成绩分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出发,综合考虑成员的学习者特征、学习风格习惯、学习兴趣、学习特长等因素,注重优势互补、小组均衡。
确立学习活动目标教师依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总体思想,结合学生、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在与学生协商的前提下确立活动目标,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态度目标,并制定活动目标的评价标准。
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目标确立后,应设立完成活动目标必须经历的系列学习任务、规则及程序。学习任务又包含一系列的子任务,任务应具体可行,确保活动目标的最终完成。
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开始学习活动后,让各小组成员自己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对各小组提出建议并监督、督促其按既定程序完成学习。
小组活动结果展示小组活动的最终学习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作品或研究报告。
小组学习活动评价与总结组织各小组参照评价标准体系展开自评、互评,分析并总结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及不足。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
(一)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化工具与手段应用于教学,传统教学的各要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具体表现为:(1)教学环境更加开放。传统教学环境延伸为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网络环境在内的一系列与教学相关的环境,这个环境更加开放、全面、复杂。(2)教学内容更多样、丰富,而且更新迅捷。教学内容来源由传统的课本教材扩展为信息量更为庞大的互联网络,突破了空间、时间的控制。(3)教学媒体更加多样,教学手段更为灵活。信息化技术让更多的现代媒体应用于教学,让教学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更加多样,让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更加灵活、有效。(4)教学理念发生变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思想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教师学生相结合的“主导─主体”教学理念。(5)教学模式多样。一系列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相继产生,如探究式学习、专题性网站学习等。这些新问题、新特点的出现都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powerpoint迁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新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旨在传授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信息化教学手段基础。powerpoint是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之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中的核心单元,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该软件制作电子演示文稿的知识与能力。
以powerpoint复习实践课为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教学分析此阶段是对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及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与准备,主要由教师完成。(1)教学内容为powerpoint复习巩固课,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该软件。(2)学习者特征体现为已经学习和掌握了word、excel软件的操作,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前提;通过高年级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刺激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对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3)教学场地为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实践设备。
划分合作小组依据“自愿、均衡”的原则,将班级划分为成员3~4人的若干小组,并明确组员的角色与主要职责。此阶段工作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合理分组、角色设立提供参考建议与帮助,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特长等寻找合作的小组成员,并在集体中寻找自己的合适角色与职责。本次活动小组角色包括组长、资料收集员、资料处理员及设计员各一名,职责分别表现为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收集作品所需的各类资料、对各类资料进行筛选并加工处理、具体的设计制作,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活动。
确定小组活动主题,明确学习规则此阶段主要是确立学习活动的主题,明确完成该学习主题应达到的一些要求,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该工作主要由教师在学生配合下完成。本次活动的主题及要求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幻灯片作品,各小组自拟主题,作品内容要求包括文字、***片、音频、视频,突出作品主题,用到幻灯片制作的多种技巧,如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等。具体的细节要求及评价指标见表1。
展开小组学习活动理解活动主题、要求及评价标准后,各小组分别展开各自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各小组活动进程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积极调动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防止活动迷航。
作品展示经过2~3个课时的学习活动后,教师组织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为其他小组展示与讲解本组的幻灯片作品,具体包括设计理念、设计主题、人员分工及工作职责、内容、活动心得体会。
评价总结依据设计好的评价体系表,教师组织各小组在作品展示过程中展开自评、互评及教师评,并组织各小组针对作品展开讨论,提出自己对其他小组作品的建议及对自己的启示。评价工作完成后,将每个小组的评议结果表发放给各小组,让其针对结果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发挥优势。
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且作品的主题及内容丰富多样。学生普遍反映更加熟练地掌握了软件的操作使用,而且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加了自信,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技能形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的不同,在实际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注重教学分析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对象及环境等要素作综合考虑,以确定是否采取该教学策略,如采取则选择并准备学习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内容、时间、空间与手段都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这就要求对信息化环境有详细的了解,把握和利用信息化环境与手段来促进教学。
合理分组,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合理地划分合作小组,除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性格外,更需要学生主动配合。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详细地讲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实施流程、注意事项及预期效果,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分组、角色分配及职责承担,真正参与到小组活动学习中来。
科学合理地选择活动主题并确立学习规则,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主题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参与人员及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开放型主题、半开放型主题及闭合型主题。主题确立后,教师须规定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并通过设立评价项目的方式约束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鞭策、激励、互动以及信息技术等手段营造一种积极、友好的学习情境。
注重教学交互,促进有效交流有效地交流是促进学习者成功、快速地完成知识建构与迁移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与组内同学交流,还要与同伴一起与其他组员交流,交流也不局限于认知领域,还有情感、态度和技能的沟通。因此,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小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及人机交流加以引导与限制,防止交互迷航,促进有效交互活动的开展与维持。
评价应灵活多样,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除了评价小组整体表现外,还应注重小组成员的评价,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评价的手段应采取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及组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也应详细、具体、量化。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反馈给各个小组,让其对照评价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改正方法,保持优点。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综合教学目标、活动要求、学生特点等要素,制定灵活、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及教育相关理论的相互作用已经促进了许多新教学理论、模式的产生,如网络探究式学习、专题网站学习、开放式学习等,积极实践与探索这些新理论、新模式在创新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与作用,对于提高创新教育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敏,马海兵.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的特征及实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43-145.
化学学习小结篇10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化学教学 实践分析
如今的素质教育中,高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素质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并且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法就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它注重学生集体的智慧,通过学生间激情的碰撞,能够激活学生的个人思维,通过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提高学习质量。[1]
一、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的组织和管理不当会出现很多问题,就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交互性作用。加入小组成员中对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不平衡,就会出现很多学生“钻空子”的现象,并且成员之间的分工和任务完成不能统一起来,容易造成内部矛盾[1]。高中学生也缺少较为科学合理的化学研究方法,使探究活动中出现很多不科学和不系统性,这就大大减少了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的质量。[2]
所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还有小组合作学习中化学研究方法指导。教师应充分调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二、学生小组的组建
学生小组能否良好的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对学生进行小组组建时,应注意小组规模和小组成员的构成以及小组内角色的搭配。实验调查证明,四到六人的小组在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参与性方面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在小组组成方面,可将学习水平高、中、低三种学生组成小组,能够有效利用小组成员的多样性资源。组员在比自己能力高的环境内能够激发自身的求知欲[2],能够得到更多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还应考虑小组成员的性别、个性和能力,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组合,将探究化学相同问题的学生组成一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并激发彼此的创造能力。[3]
组长在小组内具有重要的作用,组长担负着小组内和教师的沟通交流和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在小组内成员发生意见不合或者冲突时,组长还具有调和的作用,帮助成员解决内部矛盾,保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顺利进行。小组内成员的分工能够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并且能够保证每位学生参与到化学合作学习中来,尤其在做化学实验时,分工能够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三、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设计
小组组建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基础,协调好小组之间的成绩平衡,小组内部的男女学生比例以及学生的个性他点差异等。每堂化学课在开始前教师应展示学习目标和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用大概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讲授课本知识,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把握在二十分钟左右[3],充分发挥小组内各学生之间的优势和作用。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掌握好化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展示自己,真正体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剩余的十分钟,教师应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各小组表现进行归纳点评。化学课堂在教师的掌握下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有机物结构特点这一课时,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了一定了解,并且熟知了甲烷的空间结构特点,所以在学习这一节课时,教师可选用小组间制作模型的方法[4],来让学生体会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现象。并且观察甲烷、乙烯、苯等分子模型,思考原子的组成和空间构型的关系。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还可让小组内同学通过组装C4H10分子结构,观察其特点。很多高中学生在书写同分异物的书写中容易出现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在中学期间学习了哪些异构形式,小组间开始谈论每种形式应该怎样书写,并将其一一列举出来,整理出一份最满意的结果,教师将其进行对比,选出最全面正确的答案,并将小组中普遍出现的书写错误和漏写内容逐一讲解,组长可根据成员错误共同学习、加强训练,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结束语: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能够发掘自身潜力。并且,通过模型组装的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为直观的视觉信号,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探究,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质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是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考核,及时发现课堂中开小差的学生,纠正其思想上的偏差,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化学课堂中。[4]
参考文献:
[1] 王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6(04):69-70
[2] 刘南安. 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02(1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