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心得体会10篇

助学心得体会篇1

---“勤俭节约 榜样先行”活动  助学部

首先很荣幸加入学生会助学部---这个以“服务师生,快乐自我”为宗旨的部门,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我学会了很多…当接到部长的通知说要让我负责“勤俭节约榜样先行”这一活动时,我既兴奋激动又有些迷茫,一方面我很高兴初入助学部就能接到任务,另一方面又有点儿担心自己做不好,但在同学和师哥师姐的热心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我的第一份工作,顿时心里像是吃了蜜一样的甜…下面是我关于这次活动的简单总结: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认为“勤俭节约”便是我们现在急需要吸纳的“正能量”之一。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策,特此开展了“勤俭节约榜样先行”这一活动,旨在号召全校师生行动起来,从此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厉行节约,珍惜资源,拒绝铺张浪费,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实际的物质享受…

助学心得体会篇2

   学习助人为乐心得体会    今天,我、莫嘉颖和邓乐行走在小区的花园里,突然一片垃圾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一眼望去我发现竟然有一大片的垃圾。我们无话可说,心里想着有谁那么缺德仍一大片垃圾呢?这次我们就当一下好人吧!我们立即弯下腰去,小心翼翼的捡着每一片垃圾。垃圾很多,过了一会儿我们还没捡完反而有些累了,可是为了小区的环境,我们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吧,所谓坚持就是胜利,果然过了一会儿我们就捡完了。我们很高兴,相互对视了一眼,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突然下雨了我们赶忙跑到了垃圾桶旁,飞快地把垃圾到在垃圾桶里飞快地跑去躲雨。

   忽然我瞟到了,经常有人晾晒衣服的地方,那些人竟然还没收衣服呢!我跟莫嘉颖和邓乐行说:“有人的衣服没收,趁着雨还不大赶快收吧!”她们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我们飞快地冲进雨中,不敢有片刻的停留,飞快地、刻不容缓地收衣服,我们互助衣物,不让雨淋湿它们。没过多久我们就收完了,井井有条的放在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雨渐渐大了。我心想:还好我们及时收了衣服,不然这些衣服都该湿了。我长叹了一口气。

   第二天我们去给乞丐钱,我们给了很多人,虽然只有一点,但他们很高兴,我们也一样。他们说谢谢,我也想说谢谢,我们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不也快乐了自己吗。看到他们快乐我们也快乐啦!

   虽然衣服都湿了,但我心里依旧很高兴,因为我们帮助了别人也会很高兴的,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吧!让世界充满爱,让爱把世界相连,别人的笑脸我们也会快乐,何乐不为呢?让人间再多些爱,多些温暖吧!

   学习助人为乐心得体会

   我有一个助人为乐的朋友,已和她相处三年了,她可是我最好的朋友了。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她最先知道;每当我伤心是,她最早发觉。就像我们两个人心灵相通一样。

   她个子不高,一张可爱的小脸蛋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细细的眉毛下,长着一双闪亮闪亮的眼睛。乌黑乌黑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远远望去,像是两颗镶嵌着的黑宝石,闪烁着天然的灵气。

   一次,我正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被一块挡在路中间的石头给绊了个四脚朝天,书包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人摔得遍体鳞伤,好多地方都皮破血流。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弄得浑身疼痛,脑袋嗡嗡作响,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躲在墙角发呆。这时,我的朋友恰好路过这里,看得墙角边耷拉着脑袋的我,忙过来问我。还没来得及问,细心的她早已发现我的手和脚都破皮流血了,顿时她一切都明白了。她一边安慰我,一边仔细地翻着自己的书包。可她翻遍整个书包,却不见一张餐巾纸。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发现她的眼眶里涌出了晶莹的泪花,满脸的心痛与担忧。

   看着她的一言一行,我感动的泪流满面。此时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想为她擦去眼泪。但当我正想伸手为她擦时,她却摆摆手,然后转身向远处跑去。我疑惑地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不断地猜测着.......不久,她那熟悉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看!她背着书包,手中拎着一袋东西向我走来。咦,她背上的那只书包不正是我的书包吗?噢,原来她是去小店里给我买餐巾纸和创口贴了,还在回来的路上帮我把书包捡了回来。她急冲冲的走到我面前,蹲下身,从袋子里拿出餐巾纸,无限怜惜地,又小心翼翼地为我把伤口处的血擦干。而后又拿出创口贴,在我的每一处伤口里贴上。她的动作是那么的小心,那么的轻柔,生怕我痛了。最后她还坚持要背我回家。

   在途中她一次又一次的放下我,又一次又一次的背起我。看她累得气喘嘘嘘的样子,我不忍心让她再背我。于是我叫她放下我,可她却不肯,坚持要把我背回家。

   学习助人为乐心得体会

   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传承并发扬了数千年,这种美德应当被继承下去。可是世风日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美德是否已经被摒弃了么?

   我常常与同学走在大街,时尔会遇到一些衣衫褴褛、脏兮兮的乞丐。于是,在良心的驱使下,便给了他们一点零钱。可是事后呢,同学总是对我说:那些乞丐不过是骗子骗人的,所谓的“残疾”都是他们故意弄的鬼把戏,骗取你的同情,他们就骗到了你的钱。事实似乎的确是这样子,报纸上也会报道一些假乞丐行骗的事,乞丐贪得无厌的文章似乎也屡见不鲜,就连老师们有时也会告诫学生不要随便给乞丐施舍。有几次我也试着狠一下心,可是终究还是软下来了,我便不明白:我们这些人的生活这么好,而那些乞丐却如此之贫困,莫非帮助一下便犯了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次施舍后,我便有做善事的感觉,我快乐于此。

   还记得***吗?那个几十年前,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为了给别人送信,上山时下了雨,结果花了一整天时间;为振灾捐出在当时看也是天文数字的一百元钱;帮助工人干活等等感人事迹,都被大家忘掉了么?在当代,再也没有这种一辈子都为他人服务的人吗?

   其实不然。

   那个著名的歌手-----丛飞,也许大家有所耳闻。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10年间,丛飞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孤儿和残疾人,各种钱物总计近300万元人民币。他作为歌星,收入自然不薄,每场演唱会下来有数万元的收入,他完全可以过着骄奢的生活,象许多人一样整天花天酒地,可他没有,他与家人挤在仅有五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内,过着近乎拮据的生活。而他却为了素不相识的一百多个孩子花了大把大把的金钱。他常常一唱五六场,嗓子都唱哑了。当他确认自己患了晚期胃癌,他仍坚持演唱,他病倒时,还对妻子说:“希望你将那一百多个孩子带大……”

   这还不够感人吗?为了他人而英年早逝,但他无悔,因为他快乐于此!

助学心得体会篇3

挂职锻炼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组织部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县直部门参加学习锻炼,一是为了拓宽大学生村官的眼界和视野;二是希望大学生村官通过学习锻炼查找自身不足和差距,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水平。我深知,挂职干部的身份特殊,不仅代表的是自已,更是代表广大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因此,在县委***法委学习锻炼期间,我注意多听、多看、多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按照领导的安排自觉开展工作,积极参加***法委开展的各项活动。

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环境、新的知识领域,要想适应它,开展好工作,就必须珍惜有限的宝贵时间,用心学习。学习锻炼期间,我被安排具体负责的工作是:部分文件报送,材料的校对、打印、装订,会务服务以及配合其它科室做好其他工作,并且有幸参与了***法委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些简单、基本的工作中,我受益良多,收获颇丰。并在***法委领导和干部的帮助指导下学用结合,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细处着手,积极参与***法委机关日常工作,进一步熟悉办文、办事、办会流程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要点,力求多掌握一些***法工作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挂职锻炼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生活经历,它不仅积累了我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让我在新的岗位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3个月,但我在多个方面都有收获和提高。

(一)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才干

通过在县委***法委几个月的锻炼,我对***法委工作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以前在镇、村里工作,工作对象就是农村的群众,考虑问题基本都是围绕三农展开的。而在新的岗位上,工作对象不同了,就必须改变以前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站在***法机关干部的角度去考虑工作。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我认真学习,主动请教,逐渐熟悉了相关业务知识。通过3个月的学习,我不仅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突破了原有工作思维的局限性,而且提高了从宏观层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加深了理解 坚定了信念

到县直机关挂职锻炼,不仅能利用县直机关和综合部门工作的经验去指导和提高基层工作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平时工作对象单一、工作范围狭窄、工作思路局限的大学生村官向部门机关的工作者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返岗后能把学到的经验用到实际工作中,让我们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更加出彩。

(三)增强了素质,提升了能力

助学心得体会篇4

年轻是唯一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发光不是太阳的权利,我们也可以发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时期,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百姓的朋友,做他们幸福时,容易忘掉的人;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去找的人;不论以后我们走到那里,对我们称呼从不改变的人。从参与村基层***组织建设到移民搬迁工程;从接受组织部的远程教育工作到计生服务工作;从护林防火到抗震救灾捐款工作;从住房困难户到收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从夏季防汛到环境卫生工作等等,每一段都是成功夹杂着挫折,欢笑伴着泪水的时光。

还记得,在搞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时候,村民们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让我们的工作一下子陷入了僵局,但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抓住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我们深入到村民中间,认真的和他们说环境卫生整治的好处,真正从思想上让他们接受了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我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村民们消除了抵制情绪,开始积极配合我们,我们村顺利的修建了垃圾池,置放了垃圾箱,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精彩辉煌的一笔。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我失落过、彷徨过,但回忆里却只有欢笑,不如意的过去被时间沉淀为别样的人生印记。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财富或荣耀,而是来自做了一些值得做的事情。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经历和着手的正是这样一项有意义、值得做的工作.责任是深刻的东西,要慢慢刻在青铜铸成的心上。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一直希望自己在乡亲们眼里就是一个学历高点,懂得稍微多点,与其他的村干部略微有些不同的村干部。我只想能够静静地脱去那个套在我身上大学生的光环,虽然它已不再耀眼。无论是在镇上还是在村里,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老百姓值得信任的人。无论是大事、小事当他们把事放在我身上的时候都能放心。每个人的任何决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所以我的目标是让大多数人满意。

现在我是村官,我的目标就一个,只要为我们村好,自己做的再多,得到的再少,也值!

助学心得体会篇5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人,新时代的祖国为我们建功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让我们尽情奔跑,成为各自领域的追梦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贡献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应该成为我们超越小我的最大梦想。

我很骄傲,我来自脱贫攻坚最前线,于我而言,实现我青春梦想的方式,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这不平凡的工作。

一是实际理论相结合,思想学习不断档。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对新思想新理论新***策的学习,我作为青年员工一直牢记这一点,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始终不忘对实践真知的学习,以学习品原味,思考有鲜味,实践有汗味的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治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把“两学一做”和日常工作做到有机结合,牢记为民使命,勤勤恳恳工作。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环境,我们要以永远年轻永远学习的心态来面对未来,这样才能及时根据市场现状把控风险,调整工作方向。

二是爱岗敬业不掉队,为民服务正当时。我作为银行一线柜员,在***肺炎***情下,我们要服从领导安排,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做好每一项工作,服务好每一位客户。让每位客不仅感受到了银行的服务热情,更是感受到了***和***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决心。***群关系比以前更加紧密,更加和谐。

助学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习得性无助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一、习得性无助概念的提出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研究动物行为时提出的。1967年,塞利格曼用狗做实验,证实了“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存在。在实验中,塞利格曼把狗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首先把实验组放进一个设有电击装置但又无法逃脱的笼子里。然后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足以引起狗的痛苦体验。实验者发现,这些狗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努力仍无法逃脱后,它们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随后,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用隔板隔开的笼子里,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者发现,当经过前面实验的狗被放进这个笼子并受到电击时,它们除了惊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上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试一下。实验者把没有经过前面实验的控制组的狗直接放进有隔板的笼子里,发现他们全部都能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这一实验说明,当动物处于无法避开的、有害的或不愉快的情境获得的失败经验时,会对今后应付特定事件的能力起破坏效应,它们会消极地接受预定的命运,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塞利格曼称这一现象为“习得性无助”。

随后,心理学家证明,这种习得性无助感在人类行为中也会出现。最初的经典理论认为消极行为事件或结果本身并不一定产生无助感,只有当这种事件或结果被个体知觉为自己难以控制或改变的时候,人才会产生无助感。当人们做出反应时,如果不产生相应的结果,即反映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对应的关系,就会认识到行为结果不受自己控制,进而产生动机、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障碍,最终导致无助症状的产生。

二、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的特征

(一)成就动机水平低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它能促使人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在完成任务的追求成功的倾向强,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活动中能够投入全部的精力。习得性无助中学生成就动机水平低,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学习时漫不经心,积极反应的要求低,消极被动,遇到困难时往往自暴自弃。在他们心目中,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他们不再指望自己获得成功,在完成任务时防止失败的倾向强。

(二)自我意识消极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整合统一。对于习得性无助中学生,他们先前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从而逐渐形成认为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消极的思维方法和认知模式。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取得成功。

(三)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习得性无助的个体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的态度,倾向于制定较低的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相对于活动的成功,他们更关注的是活动的失败。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不努力便放弃。

(四)消极思维

积极思维是一种激励人的想法,它对你的性格、精神、健康状况和创造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相对的便是消极思维,它会起反作用。它令你泄气,让你感到自己很弱,没有自信。对于习得性无助的中学生,他们先前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从而逐渐形成刻板定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三、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

研究显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能培养出儿童成就的不同。具体说,父母运用提问和归因技术帮助儿童,促使儿童认知增长的加强。相反,父母运用命令的语气不会提高认知。但是大量研究发现,当前家庭教育方式极端,存在手段变调、教育目标失衡等弊端。这些弊端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伤害,尤其是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这些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而这些期望往往经过努力而不能达到,慢慢地孩子就会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遇到问题就会逃避,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2.教师消极否定的评价

教师、家长、同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教师的作用又显得尤其重要。一是教师是学生成长中接触最多的相对学生来说占有强势的人,学生特别在意教师的对事物的评价、对自己的看法;二是教师的言行还会影响到班内学生看法,使问题学生在班内没有地位,得不到同学的认可。如果经常得到教师消极否定的评价,学生就会逐渐怀疑自身的能力,形成自我的消极否定评价,失去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能力,形成“习得性无助”。

3.不良的班级环境。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分数,排名次。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分数,并把它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致使学习处于困境的学生无立足之地,同学之间也充满竞争。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其他同学也不愿提供帮助,有些学生发觉自己无法解决学习困难又得不到帮助时便自暴自弃。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其他学生默默“享受”平庸。

(二)主观原因

1.不正确的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行为成败的归因包括两个维度,即内在与外在、稳定与不稳定的维度。稳定的内在维度指个人的能力,是不受个人意志控制的,因而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不稳定的内在维度指个人的努力,是个体驱驾和用意志控制的因素。习得性无助学生在成败归因上存在着障碍,他们倾向于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如智力低、能力差;而把偶尔的成功归于运气、任务容易等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这样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无法激起他们努力获取成功的动力。

2.多次的失败

习得性无助感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学习中经受了过多的失败,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时期,心理较脆弱,可塑性很强,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他们体会不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失去自信心,不敢主动尝试,产生退缩。长期的学习失败经验还导致不良情绪,感到灰心沮丧,并严重损害个人的自尊和自信,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产生消极的防御,采取避免引起教师和同学注意的方式,即使他们能提出问题也常常闭口不提,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状况日益恶化,学习成为他们的一大负担,毫无乐趣,表现出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的习得性无助感状态。

3.不适宜的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个体自我认知的方式之一。生活中,个体为了准确地认知自己,或在失去判断标准时,往往进行社会比较。正确适宜的比较有助于保持个体活动的动机,而无视差异的比较则会损伤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个体的自我接纳感和自我价值感。习得性无助的中学生常常和别的“优等生”相比,无形之中又增强无助感,潜移默化地把自己放在“差生”的行列。

四、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对策研究

(一)积极的教育评价

改变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应改变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当学生学业失败时,应更多给予关心、鼓励和帮助。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帮助者,他们的评价在学生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他们的情感和态度都会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在评价学生时,不应只注重分数,而更应注重学生自身的进步,以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正确面对失败。家长应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要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不但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且要关注他们的心理。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归因,学生测验成绩不良,老师生气意味着教师相信学生未做充分努力。同样,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成绩表示同情,意味着他相信学生缺乏能力。教师把学生失败归因于学生缺乏努力且表示愤怒,会造成学生内疚感。这种内疚感常常是一种积极的激励力量。因此,老师在工作中不要对学生完成容易的任务大肆表扬,不要对未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原谅,不要给予他们过多的不必要的帮助等,否则就像老师的同情一样,学生越来越不能正确归因,越来越没有自信。

(三)体验成功

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矫正习得性无助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使他们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产生成功体验。目标是学习的方向,是学习的动力。通过教师的帮助,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让每个学生设立一个合理且通过努力完成的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如这一天需要完成什么,这一周要完成什么,这一个月要完成什么……明确目标完成的时间和奖惩方法,并及时反馈。获得成功体验的学生再学习时的信心就会增强,这些学生就会看到成功的希望,看到自己的潜力。

(四)培养学生理智面对失败的心态

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耐挫性意志力和耐挫力反映着一个人心理品质的优秀程度。加强耐挫教育就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挫折观并掌握正确的挫折反应策略。出现挫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摒弃不必要的比较,排除不必要的自卑,学会用积极的言语和心理暗示自己,让潜意识指挥自己继续努力追求成功。

参考文献:

[1]纪伟,刘丽丽,李影.习得性无助的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2]高红.学困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形成与对策[J].心理健康教育,2006(03).

[3]蒋艳菊,彭雅静.习得性无助感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研究,2008(1).

[4]李存峰,葛明贵.中小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成因与预防[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5]张秀丽.初中生“习得性无助”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6).

助学心得体会篇7

一、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学习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在于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师能否启迪学生从知识中获得个人的意义。这个观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优化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宗旨相吻合。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学校是为学生而设的,教师是为学生而教。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决定学习内容;在对学生的态度上教师应该做到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同理心。而“三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自助和团体互助有机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性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的、复杂多样的学习情境,鼓励并协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合作等方式学习。“三助”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合作学习、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学习方式,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潜能开发等教学方式都是以该理论为基础的。

3.班杜拉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表现不单是内在力量的驱使,人所学到的行为,也并非纯因行为表现后受到外在环境的控制。人受环境中其他人的影响,人也影响环境中的其他人。依据这一理论,我们推断,通过团体来改变其中个体成员的行为要比单个改变的行为效果要好,在“三助”教学模式中为学生创设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环境,让学生在朋辈团体互助中得到成长,通过提供良好行为的模仿榜样,引导学生行为的改变。

二、操作程序

1.了解心理困惑,分享应对方式

该步骤将学生自助和团体互助有机结合起来,旨在了解、明确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并将之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对心理困惑的应对方式,并激发组员集思广益,提出建设性意见。具体操作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将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以不记名的方式写在老师统一发放的纸上,然后由老师分发到随机组合的小组,在小组中集思广益并尽量多地对每个困惑提出应对方式,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分享。分享的方式可采用讲解、板书、绘画、演讲、情景剧表演等。

2.回馈课堂表现,探索解决方案

该步骤是教师协助解决学生心理困惑,旨在回馈上一堂课同学们的表现,让大家对于自己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让同学们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帮助,教师再通过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具体操作如下:教师通过对学生在上一堂课的表现作出回馈,对团体提出的应对方式通过点评、正性赋义等进行归纳、整理和小结,然后有针对性地通过视频赏析、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或专业人士的经验,从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心理困惑解决方案。

3.参与实践活动,掌握调适技能

该步骤是在团体辅导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让同学们通过亲自体验和操作,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技能。笔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团体心理辅导课,通过学期初适应、规划,学期中探索、调整,学期末的总结、归纳,将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惑融入在团体工作中得以解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学期间三次团体体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班级和团队凝聚力,改善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更加融入到大学校园生活中,最终实现个人和班级的成长;兴趣小组活动,通过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帮助同学们以不同的载体表现形式掌握心理技能、提升心理素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培训朋辈辅导助手,将大学生心理调适技能进一步推广到广大同学中间。

4.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心理素质

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获得了知识、丰富了情感、锻炼了能力,但教学过程并没有结束,还得有“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心理素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团体辅导体会、团体感悟、兴趣小组心得、社会实践收获等自我变化成果展示,让同学们在反思自己成长的同时也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分享同伴成果的同时也得到了成长,让不同情境学习中的同学都得到成长,使同学们的心理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三、注意事项

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采用“三助”教学模式,教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公正的评述、积极的鼓励,适当的“协助”,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与场所,既要有丰富的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团体心理咨询经验,这一切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丰富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2.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助”教学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助、团队互助和教师协助引导学生参与确定教学内容、解决学习问题,掌握心理调适技能,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3.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三助”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创设切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助学心得体会篇8

关键字: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国家和高校充分考虑贫困学生情况,在学生入学之初即为贫困生设立了“绿色通道”等资助,在校期间又设立了包括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贫困生资助体系,竭尽全力让每个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这些措施从经济上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但是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而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而言,他们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引起的心理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相对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或“心理贫困”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心理明显,自尊心过强

自卑心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高校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经济上的匮乏,但也受先前未接受较好教育的影响。贫困生往往来自偏远山区、贫困农村、牧区等欠发达地区,当地的教育水平落后,对外界的认知水平没有城市中的学生高,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自卑心理明显,自尊心尤为强烈,不容许别人对自己开玩笑,更不能承受别人对自己的嘲讽。

2.妒贤嫉能,敏感多疑

受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个别贫困生入学开始在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如他人。面对他人较为宽裕的生活、较强的能力、优异的学习成绩等,极易产生嫉妒心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况,在贫困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会对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耿耿于怀,在意很久、难以忘怀,对他人的嘲笑更是难以承受,甚至将他人的玩笑当作讥讽,产生复杂、矛盾而痛苦的心理纠结。

3.渴望交往与社交障碍相矛盾

人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贫困生也一样,他们希望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正常相处,但是一些贫困生因为自身的原因,往往自我封闭,在人际交往上缺乏信心,怯于参加人际交往活动,甚至经常找借口逃避参与集体活动,由此导致他们交往范围狭窄,与他人关系紧张,在人际交往中常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他们总以特殊的方式审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不轻易对外人吐露,长此以往导致心理产生障碍。

4.缺乏责任感,依赖意识较强

这是贫困生在学校学习后期较易存在的一种问题。部分贫困生从开始上学时就受到学校、社会的资助,对于自己得到的资助往往认为是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应得的,缺乏对社会资助的回报意识。同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意识,只要某个方面出现问题就寻求他人的帮助,不愿自己解决。

5.定位模糊,对未来迷茫

高校贫困生对自己的定位模糊,对自己未来十分迷茫,对自己的价值难以肯定。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社会的弱者,需要社会的帮助,担心自己在走出校园的时候依然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同时,有的贫困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到了新的环境要很长时间才可以逐渐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莫测更加重了贫困生对自己未来的困惑与迷茫。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学生来到大学,自身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加之社会上“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校大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价值观。贫困生多数来自于偏远地区,见识不广,更是加剧了这一群体中个别人对金钱的渴望。自身的经济拮据与对金钱的强烈渴望之间的暂时性矛盾导致了贫困生群体的心理问题。

2.就业环境的强大压力

就业一直是大学生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加重了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这就更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贫困生往往不善于表达,不主动与他人交流,面临就业的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的心理问题。

3.高校资助体系缺乏人文关怀

目前,多数高校都有着面向贫困生的资助机制和体系,但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关怀疏漏。不少学校在新生到校不久后就申报、审批贫困生,在申报、审批的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参照该生日常消费情况投票确定该学生可否定为贫困生和定位等级,部分学校还将最后贫困生的建档结果加以公布。这种做法没有保护好贫困生的隐私,有的贫困生怕别人歧视不敢报、不实报,一方面没有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也给贫困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4.个人认知错误导致的心理问题

少数贫困生既不勤俭节约,也不愿参加勤工助学的工作,自尊心强又心胸狭隘,渴望***却力不能及,眼高手低却心高气傲。他们肆意挥霍学校、社会给予的资助,将得到的钱用来买手机、电脑、MP3等贵重消费品,以满足个人的虚荣心。有的贫困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资助,认为受到资助就低人一等,强忍着强大的经济压力不说,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对别人的帮助丝毫未存感激之意,最终导致这部分人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三、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优化贫困生资助体系

在加大资助力度的基础上,高校资助体系应该加以优化,从细节上考虑到贫困生可能因资助操作过程不当而带来的心理问题。比如,在贫困生建档的时候就应充分考虑到贫困生的隐私和心理承受力。另外,增加勤工助学等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劳动付出而得到回报的资助形式以使贫困生更易于接受,也更珍惜资助款项。

2.全方位做好心理疏导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很多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来解决的,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可以有效地解决部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在高校开设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室,加大学生心理自助中心的发展,鼓励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集体活动,为贫困生提供一个公平参与集体活动的平台。同时,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主动观察和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动态,主动和贫困生交流沟通,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疏导、及时解决。

3.营造良好的班级成长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健康、和谐的校园风气对于在其中生活的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班级尤为重要,班级的学生干部应当把班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班主任也因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经常性地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将有助于贫困生融于集体中,逐渐培养贫困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学生会、社团也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将有着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经常进行交流和学习,开阔大家的视野和知识面,扩大贫困生的交际面。

参考文献:

助学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资助育人;资助途径

1.资助育人中出现的问题

1.1工作中忽视了资助对象的心理情况

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接受资助前,其心理就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因为受当地经济、教育、人文环境的影响,即使成绩优秀,在积极争取机会、表现自我方面,往往表现得怯懦、胆小,抗压素质差,不能正确挫折归因。一些学生为了摆脱这一自卑心理,拼命学习,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令别人刮目相看,改变现状,从不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久而久之,使性格更加内向,甚至变得焦虑、封闭孤立、压抑、不善与人交往等。有些学生虽然接受了资助,但是心里总觉得和别人不同,被区别对待,生活在有色眼镜之下。还有些学生,觉得不论是家境还是学习已经不如别人,干脆放弃学习,不能以平衡、正常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在校行事变出现偏差。如此的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学生成人成才。

1.2资助不育人反误人

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高校资助工作,认为资助就是免费的午餐,尤其是无偿补助和减费,觉得不拿白不拿,能减则减;而高校资助对象的认定的依据是学生生源地开具的证明,在这样的认识和学生间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加上当地监管不利,一些学生取得了假证明,并成功骗取资助。其中,有一些学生用资助购买电子产品、攀比消费。这样的资助非但不能育人,反而助长了学生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与攀比心理,削弱了学生的诚信意识,更使得家长也滋长侥幸心理,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由于资助能轻易获得,无偿使用,解决了学生的困窘之境,但学生却忘记了感恩,忘记了求学的目的,不能树立自强自立之心,浪费了财***资源,违背了***和***府资助的初衷。

1.3学校资助育人的理念不全面

高校资助工作主要着眼于经济,资助的内容局限于经济补助,资助的方法局限于奖、贷、助、补、减的管理体系,其实质被定位为为学生提供物质,让学生顺利完成理论学习,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发展缺少关注。如: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将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只要学生理论成绩名列前茅,就能获得相应奖励,但学生是否为人和善、是否讲文明懂礼貌、是否综合素质达标,这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奖得不名副其实,最终造成了资助工作效果的恶性循环。

2.正确认识资助育人的意义

“资助”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1.帮助;提供。2.以财物帮助”。而目前,我国高校对资助的普遍认识是用财物帮助。大学生接受资助,也就是为了能完成学业,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二者都忽略了精神和心理上的帮助。以物质帮助、精神辅助以及心理援助为分支的资助的根本目的应是用优质的教育手段、教育资源力求达到教育的公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育人”。所以,高校资助的对象――弱势群体,不单单指那些家庭经济贫困的,还有那些世界观不正确、性格扭曲、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资助则在保证这些弱势群体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同时,通过知识上的引导、品格上的塑造、精神上的辅助、心理上的干预对其进行正面、积极的影响,使其拥有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爱***爱国,为他们的明天点亮一盏灯、为他们以后的成功打下殷实的基础。综上,不论从学生角度,还是高校角度,资助都应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

在资助工作还需弄清几个关键问题:(1)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但当今的大学生过于势力,凡事追求利益为先,个人意识膨胀,这样的接班人能否延续国家的繁荣?因此,育人最根本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未来,养成主人翁意识,爱国爱***爱人民。(2)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应是各方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资助不单单的财务部门的工作,育人也不单单的辅导人员的任务,“资助”和“育人”是结合统一的,学校中应明确人人有育人的责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资助中育人,在育人中熏陶,才能事半功倍。(3)过去的方法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纸上谈兵,学习的是象牙塔里的知识,学生一旦在生活中遇到仍然不知所措,盲从大众;教育对象和内容的重点不全面,局限性比较大;教育方法单一,开会、座谈这些都是动嘴说一说,走形式,对学生的精神、心理辅导欠缺。这些使得目前的资助育人亟需新的方法、新的手段。

3.拓展资助育人新途径

3.1加强资格认证审查工作,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

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是对学生资格的认定,为杜绝以往的不良风气,高校应建立严格的资格认证及审查工作,参考学生生源地的经济状况,学生家庭在当地的收入、消费水平,还有学生在本校的消费情况对家庭经济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加强证明的审查核对,对虚假证明,应及时找学生沟通交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融入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对真实的弱势群体,应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学生进行登记、评价、反馈和回访,提高资助的工作效率,4,高校应在国家宏观***策指导下,革新老师对资助育人的概念,建设育人平台,重点帮助弱势群体,以物质资助、精神辅助、心理干预、能力培养、为首要任务,以爱心、耐心、责任心为工作口号,着眼校院实际,致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建立资助育人的长期有效机制,做到工作过程透明化,工作公平公开公正。

3.2鼓励学生励志自强

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教育和励志教育。向学生明确资助的目的不是经济支援,不能依赖资助、等着别人伸手、靠别人帮助,应在资助的过程中传递正能量,多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与机会,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在学生的日常贯彻价值观教育,同时也让他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让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尽一份力,也为他们以后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提供一些帮助。增强实践活动和技能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3引导学生心理与精神健康发展

学校建立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体系,对弱势群体要时时关注、密切留意,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对一开始就出现心理偏差的学生要持续干预,不同学生不同方法,如:对自卑的学生,可采取“暗中”资助。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实践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8,(5)

助学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 育人

中***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96-01

为使高职院校各项学生管理工作都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必须重视把育人工作渗透到日常的资助工作中去,需要从德育的角度出发,继续探索和完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新思路、新方法。

1 资助育人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虽然解决了部分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这些学生在学习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弱势依旧没有明显改善。因此,将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与育人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优势,探索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势必会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侧重点。与此同时,对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进行探索,不仅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且完成学业,同时能够消除他们因经济困难而导致的学习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美好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以及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资助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懂得自强自立,能够使社国家、社会更多的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从而构建全员捐资助学育人的良好社会环境。

2 资助育人的理论依据

2.1 构建中国特色助学体系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不仅因为它内部的各因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而且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与其相互作用。因此,构建并完善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是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它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治、文化等诸多层面,必须将其融入到整个社会总体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考量,充分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不仅仅从经济资助入手,还要注重从其它层面同时开展工作,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策体系。

2.2 围绕资助工作健全法律法规

构建并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策的实践需依据包括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策体系的借鉴及参考,以及对目前内地高等职业院校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策的相关经验进行及时的梳理与总结。资助***策体系的构成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特别是是运用法律约束学生的资助工作方面。教育产业发达的国家往往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学生资助工作的法律法规,使学生资助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保护。法律法规一般会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机构及其作用,资助资金的来源,资助对象及其资格等相关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2.3 资助工作的内涵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仅要面对生活的重压,而且还要承受学习上和心理上的压力。目前各高职院校所构建的资助体系往往更多的是倾向于解决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角度去考虑。我们应当准确定义贫困的概念,及时转变旧思想,意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心理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并且随着资助工作的推进而日益凸显,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要解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有观念的局限,既要看重经济资助,又要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要在帮助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方面的扶持,鼓励他们正视现状,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建立并完善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方式,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从而满足他们成长中日趋增长的能力素质以及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努力构建一个以外部经济帮扶和内在不断提升和谐发展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因此,资助工作中,要以开展助学工作为契机,有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奋发***强的积极心态,以及培养他们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理念。第一,要坚持以育人为导向,实现精神和经济帮助协调统一,结合勤工俭学等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学生树立诚信和责任意识,结合“人文关怀”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困扰进行干预,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开展感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第二,要强调以育人为核心,不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升,生存能力得到锻炼,回报社会的意识得以形成,从而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

3 完善教育理念

3.1 建立建全心理干预

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长期压迫,他们的生活压力、心理负担相对于一般同学要沉重得多,往往会使他们形成强烈的自卑感,从而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人生观、挫折、自强意识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在挫折中进步。

3.2 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需要从交际能力出发,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走出与他人交际能力不足的困境。应当积极关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鼓励学校扩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出台相关优惠***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去,共同开发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特点及生存需求的各项活动,从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3.3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

高职院校在关注困难学生能否顺利的完成学业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着择业心态不理智、生活压力过大等问题。所以,在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随之增加。怎样有效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更好的摆脱经济及生活负担,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完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有赖于***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杜德省,宋文萍,于秀国,等.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策研究,2010(1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助学心得体会10篇

学习

安全讲座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23)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讲座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安全讲座心得体会,关于安全讲座心得体会范文10篇。当我看完《防溺水宣传片》时,仿佛有千思万绪涌上心头。水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可有时它却用它那老虎般的大口吞没了无数儿童的生命说到这,我又

学习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公安师徒结对心得体会,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我想,师徒结对的目的是促进徒弟成长,让他迅速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能不能从最终的目的出发,去细化师徒结对

学习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井冈山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井冈山学习体会和认识。一、井冈山之行感悟(一)体会红色***在井冈山干部开班仪式上,我们了解了此行的目的性和纪律性,更进一步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准备开始用心的体

学习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骨干教师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十篇,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二、通过学习,我明确了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及应发挥的作用。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一名骨干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较高的专业素质,相对的

学习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读一本教育名著心得体会,读中学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

学习

学法守法用法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学法守法用法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关于学法守法的心得体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心得体会。首先,对宪法的认识更深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法。中国***治制度和国家其他重要制度的法律依据。全国各族

学习

社会实践的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实践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实践的个人论文怎么写,初中社会实践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社会变化剧烈,改革的成果一方面体现在居民的生活改善方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企业的发展方面,尤其是企业,往往保存有大量的历史资料,这

学习

小学生劳动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劳动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劳动心得体会小学生100字,小学生擦桌子劳动心得体会。为了细致地了解小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情况,笔者做了如下工作:①平时观察学生做值日的表现,特别是那些不爱做值日的学生,要认真地了解他们不乐

学习

收费站心得体会10篇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收费站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收费站个人心得体会,收费站安全培训心得体会。一、收费人员要树立为司乘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按照“春雨”服务标准来塑造自己,时刻保持工作激情和热情,用实际行动服务司乘,与司乘构建和谐的收费缴费关

学习

法律法规心得体会10篇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法规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心得体会,法院法律法规心得体会。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

学习

孝老爱亲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孝老爱亲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心得体会1000字,学习孝老爱亲心得体会模板。我从来都看不起不孝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同这些人做朋友,试想,身之发肤受之父母,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能会真诚的对待别人。在基层工

学习

电商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电商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电商培训总结心得体会,电商物流实习心得体会。一、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自20__年7月份进公司时起,我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自己能尽力为公司工作尽一份力打好基础。二

学习

高考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总结,高考心得及感悟。你的身旁有许多的身影匆匆而过,有的落在了后面,有的超越了你,你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你决不满足于点滴的成绩,你不会沾沾自喜于一两次考试,胸中有丘壑,壮志达青

学习

游泳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游泳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游泳心得感悟10个字,禁止私自下河游泳的心得体会。一、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方法,立足于本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合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治生活

学习

安全讲座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23)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讲座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安全讲座心得体会,关于安全讲座心得体会范文10篇。当我看完《防溺水宣传片》时,仿佛有千思万绪涌上心头。水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可有时它却用它那老虎般的大口吞没了无数儿童的生命说到这,我又

学习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公安师徒结对心得体会,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我想,师徒结对的目的是促进徒弟成长,让他迅速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能不能从最终的目的出发,去细化师徒结对

学习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井冈山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井冈山学习体会和认识。一、井冈山之行感悟(一)体会红色***在井冈山干部开班仪式上,我们了解了此行的目的性和纪律性,更进一步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准备开始用心的体

学习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骨干教师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十篇,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二、通过学习,我明确了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及应发挥的作用。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一名骨干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较高的专业素质,相对的

学习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读一本教育名著心得体会,读中学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

学习

学法守法用法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学法守法用法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关于学法守法的心得体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心得体会。首先,对宪法的认识更深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法。中国***治制度和国家其他重要制度的法律依据。全国各族

学习

村干部心得体会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村干部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村干部培训的心得体会,村干部春训心得体会。二、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了解相关的涉农***策法规。干农村工作不仅要了解村情民意,还要了解国家的相关农村***策,否则就不会取得其他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没

学习

志愿服务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志愿服务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社区志愿服务心得体会,医院志愿服务心得体会。一个人的价值不在索取而在奉献。志愿者在付出的过程中,收获的是奉献的乐趣和被社会认可的喜悦,得到的是无限的快乐和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