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1
监管引领谋嬗变
流程银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建设难度大,涵盖体制、机制的方方面面,有大量流程需要梳理,诸多架构需要再造,众多机制需要重建。
为保证流程银行建设顺利推进,在积极借鉴国内外流程银行建设良好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银监会历时两年,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流程银行建设的目标、原则、路径和要求。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江苏、安徽、广东、四川等银监局及省联社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出台了流程银行建设的一系列实施细则和支持***策措施。建立制度框架,引领建设方向,确保了流程银行建设的有序展开。
面对经验缺失、人才匮乏的困难局面,银监会将加大培训和知识转移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召开农村银行推进流程银行建设视频培训会议,系统介绍流程银行建设办法,交流了先期试点农商行的试点经验。各地监管部门和省联社开展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培训,涵盖全行业各个层面。银监会还鼓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交流经验,把握最新发展趋势,寻找同业最佳实践,从不同视角分享经验启示。
各试点省份都成立了“一把手”负责制的流程银行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流程银行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和实施。江苏、广东省联社成立了流程银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且将这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突出整体谋划,积极开展差异分析,科学设计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为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流程银行建设明确了方向和标准。
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重点后全面、先优化后完善”的原则,各省级联社因地制宜地根据区域经济基础、业务规模、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先后启动了流程银行建设试点。截至2012年12月末,广东省已有44家机构实施了流程银行改造,四川省有21家参与试点,江苏省有20家;其他省份分别选择了1至2家机构开展流程银行试点。
机制再造为转型
流程银行建设试点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成效。总结如下:
初步确立了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在开展流程银行建设过程中,各机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在战略制定、客户细化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客户。一些机构树立了错位竞争理念,积极开发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差异化流程、定制化服务、多样化产品,满足了各类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例如,广东中山联社根据客户存贷款、中间业务及综合贡献度进行分层评级,对不同级别客户分类制定服务流程,提供差异化服务,在具体的业务开展中实践流程银行理念,流程银行建设在体制机制、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成效得以显现。
初步建立了灵活顺畅的业务流程。坚持高风险长流程、低风险短流程的标准,针对不同客户和产品再造业务流程,形成了制度化、标准化、工序化的作业方式。广东省44家试点机构制定了151~360个不等的流程体系文件,实现了“一业务一流程,一岗位一手册”。宁波慈溪农合行建设了312项流程,作业流程与内控制度形成映射关系。重庆农商行实施风险经理平行作业模式,单笔业务审批时间从20天缩短到5天;创新“一表通”业务流程,即一张表格完成贷款的申请、审查、审批,最快能够当天放款。灵活顺畅的业务流程在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更控制了风险,现代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在务实的业务流程再造中逐渐生成。
初步搭建了稳健高效的组织架构。按照“前台部门服务客户、中后台部门服务前台”的理念,探索构建了扁平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组织架构,做大前台、做强、做精后台。大部分机构设立了***垂直的风险管理部和审计部,以及事业部制的资金运行部。泉州农商行建立了“三农”、社区金融和大客户事业部;上海农商银行开设了40家小微贷款专营网点、100家金融便利店,将营业网点转变为营销、服务中心;无锡农商行建立了风险经理委派制和会计主管委派制,探索建立财务运行主管委派制;江苏泗阳农商行实施了授信***审批人。各试点法人机构根据各自实际,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宗旨,搭建稳健高效的组织架构,使流程银行建设更接“地气”,发挥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初步打造了灵活实用的科技支撑平台。科技的支撑是流程银行建设的重要基础。各试点机构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搭建业务系统与管理平台,固化流程和组织架构,支持机构平稳运营、业务转型和金融创新。上海农商银行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化实施规划》,正在建设张江业务处理中心,推行后台集中式处理,建设了中间业务、国际业务等近100个系统;深圳农商行建设了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涵盖了若干子系统和处理中心;无锡农商行上线了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以及信贷、财务、监督、流程与合规等10多个管理系统;江苏泗阳农商行已建立阳光信贷、集中影像和绩效考核等系统。科技信息化建设为流程银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使得各家试点机构切实体验到了流程银行这一现代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所带来的诸多益处。
初步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试点机构围绕流程银行建设,建立健全了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利益分配、授权问责等机制,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各自的岗责文件制度体系。一些试点机构借助科技力量,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分配量化到人,严格实施薪酬延期支付,全面推行违规积分管理。浙江新昌农合行推行经济资本管理;武汉农商行和天津农商银行探索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重庆农商行引入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建立了KPI考核体系;上海农商银行推行经济资本考核,在分支行绩效考核中加入资本成本因素,为RAROC考核奠定基础。
改到深处是机制。实践证明,流程银行建设大大促进了机制的转换,激发出了经营管理机制所蕴含的巨大动力与活力,使改革得以向纵深和关键部位挺进。
质变飞升无尽期
流程银行建设并非只是单纯的事业部制改革,也不是仅仅面对外部客户的标准建设模式和简单的流程、合规体系的改造。流程银行建设涵盖战略规划、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管理会计、信息科技等多个领域,它需要银行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从战略框架到各个环节都进行彻底的改造。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中***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Modern banks must strengthen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However, as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commercial banks are still at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stage, there are many loopholes and flaw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banks. They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promot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complete financial data system, and offer new services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doing so,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framework could be restructured for building a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banks.
Key words: bank,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一、前言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必须加强的管理工作,在西方金融发达国家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并形成了财务风险管理的传统。而我国市场经济和商业银行都处于发展的早期,文化传承、历史积淀存在的差异导致我国银行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制度、基础理论、组织体系、基本思想、管理方法上的问题,形成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漏洞和缺陷。新时期,银行应该将财务风险管理的构建作为头等大事,将财务风险管理列为银行永恒的主体,通过对现代财务风险管理思想的树立,以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完善基础信息系统,开展新型服务为手段,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新机制,在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结构、系统、组织优势的前提下,构建适应我国实际和市场经济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确保银行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与全面管理。
二、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调整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一个***、高效、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的基础。主要商业银行应建立一个由董事会、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以***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以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管理的支持部门为辅助,与承担财务风险的各业务经营部门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新组建的风险管理部负责全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授信业务部负责各类客户的评级、授信、项目评估;信贷管理部负责全行信用风险管理、信贷监督检查和行业区域分析。风险管理部在高级管理层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集团统一的财务风险管理***策、制度和流程;对财务风险计量所使用的系统、模型和参数进行有效性审核和验证等。建设银行进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在风险***策制度、计量分析、风险监控等方面,实行全行整体层次上的集中管理。设立风险官员也是该行实施改革的内容之一:总行设有首席风险官,一级分行设风险总监,二级分行设风险主管,同时向县级支行派出风险经理。中信银行将力争在未来3~5年内率先成为中国第一批与新资本协议全面接轨的商业银行。目前,中信银行已组建了财务风险专业委员会,设立了专业职能部门,组建了专业团队,以有效应对财务风险。
2.建立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几个环节的工作,一方面,应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一是要根据银行的企业特点和组织结构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在企业决策者层面设立财务风险管理的专门组织,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的***策、规范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设置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单位,组织实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并实现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领导和监督。二是要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执行组织,要以扁平化为中心,以银行管理和经营工作为平台,建立起完整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执行组织,组织必须涵盖银行业务、管理、经营的各项内容,以此来控制银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做到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全面执行和强化。另一方面,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策体系,要根据银行高风险的特点建立***策、制度和规范体系,实现对业务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等各环节的有效管理,达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进而做到对风险的控制。在***策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提升***策的可执行性,使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策强有力地支持,这有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银行收益水平的稳定提升。最后,必须建立适于银行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评价体系,该体系应该以服务于财务风险管理为工作核心,以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管理为对象,达到对财务风险全面管理。在评价体系中应该覆盖财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对重点工作和细部环节的全面覆盖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在取得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同时,控制财务管理中不良资产的形成,做到对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品质的保证。
三、银行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1.推进金融制度的改革
当前,银行应该借助利率市场化的平台,以市场经济和银行自身财务管理特点出发,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并将其转化为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变革的基础。由于当前我国金融环境复杂,基金公司、互联网金融等诸多金融主体的存在使得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过度的竞争导致利率起伏扩大,给银行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要立足于财务工作,借助金融制度改革的潮流推动,从各个层次出发,深化银行财务管理改革。在微观层次上,银行应该创新财务风险管理的形式,进一步调整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框架,使其符合新时期金融工作的需要,同时做到对金融改革的适应。在中观层次上,银行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市场化体系,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应金融改革的潮流,更好地发挥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作用,实现对管理工作和经营工作的变革。在宏观层次上,银行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变革机制,使财务风险管理符合金融制度改革的需要,构建出符合市场经济体系、适应银行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在加速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前提下,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2.完善财务管理的数据系统
数据系统是银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将财务风险管理数据系统的建设列为头等大事,才能够建立适应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信息平台,也才能够创建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基础。当前,银行业将数据库和数据系统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希望通过数据系统的建立为基本业务、财务风险管理、其他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以此来提高银行开展基本业务、财务管理和其他工作的质量与水平,降低银行在经营、管理和其他工作中的风险。在财务管理数据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首先加强基础信息建设,要建立对银行财务活动的监督和跟踪系统,特别应该健全银行财务信息披露和检查制度,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预警,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控的初级阶段。在数据系统建设中应该做好“互联互通”,依据金融系统的网络建立起基础信息和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平台,做到对财务风险的全面跟踪,以更大的系统来控制财务风险,在扩大财务风险管理范围的同时,确保财务管理的整体安全。在数据系统建设中应该结合人民银行的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将财务管理纳入整个信用体系和金融系统,通过规模和效率优势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使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深入、更为彻底的支持。
3.开展财务管理的新服务
财务风险管理既是银行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银行重要的服务工作,应该根据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不断推出的实际,推出财务管理的新型措施,以更新的服务和更适应管理的措施,推进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向深入开展。当前,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外汇、债券、期货、股票等诸多产品,同时也推行着买卖、结汇、回购等各种交易,大量的金融创新给了银行更大的市场空间,也带来了财务管理方面的难题。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应该把握金融市场变革和创新的机遇,重新定义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通过更多的服务和更扎实的工作来控制财务风险。应该重新解读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和功能,调整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使财务管理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在取得利益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形成对银行、市场和对象的综合服务与有效管理。
四、结语
银行属于高风险金融企业,为了确保银行的正常发展应该重视对银行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由于我国银行商业化和市场化存在时间过短和经验不足的缺点,在银行财务管理的环境、组织、制度上存在着很多漏洞,现代化财务风险管理思想还没有被银行管理者所接受,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得到确立,这会影响到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也会影响到银行整体风险的有效管理。当前银行应该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作为重要工作,以银行的经营和管理特点出发,推进银行财务管理的变革,做到对社会、经济、企业发展的有效适应,创建更有利于实现银行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参 考 文 献]
[1]赵瑾璐,安瑛晖,张小霞.战略监管关系构建与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3-105
[2]迟晓英,朱***勇.我国金融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差距与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4):53-56
[3]张永杰,张维,武自强.一个次贷危机生成的概念模型及其对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启示[J].管理评论,2009(2):132-135
[4]张桂庭.完善县域农行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2(5):85-88
[5]徐建华.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06):213-214
[6]彭钊慧.构建***策性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1):58-59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3
而这一切,都与该行多年来开展的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紧密相连。
近年来,建行银行分行坚持以“深化文明创建、打造精品银行”为主题,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多管齐下将文明创建活动同本行经营管理、改革创新、业务发展、优质服务、***风行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客户效益和自身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止末,建设银行分行贷款、存款、利润等业务指标均居区域同业首位,连续三年被湖北省银监局命名为“良好银行”;连续四届被命名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和宜昌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
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建设银行分行主要实行“六化”,促进了创建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双文明创建一体化。建设银行分行***把创建工作同业务发展工作一并纳入全行目标责任制,并与等级行考核,同管理人员绩效分配直接挂钩,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分行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来提高创建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不断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建立了分行领导文明创建联系点和分行部门与基层机构文明创建定点联系制度,定期现场调研和指导工作,解决两个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同时加强行风建设,主要是建立起行务公开、民主理财和社会监督制度。加强***风廉***建设,重点抓好***风廉***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对领导人员守法从业的监督。加强员工教育和合规管理,组织开展了警示教育、风险防范教育、不良行为排查、案件专项治理等,全行已连续多年没有发生案件。
文明创建深层化。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银行分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经营管理和服务客户之中,由过去“以我为中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上来。重点抓群众和客户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哪方面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就着力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分行建立了“行长接待日”制度,每月坚持一位分行领导接待员工,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每月开展行长“客户接待日”活动,到基层网点听取客户的心声和员工之音,及时解决客户中的问题,把客户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制度的基本尺度,从单一的销售产品转移到客户关系维护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上来,由“为产品找客户”转向“为客户找产品”上来,通过进一步转变观念,多方面打造优质服务,真正认识和准确把握客户战略。还通过“客户接待日”活动,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和服务障碍,进一步梳理和改进业务流程,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力度,强化后台对前台的支持,有效地提高了建行客户的保留率和增长率。
网点服务标准化。银行基层机构和网点是文明创建工程的“细胞”,为此,重点强化训练其服务不仅要文明优质,而且还要规范标准。建设银行分行在全行实施营业网点战略转型,制订了全行统一的网点服务规范,对服务环境、服务语言、服务标识、服务设施、服务礼仪、服务效率等作了统一规定。一是加快优化网点布局,渠道建设日益完善。分行加大了网点购置和装修改造力度,近几年用于网点购置和装修支出达8400万元,购置网点5家,整体装修网点17家。加快了自助设备布放和网点服务设施配置力度,改善和优化营业环境,增强网点功能,全年布放自助设备46台,完成了53家网点视频播放系统配置、26家网点电子门楣安装以及网点其它服务设施的配置工作。二是大力实施网点转型,提升网点营销服务效率。全面完成了网点一代转型工作,网点转型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客户平均等候时间由转型前的13分钟降低到转型后的4.1分钟,网点日平均销售量上升74%。三是大力推动柜面业务分流,缓解柜面业务压力。网点柜台交易笔数占比由过去的56.3%下降到现在的38.41%,自助设备交易笔数占比由过去的31.14%上升到现在的40.08%。四是构建规范服务的长效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分行通过全面推广服务规范三十条,组织实施不同层次的“客户接待日”活动,开展“迎奥运、比服务”,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活动,服务品牌和服务形象再上一个新台阶。港窑路支行和当阳市支行营业部已分别创建成全国银行业、湖北省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
二线服务规范化。本着“二线为一线服务、中后台为前台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建设银行分行先后调整优化了本部内设机构和支行内设部门,进一步实行后台大集中。在支行大力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启动了机关服务基层考核评价工作。制定的考核办法把各部门的基本职责、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及服务标准等,作为规范服务基层的承诺内容,考核各部门为基层(部门)和客户的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办事效率和工作纪律作为考评内容。在考核方式上,分行采取综合考评和百,考评结果纳入部门主要负责人综合考评体系,并与部门业绩考评及薪酬分配挂钩,从而使机关作风大为改观,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监督检查制度化。为了有效促进和落实两个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的实现,打造具有最强竞争力的精品银行,建设银行分行专门成立了监督检查的部门对全行实施督导检查。检查的主要形式包括内部检查、外部检查,其中以内部检查为主。检查的重点是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纪律、服务礼仪、服务环境等。各级支行和基层网点也普遍建立了检查员队伍,聘请社会督查人员对其文明优质服务情况进行明查暗访,针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抓好整改。推出“95533”和“800”咨询服务投诉电话,派出“神秘人”巡回检查,据总行“神秘人”在我行城区检查的30个营业网点,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全国建行系统排名前列。超级秘书网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l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财务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管理的关系。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管理水平一旦滞后,即使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是事半功倍。二是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质量始终都应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应引人质量管理理念、标准、方法,切忌搞表面文章。三是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关系。要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出发点要落在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是为了满足银行发展的苦婴,但细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的认感和参的积极性。四是处理好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文化的关系度建设能有力地推进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滞后性和被动性,因此,制度在为文化发腱提供保障的时,必须随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而断创新和完善。
4.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4.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观念要强化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进步的体现,没钉创新的观念,就不会有创新的企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能否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杈,首先在于观念的创新。只有确立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在创新思想观念、完善风险管价值念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脱为指,并借拾日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吐故纳新,计现仃的风险理念及其***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对比、检验、衡毓,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完全符合的,妥快进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坚决加以纠正。
4.4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贵在坚持不懈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持续动态的过,并不足·劳永逸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在保持卡埘稳定的核心险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因应银行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成为一个对各种风险进"防范的动态防护网。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埘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必须具有连续性,只仃这样,才能使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意识沉淀米,根植于楚个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
4.5构建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员参与
风险存在于每一项业务和环节之中,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个员工的行为,银行[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崽识和自觉性、为,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部设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不足,风险控制绝不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高级管理还是基、工务人员,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邪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保险管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而***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4.6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应与股份制改造相适应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或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来说,更需要实施新的、高层次的文化战略,抓紧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吻合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股份制改造这一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大事与个人的工作和责任联系起来,将全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争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支持者、促进者,自觉按照上市银行的高标准来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坚持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准,不断丰富和创新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和功能,大力推动观念、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突破。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5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
风险是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经营活动的运作过程,与银行会计十分密切,几乎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银行会计的核算与操作。所以,银行风险也可以理解为银行会计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
1 会计核算风险。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会计核算方法不佳、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就容易发生风险。因为,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非常多,在资产、负债及中介业务中,每日都要进行大量的现金收付、凭证受理审查、科目运用、帐户登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风险发生联系,很多银行风险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
2 票据结算风险。结算业务是银行一项重要的中介业务,它是通过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的手段与工具,为客户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给付转移。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数量的日趋上升,以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业务也给银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从票据当事人看,有其本身票据填写不清带来的风险;第二,从结算中介人看,有操作失误或任意违规而造成的风险;第三,从结算环境看,有票据犯罪日益增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也有银行、企业以及司法部门对处理票据纠纷依据的法律、规定理解不统一而带来的风险。
3 结算编制风险。从会计工作的程序看,结算编制是最后的环节。在银行业中,结算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结算数据的不真实,其中尤其是利润反映不真实。当然,这种情况的存在,有技术或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4 会计监督风险。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是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就是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目前银行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软弱,如:商业银行转轨后,效益成本观念得到很大增强,但也有一些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只求存款数量,不讲存款结构,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互相攀比,豪华装潢营业办公用房,费用开支增加。对于这些不合理或不合法的经营,会计部门一般无法起到有力的监督。
5 人员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部分银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工作中表现出服务态度不佳,操作行为不规范,从而容易发生会计差错;二是还有个别银行会计人员品质恶劣,他们内外勾结,肆意侵害银行利益,从而发生经济案件;三是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目前有些金融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面临两难局面,因业务量上不去,人员配备就不足,这样会计岗位的设置就无法达到科学合理,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金融机构从本身的经营成本角度考虑,导致会计人员配备不足;四是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漏洞,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制定的不完善。制度不完善会影响会计人员经办业务的质量,同时会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二、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认识上不充分,理解上有偏差
银行会计风险的控制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对风险的控制认识还不充分、不确切、不完整,存在着这样几种倾向:一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对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认识不够;二是以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三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认知。上述认识上的不充分、不完整是导致会计风险控制措施难以落实、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应有效用的重要原因。
2 未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滞后
一是有关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原则性较强,操作性不足;二是有关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散见于各种会计制度中,既缺乏完整性,也弱化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三是制度建设上存在滞后性。从总体来看,银行内控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研究不充分,在会计制度中所体现的内控措施落后,如对电算化条件下如何防范风险,在“柜员制”劳动组合下如何实施有效控制等,尚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定。
3 核算程序未形成刚性约束,存在薄弱环节
多年来,银行会计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电算化处理,都遵循“双线核算”的原则,相互联系、相互牵制,有着一套较完善而系统的核算程序。但是,在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内控制度却未及时跟进,现行核算程序中也暴露出了逆向操作、“一手清”等隐患。这就涉及到一个会计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关系问题,会计制度应是操作规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操作规程应是会计制度的具体化,同时又是会计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保障。而目前的操作规程未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形成刚性约束,必须按制度执行的硬性规定变成了凭良心、凭习惯办事。由于技术保障措施的不得力,核算程序本身又留有违规操作的隐患,以至于核算过程中屡有违反会计制度的事件发生。
4 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弱化,缺乏评价指标
银行业多年来一直很重视会计监督与银行监管,有专门的监督、稽核、内部审计等部门,应该说机构较健全。但随着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监督重心已由一般的业务工作差错转变为银行风险防范,现行一些监督方法与控制手段已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一是侧重于事后监督,事先与事中的风险防范不够。如前所述,属于事中控制范畴的核算程序其相互牵制弱化,属于事前控制范畴的制度建设滞后等。二是对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往往被一般性工作差错的查纠所取代,没有及时适应监督重心的转移,缺乏对内控运行情况的深入考核,未设置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三是监督手段相对落后,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下的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不仅在监督手段上,而且在监管人员素质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一)完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
1 设计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商业银行应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反馈三个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的设置。其中会计内部监督系统应当分层次建立,在基层营业机构应当建立实时控制的事中监督系统,在上级会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基层柜台业务的事后监督机制,并建立各项会计业务风险评价、会计内控的检查评价与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制度。
2 明确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中会计主管人员的责任。首先,董事会、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分支行的会计主管人员应对会计操作风险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董事会、负责操作风险管理高层管理人员、分支行的会计主管人员在会计操作风险管 理中应担负的责任。其次,由于银行会计主管人员的所处地位与履行的职责关系到银行会计体系的安全与发展,应对各级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品行及其从业经验,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其业绩状况,判定其业务控制能力,并决定其职位和岗位的调整。
3 完善会计程序。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制定本行的会计制度,确保整个银行的会计核算制度统一、规范,为会计数据的采集奠定基础。在针对具体业务制定会计操作流程时,应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商业银行还应建立严密完整的会计分级授权体系,对不同重要程度的业务进行不同层次的业务授权。通过岗位设置、账务核对、监督检查等手段,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向管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充分、准确、及时。
4 强化会计电算化系统风险控制。会计电算化系统是银行处理会计业务的平台,银行应充分关注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建立科学的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制度,对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实行严格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严格划分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权限。同时积极探索运用IT技术管理、控制银行风险。
5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而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能确保各项会计制度得到遵守和执行,并对现有会计程序是否充分、会计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完善进行检查,对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进行评估。
(二)增加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要求,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 改造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组织结构。银行首先应变革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组织结构,扩展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风险管理部门职责,增加关于操作风险方面的管理内容。由于银行会计业务流程是所有银行业务的最基础的平台,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必定对银行其他业务产生影响,所以风险管理部门并不是惟一对会计操作风险负责的部门,会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业务部门都应共同参与对会计操作风险的管理。
2 做好会计数据采集工作。我们知道,商业银行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操作风险的衡量方法,就会计业务种类的操作风险衡量而言,需要整个银行在会计核算制度统一、规范的前提下采集更多、更广泛、更细化的业务数据和损失数据,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业务数据和损失数据的采集系统,为下一步的数据挖掘打好基础。
3 做好会计数据的挖掘工作。所谓数据挖掘是从采集的数据资料中发掘有用信息和知识,寻找潜在的规律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风险的预测,进而建立会计操作风险衡量系统。在会计操作风险相关数据和信息完备的基础上,按照新协议提供的操作风险衡量方法,对会计操作风险进行模型化的计量。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模型建立方面经验的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专业公司的力量,实行风险衡量系统的外包这种更经济更有效的方式。
4 做好会计操作风险报告工作。通过会计操作风险衡量系统测算的风险信息必须及时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层进行报告,以确保管理层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状况,为此,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报告系统。该系统应能敏感地反映会计操作风险的变动,对会计操作风险信息自动分析、生成有关数据。为避免干扰因素,该系统应当***于会计部门。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6
银行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不仅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而且会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策的制定与实施,甚至打乱市场秩序,造成经济动荡。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信贷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引发硕士论文受信主体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而引发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
而银行的信贷征信恰恰是解决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最好方法。本文正是基于解决银行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期望通过对国内外的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情况的比较,得出对于我国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信贷征信体系;国内外比较;信用评级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1研究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贷风险,即贷款的信用风险。银行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不仅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而且会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策的制定与实施,甚至打乱市场秩序,造成经济动荡。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信贷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作为受信主体的银行借款客户对硕士论文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更了解,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作为授信主体的贷款方银行则对客户的相关财务信息和风险了解不够,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引发受信主体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而引发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
而银行的信贷征信恰恰是解决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最好方法。通过银行信贷征信,能够增加借贷双方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建立信用的记录、监督和约束机制,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本文正是基于解决银行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期望通过硕士论文对国内外的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情况的比较,得出对于我国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7
近一年来,全球银行业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作为国有大型控股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坚决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民生的要求,科学调整优化结构,持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在促进经济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各项金融指标持续向好,取得了2009年1~7月的良好经营业绩,为全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建设银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一是提出了四个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明确战略趋向,加快推进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即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向批发与零售业务并重的转变;调整批发业务结构,向传统与新型业务并重的转变;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向收入结构多元化转变;积极稳妥推进综合化经营,向多功能银行转变。虽然进行这些转变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建设银行持之以恒,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推进业务创新,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赋予了丰富内容。建设银行按照市场和客户需求创新产品和流程,推出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加快流程银行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前后台业务的分离,充分示范前台的营销服务能力,提高中后台的科学集中管理和业务处理的能力,大大扩展了建设银行在现有资源下的金融发展能力。同时,建设银行率先建立起了全行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构架,使建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从体制机制上大大增强。 三是强调经营管理专业化和精细化,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设银行努力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精心打造专业化团队和渠道,推广建立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金融中心,建立了理财中心、财富中心、私人银行中心,构造高端客户专业服务体系,分层次的经营取得良好的业绩,更好的满足了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为建设银行改革发展检验的基本尺度和内在动力。 四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三年,建设银行公益捐出总额达4.2亿元。最近,建设银行又向台湾遭受台风灾害的地区捐款500万,2008年建设银行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79亿元,为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建设银行最好的金融服务。同时建设银行先后捐赠1.2亿元启动了“加强未来,支持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捐款5000万元启动中国贫困英模建设银行计划,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目前,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和市值居全球银行业的第二位,各项业务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距离国际先进银行,建设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和同业先进银行相比也还有差距,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同业的先进经验,继续努力,更有效地服务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更有效的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8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完成,中国银行业基本实现对外开放;股份制改造对国有银行的规范经营、改进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外部监管机构加大了对合规风险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新的形势对合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违法、违规问题的陆续曝光,使银行业深刻地认识到切实加强合规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合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机制建设的设想,主要以完善公司治理、搭建合规风险管理架构、构建流程银行、完善制度体系、培育良好合规文化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构建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
二、目前国有控股银行在合规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治理环境及内部体制建设不到位
2002年,我国中央银行颁发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文件,敦促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但其内涵和经营机制距离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第一,总行与分支行间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均由国有商业银行转制而来,继续采用行长负责制,各级行的职能部门只对本级行长负责,内部机构流程再造后,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二,内部机构协调尚不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内设机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管理色彩仍影响着日常管理,部门间畅通的沟通渠道还没有建立;合规部门的具体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合规部门与审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在职能上还存在着许多重叠和交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内部体制在银行中还大量存在,进而无法有效地推进合规风险机制的完善。
2、“流程银行”尚未建立,制度的建立没有体现流程控制,可执行性差
(1)流程银行未建立体现在“部门银行”、“部门制度”现象突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自建立以来,均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大多是以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为依托“分权设置”的,导致了内控制度的部门性特征十分突出,且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部门职责更新完善的手段和方法都较滞后,职责的重叠和脱节并存,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到位。随着新兴业务的不断推出,在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制度边缘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些操作环节因涉及多个部门,出现诸多管理不到位问题及风险隐患。
(2)制度缺乏流程控制。国内商业银行最初都是沿袭了过去行***机关的制度范式,制度的制定、传达没有结合银行运作实践予以细化,更缺乏及时地修订和系统化梳理,由此形成的制度没有做到具体化和体系化,制度可执行性较差。一方面,导致有效传承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机制缺失,银行长期运作中积累的风险管理经验,以及付出昂贵“学费”得来的风险教训没能传承和转化为具有执行力的***策和程序。另一方面,在具体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延续上没有具体的制度和程序,因而银行各层面具体的风险管理做法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且无法作为员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的依据,导致激励和约束机制无法有效落实。这是国有银行简单、低层次风险案件不断被复制,不断重复发生的关键所在。
3、合规文化缺失,合规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确立
银行员工诚信与正直的道德行为观念不强,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自律和他律机制;银行上下级机构之间以及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存在“相互博弈”的文化,制约了银行***策和程序的制定及其执行的效力;银行不同部门间沟通交流和协调配合不够,缺乏配合默契的合作文化;合规的激励约束机制扭曲,对做的好没有奖励,对做的不好的没有惩罚,“问责制”难以有效落实;受“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等不良文化的影响较深。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
1、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1)强调合规从高银行高层做起,设定鼓励合规的基调。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制定和核准符合自身特点且行之有效的合规***策,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银行倡导的合规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合规责任;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合规部门的地位和职责;全行上下用以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的主要程序等。合规***策应明确指出业务部门对于合规风险管理负直接责任,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对合规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
(2)要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确保合规部门切实履行自身的合规职责。要按照***性、权威性、全面性原则组建合规部门,并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在总行、分行设立***或相对***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在支行及以下机构设立合规岗位;明确合规管理部门与稽核部门的职责边界:合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合规风险的识别、监测和报告,稽核部门负责实施合规检查,合规部门设置应与稽核部门分离,其履职情况要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与检查;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业务部门应支持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实施合规风险监测与评估,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应推动业务部门防控合规风险。
(3)要科学设定清晰的合规风险报告线路。在国内商业银行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改造的过渡期,可先行采取以向上级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条线报告为主,向所属机构负责人报告为辅的方式,在合规机制比较成熟时逐步过渡为条线式报告。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授权制度,国有银行一直是依据机构或部门功能授权,不同于外资银行则更强调对个人授权。二是岗位设置规则,国有银行岗位设置通常没有科学的岗位设置评价,岗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如采取分散化管理的组织结构,在各业务部门设立合规岗位,很难确立合规人员的***性和权威性。三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伞型组织架构,使得机构负责人权限过大,制衡不足,向上级条线合规部门直接汇报,能够增强合规工作的***性。2、构建流程银行,制度建设应充分体现流程控制
(1)构建流程银行,按照横向设置流程,按照流程设置部门。“流程银行”即银行的经营组织结构和各种资源完全围绕业务流程而展开、完全服从于业务处理流程的需要,而流程完全围绕客户和市场需求设计。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再造时应将各部门按照前、中、后台严格分离设置:公司、零售银行部作为银行前台部门,风险管理、法律合规和运营部构成银行中、后台,人力资源、信息科技和财务会计是保障前、中、后台有效运作的支持保证部门。从导向上看,所有部门的职责定位,都是围绕产品和客户来运转。客户办理业务并没有直接面对某个部门的概念,而是通过特定的渠道进入流程,每一笔业务的完成都要经过***的前、中、后台处理,每一个部门都是通过流程为客户服务的。其主要优势在于:一是完全实现前台营销拓展与中后台操作处理相分离,便于风险的流程控制。二是全新的业务流程设计,便于管理与运作。三是实现总行条线化管理模式,便于管理会计的核算。我国商业银行要向流程银行转变,必须吸收国际先进银行经验,充分利用当代IT信息技术成果,全面优化整合资源,提高经营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2)建立“制度的制度”。制度的制定过程也要体现流程控制,没有可操作性和流程控制的制度不能成为制度。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要改变目前规章制度的制定模式,可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发动各业务条线共同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实现员工手册化、标准化作业;同时,进一步明确新制度的出台必须经过必要的测试、核证和会签过程,树立制度的权威,各行应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工程来抓。合规部门应主动参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为银行的流程再造以及业务管理垂直化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提供必要的合规支撑;加强对业务流程和制度梳理和规章制度的后续评价工作,及时提出测评意见。
(3)要完善配套的责任追究及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一要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借助具有威慑力的合规责任追究制度,惩处违规行为,落实合规责任,并及时纠正错误,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充分体现银行的合规价值取向。二是要建立举报监督机制。疏通并敞开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渠道和途径,并建立健全有效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效监督。三是要打造制度的“高速公路”。加强制度与流程、系统的融合,强化全过程的硬控制,减少人为理解和执行的偏差。四是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制度,科学设置合规管理考核事项,对关系银行长期、稳健和安全的绩效指标赋予绝对优势权重,客观评价各部门、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合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内部风险状况,把合规评价结果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3、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
(1)树立“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的理念。只有让合规成为每一个银行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才能共同保证有关法律、规则和标准及其精神得到遵循和贯彻落实。同时要倡导主动发现和主动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主动改进相应的业务***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主动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和主动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
(2)积极倡导“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合规风险管理本身并不能直接为银行增加利润,但却能通过系列的合规活动增加盈利空间和机会,避免业务活动受到限制。合规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合规能为银行创造价值。
(3)强调“有效互动”的合规文化。一是上下互动。合规文化首先要求从高层做起,董事会和高管层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促使所有员工(包括高管层)在开展银行业务时都能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在此前提下,各层员工恪尽职守,共同维护良好的合规环境。二是部门互动。在流程银行真正建立以前,部门之间必须良性互动,相互协调,共同打造和谐的合规文化生态环境。三是内外互动。应加强与监管当局的沟通,通过合规与监管的有效互动,解决过去对银行与监管者博弈的认识。一方面,监管规则的出台要更深入地征求银行的意见,给予被监管对象充分的话语权,使监管规则更具操作性,更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银行充分解读当前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合规审慎经营,同时主动争取有利于银行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策。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银行高管层强有力的领导,各部门的大力协作,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推进合规建设。我们要在实践中吸取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国有控股银行合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上海银监局课题组: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J],新金融,2005(11).
[2]施华强:“流程银行”和银行“流程再造”[J],银行家,2006(8).
[3]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的若干思考[EB/OL],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9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和金融保障发展的主力***,今年保障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要求更高。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今年国内外宏观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还是很突出,从我市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困难和挑战不少,银行业服务保障及自身发展显得更为紧迫、更加艰巨、更具意义。在上述背景下,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推进全市银行系统行风建设,意义尤为重大。
(一)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提高银行系统保障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银行系统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去年我市新增人民币存款、贷款增速均列全省第一位。就在上个月举行的全市货币***策信息通报会上,银行系统与各有关经济主体签订了45亿元的授信协议,充分发挥了金融要素保障作用。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银行系统着力开展金融创新,加大支农支小力度,设立了18家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推出了粮食订单质押、林权抵押贷款、小企业三年贷、企业租赁贷款、海外贷付达等信贷创新产品,对缓解经济主体融资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银行系统保障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比如信贷总量还不够大,地方金融实力还不够强,对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总体偏高,尤其是部分银行采取“存贷挂钩”、收取“顾问费”等不规范行为,将自身业绩考核压力转嫁给企业,加重了企业负担,银行业效益远高于实体经济(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为45.3%,而银行业利润增幅为52.4%),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关系和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在银行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通过民主评议这个载体总结经验、查纠问题,能够更好地提升银行系统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提高银行系统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市银行系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发展也卓有成效,经营质量、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经营质量方面,银行机构经营机制特别是风险管控机制逐步健全,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和效益连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服务质量方面,银行机构通过拓展服务网点、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创新金融产品等各种途径改进服务、提升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融资***策的放宽,我市金融生态环境也不断得到优化,“十一五”期间市级银行新增7家;另外,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地方金融机构(组织)迅猛增加,到去年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基本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银行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推进,特别是目前部分银行机构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少数客户经理介绍、参与甚至直接充当资金掮客,窗口服务质量还不到位,部分一线员工服务态度差、服务效率低,不仅制约了银行业的自身发展,也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环境。而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可以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健全经营管理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三)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银行系统提高预防腐败能力的重要举措。建立以教育、制度、监督、改革和惩治为主要内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中央、省委、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开展行风评议,正是贯彻落实这一决策的具体行动,是遏制和预防腐败发生的有效措施,也是行风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行风评议,加强社会监督,可以帮助银行系统认真摸排和查找岗位廉***风险,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从而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营造科学、规范、透明、高效、廉洁的银行生态环境,树立银行系统干部职工干净干事、清白做人的良好形象。
总之,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以高度的***治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做好银行系统民主评议行风的各项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二、突出重点,讲究方法
在全市银行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涉及单位多、社会影响广,评议难度大、工作要求高,各地、各有关单位特别是各级纠风办、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和银行系统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突出评议重点,讲究评议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务求取得实效。
(一)要突出重点。一方面,要针对银行系统行业特点明确重点,体现特色。银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银行机构属于服务性机构。因此评议过程中要突出服务质量这个重点,把群众和企业满意不满意作为评议银行机构服务质量的标准,通过行风评议提高银行机构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和企业的期望、要求,更大程度上得到群众和企业的认可。同时,银行机构为群众、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窗口单位和基层网点,因此评议重点要前移、下移,评议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银行系统窗口单位和基层网点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针对评议活动不同阶段确定重点,体现要求。查找问题阶段要重点围绕影响服务环境、阻碍企业发展、有损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征求意见阶段要重点围绕改善服务环境,减轻企业、基层和群众负担的好建议好办法;整改提高、建章立制阶段要重点围绕健全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环境的体制机制。各参评银行要认真对照评议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
(二)要讲究方法。科学合理的评议方法、科学的评议机制是评议过程规范有序、评议结果真实可信的重要保障。在评议活动中,特别要注意把握两种方法:一是走群众路线的方法。民主评议,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群众评、人民群众议,群众是评议主体,因此要运用走群众路线的方法。银行系统要通过印发征求意见表、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开通网络和短信平台、走访服务对象、参加***风行风热线、参与“进村入企”和“双服务”活动等各种方式,让更多层面、更广泛的企业和群众参与到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多向互动,使民主评议结果更加科学、更加真实。各级纠风办和银行监管部门要积极通过第三方民意调查、网络评议、电视评议等形式,及时把握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抓统筹兼顾的方法。各参评银行要在全面接受监督评议的同时,切实把行风建设和评议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作风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市委、市***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深化“金融要素保障年”活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进千村走万户”和“入企业解难题”等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与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善于把评议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业务,一手抓行风,做到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着力提高银行系统规范经营的意识和水平。
三、落实责任,扎实推进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和***府要加强领导,***府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纠风办、金融办、人民银行和银监局要抓好组织协调,各参评银行要各负其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银行系统既是民主评议的对象,也是民主评议参与的主体,要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摆上重要议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有机构、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纪律。参加评议的部门和社会各界代表要积极支持和帮助银行系统,加强对民主评议工作的监督检查,推进民主评议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认真总结,务求实效。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推进银行系统作风建设、加强和改进工作的一种形式,但不能流于形式,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各参评银行要以这次民主评议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交流围绕中心保障发展、服务群众和企业、加强规范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举措,加强典型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在全面接受监督评议的同时,切实建立完善廉***风险防控机制,树立廉洁、务实、高效的行业作风,扎实推进银行工作的科学发展。总之,要通过评议活动,努力取得总结经验、整改提高的实际效果。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10
论文摘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建设商业银行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意义、影响构建的主要因素和如何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进行了探讨。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l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风险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4.2构建风险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4.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观念要强化创新
观念创新是进步的体现,没钉创新的观念,就不会有创新的企业。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中,我国商业能否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杈,首先在于观念的创新。只有确立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在创新思想观念、完善风险管价值念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脱为指,并借拾日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吐故纳新,计现仃的风险理念及其***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对比、检验、衡毓,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完全符合的,妥快进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坚决加以纠正。
4.4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贵在坚持不懈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持续动态的过,并不足·劳永逸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在保持卡埘稳定的核心险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因应银行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成为一个对各种风险进"防范的动态防护网。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埘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必须具有连续性,只仃这样,才能使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意识沉淀米,根植于楚个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
4.5构建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员参与
风险存在于每一项业务和环节之中,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个员工的行为,银行[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崽识和自觉性、为,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部设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不足,风险控制绝不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高级管理还是基、工务人员,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邪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管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而***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4.6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应与股份制改造相适应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或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来说,更需要实施新的、高层次的,抓紧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吻合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股份制改造这一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大事与个人的工作和责任联系起来,将全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争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支持者、促进者,自觉按照上市银行的高标准来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坚持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准,不断丰富和创新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和功能,大力推动观念、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突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银行作风建设心得体会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