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短信篇1
【关键词】短时记忆 英语词汇教学 小学英语
【中***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96-02
一、短期记忆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联系
(一)短时记忆的定义
短时记忆,是指在接受到外界信息的短期时间里,通过运用视觉和听觉等多种信息接受方式,从而在特定的时间段中使多种元素相互组合,最后经过个人的思维中心、兴趣爱好和潜在意识等所共同筛选和过滤出的有目的性、选择性和时效性的记忆形式。在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短时记忆是使外界信息能初步进入学生的意识理解和记忆中,在短期内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留下印象。
(二)小学英语词汇的特点与价值
小学英语词汇,是由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事物所造成的,主要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基本要素共同组成,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由于英语词汇是教学过程中的组成基础,所以,教师指引和帮助学生把握好相关词汇知识的学习,就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短时记忆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联系
作为主体的小学英语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日常词汇的教学时,除了要参考学校对英语教师特地规定的基本教学流程和教学目的,还要关注学生这一客体在以“英语词汇”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是否能产生有效地短时记忆――对英语词汇的接触、理解和吸收,从而促进学生建立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的短时记忆与教师词汇教学中存在的矛盾
(一)教师教学的常规性与学生抵触心理的冲突
在小学的教学阶段中,大部分学生是在学习活动中首次接触到英语这一独特的语言工具。假如学生对于英语词汇是一直保持着抵触的状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往往就会由于学生的抵制而大大地降低了效率。当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有效地指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合理、客观和全面地了解英语词汇的相关学习,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就会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思维隔膜,从而导致师生的互动效率受到很大的约束,使学生有意或无意地降低了对英语进行短时记忆的主动性,并且造成恶性循环。
(二)教学分配过于均匀,造成主次不分
部分教师在开展英语词汇的日常教学时,可能忽视了新旧词汇的主次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均匀地分配力度,导致学生盲目地去背诵,分不清相关词汇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在有形和无形中降低学生的信心,使学生产生错觉,认为英语词汇知识内容太多或太杂的错误想法。当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不良的潜在意识时,就很容易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短时记忆时降低对词汇知识的关注度等僵局。
(三)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英语词汇的重复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除了少部分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学生会积极配合,甚至学会自主地了解和研究,大部分地学生会保持中立状态:一般会在课堂中遵守并参与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被动地在课堂中接触和学习相关英语词汇,而在课外的时候,就相对很少地关心英语单词及其相关词汇的意思、组成结构等细节。同时,部分学生虽然能对相关词汇进行短时记忆,但由于背诵时是处于机械化状态,因此,遗忘速度也十分快。在这样的状态下,部分教师在开展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能会把课堂的重心放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堂策划,很多时候会在不经意中不断开拓新的知识面,而忽略了对旧单词及其相关词汇的复习,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重复性教学,导致学生对词汇保持着不良的陌生感。
三、如何把短时记忆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融合
(一)课堂教学加强技能教学,丰富和联系英语词汇
教师在安排和指导学生参与英语词汇教学时,不仅要把握好日常教学系统的合理教学秩序,还要适当地增加英语教学中的不同技能教学类型,并根据教学的大体流程去合理进行新旧词汇的联系和对比。
为了确保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合理和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词汇的相关重复,教师可以参考教学的相关书籍,一方面是归纳出有对比性词汇,如“好”与“坏”(“right”与“wrong”);另一方面是统计好相似性的词汇,如不同程度的“好”(“right”与“correct”)等,从而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新旧词汇的联系,及时刺激学生的短时记忆,促进学生在背诵单词和词汇时能进行系统的联系和融合。
(二)联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协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机构
小学教师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形成合适的逻辑分析力、理论理解力和知识记忆力等。小学生最大的学习特征就是能很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直接性的模仿。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如果想让学生从被动向主动的状态转变,那么,就需要在日常的课堂充分调节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合理分配好英语词汇教学的主次性,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在灵活教学中协助学生构建合适的学习心理机构。
(三)加强师生在日常教学的互动性,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
为了减少小学生在学习、接触和记忆英语时产生的抵触性心理,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减少讲课时间,充分地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的特长,适当增加教学活动,例如安排多人一组去参加词汇分析比赛等合作型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参与课堂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在举办类似活动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主动学习意识,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中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日常教学中的互动性。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有针对性地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组织性、协调性和积极性,合适地分配好活动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具体实施。
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中,不同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不同效果的短时记忆。因此,教师要结合短时记忆与英语词汇教学的联系,观察和发现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隐患,从而在教学过程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2
【关键词】赏识 评价 激励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你说他好的时候,他才会好起来。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而且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赏识性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我在自己的教学中,采用了一些赏识性评价的方法,获得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 赏识性评价的方式
赏识性评价有很多方式,我根据自己班学生的特点,主要采用了三种评价方式:语言激励、奖励卡片、短信表扬。
1.语言激励。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我采用不同的评价句,让学生大胆发言,学会表达自己。例如老师真高兴,你能勇敢地举手并站起来回答问题。向学生传递老师的期望。你这道题的方法比老师的方法还简单,到目前为止,你的方法是最出色的。向学生传递他的成功。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都快成小老师了。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
2.卡片鼓励。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时间短,对教师的奖励非常在意,喜欢卡通***片。所以,我们根据要培养的学生习惯,利用卡通***片设计了“会表达”、“坐姿端正”、“书写最棒”、“会倾听”、“会思考”、“会观察”、“会纠错”7种卡片类型。在课堂上,随时给表现突出的孩子奖励,攒够10张的孩子可以获得一张奖状。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强化,并记录下学生的成长。
3.短信表扬。每学期的期末学生都会进入疲劳期,加上进入复习阶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我跟学生约定:设定一个表扬名单贴在黑板上,对于本节课进步最大的2个孩子进行短信表扬。学生希望自己得到关注,更希望自己优秀的表现让家长知道。所以,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又能加强家校的联系。
二、赏识性评价的激励作用
现在我的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使用语言激励、卡片鼓励、短信表扬的赏识评价方式。觉得学生越来越行为规范,尤其是在自我反思上,能够主动跟我交流。所以,我觉得赏识性评价有四个方面的激励作用。
1.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孩子的鼓励,会让学生越来越行为规范。记得班级有一个留级的淘气男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抵触与老师交流,很少参与课堂,跟同学关系也不好,尤其是交作业,从来不配合小组长的工作。我就跟他约定:你做自己的小组长,记得把作业交给老师。第一天他忘记交了,我提醒他,他被动的交给我。第二天,他说:“老师,这是我的数学书。可是我的练习册忘记带了。”我说:“谢谢你的主动,你对作业记得挺清楚的,第一次忘记带老师原谅你了。”第三天,他高高举起自己应该上交的作业:“老师,这是我的。”我简单翻了一下,说:“真好!都还改错了呢。”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一个洪亮的声音,要交自己的作业。因为老师没有了指责,孩子认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不再抵触老师,接纳了老师并参与课堂,孩子的学习也就走上正轨。
2.促进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全部的激情在于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在讲《1吨有多重》一课时,通过掂一掂和看一看活动环节之后,老师说:“你在生活中见多吨吗?”学生有一段时间的沉默,对于这个新接触的概念,学生很少在生活中注意到。老师没有去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说:“给你们介绍一下我搜集的资料——世界有名的金字塔。”金字塔的***片刺激了学生的视觉,金字塔的一些数据介绍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既然那种建筑材料大石块的重量在2~6吨之间,那么,生活中较重的东西,吨可能出现的地方:桥的承重量、收费站旁卡车的载重、鲸鱼的体重、电梯的载重、搅拌的混凝土质量……孩子们的答案越来越多。教师的行为唤醒了学生的记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在热烈的气氛中,走近了“吨”这个质量单位。
3.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关系。表扬短信是发给家长的,通常校讯通会说一些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作业,单独发表扬短信的比较少。在刚开始发送时,有些家长有疑惑,以为孩子有什么问题,会马上给老师电话联系,将孩子学习中的一些不足跟老师交流。我会给家长解释表扬短信的由来,肯定孩子今天课堂上的表现。至于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足,我会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我们班有个叫陈朝的男孩,数学成绩不太好,上课比较随意。有一节课,他的坐姿非常端正。我很惊讶他的进步,据此我发了一条表扬短信。晚上,我接到了他妈妈的电话。语气非常兴奋和激动,说是孩子上学以来第一次受到老师的表扬,非常开心并解释了最近她为孩子做的事情。因为孩子学习不上心,她采用了很多办法。假期,她带孩子徒步旅行,对孩子说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这样才有益于健康,而且走起来不累。孩子把这句话用在课堂听课上了。原来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是那么的用心,对孩子一点点的变化是那么的在乎。当老师的对孩子更会义不容辞,同时当家长感觉到老师为孩子做的事情,他会更支持你以后的工作。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3
关键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发展;信息交流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概述
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并且在传输过程当中的间距相对较短,通常情况下将通信控制在几百米范围之内;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整个覆盖范围将会有所缩减,通常情况下为100m左右,短距离信息传播不会受到其他障碍物的干扰,因此其整体的消耗的功率也相对较低。应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时,必须有其他网络通信技术作为支撑,在信息信号的中转环节,终端设备必须要得到相应的网络支撑,以此达到信息快速传递的效果,并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当前,我国各大计算机设备及智能手机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了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2]。
2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类型
2.1射频识别(RFID)技术
所谓的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一种空间性的短距离信息传输技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其可以对各种不同形态的物体以及相关的外在形象进行合理的识别,采用非直接接触性操控方式进行工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射频技术不需要与各种事物直接接触,无线识别的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信息传递以及信息读取的效果[3]。射频技术通常情况下有3个构成环节:信息标签、信息读写器和无线天线。射频识别系统本身作为一种信息可读取式的传输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整体操控模式更加便利,可以直接应用在多项信息传递领域,并且信息传递的安全层次较高。
2.2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属于一种开放性的短距离信息传递模式,可以在短距离范围内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其有效运用了无线连接的方式,旨在达到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目标。在各个不同的数字化通信设备中,蓝牙技术广泛存在于一些体积相对较小的通信设施中。蓝牙技术的有效应用,避免了传统形式下多条缆线相互衔接存在的不方便性。蓝牙系统内部的芯片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保存,并且建立了信息的无线通信网络,方便了人们的操作,提高了信息传输工作效率。蓝牙技术本身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短距离传输工作表现出的效果相对较好,不需要借助电缆即可交互和传递各种信息[4]。在家电设备中运用蓝牙技术,人们可以通过无线控制的方式对家中各种电器进行远程操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蓝牙技术本身的角度讲,其所具备的优势是对一些语音以及***像等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并且蓝牙技术的信息传输过程抗干扰性较强,广泛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蓝牙技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蓝牙技术投放的成本量相对较大,并且实际的应用范围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远距离的信息传输效率还有待提升。
2.3紫蜂技术(ZigBee)
紫蜂技术属于一种频率较低、延时较低、能耗较低以及整体投入成本量较低的新型信息传输技术,应用相对比较广泛,主要应用在一些比较低端或者是固定的移动设备中。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比较简单,同时能耗低,在一些自动控制和远程操控系统中运用非常普遍。除此之外,其还具有比较强大的地理位置定位功能。紫峰技术存在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整个网络的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在多个不同的设备中发挥出自身的功能。紫峰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一些智能化建筑领域、医疗领域以及***事领域中应用程度相对较高,并且紫峰技术与射频技术和蓝牙技术相比,其所表现出方便且多样化的优势非常明显[5]。
2.4超宽带(UWB)技术
超宽带技术在我国一些特殊领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比如在***事领域和民事领域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该项技术具有较强的商业价值,同时其有高效率信息传递以及更加精确的测量、定位以及无线监测优势;超宽带技术在无线多媒体智能网络和智能交通无线网络中的应用效果也非常明显。由此可以看出,超宽带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典范[6]。
3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对策
3.1蓝牙与WLAN和UWB共存
当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蓝牙技术和超宽带技术正在不断融合发展。蓝牙技术的应用领域明确表明,全新的蓝牙技术与超宽带技术的融合,可以有效发挥两种不同的短距离通信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并能解决蓝牙通讯技术成本投入相对较大、整体运行工作效率比较迟缓等相关问题。蓝牙技术和超宽带技术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为与超宽带相关的通信硬件设施提供蓝牙通信技术,并且将有效扩充两种技术之间的应用方向。通过将超宽带技术有效应用于不同型号和品牌的蓝牙技术中,可以充分展现两种短距离通信技术的优势,并且能实现两种技术共同供应的目标。蓝牙技术和超宽带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对蓝牙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有效实现通信技术的高效运转以及资源的较少消耗。除此之外,蓝牙技术和超宽带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超宽带技术直接绕开市场发展的工作环节,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技术之间存在的互补优势,实现两种技术之间的和谐发展。
3.2WLAN和UWB融合发展
现阶段在WLAN领域当中,Mesh已经实现了高效化的应用和发展势头,并且使整个WLAN的设计工作范畴得到了有效的扩张。在现阶段整体发展环境下,我国针对WLAN中的Mesh技术的探究力度正在不断上涨,同时可以希望在Mesh技术设为基础上有效推动整个网络的覆盖范畴,不管在极端还是终端领域,针对WLAN技术的应用范畴都会得到有效的扩张,并且会不断朝这两个不同的趋势发展,尤其是在短距离通信技术领域中,可以有效实现相同网络环境之间的同步竞争和协同发展。现阶段该项融合技术的发展,有效满足了多种智能设备的工作和信息传输的要求,并且衍生出了更多新型的电子通信产品。但该项技术在有效应用2.4Hz的波段时经常会出现信息传递的矛盾问题,因此其正在通过5G波段进行过渡[7]。
3.3IrDA红外线数据传输
IrDA红外通信技术主要实现各个不同的节点之间的信息通信和信息传输,该项技术现阶段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多,因此在整个应用范畴上也相对较小,可以将其有效地应用在小规模的移动设备中,比如智能手机、计算机系统等,可以有效达到数据高效率传输的工作效果。而且,该项技术也存在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整体操作形式比较简单,同时连接功能比较多样化,信息传输过程能耗较低,因此该项技术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4
关键词:短信 语言 文学性
手机短信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约会时,把时间、地点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对方,准确而方便。在节日时给亲朋好友发送问候短信,不仅表达了祝愿,还可以联络感情。短信还有审美娱乐功能,如人们在劳累之余,看到幽默搞笑的短信,会心一笑,可为生活增添情调与乐趣。中国移动开发了可免费使用的飞信后,短信还是很好的聊天工具,满足了人们尽情表达与交流的欲望。我国手机用户众多,短信发送量巨大,中国人喜欢以发短信这种间接的人际传播方式来传情达意。这与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有关,中国人含蓄内敛,更喜欢以文字的形式表达情感,不像开放的西方人喜欢当面用肢体语言表露感情。发短信可以避免当面表达情意的尴尬,有利于彼此心灵的自由沟通,如向朋友道歉,当面有些难为情,发短信就容易得多。短信已成为连接现代人情感的纽带,为日益功利、冷漠的人际关系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短信的形式活泼而自由,内容丰富多彩。如果编写短信仅仅为了传递实用信息时,还不能说这些短信具有文学性。但是当发信人与收信人关系密切时,双方总想突破冷冰冰的语言交流,别出心裁地构思出充满情感色彩与审美情趣的短信,这样的短信就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短信与打电话不同,打电话是即时通话,脱口而出,来不及构思。短信接发相对自由些,收到短信后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再回复,这为短信编写提供了即兴创作的时间与空间。有时发信人为了在收信人面前展露才华,也会斟酌字句,创作出有浓浓文学味的个性化短信。这一点与传统的书信有些相似,只是传输的手段发生了改变而已。在文学史上,很多传统的书信被看成是文学作品,如林觉民的《与妻书》,读起来字字血,声声泪,动人魂魄,催人奋发,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的作家以书信的形式写小说,称为书信体小说,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短信篇幅短小就不能称之为文学,一则短信可能太短,但在一个时间段内,你一言我一语的短信对话就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情感性,也能构成有机的艺术整体。如情人之间互发的短信,记录下来可能是语言精彩、情意绵绵的情书。有些温馨祝福类短信、幽默搞笑类短信***成篇,妙语连珠,它的文学性就更加凸现出来。如短信:“愿清晨的第一滴露珠滋润你的容颜,让朝霞的第一丝光辉照亮你的心灵,愿新春的第一缕清风吹走你的烦恼,让我新年的第一条短信带给你好运!”这样的祝福短信,多像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小诗啊!
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在讲到什么是文学时,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是弄清文学中语言的特殊用法。”[1]“文学语言远非仅仅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可以传达说话者和作者的语调和态度。”[2]文艺理论家雅各布森把人类语言交际归纳为六个方面的功能:参照功能、认知功能、交际功能、表情功能、元语言功能、诗功能。文学语言与人类其它语言行为的区别在于:在文学语言中,审美功能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是一件看不见的外衣,披挂在我们的精神上,预先决定了精神的一切符号表达的形式。当这种表达非常有意思的时候,我们就管它叫文学。”胡适给文学下了一个定义,他说:“语言文字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3]他认为文学是一种话语,是特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言语行为,文学话语具有蕴藉特点。短信与QQ聊天有所不同,短信交流一般是在关系较好的熟人或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进行的,私密性强,情感色彩比QQ聊天更加浓厚,写信人会注重短信语言的审美属性,使短信文体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总体来说,短信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文学性。
一.有的短信运用文学艺术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有的短信直接采用文学体裁,如大量短信是以诗歌的形式编写。中国是一个钟爱诗歌的国度,人们喜欢用诗歌来传情达意,诗歌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适合短信的容量,较多短信运用诗歌体,让人在现实生活中体会诗意人生。如短信:“你的倩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我多想把你挽留,可你有你的自由,只能将你的倩影映在心底,祝你一帆风顺!一生幸福!”这样的短信语言优美,情感浓厚,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短信编写中,大量运用文学修辞手法,短信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和美感,文学性显而易见。
很多短信运用了比喻、比兴的修辞手法。如短信:“人就象房子,朋友就象窗子,窗子越多,房子越明亮。但愿我是你最大的那扇窗。春飘花香,夏吹清凉,秋送果实,冬照阳光。”通过比喻把朋友的作用形象地表现出来,生动而贴切。再如短信:“老婆是电视,情人是手机。在家看电视,出门带手机。破产卖电视,发财换手机。偶尔看电视,整天玩手机,电视终身不收费,手机欠费就停机。”用比喻的手法将老婆与情人的差别表现出来,幽默风趣。有的短信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人们的想象,如:“海豚想给天使一个吻,可惜天太高了;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惜海太深了;我想给你一个吻,可惜路途太遥远了。我只能发个短信轻轻地问候你,你在那边一切可好!”这个短信以海豚与天使的意象作为比兴,引出实际要抒发的感情。
有的短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月儿的寂寞星知道,彩霞的羞涩云知道,花儿的芬芳蝶知道,小草的温柔风知道,梦里的缠绵心知道,心里的酸楚泪知道,我的心事你知道!情人节快乐!”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地将绵绵情意表现出来。
有的短信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如短信:“你的一笑,使人心跳!你的一看,世界震撼!你的一站,交通瘫痪!你不打扮,已很好看!你一打扮,宇宙惊叹!美女,祝你天天快乐!”这种短信想象奇特,明显夸大其词,但收到这样短信的人还是蛮开心的。
有的短信运用排比,整齐美观,意蕴深厚。例如:“钱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买不到知识;钱可以买到性,但买不到爱。”通过排比,极尽铺陈,把“钱不是万能的”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再如短信:“和漂亮的女人交往养眼,和聪明的女人交往养脑,和健康的女人交往养身,和快乐的女人交往养心,和你交往:全养啦!”这样的短信句意相近,结构相同,看起来对称均衡,读起来节奏鲜明,有一种强烈的语言美感。
押韵的艺术手法在短信中也运用得相当广泛,它可以使短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押韵是语句的末尾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短信的韵尾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如短信:“月光很美,比不上朋友的安慰;星星很美,比不上友情的点缀;夜空很美,比不上友谊的珍贵;愿你夜夜都有好梦相陪,天天都有快乐相随!”再如:“祝你早晨笑笑生活有情调,晚上笑笑睡个美满觉,烦恼时笑笑忧愁全抛掉,愁眉时笑笑变得更俊俏。”这些短信由于运用了押韵,富于韵律感,迎合了我国人民喜爱音韵和谐的审美情趣,很受大众的欢迎,也便于短信的传播与记诵。
二.有的短信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短信已成为流行的大众抒情话语形式,较多短信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而且寓情于景,意味深长,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短信:“常在不经意中想起你,就像微风吹落一两片叶子那样自然,有风吹到你时,不要惊慌,那是我送给你的祝福!”这样的短信具有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韵味与意境,婉约而深情。再如:“人生就象坐火车,爱情停停走走,朋友去去留留,有人中途下车,有人半路上车,多少人在生命列车上与我擦肩而过?我希望我们是永远的好朋友!”用寥寥数语表达了对永恒友情的期盼。当然短信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在抒情时也会与时俱进,如短信:“如果爱情可以分期付款,我要预约一份你的爱,用我的生命作抵押,一辈子的关怀作利息,用我的一生作偿还。”这样的短信不是用古典意象来抒情,而是采用现代行业术语作为意象,新颖时尚,同样抒发了真挚的情感。
较多短信是百姓生活的同步纪录,反映了社会现实与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达到了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有的短信密切关注时事热点,贴近日常生活。如短信:“甲流盛行,要严防感冒。H1N1防病要诀:不接吻,不拥抱,男女见面光傻笑;不上床,不同房,关键部位要设防;情要忍,意要消,媚眼可以使劲抛。”有的短信描述社会流行现象,反映时代的普遍社会心理,如:“没钱的时候,养猪;有钱的时候,养狗;没钱的时候,在路上骑自行车;有钱的时候,在家里玩跑步机;没钱的时候,梦想着结婚;有钱的时候,设想着离婚。”
有的短信讽刺社会不正常现象,揭露社会问题。如:“医院四花:排队挂号,头昏眼花;医生诊断,天女散花;高额收费,雾里看花;久治不愈,金钱白花。”这一短信表达人们对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不满与抗议,对当下某些医生缺乏医德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有的短信抨击时***,嘲讽***府的某些行为,如短信:“祝愿你的快乐像***府文件一样越来越多,你的容貌像***绩工程一样越来越好看;你的收入像国家税收一样越来越高。”这样的短信富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风格。
很多人喜欢用短信表达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有的短信表现了人生百态,表达了人生感慨。如短信:“人生注定忙忙碌碌,日子也是酸酸甜甜,问候虽然简简单单,感情绝对真真切切,联系可能断断续续,惦记却是时时刻刻。祝你身体健健康康!”有的短信表达人生的无奈与感伤,如短信:“做女人挺难的:漂亮点吧太惹眼,不漂亮吧没人要;活泼点吧说你招蜂引蝶,矜持点吧说你装腔作势;生孩子吧怕被老板炒鱿鱼,不生孩子吧怕被老公炒鱿鱼!”有的短信表达了人生哲理,启迪心灵,如:“爱情会使人泪流满脸,而友情却可以帮朋友擦眼泪。爱情只允许两个人的甜蜜,而友情可容纳无数人的温馨。爱情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友情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这样的短信形象地揭示了爱情与友情的真谛。有的短信直接交流人生经验,如:“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打开幸福遥控器,将心灵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欣赏最美的节目。”看到这样的短信,心情不好的人就会自觉地调节心情。
三.短信的审美风格多元化。
短信的审美风格是兼容并包的,颇具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复制、拼贴、戏仿、怪诞、多元、无中心等等。有的从笑话、民谣中借用过来。如一笑话短信:“两个饺子结婚,新郎送走客人后,回到新房,发现床上躺了一个肉丸子,惊问:你是谁?新娘害羞的说:讨厌,人家脱了衣服就不认识啦!”这样的笑话短信,让人忍俊不禁。再如一短信:“上午围着台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这一短信是从民谣借用过来的,语言简洁生动,蕴含深刻,将某些官员的丑态描摹得活灵活现,也宣泄了民众对官员的不满情绪。有的短信仿拟古典诗词、格言警句、流行歌曲、广告语、网络流行语,甚至戏仿***治话语,如短信:“以热爱美女为荣,忽略美女为耻;以关心美女为荣,冷落美女为耻;以赞美美女为荣,贬损美女为耻;以联系美女为荣,忽悠美女为耻。”此短信仿拟***的“八荣八耻”,达到解构权威的无厘头娱乐搞笑效果。
有的短信偏离日常语言规范,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追求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如短信:“送你五朵金花:祝你身体好,亭亭玉立立似花;祝你心情好,快快乐乐乐开花;祝你感情好,狂蜂浪蝶蝶恋花;祝你视力好,明心亮眼眼不花,祝你财运好,随时随地随便花。”这样的短信违反语言常规,新颖别致,妙趣横生。有的短信富于想象力,新奇怪诞。如短信:“我用友情的小箭,射中你的心,你就成了我的俘虏,我决定判你无期徒刑,永远关押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好的朋友,不准保释,不准上诉!”这一短信想象奇特,在幽默诙谐中表达了深情厚谊。
有的短信追求戏剧效果,有意违反人们的正常预期,给人一种惊奇的艺术效果。请看短信:“第一次见到你我就心跳!从此我便无可救药!只有你在我身边我才能睡觉!晚上想你我梦里都笑!除了你我谁都不要!是否感动得眼泪直掉?其实我说的是钞票,哈哈!”再如短信: “轻轻解开你的腰带,慢慢脱掉你的外套,露出你洁白的肌肤,散发出幽幽的体香,忍不住咬你一口。别瞎想了,吃粽子了,祝你端午节快乐!”这样的短信先给人某种心理期待,结尾出人意料,引人爆笑。
从我国文学史看,每个时代都有文学样式的代表,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人们对文学的理解是不断变动的,文学的形态也是不断演变的,如词最初是一种歌唱文体,多为民间写作,很多正统文人不屑于词的写作,后来像苏轼这样的大文学家也加入写词的行列,才推动词成为宋朝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当前,手机短信又成为独特的文学现象,是当今时代对文学样式的一种创新,手机短信为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势必影响文学的创作与接受。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短信的艺术品味要求会更高,会有更多文学修养高的人参与到短信的编写与传播当中,将会进一步增强短信的文学性。
参考文献
[1][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11页。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5
关键词:垃圾短信;交互单元;有效交互周期;入出比;查准率;查全率
中***分类号: TP302.1
文献标志码:A
Spam phone number filtering method based on ***S submission pattern
ZHU Wu-hui*,WANG Mei-qi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Fijian 350108, China
Abstract:
In a time flooded with massive spam messages, clearing them wastes a huge amount of time and energy. Mining the sending feature of spam messages is the key to solving this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current text-message filtering mechanisms, an effective interaction period wa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discrete interaction units of the message sender into a consecutive interaction unit according to the essence of median filter. Utilizing the ratio of input to output and Effective Interaction Period (EIP), a general filtering algorithm of spam message was built. Experimenting on 20 millions real messages, the recall ratio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99.51% and the precision ratio was 49.90%.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ew algorithm greatly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and velocity of detection,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spam messages real-time intercepted technology.
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spam message; interaction unit; Effective Interaction Period (EIP); ratio of input to output; precision ratio; recall ratio
0 引言
现有的大量垃圾短信过滤算法[1-2]主要是借鉴查除垃圾邮件的思想,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短信内容的识别方法[3-4],但是这一类算法不仅查全率不高,而且易产生大量的误判;而另一类算法是基于社会网络的算法,该算法最终检测结果较好,但是最大的弊端在于无法实现实时拦截,在现实生活中,更希望的是事中处理而不是事后处理。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实时处理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本文在现有短信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短信行为,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特征的垃圾短信综合识别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的监控、分类和处理,并能实现对垃圾短信的实时拦截。
1 垃圾短信相关概念
目前垃圾短信已经严重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其中垃圾短信中以商品广告和服务类垃圾短信占主导地位,其次还有黄色、欺诈、诈骗、***等垃圾短信。
1.1 垃圾短信过滤算法的评判标准
垃圾短信过滤算法的评价标准主要从下述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查准率:即查出来的疑似号码中,真实的垃圾号码所占的比例。查准率越大说明算法的检测能力越好。
2)查全率:主要衡量检测系统准确识别垃圾短信的能力的尺度,即检出的垃圾号码数与系统内所有垃圾号码总数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越好。
3)实时性:一个快速高效的过滤算法能够最大化地降低成本与危害。
1.2 垃圾短信的特征
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垃圾短信问题,需要对垃圾短信特征进行简要的归纳。根据某地区移动运营商获得的数据资料,归纳如下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8]:
1)一般垃圾短信的回复率非常低,通常不会超过1%,而正常用户的短信发送的回复率在50%左右。
2)为了防止重复发送,接收者的号码一般按顺序进行排序,所以在一定时间内手机垃圾短信的接收者的号码相似性很大。
3)为了提高信息的有效性,降低成本,不法分子会尽量使用完一条短信的最大长度70个汉字,而且短信类型比较单一。
4)在一个交互段中发送时间的间隔相对比较稳定,间隔较小,波动也比较小。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6
【关键词】自卑 心理调适 信心
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者不能对自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常常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品质等做出过低的估计,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精神枷锁,它会消磨人的意志,钝化锐气。自卑者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较强的刺激,常常多愁善感,做事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等。自卑者通常是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开始,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告终。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让有自卑心理的人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我,主要可以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找回自我
自卑是自信最大敌人,自信的对立面即自卑。美国著名整形外科医生马克斯韦尔?莫尔兹在谈及修复心理和精神的畸形与缺陷时说:“在人生所有的陷阱中,丧失自信和自尊是最致命的陷阱。因为这种陷阱是你自己亲手设计和挖掘的”。同样我们可以这样提一个问: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怎样使别人相信你呢?假如一个人尽想着“我办不到”,那他怎么能办得到。自信是战胜自卑的良方,但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的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创造亮点和闪光点。
一是改变形象法。自卑者,通常具备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可改变他们的心态。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同时还得欣赏自我形象,把自己最满意的照片选出来悬挂并常常欣赏或常对着镜子微笑等方法可增强信心,使自己更看重自己。
二是语言暗示法。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如“没关系,我能行”、“小问题,我肯定能搞定”,“我肯定能成功”、“感觉还不错!”等。
三是预演胜利法。每当自卑者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可以在头脑中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战胜恐惧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表现自我
自卑者每表现一次自己,就会为自己增添一次成功的机会;每成功一次,就会对自卑感产生一次猛烈的冲击。
一是发挥长处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避己之短,扬己之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是逆向比较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要认识自己就得拿别人来做比较。我们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较,即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但对自卑者来说,选择别人的短处或过去的自我作为比较的对象,对于消除自卑,达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是低追求法。一位哲人说过:“追求越高,才能的发挥就越充分。”这是要求在有充分自信的基础上。但对于自卑者来说,“抱负水平”不宜定得太高,这样容易产生更多的“失败感”。”但是如查一味的定得太低,也会没有了奋斗激情,易产生惰性。所以要调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距离,使心理达到平衡。目标制定等要求可行性、指向性与层次性,达到“高而可攀,望而可及”。
三、补偿自我
“盲人尤聪”,“勤能补拙”;“伟人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部奋斗史”等,这些都可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如果生理上存在缺陷,那么从心理上都可以补偿的。
一是储蓄成功法。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科学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脑便有一种刻划的痕迹——动作模式的电路纹,当人重新忆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时,又可重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消除自卑心理时,为了能让他生活在成功的体验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就是把每一次成功,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并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这样就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
二是洗刷阴影法。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自卑心理者遇到挫折与失败比一般人要多得多,及时洗刷失败的阴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败阴影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将失败当作学习的机遇,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二是彻底遗忘,有意将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彻底地忘记,或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储蓄成功或洗刷阴影,两者都是在自己的记忆与体验中去弥补自己的生理缺陷或心理创伤。而现实生活中,则要求“大胆、主动、充满信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这样才能真正地补偿自己。
四、珍爱自我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7
命题与解题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从命题和解题2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生物创新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提高审题的目标意识,快速形成解题思路。从创新题中关键条件给出形式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种有效的解题策略。
1 命题者“拆桥”,解题者“搭桥”
生物创新题有许多是取材于生理过程、实验步骤等,命题者在编制这类题时,常常把其中某一步(或几步)关键步骤模糊化,好像是拆了桥却留下桥墩,要解题者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新信息,用这些新信息搭起桥,走到彼岸。
【例1】 安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杂交实验,产生大量的F1和F2个体,杂交亲本及实验结果见表1。
请回答:
(1) 安哥拉兔的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
(常/X)染色体上。在 (雌/雄)兔中,长毛为显性性状。
(2) 用多只纯种短毛雌兔与F2长毛雄兔杂交,子代性状和比例为 。
(3) 安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性状既与 有关,又与 有关。
(4) 如果用A1和A2分别表示长毛基因和短毛基因,请画出实验二的遗传***解。
解析:本题以安哥拉兔的控制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为切入点,题中给了杂交后F1和F2的表现型结果(这是命题者提供给解题者搭桥用的材料),没有告诉第一代杂交亲本、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被命题人拆断了桥)。解答时,要用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新给的信息来搭好这座桥,即由子二代的结果,推知第二代亲本的基因型,再推出第一代。
(1) 假设控制安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A和a表示,则若亲本基因型为XaY和XAXA,F1中雌、雄兔表现型应一致,不合题意。若亲本基因型为XAY和XaXa,F1的雌免基因型为XAXa,雄兔基因型为XaY,符合实验一,F1的雌、雄个体,后代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且比例为1∶1∶1∶1,雄兔中长毛∶短毛=1∶1,雌兔中长毛∶短毛=1∶1,不符合实验二的结果。假设控制安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和a表示,则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F1的雌兔和雄兔基因型均为Aa,基因的表达受性别影响,基因型为Aa的雄兔表现为长毛,基因型为Aa的雌兔表现为短毛。F1的雌、雄个体即Aa×Aa,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F2雄兔中长毛∶短毛=3∶1,F2雌兔中长毛∶短毛=1∶3,符合实验结果。
(2) 假设长毛对短毛为显性性状,则多只纯种短毛雌兔基因型为aa,与F2中的长毛雄兔AA(1/3)、Aa(2/3)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2/3)、aa(1/3),表现型对于雌兔全为短毛,对于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2∶1。同理,若短毛对长毛为显性性状,后代表现型与上述假设相同。
(3) 根据以上推断,安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性状既受基因型的控制,又与体内环境(性别)有关。安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是从性遗传,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杂合子基因型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型是不同的”。
(4) 实验二中F1雌、雄安哥拉兔的基因型均为A1A2,产生的配子为A1、A2,比例为1∶1,子代无论雌雄,安哥拉兔的基因型均为A1A1∶A1A2∶A2A2=1∶2∶1,F2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
答案:(1) 常 雄
(2) 雌兔全为短毛,雄兔有长毛有短毛且比例为2∶1
(3) 基因型 性别(或体内环境,答案合理即可)
(4) 如***1所示
2 命题者“给剑”,解题者“斩麻”
从给予知识型的信息到给予方法型的新信息。创新题中给出的新信息大多是学生陌生的知识内容。有的试题中给出的新信息除了一些新知识内容外,也给出了某种思考方法、新的解题思路,要求解题者现场自学并快速掌握新方法的要点,进而解决新问题。突破方法是,先阅读文字和***表,然后,将概念抽象出来,以此为支点,构建新知与未知的桥梁,从而解决新问题。
【例2】 (2014年江苏省高考题改编)ClB测定法可用于测定果蝇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 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1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
***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中F1雌性果蝇基因型最多有 种,
(填“能”或“不能”)判断雌性果蝇不同基因型的比例。
(2) 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 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 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 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
(3) 控制果蝇灰身(D)和黑身(d)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DdXClB X+和Dd X+Y的一对亲本杂交,其子代中灰身正常眼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解析:本题要从ClB测定法这个新概念出发,联系已学知识推导解答。(1) 因诱变后,部分X+可能突变为隐性基因X-,故***中F1的雌果蝇基因型可能为X+X+、XClB X+、XClB X-、X+X-,共四种,因突变率不知,故不能确定不同基因型的比例。
(2) P:XCIBX+×X?YF1:雌性XCIBX?、X?X+;雄性X+Y、XCIBY(死亡)。F1中雌果蝇为正常眼X?X+和棒眼XCIBX?,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由于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故XCIB X?不会交叉互换,X?X+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又由于杂交后代中雄果蝇X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雌果蝇,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故隐性突变可以在子代雄性中显性出来,所以选择F1棒眼雌性XCIBX?与正常眼雄性X+Y,后代雄性将会出现三种情况:死亡(XCIBY),正常眼和隐性突变体。可以根据子代隐性突变个体在正常眼和突变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出该隐性突变的突变率;如果选择F1雌性正常眼X?X+与正常眼雄性X+Y,则雌性X染色体有可能存在交叉互换,故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
(3) DdXClB X+和Dd X+Y杂交,后代灰身的比例为3/4,因为子代中基因型为XCIBY的个体死亡,故子代中正常眼的概率为2/3,可知子代灰身正常眼的概率为3/4×2/3=1/2。
答案:(1) 4 不能
(2) 棒眼雌性 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 X 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雌果蝇,且X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正常眼雌性 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3) 1/2
3 命题者“举一”,解题者“反三”
许多生物创新题,就其解决过程中所用到的思维活动分析,主要是举一反三(命题者给一个简明的例子,解题者要用类似的规律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演绎扩展(命题者给一个概括性较强的规律,解题者将在具体情景中进行演绎扩展),实际上是一种有限的模仿创新过程。
【例3】 人类中存在一种染色体变异,如***3 I2的一条异常染色体是由一条13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的(如***4,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变化,因此表现型正常),其减数***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5,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时,第三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
(1) 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时,***3 I2理论上产生的类型有 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 ,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为 。
(2) 参照Ⅱ4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在***中画出Ⅱ3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
解析:本题考查了减数***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知识,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但本题给出了新的信息:“一条异常染色体是由一条13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的(如***4,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变化,因此表现型正常),减数***时异常染色体可以联会,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时,第三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试题的解答必须基于该信息的举一反三,这样I2就会产生以下6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仅具有13号染色体、同时有异常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有13号和21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有13号和异常染色体。只有具有13号和21号染色体的配子,才是染色体正常的配子,占1/6。因为异常染色体上同时含有13号和21号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所以只含异常染色体的配子与同时含有13号和21号染色体正常配子结合后产生的后代表现正常。
(2) 由Ⅱ4个体的染色体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推知Ⅱ3,13号三体多了一条13号染色体。其中一条是13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
答案:(1) 6 1/6 1/3
(2)
4 命题者“设景”,解题者“探幽”
从命题形式上看,命题者在试题中设置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情景,让解题者去分析、研究。从解题过程分析,有的试题实质上只是要求解题者用已掌握的知识、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但是,更多的试}很难从已学知识入手去寻找解题思路,考生只有分析题给的新信息,从新信息中确定解题的思维起点。解答时要根据新信息所提示的思维起点,展开思维,确定思路。要注意的是,命题者虽把解题的思维起点在新信息中作了提示,但这种提示往往是隐性的,要靠解题者自己去破译,破译后还要靠自己灵活运用。
【例4】 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6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 亲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 亲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 亲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解析:命题者通过亲白进入细胞的一系列实验过程与结果,设置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情景。由于高中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一知识非常熟悉,深知蛋白质等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胞吞或胞吐。而本题以实验事实了这一结论,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由***6可知,放射性尾部能够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可见亲白进入细胞核是由尾部决定的。头部和尾部分开后,头部分子量变小,结构变小,反而不能进入细胞核。再由题干信息“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可见核孔可以选择性地转运核内外物质,即亲白进入细胞核是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8
今天当孩子们吃完早饭,我就手拿考勤表一直微笑着看着孩子们,大约过了两分钟,孩予们注意到我了才安静下来。于是,我笑着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点名了,老师要用眼睛和微笑点名。”听到这,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好奇极了,田家瑞小朋友还问:“老师,用眼睛怎么点名呀?”我笑着对孩子们说:“老师用眼睛看着你,并对你微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也耍用眼睛看着老师微笑一下,表示答‘到’”。孩子们听到这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没有一个再说话的。我看着钰琪对她微笑,她也对我微笑:我看着浩浩对他微笑,他也对我微笑;我看着淼淼对它微笑,她也对我微笑……这次点名活动非常安静、气氛非常温馨。点完名,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看到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特别高兴,我最喜欢看你们的笑脸了。”他们听了开心极了。并且我还发现在这一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脸上一直笑盈盈的。
没想到生活点名的形式改变一下,收到这么好的效果――没有老师的大声喊名字,只有老师的微笑:没有孩子的窃窃私语,只有孩子的微笑。一个小小环节的改变,对孩子们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
点评
传统的点名方式只起到统计幼儿人数的作用。如果老师们能打破一成不变的模式,孩子们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了一一你看,效果是不是立竿见影呢?
一条短信给我的启示
王 辉
晚饭时收到奕奕妈妈的一条短信:“王老师,奕奕的裤子连续两天都是反的,是不是幼儿园里开始让孩子们学习自己穿裤子了?”
我赶紧回信:“可能是我们检查不到位,让奕奕连着两天穿反着的裤子回家,真的很抱歉!”
奕奕妈妈:“没关系,我觉得不是检查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孩子可能还不认识正反面”。
看了这条短信,我的心里一亮:是的,平时我们或是帮助孩子穿裤子,或是检查孩子穿的对错,倒是忘记了教给孩子认识正反而的方法。――我又立刻回信到:“谢谢您的提醒,明天午睡时,我们会交给孩子正确认识裤子正反面的方法。”
启示:1 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比帮助他更为重要。
2 学会倾听家长的心声,何尝不是一种教育资源?!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9
【关键词】 高校;手机文化;大学生;影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建议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下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三网合一的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手机和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等媒体逐渐向汇聚融合的趋势迈进,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2009年1月7日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3G牌照。这就造成了新一轮产业链的变革。手机不再局限于通信工具这一基本用途,这对能够迅速接受社会新文化的大学里的大学生来说表现尤其明显。手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用手机看电影、听音乐、上网与聊QQ、拍照、摄影、玩***游戏、进行实时导航等。正是因为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多样化的不断发展,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同学们用手机听音乐、查字词、上网看新闻、关注社会动态等现象,手机不离手,上课玩手机,开会手机响不停,玩手机成瘾现象也呈现出了一种上升趋势。因此本文要从社会学视角下研究手机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它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来看,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高校学生和管理层及学生家庭的重视,所以此次研究的目的是查看手机文化在高校校园流行以来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针对负面影响,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使高校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手机获取有利的资源,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研究的意义。在现实方面来讲,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接受新文化的能力很强。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手机不再是单一的基本的通讯工具,其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伴随着这一变化,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当然也有着积极影响。虽然大学生一般都有了判断能力,能区分利弊,可是当诱惑来临时,依然可能会出现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现象。所以在手机文化逐渐被大学生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建议,使大学生提高警惕,不要手机依赖成性,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同时也希望引起各高校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关注,使大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手机获取有利资源。
理论意义上,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的视角下,探讨了手机文化对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就产生的影响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手机文化的研究
罗杰・费德勒在2000年出版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将人类传播系统和当今媒介产业内部技术变革做了细致分析,在涉及新媒介的探讨部分含有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部分也有详尽描述。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伊、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合著的2000年出版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与传播》对手机媒体利用有线电视业、广播业和计算机业、电信业融合而成的“整合宽带系统”,对手机媒体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保罗・莱文森在2004年出版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进行理论阐述,并对手机发展做了乐观评估[1]。
2、国内关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手机文化的研究很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类:手机文化的影响、手机文化的功能和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的原因。从手机文化的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分为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工具作用和手机作为媒介与有线电视网、因特网、电信网走向汇聚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媒体环境的作用;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从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①积极影响。通过手机,大学生加强了他们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了学习、求职以及以后的工作。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它也成了大学生娱乐、休闲,捕获信息,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手机让大学生们紧跟时代步伐,张扬了个性,拓宽了与社会交流的通道,成了大学生加速他们自身社会化转变的一个载体。
田义勇在《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阐述了手机对生活方面的影响,手机大大提高了与家人朋友沟通的频率,有助于大学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拓宽了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渠道。[2]
程文忠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中认为:手机文化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在因特网上“冲浪”时代又过渡到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时代,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会、接触知识、感悟文化,充分展现自我;手机文化拓展了人际交往平台,手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反映尤为突出,并在向主流文化靠拢;手机文化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3]
鲍俊杰在《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除了生活、学习的影响外,又提出了手机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心理的影响。[4]
焦晓云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中阐述了三方面:手机是大学生们传达情感的一个纽带;手机是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短信报纸,天气预报,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尽收眼底;手机可以缓解大学生们的各种心理方面的压力,手机又可以充当大学生们的情感宣泄的一个工具[5]。
②消极影响。凡事有两面,手机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张虎、余瑞福在《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探究》中指出了手机对大学生成才的负性影响分析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和健康层面。精神层面: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与消费观;形成有缺陷的人格;导致价值取向的偏离。社会层面:使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进入误区;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的处事品质与能力的形成;增大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加重了心理负担;给大学生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健康层面:手机存在着辐射危害;手机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6]
田义勇在学习上阐述详细,学生在上课期间不是记笔记,听课,而是发信息,上网聊天、看网页,甚至上课接打电话。[7]
程文忠则指出手机文化导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削弱;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治判断和***治认知,以及***治情感和***治态度;导致大学生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观念淡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8]
鲍俊杰在心理影响上认为手机造成了大学生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从众心理和焦虑心理。[9]
任瑞卿在《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中指出黄色短信通过其裸的表达诱发青少年的性冲动,使他们性心理产生冲突。长期处于这种刺激下,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形成不合理的性观念、性道德,造成不合法的宣泄方式甚至出现违法的。[10]
焦晓云在学习方面提出手机文化助长了隐性旷课和考试作弊的现象。[11]
(2)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
①手机有通讯功能,如打电话、发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手机又有了许多功能。
②手机作为一种媒介。李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一文中阐述了手机的媒介特性:受众庞大的特性,传播效果显著的特性;使用方便的特性,隐身性强的特性;突破时空限制的特性,时效性强的特性;智能存储的特性,高效处理信息的特性;便于参与的特性,主动互动的特性。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手机增强了信息处理的能力的特性;手机延伸了互动能力的特性;手机丰富了个人的受众角色的特性;催生草根意见领袖的特性。手机文化构建的趣味分层:手机文化的合法趣味;手机文化的大众趣味;手机文化的中等趣味。其认为,就手机而言,人们通过消费不同品牌和不同性能的手机的增值的服务来表明自己的社会群体认同,来取得社会对自己的支持、经济上的成就与满足情感和心理上的亲密感、归属感的需要。[12]
(3)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大学生在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一种不好的现象。
周喜华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中分析了对手机依赖的原因。客观因素:手机的特点;校园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因素。主观因素:大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和自身性格特点;大学生对群体规范的顺从;大学生的情绪迁移;满足某些心理需求。[13]
庄伟在《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一文中提出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主体因素、媒介因素和信息因素。[14]
范文利、朱晓斌在《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中认为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手机满足了大学生们交际和信息的需要,实现了手机短信优点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完美结合。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需求、从众心理、自我参与意识的膨胀、个性需求需要。[15]
从以上来看,手机文化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颇多,但我的研究是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下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3、概念界定
手机文化:本文使用的手机文化的概念是借用王萍在《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一文中对手机文化的界定。手机文化是一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通过手机本体的信息传播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相创生而生成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和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它包括许多通过手机媒介进行互动的个体,并由种种相似或不同的行为(如语言沟通、发短信、游戏、搜索、音频和视频欣赏等)和文化产品(手机小说、彩铃、手机报等)构成,这一切都发生在有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所创造的时空条件下,并伴随着特定的心理、社会、***治和经济语境。[16]
社会行为: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狭义指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等,又称外显的社会行为。[17]
心理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18]。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进行本次的研究调查。
(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的均衡理论是海德提出的。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海德指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做感情关系。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做单元关系。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P-O-X结构。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功能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两者有了感情关系。[19]
(2)文化认同。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下的社会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在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由此可以假设:大学生群体普遍使用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对大学生个体有一定影响;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有影响[20]。
(3)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客观物质世界中各种既定的条件并不是直接作用在实践者身上,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灌注到行为的持久潜在的倾向系统中,即惯习中。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可能与不可能、自由与必然、方便与忌讳等等就通过惯习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实践,并指向未来,所以最不可想象的事物往往是在这种倾向系统中形成的。所以实践活动并不必然服从经济理性。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行为,造成了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对手机有了依赖的现象[21]。
2、研究方案
(1)理论构架(理论假设)。 手机文化的某些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攀比心理)和 社会行为(学习、生活方式、);手机文化的某些文化功能(如:短信、上网、游戏,搜索引擎)是影响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因素。
(2)研究假设手机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①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功能(短信、电话);②手机的其他文化功能。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的影响:①判断能力;②思考能力;③攀比心理。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的影响:①学习;②生活方式。
(3)研究设计类型。抽样调查 。
(4)研究方法。①资料收集方法: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所要获取的资料。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男生1―16号宿舍楼和女生17―20号宿舍楼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210个样本,进行调查,来收集资料。问卷发放210份,回收206份,有效回收率98%。②资料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回收回来的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发现废卷6份。然后定义数据,录入数据,最后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四、高校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具体分析
1、样本性别比
本次调查样本为200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其中男同学100名,女同学100名。
2、日常生活中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158人,占总数的79%;其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116人,占总数的58%,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而全部是或很少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42人,仅占总体的21%;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的同学是使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
3、性别与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比例关系
在调查的100名男生中,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39人,在男生中占有39%的比例,稍稍落其后的是电话短信一半一半,有35人,在男生中占有35%的比例,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26人,在男生中占有26%的比例;在调查的100名女生中,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49人,在女生中占有49%的比例,接近一半之多,其次是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30人,在女生中占有30%的比例;在调查的200名学生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84人,占总数的42%,接近一半之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57人,占总数的28.5%,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59人,占总数的29.5%;总的来说,性别不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也有所差别,性别是影响电话短信比例的一个因素。性别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比例呈弱相关,用性别来预测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可以消减23.0%的误差。
4、大学生使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用手机有一点是的有134人,占总数的67.0%;其中,认为用手机占用较多时间的有37人,占总数的18.5%,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同学有97人,占总数的48.5%,而认为用手机没有占用自己较多时间的同学有62人,占总数的31.0%,不确定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同学的仅有4人,占总数的2%;总体来说,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的同学超过一半。
小结:由以上各统计可知,手机是大学生联系他人的基本通讯工具,电话、短信的使用方便了大学生与家人、朋友的联络、交流与沟通。
5、没了手机联系是否就觉得和朋友距离远了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没有手机是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的同学有132人,占总数的66.0%;其中,感觉很明显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感觉不明显的有88人,占总数的44.0%,认为不是,还有其他联系方式的有68人,占总数的34.0%;总体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没了手机就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
6、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与对书信联系的看法分析
日常中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的有45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66.2%,超过一半之多;日常中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占到一半的同学中也有14人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41.2%,接近一半;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不屑于写信打电话聊QQ更方便和认为写信落后没兴趣的共有21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6.8%,超过了一半;日常生活中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有34人不屑于写信,认为打电话聊QQ更方便,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5.7%,有24人认为写信太落后了没兴趣,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39.3%,两者共有58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95.0%,几乎是占了绝大部分;在200名调查对象中,认为用书信更能体现友情的珍贵,同时能够避免口头表达的不便的仅有26人,占总数的13.0%,认为依事而定的、不屑于写信,打电话更方便和太落后没兴趣的有174人,占总数的87.0%;其中认为依事而定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不屑于写信的有55人,占总数的27.5%,认为太落后,因而没有兴趣的有47人,占总数的23.5%;
7、选择部分手机功能的原因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的同学有153人,占总数的76.5%;其中为了追求时尚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为了方便实用而选择的有81人,占总数的40.5%,其中为了跟风的有31人,占总数的15.5%,在这些同学中其他的有47人,占总数的8.0%;总的来说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占一多半,其中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但是跟风的同学占有的比例也不小。
8、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看法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状态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175人,占总数的87.5%;其中,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44.5%,持无所谓的有44人,占总人数的22.0%,认为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0%,而认为讲课枯燥无味和玩手机已成习惯的有25人,占总数的12.5%;总体而言,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将近一半,大多数的人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态度。
9、对手机辐射的认识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对手机辐射的认识中认为手机辐射危害身体健康,应尽量减少使用的有78人,占总人数的39.0%,认为只要自己注意睡觉时关机即可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两者共有150人,占总人数的75.0%,认为不构成威胁的和大家都在用的没什么可怕的有50人,各占25人,各占总数的12.5%;总体来说,前两个选择占了大部分。
10、平常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有103人,占总数的51.5%,1小时以下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3小时以上的有53人,占总数的26.5%;总体来说,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同学占了一半。
11、使用最多的手机文化与上课玩手机的分析
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上QQ、飞信的有45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45%,接近一半之多,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同学有24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24%,发短信的有16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16%,而***音乐游戏、看小说报纸、手机视频、学习和其他的总共有15人,仅占这部分总数的15%,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大部分在上QQ、飞信,浏览新闻发短信,占总数的85%;在有时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有25人在上QQ和飞信,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39.1%,在其后的是小说报纸,有9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有8人,发短信的和音乐游戏及手机视频的各是6人;在很少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玩QQ飞信的也是最多的;总的来说,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上课有时和经常玩手机的有164人,占总人数的82.0%;其中,经常玩手机的有100人,占总数的50.0%,有时玩手机的有64人,占总数的32.0%,很少玩手机的只有36 人,占总人数的18.0%;而在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不论是经常、有时、还是很少的情况下,使用最多的是上QQ、飞信,有82人,占总体的41%,其次是浏览网页、搜索引擎,有38人,占总数的19%,然后是发短信,有24人,占总数的12%,三者加在一起有144人,占总数的72%。
12、是否经常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经常或有时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156人,占总数的78.0%;其中经常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71人,占总数的35.5%,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85人,占总数的42.5%,很少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总体来说,经常或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同学占了大部分。
五、结论与讨论
1、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男女生4栋宿舍楼里200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原因如下:
(1)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心理上的联系,认为手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没了手机感觉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难与他人联系和交流。在认知理论中,这种现象叫做感情关系,即大学生与手机产生了感情关系。
(2)手机文化功能的多样化,使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与家人、朋友联系,还可以通过上QQ、飞信等多种渠道。因此,书信渐渐淡出大学生联系他人所使用的工具范围。在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中,手机文化取代书信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累积过程中,灌注到大学生持久潜在的倾向手机文化的系统中。
(3)大学生是一个群体,手机文化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普遍使用,使个体为了其社会身份认同,而把群体的手机文化内化,进而产生归属感。所以大学生用手机文化的一些功能,除了觉得方便实用外,还为了追求时尚、跟风,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攀比心理。
(4)手机文化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主流认识形态的认同感的削弱。上课、开会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可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应把手机关机或静音。
(5)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手机文化虽然给大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可手机辐射也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可由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人知道其危害仍选择轻视甚至忽视。
(6)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手机占用了自己很多时间,手机上网的时间渐渐增多。
(7)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普遍,经常和有时玩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
(8)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很大一部分学生有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其生活方式。
(9)手机文化的多样化,拓宽了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大部分同学利用手机浏览网页,关注新闻,搜索想要自己知道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2、研究的优势
由于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只在母校发放问卷即可,省时省力。
3、研究的劣势
由于调查的人力、物力受限,本次调查的样本数量少,使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有限。
由于自身的主观因素,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4、对大学生和高校的建议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高校要弘扬民族文化,使大学生在手机文化的冲击下,仍能保有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各高校要给大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对手机文化的判断能力,有利的坚持,有害的尽量避免。
第三,引导大学生注重读书,特别是引导大学生多去学校***书馆看书,既能获得知识,又可以减少手机对视力的伤害。
【注 释】
[1] [美] 保罗・莱文森. 河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2-125.
[2][7] 田义勇.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671-0916.
[3]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02-3321.
[4][9] 鲍俊杰.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16).
[5][11] 焦晓云.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05-5843.
[6] 张虎,于瑞福.手机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672-6847.
[8]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10.1002-3321.
[10] 任瑞卿 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008-6285.
[12] 李桢.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J].西北大学,2010.
[13] 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74-6120.
[14] 庄伟.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0.6.
[15] 范文利、朱晓斌.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4.
[16] 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8:50-65.
[17][18]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9][20]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2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
【参考文献】
[1] 巨斯巍.浅谈手机文化的定义及特点.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08(12).
[2] 冯晓萍. 大学生社会资本扩张――大学生手机“热”之理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05.1672-2728.
[3] 朱勇涛.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苏州科技学院,2010.1672-0695.
[4] 沈保林.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现状与对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生活小常识短信篇10
一、凝聚情感认同:寻找家校合作契机
学校地处广州市白云区城乡结合部,家长主要由富裕起来的原住居民(即农转非居民)、外来经商人士组成。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科学的家教知识和家教方法;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在教育态度上,溺爱、放任与控制、限制等共存。如何让家长从教育的旁观者变成实践者,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针对这一现状,自2008年3月起,学校开始尝试利用校讯通平台发送家教短信,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家教短信多针对家长关注的盲点、迫切点和困惑点,设置了“新生入学”“学习指导”“心理导航”“父母学堂”等栏目。短信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以及家庭关系与氛围、个人言行与心态等。
例如,每到新生入学季,学校会向一年级家长发送这样的短信:“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自觉性?开始时,我们应提出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要求,具体督促、检查。教会和督促孩子做作业时要有条不紊。当孩子实在无法单独完成时,我们可不露痕迹地引导,让他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喜悦,增强自信。教会孩子养成自我检查和善于自我‘欣赏’作业的习惯。”
父亲节来临之际,学校发出温馨短信:“向孩子‘索要’礼物教孩子学会感恩。父亲节到了,不妨向孩子索要礼物,可以是孩子做的一张小卡,画的一幅画,也可以是孩子用零用钱买的小蛋糕、小饼干。礼物收下后可要向孩子表示感谢哦!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懂得感恩了。”
每逢考试前后,学校都会发出短信提示:“考试分数只表明孩子‘智力’的一个方面。孩子考试分数高,不代表各个方面都好;反过来,考试分数不太高的孩子,也不代表什么都不行。一次考试不能决定什么,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让孩子以轻松心态迎接下一次考试,家长也会免除因埋怨、训斥而产生的苦恼。”
家教短信创作坚持“一个主题,一个理念,一个方法”,解决“为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在开学、节日等重要的时间节点,或学生取得了进步,短信都会在家长茶余饭后的空隙悄然送达。短信内容活泼新颖,朴实温馨,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和情感认可。家教短信发送半个月后,调查问卷显示,95%的家长表示支持。家长也逐渐改变了消极应对的态度,开始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二、立足方法指导:初建家校良性沟通
家教短信的初步尝试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学校深入梳理和分析短信内容,进一步了解家长的诉求。从中,学校发现,许多家长的家教方法和技能都源自自己的家长、同事、朋友、亲戚或一些书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盲从性和随意性。学校认识到,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建立家校之间的良性沟通,获得更强有力的教育支持。
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式,学习便能事半功倍,更能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为此,家教短信开始聚焦良好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养成,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规律,把握孩子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处理办法,从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新生入学后,面临新的学习生活会有诸多不适,学校及时以短信与家长沟通:“您的孩子在做作业时容易分心吗?其实孩子越紧张越不易集中注意力。此时可先让他停下来慢慢自我放松,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闭眼,自然呼吸,然后做3到5次深呼吸;同时配合握拳、咬牙、绷紧全身肌肉,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体验从脚到全身的沉重感。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随时进入学习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学习中。”
临近开学,学校会引导家长帮助孩子调整状态,为开学做好准备:“孩子患‘开学综合症’怎么办?寒假快结束了,孩子是否只要一提上学的事,就表现异常烦躁,动不动大发脾气呢?如果是这样要警惕孩子的‘开学综合症’了。我们可提前一到两周逐渐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心理状态,给孩子提示: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多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这些家教短信简明易懂、操作性强,让家长逐渐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时更加得心应手,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
三、聚焦理念提升:深化家校合作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特别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帮助家长转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形成并不断提升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才是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核心和关键。
经过不懈努力,家教短信已经切实发挥了指导作用,帮助家长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基于此,学校调整短信重心,针对家长的家教误区,着力促进家长家教理念的改变和提升。
例如,针对不同家长的不同教育方式,学校对方式背后的理念进行指引:“为什么强权妈妈手下有‘弱兵’?你为什么关门?快开门!你想防着谁?……如果经常面对这种强势力量,孩子要么会形成强烈的依赖感,失去自我,一切听凭家长安排;要么会沉默反抗,令家庭处于剑拔弩张的氛围,影响家庭成员间的沟通。”
当学生出现攻击等心理问题时,学校及时与家长沟通并指导家长改变教育方式:“孩子为什么会有攻击?不少孩子的攻击都是来自‘高压式’家庭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情感表达,时常争吵不休、打骂等都容易造成孩子的攻击。若孩子痴迷恐怖影视或打斗网络游戏,孩子逆反和浮躁的情绪若得不到合理宣泄,也会引起孩子的攻击。”
这样的短信注重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等,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学习如何调整与子女的关系。由此,家长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发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获得上进的力量,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四、规范平台建设:拓展家校合作资源
六年多来,家教短信拓展了学校教育空间,不仅解决了家长了无法系统、随时、广泛学习家教知识的难题,而且帮助家长掌握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了家庭教育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家教短信平台建设也日趋成熟,实现了规范化运作。
自2008年3月,家教短信投入使用起,学校便成立了家教短信编辑站,主要由班主任承担编写和发送工作。伴随着家教短信功能的拓展,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学习短信编辑方法、技巧,引导教师深入发掘、丰富短信题材。同时,学校订阅大量家庭教育类书刊,让老师们在读书看报中提升理念。如今,学校每位教师都参与短信编写,而短信要经由编辑站修改和审核后,才由班主任利用校讯通平台定时发送,实现了短信编辑的规范化运作。
家教短信平台建设旨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实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三方互动也是平台建设的应有之义。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诉说自己的心声”,让每一(下转第67页)(上接第55页)个孩子用短信写出心里话,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短信,再附上相应的家教指导建议。例如:“孩子心声:我知道妈妈爱我,不论她说什么都是为我好,但我还是不能忍受她的唠叨。一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我的头都快炸了,所以我要不当作耳边风,要不干脆躲开她。——父母的确用心良苦,但‘唠叨’常常适得其反,教育要有针对性,孩子的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同时,学校定期组织全校家长开展读书活动,并撰写“家教心得”。这一活动不仅为短信平台引入了一股活水,也为家长们创设了交流与展示家教经验的平台。家长们写出了美妙精彩的家教短信:“如果下棋时,你不想让孩子垂头丧气,故意让他赢一盘。这样做无异于让孩子在失败面前低头。在虚假的胜利面前,孩子失掉的是锻炼意志和韧性的机会。我们倒不如告诉孩子:下棋要靠自己的本事去赢。”
家教短信凝聚了师生、家长的智慧与心得,这成为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于2013年正式开通瑶台小学家教短信网站。网站设置了“品德养成”“学习指导”“亲子沟通”“健康导航”“短信投稿”“短信排行榜”等栏目;每个月,编辑站会对已发送短信进行分类,并定时更新。以此实现短信的网络化共享,不仅让家长能随时根据需要查阅短信,获得即时指导,也为师生、家长提供了即时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活小常识短信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