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1
2001~2009年,他在省住建厅领导下,紧密结合省***府的各项部署,抓住机遇,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为***府当好参谋,为大项目落地护航
谈到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这些年工作重点时,张晓艳院长说:“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始终围绕省委、省***府和省住建厅的工作重点,做好全省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研究规划,围绕《城乡规划法》的进一步实施,为全省提供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支撑和保障。近期,我们按照省***府的要求,认真研究,科学地做好‘百镇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完成全省的各项规划任务。同时我们要继续做好林业、煤矿棚户区改造、城市廉租房建设、农村泥草房改造和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工作,为***府当好参谋,为全省服好务。”
为***府当好参谋一直是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核心工作。
为了给***府当好参谋,为大项目落地护航,张晓艳院长特别注重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狠抓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组织中层骨干设计人员到发达地区先进单位调研学习,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取长补短,创新机制;请国内、省内专家讲课,评审规划院的设计成果以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与省内外、国际设计单位合作,先后与北京中国城市规划院,上海德国ECS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大连、中山、东莞规划院,上海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地理研究所等单位交流、合作,不仅提高了创新能力,学习了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保障***府大项目落地的护航能力。
不仅在能力上,在实践中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更是将保大项目落地落到了实处。如在“五路安居”工程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中,他们对“吉林省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高度重视,组织院内相关人员认真领会吉林省人民***府“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组成专家队伍,先后赴松原市进行现场勘察,详细调查了解情况,回来后又组织人员进一步参与松原市棚户区改造***策和实施方案的研究,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在报告编制的过程中,院里多次与当地***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交流和修整,得到了各级***府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2009年,研究院还承担了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蛟河市国家试点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以及敦化、临江等市(县)城镇规划10项;承担农安县杨树林乡东白村部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规划及长岭县太平川镇、永久镇柳蒿村、新安镇双榆树等省级试点村规划21项。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取得的成绩,为他们赢得了多项荣誉。2001~2007年共16次被吉林省人民***府、吉林省建设厅授予“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其中2002~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文明服务示范窗口”;2001~2004年被省***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设计所被团中央、建设部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三设计所被吉林省直属机关团工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等8项荣誉称号;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四设计所被团省委授予“全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人才工程常抓不懈,五路安居工程显神威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是规划设计单位,其技术含量要求很高,对人才的渴望是张晓艳院长梦寐以求的事情。“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张晓艳院长如是说,她深知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人才保障这个道理。
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实现“人才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目标,必须吸引人才、保护人才、培养人才。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整体素质为基础,以重点专业、优势学科合理配置为先行,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人才能力发挥和留住人才的绿色通道,使重点专业的科研、设计人员安心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使全院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得以稳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张晓艳院长用真心、用事业想方设法留住人才。首先,在生活中多关心、多理解、多呵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在感情上把他们留住;其次,在工作中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给他们适合自身的岗位和职位,用事业留住人才;第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改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让有能力、贡献大的员工得到他们应得到的报酬,用合理完善的制度把人才留住。研究院不断改革人才创新机制,员工队伍不断壮大,同时,通过各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几年来,先后有70多人次参加国内外考察与调研,参加国内培训达150多人次,外部拔尖人才每年都在引进,而且人才涌进势头逐年向好。
为了储备人才,更好地打造人才梯队,张晓艳院长经常亲自带队到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选拔优秀人才,其中不乏规划、建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有能力、专业对口的中专生也成了她的选择。一经选中,张晓艳院长实行双向选择原则,要求被选中的本科生、研究生到本院实地考察,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在本院工作,其往返路费全部由院里承担。
完善的人才机制也给研究院带来了高额的回报。院里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以科技进步创同行业一流”的办院宗旨,积极组建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科研设计队伍,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先后打开广东、辽宁、内蒙、、四川、上海等多个省、市、自治区规划设计市场,完成了包括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市***工程设计3000余项,获得省、部级各等级优秀设计90余项;工程设计百余项,其中有大中型的小区住宅设计、工业项目、公建项目、市***工程项目等,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2006年,吉林省突出围绕解决住房难题,先后实施了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农村泥草房和林业棚户区改造、城市廉租房建设等“五路安居”工程。截至2008年底,已有上百万户困难群众、城市居民住上了新房或改善了居住条件,其中包括55万户城市居民住进了新房,9.62万户煤矿棚户区居民和18.8万户农民改善了居住条件,为23万户城市低保住房困难的家庭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国有重点林业局开工建设了30万平方米回迁房。
2006年4月至6月,张晓艳院长带队往返于长春与白城之间,积极地为白城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调研辛勤工作。2006年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协同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吉林省开发银行就吉林省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前期工作多次沟通,在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有效督促和积极参与下,吉林省开发银行于2006年8月批准50亿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随后,张晓艳院长组织各专家对全省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承担了吉林省林业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煤矿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设计500余项。同时,研究院还参加了延边州、长白山管委会、白山市、辽源市、通化市等地区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在对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和棚户小区规划过程中,受到省***府及各市级***府的称赞。
2009年,研究院承接总体规划10项、村镇体系规划6项、“百镇”规划32项、专项规划8项、详细规划9项,林业棚户区住房设计8项(总建筑面积80万m2)、煤矿棚户区住房设计9项(总建筑面积近100万m2)、单体建筑设计23项、市***工程10余项、可行性研究报告4项,还圆满地完成了四川黑水县高中、雁江中学、福利院建设工程施工***及现场服务任务。
新农村建设屡建奇功,百镇工程再传捷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研究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几年,他们先后承担了农安杨树林乡东百村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规划及长岭县太平川镇、永久镇柳蒿村、新安镇双榆树村等省级试点村镇规划21项,组织设计人员认真细致分析当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真正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要求贯穿到每个设计项目之中,同时,他们还承担了公主岭、伊通、辉南、乾安等市(县)级工作集中区规划22项。
2009年11月,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暨启动“百镇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动员大会在辽源市召开。会议明确,吉林省将从2010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省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示范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强化基础,完善功能,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到2012年,示范村基本完成阶段建设任务,村集体经济稳定在10万元以上,农村人均纯收达到7500元,年均递增12%以上,使这些示范村成为连接城乡、辐射周边、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到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年均递增10%以上。
吉林省原省长韩长赋强调,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规划,以示范的千村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有计划地推进,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谋划培养新兴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先行,有计划地推进”,这正是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份内”工作,将在“百镇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中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这些工程中有2/3的规划设计的重任落到了他们身上。谈到责任,张晓艳院长自信地表示:“在‘百镇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中,我们将唱主角,为这项工程布局好、规划好,形成特有的建设特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我们一定让领导满意,让千万个村落的百姓满意。”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诸暨;问题;策略
我国实施城乡规划管理是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起的,虽然发起时间相对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尽管如此,我们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很多困难,无法与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相适宜,城乡规划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
所谓城乡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村庄和集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乡规划管理是指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即通过行***的、法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管理手段,对城乡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引导和监督,使之纳入城乡规划的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市、乡镇空间上协调、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二、诸暨市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1.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低
截止2015年底,中心城区的控规覆盖率为83.4%,除去山体、水体和江东下坊门建成区外,基本做到控规全覆盖。各镇乡控规编制情况不尽理想,中心镇的控规覆盖率为45%-65%,其他镇乡为10%-45%。城乡规划法颁布以来,目前为止市域范围内尚有岭北镇,陈宅镇,赵家镇,东和乡未编制镇乡总体规划。
各镇乡对于控规编制的积极性不高,习惯一事一议或上报会议的做法。同时城乡规划法规定控规确定的强制性内容,如地块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不可改变。然而实践表明,有的指标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反复调整,因此觉得控制意义不大。而现行技术条件下难以在控规编制阶段对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对混合发展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强制性的控制单一的土地利用性质往往导致规划修改,而控规的修改要经过几个必定程序和较长的公示时间。同时,规划指标的确定有直接影响土地的评估价格,牵扯到拟用地单位的直接利益。
2.村庄规划设计相对滞后
2007-2008年编制了诸暨市所有村庄的村庄规划;2014年8月,市规划局根据省住建厅《关于做好农房设计通用***集修编完善工作的通知》(建村发[2015]252号)精神,编制完成《诸暨市农村住宅方案***集》。
根据《浙江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设计和农房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2017年实现村庄设计全覆盖。我市共有村庄468个,除市区、集镇区范围,共有350个村需重新编制村庄规划,一般每个村庄规划编制费用在40万,考虑经费因素,该项工作尚未在我市全面启动。村庄规划要进行公开招投标,中标单位水平不一,对诸暨尤其是镇乡情况了解不深入,难以提交优良的规划方案。
镇乡层面仅将村庄规划作为农村宅基地审批的依据,对村庄规划的大局观不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涉及审批依据不足就要求村庄规划局部调整,依法依规意识不强;村庄规划普遍存在现状地形测绘不更新或无测量经费,导致规划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不高,后期放样矛盾凸显。
3.规划管理薄弱、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但全市规划专业人员缺乏,且县市规划部门很难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干部队伍人手严重不足。随着“三改一拆”、“无违建”城市创建、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多项工作同时开展,每个工作组、每个镇乡(街道)都需要规划局派人参加,由于本身技术人员缺乏,临时性工作又多,导致人手严重不足。虽然各乡镇都设分管城建的乡镇长和城建办公室,但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不够。现有的规划技术力量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需要差距较大,随着城乡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规划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亟需引进和充实规划专业技术人才。
当前***监管人员有限,力量相对薄弱;法律、法规管理未授予规划管理部门以行***强制权;相关职能部门协作、联动监管配合不到位。种种原因造成规划实施过程监管、施工***报审管理等未能及时跟进。
三、城乡规划管理改善策略
1.加强宣传,提高规划严肃性
做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宣传普及工作。以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为载体,进一步强化规划宣传,举办大型法制宣传展,使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深入人心。巩固阵地、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在规划局专门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台,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解答市民的***策咨询,将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常用知识、印制宣传彩页,免费向广大居民发放。激发城乡居民参与、支持和监督城乡规划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城乡居民的规划意识、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领导带头执行规划,建设单位自觉落实规划,广大群众自觉维护规划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城乡规划设计创新,提高规划覆盖率的同时,探索城市设计与规划有机结合,更直观的解析用地情况,把握空间层次,提高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
2.保障经费,实现规划全覆盖
将基础测绘、规划设计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预算,实现基础测绘投入持续增长,各级规划全覆盖。要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和经费投入、计划管理等条件相匹配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建议考虑规划设计经费,现场调研,方案深化、优化等诸多必要环节;建议在招投标过程中设置合理的条件,如中标单位一定要在诸暨承接过镇乡总规,控规,城市设计或专项规划等,以便增强设计单位对项目的针对性。
3.部门互动,加强执行力
规划管理向来不仅仅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工作,涉及发改、国土、行******局等部门单位及各镇乡,加强部门互动,定期召开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
由于规划跟踪管理全权委托于行******局,而行******局工作人员往往不具备规划知识,所以必须加强规划***人员的法制培训,着力提高依法行***能力。认真组织全局***人员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学习宣传与规划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规划***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正确运用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上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狄毓修.城市规划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仇保兴.城乡规划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耿慧志.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工护宁,竺乾威.行***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耿毓修.城市规划管理[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2.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无锡;乡镇企业;转型
一、乡镇企业的概念与背景
乡镇企业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的前身是时期的社队企业,1983年实行***社(企)分开,撤销,在1984年的中共中央、***批转的农牧渔业部的报告中,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最早起源于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县东亭乡。首先,经过20世纪50年代处于萌芽时期、脱胎于传统家庭手工业的社队企业的发展。然后,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农村社队以半公开或“地下”的方式创办了一些工业企业,20世纪60、70年代社队企业起步,至1978年底,江苏省拥有55496个社队企业,职工近25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2.26%,年产值达62.56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12.88%,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7.2%,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33.9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最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突起”,1990年江苏乡镇企业个数为1058369个,从业人员896.17万,总产值达到1447.16亿元,是1984年258.14亿元的5.61倍,年均增长33.3%。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发展,2000年总产值达到11388.48亿元,是1990年的7.87倍,年均增长22.91%。新世纪以来,个体私营企业为乡镇企业增添了活力,曾经的乡镇企业正逐步转化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本文将从无锡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无锡乡镇企业转型的发展和实践。
二、无锡乡镇企业发展概况
无锡乡镇企业经过社队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这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渐暴露出其原生性的弱点。乡镇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技术含量较低,受制于上游厂商;缺乏自主创新和科研能力,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产权制度不明晰,权责不清,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为此,无锡市***府配合无锡乡镇企业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和实践。
1.促进产业升级。近年来,无锡破除GDP的思想束缚,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业创新和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无锡积极发起和建立“7+1”(包括清华、北大、南大、东南、同济、复旦、上海交大7所国内知名大学和中科院)***产学研战略联盟,三年来与各级各类高校和科学院所签订合作项目1900多个。在高新技术领域,无锡加快“三谷三基地”(即硅科技谷、液晶谷、生物医药谷、信息服务外包、基地流程外包基地)的建设。从2007年8月起,两年内全市关闭“五小”、“三高两低”企业1421家,其中化工生产企业1181家,整改达标371家,关停并转沿湖工业企业53家,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这既为无锡乡镇企业铺好了产业升级的平台,营造具有创新意识的大环境,也决定了它的高起点,企业的生产标准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企业的投入要大大地提高,那些落后的产能已经不能适应无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发展战略。
2.进一步推进人才战略。无锡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当地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60岁以上人口已占本地人口的16.69%,并且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2007年无锡常住人口中接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总数为45.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78%,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有0.76万人。无锡市自2006年启动以招引海外创新创业领***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引进计划,计划用5年的时间吸引30名海外领***人才到无锡工作,设立了总额超过10亿的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创业企业进行参股扶持。“530”计划引进的高科技人才,利用很少的物质资源的投入、在很短的时间创造巨大的产值,这与乡镇企业过去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无锡所辖的崇安、南长、北塘、滨湖、惠山、锡山、新区等七区以及江阴、宜兴两市现已成为“530”企业的载体。不仅如此,无锡地方***府十分关注职业教育改革,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规划用地18.59平方公里的、规划总人口15万人的藕塘职教园区的建立印证了无锡争做国内一流教育强市的决心。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能节约企业培训成本,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就业找到了出路,也使企业得到稳定、高素质的人才。乡镇企业一般处于价值链的底端,为寻求更好的发展只有把人才作为重中之重,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市***府将职教园区放在处于无锡西北的惠山区(原无锡县地区)的举措,无疑对无锡的乡镇企业老工业基地有很大的帮助,“近水楼台先得月”。此举,不仅是无锡职业教育的一大试点和改革,而且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实训和研究基地,作为回报,乡镇企业投入部分资金给实训基地维持其运营,学生能够有机会去企业实习,企业能够享受实训基地研究成果,这样职教园区和乡镇企业就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
3.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后,乡镇企业的发展登上巅峰,随即便走上滑坡。1997年,省委省***府决定对乡镇企业进行改制,以摆脱公有体制下产生的债务危机。1994年以后,乡镇企业的贷款规模受国家信贷计划的严格控制,一些乡镇企业走到崩溃的边缘,不得不改制。中共十五大的召开为民营经济理论解决了***治风险。1998年第一次改制,改为股份合作制。2000年按照《公司法》又进行第二次改制,公有股退出转让给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经营者持有股份最大化,极大地发挥原有的技术能力、销售渠道、经营人才等资源。乡镇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形成私营企业为主,有限责任公司为辅,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集体企业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1984年11月,江苏省首家乡镇企业与外商合资的江南模具塑化有限公司成立无锡市江阴周庄,很显然,无锡在乡镇企业的改革中体现着排头兵的作用,也正是无锡人开拓进取的精神使无锡乡镇企业始终走在最前沿。如今,江苏红豆、江苏远东、江苏阳光、江苏海澜等等一批批曾经的乡镇企业已经登陆证券交易所,书写着乡镇企业新的神话。
三、无锡乡镇企业转型的思路与举措
无锡乡镇企业虽说在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人才战略和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初见成效,但是无锡乡镇企业依然存在着环境较差、信息封闭、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环保、民间商会和交通区位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和挖掘,一定能够使无锡乡镇企业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1.实行“环保新***”,除产业升级外,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排污的监治。理论上,对排污的监制有三种工具:征收环境税或排污税、排污权交易和强制性技术。经历太湖蓝藻事件后,无锡已尝试水污染排污权交易机制。2007年6月***颁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有一项具体***策措施即为“研究开征环境税”。无锡乡镇企业因其一般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比较大,经济转型需求比较迫切,应该呼吁上级***府加快环境税立法的进程。对不同的企业在税负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强化***府激励机制,对修建排污设施的企业给予财***补贴;对实现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或者税收优惠;对愿意搬入工业集中区的企业给予土地转让优惠和税收优惠,***府进一步完善园区公共服务设施,这样也避免了污染监管难的问题,也方便污水管网的的统一建设。通过***府和乡镇企业的协作努力,可以改变乡镇企业“村村点火,家家冒烟”分布分散的格局,可以为乡镇企业提供比较好的配套服务,可以便于***府统一规划和管理。
2.进行民间商会的改革。推进***府职能的转移,虽然2007年无锡市***府已经与协会分家,即“三脱钩”(与***府部门在人员、办公场地和经费上脱钩),部分职能已经向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转移,但是目前保留的职能如果不转移的话,行业协会无法更好的发挥职能;合并部分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重叠就像行***机构的重叠一样,各个小行业协会各自为营,无锡乡镇企业发达,基本上“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可以将某一大门类的集中成立行业协会,容易产生规模效应,这样能够更好的集中组织本市的资源来参与外地市场蛋糕的划分;***府要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行业协会面临着经费紧张、人员缺乏、治理松散等问题,***府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完善和规范行业协会,引导行业协会有序健康地发展。通过行业协会的平台,许多乡镇企业的起点可以提高,他们能够得到行业内第一手的资料,本行业内的信息可以实现透明化,这样有利于公平竞争。同时,行业协会能够实现行业内的帮扶职能,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这样,可以一改乡镇企业“孤***奋战”的现状,由于乡镇企业规模较小,在市场上相对而言缺乏竞争力,如果能够实现组团发展、组团考察,就不仅能够提高生意成功机率,而且可以吸取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正好行业协会能够组织好平台为每一位成员提供服务从而有利于每一位协会成员的长期发展。
3.利用无锡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布局。自从***出台《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京沪高铁、沪宁城铁的建设,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势在必行。无锡处于沪宁线中心位置、苏南井字形交通枢纽的位置,京杭运河穿城而过,沪宁、锡澄、锡宜三条高速贯穿全境,通过无锡互通连接长三角各主要城市,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位于无锡高新区境内,至此无锡形成了水陆空全面协调发展。无锡乡镇企业要充分利用无锡建立综合交通枢纽的机会,优化产业布局,乡镇企业分工不够明确,专业水平低,结构趋同,***府如果能够运用行***手段来确定区域重点产业,聚合产品上下游的整条产业链。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进入产业园区,弱化入园企业指标考核,转之对产业链的完整性进行考核,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镇企业进入园区的积极性。产业聚集不仅能够产生规模效益而且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会随之完善,这将大大地改善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园区的建立更多地考虑交通因素,专业不同的产业园区应该根据自身销的主要渠道来选择靠近空港、运河、高速站口或者高铁城铁,这样能够最大化地利用交通因素。
参考文献:
[1]吴敬琏.黄少卿.无锡经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2]顾介康,吴先满.改革开放30年:江苏经济发展的道路与特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南浔,空间布局
中***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当前,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理想模式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城市与乡村分离的发展方式已无法解决城乡空间利用冲突的矛盾,因此要求我们以城乡一体化视角重新审视城乡关系,以整体观念协调城乡空间发展,引导城乡空间的有机协同。
南浔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东部,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极度辉煌,是全国罕见的巨富之镇,而如今南浔区经济社会发展却在长三角地区处于后进位置,历史上区域核心地位荡然无存。究其原因极为错综复杂,但不可否认地是,南浔区长期以来忽视城乡空间格局的优化成为限制其快速发展的樊篱。在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冲破樊篱,踏上快速发展的轨道?本文基于此,试***针对南浔区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完善问题进行探讨。
2南浔区城乡空间布局现状解析
2.1基本情况
南浔区下辖南浔、练市、双林、菱湖、和孚、善琏、旧馆、千金、石淙等9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区域面积716平方公里。2012年,全区人口共144150户、491029人。近年来,南浔全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建成区面积达14.5 平方公里。同时积极培育练市、双林、菱湖三大中心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2主要问题
2.2.1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据统计,在南浔区7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3920个村民小组,平均密度为5.6个/平方公里,村庄分布相当分散。另外,现状2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中城镇规划区、园区范围外工业用地面积3.5平方公里,占总工业用地的17%,几乎每个乡镇都在城镇规划区之外存在工业飞地。
2.2.2城镇体系结构松散
南浔中心城区规模相对较小,首位度较低,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力有限,难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次,区域内大部分城镇规模小、实力弱,条块分割,空间上各自为战,不利于空间集聚。另外,农居点量大面广,不利于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
2.2.3产业发展空间不足
目前,南浔区产业平台建设总规划面积71366亩,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只有39548亩(占比55.4%),其中已开发面积28927亩,可用面积只有10621亩。最大的是南浔经济开发区,可用仅剩5929亩,其他平台相对小而散。相比周边先进发达地区,南浔区平台建设不论是现有规模,还是可利用空间都相当小,亟待在全区层面进行统筹空间布局。
2.2.4规划体系有待健全
近年来,南浔区精心组织编制了各类规划,基本形成了从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从专项规划到控制性详规的比较完备的规划体系,切实做到了建设有蓝***,发展有方向。然而,与快速变化的发展形势相比,现状城乡规划体系逐步显现出难以适应的状态,最明显表现为缺乏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域规划指导,同时,各类规划之间存在衔接问题,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缺少与相关专项规划的沟通衔接,导致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的矛盾。
2.2.5规划监管有待完善
随着城乡规划地位的不断提高,各级***府往往都比较重视规划编制,而规划监管方面就有所忽视,规划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基层规划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力量不到位。另外,“阳光规划”开展力量不足,公众参与程度较弱,公众监督制度尚未发挥真正作用。
3南浔区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思路
3.1突出一个理念――规划全覆盖与管理全覆盖
从成都城乡统筹的实践来看,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统领,把全域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全局工作的首要抓手、重要动力和实施保障。另外,仅仅依靠规划实现不了城乡统筹,需要***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系统***策机制配合规划的实施,需要不断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机制。以规划为先导,以管理为保障,两者必须协调并进,努力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全覆盖与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
3.2明确一个目标――活力城乡、幸福城乡、绿色城乡、宜居城乡
结合南浔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源,以“江南文化胜地、水乡魅力之城”为其整体形象定位,全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与又好又快发展的“活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城乡”、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绿色城乡”和空间布局合理与居民生活便利的“宜居城乡”,实现城乡一体、统筹和谐发展。
3.3绘好一张蓝***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调,结合南浔区自身与区域发展背景全方位的分析,建议今后应以“中心集聚、分区集中、特色引领、四化互动”作为空间战略,妥善解决集聚和分散、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科学安排建设空间。着力构建以南浔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东部城镇集聚发展区、南部特色生态文化区和西北部边界协调区三个发展分区为重点,以多个功能组团为补充的“一城、三分区、多组团”的空间格局,逐步形成“南浔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集中农居点”职能分工明确、等级规模有序的五级城镇体系,实现区域有机联系,人口相对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4南浔区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为优化完善南浔区城乡空间布局,应抓住契机,全力以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力求把城乡地域全部纳入规划管理的范畴,使规划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全覆盖与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两个“全覆盖”。
4.1全面推进城乡规划编制全覆盖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南浔全域规划为纲要,加快优化完善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科学安排产业、居住、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用地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功能配套、生态优化,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
4.1.1抓好城乡规划统筹
按照“功能区域划分科学、人口空间布局合理、城乡产业有机对接、公共服务相互配套”的要求,建议南浔区组织编制南浔区全域规划,整合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布局形态;协调产业分工,明确产业空间布局;明确划定城镇生态空间,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区域交通、市***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落实,保证区域长远稳定发展。
4.1.2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4.1.2.1不断强化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特色规划
坚持 “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规划理念,按照“生态、文化、特色、精致”的要求,强化完善南浔中心城区整体城市设计、重要地段以及重要区域的城市设计工作,同时,不断强化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统筹与突出城市建设特色。
4.1.2.2积极推动城区单元控规和专项规划
按照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进南浔城区控规单元编制工作,夯实规划基础,基本实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一轮控规单元全覆盖。同时,以地下空间利用、城市绿道网、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为重点,推进一批城市专项规划编制项目,科学指导城乡建设。
4.1.2.3逐步完善村镇建设规划
建议适时启动各镇镇域全域规划,并积极修编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城镇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与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南浔区魅力水乡的创建工程,逐步编制村庄建设发展规划。
4.2全面推进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
4.2.1优化规划实施机制
4.2.1.1建立城乡统筹规划实施平台
成立由区委、区***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总体负责南浔全域规划实施和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工作。在具体执行中,要建立区、镇、村三级工作网络机制,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责权利相统一。
4.2.1.2理顺规划管理体制
一方面,自上而下调整优化规划体制机制。区级层面将区住建局乡镇规划管理职能进行优化整合,区住建局规划科与南浔规划处实行联席办公,做到“两条线、一个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大统小分”的目标。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充实壮大规划管理队伍。建议各镇、开发区结合成立专职规划员队伍,促进规划相关专业人才“回流”到擅长岗位。同时,组织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规划人才招录、培养和选拔力度,形成梯队,在保持基层规划人才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合理流动和适度调配。
4.2.2完善管理制度
4.2.2.1创新管控手段
在城市管控方面,加快制定《南浔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对城市不同区域的开发强度、密度、体量等指标进行控制,引导城市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多样化的空间形态。在城镇管控方面,建议制定《南浔区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采用***文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的表现方式明确整体空间形态布局、街道宅间设计和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等内容。在村庄管控方面,重点加强村庄规划的实施管理,农民建房严格实施“一书一证”规划管理,对违反规划乱批、乱建的行为严肃查处。
4.2.2.2强化规划监督
一是完善阳光规划制度。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让全社会树立自觉敬畏规划、自觉执行规划、自觉维护规划的良好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吸纳公众参与,寻求社会各界支持、理解和监督,着力打造为民规划、阳光规划。二是建立规划督察专员制度。建议成立南浔区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代表区***府行使规划监督、督察职责,确保城乡统筹规划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各级***府定期向同级人大报告规划工作、向***协通报情况制度。通过借助外力监督,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随意变更规划。四是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调整规划、违反规划审批用地的,除予以纠正外,对有关责任人还要坚决查处。
5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区域发展的主流趋势,较大程度地会影响到传统意义上的城乡空间布局。目前,如何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优化完善空间布局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南浔区的实例,从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一些优化完善城乡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其他地区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伟.城乡一体化发展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结构构建―――以淮安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7).
[2] 罗雅丽,张常新.城乡一体化的村镇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思路[J]. 中华建设,2008(12).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马头镇;城乡规划
中***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35-02
城乡规划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为打破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所提出的发展理念,是协调城乡发展与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依据和重要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邯郸市城镇化进程发展加速,马头镇的城镇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成为邯郸市城镇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并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探究马头镇城镇规划背景
马头镇位于邯郸市主城区南15公里,镇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7.86平方公里。马头镇历史悠久,因曾为水旱码头而得名,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盛产大米、莲藕和丰富的水产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马头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水、电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作为邯郸市第一批试点小城镇之一,马头镇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镇面貌发展空前,在“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口号下,修建了高楼群、宽街道、大广场,走入了“千城一面”规划设计误区。乡镇在发展的全面性上存在误区,城镇特色存在危机。因此,坚持发展定位,明确小城镇特色的总体发展思路成为马头镇当前和未来建设的重要任务。故本文所作调查以期对马头镇小城镇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府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抓好规划的落实
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也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001年,马头镇在邯郸市建设局的支持帮助下,邀请邯郸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马头镇区(2001―2010年)总体规划,并列入了邯郸市第三期总规中。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强,打破了行***区划的界限,规划面积为130平方公里,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为使规划更具科学性、超前性、可操作性,2002年3月,镇***府组织对马头镇总体规划进行了编调,编调后的规划更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规划实施中,坚持“规划一张***,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口”的原则,任何部门和个人从事开发建设,必须依据总体规划设计申报,严格审批程序,控制用地标准,规范建筑风格,提高建设质量,从而保证了建设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整体功能
近年来,马头镇始终坚持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严格按照河北省建设厅提出的“六个一”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基础设施日趋合理,城镇功能日益完善,有力促进了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加快道路建设,配合上级建设部门相继完成了107国道、高速公路引线、成峰公路等省道干线的拓宽、新建和改建工程。二是加快住宅建设,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禁止零星插建。三是加快电力、供气设施建设。投资1 000多万元对全镇低压电网进行了改造,让群众用上了放心电、实惠电。四是推进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镇中小学校全部建成了高标准的教学楼,配备了电脑等先进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水平。为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了条件。
四、坚持产业兴镇,夯实城镇发展基础
马头镇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紧密与发展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市场建设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步伐。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扶持民营经济。目前全镇成规模的民营企业已发展到20余家,民营经济在全镇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显现出来,成为小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大力发展工业园区,构建城镇经济发展的平台。招商引资取得积极进展,签定进城合同80余份,首批7个重点项目累计投资15.5亿元。三是加快发展市场建设,构筑区域经济集聚中心。目前,全镇各类商业摊点已有2 000余家,总资产达25亿元。市场的繁荣,为农民进镇就业提供了机会和门路。四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养殖业,形成了群体规模。农业产业化转换的提高,为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是健全组织,完善小城镇建设管理机制。马头镇成立了土地、城建、城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谋划和组织实施全镇的城镇建设工作,使小城镇建设管理纳入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五、个性规划特色设计,展望城镇未来
小城镇在规划和建设上,切忌“贪大求高追新崇洋”,修建高楼群、宽街道、大广场,走入“千城一面”规划设计误区,而是要体现自身特色,“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将带来发展”。笔者认为,对马头镇进行规划时,应对其所处的城镇体系背景进行客观分析,确定头镇的拳头产品马及支柱产业,突出产业特色。尽量保持亲切自然的田园气息,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笔者的规划策略是:(1)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把马头打造成为工业卫星城。围绕建设工业卫星城市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框架,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管理水平。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居住小区、商贸小区和绿化、亮化、给排水、环卫等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力、辐射力和整体竞争力,努力构建邯郸市的组团式工业卫星城市。(2)搞好镇区绿化,向建设生态城市目标迈进。突出抓好“一廊”、“两带”、“一园”、“一网”(即市中华大街南延到成峰公路改造成为绿色景观走廊;滏阳河、牛河滨河景观绿带;马头高庙景观公园;镇区主次干道两侧全部设置5米~20米宽的园林景观绿线),加大环保力度,提高工业企业环保水平,逐步把马头镇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城镇。(3)提高全镇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深入推进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素质和生活质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社会。
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小城镇的建设具有纲领作用。规划只有具有自己的特点与特色,小城镇才有更大的发展。马头镇只有将自己的总体规划,放到更大的区域范围去比较分析,变镇区规划为镇域规划,实现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才能使其更好地确定合理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邯郸市规划设计院.邯郸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Z].
[2] 邯山区城乡规划局.邯山区城乡总体规划(2000―2020)[Z].
[3] 邯郸市统计局.邯郸辉煌五十年[Z].
[4] 李想.小城镇总体规划方法研究与探讨[D].吉林:大连理工大学,2005.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6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我们主要在五个体系方面建立规划管理模式,即乡村规划法规体系、乡村规划管理人才体系、乡村规划编制审批体系、乡村规划实施体系、乡村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体系。乡村规划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市乡村规划管理办法》已经完成初稿,《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府常务会原则通过,此外,我局投入10余万元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在共同组织编制《村庄规划和民居设计导则》。规划编制体系不断健全,丰润示范点共有22个乡镇、527个村庄需要编制规划,目前资金投入合计600万元,已经编制完成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8个乡镇正进行规划编制,其余乡镇正在进行地形***测量;已经编制完成村庄规划22个,253个村庄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其余村庄正进行地形***测量,资金投入累计约300万元。丰润区各乡镇全部成立了以书记或镇长为主任的规划委员会,并下设规划办公室,承担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目前共初审规划意见100件、选址意见书3件、审批建设方案7件、出具规划设计条件10件、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21件、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6件。此外,迁安示范点18个乡镇中已经有13个完成了规划成果编制工作;滦县响嘡镇投入资金30余万元已经编制完成了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平郑庄子镇和越河镇已经和规划设计单位签订协议,投入40万元开始编制镇总体规划。
此外,规划人才体系已经初步拟定培训工作计划,拟在今年小规模培训的基础上,明年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培训。规划实施和实施监督检查体系正在健全。
通过规划立法和示范点的试验示范,增强了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规划意识,具有*特色的乡村规划管理体系已经开始建立,有力的推进我我市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把示范项目按照实施方案抓紧落实,尽快完成。二是建立定期督促检查制度。三是实行局主要领导及时协调、调度制度,对项目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尽快解决,确保进度。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7
市委、市***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之年。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主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市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工作条例>办法》规定,现将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往严里抓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一项严肃的***治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区、镇、村层层开展专题培训。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推进机制。调整充实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定期调度、分析研判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牵头抓总,系统集成推进。召开全区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印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9年、2020年区委1号文件,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等文件,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区域联动、系统推进。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到规划先行。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编制《**区村布局规划》,编制*个村的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个村的村规划,确保村规划应编尽编。编制《**片区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五是注重项目策划,补齐短板弱项。编制《**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策划》,策划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梳理完善**区乡村振兴项目库,总计**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弱项,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滚动投资计划(2020-2022),连续两年累计整合涉农资金和交通、水利等资金**亿元,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入户便道、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个项目,实现项目化、清单化打表推进。
二、强化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往实处落
(一)聚焦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一是严格落实农业保供措施。全面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与忠县签订《生猪生产发展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县共建生猪生产基地和资源互助长效合作机制,开展生猪及其产品点对点调运,稳定我区生猪生产市场供应,提升我区猪肉保供能力。二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2018年以来,累计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约**里,改造通村通组路**公里,建成环金鳌山片区彩色健身步道**公里、南北登山步道**公里,规划建设健身(登山)步道5条11公里。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000亩。三是发展壮大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编制《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品牌农业奖补***策,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成功打造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6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到市级智慧农业项目1个,争取到***情期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销补助3.95万元,**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奖补50万元。四是做精做强乡村旅游业。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结合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推进“**”等乡村旅游项目,共建乡村旅游观光带。实施**片区景观打造,建设登山步道、观光果园、七彩梯田等项目。按照“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标准,整合资金**万元,因地制宜打造**个小微生特宜居示范点建设。五是组建专班强化招商。组建**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形成“周调度、月通报、季小结、年总结”工作机制,全年共接待来访企业24家(次)、拜访企业数量21家(次)。2020年签署涉及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9个,共计金额28.8亿元。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总抓手,强化农业农村改革系统集成,拓展“三变”改革覆盖范围,先后在**等4个村开展试点。全区32个行***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基本完成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个农民专业合作市级示范社全部监测合格,完成6个区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和入库。七是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纳入金融企业服务发展评价内容。截至11月末,辖区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约60亿元,同比增长22%。***情期间引导辖区银行落实定向授信贷款***策,通过专用再贷款支持涉农和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为184户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约1.6亿元。
(二)促进人才振兴,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一是摸清人才底数。建立乡村人才台账,实行实时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我区乡村人才共4大类481人,其中技能人才13人、乡村产业人才37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4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427人。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镇(街)设立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提供就业指导、***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将农民工纳入创业***策扶持范围。累计创建市级充分就业村5个、全国就业扶贫基地1个、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个、新建农村社会工作室3个,完成农村社工项目3个。三是聚力人才培养。推进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教师支教薄弱学校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各类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四是强化人才激励。加大返乡下乡创业支持力度,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万元,三年累计为20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5万元。协调辖区金融企业加强乡村区域业务,引导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对返乡创业人才置业兴业给予融资支持。积极落实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级***府派驻乡镇机构工作人员的乡镇补贴及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试用人员的工资高定***策。
(三)推动文化振兴,铸就乡村文明之魂。一是崇德向善风气更加浓厚。评选表彰孝善先进典型110余个;持续开展“乡贤善治”主题实践活动,各村共评选出新乡贤33名。打造**“五品家园”社区示范点。开展“理论直通车”“榜样面对面”宣讲活动3000余场。“理论直通车”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开展梦想课堂699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117场。组建**大普法宣讲团20余支,集中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活动304场,全区建有2块法治宣传专栏的村(社区)达到80%以上。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效。完成全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开展“非遗三进”宣传展示活动6场次,三年累计建成乡情陈列馆5个。三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完成8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6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动态全覆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在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个。四是村民文明素养切实提升。70%以上的行***村村规民约体现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要求,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过50%。开展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文明实践活动800余场次。成功创建全国文民村3个、市级文明村2个,开展“文明看我家”“家风润万家”等活动170余场次,成立“红白理事会”“治保会”等100余个。推荐高雪获评**市十大“乡村阅读榜样”。五是特色文化活动越加繁荣。成功举办2018—2020年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开展“听***话、感***恩、跟***走”系列宣讲活动7场次,送演出、***书、培训、讲座、展览等流动文化服务200余场。成功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5个。
(四)突出生态振兴,推动宜居村庄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新建成农村公厕2座,三年累计建成农村公厕5座;2020年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户,累计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户,**个村完成整村推进。完成**户卫生厕所提档升级改造。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巩固**个行***村生活垃圾治理,组建139人农村保洁员队伍。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三年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村有效治理比例达到100%;设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206个。三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25)》,完成黑臭水体排查,建成并投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座。四是全力提升村容村貌。建立明察暗访、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机制,共印发**期通报;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暗访;强化问题整改落实,举一反三,查漏补缺。2020年,成功创建宜居村庄**个,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安排专项资金**元用于处置农村大件垃圾;建成入户便道**公里;回收废旧农膜**吨。三年累计建成入户便道约**公里;回收废旧农膜约**吨;以“五沿”为重点,完成农村危旧房集中迁建**户,自主改造**户,累计整治提升旧房**户;安装路灯**盏;完成村庄场所绿化**亩;设置村规民约立牌**个。五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镇***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建立林长巡查和网格护林员制度。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个。争取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万元,2020年完成矿山修复任务9公顷,累计完成12.38公顷。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任务8000亩,其中森林抚育6000亩、经济林改造2000亩。全面完成长江流域渔船退捕工作。六是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印发**区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40%。严查露天焚烧秸秆,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改土。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以上。
(五)强化组织振兴,提供坚强***治保障。一是推动农村基层***建全面过硬。制定镇、村***建工作基本标准55条和示范创建条件39条。动态推进“规范村”“示范村”和“规范镇”“示范镇”晋位升级。二是强化软弱涣散村***组织整顿。2020年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组织**个,三年累计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组织**个。三是推进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区村(社区)***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区村(社区)干部及人选区级联审机制》,坚持凡进必审,实行动态筛查。组织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赴**开展乡村振兴培训**次。紧盯“蝇贪”等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开展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专项整治。四是落实农村***员发展三年规划。全区**个村累计发展农村***员**名,确保每村每3年至少发展1名***员。五是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争取中央财***资金100万元,配套资金150万元,推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有经营收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个,享受中央财***扶持村(共2个)中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占比达到100%。六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认真总结、着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经验。支持村、社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会和红白理事会,创办以普法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和“**普法微博等多种宣传平台。推广老马工作法,探索创新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三级工作体系。成立“**区人民调解中心驻法院调解室”。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实施“雪亮工程”,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智能化、网格化水平,镇街以上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与同级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通;创建平安村13个,占全区村总比40.63%。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8
我们主要在五个体系方面建立规划管理模式,即乡村规划法规体系、乡村规划管理人才体系、乡村规划编制审批体系、乡村规划实施体系、乡村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体系。乡村规划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市乡村规划管理办法》已经完成初稿,《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府常务会原则通过,此外,我局投入10余万元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在共同组织编制《村庄规划和民居设计导则》。规划编制体系不断健全,丰润示范点共有22个乡镇、527个村庄需要编制规划,目前资金投入合计600万元,已经编制完成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8个乡镇正进行规划编制,其余乡镇正在进行地形***测量;已经编制完成村庄规划22个,253个村庄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其余村庄正进行地形***测量,资金投入累计约300万元。丰润区各乡镇全部成立了以书记或镇长为主任的规划委员会,并下设规划办公室,承担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目前共初审规划意见100件、选址意见书3件、审批建设方案7件、出具规划设计条件10件、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21件、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6件。此外,迁安示范点18个乡镇中已经有13个完成了规划成果编制工作;滦县响嘡镇投入资金30余万元已经编制完成了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平郑庄子镇和越河镇已经和规划设计单位签订协议,投入40万元开始编制镇总体规划。
此外,规划人才体系已经初步拟定培训工作计划,拟在今年小规模培训的基础上,明年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培训。规划实施和实施监督检查体系正在健全。
通过规划立法和示范点的试验示范,增强了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规划意识,具有*特色的乡村规划管理体系已经开始建立,有力的推进我我市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把示范项目按照实施方案抓紧落实,尽快完成。二是建立定期督促检查制度。三是实行局主要领导及时协调、调度制度,对项目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尽快解决,确保进度。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9
基层一线成为
培养选拔干部的“主阵地”
在基层培养干部,从一线选拔人才,已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鲜明导向,“万名干部下基层”、“挂、包、帮”及创先争优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得基层一线成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阵地”。
在省委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提拔重用在重大工作、重大考验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
贯彻落实这些目标要求,则需要进一步畅通渠道,打破体制,建立健全从基层一线遴选和培养******干部的机制。从我省的实践来看,不少地方在建立竞争选拔机制、培训管理机制、科学考核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良好的成效。
从干部自身来说,在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使他们更能感受到普通群众的困难与艰辛,使他们更能意识到基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这些不仅能够培养起他们与人民群众的血肉感情,而且能提高他们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在***法系统工作多年的干部抓招商能行吗?”原任巴中市委***法委副书记、市委维稳办主任的孟进,在去年8月被安排到巴中市经济开发区任***工委副书记后,人们不禁有些疑问。其实,在巴中,像孟进这样从机关到一线任职的干部并不是少数。
从2006年开始,巴中市就尝试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到2009年,通过开展“挂、包、帮”、机关干部回乡开展群众工作、“双千工程”等活动,使机关干部下派到基层挂职锻炼的载体更加多样。去年7月,巴中市委正式出台文件,从制度层面推进在“三个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即在基层工作一线、招商引资一线、项目工作一线去培养锻炼、选拔任用和表彰奖励干部。
一线培养:干部成长的“练兵场”
巴中市***主任科员祁斌是个典型的“三门”干部,尽管业务知识很过硬,但却缺乏基层工作经验。2010年,他被选派到平昌县驷马镇挂任***副书记,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锻炼,征地拆迁补偿、城乡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他来说都是一道道难解的“习题”。经过一年多的扎实工作,祁斌参与的驷马镇文明新村建设、双城蔬菜产业园区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示范点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这一年的挂职,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基层组织的运行有了一定的认知,特别是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祁斌深有感触地说。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三个一线”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环境复杂,是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练兵场”。近年来,巴中市共有1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通过“三个一线”的方式在条件艰苦、困难较多、群众需要的地方得到锻炼提高,使他们在基层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群众,锤炼***性、锤炼作风,在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中增长才干。
2010年,巴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管理中心副主任白煜,被派到通江县广纳镇挂任副镇长。挂职期间,他带领全镇10余名大学生创立了全县首个大学生创业园,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同时整合镇域内产业发展,依托镇科学技术协会,创立了广纳镇农业技术协会、水产养殖协会、小家禽养殖协会、蔬菜种植协会等,为广纳镇农村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了有效模式。
一线选拔:干部成长的“直通车”
去年换届期间,因为一线工作实绩突出,南江县委***、***法委书记杨波被委以市投资促进委主任一职。他上任后,立即组织编制了全市招商引资规划、重大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了投资促进工作机制,理顺了招商引资工作流程,仅3个月时间,就牵头策划、包装、推介招商引资重点项目63个。在第十二届“西博会”上,他策划的“四川巴中投资项目推介会”,共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210.4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巴中市拓宽干部选任渠道,建立完善从“三个一线”遴选干部的机制,使来自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一线的优秀干部能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条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上得来”的良性循环链,使“三个一线”真正成为干部成长的“直通车”。
33岁的李全庆是江苏邳州人,2009年,他被公选到市教育局副局长岗位后,分管学校安全、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工作。由于李全庆在工作上业绩突出,使得巴中市在2010年全省教育科研排名中名列前茅,全市校园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去年,在巴中市换届中,李全庆又走上了共青团巴中市委书记的岗位。
在去年换届期间,巴中市9名******班子副职被提拔到市级交通、建设、农业、投资促进、扶贫移民等重要部门担任“一把手”,使在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真正拥有了平台、得到了重用。巴中市计划在3―5年的时间里,市、县(区)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三个一线”工作经历的达到一半以上,市、县(区)级机关中层干部队伍中具有两年以上“三个一线”工作经历的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市、县(区)级机关县处(乡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具有“三个一线”工作经历的达到100%。
待遇倾斜:干部成长的“希望田”
在巴中,连续在乡镇担任******正职满10周年以上,且德能勤绩突出、符合条件的现任乡镇******正职可享受副县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医疗待遇。这是巴中市推行***治经济待遇向“三个一线”倾斜的实例。
南江县南江镇***书记翁晓洪,从事基层工作28年,曾当过11年工商干部,又在双流乡、乐坝镇、南江镇等乡镇担任***副书记、乡镇长、***书记等职务达17年之久。2011年7月,按照规定,他开始享受副县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医疗待遇,这让他备受鼓舞。
巴中市积极落实各项激励保障措施,让干部安心在一线工作,切实让“三个一线”成为干部成长的“希望田”。市委专门出台***策,规定在乡镇连续担任******正职满10周年以上,可享受副县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医疗待遇;在乡镇连续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满10周年以上、且符合条件的,可享受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医疗待遇;在乡镇工作累计满20周年以上、且符合条件的科员,可享受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医疗待遇……***策实施以来,已有14名乡镇******正职享受了副县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医疗待遇。
同时,干部人事招考名额也向“三个一线”倾斜,巴中规定公开录用公务员和新提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应有一定名额定向招录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近年来,巴中市公选了22名优秀村***支部书记担任乡镇副职,公开考录15名优秀村(社区)***组织书记、村委会(居委会)主任为乡镇(街道)公务员,从大学生村干部中公开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59名。
链 接
我省实施“111计划”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乡镇建议
中***分类号: 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规划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未来发展状态进行预选的安排和设计,并给出未来行动路线的过程。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称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1]。在规划的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区域,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规划的着重点不一样,规划的内容体系也不一样。
一、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一)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英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英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部级规划、区域性规划、郡级规划、区级规划组成。部级规划叫规划***策指南,提出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方针***策。地区规划又叫区域规划指南,通过召开区域协调会议制定。郡级规划也叫结构规划,由每一个郡级的规划机关在土地测量的基础上,与相关委员会协商后提出本郡土地利用的方针、***策及发展的框架结构。区级规划也叫地方规划,是一种详细的发展和实施规划[2]。
2、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有三大类和六个层次。三大类是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用地增长管理规划。六个层次是部级、区域级、州级、地区级、县级和市镇级。县级规划是美国土地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注重资源经济情况的分析和用地分区的划定。市镇级规划的内容比较具体,属城市规划,并有相应比例的规划***。美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控制人口增长的一系列***策[3]。
3、日本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日本国土规划体系分为四级,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区域规划、都道府县规划、市村町规划。国家根据《国土综合开发法》(1950年)及其相应配套法规,相当集权的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大地区和特殊地区规划。都道府县规划即土地利用基本规划,将地域划分城市、农业、森林、自然公园、自然保护等五种,它落实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精神,听取市村町的建设要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市村町根据地方自治法制定规划并听取都道府县的建议。规划内容比较具体,属实施性详细规划,在市村町下还专门设有城市规划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且各市村町的情况差别较大[4]。
(二)国内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三个层次组成,形成了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处于最低层级,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目标、任务、各项控制指标最终都必须通过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得以落实,其内容应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最直接的依据。因此,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
二、现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几点不足
(一)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缺乏技术规范
由于规划区域、规划对象不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模式、方法不尽相同,在缺乏明确的编制技术思路和技术操作规程及要点提示的情况下,易导致规划水平不高,规划可操作性不强。
(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问题
目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件比例尺一般为1:10000,这主要是考虑到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但是万分之一比例尺的***件达不到按***审批用地、划分用地红线的程度,而且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水平总体不高,突出的表现为数、***、表、文不一致,这就使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不到保证,对规划的具体实施造成影响。
(三)规划间的协调和衔接存在问题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协调与衔接明显不够,主要体现在***件比例尺、***件现实性、城镇现状用地规模、人口统计口径、人均用地标准、基础设施布局、城镇规模定位、村庄撤并和整理等方面。
三、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完善建议
(一)加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指导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我国五级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其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明确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操作规程,注重规划人才的培养和技术设备的投入,推进乡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一体化进程。
(二)完善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责是具体落实职能规划的指标,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详细设计,做好***件上的定位控制和定量控制,其核心和重要成果就是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目前亟需加强GIS技术应用和制***方面的研究,为完善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三)注重规划间的协调和融合
当前要做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工作,首先应开展***件比例尺的协调工作,这是两规划衔接的基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测较大比例尺的土地和现状***,保持***件的现实性,这样才能将用地范围和用地界线协调好。其次要注重在城镇现状用地规模、人口统计口径、人均用地标准、基础设施布局、城镇规模定位、村庄撤并和整理等实质性内容方面的衔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同时编制这两项规划,统一资料口径,实现资料共享,统一编制的指导思想,加强建设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的配合。
参考文献:
1、黄宏胜.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唐红波.中英土地利用规划比较.[J].国土资源,2004,37(8).
3、黄伟.现代美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6).
4、王静.日本、韩国土地规划制度比较与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2001(3).
5、沈曙文.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四定”的内涵及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3).
6、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乡镇三区人才工作计划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