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新人培训体会10篇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1

本文来自之家

很早之前就听朋友反复提到中国人寿保险。那时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不知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作好一名业务人。于是找了无数的理由搪塞。是不是上天注定要我奋勇向前呢?在朋友热情的不厌其烦的努力下,我懵懵懂懂地来到了中国人寿福建宁德分公司举办的2004年第12期新人培训班。

“优秀的新人伙伴们晚上好”,一声特别的问候把我带进了迎新会上。多么新奇的企业文化,连鼓掌都有特别的要求。在众志成城的呐喊声中揭开连续三天的新人培训课。

人在努力得不够、用心得不够的时候,总喜欢创造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开脱自身,以便下台。总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总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因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决定,而是受他自己的信念所制约。成功与失败的差别是:成功者总是以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刚好相反。因此只要一句赞美、一个微笑或拥有一颗真挚分享的心,就可以给他人带去和分享美妙的成功感受。怀着感恩的心回报客户。也许这只是小小的善,小小的德,但都是成功的颗粒。 内容来自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不平凡的传奇故事,这些不平凡的传奇,是靠着不断的努力奋斗出来的。给自己一个希望和订立一个目标,因为它们是催促人们向前的最大动力。只要有希望和目标,生命便不会枯竭,生命就有了活力。

在这些天里我学到了许多,当我们初当业务员的时候,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推销受阻出现了挫折感怎么办?要学会百折不挠的精神,要有良好的心态,要不断学习技巧,发现并创造机会,与人沟通,建立诚信。退一步说,即便客户拒绝,我们从交往中不是多了一个朋友吗。有朋友的路,会越走越通的。在保险上得不到他们的帮助,说不定在别的方面让你受益匪浅呢。当然这要求我们一定要开诚布公,以信取人。因为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2

一、培训方式

定期集中培训。

二、培训内容

社会保障***策法规、业务及民生工程。

三、培训安排

2月中旬:举办全县社保系统2012年***风廉***建设暨社保业务培训会,会期半天。

培训对象:各乡镇社保所、新农合办、民***办负责人和社保局全体干部职工。

培训内容:专家讲解《如何增强法制观念,正确履行职责》;学习社会保障***策。

2月下旬:举办定点单位医保***策培训会,会期半天。

培训对象:定点医疗机构分管院长、医保办负责人和各定点零售药店负责人及有关人员。

培训内容:学习省卫生厅《2011年省、市级公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情况的通报》、《2011年全省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情况的通报》、《2011年全省二级及以下非***府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情况的通报》、《县医疗保险稽核管理实施办法》;通报2011年定点单位考核情况;分析2011年城乡医保运行情况;解读2012年城乡医保各项***策;讲解新农合信息系统申报等程序并布置慢性病、住院分娩即时结报工作;签订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

3月上旬:举办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业务培训会,会期半天。

培训对象:各乡镇分管领导、乡镇社保所、各社区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学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策;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巩固新成果,迎接全覆盖”百日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4月上旬:举办养老金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和农村低保集中复审工作培训会,会期半天。

培训对象:各乡镇分管领导、民***办主任、社保所、各社区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养老金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农村低保集中复审工作。

5月下旬:召开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培训会,会期半天。

培训对象:、天门几乡镇分管领导、社保所负责人。

培训内容: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7月上旬:召开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培训暨民生工程推进会,会期半天。

培训对象:各乡镇分管领导、民***办主任、社保所、社区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通报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门年度评审情况;研究部署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通报民生工程实施情况,部署下步工作任务。

11月上旬:召开民生工程迎检会,会期半天。

培训对象:各乡镇分管领导、民***办主任、社保所所长、合医办主任。

培训内容:通报民生工程实施情况,部署迎检工作任务。

12月上旬:召开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年终总结暨业务培训会,会期半天。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3

德国:实行“二元制”

德国保险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二元制”模式,让德国保险业的发展后劲十足。据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仅为20%,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则是职业教育,保险业七成以上的从业人员都参加过为期3年的职业培训,最终走上工作岗位。全德保险教育组织(以下简称BWV)就是“二战”后为保险业建立的一个职业教育组织,德国保险学院(简称DVA)在1995加入BWV,并成为BWV的一部分,这使职业教育培训活动在业界的协调合作得以加强。BWV业务范畴主要包括:保险专业技术培训和销售人员培训,并致力于以私人客户为主要目标群的保险从业人员资格培训。资格考试由BWV考试委员会举办,在全德21个地方设有考点。应试成功者会获取相应的文凭和一张证明卡。BWV采取区域化和网络化教育。BWV的网络由全德各大城市的42个***会员组成。由于拥有广泛的网络,BWV能够对当地的培训需求迅速反应,并确保保险员工能在本地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另外,BWV非常重视与其他培训机构的合作,特别是德国的一些保险组织和保险机构,如全德保险联合会、德国保险学院、德国精算协会、全德保险业雇主协会、德国各地商会、汉堡大学、汉堡联邦***事大学和汉堡应用科学大学等。

美国:学习项目丰富

美国的保险职业教育是世界一流的,高校教育、资格考试或认证体系、保险公司的内部培训以及各种继续教育计划,种类齐全、互为补充。美国学院为寿险销售人员提供专业教育,是美国国内一所金融服务行业职业教育学校的领先者,它提供的学习项目有:高冲击力的销售培训(LUTCF)、注册雇员福利顾问(REBC)、风险管理助理(ARM)、国际理财规划师(CFP) 证书、注册健康险核保师(RHU)、特许高级生活顾问资格考试课程(CASL)。美国保险协会也是美国提供保险职业教育的重要机构,主要包括美国特许财产与责任险承保师协会(CPCU)、美国寿险管理协会(LOMA)、财险精算师协会(CAS)、北美精算师协会(SOA)、美国健康险协会(HIAA)、国际理赔协会(ICS)以及保险数据管理协会(IDMA)等。以美国寿险管理学会(Life Office Management Associate,简称LOMA)为例,成立于1924 年,是一家民间的非盈利性的学术研究机构,该机构的宗旨是在国际保险和金融服务领域推广寿险行业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LOMA在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举行考试,每年应考人数超过10万人。LOMA提供的资格考试,包括:寿险管理学会会员(FLMI)资格、初级客户服务师(ACS)资格、高级客户服务师(PCS)资格、保险管理师(AIAA)资格、寿险财会师(AIAF)资格、保险法规督导师(AIRC)资格、年金保险管理师(AAPA)资格、再保险管理师(ARA)资格。众所周知的北美精算师协会(Society of Actuaries,简称SOA),是一个以服务于公众和学会会员为目标建立的教育、研究和专业性组织,它提供的精算师资格认证分为两个层次,准精算师(ASA)资格和精算师(FSA)资格。

英国:无固定模式

英国是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国家,并不断完善其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英国的保险职业教育不设固定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专门的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普通教育中渗透的职业教育。专门的职业教育以***府投入为主,在继续教育机构里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以公司投入为主,在公司里进行,保险学会提供保险职业资格认证。CII是英国皇家特许保险学会(the 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的简称,该学会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在全球保险和金融服务领域处于先导地位的专业组织,它所举办的资格考试在国际保险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有的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保险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必须有一个具备FCII资格的人,否则不能注册。该资格考试被公认为是国际保险业内最高水平的资格考试。CII系列资格考试主要包括四类:一是IFC保险基础证书资格考试;二是CIP保险实务证书资格考试;三是ACII准会员资格考试;四是FCII会员资格证书。为了保持精算师达到较高的职业标准,英国还开展精算师职业持续发展计划(CPD),对从业精算师进行职业再教育。

澳大利亚 :协会学会多方推动

澳大利亚的保险职业教育主要是由保险协会或学会组织推动的,并强调职业教育与***府的终身计划(CIP)保持一致。澳大利亚保险行业组织主要包括:澳大利亚保险理事会、投资和金融服务协会、国家保险经纪人组织、全国保险中介人协会、养老金协会、精算协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保险与金融学会(ANZIIIF,以下简称澳新学会)。澳新学会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屈一指的保险教育和培训机构,实施的培训活动主要包括:学位授予培训计划和会员资格考试制度。该学会于2000年在澳大利亚保险学会和新西兰保险学会基础上合并而成,目前有合格会员11794名,授予学位的保险培训计划包括非寿险、寿险、保险经纪、损失理算、财务规划。其毕业生可以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些大学申请修读本科、硕士和 MBA课程。此外,澳新学会还设计了“继续职业发展计划”,所有会员可以自愿选修。澳新学会各分支机构每年为会员进行职业培训和组织社会活动超过200次。此外,学会确立了保险业员工需要的核心能力标准,促使其它提供保险教育的机构据此重新规划教育和培训方案,并且设计了相应的评估方案,以确定员工是否符合这些标准。澳新学会开办的会员资格考试是为保险、金融界人士开办的一种专业考试。该项资格考试分为财产保险、保险经纪、损失理算和人寿保险4大类。

日本:全方位教育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4

关键词:保险;FD保险有限公司;员工培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产阶层的出现与扩大,保险客户逐渐从低端向高端方向发展,产生了更全面、更合理的规划资产的深层次的需求。这就要求保险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保险市场发展的变化。

一、员工培训的内容及重要性

公司员工培训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观念、心理等方面得到提高,保证员工具备承担其工作职责的能力,以按照预期的标准完成现在或将来的工作任务的能力。

(一)公司员工培训的内容

公司员工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五项,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态度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缺一不可,这五项彼此相互作用,都是公司培训的重点。所有公司培训的目的,都是保持和改善员工的绩效,从而保持或改善公司的绩效。

(二)公司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对公司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就公司而言,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对员工而言,培训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理解,增强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2.有利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改变工作态度和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员工培训可以让员工在各种培训课程中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改变工作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对保险公司而言,给人更好的服务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有利于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公司文化

公司文化是公司的灵魂,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文化体系。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层认同公司文化,会自觉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敬业精神。

二、FD保险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公司员工的人力资源结构

目前FD保险有限公司的员工分两类,一类是负责公司正常运作、提供人服务的内勤员工;另一类是做各家保险公司业务的外勤员工。现有内勤员工21人,外勤员工850人,两类员工共有871人。

FD保险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FD保险有限公司的员工结构主要表现:内勤员工以女性占大多数,在28岁以下的占54.55%,年龄相对较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91%,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且有一定的保险行业从业经验;外勤员工在28岁以上的占88%,年龄相对较大,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在35.18%,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但外勤员工的保险行业从业经验相对较丰富。

(二)公司员工培训的现状

在培训周期方面,有不定期的内勤员工的培训和固定每周六的外勤培训。

在培训内容方面,内勤员工的培训课程主要是:《公司目标》、《经营目标》、《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培训;外勤员工的培训课程主要有:《各保险公司业务***策》、《车辆险基础知识》、《企业财产险基础知识》、《货运险》、《业务激励方案》、《内部积分奖励》、《普益理财宝典》。

在培训讲师方面,一般情况下,公司的领导层会作为内勤员工的培训讲师,负责培训相关经营目标、工作绩效、服务态度。公司设有一名专职讲师,负责每周六的外勤员工的培训。

(三)公司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内勤员工培训中的问题及分析

第一,内勤员工培训周期不固定。对于内勤员工的培训没有固定的一个时间进行培训,只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才会组织内勤员工进行培训,每次培训的随机性较大,每次培训的时间间隔时长时短。

第二,内勤员工培训的内容单一。现有的内勤员工的培训只是和公司的经营目标及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内容不完善,只是单独就某些问题进行解决,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培训课程方案。每次培训内容跨度大,课程内容单一。

第三,内勤员工培训工作缺少培训组织者。现有的内勤员工培训由公司的领导层负责,培训的方式类似传统的工作会议,内勤员工培训结束后没有反馈结果,培训流程过于简单,缺少专人负责员工培训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反馈的负责人。目前培训部门的工作是按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或指示办事,安排职业培训的具体工作。

2.外勤员工培训中的问题及分析

第一,外勤员工的培训时间安排的较单一。现有外勤员工的培训时间只有每周六的上午安排培训,但每周六上午安排的培训,外勤员工参加的相对较少,大部分外勤员工利用休息时间去拜访客户等事情。

第二,外勤员工的培训内容固定。每周六的外勤员工的培训课程都是固定的,培训内容上不吸引外勤员工,而且培训课程更新慢,内容长期固定不变,导致外勤员工不积极参加培训。

第三,外勤员工的培训对象没有针对性。每周六的培训没有设定培训对象,例如:《车辆险基础知识》的培训对象是刚刚从事车险的新保险人,而对于老保险人就不愿意来参加培训。

三、FD保险有限公司员工培训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内勤员工培训问题的解决措施

1.固定内勤员工培训的周期

第一,每月最后一个周六的下午设为全体内勤员工的培训日。

第二,每半个月各部门经理组织一次,部门内勤员工培训。具体时间安排由各部门经理控制。

2.丰富内勤员工的培训内容

第一,更新培训课程。例如,《公司文化》、《公司阶段经营目标和达标情况》、《内部积分奖励讲解》等公司类培训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管理类培训。

第二,根据培训内容,灵活地改变培训方式。在传统的说教式培训方式中,可以创新培训方式,例如,把培训课程内容变成模拟场景、采用角色虚拟法、游戏法等培训方式,提高内勤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设置内勤员工培训管理员

第一,培训管理员负责每次内勤员工培训的培训反馈。整理培训情况,针对每个员工在培训的表现给出培训反馈意见。从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第二,培训管理员负责培训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准备工作。更好地为内勤员工培训提供有利条件。

(二)外勤员工培训问题的解决措施

1.有选择性的安排外勤员工的培训时间表

在外勤员工地培训时间表的设定上,应该提供多个时间段进行培训,方便外勤员工,主体保险公司一般在上午进行早会,所以要避开上午时间,尽可能选择下午时段,根据公司现阶段培训需求分析情况,培训时间设定为每周二下午1-4点、每周四下午1-4点、每周六上午9-11点,三个时间段,可以供外勤员工进行选择。

2.调整外勤员工培训课程

外勤员工的培训主要侧重于《各保险公司的业务***策》、《内部积分奖励讲解》,除此之外,应该增加一些《职业道德准则》、《社交礼仪》、《沟通技巧》、《电话礼仪》、《销售技巧》、《承保实务》、《理赔》、《服务项目》、《出单手续和流程》等培训课程。

3.建立外勤员工培训记录制度

给每个外勤员工配一个培训记录卡,通过培训记录卡可以反映外勤员工参加培训的具体情况,为更好地进行外勤员工培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四、FD保险有限公司员工培训实施质量保证措施

(一)制定培训战略目标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培训战略目标,通过增员和提高保费规模,来扩大保险中介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培训课程的设置,提高人的专业技能和销售技能,从而认同公司,对公司有归属感。

(二)提高培训需求分析水平

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培训之前需要对培训需求评估,明确培训目的。首先要对整个公司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公司要达成的目标;其次是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明确员工应该掌握何种技能,需要提高何种技能;最后是对培训对象的分析,对不同的员工应由区别地加以培训。

(三)提高培训组织的服务水平

在实施培训效果评价的过程中,组织者要及时与讲师、员工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并与讲师协调改进。组织者应对整个培训的所需物品和资料进行合理安排。组织者定期开培训课程评估会,发现组织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服务水平。

(四)重视培训后的反馈阶段

培训结束后,及时检查培训效果,对讲师的水平和培训的组织者让员工打分评价。同时,通过培训现场反馈情况、会后交流分析等形式,加深对培训课程的学习,跟踪员工培训的反馈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如今在保险公司中,人力资源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扮演着更加核心的角色,而员工培训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中显的尤为重要,对公司内勤员工和外勤员工的培训,成为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凌文轶,方俐洛.组织培训[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陈维***,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社,2002.

3.石金涛,康玉宁.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刘彩凤.培训管理[M].海天出版社,2002.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5

1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越来愈大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09年11月将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由原来的五类扩展到十类。除了原来规定的职介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项目可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外,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包括用于创业培训、初次创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型城市创建等)、创业见习(实训)生活补助、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信息网络建设和公共实训基地的能力建设,也可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此外,为了促进更多的困难人员就业,江苏省将岗位补贴范围扩大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各类用人单位,并加大对企业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稳岗补贴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的同时,支持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对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给予相应补贴。

2保险基金支出项目越来越细化以浙江省为例,2003年,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2003浙人大第3号),根据该条例有关建立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的法规,省***府颁布了《浙江省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管理暂行办法(》浙劳社就〔2003〕222号),对浙江省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的具体运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以杭州市的做法最具有代表性和规范性。杭州市的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主要用于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以下项目:职业培训补贴,包括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包括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企业稳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员工制家***服务企业社会保险补贴、用人单位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城镇退役士兵和随***家属一次性社会保险补贴、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包括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和困难企业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具体在操作过程中,一是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连续两年履行缴费义务,积极采取措施开展稳定就业工作、劳动关系稳定,上年度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人数(自然减员及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除外)少于单位上年度平均参保人数3%的、1000人以下的企业给予稳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稳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年内只能享受1次,且不得与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同时享受。二是对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服务企业,在与家***服务员签订劳动合同期限内,可按企业当年实际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给予全额补贴。三是对用人单位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四是经统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门批准后,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经费可适当用于补充小额贷款担保基金。

3就业服务内容和主体多样化如北京市的失业保险金用途,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任建新在记者采访中作了介绍,除了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给予本人失业保险待遇之外,还创新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策。比如,对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即“40/50”人员(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失业人员)、长期失业人员(失业一年以上)、残疾人、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可以申请享受岗位补贴。还有一种补贴是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可以享受三至五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府还鼓励认定的培训机构为失业人员开展职业培训的给予培训补贴,平均每人每年550元(培训一次,下同)。如果失业人员有创业意向,可以免费参加创业培训,给予培训机构每人每年1329元的补贴。对于就业特困人员也有托底安置的办法,北京市在每个街道都成立了公益性的就业组织,对安置就业特困人员给予专项补贴。另外,为鼓励职介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也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4建立就业专项资金,注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安徽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精神,经安徽省***府同意,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厅制定出台了《关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使用管理的补充通知》,于2014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项补贴资金的支付对象由单纯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扩大到可统筹用于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五类失业人员。二是提高两项补贴资金支付标准。三是提升两项补贴资金使用效益。失业保险基金中两项补贴资金与就业专项资金实行统筹安排,分项目支出。

5因地制宜稳定就业河南省的产能过剩和环境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因此,河南省在对失业保险金的使用用途探索中,主要从解决以上问题的角度进行了尝试。为做好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和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暂时性困难,稳定就业岗位,省***府于2013年10月出台了《关于使用失业保险金援企稳岗的意见》。《意见》指出,对因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策、经营受到影响、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连续缴费一年以上且无欠缴并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岗位、无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稳定岗位补贴,具体包括转岗培训补助、岗位补助和社会保险补助。转岗培训补助指在本企业内对职工开展转岗培训,培训合格且在新岗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每人最高不超过2200元的转岗培训补助。岗位补助和社会保险补助指的是对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岗位的企业,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岗位补助或社会保险补助。岗位补助和社会保险补助人数按照最高不超过企业实际参加失业保险人数的50%计算,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社会保险补助最高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缴费基数为标准计算。其他一些未列入试点的部分省市也开始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适度扩大了支出范围,有效缓解了基金结余虚高和参保人员待遇差的矛盾。如湖南省于2012年将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扩大到岗位补贴、转岗培训补贴、预防失业与失业人员服务费用支出,基金支出范围总额控制在上年度基金收入的20%以内;湖北、陕西等省份将对用人单位发放的稳岗补贴标准提高到该单位上年度失业保险缴费额的40%;甘肃省通过合理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完善失业人员尽快就业***策、医疗保险***策、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策等。

二、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功能拓展的问题

12012年底,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已达2930亿元,而据相关统计年鉴数字显示,2001-2012年失业保险受益人数量曲线呈抛物线状,2004年领取失业金人数创下历史最高,之后连年走低,2012年数据显示,领取失业金的人数为207万。这些数据是否意味着我国失业率也在大幅下降呢?根据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显示,同期城镇登记失业率曲线呈上扬态势,两条曲线走势明显相反,形成一个“剪刀口”现象,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对于现收现支的失业保险基金,如果结余高速增长,则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也会让人们对失业保险基金作用的发挥产生质疑。

2***策实施的问题首先,基金支出范围虽然扩大了,但是具体操作时,由于设定了一些条条框框,如在实施促进就业的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时,符合条件的企业较少,很多需要补助的企业被各种限制条件挡在补助对象之外,***策上的优惠无法让真正需要的企业受益。其次,失业保险和就业服务没能有效衔接。如德国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候,必须同时接受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而我国却没能在法律上把失业保险基金与促进就业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第三,功能拓展的实施主体欠缺,失业基金援助对象的甄别以及就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就会大打折扣。2010年,我国就业人数76105万人(约7.6亿),就业训练中心3192个,就业训练人数8179266人(约818万),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0144个,培训人数115565951人(约1.16亿),职业技能鉴定机构9803个,全年完成鉴定考核人数16575457人(约1658万)。第四,资源整合效率低下,就业扶持资金与失业保险基金在支出项目上重合,项目资金重复利用情况也比较严重。

3失业保险基金的就业促进功能较弱我国用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金比例较低,1996年以来,用于发放失业保险金的支出占失业保险金总支出的比例逐年递增,1996年为50.92%,1999年为65.68%,2000年为78.58%。2001年为78.98%。2001年,用于促进就业方面的投入只占失业保险金总支出的10%左右,2004年,上海、北京等地最高为16%左右,大部分地区不到10%,甚至不足5%。4试点省份的功能拓展绩效有待评估从2006年开始,东部7省(市)进行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工作。从各地经验来看,也确实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上有了很多创新,但至今却还没有看到绩效评估结果。而且,试点一直仅仅局限在7个省(市),其他省份也在积极探索一些好的做法,但由于不是试点省份和地区,步子不敢迈得太大,束缚了其他省份的手脚。所以,应及时对试点省份的试点状况进行绩效评估,弄清问题和成绩,为试点的全面铺开提供基础保证。

三、推动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发挥更大效益的对策建议

1更新理念、创新制度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预防失业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是失业保险的三大基本功能,基本保障被认为是消极保障,而预防失业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被称为积极保障。现在许多国家认同把消极的失业保险理念变为积极的就业理念,把事后补救变为积极的事前预防,更加重视预防失业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英国在1996年把失业保险制度变成求职者津贴制度,日本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以1947年《失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的。1974年《,雇用保险法》取代了原来的《失业保险法》,以“雇用保险”替代了“失业保险”,开始从消极的失业***策向积极的就业***策转变,1979年又经修改,制度结构与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雇用保险制度由保障基本生活与促进就业两部分构成,在对失业者进行生活安置的基础上,强化了调整雇用状态,扩大雇用机会,促进劳动能力的开发与提高,增进与改善劳动者福利等功能。我国也应把失业与就业的资源整合起来,合理衔接两个制度,从消极保障***策向积极保障***策转变。

2均衡失业保险基金在失业保险和就业援助服务上的支出比重我国目前就业援助服务发展严重滞后失业保险发展,表现在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中用于积极保障的支出比例太低,用于消极保障的支出比例太大。大部分省份用于就业援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10%以下。在OECD的32个国家中,有17个国家消极保障措施的基金支出比例是在60%到78%之间;有9个国家在60%到50%之间;有6个国家用于消极保障的基金支出比例在50%以下,分别是智利、日本、墨西哥、波兰、瑞典和英国,主要比例集中在40%多。墨西哥比较特殊,墨西哥将所有的失业保险基金全部用于公共就业服务、培训、就业激励,在消极保障措施方面的支出为零。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有步骤地提高失业保险基金对就业援助的比重。

3大力拓展就业援助功能毋庸置疑,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向就业援助方面倾斜的趋势是整个世界的共识。这一***策价值取向可以通过***策的创新和财***预算的支持来实现,但是,要想让失业保险基金对就业援助的基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并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好的就业援助机制来支撑。我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功能拓展措施,但没有好的渠道和手段,并配套相关的实施措施和监督机制,好的制度也就无法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首先,丰富援助内容,细化援助方案。我国各地的援助内容已经很多样了,但是,还需要更加细化才能达到更好的援助效果。例如,美国就业援助内容细化到个人就业计划开发;英国把失业对象分类得非常细致,按照失业时间,细化到失业3个月劳动者的就业方案,失业6个月劳动者的就业方案。其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使就业援助主体多元化。美国就业援助主体有***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民间非营利服务机构、***府与民间合作的服务机构以及社区就业服务中心;英国也是同时有***府、私人和志愿组织提供就业援助服务;德国***府更注重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完成就业***策研究和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临时岗位提供等。我国***府就业援助机构比较多,但民间力量发挥得不足。可以参考国际经验,采取***府购买的方式,让民间组织和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第三,重视就业培训。德国的就业培训不仅采取企业内部技术培训,同时还与职业技术学校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如发放“培训券”,让失业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我国就业培训内容比较模式化,也没能做到有的放矢,建议对不同对象采取差异化培训。另外,美国的“一站式就业服务”理念,英国的“一对一”就业顾问式服务模式也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社区就业服务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积极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让劳动力的需求资源和供给资源在这里无缝对接,让所有有就业愿望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6

一、“十五”时期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十五”时期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取得的成果

“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劳动保障重大方针***策和法律法规,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劳动保障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广大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圆满完成了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劳动保障体系,为“*”时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发展。通过贯彻实施***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等***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就业格局。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逐年增加,*年新增就业人员8.8万人,使我市城镇职工人数由1999年39万人增加到*年的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通过大力发展和培育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全市已经形成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初见成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十五”时期,大力开展再就业工程,共培训下岗失业职工9.4万人,其中创业培训2000人;共有5.3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创办企业500余家,带动就业3600人,保持了就业形势的稳定。

2.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和水平稳步提高。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国家、社会及个人办学相结合,为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截至*年底,全市开办技工学校8所,其中对外招生的技工学校4所,在校生6000余人。全市已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98家,年培训2.9万余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就业训练中心5所,年培训1.1万余人;部分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职工培训中心,年培训在岗职工1万余人。全市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40个,开展了近百个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先后有4万人参加职业技术等级鉴定。目前全市共有高级工1.8万余人,技师和高级技师2200余人,企业职工劳动技能明显提高。

3.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通过深化企业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实现了企业自主用工、自主分配,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流动的劳动就业和工资分配格局。全市各级各类企业用工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年有936家企业与职工代表签订了集体合同;企业工资分配普遍实行了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有150余家企业与职工代表签订了工资集体协议;市、县(市)分别调整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并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工资增长指导线指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万元。为引导求职人员择业,市区建立了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每年调查并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

4.社会保险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通过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全市普遍实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社会保险。截至*年底,全市有43万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1万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有5.3万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38万多名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42.2万名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24.6万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20.5万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女工生育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市、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分别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证了基金的安全、完整和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5.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职工权益得到保障。通过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企业和职工的劳动保障权益得到保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市、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分别设立了劳动保障法制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保障行***复议、劳动仲裁、监察、接待及处理制度。全市劳动保障依法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行***审批、行***许可项目进一步减少,手续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年全市共处理劳动保障行***复议和行***诉讼案件47起;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568起;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454起,涉及职工741人。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得到了及时、有效地纠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维护。

6.劳动保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共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及服务站90多个,在127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构建了劳动保障工作向乡镇、街道延伸的新格局。市劳动保障局建立了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73个,形成了集职业介绍、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监察仲裁服务为一体,劳动保障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机制,促进了劳动保障工作作风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企业和职工。

(二)我市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困难

1.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市有9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按照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市农村每年将有10万余名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城镇非农业,对城镇就业造成极大压力。

2.随着企业发展对职工素质要求的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市城镇新增劳动力中,有20%是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占3.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9.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5.9%。而企业用工基本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需要各级职业培训机构每年要承担10万人以上的培训任务。目前,我市职业培训教学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与培训任务不相适应。

3.社会保险费筹资渠道单一,基金支撑能力弱,社会保险面临困难。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十分困难,欠费严重,金额巨大。截至*年底,全市养老保险基金储备金可支付5.36个月,个别县的养老保险储备金已经出现危机;全市失业保险储备金只可支付5个月,市直结余基金不足支付一个月,急需扩大地方财***对社会保险的投入。工伤、生育保险发展不平衡,覆盖面小;非公经济发展中很多职工还游离于社会保险之外;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险***策不健全,急需加大工作力度。

4.社会分配不公和企业工资分配不规范,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驻安中央、省属的金融、电信、电子、钢铁企业工资收入水平比市属企业高得多,并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市属少数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的职工工资收入较高,部分企业经营者的收入过高,拉大了不同行业之间、同行业经营者与一线工人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且分配透明度低,分配秩序混乱,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5.随着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大,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已严重阻碍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期间我市劳动保障事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时期,我市劳动保障事业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方向,以构建和谐安阳为统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策,强化***府促进就业职能,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培训,搞好就业服务,努力扩大就业,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保障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大财***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完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主要目标任务

1.积极促进充分就业。“*”时期,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万人以上,非公经济安置就业率达到20%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年前,形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就业格局。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期间,力争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每年递增10万人,到“*”末,全市劳务输出达到100万人次。积极统筹城乡就业,保障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2.建立现代企业劳动工资制度。企业用工行为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切实保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重点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国企改制、破产企业职工以及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工作。“*”末实现企业用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5%;理顺分配关系,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府监控指导”的原则,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格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调整机制。“*”时期,力争实现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年均提高5%的目标。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到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68万人。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运行规范高效。2007年前,实现城镇各类人员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非公经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完善,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养老保险管理办法规范运行;做实个人帐户;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起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水平挂钩的新机制;实行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退休人员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得到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体系更加完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参保对象扩大到农民工、困难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覆盖范围更广。工伤保险机构健全,行***和事业经办职能划分规范,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实现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参保职工覆盖高危行业和农民工。女工生育保险制度更加规范,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险基金安全、完整并实现保值增值。财***预算投入力度增大,社会保险基金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4.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积极开展就业前培训,通过财***补贴开展劳动预备制教育,组织农村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技工学校建设贯彻“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十六字方针,把技工学校办成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指导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职业技能综合培训基地。整合技工学校教育资源,“*”期间,在市化工技校与市技工学校合并的基础上,投资建设安阳技师学院,规划占地600亩,在校生人数达6000人以上;各县(市)建立一所技工学校。加强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建设,投资建设市就业训练基地,扩建、完善县(市、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期间,建成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就业培训体系,年培训量达到10万人次以上。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学行为,增加办学网点,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积极开展用人单位在职培训,提高在职职工的技术水平。“*”末,建立起以安阳技师学院为龙头,县(市、区)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企业培训机构为基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为重要补充的技能人才培训网络。通过就业前培训、转岗创业培训、在岗培训,全面提高我市职工队伍素质,到2010年,实现在职职工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各占3:5:2的技能结构比例。

5.提高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建立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完成“金保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实行劳动保障“一卡通”;完善“12333”劳动保障专用电话功能,实现人工应答和自动语音查询服务;扩建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上职业介绍服务系统,实现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共享;建立“银劳企互联”,开展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建立劳动保障监测评估和预测预警系统,实现劳动保障系统办公自动化。

6.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制定实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强化依法行***,健全和完善行******责任制、***监督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实行行***许可、行***审批、审核统一受理、全程服务。推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档案,实行失信惩戒制度,加大劳动保障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建设,建立安阳市劳动仲裁院,增强劳动保障维权力度。

7.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实施“金保工程”基层工作站建设;组织开展辖区内的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进行劳动保障***策宣传、就业服务、劳动管理、社会保险及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等活动;实现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服务制度化,信息网络化。

三、完成目标任务的措施及步骤

(一)劳动就业

1.广开就业门路,扩大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二是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为企业富余人员再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大力提倡非正规就业,为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创造新的途径;四是大力发展劳动服务公司和社区服务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

2.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一是完善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和免费就业服务制度;二是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制度;四是实现功能多元化、服务人性化、队伍专业化、手段信息化职业介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六是面向社会服务,动员社会资源,接受社会监督,以群众满意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标准。

3.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发达地区合理有序流动。一是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提供服务;二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策、法律法规知识、技能、技术、安全常识及公民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培训,优化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为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创造条件;三是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农业“双赢”;四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消除体制和***策障碍,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五是加快城乡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六是结合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七是切实保障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转包、租赁、互换或其他方式流转的权利和利益;八是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精神,继续清理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策和各种乱收费,积极为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集中力量解决好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和职业病防护无保障等突出问题。

(二)职业技能培训

1.继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提高劳动者初次就业的能力。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面向城乡初、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争取地方财***补贴,组织开展劳动预备制教育。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和技工学校短训班为主渠道,结合初次就业备案、工商营业执照办理、持证上岗监察,使初、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前得到一年以上的职业技术培训。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优先从取得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2.加强再就业培训力度,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一是继续发挥***府培训机构的主导作用,市、县(市、区)两级就业训练中心、技校,要在培训的组织、内容的安排、人员数量上起带头示范作用;二是努力提高企业岗位技能培训能力;三是大力支持社会办学力量开展就业培训;四是把市场用工需求与培训联为一体,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把市场职业指导与培训联为一体,增强培训就业的灵活性;把完善服务与培训联为一体,增强培训就业的实效性;五是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能力。

3.加强培训网络建设。按照***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支持个人投资的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思路,加大财***、师资、技术扶持力度,扩大市高级技师学院的培训能力,并以此为龙头,构建***府、社会、个人多层次办学的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到2010年,实现全市培训城镇高技能人才1.5万人,其中高级工1.2万人、技师3000人,力争使高技能人才占技工总量的20%以上。

4.提高企业在职培训能力。健全、规范大中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全市年培训在职职工2万人以上,使企业培训规模化、制度化、市场化,逐步形成以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的企业职工队伍。到2010年,企业要利用各种培训资源,把在职职工轮训一遍。

5.健全和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岗位技能激励机制,将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和待遇相结合,切实落实技能人才待遇。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鉴定工作做大做强。到2010年,全市力争建立和完善涉及100多个工种的鉴定站(所)50所,年鉴定达到2万人次。凡通过劳动保障部门考取的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被聘用的,享受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并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及本人技术等级的提升相应调整工资福利待遇。

6.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技术人才队伍。到2010年,配合农业局及有关部门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60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次,提高农民从业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7.抓好县(市、区)技工学校建设及就业训练中心的组建扩建工程。市就业训练中心要扩大规模,增加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力量,“*”期间,各县(市)要建设一所技工学校并投入使用;建成占地20亩,一次容纳1500人,年培训能力达6000人,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机构。各县(市、区)也要建设具备有一定培训能力的就业训练中心。

(三)工资分配

1.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分配行为。建立科学的企业工资决策程序和机制,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立企业和劳动者在工资决定机制中的平等地位。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合理确定企业经营者、科技人员、一线工人的分配关系,引导企业合理确定经济效益增长与工资分配增长的比例关系及按劳分配和按其它生产要素分配的比例关系。

2.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行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多种工资分配形式,在关键重要岗位实行按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分配的办法;建立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岗位工资水平,实行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保护合法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3.强化***府对工资分配的调控职能。通过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通过制定企业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制定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指导企业工资水平随经济效益增长而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四条保障线”,通过对最低工资保障线、失业职工生活救济保障线、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金保障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调节,维护社会公平,使全体公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四)社会保险

1.强化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律意识,扩大参保覆盖面,提高基金征缴率,不断提升统筹层次。在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覆盖面。2010年前,实现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末,各项保险的参保覆盖面达95%以上。

2.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保险体系。

(1)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办法。制定和完善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办法,建立城镇居民及企业职工供养亲属医疗保险办法。对灵活就业的低收入者采取选择性参加养老保险、互助及大病救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使所有职工都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2)改革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实行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分帐管理,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准确核定缴费基数,合理控制替代水平;拓宽筹资渠道,扩大基金来源,建立改制、破产企业从资产变现中为职工预留保险费的办法;推进企业建立年金制度,鼓励企业实行补充保险;逐步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保险、个人储蓄保险相补充的多种养老保险层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个人交费与退休待遇相结合的办法,扩大覆盖面,提高征缴率。

(3)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办法,扩大覆盖面。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部、省属单位参加医疗保险的工作力度。实行企业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鼓励企业开展补充医疗保险、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商业大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四级医疗保险层次。

(4)建立健全失业保险个人交费记录制度,实现失业职工接收和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扩大参保范围,制定私营、个体企业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办法,探索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失业保险办法。要结合社会就业登记制度,及时、准确地接收失业人员,防止和避免冒领失业救济金行为;要探索失业救济和鼓励创业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失业救济金的作用,促进失业人员早日再就业。建立失业预警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手段,对失业进行调控。

(5)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缴费率与企业工伤事故发生率挂钩的办法,探索促进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途径;规范工伤医疗管理办法,完善工伤医疗定点医院和报销范围,有效使用保险基金。

(6)完善和改进女工生育保险制度及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管理办法,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3.启动“金保工程”,建立社会保险统一稽核、统一征缴机制。要整合各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力量,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使用统一的应用管理软件,实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一致化,数据共享化,制约一体化。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保险统一征缴队伍,实行社会保险费征缴奖励机制,加大征缴力度,逐步实现五项社会保险从分单征缴制向一单征缴制的转变,实现同一统筹层次的社会保险费集中征缴、分帐管理的征缴管理模式。

4.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力度,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基金征缴、支付、结存和管理运营实施全程监督,通过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5.加大社会保险财***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保险健康发展。要使社会基本保险的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保持一个合理关系,要加大财***预算支出结构,各级财***应每年按一定比例提取新增财***收入资金,补充社会保险基金,加强社会保险抗风险能力。

6.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及营运要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公开、透明、安全。社会保险基金结余部分除留足必要的周转金外,应按照安全、有效的原则,及时将结余基金转定存、购买国库券以及国家银行发行的债券,用最稳定的方式进行保值增值。

(五)基础建设和保障能力建设

1.加强全市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市、县(市、区)劳动保障法制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加强基础建设,充实人员,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增强现代化办案手段,提高依法行***、依法维权能力。要进一步扩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规范劳动保障监察行为,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法制化、正规化、制度化。要积极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改革,建立市、县(市、区)两级劳动仲裁院,推动全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实体化、专业化建设。二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工作手段,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扶助困难群体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健全各级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向社会开展公共就业服务。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7

认真贯彻***的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为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失业职工再就业3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再就业培训3500人,创业培训13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5800人。建立就业创业孵化基地18个,直接培养推荐创业典型66人,扶持农民从事高效农业创业2000人。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引进50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50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50名高层次管理人才、5000名高校毕业生和5000名蓝领技能人才。企业“五大保险”新增扩面775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9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5%,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6%。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按期结案率均为100%。干部安置率100%。

三、工作重点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策,促进城乡居民稳定就业。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策,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需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探索建立就业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基层、农村就业。大力实施面向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动态长效帮扶机制,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为零。以实施城乡“五统一”就业培训***策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继续推进“两个充分”创建活动,力争“充分就业村”创建率达80%、“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率达20%。实施招工引劳工程,加强对外劳务合作,新建3-5个外埠劳务基地,缓解县内重点企业“用工难”问题。

(二)以创业扶持为重点,扎实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创新***策扶持机制,进一步拓宽创业扶持对象,加大资金融通支持和创业补贴扶持,优化创业环境。按照“***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整合社会创业资源,协同做好创业服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县、镇、村三级创业服务网络。建立创业意向人员信息库和创业人员动态管理数据库,对创业人员定期进行跟踪服务。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建立行***推动、***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创业孵化基地运作机制,以东区西园、省级留学生创业园、启迪()软件科技园、523文化产业园为主要依托,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劳动者创业提供广阔平台。针对创业者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鼓励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参加培训。强化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策及创业咨询、创业孵化等服务手段的衔接,健全***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全面实施人才工程,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优惠***策宣传力度,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人才引进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力争全面完成全年人才引进任务。加强人才基地建设与对外协作,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加强与重点高校的合作,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探索在国外挂牌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制定吸引高层次“归人才”的工作规划,组织企业赴国外招聘创新人才和高尖端人才。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有效增强人才的集聚力和承载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企业高级技师培训、鉴定试点工作,全面完成职业技能鉴定、技师和高级技师各项指标。认真做好职称、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工作。尝试推行职称网上答辩,减少企业职称申报成本。加强科技人员管理,重点抓好“双专家”选拔推荐、博士后工作站管理等工作。

(四)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开展“社会保险扫盲年”活动,力争实现以养老、医疗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城乡居民。认真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不断扩大企业职工“五大保险”覆盖范围。加大社会保险稽查力度,全面清理企业欠费,确保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结报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认真贯彻新《工伤保险条例》,切实维护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将全县在职村干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采取总量控制、定额支付、单病种结算相结合的结算办法,力求各项医疗保险基金平稳运行。加大医疗保险稽查力度,建立县外医疗分析专家组和网上预警提示系统,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面工作,确保完成全年扩面任务。规范退休审批、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准确支付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待遇。推行和完善社会保险网上业务大厅和手机社保通业务,提升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水平。探索新农保参保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医疗保险持证缴费、银行代收方式,并通过手机、电话等信息化手段提醒告知。对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实行邮***投递,让参保人员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做好“社会保障卡”开发各项准备工作。

(五)坚持稳妥操作,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行为,巩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成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稳妥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用人新机制。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探索适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招聘办法,不断提高人事考试科学化水平,确保各项人事考试任务安全顺利完成。切实做好安置工作,改进和完善安置办法,确保完成全年安置任务。做好干部考前培训、岗前培训、安置前适应性培训等相关工作。加强自主择业干部的管理服务,继续做好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六)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公务员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公务员选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公务员考录规定,协助省市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以及定向录用大学生“村官”等工作。创新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日常考核制度,规范年度考核工作,完善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评比表彰活动,加强公务员表彰奖励综合管理。继续抓好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等“四类培训”,实施新一轮“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组织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文化建设,强化对公务员的监督和约束,依法开展纪律惩戒。

(七)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着重提高小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引导和规范企业依法用工,改善劳动条件,促进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适时合理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企业健全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提高企业一线职工的工资水平。健全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强企业欠薪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工资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活动,加大对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体系,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机制,提高监察***效能。坚持“调裁结合、以调为主”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劳资纠纷调解三级网络,充分发挥职工维权工作站的作用,整合各方社会资源,构筑多方位的争议防控和处理体系,使劳资纠纷在基层得到妥善解决。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务实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各镇***、***府要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负总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行***主管部门的综合管理职能,加强对具体业务工作的服务、指导、管理和督查;科技、教育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建设人才强县步伐;宣传部门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宣传,推动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门要优先安排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配套资金;地税部门要认真抓好社会保障基金征收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审计、***门要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确保社保基金合理使用;工会、公安、司法、住建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共同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8

1、“十一五”期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克拉玛依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市、区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市统筹城乡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的开展着各项工作,顺利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1)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策落实到位。

近年来克拉玛依区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优势,加大了投入力度,扩大就业和培训宣传深度和广度。建立了高效的促进就业资金保障机制,按照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的经费预算方案,积极调整财***支出结构,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向用人单位和失业人员宣传各项优惠***策,使各项***策落实到位,各项补贴金额逐年增多。(补贴40.52万、补贴87.35万、补贴86.39万、补贴870.8万、年截止目前补贴348.47万)

(2)培训促就业工作取得良好实效。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技能,贯彻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准入制度,切实做到以培训促就业。“十一五”期间,克拉玛依区拓宽培训思路,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确定了失业人员培训工作思路和计划,建立健全各类培训台帐,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有80%的学员实现了就业,真正的起到了培训促就业的良好实效。(培训321人、培训1038人、培训733人、培训1268人、年截止目前培训1019人)

(3)就业困难群体得到了有效的帮扶。

近年来,随着就业困难群体范围的扩大,就业困难人员也逐年增多,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克拉玛依区加大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推进困难群体就业,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由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每月利用不同形式共同对困难人员入户进行帮扶。及时将每月收集的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就业***策送到困难人员手中,对所有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了入户调查、推荐岗位、跟踪回访“一条龙”的优质服务。通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缓解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矛盾。

(4)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

“十一五”期间,克拉玛依区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做为日常重点工作来抓,每季度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对创建的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并加强了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各社区均能按照“充分就业社区”的7项标准开展工作。末已有34个社区创建成“充分就业社区”,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末要将60%的社区创建成“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任务。

(5)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平台。

“十一五”期间克拉玛依区建立并完善了覆盖区、乡、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并按照“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建设要求,对照“六个到位”标准,实现了各工作平***公设施高标准、规范化。同时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用工信息、就业再就业统计等工作下移到乡、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了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2、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完成情况

截至9月底,克拉玛依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人员1133人,完成市统筹城乡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下达就业目标任务的113%;结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77人;辖区共85家用工单位提供岗位1393个,完成提供有效岗位目标任务的116%;开发公益性岗位93个,完成开发公益性岗位目标任务的155%。

(二)社会保险工作

1、社会保险扩面完成情况

(1)养老保险扩面征缴846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00人的282%;失业保险扩面征缴588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294人的248%,医疗保险扩面征缴776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500人的155%,生育保险扩面征缴650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200人的325%,工伤保险缴费扩面征缴900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100人的900%。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265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1260万元,失业保险费收入135万元,医疗保险费收入780万元,生育医疗保险费收入67万元,工伤保险费收入23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57.2万元,其中支付生育保险金67万元,支付工伤保险金1.6万元,支付失业保险金1.6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177万元,养老保险基金转移支出4万元,养老保险丧葬抚恤及其他支出6万元。

(2)养老保险扩面征缴1093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50人的312%;失业保险扩面征缴818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120人的682%,医疗保险扩面征缴996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00人的332%,生育保险扩面征缴884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67人的1319%,工伤保险缴费扩面征缴1039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550人的189%。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222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1822万元,失业保险费收入183万元,医疗保险费收入1088万元,生育医疗保险费收入88万元,工伤保险费收入41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00.5万元,其中支付生育保险金106万元,支付工伤保险金4万元,支付失业保险金3.5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278万元,养老保险基金转移支出4万元,养老保险丧葬抚恤及其他支出5万元。

(3)养老保险扩面征缴1863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50人的532%;失业保险扩面征缴1462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120人的1218%,医疗保险扩面征缴897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00人的299%,生育保险扩面征缴1491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50人的426%,工伤保险缴费扩面征缴1496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50人的427%。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759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541万元,失业保险费收入259万元,医疗保险费收入2653万元,生育医疗保险费收入129万元,工伤保险费收入68万元,补充医疗保险费收入93万元,进城务工住院医疗保险收入16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46.8万元,其中支付生育保险金139万元,支付工伤保险金15万元,支付失业保险金4.8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461万元,养老保险基金转移支出12万元,养老保险丧葬抚恤及其他支出4万元,补充医疗保险费支出7万元,进城务工住院医疗保险支出4万元。

(4),养老保险扩面征缴1849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30人的560%;失业保险扩面征缴1578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150人的1052%;医疗保险扩面征缴1007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260人的387%;生育保险扩面征缴1566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280人的559%;工伤保险扩面征缴1698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300人的566%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811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3330万元,失业保险费收入339万元,医疗保险费收入1762万元,生育医疗保险费收入161万元,工伤保险费收入94万元,补充医疗保险费收入110万元,进城务工住院医疗保险收入15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41万元,其中支付生育保险金199万元,支付工伤保险金28万元,支付失业保险金55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527万元,养老保险基金转移支出5万元,养老保险丧葬抚恤及其他支出16万元,补充医疗保险费支出6万元,进城务工住院医疗保险支出5万元。

(5)年月,,养老保险扩面征缴1718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1100人的156%;失业保险扩面征缴1398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900人的155%;医疗保险扩面征缴969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700人的139%;生育保险扩面征缴1442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900人的160%;工伤保险扩面征缴1383人,完成扩面征缴任务1100人的126%。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088万元,其中:养老保险缴费300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4000万元的75%;失业保险缴费30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370万元的83%;医疗保险缴费156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1950万元的80%;生育保险缴费13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170万元的80%;工伤保险缴费8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95万元的85%,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75%以上。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16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转移支出0.2万元,养老保险其他支出2.8元,失业保险救济金支出5万元,困难企业补助5万元(失业),医疗保险支出349万元,生育保险支出142万元,工伤保险支出12万元,按月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根据市人民***府《关于印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新克***发[]28号),克拉玛依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工作于月开始,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费报销工作下移,参保人员可在就近的街道(乡)劳动保障事务所报销,方便居民。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根据市人民***府《关于印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新克***发[]31号),区积极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9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加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水平和就业培训计划,确保***府能承受,被征地农民能接受,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2、统一制度,方便衔接。全市建立统一的被征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别于城镇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又能与城镇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

3、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具体实施中,区分情况,以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培训重点,以大龄和老龄被征地农民为社会保障重点,统筹考虑,分类实行保障。

二、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对象

我市城镇规划区内,因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需要经有土地征收批准权的人民***府批准,由相应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统一征地后,人均耕地不足0.3亩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利,年满18周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

下列人员不在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范围:未达到劳动年龄段的;土地被征收后,重新获得调剂土地的;土地被征收后,已领取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且户口已迁往外地(市)或出国(境)定居的;服刑期内的。

三、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

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要纳入就业再就业整体规划。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有效使用培训和就业资金,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合适的就业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取得职业资格认证,从而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策。制定相关的鼓励***策,督促指导征地单位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就业安置可以采取用地单位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并与符合就业条件的安置对象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用地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被征地农民三方签订合同委托安置的方式。要针对被征地农民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全市职业培训范畴,开展多种方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一)养老保险

新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及待遇,按以下办法执订:

1、新被征地农民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标准统一确定为260元/月。按本人所处的不同年龄段一次性分别缴纳5-16年的养老保险费,所需资金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承担60%,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扣缴。***府补助40%,从土地出让金收入等***府财***资金中列支。

2、新被征地农民符合领取养老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在一次性缴纳5—15年的养老保险费后,从缴费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

3、新被征地农民接近领取养老金年龄(男年满50不满60周岁、女年满40不满55周岁)的人员,一次性缴纳16年的养老保险费,待其到达领取养老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4、新被征地农民处于劳动年龄段(男年满18周岁不满5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40周岁)的人员,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缴纳5—10年的养老保险费,由经办机构按规定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其养老保险待遇有以下几种方式;(1)参保人员被用人单位录用,可将其个人帐户资金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续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到达领取养老金年龄时,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2)若未实现稳定就业,但村(组)集体和被征地农民依据自身经济实力,愿意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者,将其个人帐户资金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按我市城镇个体劳动者的参保条件和办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规定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到达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可由村(组)和本人按照当年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中接近领取养老金年龄人员的缴费标准补缴差额部分,***府财***相应补助40%,由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发给养老保险金。

已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及享受待遇按以下办法执行:

1、已被征地农民可采取自愿的方式参加已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标准分为260元、230元、200元三个档次,由村(组)和个人共同自愿选择。根据不同享受标准确定缴费标准,所缴费用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分担60%或55%,财***补助40%或45%。原则上由村(组)集体统一组织参保,一次性缴纳费用。一次性缴清5-16年养老保险费的村(组)和个人,财***按45%给予补助。一次性缴费确有困难的,经过申请,由经办机构审查同意,双方签订协议后,可分次缴费。处于劳动年龄段的人员还可以按年缴费。但分次或按年缴费的,要缴纳相应的利息,财***补助40%。超过规定时限或违反协议的财***不予补助。

2、已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的人员,按照本人选择的不同缴费标准,从缴清费用次月起,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3、接近领取养老金年龄的人员,按照本人选择的不同缴费标准,缴足16年的费用后,到达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4、处于劳动年龄段人员,按规定参保并一次性或连续缴足费用后,其待遇标准参照新被征地农民相同年龄段人员的办法。

(二)医疗保险

完成“撤村转居”的被征地农民可采取自愿原则,按照本人户口所在地,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未转为城镇居民的继续按原办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三)最低生活保障

被征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可根据有关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五、就业培训和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所需资金,按我省职业和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从再就业资金中支付。当年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计划由所在的乡、镇(街道办)向同级劳动保障和***门上报,***门要按培训计划及时核拨培训所需资金。

新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费用:村(组)集体和个人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中列支抵交,由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征地手续办理完毕3个月内统一扣缴划拨当地农保经办机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足以抵交时,其不足部分由村(组)集体和个人补足后财***予以补贴。财***补贴所需资金从土地出让金收入等财***资金中列支,由市、县(区)***门纳入预算并划拨农保经办机构。

已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费用:村(组)集体和个人承担部分,由村(组)统一组织筹集资金,申请核准后2个月内向农保经办机构缴纳。财***补贴部分,所需资金从土地出让金收入等财***资金中列支,由市、县(区)***门纳入预算并划拨农保经办机构。

各县(区)农保经办机构在国有银行开设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门要在同一国有银行开设社保基金财***专户。存入财***专户的基金,要按***策规定的利率计息,所得利息纳入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及其所得收入依法免征税费。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系统,加强基金管理和运行。社会保险基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挪用或截留、挤占,并接受问级财***、审计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

建立养老保险专项储备金。市、县(区)***府每年要从当年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提取10%的养老保险专项储备金,转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专户,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支出。基金不敷使用时,由***门负责解决。

六、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市***府统一领导下,由***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篇10

一、坚持围绕中心,积极主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一)服务“三大城市”建设。围绕市第三次***代会提出的“建设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打造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城市,构建宜居宜业的和谐幸福城市”的总体目标,紧扣“五个坚定不移”,围绕“125工业振兴计划”,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工作整体谋划和组织实施。围绕更加突出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统筹城乡、更加突出富民导向等重大部署,实施就业提升工程、创业富民工程和民生普惠工程。

(二)服务“三化”建设。围绕市第三次***代会提出的“建设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建设工作要求,统筹各项职能,加强工作谋划,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优惠***策落实、智力支持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以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大才智支持和引智成果推广力度,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二、坚持就业优先,全力实现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三)努力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毫不动摇地把就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3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就业目标,实现城乡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四)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活动。通过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到2013年底,全市新增私营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家以上,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创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创业***策扶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创业目标考核体系。2012年,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街道(社区)要设立创业服务站,为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创业咨询专家队伍,每个县、区要建立1个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开发创业项目库,每个县、区要建立1个创业项目库,创业项目要在100个以上;加大创业载体建设,打造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载体;建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从2012年起,市县两级要统筹安排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努力发挥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工作考核体系,逐级量化分解工作目标,保证创建任务全面落实;加大创业型城市创建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开服务热线、专家志愿服务团、创业培训机构等信息,广泛宣传创业典型事迹,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年内,建成农民工创业园5个,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2个,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不少于1.2亿元,通过创业带动就业6万人,努力提高劳动者创业意识,开展创业培训4050人以上,创业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培训合格人员创业成功率达到20%以上。

(五)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管理。健全就业见习管理制度,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800人。健全困难群体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有针对性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继续做好各类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各类群体就业。

(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络,健全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和创业培训等体系。积极开展“两后生”免费技能培训,力争每位“两后生”都能接受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技师学院建设,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巩固亳芜劳务对接成果,确保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4万人。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向纵深拓展

(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扎实做好《社会保险法》和相关配套***策的学习、宣传、培训及实施工作。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成果,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全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现生育保险市级统筹,认真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策,积极稳妥推进工伤康复等各项工作。

(八)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重点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私营企业职工和困难就业群体参加城镇社会保险。逐步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障问题。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切实做好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逐步推进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将符合***策的“老工伤”人员工伤待遇全部纳入统筹管理。2012年,确保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4万人、66.5万人、15万人、13万人和1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5.5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保持在85%以上。确保民生工程任务完成。

(九)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做好201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负担,落实居民医保***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普遍达到70%的***策要求,进一步提高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及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十)提升社保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实行社会保险统一经办,全面提高业务数据质量,加强业务培训,优化经办流程,增加便民服务措施。加强金保工程建设,推进县区“五险合一”上线,提高金保工程应用水平,实现年内全市持社会保障“一卡通”人数达到50万人。高度重视维护基金安全,强化基金监管,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专项检查,实行基金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认真组织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基金预决算制度。提高基金监管和经办服务水平,确保社保基金足额征缴、合理支付、严格管理、规范运行。

四、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带动”的工作原则,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重点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产业急需的人才和智力,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扩大博士后建站规模。开展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开展专家为民服务活动,积极筹建专家服务基地。深入推进支农支教支医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力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稳慎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等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和人才支持。

(十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大力培养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等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启动技能大师工作室试点工作。2012年,立足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围绕白酒酿造工、中药材泡制工等工种,每年开展五个以上技术能手比武活动,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5万人,培训高级工1040人,培养新技师160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1万人次。积极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十三)做好引智帮扶工作。坚持“借脑聚力”、“借才发展”,积极申报项目,寻求国内外智力支持。继续加强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的培育建设,推动引智成果产业化。各县区年内要争取国内外才智帮扶两个以上项目。

(十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以业绩为主导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办法。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化职业资格认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

五、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十五)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凡进必考,切实做好我市2012年公务员考录工作,确保考试安全、考生安全和考务人员安全。加强公务员“四类”培训,提高***学习覆盖率,全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深入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建立健全公务员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考核工作科学化水平。

(十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办法》,坚持考用一致、人岗相宜,推进我市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工作,建立健全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规范单位和职工的基本人事关系,指导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对聘后人员的考核和管理,严格续聘管理,充分调动广大人员积极性。

(十七)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津贴补贴工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积极稳慎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及时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十八)完善安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安置办法,建立公开透明的安置工作机制,全面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扎实做好部分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十九)开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活动。2012年全面开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活动,着力构建劳动监察、劳人仲裁、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工资待遇等一体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和谐劳动关系大格局。通过活动的开展,力促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更加有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二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大力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和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专项行动。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高监察***效能。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实现“两网化”覆盖率达50%以上,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员制度,实行劳动保障监察重大违法案件社会公布制度。

(二十一)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以上,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以上,进一步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覆盖面,力争各类已建工会企业基本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建设,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从企业、工业园区向街道、乡镇及社区延伸。进一步完善特殊工时审批制度,加强特殊工时制度的管理。

(二十二)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解,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多渠道、开放式的调解网络,力争将50%以上的小额简单案件,通过调解解决在基层、处理在一线。加强仲裁队伍建设,规范仲裁办案程序,做好裁审衔接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打造便民仲裁和阳光仲裁,确保仲裁结案率达到92%以上。

七、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更加提高

(二十三)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三基”工程,着力将就业、社保、人才、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等各项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抓好乡镇、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启动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不断提升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村级信息员业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信息互联互通。

(二十四)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职能和资源,认真做好周六招聘日活动和各项专项招聘活动,鼓励发展富有特色的民间人力资源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年度审查、日常巡查及专项检查。

(二十五)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实施金保工程为依托,完善中心机房建设和基础数据工作。完善12333系统服务功能,提高咨询服务能力。加强各类档案管理,完善标准化档案库房,建设档案电子信息库。

(二十六)加强***务公开和新闻宣传。拓宽***务公开渠道,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务公开常态化。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机制,把握舆论主导权。加强维稳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二十七)加强廉***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认真落实***风廉***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廉***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廉***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在就业补贴发放、社保待遇、人事考试、基金监督、安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把握***策,依法办事,切实做到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二十八)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人员培训、系统对口业务培训等重点培训项目为载体,扎实推进系统干部全员培训。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加强系统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实现理论教育、***性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相互补充,脱产培训、网络培训与实践提高的有机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保险新人培训体会10篇

学习

边检业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边检业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边检个人工作计划安排进度表,边检警察个人业务工作计划。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经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专业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委外服务项目部2020年12月7日3号线结构专

学习

配件业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配件业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配件部工作计划怎么写范文,配件业务怎么做。1.1通用业务分析动车调试和综合调试是一项极其繁琐的业务,主要工作包括系统保障、动车调试及综合联调。(1)系统保障需完成动车调试前所需的冷热滑试验

学习

网站安全工作总结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网站安全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网站安全情况报告模板,网信安全工作总结。三、完备设施。自建互联网局域网网络安全防护措施:xx队接入互联网出口数量只有一个;终端计算机已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终端计算机已设置管理员口令;有专

学习

销售顾问工作总结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顾问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销售顾问工作总结怎么写,销售顾问个人总结范文。这应该是每一名迈向成功的门市人员最重要的特质。即使本人因为其它的事件或情况,导致情绪不佳,但每次与顾客进行接触时,都应表现出笑容、热情与以

学习

消防纪检调研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74)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纪检调研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消防队纪检工作安排计划表,消防队伍纪委调研文章。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各级领导要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职责,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强化消防安全责

学习

保险心得体会培训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心得体会培训10篇,内容包括保险绩优分享心得体会,保险行业培训心得体会。二、态度决定一切,理念产生力量。“做保险就是做事业,我为成功而来,我为理想而来”。从培训班一开始我就把它当作我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心,把首先端正

学习

安全管理工作总结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管理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年终工作总结,部队安全管理工作总结。20nn年全市共创建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85项,比20nn年54项增加31项,增长57.4%;总创建面积162.6万㎡,比20nn年96.7万m2增加65.9万m2,增长68%

学习

学生会调研部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调研部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大学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规划范文,学生会实践部工作思路安排计划。1、部门合作:在本学期中,加强同学生会其他部门的联系,配合其他部门搞好活动,增强学生会的凝聚力;2、工作制度:每个星期,召开一次院

学习

培训保险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培训保险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太平保险新人培训心得体会,学保险培训心得体会100字。二、态度决定一切,理念产生力量。“做保险就是做事业,我为成功而来,我为理想而来”。从培训班一开始我就把它当作我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心,把

学习

保险行业培训心得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行业培训心得10篇,内容包括保险培训感悟和心得,参加保险培训第一天心得。培训中心配置;培训部人员配置;培训课程体系;结构化培训体系构建模式;过程化培训体系构建模式一、中外资保险公司培训体系对比研究的现实基础2015

学习

门窗业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门窗业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门窗接单工作计划,门窗业务跑业务技巧。关键词:铁路建设天窗修管理制度中***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A为强化天窗修的管理,成都铁路局成立了天窗修领导小组,由主管运输、工电、安全副局长任组长,运输

学习

网络安全调研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7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安全调研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网络安全下一步工作计划,网络安全自查下一步工作计划。各国普遍将保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网络安全各项措施中的首要选项,给予最高优先级,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防护。美国不仅专门出台维护

学习

云业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云业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云业务培训心得简短总结,云业务工作计划。一、税收筹划与云会计的概述(一)税收筹划的概述以及创新要求税收筹划的概述一直到目前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去界定,国内外的学者针对税收筹划一直有各种

学习

员工管理工作总结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管理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员工基础管理工作总结,员工管理总结范文大全。一、餐饮服务改善1、费用精打细算从原材料采购入手,督促食堂采购员,以最低的价格购买质的原料,确保有限的经费,限度的用到每个员工的餐饮上,在采购中,

学习

保险心得体会培训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心得体会培训10篇,内容包括保险绩优分享心得体会,保险行业培训心得体会。二、态度决定一切,理念产生力量。“做保险就是做事业,我为成功而来,我为理想而来”。从培训班一开始我就把它当作我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心,把首先端正

学习

保险业务培训心得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业务培训心得10篇,内容包括保险业务培训心得,保险组训培训心得及感悟。保险人培训;培训体系;培训层面;配套工作层面;保险行业0引言保险人的培训是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旨在为保险人创造学习机会。通

学习

人寿培训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人寿培训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中国人寿培训心得体会怎样写,人寿培训第一天的学习心得。策略一:科学的培训体系是培训工作的基础广义的培训不仅包括培训的执行、实施,还包括培训实施的规划;而狭义的培训仅指对培训工作的实施。

学习

培训学习保险心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培训学习保险心得10篇,内容包括学习保险第二天培训的总结,学习保险培训心得的范文。第一天上午的培训,是银保的****总和合规的****总授课。授课中,****总以他一贯的激情四射的风格紧紧吸引了大家。从他的讲述中,我对公司历史有

学习

保险合规心得体会10篇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合规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保险合规心得体会怎么写,保险合规经营心得体会。二、保险行业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保险机构实力不断增强(二)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合资保险聚集加速随着

学习

刚做保险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刚做保险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做保险心得体会怎么写,我心中的保险心得体会。中邮集团、中邮寿险股份公司对这次保监会就保险业如何服务三农、服务基层的调研活动,这次。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光是今天一天看,包括前一阶

学习

保险听课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听课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保险听课心得体会怎么写,保险公司听课心得体会范文。一、实习日志(简记)月27日:上午申请下周的借用教室,通知学生下午召开实习动员会,下午参加实习动员会;月30日:早上组织学生乘校车,参观人保人寿

学习

保险增员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58)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增员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增员心得体会,保险公司增员培训心得体会。1.铁路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现状福州铁路医保中心是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分中心,主要负责经办福建境内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业务。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