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新经济 计划管理 发展方向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由于受我国市场经济不健全、地域发展不协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企业的计划管理工作实行、完善市场调节的工作不能落实下去。计划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下,只有充分的发挥计划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把两者有机的相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自觉地运用新经济形势下的价值和规律,有效的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企业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管理理念不清晰
计划管理是为了企业可以更好地长期发展而制定的,关乎到企业生产生存以和发展,以及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和长远发展。有些企业不能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不能充分的发挥员工在制定计划和执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为员工实现计划而努力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制定的很多计划仅仅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和科学,不符合国家的***策和发展方针。
(二)计划管理体系不全面
在企业的正常工作当中,工作计划过于单一,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和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企业的业务拓展等一些管理工作无法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企业不能够有效的进行计划管理,不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整体、各部门以及员工进行合理的计划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未来业务发展、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计划管理。
(三)计划管理手段不先进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管理中运用比较广泛,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出许多科学的管理理念。但是,目前还有很多的企业不能通过技术手段制定和处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和问题,受企业生产经营和多变的市场信息的影响,不能及时的更新企业的市场信息数据,无法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和协调。
(四)计划管理监督不及时
有效的、及时的执行时企业计划管理的核心。企业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很难做到全面的统筹管理,无法协调的执行计划。导致时紧时松的现象普遍发生,无法按照计划的时间完成工作,经常调整计划,出现工作进度缓慢,影响工作的整体计划工期,延长工作时间,监督管理不及时,不能做到及时的监督管理,致使计划管理形同虚设,不能有效的完成企业的工作计划,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提升企业计划管理的对策
(一)切合企业实际状况建立全面的计划管理系统
在企业制定计划管理体系时,应该从经营管理业务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建立计划管理体系,以达到计划管理的最大作用。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说,制定协调的长中短期的计划管理,有效的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从经营管理上来说,对市场预测、产品原材料、经营和销售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协调的、系统的计划管理。把计划管理伸展到企业的经济要素当中去进行规划和计划,全面的实现计划管理的目标。确保计划管理当中的编制,审核,执行,分析,反馈等各环节紧密有序的执行。
(二)按照企业的现状建立系统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
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分层次的、相对系统的计划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企业计划、部门计划和员工的岗位计划相互衔接,短中长期发展、年度生产经营以及月和周的计划相互衔接,项目、经营、成本费用、利润、认识、预算和日常工作计划相互衔接,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战略计划于经营计划相结合,制定出完整的、系统的计划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做到了层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时时有计划和事事有计划,然后有效的避免企业计划管理的模糊状况的发生。
(三)依靠信息管理技术建立现代化计划管理体系
在企业的计划管理实施过程中,有必要使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生产经营数据库,通过网络、原材料和市场供需数据相连接,及时的把握住市场的供求情况,有效的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去,并且根据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计划,从而实现高度的计划管理方法。转变传统的计划管理手段,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使其在企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培养员工职业素养加强企业计划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计划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是适应企业发展和提高计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企业的计划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知识热爱工作、遵纪守法、遵守企业中的任何规章制度。同时。企业要为员工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促使员工努力工作,制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计划和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力度让员工参与制定计划关公规定,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正确的树立计划管理理念、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和有管理的计划和目标,这不仅是企业有效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保证,同样又是企业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总体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的发挥计划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把两者有机的相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自觉地运用新经济形势下的价值和规律,有效的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坤,张鹏.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策分析报告――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与“无就业增长”下的战略性财******策构想[J].经济研究参考,2014.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2
一、发展计划局主要职责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府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城市化、产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策,衔接、平衡主要行业的行业规划;负责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商品、货源稀缺的商品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管理;贯彻落实国家收费(价格)管理的***策,提出各项收费标准的调整建议;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管理,制定粮食购销、调拨和储备计划,确保当地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策,开展全社会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贯彻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和咨询建议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编制《*县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二)制定全县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前期项目计划和省、市、县重点项目计划,并综合管理县重点项目建设。
(三)抓好粮食订单任务的签订和收购工作。
(四)实现“一符四无”粮仓县。
(五)抓好中心粮库建设。
(六)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完成收储公司改制工作。
(七)贯彻实施《*省定价目录》,加大对国家行***机关收费的管理力度。
(八)抓好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管理。
(九)做好收费年度审验及《收费许可证》换证工作,做好行***事业单位的收费公示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本调查。
(十)规范基础教育收费和学校收费行为。
(十一)健全和完善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工作。
(十二)及时完成各项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工作。
(十三)做好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及时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十四)搞好统计优质服务工作。
三、各科室的主要职责
(一)办公室(改制办)
围绕全局开展的各项工作,协调机关日常事务和***务工作。(1)负责起草局内综合性文件、材料及日常文件,制订局机关管理制度;(2)负责局组织召开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文秘、督查、保密、档案、、宣传、保卫、行***管理、后勤事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3)负责组织全局各系统的业务教育培训和信息工作。
抓好人事档案管理、劳动工资、技术职称、职工教育、纪检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关办公楼保卫安全、安全生产、老干部管理,计划生育、改制企业的人员安置、人事档案及组织关系转迁,及时准确填报各类报表等,协助做好来信来访和计划生育工作;(5)认真履行《会计法》规定的各项职责;(6)严格执行有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状况,做好会计核算,加强财务情况检查、督促,及时、准确填报各类财务报表;(7)加强机关资产的管理和财务收支管理,进一步抓好增收节支工作。
(二)投资科
(1)制订全县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投资导向;(2)提出全县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计划;(3)负责提出年度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并对重点工程进行综合管理;(4)负责国家、省、市、县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对建设项目过程的招标、建设进度、工作质量、资金使用以及投资概算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对策和建议;(5)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各项补助资金。
(三)综合科
(1)完成年度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编写工作;(2)对全县经济运行进行分析监测,提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预测、预警及对策建议;(3)负责起草综合性、***策性文件,负责申报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等限额以上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4)提出产业、行业的发展规划和***策。
(四)粮食科
(1)抓好粮油信息的收集、调研,供领导决策参考;(2)协助领导抓好购销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好购销储备计划的实施;(3)检查、督促粮油安全储藏及“一符四无”工作,开展粮油仓库设施检查并提出建议、修理意见;(4)及时、准确做好各类粮食报表的统计、报送等工作;(5)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各种补助资金。
(五)物价科
(1)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商品价格管理的方针、***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上级出台的工农业商品价格改革措施;(2)负责对全县范围内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管理,根据价格管理权限,制定和调整工农业商品价格,房地产价格、垄断性经营的价格、公用事业和公益价格、经营价格管理;(3)规范和引导经营者定价行为,负责商品价格、收费的监审、监测工作;(4)开展农副产品成本调查工作。(5)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收费管理的方针、***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上级出台的收费调整方案;(6)负责全县的行***事业性收费管理,按照管理权限制定收费管理办法,核定收费标准;(7)组织实施行***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和定期验审制度,监督收费执行情况;(8)开展清费治乱减负工作;(9)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各项补助资金。
(六)统计科
(1)及时完成县基本情况综合年报,完成国民经济核算及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测算工作,完成全县年度统计公报的撰写工作;(2)每月按时编印*国民经济月度资料,负责编印《*统计年鉴》的统稿、编辑等工作,及时向县委、县***府提供国民经济运行信息。(3)组织开展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检查统计法执行情况,组织年度统计法大检查工作,牵头组织查处统计违法案件;(4)做好统计单位登记的日常工作,按时完成统计单位年检工作,完成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及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5)完成农村住户调查和劳动工资报表任务;(6)及时、准确地完成工业、农业、投资、建筑业、批零贸易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科技等统计年报的定期报表资料的收集、审核、上报工作;(7)完成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和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上畜牧业的超级汇总工作;(8)配合市调查队做好各项调查工作;(9)及时撰写和提供统计分析;(10)做好乡镇、街道、部门及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工作;(11)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各项补助资金。
四、具体工作要求
(一)全体干部职工必须以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的路线、方针、***策,执行组织的决定,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克服困难,开拓进取。
(二)每位工作人员必须按科室职责和领导安排,积极努力,各尽所能,各负其责,保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科室间协同配合,共同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做到按时上下班,不擅自离开岗位,严格遵守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严禁。
五、考核奖惩办法
(一)考核办法:
本办法实行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考核。具体按《*省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执行,考核档次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工作人员由科室考核,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批。
(二)奖惩办法
1、完成月度各项任务,考核称职的工作人员发月度奖金380元;季度考核均在称职以上(含称职)的工作人员,加发季度奖金240元;半年考核均在称职以上的(含称职),发半年奖;全年考核称职的工作人员年终给予适当奖励。
2、经考核为优秀的人员,给予基数20%的加奖;经考核为基本称职的人员,奖金按基数50%发放;经考核为不称职的人员,奖金全部取消,预发的奖金从次年工资中扣回,并另给予批评教育和处分。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精细化管理。
中***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前在统计工作上有很多不适应企业管理、偏离服务企业市场竞争和领导决策的问题。主要表现: 在机制上, 统计报表制度只对上,企业统计部门成了完成上级统计任务的机构:在管理上, 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统计工作,机构常变,人员常换:在业务上, 有的部门, 人员不强,业务不精, 工作得过且过; 在工作上,有的只重视事后统计汇集成绩,不重视事中调查发现问题; 在决策上,不进行事前统计预测, 单凭经验管理, 跟着感觉走。可见,企业没有统计分析和预测作基础, 是不利于市场竞争的, 决策和管理也是盲目的。所以,企业管理机制要改革, 首先就是要改革企业统计不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服务的管理弊端。转变统计职能, 实施统计管理创新, 建立以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为中心的统计管理机制, 才能使企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和完善。
二、配合刚性考核,全面提升计划统计工作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完善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的组织体系。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生产经营计统工作领导小组,设置生产经营计统工作控制中心,具体负责资料的收集、汇总、编制、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积极指导企业开展工作。配备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称职管理人员,有力推进计划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2、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网络监控体系。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监控,密切关注各种参数变化,有效杜绝跑、冒、滴、漏等资源和材料浪费的现象。建立自下而上的资料统计制度,做到定期收集、定期汇总、定期分析,比较全面地掌握生产动态和物资消耗情况。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口径、范围、折算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现象的发生。
3、完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考核体系。制订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奖惩考核办法;所有量化指标随生产经营计划一同下达,根据消耗定额及下达的工作任务量计算出消耗指标量,月未根据实际工作量调整消耗指标,使各生产单元及个人对自己的消耗指标量心中有数,实行量化考核,不做人为调整。一日一统计,十天一调度,一月一考核,考核结果月度兑现,节奖超罚,保证全员全额兑现。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员工的经营意识有效提升,推动了企业强化管理,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计划与统计工作队伍。企业要注重培养从事计划与统计工作的素质较高、知识结构较高、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企业要持续组织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及知识更新,推动企业计划与统计工作的开展。
5、形成计划与统计工作合力。企业一把手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指标负总责,对各生产单位、部门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的控制中心负责,压力一级传递一级,是开展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工、团、纪检、审计、企管、生产调度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巨大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生产经营计划与统计工作管理,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节节攀升。
三、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应对措施和方法以推进企业顺利生产
众所周知,随着生产进度的推进,企业的生产情况,队伍管理情况,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等因素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可能影响到产值、利润等多项指标的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对生产经营计划完成情况做出分析。通过对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不仅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的安全形势,生产准备和组织情况,内部管控的一些方法和进度等情况,而且还能针对某些问题和状况提前做出一些相应的整改措施,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下一段时期内可以顺利又稳定地进行生产。
四、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计划统计工作的快速发展
1、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细节”管理。所有生产消耗要建立量化标准,纳入考核体系管理。
2、计划与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动态”管理。通过每一次巡检,发现问题和不足,当场提出整改措施;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建立细化的动态生产消耗定额,形成最佳的生产消耗定额和处理方法,确保计划统计工作的管理链条连贯化和精细化。
3、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计划化”管理。无论是全面管理,还是具体操作实施,都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层层稳步推进,做到环环相扣,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4、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管理必须做到“数字化”管理。天下之事必做于细,而计统工作精细化管理就不能停留在大概、大约等模糊的定性分析上,而必须对其进行量化,做到所有能用数字表达的指标都用数据来衡量,所有的计划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分析之上,所有的统计分析都必须用数据来支撑。
5、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制度化和自觉化相统一的”管理。制度的执行离不开员工的自觉,但是,单有自觉是不够的,必须依制度落实到责任人,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更成为每个员工的基本工作内容。
6、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是“创新”管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企业不缺经营管理的点子,缺的是学习进取的心态。提倡拿来主义和“扬弃”精神,充分利用当今的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但决不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实际创出新的工作套路。
五、统计管理要内鼓士气聚人气, 外塑形象创信誉
统计工作者要正确认识统计工作的重大作用, 及时通过社会媒体、企业信息载体( 如企业报、信息交流期刊) , 向社会和内部职工企业绩效的新闻、信息,完成产值、实现利润、建设的国家和省市名优工程, 承揽的工程任务和投资量; 反映企业实力的技术数据——高科技人才, 现代先进的技术装备、工程施工的先进技术以及世界级、部级的专利发明和奖项;企业控制市场能力的经济指标——企业在国内、在同行业的产值利税排名、企业所占市场的份额比例、企业竞争中对其他企业影响力等等。通过统计指标数据的宣传, 对外提升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和诚信度;对内提高职工投身企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促进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六、结束语
着力推进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既是计统工作者的目标,更是计统工作者的责任。计统工作者按照科学发展观指明的方向,在企业领导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准目标,坚定信念,不断探索,以过硬的工作作风,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推动计划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快速发展,为企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建平. 2001—2010经济与统计理论新探索[C].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张秀春. 标准化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统计工作;企业管理;作用
中***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统计可以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在企业中严格执行经济核算制度,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统计则可以为企业的经济核算提供科学的数字依据,使企业能够加强经济核算。同时,统计还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劳动效率得到提高,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使企业的费用得到降低,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等方面都能起到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出统计的作用,使统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决策作用,这是统计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企业管理中,统计工作的作用
1.对企业的***策、业务活动等进行及时反映
企业要开展一切活动,都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作为依据,而统计刚好具备这样的特点,在企业管理中,统计能够以它正确的数字语言、特有的指标体系等,对企业的***策、业务活动、方针***策等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反映,并把反映结果及时地提供给管理层,使管理层能够有足够的依据进行相关决策。例如企业的统计报表,就能使管理层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状况进行及时了解,使企业管理者对上年同期的计划数、报表等进行结合了解,并对统计报表中有相互联系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如此,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也就是说,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统计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2.对企业活动起到监督的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执行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企业监督的过程,通过统计监督,可以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的发现进行及时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一步对企业工作进行改进,最终促进企业管理的向前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重要的方法和依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进行科学的管理,而统计则可以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方法和依据。企业要进行科学管理,首要条件就是对客观经济规律进行深入了解,并掌握客观规律,然后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经常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经济现象等进行科学研究,进一步掌握企业生产中的规律和特点。由于对企业进行经济研究需要有丰富的资料做基础,而这些资料包括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有的需要统计调查进行获取,有的需要统计部门提供,这些资料能够为企业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二,对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运用统计资料对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掌握企业业务活动的相关动态,检查企业计划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掌握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检查中如果发现计划无法及时完成,可以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利用所剩下的时间,充分调动企业的内在潜力,使尚未完成的计划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企业可以根据计划的执行结果,对计划完成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对于完成得较好的计划进行总结,对于完成不好的计划,要总结出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二.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统计工作为企业的管理服务
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要充分发挥统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要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行为,促进企业的向前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改进统计方法、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统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因此,统计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潮流,要具有现代的改革意识,改变以往传统的统计方法和手段,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统计工作,促进统计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发展,使企业的统计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企业开展统计工作,实质上是企业在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分析三个环节进行连接的过程,更是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因此,企业的统计工作要及时对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使统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2.完善统计制度和管理体制
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使企业的统计生产力得以提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使企业统计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的重要措施。新经济时代下,人们的统计观念会得到相应的变革,与此同时,企业的统计制度及管理体制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统计制度及管理体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适应统计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统计制度,使统计工程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统计的需求。当前形势下,很多企业的统计体制还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体制来进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府之间的关系仍然是被领导和领导的关系,而统计部门属于***府的组成部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领导职能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于***府之外的法人实体的身份而存在,企业统计部门有权对统计相关人员进行分配,***府没有权利进行干涉。因此,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要摆脱***府统计部门对其进行行***管理,要建立起***的综合信息相关的统计系统,以市场作为依托,以企业作为核心,把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作为发展目标,使企业的统计信息化能够高效运行。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企业管理中有效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完善,并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向前发展,使企业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创新;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观
一、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企业管理促进创新经济统计
企业体制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在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重要的一项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支撑的同时,为企业决策者的管理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够确保企业稳定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建设信息化企业为根基,统计企业信息需要通过经济统计来实现,而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信息统计的要求了,在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必须要革新,相关经济统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建设一个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信息统计平台,建设与企业经济统计相关的指标体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2、当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亟需革新
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方式,大部分还是模仿国外企业经济统计的经验来实现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部门而言,经济统计是企业本身的基础统计工作,通过表格填写的方式,变成自下而上的一种内容布置,报送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这种形式,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了计划经济的决策信息。废除计划经济之后,虽然大部分企业自身管理都在不断革新,但是没有得到很大的实质性变化,仍然模仿以往传统的统计形式和体制,还有的部分企业还在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统计方式。这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信息统计方式问题之外,更多的是无法与时展相并进。总而言之,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统计方法和体制无法与时展相并进;第二,从事相关统计工作人员无法充分发挥统计作用,意识不够;第三,所设置的统计信息不合理,无法展现企业经济能力现状;第四,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革新能力以及精神不足,在此状况下,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势在必行。
二、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本文从环境、理论、***策、技术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企业的经济统计形式与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统计,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在创新企业统计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对企业创新经济统计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详细解读了经济统计创新过程,期望为相关行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1、科学发展观是创新经济统计工作的概念根据
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一项伟大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标书和实践诠释。用马克思主义的方***以及科学世界观对我国目前发展的状况进行审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解答的关键内容。革新思想以及可持续化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在企业发展的经过当中,应当切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重视经济指标之外还应当格外注重可持续化发展的思想,让我国企业可持续化发展。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与科学发展观概念相结合,不断革新经济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可持续化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统计资源。
2、科学技术是革新统计工作的支撑
二十一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深入,以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企业模式。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提出了工业4.0模式,正因为如此,才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在技术管理方面,管理支持体系以及ERP集成系统,奠定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革新基础,在统计信息数据等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完善,为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具支持。
3、环境是创新统计工作的温床
作为一项重要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而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又在不断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体制发展逐步深入,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当中,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发展现代化企业新管理模式,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带来良好的环境温床。
4、***策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援助
计划经济的废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府部门也开始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以,地方***府、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策法规,来援助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确保经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到有章可循,为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的具体内容
1、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
当下,大部分企业还在模仿以往传统经济统计工作方式,其统计思想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层面上,将上级布置的表格任务作为工作重心,导致最后无法确保经济统计信息的精准以及客观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统计思想。第一点,建立科学发展观观念,以“以人为本”理念,由企业决策者带领员工开展统计工作。作为创新最重要的一项因素,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开展创新经济统计工作。针对相关统计人员创建一份有计划的培训内容,制定规范进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在实际创新统计工作当中,要综合考虑人给工作产生的影响,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科学,将工作经过尽量简单化。总而言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与发展观思想全面结合,指引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收取每位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与协调的发展观思想相结合,在创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有序协调,平衡每项统计工作,而不是高度关注其中的某一项任务;与可持续化发展观相结合,在革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革新。第二点,要建立市场思想。目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观念,树立起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的管理观念,要消除“表格统计上报上司即任务完成”的想法。而是要建立市场思想,要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在统计过程中,要重视内部信息的统计工作,还要关注竞争对手信息的统计工作,通过比对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另外,在统计相关信息时候不能敝帚千金,要和同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资源,加强双方合作,使得经济统计工作更加完善,为企业领导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第三点,建立风险看法。统计的信息数据,其真实可靠方面还需要亟待考察。因此,在确定统计容量的状况下,统计的可靠性与精确度是相互冲突的。另外,决策环节与预测阶段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过程当中,应当建立风险看法,重视统计工作的风险性,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来化解风险。
2、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内容
企业的收益情况、发展状况以及生产投入等都是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不断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统计指标已经无法展现出企业的经济状况。比如,往期的原始凭证、过时没有价值的指标等,创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内容,要将这些没有价值、很少使用的内容摈弃,拓展有信息价值的指标。比如,加入一些设备科技水平统计、产品更新周期统计,能够反映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入电子商务方面的统计,能够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
3、以效用的立场来创新经济统计
分析、描述以及评价是经济统计工作的主要功能。其中描述指的是对经营生产经过进行描述,与各项指标的信息统计相结合,建立完好的统计指标体系,革新传统指标。评价,指的是定量评价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分析,在经营活动当中始终贯穿评价环节,设置广泛性的量化指标,便于信息的统计,与同行企业进行比对解析。分析,指的是采用经济统计分析软件,与信息数据相联系,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解析,便于企业决策者全面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
4、创新经济统计方式方法
高科技技术是支撑经济统计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比如ERP软件,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改进工作过程,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升。ERP软件有较强的检索功能,联合其他统计方法对统计内容、信息趋势进行解析,以结果做出发展预测。ERP的监控是动态的,为企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监督支持,可以随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通过动态监控,纠正其中的偏差,及时控制风险,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保证企业可持续化发展。
四、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经济统计工作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抉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创新经济统计工作,这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海鑫 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兰强.关于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5,10:172-173.
[2]伍艳芳.关于我国企业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2:49.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生产统计管理; 对策
一直以来,火力发电厂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能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但如今发电行业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发电厂出厂电价偏低,煤电价格倒挂,使火力发电厂亏损严重。火力发电厂在电价、电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只有下大力量做好生产统计管理工作,合理地控制成本,才能使企业逐渐“扭亏为盈”,走出困境。
1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管理的常见问题
我国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统计管理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为适应国家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要求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管理制度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新的统计管理要求又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形势,不少火力发电厂的统计管理人员审时度势,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国家法律规定的各项统计任务的同时,紧跟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为企业统计工作的转型积极进行探索。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统计工作至今还没有走出困境,主要表现在:
1.1对生产统计管理的认识不清
有些火力发电厂的管理者对生产统计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期,把生产统计单纯地看成是“交报表”,完全没有意识到生产统计的管理、决策等辅助职能。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生产统计信息完全是用于上报的,而并非为发电厂自身服务,于是敷衍和造假就在所难免了。在理论上,仍然在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基础上实施统计核算。也就是说这种统计核算制度仅仅是对发电厂内部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缺乏面对市场、面对资产经营的责任制。这样也就意识不到统计工作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特别是发电厂的领导对生产统计管理不重视,影响生产统计管理在发电厂内部的定位,造成统计管理的意识、方法手段和组织结构的落后。
1.2生产统计管理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
发电厂的生产统计管理工作,涉及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计划经济年代。发电厂的统计工作只需具备两个职能:(1)填交报表给上级部门,“唯上”服务;(2)统计生产计划完成情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电厂的生产统计管理也应完成由传统单纯的生产型统计向全方位生产经营型统计的转变,很多发电厂没有意识到体制的改革给统计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没有相应加强拓展统计管理工作。
1.3统计内容与方法落后
由于统计资料主要供上交***府机构与主管部门,而国家现有统计制度所采集的数据庞杂,且大多偏重于反映企业产品产量、资产规模、生产能力等,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的指标少,有些指标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不具备自己建立指标体系的动力与能力。企业在统计方法上,仍然沿用过去的全面调查、层层上报汇总的方法,大体上说是数据的简单登记与汇总。由于很少认识到统计的决策支持功能,也就使用不到统计预测与决策的现代方法。
1.4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在我国,电力行业作为垄断行业,很长一段时间是受计划经济控制的,计划经济为电力行业规避了很多风险。在计划经济控制下,发电厂只要完成上级下达的发电任务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发电成本的问题,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发电企业迫切需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强企业的生产统计管理工作,只有精打细算才能使发电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管理对策
2.1拓展发电厂统计管理的内容
新经济环境下,发电厂统计管理的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发电厂生产统计的基本职能也发生了转变,由过去的主要为上级服务转为主要为企业微观经济服务,由过去的填表型向企业生产经营型转轨。因此,发电厂必须建立一套既能满足上级***府和部门统计的需要,又能为发电厂微观经济运行服务的完善的生产统计管理体系。
2.2加强火电厂生产统计管理的方法
新经济环境下统计管理方法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从而进行快速、科学、高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以满足企业在高频率、快节奏的信息社会的管理需求。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统计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应该增加现代统计预测方法、决策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加强统计管理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服务。
2.3增强火电厂生产统计管理的成本控制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电厂必须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成本管理,要把成本控制纳入到生产统计管理的范畴,把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统计部门的领导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考核,使其在成本管理方面树立较强的责任心。
2.4完善火电厂生产统计管理的组织管理体制,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依照《统计法》规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设置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业务核算范围内的统计登记和计算工作,可由有关专业人员担任。随着企业这部分工作逐步由电脑替代,原手工操作的工作势必不断减少。企业统计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文化结构、知识结构上要分层次逐步调整,专职统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各种统计资料的能力、分析研究的能力和协调能力。
3结论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从***府宏观调控来说,也难很好地找到着力点。因此,强化火电厂的生产统计管理,无论是对火电厂自身,还是对***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7
一、肯定成绩
统计工作与全局工作密切相关,回顾总结成绩几乎不可能离开统计工作的成果,因为我们要用数据说话,最简明扼要的语言就是统计数字,统计数据本身就是统计工作成果的重要方面,离开数据,统计就不能称其为“统计”了。刚刚过去的20*年,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取得了重要成绩,为“十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江苏的“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平稳较快、全面超额、经受挑战、实力增强、社会繁荣(以下为''''*和“十五”全省经济社会指标数据,略)。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全省取得的成绩当中包含着统计系统同志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从***府、全局的角度看,在过去的一年,在“十五”期间,统计系统的成绩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是统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全省统计网络进一步健全。从基础数据采集、报表生成、统计方法改进,到最后产生调查分析报告、形成咨询意见、提供统计服务产品等整个统计工作流程,我们的工作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统计核算、统计调查、统计监测、预警预报、分析建议等各项工作都有明显成效。江苏的统计分析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连续12年获得国家一等奖,12个年头就是中国人属相的一个轮回,这是很不容易的。依法统计、统计***、督查监审等项工作也在不断加强。20*年查处违法1083起。
二是统计工作体制制度逐步完善。以改革创新推动促进统计工作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积极推进指标体系、调查核算方法、统计评价分析等方面的改革。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最近国家统计局在江苏组建国家调查总队,统计系统从原来的只有“地方***”变成“野战***”和“地方***”并存,当然“野战***”和“地方***”要联合作战。但这毕竟是新的体制,我个人认为这种体制是一种阶段性的探索。统计工作体制究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待探索的东西很多。统计体制制度建设仍面对如何防止封建意识影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
三是首次经济普查获取宝贵成果。全省共组织了10万统计工作者参与这次全国性的经济普查,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摸清了我省二、三产业43.1万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及251.6万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比在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登记的数字大了上百万,这其中有预料到的合理差距,比如为了鼓励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工商部门按要求出台了一个***策,允许部分个体户不领执照先经营,特别是对下岗职工,这一块是合理差距。但最后差一百多万,工商部门正在查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普查形成了两个数据库--法人单位名录库和行业数据库,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数据库的应用将来可以做很多文章,比如服务业统计工作,牵涉55个部门和单位,可以借助数据库把服务业名录分到各部门(单位),最后再收拢起来。总之普查成果来之不易,一定要把它用好。
四是统计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统计服务在******府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决某个问题、作出某种决策,首先要弄清现状是什么、未来的趋势是什么,这都需要数字。统计数据是最重要的决策基础信息。哪个地区情况如何,哪个行业情况如何,再来个比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时这些问题的确带有一定敏感性,于是统计数据成了热门话题,统计局长成了热点人物。最近国家公布了全国经济普查的部分数据,调整了20*年全国GDP的总量数据,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多的议论,海内外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应该说,整个社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国内到国外,各个方面对统计产品、统计服务的需求,都日益广泛与多样。统计服务是***务服务的组成部分,从产业分类角度,***务服务属于服务业。所以多层次、宽领域地提供统计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府的需要,也是发展服务业的一个方面。我们的服务意识、服务功能在整个“十五”期间是进一步强化的。服务领域从经济扩展到经济与社会,服务对象涵盖各类所有制经济与上下左右内外各方面。统计部门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为率先走向全面小康、为各级******决策提供了大量基础性数据资料,为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的统计公共服务产品。包括开展一些专业的统计调查、统计分析、预测预警,还有***检查、督查、监审、联审等。有时临时需要一个数字,可能我们正常报表体系还不涵盖,但必须通过科学归集、测算尽快拿出来,努力满足需要。各方的需要给我们增加了压力,也促使我们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
五是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20*年,整个统计系统以开展***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从***内影响到***外,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省统计局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率测评得了98.5分,说明***员的骨干作用是得到广泛认可的,***组织还是比较坚强的,在群众中的影响是比较好的。应该说,***内先进性教育带动了整个队伍素质的提高,全省统计系统队伍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这五个方面来讲,从***府工作的角度来看,统计系统在过去一年中和“十五”期间作出了突出成绩。在此代表省***府对大家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大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二、认清形势
当然在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搞统计工作,涉及微观,更重要是涉及宏观,所以我们更需要了解全局的形势。认清形势,当前最重要的是对“十一五”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国际形势总体上对中国的发展有利,全球经济总体走向复苏,主要经济体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主要研究机构对2006年全球经济预测增长速度大约在3.6%左右。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印度发展速度这几年都在7%~8%左右。有人预测,到2015年前后,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前三名就是美国、中国、印度。世界总体还是和平势力大于战争势力,当然矛盾冲突不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有***治因素、不同社会制度的因素,也有经济因素、资源争夺的因素,这里不具体说了。国内也有些矛盾和困难。我曾经概括了“四大判断”和“五大战略举措”,时间关系也不具体说了。
对“十一五”规划,我归纳了“三大背景”、“四大核心内容”,还有一些主要目标任务,这里简单说一下。“三大背景”,第一是突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现在的发展已经到了只有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新阶段,不科学的发展已经不是硬道理;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改革走向深度市场化,进一步扬弃传统计划经济的思路、办法、手段;第三是“四位一体”的建设任务,推进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在这三大背景下,“十一五”的工作要紧紧抓住“四大核心内容”: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江苏“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人均GDP要比2000年增长2倍,在跨越人均3000美元第一道门槛之后,迈向人均5000美元的新台阶;万元GDP能耗下降20%,平均每年下降4.3%左右;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5%左右;耕地20*年年末数字全省是480.1万公顷,到2010年不能少于470万公顷,其中6606万亩基本农田必须保护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到19000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到7500元/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06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财***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出口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源消耗下降4%。“十一五”第一年能耗降低指标安排为4%,这是实事求是的安排。降低能耗要靠一个个生产装置,靠一个个企业去做,企业要找实用技术、上设备,要投资搞技术改造,能耗降下来有一个过程。能否真正完成以上目标任务,统计部门要给予科学准确、实事求是的"计量"。新形势、新任务对统计工作既包含许多发展的机遇,又带来实实在在的挑战。
三、肩负重任
统计是国家职能。无论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都是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统计信息是经济分析的基础,是制定规划、计划、指导宏观调控、作出重大***策与重大决策调整的基本依据。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更是整个社会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各级***府提供权威、准确的公共服务产品的前提。没有统计数据,***府工作以及其他需要数据“说话”的工作就成了“瞎子”和“聋子”。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时候,统计提供的准确数据所起的是“一锤定音”的权威作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现在我们搞市场经济,绝大多数产品供大于求。但社会发展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现在出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短缺现象。计划经济是供给短缺,现代市场经济出现资源性短缺;中国还有一种短缺现象,即公共产品的短缺。提供公共产品是***府的重要职能,这也是我们正在加强的薄弱环节。统计服务不仅本身是***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内容,也是***府提供其它公共产品的重要信息依据,同时,社会生活各领域和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都需要统计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服务。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富民强省、朝着“两个率先”目标奋进的新形势下,统计部门更是肩负重任。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各方面也非常关注统计工作,对统计产品呈现全方位、多重性需求,可以说统计部门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但工作地位与要求、压力成正比,地位高了、作用大了,也就意味着责任大了、压力大了。统计数据是决策的基础,也是***绩的“度量衡”。如何不受“换届现象”影响,不为片面甚至错误的“***绩冲动”所动,对统计部门更是一种挑战。加上我们统计工作本身还存在着基础不够扎实、网络覆盖仍有漏洞、改革创新不足、资源整合不到位、公信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方面的差距与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求真务实,认清形势,负起责任,甘于奉献。
四、明确任务
''''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主要从***府工作角度提一些希望与要求。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发挥统计的国家职能作用。把履行统计职能的基本取向引入支持科学发展,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和为民服务上,始终紧扣科学发展,支持科学发展,突出为民服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老百姓,统计部门要树起这面旗帜,决不为个别人单纯追求“***绩”、损害群众利益服务。支持科学发展就是“帮忙”,纵容不科学发展就是“帮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针对各方需求,有效履行统计国家职能。要制定、运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建设惠及7474.5万人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效服务。我们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许多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如何适应深度市场化的需要,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要大力推进统计理念、体制机制、技术手段和调查方法创新,提升统计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尤其不能自觉不自觉地用计划经济的思路、方法、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跟得上新形势,看得清新变化,抓得住新问题,拿得出新数据,为创新求变服务,为百姓需求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三,以求真务实为灵魂,夯实基础,依法治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升华到求真务实,这在统计系统尤为重要,求真务实是统计工作的灵魂所在。要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如实反映情况,拿出真凭实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求真务实这个根本。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内外兼修,更加突出练好内功。要加强基础性工作,取全取准原始资料,某个时点就是某个时点,不能搞“天气预报”,也不能搞“回忆录”。要加强基层建设,上下兼顾更加重视基层,对上对下负责相一致更加突出对人民群众负责。要遵守《统计法》,严格依法办事,严肃统计***,做好依法治统工作。
第四,以改进服务业统计为切入点,加强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统计业务工作水平。省委、省***府对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去年底我主持召开了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专题会议,梁省长充分肯定了会议提出的意见,并批示抓好落实。服务业统计的确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我始终认为要说三句话:一是江苏服务业发展的确相对滞后;二是改革不到位,不少部门和系统的服务业统计业务工作断线;三是服务业统计基础薄弱、覆盖不全,存在缺报、漏报甚至在部分非公经济领域出现拒报现象。江苏的三产比重在统计数据中出现了异常差异与扭曲现象。“十五”计划我省预期20*年三产比重达到40%,但实际只到35.8%,如果规划到2010年这个比重到40%,就意味着江苏三产比重推迟5年实现当初的“十五”计划,这已经影响到“十一五”规划编制。20*年全国三产比重已达40.7%,如果2010年我省达到40%,就意味着比全国落后6年。这还是江苏吗?江苏服务业再差也不可能比全国平均水平差6年。这种异常差异与扭曲说明我们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没有完全真实到位地反映江苏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加强这个薄弱环节。
统计部门要从自身角度从严要求,抓住服务业统计这个切入点,加强薄弱环节,然后从这里开始,提升整个统计工作业务水平。要全面落实专题会要求。一是整合资源。要整合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统计工作力量资源,形成综合实力。江苏国家调查总队体制上与江苏统计部门是分设的,但力量上要整合。例如服务业有15个大类30个小类143个细类,牵涉50多个部门和单位,不整合大家的力量是很难做好的。二是充实力量。在机构改革中一些工业厅局撤销了,但由于改革不到位,比如行业协会发育滞后,被撤销厅局原有统计职能没有被很好地承继下来,有的基础资料丢失了,有的统计队伍散失了,报表不全,工作断线。即使仍在开展服务业统计的行业、部门,也普遍存在重视不够、人员不齐、基础薄弱等现象。要充实力量,尽快改变一个人、“半个人”甚至“1/3人”管一个行业统计的不正常状况。三是改进调查方法。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新行当不断涌现,服务业统计不能惯性沿用过去计划经济时的方法,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统计方法。四是建立必要的工作协调机制。统计局要理直气壮地、责无旁贷地牵头组织50多个部门单位,建立常态的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矛盾与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五是开展专项***检查。联合发改、经贸、财***、税务、审计、工商等相关方面进行统计***检查,依法规范服务业统计行为,严肃查处违反《统计法》的瞒报、拒报行为。这几点要求对各项统计业务工作也都适用,希望举一反三,逐项落实。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8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对于科学管理模式的需求日益迫切,经营计划管理更是关乎企业长久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关键问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平衡计分卡等为管理工具的综合计划管理机制。概述了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机制,并就目前国有企业主要应用模式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在新型管理机制改革下,综合计划管理的要求与发展的需求,并对未来应用模式的进一步改善进行探索。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指标体系;组织体系
1.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概述
1.1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概述
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模式也面临了新的挑战。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涵盖了价值创造、客户服务、内部运营和企业成长四个综合方面的体制。该体制不仅包括以日常经营服务等为主的计划指标体系,而且还可以建立科学数学模型,开展平衡测算,并通过方案的优化,对经营活动进行总体分析,从而合理优化配置各项资源,推动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实施。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是在对企业内外部综合条件和环境的评价分析基础上,以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为方向,基于现状进行的资源优化和企业发展规划,于国有企业具有整体和全局意义。
1.2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意义
回顾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越式转变。在建国初期,国有企业管理主要以扩大生产为导向,根据计划进行统一管理,虽然适应当时经济发展需求,但随着市场发展变化,逐渐失去了活力和适用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经历了以效率提升、以提升市场占有率、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管理阶段,最终发展到目前以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些管理模式演变过程中,综合经营计划管理体制也不断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顺应当前国有企业经济利益和整体经济形势的新型模式。这一发展不仅让国有企业从经营战略上取得了提升,而且更加能够满足企业整体、全局、综合的发展需求,建立适应经济节约型社会的资源配置方案,实现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
2.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应用模式的具体确定是基于企业发展需求,如整体经营战略而具体开展的,包括了体系构建、指标构建、综合考核和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我们将从这些具体方面进行分析。
2.1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体系构建
要更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将各部门、各个要素结合起来与公司整体战略相统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制定和执行一个持续的、共同参与的动态化管理过程。综合计划管理就是以战略为主导,为保障其顺利实施,企业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确认管理要求和内容,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规范管理流程和标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分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权责体系、指标体系和流程体系五个主要部分。
(1)综合经营计划组织体系构建。
在体系构建中需要将各部门纳入整体管理中,并分层级设置,包括决策层、统筹控制层、归口管理层和执行层四个等级。其中决策层为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统筹控制层是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归口管理层是各项专业及指标归口管理部门。执行层是指企业的各部门和下属单位,负责经营计划的具体执行。
(2)综合经营计划制度体系构建。
制度建立是为了满足企业的***性需求,建立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具体管理制度。明确决策层在综合计划管理中的决策性地位,明确统筹控制层在日常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确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从而保障综合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与各专业的制度、流程等协调一致。制度的建立必须是以综合管理计划为基础,明确部门职责以及具体的操作职责,并对可能发生的各类行为,即先进行为和消极行动进行确认和赏罚,从而使制度明确化、可行化。
(3)综合经营计划权责体系构建。
综合管理计划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权责体系的构建,权责的细化和合理配置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中,我们一般将处于决策层的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作为综合计划的领导机构,是最高的决策中心,负责大***方针的制定,审定、监督和协调综合计划管理中的各项重大事宜。统筹控制层的综合计划管理办公室主要是负责综合计划的编制汇总、平衡优化、执行分析、调整与评价等日常的管理工作。归口管理层则是负责本专业的专项计划、指标管理、平衡分析、年度目标以及监控分析工作。执行层的各部门和下属单位则负责综合计划和预算的执行和落实。
(4)综合经营计划指标体系构建。
在综合经营计划体系构建中,指标体系构建是技术性要求最高的部分。它不仅要反映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状况,而且指标的建立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和良好的适用性,该部分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其基本方针是将综合计划与战略目标结合后进行系统性量化分解,为综合管理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的依据。
(5)综合经营计划流程体系构建。
综合经营计划的实现需要严格高效的过程管理,流程体系构建就是为过程管理服务的,通过在综合计划的编制、上报、平衡、下达、调整、监控和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的节点设置,并针对各个环节和节点设定相关指标和考评机制,实现全过程统一的闭环管理流程体系。
2.2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具体制定要求和综合考评概述
(1)综合经营计划具体制定要求概述
在综合经营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秉承综合计划与企业战略规划保持一致的原则,综合考虑专业规划的原则和需求,以整体效益最优为原则。综合管理计划编制应该由企业各专业共同参与,统筹兼顾各专业和部门的发展目标,实现总体的平衡和持续化发展。其一,综合经营计划编制要符合务实化要求。作为未来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实现工具,综合经营计划应该分为短期和长期计划两个部分。长期计划是为了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在整个行业内立于不败之地的计划,该计划会随着经济环境、企业短期经营状况、***治环境等不断进行调整。而短期的综合计划则更应该详细化,并且要体现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前期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已有的资源和需要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未来期间综合计划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其二,综合经营计划要具备可执行性和可跟踪性。综合计划制定最终是为了执行和改进服务的。因此,经营计划制定应该对关键指标进行具体列示,要求按月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工作的完成状况进行跟踪和反馈,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回查,从而对管理和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实现实时跟踪,为更好实现过程控制服务,实现综合计划的动态化管理。
(2)综合经营计划综合考评工作概述
企业综合经营管理计划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是对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做合理的事先规划与安排,涵盖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因此也具有综合性。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考核工作,不仅要从指标的完成状况出发,具体分析投入产出比,而且要结合企业的投资、预算计划,实现企业在经营、财务、投资等方面的计划和规划。综合考评要体现该体系的价值创造性,通常用利润总额指标和经济增加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利润总额指标指的是在成本预算精细化管理工作下,通过人工成本及主要成本的控制,分析企业总体的盈利状况。经济增长指标则是从资产价值管理水平提升和整体经济效益增长出发进行考核。此外,综合考评不仅涉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要体现企业服务水平提升状况、内部运营状况改善、企业综合发展等,建立一个包含价值创造、客户服务、内部运营和企业成长四维一体的综合计划评价体系。
3.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实证应用
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应用需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和经营规划来具体开展。我们以电力企业为例,对该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实证分析。
3.1基于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实证应用
以电力企业为例,从企业战略目标到综合计划制定和最终计划落实的具体环节。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制定了企业发展的5年综合规划,提出未来工作重点是要统筹工作,优化资源的配置。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企业发展应该要实现的具体计划,如电网建设计划、电网技改、电网修理、科技项目、管理咨询等计划,并结合这些专项计划制定指标体系,在平衡协同基础上实现企业年度综合计划的安排。企业的综合计划并不是完全***的,它应该与企业的投融资计划、财务管理规划等结合起来,实现从单纯管理到价值创造、服务提升、运营管理提升和企业成长多维度的发展。
3.2基于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实证分析的探讨与改善
在该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应用中,企业要推动具体工作的开展和执行,确保经营管理的成果,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考评指标体系,要在以下工作改善和提升中多做努力。
(1)建立健全综合经营计划的考评体系。
考评指标体系既要包括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评价内容,例如综合计划管理制度流程的建设和执行情况、综合计划编制组织体系构建状况等。更应关注过程评价,对于过程管理要做到细致到位,不仅注重过程评价的编制,对于综合计划的质量、上报及时性和准确率等进行考核,更重要的是关注过程跟踪分析,保证跟踪成果,实现及时有效地过程管理。在此基础上,对综合计划中不适应企业发展部分进行调整,为最终计划实现和多维度综合效益实现服务。
(2)综合经营计划管理要注意综合性。
为了进一步推动综合计划管理,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全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查找工作过程的薄弱环节,寻求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评价可以从综合计划基础建设、执行过程与完成结果三方面开展,从而全面系统地实现对综合计划全过程的评价、分析及反馈,采取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的形式,从综合计划编制、跟踪分析情况、计划调整、计划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4.结语
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机制应该以战略为导向,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实现资源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的最优化,这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应用模式不断突破创新的方向,仍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
作者:吴颖 单位: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邹江,邱有强.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用用模式探索[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8(09)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9
20*年,我们在局各位负责人和上级各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机关各科室、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强化计划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完善计划统计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计划统计和生产综合工作的组织程度及工作水平;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开展生产形势分析;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基本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市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情况,为促进全市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局工作的开展积极搞好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年度计划统计工作目标的各项任务。现将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水平
我们对应*市农委的要求,根据《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则完善,对本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按规定按要求组织实施,进行统一扎口规范、审查、核实、提供、公布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数字,确保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上级各部门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统计月报、定报、季报、年报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规范,保质保量,并按要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进行报送。将年度报表、相关资料及分析材料分别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地进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条。我局的计划统计工作获得了*市农委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继续在四市两区中处于先进行列。20*年、20*年被*农委表彰为系统计划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二、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形势分析研究和职能工作情况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按照*市农委、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生产形势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今年来主要是按季度开展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及时总结研究各阶段生产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形成专门材料上报市委、市人大、市***府有关部门,并在上级各有关部门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情况调研总结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按照*市农委及市***府和局领导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现代农业发展及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等五次专项农业调查和分析,并形成了专门材料、报表等进行了报送。
为了确保系统全年各项职能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将上级各部门对局和局对各单位、乡镇的考核任务专门拟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明确。全年分三次对系统各项职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报局各位领导参考。
另外,结合职能工作的开展,还进行了系统农业招商引资、乡镇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调查分析,累计全年共组织进行农业生产调查十四次,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农业调查等任务指标。
三、认真做好规划、计划、***策意见制定等项工作
一是组织进行了20*年农业重点工作目标的调研,制订了《20*年*市农业重点工作及考核办法》,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乡镇农村经济工作百分考核,为促进系统职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根据市***府编制“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我们组织全系统各单位及相关专门人员对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国家、省、市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策和总体规划,完成了*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期间***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是根据局领导的安排,和办公室一起研究制定了20*年农业系统目标管理百分考核工作意见。根据省委[20*]2号文件精神,配合农工办完善了我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关的***策性意见。
客观分析全年的工作,虽然做了一点琐碎的事情,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20*年,我们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室职能的履行和发挥,按照“编制计划,切实可行;提供信息,准确可靠;农情调研,经常深入;事务管理,系统规范;为农服务,热情周到”的工作要求及服务承诺,从严要求,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加强学习,开拓创新,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改进和提高。
一是多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农业调查与研究的广度和结合度,努力做到吃透上情,熟悉下情,克服就数据、材料分析情况的现象,充分发挥本科室为农业生产指导和决策提供服务的作用。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统计; 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41
[中***分类号] F272; F4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73- 02
1 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 统计观念落后,远远跟不上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当前,石油统计工作从总体上看,还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统计人员把主要精力用于完成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布置的报表任务,而把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置于次要地位,没有充分发挥统计工作,为企业领导决策服务的功能。
(2) 统计数据质量不高,深度不够,难以反映企业运行现状。目前石油企业统计信息量小,质量不高,超前性、预测性的信息量更小。仍以收集、整理内部数据为主,只做事后的统计;统计分析主要是数据说明,缺少动态的分析和预测,企业领导无法根据统计分析对企业运行状态进行深刻了解,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3) 统计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目前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只是针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统计,统计资料95%以上的信息是反映企业内部生产情况,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料在日常报表中基本没有。随着石油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行为将主要依据石油市场信息进行抉择和调整,如果统计工作不开展外部统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仅停留在企业内部,就不能满足企业参与石油市场竞争的需要,更谈不上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
(4) 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统计技术应用水平落后。目前,石油企业统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大多数是石油相关专业,经济和统计专业的很少,而且所掌握的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计理论知识,同时,统计人员缺乏现代统计知识自我更新意识以及进修学习与培训的机会。此外,统计分析软件开发与应用力度不够,影响了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2 现代企业制度下石油企业统计创新的思路
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统计工作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必须服从于企业改革,满足企业管理需要,进行积极创新。主要思路包括以下6个方面。
2.1 统计理论的创新
统计工作以统计理论为指导。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简单界定和计算,缺乏定性分析和模型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因此,统计创新应该统计理论创新先行。统计理论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理论,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更能反映市场,贴近市场。建立适合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统计理论,更加强调统计理论的宏观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
2.2 统计体制的创新
统计体制创新的关键是理顺关系,建立起股份公司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科学分工、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统计体制。初步设想是:股份公司计划统计处是股份公司统计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股份公司所属各板块和分公司的统计工作要纳入计划统计处实行统一管理,股份公司对下属各单位的统计工作实行“垂直管理,统一领导”,各板块、分公司的统计工作由股份公司计划统计处负责,同时接受计划统计处的业务指导和统计数据的归口管理。
2.3 统计方法创新
统计方法创新应着重于统计分析、预测、决策方法的创新。实现多学科方法交叉运用,引进西方经济统计分析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在深化综合指标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多元分析,加快现代数学理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从侧重于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向在定性分析基础上侧重于定量分析转化,大量利用现代数学理论、方法、模型和先进的计算技术解决统计问题。建立经济统计模型,加强量化分析是统计方法创新的根本方向。
2.4 统计制度的创新
统计制度是影响统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现阶段统计创新的重点与核心。根据石油企业统计的现状,石油企业统计制度创新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即统计指标体系创新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创新。
(1) 统计指标体系创新。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更好地反映企业发展状态,必须对现有统计指标进行系统的调整和改革,及时精简计划经济指标,补充一些国际性统计指标,例如世界原油、成品油价格,国际石油企业股票价格,原油产量、加工量,主要成品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等;前瞻性指标,例如未来世界原油气资源发展情况,石油产品需求量、价格等。建立起能够反映石油企业经济总体效益的统计指标体系,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
(2) 统计调查方法创新。统计调查方法按组织方式分为以下5种:统计报表制度、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统计调查方法创新重点是改革统计调查方法的目标模式,从全面行***报表的方式逐渐向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过渡,建立一个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有限的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大力推广和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加快抽样调查在石油统计中的应用,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进一步确立抽样调查方法在整个调查方法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2.5 统计技术创新
统计新方法的实现和统计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统计技术的不断创新。现阶段,统计技术创新应着重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加大统计软件的开发力度,全面实现统计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统计信息网络,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高效支持和优质服务。
2.6 统计科研创新
众所周知,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统计创新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统计科研为先锋,要加强统计科研机构建设,加大统计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统计科研创新机制,为统计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尽快将统计科研成果应用到统计工作实践中去,尊重统计科研人才,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多出精品,要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强调基础理论的创新和方法应用创新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加快统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适当超前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计划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