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篇1
我们的女儿叶何铭,现在滨江小学上五年级了。在学校和老师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优秀,还当了班长。我们在关心女儿在校学习的同时,注重女儿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使家庭成为女儿学习的第二课堂。以下,是我们在女儿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精神。我们夫妇原来的学历都很低,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都坚持在职学习,先生参加了成教大专、本科学习,我也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女儿是在我们夫妇边自学边育儿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身教”,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身教”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言传”。例如,我们给她讲她自己名字的含义,“何名”就是什么名,告诉她一个人有什么名全靠他自己,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自己挣一个名。我们经常给女儿介绍名人名校的事迹,到春晖中学、浙江大学参观游览,让她感受学习环境。先生还以赠言的形式,对女儿进行教育。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闻过则喜”,等等。女儿对赠言也能熟记于心。现在,女儿的学习精神很强,去年,先生去香港游玩的时候,他叫女儿请假一起去,女儿听说要请假,就一口拒绝了。
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一是习惯学习。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先生给孩子讲古人读书的“三上”之功(马上、床上、厕上),呵呵,现在家里到处是翻开的在读的书。二是快乐学习。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交给她不喜欢甚至厌倦的学习任务。我们帮助她将作文在网上“小荷白云飘飘网”发表,来培养其作文的兴趣。我们也采用适当奖励形式,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去年除夕夜,女儿花了两个小时时间,把三册英语课文全部背诵了一遍,我们给“压岁钱”的时候,她特别高兴而且自豪。三是效率学习。学习必须有高的效率,必须得法。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只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影响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在家里,我们给孩子提出学习要求时,总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们要求他每天听读一小时英语,对提高英语成绩很有好处。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本钱。我们十分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二是鼓励多做游戏,督促进行体育锻炼。三是加强谈话沟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篇2
家庭教育P系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孩子的终身。教得好,孩子就很有希望成材;教得不好,则可能毁了孩子一生。家长专业不专业,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着孩子的品行举止。相关调查显示:76.4%的家长有接受专门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意愿。因此,及早进行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帮助每一位公民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可谓是利国利民之举。
通过立法,强化家长主体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高阿莉:花高价去买学区房、上好学校、高价上补习班等,这些都不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根本条件。俗话讲“三岁看老”,也就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影子,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品德和意志品质才是更重要的。对孩子的教育,除了依赖国家义务教育,也离不开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社会上发生的一件件事,比如孩子因监管不到位失去生命,身心受到摧残,或者心理不健康导致自杀等,对我的触动比较大。所以我坚持不懈地提案“家庭教育立法”,让各个层面重视家庭教育。通过立法,可以强化家长的主体责任,引导家长在生、养、教全程不缺席;可以为家庭教育营造法治环境,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强制对父母进行培训。
家庭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父母在孩子系好人生第一颗钮扣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生育后承担着重要的教养责任,但有些父母对此认识不足。为人父母也需要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培训。家庭教育是社会风气的基础,建议将家庭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对于幼教、家***、教育等相关专业设立必修课,其他所有专业则选修。为此,***府应提供***策指引和预算经费,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向婚龄男女免费提供自愿参加的系统家庭教育培训课程。我们应帮助更多的“准夫妻”“准父母”尽早树立正确的家庭理念,促进家庭和谐、文明,使优良传统文化在家庭中得以传承。
高校开设家庭教育学
全国***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庞学光:与学校教育一样,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家庭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中,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而当下,我们应该做的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在高校开设家庭教育学。因为高校学生毕业后大都会建立自己的家庭、生儿育女,成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而开设家庭教育学,不仅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者,而且有助于逐步解决我国家庭教育中现存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倡议设立“家庭教育日”
全国***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府应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化建设,推动高校在相关专业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家庭教育专业。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从业资质和认证培训设立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此外,我倡议设立“家庭教育日”,通过节日形式,组织各类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让全社会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篇3
1.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
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也在提高。但仍然还有相当多的家长,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法不当。他们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迷信天才教育,对孩子强行塑造,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重教子轻自修,不能为孩子作出榜样;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劳动教育;教育方式多训斥,少疏导,甚至用溺爱或暴力等极端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任性、厌学、自私、缺乏良好习惯等缺点,主要是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
2.家庭及社会生活变化出现的新问题
如今的家庭结构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占了多数。孩子少,家长更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二是生活条件改善,居住面积增大,电脑、电视普及,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学习方便,却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
三是部分家长养育孩子压力大所带来的问题。教育开支过大,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就越高,相当多的家长觉得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不能如愿以偿,常常处于焦虑和烦恼之中。
四是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令人忧虑。
五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留守儿童和流动少年数量也大大增加,隔代教育也随之大量出现。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往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六是网络飞速发展,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七是“富二代”“官二代”的不良表现引起了社会的公愤等。
总之,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家庭教育缺位、错位、不到位现象相当普遍。
3.闲暇教育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实行双休日制度以来,加上寒暑假、节日长假,中小学生每年的闲暇时间长达170多天,接近全年的一半。学校放假,家长上班,孩子无人管理。但孩子的头脑不会处于真空状态,积极思想不去占领,消极信息便乘虚而入。据研究,违法犯罪青少年大都是在休闲时间开始学坏的;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也主要是在闲暇时间获得的。对孩子进行闲暇教育,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4.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严重
家庭教育应该主要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但许多家庭教育扬长避短,重点错位,成了“第二课堂”“补课班”,家长则成为学校老师的“助教”。孩子在家庭享受不到应有的温暖,对家长反感。家庭教育的“学校化”,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或延伸,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越来越出现偏差而削弱。
二、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措施
1.办好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
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家长,理所应当得到应有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应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从家长实际出发,灵活办学。以“案例法”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力求让家长“来一次,收获一次”,不流于形式。一个学校若有一千名学生,办好家长学校,就等于培训了两千名不占编制的辅导员。家长素质提高,还促进了家庭和谐和社区文明。家长读书看报的多了,打牌喝酒的少了;关心孩子全面发展的多了,只是追求考试成绩的少了;以身作则,注重身教的多了,空口说教的少了;理智的爱多了,打骂或者溺爱的少了;理解学校和教师的多了,对学校、教师指责苛求的少了;家庭和谐的多了,争吵打闹的少了。许多家长学校挽救了一批问题家庭和问题学生。
2.让家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访是学校和教师与学生家庭取得联系的重要方式。但近些年来,随着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越来越便捷,很多地方中小学教师登门家访的越来越少。家访的渐行渐远,固然有学生家庭流动大、住居分散、乡村教师“走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深层次原因。社会和学校往往偏重于学生成绩、班组排名,忽视育人为本的教育目的,使得一些教师只重课堂成绩,把家访当做额外负担。
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家校不对接,孩子成长容易出现“真空”,影响身心健康。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现代通讯工具的发达,始终无法代替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教育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离不开面对面、心对心的亲密切磋。用好家访这种形式,发挥好家访的独特功能,家长和教师才能拉近心灵的距离,形成共同教育孩子的合力。
家庭教育篇4
一、当今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是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的对子女进行教育。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家庭的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家庭结构及成员间的关系都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也就使得当今家庭教育有了相应的优势和不足。
1、当今家庭教育的优势。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息时间的增多,特别是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教育意识的增强,当今家庭教育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由于人们教育意识的增强,许多家庭把子女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使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在许多方面优先考虑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使家庭教育质量得以改善。现代不少家长注重学习教育方法,努力用现代方法教育孩子。如早期教育、特长培养等在家庭教育中已成热门。许多家长都在用自己已有的或现学的知识培养孩子,有的本身就起到了家庭教师的作用。
其次,家庭结构的变化,由于孩子少,家长有较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现在不少家长特别是小学生家长,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检查和辅导孩子的学习,这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也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沟通。
再次,比较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孩子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一定的经济实力,也使家庭教育有了保障。请家教、参加各种辅导班,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孩子在家庭受重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等特点,都是值得去把握的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
家庭教育的这些优势,使现代孩子程度不同的有了相应的优点。如思想活跃、爱好广泛等。
2、当今家庭教育的误区。尽管我国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优势,但如不善于利用和适度把握,也会使孩子在心理、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向我们期望的反面。实际上,现在的孩子跟现在及未来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为以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协作奉献精神;生活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勤俭朴实的作风;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怯懦脆弱等等,这些与其说是孩子的缺点或不足,不如说是我们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失误。
首先,教育观念落后。不少家长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的人来对待,而是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孩子的成才与否同自己的荣辱联系在一起,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味按自己的意志培养孩子。结果家长花尽心力,孩子却迷失了自己。这也难怪孩子没有理想报负,不努力。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为谁活着。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却没有正确的人才观,认为高分上好学校将来就能成才,所以把精力都花在孩子的学习上而不顾其它方面。结果孩子或是由于压力过重或是单纯追求高分而出现其它方面的问题。
其次,教育方法的偏差。现在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还出在我们的教育方法上,这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关爱态度上。有的对孩子过度重视,家中的一切活动围着孩子转。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不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吗?对孩子过度服务,不少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活服务。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难道能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吗?给孩子过度的物质享受,能指望孩子去艰苦奋斗吗?对孩子过度迁就,有错不纠,唯恐孩子受委屈。这样能磨练出孩子坚强性格吗?对孩子过度保护,把孩子禁锢在家里,生怕孩子在外面学坏、吃亏,能养成孩子的协作精神吗?
二、家庭教育的目标
根据目前我国孩子的具体情况,当今家庭教育首先要在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创造精神和责任心上下功夫。
1、让孩子学会生存。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会生存体现在学会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人类来讲,现在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们虽然不遗余力地给孩子补充营养,填压知识,然而人的脂肪长了许多,肌肉却萎缩近无,一旦失去了现代的保护,包括家庭的依托,就无力去自谋生路。我们让孩子学会生存的基本意义就在于:让孩子知道怎样防御有害因素而保护自己。我们的家庭教育,要促使孩子学会生存,首先要改变过度保护的养育方法,从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进而让孩子学习调解自身与自然地关系,培养适应、保护改造环境的能力,也可以有意创造一些困苦,让孩子践行生存的本领。
学会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存。人作为社会的人,要学会在人群中生活的技能,还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本领。这既要通过系统的书本学习,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纷纭复杂,书呆式的人已不适应现社会的生存环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社会适应能力在孩子身上还比较匮缺。他们较多地活动在亲情血缘关系中,过多地接受着别人的主动奉献,所以他们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位置,替别人着想的意识不强,不会应付各种复杂的关系,人际相容性差,便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在未来社会中,学会生存的涵义更为广泛,知识含量加大,竞争色彩更浓,要让孩子立足于未来社会,必须让他们学会更广泛的学习生存的知识和能力,形成生存的智慧。为此,家庭教育首先要让孩子心中有他人。这可从家庭成员开始,让孩子体察别人的情感,了解别人的需求,家长也可以适时把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告诉孩子。进而让孩子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让孩子在学会接受别人的给予时要考虑向别人奉献,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考虑他人的利益。家长在这方面要做出榜样,也可以把这方面的想法和经验经常地讲给孩子听。同时要扩大孩子的交往面,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懂得和学会做人的原则,在社会学意义上规范自己的言行。
2、让孩子学会创造。如果说学会生存是人存在的基础,那么学会创造就是人发展的手段。人类的创造使世界日新月异,而人在今天这变化万千的世界里不会创造讲寸步难行。我们传统的以及现行的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家长眼里的好孩子,大都是听话的孩子。特别是应试教育,使孩子被一大堆要记要背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少有自由活动和思考的时间。这些都严重地抑制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现在不少人都意识这个问题,并努力寻找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途径。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为孩子越小好奇心越强,思维的局限性越小,想象力越丰富,保护和发展孩子这些可贵的创造萌芽,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3、让孩子学会负责。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多是从学会做事方面考虑的,而学会负责侧重于学会做人的角度,也属于家庭道德教育的范畴。我们之所以强调学会负责是因为我们孩子的责任感匮竭。偏颇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孩子以为家人是生来为他们服务的,他们接受关怀和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很少有回报他人的实践,所以很少有负责的意识,或许他们觉得自己活着是对家人的“恩典”。
人们呼唤责任,然而负责也是需要学习的。家庭教育要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对自己要自尊、自爱、自主、自控;对他人要尊重、体贴、帮助、照顾。从这一点讲,家长不能一味任劳任怨,如自己病了要接受孩子的关照,家里有了困难,要让孩子适应分担。总之,要从家庭小事做起,增强孩子负责的意识和能力,从对家庭负责开始,帮助他们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周围的世界,发展一种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对家庭的要求
1、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家长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有一些家长,自以为生活在现代社会,有一些现代教育知识,对孩子实施的就是现代教育。其实,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存在着不少封建的东西,这仍是教育孩子的障碍,因而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思想观念,包括教育思想,使家庭教育从观念上跟上变化的时代。
家庭教育篇5
在家庭中,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庭长辈,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婴儿开始便可以模仿别人的表情动作和行为举止,最先影响他们的就是父母,又由于亲情血缘关系,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心特别强烈,加上孩子又有较强的模仿欲望,所以家长在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可能终身影响孩子,例如说话风格、动作行为、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即使孩子长大以后,家长的积极向上方面也可能成为引领孩子进步的动力。家庭环境是第一个“课堂”,是素质教育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对素质教育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势必会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无论是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等等,如果这些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孩子们会有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家庭生活愉快,可以增进全家人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以及性格习惯的形成都有积极作用。家庭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它不像学校教育一样有固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地点,其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育内容往往是家长无意的或者习惯的一个动作或者语言,这些行为、语言等等就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孩子的意识之中。在素质教育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或者不便直接传播的,例如兴趣爱好。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长重考试轻德育
1.应试教育在观念上占主导地位“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形成了陈旧的人才观,把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使分数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基础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想更高层次的发展,就必须进入更高的教育阶段,例如普通高等教育。从2014年高考情况来看,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增长27万人,达到939万人。我国人口众多,即使多数院校都在不断扩招,普通高等教育还是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
2.教育观的片面性现在的家长大部分都重智力轻德育,重技巧轻能力。家长对于孩子成长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学习成绩问题,简单认为只要孩子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其他方面,例如:是否尊老爱幼、是否明礼诚信等等这些就都已经处于次要地位。学校里都有乱划课桌、污损***书、考试作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有的甚至多次出现了未成年学生暴力事件。家长过分重视智力,除了在课堂的学习之外,还让孩子在课外不断练习,压力增大,片面地教育观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二)家长素质和方法落后
1.家长本身行为素质落后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家长们的道德品行和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将自己不好的方面如拜金主义等等全部展现在孩子面前。例如: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管红绿灯,不走人行横道线,不走地下通道,而是采取翻栏杆、横穿马路的简便方式。孩子善于学习,模仿,他们没有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在无形之中将这些不好的方面也教授给了孩子,阻碍了孩子高尚的道德的形成。
2.缺乏与子女有效沟通交流许多家长存在“家长制”的作风,不给孩子“说话”的权利。有的家长甚至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采取强制性的办法杜绝孩子从事某些行为,而不是耐心劝诫,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一项针对90后学生的教育的调查,90%以上的孩子在小时候都经历了犯错后家长对自己的“冷战”,不说明错误原因,不纠正错误行为,家长就知道生气不和孩子说话来证明孩子犯错了。家庭中的这种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对孩子过分的专制,容易形成沉闷压抑的氛围,导致许多“问题孩子”的形成。
3.教育方法传统保守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家庭教育新的方法的了解不够,因而,家庭教育方法比较简单、陈旧。有的家长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例如网络流行的“狼爸”、“虎妈”,坚持打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影响了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而且容易激化家庭矛盾。这些老方法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道德。
(三)家庭关系不和谐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父母离异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根据民***部统计,预计2013年结婚对数1410万对,离婚对数317万对,结婚率和离婚率将达到4∶1。不健全的家庭让孩子心理承受巨大的伤痛,导致性格有缺陷,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有报道称,中学生犯罪率仍在上升,未来五年总量将增加。家庭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温床”。如果孩子经常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孩子便会感到不安和畏惧,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孩子也会越来越不相信父母,产生隔阂,教育也越来越难进行。
三、探索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1.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人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要充分发挥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家长不能光用书本知识来压孩子,更不能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孩子的优劣。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减少了自己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有的家长还在寒暑假带孩子去旅游而不是报寒暑假班了。国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有知识的孩子,还要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孩子。家长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争取各方面全面发展。
2.建立全面的教育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家庭教育更要以此为目的。孩子有精神、行为等方面的需求,家长应该注意到这些,除了对知识的重视外,还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家长们对新闻里多次出现的学生跳楼自杀、投毒杀人事件产生恐惧,渐渐地了解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必须要建立全面的教育观,在强调孩子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子女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等给予高度重视。
(二)改变行为方式
1.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家长的为人处事态度和判别是非的标准,都是一本无字教材。家长必须拥有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模式,例如:在教孩子有孝心的时候,家长首先就要孝顺自己的长辈。在CCTV-8的一段公益广告中,家长给自己父母洗脚时被孩子看见,于是孩子也抬水给自己洗脚,这就是家长的素质影响孩子。只有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家长才可根据孩子的实际,对孩子进行积极向上的教育。家长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为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也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2.积极和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家长和孩子的“心近”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很好的办法,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对于孩子犯的错误,父母应该耐心地对其进行教育,让孩子渐渐明白人生的道理。平时可以一起看报纸、看电影,与孩子讲讲心得体会等等,这些集体活动有利于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只有经常和孩子沟通才能拉近子女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才可以让子女更加信赖自己。通过一些学校的《家长与孩子沟通情况问卷调查》结论研究发现,善于倾听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发展。
3.创新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教育方法很重要。家长可以多阅读优秀的报刊、杂志,通过网络、电视等等对自己进行系统的教育,然后通过自身感受,来感觉哪种教育方法比较好,再结合孩子实际,将教育灌输到生活的点滴之中。许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从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动来教育孩子哪种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哪种行为是错误的。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每个家庭的幸福。家长作为家庭的主要经营者,父母应该相亲相爱,用爱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同时给予孩子最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以培养他们坚定的生活意志、健全的精神人格,以求得孩子的最好发展。家长要明确孩子是***的社会成员,有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父母要调整好心态,树立平等意识,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的错误而大声责备。父母创造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从而构建和谐家庭。
(四)实行家教合作
家庭教育篇6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这星期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
无独有偶。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的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作为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你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调查表明,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厅或是各自的卧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会问:“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则会说:“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家庭教育篇7
一.从思想上入手,密切家园联系:
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对幼儿发展造成影响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家庭文化及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幼儿的具体指导、教养方式等。让家长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必须从思想上加以引导。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多渠道的宣传,让家长认清自身的教育功用,认识到自己本身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引导家长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让自己的言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如:在礼让方面我们引导家长在家对长辈对邻居等主动礼让不争吵,主动关心帮助,带动孩子,从小以礼待人,乐于助人。
其次,通过个别交流、家访等机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育儿方法,改变一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家长和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我们班的某某家长,儿子才五六岁,对"性"特别感兴趣,她感到十分恼火,她听其他孩子说:"某某躲在厕所看女孩子小便。"便不分场合,在集体面前用"以后不准看""羞羞脸"等言语喝斥孩子,而孩子还是一脸迷茫。了解情况以后,我们并没有指责家长,而是故意将孩子支开,请家长平心气和地坐下来,跟她讲:孩子为什么对此感兴趣?怎样正对待孩子初期的"性教育"……还介绍了"家园共享区"内的几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第二天,家长来时感激地说:"老师,我平时工作太多,对孩子的教育言语能省则省,经常说一些禁止的话,还是您说得对,以后遇事我一定会有意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这几篇文章写得真好,谢谢您。"
二.丰富参与形式,探索家园互动新途径
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庭教育资源中得到充分利用。这一学年来,我们在挖掘家园互动的方面上做了一些努力。
1.家园联系本:我们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本家园联系本。通过家长与教师双方对孩子的关系,更好的交流,家长们可以记录孩子的言语、感受、书写评析、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而教师也能更全面了解孩子,并可针对家长作出的建议改进工作。家园联系方便快捷地联系着我们。
2.资源共享区。经常有的家长问我:"老师,你介绍几本好书吧!""什么书对孩子的教育有益呢?"等等一些问题,为此我班的一角特设了一个"资源共享区",这是专为家长设计的。在"共享区"内,我们提供了幼儿教育专刊,名人成长记录,育儿资料,VCD,优秀网站推荐等,家长们可自行登记借阅,而"共享区"内的资料都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收集的。
3.家庭小分队:我们将班级的各个家庭,按自愿的原则,三四个家庭组成一组,由家长们推选出一组长,组成家庭小分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的登山,有的郊游,有的参观,还可以邀上老师一块同行。"家庭小分队"增进了家庭与幼儿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三.家园互动,推动课程改革
第一.参与主题的生成:
我们通过家教园地向家长详细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动态,主题活动,生成课程.并让家长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如有好的想法可在家园联系本上记录。在主题开始前,我们通过家长问卷的形式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例如在《开心的笑话》主题开始之前,我们设计问卷让家长填写幼儿对笑话的喜爱程度,对什么感兴趣,还想了解些什么?等等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针对情况进一步调整我们的主题活动。这样的形式让家长了解我们正在做什么,同时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需要,而且家长的建议也让主题添色不少,如,我们在《开心的笑话》欣赏阶段让孩子欣赏的材料较少,出钺锋的妈妈在家中发现孩子对哑剧《憨豆》的兴趣不亚于动画片,于是向我们建议,增加了活动的内容。
第二.帮助主题的开展:
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开展设计成一份表格,详细介绍了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区域创设/所需物品等,让家长了解我们需要什么?例如《丰收的季节--秋天》主题,家长们送来了麦苗,水稻等农产品,让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也亲身感受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开心的笑话》这一主题中,张子滢的爸爸,苏泾的妈妈等家长送来了漫画书,网上***笑话等资料……
我们还发挥家长职业资源优势,为活动的开展服务,如有的家长在旅游局工作,我们请他协助联系泉州南少林寺,带孩子们开展郊游活动;有的家长住在部队,我们与其联系,带孩子到部队参观演习,联欢;有的家长在电视台,我们请他协助拍摄录相,参与活动;还请一些在美术、电脑、体育等方面有特长的家长积极参与班级幼儿的活动……
家庭教育篇8
文/袁永华
学生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这话说来易懂,但真正意识上的认识却太难。今天做了一个家访,让我对这个道理认识得更深刻了。
家访的对象是一个聪明好动的孩子,最近听课不太用心,作业写得比较差,经常缺作业,所以我和副班决定去他家家访。家访中了解到孩子是妈妈31岁时才出生的,难免有些惯养,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让孩子对待父母的管教不太上心。前段时间和堂哥打架,被他爸爸揍了半个小时,脸都被打得红肿,我听了都揪心,可孩子妈妈说他挨了打后转脸爸爸又和他说说笑笑。我听后不再揪心,却无语了。孩子的教育本就不该有如此暴力的体罚,然而如此的暴力却没有让家长抓住教育契机,让孩子进行思想上的认识。太惯孩子了!最后聊到作业,孩子妈妈说她多忙多忙,我能理解,可孩子妈妈说她对孩子的写得很差的作业不太忍心让他重写,我真的有点急了。孩子的作业那是学习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作业都无法保证,那孩子的成绩很可能会从此一落千丈。70分钟的家访,我和副班一共没说到20句话。最后我给孩子妈妈留下建议,1、我们老师在学校严要求,家校多沟通。2、孩子的学习从作业抓起,孩子的思想从定向阅读抓起。而我听到的回应依然是“我现在多忙,下个月一定……”唉,可悲呀!临走不忘再叮嘱一句:“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家庭教育篇9
重视知识 善于阅读
犹太民族被称为“书的民族”,《圣经》《塔木德》是犹太人的经典著作。子女从小在父母那里接受戒律和生活习俗的教育,同时要学习背诵这些经典。在每一个犹太家庭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他们的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去舔书上的蜂蜜,这种仪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他们要从书本上得到教育,得到知识。《塔木德》中说到: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犹太人认为学者比国王伟大。
犹太人把自己称为 “记忆的民族”,这是为了表示他们记忆和继承历史的遗产。犹太人酷爱读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有公共***书馆和大学***书馆1 000多座,平均4 000人就有一座***书馆。在人均拥有***书馆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之首。
重视实践 善于创新
犹太人重视实践。在孩子学习知识之前,父母有义务让孩子学习一些做事的基本知识,一个连饭都不会做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学问的。很多犹太学生很早就开始打工,有的在蔬菜店门口招揽生意,有的在印刷厂里干杂活。有些立志当老师的高中生会在夏天做小学生夏令营的领队。
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学会自己赚钱,不在经济上***是不行的。犹太人重视谋生手段的培训,职业教育是犹太教育的基本内容。《塔木德》规定:“无论富人穷人,须一律学习职业。”
另外,犹太人重视智慧,重视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认为学习应该创新,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而理性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实践证明,犹太人有着永恒的探索心境 ,崇尚创新,在商业、金融、法律、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很优秀。
重视方法 灵活运用
犹太人实行的是恩威并用的教育方式,即“加惩罚”。 因为犹太教认为“如果容忍孩子的反抗,会让他们没有约束,产生仇恨”。但这里的惩罚,绝对禁止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他们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是将早上作为一天的开始,而犹太人的一天则是从太阳落山开始。他们告诉孩子:将黑暗作为开始的人,他的最后是光明的,而将光明作为开头,最后则是黑暗。这样教育孩子先吃苦,后享受。
犹太人不仅重视学校的正规教育,更重视自教自学。这种学习可以称为“投入学习法”。他们在学习时,会用全身的器官进行辅助,而不是单纯的阅读。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好。
家庭教育篇10
一、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先做人,后做事。学会做人是培养孩子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人字一撇一捺,站立起来,靠的是人格、品德。丢失了人格,缺了德行,本事愈大,做的坏事便愈多。所以说,德育不合格,出的是危险品;智育不合格,出的是次品;体育不合格,出的是废品。
诚实。诚实是做人的第一基石,不诚实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信任,将失去人格,被大众抛弃,成为失败者。诚实所表现的心理特征是自尊与善意,不诚实是对自己不尊重,对他人不尊重而且无善意。不诚实就是虚伪,就是骗人坑人。
自信。自信就是对自己做人、做事、学习、工作的信心,是对自己持肯定乐观的自我评价。孩子取得成绩时,一定要真心祝贺,不要满不在乎,或总认为还不满意。要看孩子进步,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孩子失败时,家长要面带微笑,情绪轻松,告诉孩子只要努力了父母就满意,能找到原因就是进步,能自觉地克服提高就要庆祝;不断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永远怀着希望和帮助的心情,不责怪、不唠叨,把所有唠叨化做认真思考和科学指导;永远不对孩子说丧气话,告诉孩子,能吸取失败的教训,是迟来的成功。
礼貌。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最能体现孩子品质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礼貌既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又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让孩子学习礼貌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尊老爱幼、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并让其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老人因为对社会有贡献,中年人因为正承担社会责任,同龄人因为有许多优点让我们学习,陌生人与我们是同样有血肉情感有尊严的人。对人的尊重,是博爱之心,是自己获得尊重的前提。人都是在尊重中定位自己的人格的,不尊重人的人,人格是低劣的。
责任。责任心要从小培养。在家庭中孩子事事都由父母包办,不需要自己动脑动手做,对自己的一切坏的行为不需负责任,他就成为一个寄生虫,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责任心无处不在,父母做事时,孩子有责任不扰乱;来了客人,孩子有责任招呼客人,表现礼貌;吃完饭孩子有责任收拾碗筷,帮助父母;父母生病,孩子有责任关心安慰,请医生;孩子出门,有责任遵守交通规则;孩子上学,有责任认真学习,做好作业。抓住每件细小事,对孩子进行责任心培养。另外,还要启发孩子,体验承担责任之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二、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事
勤劳。一懒生百病,一勤百事兴,勤能补拙。任何成功都和勤劳有关,任何失败都和懒惰难分开。动手就是协调脑体,促进大脑发育。人的智慧不是闭眼冥思得来的,而是从动手做事中获得的。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视其年龄、能力的大小,使其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从小培养其劳动意识、生活自理能力,更让其在劳动中体会“一丝一缕,来之不易;盘中之餐,粒粒辛苦”的含义。因此,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其自己做,最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无巨细,大人包办代替。
感恩。感恩就是铭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怀着感激和回报之心。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切伟大情感产生的源泉。百善孝为先,首先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养育之恩重于泰山;其次是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亲情、友情,更与社会这个大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只有懂得孝道、关爱他人的人才知感恩,才能知恩***报。
坚强。坚强包含两种意思:一是无论受到什么挫折,遇到什么困难都十分坚定;二是长期坚持下去,感情意志方面有毅力,坚韧不拔,不怕困苦,这是成功人生的可贵品质。事业、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失去这种品质,往往意味失败和悲剧。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意志软弱,吃不得苦,受不得一点委屈、挫折。教育孩子:路要自己走,事要自己做,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学会做家长
1.爱孩子要有原则,要有底线,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孩子一味娇惯、迁就是溺爱,是害孩子。“玉不琢不成器”,该批评时要批评,该表扬时就表扬,该严厉时要严厉,该让孩子做的事就让孩子做。让孩子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做人、做事决不能为所欲为。
2.家长教育孩子要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不是先天遗传,主要是后天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时时、事事注意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出榜样。
3.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不要剥夺孩子的快乐。人的能力、智力、个性是有差异的,不论在学习还是其他方面,结果是次要的,主要看过程,只要努力了、奋斗了都是好样的,应该表扬,值得肯定。不要秉承“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格言,一味地严厉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幸福、亲情的温暖,使孩子形成叛逆心理,从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