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篇1
从原生到创生:区域推进“微型课题”研究的思考与实践
“瓶颈”与突破:区域推进教师小专题研究的探索
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身份的转型
丹东地区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分析报告
为教师“台前角色”辩护——浅析作为教育者与作为同事的教师角色
论学校文化管理
论教学常规的重建
我国中学男女分校合校的历程及对单性中学的价值审视
邀请课中教师主动发展的实践研究
试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日本小学课程表:演变特征及启示
清末民间中学教科书的编译与审定
教学机智:课堂活力与魅力的保证
德国女孩节:基础教育中的职业兴趣培养
珍视童年价值,培育生命自觉——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办学掠影
宁波市实验小学·宁波大学附属小学
莫让教材阻碍了教育智慧的路
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吗?——兼与查有梁教授商榷
论道德教育融入学生文化的路向
移情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渗透分析
中小学班级工作的困境与突围
中小学班级目标的制定技术
中学生厌学问题的教育学分析
小学生学习障碍及其矫正
试论“孝道”教育的实施与推广
南京:成绩不是新课改高招唯一录取依据
构建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行动研究
论课堂教学评价变革的瓶颈与突破
走出课堂评价的误区
辨证地思考课改中的“教学回归”
无效规章制度的成因
课改背景下教研组建设的文化思考
中学心理课上开展道德生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当堂作业:提升数学常态课作业效率的途径
徐汇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调查报告
百年以还 弦歌不绝
平等与差等:师爱的抉择及其伦理依据
民主与权威关系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第三空间对青少年自我建构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区初中生为例
独生子女成长特殊性的再认识
我国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策研究的历史走向
后喻文化时代的特征:设置自主课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重新理解寓教于乐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 打造卓越教师团队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
教师工作价值取向与教师管理的三部曲——谋生、职业、事业与顺从、认可、内化
应对考试焦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的初步编制
精心育花蕾,春风润桃李——我的师德故事
韦钰院士错了吗——《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随议
山蕴玉而生辉 水含珠而川媚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0周年院庆典礼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0周年院庆院友论坛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扣问教育公平——从学区房现象谈起
论学校文化传承的路径——以上海市育才中学为例
基础教育篇2
当今学校要为年轻一代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的“基础”之内涵,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等变化趋势;素质教育的要义在于发展人的内涵,是专属基础教育的,业已被“窄化”和“泛化”了的素质教育应当回归基础教育;聚焦学校变革、形成个性与特色,通过自身的结构优化和面向社会的开放与互动,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当之无愧的核心和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似一股浪潮正扑面而来,这一浪潮冲击下的教育实践重建是当今学校变革发生发展的重要背景,终身教育的理念也理应成为我们今天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新的参照系。
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法国学者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随后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又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推进全球人的视野,从而与终身教育一起,为世界构筑起崭新的教育时空观。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的显著标志;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战略选择。教育与生活本是紧密联系的,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在学校教育目的、内容和过程中疏离了人的真实生活,而终身教育则从本质上体现出教育对生活的回归。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参照深入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从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出发,基础教育该为年轻一代奠定什么样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无处不在还是归基础教育所专有?走向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从“终身”看“基础”
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相应地,“基础”之内涵的变化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演变的大趋势。
我国近些年来,从终身教育视角考察基础教育改革的并不多,出于误解而有意无意将二者分离的却不少,一些省市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两套系统,这实际上是将基础教育从终身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主观动机是想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客观上却容易造成与终身教育脱节的错觉,如不加以澄清,难免会对实践产生某些误导。
只有基于正确的理解才可能做出正确回应。首先,要深刻理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这一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必然结果,且真正建立新的教育实践体系需要相当时日;其次,要以这种新观念新视角反思以往我们对基础教育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在以往的改革实践中有无误解和偏颇,尤其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重新解读;第三是在新的理解之下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体系,当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就有希望。
基础教育之“基础性”的重新解读:
解读之一:从“双基”到“多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渐渐成为公认的传统,这对年轻一代今后形成牢固的知识技能基础、进而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中小学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不再是一次接受终身受益的时候,“基础”所包含的内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从基本的“读”、“写”、“算”基础变得“品种多样”,如外语、计算机技术等都渐渐成为基础的“要素”,从而使“双基”变为“多基”;还有的把“能力”也纳入基础。
解读之二:“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一些过去不被视为基础的“软性”的品质,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直的人格,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开始引人注目,这些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是终身性的。比如,一位获得了数学奥林匹克奖牌的学生,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学数学了!”这意味着尽管他的数学知识很扎实,可他在学会数学的同时“学会”了痛恨数学,失去了继续钻研数学的兴趣,这种参赛活动也难以成为推动他终身发展的动力。相反,许多在“”中失去了继续读书机会的人,由于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高考一恢复,马上就能抓住机遇、改变人生命运。甚至可以说,面对一个变化越来越丰富的未来,兴趣、习惯、人格、志向、责任心等等这些基础性的“软件”,有时显得比知识、技能这些“硬件”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解读之三:从“共同基础”到“有差异的‘类基础’”。过去我们强调“基础”,较多地是在“共同基础”的意义上强调其重要性,所谓共同的基础,是指每个人成为一个成人都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有新的突破,超越了“统一的基础观”,主张为不同类型发展趋向的学生提供有差异的基础。以数学为例,5个必修模块对于今后从事体育艺术的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基础;5个必修模块加上某两个选修模块则可能是今后从事文科方面专业的学生的共同基础;必修模块加上更多的选修模块,则是为有志于理工科方向发展者今后学习准备的基石。从关注“统一基础”到重视“类基础”,这是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是在“一律”与“差异”的两极思维中寻找到的一个富有“中庸”意义的“度”。
欧盟最近提出了一个参照性框架,称之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这类似于“类基础”的说法,是一种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融为一体的新理解,也是拒绝将基础与能力作机械划分的新理解。关键能力之“能力”,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结合;每个人都需要关键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获得就业。欧盟提出的8种关键能力是:(1)运用母语交流的能力;(2)运用外国语交流的能力;(3)数学能力与科技基本能力;(4)数字能力;(5)学会学习的能力;(6)社会与公民的能力;(7)主动意识与创业能力;(8)文化意识与表现能力。
因为每种能力都有助于知识社会中的成功生活,所以这些能力同等重要。这些能力相互重叠与锁定,每个领域的基本能力对其他能力具有支撑作用。语言、阅读、数字,以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技能,是学习、学会学习的基础能力,支持所有学习活动。还有一些能力贯穿于参考性框架的8种能力之中,它们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主动性、问题解决、风险评估、决策能力,以及在情感上的建设性控制力。
欧盟提出这一框架的初衷是:由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欧盟面临新的挑战,每个公民需要广泛的关键能力,去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具备社会与经济的双重角色的教育,在确保欧洲公民掌握关键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关键能力使他们灵活地适应变化。尤其是,建立于尊重多种不同个体能力观念之上,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应该通过平等和接近那些群体而被满足,那些群体由于个人、社会、文化或经济环境造成教育上的劣势,因而需要特殊的支持,去实现他们的教育潜能。
反省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不是真正面向“每一个公民”?我们努力教他们适应的,究竟是“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还是一场又一场考试?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们的考试本身进行了很多改变,但是,如果这种升学制度不改变,单一的目标、路径得不到纠正的话,仅仅靠考试上的花样翻新,照样不能使中小学教育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真的是无处不在吗?其实它是专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本分是实施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在特殊条件下,即便需要,也是补课性质的。反思30年来不是“窄化”就是“泛化”的教训,是到了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的时候了!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教育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规定了“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的核心任务,优化了教育改革宏观环境;1993年《纲要》将教育由“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还要求“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随后又有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意见出台,基础教育实践变革及相应的理论探讨,展现出一幅由外延式变革向内涵式发展逐渐推开的绚丽画卷。
正如2005年***素质教育调研组在调研总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素质教育在关键环节如德育、课程、招考制度、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开始突破,学校教育正在发生一些积极而重要的变化;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大幅度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仍然存在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偏差。调研表明,学校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着较深的误解。例如,将素质教育“窄化”,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或者就是经常被忽略的音乐、美术、科技制作、劳动、心理健康等等。这一认识误区导致对课堂内学科教学的忽视,无法改变学科教学的面貌;或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负”、“减考”。另一种误解则是“泛化”,把素质教育不适当地推广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切学段,忽视了高等教育是集中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或者提倡专业的“宽口径”固然是一种趋势,但这种“基础性”是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素质教育”。
针对“泛化”问题的应对之策是“回归本位”,即回到基础教育的本分,其职责就是打基础,它向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输送的就只能是“好木材”而非“半成品”,精雕细刻是基础教育之后教育机构的任务。因而,再不能简单地用升学率、重点率等指标来衡量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业绩。
针对“窄化”现象,则需要进行基础性素质教育的“价值澄清”,即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样的“硬基础”是最重要的?在“软基础”中,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德性、兴趣与好奇心、合作意识与交流沟通能力、个体发展的主动愿望以及使自己的专业志向梦想成真的想象力与坚持性等等,是当代人驾驭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掌握自己和国家及民族命运的关键素质。在“硬基础”中,必要的知识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的问题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性变化。20多年的改革,较多地体现在学校物质条件改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推广与运用、课程改革的逐步扩大和系列化、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渠道,以及对素质教育的广泛宣传上,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社会地位也在提高。但是,就大多数学校而言,改革尚未在核心领域如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等实现突破,更谈不上转型性的变革。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组织与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与动力等等方面基本上还处于传统框架之内,亟待突破性的创新与变革。
三、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
把基础教育改革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在缩小学校之间不适当的发展差距的同时,让每一所学校葆有自己的特色;以结构优化和开放互动的方式,确立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无可置疑的核心地位……这些,是我们期待的,也是我们正在践行的。
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应聚焦于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偏离素质教育宗旨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不仅存在着把基础教育之“基础”价值狭窄化的问题,而且存在工作思路上的短期化问题。狭窄化是指把基础理解为“双基”或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短期化是指基础教育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和评比的满足,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位于考试成绩提高,把德育的成效对准文明评比,把体育、美育的成功归结为参赛得奖等等。这些做法导致学校渐渐丢失了中小学教育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的奠基性价值,同时也肢解了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全程性。为恢复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长程性,需要克服从课程、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入手搞“素质教育”的偏向,实现学校从价值取向到文化建设、从管理到实践(课堂与班级)的整体性、结构式的变革与重建,从各地各校的实际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的多样化的新形态。
聚焦学校变革之后,要保证其深入而有质量地开展,就需要有法律上的保障。然而,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强调的“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至今并未真正落实,作为办学自之保障的《学校法》千呼万唤也难出来。学校工作的思路长期停留在层层贯彻和演绎上级指示精神、上传下达行***指令的水平上,缺少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改革空间,探明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的主动革新意识,千校一面现象比较突出。校长对学校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决定权、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权等等,都是需要有法律来保障其正确行使的。
其次,缩小差异,保持个性,让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在普遍关注教育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同时,不应忽视同一地区同一城市之内学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据调查,学校之间生均公用经费总支出差距竟然高达439倍。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体的手心和手背,怎可以这样厚此薄彼?!究其根源,都是不正常的“***绩”观和“效率观”惹的祸。
办学基本条件上的差异,如实验室、***书馆、信息现代化配备、生均经费等等,还只是“外延式”的差异。外延差异会导致诸如好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从而形成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及教育发展观上的“内涵式”差异。然而,解决了物质条件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能自然而然地提升学校内涵。有了好教师,缺少好的管理与领导,缺少唤起教师内在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的学校内在凝聚力,优秀教师同样不进来、留不住。例如在上海这样的一些发达地区,外延式差异不再明显,但内涵式差异仍很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闵行地区引进“新基础教育”这一优质资源,持续十年全区域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三大领域的变革中,激活校级、中层和教师专业团队不同层面变革主体的内动力,进而从整体上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内生力。在持续的校内改革与校际互动中,每一所学校都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和乐”、“自育”、“共生”、“自主-合作”等独特学校文化品质,即使特色文化尚未成型的学校,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可见,在缩小内涵差异时,必须关注学校在品质上、特色上的多样与共存。
最后,确立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让学校成为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上个世纪曾有激进的改革者发起了“非学校化”运动,其著名代表人物伊里奇设计了四种学习网络,即:教育媒体的咨询服务,技艺交流,同伴切磋,非专职教育家咨询服务。其根据是:儿童的学习有四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即事物、模型、同伴和长辈。这四种资源“要求不同类型的设施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地获得”。伊里奇用这四种网络构筑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学习型社会”,在那里,教育、闲暇、工作和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融为一体了。另一位美国学者保罗·古德曼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批判,还针对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层次的教育提出了使少数班级“不属于任何学校”、“使少数班级脱离校舍”、“使上课成为非强制性的”等六条替代性建议。尽管两人对传统学校都持偏激态度,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的敏感和预见都是令人佩服的,并且,他们批判的锋芒所指向的传统学校“过时”、“机械”和“僵化”等弊端,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继续反省和批判的,因为我国以应试为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已经将这些弊端演绎到极致。然而,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核心位置的不可替代性,被他们严重地忽视了。当然,学校教育要成为当之无愧的核心,自身必须进行结构上的更新改造,同时要向社会开放并与之互动。
学校内部的结构优化,需要在时空交织的意义上进行结构重组。横向上,超越传统分科教学将知识箱格化、碎片化的弊端,使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科,都在“宇宙、地球、生命、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背景下确定其位置,以便为下一代“构造得宜的头脑”。纵向上,形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而有机递进的阶梯:在小学,要把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引向对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的探询;在中学,强化对文化的体验以及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真正融通的意识;到大学,则顺理成章地进入专业化学习与探究。
面向社会的开放互动,是指学校教育要毫不犹豫地向家庭、向社区、向全社会、向网络,以及向每一位学生/学习者成长的未来可能性开放。以开放为前提,在持续有效的互动中实现“双赢”:家庭、社区和社会不仅向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源和人力(如义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同时藉学校的高端优质文化品性的引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品质;学校在向家庭和社会辐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充分吸纳地方文化资源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学校与社会持续良性互动的最终***景,是形成精神文化意义上的良好生态系。
如果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如《学会生存》报告所预言的那样,一个学习型社会将会出现于人间。而在其过程中,学校教育也就完成了一次壮美的浴火重生。
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解读和探讨。杨小微教授这篇讲演,以终身教育为视域,在向我们展示中国基础教育过去30年波澜壮阔改革巨幅画卷的同时,剖析了以往对基础教育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并且指出了后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读来颇有启发。
基础教育篇3
一、教育发展重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以及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但是在西部欠发达县要达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
以我们贵州省为例,对贵州省教育提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要求。贵州省教育的起跑线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省以最快速度基本实现乡乡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但乡镇中心幼儿园只能覆盖40%左右的学龄儿童入园,还有60%左右的适龄儿童怎么办?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又开始实施,而第一轮的问题还未解决。二是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的问题。
我省“两基”攻坚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国家基本要求,但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矛盾十分突出。首先,教育信息化存在经费保障投入、专业教师队伍、精准指挥系统等问题;其次,师资水平极不均衡,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导致县城教师往地市级城市流动,乡镇教师往县城流动,村校教师往乡镇流动,使师资水平难以均衡;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城、地级市所在地快速发展,使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极为严重;最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和普及十五年教育亟需学校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
基于上述原因,教育发展的基础是设施能力建设。一是城市规划中必须把学校的布局纳入统一规划,在新型化的城镇建设中校(园)建设必须同步推进的硬性要求,形成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应向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普高学校扩建、中等职校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等方面倾斜。县级资金做到“应收尽收,足额用于教育,确保三个增长”,建立健全教育债务台账和化债机制。三是精准制定“十三·五”规划,确保国家《纲要》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教育改革需深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国家层面明确:一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二是基础教育考试招生改革;三是基础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四是基础教育育人模式的改革;五是基础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六是基础教育教师管理;七是基础教育督导监测改革。县级教育改革的成功决定着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成功,研究县域内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结合笔者所在县推进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有以下体会和实践。
1.教育领域***建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过去存在的远离***治抓上课、淡薄纪律抓分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中小学的支部建设没有得到加强和重视,没有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保垒”“***员先锋模范”这两大作用。县委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建工作,在教育系统抓“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整治”落地,明确学校***支部、***员必须“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彻底根治教师队伍“懒、散、慢、怠、堕”的现象,建立和完善“***治规矩、***治纪律”的考核督查评估机制,使教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学校***建工作应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首抓内容。
2.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县乡人民***府责任
在贵州省,对县级******主要领导、县委、县人民***府的考核评估已经形成制度,但对乡镇、办事处、社区******主要领导和******机构的考核评估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明确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义务教育以县为主”这两个“以县为主”,贵州省则把教育的“三权”(人权、财权、事权)收归县级人民***府统管,具体由县级人民***府教育行***部门实施。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乡镇人民***府依法履职的仅有《义务教育法》中明确的县级教育行***部门和乡镇人民***府组织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其它职能与职责未有界定;二是县级人民***府教育行***部门由于是行***单位,公务员编制较少,导致工作不细、不实、不精准。
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明确其乡镇人民***府的责任:组织入学控制辍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办人民满意学校的评估考核,帮助指导管理学校的社会工作(如计划生育、学校安全、留守儿童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定期定时研究教育问题。县级人民***府认真研究教育行***部门编制问题,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和发展规划,定期召开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对乡镇和部门及主要领导的督导与评估考核,使县职能部门和乡镇***府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识和责任,形成合力,共同解决教育发展的难题。
3.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在学校
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摆在课程改革,但在实施中存在较大困难,如课程改革后,教师的工作量、编制怎么核定;又如,***出台班主任算半个工作量,而编制部门则按师生比确定教师编制;再如,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制学校需要工勤人员、宿管人员,等等。因此学校改革,一是学校教师“编、招、聘、管、用、培”的改革必须强力推进;二是校长办学的主动性、专业性必须得到尊重,要千方百计、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教育科学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和培训,必须建立“计划、实施、考评、反思、总结”工作流程;三是遵循教育规律减轻学校负担,把学校管理的重点引入“抓管理、带队伍、提质量”的轨道,杜绝各类导致学校发展目标不明确、质量的核心地位不突出的社会性事务。
三、教育质量是核心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事关中华民族的素质,事关“人才强国”和“科教强国”的战略实施。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县乡人民***府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县级教育行***部门必须围绕“立德树人”制定考核评估学校、校长、教师的办法,强化指导和考核评估。
1.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由之路
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执行好“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以下简称“三爱教育”)的要求。爱学习是受教育者实现抱负的基础,爱劳动是受教育者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爱祖国是受教育者成长进步的重要引擎。“三爱教育”构建了人生发展的三维空间,是校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必须成为县级教育行***部门抓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学校评价的主线。
2.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爱学习
教育行***部门应当制定教会学生学习的指导意见和考核办法,明确学前教育、小学初段、小学高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五个层面学会学习的目标,明确学会学习书本知识、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拓展学习,学会体验生活的创新学习等领域的学习方法,明确对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自然记忆、理解记忆、机械记忆、储存记忆)、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知识组合、知识链接、知识释疑、知识认知)、知识素养(自然、文学、历史、社会、法律)等方面的检测监测要求,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快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教会学生学会劳动爱劳动
教育行***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需要的劳动要素,着眼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素养,立足个人生长生活生存的需求,统一编制地方教材和制定社会实践劳动课时标准,并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勤劳致富”的正确价值观和抱负。
4.教会学生爱祖国
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从空洞的理论和套话中走出来,从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使之体现在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威严、宏扬中华民族精神、崇尚中华文明历史、珍惜新中国发展历程等方面,使学生从意识、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立志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县级教育行***部门应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长期、有效、可行的措施,要求学校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5.“三爱教育”落地关键在学校教育
县级教育行***部门必须制定校长和教师的培训计划方案、考核机制、督导评估、经验总结等工作措施,解决校长、教师的观念和意识问题,提升校长、教师落实“三爱教育”的素质,提高校长、教师执行“三爱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建设出“有纪律、比贡献、拥爱心、重未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教师队伍。
县域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应当统筹规划各类教育,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式教育,提升全县民众的知识素养和技能,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基础。
基础教育篇4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本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认真制定本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总结和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握国际教育的新理念和发展趋势,组织开展教育工作大调研和大讨论活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目前至2020年*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重大战略和改革措施,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特点、时代特征和满足人民群众未来教育需求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为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科学纲领和行动指南。
2.举办基础教育论坛。加强长三角教育的合作交流,联合苏、浙、沪三地教育行***部门完成《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究》的课题研究,举办长三角基础教育论坛,提升长三角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举办京、津、沪、渝四市基础教育论坛和新加坡与*基础教育圆桌会议。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妥善解决入园高峰矛盾
3.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现场推进会,加快幼儿园园舍建设;完成全市60所(其中郊区50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在各区县做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督导验收工作。召开*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总结会。
4.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各区县根据区县规划和人口出生以及外来人口流入情况,制订区县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标准实施幼托园所建设,妥善解决入园(托)高峰矛盾。
5.加强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提高园长课程领导力。召开*市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工作研讨会,提高早教指导水平。继续开展中心城区优质幼儿园与郊区幼儿园的对口合作交流工作,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开展农民工同住子女学前教育情况调研,推进农民工子女幼儿园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工作。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市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学前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接受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支持师范院校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
三、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郊区学校建设
6.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做好对区县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推进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工作,确保市、区县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加大对郊区特别是远郊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修订本市中小学校舍维修基本标准,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中小学校舍加固行动;研究并制订本市普通高中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
7.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内涵发展研究,进一步明确今后几年初中、小学内涵发展的思路与举措。研究制订初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进一步推进相对薄弱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交流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围绕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教学有效性,分别举办分初中、小学教学展示活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
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积极寻找新对策,总结推广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经验。
8.加快郊区学校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的*三中全会精神,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全面启动郊区学校建设工作,集中力量办好浦江、顾村、曹路、航头、三林等5个市属配套商品房基地公建配套学校,做好人口导出区优质学校到基地学校的对口办学工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郊区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和人口导入区的学校建设。各区县特别是郊区县要根据区县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十一五”教育事发展规划,以及人口增长、分布及流动趋势,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设点,制定学校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分阶段、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校建设。指导相关区县做好临港新城、长兴岛等地区的学校建设规划。学校建设既要确保进度,按时完成任务,更要注重质量,确保安全。
9.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郊区农村学校的辐射力度。实施新一轮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探索建立健全对流区县联席会议制度、教师培训学分互认制度、专家聘任共享制度等,扩大城郊结对数、郊区跟岗教师数、城区支教教师数等,同时开展公开示范课、听课评课、展示交流等工作,提高对口合作交流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推进委托管理工作,总结推广委托管理经验,发挥区县的主体作用,选择并委托中心城区优质教育机构和教育中介组织管理郊区学校,扩大委托管理单位的数量,加快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
10.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根据区域规划,确需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要引导社会力量按照办学基本条件申请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完成50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的任务,增加郊区县教育资源总量。市、区(县)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提高至65%。
11.提升郊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实施郊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利用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开发高中、初中、小学和学前等四个学段适合郊区教师的培训课程,对郊区教师全面开展专业发展培训。继续实施远郊区县薄弱学校师资队伍提高工程,确定一批亟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学校,有针对性地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提高。市、区县***府和教育行***部门对到郊区边远地区和市属商品房配套基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城区教师予以补贴。
12.大力提升郊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市、区县教研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力度,组织城区名教师和教研员赴郊区农村学校开展教学常规和教学效率等视导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把握教学要求,帮助学校健全教学管理流程。大力开展校内、校际学科教研活动。组织郊区县学科带头人牵头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发挥区域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大网上教研的推进力度。完成郊区2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的推进工作,并将实验成果在郊区全面推广。
13.启动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并启动《*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探索建立各相关部门整合的特殊教育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展医、教等多学科结合的特殊教育康复与服务的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建设,健全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特殊教育咨询中心。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并制定特教师资培养***策,举办特教师资培训班,提升特教师资专业化水平,为残障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
四、加强高中教育,办出高色
14.切实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召开*市高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交流会,总结和推广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创建、学校课程建设、有效教学推进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对高中学校的分类指导。启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性评估工作。实施学校自我反思、同行交流、社会评议和专家评估,引导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找准发展点,提炼办学个性,培育办学特色。
15.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整合相关力量和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青少年课外创新教育研究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和创新活动。探索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中和区县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设计并实施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五、办好内地班和***高中班,提高民族班学生的综合素质
16.重视民族班学生德育和思想***治教育工作。优先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注重内地民族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民族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民族班教育质量的提高。举办民族宗教***策与知识的专题培训班,提高民族班教师的民族宗教***策和理论水平。关心民族班教师的思想,提高民族班教师的待遇。召开*市民族班(校)德育工作先进表彰会。
17.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管理。研究并制订《关于本市加强中小学校民族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制度上保障本市中小学民族教育发展。成立本市中小学民族教育社团组织,发挥社团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增进民族班师生的合作交流。认真做好内地民族班扩招的设点布局和校舍建设等工作,确保扩招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智力援疆、增进民族团结和进步服务。
六、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18.开展学校课程计划的实践研究。以151所二期课改研究试验基地学校为抓手,推进学校课程计划的研究与制订,提高校长对课程的执行力。继续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研员对课堂教学与课程实施的指导力。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监控与评价,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校外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学***历。探索普通高中利用职校实训中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试点。
19.加强教材建设。召开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材建设工作会议,加强教材工作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要求和职责,规范校本教材的出版与使用,全面推进教材建设。体育与健身学科教材试行循环使用。
20.整合专题教育资源。梳理各类专题教育内容,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专题教育系统框架,在各年级段有序安排,提高专题教育的有效性,并明确配套的相关实施要求。
21.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成立*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研究,加强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规划、指导和实施工作。做好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9测试工作,探索运用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和先进的测评手段评估本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推进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改革,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2.规范和扶持民办中小学教育。规范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实施《*市民办中小学财务会计管理办法(试行)》和《*市民办中小学会计核算办法(试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实行生均公用经费补贴和免除学生杂费等办法,减免民办中小学校舍设施设备租赁费。鼓励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年金制度。召开*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23.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重点构建小学、中学和大学紧密衔接的体育与健身课程体系。组织举办*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用3—5年时间,使本市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国家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训练竞争、项目布局和运动员招生工作,推进学校体育特色、体育重点项目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组队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24.积极开展卫生艺术科普国防教育工作。继续实施《改善*市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扩大试点工作,完成改造15000间教室灯光改造计划。研究制定*市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筹备并承办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第五轮*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等活动,运用各种载体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以举办第二届*市青少年创新峰会为标志性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落实***《学生***训规定》,研究制定《*市学生***训实施细则》。
25.依法规范语言文字管理。建立健全本市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推进区县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对部分区县的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和“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普通话比赛。制定《*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加强对语言文字测试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百万学生“迎世博、学双语”活动,做好中小学生双语考核工作。推进中小学开展《少儿口语交际》拓展型课程教学。举办郊区推普员培训班,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训。组织评选*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街区和合格街区。
26.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修订《*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完善基于信息化平台的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定《*市中小学毕业证书管理办法》。
七、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27.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建国60周年、9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等重大节庆和迎世博等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策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义主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深化中小学生生命教育。
28.加强未年人校外教育工作。召开*市校外教育工作会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理顺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为校外教育工作提供支持。继续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网络“一卡通”资源平台,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加强课内外贯通,制定并印发中小学21门学科分层实施学科德育的指导意见,建设一批学科德育的示范课和一批经典教案、优秀课件。以*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为引领,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育人实效。
29.加强温馨教室建设。在区域试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县和学校的创造性,注重温馨教室的内涵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凸显个性,建设一批示范点。
30.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定《关于开展*市中小学班主任评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优秀班主任、*市班主任带头人评选办法》,启动“*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建设项目。修订*市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方案,实施并完成第三期13个区县培训者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制作2009年《*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受***委托,承办中西部地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第26期培训班。邀请都江堰师生来沪参加夏令营活动。
31.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坚决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要求,把2009年作为学校安全年。深入推进中小学技防设施使用、维护等工作。启动《*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调研和修订工作。加强中小学生防灾自护安全教育,推进安全知识进中小学课堂工作,采取日常训练、集中展示、指导督促等方式提高师生的识险、避险、自护意识和能力。编印《中小学安全事故案例》,公布中小学事故案例情况。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和校车等管理,建立校园安全问责制,切实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在中小学幼儿园实施校外人员来访登记、持证出入制度。研究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暑托班、晚托班安全保障和规范管理问题。建立健全学校文体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管理格局和保障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工读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青保工作,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建立青保工作网络和保护工作制度。
八、推进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2.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继续实施第二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项目。推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程的实施工作。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师范生实习基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条件。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组织评选*市实验性示范性区县教师进修学院(校)。
33.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工作。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局共同按照***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调研,研究实施意见,推进绩效工资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策宣传,重视思想教育,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推进区域内和区域间教师和校长的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认真做好第四批*市中小学特级校长的评审认定工作。
九、坚持依法行***依法治教,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34.积极开展教育立法工作。配合市人大***会继续做好《*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立法审议工作,适时开展“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进一步推进本市教育督导立法调研工作和本市教育评估法规的制订工作。
35.全面开展教育行******工作。进一步完善行******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申诉、行***复议、诉讼等相关制度,规范教育行******行为。制定《*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标准》,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开展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的行******检查。认真做好实施区县责任督学制度以及违规办学、办班、收费等群众回复与行******的试点工作。
36.加大教育督***工作力度。按照市***府《关于本市建立对区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实施意见》,继续开展对区县***府教育综合督***工作,重点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公建配套、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项目为主的教育综合督***工作。在部分区开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督***试点工作。认真做好20*年度区县***府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小幼校(园)舍资源情况等的公示工作。以及区县***府综合督***工作整改的落实工作。会同市人大等对各区县教育公建配套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导。
37.积极开展督学工作。对部分区县开展教学视(督)导工作,提高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指导区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聚焦课堂教学的专项督导,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开展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公报制度和建立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督导评估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工作的督导监控机制,确保阳光招生。
38.开展中小学师生廉洁从教和廉洁诚信教育。修订《*市教师师德规范》,将廉洁从教纳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师德和育德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年度工作考评等评选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文明单位评比、教育督导等工作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的比重。认真落实******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组织实施《*市学校廉洁教育行动指南》,向各中小学发放廉洁教育读本,推动廉洁教育进课堂。努力构建以诚信守法为核心的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体系。
基础教育篇5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教师专业化;均衡化;信息化
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校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揭示,各种新的理念不断涌现。特别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随着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基础教育更是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从观念到行动,从课程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者到实施者,从学校到社会,中小学校的改革实践可谓如火如荼。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研究一道,形成了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亮点。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做一总结评析,以期对教育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热衷“研究性”
在时下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中,如果还有谁对“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感到陌生,必定会使人认为不可思议。可见这一名词或由这一名词所代表着的理念的影响力之深广。
笔者曾仔细查阅权威人士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着述,也曾虔心倾听有关领域专家对这一命题的阐释。根据所能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关于研究性学习,人们的认识不外乎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课题,搜集资料,提出假设,自己进行研究。第二,研究性学习是和以往的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也许是由于中国的教育在“灌输——接受”方面的特点太过突出,并因此已经招致太多的批评和指责,如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缺乏创造性等,研究性学习一经提出,立即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一致肯定。继而又不断受到国外中小学生做研究的成功范例的鼓舞,更加使得“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施一路凯歌,形成教育研究和改革中的一大热点。
鉴于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固有的弊端,开展研究性学习,让教师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尝试全新的学习方式,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不过,对于一个引进的概念或者理论,在全盘接受之前,很有必要首先明确是否具有共同的适用条件。如果前提条件有差别,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变通,才能够使引进具有成效。就那些研究性学习已经是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的国家来说,学生每天在学校里的时间很少,因此,他们有充裕的课外时间和空间去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自己做研究。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的情况却有很大不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们的学生不但需要全天在学校里、在课堂中生活,即使放学以后回到家中,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和课堂学习有关的作业。这就决定了“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课题研究”式的研究性学习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制度下根本就没有开展的时间和空间。当然,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说为了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校也必须提前放学,增加学生的课外时间去进行研究性学习。既然我们的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工作,以课堂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发展和成长的,为何不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课堂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从课外的课题研究到课堂的转换,从而给研究性学习增加一些本土化色彩呢?当然,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上海已经有把中学的“研究型课程”和小学的“探究型课程”写进学校课程表中的,每周大约两个课时。与这种课程相对应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当然是“研究性”的了。这种做法的本意正是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然而,实践中我们却看到了由这种做法而产生的负面效果:不但“研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成为和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也成了研究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专有名词。只是在每周两个课时的研究型或探究型课上,需要学生用“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而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却仍然同传统无异,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这显然已经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本意。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课外的课题研究,也不应该仅仅是研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它应该真正进入课堂,和每一门学科、每一种课程发生联系,成为学生每一天的基本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当前多数人所理解的“课题式学习”、“课题研究”等学习内容方面的变化,它的重点应该在于学习方式的转换。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探究的态度、思考的能力和研究的习惯。
二、崇尚“校本”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发展,“校本”课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由课程领域延伸开去,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随即成为教育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校本课程是随着课程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凸现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课程决策权不应该再由国家或地方***享有,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分享课程决策权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到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决策权开始部分下放到了学校。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部分课时占总课时的20%—25%。这一规定,从***策上明确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权力。2001年,***制定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并对学校的课程权力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学校的职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颁发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这一规定成了我国校本课程实施***策上的保障。
校本课程的理念和***策一经提出,迅速得到了中小学校的积极回应。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寻找自己的传统和优势,都在总结当地社会、经济的具体特点,都想在课程开发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学校的“本位”。然而审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可以看出,“校本”作为一种理念,在我国基本上还属于一种教育改革的目标或理想,或者说实践的探索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这可以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我国的课程管理模式总体上仍然是“自上而下”式的,校本课程只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并且在课时比例上只占10%—15%左右,因此学校的课程自非常有限。第二,很少学校真正具备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不要说课程管理部门长期以来早已形成了依靠学科专家来设计课程的习惯,对学校自己开发课程缺乏足够的信任,就是学校自身,大多也对课程开发望而生畏,缺乏自信。当然的确也有少数师资力量比较强、优势资源比较集中的学校在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这些成功经验,大多是在校外课程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取得的,离开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单靠自身学校教师的力量,基本上还没有具备相应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就算开发出了课程也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校本”了。第三,实践中存在着对“校本课程”做简单化
理解甚至误解的现象。校本课程的实施无疑对于我国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许多人对于校本课程的本意、目的、相关的教育理念等并没有真正理解。比如,不少人认为,实施校本课程,就是开设活动课程或选修课程,根本没有课程开发的概念;还有人认为,实施校本课程,就是由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而编写教材就是搜集材料,根本没有课程创新的意识。总之,从我国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看,很少有学校能够不依赖外部条件,不借鉴已有的课程或教材,完全***自主地开发出体现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校本课程。
既然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这里的“本位”至少应该包含这样一个意思: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以教师为主体开发课程显然不同于专家编写教材。它是源于实践、基于实践、面向实践的。而既然是校本课程开发,也就不能仅仅是对已有课程的选用和改编,而应该是教师根据学校和自身的现实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作出全新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课程管理体制的转变,还需要课程开发的主体——具有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的教师的产生,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各项工作的配合,等等。只有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了,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
三、强调“专业化”
“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得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开始部分地分权给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不再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只是现成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而成为主体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成为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研究者。教师这一角色的重大转换,再加上教师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重视,使得原本就很强烈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更为高涨,教师“专业化”亦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究竟有多高一直存在着争议。教师职业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明确的认识,教师没有获得应有的学术地位与荣誉,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在现实社会中还远远没有具备如医生、律师等职业的学术性质与学术地位。当然,这也是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相联系的。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也就是教师教育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问题。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学科的学术水平与教育的专业素养孰轻孰重,两者中哪一个更直接地决定了优秀教师的诞生?理论是美好的,而在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成为强调学术性的附庸。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个好教师,而教育学科知识是否具备则无关紧要。据说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校长曾经公开与某师范大学的校长开玩笑说:“我们学校并不是培养教师的,你们学校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可是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去做教师,决不会比你的学生差,甚至可能会更好!”这是典型的视学术性高于师范性的一种观点。
导致人们对教师专业性认识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师专业化越来越成为世界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教学工作成为一种专业,才能使教师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师范教育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对于任教学科和教育专业的知识掌握,对教师的个人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够重视。狭隘知识授受式的教师培养模式造就了大量的教书匠。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围绕教师的专业属性问题,学术界和实践界曾经展开过热烈地讨论。关于教师职业究竟是“专业”还是“半专业”,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认为,教师职业同别的专门职业比较起来,成熟程度还是一个问题,还处于“半专业”的状态。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效果而言,无论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转换、校本课程的真正落实,所有的改革,所有先进的理念,最终都要经由教师的教学行为去实现。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制约着教育改革能够达到和实现的程度,教师的高度就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高度。所以,教师职业无论究竟是否是一种成熟的、科学化的专业,强调教师朝向专业化的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品位无疑是顺应基础教育改革潮流的明智之举。说到底,教师的专业化,不仅是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策略,更是教育改革成果的保障。
至于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够称得上是专业的教师,目前仍旧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而如何才能培养造就出一支达到专业水平、具有深厚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则不仅关系到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方式,更关系到教师进入学校所受到的职后训练,包括教师每一天的工作、生活方式,包括以学校为本的培训,包括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的程度等等。
四、呼吁“均衡化”
平等与效率、数量同质量的矛盾一直是教育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如果平等与效率受到同等对待,分不出孰高孰低,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就必须寻求调和。在有些时候,为了效率就要放弃一些平等;另一些时候,为了平等,必须牺牲一些效率。”人们一方面坚持古老而又朴素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普及化的理想,期盼教育在数量上的发展,追求学校数目和入学率,以及所有人都能够成为同样的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又承认,教育必须履行筛选、分层和分流的功能,努力为社会选拔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追求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这两种认识分别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找到两者之间的一个最佳结合点。然而,现实和经验昭示我们,如同鱼和熊掌难以同时兼得一样,追求教育的大众化,谋求数量上的发展,往往不得不部分牺牲教育质量;追求教育的英才化,谋求质量的发展,往往又不得不以牺牲教育平等为代价。现实的教育很难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
在我国,由于一直以来对高层次精英人才的迫切需要,效率一度成为教育的首要价值。“重点校”、“示范校”、“样板校”等曾经作为国家教育***策贯彻落实,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行***指令得以在校际之间进行分配。然而,过度追求效率之后产生的一个负面效果,就是造成了教育领域严重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不仅仅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所产生的差异,更严重的是在同一地区、同一城市,相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差距最直接的体现是校舍、设备等硬件方面,而隐性的不均衡则体现在依靠行***手段集结了较多优质资源的学校总是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的教师和更多出色的学生,从而形成人力资源方面的不均衡态势,最终导致教育中的“马太”现象。
不过,义务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大力实施,使得教育均衡化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引起了各级***府的高度重视。比如上海,就曾经通过义务教育实施初期大规模的校舍新建和改造、90年代依托城市的振兴和崛起而实施的‘薄弱学校更新工程’、跨世纪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几个体现历史发展阶段的重大工程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工程无一不是教育均衡化***策的杰作,无一不是***府依法为全体青少年提供基本均等教育机会的具体而实在的行动”。在全国,大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尽快解决教育的公平问题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然而,现实的情况仍然不能令人乐观。由于长期以来所造成的地区和校际之间客观存在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再加上社会上多数人心理上早巳形成的习惯和定势,由教育中存在的不均衡现象引发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另一独特现象:择校。最初的择校主要指向的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中学,随着近几年来的发展,择校的重心迅速下移,初中、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竞争的帷幕已经赫然拉启。而且,跨地区的择校也愈演愈烈。尽管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了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其意***就在于推进教育的公平性和民主化,但我们必须正视,只要差异和不均衡存在,择校就不可避免,公平就无以保障。而且,就算***府已经不再使用行***行为去人为扩大差异和不均衡,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仍旧不停地挥舞着,使得昔日的好学校能够用收取高额赞助费的方式再度集聚优质的教育资源。上海十余所寄宿制高中已连续三年招收外省市学生,5万元人民币(当然还有成绩要求)的入校费也许从成本而言是合理的,但对于所有想要接受这一教育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义务教育的宗旨是为全体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如果学生由于人为的原因接受的是质量不等的教育,不仅损害的是学生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损害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原则。因此,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策,采取有力措施如通过教育经费分配、校长和师资的安诽等加以保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特色,保证所有学生都受到优质的教育。
五、追求“信息化”
2000年,***了一个《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通知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战略指导思想,适应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于是,信息技术课程被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并且明确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通知还要求,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化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具体目标是: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这一通知以后,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各地教育行***部门纷纷制定了当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各级科研院所、教研机构、专家学者迅速设立了研究课题,为迅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出谋献策;一大批企业也争先恐后投入信息技术教育的市场。从校校通、校园网,到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网络教育资源库、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整合等等,焦点与热点层出不穷。各学校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努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有媒体评论说,2001年,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来说,是“火红的一年,不平静的一年”。
从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形态来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专门的信息技术必修课,但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需要随时调整和变化,而实际上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实际的发展水平。而且由于各地师资及设备条件差异较大,开课年级各不相同,各地普遍存在着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从教学模式看,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采取的是传统学科的“教师讲、学生学、学完考”的模式,注重知识性的教学,没有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使原本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出现了“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许多专家与教学一线人士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必然的选择,同时也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发展重点。但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又是一个难点。“整合”的概念提出以后,很多地方出现了教师上课不用黑板和粉笔,改用电脑和屏幕的做法。甚至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条曲线,原本非常简单,也许只需要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现在却要花费不少时间搬到电脑中展示在屏幕上。实践中这样的做法不少。因此,如何照顾到学科的特点进行整合,真正实现整合之后效果最优的目的,确实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成效。
参考文献:
[1]奥肯着,王忠民等译。平等与效率[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基础教育篇6
责任担当是衡量一个人具备做社会人的重要参考依据。尤其在学生时代,基础教育从小培养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思想,对他的成长成人将会起到充实人生的作用。为此,我校提出德育工作新思路,建立事务安排和卫生分担的自主管理模式。把全校事务罗列和卫生细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责任担当机制,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份事务和卫生负责区。通过每天的习劳担当促使学生的习惯养成。学校为此也通过每日的自评自检表,通过学生自己打分、全班监督的形式让孩子自主管理自己,定期评选优秀担当学生,进行全校表彰。用这种校内尝试性习得教育,基础教育培养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校全体教师共同的心愿。为孩子一生负责,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当一个人心中有了一份责任,言行中折射着一份担当的时候,他就长大了,他就成人了。
二、以“规范”为训练点,提出“庄重一生,吉祥一生”的习礼修身意识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是文明的体现。要作一名当代文明公民,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习礼修身意识。往往同学之间的矛盾几乎都是不懂礼仪,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造成的。在这方面,我校从实际出发,出台了校内行为规范十要求和日常行为十不准。“双十校规”不仅让学生牢记于心,而且要践行于外,言行一致,严格要求。单一的强调会使得学生觉得很枯燥,收效也甚微。我们则组织各种活动,来丰富和充盈孩子的内心世界。学校成立了校内足球队、合唱团,不定期组织少先队文艺演出。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在活动开展与交流中,懂得礼仪与规则。比如,足球比赛,每次我们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要求;有时提出快乐第二,比赛第三的思想,意在让孩子从活动中先感受其乐趣和兴致,而不去一味追求比分,并且在比赛中,注重整体传接而不提倡个人主义或大脚闷踢的极端做法。孩子通过活动中的交往,懂得了尊重与谦让的心境,理解与鼓励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在自身修养上,我们严格要求从穿戴上做到整齐划一的校服,在仪式训练上做到周一升国旗的严肃对待。天天去做,周周去行。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提出站姿、坐姿、走姿的具体要求,养成修身修德、端庄大方的宝马小学风貌,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自律自省、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习礼修身美德。
三、结语
基础教育篇7
德圣孔子讲过一句名言:名正言顺。哲圣黑格尔也说过:“存在就是合理”。前者说的是,名分不正就难以推行;后者说的是,既然存在肯定有某种理由或必然性。圣人议论自有一定背景。但在我们看来,两个命题如果整合一体,用来指导本文对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分析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方面,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历经近2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必有它存在的意义,有其存在的理由(必然性);另一方面,民办幼儿教育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正名定位。在21世纪的新曙光中,发展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何种对策?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人士不能不关心的。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策条件和内在动力
回顾我国新时期民办幼儿教育从多年无声无息到悄然兴起,从不见经传到刮目相看,从无章可循到有法可依的历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年以前,开始孕育、萌芽,是为初创阶段;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1年,经过初步发展后调整、规范,是为调整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2年***“南巡讲话”,解决了“姓资姓社”问题,民办幼儿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是为繁荣阶段。迄止1997年底,全国民办教育机构5万多所,其中民办幼教机构达到2万余所。
在民办教育机构发展的同时,国家相继公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赋予民办教育一定的合法权益,并以此规范其办学行为。
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8年8月发出的《***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地方性和群众性。发展这项事业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国家包起来,要依靠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一起来办”;1993年2月颁行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1997年7月***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指出:“国家保降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1999年1月***批转的***起草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今后3至5年,基本形成以***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力、学体制”。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完法规定不仅是发展与完善我国经济制度的指导方针,也是调整与改善我国幼儿教育体制,促进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紧密联系的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法律依据。
上述法律、法规和文件,既为民办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对民办幼儿教育发展提出了热切期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特点。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和共同对策。
在空想社会主义大师罗伯特·欧文创立世界上第一个托幼机构后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幼儿教育的类型十分单一。这种情况到了20世纪中叶发生了变化。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纷纷涌现,类型呈现多样化。美国的幼儿教育机构有保育学校、幼儿园和日托中心,还有“普通教育团”、“临时教育室”、“蹦蹦跳跳室”、“小家伙团”、“游戏照顾中心”、“美国儿童中心”等;法国有幼儿学校、幼儿班,还有微型托儿所、“假期中心”、“休息中心”,以及属于“温和过渡形式”的幼儿教育机构(类似我国小学所附设的学前班);英国有“游戏小组”、简易幼儿园、保育学校和保育班等;日本有幼儿园、保育所等。
从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的创立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百余年里,不仅幼儿教育类型单一,而且办学主体单一。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幼教机构是公立的(欧文创办),第一个以幼儿园命名的幼教机构则是私立的(福禄倍尔创办)。早期幼教机构主要是私立的、二次大战后呈现办学主体多元化。这是幼儿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目前的办学主体,有小学附设的、有家庭和私人兴办的,还有幼儿家长参与教育机构“值班的”多种办园主体。从世界范围看,除了少数国家把幼儿教育的高级阶段纳入义务教育,多数国家幼儿教育属非义务教育。一般说来,国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费力相对少一些,而这部分职能则由民间承担了。从世界范围看,私立幼教机构大体上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如美国私立的占67%,前联邦德国私立的占67%,日本私立的占60%。
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前,就整体而言,我国幼儿教育在30多年的发展中,基本采用了单一的办园类型和单一的办园主体。这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律的要求和反映。改革开放以后,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以市场取向为核心的教育环境给整个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民办幼儿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需求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机制。在10多年,尤其近几年的发展中,***府除了对公办幼儿教育继续扶持外,在民办教育方面也给予一定的并且是越来越大的***策扶持,提出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民办教育蓬勃兴起,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民办的托幼机构,除了全日制托儿所与幼儿园以外,还有寄宿制、半日制、季节性幼儿园(班)、附设幼儿班等等。
民办幼儿教育的兴办和发展,在我国幼儿教育现代比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本身就是幼教改革的新机制。作为幼儿教育改革的排头兵,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和多样化的幼儿教育需求;有助于我国幼儿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提高幼儿园(所)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更为直接有效的是民办教育的发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我国幼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局面,使我国幼儿教育有了一个多渠道、多主体投入的经济基础,进而有力地推动我国幼儿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使我国“穷国办大教育”战略的实施获得切实保证。此外,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还能促进人们办园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为拉动经济增长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应当努力为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创设一个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二、民办幼儿教育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集中表现为“三患”、“三忧”,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发展民办幼儿教育,作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必然选择,它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已为人们逐渐关注。但是,民办幼儿教育作为一个新事物,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原因——“外患”;二是内部原因——“内忧”。概括起来,可谓“三患”、“三忧”。“三患”的具体表现是:
1.观念误区。大一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与之伴随的“左”倾思想,依然在一些人的灵魂深处徘徊,姓资姓社之辩阴魂不散。虽然纯粹的“左”倾言行没有市场,也很少见到,但它却以“变态”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有人认为,唯利是***是人的本质。民办教育、民办幼儿园是营利的工具,应当限制发展;有人认为,民办幼儿园非公有国办,***府就不应当给予资助和扶持;有人认为,教育既是产业,学校(包括幼儿园)如同企业,投资人既然投资必有回报,因此,应把民办教育机构视作企业,课以营业税、增殖税……。
2.研究滞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伴随民办教育的产生发展,我国理论界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就整体而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民办教育实践的发展:研究人员少,队伍薄弱;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流于一般化;基本问题——诸如民办教育的地位、性质、功能,民办教育立法、管理、运行,经济效益(规律)与教育效益(规律),办学盈利与投资回报,自主办学与加强管理,等等,都还未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3.操作混乱。这是观念误区、研究滞后的必然结果。实际操作中的混乱主要体现在:一是定位失当,一些地区,仍权民办教育为“必要补充”,地位视同私人企业;二是多头审批一些地方,教育、工商、公安、民***等均有审批权,且标准不一;三是泛化管理,对不同性质、类型、层次的民办教育“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缺乏组织人员保证;四是操作随意性大,宏观***策——“16字方针”缺乏对应的微观机制,如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师待遇问题。
民办幼儿教育“三患”的存在,主要是外部的,进一步凸现了民办幼儿教育内部的“三忧”。三大“内忧”的具体表现是:
1.动机不纯。从办学动机上看,目前我国民办的幼教办学者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事业型。多由教育战线离、退休干部教师创办,主要是为了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办学者大多还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二是“学店型”。“学店型”办学是以赢利为办学的主导动机的。此类办学常以不着边际的承诺开其端,用“偷工减料”(如压课时,大班课等)骗术行乎中,终有聚敛钱财、众夫所指之果。三是混合型。这类办学者并不十分明了教育的本性和特点,他们视“办学”为三百六十行之一行,把办学作为一件事来做,信奉等价交换:我给你子女优质教育,你给我高额回报。人各有志。客观地说,人们的各种动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育以育人为天责,虽然办学有效益问题,但托幼机构毕竟是一种公益性机构,过强过甚的赢利动机,肯定是有损质量和育人目的。办学“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与投资应有回报并不是矛盾的。
2.条件无保障。目前,我国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呈现多极状态:一部分“贵族”幼儿园(所)“硬件”方面不但优于一般民办园(所),而且大大优于一般公办园(所)。而大部分民办园(所)条件则十分简陋,甚至不少是“三无”(无园舍、无设备场地、无专职教师)园(所)。经费来源也无稳定保障,大体保持随收随支就不错了。没有基本条件,教养质量如何保证?
3.人员不稳定。人员状况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主办者或管理者。民办园(所)的创办者多为离退休干部教师,限于年龄、精力、财力等因素,家族式家长式管理居多,并且办园的持续性稳定性较差;二是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但由于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中从教者的待遇、福利、职称等尚无具体规定,民办园(所)很难吸收高水平教师,即时吸引一时,也难保长远。三是生源。生源是决定民办园(所)办学质量的关键问题。由于***策、条件、收费等因素,家长一般以公办园(所)为首选,这在客观上制约了民办园(所)的发展。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何竞争?
可见,我国民办幼儿教育虽历经10余年,取得很大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问题确实不少,有些甚至是关键性的。这些问题不搞清、不识别,就难以促进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我国民办幼儿教育难在何处?就难在既为“外患”包围,又为“内忧”侵扰!
三、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关键是理清思路,即宏观上的发展战略、中观上的法制规范、微观上的经营机制的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毫无疑问,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积极减少“外患”的同时,努力消除“内忧”。现在“外患”已辩,“内忧”已明,就看如何“施治”——祛“三患”,除“三忧”了。我们认为,在“对症下药”之前,还必须首先解决思路问题.即解决宏观上的发展战略、中观上的法制规范、微观上的经营机制问题。本文关注的正是这些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是由国家(或集体)“独家”经营的。民办幼儿教育作为一个新事物,其产生和发展必然引起一些争论,有分歧是正常的。关于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宏观战略上有两种重要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民办园(所)发展速度过快,特别是近年来呈迅猛发展之势,对一些地区的公办园(所)造成一定的冲击,要保证“公有制为主体”,就应严格控制民办园(所)的扩展;另一种意见认为,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还是从挖掘幼儿园(所)潜力、提高幼儿园(所)效益方面,都应该更新观念,加快发展我国的民办幼儿教育。
事物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发展我国民办幼儿教育,既不应徘徊不前,也不应操之过急。应当实事求是,保持适度均衡发展。适度是因为观念的转变、***策的制定与落实、教育资源的增加、师资力量的配备、迈向农村道路的开辟,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无所作为,应当根据其内在发展需要及客观条件,顺势而为。均衡,是因为在一些经济富裕地区,民办园(所)已趋饱和,而在一些落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却是供不应求,入园难的问题还普遍存在。所以,应当在中西部地区鼓励投资办园,缓解当地***府兴办园(所)的压力,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具体地说,倡导“适度均衡发展”,主要是从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内在可能上来考虑的。
从客观需要上说,适度均衡发展是主动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在有效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必将导致我国经济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并将进一步对幼儿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经济生活决定社会生活。幼儿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适度均衡发展正是积极适应这种“双重历史性跨越”的需要。同时,适度均衡发展也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起点低、经费少、速度慢、入园率低,我国是《世界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之一,保护儿童权利,大力发展幼儿教育,是我国***府的庄严承诺和应尽的责任。
从内在可能性而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兴起,以及计划生育***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持续推行,适龄幼儿接受幼儿教育的需求将呈现出多样化并日益增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经济已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主要集中在居民个人消费领域方面。过剩经济是效益竞争经济。民办教育机构能较好地适应这种环境条件。可以预见,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年轻一代文化教育的国度里,21世纪,教育支出将成为我国国民消费强有力的增长点,这将为民办幼儿教育的适度均衡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这一战略将对我国幼教事业发生深远影响。
宏观的发展战略需要中观的法制规范来保证。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投资就要引进市场机制,就要树立“经营”的观点,就要形成自我积累、自我成长的良性循环机制。众所周知,一般说来,民办幼儿园都有精打细算、讲求实用、注重效益的特点。正是看到这一点,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社会集资办学的目的是发展教育,经营是为了精打细算,提高效率。盈余作公积金,再分一点,给点回报,这是经营的结果,相当于购买债券”。虽然《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举办幼儿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同时也指出“举办者筹措的经费,应保证保育和教育的需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改善办园条件,并可提留一定比例的幼儿园基金”。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同举办者、办园者是不同的身份,投资者一定的回报正如同银行贷款的利息一样,应当计入成本或作为经营费用,而扣除成本与经营费用之后才是纯利润。因此,投资者获得一定的回报与教育法并不相悖,与经营者营利谋私更是两码事。
当然,这种“分配”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要在清产核算、界定产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法人财产权,真正使民办园(所)成为具有民事权利和责任、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对资产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要全面实行成本核算,真正反映出经营效益,防止弄虚作假,中饱私囊。我们应当在这样的理念下,构建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法制——***策法规和制度体系。目前的工作重心除了补充、修订现有宏观***策法规外,尤其要重视建立相应的合理的具有操作性的规范。这些工作主要是中央***府和省级人民***府的责任。
民办教育发展的微观经营机制涉及许多方面,主要由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制约机制三方面构成。这里仅从民办园(所)内部管理方面提出三条现实性建议或原则。
一是特色化办园原则。民办园(所)同其它事物一样,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也就难以创新。民办园(所)与公办园(所)以及民办园(所)自身之间的竞争,一靠实力,二靠特色,而特色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实力。高、大、全、多的办园模式不仅不是理想的模式,并且对于大多数民办园(所)来说是致命的。
基础教育篇8
关键词基础 知识本原 反思
中***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历数我国教育史中的教育大家,前有孔、孟、荀、老、庄,后有陶行知、晏阳初、梁启超等人,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教育思想仍为后人所沿用,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教育从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似乎进入了一种十分浮躁的境地,非但没有发扬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反而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教育走到这样一个显得有些尴尬的境地,我们有必要对基础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1 基础是否真的厚重
我国的基础教育向来是注重双基,以“基础扎实”而闻名。我国学生在知识层面不输于其他任何国家,各学科奥赛我国学生总是夺金摘银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我们的基础真的那么厚重,那么我国建国60年无人染指诺贝尔奖,国内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6 所一流大学在《自然》和《科学》两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总和不及哈佛大学一所大学的零头,又将作何解释。应该说,创新是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作保障的,没有基础,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教育基础的扎实并没有带来科研创新的迅猛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的基础是不是真的厚重?
1.1 关于“基础”的反思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打好基础”应该是基础教育最根本性的目标所在。因而问题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要强调基础,而在于基础教育的基础的界定。由于教育的功利化,我们对 “基础”作了非常狭义和片面的理解。由于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与革新的滞后,基础教育过于追求分数与升学率,在教学中基础被窄化为单纯的知识。我们错误地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不合时宜、有失偏颇的定位,导致教学实践中对知识的盲目尊崇和过分追捧,淡化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各种意识与素质的培养。
1.2 基础的其他内涵
当我们为知识基础扎实而沾沾自喜时,最为重要的基础却被我们疏忽和遗漏了,正是这一遗漏适当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基础扎实而创新少。除了经常挂在嘴边的想象力、洞察力、兴趣爱好外,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方面。
(1) 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促使学习者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各国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我国理科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应用过程;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学习内容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思考的习惯。
(2)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核心所在,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现今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人才输出国,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而后选择滞外不归,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尤甚。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首要问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其实,中国教育遗忘的远不只这些。还有合作精神、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也是学生走入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
(3)意志力。《孟子・告子下》中提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是我们教育所缺失的,年青一代普遍不能吃苦,这也是近些年教育出现滑坡的主要根源。
因而,当我们宣扬自己的基础教育扎实时,应该冷静深入地思考:我们真的是“厚基础”吗?我们的教育还应该注重对学习方法的重视、对学生个性的珍视、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而这些基础对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恰恰是最重要的,影响力也是最持久的。
2 教育应回归本原
教育在引导人不断求知、致知,掌握技能,以使学生顺应于社会的要求时,却遗忘了教育的本意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教育给个体带来的不是愉悦、快乐,而是单调、枯燥,甚至是无味。我们应该反思给予学生的是不是最本原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否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身心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归宿还是要回归教育本原。
2.1 还原知识的生活本原
客观世界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教育中向学生传递的知识也一样,也是理论与生存实际的统一,不能将两个方面割裂开来。教育界中对学生所涉范围有一个提法:新一轮课程改革前课本是孩子的世界,新课程实施以后世界是孩子的课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好的,提出要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实际上给我们画了一张硕大的馅饼,至少是目前还无法触及的馅饼。在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不改革的前提下,一切设想都是纸上谈兵。历数教育中的各种弊端,痛定思痛,我们的教育应该做出大的变革,只有这样课程改革中那些美好的理念才能得以实现。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活本原,去体验去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生活中亲自动手去实际操作、任意想象、大胆创新,去实践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只有知晓了知识从哪里来?能到哪里去?才真正懂得了知识的真正含义。
教育应是基于事实的教育,应向学生传递不附加任何个人色彩的本原知识。课堂教学应是基于事实的真实呈现,而在我们以往的教育中附加了太多的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它遮蔽了我们教育者和学生的眼睛,掩盖甚至歪曲了知识的本体。在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有这样的太多鲜活的例子。向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传递意识形态的知识,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影响了人生观与价值观地建立。学生一旦幡然醒悟,大有被欺骗的感觉。鉴于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年清华、北大有那么多毕业生毅然决然的赴美不归了?在他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张华和范跑跑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张华成了时代的英雄,而范跑跑招来骂声一片,还丢了公职。在这里我们讨论二人孰功孰过没有任何意义,张华对于弘扬奉献精神、激励后人意义非凡,范跑跑也无可厚非,他做出了人性的最本原的最实际的一种选择,连自己都无法保全怎么去谈服务于他人呢?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范跑跑这种教育的“叛逆”,我们倒希望出现的越多越好,这其实也是教育目标所缺失的地方。教育应该真正是“人的教育”,首先应是基于受教育者生命和人性自由的教育。教育应该向学生还原知识的本原。
2.2 还原学生本原的学习
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教育首先追问的一个问题。古代就曾提出教育的功能“建国君民”,深刻体现了教育的教化功能,教育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奉献与适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即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以为他人和社会为基础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抹杀掉了很多学生自由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培养的学生都是顺民,没有一点自己的个性,没有想法何谈创新,这也许是我们国家一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真正理由吧。
教育在促进人对生命自身的超越,提升人的生命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寻求和创造人的生命意义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功利主义教育中,过分关注利益与结果,剥夺了学生在学习中应有的一些体验,这里包括学习的自由、学习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学生接受的只是受限的、枯燥的、令人乏味反感的教育。***在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理念和初衷是好的,然而在实施当中却变了味道。我们的教育应该首先把我们的学生看作真正的人,办真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教育,这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总是(应是)充满生气,是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对生命的热爱。在我们以往教育中,那些乏味的、冷漠的、不人性的方式应该摒弃。教育改革应该从一切问题的根源――评价与选拔机制着眼,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回归自由、快乐的学习。
3 结语
教育问题追其根源都是社会问题的外在体现。教育出现问题责任不全在教育,而应在社会、在国家,全社会都有责任来认真反思教育问题、反思社会问题,通过改良使社会各方面良性的发展,彻底解决各种教育痼疾。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头脑,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为社会培养真正基础厚重的有用之才。
注释
刘斌,汪晓莺.浅论哲学与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王欣瑜,刘文霞.“生活”与“教育”的哲学界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徐文彬.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及其教育价值.当代教育科学,2004(19).
牛正兰.知识教育与信仰危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基础教育篇9
一、基础教育是谁之“基础”?
在当代,世界各国因基础教育是国家和个人发展的基础而日益受到重视,并且上升为义务教育;但因国家经济、制度、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内涵和外延上有许多差异。比如,在外延上,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是一致的。因此,他们一般都称之为义务教育,而非基础教育。但在中国,因经济基础较弱,基础教育的外延略大于义务教育。就目前中国学校教育制度而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含高中段)阶段的教育一般被称为基础教育,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含小学和初中,为九年制)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阶段。
中国基础教育的内涵,理论上可从文献中略看出一二。比如,叶澜的解释是:“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应立足未来,为了未来而确定今日之‘基础’的涵义”[2]。也就是说,在中国,理论层面的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内涵包括三个基本含义:
·基础为社会发展之基础;
·基础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之基础;
·基础为社会和人的未来发展之基础。
1998年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上)对基础教育的解释,可能更为接近中国基础教育在现实层面上的内涵,其注释为:“基础教育亦称‘国民教育’。对国民实施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3]。这段解释,对中国基础教育之“基础”的解释包括两层含义:
·基础为公民素质之基础;
·基础为受教育者个人发展之基础,如升学或就业。
显然,这段文字对“基础”之内涵的解释要远远窄于前一种的解释。
2010年中央***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目标阐述为“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显然,这一阐述强调了义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超越了《教育大辞典》的功利性、现实性解释,对人的基础性素养的内涵理解更为宽阔些。
不能否认,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内涵,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窄化为个体升学之基础。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国家***便通过***策颁布、理论宣传、实践改革等多种措施要求改变把基础教育作为升学、应试手段的状况,呼吁素质教育;但至今,这种局面尚未得到很好的改变。
下面,我们从比较的维度谈谈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对于基础教育的社会发展之基础和人之发展之基础的理解,或许能够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二、两国对“基础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之基础”的理解
这里以我们在加拿大考察三所学校时所见、所闻和所感为例,从两大方面陈述该国对基础教育之“社会基础”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与中国进行比较。
(一)中小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角色
1.加拿大:学校是社区文化教育的集聚和辐射中心
这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办学宗旨和实际运作中,如我们访问的第一所学校,多伦多市区的普乐小学(PleasantSchool)。该小学是一所社区学校,学校规模不大;但学生生源极为多样,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移民子女在此读书。普乐小学从三个方面定位自身的办学使命:
·办学眼光———“普乐小学应成为普乐社区文化与教育的心脏与头脑,引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
·办学任务———“与社区友好合作,一道创设优质学术中心,以确保社区全体居民都有高质量的终身学习环境,形成共同的价值基础,并让学生养成在多样化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技能”;
·学校价值观———“我们注重:伙伴关系,引领作用,有效合作,可信赖,安全,优秀学术,尊敬他人,团队合作以及公民精神。该学校认为学校是学习的中心,应重视相互尊敬,并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全校师生的行为是普乐社区行为的榜样”。
接着,普乐小学对社区的参与角色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如学生家长在学校办学中的合作角色是:
·学生父母一般是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的重要成员;
·他们可参与筹集学校活动经费;
·父母志愿者可帮助在学校***书馆、教室或其他领域进行免费服务;
·父母可参与组织小吃节、比萨午餐、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以及一些特别的课程活动等。社区和学校中其他人员在学校中的角色是:
·社区志愿者和高年级学生参与帮助学生的阅读计划活动;
·父母志愿者参与学校数学能力增进方案;
·学校成立父母与家庭识字中心;
·与当地高中学生、约克大学学生和多伦多大学大学生进行手牵手活动;
·全年提供家校伙伴方案,提供社会工作岗位和公共健康服务中心。
这样的社区互动不仅仅落实在目标中,落实在实际合作中,更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普乐小学,让我们感叹的是,社区居民作为英雄般的人物被孩子们所了解和欣赏。比如,在这所小学的走廊上,布满两边墙壁的是孩子们对社区居民平凡事迹的报告,包括社区过去和现在的送奶工、邮递员、马路工人、退休船工、幼儿园教师……他们的名字、劳动的照片等都一一记载于其中。孩子们因为这些社区居民而自豪和骄傲,他们也因此会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我们访问的第二所学校是怀雅逊学校。这是一所大型的内城学校(inner-cityschool),包括从幼儿教育到初中8年级的教育。学校至少有64%的学生来自英语不是第一语言的国家,其中大约有49%的学生来自东亚国家。
怀雅逊学校也是一所社区学校,也很注重与社区共同教育的伙伴关系,以满足学生和家庭教育的需要。比如,该校的办学宗旨是:“与社区结成友善的教育伙伴关系;父母、监护人和社区可最大程度地、日常化地参与学校的活动。”在访问活动当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校与社区居民的融合程度。
早晨,我们在学校大门口内侧的走廓上首先遇
到的便是三十位社区居民,他们列队站在走廓两侧欢迎我们,而且用刚刚学会的生涩的中国话“你好!”向我们示以友好。
上午,我们在父母亲子中心遇到了几位中国母亲,她们陪同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游戏和学习。她们告诉我们,亲子中心的玩具,中午小孩用餐,学校教师提供的小孩子养育培训活动等全部免费;最大的好处是在亲子中心,孩子们可以相互找玩伴,家长们可以交流孩子养育的经验。
在午餐会上,与我们同坐的是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代表们。一位来自中国的家长告诉我们,每个月他们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可以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学校一般都会采纳。学校的许多节日活动都会邀请家长参与,或做评委,或直接参与活动。平时,教师每周会将学生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也可以对教师的工作提出建议,教师一般都会虚心接受。
下午,我们参观了学校附近的两所社区活动中心。中心离学校十分近,步行不过五分钟。第一所社区服务中心拥有藏书量大的***书馆、电脑、医务室、游泳池,各类与篮球、排球相关的球类活动中心、亲子活动中心,以及小吃部。所有设施全部向当地学校和社区居民免费开发,活动中心的志愿者由当地居民、大学生等担当。怀雅逊学校的许多学生平时都在该社区服务中心借阅***书,使用电脑,甚至在***书馆做功课。另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为当地父母双职不在家的学生提供放学后做作业的场所及检查作业或指导方面的服务。另外,该中心还提供便宜的晚餐、免费的娱乐活动等。服务中心设有一名正式的工作人员,其他成员都来自附近大学的大学生,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有一部分成员,来自怀雅逊学校的教师,他们会为当地的新移民或其他居民免费提供语言培训、文化活动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在怀雅逊学校的欢迎会上,我们同样感受到了“教育之家”的气氛。尤其是校长巴恩斯在全校大会上,用了较长的时间,逐一点名感谢此次参与迎接我们的教职工、家长和孩子们的名字。这时候,我们更能体验到这所学校对每个人的尊重。
怀雅逊学校的大门上赫然写着:用一个社区的全力来培养每一个孩子。怀雅逊学校校长告诉我们,多年以来,他们一直与当地社区、高中、大学、医院、亲子服务中心、法律事务所以及艺术机构等建立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因为他们相信,孩子只有在连续性、和谐一致的环境中成长,才会更加健康与顺利;在怀雅逊学校,学生的成功是因为学校教职员工、学生自身、父母以及社区居民的共同合作与努力。为此,他们还从美国引进了“部落方案”,承认每个孩子的价值,将学校与社区共同建设成为一个***落。
2.中国:学校是社区文化教育的孤岛,是社区经济发展的诱饵
与加拿大学校在社区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中心角色不同,中国学校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角色并不十分受到重视。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家长方面看,很多中国家长认为学校是对学生发展负全责的地方,孩子的成长只要交给学校就可以了,自己只在家中负责督促孩子的学业成绩便可。因此,他们参与学校事务的意识比较薄弱。就社区而言,中国是一个城市化起步较晚的国家,许多学校分布在广大乡镇上,学校在乡镇中几乎是唯一的文化教育机构。乡镇居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即使有文化水平高的居民,他们也大多没有主动参与学校事务的意识。这与中国一向尊师的传统有关,即在中国人看来,参与学校事务似乎是对学校的不信任。即使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学校,社区居民参与学校事务的自主意识也不是十分强烈。就学校方面而言,他们也不希望社区参与自己的事务。一方面,学校担心家长很可能不能理性地参与学校事务,还会无端地生出许多是非;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即便需要家长的合作,大多也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监督、检查学生学业情况。所以,在中国的学校家长会上,很多学校只是向家长汇报一下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各方面的表现,谈的最多的还是学业成绩进步与否。就***府方面而言,为沟通和嫁接学校发展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使学校与所在社区、乡镇能够和谐共生,***府近年来也想出了许多办法。比如利用网络建立一些家校互动平台,但其实质的成效并不明显。***府更多的是为社区中的退休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至于开放***书馆,帮助家长,为孩子提供学业辅导、生活服务等只能是天方夜谭。所以,学校、社区、家长三方面所持有的动机有所不同,信任机制没有充分建立,外部物质设施跟不上等原因,使得中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略显特殊。
此外,近十多年来,中小学校对于社区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主要不是把中小学校作为社区文化教育发展的中心,而是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比如,一个新社区建立以后,房地产业为了抬高房价,吸引人们入住,就要解决社区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该社区中有一所为社会所认可的学校,无疑就会拉动本社区各项房产的价格。
(二)中小学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
关于学校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学会生存》中有一段深刻的分析。书中指出:“从家庭教育开始,所有的教育都有使儿童和青年社会化的任务。学校继续和将要继续贯彻执行公民训练的职责(特别是那些近来要求恢复或已经恢复了它们的民族特性的国家里)和意识形态训练的职责(在那些***领袖认为他们的职责是改造人的思想和一切过去的堡垒的国家里)。重要之处不是这种训练在教育上的地位而是它的目的,至少是它的含蓄的目的”[1]86。这充分地体现在加拿大与中国两国对待这一问题的方式上。
1.加拿大:学校是国家凝聚多元文化的“整合机”
多元文化是加拿大国家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基本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教育行***部门和学校都以相互尊重每种文化的价值平等,不歧视任何一种文化作为共同的文化教育立场。
仍先以普乐小学为例,与中国小学的规模相比,普乐小学是一所小学校。这所小学只有400名左右的学生,但是这400名左右的学生的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第一语言的类别多样,大概有21种语言,即2/3以上学生的第一语言不是英语。除了正常的语言、数学、科学技术、社会研究以及艺术课程外,该学校还面向本校和外校的学生,开设了两门特殊的课程,一门是为小学四、五、六年级开设的拓展型法语课程,一门是为小学和初中学生开设的强化行为方案课程。该校还有一个幼儿日托中心以及与此相应的父母亲子中心和为新移民家长开设的语言辅导中心。
由于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普乐小学非常注重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品格发展(characterdevelopment)。比如,在普乐小学的学校大门宣传栏、大厅、走廓和教室里随处可见《普乐小学反欺辱誓言》:
“欺辱伤心伤人!
我要付诸行动:勇敢面对,决不袖手旁观;我关心,我能帮助阻止;我有能力使一切变得更美好”。
普乐小学对多元文化的重视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走廓上,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反映这种理念的活动板报。比如,普乐小学的门厅两边有用鲜亮色彩勾画的各肤色、各种族的学生快乐表情的照片。在学校走廓上,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看到由近20种不同国家的语言符号簇拥在一起,表达“世界和平”的一句话。在欢迎我们的全校集会上,有七八位不同肤色、服饰或种族的学生举着不同色彩且写有不同语言的牌子,表达同样一句话———“你好!”。可以这样理解:在普乐小学,多元文化既是一种生活事实,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平等、尊重、友善观念的良好的资源。
同样,在怀雅逊学校,我们也在学校校园墙壁上看到了标志各国文化的标语、***片或漫画,这些都传达着他们对各类文化的平等尊重。
也就是说,多元文化背景作为加拿大国家发展的整体背景,面临着的一个显著问题便是如何发挥多元文化教育的资源,使移民子女能够在多元文化中和谐共处,彼此尊重并形成对加拿大文化的基本认同,这也是中小学校教育面临的基本任务。在参观期间,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多样化的文化虽然可能会丰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培养人的文化平等观念;但是,在国家意识的形成,社会凝聚力的聚合方面,如何避免文化多元所产生的去中心化、离散化风险呢?第三天,我们在肯尼迪学校似乎找到了该问题的答案。
据校长介绍,这所学校近90%的学生都是中国移民的子女,几乎是一所专为华人孩子开设的学校,附近社区的居民也大多是华裔。一走进学校,我们便随处可看到用中文表达的教育理念或标语。在欢迎我们的全校集会上,当中国国歌奏响时,那些华人学生几乎都在安静地听着,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当加拿大国歌响起来的时候,全校孩子激情慷慨地唱颂了起来。在那一刻,我们既能深刻地体会到学校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多元中主流文化的强势。尊重多元能够让学生对对方文化产生好感,而同时学生也潜移默化地认同着主流文化价值。正是这种不留痕迹的教育,使得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一代代能够在价值一致的基础上,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加拿大学校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
2.中国:学校是传播国家理念和文化认同的孵化器
在当代中国,虽然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等浪潮推动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巨变,中国国内外的移民量在最近三十多年来远远高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三十年;但是,就文化构成而言,中国的社会背景大不同于加拿大。加拿大是不同种族、文化、国籍等意义上的移民,且国外移民占据了相当大的人口比例。而中国近三十多年的移民,实质上只是人口流动,谈不上真正的移民。虽然也有世界各国移民的到来,但这部分人口相对于庞大的中国人口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没有多元并不等于没有差异。近三十多年来,随着人口流动以及市场化、城市化等多种因素的交织性作用,国内不同区域、不同社会阶层在经济收入、就业、机会等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社会公平、均衡发展问题成为这个时代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此相关联的问题是社会各阶层群体对国家***权的正义性、社会的公平性以及国家理念等的质疑。
在此状况下,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对执******以及对国家治理理念的认同感、荣辱与共感,便是学校在新时代无法推卸的基本职责之一。因此,在当代中国的广大中小学校中,从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他们便需要使行为与思想逐步认同和接受国家理念的驯化。比如,所有的小学生在入校后,1-2年级都要佩戴绿领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花朵;3-4年级一般都要佩戴红领巾,以让学生认识到是***先烈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初中生一般都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意在让学生为加入中国***作好思想和行为的准备;最后,一部分学生将加入中国***。再如,中国几乎所有中小学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也是在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此外,国家设置的一些公民课程,也都通过考试的方式,或明或暗地要求学校为国家和执******培养接班人。正是在这样的有意无意之间,学生认同了国家理念,接受了中国文化,学校通过培育公民为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做出了许许多多潜移默化的贡献。
三、两国对“基础教育作为人的发展之基础”的理解
在当代,从人的综合素养的角度关注教育对于人终身发展的意义,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价值共识。只是对综合素养的结构及具体内容的强调,各国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实践中,存在的差异可能更为明显。这里以关键词的方式,对比加拿大和中国教育在此方面的理解。
(一)当前加拿大基础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1:良好品格
从2007年9月起,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行***厅推出了“寻找共同的根基:安大略学校的品格发展(幼儿园到高中)”(TheFindingCommonGround:CharacterDevelopmentinOntarioSchools)项目。该项目提出:“人们应当认识到,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头脑的教育,还应当包括心灵的教育。素质教育应当关照整个人的教育———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这意味着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同情感和关爱心的公民,意味着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以深刻理解公民意义;也意味着让学生体会多元文化中地球公民的实质。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品格发展必不可少,而实现学生这些品格的发展,仅有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学生、教师、校长、教育管理人员、家长、汽车驾驶员、商店店员、法官、清洁工等人员的共同努力。”[4]
多伦多教育局非常赞成这一项目,并引导当地许多学校成为该项目的成员,普乐小学是成员之一。在普乐小学,品格发展与教育工作渗透在学校环境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里以我们看到的七张海报为例。
第一张:在普乐小学的门厅正中央,赫然张贴着一张绿色的海报。其标题是:培养品格,培养成功。海报中间用英文写着十种品格,海报两边相应地有用不同国家语言表达的同样的内容。内容如下:
·尊敬
·责任
·同情
·友好与关爱
·群体
·公正
·诚实
·合作
·正直
·坚定不移
接下来的几张海报是对这十种品格内涵所作的具体解释。其中第二张的主题是“责任”,内容是:
·做一个让他人信赖的人;
·任何选择都会产生后果,请在说话之前先思考一下;
·所谓责任心,就是我能够给我的行为一个合理的理由,使我的行为被他人所信任,并能够对自己的言与行负责。
第三张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内容之一是名人名言,比如:
·教育之所以被称作教育,是因为他能培养人的整个品格。(马丁·布伯尔)
·我们该牢记仅有智力教育是不够的;智力教育加上品格教育,才是真正教育的目标。(马丁·路德·金)
·对许多学生而言,建立相互尊敬与关爱的关系是学生智力发展和社会性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迈克尔·富兰;安迪·哈格里斯夫)内容之二是品格培养的重要性,比如:
·友好、真诚、公民能力、发展积极的品格特征
是今天社会所需要的;
·品格发展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格发展应融合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内容之三是普乐小学培养学生品格发展的活动计划。
第四张的标题是“可信赖的人”,内容对“什么是可信赖的人”作了解释:
·对他人友好,赢得信任;
·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语使得自己成为可信任的人;
·做出一些好的选择以赢得他人的信任;
·成为别人可依赖与期望的人。第五张的标题是“尊敬他人”,具体内容对“什么是尊敬他人”进行了解释: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对他人表示友善与体贴;
·充分欣赏自己,使自己成为自己;
·尊重他人,接受他人;
·“尊重他人不是你给予他人的一件礼物,而是你必须拥有的内在素养”。
第六张的标题是“自控”,解释为:
·“自控就是知道自己能够做某事,但你最终决定不去做它”。
第七张的标题是“成功的人”,解释为:
·成功的人是因繁忙而无瑕伤感;
·因肯定而不多疑;
·因勇敢而不怯懦;
·因意志坚定而不畏困难。
当然,品格教育并非该学校自身的独特行为。在肯尼迪学校,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海报。只是各个学校对于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可信赖,什么是成功的人等所作的具体解释略有差异。
关键词2:主动学习
在今天,人的主动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关心的话题之一。如何培养能够主动发展的人也成为教育的基本使命之一,这是由于人的主动性是其从事任何活动的基础性动力与要求。
在考察的加拿大三所学校中,我们基本上都能够感受到学校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学生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比如,怀雅逊学校的教学区走廓墙壁上画着表示春夏秋冬的彩绘大树的***案。每棵树的枝节上都写着一位小朋友的名字,每个名字的写法都各有特点,使得整个树五彩缤纷,生机盎然。有的教室门口的墙壁上挂着一件件色彩各异的小衬衫,衬衫上写着小朋友们自己的签名。在教室里,我们还发现了班级学生岗位值班表,周一至周五分别列着小朋友的岗位内容;有的教室里,学生表现表上写着“安娜在艺术方面具有突出才能”,“我喜欢露茜对待我们的方式”,“彼得的字很干净”,如此等等。
学生是主人的观念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文化中,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学注重学生主动探究与育人价值的整合,现举几例:
例1:在幼儿随文识词教学课上这是普乐小学的一节幼儿园大班的识词课。课上,教师引导十几个幼儿随文识词,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主动思维能力。
第一步:打开书本,教师以呤诵的方式领读:Theantgoesmarchingonebyone,hurch,hurch,hurch.
Theantgoesmarchingtwobytwo.Thelittleantstopstotakeadive.
第二步:教师停下来,指着“takeadive”:Teacher:what’smeaningofthis?
Children:haveaswim。Teacher:Verygood.
(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能就会直接告诉学生说:Pleaserememberit.“takeadive”means“haveaswim”。)
第三步:教师用纸片将takeadive盖住,问学生:
T:Canyouimageotheractionsofthislittleantwilldo?Changeitbyotherwords.(你能够想像一下最小的那只蚂蚁还可能会做些其他的运用吗?请再给一些动作替换一下吧!)
S:Takeadrive./climbthetree./haveadrink….
这篇课文共6个片断,教师依此法,每个片断都让学生发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整个教学过程生动而有趣,教师没有刻意教给学生东西,但学生已经在生动活泼的对话中内化了学习内容,并形成了能力。
例2:在八年级地理课上这是在怀雅逊学校的一节8年级地理课教学。
每个学生课桌上放着一个甜瓜。首先,教师拿起一个完整的瓜,告诉学生可以把甜瓜看作地球。接着,他将瓜切成两半,并告诉学生,其中的一半是水。教师再将另一半瓜切成两半,又告诉学生,其中的一半仍然是水,另一半才是陆地;但陆地的一半不适宜人居住。于是,他要求学生先将代表陆地的那部分瓜吃掉。学生摇摇头,觉得可以吃的瓜太少了。教师告诉学生,这是地球发展的事实。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用百分比的方式,将上述的几种关系呈现出来。于是,学生便在自己的作业纸上勾勒出了这样的关系:
这节地理课,如果按照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完全可以直接呈现给学生,而且可能会得到更为准确的数字或更为规范的表达。但是,教师却采用了直观导入的方式,通过动手让学生理解地球上的人口分布状况。其意***可能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与地球关系的事实,还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应该珍惜它。
例3:在第二语言教学课上
在肯尼迪小学,我们看到了一节专为华人小学生开设的第二语言教学———英语教学。这些学生都刚刚从中国来到加拿大,急需熟悉英语,以适应学校学习和生活。于是,该校专门开设了英语语言学习的课程。因此在该校,我们看到了一节英语语音课。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与中国英语教学不同的教学思路。
比如,教学单词bus时,教师希望学生知道字母u的发音有时是/Λ/。中国与加拿大的做法有所区别。
在中国,传统上,教师一般是将bus写在黑板、ppt或卡片上,呈现给学生后引导学生跟读。但因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学会一个词的发音,学生无法形成类认识;现在一些教师开始探索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方法,比如最常见的是:在呈现b—s的同时,也不问学生知不知道中间缺了什么字母,马上就列出两个学生已经学过的同类单词进行启发,如mut,nut,然后问学生b—s中缺了什么字母。这看似是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其实是一种较浅层次的启发方式。
在加拿大,教师把bus写在黑板上,然后领读,并指着u读“啊”的发音。然后,教师又写出了一些学生并没有学习过的发音,如but,cup,nut等,让学生大胆地根据刚学习的语音,进行迁移式的拼读。这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呢?在我们看来,中国教学注重用已有知识启发学生进行归纳,培养的是集中思维;而加拿大教学注重的是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大胆地活用新知识,注重迁移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能力。显然,后者更高一筹。
关键词3:个性化发展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差异性、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更为突出。这不仅表现在文化差异上,还更多地表现在学业差异、学习能力差异或其他方面。比如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可能是身体不适引起的;有的学生自闭,要由专家进行诊断与***;有的学生偏重逻辑思维;有的学生偏重形象思维。针对这些,加拿大采取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差异,关注个性发展。在普乐小学,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不仅是办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体现在该校的一系列做法中。普乐小学对学生差异性、个性化发展十分重视,并尝试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注重孩子作业的个性化,学生可以自由作文,教室贴满了儿童自己的许多作品。再如,他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办法一般是:(1)由教师和校务委员会一起讨论解决;(2)如果解决不了,提请学校内三位特殊教育的教师给予特别帮助;(3)学校提供一定的课程,邀请家长共同决定是否参与普通学生的课程学习。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特殊问题,学校只好耐心教育。(4)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学校提供不同等级的学习课程。如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成44个等级,根据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相应的指导。(5)采取个性化教学的方式。
(二)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三个关键词
相较加拿大基础教育在如上三方面,即良好品格、主动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理解与实践,中国的基础教育其实也非常重视这些方面。但因国情和教育自身的诸种状况不同,两国在具体强调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上有所差异。
关键词1:主动发展
像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传统教育因强调知识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而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在今天,中国***府和学校已经意识到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于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学校持续进行的各项改革,基本上都在围绕如何走出传统教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自由发展空间进行着各种探索。比如,在学校层面,不仅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开放课堂,给学生以更多自主、自由的时间,开展合作学习;而且在班级生活方面,也强调班主任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策划班级生活的权力;甚至在家庭作业布置上,教师也注意设置有选择性的作业,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基础,自主地选择完成。
但是中国中小学校在真正让学生主动发展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强大的应试教育作为阻力干扰着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的主动学习的空间,教师因追求考分而直接进行知识灌输的现象仍主导着课堂生活。另一方面,中国教师自身出自于传统教育,习惯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对于如何让学生在教育生活中主动发展,他们自身也未可知,时常在教育教学时不知不觉地回到传统的灌输教育之中。所以,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因素都使中国基础教育距离真正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尚有一段路程。
关键词2:健康发展
中国基础教育当前较为重视的还有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中小学生在体质与心理上存在着多方面不健康发展的状况。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教育,中小学生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业学习,缺乏必要而适量的体育运动和丰裕的业余生活有关。近几年,这种状况引起了***府、学校和家长等各层面的关注。
***府层面,200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该《意见》提出了总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5]
关键词3:均衡优质发展
与加拿大因文化多样,自身先天或文化差异等因素产生的学生个体性差异发展不同,中国学生的差异既有个体性差异,更有群体性差异。群体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造成的,而且群体性差异进一步加剧了个体性差异。因此,同样面对差异性发展的状况,中国首先需要在基础性条件上率先解决群体性差异的问题,即实现教育在区域、城乡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基于此,中国***于2005年5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6]之后,中央和地方***府、学校等都围绕教育均衡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办学条件、师资配置以及课程等诸多方面进行落实。2010年,中国***府更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与此同时,中央***府为防止各地在降低办学质量的基础上追求低质均衡,还要求学校实现优质均衡。
当然,相较加拿大的基础教育已经在学生个体化差异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尚有一段距离。
三、余论
(一)基础教育的个体性价值:可见价值与不可见价值的关系
总体上,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加拿大的基础教育是从容而淡定的。他们更关注学生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体味与理解;不急于直接给答案,让学生生硬地记住答案,更不在学生之中制造紧张的竞争气氛。学生的学校生活是愉快的。
与之相比,中国的基础教育显得过于强调教育的可比性价值,尤其是以分数作为替代性价值,将孩子们的品格、兴趣、能力、思维水平、技能等等全部转换成分数进行比较,最终淹没其他价值。学生的学校生活是紧张、单调而辛苦的。
这其实是“教”与“育”的关系在两国基础教育重心上的差异。中国更注重“教”,凡是可教的,都努力下功夫,却弱化了“育”的价值;加拿大更注重“育”,育是养成,是渗透,是慢调。自然,“教”是硬性的、外显的、直接的,效果快速但易短期化,是着眼当下的;而“育”是柔性的、内隐的,慢调的,其效果缓慢但更为持久而综合,是着眼未来的。因此,“教”与“育”对于人的才能和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效果与价值,如何更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这是教育中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二)“教育的社会基础”与“社会的教育基础”
基础教育篇10
(一)体质健康下滑
在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中,身体的发展质量是个体成长的首要任务。由于东部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在区域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相处甚远。少数民族地区仅在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方面有所侧重,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在社会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相对不足,较汉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要严峻。2005和2010年,全国体质调研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变化情况与汉族学生的基本一致。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与汉族学生同步增长、同步改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大部分指标下降。但与汉族学生相比,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的绝对水平仍然较低。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相对较差,这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二)硬件设施简陋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东部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在教育投入方面相处甚远。素质教育的实施,没有很好地在体育方面体现出来,乡村及边远山区等落后地方体育场地器材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现在部分地区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劫贫济富”,将资源倾向于好的学校,办名校。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设施落后、陈旧,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受到限制,并且伤害事故频发,安全与健康意识淡薄。
(三)师资缺乏,教学质量难保障
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长期得不到规范化实施,尤其是体育师资的匮乏当前地区运动教育不均等的主要因素。师资配置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部分学校几乎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教师业务水平低下,使得体育运动教育不能完整地贯彻,一些体育活动也无法开展。体育师资缺乏导致了体育观念陈旧、课程理念无法贯彻、课程执行随意、课程监管不利等问题,再加上民族地区的卫生教育水平偏低,没有深人到学生群体中开展行为习惯和合理的卫生知识,这些都是造成青少年身体能力下降的教育因素。
(四)少数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冲突
现代城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少数民族学生脱离自己的母体文化进入校园后,面临着诸多异质文化的考验,以及文化适应、文化认同的困境。民族地区“城镇化”中在新的文化生态结构形成的过程中,青少年还没有形成适合的健康行为。“体育”本身属于一种社会文化,依附于一定社会形态的民族传统体育,却在这种变化中表现出规模萎缩、活动形式变异等诸多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现状和转变,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一些陋习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体育工作发展方向
(一)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它强调文化的生存状态以及改善和优化文化的生存质量,促进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点。体育文化生态具有文化生态的特点,因其本身的鲜活与生动而更加充满活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体育文化生态涵盖了现代西方主流体育、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新兴休闲时尚体育等多个领域,系统内部无时不充满着碰撞、冲突、交融等动态过程,朝着一种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在民族地区体育文化生态正处在积极的变化运行之中,现代主流体育的本土化、少数民族体育的现代化。至此,民族地区体育文化生态则更加地丰富和谐,充满活力。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察赋和人文资源察赋要素的改变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发展的要素结构与功能转型。
(二)个性与共性的平衡发展
体育教育的群体主要目标是发展体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个体目标是青少年多元化目标的自由选择,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促进体育功能自然释放。体育运动教育呈现多种类、多方式、多形式等,如果公共性过多会蚕食个体的权利,使青少年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动力。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促进人的活动,旨在培养人能够按照自身内在本性要求支配自身自由发展的人,而学校体育价值诉求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因此,在体育教育实施必须把个性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也只有当青少年的多元体育需求得到了满足,共性的体质健康才能得到提升。
(三)实现青少年对体育价值认可
重视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本体价值”,由“教育体育”向“自身体育”过度,从认知层面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最终将体育教育看作是与人生命、生存和休闲的价值层面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升,为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提供了动力,形成认知—行为—习惯的关系,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和科学健身提供保障。
(四)考核与监督机制并行发展
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青少年能够通过运动来实现自身价值。因此,考核评价就不能够以统一量化标准来衡量,加强***策法规的落实,包括地方和学校实施层面的监管,将日常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改变上有***策下有对策的混乱状况。同时,体育教育的健康应包含健康教育、体育教育、课外活动、健康服务、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营养指导、安全避险,以及家庭和社区参与等指标。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干预、家庭参与和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能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形成。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体育工作建议
在民族地区个体的努力和协调,体育文化生态正处在积极的变化运行之中,将学生的体育教育与文化建设有结合,把文化的传播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将体育运动教育公平看作是与人生命、生存和休闲的价值层面考虑。尤其是青少年在缺少民族认同的前提下,受到现代文化冲击,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何将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延续,并适度接受现代体育文化,使青少年形成稳定的健康体育行为和习惯,是民族地区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