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中小学生厌学现象较为严重,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有其滋生的文化土壤。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小学生厌学的根源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学校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合理性”家庭文化的缺失;大众文化消极作用的侵蚀。基于此,中小学生厌学的防治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建设先进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第二,强化校园文化认同,使学生爱校乐学;第三,营造合理性家庭文化,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品德;第四,引导学生理,巨看待大众文化,降低其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中小学生;厌学;文化现象;文化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成增长之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全国20多个省市1万余名小学生的调研表明:我国四成小学生有厌学倾向;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天津市中小学生厌学情况调查”显示,27.7%的中小学生存在厌学问题;新华网报道北京中小学有三成学生厌学;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厌学人数呈增长趋势,显性和隐性辍学率平均超过30%。可见,“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严重”之说不是空穴来风。如此高比例的学生厌学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一、中小学生厌学现象面面观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研究表明,并非成绩差的学生才厌学,优秀学生也厌学;并非中小学生才厌学,大学生也厌学;并非只有我国学生才厌学,世界各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波兰等国的学生也有厌学行为。法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处于厌学状态。有超过20%的学生不清楚上学应该做些什么。具体而言,中小学生厌学主要有如下表现。
首先,在课堂学习上,中小学厌学主要表现为经常上课迟到、早退乃至逃课。迟到、早退主观上是为了逃避学习,而非客观原因所致。逃课包括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显性逃课就是课堂学习不见踪影,在教室或学校外从事非学习活动,如在校外游玩、打游戏等;隐性逃课就是身在课堂心在外,如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睡觉、看非学习书目、打小型电子游戏、交头接耳或乱走动等。其次,在完成作业上,带有厌学倾向的学生有多种表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层次的表现:轻者表现为应付作业,即在做作业时少做、漏做、字迹潦草,同时心不在焉,边做作业,边玩耍;中度表现为抄袭作业,以应付老师检查;重者表现为抵制、拒绝做作业。再次,在学习考试上,这类学生常表现为文不对题,乱答一气,或在试卷空白处对该试题乃至出题老师乱加评论,或考试不到30分钟就不顾结果匆匆交卷,严重者在考试过程中公然抄袭、作弊。最后,在课外,这类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沉溺网络,还有些中学生热衷早恋等。
当然,并非说学生只要有上述若干表现就表明该生厌学,但学生厌学又必然表现为上述行为。因此,必须有一个衡量标准判断学生是否厌学:即学生是否对学习失去兴趣、动力和信心而呈现的行为反应。
二、中小学生厌学现象解析
个体行为仅仅是个体现象而不是一种社会现象;当某个体行为较为普遍存在时,该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样,个别学生厌学也仅仅属于一种个体行为,而不是一种社会现象。当厌学较为普遍存在时,厌学就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生承受极大学习压力。尽管国家一再“减负”,但实际上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重。中小学生难以承受,又不能公开反对。部分学生就采取消极学习方式,对成人所掌控、认可的世界以批判、逃避和抵抗。由于青年亚文化代表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其突出特点是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因此,学生消极学习的厌学现象与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特质相吻合。在此意义上,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
教育是提升人类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教育并非万能,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严峻的学生就业形势面前,“读书无用”的思想观念甚嚣尘上。教育成本与教育收益成反比,使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该不该受教育产生怀疑,使不少学生对教育的个体功能产生质疑。受大众文化负面功能影响,不必专攻学业而“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思想在某些学生内心深处生根。此外,对“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传统文化观念的片面解读,进一步推动学生对教育学习的质疑。这些质疑是对现行人才评价制度、选拔制度、用人制度乃至教育制度的反思、拷问与反叛。这种反叛心理及叛逆行为一旦产生,学生就容易发生内在冲突,对学习失去兴趣、信心,彰显厌学行为。而从众文化心理的影响,又使个别厌学行为逐渐演化为群体厌学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该意义上,厌学是中小学生对教育持怀疑态度的一种文化反叛现象。
三、中小学生厌学根源剖析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文化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内隐着从文化视域剖析学生厌学根源有其理论逻辑的应然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遗存众多。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封建***体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文化思想观念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并演变成今天“读书有用,不读书无用”的朴实话语。受这种传统文化价值取向驱使,教师、家长对学生、子女的学习要求非常严厉。他们欠考虑学生实际能力,对学生学习高要求、高压力。当学生的学习压力超越他们的承受力时,学生逆反心理增强,必然会消极反抗与抵制,表现为学习上的马虎应付乃至逃课、逃学。
(二)学校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
文化不是虚空的,任何文化都关乎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实质,校园文化同样如此。如果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的仅仅是非真实的、虚拟的美好,而缺少一种真实;那么这种校园文化不是先进的文化,它只会导致学生精神上的浮躁。先进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是培养坚守理想、坚持美好的人。当前,不少中小学追求虚拟的、包装性和宣传性的校园文化,忽视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化,达不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境界。此外,文化发展总是滞后于物质发展,“文化堕距”客观存在。中小学同样存在“校园文化堕距”现象,学校物质文化发展快于校园“适应文化”的变迁。面对就业艰难、财富多元创造、教师浮躁、社会浮躁、课程乏味并与现实脱节等现实境况,缺乏校园“适应文化”指导的中小学生感到无奈、彷徨。贴近生活又超越真实、并适应学校物质文化的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信心,导致厌学行为发生。
(三)“合理性”家庭文化的缺失
家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合理性家庭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目前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一些家庭文化具有功利性价值取向,“金钱至上”“利益至上”思想渗透并影响到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面对部分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实境况,家庭成员的教育态度发生变化,“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这导致家长消极支持子女读书,子女对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产生厌学行为。此外,也有家长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秉承“教育万能”价值观念,对子女教育绝不轻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态度倾向明显。家长唯恐子女落后于他人,对子女学习干涉过多,对子女的点滴错误指责过多,忽视子女的心理感受和承受能力,易引起子女的反感,产生厌学情结。上述两种不同风格家庭文化过于极端,缺少民主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合理性”家庭文化的缺失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家庭方面原因。
(四)大众文化消极作用的侵蚀
大众文化具有批量化、模式化、伪个性、反艺术、庸俗性、无深度、消极性等特征。然而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却无视于此,“沉溺于感官刺激、丧失个性与鉴赏力、放弃批判立场”。受大众文化及其消费者影响,加之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中小学生常表现为内外浮躁;追求短、平、快的成名捷径;学习上缺乏细致思考。此外,“在以往的时代,‘大众’很清楚自己在一个有序的、动态的社会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那就是各安其位。”然而,今天的“大众”却开始掌控社会权力,社会处于一个大众反叛时代。个体循规蹈矩的少,充斥叛逆的多。大众反叛时代的反叛意识和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强化了中小学生的叛逆行为,使其盲目追求庸俗的“时尚”,热衷于梦幻性追求。这种“浮躁”内隐于学生心灵,外显于学生学习生活,而呈厌学症状。
四、中小学生厌学的防治措施
先进文化有利于科学地进行价值导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发展其兴趣爱好,促进其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文化视角探寻中小学生厌学的防治策略有其现实逻辑的必然。
(一)建设先进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这是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肯定、要求与导向。先进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是培育人、塑造人。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精神,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中小学应遵循构建时代性、大众化、贴近生活、具体而又超越真实的校园文化指导思想,加强先进园文化建设,以引导、激励、规范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健全发展。
首先,要紧密结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时代要求,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并通过班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建构、教师教学改革、学校引导与支持、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等措施,加强班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强调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重视课外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趣味性与教育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再次,构建生活化校园物质文化,不片面追求奢华建筑。注重学校建筑、校园环境的整洁、大方、实用,使学生置身其中宛如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启迪。最后,注重学校制度文化的人本化,制度建设求精勿泛,制度实施以人为本。
(二)强化校园文化认同,使学生爱校乐学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建设、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积淀、提炼形成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而校园文化影响校园人的发展能达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文化认同的深度。“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了彼此认同的符号系统。”有文化必然有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主体则是有自我意识的个人,因为只有具备自我意识的个人才能对自己身份、角色和关系给予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小学生如果缺少自我意识和个性价值追求,就缺少文化认同的内驱力。当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兴起校园文化建设热潮,如重庆某些学校以“书香大同”“立字立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核心建设校园文化,广大师生对源于生活的校园文化产生认同,取得理想育人成效。然而,也有学校过于标新立异,使校园文化脱离生活实际,缺失历史积淀发掘,学生难以产生认同,就会抵制校园文化,生成消极反抗行为。
中小学强化校园文化认同应从下述方面着手。首先,中小学要加强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做到既重视学校历史积淀的挖掘与提炼,又注重校园文化的生活化、真实性、实践性。其次,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学生自我意识与文化认同关系紧密,自我意识的确立是文化认同的前提,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又赖于文化实践活动的丰富与真实。最后,加强校园文化认同建设。学校要通过行***、权威、宣传等手段,推动校园文化的宣传与解读,以求学生认同;遵循群众路线,使校园文化能面对学校发展本身、面对师生员工发展本身;寻找对接点,把学校传统性文化与时尚文化、创新文化有机结合。
通过校园文化认同建设,使学生对这种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时代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慢慢接受、理解与认同,逐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习惯这种文化氛围,最终达到爱校如家、乐学好学的学习境界。
(三)营造合理性家庭文化,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品德
每个家庭的特定历史与文化对学生成长影响深远。作为孩子首任教师的父母应注重合理性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培育学生优良品德与良好的阅读、学习、作息等习惯。
首先,家长要正确处理“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观念和“读书无用论”现代思想观念的矛盾。受前者文化观念影响,家长对子女学习要求极为严格,易使子女对学习心生厌烦。后者则会影响子女学习积极性,使子女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家长应树立科学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合理性认识与定位,既不过分渴求,也不抵制。
其次,家长要着手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第一,要创设良好家庭学习环境,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家长带头并鼓励子女多读书、读好书;给子女***的学习空间,允许子女阅读个人偏好书籍、订阅自己喜欢的读物,以养成子女好读、乐读、随时随地读书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喜欢玩耍,自控能力较低,家长应帮助子女养成先学习后玩耍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第二,家长要以身作则,构建进取家庭氛围。家长的口头说教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效果甚微,应注重言传身教,多给子女讲述励志奋斗的故事,同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事业、学习要积极进取,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如此子女尚能效仿,养成学习努力、积极进取的意识。第三,撒播爱心,打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和万事兴”。否则身心疲惫影响工作与学习。和谐、理智家庭中的子女没有压力只有温馨,其精力将集中于学习。因此,家长应尽量克制个人情绪,不暴力训斥子女,注重温馨家庭氛围的营造。第四,平等对话,筑造民主家庭氛围。父母在子女面前要相互尊重,与子女平等对话。在子女产生问题行为时,应循循善诱以化解,切忌打骂严惩。第五,家长要注意子女良好品德和顽强意志力的培养。家长要从自身言行、生活点滴做起,培养子女尊老爱幼、诚实谦虚的可贵品质;家长在关爱子女同时,一定要关爱、孝敬自己父母;同时要注重子女的受挫教育,在人生风浪中磨炼子女的韧性、耐力。
(四)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大众文化,降低其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当今大众文化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人们习惯乃至认同大众文化同时,不能忽视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庸俗化、消解人斗志等诸多缺点。在该意义上,大众文化是充满欲望的平民文化。它极易侵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不能正确面对自己学习,认为“学习好不如家庭背景好”,梦想如“超女”“超男”一夜成名。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夯实基础时期,学校、家庭、社会应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大众文化,消解大众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首先,中小学要注重提高学校校园文化的品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让不健康的大众文化无立足之地。教师要以人为本,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迷恋“超女”成名等类似快餐化娱乐文化,要追求高雅文化的发现、鉴赏与创造,共同提高文化品位;教导子女要用平常心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踏实学习。切忌追求名利的“速成”。最后,***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大众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与引导,提倡先进文化,规范大众文化市场、发挥新闻媒体正面舆论作用,规避不健康的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