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课程10篇

生产管理课程篇1

关键词: 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生产管理

中***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82-01

0 引言

生产管理课程是管理类和工程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日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都存在着课内实验课时偏少、实践环节重视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本文以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来探索该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途径。生产管理伴随着生产活动而出现的,由于生产活动的组织过程日益复杂,对生产管理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生产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围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进行的探索。

1 实施生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生产管理是管理类和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设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工程类专业,其中必修的一门课就是生产管理课程,具体课程名称如《生产管理学》、《生产管理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运作管理》、《经营管理》、《企业管理》等等。该课程一般是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必修课,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生产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

1.2 生产管理课程本身的实践属性是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 实践属性是生产管理课程的内在属性,加强培养体系中实践环节的教育是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生产管理学是一门以实践和应用为特色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工程技术、信息技术、行为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对生产一线有个基本的了解。

1.3 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是生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力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本科专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针对生产管理课程的具体特点与属性,不断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完善相关专业的培养体系,是生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生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出发点,更是生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力和基本要求。

2 生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索

2.1 注重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生产管理课程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牵涉面很广,课程性质也是侧重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例如,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视频教学和现场模拟相结合,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老师讲授和学生互动相结合,理论知识讲授和亲身经历相结合等等。其中尤其值得提倡和可行的是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模式。

2.2 加强生产管理课程的课内实验环节 生产管理课程的实践培养体系包括两大部分,即课内实验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课内实验环节,主要针对书本上讲授的原理、理论、知识进行一种演示、验证、分析、设计等等。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实验有:MRPⅡ(制造资源规划)实验、ERP(企业资源规划)实验、JIT(准时生产)实验、BPR(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实验、CIMS(计算机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生产线平衡(Line balance, LB)实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实验、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实验、项目管理实验、库存管理实验、设施布置与分析实验等等。加强生产管理课程的课内实验环节,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课内实验课时量,完善专业培养计划;二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建立科学而可行的课内实验体系,严格完成预定的课内实验教学任务,充实实验教学内容。

2.3 完善生产管理课程的课外实践环节 生产管理课程的课外实践环节,是生产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课内实验环节同等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是与课内实验环节有所不同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更加贴近生产管理企业实际的一种生动教育模式。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或多或少的构建了这个环节,该环节采取的具体教学形式主要有:生产管理类企业参观、生产管理类企业实习、聘请企业有经验的生产管理专家现场教学、学生到企业生产管理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学生有条件地参与解决企业内存在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参加到生产管理类的科研项目等等形式。本文着重提倡的一种课外实践教学形式是借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高函[2010]7号”文件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莫玲娜.知识经济与生产管理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思考[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18-19.

[2]陈志祥.本科层次生产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5:62-63.

生产管理课程篇2

关键词 生产运作管理 课程教学 方法改进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seach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

SU Hanqi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Abstract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 is a compulsory core curriculum of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In this paper, in teaching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the actu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on the study,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enthusiasm.

Key words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improve the methods

1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内容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服务

目前,国内生产运作管理教材大多以制造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为主,学生由于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对企业生产运作的感知和认识,对教材内容不容易理解。加上该课程与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风格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内容难懂、枯燥乏味,因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热情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得到调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仅仅对该课程涉及的名词、术语、原理、方法等内容死记硬背,缺乏应用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方法、手段柔性不足

传统的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教师往往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系统化的教科书。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理论。这种只注重理论、概念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缺乏学习的自主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目前高校都倡导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时存在过分依赖课件,而忽视了课件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在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对一些专业名词和概念的理解以及数学方法的应用是该课程讲授的难点。现有的教师讲解多数使用单一的多媒体教学,而讲解过程中的许多计算推导和演绎,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手段的刚性大大削弱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3 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

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没有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也没参观过企业,缺乏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感性认识,对生产管理的一些理论难于理解,这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还是以听为主,空洞的理论往往显得枯燥而不易让人接受,缺少实践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2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2.1 整合教学内容,制造业与服务业运作管理内容互为补充

(1)改革教材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教学内容应当从面向制造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为主, 向制造业生产与服务业的运营管理并重转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授课教师在原有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授课专业学生特点,多补充一些服务业运作内容。如笔者在讲授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一章后,让学生以6人左右小组形式以大学生创业的服务开发(以淘宝网开店为例),从服务产品开发的角度讨论可行的服务构思;服务的结构设计过程;服务开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所有小组都在淘宝上开设了网店,经营的项目更是从二手书到虚拟充值五花八门,经过几周的经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他们可以体会到哪些知识需要学习,在参与研究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使制造业生产运作管理内容简单化。由于学生对制造企业没有感性认识,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钢铁生产、福特、宝马汽车生产视频,使学生对制造业生产过程有初步印象;在讲授某些章节时,尝试用EXCEL、弱化计算过程,减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恐惧。

(3)从服务业角度理解部分章节内容。虽然服务业运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甚至有些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对服务业运作具有更高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服务业为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选址和布局章节时,笔者让学生分小组任选一服务设施并对其选址和布局进行调研并加以分析,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2.2 倡导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多样化。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讲解以外,还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地调研、企业参观、软件操作等教学方法,改“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采用启发式、互动交流式、引导式、讨论式等灵活教学方式,强调以问题为纲,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课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职能,根据课程内容选取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地调研,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案例分析、调研和课堂讨论环节,并安排学生将结果在课堂交流和演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2)教学手段柔性化。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和多媒体课件的特长,对有关的名词、术语、原理、方法等内容用PPT非常清楚地演示出来,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枯燥讲解生动化,提高课堂讲课质量。另一方面,遇到计算过程、原理推导等内容则用板书或者EXCEL表格当场运算方式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记录,记忆比较深刻,学习效果较好。

(3)课外自学。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电子邮件、加入学生班级群等方式,与学生之间建立多渠道的交流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课外阅读材料、习题以及作业要求都放入校园网络平台,学生经常浏览,效果良好。

2.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企业参观。到企业参观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本课程学时有限,而且大班授课人数众多,企业的参观实践是放在短学期实践教学计划里面。笔者曾在短学期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部分学生把实践参观所得,充分利用到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主题讨论中,如以物流企业的仓库布局为主题分析服务设施选址和布局的相关问题。

(2)上机实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48学时中安排了4 学时的用友ERP软件生产管理模块上机操作,让学生熟悉企业资源计划软件。课外上机实验的主要内容有:在计算机上利用EXCEL 中的“规划求解”软件求解运输问题的选址问题;用“反复试验法”制订综合生产计划;用EXCEL 进行MRP 的制订等内容。通过上机实验,学生不仅强化了相关知识的学习,而且对软件有所熟悉,掌握了利用计算机解决生产运作管理问题的方法。

3 结束语

《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将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讲解与教师讲评互动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课程的特点,改变传统教育中以课堂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多渠道培养的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使生产运作管理的课程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松杰.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改进.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2]贾强法,王红梅.《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改革探索.才智,2011(8).

生产管理课程篇3

[关键词] 工作过程;生产物流管理;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 F250 [文献标识码] A

1 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输送

对于目前市场来说,在工作过程中,合理的生产物流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就具有实用性和迫切性。以制造业为例,对于一个优秀的制造企业来说,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而且也体现在产品的交货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更快的完成产品的制造,这本身来说,就是强有力竞争力的体现。而提高工作效率,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物流管理能力。在工作中,各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在这样紧张有序的紧扣,最终体现的就是整个工作环节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工作过程中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设计教学方案、并以此设计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进行反馈交流,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因此,更加贴进社会的需求,更加有利于人才的输送。

1.2 有利于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关于生产物流管理理论方面的改革。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新颖的内容、新型的教学方式、风趣的老师、积极发言的课堂氛围,都是身处青年时期的学生最能喜欢和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二是关于生产物流管理实践方面的改革。对于传统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的培养,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只要牢牢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就是对学生较好的培养,达到了教学目标。而改革后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方面的投入,教学时间渐渐偏向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后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1.3 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竞争优势

对于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说,由于国家目前提倡综合性大学的建立,再加上学校为了增加学生对学校专业选择的多样性和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设了很多的专业。其中包括的专业各式各样,有的理科性质的大学,不仅开设文科性质的专业,而且开放的有医学、艺术、马克思等专业。不是说开放这此专业的学校没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持反对意见。但是不得不承认,与那些专门以此类专业为王牌专业的学校相比,不管是教学设施还是教学资源,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也存在着差别。对于有能力的学校来说,对于较好的专业,都是自己编写教材,并有专门的教师队伍对其进行教学,并对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不管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对学校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带来较大的提高。

2 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队伍中教师的资历和教学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师资力量的引进来看,都加大了对充满活力和创新思维的年轻老师的引进,但是在引进力度和课程安排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说,虽然对年轻老师有了一定程度的引进和重视,但是与具有资深的年老教授来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上,年轻的老师的教学课程,主要是比较文科性质的课程,比如思想教育、马哲等完全理论性的课程,并没有较大的教学难度。而对于教学能力较强的年轻来说,学校可能会相对性的进行培养,但是也仅限于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课程,虽然也涉及到实践,但是含量也不是很高,其相对的课程多样性也较高。第二,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师队伍中,教学资历和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有较高资历的老教授来说,理论知识更加丰富,而由于思想的局限和思维的固定性,对新事物的接受并不是很高,因而在实践方面的教育相对的较缺乏。对于较年轻的老师来说,由于时间上限制,对理论知识的吸引并不充分,在理论知识的分析上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由于思维活跃和对新事物的接收性,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对实践的教学更加注重,在教学中增加理论方面的教学。第三,教学专业老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存在较大的分歧。由于思想上存在的差异,每个教学专业老师可能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总体的把握上,还是一致的。对于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来说,理论和实践都有同等的重要地位,对两者的注重和结合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由于教学专业老师资历的分歧和见解的不同,并没有达成一致。

2.2 对于从事物流管理的毕业生来说,企业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度

从目前企业关于从事生产物流管理的员工进行调查中发现,在此类员工中,专科院校的学生比例高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出现此类情况,并不是由于企业对本科院校的关于生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偏见。企业也希望有较高学历的学生来公司就业,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整体学历素质,成为一个拥有较高学历的企业。但是,对于企业在应聘过程中,还是把机会给有较强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职院校的学生。

即使是这样,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毕业生仍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度,这种就业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求职者来说,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放低身段来从事较基层的工作。梦想着一出社会,就能找到一个管理岗位的工作,从事物流管理岗。但是以于企业来说,把一个毫无经验可言的学生放在物流管理岗,并不是实际,出于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人资部在招员工的时候,既使求职中有较高学历的本科生,人资部也选择较务实的专科院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于生产物流工作来说,首先的第一步,就是先下放到基层,对每个环节都较熟悉,为以后做好本职工作打好基础。而对于毕业生求职来说,下放到基层与他们的职业意愿相关太大。对于高职院校的求职者来说,当面对有机会时,应该紧紧抓住,并在实习中努力学习,吸引新的要求和新的内容,以此来表现自己达到公司的要求。公司在对毕业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来看,更偏向于有努力表现的毕业生,而对在工作中并不努力不能吃苦,不愿意在基层工作,时刻想着换工作的毕业生较失望。

2.3 高职院校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投入并不大

虽然目前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在企业的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对于物流管理这一名词的出现,以及用的频繁程度,也就是这几年才兴起的。因此,即使高职院校对生产物流管理以后的发展前景和生产物流管理在企业中所占的地位都有较深的认识。但是由于生产物流管理出现的时间较晚,对此的研究比较注重理论上的分析。而对于生产物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普遍缺乏一个全面的,详细的,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分析。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不可能通过实践以提高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改革,只能根据仅有的企业在应用生产物流管理方面得出来的结论,来对课程进行一个规范。可见,高职院校想要投入资源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改革,缺乏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也相应的没有投入渠道,投入较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能在近期能够解决的,不仅需要目前相关学者,花费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策,对生产物流管理给予相应的扶持和规范。企业提高了生产物流管理水平,高校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也找到了相应的借鉴经验,在投入上也能找到相应的渠道,更能对课程的改革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因此在整体素质上得到了提高,更符合社会对生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3 提高工作过程中《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3.1 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上更明确

对于传统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并没有涉及到课程设计这一理念,普遍的做法就是对学习直白的灌输。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更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既使来上课,也是上课自己忙自己的,看电子书、玩手机游戏、看电影、听歌等不好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对于老师来说,是极其不尊重的,对老师的尊严是一种藐视。更是对自己的求学生涯抱着一种不负责的态度,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在学校里什么具体的知识也没有收获,反而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气,对踏入社会生存和以后的成长也不利。

以达到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上更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在课程教案上,明确指出,此课程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用途。在课程的一开始,就提起学生的注意,并且老师也要说明白,这节课程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哪些方面是要注意的。这种做法与以后的工作内容相结合,不仅提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更加增加了学生的集中度。老师在教学上也相应有了回报,更加投入到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去。(2)在某个阶段时,就对此阶段的内容做一下总结,并用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提出在些课程中,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养成思考与总结的习惯。

3.2 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要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主

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就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学生在求学中的兴趣和投入为主要目的。以社会需求为主,就是要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与社会对生产物流管理中的要求为主。把这些要求加入到课程改革中,增加学生的生产物流管理能力。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要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开始和结束时,都做一个调查,对于课程开始的调查,是以从对想从课程中学到什么为主。对于课程结束时的调查,是以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和还需要在什么地方加强为主。(2)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把生产物流管理的学生带到企业参观,把平时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工作中的实际找到一个契合点,以明白自己以后在哪方面要加强。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目前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投入并不是很大,需要在很多方面都加强。这就需要社会、企业、院校的共同努力,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本着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来。

参考文献:

[1]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49-55.

[2]王亮,李世珣.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2):74-76.

[3]潘浩.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教学改革[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0-91.

[4]王雅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4):114-115.

[5]屈颖,梁超强,曾立雄.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3-25.

[基金项目]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2009年度“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课题

生产管理课程篇4

关键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

中***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2-23

一、制订课程目标,突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的重要性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综合阐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药品生产中的具体要求与实际操作应用,及药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等,从而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意识,具备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学会将GMP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融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树立GMP意识,规范操作方法,从而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只是作为一门普通的专业课,要求学生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具体要求,因此,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本门课程的内容侧重于法规条款的教学,以及学生根本没有药厂实践的经验,都影响到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有必要在制订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突出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注重强化学生的GMP意识。

二、改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条条框框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学生加以理解掌握,并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加以应用。将教学内容和典型案例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让学生能够有效吸收转化课本上的知识。例如,在讲述物料的采购与供应商的审计内容时,以齐二药的“亮菌甲素事件”为例,正是因为管理人员GMP意识淡漠,质量体系搭建有缺失,对采购环节的审计管理力度不够,对原辅料入厂检验的技术配备缺失,导致了严重的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物料管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促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

例如,在讲述药品生产企业的人员培训和文件管理内容时,分别以编写人员培训计划和编制设备SOP为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和设备SOP,并进行小组汇报。教师通过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

3.实训车间现场教学法

实训车间现场教学法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述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卫生内容时,单纯地对人员卫生原则和要求以及进出洁净生产区的更衣程序加以列举,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如果将学生带入实训车间,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更衣程序的操作训练,并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点评,更能加强学生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意识,规范操作流程。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实践技能培养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是紧紧围绕GMP的内容展开的,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较强,要求能够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效结合。因此,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空洞无物,学校要重视培养任课教师的实践技能,为教师提供参加GMP培训的机会,或使其到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工作学习,真正参与到药品生产的第一线,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因此,作为与药品生产紧密结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并有效结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 雷,薛晓文.提高高职GMP教学质量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 2011,(2):78-80.

[2]李宗伟,王健明.高职GMP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 2015,43(2):202-203.

生产管理课程篇5

1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概述

生产与运作过程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过程,它普遍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是社会组织竞争与活力的源泉,也是影响社会组织活动效益的重要过程[1]。生产与运作管理通常包括从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战略规划、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到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和改进全过程。目前,《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其内容涵盖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运筹学、数理统计、会计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学科,旨在研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以提升组织的运营水平、满足顾客消费需求。由于其概括了现代企业运作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了一系列指导企业运营的战略、战术、方法和工具,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该课程内容在经济社会中应用广泛,不仅是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还是其他专业学生扩展知识领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选修课程[2]。

2 信息化时代《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1、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要求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企业组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面貌。当下较为先进的新型生产方式,如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等,都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才得以实现的。此外,?S多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如电子商务、ERP、CRM、PDM、BI、RFID等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核心内容,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必然要求。

2、服务业兴起带来的新要求

信息化的普及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兴起。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一般而言具有五大基本特性,即知识性、高增加值性、高素质性、高科技性和新兴性[2]。通常认为现代服务业大致包括通信、信息服务、金融保险证券、物流、中介和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等行业。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作为相对***的产业,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另一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已密不可分,突出表现在: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现代制造业内部逐渐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因此,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需要加强对现代服务运作的教学内容。

3、全球化运作带来的新要求

信息化带来的全球化打破了原有的国界、地域壁垒,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资源配置范围由局部地区扩展到全世界,跨国公司间的兼并、收购和重组日趋频繁,全球设计、全球采购、全球制造、全球销售成为信息化时代企业运作的主要形式[3]。这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对企业管理尤其是生产与运作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树立全球化的运营理念,成为了迫切要求。

3 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1、突出信息化内容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各个方面,因而在课程教学中亟需突出信息技术的内容,如详细讲解或演示CRM、MRP、ERP、CAD/CAM、CIMS、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等各种信息系统的原理、功能和作用,介绍各种信息系统与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模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同时,在实践环节注重学生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的培养,如ERP软件、Microsoft Project等软件的掌握。

2、突出理论发展前沿

现代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很快,在教学中应注意与时俱进,将服务性制造、生态质量、绿色制造、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VMI、联合库存管理等前沿理论纳入教学内容,并可作为专题邀请专家讲座。

3、加强现代服务业内容

传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无论是教材还是授课内容都是以制造业为主,而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服务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现在的教学中应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和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现代服务业的教学内容,如针对金融业、IT业、物流业等行业的运营管理,并在课时安排、课程设计方面有所体现。

4、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传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往往局限于组织内部或企业及其供应链之间,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运作管理全球化已成为必然。因而,在教学内容中,应增加国际运营管理的相关内容,以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全球化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和视野。

4 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1、多媒体资料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手段的革新,当网络课程、慕课已成为一种潮流,素来以难讲、难懂著称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在教学手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引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在课堂讲授时辅以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如照片、录像、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直观认识和感受,比如播放金蝶ERP生产计划、香港机场货运中心运作、蒙牛奶业集团生产管理、安徽烟草仓储中心运作等视频片段,展示双星鞋厂生产过程、波音飞机生产线、广州药厂生产等相关照片等[4]。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料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产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增强了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应用Excel软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而Excel因其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报表处理、数学运算、财务处理、统计分析等方面[5]。将Excel引入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教学,将帮助学生解决生产与运作管理中复杂的计算问题,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用Excel进行线性规划分析,解决最优厂址、最优订货(生产)批量、最优产品组合、排队模型等问题时,效果显著。

3、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应用型课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必然要包含大量的生产流程设计的案例,然而由于流程设计的专业化程度高,数学和专业知识都要求达到相当的水平才能够理解老师的讲授,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不高。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引入Flexsim仿真软件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由于Flexsim软件本身所具有的可视性与仿真性,使得教学中的许多流程设计和方案选择更加简洁易懂,同学们可以更加方便的了解流程设计的问题所在,以及应该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6]。同时可视性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窗口式设计又较易上手,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能体会到生产运作的理念。

以前的生产运作课程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必然会引入大量的模型,但这样的文字模型往往要配合晦涩的数学公式,同学们难以理解,互动性不强。而Flexsim的直观立体性可以使同学和老师即时交流、共同探讨,同学可以修改参数设置,增强了参与性和互?有浴?

生产管理课程篇6

[关键词] 邮***组织管理 生产作业流程 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背景

《邮***组织管理》是我院开设的一门邮***类专业课程,是1998年之后在《邮***生产组织与管理》和《邮***网路组织与管理》原有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而自1995年以来,《邮***生产组织与管理》和《邮***网络组织与管理》一直是工商企业管理(邮***通信管理方向)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

自2004年以来,根据邮***企业和邮***业务的发展变化,结合高职教育的理念,本课程开始探索更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课程体系先后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完善,2007年该课程被评为学院的精品课程。近两年,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逐渐成为我院独自开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成长起来的一门邮***特色课程。

邮***组织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邮***通信管理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邮***通信的性质和地位,掌握邮***通信网的组织管理、邮***支局所的组织管理、邮***投递的组织管理、邮区中心局的生产作业组织管理等基本内容,为今后的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邮***通信网组织管理和邮***生产组织管理两大部分。邮***通信网主要包括邮***通信网基本知识、邮***通信网体制、各级邮***通信网的组织管理、邮***通信网的建设规划。邮***生产组织与管理部分内容包括:邮***营业支局所的组织管理、邮区中心局的生产组织与管理、邮***投递组织与管理的内容。另外还包括邮***汇兑、报刊发行业务、国际邮***业务组织管理流程。本课程开设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邮***通信网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掌握邮件从收寄开始到投递为止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流程和组织方法。

二、面向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模式的课程改革思路

本课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面向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工学结合,实现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的创新;以邮***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按照邮***生产作业流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导向的学习领域专业核心课程,以职业情境中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序化和结构化,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的完整性。

具体到本课程就是面向邮***企业内部生产作业组织管理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邮***企业生产实际和邮***职业标准,即邮***营业支局长、分拣封发业务主管、邮***投递支局长等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标准重新序化教学内容,整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尽可能实现学与用的有效对接。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面向邮***实物网组织管理要求和生产作业流程(营业收寄、分拣封发、邮件运输、邮件投递四个环节)设计课程内容

在邮***实物网组织管理部分,按照邮***企业实际运作的要求,中心局体制下,邮***实物网的组织管理分三级。因此,在邮***实物网组织管理部分,课程设计内容重点就是介绍三级网的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在生产组织管理部分,一个邮件完成全程传递需要四个环节,即营业收寄、分拣封发、运输和投递,每个环节的组织管理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具体要求,因此,课程设计的思路就是按照生产作业流程的要求,分别介绍营业收寄、分拣封发、运输和投递四个作业环节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相关内容。

2.面向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

结合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与开发模式,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通过邮***实物网分析和邮***营业收寄、邮件分拣封发、邮件运输、邮件投递等工作任务的分析,进而确定相关学习领域及学习情景,课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相关的教学项目单元及学习情景,通过教学项目单元把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连接起来,使学生熟悉完整的邮***生产作业流程,掌握邮件全程传递所经历的各个环节的组织方法和相关技能。

三、课程改革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工学结合为指导,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邮件传递过程必须经过的四大环节,即邮件收寄、分拣封发、邮件运输和邮件投递,体现了面向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的课程设计理念。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课程的内容,增加了很多邮***最新动态与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同时,对邮***企业有更多的了解。

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于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还是以讲授为主,尽可能地把内容讲得详细,形象一些,更贴近邮***企业的实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第二章邮***网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所以以画***的方式让学生更易理解。

(2)学生分组调研和讨论。对于一些课程内容,需要学生到邮***企业去调研的,给学生布置题目,将学生分成小组,到邮***企业去调研,然后写出调研报告;而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有些知识要深入了解,因此向学生提出问题或给一些题目,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基础上写出报告,课上讨论。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工作的方法等。

例如,对于第三章邮***营业支局的班组管理就采用调研的方法,让学生分项目小组到邮***支局所营业厅进行观察与调查,了解业务的种类、营业员的服务态度、用户对邮***的看法等;第五章邮***投递班组的管理采用讨论的方式,学生课下依据题目准备,课上要求每组学生派一至二名学生上讲台讲解,并结合学生报告内容和讲解情况,给出成绩。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物或***片演示。主要应用于需要熟悉和了解邮***用品、业务单式等。具体形式包括将自己平时收集的实物,如各种信封、单式拿实物,向学生展示;并且配合一些自己或其他同事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实际拍摄的邮***企业的生产作业***片,通过给学生展示,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

(4)观看录像。自己从各种渠道找来一些录像短片,配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观看。如:邮******企分开介绍、邮***投递员介绍、邮***投递员操作流程等。同时自己到石家庄邮区中心局调研和参观时,拍摄了一些生产作业的流程,回来给学生播放,增加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安排实训。本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仅凭教师的课上讲解,可能对于有些内容,学生很难有很深入的认识,特别是一些业务流程,一些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都需要学生亲自来看,来体验。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训条件,安排了一些实训的课程。

如第四章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组织讲完之后,安排学生到信函自动分拣实训室进行实训。在实训指导教师讲解、演示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信函自动分拣机的工作原理、如何进行信函分拣。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利用一些与邮***相关的资料,丰富学生邮***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在授课的同时,还注意结合邮***最新动态,给学生加以介绍;同时介绍一些邮***企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让学生树立到邮***企业就业的信心。

例如,在讲第一章时,详细地给学生讲了邮***企业的***企分开改革过程、主辅分离进程等内容;在讲第五章时,给学生讲了王顺友和尼马拉木的先进事迹,讲了江苏“爱心邮路”的先进事迹,让学生谈体会,谈感想,增强学生对邮***的认识。

总之,本门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很高。在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实训室等环境,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内容尽可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崇本.浅谈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特征[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生产管理课程篇7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积极探索(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从实训环境、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教学实践证明,改革与实践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8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计划资助项目“高级访问工程师” (编号:FG13①的科研成果。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 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还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在国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多家电子企业合作建立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实战实训环境,建设以校企“混编师资团队”为主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经过近五年的教学改革与实施,在实训环境、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无线电技术等电子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 陶在学院“新四块”课程体系中属于岗位能力课程。课程依据电子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专业所面向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课程以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依据企业调研、行业发展需要并参照“无线电装接工”的国家职业标准,实践操作从企业真实生产案例获得,注重操作规范、装配技巧和检测流程,充分展现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实用性、操作性等特点。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承担各类电子产品的装配、生产工艺和管理的工作任务,同时通过电子生产与管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的理念。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1.引企人校,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自2009年起,学院与南京新联电讯仪器有限公司、南京泰之联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调整原有的焊接装配实训室、调试与检验实训室和维修实训室,按照企业生产实训要求设立了产品装配生产车间、产品调试维修车间、仓库、管理办公室,由公司出资装修和营造企业氛围。

同时,企业提供了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扫频仪、失真度测试仪,数字存储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电子测量调试仪器设备59台套,总价值约320万元。“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承担学院的教学任务,保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还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

同时, “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专任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每年安排2-3名专任教师到“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践,截止目前已经有14名教师在“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在“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学习了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同时在基地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训任务,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引企人教,构建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根据“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学院派出H名专职实训教师、2-3名企业实践专任教师、1名管理人员,企业派出1名副总工艺师、3名助理工艺师、3名工艺员、1名助理工艺员、2名检验人员、2名管理人员、3名生产辅助人员,形成了一支20多名教师和企业人员构成的混编师资团队。 闽混编师资团队构成后,校企联合对混编师资团队进行培训,提升专任教师在实际生产流水线上的时间指导能力,提高企业技师,工程师的教学技能与水平。

在课程教学中,企业工程师主要负责企业文化、装配工艺、调试工艺、测量与维修的工程实训等实战教学,校内教师主要负责基本装配焊接技术、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常用焊接工具的使用等基础教学,两种师资根据各自优势,通过实训项目相互结合,协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并实施教学。通过深入南京新联电子、泰之联、爱立信、三宝科技等企业,与公司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访谈以及毕业生问卷调查,明确了电子制造类岗位对学生电子产品生产技能的要求,并确定了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教材的建设,通过与企业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以企业真实典型产品(如数传电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计数器、无线信号屏蔽器等仪器设备)为载体,选取满足工程性、实战性实训要求的项目内容,将企业生产工艺及管理、调试测试知识融人教材,撰写校企合作教材。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是实训类课程,总学时为56课时,实训2周。课程教学第1周安排在校内电子产品装配实训室,主要进行电子产品装配技能的基础训练,第2周安排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学习及以企业真实产品(如数传电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计数器,无线信号屏蔽器等)为载体的生产工艺、调试工艺、测量与维修的工程实战训练。

4.校企共评,完善课程考核机制。课程考核改变以往学校教师作为单一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考核机制,形成校内教师考核和企业工程师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问根据实训环节,按项目完成情况、操作规范性分别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在不同实训环节进行评分,制定合适的校企合作考核方案,并通过2年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比例的分配和考核指标的细化。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考核按阶段进行,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考核。第,周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实训的基础能力考核,占50%。由校内专任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训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平时表现占5%,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考核占20%,焊接质量考核占加%;实习报告占5%。第2周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的综合能力考核,占50%。由企业工程师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给出。其中,工作态度、团队合作占10%,安全文明生产占5%,装配工艺文件制作占5%,装配工艺过程占15%,规范操作占10%,交验合格率占5%。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通过对《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从校企共建实训环境、混编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生产管理课程篇8

关键词:不动产管理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培养模式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23-03

不动产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不动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我国不动产管理领域改革发展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为学生分析不动产问题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不动产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不动产经营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要特色课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对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现行不动产管理制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弊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转变***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国家层面建立不动产登记局的进程。2013年11月20日***主持召***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减少办证环节。会议明确一是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二是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依法依规互通共享。三是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1]。

我国不动产管理出现目前这种局面,也与现行专业设置有一定的关系,长期以来,忽视不动产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专业设置中没有不动产管理专业。根据调查了解,华南地区只有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设置了不动产管理方向,开设了不动产管理及相关课程培养不动产管理专业型人才,目前已经培养六届毕业生毕业。社会对掌握不动产管理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紧俏,迫切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不动产管理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不动产市场、不动产经营和不动产管理等问题。要求不动产管理教学承担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学任务,达到为社会长期输送不动产管理高级复合人才的教学目标。目前全国尚未编写统一的不动产管理教材,各高校往往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编写部分讲义或者专题材料。因此,尝试对不动产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就非常重要。

1 不动产管理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1.1 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不动产管理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不动产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课程,是在本专业理论和相关课程学习以后,以各种类型的不动产的经营服务管理为核心,研究不动产市场的特点、市场研究方法、不动产管理的内容、方法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动产产权理论、不动产管理制度,不动产金融等基础理论;掌握不动产市场分析、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不动产税收与评估、不动产规划管理、不动产交易市场管理、不动产经营管理、不动产服务管理、不动产资产管理、不动产信息化管理等[2]。使学生对不动产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胜任国土资源管理、规划、调查,房地产管理中资产经营管理、中介服务、物业咨询服务及不动产管理服务企事业的工作。

1.2 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动产的概念、类型、开发建设、区域分布特征,不动产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不动产管理研究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动产管理市场的特点与类型,掌握基本的市场研究内容与方法。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动产管理的目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要求。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动产管理的技能技巧。

1.3 课时要求与安排

本课程需要安排56学时,其中32学时理论教学课时,24学时实践教学课时,最好同一学期进行,需要学生使用电脑上机练习不动产管理相关技术软件,要求配实验员一名。

1.4 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原理、土地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概论、土地资源管理等。

2 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为打破不动产管理课程没有现成教材的局面,笔者联合华南地区多所高校教师初步完成《不动产管理》一书的编写,该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不动产管理概述和理论基础。不动产管理概述的内容包括不动产的含义、分类和特点;不动产管理的含义、职能、特征及其发展;还具体介绍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和其他不动产资源管理。不动产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区位理论、城市地租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服务理论等,此外还包括不动产管理制度分析。

第二部分为不动产服务管理。内容包括不动产服务管理概述;房地产经纪与管理、物业设施管理与物业管理;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土地产权产籍管理、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不动产资源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及开发。

第三部分为不动产经营管理。不动产经营管理概述,包括不动产租赁管理、投资管理和融资管理,还有不动产资本经营和不动产证券化;不动产资产管理,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组织资产管理(企业)、商业资产管理、个人资产管理和跨国公司的不动产管理;不动产资源的规划管理,内容包括不动产资源分析,评估与规划修编,目前主要涉及多规融合、规划实施评估与修改、房屋资源规划及其影响因素等;不动产交易市场管理[3],内容包括不动产交易与不动产交易市场、不动产交易市场的分类与特点,土地市场交易管理时机的选择、持有的土地和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市场、销售市场和二、三级市场管理,资本交易市场管理;不动产市场分析,内容包括不动产市场概述、不动产市场调查、不动产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不动产市场区位分析和不同类型不动产市场分析;不动产税费(收)与评估,内容包括我国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与不动产税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动产税收的属性、功能,不动产投资环节、交易环节、占有环节、所得环节的课税[4],介绍美国、法国、台湾及香港的不动产税收,不动产评估与方法。

教学内容的设置希望通过对不动产进行概述,同时介绍其管理理论,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初对相关概念及其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为不动产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阐述不动产服务的相关管理,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从基本的不动产知识上升到能够拥有较高层次服务管理能力的跳跃;最后讲述了不动产的经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资产、市场、税收等,使学生了解不动产经营方面的相应知识。教学内容从概念入手,由表及里的阐述不动产的边缘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构紧凑、层层推进,内容全面、到位,对于有意愿锻炼从事不动产管理方面能力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来讲,本书也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点睛之效。

3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3.1 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

不动产管理课程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课程重点难点知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解,实行传统“黑板+粉笔”式教学[5],增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实行“多媒体课件演示+网络课堂互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根据不动产管理课程具体篇、章、节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置,将两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转换使用,以多媒体教学促进传统教学的改革创新,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具体实施环节,采用创新式的教学模式,即将传授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6]。对于不动产管理相关概念知识与理论基础,主要采用传授式的教学;对于不动产经营管理、不动产交易市场管理、不动产市场分析等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的,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对于不动产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方式,教师课前布置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角色,到课上从所扮演角色的利益出发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大家通入课堂,也可以让大家今后参与工作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问题。此外,也可以用展示法就某个内容让学生用PPT进行讲解。

3.2 理论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法

在不动产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原有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7]。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增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使课堂教学不只是老师单方面的授课形式,而是一个充满学习乐趣的探讨过程。案例导入的使用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好奇点,让学生带着疑问、目的去听课,既提高课堂效率也让学生记忆犹新;通过具体某一部分内容的案例分析,既可以考察学生对特定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水平,又丰富了教学内容;综合内容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把不动产管理课程中所学到知识点进行全面、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的生活中,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实处,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创造良好业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取的案例紧跟时代的脚步,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对时事热点及时反馈到教学当中。如不动产资源的规划管理,以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子,需要对土地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规划规划设计;不动产税费(收)与评估,以世界各国的不动产税为案例;不动产服务管理,以房地产企业的客户服务中心为案例;不动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以市级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系统为例开展典型案例的教学分析。目前我国不动产的统一管理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相关部门或者负责人会经常一些新消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把相关的资料或者视频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最近的进展。

4 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生产管理课程篇9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人才培养

中***分类号:G642.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2012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相关的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基础知识及其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领域进行决策和从事全过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我校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新要求,致力于培养具备基本的土木工程与房地产规划设计、营销管理等方面知识,了解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理论,熟悉房地产法规和产业***策,具有一定的房地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房地产项目投融资和营销策划领域有较坚实基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有各专业学生都具备的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同时要求毕业生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具备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咨询公司从事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项目营销、房地产开发与评估、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

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就是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是实现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是根据专业的特定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是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学时数,研究课程设置的结果,只能产生教学计划,不能产生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我国的各个高等院校也都对课程设置都有描述,不仅构成了一种课程***策或课程的说明解释,也将培养人才的蓝***中的各科教学内容的进度变成便于教学的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指导课程设置构建,同时课程设置也会影响培养目标实施质量。教师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具体培养学生。两者都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社会经济***治形势发生变化,社会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各类院校都要根据学生的就业状况对培养目标提出要求,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动态调整。

我校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在***颁布的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大方向指导下将课程设置设计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是学生能够选修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了:工程***学、西方经济学、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会计学原理、建筑结构、运筹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等课程。任选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了:园林绿地规划、企业战略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土地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必修的专业课开设了: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建筑施工技术、房地产全程营销策划、建筑工程计价、房地产基本制度与***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建筑施工组织、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经纪概论、房地产广告等课程。任选的专业课开设了:物业管理概论、建筑工程AUTOCAD、城市规划概论、建筑材料、建设法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合同管理、建设监理概论、房地产会计、房地产经纪实务、房地产金融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健全,使学生对社会中实际工作的各类角色能够有所了解,更快适应行业需求。此外,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设置时也重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我校房地产专业也紧跟当前我国房地产整体行业发展态势,2014版在2012版的基础上根据行业整体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三、教材选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均应安排突出应用型,满足社会就业需求需要,突出应用型教学特色。教材是基础和关键。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经纪概论、房地产经纪实务、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基本制度与***策、建设法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合同管理、建设监理概论等课程教材的选择要选用以国家最新颁布和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往往选用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及建筑各相关职业考试要求,选用国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一级建造师及二级建造师等考试教材,也为日后学生毕业后参加各类职业、执业考试奠定基础。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是专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仅包括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教学水平、教学研究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满足教学要求。同时更要求是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这样一支团队必须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领衔。所以需要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以现有在职教师为主要对象和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实践能力,以“走出去”的方式,到校外企业兼职、到国内知名院校、大企业做访问学者。另一方面采取“引进来”方式,邀请业界人士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做专题讲座。通过这两种方式不断建设师资队伍。

五、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房地产专业人士,其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建设及其相关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生产管理课程篇10

【关键词】 汽车运营 管理课程 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为了提升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从实践性思维过程出发,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管理技能以及设计开发能力,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1.生产汽车运营课程的特点

 《汽车运营管理》也叫“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汽车运营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系统学习,最终让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务,较全面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工具,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设计或改善方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汽车运营管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汽车运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际教学同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存在很多脱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2.1 教育教学角度

 一方面目前的汽车运营管理基本上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仍是灌输式的,往往互动性差,学生只能机械的去接受,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常常是就事论事的,就企业某一方面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进行分析,仍然无法系统的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本身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把生产汽车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计划控制、生产管理模式等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师生交流和互动性比较差,因而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 2.2 学生学角度

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管理问题***思考不足。加之教材内容又多是理论介绍,既抽象又乏味,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的企业生产汽车运营体系结合起来,随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再者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材的各章节之间内容孤立,并且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章节与相关课程有重复。而汽车运营管理又是这些课程的后续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 2.3 课程设计角度

 汽车运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生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侧重于理论和方法,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比较缺乏。偏重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实践操作,没有实习场所印证其所学的理论,从而不能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实际,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毕业后对企业汽车运营的内容、过程依然模糊不清, 没有掌握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难以学以致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 3.面向实践的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 培养具有***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设计、教师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 3.1 运用多种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 一是教材的选取要分层次,要有针对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的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教师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衡量标准,选择真正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层次和特点的教材。

 3.2 教学内容提炼和选择

 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通常包括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融入各个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解构,也就是说如何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衔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在授课内容上有所调整和侧重,比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项目管理课程,在生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相应章节讲解中就要适当简略;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供应链管理这一章节略讲或不讲。

 4.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素质

 缺乏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案例教学或案例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汽车运营管理》实践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既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高校要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师资的培养模式极为重要,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就要组织培训,使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改革进程保持同步。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和加强深层次的汽车运营管理理论研究,使理论研究领先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运作的实践能力,如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生产汽车运营问题。或者组织到企业进行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做调查,或鼓励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等途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急需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办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其最终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产管理课程10篇

学习

道路护栏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道路护栏10篇,内容包括道路护栏种类大全,道路隔离护栏。城市道路护栏不仅防范行人、车辆违反交通规则,减少交警的工作量,而且美观而漂亮的护栏美化了城市形象,并且为城市的交通畅通及降低交通事故做出贡献。各式护栏静静地竖立

学习

公司产品营销策划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产品营销策划10篇,内容包括公司产品营销策划案,买产品送产品营销策划。H公司通过开设几家店面销售菏泽牡丹系列产品以及其他菏泽地方特产,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初步具备了继续做大企业规模的基础,但是其主力产品木瓜酒和

学习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基础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农村基础教育论文,农村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二、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1.观察、探究农村的自然农村的自然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湛蓝的天空、璀璨的星月、缥缈

学习

市场营销实施方案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营销实施方案10篇,内容包括市场营销策略实施方案范文,市场营销学课外实践实施方案。一、可口可乐公司茶饮料产品营销现状1.市场定位可口可乐公司在1998年上市了“天与地茶”采用品种是乌龙茶、茉莉茶和柠檬茶,适合现代生

学习

需求价格弹性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需求价格弹性10篇,内容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公式推导。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类型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上衡量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关系的一个指标,用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

学习

大型活动策划方案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型活动策划方案10篇,内容包括大型活动策划方案ppt,景区活动策划创意方案。大型活动要有鲜明的目的性。大型活动往往耗费很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如一个产品要进入一个中心城市,恐怕要花数百万元的传播费用。我们最近在深

学习

培训季度总结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培训季度总结10篇,内容包括季度培训总结,培训学习月度总结怎么写。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全员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一零年我们一定会创建一个和-谐而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学校教师深入各供电分公司、支公司工作现场进行调研,依

学习

小学语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十篇教案,小学语文必学100篇。(二)诵读课文,提升情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度挖掘出课文蕴含的意境,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例如,嫦娥奔月的凄美,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悲壮等,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

学习

需求理论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需求理论10篇,内容包括需求理论案例分析,需求动机理论。一、投资决策理论分析投资决策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文中论述了如何在一定收益率下,取得最小的风险。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他

学习

学习项目总结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学习项目总结10篇,内容包括攻坚项目总结报告,学习项目总结报告ppt。1、迅速掌握项目相关工作三峡培训中心建筑室内修饰及景观改造工程虽然早已经完工,但还有工程结算、资料整理归档、防水维修事项等需解决。来到项目部,在项目

学习

网络营销培训方案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营销培训方案10篇,内容包括网络营销推广方案费用,网络营销方案案例范文。第四届中国网络营销大会在京开幕。本届网络营销大会着重关注互联网开放大势下新环境、新理念,以及此趋势为网络营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此外,大

学习

国际汉语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汉语论文,内容包括现代汉语论文范文大全,国际汉语论文题目。(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不足当初国家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发展世界汉语教学,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无论是1998版,还是2012版《专

学习

商务谈判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谈判论文10篇,内容包括商务谈判论文,商务谈判策略与技巧论文1500字。布置好谈判会场,采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谈判桌,门右手座位或对面座位为尊,应让给客方。谈判前应对谈判主题、内容、议程作好充分准备,制定好计划、目标及谈

学习

信用管理专业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信用管理专业10篇,内容包括信用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信用管理专业可以考公务员吗。(二)课程开设情况中国各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定位各有特色,课程设置相应有区别。以最早开办信用管理专业且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

学习

新课程论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程论文,内容包括课程小论文大全,完整的课程论文范文。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比如在讲《端午日》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

学习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题目,大学生心理课程感悟论文。太极拳注重“神形合一,内外兼修”,太极拳的运动不仅注重身体的操练,更加重视心理的静养。得到身心共同的发展并不是每个太极拳练习者都能够达

学习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论文范文,社会心理课程论文。原标题:上好思***理论课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收录日期:2012年12

学习

心理课程学习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课程学习论文10篇,内容包括心理课自我认知论文,对心理课程的感悟论文题目。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涌现了大量发现,无论是韦伯和费希纳关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发现,还是赫尔姆霍茨关于青蛙神经传导速度的发现[1],都促进了

学习

生产管理10篇

阅读(8)

本文为您介绍生产管理10篇,内容包括生产管理最佳实践案例,生产管理案例的感想。2.1实现供应商的JIT对于价格较高或体积大的原料,指导其供应商也实现看板管理。由特灵的采购员根据物料号码在系统中设置最大库存量和最小库存量、最小包装数

学习

销售课程总结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课程总结10篇,内容包括销售课程培训总结及收获,销售课程心得体会总结。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各高职院校正在进行一轮新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以基于企业商品推销中的完整工作过程为主线,我们进行了“推销技

学习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顾问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装修顾问每日工作总结,服务顾问年终工作总结。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建设学习型学校工作为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

学习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课程学习材料10篇,内容包括网络课程资源培训学习心得,网络学习技能课程。随着网络教学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网络学习的绩效很令人担忧,研究人员也逐渐意识到网络学习绩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