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钟祥方言里,有很多词能体现钟祥方言的特色,同时也是构词不可少的成分。本文通过对“哒”和“子”的分析,研究了钟祥方言殊词汇的用法。
关键词:钟祥方言 哒 子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的中部,而钟祥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区。在普通话的影响之下,钟祥方言的大部分的读音已经接近普通话,但同时也保留着本地方言的一些特色。下面就从钟祥方言中的几个词来探讨一下钟祥方言的特色。
“哒”字
“哒”在钟祥方言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因此“哒”字的语法功能随着位置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哒”字的用法在口语中也非常复杂。
一、“哒”字在陈述句中的使用。
1、动态助词
“哒”字用作动态助词通常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和实现或事物的一种状态,一般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为动态助词的“哒”有以下用法。
1.1动+哒+宾,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表示已经发生的事。
他买哒一件新衣服。(他买了一件新衣服。)
芳芳答应哒他的求婚。(芳芳答应了他的求婚。)
这四个例子中的“哒”都用于句子中,相当于“了”,表示动作和行为的完成。此种用法在钟祥话中经常出现。
1.2动+哒+宾+(哒),表示事情也已经发生过,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时。
小红吃哒饭。
他相信哒他。
这时的“哒”则表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比如,“这本书我看哒三天。”和“这本书我看哒三天哒。”语义具有明显的不同。前一句话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束,不会再持续;后一句则表示动作行为的可持续性。如果句子所要表示的动作时非持续性的,那么句末一定要加上“哒”才行。
1.3表示事情的一种状态。
屋里坐哒一群人。
书架上放哒他最爱看的书。
“哒”用在句子中则表示一种状态,静态的持续。动作的持续,相当于动态助词“着”,紧接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动作和状态的持续。当然这些动词必须是可持续动词,表示一直处于某种状态。
1.4 为+哒,除+哒。在介词“为哒、除哒”中作构词成分。这时的“哒”相当于用在介词后的动态助词成分。
为哒他,我吃在多的苦都愿意。(为了他,我吃在多的苦都愿意。)
除哒我,谁都不能做出这道题。(除了我,谁都不能做出这道题。)
因为许多介词都是由动词转化而来,所以介词和动词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介词李出现动态助词的形式也是不足为奇的。在普通话里还保留着“为了,除了,顺着,沿着”等介词与动态助词的连用情况。
2.语气词
“哒”字也可以用作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同时也包括分句句末,表示完成的语气,相当于语气词“了”。省略后就表达不出完成的语气了。
2.1 动词+哒,表示动作的完成和事态的变化或将要变化。
大雾散哒。(大雾散了。)
宝宝会吃饭哒。(宝宝会吃饭了。)
这些都是表示旧事物已经过去,新情况的开始。“哒”字有时可以和“的”字连用,表示确信的语气。比如“他真的去玩哒的。”
2.2 动词+哒+分句,用于分句的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即将开始。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倾向。
等这一切都结束哒,我们就轻松多哒。
该起床哒,要不都迟到哒。
用于分句句末的“哒”表示即将出现的新情况,事态发生的变化。
同时作为语气词的“哒”,可以与表示语气的“着”连用于句末。
我不敢去,你先去哒着。
我可不敢做决定,等我们老师来哒着。
2.3祈使句+哒,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其强调的作用。
莫起来哒!
就这样哒!
3.动态助词与语气词的合成。“哒”字与“了”字一样都可以当成助词和语气词来用。
打雷哒。
他早都吃哒饭哒。
4.介词
动+哒+地点,表示某处发生的动作行为,即处所方位。作为介词的“哒”相当于介词“在”和“到”。一般用于单音节动词之后。
小红一直躺哒床上。(小红躺在床上。)
把他送哒监狱去。(把他送到监狱去。)
将书放哒书架上。(将书放到书架上。)
同时用于介词的“哒”可以与“在”字连用,表示处所方位。
“小红躺哒床上”可以说成“小红躺哒床上在”或“小红躺哒在床上”这些说法在钟祥方言中都可以成立。
5.结构助词
动(形容词)+哒+补语,哒字用在动补结构中作结构助词,相当于普通话标记“得”表示程度、结果或状态、可能的补语。
5.1 表示程度、结果、状态的结构助词
这个人厉害哒很。(表程度:这个人很厉害。)
他把眼睛都哭哒肿哒。(表结果:他吧眼睛哭肿了。)
你想问题想哒太简单。(表状态:你想问题想得太简单。)
5.2 表示可能、允许的结构助词
这件事你办哒倒蛮好。
他做哒到,让他自己来。
用在动补结构中的“哒”相当于结构助词“得”。经常出现在钟祥方言当中。
6.其它用法
“A+哒”连用时相当于很A,表示一种程度,一般用于双音节形容词之后。
快过年哒,该热闹哒。
他摸着那个戒指,喜欢哒。
这里的“哒”让人难以理解,让人感觉话为说完。因为在钟祥方言中“热闹哒”“喜欢哒”相当于“很热闹”“很喜欢”的意思。
二.“哒”字在疑问句中的使用。
1.“哒”字用于正反疑问句中。常用于“不”字之前,表示反问的语气。
快迟到了,你搞好哒不?
你作业都完成哒不?
用在反问句中的“哒”字都相当于普通话助词“了”。
2.“哒”字用于特指疑问句中。用于“啊”之前,表示特指之意。
你到底搞么去哒啊?
你有几天没理我哒啊?
这时的“啊”需要重读,表示强调的语气。当然也可将“啊”字去掉,但是就显示不出这种强烈的疑问语气了。
“子”字
在普通话里作为后缀的“子”一般发为[??],而在钟祥方言中一般读为颤音[r]及其变体[dr]。钟祥方言属于舌尖颤音,后缀“子”读为颤音是钟祥方言的特色之处,基本上有些名词加上“子”后它的意义才能被很好地理解。下面就来分析一下钟祥方言里“子”字的组合特点。
1.单音节或者复音节的自由语素后可加“子”字。这些自由语素可以是体词性的或谓词性。
猫子 爬爬子 爪子
2. 单音节或者复音节的不自由语素的后面可以加上“子”字。
影子 椅子 凳子
通过对“哒”“子”字的全面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钟祥方言所特有的特色。同时也为钟祥方言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参考文献:
[1]赵元任.钟祥方言记[M].1939
[2]熙.语法讲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3]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 山西太原 书海出版社, 1998.
[4]肖琴琴.钟祥方言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闻鸣 .钟祥方言的颤音[J]. 研究生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