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篇1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精神动力
奥古斯丁的身心交感论与平行论,为由精神动力驱动行为自觉,从而达成行为自觉,进而最终实现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人类普遍存在着一种本能的生物驱动的惰性与惯性,当这种生物本能的惰性与惯性加以合并,即形成一种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会在潜意识下支配并驱使人类产生周而复始的因循行为。在幼儿教师队伍当中,这种路径依赖更加显著地存在着,并且由于幼儿教师还存在着个人需要以及社会需要等相对而言更为复杂的,来自外界的精神影响与精神诉求,因此导致目前我国广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普遍缺乏精神动力等方面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创造力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亚里士多德在其《畀思黑》中有“魂与身战”的提法,这种提法既先验又生动地解释了精神动力对于行为的促进意义。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缺乏问题分析,我们看到,虽然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看似简单,但是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来讲,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要求反而会更高,其原因就在于,幼儿教师所执教的是人的一生中最为超前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幼儿品德、情怀、性格、行为、习惯等的塑造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几乎就已经能够映射出人的一生的未来发展历程。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幼儿教育现状可以看到,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远比中小学教师的要求更为严格。而在我国,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上则存在着较为放任的倾向[1]。除上文提及的路径依赖等因循惯性,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上还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工作动力、专业发展动力、自我更新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缺乏精神动力。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发散思维认知
伍德沃斯的“S-O-R”范式为精神动力可持续性地作用于行为提供了深入研究的阶梯,精神动力取决于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既是精神动力与精神创造力的唯一突破口,又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突破口。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精神动力的养成因素,由外向内包括环境影响、教育机制、教育基础、教育层次以及教育内涵等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促进或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要素,而这些精神要素必定会严重影响幼儿教师的学习维度与服务维度,更为严重的是还将极大地影响幼儿教师的育人维度。育人维度对于幼儿成长而言是关乎未来的举足轻重的维度,将对幼儿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基于精神创造力的强内聚式激发与强外延式辐射,是幼儿教师必要的基本素质,这种以精神动力为内部力量与内在驱策的素质,将为幼儿教育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独创性与潜在创造性
伍德沃斯的外察反馈、内施自省为精神创造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动力首先来源于发散思维影响的精神创造力,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创造力则主要取决于其精神独创性与精神潜在的创造性。从发散思维的视角而言,幼儿教师的执教环境较为特殊,既不同于中小学的执教环境,又不同于大学的执教环境,这种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的独创性。而实际上,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高级幼儿教师其成功之处也恰恰在于其独创性。此外,作为幼儿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还应具备潜在的创造性,这种潜在的创造性是由幼儿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优秀的幼儿教师在积极主动的意志力与幼儿教育事业特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魂与身战”的精神创造力,发展出切合幼儿教育的创造性教学范式,以弥合幼儿教育发展与其他教育发展之间显著存在着的不均衡性。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凝聚力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精神亲和力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动力除来源于其精神创造力而外,还来源于其强劲的精神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是一种更高级别的精神动力,精神凝聚力之所以比精神创造力更加高级,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精神凝聚力能够使得幼儿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焕发出一种吸引幼儿的潜在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可以让幼儿们主观上愿意凝聚在幼儿教师周围,从而由幼儿教师的身上获得言传身教的感化与影响。针对精神凝聚力加以微观解析,我们看到精神亲和力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精神亲和力是一种融入了人格、品格双重因子的精神魅力,更是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种责任感为基础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使得幼儿教师能够获得幼儿的信任与接受。同时,幼儿则能够由幼儿教师处获得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和蔼可爱的关怀。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精神吸引力
人类都是随际遇而生伴境遇而长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着较大的精神差异性,除此而外,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特殊的禀赋,那就是由内向外辐射出来的精神吸引力。这种精神吸引力是精神凝聚力中细分化而来的一个重要的特质,是一种磁石一般的隐形的精神力量。当然,这种精神力量表现为一种突出的气质,对于不同人而言,这种气质还可以表现为气场。而事实上,作为幼儿教师而言,你的潜意识中的意***决定了你的精神吸引力,你的精神动力则决定了你具有怎样的精神吸引力,每位教师都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同时,又能够将这种精神意识透过吸引力发散出去,因此,实际上每位幼儿教师也都是一位精神传道士,幼儿教师也在不断地,以其精神吸引力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递着一种精神信仰。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精神向心力
精神吸引力为幼儿教师建构起了独特的人格感染力,这种人格感染力或者说是人格魅力必然会产生一种精神吸附力,使得在其吸附之下,幼儿会依附在其周围,从而产生一种由被依附者与吸附者共同组成的精神向心力。当精神吸引表现为一种影响力时,就会产生一种由外向内的强大的精神向心力。康德则从自然演化的视角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人类存在着潜意识支配下的趋目的性。当幼儿每天都和幼儿教师在一起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潜意识的趋目的性,幼儿在幼儿园时会将幼儿教师当作其暂时替代父母的临时心灵皈依所,从而围绕着幼儿教师形成由耗散结构变为向心结构的自组织群体[3]。当然,不同的幼儿教师其精神向心力不同,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内在的精神动力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约束力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控制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不仅关乎精神创造力与精神凝聚力,而且还关乎精神约束力。实际上,精神约束力是精神创造力与精神凝聚力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尤其是对于处在身心发展远未达到成熟阶段的幼儿时期的孩子们而言,幼儿园经常会突发各种状况,这些突发事件显然较少出现在中小学等教育阶段,但在幼儿教育阶段却可能会层出不穷。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最初参加工作的几个月内,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此时,就需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意志力,这种积极主动的意志力是精神动力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自我控制的最佳驱策力量。这种精神动力可以使得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克服所有的惰性,将注意力集中到幼儿教育事业上来,对幼儿成长所给予的关心越多,由此反馈而来的精神助推力量也会越来越强。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调节
幼儿教育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使幼儿学习生活在无尽的快乐与幸福之中。要达成这一目标,显然仅靠幼儿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幼儿教师具备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创造力。同时,也表现为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凝聚力,这二者必然需要精神约束力的依托与调控方能得以顺畅实现。基于自我控制的自我调节尤为必要,否则就极有可能出现精神无法承受之重的精神崩溃。面对突发事件的换位思考,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实现释然式的自我调节,当幼儿教师把自己想象为幼儿中的一员时,就能够在理解幼儿行为的基础上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发自内心的关照。自我调节是控制精神动力保持平衡的关键。同时,平衡也是幼儿教师不至精神失衡的关键。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自我约束
布伦塔诺的由意向而意动、由意动而作为的理论为精神动力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自我约束是精神动力中更为高级的形式,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而言,自我约束显然更加困难,首先,人类普遍存在着对某一事物的潜意识支配下的抵制力量,越是对某一事物深觉倦怠,这种潜意识的抵制力量就越强,而这种潜意识抵制力量越强,就越是不容易针对该事物加以主动式地自我约束与自我改观。其次,幼儿教师这一工作显然无法与其他所谓的高大上工作相提并论。因此,幼儿教师内心亦会产生一种权衡性的考量,这种考量对于自我约束显然也是一种极强的惰性阻挠力量[4]。针对上述情况,就需要调动意志力透过行动加以改良,并维持这种意志力,使意志力形成一种坚持的力量。自我约束的精神动力需要持之以恒与逐步培养,每一点一滴的成功都会产生正反馈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作用会与意志力一道克服潜意识抵制力与失衡心态下的被动权衡。深入探析现代幼儿教育理论,我们看到,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早已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新高度,为幼儿教师这一关乎儿童未来茁壮成长的职业,提出了基于精神动力这一更高的要求。之所以提出精神动力这一更高要求,旨在敦促幼儿教师彻底摆脱外部与内部的双重路径依赖,更加充分地发挥幼儿教师的精神创造力、精神凝聚力以及精神约束力,并将这三股力量最终完形为可持续的精神动力,最终在精神动力的驱策下,实现幼儿教育的不断创新,而创新才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由此可见,精神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做到“以意逆志”,从而为幼儿教师提供了精神动力助推下的专业发展的腾飞。
作者:史文秀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清臣.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11-12.
幼师专业篇2
陕西省洛川县交口河镇安善社区幼儿园727400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因此幼儿园教师责任重大,如何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摆在各幼儿园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及同仁指正。
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幼儿教师制度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必须树立全新的师资队伍建设观念,推进制度创新。幼儿教师不仅有幼师专业,还有其他岗位教师转岗而来,所以许多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对幼儿园琐碎、繁杂的事情不能亲力亲为,有时不知如何应对。因此要建立健全《教师考评细则》、《保教人员日常活动常规要求》等制度。用要求指导教师工作、用制度约束教师工作、用细则细化教师工作、用考评激励教师工作,让教师边工作、边学习、边成长。
2.进一步加强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综合业务能力
2.1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终身学习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幼儿教师同样也面对终身学习理念的渗透和挑战,幼儿教师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一劳永逸获取知识的时代己成为过去。在学习型社会里,幼儿教师的生存也是-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幼儿教师应唤起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学习动机;在学习的养成过程中,增设提高学习能力的训练课程,以提高其自学能力。
2.2关注思想建设,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浙江一幼儿园教师虐童拎孩子耳朵提起离地
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该园教师颜艳红因“一时好玩“在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同时让另一名教师用手机拍照,被揪幼童双脚离地近20厘米,表情痛苦,嚎啕不止。相反,颜艳红神情愉悦,乐在其中。
看到这个画面,通过这个事例,大家会想到什么?会思考什么?作为教师他的职业道德、师德修养又在哪里?
让教师明白:教师的人生是奋斗的人生、教师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教师的人生是健康的人生、教师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
2.3注重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个体,而每一个个体的成长都影响着整个园所的整体发展。
我园结合教师各自的特长,开展多种培训、教研活动。采取“带领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等培训方式,结合特长教师的需求,进行高一层次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推动特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对每项培训内容进行扎实的“周培训、月考评、定期晋档”。鼓励教师扎实学习、深入钻研、晋档升级,促进优秀教师向骨干教师迈进,普通教师向优秀教师努力,营造全园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技能水平。
3.走进课堂,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如何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呢?
3.1听课评课,提高教师课堂艺术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提高教师教育艺术。对于新园、新岗位,许多教师给幼儿上课没有经验,我们采取集中听课评课的方式,从专业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在大家友好的氛围中讨论授课经验。通过听评课活动,及时的纠正了教师的教态、举止、语言等,使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更加亲近,沟通更加顺畅。
3.2重视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有人以为驾驭课堂就是使幼儿听话、服从,所以采用威严、专断、命令、压迫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一堂课“阴沉着脸”,一双“警察般瞪得不能再大的眼睛“面对幼儿,像师幼间有深仇大恨似的.这种“恐怖主义“真的能驾驭住幼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发动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3加强评议,肯定劳动成果
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和特长都是不同的,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教师,而要寻找每一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肯定教师的进步,善于赏识教师。教师为教育幼儿,提高保教质量,都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作为园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有了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相反如果随意批评,对教师的辛勤劳动不予肯定,不但会伤害教师的自尊心,还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使教师丧失前进的勇气,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阻碍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展示教师的风采
4.1重视情感投入,关心尊重教师
孟子曾说过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幼儿园教师是由女性组成的特殊群体,感情细腻,上进心强。在工作当中,我们把自己定位在与其他教职工平等的位置上,以爱换心,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师,关心和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
4.2搭建平台,展示教师风采
为了让教师得到锻炼,快速成长,园内应经常创造机会让教师各展风采。
4.2.1技能大赛中,各显其能展风采
为了进一步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我园每学期都举行教师基本技能技巧大赛,从“琴法、弹唱、舞蹈、绘画、手工制作、主题活动设计、讲故事“七方面展示教师的扎实专业基本功,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绘画、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手工作品,键盘上灵活跳跃的手指,赛场上活力四射的舞姿,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2.2环境创设中,巧手奇思扮校园
一所新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布置可以说是一项首要工作。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一个舒心、开心的活动场地,有业务园长指导,全体教师参与,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打破了以往的风格,呈现出了各自的特色。
4.2.3活动庆典中,各展歌喉和舞姿
我园在各项活动庆典中,各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显示了较强的组织才能,展现了美妙动听的歌声,展示了优美的舞姿。正如一句广告词说的一样: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个惊喜。
幼师专业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现代化幼儿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完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有多种多样的渠道。当下实行了学前教育三年的行动计划,为了切合有效的和当下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其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对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成果有直接影响,从而对儿童的发展有直接影响。针对于此,在学前教育改革的活动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与专业性能力,以更快地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一、幼教改革对教师带来的挑战
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构成,也是我国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发展基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幼儿教育改革也从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改革,这势必要求广大幼儿教师树立起改革的意识与做好改革准备。
1.教育观念的变革 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线路的发展,为前沿的幼儿教师带来了理念与意识上的冲击挑战。就像教育哲学在我国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波动、教育观念程度上我国国家本位与儿童本位之间的移动;教学观念上我国教师主导地位与儿童主导地位之间的选择等等。
2.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挑战 进行幼儿教育改革,需要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建设。这也对广大的幼儿教师其专业性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带来了挑战与疑惑。例如该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使用怎样的方式实践、怎样理解实践综合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等等。
3.新教育纲要实施的挑战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对于幼儿园的办学性质、具体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和实施以及教育评价等等都进行了有关的要求与规定。其中还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需要依照具体的要求合理安排,依照具体的地点、内容与时间的变化,灵活使用教材。教师需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同时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订立一套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并全面开展。新纲要中规定的课程、教育与评价的多元化实施,为幼儿教师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近几年,社会各区域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如何有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的专业化,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两方面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化是一项群体性的概念,指的是其外在专业性提高的要求,但是教师专业发展指的则是教师个体性的、内在性的专业化能力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指的是幼儿教师从一个新任教师逐渐转变成一位成熟型教师,并且在其自我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切实有效地提升其专业素养的一个发展过程,也是慢慢提升自我从教素质转变成为一位优秀教育工作人员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以及提升专业的操作技能等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脉络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外在因素,也就是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提高;另外一种是内在影响因素,也就是教师自我能力的完善。教师的岗前教育之所以有重要地位,是因为良好的岗前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教师职业成熟。
在新纲要内容中,表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观,其重点集中在程序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之上,这与传统的表述性知识与显性化知识相比有较大的冲突。变化的知识观影响着教学课程和教学体系的实施,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成为了幼儿学习活动当中的支持者。可是不管幼师使用哪种身份,只有具备丰富教育实践知识与教育智慧的教师才可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例如幼师能够从书本上明确了解到幼儿发展过程中的认知要求,可是在其实际的教学任务开展过程中,不能够有全局性的把握,无法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衡量幼儿的具体发展能力。另外在同样的教学环境背景下,某些教师能够轻松获知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所在,能更加良好地对其利用与深入的开发,但是有些教师却完全不明所以。隐性的知识要求教师在实践建设过程中亲身感受以及积累,同时在其不断发展反思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内容的提升,从而转化为教师的一种内在教学智慧。
幼师专业篇4
关键词:幼儿教师;爱心;教研;学习;专业标准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要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首先要有优秀的教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二条基本要求。它是国家层面出台的秉承教师专业价值、塑造教师专业形象、促进教师深度专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对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优秀幼儿教师呢?
一、倾情幼教“爱”当头
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热爱幼教事业,关爱每一个儿童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幼儿。为爱哭的幼儿擦擦眼泪并给一个拥抱,帮鞋带松了的幼儿系上鞋带,为尿床的幼儿单独换一下衣服……这些细小的动作彰显着教师对幼儿的爱,而是否爱幼儿可以看出教师是否爱这份事业。爱幼教事业,才能用心工作,从做好一日常规工作入手,把爱倾注于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早上来园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认真组织每一个活动,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需求,及时安抚受到伤害的幼儿,帮助幼儿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及时和家长交流沟通幼儿的情况……用心工作就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而非应付了事;用心工作就能感受到来自家长、同事、幼儿的认同与尊重;用心工作就能持续发展专业能力;用心工作就能感受到教育工作带来的成功与幸福。
二、提升水平“研”为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而基于工作实践、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园本研究,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工作中,我们要用心观察,发现问题,研究方法。如把自己的教育故事完整地记录下来,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条分缕析地写下收获与感想。如我们幼儿园编写的《我的教育故事》和《成长的脚步》就是教师在记录教育故事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我们根据教师兴趣成立了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组长负责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每周进行教研活动,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实现教师智慧的碰撞与共享。期间,我收获很大,撰写的论文《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在《幼教园地》上发表,论文《幼儿园园本研究探索》在《黄河口继续教育》上发表,主持的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幼儿安全教育问题的研究”顺利结题。自主研发的玩教具“妙妙圈”获省自制玩教具展评三等奖,创编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小衔接数学乐园”在全市优秀课程资源评比中荣获二等奖等等。在研究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我真切感受到了教研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三、幼教路上“学”无境
幼儿教师要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古灵精怪的小天使,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他们的行为表现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契机与价值,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专业的呵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具备多元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教育智慧,才能受到幼儿喜爱与尊重。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幼儿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在研修中学习、在网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为爱,所以爱。我要加强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深入学习,立足工作实际,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做优秀幼儿教师,在幼教路上幸福前行。
参考文献:
[1]刘慧.理想的幼儿教师[J].江苏教育研究,2006(12).
幼师专业篇5
一、成长型的教师
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发展,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传统的幼儿教师教育存在着知识片面化、专业狭窄化等不足,这已不能满足信息爆炸的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标准》指出,“幼儿园教师应提高个人的修养与行为,应该勤于学习,不断进取;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应树立成长型的教师角色,在教学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改进教学技能,以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秉持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革新。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对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原有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结构的重组。由此,幼儿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告别传统知识权威的形象,树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是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了解幼儿的基本需求下,采用适宜的方式方法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提供引导。
幼儿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新信息。而是不是一味地被动接收信息,不是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就可以了,这种学习要求幼儿教师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对外部信息的输入、提取,将这些信息进行重新整合,调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从而输出新的信息,获得新的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建构,不仅会获得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将知识内化成自身经验,获得“自己的”知识,这一过程会对个人心性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一种“学习意义的获得”。通过这样的学习,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才能得到成长。
(二)持开放心态,海纳百川
在《标准》的引领下,幼儿教师要树立一种开放的W习观。幼儿教师应该以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本,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优化自身知识结构,通过有效渠道获得当前最新的教育理论、前沿研究以及关注其他国家的教育动态,并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不仅对自我知识的获取要持开放的心态,对幼儿的教学也要持开放的观念。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适当改变教学计划也是可行的。幼儿教师应该站在幼儿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幼儿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出幼儿的主体性。把幼儿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体,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去发现、探究,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能积累一定的知识,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让身心和健康人格得到发展。
(三)终身学习,永不满足
幼儿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需要通过对各种类别、形式、内容的学习,发展幼儿教师的个人潜能。幼儿教师专业化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幼儿教师要实现其教师职业专业化,就必然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以终身学习作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基点。
活到老,学到老是时展的要求,幼儿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幼儿教师应秉持终身教育的理念,让终身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在教学生涯中,通过自主学习各种科学与人文知识,提高个人专业知识,不断拓宽视野,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培养相关的通识知识、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理论等素养,实现教师的自主成长。在成长中克服不利影响,培养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在学习从中感受成长的幸福,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反思型的教师
《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的反思能力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收集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情境,通过行动展开解题活动,而每一次的这种行动都需要教师将知识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重新编码,在解题活动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认知结构和情绪状态,从而获得自我发展。
(一)理性思维是反思的前提
幼儿教师应该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理性思维为着眼点,将教学行为和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其中隐含的教学观念和教育原理来认识其中的不足,实现“自己与自己对话”,从而不断提升自我。
幼儿教师应打破思维定势,联系多种理论知识和教育思想,将自己的行为放在理性思维的监督之下,在应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正确理念来指导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多视角地对问题进行清晰且透彻的分析。
(二)通过多元合作、对话,提高反思能力
与家庭和社区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幼儿教师是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之间关系的桥梁,在家园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与社区、家长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与家长共同协商,倾听家长的需求和建议,从中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适宜性,针对不同的幼儿制定适应个体的教育方案。
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幼儿教师应向同事分享和交流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经验,客观评价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通过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通过合作对话共同协商制定适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这种交流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内化、梳理和提升的过程,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的反思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共同发展。
与幼儿进行交流与对话。幼儿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持一种平等、亲和的态度主动走进幼儿。在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的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反思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阶段;反思教学是否兼顾了幼儿的整体需要和个体差异;教学方式与策略是否合理;反思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为幼儿创建一个适宜的教W环境。
(三)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反思型教师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果出现了突况或幼儿出现一些消极行为,教师不能寻找外部原因去推卸责任,而是应该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思路是否正确,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反思教学,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反思,获取新的体检,学到更多的新知识,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最终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型的教师
《标准》指出,幼儿教师应该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幼儿教师也应该成为一名研究者,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研究教学内容与目标,确立适宜的活动主题,使教学既具有教育价值又能够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研究活动区域和材料,让每一个区域和材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并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研究幼儿的一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总之,幼儿教师应该参与到研究者的队伍中去,善于用批评性的思维反思教学活动从而优化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
(一)先进的教育观念
作为研究型的教师,应该拥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在日常幼儿活动中,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教学的行为和态度。因此,教师应树立先进的教学观、课程观和儿童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相互学习和师幼互动,共同对问题进行不断探究,从中得到新的发现、启示与发展;学前课程不是固态的,完美的,所以需要幼儿教师去不断对其研究和发展,完善原有学前课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实现学前课程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教师还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关爱学生,关注幼儿个体发展差异,提供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幼儿的潜能,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扎实的教学能力
作为研究型的教师,应具有扎实的教学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实践反思能力、教学探究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通过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探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将其培养成一位研究型的教师;通过对教学的监控,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反馈调节,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制定计划、检查、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的探究,教师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教学活动中的潜在问题,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
(三)良好的科研素养
研究型教师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与创造力的教师。”这一描述性定义显示出教师应该在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之上,还要具有高深层的理论素养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运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来指导实践,用敏锐的洞察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分析问题,通过行动研究解决问题。
在行动中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教师是幼儿的观察者和倾听者,教师善于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在充分地了解、体察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码。在日常的幼儿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融入自己的价值倾向并整合一定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并提高行动的质量。教师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又将所得到的总结在行动中进一步予以验证。这是一个不断在验证中总结,探索,再付之实践的循环的过程,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作为研究型的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科研素养才能在行动中有效地实施研究。幼儿教师应培养自身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掌握有效的科研方法,用科学的眼光指导教育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就要“秉承科学方***的指导, 以避免盲目的实践和不必要的错误, 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行动研究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创新型的教师
《标准》指出,教师应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体现了对幼儿教师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曾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进一步体现出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任务有了新的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离不开教师,没有创新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所以,这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创新性的人才,方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对此,幼儿教师应抛弃传统知识复制者的旧形象,树立起符合时代需求的创造型教师的新形象。
(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用创新的意识勇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养成创造性地生活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推动教师让创新活动成为一种内驱力,从而让教师具有强烈的创造意***、创造动机和创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出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应成为幼儿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活动领域中求新、求异、求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以创造为己任,视创新为生命的人。教师应该每天都反思:幼儿园中有哪些东西需要改进?怎样改进?怎样组织幼儿教育活动才有新意?怎样才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意识?通过不断反思与创新,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内化为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创新性的人格魅力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幼儿,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受到榜样力量的感召。意识决定行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创造性行动的前提条件,它是创造性活动的直接推动力。
(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如果说,幼儿教师有了创造的意***、动机和欲望,但却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那么这种创造就是毫无根据、天马行空的创造。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创造活动的基础,那么创造就无从谈起,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就更不能实现。这并不是说有了知识就一定有了创造力,就知识本身而言,其本身并不具有创新的特性。一个具有广泛知识的人并不一定具有创造性的特质。但是,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必然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泛的文化知识。对此,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走向创造性教学的核心关键,它支配着幼儿教师创造活动的构思和理论来源。幼儿教师应将知识视为动态的、开放的,并将其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将其作为创新的材料,从而创造出既满足幼儿需要又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三)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和专业知识这两个重要条件,才可能拥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未来教师具有的核心品质之一。在未来教育中,各个要素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为适应这一变化,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多种资源,应用新的知识与技术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基础,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势,学会用多种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幼儿教师的思维模式不应是僵化的、单一的,而应该是批判性的、发散性的、类比的。对此,幼儿教师应在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创设活动条件,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活动材料,开设具有创新性的活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在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境和生活场景中进行相互合作与交流,获得知识经验。
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创造活动,幼儿教师不仅要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应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环境创设与利用的能力、开发游戏活动的能力。通过各种有益的教学活动,创造丰富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创设适宜的游戏活动,让教学与实践真正有效结合,将创新融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
幼师专业篇6
关键词:职业 幼师 舞蹈
舞蹈是职业院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幼师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是向幼师学生进行美育、提高自身舞蹈素养、丰富情感体验,以掌握幼儿园舞蹈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相应的技能为目的。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将幼师专业作为吸引生源的主打专业,但舞蹈作为幼师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却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这也直接影响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
因此,对传统舞蹈课程的教学理念、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突破,根据专业训练条件开展教学,是舞蹈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当前职业院校幼师舞蹈教学的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
舞蹈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它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它要求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舞蹈基本动作、技能,培养自身的健美体态,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的身体动作。更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幼师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日后从教中进行幼儿舞蹈表现、创编,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舞蹈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由于目前职业院校的薪水、待遇普遍偏低,难以吸引高素质的舞蹈人才到校任教,特别是偏远县城的职业学校,更是面临师资极度缺乏的窘境。
2.学生基础素质堪忧
舞蹈是一门对基础素质有一定要求的课程。随着高中、大学的不断扩招,职业院校的生源越来越多地来自农村、山区,而这些地方的素质教育往往是最缺乏的。这就造成不少幼师的学生进校后由于缺乏舞蹈基础,跟不上教学进度,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3.场地设施建设不足
幼师舞蹈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专业师资(既懂幼教又懂舞蹈)的配置,还需要学校场地设施(如:开阔明亮的教室、镜子、把杆、音响等)的完备,而这些对于规模较小的职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偏重于理论,无法激发幼师学生欣赏舞蹈和表现舞蹈的兴趣。
二、职业院校幼师舞蹈教学改革的途径
1.设置双重目标
由于职校幼师舞蹈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学校须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双重。即既要提升幼儿教师的舞蹈知识、技能素养和训练水平,同时又要进行幼儿教师从事幼儿舞蹈教育的职业知识、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在理论教学中,强调幼儿教师应知、应会的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职业知识。
在职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中,不仅突出舞蹈基本动作介绍与学习、幼儿舞蹈作品介绍与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介绍与学习、外国民间舞蹈介绍与学习,还增加了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和活动设计思路分析等内容。特别在幼儿舞蹈创编基础知识这一环节,对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不同作品形式,也做重点讲解。
2.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幼师舞蹈课的教学方法是与其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如在理论部分的舞蹈基础知识教学中,主要采取自学、讲授、欣赏、研讨等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使学生学会并运用。
在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中,主要采取自学、见习、讲授、实习等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了解舞蹈教育在幼儿园美育中的教育价值和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具有组织幼儿园舞蹈活动的技能和能力。
而在实践部分的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的介绍与训练中,要从实际和实效出发,让学生逐步达到学习舞蹈的基本条件。
如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出发,按照舞蹈总课时量的设定,根据学习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从把杆上到中间动作、从技巧到基本舞步,再到组合进行系统训练。若学校条件有限,则可在教师指导下,以基本舞步和中间组合训练为主。
3.重视和加强舞蹈欣赏教学
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不同舞种、不同时期、不同幼儿舞蹈作品的欣赏,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每周或每月传统的“一舞欣赏”活动。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现代传媒、通讯等多媒体手段和方式欣赏舞蹈。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社区等组织的舞蹈练习或表演活动,以感受和发现舞蹈的瑰丽。了解、丰富舞蹈文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发展舞蹈爱好。
幼师专业篇7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专业发展
中***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7-0036-04
任何制度、***策、标准背后都有基本价值取向,蕴含导向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核心导向是专业化,具体表现为对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园教师的承认、专业规范以及专业发展。专业承认是前提,“首先要承认学前教育是一个专业,从事这项工作的幼儿园教师才是专业人员,才会有‘专业标准’”[1]。而专业承认又需要通过“标准”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和保障。专业承认、专业地位的确认、专业规范的保障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一、专业承认:专业性的制度性确认
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专业需要特殊之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服务。专业与职业是有本质区别的。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专业,一般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和不可替代性,具有特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伦理,需要专门培训和持续发展,具有专业自主,以及具有权威的专业组织等。
学前教育是一门专业吗?在学理层面上,学前教育具备专业的基本特征,因此不仅是职业而且是专业;其从业人员——教师,也是专业人员,具有专业性。
首先,幼儿园教师是对3—6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人员。这一群体提供的这种社会服务是特殊的和不可替代的,这是因为对3—6岁的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其次,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一样,幼儿园教师的知识也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基础修养知识、日常生活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师对于这三项知识中的很大部分都应该能践行,能表述,能论证,并能灵活应用。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对他们的保育和教育不能有差错,否则就有可能危及他们的身体、心理甚至生命,因此需要特别细心,需要教师有更大的耐心,有更多的爱心。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依循特殊的专业伦理。
再次,幼儿园教师所需要的保育和教育知识,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在我国的教师培养体系中,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都有幼儿教育专业,其中中专到本科是培养幼儿园专门教师的重要教育阶段。
最后,我国幼儿园教师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专业学术组织。在幼儿园内部有年级组、教研组等业务组织。在幼儿园外部,有片、县(区)教研组织,地(市)和省也均有相应的教研组织。此外,全国及各省、地(市)都有幼儿教育的群众性学术研究团体,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专业组织体系。
然而,多年来,在制度和实践层面,学前教育却被视为“小儿科”,不是真正的专业,或充其量仅仅是“半专业”、“准专业”。甚至曾经在教育领域也没有其应有的专业地位。当然,作为“半专业”、“准专业”从业人员的幼儿园教师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幼儿园教师往往被冠以“幼儿园阿姨”、“多才多艺的美女”、“其他教师都可以代替的教师”、“艺术特长,理论够用”等称谓。时至今日,学前教育及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仍面临着挑战。
《专业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一制度性的确认,一方面无疑将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使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身份得以真正确立。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学前教育得到了专业承认。对此,有学者就从功能论的角度提出,《专业标准》的表层功能是准入、规范、发展,其深层功能则是专业承认、专业唤醒。因此,《专业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学前教育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制度性确认具有特殊的、重大的意义。
二、专业规范:专业素质标准化规约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在学前教育领域,通过制定标准来规范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规约方式。《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标准化规约,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的规范化。
1.《专业标准》与幼儿园教师素质结构是一致的,符合教师专业准入及发展的基本规律
科学有效的标准不是脱离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泛泛的描述,而是基于教师素质基本结构的有针对性的、体系化的规定。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即《专业标准》是否是基于幼儿园教师素质结构?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2]
第一,普通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前者指***治、经济、社会、文化、哲学、历史等知识及素养;后者则包括科学知识及科技运用能力。
第二,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前者指理论基础、课程与教材、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学习与发展等,后者包括各方面的能力,即教学能力(计划与准备、实施、评估)、辅导能力、行***能力(班级管理、参与校务管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社交技巧)、研究能力等。
第三,专业态度。即关乎教育信念方面和教育态度方面。前者指教育哲学(理想主义对现实主义)、教育观(国家本位对儿童本位)、教学观(教师主导对儿童主导)、平等教育与因材施教等;而后者包括对学生、家长、同伴、领导以及自己的教学工作及事业发展的态度。
第四,人格特质。具体包括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性情开朗,仪态端庄、举止优雅,幽默风趣、谈笑风生,好学进取、自我成长,思考敏捷、行事果断,做事积极、有条有理,做事主动、认真负责,富有爱心、耐心细心,待人诚恳、亲切友善,等等。
《专业标准》包括“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以及“实施建议”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基本内容”是核心部分,包含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
“专业理念与师德”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比较详细地提出了20条基本要求,全面且具体地阐释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两个维度列出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14个领域,并提出了42条基本要求。这是对幼儿园教师普通素养以及专业素养的具体描述。此外,关于幼儿园教师的人格特质的规定则隐含在《专业标准》的各个部分,比如“个人修养与行为”领域就提出了“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等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专业标准》不仅与幼儿园教师素质结构高度吻合,而且还对相关专业素养所蕴含的各项实践能力要素进行了具体化、体系化的阐释,增强了《专业标准》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专业标准》注重“理念性”描述与“表现性”描述相结合
总体而言,《专业标准》对于同一个维度分领域,主要是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描述。上位的“标准”(这里指的是维度及领域)可以是抽象地列举幼儿园教师应有的观念、知识和能力等;下位的用于描述、评价教师的“标准”(这里指的是“基本要求”),将有关教师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及能力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在不同情境中应有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表现,具有清晰性与可操作性。比如,在“专业能力”维度中对“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领域就提出了“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等情境化的“表现性”描述。这种“表现性”描述贴近教师幼儿园工作情境的实际,有助于教师将自己的行为与此对照,引起认知上的冲突,激发自我反思。而“理念性”描述,能启发教师进一步反思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
三、专业发展:自主专业发展的唤醒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自主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教师更多的是“自造”而非“被造”。正如后现代主义学者所认为的,“教师的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3]。因此,教师必须主动、积极地参与,投入到他们自身发展之中。
自主(autonomy)是专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幼儿园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是其作为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特征的集中体现。
《专业标准》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特别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自主专业发展能力。“从准入机制看,凸显专业准入的强迫性;从过程机制看,体现专业化程序(培养培训)的规范性、严密性;从发展机制看,彰显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终身性,专业社群的自律性”[4]。
1.从定位来看,《专业标准》兼具专业准入标准与专业发展标准双重定位
一般地,教师专业标准的定位指向专业准入标准和专业发展标准两个方面。专业准入标准一般是教师专业化起步阶段的产物,是教师教育行业组织、行业协会规范教师教育行为的准绳。比如全儿教育协会(NAEYC)开发的《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就从专业准入角度,规定了五项幼儿教育职业从业候选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核心标准以及应具备的六大普通知识。专业发展标准通常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它主要起导向、引领作用,是秉承教师专业价值、塑造教师专业新形象、推动教师深度专业发展的重要指南。[5]美国的一个非盈利性的、无***派的民间专业组织NBPTS则制定了3—8岁儿童教育优秀教师的九项专业标准,该标准指向培养优秀的专家型幼儿教师,属于专业发展标准。《专业标准》不仅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准入标准进行了约定,而且还对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自主专业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兼具专业准入和专业发展标准双重定位。这意味着《专业标准》既要为有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供坚实的教师队伍支撑,规范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严格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又要与国际接轨,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体系,长效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
2.《专业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必须关注两个核心要素
要素一:自主专业发展需要的意识。即能理智地审视自己、策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明晰自己的专业发展状态,逐渐形成专业发展自觉,增强自主发展的责任感。《专业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就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保教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要素二:自主专业发展能力。即要积极反思,严格自我分析与自我专业管理。《专业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的意识与能力。在“基本理念”中提到“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专业能力”中提出了对教师反思与自主发展的要求,指出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并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2]李辉.幼教改革对幼儿教师现有素质结构的冲击及有关对策[J].师资培养,2004(5).
[3]姜勇.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现代转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5(5).
[4]秦金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J].学前教育研究,2012(8).
[5]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Analysis on Professionalization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HE Feng
(Jiangsu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Nanjing 210013, China)
幼师专业篇8
关键词 专业化 幼儿教师 发展
中***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34
The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and Countermeasures
LIU Qi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Abstract Preschool teacher is the founder of basic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professional level directly affects the level of basic education. Preschoo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preschool teachers, child care, nursery and even a major event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early childhood. But fac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teachers stage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the impact of fac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social reasons, reasons for kindergarten and preschool teachers own reason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teachers in the government, the kindergarten and preschool teachers collaborative effor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hildhood teachers; development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教师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个人逐步发展成专业人员,幼儿教师职业逐步走向成熟专业的过程。
1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1 社会***府方面的原因
(1)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定位存在偏差。当前幼儿园的职能已经从看护儿童发展成为专业的保育教育,但是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定位仍然停留在表面,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看看孩子,带领孩子做做游戏,唱唱歌跳跳舞”,认为“只要有一定的育儿知识或经验就能够胜任幼儿园老师”这些观点使得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短、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2)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要求不高。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就业人员在入职前应该进行一定时期的规范的专业训练。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成熟的幼儿,因此更应该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的专业资格。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要求都不高,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相较于其他资格证书也较容易获得。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还有一些转岗教师,这些教师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方面的教育,只是接受过短期的培训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培训就能入职。(3)幼儿教师专业自的缺乏。作为专业的人员,幼儿教师应该对其专业领域内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相当的专业自,但是现实情况是幼儿教师的行为受到来自教育行***部门、幼儿园领导、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的制约,不能自主决定自己领域内的事务,缺乏专业自。
1.2 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
(1)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不完备。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是中等师范学校或者是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的。他们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往往是初中、高中毕业就进入师范学校学习,没有接受过高质量的教育,这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师资质量的下降。一些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理论落后,仅仅停留在以“会不会画画、跳舞”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或者课程设置与幼儿园教学相脱节,使教师学不到专业系统的学前方面的知识,直接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知识结构不完备。
(2)教师的工作量过大。在幼儿园,一个班级的标准配备是两个教师,一个保育员。教师每天要管理孩子的生活、游戏、学习、注意孩子健康安全问题。此外幼儿教师还要做环境创设、写教案、写反思、写观察记录等。以至于幼儿教师每天疲于应付繁多的工作,每天进行的都是经验性的重复,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对教育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
1.3 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1)幼儿园的理念不统一。目前我国的办园力量层次不一,目的不同,呈现多元化趋势,私立园在我国遍地开花。私立园由于其市场经营的性质决定了其追求利益的本质,这导致了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高入园率,把经费更多地花在环境创设和幼儿园的设施上,而没有给教师更多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导致教师的专业发展缓慢。
(2)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幼儿园的管理息息相关。幼儿园改善一些冗杂的管理制度不仅能激励幼儿教师高效有质量地完成工作还能促使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快速的提升。但是一些幼儿园由于经费的缺欠,只关注教师的工资和福利,缺少教师培训深造的***策导致教师的科研意识较差,缺少发展的平台,专业发展受到阻碍。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
针对以上提到的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要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就要积极寻求***府社会、幼儿园、幼儿教师本身及幼教专家的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1 社会***府方面
(1)***府要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策支持。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兴旺发达的希望,而幼儿教师的质量决定了幼儿的质量。所以社会和***府应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仅仅从思想上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从制度上重视。首先,国家应该制定有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国家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幼儿园、幼儿教师教育的投资力度,只有师范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幼儿教师的质量才有可能提高;只有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才能做到专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2)提高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质量。幼儿教师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职前教育的影响,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质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要保证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的质量。如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彰显学前专业课的特色,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要具有导向性,能够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全面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技能课的比例,防止出现重技能轻理论或者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在重视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国家和各级***门不仅要为幼儿教师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而且要保证职后教育的质量。如加大“国培”的力度,保证“国培”的质量,使更多的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幼儿教师能够有进修培训的资格,了解到更多专业的学前教育的思想,更能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健全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切实保证幼儿教师的质量。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幼儿教师自身队伍的质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所以要想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国家***府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教师的质量。首先,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证的考评、发放和管理制度。其次,要扩大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招生规模,使更多具有高学历的学前教育毕业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
2.2 幼儿园方面
(1)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园所环境,不仅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宽松积极的优越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幼儿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竞赛,能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活动中得到提升;营造和谐的教师文化氛围,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使幼儿教师对幼儿园产生依赖感和认同感,进而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产生认同感;此外还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以促进幼儿教师集体的专业化发展。
(2)优化园所的管理,合理规划幼儿园资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除了有自身的工作压力外,还有园所的管理,通过优化幼儿园的管理机制,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幼儿园可以优化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益;明确每个教师的职责,使教师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了解每个教师的长处和缺陷,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做到园内资源的优势互补。
(3)大力发展园本培训,完善幼儿教师培训体制。幼儿园要开展基于幼儿园,为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所面临问题的园本教研活动,教师通过园本教研能接触到更多的新理念并且将其付诸实践,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此外还可以完善教师的培训体制,如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案例分析;实地检查和集中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2.3 幼儿教师方面
(1)幼儿教师要有专业发展意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促使教师能够自觉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专业满足感,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促使教师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幼儿教师要有合作意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教师只有在与更多同行的合作中才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团队学习能够激发集体的洞察能力,培养合作能力,提高学习的速度,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瑞吉欧教学的代表人物马拉古奇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为此,团队学习应当是教师汲取智慧的重要途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
(3)教师要有研究意识。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深度参加,这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不少学者提出,教师专业化标准之一就是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要做教学内容的研究者、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自己教学的反思实践者。如果想要成功扮演好这些角色,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必须要有研究意识。
参考文献
[1] 胡金姣.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2] 郑丽琴.高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由幼儿园“虐童”事件引发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2(8).
[3] 林志淼,张磊.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影响因素和途径[J].成人教育,2013(6).
[4] 翟媛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长沙师范学校学报,2010(5).
[5] 王晓云.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困境浅谈[J].西安社会科学,2010(6).
[6] 迟佳鸣.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
幼师专业篇9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
中***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75-03
一、研究意义与背景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 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从国际背景考察, 一些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教师专业标准, 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 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 贯彻、实施《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 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而师资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化水平。
本研究从珠三角的实际出发,通过大量的调研,得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困境,研发幼儿专任教师准入制、岗位任职标准等整体“打包”系统研究,以便在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师德建设等方面提出***策建议。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方向性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在调查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机时,虽然省(市)要求、学校要求及自身发展要求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主要原因却是为了职称评定的需要,占了67.86%。这突出反映了幼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动机不明确,缺乏方向性。为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必须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提高到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来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培养有缺失,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系统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师学校、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幼儿园需求并不完全对接。 现实是幼儿师范教育中缺乏专业培训目标的系统构建,在教师的不同成长阶段应当着重培养哪些观念、理论和能力及达到的水平,仍缺乏明确的认识;课程设置没有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学科、教育专业等知识的关系,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需要,课程比例失调较严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系统性,也就缺乏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认同感。
(三)工作欠规范,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保障性
许多幼儿园从工作规范的要求出发,布置大量的案头工作给教师,比如写教案、课后反思、个案追踪、观察记录等等,上级部门甚至以此作为幼师职称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现实工作中,许多幼儿园的一个班往往有三四十人,甚至多达五十多人。这样的环境过于嘈杂,许多教师感觉身心疲惫,很难做到研究性教学和因材施教、个案教学,尤其还要防止众多的孩子出安全事故,只能疲于应付。这样的工作量,导致教师很难按规范去落实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得不到有力地保障。
(四)机制不完善,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实效性
目前,由于缺乏应有的幼儿教师职业训练和实践提高的有效机制,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效果难以体现。园所内、园所之间的教师专业技能竞赛相当缺乏,即使有竞赛,也暴露出不少幼儿教师不仅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能不够深厚, 而且在教育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统筹全局,制定***策,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1.***府制订幼儿教育方向性***策,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就有关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地方教育行***部门应制定相关***策文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可操作性的要求,为幼儿教育行业提供明确的教育方向指引,使幼儿教师有较明确的教育任务目标,能更好地根据任务目标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府制订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及专业发展评价相关***策
地方教育行***部门要结合当地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幼儿教师准入标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标准等相关***策,为幼儿教师提供形式灵活、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教师培训,宏观调控幼儿教师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平衡公立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使幼儿教师在良好的行业环境下更好地发展。
(二)关注行业,均衡发展,保障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1.关注公办幼儿园发展,完善教师编制管理机制
地方***府要密切关注公办幼儿园的发展,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的编制、合同管理等制度,落实同工同酬,以便稳定教师队伍,吸引更多幼儿教育人才留在幼儿教育岗位上,通过在幼儿教育岗位上的经验积累与提升,不断地推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关注民办幼儿园发展,完善教师合同管理机制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地方***府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对民办幼儿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教师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制度,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发展机遇,鼓励民办幼儿园对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促进民办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老带新,置换交流,创新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1.以老带新,选拔园所中优秀老教师带动新教师
选拔园所中教龄长、有较好专业发展的优秀老教师参与“以老带新”项目,并完善“以老带新”管理与考核机制,鼓励老教师带动新教师,推动新教师学习好经验,通过老教师带动新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学习培训、技能竞赛等,提升新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化素养。
2.置换交流,教师专业发展完善的园所带动教师专业发展不完善的园所
创新园所间交流学习模式,开展园所间教师在保留原岗原酬的基础上“置换交流”,促进园所间的互动与交流,带动专业化发展不完善的园所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园所设立培训基地,成立专门的培训师资队伍,对新教师开展入职培训、职中培训、个人发展培训等多方位的培训,促进新教师多方发展,完善新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机制。
3.园所与幼儿教师培养单位置换交流,完善幼儿教师培养方案
幼儿园所与当地幼儿教师培养单位,如高校、幼师学校等开展置换交流,使园所的教师到高校、幼师学校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基础理论,让高校、幼师学校教师到幼儿园所体验实际的幼儿教育,将幼儿园所对幼儿教师培养的真正需求带回单位,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幼儿教师培养机制形成良性发展趋势。
(四)考核激励,完善机制,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1.完善幼儿教师激励机制,专业发展纳入考核标准
不断完善幼儿教师考核机制,将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技能竞赛等专业发展纳入考核标准,以工作量化、考核标准、晋升条件等机制的融入,激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潜能,使更多幼儿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
2.完善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励机制
不断完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对课题研究、、技能竞赛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晋升,激励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创新平台,激发兴趣,拓展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1.创新培训进修平台
目前,幼儿教师培训进修的主要形式是看观摩课或示范课、教学研讨、集体备课,而针对课题研究、、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素质培训、进修平台并不多见。因此,应创新培训进修平台,融入课题研究、、技能训练等专业化发展内容,以网络课程、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专业化发展,激发幼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
2.创新技能竞赛平台
目前幼儿教师技能竞赛平台极少,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然而,大型民办幼儿教育集团有较雄厚的资金与师资力量,集团中园所之间的幼儿教师技能比拼较为成熟,而对于一般的民办幼儿园而言,技能竞赛是相当缺失的。公办幼儿园间的技能比拼一般主要依靠教育行***部门组织开展,而教育行***部门极少开展此类竞赛,幼儿教师技能竞赛平台极为贫乏。教育行***部门全面统筹,创新幼儿教师技能竞赛,增加园所之间幼儿教师的技能比拼,使幼儿教师在技能竞赛中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强化专业化发展。
3.创新宣传平台
关于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技能竞赛等专业化发展途径的信息宣传直接影响幼儿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认知与参与度,创新宣传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影响力度,网络、平面等多方联动,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信息深入传播到幼儿教师当中去。
(六)规范模式,突破瓶颈,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1.规范幼儿教师事务性工作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然而繁重的日常事务使幼儿教师无法抽开身去做有关专业化发展的事情,规范幼儿教师事务性工作,模块化、项目化管理,模块到人,项目到人,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以促使幼儿教师事务性工作的高效开展,使幼儿教师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课题研究、、技能训练等专业化发展中。
2.规范幼儿老师专业教育工作
幼儿的教育关键在于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过多的学习任务会使幼儿超负荷,对小学教学内容也有直接影响。规范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工作,重点花精力在如何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教学内容只在常识性教育等,在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幼儿教师也有更多时间投入专业化发展。
四、总论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千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幼儿园的发展关键。加快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有利于教师树立对本专业的自信,明确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其对本专业学习和提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时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对幼儿教师增强自身职业吸引力有着积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金姣.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9(8).
[2] 黄海飞,叶敏玲.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浅析[J] .科技信息,2011(7).
[3] 邓泽***.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与建议[J] .学前教育研究,2007 (11).
[4] 李焕稳.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探索[J] .学前教育研究,2003(10).
[5] 相.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11(6).
[6] 李宝,谢康,马丽蓉.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7] 金李花.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困境及出路[J] .现代教育科学,2009(5).
[8] 郑忠平.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思考与应对[J] .高教论坛,2008(6).
信息荟萃
东莞模具职教集团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启用
据悉,位于新鲁班劲胜学院的东莞市模具(国际)职业教育集团的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制造培训中心”、“智能制造创客中心”、“3D打印工程培训中心”“广东省智能制造名师名匠工作站”、“Delcam未来智造培训基地”于24日正式挂牌启用。
幼师专业篇10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问题;应对措施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部分幼儿园通常会以外在的标准进行划分,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连续性未能予以高度重视,忽视对幼儿教师个体差异的分析,因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存在问题。在学期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期教育领域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所以必须对幼儿教师发展阶段予以正确划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展阶段划分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幼儿教师取得良好的发展。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
(一)知识积累阶段。
在社会分工细化的情况下,幼儿教师作为分工较细的职业,其具有职业性特殊性,幼儿教师必须是人们掌握技能和知识才能从事的行业,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知识。同时,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幼儿教师需要接受专业化培养。
(二)检验阶段。
幼儿教师积累一定知识后,应该接受检验,通过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丰富其知识。幼儿教师在被检验过程中,能够达到对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完善,为其幼儿专业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知识内化和转化阶段。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期间,幼儿教师对知识加以检验后,会对知识予以内化和转化,筛选知识,并对其进行归类,然后幼儿教师重新塑造其形象,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将知识模块中的知识进行转化。知识内化和转化是幼儿教师发展最为高级的阶段,通过该过程,幼儿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完善知识结构。
二、幼儿园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教师的差异性。
当前,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过程中,存在着幼儿园不重视教师差异性的问题。由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个体化特征,那么,不同教师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与幼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较大的关系,幼儿园在分配教师岗位时,不重视教师的差异性,未能将教师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将对幼儿教师知识积累和技能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了幼儿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缺乏科学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幼儿园为了促进幼儿教师有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能力,应该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然而部分幼儿园缺乏科学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幼儿教师未能接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一些幼儿园依然采用传统的培训观念,导致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1]。
(三)忽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连续性。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会以外在的标准对幼儿教师专业进行划分,在传统方式下,会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等方式分析幼儿教育专业发展各阶段,然而这些依据比较外在,内在连续性特征不明显,因而对幼儿教师发展评价不全面,未能为幼儿教师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三、有效应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考虑幼儿教师的差异性。
幼儿教师作为教育职业的一种,为了促进幼儿教师的良好发展,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然后正确分析幼儿教师的优势和劣势,将激发幼儿教师的潜能,从而打造优良的幼儿教师团队。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主要分为新入职教师、成熟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那么,无论在知识层次还是自身因素等方面,幼儿教师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确保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都符合规范,必须对幼儿教师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含教师的教学能力、人格和心理等方面,然后针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特点,结合每位幼儿教师能力,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采取的方法加以完善,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良好发展[2]。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
幼儿园为了向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应该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促进幼儿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培训前,应该建立健全的幼儿教师培训机制,使得幼儿培训系统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然后,幼儿园定期向幼儿教师传授丰富的专业知识,增强幼儿教师的执教能力。此外,幼儿园还要与教育行***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对幼儿教师展开思想***治方面的教育,转变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并培养幼儿教师网络教学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幼儿教师发展和奖惩建机制。
为了鼓励幼儿教师长期从事于教育事业,***门应该完善幼儿教师发展和奖惩机制,尤其是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教师,加大对其鼓励力度。幼儿教师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鼓励,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的教育事业中。因此,在完善幼儿教师发展机制时,要确保教师职称评定公开,并对评定依据加以监督,保证评定的规范性,然后在幼儿教师发展机制作用下,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在奖惩机制下,实施奖励人性化、奖惩多元化方案。总之,完善幼儿教师发展和奖惩建机制,有利于解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必须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幼儿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让孩子在幼儿园中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存.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3):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