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10篇

融媒体时代篇1

融媒体又被称为“全媒体”、“混合媒体”等。是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手机报等多种传播媒介,在人力、采编、互动、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不只是机械地将传统媒体编发过的稿件或是视频新闻简单地搬到网上,也不只是建一个报纸或电视的网络版。而是以网站为核心,以传统媒介为羽翼,统一的采访队伍,统一的新闻品牌,一个大编辑中心,以网络为新闻信息的第一平台和综合的新闻信息库,以三种传统媒介再加上手机报共四种主要媒介,发挥各媒介所长,对新闻事件进行统一策划和报道。

融媒体如同一艘航空母舰,以网站为舰载平台,将传统媒体的报道手段、采编队伍融合起来,形成一支新闻报道的庞大舰队,形成强大的新闻竞争力。融媒体时代,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一个新闻单位只拥有一种传播媒介,或是电视、或是电台,或是报纸,或是网站,而是同时拥有这四种媒介,至少是其中两种媒介,甚至再加上手机报五种媒介,统一新闻资源,统一采编力量,统一新闻品牌,将文字、***片、视频、音频等新闻产品有机融合,有策划地利用各种媒介特点,进行综合的新闻运作和策划。如同一个***区司令综合调配海陆空各类***种协同作战,共同完成新闻事件的全方位报道。

融媒体时代来临

在国外,英国BBC已经将其电台、电视台及网站的编辑部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新闻编辑部,探索全平台的360度采编。英国《每日电讯报》在新的办公地点中,将***办公室模式改成了报纸和网站的编辑记者共同办公的大平台模式。编辑部里最醒目的是一个由许多屏幕组成的“媒体墙”,时刻刷新着最受关注的网站新闻、电视新闻和照片,记者发来的稿件也会视需要出现在不同的平台上。

在美国的“坦帕新闻中心”,将传统的报纸、电视台和网站整合于一体的编辑部,采用的是开放式的、圆桌式的办公空间,所有媒体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圆桌上进行统一的报道部署。

在国内,诸暨日报社于2005年就成立了报社网络部多媒体报采编室,网络部成为报社人员最多的部门之一。他们提出“再造新闻纸”,打造“多媒体报”,集电视、报纸、广播等优势于一体,将第一媒体(纸质)报纸、第二媒体(声音)广播电台、第三媒体(声像)电视台、第四媒体(网络)互联网合四为一,创建混合媒体。

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宣布全媒体采编系统正式运营,“报业集团各媒体发稿取消“日报记者”、“晚报记者”等称谓,一律称为“YMG”记者(YMG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英文缩写)。YMG记者不再局限于向哪家媒体供稿,而是由集团统一调配。YMG记者的稿件也向多个全媒体终端――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

2009年3月7日,《杭州日报》告别单一纸质媒体时代,实现“报网合一”,同时增加摄像视频报道,打造三驾马车式的融媒体,在《杭州日报》每个部门都活跃着能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拿着无线上网笔记本进行采访报道的全媒体记者。

2009年5月成都传媒集团全面启动“媒体结对行”模式,将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形态聚合。

媒体融合的大潮正向国内新闻界席卷而来,融媒体使传统媒体从尴尬的处境中实现华丽转身。网络媒体这一异***突起的后起之秀,因传统媒体的注入而功力大增。融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运作

网络将成为融媒体时代的核心媒介,是融媒体的最重要信息平台,其他媒介将成为融媒体的羽翼。网络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快讯,而且是各媒介的集大成者,文字、***片、视频、音频皆可;不仅可以本媒体的信息,还能最快的转载大量的其他媒体的信息;不仅有媒体的信息源,还有广大的草根网民的信息源,并有强大的互动功能,随时反馈网友的反响与评论。随着网络的普及,无线上网、手机上网越来越便捷,网络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媒介。网络将成为融媒体的信息集散平台。因此融媒体的新闻运作应围绕其新闻网站而展开。

无论是***文还是音视频,网络皆为第一平台,或与电台、电视台同步播发。电台、电视如果是直播,可与网友进行实时互动;如果是新闻事件发生后录播,则可以将网友评论、网友报料融合在报道中,主持人不是只念文字稿的播音员,而是面对电脑显示屏,一边看着网络,一边放视频、说新闻的互动主持人。报纸综合记者的采访、其他媒体的报道、网友评论和报料,在新闻事件发生的转天,推出深度报道。并向读者推介自己网站的专题报道:“更多新闻请点击本网专题报道”。所有记者都在网站上建立博客,描写采访中的感受与细节,并在论坛上与网友互动。

在未来,所有的读者、听众、观众都是网民,上网成为网络时代的日常行为,网络将无所不在。网络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报纸、电视、电台、手机只是为人们获取信息多提供了几种辅助渠道而已。因此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专长,从自己擅长的角度来报道新闻事件。当然这种改变需要一个过渡和一段时间,需要各层次读者和观众的接受和认可。

融媒体的新闻来源,将不只是记者的采访。网友的报料和评论,是融媒体的一个重要新闻源。亿万网民是融媒体的草根记者,融媒体甚至可以发展网民“准记者”,在网上提供一定的培训,实名登记,冠以“网络通讯员”或“网络记者”的头衔。“网络记者”不仅可以提供文字信息,还可以提供音频、视频信息。

网络热点和网上新闻排行榜,也是其他各媒介的一种新闻资源。报纸可以登载本网站每日新闻点击排行榜。电视也可以播放网友拍客的新闻视频。

融媒体要有统一的大编辑中心,对新闻信息统一编辑,对记者采访的稿件和网友提供的信息统一处理。对新闻产品统一策划,这个编辑中心要求7x24小时不停顿运作,至少三套人马轮番上岗。

编辑中心不应以媒介来分工,而是以文字、***片、动画、视频、音频、深度报道等来分工。制作好的新闻产品放在新闻库中,供具体操作各媒介的编辑来调用,如同超市的货架一样。但编辑中心将对重点新闻事件的报道进行全程策划、统一布署。

融媒体就像一个交响乐队,编辑中心就像乐队指挥。

融媒体时代篇2

新技术下的媒体变局

人们但凡遇到一件事常常先要问三个问题:“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怎么办”。事实上,在新媒体地位日显的背景下,这个看似原始且一目了然的“三段论”式的问题,正在困扰着中国传统媒体界,各家正在使出浑身解数试***予以破解。

三个原始问题不同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在于,后者是来自问题解决者自身,是一种体内自身改良以***进步而“拎”出来的“矛盾”,是主动“迎难而上”;前者则是问题面对者或者解决者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环境提出的挑战,是被动“临危受命”,这是本质上的差异。正是这一本质上的差异,近年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发展所提出的种种挑战才更具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作为新媒体代表的网络,近年来在信息传播上带来了深刻变化。它较之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特点显而易见,那就是“快”、“广”、“多”。“快”指的是时效快;“广”是指所传播的内容无所不包,在相当领域已经大大突破当前传统媒体的***策局限,而且“口子”有越撕越开的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将此称为“微内容”的崛起,认为“微内容”将是整个传播内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则是指网络的信息容量远比传统媒体大得多。

传播学中有个“长尾理论”,在新闻传播中真正能够引起一个媒介质量评价以及竞争差异的东西,是在其厚厚的“长尾”当中。这个“长尾”不具备普适性,甚至和大家的共同需要可能是无关的。它只是针对专门的需要,分众的需求,但“长尾”的内容决定一个媒介的价值所在、竞争力所在。在传统媒体内容日益同质化的当下,甚至可以说新闻信息的“长尾”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它的竞争力, 是传统媒体品质、公信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大媒体”时代呼之欲出

数字化媒介的日益崛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和使用方式,开始进入一个“大媒体”竞争的时代。无论是单一的新闻信息受众还是广告主,其可供选择的媒体对象都极其丰富,媒体的功能变得“碎片化”和“精细化”。事实上,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大媒体”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实际运用实体、理论研究领域,还是作为文化***策指导者的***府层面。这种基于媒体消费者不同功能诉求,更加“全面”而且“细化”的运作模式,更能反映“大媒体”环境下各媒体传播功能的特点和受众的细化需求。

鉴于这种把报纸、杂志、电台、广播影视、绘画、博物馆、音舞演出,以及以数字传媒作为“大媒体”来运作的模式在国内的出现存在一个“滞后期”,目前把数字化媒体纳入传统媒体(如报纸)日常运作中考虑的重要元素被认为具有前瞻性,可看成是“大媒体”时代到来的序曲。面对“大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需要做的无非两件事:一是深挖传统媒体功能的内涵,使其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得到放大;二是适度收缩其功能的外延,通过功能的收缩和分拆,给新闻信息受众和广告主提供更多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善于整合别人的资源,加强与自身市场不重叠的强势媒体的合作,使对方的有用的资源“为我所用”,不失为明智之举。

“大媒体”前夜的传统媒体困境

如果说10年甚至更早前开始于广州等国内重要媒体城市各大报团之间的竞争引领了中国报业的一个时代;开始于中央电视台基于“改变电视节目话语方式”的变革开启了电子媒体(主要是电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么,新技术条件和新媒体汹涌向前的总前提下,新世纪真正的“大媒体”竞争才刚刚开始,而这一轮的竞争,媒体生态的再构建、再组合“一切皆有可能”。“大媒体”竞争更具挑战、更考验智慧、更具全局意义,它对“媒体人”的基本素质和职业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大媒体”竞争时代到来的时候,谁具有超前的眼光、世界的高度、跨区域的新闻触角,谁掌握并主动有效运用新技术,谁就能获得先机。

在欧洲等媒体发达国家,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的交叉运作早已存在。德国《***片报》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它有一个总编辑部和31个地方编辑部。就是这样一份享有盛誉的报纸,其新闻理念的精髓中却包含着电子媒体的元素。《***片报》人说,“《***片报》是对电视媒体的印刷回答”。显而易见,在这里,“印刷”是手段,目的仍是《***片报》本身的传播功能。

依据这一理念,能否也用一句话来概括当下诸多报媒面对互联网竞争下推出的“滚动新闻”操作模式(事实上,其运作的平台仍是网络而非报纸本身)――“滚动新闻是报纸对网络的印刷回答”呢?通过对新闻在互联网上的滚动报道并在报纸版面上得以体现,实现“网络的印刷回答”。与此同时,利用网络的大容量、即时性、音频、视频等功能,“携网自重”,实现“报网互动”,提升报纸的影响力,进而提升报纸的重要性。

欧洲传媒理论界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或许切中了当下多媒体交叉发展的现状与走势。这个观点认为,“多媒体的真正融合还远没有达到,也可能永远也达不到,这除了技术上的原因,文化元素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文化上的影响使多媒体的融合至今没有出现”,观点还认为,“(报纸)保证质量是应对互联网挑战的最佳手段,报纸必须不断有高品位、高质量、大深度的报道推出”。

在德国传媒界有一句深入人心的话:“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报纸。”传统媒体必须以提升影响力来实现重要性,实现品牌的不断增值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纳网络等新媒体具有生命力的元素,“为我所用”,渐进地优化、提升报纸等传统媒体本身的传播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达到丰富传播手段、增强新闻信息影响力和穿透力的目的。

转变报道方式:以变应变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新媒体介入下新闻传播的态势变得越来越开放,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过程中新闻的全貌越来越清晰,更加逼近真相,这对新闻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的一两年,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体现或者说倒逼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条件下转变报道方式: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齐齐上阵,尽显开放性报道的标志性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是新媒体、传统媒体先后介入下对敏感性事件报道的范本;而云南“躲猫猫”事件,则被认为是民间舆论、传媒与***对事实真相不断追求形成互动的成功例子。

1.另辟蹊径寻找新闻源头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新媒体对新闻介入得越来越深入,传统媒体不断***变力保“主流”话语权,大量的新闻尤其是突发性和揭秘性新闻在传播路径上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新闻发生后往往由受众(这里主要是网民)在互联网上首先(有时只是只言片语,“点题”式的),在互联网上进行短暂“发酵”后,以都市类报纸(包括都市类***机关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开始介入,并迅速与网络形成互动,穷尽一切深挖不止,不断向真相逼近。

就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信息可成为其深入发掘、不断精耕细作的新闻源,且可进一步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具有的“双向”、“可互动”的天然优势,使之成为其对新闻调查推广、不断累积新闻信息和驾驭舆论导向的手段。

利用、培育并开发网络中的“可用信息”(微内容),是从新闻源头上转变采写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发现新闻” 以及对新闻资源的垄断性掌控作为新闻报道的形成和传播的第一道工序,是成就传统媒体曾经对新闻和对事件新闻话语权进行“垄断”的最根本原因。新媒体利用其新的技术特点,对新闻源的发掘和获得更“现实”、更“直接”、更“广泛”、更“快捷”。

对于受众来说一个致命的问题,同时又是作为新闻信息来源最具活力之处在于,网上的信息是零碎的,不成体系互不关联,且常常“天马行空“、“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只言片语”、“一叶障木”,“个性化”、“情绪化”色彩浓郁,需要通过传统媒体对之进行取舍和再采访、再核实、再还原,线下线上资源交互使用,然后取舍、放大,引导舆论,还原新闻真实。

新媒体的介入下,“预告性(警示性)新闻”的报道对传统媒体来说已经不是“要不要做”、“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怎么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做”的问题,因为任何可能发生的新闻都最有可能首先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上,传统媒体要争得“首发”,这步“棋”就得走,而且要走好。

2.话语方式主动融入新媒体

如同文字语言在不断演变一样,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媒体的话语方式必须不断更新、不断改变,体现媒体信息的组织和传播“以受众为本”的原则。

长期以来,由于时代的局限,传统媒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看似成熟但实际并无生命力的话语方式,甚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这种话语系统体现在新闻表达上,显得空洞无物、说教色彩浓厚,拒人以千里之外,“永远正确”却“百无一用”。而新媒体条件下的网络语言,基于其根植民间、源于民间,以民之口说民之事,“最直接”、“最现实”、“最鲜活”、“最生动”、“最具创造力”。近些年来大量的网络词汇风靡社会各层面,就是很好的佐证。

传统媒体在内容上“对接”或融合新媒体,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话语方式。只有熟悉、精准地掌握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语言文字能力,并运用到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表达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弥补新旧媒体之间的缝隙,革新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表达方式,提升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穿透能力。

3.改传递新闻信息为传递“有思想的新闻”

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堆”中,媒体需要凭借本身所具有的洞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和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传播别人所不具备的观点、理念和思想,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同时传播思想和观点,留给传统媒体广泛的空间。

4.打破24小时传播周期,整合区域新闻资源

新媒体介入下的阅读世界已经完全被改变,传统媒体新闻阅读不再一统天下,发展多种信息处理方式,打破24小时新闻周期成为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的必由之路。

新媒体在新闻信息传播上的无地域性,突破了受制于行***区域界限对新闻的“分割”。在这样的新闻环境下,传统媒体只有因势利导,延伸自身的新闻触角,淡化传统媒体的行***地域界限,实现“跨区域”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才能在同一平台上与新媒体“竞合”。

报道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各媒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传统媒体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新媒体间(手机与互联网等)。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过程也是报道方式转变的过程,其探索之路远未有穷期。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涌现,“大媒体”时代到来前夜媒体格局的重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静悄悄地进行。随着诸如三网融合等直接影响这一格局的***策的出台,重组的步伐明显加快,“大媒体”的态势更加显现。同时,由于***策并不透明、不断变化,加上业界自身目前的认知水平等因素,未来十年“大媒体”格局下的媒体***景到底如何展现,难有十分明析的判断。但一个可以肯定的趋势是,传统媒体将暂时继续“受挫”,新媒体作为“新贵”会在三五年内继续扶摇直上,最终形成与传统媒体相抗衡的局面。但在今后十年“大媒体”世界的的最后定局中,传统媒体将最终重新站稳脚根,以其权威性和不可替代的诸多特点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占优于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篇3

[关键词]融媒时代;传统媒体;改革创新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我们称之为融媒体。融媒时代,新兴的新媒体风起云涌,自媒体的自我营销、新闻生产的全民制造、新受众逼退旧传播,新媒体正在改变***治生态、市场生态。那么融媒体时代如何“叙事”、如何进行营销***,是传统媒体必须直面的问题。可以说,在传统媒体面临严重挑战的关口,通过融媒体,我们就是要努力实现用一样东西换更多的钱,用更多的方法营销我们的产品,尤其是具有传统优势的新闻产品。

一、做加法,多加互联元素

掌握增量,留住存量,新老媒体必须要在融合中求创新,增强多元性。融媒体实际上是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融媒体不是一个***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

媒体深度融合,对于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而言,都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契机。尤其是传统媒体要着重在增强灵动性上下功夫,通过汲取网络媒体的优势,打造多元化、动态化内容,实现在表现形式上的灵动和在传播途径上的多元化。同时,还要在媒体融合中坚守核心,确保竞争性。

融媒体对外是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但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

再以传统媒体最熟悉的报纸编采业务来说,记者的稿件在报纸上实现不了24小时滚动,可是报纸手机终端却能够轻而易举实现。比如黑龙江日报手机***报APP就把***报的声音实现了网上滚动。再比如广播新闻。广播的劣势之一在于其线性传播的单一性,只有声音,没在文字和***像,听众对广播信息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传播效果稍纵即逝,耳过不留,信息的储存性差,难以查询和记录,听众受节目顺序限制,只能被动接受既定的内容,选择性差。但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龙江客户端、龙广听友网将电台节目搬到互联网、搬到手机终端,实现受众的菜单式点播,并有视听的多元加工,进一步提传统媒体优势。

二、做减法,让传统媒体轻装上阵

我们做新媒体,目的不是做工具,而是利用工具贩卖我们的产品。我们知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机遇是新闻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以及多次贩卖。那么贩卖的过程中,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精兵简***”是轻松闯市场的关键。

融媒时代,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就要减少一些不适应环节。比如传统媒体的内容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在内容口径标准协调上面临挑战。因此要重点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要在管理体系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切实优化调整采编流程,减少不适应媒体融合的环节,实现“一种原料,各自加工,同步推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效率。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媒体融合日渐加深,传统媒体纷纷打造全媒战舰,但不少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还是“两张皮”,互不相融。

而在具体的编采业务中,减法作为分解动作更有利于传统媒体新闻产品营销。互联时代,碎片化是重要特征。媒体产品的碎片化也是现实。但碎片化的意义不在于切碎,而在于重组,通过重组提高产品的价值,使传统媒体生产的新闻产品价值最大化。

比如传统媒体拥有大量的信息内容,只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中一次消费,浪费了产品的价值。我们可以把优质报道内容拆分打包,转换成文字版、音频版、视频版投放在APP、网站等平台。尤其是可以通过信息池的集中打造,然后一次生成、多次,让新闻产品能共享,能切割,也能重新锻造。因此,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要敢于刀刃向内,要不断创新、不断自我***,有善做减法,才能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三、做互动,加强媒体合作与用户体验

媒体竞争越激烈,越要加强其他媒体的合作。融媒体时代尤其要侧重在向下、向上、横向三个层次谋求联动发展。

向下,即本土化,体现在精耕细作,加强与省内各地市媒体内容资源和渠道资源的聚合力度;向上,即去区域化,借梯登高,在内容、品牌、活动上找机会、找渠道和中央级媒体开展合作;横向,即进一步加深和全国报业的合作,加强内容资源的宽度和广度。

同时,传统媒体必须增加用户黏性,增强互动。特别是要关注用户留存,让这些用户持续使用,作出口碑。这需要传统媒体与受众更好的互动。

凯迪拉克的***微信包含了可以支撑公众号持续运营的几个强大元素:互动、产品、体验。不但有品牌活动维系与粉丝的互动,并且有新产品功能带给粉丝而且是精准的目标粉丝直达心灵的产品交互体验。媒体做的是文化产品,在这中间也大有可为。

就新闻产品制作而言,传统媒体需要进一步利用微信时代、app时代的特质,做到即时新闻及时推送,重大报道深刻阅读,吸引优质客户的关注。就媒体品牌推广而言,传统媒体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而且,互动除了增加传统媒体影响力,增加用户体验与黏性外,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数据库的建立。在信息时代,手中掌握的数据库大小将直接彰显一个企业的实力。因此传统媒体充分重视用户信息的保留与沉淀,建设用户数据库,让积极参与互动的受众成为未来众多新媒体形态的核心用户层,都将是融媒时代重要的财富。

参考文献:

融媒体时代篇4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人一直践行着新闻理想,在看似光鲜的背后,却背负着长期难以释放的压力。”①尤其近几年,传统纸媒发行量下滑,广告收入萎缩,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人正在背水一战。在这场战役中,传统媒体人在压力的重负下,身心备受煎熬。201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的高管相续离职前往传承新媒体和互联网基因的新兴公司(如小米科技),国外传媒大鳄也对旗下传统媒体公司的编辑和记者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凡此种种,引起社会各界对媒体生态环境和媒体人生存状态的广泛关注。如何完成媒体人身心的自我救赎,使其跟上时展潮流,已成为业界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

培养超级链接思维、整合优化思维和创新报道思维

媒介融合大背景下,新媒体的法宝是信息更新快和传播内容多样化,同时还有对传统新闻来源的颠覆以及报道方式的革新。因此,传统媒体人若想继续保持优势,就必须形成超级链接思维、整合优化思维和创新报道思维,比如报纸在版面方面要设计醒目的标题,明确主题和宣传语;②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及时收集和传播最新消息,丰富传统媒体的内容,实现功能外延;深度挖掘既有信息,实现传播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延伸,锻炼对碎片化信息的整合处理能力,通过系统化、序列化的调整,将原本孤立的环节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处理好信息载体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实现所有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重视数据新闻的挖掘

传统媒体人对新闻资源的挖掘基本存留在原有的定律之中,要么仅仅根据记者采访得来的有限资源进行新闻创作,要么上网寻找质量无法保证的公民资源,导致制作的新闻毫无新意和权威性可言,读者渐渐地对所刊登的新闻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传统媒体经营效益每况愈下,陷入危机。

但是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运用的日益成熟,其与传统媒体的紧密融合日趋成为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要利用高效处理器对数量庞大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挖掘,为媒体报道内容和方向提供科学参考。数据新闻简单来说就是用数据来进行新闻报道,英国和美国在这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如英国的《卫报》引领数据新闻潮流,而我国新闻界在这一方面虽有尝试,但还略显不足。

传统媒体人未来应该着力于数据新闻的挖掘,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数据的准确分析,呈现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新闻产品。通过“挖掘、过滤、可视化、形成故事”这样的报道步骤,来增强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中的竞争力。要积极借鉴国外成功案例进行自我创新:考虑选题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到选题本身的价值,同时要通过揭示数据来发现其背后的新闻意义,并强调要和受众进行有效沟通互动。

创新新闻生产模式,力推“众包新闻”

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基本都是按照提出议题、寻找相关资料、写作并发表这样的既定模式运行。在过去,这种新闻生产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介融合,这种工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传统媒体失去不少客户资源。

“众包新闻”的出现给了传统媒体一次重生的机会,所谓“众包新闻”,其本质就是UGC(用户生产内容),是由“众包”和新闻相结合而出现的新的新闻生产方式。简单而言,就是将原本由媒体内部的工作人员完成的新闻任务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置选题,吸引普通大众参与生产制作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

“众包新闻”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并能够增加受众对新闻产品的关注度,比如《卫报》通过众包这种创新实践使其获得了良好口碑和人气,“它的网站读者已经超过1亿4千万,成为目前英国访问量最大的新闻网站”。③传统媒体人要充分利用这种新型新闻生产方式,设置广大受众喜爱的议题,调动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积极性,扩展“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角度”,④同时,要对参差不齐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新闻品质。

发力新闻客户端,注重“社交红利”和“场景设置”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6月,我国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PC端上网比例,手机网民规模超八成,因此,能不能牢牢把握住手机用户就成为媒体发展的关键。

传统媒体在新闻客户端方面的建设之所以成效不大,原因在于只是照搬传统媒体的内容,仅仅把文字内容数字化,仍然遵循着传统媒体的“内容+形式”的新闻生产方式,而移动媒体是“内容+形式+社交+场景”。因此,传统媒体人一定要改变过去落后的新闻工作模式,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移动媒体的社交功能和场景应用,新闻运营思路更注重互动性和分享渠道,让受众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能够享受分享带来的快乐,达到增强新闻客户端影响力的作用,实现良性循环。

场景决定着人们的行为特点和需求特征,碎片化时代中的受众没有大把时间来专心阅读某一文章,而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阅读体验。“伴随”成为用户新闻接收的常态情境,比如伴随公交工具、伴随吃饭甚至伴随工作和学习。因此,新闻的内容必须符合碎片化读者的要求,创设与之相对应的场景,从传统编辑推荐扩展到自定义阅读和个性化推荐,增强用户黏性,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高度重视技术的作用

媒介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日新月异,甚至是上文提到的“众包”模式,都离不开技术的更新进步,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就不会有如此种类繁多的媒介新形式。而且媒体形式和种类越是细化,对技术的要求就更高。现在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现实。

比如说网易新闻中心在微信中通过***文并茂的交互式新闻,诙谐幽默地呈现出和奥巴马夜游***的过程和谈话内容,这一新闻在朋友圈疯狂转发。而这种***文交互式新闻背后的技术就是一种新的编程技术――HTML5技术。传统媒体人要想实现“逆袭”,必须更加注重技术在自我转型和媒体转型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计算机技术,增强自我竞争力,防止在技术大潮中被淘汰。

传媒圈流行这样一句话:传统媒体“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⑤在笔者看来,与其等死不如开拓一种新的突围方式,努力在实践中钻研思考,探索出一条符合时展的光明大道。

注释:

①周文元:《媒体人应当怎么活》[J],《中国报业》,2014年第15期

②李玉芹:《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广播电视报编辑的新思维》[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14期

③郝丽伟:《英国〈卫报〉数据新闻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5月

④李红梅:《浅谈新闻众包的内容生产》[J],《新闻世界》,2014年第9期

融媒体时代篇5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作为一种新的力量破竹而出,焕发新机。于是有了一股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其实,电子报刊、网络广播、手机报、网络电视等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多样方式,同时这些传播途径融合了不同媒体的功能,所以说,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于做到内容为王,以内容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并延伸产业链。

一、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优势在内容

关于产业融合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博格对于美国机械工业早期流变的研究。他指出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套相同的生产技术。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传媒产业,传统媒体在新技术的介入下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诞生了新的媒体,新旧媒体之间相互作用、不断碰撞、交叉,最终走向融合。

有人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融合奠定了必要基础;受众对获得信息的便捷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等要求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原因;融媒体时代到来有它的必然性。其实,“媒体融合”一词由美国人尼葛洛庞帝最先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广义上,媒体融合包含一切与之相关的要素,如技术、内容、文化、体制等;狭义上,媒体融合指不同的媒体形态融为一体,从而诞生出一种全新的媒体。我国为顺应融媒体的到来而提出“三网融合”的一系列规划是媒介融合重要的***策支撑。

传统媒体如报纸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生产能力,而这正是新媒体极其欠缺的地方。原创的高质量的内容是传统媒体的强有力阵地,但目前在传统媒体大量资源被掠夺的同时,却没有对于稿件等版权的有效保护,才造成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新媒体运用传统媒体稿件从来不交版权费,一些传统媒体还以内容被点击量高的新媒体引用为荣,而这种引用通常是无偿的,不被告知的。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增强版权意识,做到内容为王,还是具有优势的。

二、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机遇在创新

融媒体时代是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国外媒体融合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媒体互动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进行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和合作。二,媒体整合阶段:媒体组织结构上的融合,各种不同类媒体通过并购等方式,从各自***经营转向联合运作,在新闻信息采集上联合行动。三,媒体深度融合阶段:媒体开始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层挖掘信息内容,将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的功能一体化。

目前,我国的一些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上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报网融合,开通报纸***微博、微信、手机APP等,一些媒体在探索中开拓了更广泛的传播途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这正是传统媒体探索办新媒体或向新媒体融合的主要途径。根据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即时通信用户数量比2010年增长17.7%,达到4.15亿人;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最高达到83.1%,年增长15.4%;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机遇在于创新。这种创新既是内容传播形式的创新,也要求营销模式的创新,又传统媒体带动新媒体发展,由新媒体弥补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及时效的缺陷,这样才能做到相互补充,而这些基于“中央厨房”的制造能力,这个中央厨房就是内容一次生产要通过多个端口多次,从而实现融媒体时代的多样性传播。

三、融媒体时代,媒体出路在于延伸产业链

融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最终的出路都在于是否能够延伸产业链。内容作为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对产业链的健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目前原创作品匮乏的现状,内容尤其重要。有了内容,需要多种多样的传播终端进行传播,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与此同时,传统媒体需要重新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比如利用传媒媒体的优势资源,包括产品的制作、加工、出版、、销售等一系列运作,并且最终到达到消费者的手中。

在融媒体时代,多元盈利被广泛提及。作为传统媒体,首先可以向自身擅长的领域延伸,如将内容的策划能力和创意进行营销商业化。再者可以借助现有的资源,进行打包营销。如湖南卫视在播放《亲爱的翻译官》这部剧时,在网络电视上随时弹出如电视剧主人公同款手机、同款红酒、同名小说等商品,让受众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看到商品,一键购买。传统媒体除了有内容生产能力,还需要创新的营销能力和营销团队,打造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多元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邢仔芹.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山东大学,2009.

[2]尹韵公.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融媒体时代篇6

[关键词]全媒体 手机媒体 融合与困境

中***分类号:Y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220-01

前言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媒体融合成为可能。而针对这一情况,传统媒体都被充分加以利用,提供用户丰富的媒介产品。而随着移动手机的出现,手机媒体因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受到极为广泛的关注。因此,笔者针对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体特点以及融合现状,积极分析手机媒体融合的困境,从而使手机媒体获得积极健康的发展。

一、手机媒体的特点分析

(一)传输速度快

作为第三代手机媒体,具有传输速度快的特征,通过无限互联互联方式,既能提升传输速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传输质量。由于手机携带起来方便,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信息传递,接收与发送信息都非常便捷,能与新闻事件的发展相同步,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它能够将其他媒体的优势有机融合在一起,功能与内容都有极大的丰富[1]。

(二)传播主体的交互性

手机媒体与其他媒体不同之处在于对手机媒体操作的个体来说,既是制造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他们具备互动传播与主动参与的特点。但是,尽管手机媒体具有其他媒体不具备的优势,但也是在其他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长期以来在技术与功能上进行互相补充,从而积极进行发展。

(三)传播方式的全媒体性

手机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大众传播方式,也是人际传播。它具备了其他传统媒体的优势特征,单向与双向传播都能实现,还能与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互动,从而实现“全媒体”的传播方式。

二、手机媒体的融合现状

(一)手机报

作为报纸与手机业务增值的融合产物,手机报主要有三种类型:短信手机报,彩信手机报与客户端手机报。手机报的出现,对于当前重大新闻活动的报道也具有一定的帮助,使人们点击屏幕就能够获知天下事,从而使手机报的独特价值显现出来。它形式多样,有较强的互动性,内容较短、简洁明了。对于国家中的重大新闻事件通过极便利的形式向人们报道,从而促进新闻媒体报道的迅速发展。

(二)手机视频

手机视频是指通过手机终端平台,进行视频与电视节目提供。它的视频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机电视、手机电影以及手机视频短片等。而对于手机视频的传输渠道主要有互联网、移动通信以及广播网等。对于不同的传输网络,业务形态的融合也不尽相同[2]。互联网的手机视频服务的互动性强,电视信号的传输可以实时进行;但是网络宽带以及资费问题使网络手机视频受到限制;而对于广播网的手机视频不受流量费的影响,而且具有高宽带与高容量的特点,但是双向交互性较差。

(三)手机网站与出版

对于手机新闻网来说,是通过WAP技术由传统媒体所推出的手机网络浏览的新闻网站。WAP可以在各种无线网络上运行,大量的信息与各种各样的业务被引入到移动电话与无线终端中。基于WAP技术的支持,从而丰富了手机新闻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服务形式。手机出版主要有四种形式,手机短信型、WAP型、二维码型以及客户端型等,主要是将手机当做接受终端的数字出版方式。目前我国的手机出版方式在近两年有所增长,而且与网络游戏以及网络广告等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三巨头。

三、手机媒体融合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一)手机媒体融合的回报率较低

由于手机媒体存在着诸多优势条件,但是在发展道路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对于手机媒体融合得到的回报不够,与媒体高涨的热情,以及巨额投入不相称。比如,当前手机报存在着技术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屏幕不够大,这就导致用户阅读时需要不停进行翻页;还有彩信具有不稳定的到达率,这对一些用户的接收与订阅会产生一定影响;而针对手机视频缺乏手机自身的特点,没有适应手机播放的视频内容[3]。这些都需要在产业运营中得到积极解决。

(二)移动通信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

1. 各类媒体内容运营商的利润损失

由于手机媒体的融合需要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以及移动通信业与手机制造业等的配合。当前我国的手机通信的内容资源在新闻出版业以及广播电视部门中掌握,移动通信业主要掌握渠道资源。但是由于渠道资源的稀缺,就造成主导地位被移动通信运营商所掌握。这种借助渠道来主导与控制产业链,会使其他内容运营商的利润受到损失。比如,手机报的运营模式,移动通信通过垄断渠道资源,控制手机报运营的各个环节,使自身的优势地位突显出来;而且运营商对于内容采编、日常运营以及维护技术、销售推广方面都进行涉及,使得主要利润被运营商赚走。这种现象是中国手机报一直亏损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手机出版中,此类现象同样存在着[4]。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宇哥哥文学网站相互联合,成立阅读基地,与中国作家出版社积极合作,从而使移动运营商的主导地位更加体现出来。

2.渠道垄断现象,阻碍产业的开放性发展

作为手机媒体的渠道方式处于关键地位,对渠道的控制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尽管在手机的出版与手机报领域,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主导地位比较稳固以外,在手机视频方面,渠道资源受到广电部门的积极掌控,而且这也造成了手机视频的两种不同模式――电信主导与广电主导的形式得以形成;在不同的网络中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服务。然而,广电总局近年来推行的CMMB移动电视经营的模式,在推行方面比较困难,由于电信同样推出的WCDMA、TD-SCDMA的MBMS,以及在CDMA2000为基础上的BCMCS的标准,因此广电系统的发展还没有得到相应入网的许可。这些都为手机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从而促进手机媒体的积极发展。

结论

综上,手机媒体的发展随着3G网络的完善得到一定的进步。然而要想积极促进与加强手机媒体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使得科学、优势互补的路径被积极探索出来,从而使手机媒体与其他媒体得到共同发展,并在发展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田维钢.手机视频节目产品特征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52-53.

[2]邓立东.手机平台:传统媒体的机遇所在――从手机报成长趋势看报纸的未来发展之道[J].中国报业,2010,(10):63-64.

融媒体时代篇7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电视;内容形式;创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媒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成了互动性更强、获取信息更便捷的移动终端,看电视、听广播的场景正在被看手机取代。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如何吸收融媒元素,实现电视节目内容形式创新,实现有效传播,是电视人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融媒体时代传播的特点

1.多元化、交互式传播融媒体时代,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不再明显,受众既是传播的对象,同时又是内容生产者和传播参与者。媒体内容在不同媒体间的循环互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受众的积极参与,同时,受众也渴望做一个发声者,传播呈现多元化、交互式传播特征。

2.即时、实时、全时传播融媒体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将亿万用户连接起来,使信息获取和传播更加快速便捷,信息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随着视频直播的发展,受众更是被直接带到了事件现场,实现了事件进展、传播者信息及受众接受三项同步进行,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大为增强,呈现出即时、实时、全时传播的特点。

3.移动化、可视化传播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5G时代的到来,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视频逐渐成为主要的移动网络社交语言,和主要的信息表达与社会交往方式。对于很多网络用户而言,视频是他们接触内容的第一介质。融媒体移动化传播、视频可视化呈现显得尤为突出。

4.智能互联、多终端融合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传统媒体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与新媒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实现了在信息共通基础上的媒体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智能互联、多终端融合共享已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突出特点。

二、融媒时代,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要科技改变生活,技术驱动媒体变革。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也是科技进步与发展的缩影。随着现代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舆论环境越来越复杂。指出,“随着形势发展,***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播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不断提升内容创新能力,不断推出符合全媒体传播的精品,是时展对广播电视媒体提出的要求。

2.广播电视节目新特征的要求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获取素材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与用户的交流互动更加方便快捷,借助网络、平台和渠道,原有的线性传播、一次性传播的局限不在了,节目生命力得到延长。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传播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倒逼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地更新创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媒体融合的需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电视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受众变成了用户。传统的广播电视由纯粹的内容播出平台和内容生产者,变成了内容和增值服务的供应商。传播的终端也由过去的广播电视变成了屏、网、端、微全媒体。大众的信息获取渠道与内容偏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必须创新,才能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要。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探究

1.学会“融本领”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创新首先是要采编从业人员学会“融本领”。过去,广电人只要会写稿,会摄像、会编片子就可以了。现在不一样了,要会“十八般武艺”,要一专多能,做到一次采集、多平台传播,一条新闻要用不同的形式,适合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分发,这对广播电视采编人员的策划能力、信息分析和选择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活动策划、新节目的推出,都要更多地思考,怎么在移动端很好地、快速地传播,这就要求记者、编辑、主持人要成为“全能战士”。中央对媒体从业者提出践行“四力”的要求,其实就是在融媒体时代,对记者“融”能力的要求。如:人民日报客户端2017年8月1日推出的新媒体互动型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装照》,被亿万网友成功“刷屏”,成为媒体融合中的成功案例。这就是媒体人“融”能力的展现。

2.用户思维下的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媒体立身之本。媒体融合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即用户思维。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用用户思维,围绕如何更好地在互联网传播,进行内容生产、分发和产品设计,真正形成自己独有的内容生产创新能力。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必须打破固定思维,用心研究用户,用用户思维去深挖用户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为出发点生产内容,用受众可感可亲的方式去表达,这样才能进行有效传播。如: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全国首档市民与公共领域对话节目《向前一步》,聚焦北京城市治理的热点、难点和痛点,直面市民与公共领域的分歧和冲突,总能从居民关心的各个角度入手,用最平实的话语解读***策,搭建起百姓与***府、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2019年播出的《向前一步八米阳光》荣获第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融媒体时代篇8

现代远程教育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的结合体,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成人获取高等学历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成为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方向。随着传播媒体等其他形式媒体的活跃,新媒体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新时期的新生事物,必定会在当下时代产生一定的碰撞和融合。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现代远程教育;融合与发展

1前言

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网络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教育。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而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因此,新媒体也被称之为数字化媒体。

2新媒体时代的阐述

2.1新媒体时代概念在媒体领域对于新媒体所下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由于不同学者是从新媒体不同角度来做的定义,因此很难以对错对其进行判断。新媒体概念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二是新媒体还是一个时间概念,就是指其在某段时间内,新媒体有其自身发展的内涵,就比如现阶段的新媒体,就是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所出现和更新的媒体形态;三是与其时间概念相对,新媒体亦是一个发展概念,静止状态只是相对而言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2.2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新媒体时代自然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新媒体具有消解力量,简言之就是突破了旧媒体所带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以及产业模式之间的界限。阳光文化集团CEO吴征曾经说过:“创造性破坏是新媒体最根本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冲破了传统媒体形成的壁垒,使得媒体呈现了一种大融合的形式,催生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媒体和新型产业结构,而且新媒体在发展的同时,也孕育和创造了新的产业和商机。其二新媒体改变了以往大众传媒的特点,不同时代的传媒有不同的功能,新媒体改变了以往大众传媒“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多点式对多点式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更加细化;三是新媒体实现双向互动的传播形式,数字化媒体信息的传播更加畅通,摆脱了时间上的约束,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3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

3.1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澳大利亚国际远程教育专家迦里森曾经将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代技术革新,即是:函授、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远程教育引发了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远程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体现对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的贡献,“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则是其中重要的理论。

3.2“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理论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在我国是丁兴富提出来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也很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有关远程教育的论断。三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到远程教育里的媒体以及通信技术。他们与三代远程教育有着这样一个对应的关系:印刷媒体,邮***运输技术以及早期的视听技术(第一代远程教育,也就是函授教育);单项传输为主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如管玻电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等;双向交互的信息通信技术(开放灵活的移动学习)如远程电子通信,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知识(智能)媒体、虚拟技术等等。技术从简单到复杂,媒体从单一到多样。远程教育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无论是技术还是媒体,都没有专门为了教育而研发的。所以,教育不是以技术为主,也并非以媒体为主。媒体和技术的应用也只是为了辅助教学,最重要的还是理念。远程教育有了多种媒体和技术的参与,一方面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3.3新媒体时代与第三代远程教育根据丁兴富专家对“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理论的细致划分,第三代远程教育亦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远程教育”,其借助双向交互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借助远程电子通信(续)、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知识(智能)媒体、虚拟技术等媒体形式来实现远程教育。基于此,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新媒体时代在第三代远程教育的范畴内。第三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是实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而新媒体时代特色更是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限性,实现了双向互动的传播形式,而且在信息的传递和接受两方面中,信息传递者不再占据主动作用,更多的是满足了信息受众的兴趣、时间等需求。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轻松实现了同步和异步通信,数字化媒体正在像四大发明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一样推动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3.4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的重大意义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之下,引发了媒体领域和远程教育领域新而广的变革,不仅是信息传播介质的变革,而且传播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下,极大丰富了远程教育传播的内容,提高了传播质量。新媒体技术不是将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传播,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实现与技术无间缝的联合。现阶段,适应多媒体需求的视频短缺是新媒体时代面临的主要难题,翻拍、模仿等视频内容参差不齐,大大影响了新媒体的社会效益。就拿互联网视频来说,其是现代媒体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视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互联网上的视频共享是最受远程教育学习者欢迎的功能。而且在新媒体实现了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亲密互动,而远程教育既是通过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实现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单就这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就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羽翼”。

4结语

新媒体、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当下两种不同形态的新事物,对现代教育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们两者的出现时间以及功能等方面如出一辙,使得它们的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弥补,引发了社会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也必将推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蕊,郝风武.新媒体时代远程教育中思想***治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31~33.

融媒体时代篇9

【关键词】辽宁形象;融媒体;塑造;传播

中***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226-01

近年来,“融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整合,越来越频繁地被大众所接受。在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媒体交互的融媒体时代,人们对***片、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介载体的互补性,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以实现资源、内容、宣传、利益等方面的共融”。各方面信息的信息量庞大,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融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在***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越来越重要,对国家及各个地区的形象塑造、传播与完善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辽宁形象通常包含了***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理念、行为、视觉形象等,这些都作为公众对其总体的主观印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对辽宁省快速发展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舆论导向作用。因此,不仅依靠媒介的培育力量,去塑造公众的社会文化风貌;还要通过媒介进行传播,来展现区域形象,塑造并传播独特鲜明的区域形象观,促进辽宁省***治、经济、文化等更快速地发展。

在融媒体时代,一方面,需要综合新媒体渠道,结合多种传播手段,对城市形象进行全方位整合传播。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使得信息得以互动性的流通,以海量信息和多媒体手段完成信息资源的最大共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全方位塑造与传播辽宁形象,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手机互联网所具有查询便捷、资源海量等特点,受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关于辽宁形象丰富的信息;新媒体使用的广泛,还可以作为传统媒媒体的有益补充,在传统报刊、报纸等媒体具有的强大公信力基础上,建立相关微博、微信账号,对辽宁形象的塑造及传播进行多元的推广,既具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又可以获得全面及多角度的资讯,获得最佳传播效果;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体,对辽宁形象相关信息进行详细分类,使受众更为便捷地搜索相应的内容。植入式传播也是我们可以运用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可以将市民喜爱的城市形象元素植入影视公益性广告或者旅游宣传标语中,通过数字影视植入城市理念,利用影视的特殊魅力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手机媒介发展较为迅速的有微博、微信等平台,这类平台也可以与之整合起来,最终以文字、***片、声音、视频多种表现形式整合在一起进行传播,这些都是辽宁形象传播的改进有效途径。

新闻传播作为辽宁形象传播的重要形式,能够直观而形象地增强辽宁形象传播的力度。传统报刊媒体对辽宁形象进行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新闻的形式对辽宁省***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民生等进行系统化、持续性地传播。***治新闻、经济新闻和娱乐文化新闻是辽宁形象进行新闻传播的主要体现。针对辽宁形象的新闻传播,还可以利用《辽沈晚报》、《华商晨报》、《辽宁商报》、辽宁卫视等当地新闻媒体,对受众增强辽宁形象的深度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新闻传播能提高辽宁形象传播的影响力、渗透力,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引发***府、传媒和公众对辽宁形象传播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指导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改变辽宁形象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够的现状。

融媒体时代篇10

中***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02-01

报纸、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站作为当今信息传播有效、直接的手段,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信息瞬息万变,单一的传播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采集的需求,再加之,单一的传播手段特别容易造成信息传播速度缓慢、知识面和见解狭窄片面、信息的真实度和科学度不高,很多信息难以做到深度挖掘,“媒介融合”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有效地将电视台、电台、报纸和互联网站联合起来,集思广益,依靠众人的力量一起发掘更加有效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不同媒介将有效信息传播出去,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更加真实、科学、有效的信息,最快捷的享受到先进的信息产品。

新时代的到来,为各种传媒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和保障,但同时也给编辑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对编辑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编辑不能再以之前的工作观念和旧有方式来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新形势发展,树立新的学习观,深层次领会媒介融合的精髓。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调查走访,以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个人认为,融媒体时代,编辑需具备以下几种新的能力:

1 编辑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利用互联网有效传播信息和交流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知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消息、发表自己对某件事件的看法并将自己的想法传播出去,与别人进行沟通,各抒己见,言论更加自由开放;从不同的媒体或者自己想了解的方方面面,不会像之前只能通过比较大的媒体来了解相对主观和片面的信息,信息获取更全面,对事件的认识更客观、公正。对之前主要借助报纸和电视台来传播信息的旧传媒时代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导致许多传媒企业都开始转型,扩大自己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大做文章。

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都迫切要求编辑工作也必须有新的变化,满足信息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娴熟地利用计算机开展工作,首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技能;其次必须高效、科学地利用互联网这个快速、信息量全、知识面广的传播媒介,将信息及时传播到互联网,与读者进行及时交流,将信息更加立体和全面的展示给读者,搜集最科学有效的信息,让人们各抒己见、资源共享。

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后,新闻传播的路径和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媒体都变“老”了,也就是所谓的“传统媒体”。新兴媒体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路径,以横扫一切的态势席卷整个媒体界。因为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必须有一台电脑,而是通过更加方便和迅捷的方式来获得,即手机移动客户端;更有甚者,获取信息是通过打游戏的时间将新闻放到一个小窗口,打游戏的同时将新闻顺便看完。这些都说明传统媒体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发展,必须积极迎接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2 编辑要努力做一个复合型传播人才,熟练掌握各种传播技术

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各种媒体产生许多大融合,这也要求编辑必须能融入到各种媒体中,了解和掌握各种传播技术和知识,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掌握多种技能和方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编辑除会使用传统的技术外,还要将多种传媒技术综合使用,从而发挥出多媒体的最大功能与优势。这就要求我们要成为一个“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编辑要有信息采集挖掘、资源整合应用的能力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实现了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各种媒体能做到优势互补,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各种媒体中获得自己所要得到的信息以及希望获得的某侧重点,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所以,融媒体时代就对编辑提出了资源整合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对目标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对各种传统资源及新兴资源的综合设计能力等。有效利用资源,将资源利用最大化,价值最优化,传播效果最优化,才能让读者阅读效果最好。

4 编辑要有过硬的项目管理统筹和组织能力

编辑要像一个指挥官,要有自己的组织力和管理力,对于资源使用要有自己的规划和统筹,对于工作的开展要先计划,有基本的了解,不打无准备之战,力求将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序、统筹完成。这时的编辑角色更像一位项目经理。需要统筹管理,协调指挥不同部门、不同分工的人员,以达到完成某一项编辑项目的要求。

5 编辑要有集体感和责任感,有团队协同工作能力

编辑要有高度的集体感和责任感,不仅仅认为自己工作就是为了工作,同时也是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见证和提升。时时要以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为前提,工作尽职尽责。团队协同工作能力,是指以团队为基础,发挥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协同作战,以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新媒体时代,各个不同分工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更需要编辑加强协同工作能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编辑工作提供了便利和优势,但更应该看到竞争和新的挑战。编辑也必须进行转型,重新认识在编辑过程中自己的作用,并进行重新定位,从而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并在这个时代下,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于丹.大众话语权时代 企业如何通过媒介打品牌[EB/OL].[2010-12-06].http:///a/2010/207/000154. htm.

[2]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M]赵敬松,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融媒体时代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融媒体时代10篇

学习

新媒体环境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环境10篇,内容包括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是什么意思。自2015年9月以来,北京、苏州、太原、无锡等地的学校被曝出校内塑胶跑道疑似有毒的消息,经过媒体的调查,发现学校的很多场地质量不合格,其中学校新建的塑胶

学习

高校辅导员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辅导员10篇,内容包括高校辅导员案例推荐,高校辅导员优秀博文。主办单位:山东大学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674-9618国内刊号:37-1471/C邮发代号: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时间:2010

学习

新媒体时代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时代10篇,内容包括新媒体时代的感悟,新媒体论文十篇。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在存在阶级的社会和时代里,新闻事业始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作为新闻事业组成部分之一的新闻摄影,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新闻

学习

无机非金属材料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论文10篇,内容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论文参考文献100篇,无机非金属材料论文1000字。1.2采用利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方法(1)在实验教学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采用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多种辅助教

学习

学校总结表彰会主持词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总结表彰会主持词,内容包括学校表彰会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学校表彰会主持词的结尾。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请坐下!老师们、同学们,自九月份习惯养成月到十月份的校风建设月到本月的总结表彰月,我们共同

学习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创设论文。(三)对环境创设的幼儿参与性分析从***1中可以看出,在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的作品有50%以上的占48.3%,说明幼儿作品参与还不到一半;***2中,对于

学习

大学生就业调查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调查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的步骤,大学生就业调查方法。

学习

中学研修总结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研修总结,内容包括学校研修总结,校本研修个人研修总结。工作坊工作单位任教学段任教学科贾晓光数学工作坊广灵县第五中学初中数学研修自温馨提示:请您对照下表中的四类研修要求,检查您是否按要求完成了本次培训(供教师进行

学习

功能材料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功能材料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型功能材料的论文1000字,功能材料论文。Keywords:FGM;composite;theAdvance0引言信息、能源、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现代高科技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科学的发展。对材

学习

绿色建筑材料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建筑材料10篇,内容包括绿色建筑材料值得推荐,绿色建筑材料论文百度文库。绿色建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主要应达到以下三点:一

学习

新媒体背景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背景10篇,内容包括新媒体发展趋势1000字,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新闻的发展。2007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立伟先生的著作《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很快销售一空,当年内重印。2011年1月,该书出修订的第二版,2012年6月第二版

学习

自媒体传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自媒体传播10篇,内容包括自媒体和国际传播,自媒体传播形式。(一)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相同点1.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都对新闻事件具有深度剖析功能新旧媒体在各类新闻事件的传播中都发挥着舆论监督和引导的

学习

教学质量评估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质量评估10篇,内容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心得体会,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模板。一、倡导多元化评价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一般是由教育工作管理者进行的。在这种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评价过

学习

实施工程师总结模板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实施工程师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实施工程师周总结心得,实施工程师的总结。对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对“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精神,我校着重就以下5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自查。(一)县(市、区)委组织部和教学点

学习

新媒体环境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环境10篇,内容包括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是什么意思。自2015年9月以来,北京、苏州、太原、无锡等地的学校被曝出校内塑胶跑道疑似有毒的消息,经过媒体的调查,发现学校的很多场地质量不合格,其中学校新建的塑胶

学习

新媒体时代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时代10篇,内容包括新媒体时代的感悟,新媒体论文十篇。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在存在阶级的社会和时代里,新闻事业始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作为新闻事业组成部分之一的新闻摄影,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新闻

学习

新媒体营销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营销10篇,内容包括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十篇,新媒体营销笔记简短。广告主通过频道控制,播送节目信息更改等方式,将电视节目与自身广告信息结合,既满足了乘客需求又实现自身的广告价值,并且卫星数字信息传输造就了电视终端,形

学习

自媒体环境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自媒体环境10篇,内容包括自媒体环境的营造和思路,自媒体运营的思路。一、新时期促使纸媒加快转型90年代中末期,报纸开始发展盛行,许多报纸从传统的***策下达方式中拓宽方向,走向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市类报纸盛行。在新时期,

学习

自媒体冲击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自媒体冲击10篇,内容包括自媒体怎么一天写十篇文章,自媒体工作计划十篇。一、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一)传播内容方面的影响传统的新闻传播相对闭塞,受众获取的新闻材料大多是经过筛选的,并且必须是在某种约束条件

学习

自媒体发展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自媒体发展10篇,内容包括自媒体发展思路和方法,自媒体发展前景摘抄。1.个体的人成为传播主体。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多为点对面,即由出版社、电视台等权威机构向普通大众传播信息。自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变为点对点,传播主体由传

学习

物联网时代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时代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导论课程论文十篇,物联网时代。何为“物联网”?朱宏说,物联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约定俗成的公认的概念,总体来说,它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项新技术。按照百度的解释,物联网(Inte

学习

互联网时代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时代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时代解说词全集,互联网推广策划方案十篇。我们欢呼“互联网+”时代带来对传统行业的高效盘整时,似乎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盘整方式对行业利益格局的迅速颠覆,以及这种颠覆带来的爆炸性冲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