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10篇

英语课程篇1

关键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1.课堂教学概况

课堂教学是目前教学的主要内容,还包括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形式,主要以面授为主,结合远程教学等等新途径。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基本途径,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策略是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或教学意***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依据教学内容,主要有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和新知识的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比较突出而重要的有: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和合作教学策略。教学中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明确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将要学习什么和怎样进行学习。美国心理学家耐特和瑞莫斯通过实验发现,如果被学习者认清学习的目标,那么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可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材料按目标进行分析组织,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去。教师应适时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以维持他们的注意。对知识信息进行深加工,促进理解。为帮助理解,促进保持,引导学生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

2. 英语课程教学情况

目前英语课程教学和以前相比有所进步,但是距离语言作为今后对于市场化或是国际化,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和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归根到底有教的方式,也有学习的形式的影响。对于英语课程教学仍没有摆脱对于应试的教育,从而缺乏对于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捉襟见肘,不知如何下手。现在学校的学生往往不是不会说英文,也不是不愿说英文,更不是不能说英文,基本上都是不敢说英文。为什么不敢呢?很多原因。其中有一个是最普遍的,害怕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可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发音不准确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就算是母语,我们都是花了很长时一间才可以做到反应准确,到基木上说清楚的。当你能够用母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时一候,多大了?那凭什么一个人可以从一开始就能用第二语言做到清楚准确表达呢?并说还要发音标准。

3. 英语课程改革

日前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还远远不够,多数是教师在课堂前面讲,学生被动听。却不知朗读训练是提高文字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式。说来可惜,但大多数人确实并不重视朗读训练,无论是母语还是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如此。朗读训练既简单又有效,并可以解决很多许多人花很多钱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上训练朗读由单词构成的句子。另外,但凡一个句子超过一个词的长度,大抵上它更可能是个复杂句,有词组、有从句,有可能是倒装句或者一强调句,也有可能存在被省略的语法成分。这些语法现象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处理,偶尔需要破费一些心思才能正确完成。之所以朗读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最基木方法,是因为当一个人可以流利地朗读一个句子的时一候,即可说他正在完成对这个句子的“拆解”与“重组”的过程,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通过眼睛输入,经过大脑识别、理解、处理之后又运用口腔的种种器官形成正确的声音,而后又通过耳朵反馈回大脑;而与此同时间,大脑在一刻不停闲进行各种处理过程。句子成分都有哪些、哪几个字词构成什么样的成分、这些成分各自是什么息思、成分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些成分组合起来又构成怎样的含义,等等。反过来也一样,如果阅读者对一个语法准确、逻辑严谨的句子竟然不能够把流利地朗读出来,就说明阅读者这一“拆解”有误或者他的“重组”有误。重新把句子结构与成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搞清楚之后,句子的信息也就自然明朗了,读起来自然就“顺”了;而后再把句子多读几遍一一其实就是通过重复练习理解过程、巩固理解能力了。英语教学应该多加强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英语应不仅关注语言学习本身,而同时应关注如何通过外语学习发展学生对的语言和文化兴趣,使他们建立起自信来,树立开放和积极学习的态度。同时,通过外语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语感和良好语音语调的基础,具备初步用外语与人的交流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外语的创造条件。根据这一课程的定位,学英语教学必须防止并纠正以语言知识为主线教学的倾向和做法,特别要防止把应试教育方法搬到英语课程中来。课程须要通过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等符合儿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过程,使学生爱学英语,乐学英语,会学英语,以从根本上摒弃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英语课程对国家和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对于学生的英语课程教学,应该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那么朗读以及动手参与甚至是一种能力,也就当然需要通过在英语教学中不断锻炼才能掌握。尽管不是何个人都需要做到极致,最终成为播音员或者演员的人除外,但是如果连这都不及格,那么很可能因此导致“理解能力”低下,乃至十各个科目都可能受到影响。不妨回想一下多年来课堂学习的过程,何个班级里都至少有那么一两个因朗读糟糕而被老师或者一同学耻笑的学生,大抵上他们其他科目的成绩不大可能理想的,因为学习任何学科都需要阅读文本,需要理解能力,但这些孩子连流利朗读都掌握不了,理解能力自然就差出许多,在各个科目都可能因此落后其他他人。这几乎是不难理解的,课堂上的文字训练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考能力,进而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在学生进入成年之后,第二语言学习显得更为困难的,原因并不在于有些理论所说的“此后大脑不再可塑”,而实际上是第二语言所使用的信息要与已经形成强大势力的母语进行竞争,当然越来越难。然而,恰恰是这样的认识给了人们希望。目前,有英语教育专家开始提倡浸泡式学习,有一定的依据,也有相当的效果。所谓浸泡式学习,就是在语课程当中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强迫学生只使用第二语言,禁止使用母语,进而刺激大脑加速构建新的英语思维过程。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一旦全身心投入进去,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尝试在英语课程当中,加大英语多媒体课件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变了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授课的传统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具有交互性、多样性、个别性、灵活性等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辅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上起到很大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课件教学加大了知识传授量,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加强这一形式的教学,标志着教育领域中深刻改革的不断深入,并且加大对于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能力。英语多媒体课件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可以有辅助教师的作用。英语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在许多方面模仿人类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知识,辅助教师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通过计算英语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的多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全面学习能力。

掌握英语,并且将所学的英语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是21世纪培养优秀人才的途径。那么英语课程当中,应该多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工作当中语言的运用,不要脱离实际。英语这项技能并不是一定要学好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使用的。甚至,从一开始就可以,也应该直接使用。但我们并没有。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讲,有3亿以上的人在学习英语,其实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倒也不是从来都没用过,只不过,用在一个离语言的真正应用远离上如考试。那么目前英语顶尖人才非常缺乏,很多方面,例如同传,交传,中高级口译,翻译资格等等都是紧缺人才。英语课程教学当中,应该适当多加强对于这一方面人才的不断培养,从而适应新世纪对于英语高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李方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英语课程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进行了基础教育改革,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就是题中之义。本文针对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展开研究,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相关英语教学理论知识,探究了一些实现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对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语 优质高效 新课程 方法

一、历练自己的教育思想

及时发掘记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的情境,故事,把从中获得经验写成案例,故事论文等等,进行博客交流,教师应该是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唯有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教师才有可能更好地利用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借助媒体等手段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得课程内容丰富、立体、活泼、生动。让学生产生思想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不时以学生为例,创设他们感同身受英文课本中的情境,如在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第一课《where’sthelibrary》的教学中,我这样告诉大家: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国外的留学生,因为在国外人生地不熟,所以经常要问路,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课的句型:where’sthe…,根据询问地点不断地创设情景,我会说,假如你要取钱时,你要问where’sthebank?;如果你生病了,要去医院,可是因为身处在陌生的城市,所以你要问:where’sthehospital?等等。学生讯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中,一节课的课堂活跃与否,不在于形式上有多热闹,而在于学生思维上的参与度。

二、加强教科研,形成一定的学术能力

我认为一堂优质的英语课应该能忠于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水平,基于此基础上进行备课资料、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和具体细节等多方面的准备。立足教材、把握教材,超越教材。在教学设计上,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课堂调控的好,放射形思维,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能迅速集中起来。不仅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活相连。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

三、校本研发

多创编任务型活动,注重校本研发,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努力提高与成长,与教师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内化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丰富的教育血脉、

四、课后反思

坚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时进行课堂实录与课后反思的收集与整理,课堂中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并及时思考,这是成长的关键步骤。

五、同行交流

形成终身学习的信念。制定读书时间表,定时定量阅读,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并写出阅读心得,进行泛读与精读,多在网上与专家学者通过BBS,电子邮件,QQ,博客等形式进行交流,形成有效的读书方法,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内涵。

六、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英语课程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39-03

一、高职英语课程开发背景,以及现行的部分公共英语教材和专业英语教材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企业和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能力结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大学的教学和课程,尤其在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内,部分专家和教师在结合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诸多理论及本校的实际情况下,对其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开发,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也不例外。

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分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本文所探讨的英语课程开发指的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又分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目前搜索到的由***规定的高职高专规划公共英语教材有《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新阶段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新世纪应用英语教程》、《世纪英语》、《成功英语》、《职桥英语教程》等,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材有《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秘书英语》、《计算机英语》、《酒店英语》、《汽车维修专业英语(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化培训教材)》、《船机专业英语》、《艺术专业英语》、《工程机械专业英语》、《烹饪专业英语》、《服装贸易专业英语》、《机械专业英语***解教程》、《工业分析专业英语(第2版)》、《现代物流英语》等。另外,还有一些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

二、高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许多新开发出的课程替换了以往理论性太强的教材。但是,该课程的开发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材编著者与高职院校脱节

众所知之,大部分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材都是普通大学的教授或骨干教师牵头编著的。他们编写的教材更具有权威性,较容易出版发行,更容易得到***和各高职院校的承认和采用。但普通大学的英语教授很少有高职高专的教学经历,也很少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些缺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材的名称变了、内容简单了,但里面的框架、知识体系不变。例如,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新阶段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新世纪应用英语教程》、《世纪英语》、《成功英语》等与普通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设计模式没多大区别,但这些教材的实际使用者却是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和学生。显然,高职教师需要的是一套能适应学生职业发展的教材、一套能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材;学生需要的是能学会、学会就能用的职业英语。如果教材无法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其结果就是教师教得越多,学生越烦;学生学得越久,英语知识和能力就越衰退。

2.高职高专的专业英语教材难度大,与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脱节

(1)专业英语教材只是中文版本的简单翻译,要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难度太大。例如,《现代物流英语》、《专业会计英语》、《计算机英语》、《工业分析专业英语(第2版)》等,都是相应中文版本的翻译或英文原版,大量的英文概述、文章阅读理解、课程结构从一而终。给教师的授课带来很大的挑战,不利于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专业英语课堂就变成了枯燥的八股文形式,无趣味性可谈,无课堂活跃性可谈。

(2)专业知识层次太高,基本属于该专业大四优秀毕业生的水平甚至研究生水平。以《现代物流英语》为例,每篇文章的新词汇虽然在课后标出了20个左右,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访问,新词汇不少于60个。每篇文章大约1000字,每单元至少有四篇这样的文章,而且要在一次课90分钟教完,让基础不好的高职生学专、学透,对于教师备课是极大的挑战。

3.校本课程开发者与授课者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校本课程开发者一般是公共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能有优势,但专业知识有限。哪些英语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如何在实践的情景模拟下设置专业英语课程的结构,怎样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等,都是需要课程开发者思考的问题。同时,在教学中,不管是专业英语还是公共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跨专业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师极为少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更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英语课程开发的程序及解决措施

1.课程开发队伍的选择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开发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好开发队伍。要使编写的教材既能顺利出版,又便于教师教学,还能让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对英语的需求,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奠定相应的英语基础,就必须严格选择课程开发队伍。就公共英语课程开发队伍来说,其中必须有课程理论深厚、教材编写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授,也要有高职高专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还要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2.在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英语课程开发的目标

没有建立在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而编出来的教材只能是简单拼凑,不能称之为课程开发。目前的教材有很多,但真正合适的教材却是凤毛麟角。只有开发能为高职师生带来教学便利和学习收获的教材才是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可见,高职课程开发最重要的是实用性和职业性,又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必须进行调查访问,首先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普遍的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对英语课程的目标期待;然后,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电话访问或访谈,了解就业后各岗位需要职业英语的情况;最后,咨询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了解企业对员工英语水平的期待和目前该岗位员工英语素质的状况。只有建立在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3.运用课程开发相关理论撰写初稿

(1)职业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的概述。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有俄罗斯制、MES课程、EBS课程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

俄罗斯制是1868年莫斯科帝国技术学校校长拉·奥斯创立的,其理论框架是通过分析生产技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几个要素,然后根据此制定课程计划,指导学生通过工厂实习掌握这门技术。

MES课程模式是有别于俄罗斯制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在借鉴德国、瑞典等国的“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以及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模块训练”等基础上而开发的典型职业培训课程模式,其指导思想为实用主义哲学,遵循“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原则,按以下操作步骤实施开发: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确定岗位职能;划分工作任务,确定工作模块;编制学习单元。

第三种模式为CBE课程模式,即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是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进行考核,检验是否达到能力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如下: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专项技能分析——制定模块——教学大纲及评价等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最近的课程开发理论为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它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的一场大辩论。其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①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②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③教学要以行动为导向。学习理论的开发方法可以简述为“行为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2)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开发理论支撑。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开发要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用性和职业性为导向。在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开发领域很难确定目标职位,也很难根据岗位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不必死搬一个理论,应敢于吸收和借鉴,结合各种理论寻找适合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模式的理论支撑。

高职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应是未来普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能力,即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包括熟练运用出差、旅行用语,如自我介绍、问候、问路、乘坐各种交通工具,也包括在境外的宾馆入住、预订位置,还有在商场购物讨价、还价等。除此之外,还应具备用英语写信或E-mail进行沟通的能力,如网络沟通、交友、求职和娱乐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目标是学以致用,而不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或文学欣赏能力。因此,编写教材或进行课程开发时,要以实用性和职业性为指导,尽量避免在英语课程内容和编排模式上重复普通高校的版本,要适当降低难度,减少一些纯粹价值观或文学欣赏的内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开发可参考雅思、托福及托业等考试模式,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教学内容和授课进度。这类课程开发可参考由广州大学张权、宋专茂教授主编的《职桥英语课程》为代表的课程系列。

(3)以学习领域课程理论为指导来开发高职专业或职业英语课程。尽管高职院校的专业繁多,各个领域的专业英语或职业英语千差万别,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即让学生具备完成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英语能力,其对应的是岗位工作。因此,专业英语课程开发要建立在岗位情境的观察和分析下进行,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要以行动为导向,即按照“行为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程序开发英语课程开发。从“行为领域”出发,意味着课程开发首先应观察职业岗位的工作情境;“学习领域”指在岗位情境的观察和分析下来确定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英语内容和层次;学习情境指根据岗位情境和学习内容来设定学习情境,尽可能模拟真实情境来进行专业或职业英语教学。

4.选择合适的试点对象,探讨最佳课程结构和适应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

课程开发后到底能不能推广,实施可行性有多少?不管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还是专业英语课程,一定要先选择部分院校或个别班级进行试点教学,并注意记录教学实践过程,收集各种反馈信息,跟学生和授课教师保持沟通,并对试点院校和班级的教学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这样,一来能验证课程开发是否具有可行性,二来可在实践中调整、完善教材内容,同时寻找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的策略和重点,避免教材出版后无人能教或学无所获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或用之不爽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张权,宋专茂.职桥英语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5]朱小晶,阮红缨.新职业英语:艺术设计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杨亚***.服装英语(服装类专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赵晖.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艺术英语”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8]胡***.大学英语三级后续课程设计之高职学生的需求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9]王红巧,郭丽杰.高职不同专业的英语需求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发[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5).

[10]徐健,魏杰.高职英语课程学习需求分析——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

[11]陈琴,陈婵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ESP英语教学需求调查分析——以顺德职业技术为院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英语课程篇4

一、高职实践课程内涵

不同学者对高职实践课程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高职实践课程是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内涵包括:第一、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第二、课程内容以实践知识为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技术规则、经验、情境知识、判断力知识、实践化的学问知识;第三、课程表现形式为实践活动;第四、其价值取向是实践智慧。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发现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配置方面脱离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

目前商务英语课程在配置课程方面还是注重语言方面的教育及培养。多开设的课程为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英语商务口语;英语商务视听;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电子商务;报关实务;涉外公关礼仪;英语写作;英语语法;商务英语泛读;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等这样的注重课堂英语语言学习的课程。

(二)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和培养的定位不准,强调以语言为中心的商务课程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定位来进行的,定位的差异,使得一些院校以外贸为主线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是围绕外贸业务中的环节展开;使得以外国语言学为目标的课程是照抄本科的课程,以外国文学、写作翻译以及相关的语言课程为主。不难看出,这两个目标存在着问题:以外贸为主线的商务英语未免把商务的活动理解过于狭隘了,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商务英语就是针对已经从事或者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人士所要学习和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以语言为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是比较落后的职业教育理念,在本科英语专业就业比较难的情况下,高职教育如果照搬其整个培养体系,再加上学生素质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就会导致学生毫无竞争力;何况高职教育是以职业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单纯的语言教学与职业差距较远,所以以语言为中心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完全行不通的。

(三)目前的商务英语的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存在与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

(四)教学方法不当,师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偏低的现状

商务英语是一个综合的课程,是在一定商务活动中使用的英语,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除了教师本身英语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对相关特定商务活动的专业知识的了解。而各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或英国文学的应届毕业研究生直接进人学校,不否认他们在单纯的英语语言能力方面有着比较强的实力,但是他们在商务知识,特别是特定商务活动的专业知识和高职教育的理念及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空白,所以在教学难免更侧重理论。

三、商务英语实践课程解决方法

(一)明确商务英语的职业方向和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在教学的实施方面需要一定的改革。商务英语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要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更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而不是高等教育的特性。所以商务英语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来设置。譬如一般商务英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设置培养目标:国际物流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和会展英语等。在明确商务英语的职业方向后,对商务英语毕业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来创设理论教学和实践的教学体系。

(二)构建“语言技能、商务技能、职业基础、职业拓展”模块化实践课程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是英语与商务结合的复合型学科。但不能将两类学科简单综合相加。课程要突出“英语+商务+职业素质”,培养具备较强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良好的团体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突出“复合型、应用型”专业特色,可分为语言技能、商务技能、职业基础、职业拓展四个模块。语言技能课程模块包含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系列语言应用能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及跨文化交际的专业能力;商务技能课程模块包含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宽泛实用的商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商务业务能力、运用国际商贸法律能力等专业能力,达到“一专多能”;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包含职业英语考证训练、国际商务单证BEC证书等、秘书综合业务、毕业实习等课程,旨在紧跟就业方向,强化各项职业能力。

(三)构建实现培养目标框架

在构建实践课程的时候要根据工作过程和岗位来进行。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是一个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最终到学习情境的过程,如能把这些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那么学生就能“工作的时候在学习,学习的时候在工作”,进而真正体会“学做交融”所带来的乐趣。

(四)分模块化实践课程下设项目化教学

英语课程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需求分析

中***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商务交往活动日益增多,过去那种单一外语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全国各类高校相继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高校英语专业中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历史短,缺乏针对性的教材,也无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因此,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作者试***就商务英语课程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对商务英语的认识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在学术界被普遍认为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ESP)的一种(variety)[1],是目前ESP中运用广泛,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Hutchinson and Waters[2]对ESP下了个宽泛的定义:“ESP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in which all decisions as to content and method are based on the learner’s reason for learning.” 按照以上定义,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与其他ESP相比,商务英语的学习者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

商务英语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 EGBP)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ESBP)[3]。ESBP是指已有商务工作经验或者经历的学习者使用的英语。EGBP主要是针对没有商务工作经验的在校学生和刚涉足商务活动的学习者。我国各类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即属此类。

三、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

商务英语在我国起步较晚,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其课程设置存在许多不足[4]。

(一)课程设置和岗位需求存在差距

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现状,企业需求的调研和分析,目前大多数高校设置的商务英语课程和选用的教材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存在差距。

(二)设置模式简单叠加,未体现“复合型”

大多数高校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仅是在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几门商务类课程。这种课程设计只是把英语和商务简单叠加,缺乏整合性。

(三)课程设置重语言,轻商务实践

课程设置中仍偏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关于商务英语知识的内容较少,涉及商务英语实践的课程就更少。而且,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商务英语教师从外语专业毕业,更缺乏系统的商务专业知识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实践经验。

四、需求分析理论

商务英语被普遍认为是ESP的一种(variety)。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因此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问卷、采访、数据收集等形式对学习者的主观和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

Hutchinson and Waters[2] 提出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构成了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一)目标需求

目标需求是指目标工作情景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目标需求可分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和想学知识(wants)。必学知识(necessities),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欠缺知识(lacks)是目前知识水平和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知识(wants)是学生认为面对目标工作情景需求想要学习的知识。

(二)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是学习者为了学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需求分析,需要确定以下问题:1、学习者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2、学习者如何学习;3、什么教学资源是可以获取的;4、学习者的特点等。

目标需求分析结果指导教育者确定教学目标,选取针对性教材;学习需求分析结果引导教育者采取适当教学策略,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5]。

五、对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建议

需求分析法为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首先,分析社会和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从而得出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其次,分析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和要求,目前的水平与商务英语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最后,还要结合学习者所在高校的自身办学特点。

(一)目标需求分析

教育者在设置商务英语课程前应该要明确:本校设计商务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高校设置商务英语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合格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因此,教育者在设计课程前应了解毕业生目标工作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听取并征求其意见。

因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培养学生在目标商务情境下的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包括客观需求分析和主观需求分析。

教育者需要对学习者的主观需求进行分析,可以以问卷、访谈、数据收集等形式了解学习者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学习者去发现现有能力、知识与未来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对客观需求进行分析。把所在高校办学特色和商务英语相结合,培养出既懂商务英语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六、结束语

为了培养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听取社会和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分析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同时把商务英语课程和高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培养学科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1):24-28.

[2]Hutchinson T and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53-64.

[3]Dudley-Evans T and St John J,Developments in ESP: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英语课程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而良好的英语能力是对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要求。初中英语课程处于基础阶段,应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

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国家和社会都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数量要求增加,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是推动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动力,***也对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师资力量及课程设置各个方面做出规定。当前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较大,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应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初中英语课程的设置也要符合这个方向。

2.现有课程模式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在教学理念上,初中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大部分的课程时间还是用在教师讲授上,学生参与时间不多,教师与学生用英语交流自然也很少;第二,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是将语篇分割为语法、词汇、词组等,这种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死板,学生积极性不高;第三,在语言技能的培训上,仍然偏重阅读能力,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这两项能力恰恰是体现英语素质的标准;第四,教学模式单一,英语素质的培养大部分依靠课堂教师的讲解而没有开展一些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对英语的课外学习很少;第五,在教学管理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所有学生使用一套教学方案,导致有些学生学不懂而有些学生嫌太简单;第六,在考核方式上还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根本不能考查一个学生真正的英语能力。

二、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内容

1.重视英语基础课程学习

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主要就是打好基础,所以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从初中阶段才开始真正学习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很多教师认为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而实际上一些落后地区的学生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要顾及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很大压力,那么这些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掌握好英语基础知识,才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所以初中英语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

2.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一个有效的扩展方式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之间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其次,还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采用案例讨论、上台展示等环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最后,教师还要转变观念,英语课程的主导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并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必须学什么,学生可以有条件地选择学习内容。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英语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英语配音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英语综合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应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和对教师的考核。初中英语教育目前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就是阶段性的考试,而完全忽视了平时成绩,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查也不够。改革考核方式首先应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交流及运用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其次,考核不应仅限于笔试,也要加入口语考查,综合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对教师的考核也要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纳入其中,而目前的考核方式缺少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听课、检查教案、听取学生意见的方式来全面考核教师,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对初中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它是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很多,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考核手段等,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打好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俊.素质教育观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04).

[2]王玉升.论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困惑与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7).

英语课程篇7

【关键词】基础英语 隐性课程 英语教学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73-01

一 隐性课程

1.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

隐性课程又被称作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未预期的课程等。在历史上,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学者是美国学者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杜威称之为“附带学习”。克伯屈称其为“附学习”。但他们的观点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直到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兴趣。此后国际上对于隐性课程开始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2.隐性课程解读

不同的学者对隐形课程的定义有不同的解读。司各特指出,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在课程指导和学校***策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即使如此,它仍是学时经验中经常而有效的一部分。马丁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学识”。

我国学者张华(2000年)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班华(1989年)认为,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其实,相对于显性课程外显的、的存在和作用方式而言,隐性课程是内隐的、潜藏的。显性课程是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课堂教学等方式明确呈现出课程,而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使得隐性课程得以存在,并未明确呈现出来。

二 隐性课程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特点

第一,潜在性。在基础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是有计划的、外显的、的,而是不明显的、难以觉察的,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隐性课程是计划外的东西,它不像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而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观念渗透到学生心灵,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这是隐性课程区别于显性课程的最根本特点。所以基础英语课程中,隐性课程往往是一种师生都未觉察到的教育影响。

第二,广泛性。从时间上来说,基础英语的显形课程局限于课堂的90分钟,课堂结束,显形课程随之结束。从空间上来说,显形课程基本上是在教室完成的,上课期间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的讲授。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隐性课程都比显形课程更具有广泛性,因为它既不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也不受固定座位的约束。

第三,双重性。隐性课程既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又能对学生施以消极的影响。在基础英语教学中,难易程度适当的教材能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否则程度较低的学生就会被落下;教室内多媒体教学设备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如果上课时出现屏幕不清晰、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况,教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学管理有些消极方面可能是传授隐性知识的主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连带给学生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必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 基础课程中隐性课程的开展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学校的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值得大力提倡。因此,健全、充实、有活力的制度是能够保证基础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离开规章制度的建设,基础英语教学就会形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优化整个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必要的电化教学设备。精神环境方面,学校可以开设英语广播以扩展听觉接触;创设英语板报、墙报、标语以扩展视觉接触;组织英语活动课,促进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举行英语歌曲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提高教师整体素养

教师对学生隐性课程的作用不言而喻。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在基础英语课堂讲授中,教师要保证所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师那些不懂装懂而向学生传播错误信息的语言危害性相当大。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的口语水平,对多国文化的了解,以及教师的穿着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篇8

艺体专业所采用的“1+1”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为:1学年基础英语学习加1学年应用英语学习。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把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将英语语言基础学习与专业英语知识学习有机结合,使之相辅相成,以专业助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素养。大学一年级,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包括英语语法、英语技能和英语应用等方面。具体内容为:在熟悉常用语法、正确语音、适量词汇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为第二学年的专业英语学习做好准备。第二学年,教学重心为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以激发艺体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应用英语对所学专业进行交流的能力。

2“1+1”教学模式下的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

2.1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准备阶段

(1)教材选择第一学年,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先锋英语》预备级。本教材每个单元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情境设置语言任务,在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换。并通过涉及的共同主题,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并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语法讲解和词汇学习,保证学生掌握英语交际必备的语言基础,培养语言学习习惯。第二年专业知识应用阶段,所选教材《现代实用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由我院教师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以“三三制”为单元布局:即三大主题:体育、音乐、美术。每个专业主题由三个单元构成。教材中语法、听说、写作等基础英语与专业相结合。教材考虑到艺体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多模态语料,既训练英语基本技能又提升了专业素养,最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2)课前教师培训授课教师需要理解课程背景、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理念等。在讲授中,既要注重培养艺体类学生的应用能力,又要强调他们的学习过程。其次,因为艺体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全英文授课有困难,所以要突出重点难点,注重英语与中文间的相似之处,利用母语学习目的语,实现中文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最后,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教材中的语言知识之外,还需对文章所提及的专业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帮助艺体类学生通过英语载体学习专业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以此促进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2.2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教学方案实施阶段

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环节。(1)教学目标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前提。为此,对我校2013级38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调查问卷结果,艺体专业应用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多样化以及个性化。除了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等,教学的知识目标应该多样化、多层次,以递进的方式进行,同时要重视情感目标,提高艺体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教学任务,同时实现其他教学目标。(张霞,2014)然而,教学目标也不能失去个性。艺体类学生生性好动,喜欢在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因此,教学目标需要充分考虑艺体专业学生的特点。(2)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信息输入(龙菡,2014),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另外,在艺体类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了解艺体生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role-play、problem-solving、brainstorm等,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由此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实际应用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探索适合他们的个性化英语课堂。(3)考核方式艺体生的总体英语水平比较低,而且个体差异显著。为了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最终达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英语,“1+1”教学模式采用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尽可能多样化和个性化。比如:通过前测(如果英语学习包中含有艺体生以前学过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前测)、自测(又称“练习测验”,用来评估艺体生学习过程的进展状况)、终测(作为一种正式测验,形式既可以是客观测验,也可以是主观测验;可以是纸笔测验,也可以是表现性测验如演讲、游戏、表演、创作)等多样化形式对“1+1”教学模式下艺体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评估。另外,再结合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估,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形式进行阶段性的个性化评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估,探明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优缺点并及时改善,最终达到以评促学。(张霞,2014)

2.3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教学效果评价阶段

(1)课后教师追溯访谈“1+1”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授课教师普遍认为“1+1”教学模式的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合理,在保证语言输入的前提下,基本满足了艺体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佘***、张良红,2014);并且能优化教学手段,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大大地激发了艺体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另外,教师们还认为针对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情况,应该提出改进方案,对之后的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李晶、田慧,2008)比如:艺体生多才多艺、特长突出,有很多值得教师学习的地方,艺体生之间也应互助互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艺友制教育”,使艺体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提高,并加强他们团队精神的培养,争取在互动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还需加强教师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法知识技能培训,以促进艺体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2)学生反馈调查在课程结束后,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和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等方面组织了学生访谈。在对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后,调查结果如下:①教材。“1+1”教学模式的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采用的一系列教材,语言真实、***文并茂、形式多样、紧扣主题、新颖实用、浅显易懂,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融于一体,基本能兼顾艺体类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素养的提升。②教学方法。“1+1”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在一定形式上得到了促进,并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学生与教学各个环节互动影响,最终实现教学全面互动共振。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为艺体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比如: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小组成员各自承担相应任务,为了团队荣誉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寓学与乐,寓教于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会细心观察艺体生的英语学习进展状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这种“1+1”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互动”使得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能打破老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单一模式,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③教学效果。经过“1+1”教学模式的积极引导,大部分艺体生都能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由被动变主动,激发了艺体生心中向上的原始动力和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学生能感觉到自己每次上课后的进步,对学好英语树立了信心,也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败,普遍认为认真学习英语到熟练应用英语,仍然任重而道远。

3“1+1”教学模式下的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启示

3.1充分认识艺体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艺体类学生的专业教育一般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特长为教学目标。艺体类学生既要完成基本的文化课程,还要学习他们各自的专业课程,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合格优秀的艺体类毕业生。这一教学目标也是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关注的,同时它还对能力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的实现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不论是一个学年还是一个学期,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以该目标为基础,将教学任务合理科学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根据艺体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以提高艺体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素养。

3.2采用“注重基础、突出专业”的教材体系

“1+1”模式下的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倡导,第一年“注重基础”是指重视艺体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先锋英语》预备级;第二年“突出专业”是指通过突出艺体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采用由课题组成员参与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现代实用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针对艺体类学生的专业特点,采取“精小而灵巧”的形式,以满足艺体类学生的不同专业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英语素养。

3.3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篇9

关键词:重修;大学英语教学

自我校实行学分制以来,学生必须获得专业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笔者学校实行补考制和重修制并存的“双轨制”,即课程结业考核不及格但又达到一定分数的课程给予一次补考,对补考后仍不及格以及课程结业考核达不到一定分数标准的课程,必须要进行重修以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大学英语一直是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每个学期都有学生参加重修课程的学习,尽管学校和教师都相当重视重修课程的设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重修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笔者在2007-2008学年担任大学英语(1)重修课程的教学工作。班级的旷课率高达近50%。笔者做过初步调查,发现重修课的出勤率普遍偏低,许多班级的旷课率都达到40%-50%。如何改变英语重修课的现状,提高重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了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关键。

现大学英语重修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情感因素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任何学习的成功都不能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学习者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策略、性格等)在一定条件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兴趣是人乐于接触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也是学习者入门的向导,是感情的体现,促使动机的产生。学习者有了兴趣就会对相关活动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绪。”(6,P103)反之,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者就会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在课堂学习中会表现为旷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参与课堂互动。

参加大学英语重修班学习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重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补学分,而不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缺乏对英语的兴趣是重修班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

2.学生学习压力过大

参加大学英语重修班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一学期内有几门课需要重修,心理压力和学业压力都很大。白天的专业和基础课程的任务就比较重,晚上还要疲于应付各门重修课程。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精神压力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师资配备不足,缺乏必要的指导

自大学扩招以来,多数高等学校都面临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许多担任重修课程的教师,本身就课程教学任务就相当繁重,很难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三、学时少,教学任务繁重

重修课在笔者学校只有12周的授课时间,而且每周的授课时间集中,一次4节课。相对正常教学周的时间来说,教学时间短,时间密集,对于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量是不可能的。

四、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在笔者承担教学的任务的大学英语(1)的班级中,英语水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其中有一部分重修的学生是为了在这门课程中获得更高的基点,这部分学生对获得的大学英语(1)的成绩不满意,希望通过重修能获得更好成绩,其中有的是入校就进入快班从大学英语(2)开始学习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大多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英语基础好,学习认真。而另一部分则是在大学英语(1)的期末考试和补考中都没有及格的学生,英语基础很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难设计同时适合两种学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内容太简单,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上课内容就会缺乏挑战性;内容太难,基础差的学生则会听不懂。

笔者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初步解决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深层动机。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表层动机通常与个人的前途直接相关,动力来自外部;深层动机一般不与学习者个人的前途和经济利益发生直接的关系,学习动力来在对英语语言或文化本身的兴趣“(1,P105)“具有深层动机的学生对学习外语感兴趣,对外国文化感兴趣。深层动机愈强,使用目标语言的欲望愈强,因此以来母语的可能性就越小。”(1,P109)也就是说,学生的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兴趣越大,即深层动机越强,自觉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可能性就越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深层动机,是外语教学工作的关键。

2.教育心理学家把英语学习的原因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前者指物质刺激,如:证书、文凭、高工资等;后者指非物质刺激,如:兴趣、爱好等。深层动机来源于对语言本身的浓厚兴趣。如果仅为了获得学分或通过四六级而学习英语,表现为“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缺少主动精神。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语言本身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之美。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除了过四六级还为了未来的生存和竞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英语语言本身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等感兴趣。这种学习的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的融合与补充定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成功的外语教学应该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获得足够的目标语输入和交际实践机会,并教给他们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学生喜欢某位教师,其课堂气氛往往就比较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厚。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感情的投入,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对他们多用积极的语言进行肯定与表扬,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真心去赢得学生的心,从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制订有针对性的学纲

现英语重修的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模式:(1)重复教学——即将重修的课程的大学英语课本再重复讲解一次;(2)习题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教学内容主要以习题讲解为主。两种模式都有其固有的弊端,重复教学,学生大多会表现出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习题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却忽略了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选用同等难度不同的教材,教材讲解与习题穿行,新鲜的语言材料避免重复,习题的穿插定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选择教学内容是应考虑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本和有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语言时间活动的材料。并注意思想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语言典范与时代气息的关系。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重修课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一个指导性的教育原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布置作业,定期检查学习进度的方式进行辅导,对出勤率不做要求。而课堂内容的设计主要针对基础差的学生。

而基础差的学生在上课前最好能参加一次语言技能考核,根据考核的成绩分析各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布置相应的课后训练任务,并定期对课后训练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课堂和课后双管齐下,对于不能积极按时完成课后训练的学生,教师也有权利取消其考试资格。

5.实施导师制

实施导师制,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生学习指导。笔者发现许多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能有一名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提供课后指导和帮助,学生不仅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指导,而且导师的积极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个年级参加大学英语重修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导师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帮助基础薄弱学生的有效方式。

重修课的教学对基础较差学生的成功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英语整体水平,而且有利于改善整个校园的学习风气。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和每位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合理安排时间,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二期,2001.

[2]王振涛,贺洪江.提高重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第四期,2003.

[3]唐坚毅,汪宁.大学英语兴趣教学的探究与时间[J].《创新教育》第二期,2008.

[4]王莉梅.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及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第一期,2008.

英语课程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 遵循原则 课程理念

***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在全国各小学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到底应该怎么开,应遵循什么样的课程理念,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和方法,如何进行评价等是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小学校长、小学英语教师、学生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小学生是否能成为英语学习的成功者和受益者的大问题。以下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首先,要明确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会生活经历、开拓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英语与用英语做事情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初级中学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全国要在较短时间内、较大范围地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就应特别加强对课程的指导。笔者认为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在教学总体目标上,要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而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

2.在课程实施上,要重环境、重频率、重效率。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应特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应充分利用和开发电视、录音、录像、光碟等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此外,还要重视开课的频率。过去,小学开设英语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时不足,学生接触语言的频率太低。一般学校的课时是两课时,有些地区的学校每周只开设一个课时,学也学了,但就是学不会,记不住,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根据记忆规律,如果所学的新内容不能及时复习,就会很快遗忘;相隔时间越长,遗忘率越高。因此,小学开设英语,要采用高频率、短课时的方式,保证每周安排四次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条件,以提高学习效率。

3.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要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进行学习。传统的语言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初级阶段要学好音标,学好语法,记忆一定量的词汇。这一方式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教师中心化,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事实上,教育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儿童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和创造精神强等特点,这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然而,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等。如果我们只要孩子学习和理解语言的知识,背语音和语法的规则,就恰恰忽视了孩子学习语言的优势,不少孩子因为学不会音标或不喜欢语法或记不住单词而掉队,进而放弃英语学习。因此,小学英语课程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英语课程10篇

学习

新课改形势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改形势10篇,内容包括新课改形势下小学生选择能力,新课改高中***治教学形势初探。从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十余年之久,改革既有成绩也存在着不足,这也说明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改革的目标

学习

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报告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报告,内容包括社会服务实践总结报告主题,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报告个人总结。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

学习

校本课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校本课程10篇,内容包括校本课程总结15篇原创,校本课程的具体事例。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一词是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在1973年一次讨论课程的国际性会议上提

学习

网络课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课程10篇,内容包括网络课程必备100个,网络画画课程。(一)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的概念1、课程本课程式学校整体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甚至评价方法。2、网络课程网络

学习

生态文明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文明10篇,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结1000字范文十篇。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强调将其

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10篇,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电子版,汉语言文学专业排行。本专业自2003年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通过一、二年级进行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三年级进行专业必修和个性化方

学习

新课改环境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改环境10篇,内容包括新课改文章感悟模板,有关新课改的美篇主题。一、《水环境化学》的教学现状目前,在《水环境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教学内容的更新较少,将新媒体运用到教学中的情况也不多。学生只

学习

广播电视新闻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广播电视新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广播电视节目论文范文,广播电视新闻学论文范文。三、新闻播出在新闻策划与制作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新闻播出,它向受众集中展示最终成果,一档新闻栏目的成功与否由它直接决定。播音员和技术人

学习

新媒体研究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媒体新闻直播论文,新媒体论文研究方法。新闻传媒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首先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笔者认为,媒体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

学习

大学课程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大学课程内容word,大学课程知识点汇总网站。本课程为smt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走向社会前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性专业学习和专业水平考核。其任务是:(1)综合学习和掌握smt技术

学习

理想调查报告模板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理想调查报告模板,内容包括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简单,理想的调查报告1000字范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将目标主要定位于学习了解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占60.4%;实现理想抱负占16%;获取文凭,方便以后找工作占16%;为共同理想和

学习

高中计算机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计算机论文,内容包括学生计算机论文1000字,高中计算机设计论文题目。(二)、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知识点编排不合理教材陈旧老化,同飞速发展的时代不适应。计算机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繁多的,计算机入门教材的内容选择对学

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堂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论文课堂实录,英语教学小论文。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教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学比教重要。一堂好的课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学生是不是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教师

学习

幼儿园课程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课程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特色课程美篇范文,幼儿园课程教案100篇免费。

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标准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课程小论文范文,英语教学论文10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

学习

英语课程目标分析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目标分析,内容包括课程目标分析的具体步骤是,英语课程目标结构解读。一、民国时期:重视“四会”、轻视语言知识学习的模糊目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