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研究论文10篇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1

关键词:西部开发;新闻媒体;社会角色;职能

大众传播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推动作用是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来实现的,谁善于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谁就可以在社会进步事业中掌握舆论的主导权,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世纪之交,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将深刻地影响我国的历史进程。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有力工具的大众传媒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就成了我们的社会和媒体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闻传媒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首先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笔者认为,媒体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中所应该扮演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宣传员或者记录员,而是需要发挥多种社会功能的多重角色。本文试***对媒体在西部大开发中所应扮演的***的***策的宣传者,先进观念的倡导者,开发决策的参与者,信息资源的服务者,有序开发的监督者和未来历史的记录者的角色身份进行如下分析论述。

一、***的***策的宣传者

在我国,大众传播媒介是***和***府的喉舌,是社会整合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和***府通过大众传媒宣传***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系列重要的方针,***策,使全体人民领会中央精神,掌握中央部署,共同去实践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作为***的***策的宣传者,媒体在西部大开发宣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既要热情又要冷静。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刚刚起步的阶段,各媒体对此给以了热切的关注,纷纷增设各种特刊、栏目、专题和宣传版面,加大了宣传力度,形成了宣传的规模和声势,造就了宣传西部大开发的舆论强势,为创造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良好舆论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宣传西部大开发,媒体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单凭一腔***治热情伴随我们瞎折腾的教训必须记取。热情必须与科学结合,才能避免走过去所走过的弯路。应该说,冷静、科学、实事求是地宣传西部与激励西部大开发的热情和信心并不矛盾。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和实质,认真领会和掌握有关的方针***策,用科学的、理性的头脑进行冷静分析,理清思路。在宣传中一定要防止急功近利,牢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一哄而上,急于求成,不能搞虚报浮夸,信口开河。对于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包括值得吸取的教训都要认真总结,思考,以使我们更加聪明起来。新闻媒体只有通过冷静思考,深入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脚踏实地地搞好西部开发的宣传工作,才有可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要防止片面性,力求准确、全面。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前一阶段西部大开发的宣传中,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若干不足。新闻报道中也出现了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有些媒体在宣传报道中过多地注重中央对西部的优惠***策和来自东部的支援以及外商投资,而忽略宣传西部地区自己的开发方略和西部人的奋斗精神;有些媒体注重了西部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利用资源优势的报道,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报道;有些媒体注重了对经济发展,加快西部人脱贫致富步伐的报道,而忽略了在西部也同样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报道;还有些媒体对西部的报道一个时期全是***策好、资源优、人心齐,仿佛西部是一块风水宝地,兴旺发达唾手可得,只看到优势方面,没有看到劣势方面,而另一个时期,又满目皆是发展难题和不利条件,难以见到亮色。西部新闻宣传中的这种简单化、片面化报道模式,不是使人意志消沉,无所作为,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就是使人沾沾自喜,盲目乐观,看不到西部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或者让人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忘了长远发展目标。这都会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来负面的后果,必须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我们在西部大开发的宣传中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准确地理解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精神实质和一系列方针***策,全面地评价西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看到在一定条件下优势和劣势还会相互转化。新闻媒体的宣传不能只注重要优惠***策,不注重自力更生和***策的配套实施和服务,更不能助长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生态建设,忽视可持续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错误做法。特别是要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促使西部经济和社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是要实在,忌空泛。在西部大开发的宣传中,媒体还要注意受众接受传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作好宣传工作。我们以往的新闻宣传报道很容易进入崇“上”崇“大”崇“空”的习惯性误区。所谓崇“上”,就是西部新闻报道反映领导多,反映群众少,上面灌输的多,下面想知道的少;所谓崇“大”,就是讲西部大开发上大工程、大项目、大活动多,介绍各地、各单位搞好大开发的具体措施、做法和事例少;所谓崇“空”,就是讲西部大开发的意义、道理多,而深入具体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广大人民群众实际行动、典型经验少。这样的宣传往往流于空泛,群众不爱看、不爱听,也无法学,无法用,也就难以收到实效。

对此,要使宣传真正切实有效,我们的媒体和记者就必须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时刻关注群众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有什么困难和疑惑,针对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工作上的疑点难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的工作,善于寻找与群众生活最贴近的结合点去宣传西部大开发中***的路线、方针、***策。还要从西部基层单位、广大干部群众中去采集鲜活、典型的事实材料,生动、及时地宣传西部人的精神风采和业绩,把宣传典型同普通人的生活、情感紧密结合起来,使报道的典型不但可敬,而且可信、可亲、可学。记者在深入调研中,还要注意各地、各部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创造、新经验,并且同样要十分关注工作中出现的盲点、问题和教训,通过传媒的报道,及时介绍、宣传好的经验,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一些工作的教训,使西部大开发的宣传工作真正有实效地展开。

二、先进观念的倡导者

新闻媒体作为现代社会最直接、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传播工具,每时每刻都在向人们提供须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传递着一定的思想、观念,促成特定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事物、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规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长期以来自然经济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经济的发育明显较东部地区落后多年,人们的观念深受传统意识的影响,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简单化、盲目性、封闭性、趋同性的色彩,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西部大开发。这样,对西部干部群众进行现代社会经济运作、科学规划新观念的输入,就成了新闻媒介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西部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目前情况下媒体倡导新观念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冲破***策开发、***治开发的老思路,倡导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开发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讲中央的战略决策就是讲依靠***的***策完成***治任务。但是,我们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过去那种单靠***治觉悟,单靠***策扶持求发展是行不通的,要改变西部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因此,对西部干部群众进行市场经济观念传输,引导人们逐渐养成尊重并遵循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客观经济规律的习惯和意识就成为媒体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比如,宣传吸引西部以外地区企业到西部投资,加入西部大开发的行列,讲***治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要讲经济效益原则,精明的企业家讲:我要挣钱,有钱挣我才会来。近年来西部不少地方提出的“以市场换投资”、“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引资口号就是很好的思路。新闻报道只有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帮助西部干部群众树立合乎经济规律的观念,才能真正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投资环境。

二是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倡导走积极创新之路的开发观。“等、靠、要”思想是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落后观念,一讲西部大开发就想等优惠的***策,划拨的资金,外地的支援。不知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等、靠、要”同样是行不通的。其实,“等、靠、要”思想的核心就是因循守旧,消极依赖。这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分有害的陈腐观念,它制约了西部人施展聪明才智,压抑了西部人的积极创新精神,不利于走出一条有西部特色的开发之路。对此,媒体要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注重奋斗精神,创新思想的传导,要以敏锐的目光发现和挖掘群众中出现的富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倡导新观念、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并予以大力宣传。使“以创新促发展,靠奋斗求发展”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page_break]

三是防止盲目冒进的无序开发,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开发观。头脑发热,盲目上项目,重复建设,最后招致经济建设的严重损失,这是我们在过去时代有过的教训,教训也使我们聪明起来。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的新闻媒体有责任引导干部和群众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开发观。我们是需要展示西部大开发的灿烂前景和良好机遇,是需要激发西部人不满现状,寻求富裕之路的热望和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奋发努力,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但是,我们必须尊重科学,尊重现实条件。我们的宣传报道不能满足于仅仅展现西部的各种优势,还要深入分析这些优势,在现在,在将来这些优势各自会发挥怎样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看准备上什么项目,还要看这一项目是否为市场所需?何时为市场所需?我们要重视发展高效、高质型经济,从世界经济、全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重视西部地区之间、西部与东部之间的经济互补,发展具有真正经济效益的特色产品。制定出有序发展的规划,使我们作出的开发决策更为科学。

四是避免急功近利的掠夺性开发,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观。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新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是关系子孙后代幸福的事业,也是在世界步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在西部大开发中,吸纳世界先进的科技经济成果,重视西部开发与国际发展潮流接轨,加速西部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西部大开发不能再走简单的资源性开发,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已经成为主流社会的共识。新的形势要求西部大开发要有新的发展观,媒体要大力倡导和宣传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观,讲明依赖有限资源,急功近利搞开发的严重危害,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在保护好生态、水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建设,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全民、全社会所普遍认同的观念。

三、开发决策的参与者

西部大开发是深刻影响西部人民和全中国各族人民未来生活的大事业。人民群众对开发决策的积极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使然,同时,民众参与决策也才能真正调动起广大群众投身西部开发的积极性。而公众参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众传媒实现的,大众传媒为决策的制定集思广益,为决策的推行提供有利的舆论环境,对决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信息反馈,其作用贯穿于整个决策运作的全过程。具体来说,新闻媒体在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当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决策的制定进言献策,提供决策机构和社会各界沟通的通道。一段时间以来,大众传媒在为西部开发献计献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有的组织专家、学者访谈,有的专门组织召开研讨会,有的通过开设各种新专栏,新节目,新版面对社会各界发表的开发思路以及开发对策、举措等进行报道。这些有益的报道不仅宣传了大开发,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发表自己看法的讲坛和机会,向决策机构提供了来自社会各方对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呼唤和凝聚起了众多的智慧和力量,帮助***府解决了不少在制定开发决策中出现的盲点和遇到的问题,起到了群言群策,集思广益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使开发决策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二是为决策的推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正确决策的产生离不开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正确决策的推行同样离不开大众传媒所给予的有力的舆论支持。正是新闻传媒对西部大开发的大量报道,包括对中央精神的传播,对各地开发决策、措施的介绍,对开发实践中产生的先进经验的推广和出现的教训失误的总结,才使***中央和各级***府关于西部开发的各项方针、***策、具体工作部署深入到群众中,并及时解决了干部群众在开发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为开发决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为实施决策的效果提供信息反馈。开发决策的实施总要产生一定的效果,正确决策对西部开发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决策中的失误也会通过对社会造成的损失而暴露出来。媒体要及时向人们提供开发决策实施中的效果反馈,使公众,特别是决策机构真实、全面、准确地把握决策实施中的情况,以加强其正面效果,修正其负面影响,并从而优化,调整下一步的决策,如此不断往复,前行,使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运作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信息资源的服务者

信息服务本来就是媒体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近年来,我国许多新闻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也纷纷对新闻传播的实际效用和为公众、为社会服务的水平给予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关注。新闻信息传播为公众服务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媒体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领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向公众提供与开发有关的各种信息服务。新闻媒体在西部大开发中不只是一个宣传员,还要当好服务员。为开发大西部建立广阔的信息平台。这里,要特别注重新闻信息为西部开发、为公众服务的贴近性,实用性。要深入实际,多了解群众,多接触投资者,看看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比如,他们对中央和地方西部开发的具体***策哪些方面最为关注,最想了解?对西部投资环境的哪些方面最为关心,最感兴趣?对改变西部面貌哪些方面最为迫切,最想知晓?等等。只有把信息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才能真正有助于西部大开发。

二是为内引外联铺路、搭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部大开发要求打破地区封锁,发展横向联合,使东部地区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营销优势同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也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出发点。西部大开发单靠西部当然不够,还需要吸引国外及西部以外地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的参与,需要努力促成东西部地区的合作。对此,媒体有责任为促进横向联合牵线搭桥,当好内引外联的搭桥者,为西部大开发服好务。我们也可喜地看到,一些媒体专门为此开辟了专栏,增设了服务类节目,积极为商家、厂家,国内外的企业家及时传递西部的优势项目,***策投放以及有关的投资环境信息,及时报道西部大开发中的各种商机,为吸引外部的开发商来西部参与开发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

五、有序开发的监督者

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负面问题,对各级***府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加以揭示,开展批评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新闻监督具有及时性、公开性、广泛性、典型性特点,它把工作中、社会上个人或单位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迅速、公开地加以批评曝光,并借助传媒广泛传播,很快形成社会舆论,使不法行为、不良现象成为众矢之的,使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错误及时得以纠正,这是一般的群众来信、来访,甚至***纪国法处分也难以达到的。新闻监督虽不具有法律监督、***内监督的强制性措施,但它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道德舆论攻势,使那些“不怕上告,就怕见报”的坏人坏事无处藏身,从而辅助其他强制性手段有效地遏制社会不良现象的蔓延。另外,新闻舆论监督还可以及时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督促有关部门改进工作,纠正失误,调整决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当然需要媒体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有效武器,规范、保证和促使开发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具体来说,西部大开发中的舆论监督主要是对掌握权力的国家公务人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其次,是对各级***府机关行***行为的监督;再次,是对社会各单位、个人活动的监督。其目的是批评、揭露社会上各种影响西部大开发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西部开发的社会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

六、未来历史的记录者

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机遇,新闻工作者用自己的报道关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用各种新闻手段及时记录下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事件,真实而全面地报道、反映这一伟大的实践,成为未来历史的记录者。作为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与参与者,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新闻史官,新闻媒体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不辜负时代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呢?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和新闻报道水平。西部大开发对于全社会,对于我们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有很多是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的东西,这对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就新闻事业来说,新世纪的我国新闻业已经从传统的以报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共同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成长,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扩大了新闻的报道领域,丰富了新闻的表现手段。给传统的新闻运作方式、方法乃至报道风格都带来了冲击,新闻手法日益丰富,新闻技术手段也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才干,打开新视野,才能较快地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新闻报道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二,戒除浮躁,深入基层,报道西部人鲜活的现实生活。要真实地记录好西部开发这个重大的历史进程,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是浮在面上做做表面文章。而要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花大力气。要深入群众,注意透过轰轰烈烈的表面造势现象,关注各地开发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人物,对这些新的现象和问题还要加以冷静而理性的分析思考,并将其深入地而不是表浅地,真实地而不是虚幻地,鲜活地而不是陈旧地展示出来。一方面让全国和全世界受众通过我们的新闻报道切实了解西部大开发的现状、进展和碰到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历史留下一份真实的、有价值的西部大开发记录。

第三,善于发现、捕捉有特点的历史镜头,留下精品。开发大西部,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如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为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展开了一幅崭新的历史画卷。如何在这幅画卷上留下精彩的篇章,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照搬模式,人云亦云,决不是好的选择。而只有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之中,透过开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发现,捕捉那些有特点,有典型意义的场景和画面,并充分、深入、真实而生动地加以表现,才能作出真正的新闻精品,留下西部大开发最为精彩的历史镜头。

参考文献: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J].新闻战线,2000(10).

陈力丹.关于西部大开发宣传的几个问题[J].新闻界,2000(4).

陆彩荣.为西发展当好舆论先行——西部大开发中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J].新闻战线,2000(4).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领导干部;管理能力:提升

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民主参与性与全面渗透性,日益成为民意、民权表达的重要平台,从而改变了公众诉求表达和***治参与的方式与机制,使***的执***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工作的新要求,***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管理能力以及与民众沟通的艺术水平,以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主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曾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同志在中央***校讲话时也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当前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的六个方面的能力之一。

一、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正在担负起新闻宣传主力***的作用。然而,新媒体是双刃剑,利弊共存。挑战携机遇悄然而至。

(一)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新机遇

新媒体成为***和***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治的重要途径,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新媒体发挥着“信息传递员、文化宣传员、权力监督员”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科学执***、民主执***,集中民智、汇聚民意。***指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渠道。”***依据网络信息,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出批示。每年“两会”,网民都会以“我有问题问***”等方式,共商国是、建言献策。

第二,传播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和***府都十分重视抢占这块舆论的新阵地。如人民网的“中国***新闻网”、北京市的“千龙网”、湖南的“红网”等。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民间舆论常常在新媒体上进发出强大力量,形成很高的关注度、号召力。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受阻、拉萨烧暴力犯罪事件、汶川大地震,亿万网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和***府站在一起,其自发的爱国言论和行动,让全世界刮目相看。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评论:“中国互联网再次证明其主流地位,不是靠行***级别,而是靠强大的信息整合方式及对2亿多网民的影响力。”

第三,加强舆论监督,保障权力在法治环境下运行。如华南虎事件、抗震救灾中卫生厅干部打人事件等。今年下半年,人民网与中组部监督局合作,开设“12380网络举报中心”,收集群众举报官员腐败和不作为邮件,为反腐败开启一扇新窗口,提供一个新途径。

(二)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新挑战

新媒体以它独有的信息生成方式、传播方式,挑战传统的话语体系,改变了***和民众之间的互动方式。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管理形成挑战。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网络和手机传言:“中国地震局警告,北京5月12日晚将出现二至六级地震。”这条假消息一度引发群众恐慌。尽管相关部门多次辟谣,也很难立即消除负面影响。领导干部遇到新媒体这一新事物后,面临着判断、决策、治理等一系列新课题,这是对***的执***能力和执***水平的考验,特别是对***的领导干部如何科学而理性地面对新媒体,运用民主***治利器,占领舆论阵地,把握舆论导向,引导社会热点,化解社会矛盾等执***能力的考验。

第二,对***的执***地位形成挑战。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办法。”西方媒体也曾扬言:“互联网的出现使中国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要用互联网崩裂中国的长城”。什么功、、、等***势力,在境外开办了***中文网站;拉萨暴力事件后,西方媒体把一张武警在影片中扮演僧侣的历史照片当作新闻照片,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在国外激起轩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互联网上的影响与反影响、渗透与反渗透、攻击与***击将更加频繁。和敌对势力的斗争将长期而艰巨。我们一旦失语,就会丧失舆论的主导权,扭转劣势的难度将会成倍地增大,***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就会受到更大的挑战。

第三,对意识形态管理形成挑战。伴随新媒体的发展,中国社会已出现新的舆论形成、发展机制。在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等方面,传统媒体正逐步让位于新媒体。网民对社会的真实印象、对公共权力的真实评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当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民主诉求不断积聚,在一定时间内突然进发,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可能会超过一个社会的承受能力。如何将激涌的民意控制在国家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在实现民意充分表达的同时,又避免因民意的过度表达而冲击***府权威、引发***治冲突,将考验领导干部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二、领导干部在新媒体条件下提高管理能力的对策

新媒体对领导对象环境的改变,源于信息技术的民主化提供了***治民主化的方式与途径,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与手段来应对新媒体环境的挑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管理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手段和途径,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一)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

领导干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只有强化信息素质,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不断探索信息时代领导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领导方式,才能提高科学执***的能力,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通过信息教育,领导干部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他自身学习和工作决策的意识、觉悟和心理等品质,可以称为“信息品质”。信息能力和信息品质两位一体构成了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良好的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中人们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尤其是担负着领导和管理责任的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电子***务的推行,科学、民主、高效、公正、透明日益成为信息时代执***的最基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执***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执******职能的有效履行,有赖于适时、准确的信息。领导干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只有强化信息素质,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不断探索信息时代领导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领导方式,才能提高科学执***的能力,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领导干部信息素质培养,要通过参加专业教育和讲座教育来实现。专业教育是领导干部在学校教育培养的形式下,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起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的内容应当包括网络信息应用和管理方面的案例和知识,使领导干部的知识学习和工作实践自然地联系起来。讲座是领导干部信息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学习手段。通过经常化、制度化的信息教育讲座,领导干部可以及时了解世界信息应用前沿的最新成果,了解同行在应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具体应用方案,从而为加强和筹划所属单位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拓宽思路。所以,要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信息素质的继续教育,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让领导干部积极参加有关学习班、专业讲座、业务培训等。培养竞争意识和及时占有信息的能力,不是通过几节专业课程和几次概念讲座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平时要注意自我培养和学习。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参加远程网络教育,有效地配合自学。只有这样的学习培养,才能培养发现信息的敏感性,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精华,使领导干部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分析、判断、交流能力,拓宽获取与利用信息的渠道。

(二)提高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

信息学认为,信息渠道是信息源的信息能否高效到达信宿、也即信息接受客体的关键。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其开放性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高效的信息渠道,其社会话题聚焦和事件组织有着匿名性、互动性、即时性、突发性等特点。处理和把握控制得不好,对正常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很容易造成冲击,甚至引起社会混乱,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尤其是由此引发的群体性***治性突发事件,对于社会的稳定破坏极大。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有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努力研究并提高网络时代引导舆论的思想水平、知识修养和相关技术。积极探索新条件下做好民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改进网络舆论宣传工作,正面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将网络互动的话语主导权掌握在执******的手中,保证改革、发展大业健康有序进行。

(三)提高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

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包括探寻、理解、分析、表达各种信息和想法、把握互动关系的能力,缺乏沟通能力就无法进人网络互动状态,更无法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换句话说,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受者两端。”因此,在网络传播中,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已经模糊化,因为它既包含了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包含了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而且可以相互转化。领导干部具备了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在与民众的网络互动中既侧重于从***的执***角度考虑问题,又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进行对话交流,既体现了网络言论的平等又容易掌握网络互动的主控权。在自觉勤奋的网络互动中吸收网络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执***能力。

(四)提高直面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能力。

针对新媒体中出现的汹涌民意,一些领导干部往往采取回避、拖延、捂盖、封堵等方式。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使自己陷于被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问题,直面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一是要对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真相。二是要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三是要以新媒体的速度与新媒体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澄清事实真相,报告***府对于问题处理的意见、结果等。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民众的激愤,铲除谣言滋生和传播的土壤,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五)提高主动了解舆情、引导舆论能力。

新媒体表达的信息和舆论形成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它反映的是原生态的民众的声音,因而新媒体舆情是社会上各种矛盾最直接的反映。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了解新媒体舆情,并由此发现和洞察各种社会矛盾,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化解这些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可以避免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害。同时,及早了解新媒体舆情,还有利于***府抓住舆论引导的时间和机会,尽早地对新媒体舆沦进行引导。***府网站是舆论引导最权威和最有利的工具,应运用***府网站建立常态的***民互动协商机制。在新媒体舆论存在争议以及谣言四起、公众迷茫的时候,人们最希望得到权威、真实的信息。这时候***府网站应该站出来,在第一时间***府***的信息和观点,及时回应民意诉求,与公众进行充分地对话、交流与沟通,实现***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六)提高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电视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手机媒体

新媒体,是指最近十多年因为传播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采用不同传播方式的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两大类,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信息与娱乐两种重要的功能,网络催生出了日益流行的新的娱乐形式和娱乐浪潮,改变着人们的娱乐习惯,塑造出新的娱乐文化形态,娱乐文化开始进入“数字化生存”和“自由化传播”的新时代。与此相对应,娱乐文化促进了新媒体走进了千家万户,它是新媒体成为颠覆传统媒体统治地位的最有力的文化武器,甚至可以说是新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显然,就这一新型的媒体文化传播形态而言,娱乐游戏甚至比信息传播更显得突出和重要。

一、网络电视,互动的电视狂欢

在传统的电视娱乐中,狂欢是单向性的,观众只能接受“狂欢提供者”提供的“狂欢形式”和“狂欢内容”,没有选择更没有互动。但随着网络电视(IPTV)的出现,传统的电视娱乐方式将逐步被改变,观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娱乐主人”,电视娱乐变得“随心所欲”。

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数字化宽带网络传播信息和节目,以家用电视机或电脑为接收器,给人们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媒体形式,它集合了传统电视传输节目的优势,又克服了传统电视单向传输的缺点,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IPTV不仅变革原来电视用户的收看模式,还极大地推进网络用户的发展,IPTV是互联网与电视这两种新旧媒体的最佳融合。”在中国,IPTV虽然刚刚起步,但势头看好,“根据易观国际数据分析,中国网络用户今年预计可达1.2亿,其中宽带用户3400万,手机用户今年可达4.02亿,到2008年,中国IPTV用户将达到855万,其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至400亿元。”“中国电视观众的互动性、个性化消费需求在逐年增强,据麦肯锡提供的数据,年轻人在互动媒体上的消费时间是成年人的5倍。”IPTV的互动特性正好契合了年轻观众的个性需求。IPTV可以提供时移功能、视频点播、信息浏览查询等互动服务,使电视观众随时收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让大众的电视成为“我的电视”。“现在很多人把IPTV称为TV2.0,它代表着下一代电视的发展方向。”

在娱乐节目的播出中,互动性是网络电视最主要的特征,也被人们称为“视频点播”。网络电视的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显然,网络电视颠覆了传统电视观众的“受者”定位和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使传播者和接受者不断地发生位置的互换和移动。目前,从各大城市已经开通的网络电视提供的节目单来看,应该说,电视频道和用户需求都大大集中在娱乐节目的选择上,音乐、电影、电视娱乐节目和娱乐资讯的互动点播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播出和收视份额,网络电视所呈现的是家庭娱乐的新平台与新世界。

网络电视多少有点令人激动和向往的娱乐世界,与传统电视娱乐节目相比,网络电视的每一个用户既是使用者又是生产者,他们可以对选择的节目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第二次加工、编辑,并进入与其他传播者、收看者互动的状态。所以,网络电视将促使传统电视节目从“大众化”向“小众化”转变,并且人人都变成了电视工作者和娱乐传播者。

二、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狂欢

人类的游戏活动开始于原始时期,游戏是人类克服自身所处的各种困境和放松身心甚至逃避现实的最好方式,也是娱乐文化的核心。如今,世界虽然发展到了网络时代,人类的游戏也由原始时期的实在工具游戏发展到了虚拟的网络游戏,但人类对游戏的心理需求不仅没变,而且紧张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来获得,网络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游戏场”,娱乐的“另一个迷人世界”。

所谓网络游戏,就是“玩家”们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像性的传播与接收优势,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兼容,进而通过数字化对***像与故事重新构造,形成新的以自我“随心所欲”安排为中心的虚拟世界的游戏,具有对人“心理抚平”和“自我幻想”的娱乐功能。玩游戏是大众娱乐中最令人“心醉神迷”的“狂欢节”,也是自我快乐的“乌托邦”,它消除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苦海”而带给人类幻想生活中的“快乐”。“游戏是亲密而安全的——我们分享着自己最深层的幻想,但却没有人知道我们究竟是谁。总之,这种使人产生幻想的驱动力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驱动力。互动游戏允许我们做的就是分享我们自己的幻想(匿名而且安全),在它们上面构造幻想并且实施它们。”同时,由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产生的文化与心理上的压力和控制也在虚拟世界的游戏中被颠覆和解构。“在电子游戏中心,正常的权力关系——在其中,现实/社会控制支配快乐/自我控制(从字面上说是被自我控制,而非控制自我)——是暂时的,但重要的是它是被逆转的。”“玩游戏时的那种身体的紧张状态产生了享乐的时刻,这也是规避意识形态控制的时刻。”

从游戏特点上来说,网络游戏具有超时空、开放性、隐蔽性、自主性、互动性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好是娱乐活动“无强制性、自由性”的集中表现,正符合人们追求文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网络游戏具有对现实进行一种可以乱真的虚拟现实功能和虚拟社区功能,比如作为网络游戏重要形式的MUD网络游戏(俗称“泥巴”)就是如此。“MUD指的是多用户网络地牢(游戏)(Multi―UserDungeon)或多用户域(Multi―UserDomain)。在地牢游戏中,游戏者选择一个名字和一个角色,然后行走于模拟世界的虚拟空间之中,并且在此可以与其他的游戏者进行实时交流。这些游戏可以使一些人深陷其中。它们可以让人感觉好像经历了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包括性别转换。”⑥玩家在这种游戏中就可以虚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社会,扮演多种角色,故事进程虽在玩家的“控制”之中,情节发展却又极其不可预料,由此能够满足玩家“控制”与“猎奇”的双重心理需求,达到一种虚幻的心理。

网络游戏的种类繁多,诸如智力游戏、动作游戏、体育游戏、冒险游戏、模拟游戏、游戏、计谋游戏等等。但网络游戏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使人健康、欢乐、放松,而且能培养玩家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充斥其中的又有大量的传播暴力、***、邪魔等有害文化,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许多人非常担忧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血腥和暴力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据统计,目前网络游戏用户仍以青少年为主,16岁至30岁的用户占总网络游戏用户的87.4%,“网游猛于虎”是一些人形容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毒害的程度,而且沉溺于网络游戏会让人成瘾而难以自拔,“网瘾”已经成为一种大面积流行的心理疾病,更可怕的是,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内容的模仿而导致的失足和犯罪。

三、网络文学,文学中的“卡拉OK”

网络文学的出现几乎“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传统文学作品被发表时的“过三关斩六将”的审查“退场”,典型的“你方唱罢我登台”的自由的文学“演唱会”“登场”。

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不管是从BBS的“灌水”还是到利用传统文学形式的“一唱三叹”,或者是网络聊天室的“神侃”,网络短信“博得一笑”的“言子”,想说就说的“博客”等,都改变了文学的传统特质,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这种方式用“文学演唱会”或者文学中的“卡拉OK”来描述应该是比较贴切的。这个方式的关键之处就是文学创作由“青灯下的独影”变成了“演艺场上的喧哗”,也是一种游戏作乐的“蒙面舞会”,文学的“跳舞者们”不知道另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和真实情感。简言之,在网络文学中,文学的自我抒情功能被削弱,而游戏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娱乐狂欢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心理依据,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输入与声音、***像、卡通动画、流行歌曲等结合起来,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地自由自在地发送到你想要发送的地方去,与其说是在寻求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不如说是沉浸在游戏的、虚拟的、叫人猜自己是谁、性别和年龄、真情还是假话的“放纵”之中。在网络文学的传播中,不管是网络文学的传播者还是所谓的接受者,所有这些“网民”的心态几乎都趋于一致,即以游戏的、好玩的心态参与其中,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心灵的启示”和“审美的感受”。有论者就指出:“网络文学创作有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冲动的迹象。因为从技术的角度说,电子传播更适于艺术中的‘游戏’倾向,其追求瞬间性的感官效果,画面的迅速切换消解了人们心中对于永恒性的崇拜。于是有声有色的高强度感官刺激则在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欲望的同时,使原先向往纯美与崇高的理性思维麻木了。”即使从网络文学中那些海量的从写作手法上带有传统文学印痕的小说、散文中,我们通常也只会感受到网上阅读的和轻松,感到一种大家争唱“卡拉OK”的拥挤、散漫、嘈杂和自由。这样,网络文学就具有了表达上的“随意”、“戏仿”、“谐谑”和“拼贴”的游戏化特点,带来了许多不合传统汉语语法,颠覆传统言说规范的“新词语”或者新的“表达法”。

实际上,网络文学不需要真正地阅读,只需要感官去感受,它并不强调阅读思考,而通常只会给人娱乐,它并不强调文学性,而追求点击率,何况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人机共同体”式的电子界面的文本,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符号,而实际上是一种***形符号,本身也无法令“读者”深入其中,电子界面的光与色的变化、闪烁,各种***形和动画穿插其中,都只能让“读者”眼花缭乱地“观看”而很难深文隐蔚地“品味”。比如,网络媒介所带来的网络文学特有的超文本性,就使网络文学具有多种叙事方式、多种情节进程、多种故事结局,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喜好,“卡拉OK”式地多声部游戏和喧哗。超文本式的“链接小说”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固定的情节发展性和人物关系及阅读确定性,强调了读者对原作者的小说文本和人物关系随心所欲的“分割”、“跳跃”、“粘贴”、“改写”和“逆转”。“数字化文本易于导致文本的多重作者性。文件可以有多种方式在人们之间交换,每个人都在文本上操作,其结果便是无论在屏幕上还是打印到纸上,每个人都在文本的空间构型中隐藏了签名的一切痕迹。再者,超文本程序鼓励读者把文本视为他或她可以在其中创立自己的链接的符号域或符号网,这些链接可能会变成文本的一部分,而其他读者也可以尾追或随意更改。这些程序使人们能在全文或一组文本中查找单词或短语,并添加进文本或保存。结果产生一个新文本,把作者原来不想放在一起的词语放在一起。读者以自己的词语层序代替了作者的词语层序。”

非常明显,与传统线性文本理性的、有秩序的重‘阅读’、‘思考’,追求阅读意境和审美欣赏相比,超文本是娱乐的、游戏的,重技术“操作”、“狂欢”,拒绝思想深度,是非常平面化的文本。所以,网络文学提供给人们的或者人们参与的是娱乐而不是阅读,是玩耍而不是思考。它就是一个网上的“卡拉OK”厅,或者是一个网上的“蒙面舞会”,人们尽情地游戏和喧哗,且捉弄那些严肃而传统的影子,拆毁社会人际关系和等级制度的高墙,但却又很难建设起新的文学写作和阅读的境界和秩序。网络文学就是一种狂欢化的娱乐体验,或者说是一种随意性非常大的“浅阅读”,光标的闪烁和***像的变幻使它不可能达到传统文学所特有的创作、阅读和审美的“理想境界”。

四、手机媒体,天下娱乐一掌间

今天,手机正在成为一种强势的信息传播和个人娱乐手段,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

手机短信:手机短信自2000年以来就成为“拇指一族”传播信息和娱乐的工具。如果说在2003年以前,手机短信的主要功能还在于单纯地传递信息,那么,自2003年以来,手机短信的娱乐功能则大大地发展,变大众化娱乐为小众化娱乐。在手机短信中,更多地传递的是生活娱乐类信息和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手机短信成为人们进行文字游戏的时尚舞台,还有随之而产生的手机短信文学,例如幽默笑话、节日祝福、和所谓的“黄段子”的海量般出现和流行,其新颖别致,机智有趣,大大地张扬了文学写作的通俗性、娱乐性、口头性和民间性,既幽默地表达和宣泄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各种情绪,又松驰了人们紧绷的神经,还形成了一种文学写作的“70字文体”。有调查显示,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平常人际交流是不会成为主流的幽默笑话的比例就高达51.2%,这充分体现了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是透着骨子的娱乐。幽默短信正是这种娱乐精神的体现。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幽默短信是短信文本中最受欢迎的,他们所追求的是娱乐、娱乐、还是娱乐。”

手机电视:美国手机开发商戴维·波斯特在概括当今最流行的媒体和预言今后最流行的媒体时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最流行:电视和手机。我们看重的是手机电视的未来。”11手机电视将成为世界公民的全民“娱乐运动”。在经济发达国家,手机电视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普及着。在美国,手机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观看300种定期更新的电视节目,其中包括儿童节目。至2005年,美国手机电视用户达到130万户之多,2006年突破了千万。在中国,手机电视刚刚开始起步,如今并未成为普遍的娱乐形式,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普及和流行。中国最早建立手机电视娱乐平台是从2004年初开始的。2004年3月,中国手机娱乐第一门户——空中网就对78届电影奥斯卡颁奖典礼进行了全程手机电视直播。自那以后,国内的通信公司和电视媒体开始大力把手机电视推到公众面前。2006年以来,各大电视台和移动通信公司加快了开发手机电视的步伐,上海文广把已开通的手机电视的包月资费从300元降至10元,让手机电视迅速进入寻常百姓中,且可提供东方卫视、广东卫视等16套电视节目,直播、点播类的***G精品栏目以及体育比赛、影视剧、综艺(如“舞林大会”、“创智赢家”)等节目。12月,中央电视台的手机电视频道开通,可提供多达400多个电视栏目,平均每年170余场大型活动的丰富新闻与娱乐节目,提供用户直播、点播和***等服务。同时,为规范手机电视的行业标准,2006年10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了手机电视的第一部分国家标准,为手机电视的大发展明确了方向。与手机电视发展同步,手机电影也出现了,据称,中国首部手机电影取材自戛纳电影节的获奖作品《青红》,这部手机电影共推出6个3分钟的系列电影片断。如果说这部手机电影还带有实验色彩,接下来的手机电影就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2005年,北京电影学院主办了“未来移动影像发展计划——首部征集式手机电影活动”,从1500个网友作品中选出了前10位作品,并将由李少红、徐静蕾等导演拍成手机电影。2006年10月15日,中国首届手机电影节颁奖典礼举行,评出了《黑白》、《钢丝》、《父亲》、《案板江湖之烈火金钢》等最佳导演、故事和创作大奖。

手机游戏:2006年底,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在成都落下帷幕。在这次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手机游戏的发展成为了一大亮点。2006年是手机游戏娱乐发展极为迅猛的一年,据会议公布的材料,2006年国内手机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4.8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同比增长高达50.2%,而2007年手机游戏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40亿元人民币。目前,手机游戏正在成为传媒娱乐业的主要品种之一,手机游戏用户正迅速地增长,已经成为青年时尚一族的热门娱乐活动。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4

关键词 权力 意识形态 启蒙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 批判理论

崛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是英国媒介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批判学派的一个分支,与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相对应,这一小组被有些学者称为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学派。根据该小组主要成员之一格瑞格·费娄①的访谈,格拉斯哥媒介小组其实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派,它主要是一学者群,他们在一起从事媒介研究,其成员既包括媒介内容生产加工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也包括其它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它以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依托,以社会学的方法对媒体、***府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故此而得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格拉斯哥媒介小组对新闻的真相、媒体与舆论的形成、权利与控制、灾难与危机报道、精神病与自杀等重大而敏感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推出一系列经典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新闻三部曲《坏新闻》(1976)、《更多的坏新闻》(1980)、《真正的坏新闻》(1982);以及《新闻:战争与和平》(1986)、《眼见为实》(1990)、《获取信息》(1992)、《大众传媒的巡回》(1998)等著作。在文化研究的***治介入和批判传统不断被改写、淡化甚至取消的情况下,②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成为固守英国媒介批判传统的一支生力***。WWW.133229.cOm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虽然由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组成,也没有统一的研究目标和宗旨,但他们却是基于一致的批判思想和理论出发点。他们的大多数成果也是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得以问世,所以他们的批判理论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梳理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研究***谱,不难发现其秉承着英国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传统;采用新受众研究方法;反思媒介的启蒙功能,强调媒介在促进民主进程方面至关重要的功能。在媒体空间日益被挤占和封建化的情况下,大众传媒与文化机构应该着力培育受众对于媒体现实和媒体幻觉的鉴别能力和相应的抵抗策略,继续现代性未完成的***事业。

一、缘起与目标:新闻、真相与权力

格拉斯哥媒介小组以电视新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敏锐而犀利的笔锋“穿透了新闻媒介表面上所声称的中立和平衡,发现新闻报道中充满偏见和限制的事实”。③因此,格拉斯哥媒介小组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围绕电视新闻生产过程的信息采集、信息传播、信息接受和信息控制等。格拉斯哥媒介小组主张,无论电视新闻看上去多么自然、真实和即时,它仍然是一种社会性构建的伟大创举。④换言之,新闻并不代表真相,新闻是一种构造的真实,是一种事实的外表。格拉斯哥媒介小组的研究目标,就是要考察媒介控制和媒介影响问题,进而促进媒介和传播领域里新方法的发展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是对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达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⑤新闻既然是作为一种叙述的文本,作为一种话语的建构产物,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那么新闻中出现的***像和符号就不可避免地传递着一种共享的文化价值和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业规范。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不仅对新闻中出现的***形、符号、呈现方式等诸多方面作文本分析,而且还对新闻作话语分析,深入新闻语言的结构以及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从细节入手,揭示特定新闻得以生产的语境、背景和动机。

以bbc为代表的英国电视媒体向来以客观、公正和中立著称,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对英国媒体在1982年“福兰克岛事件”中报道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bbc不仅受到英国保守媒体的攻击而且受到英国***府的诘难,bbc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报道方式,甚至改变立场。对北爱尔兰的媒体形象研究发现***府部门对新闻的控制——***府对不同新闻记者采取等级制度,以影响不同的受众群体;***府通过媒体对不同事件给予不同的显著报道而避重就轻,藉此对新闻信息和传播进行控制。对1984年的煤矿工人罢工事件分析,发现***府控制媒体虚假和歪曲信息,影响罢工工人形象,进而瓦解罢工活动。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每一项研究都直指媒体的要害,其目的在于揭示新闻生产与权利之间的真实关系。

所以,新闻并非真相,新闻并不像它所宣扬的那样客观和中立,新闻只是真相的一部分或者是歪曲的了事实。新闻的生产过程是各种权力和利益争斗协商的过程。

二、方***:新闻游戏与接受分析

批判学派的受众研究自戴卫·莫利在《举国关注的观众》一书中采用的民族志受众研究方法以降,进入了所谓的“新受众”研究时代,即接受分析。其显著特征就是回归文本的社会语境以及强调受众在文本解读时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在方***上继承了新受众研究的精髓,但又不排斥经验研究的一些优点,体现出了方***上的创新和突破。约翰.埃尔德里奇坦言,“我们工作的重心多聚焦于信息内容分析,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⑥

首先,传统的受众研究大多遵循刺激—反应模式,重视媒介影响的结果,也就是媒介效果分析,而忽视对信息内容的分析以及这些信息如何与特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联系。其二,斯***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虽然为批判研究提供了定性分析受众类型的有效阐释框架,但是忽视了文化语境中的权利结构对受众的控制。霍华德·h·戴维斯指出,“虽然大部分文化研究对占统治地位的观念进行了含蓄或明确的批判,但它未能很好地说明由某种商业、***治或文化环境决定的研究成果与文本意义之间的关联,也未能说明这些研究成果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时间中对受众的意义。由于文化研究仅靠文本的突发性解释想象力,所以除一些显著的例子之外,经验主义受众研究是被忽视的。”⑦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受众研究一方面竭力避免霍尔模式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力***克服定性研究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的缺陷。因此,在他们的受众研究中,“将两个议题看作是关键性的。第一个是信息如何确切地使接受者信服的。由此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是:一条信息是如何对一组人群起作用而对另一组人群不起作用?”⑧为此,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设计的研究方法是让受众策划自己的新闻节目。具体说来就是,给受众一个既定的议题或者新闻剪辑***片,该议题为重大新闻事件且发生有一段时间;假设受众就是新闻记者,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写出有关这个议题的新闻报道。然后检验受众的报道与媒体报道就同一议题的相关性。换言之,就是要揭示媒体报道如何影响人们特定观念的形成过程。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以1984—1985 年发生在英国的矿工罢工事件作为研究,将受众在罢工一年结束后写出的新闻报道与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电台(itn)的真实新闻节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首先,“每个小组的陈述不仅反映了新闻的主题内容,而且反映了报纸标题的结构”。⑨也就是说,人们能够回忆新闻中的重大主题。但是人们对新闻报道的认同与否却不尽相同。其二,“受众对新闻的理解是非常复杂的。文化、逻辑和经验的成分都可能融合在个人对新闻报道的评价当中。”⑩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采用新闻游戏和接受分析的方法,其优点在于:首先,它揭示了受众的“事实”、“理论”是由媒体提出来的;其次,新闻游戏能够检验人们复制媒体语言的程度;第三,它能够探寻人们记得媒体报道的一些“事实”或者“单个词语”的程度。11不仅如此,他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以广泛的主导意识形态和社会等级***策的观点的连续研究,表明可以在特定的传媒讯息与已完成的诠释之间建立起一个清晰的、长期和共同保持的关系…这就使得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在这种诠释和由社会地位及经验决定的反应之间,建立了连续一致的关系,同时还认同了传媒讯息和改变态度及观念之间的关系。”12

简言之,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将受众置于广阔的文化和媒体背景之中,在微观上采用接受分析和内容分析,从宏观上揭示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这种方法有助于揭示媒介的中长期影响,即媒介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社会问题显著度的关注,而且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对外界事物的重构。

三、媒介观:意识形态批判与现代性启蒙

众所周知,传播批判学派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因对受众的过分悲观,寄希望于文化精英,由此陷入了高雅艺术对抗文化工业的永恒悖论之中,从而失去了解释现实、变革现实的意义。英国文化研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实现从审美向***治的转换,发现媒介是意识形态的角斗场,重新确立受众的主体性,从而开创了英国媒介研究新的范式。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与英国媒介研究的总体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即“它对于媒介厕身其中的社会应该是如何的总是有一种不安的考量。这种对应然问题的不断求索,使得对媒介能够和应该发挥什么功能的问题从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13

首先,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秉承着英国媒介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传统。对媒介的意识形态再发现是斯***亚特·霍尔对英国媒介研究的重要贡献。霍尔认为媒介是表意的工具。媒介通过表意过程建构社会现实。媒介一方面塑造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规范,使其成为大众的一种自觉共识;另一方面媒介又趋向于代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阶级的利益。在这一方面,媒介可以被说成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阿尔都塞语)。但是,“霍尔的工作偏离经验研究,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关注受众对意义的建构而忽视了权力结构对受众的宰制。然而,权力结构像所有权和控制权一样是关键问题,霍尔放弃探讨谁拥有这个社会、谁控制这个世界,反而关注人们怎样建构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意义”。14换言之,霍尔只关注微观的权力控制,而忽视了宏观的阶级结构。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认为受众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受众的任何解读都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语境。因此,媒介研究不能离开意识形态批判。因为“意识形态已经不是某种既有社会结构或秩序的后续反映了,它伴随着建构社会结构和秩序的全过程,并在此过程当中始终是有所作为的。”15所以,对媒体作意识形态的分析首先就是要确认眼见是否真实。然后,进一步分析意识形态如何作用于社会媒介和日常生活。

其二,在市场体制下,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企业,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本性。市场作为一种***的力量一方面促进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也造成消费文化盛行。消费文化的泛滥导致文化的同质化趋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盛行。其结果是“意见的自由市场”难以形成,从而对民主进程造成威胁。在西欧的公共媒体制度事实上已经瓦解的情况下,公共领域有进一步被封建化的危险。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作为“第四力量”,如何实现其维护公义的社会责任,如何更好地担当看门狗的角色?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犀利地责问媒体的社会责任。格瑞格.费娄认为:“媒介已经丧失掉它的批判锋芒,已无力对其栖身的社会进行批判性的评论”。16因此,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主张媒体在促进民主进程方面应当发挥教育和启蒙的重要功能。因为“明达而非武断的公民群体是民主***治成熟的前提。大众传媒与我们文化机构的其他部分,尤其是教育机构一起在这方面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17

第三,在现实社会中,传媒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时常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完全对立。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传媒常常牺牲教育功能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其结果是市场上媚俗化、低俗化的娱乐性媒介产品泛滥,从而导致众多媒体,一个声音。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将媒体的教育功能与社会的现代性和人的***相联系,主张媒介应该服务于公众的认知活动并开启民智。因为它与社会进步和人的***休戚相关。

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格拉斯哥媒介小组认为人类惟有坚持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普遍怀疑精神,才能从社会约束下***出来。人们通过媒介对社会的认识,需要辨别媒介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控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媒介的意识形态再发现就是回归被压抑的人(霍尔语)。正是基于这样的媒介观,格拉斯哥媒介小组超越了单纯的意识形态批判,体现出了普遍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在英国文化研究陷入迷雾之际,为传播批判学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们的研究既有理论上的思辨,又有经验研究的实证分析;既继承了新受众研究的精髓,又有所创新和突破(新闻游戏);既关注媒体的社会责任,也重视媒体的教育功能;既探讨微观的权力控制,也剖析宏观的意识形态影响;既关注受众的接受过程,也关注媒介影响的中长期效果。就像任何理论建构一样,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远非无懈可击。对该理论的批评集中在他们的方***上。18尽管如此,瑕不掩玉,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以其锐利的批判锋芒和厚重的人文关怀为传播批判学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正如凯瑞所言,“关于传播的现代思想—无论是肯定的还是批判的—揭示了同样的贪婪。传播的批判理论必须确认我们眼前之所见,并构想一个起码更令人向往的世界,以超越现在。”19

注释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5

摘要 在信息传播新技术***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传播学领域一大研究部类/范畴的媒介分析,正清楚地凸现出现实意义。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成果。本文试***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特点。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梳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主要通过对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并对两本近年来出版的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来从论文和著作这两个层面,探讨中国大陆传播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的研究成果,透视其概况及特点。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本文的局限性在所难免,其对研究成果的梳理,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媒介分析、信息传播新技术 Abstract At present, as waves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rge forward throughout the word, media analysis a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s demonstrating its significance. Worldwide, uses and impact of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for discussion, thus pushing forward research in the whole area of media analysis, attracting much academic attention to the area.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media analysis has also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have explored many issues in the area, resulting in many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urvey of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on the basis of that,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se achievements. Owing to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to limited materials available, the writer cannot possibly make a thoroughly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ll the media analysis achievements. Therefore, the writer chooses to carry out the study mainly through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fou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s in the country from 1996 to 2000, a similar analysis of the papers submitted to several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s since 1995, and a discussion of two recent books on media analysis. As the writer’s knowledge of and reading in the literature of this area of research are very limited, and the materials available are also very limited, this paper is bound to have some limitations. Omissions may also be unavoidable, but certainly not intentional. The writer offers this paper just in the hope of inviting more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the media analysis achievemen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Key Words: media analysis;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正文)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范畴,主要指的是对如下内容的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在西方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讯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诚然,传播学发展史上曾出现一些对传播学界有深远影响的媒介分析成果和理论,如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Harold Innis )的传媒的时空偏向理论,促使媒介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真正登堂入室的麦克卢汉(Marshall MacLuhan)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传媒理论,等等。但是,比起学者们反复挖掘、成果极为丰富的传媒效果研究或在许多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传播学研究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传媒内容分析来,以媒介技术本身为焦点的媒介分析,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原本算不上是一个显赫的研究范畴。然而,近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的浪潮席卷全球的社会现实,却使媒介分析的现实意义,清晰地凸现。因而,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 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虽然,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历史尚短,媒介分析领域中尚未出现象麦克卢汉理论式的独树一帜的、闻名遐迩的媒介理论。但是,我国传播学术界的成果发表、学术会议交流等学术活动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文。尤其是随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浪在全世界的高涨,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社会影响等媒介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在我国举行的一些传播学研讨会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不少新闻传播学学术刊物涉及的重要内容。此外,专门涉及媒介分析领域的书籍也已出现。 本文试***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输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拟通过如下几步研究,透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 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新闻记者》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中涉及媒介研究的文章篇数、在刊物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与论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这四家刊物的原因,仅是出于对三种情况的综合考虑:地域分布(这四本刊物,两本在北京出版,两本在上海出版)、兼顾主要面向研究界与主要面向业界的刊物、可行性因素(主要是指刊物对笔者而言的易获得性)。笔者丝毫无不重视其它新闻传播学刊物之意。 ■ 通过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进行这种梳理。这里笔者只可能把范围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几次学术会议,不敢妄求全面包括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所有学术会议。 ■ 通过对《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明安香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两本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探讨我国传播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研究在专著这一层面的成果。笔者坦承,由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而研究只能建立在对资料文献的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局限性在所难免,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一、 概况透视 透过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近年来的学术刊物的内容、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交流以及书籍的出版,我们可以领略学术界的研究动向。 I.1 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往往是人们观察学术界最新动态的一道窗口,因此,笔者希望先以分析若干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刊物为切入口(按季刊、双月刊、月刊排列),进入对于近期我国学术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 《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 年份 *总篇数⑴ *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⑵ 1996年 50 2;4% 1997年 46 7;15.22% 1998年 49 8;16.33% 1999年 50 8;16% 2000年 51 14;27.45% 总计:246 共计:39;15.85% 《新闻大学》(季刊) 年份 *总篇数 *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 104 5;4.81% 1997年 117 5;4.27% 1998年 117 4;3.42% 1999年 108 8;7.41% 2000年 119 13;10.92 总计:565 共计:35;平均比例:5.88% 《国际新闻界》(双月刊;1998年度第5-6期合刊) 年份 *总篇数 *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 114 19;16.67% 1997年 111 9;8.11% 1998年 99 13;13.13% 1999年 103 21;20.39% 2000年 97 26;26.80% 总计:524 共计:88;平均比例:16.79% 《新闻记者》(月刊) 年份 *总篇数 *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 298 6;2.01% 1997年 342 7;2.05% 1998年 339 7;2.06% 1999年 374 19;5.08% 2000年 427 31;7.26% 总计:1780 共计:70;3.93% 以数据点折线表示,媒介分析文章在这些刊物中所占百分比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下几点: 1. 这四种刊物在最近几年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常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2. 在四种刊物中,《国际新闻界》发表媒介分析文章最多,不但按篇数计算数目最大,而且在总篇数中所占百分比也最大。 3. 四种刊物中,《新闻记者》刊登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最小,但1999年起该刊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篇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 4. 1996年-1998年期间,《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 以上几点中的第一点显示了媒介分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刊物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它和《国际新闻界》的宗旨目标及特点有关。这一刊物以“透视环球传媒,追索今昔流变,拓展研究视域,提升学术品位”为其宗旨目标,具有重视国际传媒业最新动态、重视介绍国外情况的特点。自美国以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标以来,信息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迅速投入应用、因特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全世界范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猛烈、传统的传媒业正面对一场新的社会传播事业结构调整──这一切已成为国际传媒业近年来的新动态。而美国和一些其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使介绍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介绍这些国家传媒业近况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些显然都促使《国际新闻界》较其它刊物更多地刊登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文章。此外,自1997年以来,《国际新闻界》每年都有一期或若干期有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栏目,集中刊登有关文章。1997年第四期中有“最新传播技术手段研究专辑”栏目,下有5篇文章,按我们本文中所下的定义都属于媒介分析文章;1998年第四期中有“新媒体研究专辑”栏目,收有6篇文章,均属媒介分析文章;1999年第三期中有“网络传播研究专辑”栏目,收有5篇关于最新传媒──网络的文章;第四、五、六期均设有“网络传播”栏目。2000年第一、五、六期均有“网络时代”栏目。设有这样集中刊登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文章的专栏,显然也有利于该刊较多地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关于上述第三点,《新闻记者》上的文章体裁不一、且以短文居多大约与此不无关系。作为一家面向业界的刊物,相对而言,它所刊登的理论性、学理性探索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中所占比重是有限的;它重视传媒业界同仁间的体会交流等,大量的文章涉及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方面的体会。当然,随着电脑、网络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日益渗透,随着我国新闻传媒业技术手段更新的过程的进展,我国新闻工作者将会在其传播实践中对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其影响等,体会日深。在被称为我国“传媒上网热之年”的1998年过后的1999、2000年,《新闻记者》上刊登的媒介分析文章明显增多,正可说明这一点。 在这四家刊物中,《新闻与传播研究》可说理论色彩最浓。1996年—1998年期间这家刊物所登载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而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探讨传播技术手段、传媒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媒介分析研究,正越来越受到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界的关注。 I.2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也是观察学术界动态的一道窗户。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1995年“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以来,探讨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等的媒介分析文章,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会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显示,“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研究”系当时对论文分门别类时的一个类别。但是,当时这一类别下的论文篇数尚不多,仅有两篇,题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又一次***”和“试论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十字路口的选择”。(论文集总共收入论文59篇。)1996年,当暨南大学新闻系为庆祝成立50周年而举办“面向21世纪的新闻与传播”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香港和内地3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介的学者会聚羊城各抒己见时,会上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中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5篇。这5篇论文绝大部分研究信息高速公路,研究正在迅速崛起的因特网(当时称“国际互联网”)。1997年,“全国第五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杭州大学召开,60余名学者以“传播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论文宣讲与讨论。会议收到的46篇论文中有 5 篇论文属于讨论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媒介分析文章”。信息高速公路、电脑互联网络与大众传播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了台上台下的热门话题,不但在会场上引发学者们的热烈发言,而且在会场外的个人交谈中也引发种种议论。会议结束后,有关论文很快被《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学争鸣与探索》等刊物登载。 1999年10月至11月,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接连举行了三次较大型的学术会议。10月下旬,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99传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30多位中外学者在会上所宣读的论文中,探讨信息传播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的媒介分析论文有5篇,以研究因特网为主。10月底至11月初,在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 ”,会议收到的40余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10多篇。紧接着,12月7日至9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上发表的50余篇论文中,有10来篇属本文所说的“媒介分析文章”。 2000年10月20日—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近70篇论文中,可归类于“媒介分析”的文章达16篇,占总数的23.19%。2000年12月13—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技传播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即是网络传播。 从这几次会议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围绕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传媒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而言魅力有增无减,在1999年以来的五次学术会议上,媒介分析文章尤其成了会议内容的一个重头。这一点,同笔者梳理有关学术刊物近年来的文章内容所发现的情况,是吻合的、一致的。 I.3 书籍 1998年4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撰写的《传播科技纵横》。此书分十五章,阐述了传播科技发展进程中各项重大进步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这十五章是:“古代信息载体与传播手段”,“近代印刷术的诞生与发展”,“摄影术、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近代通信手段的重大发明与发展”,“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当代印刷术和出版业”,“当代广播电视新技术”,“当代计算机业与通信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交流”,“因特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当代多种媒介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传播技术在当代新闻传媒中的地位”,“传播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传播新技术的管理”和“信息高速公路展望”。书中追踪最新信息传播科技及其应用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宽广的社会影响的,占10章之多;这10章中,尤以探索计算机业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业及其正、否两方面的社会影响的部分占了重头:作者以整整八章的篇幅,对此进行了阐述。鉴于对建立在以往的传播科技的物质基础上以往的传播方式,学术界早已有过许多论述,达成许多一致的认识,作者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对信息传播科技的最新进展、最新发明及其对于传媒业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方面的影响上,这种选择显然使《传播科技纵横》得以涉及开拓空间较大的课题。书中不但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系列最新传播科技手段作了描述,而且涉及了一系列围绕传播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大课题的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传播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管理,传播科技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及国家的信息传播***策,等。 以传播科技的发展的利和弊为例,该书在对卫星直播电视的探讨中,既谈到卫星直播电视的利──对于扩大电视的覆盖面、扩大电视传播的范围、促进国际电视传播中的作用,又探讨了卫星直播电视的弊──对卫星的轨道资源的国际争夺和电波越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冲突问题。作者指出,“正因为通信卫星具有打破以往电视传送所受到的时空限制的能力,因此不仅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发射电视直播卫星,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购买或租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利益与国际***治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争论。一项是技术问题,即卫星轨道问题,因为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得到认可,而目前世界各国对卫星轨道位置争夺激烈;另一项是社会问题,即电波越境带来的影响。 电视直播卫星所带来的电波越境,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但使用不当或别有用心,也会造成国家间的不和甚至相互憎恨,破坏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氛围。……在DBS电波越境的争论中,西方发达国家持‘信息自由论’的立场,要求在***治上和法律上承认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而反对的国家则持‘信息主权论’的立场,要求在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总格局内制订出具体的规则,并强调应事先取得他国的同意。…… 80年代,美国国际电视进入西欧,为已经风靡西欧市场的美国影视片推波助澜时,欧洲传播界也纷纷指责美国为‘文化帝国主义’,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民族文化,许多国家对电视台(尤其是对有线电视网)播放外国节目的比重作了限制。当国际电视的浪潮推进到亚洲地区以后,这种矛盾就更为尖锐。对于卫星电视来说,进行有效的国际管理确实困难重重,……”⑶ 该书在有关因特网的章节中也讨论到了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在简述因特网的特点和功能,各国对因特网的应用在促进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效能后,该书即谈及因特网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黑客”猖狂入侵重要的网站网点,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虚假信息虚假新闻流传,***内容泛滥于电脑空间,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 再以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为例。《传播科技纵横》谈到了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构成冲击,但以更多的篇幅,探讨后者如何能“借着因特网之势另有一番风光。” ⑷因为,因特网上信息流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人们在网上广泛浏览之后,更愿意访问每日能提供客观、真实信息来源的节点,而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已建立权威地位的著名新闻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就是说,现有新闻传媒上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必须看到,现有新闻传媒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特网并非可以完全包容和替代。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刷报刊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不可能完全被网上电子报刊所代替。” ⑸尽管如此,该书作者强调指出,传播科技的新发展必然导致新老传媒间的激烈竞争,作为新一代媒体的因特网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它与传统的大众传媒间在传媒市场上对受众的争夺。“各类媒介均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影响力的大小,此消彼长,则是不言而喻的。” ⑹而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还在改变以往各种传媒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情况,竞争之中还出现了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多种多样的媒介在推进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方面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⑺ 1999年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先生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该书不但对90年代初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新媒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性的描述,还对学术界和社会上围绕它们的讨论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按自己的框架,综合研究了众说纷纭的概念,论点,预测,通过系统的分析,将有关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⑻此外,该书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建议。该书聚焦于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分十一章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印刷媒介:告别铅与火 走向光与电”,“当代多种传播媒介的互相竞争与融合”,“新兴电子传播媒介”,“‘第四大众传媒’的崛起: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治、法律”,“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文化”,“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和“赢得进入信息社会的‘护照’”。按照该书主编、课题组负责人明安香研究员的归纳,该书是从五个方面,对研究重点展开探讨的,即: ■ “从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最新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崭新高度和视野,重新回顾和探讨了人类信息传播”。 ■ “宏观地探讨和展望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所处的空前重要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 “对书中重点探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新技术’作出界定,并回顾和概括当前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发展的主要种类、特征及其现状”。 ■ “简要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便以此为背景更好地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 “探讨和预测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将会给传播的大众传播在一系列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根本变革;并对于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众传媒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及理论研究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⑼

书中对媒介发展进程的总结、归纳式研究,对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传播高新技术同大众传播的关系的分析,对世纪之交我国在信息高新技术、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都反映出课题组对有关问题的深思,并有助于启发人们探索思考。例如,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首先以历史的视角,概括性地分析了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法则,再分媒介形式,新闻采访、写作报道和编辑方式,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的大众传播中的根本性转变。作者对于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老传媒遵循的法则,表达了深具概括性的观点,即:旧媒介在同新兴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纵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遵循生存第一法则,千方百计谋求生存下去,而为了生存下去,旧媒介又会遵循变革求存的法则,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新媒介要在原有的媒介世界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就得遵循优胜法则,即在方便、兼容、简便、可靠、可见、价格适宜等一系列方面显示出其超越旧媒介的优胜性,并遵循经过一个(一代人时间的)过程的“一代人法则”;旧媒介和新媒介在激烈竞争中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遵循长期共存法则。⑽ 书中对新闻与传播理论体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探索,也颇具特色。该书建议“重新构建新闻与大众传播的理论体系”,并认为这就是要建立“网络传播学”这样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理论体系而又根据崭新的网络化传播环境形成全新的特色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书中探索性地提出,根据目前的情况,“网络传播学”至少应涵盖这样几类内容:网络传播环境学、网络传播生态学、网络传播采访学、网络传播媒介学、网络报道学、网络公众学、网络调查学、网络传播法规学和网络传播伦理学。⑾ 与论文相比,书籍由于篇幅大得多,论述问题可以在全面、系统、深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内容覆盖面当然也可大大超过论文。如果说近年来我国学术刊物上的媒介分析论文各自探讨了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或有关理论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的话,那么《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则对以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新媒介概括性地进行探讨,并对传播科技发展与变化加以总体研究,还对围绕科技、传媒、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 目前,随着网络运用的逐步推广,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已开始被推上网:1999年下半年,由新浪网、浙江***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新闻学评论》已在网上出现,这是一家没有印刷版的网络刊物,而且是专门有关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网络刊物。有关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的研究是该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刊的栏目之一“个人频道”下的“大洪视点”,集中刊载了闵大洪先生有关网络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的一系列论文。2000年5月28日,上海14家主要新闻传媒机构联手创办的东方网正式开通,“网络媒体研究”成为这一网站上的专题栏目之一。由于《中国新闻学评论》在网上推出和“网络媒体研究”在东方网上出现时间还不长,目前笔者尚无法对此作更多的讨论,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上述讨论到的都属于我国学术界在媒介分析领域、尤其是信息传播新技术***研究领域的成果发表。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一领域的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据有关论文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当前的信息传播新技术***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极为重视,“1996年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课题,如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2000年设立项目《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 ⑿有关成果发表和正在进行的有关项目,显示出我国传播学界围绕着与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关的许多问题,已进行并在继续进行许多探索。 二、 特点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说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传播新技术及其特点、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领域的研究,已产生了以论文为主兼有书籍的成果。这一部分试***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成果的特点。 II.1 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 介绍、描述性内容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我们此处称为“媒介分析”的领域的成果中占重要位置,这可说是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特点之一。如果略加细分,不难发现,本文第一部分中谈到的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的媒介分析文章中,大量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或介绍性的,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刊登的“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与思考”,“中文报通过因特网走向世界”,等,《新闻大学》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等,《国际新闻界》刊登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新闻战”,“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西方通讯社是如何在哥伦比亚工作的”,“数字时代的BBC”“美国记者如何利用E-mail”,等,《新闻记者》刊登的“一份跨国界的免费出版物──兼谈电子网络”,“网络上办影展 光盘上存照片”,“新闻传媒网络化发展新趋势”,“记者要学会数字化生存”,“美国《时代周刊》见闻”,等,“全国第六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的“因特网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及趋势”,“从新闻提供者到公共论坛:《人民日报网络版》个案分析”,等等,可说都属于此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一般以小见大,往往从某些具体实例入手对最新传播技术渗透到传媒业工作和人们社会生活的现状作描述、介绍,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刊登的“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作者:闵大洪)一文,对亚太地区三家大型日报——日本的《朝日新闻》、台湾省的《中国时报》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的概况进行了介绍,提供了诸如访问人次、电子版网页编排、内容、电子版上的广告等资料信息,由此切入到电子报纸的发展这一课题,探讨了电子报纸发展的技术基础──因特网,以及与电子报纸的特点有关的电子报纸发展的动因。 又如,《新闻大学》1998年冬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作者:陈思劼)一文,主要是对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网页的一些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作介绍,并对这些网页进行比较,介绍的信息包括这些网页的主页***、上网日期、网页数、容量及主要栏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广电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关系问题略加探讨,但从全文来看,这一探讨部分所占篇幅颇小。又如,《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三期刊载的“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作者:杜跃进)一文,是透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一家小报《圣何塞信使新闻报》创办的(与“美国***”America Online联网的)电脑联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使中心”的实例,透过这一“信使中心”提供的电子报纸、通讯服务等网上服务的情况,来以小见大──观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并进而讨论美国新闻业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采用对美国新闻业的传播方式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文中谈到了反映这种影响的四个方面:新闻媒体物质形式的演变,新闻内容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对受众的影响。但介绍性内容不但所占篇幅较大,而且还贯穿于讨论分析之中。《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二期登载的“数字化时代的BBC”(作者:彭兰)一文,描述了BBC近年来的沿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向前迈进的情况,即: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需要,英国广播公司BBC实施自己几次根据形势进行修改、补充的对近期、远期发展规划,采纳数字化技术,退出一系列新广播、电视频道和服务的发展状况。文中具体对BBC的一系列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新服务、新频道作了介绍及特点分析,为读者描述了BBC数字化广播(DAB,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的缩写)服务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计划。 再如,《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发表的“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透过两家并非由传统传媒中著名的大型媒介机构创建的传媒网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 McGrath 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万维网电视”(TV on the Web)网站──的成功实例,探讨办出特色在传媒网站获得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中对这两家传媒网站的网页设计、内容、办网站的方针、策略等,作了介绍分析,以“办出特色”为主题,将这些介绍性信息串在一起,作为讨论这两家传媒网站的成功的一大原因及其启示的基础。⒀ 这类文章当然并非遵照同一模式,虽说总体而言都带有这样的特征:以小见大,以介绍实例为主引出或融入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但是,其中有的在介绍和讨论方面都较宽泛,有的则突出重点的色彩较浓。由于偏重情况介绍描述,此类研究往往在理论问题探讨方面就涉入有限,从而出现谈得较宽泛而缺乏细化深入的分析,几笔带过等情况。然而,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自有其作用,对此我们不能忽视。这类研究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用的新近资料,而新近资料的积累,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的有些研究中,作者提供了或由其本人采用调查、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而得的量化的第一手资料,或通过网上研究、***书资料研究等而获得的来自其他学者实证性研究结果的量化的第二手资料。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传统上重思辨、重定性研究而对定量研究重视不够的情况而论,这种量化的资料的提供,可以为学术界进一步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辨式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量化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作为一种手段,对事物(的质)进行精确量化,有利于对事物、对事物的质的系统研究和了解,也有利于使论点的展开、定性的阐述具有扎实的依据从而增添说服力。因此,上述提到的那些研究提供的量化数据的积累,对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而言,就可说另具一层意义了。 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信息传播新技术大量涌现,发展之迅速,真是创历史之最。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媒介分析研究,客观上需要先从介绍、描述与最新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新情况入手。此外,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济实力、科技优势等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走在前面,这些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新经验、它们在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因其参考作用而值得介绍。这也必然使我国传媒研究成果中覆盖这方面的内容,从而增添了介绍、描述性的内容在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中所占的比重。 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文章中似以描述性或介绍性为主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的文章居多,但也有一些文章是讨论分析性的,或以此为主的,如:探讨网络出版物与法律法规的“电子网络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作者:张西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一期。),分析互联网络的“互联网络:一个虚拟的社会”(作者:张锦,《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三、四期。),探讨网络时代媒介把关人角色的变化的“从‘Gatekeeper’到‘Heads-up Displays’”,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的“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作者:石艳红,《国际传播界》,1999年第三期。),等。此类文章中还有对某一媒介分析理论进行探讨的,如:讨论著名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四期刊登的“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和作为“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之一的“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作为探讨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自然就较为突出分析讨论。 II.2 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 从上面梳理到的我国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成果来看,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也是一个特点。笔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在对问题的展开中往往铺开面甚广,以概括性、综合性地阐述为主。例如,“电子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文将传统媒介的新闻出版法规面对网络出版物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归为九点,对建立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上出版中要解决的法律道德问题,分“名誉侵权问题”、“著作权问题”、“保密和泄密问题”、“黄色、凶杀、暴力一类***文音像信息引起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予以展开,逐一讨论。“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一文对于网络媒介为受众成员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所带来的变化之分析讨论,分“网络受众的定义及其***示”、“个体化和主动化的网络受众”、“网络受众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网络受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和“网络受众:为自己把关”五个部分展开,铺开面较广,在论文的篇幅范围中来看,这种处理法带有综合性的色彩。 就书籍来说,上面讨论到的《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中,相比之下,后者对理论探讨更为偏重。因此,笔者此处拟集中考察后者在讨论分析问题中是否也具有重概括性、综合性的特色。笔者感到,此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同样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的特征。这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讨论了诸多问题上。对此,我们在上一部分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次,这表现在此书对其所讨论分析的问题,在展开中似乎也偏重概括周全。试以该书的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为例。这一章概括了“媒介发展的基本法则”、“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新闻采访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报道和编辑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发行和传送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关系的根本变革”和“媒介角色的根本变化”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力求全面概括的展开方式。这七个方面构成了这一章的七个节,而每一节的展开,同样体现了这种偏重概括周全的特色。例如,第二节“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分“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电视:数字式、高清晰度、互动式家庭影院”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三点展开,显然最后部分以“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为名,可以将除了这一节的标题中点到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其他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进去,这看来同该书的讨论注重全面概括有关。在具体到这些小点(目)的阐述中,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仍然可见。即以这一节的第一点“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为例,其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印刷报纸因其特点不会“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的看法及理由,报纸等印刷媒体的变形三部曲──即出现电子翻版、电子变版和多媒体版,以及反映报纸发展另一种趋势的便携式电子报纸及其特点,覆盖面相当广,由此也可见力求概括周全的特色在书中得到了层层体现。 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著述中出现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自有其原因。首先,它同选题有关。我国不少媒介分析文章的题目都较大,题目本身要求覆盖面较广,注重概括性、综合性也就自然而然。其次,我国在传播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早期,围绕媒介的技术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更新同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等而展开的媒介分析研究,当然更是处于早期。对于早期的研究来说,重概括性、综合性正适应学科建设积累的需要。此外,对于书籍而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不少书籍似乎往往兼具专著和教材的特色,而且事实上在使用中也扮演专著与教材的双重角色,对于问题的分析阐述力求概括周全,与教材要全面概括、传授基本知识的客观需要相吻合。对于我国的媒介分析领域而言,这些已有成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术界还需要在媒介分析领域向形成独特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努力。 II.3 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 从选题来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具有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的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兴起与特点,因特网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大众传媒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伦理问题,传媒网站建设,卫星电视,网络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网络时代受众角色的变化,新、老传媒的关系,计算机(电脑)辅助新闻学,等等,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一再关注的问题,这些选题,无疑是贴近我国传媒业新发展的现实的,也是追踪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动向的。这一特色,大约同媒介分析这一研究领域本身的性质、特征有关。媒介分析本身,是一种考察传播技术的发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变迁的研究,首重新发展、新变迁往往很自然。当年,媒介分析理论家麦克卢汉正是在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提出其媒介理论,为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用媒介技术史作主线把文明发展史串起来的研究传统作出关键性贡献的。虽然他的著述涉及了媒介技术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但是当时的新兴传媒电视无疑是他的研究突出关注的。关注媒介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向,是媒介分析的需要使然。追踪发展动向除了可以指追踪实践方面的发展动向外,还可以指追踪理论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动向。在后一种意义上,我国的传媒分析研究的选题,总体上来说也是可以说具有追踪发展动向的特色的。当笔者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中经常关注的问题同国际上的一些新闻与传播学学术刊物——如《传播学杂志》(季刊;由美国国际传播学协会主办)、《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季刊;由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主办)、《加拿大传播学杂志》等──中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中的同类研究的关注点相比时,笔者发现,两者相当吻合。即使国际上的这些刊物上的同类研究不少在时间上领先了一步,但是我国的研究并非在时间上远远落在后面。事实上,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少引征了国外学者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有的还参照了网上提供的最新资料,注释中出现有关网站的***与上网日期,可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展不同,各国传媒采纳高新传播科技的发展情况也不同,各国媒介分析研究的起始时间、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国际学术界所经常关注的问题中也有一些尚未构成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例如,对于电子出版在学术性信息传播(scholarly communication)中的应用,对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等,国际上学术界常有论及,但在我国学术界现实的媒介分析研究中,似尚未引起多少注意。关于前一问题,迄今为止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术信息沟通中,最主要的手段仍然是印刷传媒,这大约是影响关于电子出版与学术性信息传播的关系成为关注热点的重要因素。关于后一问题,对于现阶段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离众多的人们感受虚拟社区的存在,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影响到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研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它尚未构成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热门选题,也就很自然。 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但那些围绕传播技术新发展、传媒新发展展开的研究显示出追踪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的特点,而且那些探讨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本已在达到其红极一时的顶峰后长期陷入较少引起注意的寂寞的低谷,但近年来,在信息传播新技术***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又再度受到国际上学术界的关注,重新引起学术界的探讨。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专门关于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的书籍频频出现:1995年,加拿大McGill-Quee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Judith Stamps 撰写的《改变对现代性的看法: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Glenn Willmott所著的《麦克卢汉,或逆向的现代主义》;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Paul Benedetti和Nancy Dehart合编的《通过反视镜向前:有关麦克卢汉的看法和麦克卢汉提出的看法》,纽约Basic Books出版社发表了W. Terrence Gordon撰写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进入理解的出口》;1998年,加拿***lack Rose Books出版社出版了Paul Grosswiler所著的《方法即讯息:以批判理论重新思考麦克卢汉》……一些广泛阐述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播新动向、社会新变迁等的书籍,也纷纷论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迅速沟通学术新信息为己任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性刊物,也及时反映了学术界对麦氏及其理论的新兴趣。围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998年3月,在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题为“麦克卢汉的遗产”的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各抒己见,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宝贵之处、对其理论的要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进行探讨,尤其是结合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麦氏理论中的“凉”、“热”媒介区分说、按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划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阶段的观点等,进行了新的分析。⒁学术性刊物中,《加拿大传播学杂志》近年来一再刊登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以及这一理论的重要源头──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在该刊1998年第一期和第三期刊登的学术论文中,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几乎占了半数。美国《传播学杂志》1998年也曾刊出题为“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的评论文章,对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出版的专门关于麦克卢汉的书籍,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国际上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新关注,还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的学术沟通中反映出来:因特网上曾出现有关麦克卢汉的网页,如:和。我国学术界在对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这一动向。在我国近年来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提出应重新认识麦克卢汉学说、认识其作用的论文有之,专门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也有之。 从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对我国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恐要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虽然,大多数媒介分析研究的成果中似乎并没有直接引征麦克卢汉的著述,但是,我们从如下事实中,可以看出,麦克卢汉的理论所提供的思路──即从媒介技术的影响的角度考察传播科技与人类文明变迁的关系的思路,却影响着这些研究。这一事实即:这些研究大多数都着重探讨传播新技术对大众传媒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较少换个角度探讨社会的其它方面对传播新技术的应用的影响,如:社会决策对于决定传播新技术的命运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于传播新技术的采纳过程的制约等。 结论 中国大陆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等活动表明,在媒介分析方面,中国大陆学术界远非一片空白。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起步,并且还将继续研究。我们已经开始讨论许多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本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努力,日积月累,我们终将取得日渐成熟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过高估计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虽然,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大量研究以介绍、描述性内容为主也好,分析讨论偏重综合性、概括性也好,都自有其原因,我们对此可以用“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概括;而且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指出过,在现阶段而言,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讨论分析中突出综合性、概括性对学科建设的积累,也有很大贡献。但是,一切存在的,又并非“都是合理的”:事出有因的状况,并不总是等于理想的状况;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也应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面向未来,追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应追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在扎扎实实的资料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注: ⑴* 笔者在统计篇数中没有把报道式消息、文摘、书讯等包括进去。 ⑵ * 在本文中,“媒介分析文章”指的是:总体来看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文章。 ⑶ 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32页。 ⑷ 出处同上,第194页。 ⑸ 出处同上,第194-195页。 ⑹ 出处同上,第230页。 ⑺ 出处同上,第233页。 ⑻ 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出版推荐意见书之二”。 ⑼ 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⑽ 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4页。 ⑾ 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290页。 ⑿ 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一期,第16-18页。 ⒀ 有关以上讨论到的论文的材料,请参见《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和《新闻记者》1996年—2000年。 ⒁ 张咏华 “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载《现代传播》2000年第一期,第33-39页。

转贴于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6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研究;特殊;内容与方法

中***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6-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领域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信息传播主流行业的媒体也不例外,其发展研究成果显著。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文字信息、网络信息、媒体信息等,都充斥着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

(一)新媒体艺术理论概述

媒体也被称作信息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材料和工具。媒体行业,对媒体艺术的理解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新媒体艺术包括一切反映在信息传播工具上的创造价值,如书籍编撰、报刊发行、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技术等,这些依附在信息传播工具上的软件,都可以被称作是新媒体艺术;从狭义上讲,新媒体艺术是记录、储存信息的资料,如书写文字的纸张、记录影像资料的录影带、播放电视节目的电视、传播网络信息的互联网等。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

通过上文对新媒体艺术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以下三个:(1)艺术要素,随着电视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数字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其直观性和观赏性是增加其关注度的主要原因,而数字节目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的东西都被视为研究对象;(2)负载要素。新媒体技术研发和创办的一系列艺术类节目,其表达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结构丰富且独特,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3)技术要素。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先进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媒体行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还增强了其媒体作品的艺术性,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和审美感觉厚重,观众可以通过视觉感受,体验和思考媒体艺术带来的享受。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当前新媒体艺术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新媒体艺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深化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应用载体的和谐关系,阐释媒体艺术特征和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保证新媒体艺术朝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

(一)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本质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媒体。数字信息与传统媒体信息相比较,其信息结构的虚拟性成分很多,通过网络和媒体的艺术加工,信息在交互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复制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媒体艺术的创造理论。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的拓展,人们关注信息的重点已由信息的内容,转变为信息的艺术表现力。从这一点分析,新媒体艺术的本质表现在信息与观众之间的心灵交流。

(二)新媒体艺术载体与传播

艺术是人类参加社会活动时根据心理活动变化而产生的,所以不同新媒体艺术载体和传播途径表现出的艺术价值不同。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与自身心灵的共鸣上,而观赏者在观赏作品时,作品的艺术价值则体现在作品表面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通过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进行研究的控制,我们发现媒体艺术的传播机制和意向的负载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这种互动关系不仅对文艺社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还会影响媒体艺术作品自身的审美品性和特征。

三、新媒体艺术研究方法

(一)整合方法

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效果不同,所以在审视新媒体艺术特征内容时,应将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从宏观角度看,媒体艺术是借助于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平台而发展起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艺术作品的研究不仅要考虑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的审美价值,还应着重考虑其技术与智慧结合过程中的思想升华。通过内在整合,外在相加的方式,可以还原新媒体艺术现象的多重属性。

(二)比较方法

每个人的艺术的审美指标各不相同,所以在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同种新媒体艺术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人们根据对媒体艺术理性和感性的衡量之后,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当前艺术批评和艺术赞赏之间存在的是一种隔膜状态,研究人员应客观地、科学的比较不同种审美指标对媒体艺术产生的不同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其分析结果会更趋于理性化。

四、结论

新媒体艺术是我国媒体行业跨时展的标志,这样不仅融合了我国古典民族文化因素,还引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以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魅力。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理论内容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知,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内容对应全面考虑必然要参与到这个过程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整合与比较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

[2]王东辉.道是无情却有情――论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历史演进兼析对新媒体艺术的技术误读[J].艺术学界,2013,(05).

[3]肖楠.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学院学报,2008,(05).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7

网络与传播理论的研究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历史短暂的媒介形态,学界的研究还离不开将基础传播理论与之对接而进行的综合审视。其中,以下三个方面的讨论最为集中。

网络的媒介形态及传播特性分析研究者从整体的角度,探讨了网络传播的历史、网络媒体的内涵、传播特点等方面问题。对于网络新闻学历史,香港树仁学院的宋昭勋对网络新闻学的内涵给予了个人的界定。他认为,网络新闻学就是研究使用数码技术检索、制作、发放新闻及信息给网络使用者的现象与规律的学科。对于互联网的媒介性质,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浙江大学教授张允若认为,将互联网称作“第四媒介”是不科学的,它违背了媒介划分标准,会带来媒介理论和实践的混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先红针对网络媒介发展的新形式,认为“新媒介即关系”,应该将传统的技术层面的信息传播研究引导向以人为中心的“关系传播”研究。

一些研究者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了论述。在论及即时性、跨地域性等技术层面的特性外,网络媒体互动交流的传播特性最受关注。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一是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二是多点互动深刻影响了新闻信息的传达并成为讯息的一部分;三是传播网络中观点的深度交流以及由此累积的讯息沉淀形成了不可逆转的传播路径。有研究者引用Jakob Nielsen的名词论述了互联网的微内容特征,认为重用微内容是互联网价值重构的关键点。

网络传播控制网络传播控制的话题较为广泛,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通过与传统媒体对比,有研究者从行***制约和法律调控、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文化控制等方面阐明了网络传播控制的特殊性,认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由化倾向。也有研究者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也起着较大作用,互联网络中的受众仍然会受到“把关人”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信息控制。

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有学者结合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突尼斯阶段会议的论述,提出了在国际关系中,“信息权力将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权力,日益影响到国际事务的变革”的观点。与之相反,有学者提出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管理权充其量是文化霸权发生的一种必要条件,并非必然带来“文化霸权”,而在全球互联网治理结构的变迁中,更应该注意具有高度增值欲望的商业性组织在全球传播中的力量。

网络舆论对于网民舆论的价值评判,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取向。一种是认为在缺乏监管的条件下,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下,网民倾向于制造非理性舆论;另一种则认为,网络媒体开发了平民舆论的空间,使得平民舆论成为基于网络技术的一种有价值的社会监督,可以成为新闻公正的助推器。

有研究者通过对BBS的言论研究,认为网络带来了全民参与议程设置的“狂欢”,再基于网民的情绪性发泄以及“强势压迫”的作用,而可能形成“舆论绑架”,因而应该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强化把关,利用专业新闻媒介对网络舆论进行疏导,并加强法律和道德在这一过程中的约束作用。

除以上三个方面外,以网络与传播理论作为研究点的角度还有很多,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一提。在议程设置方面,有研究者指出,由于网络媒体在现实传播生态中的特殊地位,网络受众经过网络媒体接收着传统媒体强塞的信息,这使得网络受众的被动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受众仍然在接受着传统媒体设置的议程。在“知沟”理论方面,有研究者通过对网络使用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传播技术的分布和使用不公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这一结论,并进一步强调,不但要增加互联网的接入,更要加强对其获取知识功能的利用。在这方面,***府应该致力于改善互联网使用的难题。在网络意见领袖方面,有研究者通过对“强国论坛”、“十大网友”的研究,总结了网络媒体上意见领袖的特点,认为网络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多是勤于笔耕、富有责任感、来自工薪阶层的中年男性;他们发挥影响力的过程遵循“发帖引起回应――被加精――被置顶或推荐到首页――被转载”四部曲,他们不但为追随者设定了议程,而且提供了可用来探讨议题的框架。

Web2.0与博客――用户媒介参与研究

对Web2.0与博客的研究,首先是一些学者对公民成为网络媒体传播者这一话题所蕴藏的内涵的考察。在研究中,研究者们大都承认了博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关系。有研究者从“5个W”的角度阐释了博客的传播特性:传播者方面,迎来开源化时代;传播内容方面,实现了迅捷化、多元化、个性化;传播媒介方面,实现了傻瓜式的技术突破;传播对象方面,由被动走向主动;传播效果方面,迎来信息的新天地。也有研究者认为,博客传播开辟了人际传播的新空间。

将博客与传统媒体对比研究也是一个被关注的角度。大多数研究者都从博客与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二者需互补共存的结论。博客在时效性、交互性、开放性等方面优越于传统媒体,但专业性的传播效力上有明显缺陷,所以二者的融合将会在新闻源等方面实现共同促进。也有学者认为,中国部分主流媒体接纳博客的尝试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大部分还处于二者分离状态,因而中国的新闻媒体应该积极拓展思路,充分利用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提高新闻传播的竞争力。

将博客现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考量也产生了一些观点。相对于网络文化的杂乱无章,博客文化是一种有序

的、开放的个体化文化形态。有观点认为,博客中的名人博客现象事实上是资本意志对于潜在市场的诉求,更是对博客运动的平民本质的草根精神的颠覆。通过博客的表达自由其实并不是真实的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梦幻。相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博客文化不仅是由写博客的人创造,而且也是由读博客的人创造,不能只因为写的人是“精英”或“草根”就将之称为“精英文化”或是“草根文化”。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认为博客文化是多元的,包括主体多元、内容多元、动机多元,因而博客文化具有积极的社会文化发展意义。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融合的研究

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的研究,首先体现为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是分还是合的考察。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网络传播力量的不断强化,让传统媒体在许多方面都望尘莫及。是各据领地,还是相互整合?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关系到传统媒体的生死存亡。据此,曾有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做出解答。与前几年学界曾出现的“报纸消亡论”不同,在近三年的新旧媒介融合问题的态度上,研究者们大都支持“媒介对接整合”的观点。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认为,整合、融合和汇聚已是当代传媒形态发展的主流。并存是现象,互补是功能,融合是趋势,创新是结果,传媒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今天新媒体的进行时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认为,媒介融合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业务形态融合、市场融合、载体融合以及机构融合等各个层面的变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认为,我国媒介融合尚存在制度的瓶颈,而若要实现媒介融合的良好运行,必须要实现规制变革这一必要前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钢则针对国内外有关媒介融合理论的热烈讨论加以思考,认为尽管网络传播的融合已在讯速和我们接近,但“媒介融合”理论还不够成熟,尚值得深化研究和讨论。

将两种新旧媒介结合起来对比研究在近几年来也有很多尝试。报纸与网络、电视与网络、广播与网络等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相互融合的策略,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对报纸来说,开辟数字报业,实现报网互动,被认为是传统报业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途径。这种观点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同。而对于电视产业来说,有学者认为,Web2.0时代,电视将以数字化形态呈现出“数字化+交互性+非线性”的基本特征,以“互动内容+海量存储+无限消费时间”为盈利模式,将实现“跨媒体内容提供中心+家庭存储中心”的未来。对于广播来说,国内主流广播电台正在努力融入网络传播领域,但面对科技进步的冲击,广播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十分突出。网络时代的传统广播需要发挥新闻传播的优势,也要加强自身体制改革创新。

针对媒介融合的现状,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了我国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者从业务角度探讨,也有学者对某个媒体的整合尝试进行个案分析。在研究中,突显了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的影响下,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被影响乃至被迫改变的现实。

网络的规范、伦理及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出现也是如此。由于网络的个人性以及难以实现全面监控,其产生的对社会的不健康影响令人堪忧。一直以来都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试***找出一些解决的办法。近三年来,相关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关网络规范、伦理的研究,一类是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

网络的规范、伦理 网络侵权是这方面的头号问题。研究者主要围绕网络服务商究竟在侵权问题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展开讨论。有观点认为,网站管理者应当承担“过错责任”,而侵权信息者应承担“结果责任”。也有观点认为,网站作为技术的提供者,理应成为责任主体,而对于网站所发的有关“本站作品公布作者个人观点和看法,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责任作者自负”这一自我开脱的做法并没有法律依据。还有研究者认为,对网络服务商的严格责任要求会破坏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因而自律才是解决网络侵权的重要途径。

有关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有作品相互转载的权利纠纷的讨论。有研究者试***通过对著作法规的分析来理清侵权行为的特定范围,并认为网络作品作为第四媒体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权利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应该得到很好的法律保护才能促进网络的蓬勃发展。有研究者提出建议,认为传统媒体不是网络媒体的“免费午餐”,主张应加强立法,明确规定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应采用“法定许可使用”制度,以实现“共生”、“共赢”。

此外,有关网络匿名制的研究也是一个焦点。由于网络媒体的虚拟性所导致的网络伦理混乱、网络暴力的大量存在,引发了网络媒体上是否应该试***以实名的方式来保障网络中的道德伦理,走出网络伦理困境这一问题的思考。很多研究者都对网络中的潜在风险表示担忧,但在通过对网络匿名制的原因及由之产生的社会变迁的研究后认为,网络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无法匿名、没有隐私的真实空间。

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堪忧,而与此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近三年中也较多。一些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一些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状况,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并且,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不仅体现在青少年群体上,对大学生、媒体社会受众、记者等也都有涉及。这其中,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热点。总体来说,研究者都认为学校、家庭、社会、立法、青少年自身需做出综合努力,以避免对网络媒体的不合理使用而对青少年造成侵害。相对于传统的“堵”的错误做法,有研究特别提出,在网络时代,家庭教育须以“导”的方式来提高青少年的网络使用素质。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研究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壮大,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站的盈利模式,其中,网络广告作为网站盈利的重要途径,受到学者们的重点关注。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广告具有特殊的诉求特点,在运作过程中也与传统媒体不一样。在认识到相关法律规范缺失、管理部门***不力、创意缺乏、格调不高等缺陷后,有学者提出相应对策。在有关广告传播学特征研究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舒咏平认为,网络条件下广告观念已引起变革,表现为广告媒体由分立到融合、广告对象由大众到小众,广告形式(时空)由明确到消融、广告效果由单向到互动,广告核心由创意到策划的转变。

除了广告经营外,一些学者或以某个具体的网站为考据对象,或以某种网站经营运作模式为考据对象做了研究。有学者专门从品牌忠诚度、虚拟经济环境下的经济规律、品牌传播“长尾化”、网络游戏经济等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陈欣新认为,欲使信息内容产业得以在市场经济和法治条件下健康发展,必须保证监管体制得以规范化、科学化的实施。这是我国网络时代传媒管理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8

关键词:陌生化;新媒体;思想***治教育;研究生媒体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67-02

在当今媒体全面进入研究生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校园媒体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如何将媒体有机地结合到思想***治工作中,如何将媒体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成思想***治工作优势,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在对研究生校园媒体工作的探索中,文学领域的“陌生化”理论就是一种对媒体工作具有极大启发性的学科理论,尤其是在新媒体全面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陌生化”挖掘新媒体在思想***治工作中的价值,如何将“陌生化”理论运用到研究生校园媒体工作上,这些思考为我们的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一、将“陌生化”理论“思想移植”的可行性分析

“陌生化”创作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文学理论,它对戏剧、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陌生化”理论的提出者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对于熟悉的事物主体往往因为过于习惯而熟视无睹,从而机械地应付它们。今天的研究生校园媒体工作要解决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所以,针对如何唤起研究生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感受力,如何通过方式方法的改变打破研究生看待思想教育工作的定式,“陌生化”理论这块“他山之石”为我们提供了多个角度的参考。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曾从戏剧理论的角度对“陌生化”进行了论述,他认为“陌生化”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形式与结构层面,成为参与、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造,“陌生化”的理论成为了一种介入社会的手段,具有了相应的社会功用。布莱希特已然是一个将“陌生化”理论进行“思想移植”的范例。

二、从陌生化理论理解新媒体在思想***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当前高校中的学生媒体按照媒体形式主要分为报纸、杂志和网站。其中,传统媒体报纸和杂志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体作为媒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网站本身就是新媒体平台。要想通过这三种媒体形式的建设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它们在思想***治工作中具有哪些重要价值。

1.从“使之陌生”到“使之回归”。“使之陌生”就是产生新鲜感从而调动研究生对于我们所宣传的思想的感知力。语言最初是在人类的原始冲动中产生的,但随着人们对语言反复的使用,语言失去了其本来具有的新鲜可感性,成为符号或代码。而“陌生化”的任务则是将语言的可感性复活。从这个意义上说,“陌生化”与其说是“使之陌生”倒不如说是“使之回归”:回归到语言最初的新鲜可感的状态,这才是深层的思维过程。新媒体的意义就在于从“使之陌生”到“使之回归”,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研究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研究生对内容感知的兴趣,但传达的是核心的思想和价值观。把握住新媒体从“使之陌生”到“使之回归”,才能既寻找到理想的“陌生化”手段,又不偏离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任务本身。

2.调动审美目光,完善情感机制建设。在“陌生化”理论下,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审美主体的审美目光调动起来,以最大限度地产生共鸣。为了迎合当代人接收信息的习惯,我们应该思考将一部分的思想宣传以视频、音频和***像等生动的形式呈现,以调动研究生的审美目光、缩短接受信息的时间。对于文字宣传可以尝试建立一个“阶梯式”的宣传模式,比如利用新媒体将文章的精华部分通过音频、视频、***片等形式表达出来,注明文章出处;与此同时,出相应的原文,进而带动读者对整个报刊杂志的兴趣。这样便实现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有效链接。想要抢占研究生的思想阵地,还需要在内容上完善情感机制的建设。首先,使研究生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思想认识相一致的情感,去改变那些与之相抵触的情感。其次,要善于分析研究生的情感状态,通过对研究生情感的理解寻找到引导研究生思想的渠道,让我们的宣传内容符合研究生的情感体验诉求,从而产生共鸣。

三、陌生化理论下对新媒体应用的启示

新媒体以其新颖性似乎已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媒体的庞大资源,“陌生化”理论在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1.螺旋上升――坚持新思路的探索。“陌生化”表现为一种螺旋上升的辩证发展过程:我们通过对熟悉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使其能够以鲜明的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当这种手法被经常性地使用,就会重新成为人们熟悉的事物,难以再引起注意。于是,我们需要在更高一级的层面上再一次对其进行陌生化处理,使其能够成为调动我们审美积极性的新鲜符号。这要求我们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坚持探索新思路,挖掘出更多的创新点。①媒体的综合运用。在高校的媒体具有各自的立足点,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杂志等方式进行网络宣传,或借助SNS社区与研究生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更多地既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又能起到宣传的作用。除了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媒体本身的网络手段,还应探索各家媒体之间的综合运用。例如报纸、杂志和网站三种媒介形式,如何能够在各自的发展中通过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②选题的创新。对于商业媒体来说,优秀的选题是其盈利的关键。对于我们的思想***治宣传工作来说,我们的“盈利”就在于让更多的研究生吸收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在选题上的创新不容忽视。高校的思想***治工作引领的是先进的正向的思想文化、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这些蕴含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借鉴成熟的商业媒体经验多思考如何对研究生感兴趣的领域和热点话题进行策划。③方式的多样性。新媒体为基于传统媒体的思想文化宣传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接受形式,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征集活动等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与研究生互动的平台。网站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上的精品文章开拓网站建设中的新版块,比如将某些优秀文章录制成音频在网络电台中进行播放等。

2.张力与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审美目光被调动起来之后,接受主体往往会形成一种“前在性”的预期,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主体的习惯心里,结果只能是使接受主体心生厌倦、失去兴趣。所以“作品”必须要与主体的审美心理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形成一种“张力美”。由于在进行陌生化处理时,需要这种对张力的把握,这就在我们的宣传工作中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①宣传队伍的理论修养。面对新媒体,求新求变的思路往往会让我们的宣传工作走得太远,顾此失彼。要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下仍能保证宣传的准确性和充分性,思想***治工作者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认识,才能对多样化的手段使用得游刃有余,不会因为追求新颖、投合受众而迷失其中。②宣传队伍对新媒体的把握能力。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及时捕捉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抢占研究生的思想阵地,思想***治宣传队伍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新媒体的发展,去不断探索新的可利用资源,让新媒体的发展成为我们宣传工作手段创新的重要推动力。③宣传队伍的策划能力和文字能力。宣传队伍在个人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对新媒体的把握能力的基础上,要在宣传内容的策划上以及文章的论证上做到陌生化与思想***治理论的统一。在宣传内容的策划上,可以通过学生关心的话题以及新颖的形式来挖掘其中值得思考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在文章的论证上,充分考虑接受者的期待视野,通过文章的高度、深度以及独到的见解表达出所要宣传的思想,让研究生产生共鸣,有所感悟。

“陌生化”理论在我们探索如何将思想***治教育工作与媒体建设结合的问题上有着恰到好处的指导作用。而“思想移植”的思维模式,也是我们在日后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所要努力建立的。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实现两个方面的升华:一是将研究者自发地与具体学科结合,上升到形成系统的理论高度,形成一种自觉的工作思路;二是从单纯对学科知识的使用上升到借鉴思想,实现“思想移植”,以各学科成熟的思想理论来激发思想***治工作新思路。总之,通过陌生化理论的探索,总结出具体学科理论推动思想***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1):61-66.

[2]易如.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治教育的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08,(5):33-37.

[3]刘丁鑫.论思想***治教育中的情感机制建设[J].思想***治教育研究,2009,(12):81-83.

[4]孙占国.怎样看待当前的大众文化[J].求是,2000,(13):873-876.

[5]李卫东.校园媒体在大众文化建设中的作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50-52.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9

摘要:当前高校研究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及研究主要的还是沿用传统的针对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传播方式和手段,忽视了研究生群体教育的特点,因而不能很好适用于研究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及教育。因此,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研究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不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传播

一、新媒体传播的特性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7年,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的商品计划,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这一概念,用以指代和传统印刷媒介不同的、基于电波和***像传输技术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样态。①自此,“新媒体”这一概念正是诞生,并从美国流行到了全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新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传播方式的***性飞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与传播。新媒体传播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传播主体与受众的界限模糊化。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主体被

称为“传播者”,信息的接收者被称为“受众”。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使信息到达受众的单向传播渠道和单向传播过程。而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主导的传统模式被彻底打破。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加强调信息单方向的梯度转移,即信息流从传播者流向传播受众,新媒体更推崇“人人都是传播者”、“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

其次,传播内容的多元性。在新的媒体条件下,传播受众媒介接触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往往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收传统媒体传播而来的各类信息,而是会运用新媒体,主动地区选择性地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种需求转变促使新媒体传播内容必须多样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使得传播的内容相较于传统媒体呈现出多元性的特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非专业的记者和编辑也可以成为传播信息的原创者,大大丰富了传播内容。同时,网络和数字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传播内容更多地以文字、视频、声音等表现形式相融合的方式呈现,而且可以将其存储、***,满足受众随时随地阅读、观赏的需求。

再次,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大多以区域性传播为主。而随着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范围已经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实现了全球性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功不可没。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网络应用的迅猛增长。其中,以手机视频用户和手机微博用户涨幅最为明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增加了约2500万人,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近超过1亿人。新媒体作为年轻时尚的媒介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接受与喜爱,且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改变着传统的信息内容、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质量。

最后,新媒体传播的混沌性。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都具有相对价值,传授者双方都希望通过同一传播过程追求不同的效用,实现各自的目的。在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加之传播者和受众距离较远,传播效果具有极大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这种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极大降低,呈现出明显的混沌性。此外,由于新媒体发展迅速、入驻平台门槛低、行业规范不健全等因素,信息虚实相间,环境复杂,道德环境部成熟与道德监督机制欠缺。

二、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治教育特别是研究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对我国实施人才强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群体与本科生群体既有共同的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当前研究生群体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在思想***治方面,关注时***热点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研究生群体比本科阶段更关心国家大事,他们时刻关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希望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改革深化已成为研究生群体的主流愿望。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经济犯罪、贫富差距、社会治安等问题使部分研究生对改革存在疑虑。同时,研究生群体具有爱国热情,也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但是缺乏坚定、正确的***治立场。当前,部分研究生对意识形态和宏观***治问题的关注度在下降,对***治学习态度冷漠,不少研究生认为“管它姓资姓社,只要能发展经济就行”;其次,在学业方面,主要是自主自由学习。研究生群体的学习同本科阶段的学习相比,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我学习、自主研究。自由支配的时间较为充裕,其主要精力投入在做实验、搞研究、、做课题、写论文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再次,在心理健康方面,同上个世纪 80、90 年代的研究生相比,如今研究生群体心理问题呈多发趋势。如今的研究生群体,由于他们普遍年龄偏小,独生子女较多,从小到大都是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长期处于顺境之中,没有经历过艰苦磨励。因此,他们面对失败、挫折时的承受能力较差。

三、新媒体背景下研究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被接受、创新到发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实际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新媒体背景下研究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传播,就是指运用新媒体技术,结合研究生群体特点,实现传播信息与传播环境的互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

第一,拓展研究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传播主渠道。思想***治理论课是研究生的必修课,是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要积极主动利用网络载体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品牌引领。高校应进一步增加重大主题网络宣传的感染力、吸引力。充分发挥互联网互动性、信息传播形式多样的优势,推动网上宣传由新闻栏目向论坛、博客及QQ、MSN、手机短信息等即时通讯工具延伸,由单项宣传向双向互动延伸,由宣传报道向开展网络活动延伸,不断拓展重大主题宣传的网络阵地和空间。在新媒体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需要将高深系统的理论体系简化为研究生群体易于接受的“碎片化”信息,并要恰当地融进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创新传播形式,增强时代特色,以研究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时代的语言和形式进行广泛的传播。适应研究生群体的接受能力,这是顺应新媒体技术传播一般规律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要求。

第三,加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舆论引导。通过建设网络社区、网络论坛等途径来引领和规范网络舆论,充分发挥先进学生、专家老师等在网络意见中的作用。加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舆论引导,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做好网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舆论引导,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过硬的互联网人才队伍。要从研究生中培养一批又坚定的***治方向、***治立场、***治鉴别力、***治敏锐性德 互联网人才队伍,推出一批研究生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使新兴媒体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治头脑,成为网络上的舆论领导,把好舆论导向关。

第四,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上内容建设。各大高校要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在研究生群体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积极作用,始终弘扬主旋律,形成网上舆论强势。利用学校宣传部网站开设频道、专栏和专题,第一时间权威在网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邀请学校******领导、专家学者,做客网上访谈、网上讲坛、网上讲座,开展理论宣讲;运用大众化语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大众化理论阐释,方便研究生学习理论、自觉运用理论;及时在网上研究生创作的文艺演出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网上唱响主旋律,增强网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充分利用论坛、投票等互动形式。借助学校及各部门、学院网站开设互动社区,及时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设置为论坛互动话题,加以正确引导,给研究生以教育和启迪,增强理论传播的实用性;发挥研究生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围绕中国梦、学习时代模范人物、评选好人好事等活动,在网上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投票,吸引研究生参与,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第六,应用博客、微博等新技术,开辟拍客、播客等新业务。利用互联网新兴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功能多样性等优势,开设网上讲座、***答疑等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例如,通过flas、多媒体教学及专题DV***等形式,创建形象化、立体化、多维化的网络互动教育模式,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设置网络理论需求库、经典书目库、专家答疑库、专题研究库等,逐步建立一个高效灵活、功能完整的理论学习网络服务体系。通过网上视频、电影等艺术形式,融马克思主义于网络作品中。

最后,运用网络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应善用网络语言,借助网络宣传平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研究生群体的融合。追随网上热点话题,调和研究生群体的口味和爱好,将理论转化为研究生听得懂的网络语言。要把马克思主义讲得生动感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阐释抽象的理论形态,这样才会受到研究生群体的欢迎,被其理解和接受。(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课题: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成果,课题编号:201301098。

注解

①蒋宏、徐俭:《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新媒体研究论文篇10

[摘要]:2009-2010年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并不平衡。传播理论研究继续寻求新突破,并有所成就,但焦虑情绪也若隐若现,相信压力会化为动力。媒介经济与管理扩展了自己的“领地”,势头正旺。广告和公共关系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广告研究正在探索自己的理论根基。新媒体和网络传播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视野和交叉性,研究前景充满希望和挑战。出版学与编辑学研究出现了多元发展的新趋势,其学术影响力日益增长。2009-2010年的中国传播学研究虽然亮点不少,其实问题也存在,并且多是老毛病。当下最需要大家坚持的是,要紧追国际前沿、扎根中国现实、掌握研究尺度、努力创新理论。

(接上)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研究

2009-2010年度,中国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研究在文献数量上呈现飞速增长态势,在各个重要相关研究领域都取得进展与突破;这使得本领域内的研究综述无论如何概括,都难免挂一漏万,有遗珠之憾。

(一)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研究备受重视、日益繁荣

中国互联网产业、网络传播事业及新兴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网民数量和移动通讯媒体使用者在这两年内又有了巨幅增加,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达4.57亿,手机网民3.03亿,这一数据显示网络在中国城乡特别是在农村的加速普及。新媒体事件日益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网络传播的影响力增强,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研究备受重视,国家社科基金和***人文社科课题指南与资助名录显示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极大支持。整体看,本领域学术生产(论文、专著、课题等)的数量突飞猛进,质量有所提升。比照前次报告,检索中国知网在这两年内收录的期刊、博硕士论文,题名中含“互联网”的就有4106篇,其中属“新闻与传媒”类的有398篇。与2007-2008年度相比,唯题名中含“博客”的文献略微减少之外,其余主题文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较为突出的新兴研究点为“微博”(224篇)和“SNS(社交网站或社交网络)”(106篇)。

(二)网络舆论舆情的基础理论及应对策略研究取得新进展

关于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舆情预警、监测以及与网络相关的突发舆论事件应对策略研究等,一直是本领域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近两年,关于网络舆论舆情的研讨已显现出新闻传播业界和学术界对此均有深刻认识和深入进展。业界方面,至2010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已连续4年的年度《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以扎实的数据分析,宏观勾画年度舆情演化的全景动态。学术界方面,喻国明研究团队《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南京大学谷尼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2009中国网络舆情报告》,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的舆情研究实验室的研究报告也涉及网络舆情监测和评估。这些报告的显示,网络舆论舆情研究成果已经进入系统性呈现、数据化分析的状态,成为一种公众传播的信息和知识;而其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1.从宏观上研究整个中国网络舆论演进历程与舆情发展的总体规律。例如,钟瑛、余秀才(《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1/2010/4),通过对160起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系统分析,发现我国网络舆论事件若干整体特征,其扩散过程基本呈现出的葫芦状模型有助于把握中国网络舆论的整体发展脉络。刘九洲、许玲(《论网络舆论传播中的公民协商和公民行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在研究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发现公民协商的重要功能,“为后来在一定条件下所引发的、旨在发挥某种***治影响力的公民行动做好舆论准备,从而达到网络舆论传播的最大效果。”

2.在微观层面解释和揭示舆论事件与舆情事态发展过程中的传播机制与规律。例如,王国华、戴雨露(《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在研究中发现“沉默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局限性,指出“反沉默螺旋”模式,并分析其理性和非理性的两种途径。廖卫民、柯伟(《网络舆论波研究——基于波浪力学及杭州两起舆论事件的理论思考》,10/2010/4)提出了网络舆论波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5.7”飙车案和“8.4”醉驾案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舆论波有不同运动特征和演化规律,需采取不同策略应对:“舆论风浪”发生后往往会引发“舆论涌浪”,应避免对坡岸的反复“冲刷”;还要注意防范舆论波出现能级加强的“共振”现象,避免群体性事件。田大宪、贾举(《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机理与调控方略》,9/2010/4)对网络集群行为进行了模型建构分析,指出其“多维的变量系统”特质,集群行为迎合了网民的选择性期待,与事件的“引爆点”相伴而生,在网民的意见博弈中议题得以存活与扩散,产生网民热议的“蝴蝶效应”,进而推动集群行为生成。白寅(《网络流言传播的动力学机制分析》,1/2010/5)通过系列案例分析和调查实验验证了若干假设,揭示出网络流言传播的微观心理机制和行为动因。魏丽萍(《网络舆情形成机制的进化博弈论启示》,1/2010/6)则对沉默的螺旋与蝴蝶效应进行了反思,用经济学中的进化博弈论来模拟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有较强的新意,有助于理解舆论过程中的把关人和群体极化现象,研究发现“中坚分子”的存在对于博弈过程中舆情逆转可能性的作用。

(三)新媒体与经典理论结合,丰富发展传播学理论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研究的文献中有相当一批是集中在传播学的传统研究范式之内,这一状况依然存在,近两年内出现了一些重要研究,对于传播学理论本身发展有所突破,有所贡献、助益。例如,浙江大学韦路的英文研究论文Filter Blogs vs. Personal Journals: Understanding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Gap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9,532–558)基于实证数据,以博客内容生产为案例探讨并深化了传播学关于“知识沟”的认识,指出知识生产(Knowledge Production)上也存在“知识沟”,比之于知识占有(Knowledge Possession)更清晰,也是更深层面的“知识沟”。韦路、李贞芳(《新旧媒体知识沟效果之比较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进一步比较了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知识沟效果的差异,通过美国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者之间的使用沟和知识沟在因特网上比在传统媒介上更明显。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播学理论。例如:钟智锦(《使用与满足:网络游戏动机及其对游戏行为的影响》,2/2010/10)以样本量为467的网络调查为基础,发现玩家在参与网络游戏时会同时受到追求个人成就、享受社交生活和沉浸于虚拟世界并逃避现实麻烦这三种动机的刺激,均对游戏时长和游戏黏着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沉浸型的动机比其他两种动机对游戏黏着度的影响更大,社交型动机对公会/团队活动的次数和质量的影响最为强大;其发现客观上丰富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微观机制。殷俊、孟育耀(《人肉搜索与“把关人”理论的调适》,2/2010/2)通过分析人肉搜索活动中的信息把关行为发现媒介组织把关人的形态已经改变,网民个体与微组织的多重把关行为交叉进行,形成“协同把关”机制,这一新媒体形式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颠覆,值得思考。总体看,这类文章的基本研究思路是将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移植和扩展运用到对新媒体和网络传播活动的研究中,以探求其规律,文献数量较多,但有实质性的新发现的文献还不够多。

(四)新媒体与网络社会的关系研究成果丰富多彩

由于新媒体越来越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从***治、社会、文化、心理、网民行为等诸多视角来考察传播规律,比照2年前,这类论文涉及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进展,成果也非常丰富多彩。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第3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刊载的文章中就有数篇扎实的研究。《生意人的神杖:手机的现代性意义》(吴玫、林海鋆)综合运用技术的社会塑造理论(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赋予理论(affordance theory)和驯化理论(domestication theory),“通过对中国福建企业者的日常手机使用的采访和质化分析,来探讨中国企业者的手机使用与生意运作的关系,特别是他们手机使用中所展现出来的手机的社会功能与角色。”如果说该研究讨论的是新媒体在经济生活中赋予人以进取性的商业文化特征,那么,《BBS社群实名注册制研究——以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为例》(巢乃鹏、周玉黍)则观察到高校BBS在采取网络实名制后,议题敏感度的陡然下降和逐渐恢复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网络生存行为的数量变化特征。《三种互联网社会软件对个人社会关系建立的作用比较》(范博阳)以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将社会关系划分为强弱连接的理论为基础,经过比较研究发现:IM适合建立小规模、较紧密的连带关系;SNS有利于建立大规模的连带关系,对弱联系的建立比较有帮助;BBS虚拟社区比较松散、游离的状态使得其中建立大规模的紧密连带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

除此之外,2009年第3期《中国传媒报告》刊发了一组文章冠以《新媒体的力量》(杨伯溆),分别研究了手机报、BBS、短信的传播特征与规律。例如,《北京市居民手机报使用情况的定性考察——通过新媒体看“议题融合”理论之初探》(陈红)借助“议程融合”理论进行研究发现:手机报既为读者设定个人议程,也帮助人们摸索(test)及再造(reproduce)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的群体议程,不论是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 rich),还是信息贫穷者(information poor)都通过它与话题社区进行融合。《***治网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治倾向——基于强国和猫眼的探索性分析》(唐芳)选择网络论坛“强国”和“猫眼”作案例分析,抽样调查发现***治网民群体不等于网民整体,引入“社会经济地位”作为分层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治网民的主体来自社会中层,其社会经济地位和***治倾向无明显的关联。这些研究揭示了网络社会生态中的复杂关系与微妙互动,推进了整个网络传播研究的学术成果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还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此类问题,如:陈韵博(《新一代农民工使用QQ建立的社会网络分析》,2/2010/8)以新一代农民工为目标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线上民族志等质化方法探讨他们如何利用QQ建立社会网络,研究表明通过使用新媒体,农民工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我赋权(self-empower),为自己在城市中的谋生获取来自***及体制外的支持。丁未、田阡在《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1/2009/1)中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居住在深圳市石厦村的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的媒介技术使用为个案,从一个侧面展现农民工群体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式及其演变过程,研究中发现新媒介的使用为这一群体提供了拓展甚至突破社会关系边界的可能性,但在现实中,他们首先想到的却是如何利用现代媒介技术形成、维系、加固他们认为可靠的社会关系圈,一旦遇挫反而更求助于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

(五)关于微博、SNS、微视频等近年走红的新媒体研究进展

新媒体技术在2009-2010年的新发展,也直接引发了新媒体研究的新热点,特别是微博成为近期研究大热门,这基本上显示了此类研究与技术发展应用的密切关系。

在题名含“微博”的224篇文献中,多数为新闻学期刊的业务研究和引介性、描述性的理论分析,例如:《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喻国明等,《青年记者》/2010/21),《微博以及报刊的若干“玩法”——当下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视角》(陈娟,10/2010/3),《微博客的媒体特质与传播能量》(闵大洪,《新闻战线》/2010/9)。还有一些实证研究、理论探讨和批评反思的文献,例如,《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夏雨禾,1/2010/4)通过对438个样本的分析,对新浪微博互动的结构性要素和发生机制进行探究,发现“链状”、“环状”和“树状”对话结构同时并存,话题空间成长性明显增强,在现实社会话语权力空间中处于弱势的“草根”将有可能成为微博互动再建构的主导性力量。《微博时代的粉丝传播》(蔡骐,14/2010/8)从“微信息”、“微距离”和“微***”三个层次来展现粉丝们在微博中的新形态及其所展现的自我、人际与大众传播特征,揭示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生态变革。《微博的理想与现实——兼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空间的三大困扰因素》(袁靖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以反思批评的研究视角提出在微博这一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的时候,更需要警惕网络商业主义、集体无意识和注意力承载力这三方面因素的困扰,势将影响微博对舆论公共空间的积极建构。

关于社交网站或社交网络的研究有《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丁汉青、王亚萍,1/2010/3),通过观察法和文献综述法,构建出一套甄别出意见领袖的指标体系,并采取内容分析法跟踪不同类别话题,研究发现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之意见扩散与接受不同于创新扩散的倒U,而呈现长尾状;意见领袖在对普通网民的影响层次与话题类型相关,时***类话题对态度层面影响较明显,专业类话题对认知和行为层面的影响较大。且相对于传统意见领袖而言,SNS意见领袖具有自我、网络使用活跃、乐于分享等特点。《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陈霖、邢强,2/2010/3)通过对微视频制作和传播的考察,从媒介的抵抗、身份的认同和创造的潜能三个方面分析寓于微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存在状态,给人以启发意义。

(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研究的新视野和未来方向

有必要指出的是,在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研究领域,有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管理学者、信息情报研究者等以各自的学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有启发的成果,例如:《外场和惯性双重影响下的无标度网络上舆论传播动力学》(李小刚等,《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6);《网络传播技术控制的共轭控制模式研究》(刘耀,《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5);《基于小世界理论的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网络调控研究》(陈晓剑等,《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5)等。此外,在本领域内还有一批专著、学术会议和课题都能展现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研究成果,闵大洪的《2009年的中国新媒体研究》(《新闻前哨》/2010/2)梳理了2009年这方面的基本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2月浙江大学举办了首届“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国际学术论坛;2010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在暨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以“新媒体新生活新世界”为主题。这些学术会议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的学术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精辟的概括、提炼和检阅,预示了本领域研究的前景与方向。

五、出版学与编辑学研究的新进展

2009-2010年的出版学与编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出版学和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出版史研究、出版经济研究、出版文化研究、数字出版研究几大领域,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可从中观照该领域近两年的研究重点、热点与成绩。

(一)出版学、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9-2010年,中国出版学、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学科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探讨和学术史总结回顾。

张志强阐述了英美两国出版学学科归属,分析了中国出版学学科归属现状、出版学学科特性,就出版学学科发展提出重要建议(《英美国家的出版学学科归属及对我国的启示》,15/2009/9)。魏玉山等辨析了出版学的学科属性(《出版学学科属性之辨》,16/2010/2)。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关系、学科定位和学科名称是编辑出版研究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吴赟、王和平对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吴赟:《对编辑学与出版学关系的再思考》,15/2009/2;王和平:《从传播看编辑出版学学科名称的不合理性——兼论“大编辑”、“大出版”观念的树立》,16/2009/8)。李频探讨了出版学的研究核心和学科边界问题(《论出版学的核心与边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李苓认为:“编辑出版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在目前或许将来一段时期内都可能是一种多棱镜所反映的景象”,“惟有从学科建设的宏观角度出发,厘清以往研究视野中的矛盾与问题,才能求证学科建设的科学依据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论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李武对英国八家高等院校出版课程主管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总结了英国出版研究生教育的特征(《英国出版学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分析——一项基于深度访谈的实证研究》,2/2009/1)。在学界与业界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批准设立出版专业硕士学位,这对促进出版学学科建设、加快出版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辑学理论领域,中国编辑学会提出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体的编辑学研究方略。姬建敏认为,在“大编辑”思想的指导下,近两年来中国的编辑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近两年来我国编辑学研究特点简论》,《编辑之友》/2009/12)。吴平、黄星则认为“总体而言,近五年编辑学研究没有整体上的突破,但在研究成果数量和研究内容上有一定提升、扩展,编辑思想史研究的出现是这一时期的亮点”(《编辑学研究五年》,17/2010/5)。一些学者深入探讨了编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郝捷以社会分工理论为起点,分析了编辑职能的演变(《从文化分工看编辑职能的增强与演变》,17/2009/1),吴平探讨了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理念的建构(《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理念》,15/2009/2)。编辑思想史研究正在成为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新兴增长点(吴平:《关于中国编辑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21/2010/1),但目前研究者多偏重于考察个体出版物的编辑理念或单个编辑家的编辑思想、成就、艺术,对各个时代编辑思想的整体历史研究罕见。

编辑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探讨。如:王鹏飞认为当前编辑学研究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在于固有的编辑学研究范式出现了危机,亟需对现有范式进行反思与突破(《编辑学研究的范式危机——“出版思维”与“实践思维”之批判》,《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王伟认为中国编辑学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三种范式,即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诠释研究范式、批判研究范式,多元范式并存有助于中国编辑学的发展(《研究范式与我国编辑学的发展》,《编辑之友》/2009/7)。张国辉指出,数字世界摧毁了编辑学研究的传统围墙,编辑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将发生诸多变革(《编辑学研究的新趋向》,17/2010/5)。

从1949年李次民出版中国第一本名为《编辑学》的著作至今,中国编辑学研究已走过60年历程。学者们对60年来中国编辑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反思,如:姬建敏的《我国编辑学研究60年回眸》(15/2010/5),王振铎、刘大年的《编辑学研究60年的学术发现——编辑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

(二)出版史研究

在新文化史研究范式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出版与社会***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关注出版物文本的阅读、接受、社会影响等课题,努力拓展以往研究未涉及的内容,重新解读旧材料,大量利用新文献,取得不少新的学术成果。

学者们对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反思和前瞻。张志强评述了海内外中国出版史研究名家的学术成就与贡献(《钱存训先生对中国出版史研究的贡献》,17/2010/6;《一个致力中国出版史研究的日本人——樽本照雄和他的晚清小说及商务印书馆史研究》,20/2010/5)。张文彦、肖东发、范***分别总结分析了2000-2009年、2006-2010年中国出版史研究情况(张文彦、肖东发:《2000年以来中国出版史研究综述及未来趋势》,《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范***:《中国出版史研究综述》,17/2010/5)。

一些学者就出版史研究的视野、方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认为:许多和文化传播及文化交流有关的议题都与出版史有关,出版史研究应重视文化史研究范式(《从出版史到文化交流史》,《书城》/2009/2)。汪家熔就出版史研究方法提出了五点倡导(《谈出版史研究方法》,《济南大学学报》/2009/4)。林盼指出:出版史研究“应当进一步吸纳国外出版文化史研究的成果,尤其是阅读史研究路数,洋为中用,开拓视野,最终形成适合本土及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寻找出版史研究的“第二推动力”》,《出版史料》/2010/3)。刘兰肖、刘宇新认为“未来的出版史研究,除了继续加强史料建设和弘扬求真与经世的学术传统外,迫切需要的是在保持学科本位的同时加强同其他学科的对话。”(《2008年出版史研究概述》,16/2009/2)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国际化是出版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动向。2009年7月,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在杭州共同举办了“印刷与市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试***为书史和经济史搭起一座桥梁。2009年11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与上海新闻出版局出版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出版的文化世界:香港与上海”国际研讨会,会议围绕“西学东渐与中国出版”、“出版与文化互动”、“出版与语言接触”等方面,探讨了出版业变迁与中西文化传播的关系。

(三)出版经济、出版产业研究

出版经济与出版产业研究是中国出版研究的重要板块。近两年中国的出版经济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出版经济学理论、出版产业、出版企业与出版市场、出版资本运营、出版赢利模式、出版产业“走出去”、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与出版机构转企改制等论题上。

在出版经济学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提出,出版产品的经济特质是出版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出版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点。在出版产业研究领域,研究者着重探讨了出版产业链、产业竞争力、产业经济***策与***府规制、产业组织结构、产业集聚与布局优化、产业评价等主题。出版企业与出版市场研究的成果主要分布在出版企业竞争力,出版企业组织建设与公司治理,出版市场垄断与竞争,出版营销、出版价格等市场行为,出版市场绩效等方面。出版资本运营研究集中在出版业资本运营的基础理论、现状、困境、误区、战略等方面。出版赢利模式研究集中探讨了媒介融合与数字出版环境下新兴出版业态的赢利模式问题。出版产业“走出去”的研究,集中探讨了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及版权贸易的影响因素、方式、风险、困难、策略、***府和行业组织的角色等内容。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关系到中国出版业全行业企业化的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与转企改制问题再度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新闻出版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模式,体制改革的深层逻辑与风险,转企改制对出版机构与主办单位、***府之间关系的影响,转企转制后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治理结构等主题。

可喜的是,研究者在出版经济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视野与方法的引入,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另一方面,由于***府相关部门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如新闻出版总署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建国以来首次新闻出版产业调查,并全国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上市融资使得一些出版机构定期公开运营状况制度化,专业研究机构在研究资料整理、上也作出了积极努力,这都使得出版经济研究所需的资料、数据更为丰富。由于研究思路、理论参照系、方法、资料诸方面的改进,使得出版经济研究更加脚踏实地,其成果在理念创新的同时,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出版文化研究

将出版置于文化的坐标上进行考察,是出版研究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作为一个从文化视角探索出版的领域,出版文化研究历久弥新,成果频出。

2009-2010年,研究者对出版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和研究现状,出版文化的社会功能,数字化转型对出版文化的影响,出版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出版文化理性,出版文化与现代文学,出版伦理,出版文化环境,具体出版物的社会文化影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杨***认为:出版文化研究,是文化理论运用于出版研究的成果;当前国内出版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需要运用新的研究范式予以弥补、加强(《出版文化研究:理论、现状与范式》,17/2009/4)。肖东发、杨琳评述了中国出版文化研究进展(《一门年轻学科的坚实足迹——近20年来我国出版文化研究综述》,20/2009/6)。夏德元等探讨了出版数字化转型对出版文化的深层次影响(夏德元:《中国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文化冲突》,《学术月刊》/2010/4;梁上启、冯春英:《数字技术对出版文化的影响》,17/2009/6)。张文彦、肖东发基于中国出版业在世界格局中的竞争实力,对出版业如何促进国家软实力提升进行探讨(《从全球出版结构审视中国出版文化软实力》,《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李春雨认为,现代出版是现代文学的摇篮,现代出版不仅是现代文学的生存手段,而且对文学的发生、发展、转型具有结构性的反作用(《“出版文化”与现代“文学场”的生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范***、胡敏分析了出版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走向世界丛书”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文化价值》,16/2010/1)。编辑文化、期刊文化的研究是出版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编辑文化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编辑话语、编辑的文化自觉与社会责任、编辑创新、编辑与国家软实力、网络编辑的文化定位等主题上;对期刊文化的研究则主要探讨了杂志中的文化生产与形象再现、时尚杂志的社会认同与文化定位、杂志***文化现象等内容。

(五)数字出版研究

数字出版已成为中国传媒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2010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在此宏观背景下,学界、业界对数字出版研究的热情遽增。数字出版研究集中在数字出版运作与赢利模式、版权保护、技术障碍、资源整合、管理规范、人才培养、数字化阅读等方面。

最近两年数字出版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有:王鹏涛的《基于流程再造视角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创新研究》(《科技与出版》/2009/4),吴信训、吴小坤的《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冲刺关键——构建数字出版公共(交易)平台的构想》(10/2010/8),李红强的《数字出版:基于现实的规律分析》(18/2010/11),陈洁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研究报告》(《求索》/2009/8),刘英、曾莉的《数字出版网络影响因子研究》(19/2010/5),王志刚的《数字时代版权保护与知识共享的冲突》(《中国***书评论》/2010/4),李伟国的《金字塔知识结构数据组织——论数字出版的一种架构和编辑方式》(20/2010/2),李欣人、段婷婷的《权威的消解与受众的转化:数字出版时代传播关系的重构》(16/2009/10)。

数字出版研究涵盖了全媒体出版、手机出版等研究内容。研究者探讨了全媒体出版的特征与前景,分析了手机出版的运营模式、行业标准、产业竞争、受众需求、传播策略等问题,如:张大伟发表的《数字出版即全媒体出版论——对“数字出版”概念生成语境的一种分析》(4/2010/1),陈明子的《全媒体出版的SWOT分析——基于〈非诚勿扰〉全媒体出版的思考》(15/2010/3)等。

数字出版研究已开始扭转偏重理论研究的局面,逐渐实现与行业发展对接,一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而且对于指导和改进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数字出版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也逐渐增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定期主办了中国数字出版年会。2010年10月,美国佩斯大学、武汉大学、新闻出版总署高级出版研究中心(武汉)联合主办了第三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六、结语

2009-2010年的传播学研究发展并不平衡。传播理论研究焦虑情绪若隐若现,埋头研究寻求突破的人也大有人在,压力将化为创新的动力。媒介经济与管理扩展了自己的“领地”,势头正旺。广告和公共关系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广告研究正在探索自己的理论根基。新媒体和网络传播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视野和交叉性,研究前景充满希望和挑战。出版学与编辑学研究出现了多元发展的新趋势,其学术影响力日益增长。

2009-2010年度的传播学研究亮点多,问题也存在,而且多老毛病,大家都眼明心亮,无须我们多言。中国传播学研究最需要的是要扎根现实、开放视野、心胸开阔、坚持不懈和言行一致。可喜的是许多传播学人并未停滞,总是尽力的行动和苦苦的探索,也许学科真正自主的生命能量就蕴含在那些无论如何都要研究、都要探索的劲头十足的人们中吧。

[参考文献]

[1]新闻与传播研究(文中1/2008/2指《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下同).[Journa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1/2008/2”, means the first journal listed is referred as Journa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published in 2008, No.2.]

[2]国际新闻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3]现代传播.[Modern Communication.]

[4]新闻大学.[Journalistic University.]

[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Replicated Journal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6]中国记者.[Chinese Journalist.]

[7]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

[8]中国广播电视学刊.[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

[9]当代传播.[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s.]

[10]新闻记者.[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11]新闻界.[Press Circles.]

[12]中国广告.[China Advertising.]

[13]广告大观(理论版).[Journal of Advertising(Study).]

[14]东南传播.[Southeast Communication.]

[15]中国出版.[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16]出版发行研究.[Publishing Research.]

[17]出版科学.[Publishing Journal.]

[18]出版广角.[Vast View on Publishing.]

[19]编辑学报.[Acta Editologica.]

[20]编辑学刊.[Editors Monthly.]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媒体研究论文10篇

学习

广播电视新闻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广播电视新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广播电视节目论文范文,广播电视新闻学论文范文。三、新闻播出在新闻策划与制作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新闻播出,它向受众集中展示最终成果,一档新闻栏目的成功与否由它直接决定。播音员和技术人

学习

英语课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10篇,内容包括英语课程推荐中英文版,英语课程推荐。课堂教学是目前教学的主要内容,还包括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形式,主要以面授为主,结合远程教学等等新途径。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基本途径,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学习

新课改形势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改形势10篇,内容包括新课改形势下小学生选择能力,新课改高中***治教学形势初探。从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十余年之久,改革既有成绩也存在着不足,这也说明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改革的目标

学习

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报告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报告,内容包括社会服务实践总结报告主题,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报告个人总结。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

学习

校本课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校本课程10篇,内容包括校本课程总结15篇原创,校本课程的具体事例。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一词是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在1973年一次讨论课程的国际性会议上提

学习

网络课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课程10篇,内容包括网络课程必备100个,网络画画课程。(一)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的概念1、课程本课程式学校整体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甚至评价方法。2、网络课程网络

学习

生态文明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文明10篇,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结1000字范文十篇。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强调将其

学习

大学课程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大学课程内容word,大学课程知识点汇总网站。本课程为smt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走向社会前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性专业学习和专业水平考核。其任务是:(1)综合学习和掌握smt技术

学习

理想调查报告模板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理想调查报告模板,内容包括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简单,理想的调查报告1000字范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将目标主要定位于学习了解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占60.4%;实现理想抱负占16%;获取文凭,方便以后找工作占16%;为共同理想和

学习

高中计算机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计算机论文,内容包括学生计算机论文1000字,高中计算机设计论文题目。(二)、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知识点编排不合理教材陈旧老化,同飞速发展的时代不适应。计算机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繁多的,计算机入门教材的内容选择对学

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堂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论文课堂实录,英语教学小论文。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教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学比教重要。一堂好的课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学生是不是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教师

学习

幼儿园课程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课程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特色课程美篇范文,幼儿园课程教案100篇免费。

学习

中学数学新课改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数学新课改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数学课改论文题目大全最新,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

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课程标准10篇,内容包括数学课程标准要点归纳,数学课程标准及方案。第一部分前言一、基本理念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学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二、空间与***形三、

学习

广播电视新闻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广播电视新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广播电视节目论文范文,广播电视新闻学论文范文。三、新闻播出在新闻策划与制作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新闻播出,它向受众集中展示最终成果,一档新闻栏目的成功与否由它直接决定。播音员和技术人

学习

保险理财论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理财论文,内容包括保险理财论文,保险理财毕业论文题目。财务失败的原因分析是进行财务预警的必要理论基础。从公司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着手展开的财务失败研究认为,财务失败源于风险主体对风险控制的不力。风险的主体是市场

学习

语文新课改研究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新课改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语文课改论文范文,浅析语文教学课改论文范文。1.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

学习

语文新课改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新课改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语文新课改论文,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创新教育是以探究性为核心,以科学学习为主体,以兴趣学习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亲自动手实践,鼓励实践和创新的教育。二、加大提高语文教师

学习

微电影论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微电影论文,内容包括微电影毕业作品的毕业论文,微电影论文范文。由于制作团体的不同,赋予微电影的属性也不同。人们对于传统电影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这些方法都可以对微电影进行分类。像按照题材分类、拍摄方式分类、行业特点

学习

高效课堂小学英语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高效课堂小学英语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探究的论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温故而知新,在小学英语课堂也毫不例外。在上新课之前,必须先复习上一节学习内容,复习也是检查的过程,坚持复习检查,就可以检查前面学习内容

学习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论文范文100篇。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

学习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题目,初中英语论文新颖题目。学生一般都喜欢性格开朗、教学有激情、知识丰富、能带动课堂气氛的教师。所以,要做好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不断丰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