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10篇

网络课程篇1

摘 要:开发网络应用程序集成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互相沟通,记录和保存的数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测试,以便找到网络课程运行错误,程序执行过程中,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暴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课件

(一)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的概念

1、课程

本课程式学校整体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甚至评价方法。

2、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性能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3、课件

本课件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计算机性能的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反映了一定的教学策略。

4、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课件的类型

1、从应用形式分类

(1)课堂演示型网络课件

课堂演示型网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计算机上演示了一些微观现象或动态***形或抽象的比喻。

(2)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

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是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学习环境,***的学习者,通过互动学习的网络课件,以达到学习目标。双向互动的网络课件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这反映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策略,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网络课件,包括钻型网络课件,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模拟,测试型网络课件,网络课件解决问题和探索式学习的网络课件。

(3)协作学习型网络课件

合作学习强调合作与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相互作用,并表示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思想和方法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暴露每个人学习的思维过程,总结使有机会体验到自己的认知过程,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策略的总结和反思,相互讨论或交流学习的策略。同时,协作学习的重点建设的意义,帮助培养学习者的主观性和社交技能,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并学习彼此。通过学习者互相帮助对方来实现在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完整的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课件结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脚本编写、课件开发、与网络教学支撑系统集成、测试评价和修改等8个阶段。

1、网络课件需求分析

网络课件的需求分析,对网络课件的内容、用途、使用对象、课件类型、运用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的目标和规模的课件开发,估计的成本和效应的课件,并据此制定课件开发计划。这个阶段包括学习者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网络课件设计者对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课程的使用对象、课程明确使用的初始容量和课程的课程要求,以达到学习目标,课件设计,开发能力和开发环境,时间,经费的限制分析,选择网络课程的模式。

(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结合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对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进行分析。

(2)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教学大纲是概括的形成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范围,它提供了实质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是课程中写作课件的直接依据,但也可以作为直接直接检测教学的质量。教学规模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教学大纲应注意的原则,科学,思想和主观联系实际,基础性,系统性的准备。

(3)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目标分析,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内容顺序。根据教学目标的意义和不同的方法,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教学目标和教法目标。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通常被归类分析,信息处理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和SIM分析。

(四)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

完成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要编写网络课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也称为功能规格说明或系统规格说明,它是一个准确地描述了网络课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必须提供其考虑的限制。需求规格说明是网络课件设计的蓝***,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上,通过书面形式的要求规范手册描述,外部网络课件体统的预期行为的可视化和用户行为,从而形成网络课件的一个完整的了解。网络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一般包括设计 目标,需求分析,选择和分析的媒体,网络课件模式分析,网络课件的结构和学习环境的设计。

1、网络课件的结构设计

网络课件的结构设计包含知识的战略组织,在实际生产中制作中,网络课件的知识水平按照组组织分成纵深型和平面型。

(1)纵深型知识点组织方式是指和一个学习主题相链接的知识节点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将学习过程导向纵深,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不会因为知识节点的跳转而转到关系不大的知识节点上。一般来说,纵深型的知识节点组织方式是面向一个问题解决,利用网络课件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2)平面型知识节点组织方式是指和一个学生主题相链接的知识节点具有平行关系,一般是辅或支持性知识为主题的学生,如各种方案、背景知识、方***知识等。

2、诊断测试与学习控制

诊断的目的是确定学生是否储备知识以满足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并找出原因,让学生找出犯错误的原因是教学的必备环节。诊断测试用以检测学生值钱获得的新的知识或用于安排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

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是学习控制的策略包括。在网络环境下一般采用学习者控制而传统的 CAI 课件一般采用程序控制。

研究表明,在网络课件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控制是完全的不适当的,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学习者可能一无所获。而太多的程序控制和外部支持又不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认知支架,帮助学生做出合计的学习决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这就要求体统的设计过程中,发现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的切换点,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控制的情况下,温和的提示,以引导学习者。(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网络课程篇2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大批已参加工作的成人或因为某种原因失去教育机会的成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在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及稳定的专业方向,这个群体接受教育成功与否,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无法进行“面对面”传统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过特定方法和媒介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从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约束,开展教学活动。从单一采用教材、学习辅导书等印刷品以邮寄函授为主形式,到运用广播、电视等模拟信号传播,远程教育在教育技术上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数字环境下进行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因此,把远程教育架构在当今高速拓展的因特网上,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较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使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更便捷、安全、可靠。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和素材库的建设,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发展至为重要。

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大幅度拓宽了传统教育意义上学习者的范畴,教育实施过程不受时间、地点、国界、气候等影响,网络上广泛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真正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概念,学生能突破时空限制,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指导。可获得更丰富、直观的多媒体信息,共享全世界各***书馆的资料。

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全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大任务。其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试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而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又是重点和核心。

1.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不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也不只是教学载体技术问题,而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制作的公用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通常应遵循下列几个设计原则:

交互性原则:教学软件既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提供师生讨论的条件;

创新能力培养原则: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软件,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的目标;

教学设计原则:不仅要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教学的目标,据此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和表现知识的方式,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和课程导航技术以及基本教学环境设计。

2.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思想

①满足在Internet上运行的条件,并具备安全、稳定、***快的特点。

②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表现力,方便学习者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如概念、原理、器件特性等与相关背景资料相链接,适当使用声音、***形***像、动画等。

③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内容的组织方法应便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系统结构。

④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在疑难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并提供练习题、测试题。

⑤交互性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需要,对学习内容(如范例的参数等)进行修改,或改变知识点的学习路线。

⑥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使学习者在网络上执行可视化操作,为学习者的实物实验作好前期预备工作。

⑦提供课程答疑系统、讨论系统、作业系统。

3.网络课程的通用功能

辅助教师教学。为教师提供以HTML网页为主、包括***形、动画的网络教科书。课程内容丰富完整,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教学内容。

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路线和学习层次。

按节提供自测题,按章提供练习题库。

以Email方式提供个别答疑,以留言簿方式提供普遍性问题解答。

以BBS方式提供问题讨论。

以MSSQLServer建立学习者数据库,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和学习情况。

以MSSQLServer建立课程数据库,主要包含知识点及其属性(难度、区分度、与其它知识点的关联度)。

使用Java访问数据库。

4.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

以“知识点数据库”、“练习题库”、“学生数据库”为支撑,以学生Web页面和教师Web页为表现形式。知识点数据库包括课程知识点、难度、区分度、各知识点关联度;练习题库包括各题的题型,所属知识点,分数等信息;学生数据库包括学生的一般信息,课程学习记录,测试练习记录等。

5.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1)采用HTML、JavaScript语言制作课程Web页面,使用DreamWeaver3.0作为Web语言编辑器。

(2)使用Flash4.0制作swf和gif动画。

(3)使用Protel绘制电路原理***,用SnagIt制作成gif***形并用PhotoShop进一步处理。

(4)使用PhotoShop5.02处理***像。

(5)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访问。

三、网络课程中“学与教”的实践

网络远程教育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系统观念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并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几年的远程教育实践过程,我们将上述教育思想融入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不在于表面媒体的使用,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还必须基于得到教师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的支持。

1.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

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网络课程的资源开发,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应突出社会需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体现“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也就是,教师在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当组织者、控制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

2.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将从常规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在某些方面起、替代教师的角色,把教师从简单、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已不需要教师的参与,由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信息资源的鉴别和测验成就的判断等方面都需要帮助,教师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监控,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在掌握教学设计、学与教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知识。也即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从计算机、美术、音乐、教与学、心理学等各个专业全方位的结合,在网络课程中贯穿以科技为主导的教育方针。

3.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在网络课程中的体现

在网络技术兴起之前的,远程教育一直难以进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活动,仅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较昂贵的双向交互系统。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已趋成熟。然而面对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使用,需要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网络课程之中,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在网络课程中课程材料包的组成

课程目标:描述应清晰而简洁,它包括网络课程学习目标和每章节的学习目标,阐明学生在结束本课程或本章节学习后,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分为基本目标和提高目标;

学习指南:考虑到远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编写课程学习指南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指南中应包括对本课程及每章节教学内容的简单描述、学习目标、难点和重点、例题及解答等,此外还可给学生建议较为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习参考书:除教材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书,并注明每章节相关内容在学习参考书的具置,哪些是必须购买,哪些是可以选择性购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知识的掌握范围及深度;

自测题:远程教育学生是以自主学习这主,所以学生应对每章节知识掌握情况明确了解,每章节都应有自测题,自测题能够覆盖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并附有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充分利用导航系统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学项目和教学信息供学习者选择。同时,学习者在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进程的过程中,享受更灵活、更便利的学习机制,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安排自主性大大加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或自导式学习方式。

因此,在网络课程中应设计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导航系统。从网络课程网站的文件结构、反映课程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的页面组织、重要内容的导航点、记录学生在超媒体知识空间所经理的历史路径的历史记录等多方面设计导航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课程指导。

四、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评价体系。网络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考试环节实行***监控,正确反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信息,并对以上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指导教师,才能及时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进行调整和修正。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建立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上述基本思想,在近几年的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传统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唯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且存在时间滞后;新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收集更全面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教学进程等进行监控和修正。

教学评价体系应有以下指标组成:

1)每章节、单元自测题,能及时反映每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明确;

2)采用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避免教师主观命题所造成偏差,并采取结构评分方式,将考试结果与平时成绩加权,综合考虑;

3)考虑到课程尤其是工科课程的特点,小论文及实验均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这对于实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课程篇3

1.1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强化学习效果

现有的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多为陈旧的中文教材,这与“卓越工程师”计划中要求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工程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不相符。对此,我们提出在现有网络工程课程教学中,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作为辅助教材,采用中文、英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合作能力的工程师”奠定基础。现有的网络工程教学大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化抽象难懂的概念为直观清晰的影像,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此外,在网络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这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与传统实物操作型实验教学体系相互融合,将原本无法开出的实验通过虚拟仿真的形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素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确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设置面向“卓越计划”的教学内容

由于课程的教学以概念介绍为主,缺乏合适的工程案例教学,使现有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对此,笔者提出设置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学内容,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案例进行解释,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介绍各种与课程中各个知识点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让学生学到国内外先进的规范化网络工程方法,掌握新工具软件的使用,为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网络工程师奠定基础。

1)案例教学。对于每种网络类型,课程中要提供数个工程案例,从不同侧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尽可能实现网络原理和网络工程两门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明显提高课堂上“教”和“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将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讨论深入分析和研究案例。例如,在学完需求分析知识点后,我们以学生都熟悉的“家庭局域网”为讨论案例,经过小组深入讨论后,将讨论的结果整理出书面化的需求说明文档。这种“大家讲”式的讨论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网络设计项目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参与工程项目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了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放式教学。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引入企业常用的网络设计工具,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例如,在讲授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我们补充工程化布线技术及相应工具PacketTracer、Visio等;在讲服务质量分析与设计时,引入Qos流量控制机制、Qos队列调度技术等;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结合相关的知识点,介绍分布式系统、IPv6、网络管理技术、云计算、网络测试技术等较新的网络技术,使学生了解当前网络设计和发展的方向。

3)面向工程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网络工程教学经验和网络工程设计经验,在课堂上介绍了大量的系统设计方法、技术参数、设计***表和工程案例分析。例如,在讲授集群技术时,以华为3Com公司推出的IRF(智能弹性架构)集群技术为例,告诉学生通过IRF技术可将多台交换设备构建为一个联合设备,这样既实现了设备的扩展性,又实现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这些新技术案例的引入使教学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而掌握了这些工程技术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4)全面教学。网络工程课程从结构设计、性能设计、安全设计、物理设计等各个侧面探讨网络设计方法,教学范围涉及局域网、园区网、接入网、传输网、广域网等,讨论的网络工程设计案例包括以太网、存储网、IP电话网、工业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固定无线网、SDH网、DWDM网等几十种网络类型。除了上述主流技术和方法,课程教学中也会涉及实用新型网络技术并介绍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例如,在讲解***技术时,以安徽大学教师在校外通过***技术访问学校***书馆文献资源为例,介绍远程访问***技术。

1.3采用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考核机制

在现有网络工程传统理论考核的导向下,学生对实践经验并不看重,甚至有时会出现高分考生连基本的组网设计都不会的情况。对此,我们提出设置以能力考核为主的新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以课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设计、卷面成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这些环节的得分以灵活的权重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2结语

网络课程篇4

关键词:网络课程 误区

网络课程的兴起,无疑为现代教育改革增添了新的动力。随着网络课程在全国各高等院校的逐步深入和网络教学广泛开展,如何进行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制作,怎样确立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有效地发挥师生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以及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系统等等,已成为网络课程教学理论者和实践者着重研究的问题。通过一年来网络课程设计制作和网络教学的实践,笔者发现不论是任课教员、网络学习的学生,还是设计制作人员,对于网络课程的概念、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网络课程设计制作中的技术含量以及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这不仅束缚着设计制作人员的思维,而且影响着网络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就网络课程设计制作和网络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谈谈自己的观点,愿与同仁共飨。

误区一:关于“网络课程”的概念

“网络课程”是多媒体教材的网络版,是课程网站,是信息资源库;

“网络课程”是电子教材、教学录像、单元练习题的综合体;

“网络课程”是“书本搬家、”“课堂搬家”。

“网络课程”的概念是什么呢?2001年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描述了网络课程的基本内涵: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一)“网络课程”是多媒体教材的网络版,是课程网站,信息资源库。

在开办《网络课程》培训班时,我们请每个单位带一部“网络课程”,用于观摩学习,结果发现有许多同志拿来的是多媒体课件网络版或是多媒体课件,原因在于对“网络课程”的概念有误区。“网络课程”是多媒体教材的网络版?有的同志认为:网络课程是借助于网络开展教学的课程,多媒体教材是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课件,将其在网上,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习,这就是网络课程。笔者认为:多媒体教材的网络版在某些方面与网络课程有相似之处,关键的区别在于:网络课程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的教学过程是多媒体教材网络版所不具备的功能。

“网络课程”是信息资源库?

持此观点的同志对网络课程的理解仅限于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上,片面地认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就是“网络课程”。笔者认为:网络课程的教学性质决定其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还要对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地、合理地、综合地设计,以体现网络课程所具有的教学意义。但是,网络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教师在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时都不应忽视这一点。

那么,“网络课络”是课程网站?在校园的各教研室课程群中,每个专业课程都拥有自己的课程网站,它主要是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件、模拟试题、相关教学资料以WEB页的形式在校园网上,教师可利用网站资源进行教学辅导,学生可运用课程网站提供的自学环境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课外自学。但课程网站仅对课堂教学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作为某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所依托的教学系统,也不能够通过其进行课程教学的管理、评价、组织与实施。作为一门网络课程,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都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网络课程”是电子教材、教学录像、单元练习题的综合体:是“书本搬家”、“课堂搬家”。

持这些观点的同志认为:网络课程就是将文字教材的电子化,是电子教材、教学录像、单元练习题、相关资料的综合体,基本上是将书本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网络“搬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恰恰反映了目前还有些教师对网络课程教学观念的错误理解,有的甚至认为:仅仅是文字教材的电子版,何苦要牺牲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文字教材沿用了几千年,不是很好吗?许多科学家都是通过阅读文字教材成长的,是否只有电子教材才能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忽视了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变革。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信息,听教师讲课是主要的接收方式;而网络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依托网络课程教学系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化学习,这种状态下,学生学习电子教材不仅包含着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因素,而且在阅读电子教材时,还加入了学生网络化新式读解的思维,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如果我们仅以传统教学模式状态下的教与学的方式来设计网络课程,单纯地将“课件搬家”、“课堂搬家”或“课本搬家”,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教学实况录像”或“电子文档”等比较单一的表现形式,误以为只要教学内容上网就可实现网络课程教学,使学习者通过浏览网页来接受信息,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的网络课程,即使运用再多的媒体形式,也是不科学的,它仍是以“教”为中心,只是这个教授者并不是在课堂上直接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师,而是网络上的“电子老师”。这种硬性的“搬家”,禁锢了学习者的思维,使网上的自主、轻松式的学习又变成了规范性的、被动的课堂教学,因此,电子教材、教学录像、单元练习题的综合和“书本搬家”、“课堂搬家”,都不是网络课程的全部内涵。

同样,受技术至上的错误观念催生的网络课程,在组织内容时以如何运用媒体的各种长处作为设计思想,总是考虑将媒体的这一个或那一个优势用在哪些内容的呈现上,技术因素超越了学习者的目标需求,不仅使教师和学习者不易操作,影响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达成,而且一味地讲究设计制作中的功能多样化和模块复杂化,片面强调媒体优势,又会陷入以技术实现为设计中心的误区。

转贴于 笔者认为:“网络课程”直译即是“网络”的“课程”,是运用网络技术的硬件环境进行教学的载体。它不是教学模式,也不能称之为是手段,究其内涵,网络课程在不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它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学习为中心的某门课程的新型学习资源;当它运用于教学过程时,它是依托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的网络课程教学,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承载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承担着教学实施教程中的教学组织、教学策略、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功能。《美学基础》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支持教学活动全过程;二是给学生、教师以及系统管理员分别授予使用本系统不同权限等级;三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创建界面友好,交互性强,信息丰富,富有启迪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强化研计、答疑、评价等环节,加强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功能设计,完善远程考试系统的功能,使《美学基础》课程成为一门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系统完整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课程体系。

误区二:关于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课程教学

网络课程教学可有可无,不可能替代课堂课程教学。

网络课程教学是可以代课堂课程教学。

传统的课程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投影仪、实物展台、黑板和教师自身等多种媒行进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与学生在同一个时空内面对面的进行教与学。网络课程教学作为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课程教学的新型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区别主要表现在教学地点、教学时间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网络教学模式中,教与学可同(异)步进行,也可同(异)地进行,师生可运用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组织并实施教学活动。

由于目前全国各院校的校园网建设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加之网络技术实现对网络课程的制约,网络课程不一定适合每一种类型的课程,比如:网络传输速率、虚拟现实技术等对技能类知识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实现存在较大的难题,网络课程教学在目前是不会代替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沿袭了几千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许多教学方法在网络课程教学中仍能觅其踪迹,但网络化、信息化的进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决定着网络课程教学的必然性,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课程教学将时在院校教学中并存的两种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一致,都是以使受教育者得到教学信息,掌握知识为最终目标的。在形式上或在教学模式,两者既不互相替代,又共存并行。能否选其优长,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依据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在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网络状况、学生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进行了反复研究之后,确定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适合师生同校的教学模式。通过《美学基础》、《电影史论》等网络课程三个班次的网络课程教学实践,将课堂教学中课前引导、课后总结以及教师对重点、难点精讲保留下来,引入网络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观念,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优势,开展同步同(异)地协作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发现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教师做教学中的“五导”即:指导、引导、诱导、辅导和督导,并适时进行网络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践证明,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同步(同)异地协作式课程教学是可行的,较好地实现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师生普遍反映较好,并得到教学主管部门的肯定。

误区三:关于教师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不参与网络课程教学;

教师是网络课程教学的控制者。

(一)教师不参与网络课程教学。

这是教师与学生在网络课程教学中角色问题。持此观点的同志认为,网络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任课教师在完成课程设计与制作,并于网上后,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的是学生自己通过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进行学习。

教师与学生都是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共生对象,在网络课程教学中不是学生唱独角戏,也不是教师唱重头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网络课程教学不是教师不参与,而是在***教师繁重的、重复的课堂讲授基础上,对都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如何设计制作网络课程?怎运用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网络教学设计?如何实施网络课程教学?进行师生网上答疑交流时如何讲究其艺术性?是否把握专业学术前沿?等等。特别是在网络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是教师应重视的教学内容。它既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保证了网络教学是受控的自主学习,而不是放任的自主学习。

(二)教师是网络课程教学的控制者。

一味的强调学生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一味强调教师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主控地位,都会走入误区。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的“口耳相传”,直接控制教学过程,而是对学生们的网上学习进行教学干预,引导进入学习情境,指导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组织开展小组研讨,督导学生主动学习等,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协商的结果,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是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教师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而不是控制地位,任课教师可依据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具体分析课程目标和学习对象,结合教学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和信息反馈,设定严格的教学实施流程,把握教学干预的时机和环节、适时、适度地实施教学调控。

浅析网络课程的误区,是笔者在设计制作《美学基础》、《电影史论》等网络课程,进行《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希望能与网络课程设计制作者和网络课程教学者共同研讨,为提高网络课程设计制作和教学的质量,推动网络课程在全国高等院校的进程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2001年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2]谢幼如,《高等学校网络课程开发》,电化教育研究,2000.08

网络课程篇5

Abstract: Network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s and cons network educ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for building a network system,intending to guide the practical work to be carnied out smoothly.

关键词: 网络教学;网络课程

Key words: network education;online course

中***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53-01

0引言

通过分析网络教学的特点间宿舍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系统,已实现多媒体新的的存储管理、快速插叙等;同时依托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开展网上教学、网上考试等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管理。

1网络教学的定义

网络教学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的教学方式。它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言处理技术、***像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集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手段来传递文本、***像、声音、动画及视频信息,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扩大了信息量。

2网络教学的优点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进行学习、存储、控制、查找和检索资料。其具备的优点有:

2.1 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时空发生了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无论在家里、办公室,甚至路上都可以通过网络即时的获取信息。

2.2 网络教学讲将受教育的群体扩大到全社会网络教学的受教育者可以得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打破了传统观教育中受教育者受学校、教室以及教材的限制,将教育推向整个社会。

2.3 网络教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实现。网络教学改变了学校教学的单一模式,使班级授课制和个性化教学、协作教学、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为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个人一生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而网络教学跨地域、跨文化、跨时空的优势充分满足了每个人终生学习的要求。

3网络教学的缺点

3.1 网络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受教育者通过情景牢记知识,达到终生不忘的目的。而网络教学中,受教育者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数据,这就是网络教学中的信息孤独[1]。

3.2 网络教学对硬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大量的信息存储、人员访问,以及24小时的运转,不仅对网络设备、服务器提出了要求,更是对管理者、维护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网络教学使受教育者易患“信息综合症”网络教学中庞大的信息量以及长时间的使用电脑,易使受教育者产生沉迷、恐惧、心里障碍等各种症状[2]。

4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定义

4.1 建设的原则

4.1.1 可靠性教学资源的可靠性对网络课程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为保证其24小时安全不间断运转,系统必须采用大型的商业数据库。

4.1.2 灵活性网络教学素材的管理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具备较大的伸缩性和扩展性,以减轻管理者和维护者对庞大的数据量进行方便快捷的修改和维护。

4.1.3 开放性针对网络教学受教育者数量大,所涉及专业领域宽以及教学内容的形态需求复杂的特点,其软件体系结构应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网络模式,建立在开放的网络标准之上,遵循http、ftp、xml等普通网络协议和数据格式进行消息处理和数据交换。

4.1.4 安全性由于网络教学都是通过互联网远程进行,其安全性也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保密、完整性保护、身份验证、授权。

4.2 系统结构的技术实现

4.2.1 网络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现阶段常用的呈现方式为窗口模式和网页模式。窗口模式即windows,如编辑文档常用的word软件。网页模式,即使用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打开的网页形式。两者各具优缺点,但考虑到使用者的方便性(网页模式无需安装客户端,任何带浏览器的系统都可立即使用),推荐使用网页模式,microsoft公司成熟的.net平台能很方便的开发和维护网络信息资源系统。

4.2.2 课件播放的支持Windows media service技术能够实现教育新闻和教育视频的播发。在媒体服务器启动了媒体服务器启动Media unicast service服务,并且工作在On demand unicast模式下时,受教育者即可启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的已编辑存储好的asf视频文件。当要进行授课现场直播时,启动服务器Station service服务,直接用Windows media enconder制作成的asf流。

4.2.3 数据的存储技术由于网络课程多媒体数据多、数据量大、使用者多,传统的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技术存在初始化慢、管理复杂、***添加容量影响网络运行等缺点已不适合于作为网络课程系统的存储服务器,所以推荐使用具有网络相应请求快、并发性强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技术。

5结束语

建设丰富稳定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基础,而开展网络媒体教学才是目标。网络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更需要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网络教学的规章制度,是网络教学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网络课程篇6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优化 

 

一、国内外网络课程基本现状 

国外网络课程建设起步较早,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犹他大学、华盛顿大学都有大量的网络课程资源,其中麻省理工学院截至2009年已有1800余门优秀网络课程上网。在网络资源共享方面,美国的各个大学基本都实行开放式、统一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校内、校际之间的合作共享已是常态。 

综观国内的网络课程,主要还停留在以静态WEB页面展示,辅以有限的多媒体手段,栏目设置较为公式化,一般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录像、教学课件、习题练习等,常用的展示方式有:文字、***片、表格、FLASH动画、流媒体及PPT,课程组织基本还是模仿课堂教学的线性化,没有针对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进行专门的设计与构思,虽然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较全,但一般较陈旧,更新慢或基本未更新。由此可见我国的网络课程大部分处于第二代,有一些还处于第一代水平,只有一些极少数高校网络学院与广播电视大学采用视频会议系统。而随着网络课程的快速普及,如何优化与创新,发挥网络课程的实际效用,是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二、网络课程理论研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一含义对网络课程有五点启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因此网络课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情境性,所以网络课程设计要注重情境的创设;知识的建构既包括对已有课本知识的重组,也包括对网络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即网络课程设计要提供学习者交流的平台;强调网络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混合学习是指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结合等等。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混合学习的本质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它是世界远程教育界,经过十年探索、研究、讨论得出的新的认识,是国际远程教育界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提高与大转变。 

三、制约国内网络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在我所任教的高校展开了一次针对网络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参加调查的500个学生中有65%的学生认为现有的网络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主要问题有: 

(一)建设流于形式,学生反应平淡,教学效果不佳 

(二)内容更新不及时,疏于管理,人气低迷 

(三)网络课程偏于理论知识,缺乏互动交流,教学方式单一 

(四)虚拟实验的针对性不强,对其局限性认识不够 

(五)课程内容讲解偏离其原有目的 

(六)对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七)对学生学习过程无有效监控、评价、反馈机制 

上述这些现状和问题困扰着我国网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前进步伐,因些有必要对目前的网络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一条能使网络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实际功效的建设之路。为此,本文在概述网络课程学习理论以及网络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浅谈高职网络课程的优化与创新。 

四、网络课程的优化 

(一)网络课程模块的优化 

就课程类型而言,网络课程体系属于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创造性课程。据此,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可以从3方面考虑:知识模块,发展性知识模块,创造性知识模块:基础性知识模块主要是向学生传递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注重对现象、概念的解释和定义的描述;发展性知识模块主要是对基础性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发学生智力;创造性知识模块是对学生更高的要求,是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1] [2] 

(二)网络课程技术环境的优化 

成功的网络课程应在技术和教学指导两方面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技术环境是意义建构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它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认知支架,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并提供资源整合的有力环境。我们要依据认知灵活性理论,建立有效的知识建构环境,并对学习资源和任务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尤其在非良构知识领域的开放性问题的学习活动中,技术环境所提供的认知支架作用和直线式和螺旋式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必须的。

(三)评价方式的优化 

目前网络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递交作业、等待打分、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等三个阶段。这种评价自身对学生的学习是和认知结构的优化和重组十分不利。网络课程的评价应该是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应能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下一步教学指导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而不同客体的评价需求也确定了评价本身应该是多维度的、多视角的、多种形式的。当前,比较有效的评价包括档案袋评价、小组互评、一分钟问卷等等。而在这些评价中适当突出学生对知识获得和认知元知识方面的评价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交互系统的优化 

有效交互的前提应该是确保信息沟通的流畅性。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观点,网络课程中信息不应该主宰在某些权威人士的手中,而应该是均衡地分布在整个学习共同体中。成功的学习应建立在协作知识建构的共同体各成员间信息的平等分享、集体贡献和知识获得和自我提升的平等机会上。因此,技术和网络课程成员的任务就在于促进信息的有效交互和积极分享以及交流传递,而不应有过分依赖于某个权威人士或排斥他人建立小群体的极端表现,每个成员都应有贡献的责任和权利,而这种体现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三者结合的交互活动是建立在集体凝聚力的基础之上的。 

(五)网络课程内容的优化 

课程体系首先应为网络课程的两种类型,即围绕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和围绕学习活动进行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因此,课程内容应包括课程教材、课外资源以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生成性知识资源三方面。课程教材指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严密组织的课程资源;课外资源包括扩展性的、跨学科的参考资料、权威资料和相关学习网站的链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资源主要指在网络课程中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协作形式组织起来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自身创造和组织起来的学习资源。当前许多网络课程注重课程教材和课外资源,忽视学生在协作互动中形成的学习资源。事实上,这些资源真正体现了学生们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学生们的大脑中的知识来源。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资源知道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甚至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轨迹并检测到认知和元认知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它将为教师确立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制定合理的任务分割和对可能脱离教学目标的活动进行实时的检测和纠正提供重要参考。 

(六)网络课程界面的优化 

网络课程界面是学习者与网络课程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媒介,学习者通过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控制、查询和操纵;课程则通过界面向用户提供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判断。网络课程的界面不仅影响到课程本身外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引起和维持,而且对课程的可操作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界面能使网络课程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使学习者容易掌握和使用。而一个设计不当的界面,使学习者对课程产生排斥,使用不方便,导致迷航等。 

五、结束语 

网络课程篇7

关键词:网络工程;教学改革;模块化;案例式

中***分类号:TP393-4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是我校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同学的选修课,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设计性较强。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员,能够对网络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架构组网设计、综合布线设计,进而具备一定的网络管理系统开发的能力。学好该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这门课就显的尤为重要。

针对目前“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培养目标为准则,提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建设意见,是本文讨论的重点[1]。

1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建设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历来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在“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教学中教材选取尤为重要,现在市场上“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教材参差不齐,有的教材内容空泛,无实际内容,有的教材知识点陈旧,无前沿新技术,有的教材理论性太强,缺乏实际案例。网络实验环境的匮乏,“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需要实际的网络设备,很多院校由于资金不到位,并没有组建自己的网络实验室,这个在我们三本的院校中体现的更为充分。“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老旧,没有及时与现有的技术衔接。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喜欢实际的动手操作得出结果,这与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冲突。教学考核过程比重不合理,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年轻教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很多年轻教师直接从高校毕业就进行教学工作,实际教学经验不足。

由此可以得出,“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同时解决以上的几个问题。

2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教学改革

针对“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教材选择方面,要选择一本主教材和几本辅助参考书,主教材的选择要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辅助参考书的选择要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针对实验设备的缺乏,可以采取选择用虚拟机VM和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解决,虚拟机VM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服务器的架构,比如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INS服务器等。而模拟软件Packet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设备的配置,比如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的模拟,还有一些网络工程项目组网的模拟。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实际想要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教学大纲,与现有的新技术做衔接,针对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案例中贯穿理论知识点。同时可以尝试任务驱动法,把课程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大胆改革创新的能力。要优化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比重,使考核方式和比重更趋于合理化。针对年轻教师没有教学经验和工作经历,应多鼓励年轻教师去企业实地学习,并坚持良好的听课制度,向老教授们学习。

根据当前《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来看,越来越重视实践操作和安全管理,而社会对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也逐步转变为坚持理论够用、实操为主[2]。同时考虑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定位,学生的实际专业知识的接受度,我们采用了案例式和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把大的内容细化为小的模块,在讲授每一个模块中都穿插案例,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模块化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3]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们把“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的课程划分为五大模块,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二、三、五这三个大模块。在第一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工程的概念、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子网划分、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络接入设备、网络互连设备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采用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同时让学生实际观看常用的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第二个模块里,我们讲解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交换机的VLAN技术和生成树技术,路由器配置的基本命令,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网络地址转换。我们采用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完成实际的案例教学,案例有三层VLAN的通信、生成树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在第三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操作系统中服务器的技术与应用,包括常用的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FTP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INS服务器、流媒体等服务器的架构。我采用虚拟机VM来完成这些常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这样既方便又易于理解。在第四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安全技术中的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采用的案例为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第五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的测试与验收,案例教学采用实际的网络工程规划书来讲解。在整个基础性案例完成以后,再来几个综合性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全面的、牢固的掌握所学重要知识点。

为了更好的适合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程考核达到良好的效果,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占比50%,期末考核占比50%,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上机,其中重点考核上机,占比60%,学生通过上机来完成每个模块化中的案例,而考勤和作业各占20%。期末考核则采用报告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完成一个网络工程的规划,把五大模块全部贯穿进去,从而可以实现模块的分散练习到集中练习,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论

本文分析了“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举措,引入模块化和案例式教学,优化课程考核体系和比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富肯.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建设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0(5):66-67.

[2]李建新,柯钢,祝衍***.《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电脑,2013(3):74-76.

[3]石炎生,郭观七.计算机网络工程实用教程(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网络课程篇8

在网络教学的实践中,影响交互效果的因素比较多,有来自教师和学习者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技术及网络课程所提供给的交互功能方面的客观因素。在网络教学中的主观因素的改变往往会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网络课程交互的因素对提高其交互性有着直接关系。笔者认为影响网络课程交互性因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交互内容

在教与学两方面处于时空相对分离的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所设计的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教学活动(如实时、非实时的答疑、讨论、同步课堂、其他网络通讯工具等)来施教。尽管这些具有分布结构特点的网络课程可以使更多学习者共享,但是,要使更多的具有不同的前知识储备、不同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学习者在不同程度上获益,就应该使网络课程的内容能够为不同认识水平的学习者所接受。

依据斯皮诺(R.J.Spior)的认知弹性理论的观点,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要能够使不同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作出适宜的反应,从而使其对复杂和结构不良的知识进行有效地重构。显然,对学习者个体来说,这种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包括对完型的修复和对一整套***式的加工过程),首先要依赖于网络课程中对知识的表征方式。只有那些超载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非线性的表征,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这种心理加工。这便要求网络课程不仅能够为学习者从多视角、多层面以多种方式呈现信息,并提供更多的研究范例,同时还要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和开发他们自己的信息表征空间。网络课程要适应不同的学习者的需求,这就使得网络课程的交互性设计的要求更高,唯此,才能使更多的学习者从网络课程中获益。

然而,目前有一些网络课程在开发时并未对课程内容作教学设计,只用较少的媒体手段和单一的交互形式来表征课程内容,特别是结合媒体技术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缺失,使课程内容索然无味,难以促使学习者对知识的心理表征过程的实现,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2.交互者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存贮外界输入的信息,而是在其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从而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生理特点、年龄特征以及学习者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等,都会影响到学习者参与网络课程学习以及与他人交互的程度。比如,场***型的学习者自主性比较强,可能偏向较少的交互,而场依存型的学习者由于更多地依赖外在参照,可能需要较高程度的交互;低龄学习者的自制能力比较弱,在网络课程中如何导航就显得比较重要;学习者不能熟练地应用网络工具的也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学习交互中受挫。

尽管在时空分离的网络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多以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但并不排除教师对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会对学习者参与交互的积极性和交互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学习者更愿意参加有教师参与的讨论主题,教师的及时反馈和肯定将会调动学习者参与交互的积极性,教师的观点和建议更容易得到学习者的响应。在网络环境下,对学习者而言,教师是学习的导师、帮助者、促进者以及学习的学伴,因此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态度、需求、动机,并且能及时地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保证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学习者和教师都对网络课程交互的有效性有着重大的影响。

国内许多网络课程的设计,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有的仅仅将课本上的内容搬到了网上,只能说完成了媒体形态的移植,而有的网络课程的交互时设计思路是割裂的,如网络课程中虽然有BBS、聊天室、Email等模块,但其过渡和跳转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影响了交互效率等,都对交互者产生交互欲望、交互行为的效度产生不良的影响。

3.交互技术

在网络教育这个新的教育模式实施中,一方面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另一方面还应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正如南国农教授所说的“依靠两支翅膀,一支是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支是现代教育思想,靠一支翅膀,飞不起来,双翼才能腾飞”。由此可见,各种交互技术的发展也是影响网络课程交互性的重要因素。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的交互方式和机制日趋增多。如流媒体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网络带宽的瓶颈,使得在网络课程中发挥视频信息的优越性成为可能;ASP、JSP、XML能够开发出动态、交互、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端程序,从而使网页这种表现方式从静态转化为互动性的网页;虚拟现实技术使学习者以自然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活动,控制体验的进程和顺序。而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将最新技术应用于其中,对提高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提高网络课程交互性的策略

1.设计友好交互界面

界面是网络课程与学习者交互的接口,友好的界面除应具备美观大方,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等基本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学习认知过程的实现。比如,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降低信息传播的噪音,如何使有效信息更易于引起学习者关注,怎样才能为学习者营造一个易于认知的学习情境等。在设计时应该作到交互结构明晰,并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界面上的交互***标简单明了,并在不同页面间保持一致;在适当的场合能对交互者的某种操作作出及时的反馈,对学习者的应答给予处理。

2.设计清晰、明确的导航系统

网络课程信息量巨大,内容信息之间的关系复杂,课程内容的组织是非线性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导航系统,往往就造成学习者在网络中迷航而影响交互学习的效果。因此,设计一个清晰、明确又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导航系统十分关键。在网络课程的开发中,应该力求使导航系统提供足够的、不同角度的链接,帮助学习者在网络课程的各个部分之间跳转,并能使学习者清楚当前所在的位置,当前页面和其他页面之间的关系等。网络课程还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查询的资源检索系统,以便学习者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

3.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的质量高低和组织方法的有效性和新颖性直接决定着学习者对媒体的使用,影响着学习活动是否继续。所以,在网络课程开发前,教学设计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等因素,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体现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比如,对有严谨结构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应创设包含许多不同应用实例和相关信息资源的情境;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学科(如语文、外语、历史等)应创设接近事实的情境,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

在内容组织安排上,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适当地引入“任务驱动”和“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使学习者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探索,主动建构。在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解析和表征。

4.发挥技术优势创设灵活的交互活动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优质的网络课程应能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并且互动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创的。网络课程的设计应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自主学习活动的支持工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设计诸如探索学习、协作学习、角色扮演学习、辩论学习等模式。同时,网络课程还应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必要的交互工具,如提供专题讨论的(文字或语音)聊天室、实时答疑系统、BBS 公告牌、FTP、电子邮箱等。此外,每门网络课程应该开发一个必要的答疑系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向系统提问,系统将按照模糊查询的方式自动检索问题库中的问题,如果找到,自动给予解答,如果未找到,系统将自动记录该问题,教师定期对学生问题进行回答。

5.设计及时、高效的反馈

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仅能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而且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反馈速度会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为了避免传输速度太慢,交互等待的时间太长,应该在开发网络课程时,慎重地选择所使用的信息形式,并精心设计呈现信息的媒体形态。

网络课程篇9

【关键词】高职 网络程序设计 网络课程 设计

【中***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073-03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从传统的基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其中网络教育因其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培养学生在传统课堂中难以实现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而成为高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网络课程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序设计的重点已从传统的桌面程序设计转向网络程序设计。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近年来,网络程序设计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Web网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开发的基本方法,通过讲授目前流行的Web开发技术及数据库访问技术,培养学生从Web程序设计开发、网站建设、设计到实现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小型Web应用系统的开发。本文拟以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对网络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一、网络课程设计理念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着眼于弱化网络程序设计的难点,强调学生动手开发能力的培养,探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抽象、难于理解、学习困难的特点,为降低学生的学习复杂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新授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理论知识教学以任务驱动为单元,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践,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带动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学习。

对综合课的教学,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典型的小型Web应用系统案例包括留言板、BBS论坛、聊天室、新闻公告系统、文件上传系统、***购物、网上书店等。利用案例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概括性整理和深化,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逐步递进,最终使学生形成综合网络程序设计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所有的理论教学、课程实验、综合实训,都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二、网络课程的具体设计

(一)导航设计

网络课程信息量大,涵盖媒体素材多样,包含文本、***形、课件、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素材,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也较复杂。因此,除在信息结构上要合理设计外,对信息的导航策略要求也十分高。要求导航设计要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否则,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基于导航要求清晰准确这一网站设计思路,将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网站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整个网络由“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两大部分组成。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向学生全面介绍整个课程的实施方案,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教学安排,以便制订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界面设计如***1所示。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界面主要包含5个栏目:一是课程简介,包含课程简介,师资队伍两个二级栏目;二是教学大纲,包含课程教学大纲,综合实训大纲两个二级栏目;三是课程特色,包含课程特色,发表文章两个二级栏目;四是教学条件,包含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两个二级栏目;五是教学手段,包含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两个二级栏目。单击“进入”按钮可链接到“课程网络学习平台”。

“课程网络学习平台”是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向学生提供可通过因特网自主进行学习的完整的网络课程,界面设计如***2所示。

“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界面包含9个栏目:一是电子教案,包含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所有教案;二是电子课件,包含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所有课件及所有案例分析课件;三是教学录像,包含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所有教学录像,在每章的教学录像中浏览者可随意控制要播放的录像内容;四是实训教程,包含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程和综合实训教程,共有12个实验和4个典型案例分析,所有实验和案例都可***演示;五是技术专题,提供该学科当今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配合教学内容的一些资料,有利于学生进行扩展学习;六是教学资源,提供一些网站制作素材,供学生们在制作网站时使用;七是***测试,包含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自测题目及其自动评判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测试模块,在“***测试”模块中,选择要测试的教学内容,即可进行自测和自评;八是师生论坛,提供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包含对本课程常见问题的讨论及其解答,输入公共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该论坛,亦可注册新用户后,再登录,九是动画演示,包含所有原创动画,通过Flas演示来讲解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二)论坛设计

为便于师生讨论和教师答疑,建立“师生论坛”作为交互讨论平台。教师固定时间和学生同时***,就可以实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如果教师不***,学生还可以留下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也方便教师上线后回答。

“师生论坛”包含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发表新帖、回复帖子、浏览帖子、用户信息等功能模块,系统功能结构如***3所示。

“师生论坛”是一个典型的网络应用系统,为方便论坛的维护和扩展,需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注册学生属于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可以发表帖子、回复帖子、浏览帖子、浏览整个论坛信息;任课教师具有管理员权限,管理员可以对整个论坛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如***4所示。

(三)***测试设计

为了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考试功能与教育评估和教育管理功能的高度结合,使考务工作自动化,设计了一个***测试模块。***测试包含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自测题目及其自动评判系统,在***测试模块中,学生可以评价其自主学习的效果,为教师提供教学分析的依据。

根据网络考试的特点,将***测试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模块进行设计。前台主要用于考生注册、登录、***考试、查询成绩、退出系统。学生注册并登录后,即可选择考试内容进行***测试。前台功能结构如***5所示。后台主要用于管理员对管理员信息、考生信息、考题信息、考生成绩信息等进行管理。教师或管理员登录后,即可进入后台对所有考试信息进行管理。后台功能结构如***6所示。

“***测试”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考试模式。这种模式,为学习者创造了一种新的考试环境,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考试。学生通过学号注册成功后,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前台,按步骤依次进行选题和答题,答题完毕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给出考试成绩,解决了在考试后等待考试分数通知的问题。管理员或教师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可进入后台,对考生信息、考试信息、管理员信息、考试题目等,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如***7所示。

三、网络课程设计的优点

上述网络课程设计存在如下优点:

其一,网站制作技术多样化。网络课程的前台采用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作为开发工具,后台采用ASP+Access进行设计,所有页面采用CSS+XHTML进行布局,界面设计新颖合理,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栏目设置合理,导航方便。

其二,教学录像浏览方便。在网络课程中,浏览者可随意控制要播放的教学录像内容。教学录像窗口采用框架结构布局,由三个区域组成,左上角是视频音频播放区,可任意调整视频窗口的大小,适应学生个性化的浏览要求。左下角是文字索引区,可随意选择需要播放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右边是屏幕流播放区,播放教师计算机的屏幕内容。

其三,实验教程可实现***演示。利用网络程序设计具有操作性强和可再现性的特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实验教程***演示”功能,使学生能够很直观地感知程序的运行结果,提高学生运用程序设计知识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其四,动画演示形象直观。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演示栏目,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其五,师生论坛交互友好。论坛给师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为网络的互动提供便利。通过论坛,师生得以更方便地交流,更便捷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者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其六,***测试题库丰富。***测试系统建立了覆盖所有知识点的题库,方便学习者自主测验、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调整学习进度,使网上学习更有效。与此同时,教师(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以上网络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在配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网络课程教学中,还应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多样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怀婉.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2]刘占东.高等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初探[J].职业技术,2012(6)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B193)

网络课程篇10

关键词: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

计算机网络涉及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两大领域,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方建立起ARPANET网后,基于此的Internet网络快速发展,其应用逐渐扩大到世界范围的各行各业。在近十年里,Internet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nternet已逐步由过去单纯的数据载体,发展为支持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多媒体信息和通讯平台。Internet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倍增,各大高校相继设立了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安全是网络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中设置网络安全的相关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1.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

Internet的开放性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各种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被研究和应用。然而,在使用了现有的安全工具和机制的情况下,网络的安全仍然存在很大隐患和问题,这些安全隐患和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

(1)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

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隐蔽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是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防火墙是很难发觉和防范的。

(2)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个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不正当的设置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例如,NT在进行合理的设置后可以达到C2级的安全性,但很少有人能够对NT本身的安全策略进行合理的设置。虽然使用者可以通过静态扫描工具来检测系统是否进行了合理的设置,但是这些扫描工具基本上只是基于一种缺省的系统安全策略进行比较,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和专门的应用需求很难判断设置的正确性。

(3)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以考虑到的地方。

防火墙很难考虑到这类安全问题,多数情况下,这类入侵行为可以堂而皇之地经过防火墙而很难被察觉。比如说,ASP源码问题,这个问题在IIS服务器4.0以前一直存在。它是IIS服务的设计者留下的一个后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浏览器从网络上方便地调出ASP程序的源码,从而收集系统信息,进而对系统进行攻击。对于这类入侵行为,防火墙是无法发觉的,因为对于防火墙来说,该入侵行为的访问过程和正常的Web访问是相似的,唯一的区别是入侵访问在请求链接中多加了一个后缀。

(4)黑客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地更新,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系统安全问题出现。

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太慢,绝大多数情况需要人为的参与才能发现以前未知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安全工具总是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反应慢。当安全工具刚发现并努力更正某方面的安全问题时,其它的安全问题又出现了。因此,黑客总是可以使用先进的、安全工具不知道的手段进行攻击。

2.网络安全专业课程设置

很多高校认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面均考虑了对于网络安全方面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实际教学当中,根据不完全统计,96.84%的高校针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方面课程设置一般仅仅安排了《信息安全概论》或者《网络安全技术概论》等课程,并且理论远远大于实践,完全不能满足实际网络安全方面的需要。

正是由于网络自身安全问题,入侵事件数量持续上涨,黑客成为引起网络安全问题最为重要的因素。黑客(hacker)是指一个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电脑编程或电器工程。“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该词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导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它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现在计算机专业一些大学生认为成为一名黑客是一件极富于挑战并且令他们为之自豪的事情。尤其现在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黑客免费软件,使得他们能够入侵某些国内外的网站或者通过系统漏洞安装一些木马,成功获得某些权限,或者直接在校园网内部进行攻击,这样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验证某项技术。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网络安全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符合社会对于网络工程中网络安全的需求,又要尽可能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学习和验证过程中,对网络和其他用户进行有意或者无意识的破坏,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同时学生的一知半解对于网络的危害性更大,因为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有时候并不清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结果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因此,对于网络安全课程的设置,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如何将教学和实践很好地统一在一起,并且保证现有网络资源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3.网络安全专业课程设置计划

网络安全专业课程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一些课程: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与编码学、信息安全概论、网络攻防技术、计算机病毒原理及其防治、网络安全协议、数字鉴别与认证机制、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等。

很多人认为以上大部分课程应该是属于信息安全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但是目前信息安全专业在很多高校中并没有开设。因为***对这方面是严格控制的,现在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的高校不多,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7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武汉大学是第一个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但至今也仅仅只有8年的时间。目前安全方面的专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和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因此各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对于此类课程的开设而且是必要的。网络工程师不仅需要对整体网络构架、设置等方面进行考虑,而且对于网络安全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安全保障的网络系统是危险的。因此,一个网络工程师不仅是精通网络安全方面的专家,而且是了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专家。

网络工程专业在网络安全专业课程设置之上当然不能和信息安全专业相提并论,但是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各高校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课程。我国于1994年2月18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于1996年2月1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于1996年1月29日颁发《关于对与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备案工作的通知》,于1997年12月30日颁发《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对于这些内容各高校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开设,加强学生在网络安全法律方面的意识。下表为我校网络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简表。

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网络安全课程有一个持续的学习和研究过程,而不是只开设一门课程让学生仅仅了解而已。

4.网络安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

在讲授理论课程时,如果没有配备适合的实验教学,高校就不能保障学科的正常教学研究。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最为重要的就是实践环节,仅仅有理论只是纸上谈兵,不能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网络安全中一系列的专业技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网络安全方面的实验有可能造成网络环境的混乱,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实践环节,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还要配以实验教学,保障学科的正常教学研究。教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将理论和实践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创新课题,等等。网络实践环节可以使教师在网络安全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提高。由于网络安全这方面的知识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特别是反病毒这一块,更新较快,可能很多教师都不如学生,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把握网络安全方面的最新知识,这样才能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设置最好是单独的实验室,自身为一个局域网,并且最好不要连在校园网上或者Internet上。在实验室中,教师可以每组安排3-6台学生机,1个防火墙,1个入侵检测设备,共用1个服务器。在进行网络安全实验的时候,对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和网络协议本身都要考虑到它们的安全性,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头开始,一项一项地进行试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各种漏洞的补丁进行安装,加固各种系统,保障安全,然后让学生在局域网的范围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攻防实验。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病毒实验,让学生根据资料编写一些小的病毒,也可以让学生从网上***一些病毒进行试验。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与国家计算机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策、条例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避免有意或者无意的计算机犯罪,以免给国家网络安全造成危害。这种***实验室不会影响正常的其他教学内容,可保证其他教学内容的正常开展。

网络工程专业中网络安全课程的开设,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上尽可能地深入,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践中使学生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减少了对网络的危害。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而且要在法律法规上对学生进行规范,避免学生进行网络犯罪。

参考文献:

[1]关于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建议.tech.163.corn/.2006.3.

网络课程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网络课程10篇

学习

生态文明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文明10篇,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结1000字范文十篇。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强调将其

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10篇,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电子版,汉语言文学专业排行。本专业自2003年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通过一、二年级进行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三年级进行专业必修和个性化方

学习

新课改环境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改环境10篇,内容包括新课改文章感悟模板,有关新课改的美篇主题。一、《水环境化学》的教学现状目前,在《水环境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教学内容的更新较少,将新媒体运用到教学中的情况也不多。学生只

学习

心理学课程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心理学课程清单推荐,心理学基础课程收获。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03中专生活作为很多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将走向社会,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贮备提升的同时,也需

学习

心理课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课程10篇,内容包括心理疏导课程,心理课笔记大全。一、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模式构建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整合(一)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一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视野

学习

公路工程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公路工程10篇,内容包括公路工程案例汇总,公路优质工程汇报资料范本。投稿要求(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

学习

保险理财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理财论文,内容包括保险理财论文,保险理财毕业论文题目。财务失败的原因分析是进行财务预警的必要理论基础。从公司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着手展开的财务失败研究认为,财务失败源于风险主体对风险控制的不力。风险的主体是市场

学习

校本课程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校本课程10篇,内容包括校本课程总结15篇原创,校本课程的具体事例。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一词是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在1973年一次讨论课程的国际性会议上提

学习

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报告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报告,内容包括社会服务实践总结报告主题,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报告个人总结。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

学习

新课改形势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改形势10篇,内容包括新课改形势下小学生选择能力,新课改高中***治教学形势初探。从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十余年之久,改革既有成绩也存在着不足,这也说明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改革的目标

学习

英语课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10篇,内容包括英语课程推荐中英文版,英语课程推荐。课堂教学是目前教学的主要内容,还包括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形式,主要以面授为主,结合远程教学等等新途径。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基本途径,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学习

广播电视新闻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广播电视新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广播电视节目论文范文,广播电视新闻学论文范文。三、新闻播出在新闻策划与制作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新闻播出,它向受众集中展示最终成果,一档新闻栏目的成功与否由它直接决定。播音员和技术人

学习

新媒体研究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新媒体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媒体新闻直播论文,新媒体论文研究方法。新闻传媒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首先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笔者认为,媒体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

学习

大学课程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大学课程内容word,大学课程知识点汇总网站。本课程为smt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走向社会前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性专业学习和专业水平考核。其任务是:(1)综合学习和掌握smt技术

学习

心理学课程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心理学课程清单推荐,心理学基础课程收获。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03中专生活作为很多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将走向社会,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贮备提升的同时,也需

学习

心理课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课程10篇,内容包括心理疏导课程,心理课笔记大全。一、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模式构建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整合(一)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一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视野

学习

网络电话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电话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话通信发展的论文,中级职称论文十篇。一、VOIP用户群概述VOIP是一种以IP电话为主,并推出相应的增值业务的技术。VOIP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便宜、丰

学习

网络安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安全10篇,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学习心得感想十篇最新,网络安全1000字文章。计算机网络是以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为目的而连接起来的,在协议控制下,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若干台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以及便于终端和计

学习

网络电视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电视10篇,内容包括网络电视节目清单,网络电视精彩回顾。一、网络电视在MP3播放器出现之后,各种CD、录音机、磁带的销量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如同MP3播放器的出现一样,现在的传统电视仍然面临着相同的境遇。网络电视的兴起,究

学习

网络推广10篇

阅读(26)

1站点推广的具体方法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上最先商业化的一个应用服务,它能帮助网民快速地寻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非常关键。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网站,只不过该网站专门为你提供了一个信息“检索”服务,它使用特有的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

学习

网络工程专业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工程专业10篇,内容包括网络工程专业张雪峰,网络工程专业的方向。网络安全是网络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中设置网络安全的相关课程是非常必要的。1.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Internet的开放性和其他方面的因

学习

网络营销推广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营销推广论文,内容包括网络营销推广的论文总结怎么写,网络营销推广案例分析论文。广告主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推广,同时强调效果的针对性,在整合营销方式里,解决效果针对性和数据量化监控,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营销(SEM)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