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理论10篇

技术创新理论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创新理论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起源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对技术进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国家的富裕在于分工,而分工之所以有助于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助于某些机械的发明,这些发明将减少生产中劳动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某些机械的发明”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技术创新”的含义。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最***的因素。他关于“没有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资产阶级是不可能产生的”这一结论充分体现了这一点[1]。

技术创新理论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一些学者对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不满[2]。其发展是从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无视技术创新和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尽管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等重要经济学家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都没有对其进行系统论述,而熊彼特将创新作为其一生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最终使创新得到了其在经济分析中本来应有的地位。

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对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它包括五种类型: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采取一种新的组织方式[3]。

熊彼特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熊彼特的分析结果相对于他所研究问题的层次和内容而言是合理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没有摆脱对均衡状态的依赖;撇开了生产关系;未能以大量实证经验为基础,没有统计分析;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的***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以至社会变迁的影响作用,但是却把与企业紧密相关的制度视为给定的外部条件,使创新游离在制度层面之外;忽略了创新在扩散过程中的改进和发展,也忽略了渐进和组织创新的重要性等等。尽管存在很多局限性,但它毕竟为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其后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之后,由于受到同时期的“凯恩斯***”的理论影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近20年的高速增长“黄金期”,这一现象已不能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加以简单解释。西方学者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纵观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可以将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分成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等四个学派。

二、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以索洛(R.Solow)等人为代表,运用了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表明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他区分出经济增长的两种不同来源:一是由要素数量增加而产生的“增长效应”,二是因要素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水平效应”的经济增长。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述评》一文中,索洛提出了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和发展。这种“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1957年,索洛在其发表的《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一文中,推算出1909—1949年间美国制造业总产出中约有88%应归功于技术进步,索洛残差[注:“索洛残差”是指经济增长率扣除资本和劳动贡献率之后的余值。]索洛(1957)把这一余值归结为广义技术进步,即是由除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又被称为“索洛黑箱”。是技术进步的结果[4]。在继续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同时,新古典学派还开展了技术创新中***府干预作用的研究,提出当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供给、需求等方面出现失效时,或技术创新资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时,***府应当采取金融、税收、法律以及***府采购等间接调控手段,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干预,以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新古典理论仍采用正统经济理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因此也不能反映技术变化和创新处于时时动态的经济现实,没有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中技术和制度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为了尽可能接近并反映现实世界,自然不应该抽象掉对于制度和技术研究至关重要的动态特性,制度与技术经济理论研究必须以演化的、发展的眼光,对制度和技术的动态性及创新、变迁的过程予以特别关注,才能使得该理论在更加科学的方向上得以不断推进和突破。因此,对于一些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决定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低的因素是什么,决定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因素又是什么,新技术的产生、筛选、扩散过程怎样,仍未能给予充分的回答,这说明新古典理论与现实存在严重脱节。另外,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是将技术创新过程看成一个“黑箱”(blackbox),他们本身并不关心这个黑箱内部的运作,这与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过程进行研究,研究“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新熊彼特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

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南希·施瓦茨等,他们秉承经济分析的熊彼特传统,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重视对“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并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5]。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等等[6]。

曼斯菲尔德对新技术的推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技术在同一部门内推广的速度和影响其推广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并建立了新技术推广模式。他提出了四个假定:①完全竞争的市场,新技术不是被垄断的,可以按模仿者的意愿自由选择和使用;②假定专利权对模仿者的影响很小,因而任何企业都可以对某种新技术进行模仿;③假定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新技术本身不变化,从而不至于因新技术变化而影响模仿率;④假定企业规模的大小差别不至于影响采用新技术[7]。在上述假定的前提下,曼斯菲尔德认为有三个基本因素和四个补充因素影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这三个基本因素为:①模仿比例,模仿比例越高,采用新技术的速度就越快;②模仿相对盈利率,相对盈利率越高,推广速度就越快;③采用新技术要求的投资额,在相对盈利率相同情况下,采用新技术要求的投资额越大推广速度就越慢。而四个补充因素具体包括:一是旧设备还可使用的年限,年限越长,推广速度就越慢;二是一定时间内该部门销售量的增长情况,增长越快,推广速度就越快;三是某项新技术首次被某个企业采用的年份与后来被其他企业采用的时间间隔,间隔越长,推广速度就越慢;四是该项新技术初次被采用的时间在经济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阶段不同,推广速度也不同。

尽管曼斯菲尔德的理论填补了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一个空白技术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变动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技术模仿和技术推广的解释,但其理论假设的前提条件与实际相差太大。比如,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而新技术出现的初期一般都处于垄断状态,只是维持时间长短而已,因此模仿者根本无法自由使用,而使用是要付出很大代价和成本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风险;专利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如要使用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因此也会直接影响模仿者的选择;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地创新与变革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所以新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是需要持续不断去完善的,因此也会直接影响模仿比例;企业的规模大小也会直接影响其是否采用新技术,毕竟采用新技术存在很大的风险等等。由此可见,曼斯菲尔德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是有限的。

卡曼、施瓦茨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把市场竞争强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强度三个因素综合于市场结构之中来考察,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模型。卡曼、施瓦茨等人认为:竞争越激烈,创新动力就越强;企业规模越大,在技术创新上所开辟的市场就越大;垄断程度越高,控制市场能力就越强,技术创新就越持久。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缺少足以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所需的控制力量,而且难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同时也难以开拓技术创新所需的广阔市场,故而难以产生较大的技术创新。而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垄断企业虽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但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难以激发企业重大的创新动机,所以也不利于引起大的技术创新。因此,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所谓“中等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6]。

卡曼、施瓦茨的研究成果是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熊彼特是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要素来研究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没有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等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与阐述。卡曼、施瓦茨的研究层次虽然仍偏重宏观层面,但更深入、更具体,对技术创新原因或动力问题的解释更有说服力。卡曼、施瓦茨的研究虽然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实质,但缺乏对每一种市场结构具体的分析,按照经济学上对市场结构的划分来看,“中等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理解为包括两种市场结构,即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对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技术创新有何不同,以及这两种市场结构比较,哪种市场结构更容易引发技术创新,他们没有作进一步分析阐述。实际上,在寡头垄断市场下,寡头垄断者依靠垄断势力能够获得更多垄断利润,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开辟市场的前景更大,但一旦寡头垄断者之间形成某种默契或现有产品存在高额利润的前景时,就会阻碍技术创新的进行。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下,企业虽有一定垄断程度,但占有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无论在资金、技术力量还是在开辟市场能力等方面,一般达不到寡头垄断企业的实力,因此技术创新的程度相对较低,但一旦有了技术创新,企业就会马上组织生产,抢占市场,获得垄断利润,因此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技术创新发生得会更频繁、更活跃。

新熊彼特学派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发展。该学派虽然坚持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传统,但所关注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熊彼特忽略了创新在扩散过程中的改进和发展,而新熊彼特主义者的着眼点则在于创新的机制,包括创新的起源、创新过程、创新的方式等内容。另外,还有一些新熊彼特学派的理论研究,这里没有一一概述,总之,新熊彼特学派通过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初步搭起了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但没有得出更多深层次的理论规律。

四、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

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斯等人为代表,戴维斯和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他们认为,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该学派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一般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方法,在对技术创新环境进行制度分析后,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设定一种能对个人提供有效刺激的制度,该制度确立一种所有权,即确立支配一定资源的机制,从而使每一活动的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产权的界定和变化是制度变化的诱因和动力,新技术的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产权制度,以便提高创新的私人收益率,使之接近于社会收益水平;一个社会的所有权体系若能明确规定和有效保护每个人的专有权,并通过减少革新的不确定性,促使发明者的活动得到最大的个人收益,则会促进经济增长等。戴维斯和诺斯把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8]。

以戴维斯和诺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学派的“制度”理论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了制度安排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发展了熊彼特的制度创新思想。但制度创新理论中所说的制度是指具体的***治经济制度,如金融组织、公司制度和工会制度等,而没有包括作为背景的社会***治环境。另外,戴维斯和诺斯的制度创新理论是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展开的,所提出的市场规模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预期收益的变化等促进制度创新的三要素是外在于制度创新过程的,是一个重要的隐含假定。实际上忽视了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本身是制度的函数,即制度安排是决定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另外,对于制度的研究,制度创新学派坚持局部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越来越向新古典范式靠拢(如契约理论),而且由于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交易成本和产权都是很模糊的概念,使得经验实证方法很难运用。

五、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以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弗里曼、美国学者理查德·纳尔逊等人为代表,该学派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功劳,也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4]。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作用,推动知识的创新、引进、扩散和应用,使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

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在考察日本企业时发现,日本的创新活动无处不在,创新者包括工人、管理者、***府等。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国家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追赶和跨越,必须将技术创新与***府职能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创新系统。由此,弗里曼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即前者包括国民经济中所涉及引入和扩散新产品、新过程和新系统的所有机构,而后者则是与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机构。

纳尔逊以美国为例,分析国家支持技术进步的一般制度结构。他在1993年出版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书中指出,现代国家的创新系统在制度上相当复杂,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和技术行为因素,也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研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府部门中负责投资和规划等的机构。纳尔逊强调技术变革的必要性和制度结构的适应性,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制度安排应当具有弹性,发展战略应该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

弗里曼和纳尔逊的研究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人们认识到国家创新体系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上的重要作用,尤其可以更好地指导***府如何通过制定计划和颁布***策,来引导和激励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加快科技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和应用。但弗里曼和纳尔逊的研究是集中在对一国创新体系结构中各组成部分效率和结合的研究,没有对各国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因此对不同国家支持技术创新的组织和机制,国家之间的异同和这些异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差别能在何种程度上以什么方式来解释各国不同的经济绩效等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

六、结语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没有对技术创新进行系统和明确的阐述,熊彼特开拓性地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为后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古典学派研究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度问题,但仍把技术创新作为外生变量进行研究,因此对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仍未能给予充分的回答。新熊彼特学派对技术推广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其假设的前提条件与实际相差较大,因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有限。制度创新学派阐述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但所研究的制度是具体的制度,忽视了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本身是制度的函数这一现实,研究方法仍采用传统的局部均衡和比较静态分析,因此经验和实证方法很难运用。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认为技术创新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国家创新理论体系的提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战略性地位,但仅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没有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对创新生成和运作机理的影响,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自主创新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毛凯***.技术创新:理论回顾与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55-59.

[3]彭纪生,刘伯***.技术创新理论探源及本质界定[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101-103.

[4]李永波,朱方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188-191.

[5]余志良,谢洪明.技术创新***策理论的研究评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6):32-37.

[6]叶明.技术创新理论的由来与发展[J].软科学,1990(3):7-10.

技术创新理论篇2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约色夫·熊彼特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按照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的定义,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的内容有: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

战后计量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产权理论的兴起,给创新理论在两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一是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得到了深入研究,综合成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经济学。二是,道·诺思等人把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到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形成制度创新(Institution Innovation)经济学。从此,创新研究沿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条轨迹发展,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二者孰重孰轻的争论。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理论综述

1、技术创新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以凡勃仑与阿里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认为,是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即主张“技术决定论”。

凡勃仑的“技术决定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物质环境(技术)决定制度,因为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思想的习惯方式。因而,制度必然随着物质环境(技术)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物质环境(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制度是以往过程的产物,同过去的环境相适应,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天天都在变化的环境(技术)。三是制度具有保守的倾向,除非是出于环境(技术)的压迫而不得不改变,一般总是想无限期地坚持下去。在强调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创新的同时,凡勃仑并不否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有一定影响。凡勃仑指出,价格体系的发展中所包含的思想习惯“跟现代机器技术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商业制度导致新技术的引进,导致新技术在私人利益而非社会利益基础上的利用。

阿里斯的技术决定论比凡勃仑的更为彻底。在阿里斯看来,制度对技术创新只有阻碍作用。阿里斯认为,人类行为本质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具使用或称影响生产的技术活动,另一种是强化地位与权威的礼仪活动,即制度。前者是动态的,不断前进的,而后者是静态的、保守的。制度始终是日益进步的变革的障碍。

支持和发展技术创新决定论的还有阿布拉莫维茨(1956)、索罗(1957)和丹尼斯(1962),特别是索洛于1957年8月发表在《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的“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Technical Changes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从长期的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的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索洛说:“我认为,在现实经济中,这两个因素(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一一引者注)中的技术进步更为重要。难以相信美国主要依靠未被利用的规模经济能使人均产量的提高每年超过2%。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在比美国更小的经济中更应存在着规模经济,而只是说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技术进步的作用面前相形见绌。”洛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较长时期美国实际经济数据的准确分析,令人信服地支持了他的理论观点,使“技术创新决定沦”成为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观点(这也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长期偏执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2、制度创新决定论

1973年,诺思和托马斯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对“技术创新决定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他们不同凡响的论点是:与技术创新相比,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具决定性。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首页,作者即开宗明义:“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作为经济史学家,诺思教授对于产业***起源的缜密观察,使他得出了产业***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的结论。他认为:“产业***是以前一系列事件逐步累积的结果,”并指出,“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统年代(1750—l830年)。正是较充分界定的产权(与自由放任不同)改善了我们在前章所述的要素和产品市场。其结果,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组织的变迁旨在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正是这一系列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技术***——第二次经济***铺平了道路。”这就是诺思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制度决定论”观点。

3、互不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拉坦则认为,争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谁决定谁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认为,引起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一是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需求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二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供给的转变是由类似的力量形成的。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新收入流的成本,社会科学及有关专业的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制度效率的收益(包括在解决冲突时的技能的提高)所形成的新收人流的成本。 由此可见,拉坦既不赞成“技术决定论”,也不赞成“制度决定论”,实际上是主张“互不决定论”。

4、马克思观点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明确使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样的概念,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关系的原理实际上就是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着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劳动者也必须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解决人和物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结果。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经济规则和合约,即各种制度安排。可以认为,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革实际上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即技术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制度的变迁,是技术和生产力的内在变化引起了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外在不适应,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

马克思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还十分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即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只有通过***等手段旧的生产关系即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创新。

二、评价与结论

从以上各种理论可以看出,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动态地、辩证地看,二者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演进和发展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动态地、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

在所有有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中,只有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才是惟一动态地、辨证地看待二者关系的理论。在凡勃仑与艾尔斯的理论中,动态技术与静态制度之间始终处于冲突之中,而马克思却认为,技术与制度之间有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方面,总是从适应到排斥再到适应,从相对稳定到变革再到相对稳定的过程。在诺思的理论中,过于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完全否定了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决定作用,他把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夸大为技术创新的唯一决定因素,制度创新被看作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的是,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起基始作用的决定因素,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是渐变和剧变的交替过程。渐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阶段的特征,生产力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剧变是二者不相适应时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束缚阶段的特征,生产关系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制度决定论都是极端的理论。科学的认识,应该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看作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其中,技术创新在从根本上要求制度创新的意义上,对制度创新起着基始性的决定作用;而制度创新在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的意义上,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的作用。

2、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

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要充分认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研究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我们认为艾尔斯的“技术决定论”是不科学的,是因为它完全否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凡勃仑那里,我们还能看到承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影响的论述,而到了艾尔斯那里,制度则成了“始终起消极作用”的力量。同样,我们也认为诺思的“制度决定论”是有缺陷的,不是因为诺思肯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而是因为它把制度创新的作用过于夸大和绝对化了。

我们应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当现存的制度成了技术创新的障碍或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过去就存在过深刻的教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数十年来中国多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运动,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制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新技术和组织新产品试制生产问题上,而没有在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上下功夫。当出现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的速度过慢、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等老大难问题时,也不从克服企业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缺陷着眼去解决体制和***策问题,而是希***通过‘提高创新意识’……等措施直接干预技术开发的进程,结果往往劳而无功。”正因为如此,吴敬琏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其意思是说,当现存制度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的创新便是决定性的,必须优先考虑。

要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过去,我国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原有的制度体系很不适应我国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而在进行制度创新时,一定要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制度创新的进程。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4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 罗伯特·M·索罗: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 道·诺思、罗·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5] 道·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技术创新理论篇3

[关键词] 技术创新理论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创新总是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一次重大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所提供的推动力日益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技术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的首次由熊彼特 (Joseph A 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系统的提出, “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the setting up of a new product in function),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一般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1)制造新的产品: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实际上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市场;(4)获得新的供应商: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创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

创新并不仅仅是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一种不停运转的机制,只有引入生产实际中的发现与发明,并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才是创新。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后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他的追随者发展成为当代西方众多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分支: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成果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等理论问题。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至今已有将近100年的时间,这期间有众多学者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理论。但是由于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再加上技术创新是一个设计面广、影响很大十分复杂的过程,所以至今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对“技术创新”概念的定义莫衷一是。

表1 技术创新定义

资料来源:范柏乃:《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RobertSolow)于1956年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该经济使用两类投入(资本和劳动)生产一种均质产品,首先假定技术保持不便,集中考察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资本累计模型)。假定只有一种资本品而且总资本存量是K,工人的数量是L,总产出为Q:

产出方程为:Q=F(K/L)

式中的(K/L)表示人均资本量。

人均资本量随着时间而增长的进程称为资本深化,而在这样一个没有技术创新的古典增长模型下,经济会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资本深化终止,实际工资不再增长,资本收益率也保持稳定,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停止。然而20世纪中期,实际工资并未停滞,单位资本收益率反而上升。此外,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为什么经过一定时间生产力有巨大的提高,也不能解释不同国家间的单位资本收益率的巨大差距。

技术创新就是这种模型所遗漏的要素,它主要涉及了生产工艺的改进、新产品改良以及新服务的引进。我们可以将技术创新表示为下***中生产函数的上移。***中APF1950和APF1955分别代表1950年和1955年的总生产函数;正是由于技术创新,总生产函数曲线从APF1950上移到APF1955。资本深化和技术创新作用的综合则用箭头表示,它使得人均产出从(Q/L)1950增长到(Q/L)1955。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生产率,抵消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 美国1950年、1955年生产函数

索罗分析了1909年~1949年间,美国经济中每小时劳动总产值增加了一倍,这个增额中大约7/8可归功于“最广义的技术进步”。

(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986年,罗默(Paul・Romer)在《收益增长和长期增长》中,提出了一个与收益递减的传统模型不同的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型。他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认为知识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在罗默的模型里,知识被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经济外部性,使所有企业都能获得规模收益;专业知识则产生经济内部效应,给个别企业带来垄断利润,从而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研究与开发的基金和内在的动力。因此,知识作为一种内生的***因素,不仅可以使知识本身产生递增收益,而且使资本、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这就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了条件。技术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是公共品,产出这种技术发明的费用昂贵,但复制它很廉价。

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改变了我们关于增长途径的思维方式。如果技术水平的不同是导致各国生活水平的诧异的主要原因,并且假定技术知识是一个可以生产出来的要素,那么需要着重研究的方面就有:国家怎样才能提高技术水平?怎样有效的进行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增值等。这就引发了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探索。

2.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

(1)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

20世纪70年代,在熊彼特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 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阿歇姆(Asheim T, 1998 )对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表2 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的比较

资料来源:Asheim T.1998,转引自丘海雄等,《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府行为》,管理世界,2004第10期

(2)区域创新与集群创新

“网络范式”最初应用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区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关键的商业联系集中于区域范围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的成效似乎跟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地方化的创新网络似乎比跨国技术联盟更能持久。原因是地理邻近带来了可以维持并强化创新网络的支撑因素,如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等(Baptista and Swann,1998)。

当创新系统研究发展到区域创新阶段,已经开始与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起来了。从概念界定上看,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都建立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罗斯菲尔德(Rosefield ,1997)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首先通过区域集群定义来界定,也就是地理上的相对集中的相互***的企业群;阿歇姆(Asheim,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就是由支撑机构环绕的区域集群。从这两个概念的语义学者对它们的界定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主要存在两点区别,一是前者的产业可能是比较分散,不一定是集中于某一产业,而后者主要集中于某一产业;二是从地域范围来看,前者的范围可能弹性比较大,而后者的范围往往比较小。

三、结束语

技术创新理论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利技术;创新;理论;实践

1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创新理论

1.1考察

针对国外先进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进行考察,评价技术是否符合本国发展方向与现实需求是看站专利技术创新的基础环节。当前建筑工程专利技术自主研发已具备一定规模,但部分环节依然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专利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在考察中,企业需具备的能力条件如下:①建筑企业应对当前国家基础设施与科研环境形成准确的认知,能把握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的发展方向;②建筑企业应具备有效的专利考察体系与人才队伍,能有效处理专利考察信息,形成准确的研判与评价结果。

1.2引进

当相应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经过考察确实具备实用价值后,建筑工程企业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引入这些专利。在引进的过程中,应注意专利的独特性,避免重复。应对相同技术专业方向的建筑专利技术进行备案考察,借助国家技术备案数据信息对引进专利的重复性进行鉴别,通过同种专利引进企业数量的控制,限制行业恶性竞争,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3内化

在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的考察与引入之后,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特征对引入对象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完成新技术与既有施工技术体系的有效对接。通分析与研发工作实现技术整合内化并逐步实现核心技术掌握,同时注重引入技术部分的充分完善与进阶开发。对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而言,内化环节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有限资金与技术资源的利用,深度挖掘引入专利技术价值,以此为本土化创新提供基础。

1.4创新

创新是提升建筑工程专利技术实际应用效果与发展适应性的重要步骤,建筑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专利技术体系完善的先决条件。此处的创新可从深度与广度考虑,深度方向的创新是对专利技术的在开发,实现技术水准与工程性能的提升;而广度方向则强调专利技术应用方向与适用条件的拓展,通过与既有技术的结合在相关交叉领域实现技术应用。

1.5推广

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的推广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式,其中不仅包含着具体的施工工艺,同时也包括了与之相关的科学思想。在专利技术推广环节,应保证创新决策者的参与程度,在立足企业自身技术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将应用与推广相结合,促进专利技术在行业内发挥影响,让无法自主引入专利技术的施工企业能够接触到这些先进技术与思想,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施工技术水平。

2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建筑企业专利技术创新的外部因素

(1)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技术现状与技术瓶颈两部分。技术现状指专利技术创新不能超出当前技术现状与行业实际水平,需要与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与科技发展趋势相契合,发挥出专利技术的真正价值。技术瓶颈则是局部关键环节的技术局限问题,部分建筑工程专利技术在部分环节问题未能攻关的情况下,相关连锁部分难以真正实现创新改变。(2)市场因素。市场需求是建筑工程企业进行专利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所在,高新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提升,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行业口碑与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利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现实选择。企业通常在与竞争对手的比拼过程中寻求技术创新突破,持续长久的推动施工专利创新工作发展,为自身谋求新的市场机会与战略思路。(3)***府因素。建筑工程行业是当前我国社会支柱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到各级***府的普遍关注,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利技术创新工作也受到重视。为施工企业技术开发创新提供有效的辅助,在资金、***策、信息、人员等多个层面,***府均能凭借自身优势对技术引进研究与内化推广工作进行调控与支持,解决市场导向下的局部失效问题,排除专利技术创新障碍。

2.2建筑企业技术专利创新的内在动力

(1)利润因素。当前,建筑工程行业专利技术创新工作的主导方向是“四新”目标的实现(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管理方法),通过上述四个方向的科研工作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提升乃至技术与业务的垄断。在建筑企业具体的生产的实践和操作中,对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更多的是通过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水平。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采取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管理方法来实现成本的降低。(2)创新精神因素。在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领导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和机构的创新动力都会得到加强,因此企业家创新精神自然就成为企业创新动力的载体。在创新倾向方面建筑企业所受行***等级制度的束缚较多,规范化要求重于生存发展的要求,产权激励不明显,企业家精神较弱,相应的创新主动性较低。企业家精神又会因为不同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和企业文化环境而表现出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同的影响。(3)人力资源因素。科研技术活动的核心要素是工程技术人员的科研素养,建筑工程企业开展专利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各部门人员的积极配合,围绕科研工作开展协调组织,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挖掘人力资源在专利技术研发中的价值,促进经济实力、技术力量、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向着科研创新的方向发展。

3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创新实践研究

3.1构建施工专利技术创新联合体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于专利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较为薄弱,技术与人才积累相对不足,需要有效吸收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研资源与能力。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科研院所与高校在科研人才、信息、经验等方面的条件相对优越,具备系统性的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研发设备,而施工企业则具备丰富的一线工程经验,熟知各类工艺应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与特征。二者之间的结合与合作,能够构建出理想的施工专利技术创新联合体,使专利技术创新更加贴近工程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充分借助高水平科研条件提升研究质量与效率,使技术创新就能步人快车道。

3.2营造科技自主创新氛围

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创新工作的核心要素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科研体系的构建,在此过程中,自主创新氛围的营造是决定上述两项工作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企业内部提倡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工作理念,提升企业运营与施工工作管理中的技术含量,贯穿自主创新的核心思想,形成良好的企业科研文化氛围,使专利技术研发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合理的回报。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在企业内部规范制定科研制度,将科研成果纳入企业人员考评机制并赋予较高的权重,结合建筑工程行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要求,增加科研技术经费的投入,使得建筑企业形成处处创新、人人创新良好局面。

3.3掌握核心技术

建筑企业的技术体系通常以一项或者几项关键技术为核心,自主识别、开发与有效利用这些核心技术,并围绕其形成特色的技术体系和核心产品,才能为建筑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奠定基础。建筑企业要以技术创新为主体开展各种活动,并把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与日常的工程技能改善以及施工现场作业技能改善紧密结合起来。现代工程建设对承包商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先进技术工艺的承包商往往可以以自身的技术优势为突破口,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专利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技术研究人员应遵循考察、引进、内化、创新、推广的流程,科学合理的分析面对的内部与外部创新影响因素,从构建施工专利技术创新联合体、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营造科技自主创新氛围、掌握核心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专利技术研发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柳天杰,王焱.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创新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5,(14):3.

[2]高群.建筑工程中创新技术的分析与总结[J].当代教育科学,2015,(18):5.

技术创新理论篇5

(一)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的风险

技术创新人才的离职会加大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技术创新人才离职后使企业关键岗位工作停滞,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需招聘新员工来填补因老员工的离职而产生的职位空缺。企业要重新招聘、培训员工,在新员工的招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招聘成本;新员工从被录用到正式上岗工作,这期间企业还要花费相应的培训费用。当员工在中小企业工作一定年限、在本企业能够独当一面、为本企业创造新价值,从而真正成为本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时,其离职又会增加企业的离职成本。

(二)泄露企业核心技术、经验和商业机密的风险

技术创新人才通常都掌握着企业的关键技术、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或商业机密,这些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部分,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保证,也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会随之带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中小企业的危害是极大的。因为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同行业的,他们或者自己创业,或者流向同行业竞争对手,这将增强竞争对手的实力,影响原企业的持续发展,减弱其核心竞争力,甚至致使企业走向衰亡。

(三)影响团队向心力、凝聚力的风险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一般都是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干,企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团队中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一方面会影响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团队的工作进程减慢,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在职员工的情绪,使得在职员工人心涣散,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引发整个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

(四)引发企业信任危机的风险

员工不仅代表自身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企业形象,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会使企业的外部形象受损。因为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会引发外界对该企业的种种猜想,他们会认为员工在企业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差或是管理水平不高,等等;同时,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还会使投资商、客户对中小企业产生不良印象,进而流失一部分投资商和客户。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的成因

(一)社会层面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严重,东南沿海和一些大中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和一些小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发达地区能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较高的薪酬待遇且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引发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人才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更好的薪酬待遇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2.技术创新人才的供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规模不断壮大,每年中小企业数量都保持7%~8%的增长率。截至2013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5651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8%,①这必然会加大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目前,技术创新人才处于“卖方”市场,许多中小企业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市场要价能力,使得他们在企业间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一些人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可能会从中小企业流向大型企业或者外资企业。

3.相关的***策及法律制度。

“双向选择”的就业观念,即用人单位自主选择所用员工、员工自主选择就业单位,为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客观条件。有些在发展机会、薪酬待遇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创新人才为了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另谋高就,但目前国家对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以及流失对中小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并没有一套健全的***策、法律制度来约束。

(二)企业层面

1.技术创新人才管理制度。

与大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员工人数少,资金拥有量小,组织结构简单,一般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主管领导进行人才管理。即使有相关的人才管理部门,也多对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水平低,暂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工作在组织、人力、制度上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和保障。许多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着权责不清、决策专断、管理者身兼数职的现象;有的甚至还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不重视人才管理体制建设,对人才的使用不能做到人尽其用。

2.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中小企业吸引、留住技术创新人才的内在因素,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忽视或不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导致员工个人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不相匹配。还有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定位不清,层次结构不合理,内容过于简单,这种旧的企业文化未能与技术创新人才所需的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文化氛围相协调,这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一个原因。

3.薪酬和福利水平。

薪酬、福利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人价值和经济地位的一种体现。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较弱,很难为技术创新人才提供丰厚的薪资,当与同行业的其他人相比会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时,就会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心理失衡。同时,中小企业福利制度不完善,福利水平低,在失业、医疗、养老、公积金等劳动保障方面投入较少,这就加大了技术创新人才的不平衡感,因而一旦有企业愿意提供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待遇,他们就会另谋高就。

4.管理者的管理风险意识。

首先,很多中小企业人才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者人才管理风险意识淡薄,没有人才管理风险的经验,缺乏人才流失的危机感。其次,一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储备量少。管理者不注重对技术创新人才“接班人”的培养,当技术创新人才外流时企业的关键人才便会衔接不上。

5.企业发展前景。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人才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所考虑的因素中企业的发展前景最为重要,占样本总量的38%,说明员工是愿意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如果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发展目标明确,企业发展壮大会给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企业注重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员工,便可起到激励、稳定员工的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拥有量、人才质量、市场环境等方面处于劣势。一些中小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或经营困难、决策失误时,会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感到一片渺茫,进而产生离职的想法。

(三)个人层面

1.工作现状满意度。

技术创新人才对目前工作状况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对工资水平的满意度、对期望与能力是否匹配的满意度、对工作挑战性的满意度、对工作与生活是否平衡的满意度、对个人发展的满意度、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发生的因素。当技术创新人才对当前工作现状有较高满意度时,能提高团队成员的协同合作能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他们将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反之,当他们对目前工作状况有较低满意度时,工作起来就会消极怠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职业发展。

一般情况下,每个员工都会为自己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企业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员工的个人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他们就会愿意在本企业中继续努力工作;反之则会离职。一些技术创新人才认为在中小企业中很难实现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中小企业对自身的发展计划没有明确的定位,同时不注重技术创新人才的职业发展,因此他们就会把流动看成是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一条途径。

3.忠诚度。

相关调查显示,企业发展前景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有76%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是企业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员工比较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并希望自己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一旦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问题,技术创新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便会下降,认为在企业中得不到尽可能多的支持和更好的自我实现的机会,这时他们会选择离开原来工作的企业。

4.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技术创新人才流动的原因之一。如果家庭对技术创新人才工作的依赖度较高,说明其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也较大。技术创新人才的人生目标应包括家庭目标、生活目标和财务目标,不要一味地把财务目标定得很大而忽视了家庭与生活。另外,家庭因素还包括亲人不支持、子女上学或两地分居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不会轻易离开就职单位,因为离职时他们要考虑家庭因素。

5.个人结构因素。

有研究表明,年龄与人员流动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年龄越小流动率越大。这是因为年轻员工家庭负担小,跳槽时考虑的机会成本小,所以流动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愿意从事稳定的工作,而很多中小企业很难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和相应的福利待遇,这也是技术创新人才流动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多是具有高学历、高智商,接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在某一方面拥有企业所需技能的人,当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待遇、工作环境等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时,他们很容易离开企业。

三、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的规避

(一)加大***府***策支持

法国对增聘科技人员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德国对中小企业新聘科技人员的工资给予50%的支持,且在国家预算中拨出一定费用用于科技人员的培训;日本在京都及其他市区建立中小企业大学,专门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美国在500多所高校为中小企业设立培训班。可见国外规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的主要做法是鼓励技术创新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和帮助中小企业培养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我们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府应从本国实情出发,制定相应的***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人才困境。首先,可对聘用技术创新人才的中小企业和到中小企业就职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一定的补助金;其次,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法律法规,完善人才市场、人事制度、保障制度,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再次,鼓励相应的科研机构、高校与中小企业建立“双联”,科研机构定期派技术创新人才到中小企业指导工作,高校为中小企业委培其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最后,设置专门的机构为中小企业培养、培训技术创新人才。

(二)努力实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匹配

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是两种相对的管理方式。刚性管理是以工作为核心,根据企业的工作需要,用规章制度强制要求员工必须以某种固定的形式去履行并完成自己的任务,而较少考虑员工个人的主观需要。柔性管理是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人为中心,采取自愿的方式,在员工心理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按照企业意志行动的管理模式,从而起到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技术创新人才的需要应该是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类高层次的需要,柔性管理恰好能满足技术创新人才的高层次需要,更好地激发其工作动力,充分发挥其潜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技术创新人才通常自尊心、工作***性都很强,不喜欢被刚性的、灵活性较差的管理体制所约束。相对而言,他们更喜欢在以人为本、能展现自己个性并发挥自己潜能的宽松环境中工作。“刚柔相济”是现代管理方式发展的新趋势,刚性管理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是管理的“剂”。没有体制机制的约束,柔性管理也难以执行,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提高管理效率之道。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管理而言,应以刚性管理为基础和前提,加大柔性管理的力度,努力实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匹配。

(三)实行全面薪酬管理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现行的薪酬模式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中小企业为了吸引、留住和激励技术创新人才,在薪酬管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仍然存在薪酬激励不足的问题。这说明现行薪酬模式对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存在局限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笔者建议实行全面薪酬管理。全面薪酬模式是在合理可行的运作成本下,在保持总体薪酬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人才可自行选择薪酬要素组合,并随个人偏好和需求的变化周期性地给予重新选择的机会,由此构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技术创新人才的个性化需求,达到薪酬水平与技术创新人才需求的最佳匹配。本文所指的全面薪酬是从满足技术创新人才需要的角度出发,其构成要素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两部分。外在薪酬的构成主要分为固定薪酬、福利及其他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浮动薪酬方式三部分,这些构成要素能满足技术创新人才的低层次需要。内在薪酬的构成主要包括工作成就薪酬、个人发展薪酬和生活质量报酬三部分,这些构成要素能满足技术创新人才的高层次需要。全面薪酬管理是以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满足员工个性化需要为目的。在全面薪酬模式下,技术创新人才可在中小企业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需要自主选择薪酬要素组合,从而设计出令自己满意的薪酬方案。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实行全面薪酬管理能使企业在保持薪酬支付成本不变的同时提高对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进而提高技术创新人才的企业认同感和凝聚力,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更谈不上依据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增强员工的向心力,从而实现用文化留人。由此看见,中小企业有必要依据自身特点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建立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以实现员工高层次需求为目的,培育技术创新人才的创新思想,并将创新思想转化为创新行动,树立在创新过程中允许失败、在失败中求创新的价值理念,企业内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创新型企业文化包括创新导向的企业价值观、创新导向的制度文化和创新导向的组织氛围等。技术创新人才有技术创新的欲望和能力,他们通过不断创造新价值的方式来获得企业认可,实现自我价值。中小企业应建立有利于调动、培养和支持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或组织环境,为技术创新人才提供技术创新的机会,从而激发其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快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五)建立人才流失防范系统

技术创新理论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重要性;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work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a complex project to do this work,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of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irown characteristics, and full use of their strengths, to tak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novation; importance; measures

中***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管理包括从施工的准备阶段开始到完工维修阶段为止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使工程项目按期并保质保量的完成。由于众多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且施工面较宽、流动性较大,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同时,一个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项目工程施工管理。

一、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的重要性

1、 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清除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管理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

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人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理论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当中,将科学技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管理和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要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3、管理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普遍存在着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的现象.目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不正当的竞争;行业保护、地区保护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法律法规尚没有完全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策导向、***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等影响工程招标的现象.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但我国的建筑市场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尽管如此,市场经济下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成熟却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要求项目施工管理要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二、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的措施

1、 项目管理理念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念创新的实现,需要企业职工的大力配合,群策群力,才能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步伐。施工企业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力开展多角度、宽层次的形势与任务方面的教育,帮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树立市场理念、科学管理理念与人本理念。市场理念是指加强市场导向管理理念。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最后还是由施工企业在整个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占有率来决定的。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员工与施工项目部门是没有办法超越市场范围,只有不断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并尊重市场运行规律,不断加以创新,才能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取得显著成效,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次,科学管理理念。项目管理对象是由很多种元素构成的错综复杂系统,这就要求项目管理应从整个系统出发,使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大力研究与处理好系统内部的各元素、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还有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之间的关系。最后,人本理念。项目管理从本质上来看,是对人的管理。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在重要地位。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协调、控制等都需要靠人来完成。人在思想上真正实现现代化,才会充分发掘其内部的潜力,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促进企业项目管理不断发展。

2、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通常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建筑企业还必须进一步简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应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虽然项目部代表着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企业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而且,由于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项目实施的指挥权、决策权,企业虽然对项目经理有责任约定,但往往缺乏有效的制约.因此,企业应把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3、创新管理机制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创新机制同样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机制实际上就是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强化内部管理,使建筑施工企业形成科学有效的内部体系。第一,在企业内部建立激励机制,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发挥更强的创造力,并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条件使各个工作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第二,建立配套的约束机制,保证工程项目符合国家的***策、方针,遵守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并约束项目中所有员工遵守法律条约、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第三,建立决策机制和风险机制,起到对项目管理层的规范作用,采用科学的决策程序,真正做到民主,降低市场风险。

4、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我们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总之,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不断进取的动力。建筑施工企业在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上,采取项目管理理念创新、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创新、人员管理层面创新等创新策略,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框架不断得以完善,切实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今后建筑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技术创新理论篇7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进;哲学分析

一、引言

如果以熊彼特在1920年代提出的创新概念作为创新科学化的起点,在短短的80多年历程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壮观的知识***景。新体系、新视角、新领域层出不穷,以至于如何揭示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廓清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基本架构,加快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趋势,成为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术创新活动是在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体制内进行的,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是多种文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定形态的技术创新理论总是在该时期主流观念中获得理论支持。其中,哲学作为对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解释,总是以其特有的学术特性和深刻内涵,能够在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方面提供有力的诠释工具。从某种意义而言,技术创新作为一门实证性科学,为哲学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校验的素材,而哲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观察和理解技术创新活动准备了分析视角和思辨知识。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创新理论获得了理论上的合法性论证并因而在实践中更具有发展的冲力,技术创新哲学也获得了经验上的普适性支持。因此,从哲学方法及技术创新理论演进的互动过程进行考察,西方技术创新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目前,哲学层面的研究处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边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从而为技术创新实践提供方***指导。

二、有关文献回顾

从目前文献看,技术创新与哲学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从技术创新的方***角度出发,陈杰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特征性和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匡勇兵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创新”: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它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它在实践中体现矛盾问题的精髓和真理性。哲学与创新紧密相连,所以要用哲学来指导“创新”,以便早日实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的。(2)从技术创新的主体角度出发,柳洲、陈士俊、王梅认为,技术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复杂系统,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的非线性作用,技术活动系统表现出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等特性。相应的,在以技术活动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实践性;同时,通过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联合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吴跃平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描述各种传统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传统。认为技术传统构成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生存方式的构成中技术传统不仅是一个技能共同体,而且还是生存共同体,它所完成的是文明的伦理功能,是支撑德性社会的世俗基础,考察技术传统能够给知识、技术、世界、生存等概念带来富有意义的变化。(3)从技术创新的价值角度出发,夏保华指出,技术创新的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赵建***批判了自马尔库塞以来的技术理性概念,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4)其他的一些观点,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则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的专著,提出了技术创新本质论、技术创新活动论、技术创新能力论等观点。谢友才、胡汉辉对技术产业标准进行了哲学解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应当遵循其客观性和主体性,应当重视对路径锁定的突破,对标准重新组合。

上述文献从多个角度就哲学与技术创新关系开展研究,提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观点。但我们梳理这些文献后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是截面的、横向的,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演进与同时代西方哲学嬗变关系进行纵向、演进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比较缺乏的。本文试***从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出发,来尝试探讨技术创新理论诞生以来的历史演变的哲学基础。

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伟大起步——技术工具为主要特征

1920年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逐步发展成影响最大的一种科学主义流派,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学派等流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倡导者力***实现一切科学的大统一,把实证主义经验论传统与对科学理论的严格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应过问经验以外的问题,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从实质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分析,强调“科学的统一”,符合现代科学发展一体化的趋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直至1930至1940年代。如果我们把该时期的经济增长发展的方式、哲学发展的趋向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征比较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1950年代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整个消费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技术是从科技发展开始,是一种技术导向的、线形的、自发的过程,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技术成果,表现为技术推动过程;在196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供求日渐平衡,营销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场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技术创新成为一个市场拉动过程。无论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线形特点体现得十分明显。无论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单纯,技术还没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需求以及科学主义哲学的合理性论证,该时期的创新理论中的物本主义特征就是合乎逻辑的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在人类经济社会中诞生了:(1)熊彼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概念。1920年代,熊彼特将创新分为:开发新的产品;采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创造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这种创新观十分明显是基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解构后的提升和改进;(2)mes-thene认为技术是为了实践目的的知识组织;(3)kline和kash指出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用它来完成而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任务的系统;(4)void认为技术是为达到特殊目的显示于物理对象和组织形式中、基于知识应用的系统。上述理论都将技术创新作为典型工具论,明显地反映了当时西方主流哲学的影响。在大规模生产时期,效率成为首要目标——不仅合法,而且合乎理性和道德——科学主义哲学观已经论证了其合理性。在此种情形下,对于一项为了获得潜在的市场效率,实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认可。

在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注重技术知识、规律的运用,技术被看成是“人造物或知识系统”,技术的效用(使用价值)是***于社会语境的中性物。尽管技术创新理论者也谈论技术的社会、***治及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但是他们认为在***治或社会价值被附加于某项技术之前,技术始终是中性的,是由人类理性追求的不受时空和环境制约的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单纯地从提高生产效率出发,都属于线形模式,是内在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典型反映。这类技术观受到了包括技术实体论在内的其他观点的批判。这个时期技术创新理论片面地把技术所具有的多种属性归约为单一的、中性的和目的性的工具,无视技术质的复杂性、社会性,无疑是片面的。同时,虽然技术实体论和技术的社会批判论等对其批判和反思,认为技术是在其中人与非生物发生各种各样关系的生活形式,是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理性达到并且(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绝对效率的所有方法,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有着建设性的作用,但是,把技术看成某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则是严重忽视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这也是十分错误的。

四、结构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高峰——系统综合为主要特征

19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就是结构,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可以自我调节,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构中各个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无所谓进化发展。结构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1)整体性才能说明各个构成部分的本性及其真正的意义;(2)强调深层结构,认为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能把握现象后面的本质;(3)强调结构的客观性,认为一切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命定”的,强调结构是具有自调性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世界三次科技***出现了,自然科学经历了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结构方法的转变,采用客观主义立场和系统一结构方法,将研究对象模型化、程序化、数学化,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拓扑学等模式使知识形式化。结构主义与技术创新开始较长时期的互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主要有:

到了19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通货膨胀和需求饱和给企业造成变革的压力,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线形模式已显得过分简单,无法描述实际生活中成功的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表明,科技和市场的结合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保证,这种结合需要同时强调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的配合,被称为耦合模式。自此以后,耦合模式的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后,随着技术创新规模和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对技术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耦合模式为集成模式所替代。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过程。即研究开发、产品研制、成品制造和市场销售不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序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环节相互反馈、综合集成。最后,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为第五代的集成和网络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的特征。这一时期出现过一批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阐述技术创新理论的学派,将这些技术创新看作为一个系统,创新者需要从整体出发。研究技术与市场、企业、产业关系,通过对创新系统的把握,进行正确的定位、研发和市场推广,以便达到最佳的创新目的。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诞生了:(1)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2)拉卡托斯的科学“硬核”和保护带理论;(3)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模仿论;(4)门斯的技术创新论;(5)卡米恩和施瓦茨的市场结构论;(6)诺思的制度创新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等理论。虽然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上述理论大都从市场、产业、企业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中探究技术创新,将系统论作为其哲学基石。以系统方法作为其分析框架,表现出显著的结构主义哲学方法的痕迹。

这个时期技术活动的社会性、系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技术活动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结构系统,对其各个要素的理解把握也应放在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中。二是指技术活动的系统性是指技术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应将其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对它加以理解和管理,从而实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以及有效的技术传播和应用,所以,所有现实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都受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才状况以及文化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sst”(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的研究也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正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技术活动才得以开展,并进而发展。当然,技术对外部环境也有较强的反作用,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改变自然的面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的***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鉴于上述深刻的技术社会内涵,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考虑社会系统各类因素,积极适应社会系统的内在、客观需求。

五、生态进化哲学背景下技术创新理论的现代观点——动态演化与价值理性为主要特征

进入198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全球流动、知识经济重要性上升、消费者个性化已经展露其独特性,对传统经济形态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完全冲破了以往技术创新理论所确立的分析架构。技术创新活动亟需获得新的解释。布达佩斯俱乐部的创始人欧文·拉兹洛把21世纪黎明之际的变动不居的环境概括为“进化巨变趋势”,也即当前经济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度迅速提高,构成了今天纷繁复杂,涉及包括家庭、社团、企业、城镇、都市和国家,甚至还包括区域之间和洲际之间的跨越全球的复杂的、生态的和演化的系统。这种系统整体动态特征非常突出,而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着眼,把全球的社会和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在不影响系统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简化。描绘出系统整体进化的基本轮廓,以此探索全球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生态演化理论开始在经济社会各类研究领域大大扩充地盘。为此,在实践中科技创新人员必须掌握进化论方面的知识,把握今日技术、社会和生态环境日益密切的联系,认清造就这些更大系统的趋势,把握技术发展潮流,这是在当今有高度复杂的技术生态群体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

首先,技术动态演进特征更加显现出来。目前,技术生态理论、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演化理论的提出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技术创新理论的生态进化的哲学特征。 这些理论从空间、时间演进中的不确定、复杂的整体动态发展中来把握一个国家、地区技术创新的变动趋势。从演进角度探讨其不同时期的不同技术发展特征和战略,成为当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地区尤其需要这种视角。技术创新演化思想是以探索技术系统深层次的、长期的进化和发展为目标,从整体水平出发描述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它舍去了局部,而将能够代表技术系统整体的特征保留了下来。技术创新演化观念给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结构主义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它是在动态的发展进程中看待技术系统演变的新思路,提供了一条认识普遍存在于周围世界的、发生在系统内部、驱动事物变革原动力的基本线索。技术创新演化强调了惯例、创新和环境选择在技术对国家或地区创新成败兴衰中的影响。

其次,技术生态系统特征得到重视。当代环境资源问题促进了生态与绿色技术的诞生。技术创新作为技术与社会融合发展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来讨论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只有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系统中技术才有内在价值和理性。夏保华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技术社会学家平齐和比克提出技术社会建构论,用技术创新多向模型替代线性模型。他们指出。对于一个人造物,通常有若干社会群体与之相关,每一社会群体对该人造物提出各种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几种新概念,如“技术系统”、“创新者网络”、“创新共同体”、“技术经济网络”等等,旨在揭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建构“新社会”的本质。

再次,技术价值理论探讨得到重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功能的发挥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这促使人们对科技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进行伦理学的思考。当前,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应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认识开始重视。因此,陆续提出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价值原则,将“绿色”、“循环”、“再生”等理念体现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国外对技术的理性价值研究起步较早。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最早确立了技术理性概念,并把它等同于韦伯的工具理性。随后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芒福德等西方人文主义学者,以及贝尔、格里芬、怀特海、福柯、费雷等后现代主义者,还有拉普、费恩伯格、新卢德主义等现代技术批判主义者,也都遵循着这个传统对技术理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通过对技术理性化内在演化机制的分析,以及技术理性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揭示,赵建***口]把技术理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并分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根源,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

技术创新理论篇8

【关键词】伙伴选择;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

1 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技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环境和条件的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复杂、高投入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风险,国内有学者认为,合作创新能规避风险,能够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

合作技术创新是指技术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作为***的经济行为主体,以技术合同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要投入的资源,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按照合同事先确定的方式分摊创新风险,分配创新收益的合作过程。合作技术创新满足了全球化对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出的高要求;分散了环境的多变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技术创新风险;使企业完成复杂、高投入的技术创新活动成为可能。因此,合作技术创新正成为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主流模式。但合作技术创新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自身的劣势,为了更有效的发挥其优势,就要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尽量减少合作的风险,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John Hagel和John Seely Brown 从企业合作创新的角度提出,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不仅会改变公司在企业内部的运作,提高企业的效率,可以改造企业间跨组织合作和创新的方式 。

Jose Maria,Viedma Marti从企业合作重要性的角度,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想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已经不能单单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本,必须在构建网络组织时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所以,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成为多数企业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的必由之路。因此,怎样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目前有很多,本文运用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的方法解决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问题。

2灰色系统理论

2.1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发表了《灰色系统的控制问题》和《灰色控制系统》两篇论文,这两篇开创性论文的公开发表,标志着灰色系统理论这一新兴横断学科开始问世 。

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灰色系统模型对实验观测数据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宽广。

2.2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的灰色过程,主要根据空间理论的数学基础,按照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四条原则,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关联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它描述了一个序列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即变化大小、方向、速度等的相对性,若两者相对一致,

则两者关联度大,反之则小。应用邓氏关联度模型进行定级指标权重值的确定,其模型为:

3 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合作伙伴,首先要求其具有与相适应的合作动机并符合企业对于合作安全因素最低的要求。筛选出候选企业后,就要建立合作技术创新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候选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为了保证最终选择出的合作企业为最适合与之合作企业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企业,指标体系应能够衡量以下因素 :

1)相容性:

合作技术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合作企业应该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实现整体有效性,合作企业之间必须具有合作相容性以实现有效沟通。企业之间合作的相容性包括:文化上的相容性、战略观念的相容性以及管理体制的相容性。

2)一致性:

包括行业地位、信息化、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一致性。企业如果在本行业内选择合作伙伴,应该选择与自己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差距不是很大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以妨在合作技术创新进行中,实力较强的合作伙伴在实现了合作目的、能够单独完成余下的技术创新项目后,单方违约,为发起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信息化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与发起企业一致的要求,是考虑到在技术创新过程以及生产制造过程,如果信息化及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不一致,两企业技术创新可能立足于不同的技术标准,信息交流也可能出现问题。

3)综合能力:

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动机包括成本共享、技术共享及市场开拓,无论出于哪种动机,合作伙伴都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这就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财务风险承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包含关系型指标及能力型指标的合作技术创新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使用的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文将关系型的两个指标合为一个,即相容一致性,再加上能力型指标的五个指标共六个指标对候选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过程与计算实例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先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对候选企业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定义方案集合和因素指标集合,从而找出理想方案,并得到方案集合对指标集合的决策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和初值化处理后,便可得到初始化矩阵,从而得到灰色关系数矩阵。之后便可得到指标权重,最后根据指标权重和专家的分值计算企业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最大的企业也就是最优的选择企业。

5 结论

本文分析并阐述了合作创新的时代必然性,提出选择技术创新合作伙伴时应考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应用灰色理论的方法解决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本文给出待选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决策,利用实际指标因素值的相互关联性解决问题。本文部分弥补了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的不足,为企业进行合作技术创新伙伴的选择提供了一个较科学的方法。该法建模思路清晰,简单,便于实际操作运用,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更客观,更明确。

【参考文献】

[1]刘学等.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J].科研管理,1998(5):31-35

[2]John Hagel& John Seely Brown,The Joy Of Flex,A loosely coupled approach to business processes and IT makes it much mofe possible for companies to innovate,both within and across enterprises[J].CIO.Framingham:Sep 1,2005.V01.18,Iss.22:1

[3] Jose Maria Viedma Marti,Social capital benchmarking system:Profiting from social capital when building network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2004;5,3;ABI/INFORM Global Pg.426

[4]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李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96-100.

[6]郭***灵.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J].科研管理,2003(6):109一l13.

[7]李谭. 信息不完全情况下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科技和产,2008(8):42.

作者简介:

技术创新理论篇9

>> 珠三角产业集聚与城市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 技术创新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农业产业集聚视角下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安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开放经济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浙江的实证 知识学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公司治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 中小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An Introductory [M].London:Macmillan,1890.

[4]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An Introductory[M].London:Macmillan,1920.

[5]Arrow,K.J.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M].Cambrid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p609~626.

[6]Romer,P.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5):p1002~1037.

[7]Romer,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5):p71~102.

[8]Jacobs,J.The economy of cities[M].New York:Random House,1969.

[9]Hendenson,V.and Kuncoro,A.&Turner,M.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5(5):p1067~1090.

[10]Dogan,E.External scale economics in turk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2001(4):p430~445.

[11]Greunz,L.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evidenced from European region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4(5):p563~592.

[12]Mukkala,K.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the finish manufacturing sector[J].Applied Economics,2004(21):p 2419~2427.

[13]Gilbert,B.A.,Mcdougall,P.P.and Audretsch,D.B.Clusters,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An examin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4):p405~422.

[14]黎继子,刘春玲,邹德文.产业集中、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和技术创新――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J].

财经研究,2006(7):p41~52.

[15]张宇,蒋殿春.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 2008(1):p72~82.

[16]邬滋.集聚经济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基于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的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 2009(6):p109~112.

[17]范剑勇,冯猛,李方文.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世界经济,2014(5):p51~73.

[18]胡翠,谢世清.中国制造业企业集聚的行业间垂直溢出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2014(9):p77~94.

[19]柴志贤.工业集聚、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8(5):p1~7.

[20]孙浦阳,韩帅,许启钦.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3(3):p33~53.

[21]李谐,齐绍洲.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经济研究,2011(11):p60~72.

[22]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4(10):p27~32.

[23]王滨.FDI技术外溢、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p93~117.

[24]张海峰,姚先国.经济集聚、外部性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来自浙江的证据[J].管理世界, 2010(12):p45~52.

[25]刘满凤,唐厚兴.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区域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8):p28~33.

[26]LeSage,J.P.,R.K.Pace.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Boca Raton,US:CRC Press Talor&Francis Group,2009.

[27]洪群联.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技术创新理论篇10

一、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内涵

社会资本是一个在社会科学的广阔研究领域中日益流行的概念。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组织学家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用于寻求各自领域中所面临研究命题的答案。目前,社会资本仍处于“伞形概念”的生命周期起步阶段。社会资本可粗略地理解为由社会关系结构形成的善意,它可用来促进某些行动目标的达成(AdlerandKwon,2002)。

有关社会资本的最初研究,是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为主体的。后来许多学者发现,社会资本可以在很多层面上进行研究,如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组织间层次以及整个国家层次等(TsaiandGhoshal,1998)。最初把社会资本由个人层次延伸至企业层次的Burt(1992)认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后决定者。”Koka和Prescott(2002)分析了为什么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可以由个人层次扩展到企业层次:“由于社会资本是社会行为者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种资源,企业作为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者,社会资本的逻辑不可避免地要被一些学者扩展到企业层次”。当社会资本的概念扩展到企业层次之后,管理学领域对其显示了浓厚的兴趣。Leenders和Gabbay主编的《公司社会资本与社会负债》和《组织社会资本》,汇集了战略、人力、营销等领域的学者们从各白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NahapietandGhoshal(1998)和TsaiandGhoshal(1998)对于社会结构和企业智力资本及价值创造之问的相_瓦关系提供了详细的讨论。在组织研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正流行开来。

目前占主流的资源学派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视为企业的一种资源。Nahapiet和Ghoshal(1997)首次明确地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于、可利用的并源于个体或社会单元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资源。在这个定义中,社会资本由网络和可通过网络而动的资产组成。Leenders(1999)提出,社会资本是根植于关系网络内部、可通过关系网络利用的资产,并将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定义为:企业拥有的有形或虚拟的资源,它们可通过促进目标达成的社会关系而增加。

二、企业社会资本在技术创新中的功能

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巾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1.获得关键资源

企业社会资本在获取企业所需关键资源(市场、技术、资金、知识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这些资源还包括***府和***策支持。企业家关系网络是企业家的信息通道,它不仅为企业家提供非正式渠道的信息,而且也成为正式渠道的信息来源。在传统的科层组织结构或计划经济下,正式渠道的信息传递速度慢、效率低,企业家处于信息短缺状态。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外部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市场对其配置也常处于失灵状态,企业家处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境地。大量的事实表明,作为制度存在的网络是信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企业家网络提供的信息相比而言更准确、更快捷、更稳定;企业家借助于外脑完成了从信号到信息的转换,使企业家迅速感知其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可以改变企业家思维方式,融合多人或多个团队的想法产生一个深思熟虑的协调结果。

2.企业社会资本的粘合功能

企业家关系网络基础价值是信誉,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实现有赖于信任机制的作用,这种机制使企业将员工、合作伙伴、顾客联系起来,使企业富有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企业流程再造在全球兴起,IBM、柯达等再造比较成功的公司都表现m共同的文化特征,即都强化了企业内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王安公司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的精神。相互信任是团队的粘合剂。

3.企业社会资本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

从一般交易发生过程来看,市场交易是要产生发现对象、发现价格、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等时间、精力和费用,其中在工作实际中更多是认知分歧带来的信息沟通费用,企业社会资本有可能节省信息收集和寻价费用;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间的信任,长期合作而节省讨价还价、契约制订和执行费用。

4.促进创新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根本动力。企业间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知识的分享与合作,产生新的主意,从而促进企业创新。

三、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1.企业家与知识的交互作用机理

人们识别更好的机遇的能力与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关,每个人不同的先前知识产生一个“知识通道”,允许他本人而不是其他人识别这些特定的机遇。在任何时段,仅有这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了解特定的顾客问题、市场特点、创造特殊产品或服务的方法。有三种先前知识影响企业家的认知机遇能力:关于市场的知识、关于如何服务市场的知识和关于顾客问题的知识。Leenders(2001)提出了影响企业家认知机遇的五个主要因素,其中既包含了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如企业家对机遇的替觉、先前知识、个人特性等,也包含了企业家所处的外部环境,社会网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由于不同的工作经历、教育及其他途径使得每个企业家具有不同的“知识通道”,某些机遇只能被特定的企业家识别。由于识别这些机遇的企业家很难通过自身来实现这些机遇,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共享,帮助其他企业家识别这些机遇并合作开发。

2.企业家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机理

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彼此相互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以及当交易环境变化尤其是当创新活动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和时间紧迫性时重新谈判的成本,进而降低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成本。这种相互信任还可以提高资源和信息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有助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家机遇的实现。技术创新网络中除了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之外,还存在一种自我增强式的学习过程。当企业家把一个初始想法开发成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时就是企业家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企业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清了不同技术、产品功能、顾客偏好、市场结构等联系。企业家在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也会学习到有关机遇的新信息,可以修正企业家原先对于机遇的认识。每个企业家都很难具有实现技术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技术创新网络中信息和资源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家相互学习的过程。

3.社会资本与知识的交互作用机理

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既存在正式的契约关系,例如共同研发协议、许可协议、供给协议和分销协议等,也存在着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我们称之为社会关系的嵌入。技术创新网络由多种行为主体构成,由于每个企业家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搜寻方式不同,企业家可能获得不同的知识,如何使这些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传播,使得每个企业家获得更多的知识?社会资本中的两种嵌入即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发挥了作用。关系嵌入是以双边交易的质量为基础,表现为交易双方重视彼此间的需要和目标,以及在信任、吐露心事或秘密和信息共享上所展示的行为。而结构嵌入是群体间双边共同合约相互连接的拓展,这意味着组织间不仅具有双边关系,而且与第三方保持同样的关系,使得群体间通过与第三方进行间接联系,并形成以系统为特征的关联结构。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中存在的这两种社会关系嵌入,尤其是结构嵌入,使得知识能够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广泛传播,企业家在技术创新网络中较快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难以通过市场传递的企业的隐性知识(如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四、结论与启示

技术创新绩效是多维度综合的现象,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每一个要素只能描述这个现象的一个维度,但是却不能孤立地看待,企业家、社会资本和知识三个因素是通过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进行作用的。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知识和资本被有目的地调动起来,企业的创新过程也就在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打造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l]Adler,P.S.,Kwon,S.w..SocialCapital:ProspectsforANewConcept[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vv,2002,27(1):17-40.

[2]Tsai,W.,Ghoshal,S..SocialCapitalandValueCreation:TheRoleofIntrafinnNetworksU].AcademyofManagementJoumal,1998,41(4):464-476.

[3]Koka,B.R.,Prescott,J.E..Strategicallianceassocialcapital:Amultidimensionalview[1].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23):795-816.

[4]Nahapiet,J.,Ghoshal,S..Soci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andtheorgaruzationaladvantage[J].A-cadern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242-266.

[5]Leenders,R.T.A.J.,Gab-bay,S.M.,etal.Corporatesocialcpi-talandthestrategicrnanagernentparadigm:Acontingencyviewon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Workingpa-per,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技术创新理论10篇

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教育技术10篇,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归纳,现代教育技术2.0。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9-8097国内刊号:11-4525/N邮发代号:2-736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时间:1991期刊

学习

成本管理会计论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成本管理会计论文,内容包括成本管理会计论文题目,成本管理会计论文案例。2.关于会计目标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必然趋势,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表现位于其应达到的目的。它的基本目标时提供有助于人们进行

学习

英语教学法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学法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法教程归纳总结,英语教学法教程笔记。语法作为形式语言的要素,是对语言存在的规则所做出的概括描述。其形式是一套规则,其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词汇组合成语言(language)并生成言语(words)。这样,语

学习

大学学生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学生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年度工作总结通用10篇,大学生工作总结模板范文经典。有动力也需要有目标的锁定。目标就像船帆一样掌舵方向。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领导人物。我知道这个目标前进起来会很困难。

学习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板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板,内容包括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题库,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应遵循“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学习

施工技术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技术10篇,内容包括施工技术方案范例100篇,施工技术手册推荐。主办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出版周期:半月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际刊号:1002-8498国

学习

计算机导论课程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导论课程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导论的课程感悟,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虽然相对浅显,但是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几乎包括计算机领域所有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热点研究问题等。在授

学习

煤炭行业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煤炭行业10篇,内容包括煤炭行业最好的年份,煤炭行业走势。焦精、肥精煤储量稀少。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全部炼焦煤查明储量2804亿吨,其中气煤(包括1/3焦)储量为1282亿吨,占45.7%;瘦煤445亿吨,占15.89%。而炼焦的

学习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论文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医学院校生物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物技术论文范文大一,药品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题目大全。2.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全照搬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学习

园长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园长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托育秋学期园长工作计划,2022年园长工作计划。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家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达成共识,实现家园同步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三、工作措施:1、加强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

学习

检测技术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检测技术10篇,内容包括检测技术应用实际例子简单点,检测技术实例总结。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地基基础中的采用桩基越来越广泛,由于桩能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去,从而大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建筑的不均匀沉降,所以桩

学习

英语教学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学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经验总结12篇,英语必背十篇经典范文。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

学习

农业技术经济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经济10篇,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经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的特点。(二)缺乏投资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改革中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改革创新需要耗费一定的财力物力,如先进的农业设备需要经过不断的研发和科研实验,不断的

学习

舞会工作方案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舞会工作方案,内容包括舞会活动总结范文,公司舞会方案。一、发现员工舞弊的方法关于发现员工舞弊的具体方法,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表1提供了发现舞弊的方法及相关数据。很多企业能够很好地设立和改善匿名举报热线等举报机制,并

学习

项目建设管理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建设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管理论文,建设项目管理类的2000字论文。2功能实现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审核材料(区县级)、审核材料(地市级)、地点审查(省级)、材料初审(省级)、专

学习

逆反心理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逆反心理论文,内容包括关于逆反心理的论文题目,中学生逆反心理论文的思路。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宣传是否成功,它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

学习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自考教育管理论文,内容包括自考教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自考本科论文。注重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考学生属于“宽进严出”,而又自主择业,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实行目标管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和具有创造能

学习

工地管理论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工地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工地实习专题论文,工地打桩论文。淤地坝的设计一般由当地的水利水保设计部门完成,由于受业务水平的限制,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有的较为粗糙。主要表现在:①坝址地形***未实地测量与实际地形不符;②不能根据

学习

人才管理论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管理论文,内容包括人才管理论文怎么写,人才资源管理的论文。创新是一个人潜在的精神和素质。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必不可少,同时还应具有善于运用新的工具和方法进

学习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内容包括企业财务管理1000字论文,财务管理论文哪个方向好写。一、目标导向和聚焦管理的理念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总方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日新月异,财务管理的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

学习

教育技术管理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技术管理论文,内容包括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论文,教育技术论文一等奖。1建立适应新教学环境的教材体系在新的教育技术环境支持下,建立适应新教学环境的教材体系,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我们首先对面向全系所有

学习

能力管理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能力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管理能力论文,自我管理能力论文题目。在西方企业并购实践中,并购的目的先后被定位在寻求规模经济、分散经营风险、发现价值、实现战略转换上。自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提出核心能力理论以后,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