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篇1
【关键词】桩基检测;发展历史及现状;检测方法优缺点;检测方法比较和结合应用
1. 概述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地基基础中的采用桩基越来越广泛,由于桩能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去,从而大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建筑的不均匀沉降,所以桩基在住宅、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等工程中被大量采用。但是由于施工技术、工艺、管理水平等因素,往往容易发生质量问题。据1986~1989年全国建筑工程质量抽查结果,桩基合格率分别为34.8%、48.7%、68.3%。现实的数据警示我们,桩基属隐蔽工程,为了保证土建工程安全,桩基质量检验至关重要。而且桩基一旦发生事故,加固处理起来难度较大。近年来桩基检测技术发展很快,已形成建设、监理、施工部门质量控制的一道坚强的防线。
2. 桩基检测的现状
2.1 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2.1.1 静载荷试验。
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是随着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桩基静载测试技术就逐步发展起来。传统静载荷试验采用手动加压、人工操作、人工记录的方式进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基本建设规模的逐年加大,特别是灌注桩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桩基静载测试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至今,桩基静载试验作为一项方法成立,理论上无可争议的桩基检测技术。
2.1.2 低应变检测。
20世纪80年代,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低应变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种低应变法在基础理论、机理、仪器研发、现场测试和信号处理技术、工程桩和模型桩验证研究、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2.1.3 高应变检测。
我国的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研究是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已有相关的软硬件,实际应用效果已不弱于国外,在灌注桩检测桩基动测方面,国产仪器和软件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的方面显示出中国特色。
2.1.4 声波透射法。
混凝土灌注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是在结构混凝土声学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70年代,声波透射法开始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
2.1.5 钻孔取芯法。
20世纪80年代钻孔取芯法主要应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检测,同时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地区也用在检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钻芯法是一种微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具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
2.2 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内容。
2.2.1 桩的承载力检测。
桩的承载力与加荷速率有很大关系,由于静荷载试验与任何动荷载试验相比,所施加的荷载速率最慢,最接近于实际工程的加荷速率,所以试验的结果最接近于实际桩的承载力,
因而,国内外均将静荷载试验的结果作为桩承载力的标准。
2.2.2 桩的完整性检测。
完整性检测是控制桩基础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查明桩身的完整程度,查清缺陷类型和位置并作出评价,以便采取必要的处理和补救措施,消除质量隐患,保证桩基础的设计承载能力。低应变动测法就是通过对桩顶施加较低的激振能量,引起桩身及周围土体的微幅振动,同时用仪表量测和记录桩顶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利用波动理论或机械阻抗理论对记录结果加以分析,从而达到检验桩基施工质量、判断桩身完整性、预估基桩承载力等目的。
对于正常的混凝土,声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是有一定范围的,当传播路径遇到混凝土有缺陷时,如断裂、裂缝、夹泥和密实度等,声波要绕过缺陷或在传播速度较慢的介质中通过,
声波将发生衰减,造成传播时间延长,使声时增大,计算声速降低,波幅减小,波形畸变,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这些声学参数的变化,来分析判断桩身混凝土质量。
2.3 桩基检测技术的分类。
2.3.1 直接法:即通过现场原型试验直接检测项目结果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钻孔取芯法(桩身完整性检测)和静载荷试验(承载力检测)。
(1)钻孔取芯法是用地质钻机沿着桩顶一直钻到桩底,并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取芯样进行状态和强度检验以获得桩身完整性及持力层岩土性状的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目的是检测桩身完整性、混凝土强度、持力层岩土性状。能对桩身质量进行直观地定性分析,能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离析和胶结、混凝土级配搅拌情况(水泥水化等)、桩底沉渣(桩身夹渣)或桩底欠挖情况、基岩的岩性及承载力情况,还可利用抽芯桩孔对断桩、夹泥病桩进行灌浆补强处理,是检测方法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但是缺点是费用较高,容易“一孔之见”,桩径小而桩长较长时容易偏出桩身之外,不能轻易给受检桩下结论。
(2)静载试验是利用接近于桩的实际受力状况,分级在桩顶施加荷载,通过观测桩顶的位移沉降,根据一定的判别标准获得单桩的承载力的方法。是目前检测单桩的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当采用其他间接方法获得检测结果有争议时用它来进行仲裁。最大的有点在于方法准确可靠,但是做起来费时费钱,检测数量少,代表性差,而且大吨位基桩由于加载设备限制很难进行。
静载荷试验的目的是当为设计提供依据时载荷试验应加载至破坏,以确定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当在桩身埋设有测量应力、应变、桩底反力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以测定桩周土层侧摩阻力和桩端土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2.3.2 间接法:在现场原型试验基础上,同时基于一些理论假设和工程实践经验并加以综合分析才能最终获得检测项目结果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2.3.2.1 低应变法。
低应变法是用小锤在桩顶激发一个脉冲,通过分析传感器、仪器接收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的相位、振幅,或通过FFT进行频谱分析以获得桩身完整性的一种测桩方法。低应变法是普查基桩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和位置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桩顶面施加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做弹性振动,并由此产生应力波纵向传播,同时利用波动和振动理论对桩身的完整性做出评价。适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实心放桩、实心圆桩、管桩)等。该方法测试设备简单轻便,检测速度快、成本低,适用于大面积普查,是基桩质量完整性普查的良好手段。但是其缺点是对多个缺陷检测能力差,检测深度能力有限。
2.3.2.2 高应变法。
高应变法是用重锤冲击桩顶,通过分析在桩侧对称安装的两对传感器记录的力和加速度曲线,以获得桩土性状的一种检测方法。高应变法的主要功能是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桩身完整性的。
与低应变法检测的快捷、廉价相比,高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虽然是附带性的,但由于其激励能量和检测有效深度大的优点,特别在判定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预制桩接头等缺陷时,能够在查明这些“缺陷”是否影响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基础上,能合理判定缺陷程度。如果带有普查性的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更为恰当。高应变检测技术是从打入式预制桩发展起来的,试打桩和打桩监控属于其特有的功能,是静载试验无法做到的。但目前受检测人员水平和桩与土之间相互作用模型等问题的影响,该方法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尚不能完全代替静载荷试验而作为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设计依据。
2.3.2.3 声波透射法。
在桩身中预埋声测管,并在两声测管之间发射和接收超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在桩内预埋纵向声测管道,将超声脉冲发射和接收探头置于声测管中,管中充满清水作耦合剂,由仪器发出周期性电脉冲通过发射探头发射并穿透混凝土,被接收探头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仪器中的测量系统测出超声脉冲穿过桩体所需时间、接收波幅值、接收脉冲主频率、接收波形及频谱等参数。最后由数据处理系统按判断软件对接收信号的各种参数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即可对混凝土各种内部缺陷的性质、大小、位置作出判断,并给出混凝土总体均匀性和强度等级的评价指标。
声波透射法的优点是准确可靠,尤其在有缺陷的位置附近可以进行加密测量,从而对缺陷位置有更为准确的判断。但是不易做到随机抽检。
3. 结论
3.1 钻孔取芯法与声波投射法均适用于大直径灌注桩,而静载试验适用于各种桩型。
3.2 高应变检测预制桩的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均有效。由于桩侧土阻力的影响,及桩的长径比的关系,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预制桩的完整性不太理想,需慎重采用。
3.3 钻孔抽芯法与预埋管超声法对大直径桩灌注桩缺陷的判断人为影响因素小,检测大直径灌注桩完整性时应优先考虑这两种方法。
3.4 声波投射法对缺陷位置和程度的判定更为详细,高应变和钻孔取芯法对明显缺陷位置的判定差别不大。
上述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检测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种方法。只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互相配合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低应变法与静压法的矛盾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88~90.
检测技术篇2
关键词:端口分析 特征值分析 流量控制
中***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052-02
1引言
自1999年开始,Napster出现至今,短短的时间里,P2P发展迅速,而同时P2P用户的规模,应用类型和流量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P2P技术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网络资源的获取方式,使人们获取大容量的文件变得更加容易。我们可以肯定,P2P的出现使得我们对整个网络观念有了新的改革与变化:它允许一个用户直接链接到另一个用户的计算机,并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一改以往通过服务器浏览或***的方式。不过,大量***文件,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据调查与统计,P2P流量 已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60%以上,对Web、e-mail等其他网络服务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增加带宽是一个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但是由于P2P应用的吞噬特性,新增的带宽仍然可能会被***等应用占满,仅仅进行带宽的扩容是不能解决网络的拥塞状况的。
2P2P概述
P2P(Peer to Peer)即对等计算或对等网络,也可以定义为通过直接交换,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是一种资源分布利用与共享的网络体系架构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相对应。
对于P2P技术 的解释是P2P即Peer to Peer(国内一般称为点对点)。与传统的C/S模式不同的是,P2P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主要包括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需要由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的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整个网络一般来讲不依赖于专用集中服务器,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有着双重角色,既是资源的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获取者(Client)。通常这些资源和服务包括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计算资源的共享、存储资源的使用等。
P2P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文件共享,低成本高可用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共享、强大的网络连通性和灵活的信息沟通能力。P2P数据流量则是呈现出更大的任意性,据统计,P2P流量超过链接总流量的60%,给网络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带宽不合理占用和网络资源的滥用。对于Internet而言,带宽是最宝贵的资源,而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地利用带宽则更为关键。P2P网络中没有C/S模式下的服务器,所以也就不会存在C/S模式下服务器造成的“效率瓶颈”:没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也不会因为服务器繁忙和不得不等待,也不会出现由于服务器“单点失效”导致整个网络通信中断的情形。
对于P2P流也有属于它的特点:它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的数据流量都是从为数不多的一些节点的数据获取,同时表现出上下行流量的对称性,这就成为P2P网络流量区别于其他流量的主要特征。
3检测技术
笔者对P2P技术做了相关的介绍,阐述了P2P流量在给人们带来喜悦的时候,同时本身的问题也是压抑着一些企业的相关部门,造成了很大不便。所以需要对P2P流量进行适度的控制。但是,在进行流量控制 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要识别出P2P流量,只有我们能够成功的识别出是否是P2P流量,我们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控制策略,所以检测技术理所当然的成了关键。
目前对于P2P流量检测方法包括几种:第一种是基于端口的P2P流量识别技术。所谓基于端口的P2P流量识别技术,,就是根据目标流量的特有协议端口号来识别目标流量,如具有TCP80端口的流量可以认为是HTTP流量等。早期的P2P应用采用默认的端口来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网络管理者只需要根据数据包头中的五元组(源/目的IP地址,源/目的端口号,传输层协议)将数据包分类为不同的业务流,将其中的源或目的端口号与默认端口号的P2P应用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表明这个流之P2P流。该方法比较简单、实用。并且精确度很好,大部分应用都可以通过该方法予以区分。如表1注释显示的端口号: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流量没有办法通过端口来定位,因特网流量中无法确定的部分差不多有50%以上。有些原因是个别用户有意隐藏自己的身份,而部分的P2P系统采用的是私有协议,这些往往就是流量管控的主要目标,因此单用此方法来识别,分析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种是基于特征值的分析:为了应对随机端口技术和协议伪装技术,出现了基于应用层特征字段匹配的P2P流量分类方法。Karagiannis等人分析不同P2P系统 的数据包特征时,发现不同P2P控制包有者不同的特征值字符串,而且这些特征都在TCP/UDP载荷开头的某个固定位置上,还有大部分P2P系统都采用固定的数据块大小来传输数据,表2是国内的一些常用P2P应用的特征字符串:
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在识别出相应的P2P流量的时候,也可以知道此P2P流量数据协议以及相应的特征字符串。然而,现在一些数据包采用数据加密的形式,这样就致使单独采用基于应用层特征值匹配的方法的不适用。
第三种是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技术:即深度报文检测技术 ,就是利用数据包应用层信息中报文的协议指纹、协议签名等惟一性信息,实现对应用类型的精确识别。DPI主要是以会话中的协议指纹、协议签名进行流量识别 ,无法识别类似非标准P2P、加密应用流量、***等应用,无法识别UDP协议封装的网络病毒。
而第四种就是DFI技术,即深层流检测技术,该技术由美国Caspian公司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在流识别的基础上做出基于流行为的管理和控制。DFI技术增加了流状态属性,如平均速率、流时长、流字节数、包大小等,以此实现对流的识别和分类。DFI以单向流作为流量识别的对象,主要是对流量进行统计来总结有关P2P流量的特征,无需监控数据流TCP会话分析信息特征来做业务识别的依据,DFI实时监控网络上流经其的流量,实时分析每个单向流的行为,并基于行为指定策略,实施网络带宽的管理。
4流量检测设计
以上,笔者对流量识别技术分别进行了分析说明,同时总结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因此根据以上的几种识别方法,来实现流量的识别,识别模型如下***1所示:
对于来自Internet上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几种方法(基于端口分析,基于特征值分析,DFI技术)的相结合来实现。第一步是对来自Internet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捕捉;第二步是关键:在这里我们设计了一个优先级:基于端口识别和基于特征值识别均处于第一优先级,而DFI技术识别放在第二优先级上,当然基于端口和基于特征值识别两种技术的地位是同等的。这些数据包先是进行基于端口识别和基于特征值识别,只要通过时两种方法有一种能够识别出P2P流量的即可;如果这两个方法都没有识别出是否是P2P流量,或者对于那些根据端口和特征值分析方法识别出是非P2P流量的也要进行下一步的识别(以防是那些伪装的P2P流量),即进行DFI检测。最后一步是对那些识别出的P2P流量准备下一步的控制策略,而对那些非P2P流量则允许通过,当然那些未识别出来的流量我们一律当成P2P流量。这样会提高识别的精确度,准确度。
5总结
P2P应用正在迅猛发展,用户也是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增长趋势,所以有效进行P2P流量的识别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虽然设计了识别的模型,但是也是存在一些缺点,所以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寻找新的、有效地识别技术。
注释:
延平利.基于NP的P2P协议识别及流量控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6.
PPLive.省略/.
倪冰,陈运清.P2P流量监控技术的研究及现网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27(5):544-549.
Bertram Ganz.Web Dynpro Java table paging unleashed:Optimizing heavy table performance[EB/OL].省略/china/index.epx,2008:1-34.
检测技术篇3
1.1PCRPCR又称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根据酶的链式反应特征以及酶的变化情况对食品进行检测和评定。PCR技术是将克隆与转基因相结合进行检测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因其精准度高得到人们的注意和发展。PCR技术只需要微量的物质,就可扩增到所需要的片断,然后对样品进行分析。目前来说,PCR技术对实验要求严格,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1.2免***学方法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是一切免***测定技术的最基本原理[3],在食品检测方面酶联免***吸附试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标记上酶,制作成酶标抗体,制作成的酶标抗体既具有酶底物的特征,又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征,当酶标抗体与抗原结合之后,能够根据底物的颜色深浅判断抗原。因为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使得这项技术有着较高的灵敏性和稳定性,但是当蛋白质的浓度较低时,可能会出现阴性。
1.3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把生物识别分子排列在载体之上,利用特异性亲和反应进行检测。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同时把大量的探针固定在支持物上,具有很高的通量,从而可以高效地完成大量的样品检测,它是生物技术检测手段里面最快速、最适用的高新技术[4]。由于其具有快速、高效的特性,在进出口食品监督管理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1.4DNA探针DNA探针又称基因探针技术,是通过在已知的DNA或RNA链上加上标记(生物素或者同位素),做成探针,可以检测被检测物中是否有与其互补的序列。从而检测微生物的存在。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异相杂交和同向杂交技术2种。DNA探针的关键是探针的构建,必须根据具体的检测目标进行构建,一般以待检测微生物的特异性保守基因序列为DNA,也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进行构建。
2生物检测技术应用
在食品检测方面,生物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有: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和分析,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分析,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对食品成分和品质进行检测,对违禁药品进行检测。
2.1转基因食品检测转基因食品由于产量大等特点,一度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蛋白质检测、酶检测、酶活性检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药物残留检测近年来,人们使用的瓜果蔬菜等食物中,表面残留的农药越来越多,这些物质往往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引发疾病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药物残留多是小分子级别,以半抗原居多,如果进行抗体制备,需要实现其和大分子的偶联行为[5],因而酶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是较佳的检测方法。
2.3食品的成分以及品质分析生物监测技术中,生物感应器最早应用于食品的成分和品质检测,最早是葡萄糖传感器用于检测食物中糖的含量,现如今,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用于食品的气味检测和分析。
检测技术篇4
关键词:桩基;桩基检测技术;建筑工程;局限性
中***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使得桩基已成功的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厂房等工程中,另外各个基础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桩基特殊的结构设计保证了基础沉降的均匀性,它可以将上部高层建筑物载荷传递给土层深处的基础结构。因此,现代建筑中大多采用桩基作为牢固的地基处理策略。然而桩基质量的好坏受多种因素控制,如施工人员素质、地形、材料机械性能、隐蔽性等。出于工程整体质量和人身安全的考虑,把好桩基质量关理所当然成为一个国家建筑工程检测部门的首要任务。
现有的桩基检测技术措施主要分静载检测和动态检测两大部分。其一,静载检测主要是静载荷法,它用于建筑物承载力的分析检测;其二,动态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声波透射法、高应变动测法、低应变动测法(即反射波法)。动测技术相对静载检测技术应用更为广泛。
一、桩基质量标准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①的相关规定,桩基工程承载力和完整性需遵循一定的质量标准。
我国桩基造价高,约占整个建筑工程总价的25%以上,面临较大的经费投入,桩基质量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因此,桩基施工中质量问题控制更加严峻,只有遵循行业规范才能保证桩基材料、载荷、桩基深度、径宽、桩型规格等各项指标合格,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安全利益。一般来讲,桩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使用寿命问题,桩基完整性检测耗时较少、话费也较低,多次的抽样检查可确保桩基完整性,避免施工意外,桩基的完整性和载荷可直接作为判断其使用寿命的参考指标。特别地,考虑到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施工者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结合本工程的特殊要求、地质条件、施工场所、检测领域合理利用桩基检测技术,适时地综合利用合理采纳检测结果。
另外,桩基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②。影响桩基最后质量的各项指标自始至终存在于整个施工中,为确保最后质量的顺利过关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做到实时监测和随时校正。面临施工中各项硬性指标的变化,如材料变更、地形不符、结构设计参数变化、人员不足等,如不及时的进行监测和协调随时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桩基质量。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完全可以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实行。
二、 桩基质量检测
(一)静载荷法③
静载荷法主要应用于验证桩基建筑的负载力。但是实际的应用中检测时间较长,花费高,普通的桩基检测不予采用,而用于特殊工程要求的检测过程中。
静载荷法的试验装置一般包括监测、加载、反力系统三个方面,测试过程中不同荷载量对桩基整体沉降和形变的影响。该方法可用于桩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承载力的测定,尤其是竖直方向的负载力的检测应用较为广泛。
(二)声波透射法
超声波透射法主要用于监测桩身结构完整性中的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它的检测理论依据是:根据超声波弹性波测试的方法,利用人工激发向混凝土内发射弹性冲击波,分析弹性波在介质中的声学参数(振幅、声速、频率)变化,从而判断混凝土介质内部结构完整性的变化。
声波透射法也存在各种限制性应用。如特殊情况下检测时间和花费将会增长特别是当弹性波透射截面较小发生阻塞时,难以取样,影响桩基质量判定。
(三)高应变法
高应变法是反射波法的一种补充方法。它主要用于检测单桩竖直方向的负载力,判断桩基竖直方向的承载力受水平桩身裂纹和关节点影响的大小,它需要能量较高的建筑结构动力支撑。它的基本原理阐述如下:如果假设桩基是一维弹性杆,施于外力时,桩基发生弹性形变,弹性位移随时间和纵向坐标而变化。
高应变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项领域的桩基质量检测。但是由于受质量检测人员技术、检测硬性条件的限制,其检测桩身结构的准确性常会受到干扰。
(四)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检测(即反射波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它是一种瞬态时域分析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频域分析和激振分析方法。
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为:重锤敲击桩身顶部后,瞬间的冲击波沿着桩身传递给桩身底部再反射回桩身顶部,该方法具有检测方便快捷、适用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存在一些局限性,即桩基长度和桩径比例较大且截面阻抗浮动较大时,使得桩身底部接收不到反射信号,对桩身完整性检测造成误读。
桩基检测技术是整个建筑物稳固的基石。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各种方法的相得益彰、取长补短、互相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系统完善地综合考虑,也才能做出可靠准确的质量评判。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陈凡,徐天平,陈久照,关立***;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严国英;静载试验判断桩身质量的探讨[J].岩土工程界, 2001,4(11):48-51.
检测技术篇5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桩基检测;运用
中***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建立发展,桩基工程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桩基质量的检测也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桩基检测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引用具体实例简单说明。
一、桩基质量检测内容
具体施工中,形成桩基的过程主要分为成孔和成桩两个部分,因此,在进行桩基质量检测的时候,也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1、成孔质量检测技术
在成孔质量检测中,主要需要检测范围包括桩孔位置、孔深、垂直度、孔径和沉渣厚度等。桩孔位置的分布影响的是桩基对于建筑物约束力的分布情况,桩孔分布不合理,会导致建筑物受力分布不均,影响整个工程结构;孔深要考察孔深是否一致、深度是否达到稳定的土层等等;保证孔的垂直度,才能够避免建筑物产生附加的力矩而改变工程结构;沉渣过厚就会导致整体的桩长减小,从而影响到桩本身的力学性能;桩孔的孔径显得尤为重要,桩孔偏小会导致成桩的侧摩阻力减小,导致桩整体的承载能力降低,在上部扩径又会导致上部摩阻增大而下部摩阻不能得到完全发挥。
2、成桩质量检测技术
成桩质量检测是基于合格的孔基础上,在桩基形成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成桩质量检测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桩的承载力检测和桩的完整性检测。
(1)桩的承载力检测
在工程设计完成,上层载荷基本确定的前提下,桩基的承载能力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桩基一旦难以承受上层载荷出现破坏,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在桩基承载能力的检测中,主要的方法是静力载荷法和高应变动测法。由于桩基承载能力是与加载速率有关的,而静力载荷法非常接近桩基的受力状态,因此这种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2)桩基的完整性检测
桩基的完整性检测是桩基检测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方面,桩基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缩颈、断桩、空洞、夹泥、离析等问题。桩基出现上述不完整的问题,会对整个桩基乃至整个工程结构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要精确地检测。超声波法是一项应用比较广泛的检测技术,它的仪器比较轻便、抗干扰能力强、对缺陷的定位准确,结果可靠,因而得到了非常多地应用。
二、常用的桩基检测技术
由于灌注桩施工由成孔及成桩两部分组成,对应的桩基检测也可分为成孔质量检测及成桩质量检测。成孔质量检测是灌注桩施工的第一步,难度较大,它在地下和水下进行作业,可能因为复杂的地质和施工失误造成桩孔偏斜、塌孔、沉渣过厚、缩径等,难度较大。成桩质量检测只需要在桩基完成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主要分为对桩基承载力和完整性的检测。对桩基工程进行检测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检测手段,结合不同手段的特点全面检测,保证桩基的高质量。
1、桩基承载力检测
(1)静荷载试验法
国内外都将静荷载试验法检测出的结果最为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标准,主要是由于与其他动荷载试验法相比,它施加荷载的速率最慢,受力条件最接近于桩基的实际受力状况。静荷载试验法主要包括对桩基水平及竖向承载力的检测,由于工程试桩时不能进行破坏性试验,因此常常应用于其中,优点是检测结果误差小,相对误差保持在百分之十之内,准确度高。
(2)高应变动测法
使用高应变动测法检测桩基承载力时,使用重锤瞬态冲击桩顶,使其产生从上而下的高能量应力波,从而导致桩身产生移动,激发桩周围土的阻力,又形成一定的拉伸波和压缩波,使桩周围产生塑性变形,在距离桩顶两倍桩径的桩头处测量力和速度的过程曲线,根据应力波理论得出桩土体系相关参数,分析研究桩身的质量,探讨接近极限阶段时桩土体系的工作性能,从而确定桩基承载力。
2、桩身完整性检测
(1)低应变动测法
低应变动测法又叫低应变反射波法,理论依据原理是一维杆件波动理论。其具体检测方法是:使用小锤敲打桩顶,引起震动产生变形,使周围土体产生轻微的颤动,利用粘连在桩顶的检波器接收到的应力波信号,检测并记录桩顶振动速度或加速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桩土体系的功能,从而确定桩基的质量,找出桩身的缺陷,判断桩基完整性。
(2)声波透射法
利用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基本原理是:超声波在正常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是有一定范围的,同时也可以收集到其他声学参数,例如传播频率、振幅等。从传播速度方面来看,如果混凝土有气孔、裂缝、密实度、断裂、夹泥等缺陷,传播路径在这些缺陷的影响下会由于要绕过缺陷或经过速度较慢的介质而减慢传播速度,从而减弱声波,传播时间也会加长,可以根据超声波传播波形来判断其是否有这些缺陷,并且掌握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如有缺陷则证明桩身不完整。
(3)钻芯法
利用钻芯法进行桩基完整度检测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专用混凝土钻芯机从需要检测的构件上直接钻取混凝土芯样作为研究对象,对芯样加压,根据芯样加压后的抗压情况预估混凝土整体的抗压情况和缺陷情况。对芯样进行加压时,一般使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和普通的液压钻机进行抽取,在转速较高的情况下以中等泵量和压力钻进。钻孔时要匀速钻进,保证钻孔的位置和质量。加压前,要对芯样进行一定的处理,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并标号。钻芯法有准确、可靠、直观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以检测桩基完整度。
三、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高83.6米,建筑面积为68326平方米,基础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数量为285根,直径为800毫米,有效桩长为36.82米。桩顶标高在自然地面下6.0m,桩顶以下地层简述为:(1)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厚度6.0~6.8m;(2)层细砂,稍密~中密状态,厚度约4.0m;(3)层粉土,中密~密实状态,局部夹粉质粘土(硬塑状态),厚度15.0~16.5m;(4)层中细砂,密实状态,厚度约8.0m;(5)粗砂,含砾石,密实状态,厚约3.0m;(6)层卵石层,中密~密实,未揭穿。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800kN。
2、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根据规范要求,采用静载荷试验法和低应变发射波法对桩基施工结果进行检测。通过单桩静载试验检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反射波法低应变检测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3、检测结果分析
(1)静荷载试验法
对285根桩随机的抽取5根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反力采用堆载反力,搭载混凝土试块平台,总重达920t,千斤顶用两台500t同步并联装置,仪器用武汉岩海的JYC型静载测试仪全自动加荷、记录沉降。实验结果最终沉降值在14.56~21.66mm,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800kN。
(2)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共抽检工程桩58根,占总桩数(285根)的20.4%,对受检桩测试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分析),结合施工工艺及场地工程地质等情况,评价桩身结构完整性。58根低应变受检桩中,Ⅱ类桩6根,占检测总桩数的10.3%;I类桩52根,占检测总桩数的89.7%。
结束语
随着桩基检测行业的开展和队伍的壮大,实验仪器的越来越精良,操作界面也向简单化、程序化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建筑基础行业是一个多面的、多元的技术领域,这样就需要有在实际工作中从多层面(设计参数、施工过程、施工工艺、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考虑,物探又是一个具有多元的、多因素、多解的技术手段,这样就需要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多积累实际经验和归纳总结,才会让桩基检测技术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任艳菊.工程质量检测中桩基检测技术的运用[J]. 《建设科技》,2013,(9).
检测技术篇6
[关键词]汽车检测;检测技术;国内现状;发展概况
中***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56-01
1.汽车检测的概念
汽车检测是指为了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达到标准或工作能力是否正常而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汽车检测技术则是指在汽车检测这一过程中所有与之相关的检测硬件和检测软件的研发和使用技术。
2.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
2.1 安全环保检测
安全环保检测主要是针对汽车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这种检测又分为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检测。该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车辆是否具备符合要求的外观容貌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能,同时对汽车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有效控制。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对汽车建立安全监控体系,确保汽车能高效、安全和低污染的运行。
2.2 综合性能检测
综合性能检测是指对汽车的综合性能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测。该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汽车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可靠性、安全性、噪声污染性以及排气净化性。该检测主要针对汽车的故障及其原因或隐患部位实行质量监督和检测,从而建立汽车质量监控体系,来达到该检测技术的目的。
3.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
3.1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6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为了满足当时的汽车维修需要,我国***门研究和开发了发动机汽缸漏气量检测仪以及点火正时灯等一些基本的检测仪器。
(2)20世纪7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技术进入发力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汽车生产技术以及人们汽车使用率的飞速增长,我国***门开始进入大力发展汽车检测技术的阶段。汽车检测的仪器设备增多,检测项目增多,检测标准和规则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建立了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
(3)20世纪8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因此,对汽车检测技术和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涨。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因此进入其发展的蓬勃向上时期。
(4)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已经发展相对成熟。迈入90年代后,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从其设备的研制、开发以及生产都有了自身的一套运作体系。90年代是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高潮时期。虽然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与外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吸收借鉴完善自己,保证自身良好的发展态势,努力为其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
3.2 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前沿的汽车检测技术
(1)虚拟仪器检测技术
虚拟仪器检测技术是指通过自由增减测试系统配置,利用系统配置单元器件,按照每一个项目测试的要求标准,可以直观和有效的得出监测结果,从而提高测试技术的效率。
(2)将GPS技术与车辆检测相结合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了能够接受卫星定位信号的GPS系统,将其与汽车检测技术系统相结合,从而达到快捷有效的检测过程。
(3)利用汽车四轮定位进行检测
四轮定位仪主要是依据车轮定位得到检测数据,它利用***像显示并记录汽车四轮的运作情况,与汽车检测数据结果分析相结合,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4.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国内汽车检测站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行***干预问题
在我国,安全检测是由***门来建立管理的。因此我国的综合性能检测站都由***门直接建立并管理或者由地方企业建立但仍由***门管理。这种行***管理形式,往往造成了检测结果的不真实、检测过程的不规范或者检测项目不完善的情况,甚至是伪造一些监测数据。
4.2 我国汽车检测存在重复检测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权对汽车进行检测的机构至少有三种,即安检站、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站以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这三个机构又分别归隶属于公安、环保、和交通管理部门。这些部门从各自的职能要求出发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测,容易造成车辆的重复检查,在加大汽车检测工作量的同时,给车主也带来不便。
4.3 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的进口汽车检测标准体系主要依赖于外国检测标准,因此针对我国汽车具体发展情况,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例如,我国目前的技术可以对车辆的正面、侧面、追尾等事故进行检测,但对侧面碰撞、追尾碰撞等事故却缺乏相关的检测标准。这也急需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提高和完善。
4.4 我国汽车检测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我国的汽车检测人员的专业检测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检测人员本身缺乏基本的汽车知识,检测操作不规范,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不够,不能很好的判断汽车是否达到检测标准。另一方面,我国汽车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够,一些检测人员故意抬高检测收费标准,为了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甚至为一些没有达到标准的车辆伪造数据。这些都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个人因素,也不利于我国检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5.解决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5.1 汽车检测技术基础实现规范化
在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汽车检测的硬件技术一直以来都比汽车检测技术中的软件技术更受重视。这种想法往往会导致对一些基础性技术研究的忽略。因此,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与硬件配套的软件检测技术的完善和提高。这方面主要做到三点:一,制定并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限值标准和检测方法;二,完善汽车技术状况检测的评定细则,将全国各地的检测要求和具体操作技术进行统一和规范化;三,严格执行综合性能检测站对大型检测设备的认证规则,确保综合性能检测站有能力胜任并履行其检测职责。
5.2 汽车检测设备实现智能化
虽然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的智能化与国外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汽车检测设备正积极学习并通过进口一些外国先进检测设备来提高并完善我国汽车检测设备的智能化。检测设备的智能化使检测设备具有专家检测和诊断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功能,可以在较短时间较快较准确的对汽车状况进行检测,并诊断出汽车发生故障的部位以及故障原因,从而让维修人员能够迅速解除故障。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5.3 汽车检测管理实现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都在逐步实现其管理的网络化,汽车检测行业也不例外。目前,虽然我国的部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检测,但计算机监控系统并不完善,而且各个检测站之间采用的计算机检测方式也都一致。为了逐步实现我国汽车检测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我国汽车检测应该积极推进其管理的网络化。
6.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也必须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为了使汽车维修人员的工作越来越轻松,提高汽车检测结果准确性,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汽车检测技术的完善和提高有利于我国交通事业以及环保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参考文献
[1] 初君浩;浅析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25.
[2] 王洪亮;汽车检测技术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3(12)15.
检测技术篇7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检测的设备也更为精良,这些设备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操作上也更为简便。例如,针对建筑物,动测设备可进行全面的频域分析以及时域分析;依据建筑物的温差,红外热摄像仪可及时对建筑物内部存在的破损以及裂痕进行捕捉;另外,电位差式钢筋腐蚀检测仪可依靠设备里面的轮式电极对混凝土里面钢筋的腐蚀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混凝土裂痕的长度、宽度以及分布情况等。由此可见,智能化以及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使检测仪器变得更为精确,也使检测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得到保障。
2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2.1混凝土结构检测
一般而言,混凝土结构检测由多方面构成,主要是混凝土强度检测、锈蚀检测以及钢筋位置测试等等。具体来说,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落球法、拔出法、超声脉冲法、射线法以及钻芯法等构成了混凝土强度检测,其中超声回弹综合法较为常见。以回弹值、超声传播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依靠回弹值R和波速V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反映的一类检测技术就是超声回弹综合法。运用此方法,混凝土强度的判定指标得到了完善,其检测结果更为科学和准确,使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得到了反映。电磁感应法以及雷达波是钢筋位置测定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当混凝土的保护层薄或者钢筋距离较大时,就常常用到电磁感应法,但此法无法对钢筋直径的具体数值进行判断。在进行检测时,可对构件进行检测,并依据所得数据判断其具体性能。倘若要对钢筋锈蚀进行检测,就需运用到取样法、裂缝观察法以及电化学测试法等。(本文来自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简介详见。)
2.2钢结构检测
一般而言,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钢结构的数量较砌体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少。材质均匀、塑性好、坚韧性高为钢结构材料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检测时也较为方便。另外,针对钢结构材料的内部性能、焊缝探伤以及内部缺陷等,一些其他领域例如航空石油、冶金、交通、化工以及机械等都具备较为完善的检测方法,所以对海外先进检测技术和其它领域相关技术进行学习就成为该检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主要方向之一。吸收和容纳这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可包含多种方法,分别是超声波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涂层厚度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以及钢材锈蚀检测等。
2.3砌筑结构检测
目前,我国已有多种砌筑结构检测方法。一般而言,砌体结构检测法由多方面构成,主要是抽样检测法、动测综合法、原位检测法以及微观结构法等等。当前,半破损试验方法以及非破损方法为主要采用的方法,包含了冲击法、回弹法、射钉法以及推出法等,在进行检测时,可依据实际情况对检测方法进行选取。另外,回弹法强度检测等方法是检测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此法具有灵活以及简捷的优点,但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此法的运用会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且不具备较高的检测精确度。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荷法以及冲击法等检测方法也逐步得到了研发和运用。
3新结构检测技术介绍
3.1超声波检测技术
当前,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已得到了广泛运用。运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可对混凝土材料里面的裂痕进行全面检测。作为一类非均质材料,混凝土可对超声脉冲进行散射以及吸收,所以,倘若混凝土里面的质量以及材料处于均匀状态时,超声波传播时的速度以及声学参数就应该是均衡的。因此,假若超声波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那么就说明混凝土内部存在裂痕以及空洞。在我国建筑行业,超声波检测技术已得到了广泛运用,在2000年,《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也得到了出台。
3.2非线性结构诊断技术
一般而言,非线性结构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因此,在其检测技术的运用时,可首先对建筑工程结构的非线性特点做出分析,旨在使结构检测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得到有效提升。当前,将非线性诊断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结构检测工作中存在一定困难,和线性诊断相比,运用非线性诊断技术需完成复杂的技术操作以及计算操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非线性诊断技术的检测结果更具科学准确性。由此可见,对于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来说,非线性技术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其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另外,运用非线性结构诊断技术,可更深入地对建筑物结构内部的损失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障。
3.3光纤传感技术的运用
在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里面,光纤传感技术也是一类新型技术,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般而言,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应变传感器,可对混凝土结构里面的裂痕以及变形情况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光纤传感器可贴附在建筑物结构的表面,也可以进行事先预埋完成检测工作。在进行预埋以后,光纤传感器可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形进行测量,并依据得到的数据确定出结构损伤的蔓延情况。可以说,光纤传感技术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4结束语
检测技术篇8
关键词:汽车;性能;检测技术
中***分类号:V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带来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汽车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是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汽车发展的早期,人们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发现汽车的故障并作有针对性的修理。即过去人们常讲的“望(眼看)”、“闻(耳听)”、“切(手摸)”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飞速发展。目前人们能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而且安全、迅速、可靠。
1、常用的汽车性能检测技术
1.1智能化、自动化检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外汽车检测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综合化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检测领域,研制新的检测设备。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和设备。例如国外生产的汽车制动检测仪、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发动机分析仪、发动机诊断仪、计算机四轮定位仪等检测设备,都具有较先进的全自动功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检测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已出现集检测工艺、操作、数据采集和打印、存储、显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软件,使汽车检测线实现了全自动化,这样不仅可避免人为的判断错误,提高检测准确性;而且可以把受检汽车的技术状况储存在计算机中,即可作为下次检验参考,还可供处理交通事故参考。
1.2外部的检测
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行驶时间的加长,汽车的外部零件也将会产生磨损、腐蚀和老化等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因为平时的意外交通事故碰撞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汽车技术的状况逐渐变坏,汽车操纵的稳定性也会下降,这样长此以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大,汽车的外部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原地发动汽车进行检查,短距离进行试跑的检查。汽车一般出现的问题基本可以归结到五个字,歪,缺,松,裂,漏。所谓的“歪”就是检查汽车的外部形状是否完整,两边的车体是否对称,汽车出场的机件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轮胎是否存在歪斜等。“缺”:具体包括车门车窗、仪表等仪器和灯、备胎以及灭火器等是否佩戴齐全。“漏”:主要包括检测汽车是否漏油,是否有漏气、漏电等现象,其中漏油现象具体包括机油和油制动液是否有滴漏的现象等。“松”:松主要是由于汽车的长时间运行而导致的一些部件的磨损或松动,以及方向盘、离合器制动器的踏板,轮胎有无松动的情况。“裂”:是指汽车的各种部位的零件是否有裂纹,检查裂纹的重点要放在汽车的底部,例如对传动轴车架的横梁和纵梁等部位的检查。上述所说的都是我们日常应该对汽车外部检查所该应用的手段和技术。
1.3内部性能的检测
检测汽车的内部性能是鉴定汽车技术状况以及维修的质量的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促进技术发展的动力,内部检测具体包括安全性能的检测,动力性能的检测以及经济性能的检测。安全性能的检测主要包括对制动系统是否正常的检测和转向及灯光的检测,对制动系统检测,我们可以发动汽车来进行试验,也可以用仪器进行分解试验;对转向及灯光的检测要查看前照灯,转向灯等是否正常以免在夜间或转弯时发生意外。动力性能的检测主要就是检测发动机等是否正常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动力检测。经济性能的检测主要包括燃油的耗油量以及噪声和废气的排放等现象。
1.4远程***
所谓的远程***就是市运的管理部门的信息中心.它是由网络组建和系统开发两个部分组成的二个网络,具有大量的网络数据库资源,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作保障,提供具有开放式数据接口。具体包括各个城市地区的汽车检测站数据的获取、汽车检测站工作以及服务进行监控、从而进行综合信息分析、查询,并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远程***系统网络结构是采用分布式处理,网络具有开放式的结构,全网由市运***管理部门信息中心LAN进行统一的管理,距离远的各区县汽车检测站通过公共网络Internet或专线进行连接,这样方便了统一的管理。但***方式也有一个的缺点,它可能会导致网络性能的下降,影响到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
1.5局域网宽带
局域网宽带在汽车检测当中主要用于管理部门信息中心和各个汽车检测站,通过宽带网联系在一起。宽带网能够搭建起小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它主要来负责处理汽车检测站内部的各种检测业务。宽带网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准确,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等优点。但结构局域网宽带网接人方式也有缺点,例如当用户的数量过多时,其性能会明显下降,效率也会明显下降,这样会对客户端的安装应用程序增加负担,代码可重用性降低,维护的成本增高。所以局域网宽带适用于小型且用户不是很多的汽车检测站。
2、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进技术、引进检测设备,到自主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从单一性能检测到综合检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检测设备的研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如今汽车检测中通用的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底盘测功机等,国内已自给自余,而且结构形式多样。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1汽车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
我国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硬件技术,忽略或是轻视了难度大、投入多、社会效益明显的检测方法、限值标准等基础性技术的研究。随着检测手段的完善,与硬件相配套的检测技术软件将进一步完善。今后我国应重点开展下述汽车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制定和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和限值标准,如驱动轮输出功率、底盘传动系的功率损耗、滑行距离、加速时间和距离、发动机燃料消耗率、悬架性能、可靠性等。制定用于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大型检测设备的形式认证规则,以保证综合性能检测站履行其职责。
2.2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目前国外的汽车检测设备已大量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并采用计算机测控,有些检测设备具有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功能,能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并能诊断出汽车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引导维修人员迅速排除故障。我国目前的汽车检测设备在采用专家系统和智能化诊断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四轮定位检测系统、电喷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等等,还主要依靠进口。今后我们要在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方面加快发展速度。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及综合化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检测领域,研制新的检测设备。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及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和设备。使汽车检测线实现了全自动化,这样不仅可避免人为地判断错误,提高检测准确性;而且可以把受检汽车的技术状况储存在计算机中,既可作为下次检验参考,还可为处理交通事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正坦.汽车性能检测中的虚拟现实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6,06:121+120.
检测技术篇9
快速检测的概念
快速检测,是指包含所需的样品在制备的时间内,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出检测结果的方法。以下是定义检测是否快速的标准:第一种则是理化检验方法一般指在 2 小时以内得出结果的即为快速检测;第二种则是微生物检验方法相对于常规检验方法要快上 1 /2 或 1 /3 时间得出结果的即为快速检测;第三种则是现场检验方法能够在半小时内得出结果的即为快速检测。这在几年中,我国***府对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重视起来。所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方法
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是指针对生物本身的化学信号装换成光信号或电信号等数据信息进行高灵敏检测的一种传感器仪器,一般应用在检测兽药和农药残留方向的。它的优点有功能多样、低成本、高识别、高灵敏、智能、微型等等,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研究的重点技术对象。而且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各种研究报道信息也是非常多的,相关的研究项目也陆续增加,所以,生物传感器法的开发在快速检测领域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仪器分析法。随着检测仪器设备的应用和研究开发,已经研究出了诸多设备。如:深紫外光谱仪、飞秒激光太赫兹时域光谱、近红外光谱仪、实时直接分析质谱仪、离子迁移质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等等,而且它们已经逐渐被应用在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当中。从目前来看,在食品检测中液相色谱、气象色谱和各种各样的质谱仪杂交采用和联用已经有很多了,但是这些检测仪器设备都是比较大型、复杂,并且携带很不方便,这样应用在快速检测技术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国内外的小型质谱仪就得到了关注和研究,而且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突出表现。在进行快速检测测试中,检测限已经达到了微秒级的单位,并且相对于大型设备来说:成本低、灵敏度高,最显著的特点是装置较小。其中飞秒激光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已被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希望以后能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很好的设备工具。
分子生物学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是这几年才被广泛应用的,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它的基本原理则是在应用于细菌的遗传物质相关的核酸序列中,并设计出引物,从而使提取到的核酸片段扩增,用紫外核酸检测仪和凝胶电泳来扩增过程的结果,整个过程的时间还是稍微有点长的。所以,该方法还在继续研究当中,相信不久就会更加完善,能够快速应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当中。
免***法。免***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并有多种检测方法,例如,化学发光免***法、酶联免***法、胶体金标免***法、放射免***法和荧光免***法等。免***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是比较高的,部分免***法检测时的操作性也是十分方便简单,并且常常应用在毒素、病毒、致病菌、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等方面。
化学法。化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要测食物样品的化学特点,来进行多种类型的相关化学反应。例如,聚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合成反应等,接着依据本身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或反应的特性来进行测定该食品的安全性。其本方法的优点有:检测设备简单、成本低、以及方便快速等。化学法一般应用在微生物检测上,并自制出快捷简单的检测纸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未来
检测技术篇10
关键词:建筑防水材料、检测技术、刚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材料
中***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地下防水的工程量相应增大。同时,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很多城市都在修建地铁、隧道等各种地下交通设施,这些地下工程都离不开防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地下及大坝工程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建筑物的防水和地下工程的防潮、防腐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由于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的自身管理以及整个市场经济的调节等原因,防水材料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并愈发严重。这使得对防水材料的质量检测环节不能忽视,必须严格控制。如何对防水材料性能的好坏进行判定,需要我们通过现行的检测方法对材料进行测试,因此防水材料的检测越来越得到重视。
二、常用建筑防水材料
建筑防水材料是指应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中起防潮、防漏、保护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构件不受水侵蚀破坏作用的一类建筑材料。
1、按材料的性能分类
建筑结构防水大致经历了结构自防水、外加剂防水混凝土、表面处理防水等几个阶段。依据材料的性能,目前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大体分为柔性防水材料和刚性防水材料两类:柔性材料主要利用高分子物质,通过聚合、改性等手段,在混凝土中形成一层憎水的弹性保护层,封闭混凝土表面,阻止水的通过;刚性材料则是以水泥、砂、石为原材料,掺加少量有机或无机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形成致密的、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层,弥合结构缺陷,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2、按防水材料的外观形态分类
按防水材料的外观形态,一般又将建筑防水材料分为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四大系列。防水卷材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工期短、成形后不需养护、不受气温影响、层厚容易按设计要求掌握且层厚均匀、用材计算准确、施工现场管理方便;其缺点是施工中需要根据防水基层的形状进行量体裁衣,对于外形复杂的基层需多块拼接,防水卷材相互搭接处的黏结难度较大,而且多块拼接影响防水层的美观。再则目前防水卷材与黏结剂的使用年限不相匹配,由于黏结剂使用年限短的原因容易导致防水失败,且防水卷材在施工后的保护和漏水后的维修亦是难题。防水涂料的优点是施工技术容易掌握,施工设备简单,不受基层任何复杂形状的限制,都可做成连续整体的防水层,并且可以根据基层不同部位的设防要求和结构应力情况进行不同厚度的施工,做到防水材料的经济利用;其缺点是防水涂料在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有的防水涂料一个防水层的完工需要多遍涂刷,每遍涂刷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因此防水层的最后完成需要较长时间,并且在固化过程中将遇到许多不利因素,如下雨、环境密闭不通风,固化困难的影响。刚性防水材料的优点是属水泥基产品,涂层与混凝土黏结牢固,且对于拐角、接缝、边缘无需填补修整,无搭接,保证防水整体性;其缺点是对基础表面要求很高且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在工程应用上的防水效果出现得比较慢。
在日常的检测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防水卷材有: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等;比较常见的防水涂料有: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液建筑防水涂料等;常见的刚性防水材料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
三、刚性防水材料在防水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防水刚性材料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出现,为建筑防水工程带来了福音。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之所以会有更高的防水性能,是由于这种防水材料是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种活性化学粉末。这样一来,材料与水发生反应时活性化学粉末就会在混凝土中形成一种结晶体,将建筑中缝隙、孔道有效的填充起来,这样就使得建筑物的防水功能更加完善。
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应用
按照材料的性能进行分类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粉末形式出现的,使用过程中将其与水进行混合以后涂抹在水泥混凝土的表面,也就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进行涂抹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来控制涂抹厚度。另外一种就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这种防水剂是通过在混凝土的内部加入粉状的粉末,同样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水功能。这种材料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抗渗压力试验,为了保证防水工程质量,应该进行抗渗、抗压强度的检测。
2、防水砂浆以及防水混凝土的检测
(1)检测防水砂浆性能的方法
①对防水砂浆透水压力比的检测。为了保证刚性防水材料的防水功能就必须对防水砂浆的透水压力比进行检测,保证其达到设计的要求。这就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对防水砂浆的性能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基准砂浆和受检砂浆之间保持相同的流动速度,并以基准砂浆在0.3MPa~0.4MPa压力下透水为准,确定水灰比。用上口直径70mm,下口直径80mm,高30mm的截头圆锥带底金属试模成型基准和受检试样,成型后有塑料布盖好静停。脱模后放入(20±2)℃的水中养护至7d,去除表面干燥后,用密封材料密封装入渗透仪中进行透水试验。水压从0.2MPa开始恒压2h,增至0.3MPa,以后每隔1h增加水压0.1MPa。当6个试件中有3个端面呈现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值。若增加至1.5MPa,恒压1h还未透水,应停止升压。砂浆透水压力为每组6个试件中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压力。在进行透水实验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渗水仪的密闭性,可以通过松香来提高渗水仪的密闭性能。
②对防水砂浆的抗压强度比的检测
检测过程中英爱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受检砂浆与基准砂浆的用水量,水泥和砂子的比例是 1:3,使用规定要求的模具进行检测,并对使用进行养护。
③防水材料的吸水量比:在进行防水材料的吸水量检测时应该严格按照抗压试件的制造与养护办法进行吸水量检测。对试件进行养护、烘焙,称重以后再放入水槽中浸水,48 小时之后再次称重。检测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操作细节,在规定的时间、环境下进行,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3、受检混凝土的性能:除了需要对水泥进行检测之外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有:混凝土的渗透高度比以及混凝土的吸水量比。
4、防水材料的匀质性也需要检测以下项目:①含水量与含固量②总碱量(Na2O+0.658K2O)③氯离子的含量④防水材料的细度(0.315mm 筛)。
四、柔性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工程中检测技术
屋面防水做法是房屋建筑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柔性防水屋面发展很快,种类很多,如传统的油毡沥青屋面,新型的抹压石灰***化沥青屋面、***化沥青加衬玻璃毡片屋面、建筑涂料屋面、塑料油膏涂覆屋面、粘土***化沥青屋面都属于柔性防水屋面范畴。
防水卷材检测的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可溶物含量、厚度及单位面积质量、不透水性、耐热性、加热伸缩量、拉伸特性、撕裂性能、低温弯折性、低温柔性、尺寸稳定性、 热空气老化、耐碱性、 粘合性能、剪切性能以及剥离性能。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的检测以及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1、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的检测
(1)分样与取样规则: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 10000 平方米为一批,不足 10000 平方米时亦作为一批计。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5 卷进行进行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与外观检查,作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2)检验评定:A、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在抽取的 5 卷样品中,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时,判定其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合格。若其中一项不符合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另取 5 卷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查。如全部达到规定时则判为合格;若仍不符合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B、物理力学性能:若有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 1 卷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产品批物理力学性能合格;否则,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2、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检测
(1)分批与取样规则: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 10000 平方米为一批,不足 10000 平方米时亦作为一批计。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5 卷进行进行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检查。在卷重、面积、厚度及外观检查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一卷作为物理性能试样。开卷后距卷材端部 2500mm 切取长度为 800mm 的全幅卷材试样 2 块,一块作为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一块备用。
(2)检验评定:A、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在抽取的 5 卷样品中,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时,判定其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合格。若其中一项不符合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另取 5 卷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查。如全部达到规定时则判为合格;若仍不符合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B、物理力学性能:若有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 5 卷,并从中任取 1 卷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五、结束语
建筑防水工程作为房屋建筑里的功能质量的保证工程之一。检测部门应该严格的落实建筑放水技术规范,准确的进行对防水材料检测,更透彻的了解各种防水材料的特性,使合格的防水材料可以在防水工程中广泛的应有,确保建筑工程的防水质量,促进工程防水行业能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柏章:《建筑防水材料及PVC防水卷材的现状与应用》,《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1期
[2] 段建民:《建筑防水材料及其质量检验》,《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