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分析论文10篇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1

一个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将其资产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当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共同协商,不能将企业现有的资产、资金链等进行最大化,对于该企业来说,就应该将其购并给其他公司,从而完成企业购并。何种企业可以被购并?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产业分析、法律分析、经营分析、财务分析。在产业分析中,当该企业处于一个产业的成长期,即在波特五力模型中,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者、供应者、购买者和行业现有竞争力量都处于较好势头的企业。在法律分析中,对该公司的组织、章程、财产清册、书面合约、公司债务、诉讼案件等等进行分析,条件好的企业。在经营分析中,对该公司的运营状况、管理状况以及重要的管理资源进行分析,该方面条件良好的企业。在财务分析中,对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税款以及应收账款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无重大漏洞的企业。以上四个方面分析合格的企业可以考虑进行购并。2005年8月,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收购雅虎中国所有业务,同时,雅虎获取阿里巴巴35%的股票权和40%的经济获益权,雅虎成为阿里巴巴所占比例最大的战略投资者。2005年10月中石油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中石油公司成功获得PK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12个油田的权益,6个区块的勘探许可证。

二、购并中相应的财务决策

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对外购并,具有相应的财务决策,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财务计划、购并方式、财务评估。

(一)财务计划

如果企业想要购并另一家企业,购并的决策是否正确,就要对被购并的公司进行财务计划,对被购并公司,进行合理适当的财务计划,是想要购并一家公司的首要任务,财务计划的选择,应该依据想要购并的目的,将自己公司利润最大化,将公司之间的资产以及成本进行有效合理配置。对一个公司进行财务计划,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资金筹集环节。在资金筹集环节中,企业可以通过三个渠道进行筹集。第一个渠道是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链,以自有资产对被购并公司进行购并。第二个渠道是发行债券、股票等,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筹集,我国上市公司一般采用此种方法。第三个渠道是向银行借款,通过贷款来收购公司,此种方法一般成本偏高。而财务计划的另一个方面是,对购并的公司进行盈利预测,主要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费用预测、现金流量预测等。

(二)购并方式

企业之间的购并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承担债务、股份交易等方式。现金支付的购并方必须满足资金雄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资金链充足的条件。承担债务的企业,一般满足,在经营上能谋求协同效应,即1+1=2的效应,协同效应分为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外部协同是指多家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占有特定资源,所以,比单独一家企业能获取较多的利润,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内部协同是,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这样的情况可采用承担债务的方式。股份交易方式的企业的条件是,被购并方企业的负债比率比较高,但购并方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被购并企业提供改进管理能力,并且要为被购并企业偿还部分债务,此种情况下,应当选择股份交易的方式。

(三)财务评估

所谓财务评估,主要评估的就是被收购企业的现值,在市场上的价格,企业所需要支付的购并成本是多少。收购方评估的依据主要是目标企业的总体价值是目标企业收购前的***价值与收购公司需要增加的目标企业资产增加价值之和。在进行评估时,首先要评估被购并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并为它建立未来发展模型,用模型对被购并企业进行评估。最主要的模型是,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三、被购并公司的价值评估方法

对目标公司进行价值评估,首先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分析,才能对该公司的收购做出正确的评价,对被购并公司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折现现金流量法

折现现金流量法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折现法。何为折现法,它是以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作为基础,是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期,从而对其财务风险风险进行预期,然后选择合理的贴现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合成现值。而其中的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或金融机关时所收取的利率。也可以理解为,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而贴现率的高低,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根据金融市场利率的高低来决定的。而现值的含义是,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所拥有的未来现金折到现在时刻的价值。对购并方而言,将想要的公司购并,得到的新企业的价值,相比于购并之前的企业价值的增长价值,即为购并后带来的价值,通常它是购并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与相应企业残值的现值。折现现金流量法的优点是,直观简洁。但是其中的参数很难估计,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资产与经营收益之间存在稳定关系,而且未来收益可以准确预测的企业。

(二)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的另一个名称是市场比较法,该方法是将股票市场上的平均实际交易价格作为公司价值的参考,股票市场上的平均实际交易价格是指,从某个时点开始,到现在买卖双方成交的平均公允价值,即平均价格,股票平均价格反映了股票在一段时间以来的真实交易成本。股票市场上的平均实际交易价格,它的计算公式是,股票平均价格=总成交金额÷总成交股数×100%。其中,总成交金额等于成交价格乘以成交量。而上市公司当前的市场价值等于股票价值乘以股票数量,在这个基础上,以适当的升水作为购并价格。其中的升水可以理解为,股票升水指股票的市场价值超过其面值的部分称为升水。这种价值评估方法在市场有效理论下盛行,这个理论主要认为公司的一切价值都可以在市场中体现,并且市场对该公司的一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一切价值进行评估,并将其结论用公司股价来表现。具体方法是,必须找到三家以上公司,与被购并公司在产品、市场、公司价值、获利能力、未来发展、业绩成长等方面相类似。将这些公司的各种经营业绩与它们的股价比率作为参考,从而计算出来被购并公司的大体市场价值。这种方法主要可以适用于收购流动性较强的公司。但其缺点是,该方法受限于市场对公司价值之间的影响,且这种评估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于公司间的购并的评估来讲,还需谨慎适用。

(三)市盈率法

市盈率,是价值与收益的比率。这种方法主要反映股票收益与股票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它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预期增长率,风险较大的企业市盈率比较低,风险小的企业市盈率较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稳健的企业。

(四)重置成本法

该重置成本,是指评估资产现值时的重置成本,减去该项资产的累计折旧。当目标公司处于经营困境但生产设备、固定资产比较先进的情况下时,可以采用该种方法。而且该种方法有较大的适用性,我国普遍采用此法。

(五)清算价值法

该方法通过被购并公司净清算收入来估计企业的价值,是对目标公司最少价值的估计。对于企业中的不良资产,如逾期应收款,以及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对于这些不良资产应该统一逐一清理,在必要时,进行核销,将确保股东的合法权益作为收益要任务。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的破产清算,一般在企业购并中很少涉及。

四、结论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2

摘要:目标企业的选择是企业并购的起点,在对目标企业进行选择时,结合现行的税收***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并购成本,而且对企业并购的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并购目标企业所在行业选择、所在地域选择、所处经营状况选择等方面对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并购;所得税;纳税筹划;目标企业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引起了新一轮企业并购的热潮,2008年至今,国内并购重组迭起,不少企业选择收购海外品牌。2008年1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实施,以及2009年5月8日***和国家税务总局在联合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都对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的格局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做好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目标企业的选择是企业并购的起点,因此企业如何选择目标企业作为并购对象,是企业并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对目标企业进行选择时,结合现行的税收***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并购成本,而且对企业并购的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现行税收***策,从并购目标企业所在行业选择、所在地域选择、所处经营状况选择等方面对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1企业并购与纳税筹划相关理论

企业并购(mergersandacquisitions)是兼并(Mergers)与收购(Acquisitions)的合称,在西方,两者惯于联用为一个专业术语—MergerandAcquisition,可缩写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企业并购通常指一家企业以现金、债券、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等通过各种手段来取得对另一家或几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和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产权交易行为。

纳税筹划,即纳税人在既定的税法和税制框架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预测和规划,使企业税负减轻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项税收法规逐步趋于完善。纳税人往往面临纳税方案的选择,不同的方案税负轻重程度不同,而税收负担的轻重往往关系到纳税人实得利益的多寡。节税是激发并购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因,而税收筹划又是企业并购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在并购决策中达到预期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并购中的税收筹划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

2企业并购中对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

2.1目标企业所在行业选择的纳税筹划根据目标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横向并购可以达到消除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垄断实力、形成规模效应的目标,但从税收角度看,由于并购后企业的经营行业不变,横向并购一般不改变并购企业的纳税税种与纳税环节的多少。纵向并购是指企业若选择与企业的供应厂商或客户等上下游企业合并,以达到加强各生产环节的配合进行协作化生产的目的。对并购企业来说,由于原来向供应商购货或向客户销货变成企业内部购销行为,其增值税纳税环节减少。另外由于目标企业的产品与并购企业的产品不同,纵向并购还可能会改变其纳税主体属性,改变其纳税税种与纳税环节。并购企业若选择与自己没有任何联系的行业中的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则是混合合并。这种并购将视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的情况,对并购企业的纳税主体属性、纳税税种、纳税环节产生影响。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重视行业优惠,实施条例对行业优惠的范围等做了进一步明确:①明确了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和减半征收的具体范围。②明确了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③明确了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④明确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惠***策以及鼓励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优惠***策等[1]。所以,企业在选择并购的目标企业,应充分重视行业优惠因素,在最大范围内选择并购这种类型的企业可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例1:A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某品牌中药洗发水,现有机会合并从事中药种植的B企业或从事香料作物种植的C企业,假设两家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相当,平均每年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均为600万元,A企业现有财力只能合并其中的一家,请问合并哪家更为合适?

分析:由题意,B、C两家企业的合并成本相当。且B、C两家企业均为A企业的上游企业,合并行为均属于纵向并购,可达到减少增值税纳税环节的目的。另外根据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从事中药材种植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花卉、茶及其它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以,若兼并B企业每年享受所得税优惠为:600×25%=150万元,若兼并C企业每年享受所得税优惠为:600×25%×50%=75万元。显然合并B企业更有利。

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208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5]36号)的规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兴办的经济实体(以下除外: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服务型企业中的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商贸企业中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企业),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①安置原企业富余人员30%以上的;②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③***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所以,根据以上法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并购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出的企业,安置该企业的富余人员和接受资产,就可以享受到免除3年所得税的优惠***策。

2.2目标企业所在地区选择的纳税筹划税收优惠***策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在并购不同地区相同性质和经营状况的目标企业时,可获得不同的收益。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相对淡化了地区性优惠,但突出了对西部大开发和民族自治地区的税收优惠。国家对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区的优惠***策有: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收人占企业总收人70%以上的,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经省级人民***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等[2]。由于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并购企业可选择在这些特殊地区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从而降低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使并购后的纳税主体能够享受到这些税收优惠***策带来的税收收益。

2.3目标企业经营状况选择的纳税筹划企业并购时如果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能承继目标企业经营的亏损,将目标企业经营中符合弥补年限的亏损合并到并购后的企业,通过盈利与亏损的相互抵消,可以达到节约所得税的目的。***、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5月8日新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通知》)中重新规定了新时期对于企业并购中相关亏损企业所得税事项的处理。根据规定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特殊性税务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免税***策。若企业合并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并且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①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②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③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④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3]

例2:长江(集团)股份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持续盈利,股价稳中有升,预计未来两年内盈利率将持续增加。2009年6月为了扩大经营,长江公司决定合并同行业的向东公司,合并后不改变向东公司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假设向东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均为1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300万元、资本公积2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向东公司有500万的亏损尚未弥补,其税前弥补期限为四年。长江公司管理层通过分析,决定全部用股权支付合并款项,并同时向向东公司股东约定合并后的12个月内不转让所取得的股权。(假设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为4%)

分析:长江公司的合并符合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根据《通知》规定,可由长江公司弥补的亏损限额为1000×4%=400万元,由此长江公司可节省所得税400×25%=100万元。对于向东公司的股东来说,由于长江公司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在12个月后出售股权不会造成损失,而且可以延缓纳税。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3

目标企业所有权的清晰是企业实施并购的前提。金融危机的到来,不同性质的企业都受到冲击,当目标企业是国有企业时,在理论上该企业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而实际上它属于***府主管部门所有,所以,当并购行为发生时,实施并购的企业不仅要考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企业和***府之间的关系。同样,对于集体产权的企业,由于其所有者也带有“准全民”性质,在并购过程中所有权的问题也成为焦点之一。虽然我国已明确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但这毕竟需要一定时间来完善。所以,目标企业所有权的模糊影响了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

首先,资产评估风险。若目标企业是国有企业,其资产评估要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评估及认可,评估的重点往往偏重于账面价值和成本性支出,忽略了无形资产的评估,往往对一些沉没成本不能正确地确定其价值。而非国有企业的评估要借助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而这些机构能否遵循诚信原则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会导致评估结果偏离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则其真实价值来源于更多的信息,而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不充分,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又含有较多水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很难被精确地估算出来。

其次,流动性风险。并购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企业的变现能力变弱,一旦外部环境突然变化,企业的资金链就会断裂,若融资能力不畅通,则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

再次,支付方式风险。现金支付虽然简便,但它会降低并购企业的流动性,同时,目标企业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权。所以,这种简便易行的方式并不被并购双方普遍接受。换股虽然具有成本较低、目标企业可以分享企业合并后的盈利增长、延迟缴纳资本利得税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程序复杂、削弱大股东的控制权等缺点。

三、中介机构不完善

企业并购行为在本质上如同商品买卖,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从而并购双方都要付出交易成本。人们在交易的过程中都希望成本最低,而企业并购无论在内容、形式及程序上都要比商品交易复杂得多,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诸如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法律等相关学科,从而并购双方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若此时存在专门的中介机构来帮助买方寻找最低价,帮助卖方寻找最高价,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就会降低并购双方的交易费用,并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权威性中介机构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投资银行就是很好的中介,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购双方的交易成本。而在我国企业并购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并购基本上是由国家相关的行***部门完成,市场丧失了功能,效率相对较低,所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力发展中介机构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目标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

实施并购的企业往往更关心目标企业自身的市场价值,而忽略了职工的安置问题。企业在实施并购后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企业文化等都要进行整合,而人员的安置又尤为敏感,全盘吸收,往往代价太大;分流安置,这种近乎于爆破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进而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竞争上岗,那么竞争的标准又是什么;对于离退休人员又该如何安置呢?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各国空前重视就业问题,若此时实施并购的企业大批裁员,必然会引起***府和公众的关注,从而影响企业的社会声誉。

以上几个方面是在企业并购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并购后企业文化的整合、***府相关部门应扮演的角色、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等问题也会随着并购行为的发生而显现。但企业并不会因为这些矛盾的出现而减少甚至消灭并购行为,毕竟,并购是企业急剧扩张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为了更加规范企业并购行为,达到实施并购企业的预期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晰产权,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府应该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经济社会中,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这也正是困惑了我们几十年的问题,随着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府开始从一些行业中推出,回归到“裁判员”的身份。***府在企业并购中的重点应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所以,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企分开、明晰产权,这也是国有企业并购行为发生的前提。为了达到规模经济,发挥协同效应的目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成为必然要求。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

1.加强信息的对称性,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实施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发生偏离的根本原因在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目标企业信息暴露的不充分、信息质量低,实施并购的企业获取信息途径过窄。若目标企业是国有企业,其资产评估主要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完成,评估过程中更重视账面价值和成本支出,相对忽视盈利能力,所以应该让实施并购的企业参与到资产评估中。若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其信息应进行充分披露,从而帮助实施并购的企业对目标企业的经营环境、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做出准确判断。针对非上市企业,实施并购的企业也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获取足够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

2.合理安排支付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在企业自有资金充足,同时其股票价值又被低估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现金支付。若实施并购的企业对未来发展状况信心十足,则可以采用以债务为主的混合并购方式,这种方式同时可以减少税金的缴纳,从而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当实施并购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性较差时,可以采用换股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有可能导致并购企业的控制权被削弱。

(三)进一步完善中介机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介机构的完善,而企业并购活动又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交割活动,中介机构的成熟可以降低并购双方的交易成本。这里重点要发展的中介机构主要是指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

投资银行市场化。我国目前企业并购多是由***府主导的,投资银行仅仅提供相关资料,其巨大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投资银行作为企业并购双方的财务顾问,可以加强信息沟通,帮助实施并购的企业寻找最低价,帮助目标企业寻找最高价,提供相应的财务支持。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对目标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处在发展阶段,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如何建立起他们的诚信体系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激励监督机制、规范规章制度等前提下才能不断充实发展,提高资产评估的客观性,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而律师事务所可以凭借他们丰富的知识及广泛的经验为并购双方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避免了并购双方因为对于法律法规的不熟悉而增加交易成本。

(四)充分重视企业并购后的整合

在整合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整合尤为重要。企业在实施并购时往往更看重目标企业自身的市场价值,而忽略相关成本的付出,如目标企业员工的安置成本。不同企业的员工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有所差别,所以,要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就要先对文化进行整合,将新企业的价值观念通过各种方式深入人心。然而,员工的素质千差万别,对于实施并购的企业来说,吸收被并购企业的所有员工将是巨大的成本付出,所以,并购企业一般对目标企业采取分类措施。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查看期,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实施一次性买断,对于合格者进行“竞争上岗”,对于优秀的人才要重用,但这几种人员调配应采取渐进式的方式,避免引起企业的巨***动。

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企业并购看作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一,通过并购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的配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所以,很多企业将金融危机的到来视作企业并购的最佳时机,但我们也看到,机遇中同样蕴含着挑战,实施并购的企业只有在明晰目标企业的所有权、准确评估其价值、妥善安置目标企业员工等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化挑战为机遇,顺利实施并购,达到迅速扩大规模发挥协同效应的目的。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从委托理论的角度,对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进行分析。结论是,两权分离导致委托关系的形成,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经理人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所有者产生了效用函教的不一致,经理人共有扩张企业规模的内在冲动,并在对并购的收益与风险权衡基础上具有提出并购建议的内在冲动,而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股东代表的黄事会以及股东会批准该并购建议,企业并购行为因此产生。

对于企业并购的动因,众多学者从多种角度进行了分析,可以按其归属的理论范畴,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如市场势力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二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如交易费用理论;三是管理学理论,如效率差异理论、自负假说等。各种理论对企业并购给予了某种解释,但要想以一种理论对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全面解释将十分困难。我们不禁要问,各种企业并购理论解释力完全相同吗?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够从根源上说明企业并购的原因?

我们知道,是企业中的人在做决策,而不是企业这一组织在做决策。这一区别在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情况下,体现得还不明显,因为不存在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不匹配问题,并购行为的根本原因都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使我们认为,企业做出并购决策的目标是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但由于问题的存在,在没有完全解决委托问题前提下,该决策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完全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因此,要找出企业并购行为的根本原因.应该从委托理论中寻找答案。

一、经理人提出并购建议的原因

本文认为经理人确实存在扩张企业规模的内在冲动,但这与他实际上向董事会提出并购建议不同,提出并购建议是一种结果,只有动机还不行,动机如何能够转化为结果的呢?下面,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强调两点,1、我们是对已经形成事实的企业并购行为动因的分析。2、尽管实施一次并购涉及到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双方.但本文只从并购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假设并购企业决定并购即意味着并购会成为现实)。

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1)发生并购行为的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2)企业并购的发生需要履行如下程序:经理人提出并购建议,董事会根据建议拟订并购方案,股东大会批准后实施(由于董事会代表股东利益,因此,本文将后两个程序视为一个环节)。股东与董事会不会不经过经理人提出建议而直接决定实行并购。

(3)企业规模的扩大有两种办法:一是内部积累,二是并购。我们假定并购能够迅速实现扩大规模的目标,因此,经理人更乐于采取并购这种形式。

(4)如果经理人向董事会提出并购建议,则董事会以及股东会批准,因此,我们将提出并购建议与实际发生并购等同。

(5)将经理人视为一个整体,不考虑在向董事会提出并购建议时,经理人内部可能发生的行为差异.

(6)经理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其效用函数包括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效用函数类型为风险厌恶型VNM效用函数。

(7)由于并购能否最终成功的概率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认为,经理人在准备提出并购建议时,在对各种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其对并购成功的概率不确定,因此,经理人认为并购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均为50,0re.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我们开始分析。 并购的成功与否对经理人效用函数中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均有影响。经济因素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工资、奖金为代表的劳动报酬收人(以下用W表示),另一部分是以在职消费为代表的非劳动报酬收人(以下用e表示)。非经济因素包括管理者对事业成功与否的自我感觉、社会地位的变化、个人的舒适程度、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而带来的控制权的变化等(以下用S表示)。

我们假设w是企业并购后盈利水平变化的线性单调增函数(盈利水平的提高是企业因为并购而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率提高以及协同作用的结果),并购成功,企业盈利增加,W上升,并购不成功,企业盈利减少,W下降。

假设C是企业规模的线性单调增函数,即不论并购是否成功,C都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

假设S是企业规模的线性单调增函数,即不论并购是否成功,s都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其原困如下:

(1)从数量关系看,如果并购成功,经理人享有S中的每一项,如果并购失败,S中的控制权收益等并不减少,社会地位、事业成就感等因素虽然减少,但绝对值要比从并购成功享有的收益要小.其原因是并购失败的责任无法进行细分与确认。

(2)并购开始后,经理人即享有正的S,而并购失败后,经理人才承担负的S.而从并购开始到确定并购失败往往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所以,从承担的时间来看,享有收益在前,承担风险在后。

(3)从承担的可能性来看,经理人对并购收益从一开始就肯定享有.而并购失败后承担呱‘险的可能性却相对较低,这主要因为—一从并购发生到确定并购行为失败,这需要一个过程,而经理人在此期间完全有可能已经不在原岗位或原企业工作,因此.就不用承担或不用完全承担负的S;(2)并购是一项复杂工作,包括拟定方案、融资并购、管理整合等多方面,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并购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将经理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从并购失败的后果中单独分离出来,这将十分困难。如果可能的话,也就不存在所谓间题了。在上述分析过程中,经理人享有收益的期间从并购开始到确定并购失败,但经理人承担风险的期间从确定并购失败开始,在此,我们不考虑这两个期间长度的不同而可能造成的差异。

综上所述,并购对经理人的S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OS=期望收益总额一期望风险总额=收益50%并购成功概率,享有收益的概率,享有收益期间

一风险,50%并购失败概率,承担风险的概率,承担风险期间

除并购成功或失败的概率相同外,其余三个变量均是前者大于后者,因此,S大于零.即不论并购是否成功,S都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

因此,一项并购建议对经理人效用函数的影响为:W的期望值为O,C和S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为正值。因此,我们得出,经理人在对企业并购可能带来的收益与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并购可以带来正的效用,即净收益为正。因此,经理人将提出并购建议。

结论1:企业经理人从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出发,通过对并购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收益与风险的比较分析.发现净收益为正,因此,经理人提出并购建议。

二、经理人提出并购建议后,所有者批准的原因

我们认为,所有者知晓以下信息:经理人提出并购建议是因为其通过并购而享有正效用,企业并购的绩效不确定。在此条件下,所有者仍会认为并购会增加企业价值,因而会批准并购建议,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虽然实证研究关于企业并购效率的结论是不确定的,但也未证明并购完全不利。

(2)在实证研究结论不确定的前提下,众多企业并购案例的不断发生,部分企业并购案例的成功经验,起到了较强的示范作用。

(3)经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对并购行为给予了过高的评价,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所有者对此无法正确有效识别。

(4)部分股东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或足够的意愿,存在搭便车行为。

(5)所有者在对各种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认为并购能够成功。

结论2:经理人提出并购建议后,所有者会批准并购。

在上述两个结论基础上,关于企业并购的根本原因,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并购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两权分离导致委托关系的形成,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跳经理人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所有者效用函数不一致,经理人具有扩张企业规模的内在冲动,并将在对并购的收益与风险权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购建议,而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股东代表的董事会以及股东会批准该并购建议,企业并购行为因此产生,并最终给企业带来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市场势力等效应。

补充一点,上述研究主要针对市场型企业并购,而***主导型并购或者***府强制型并购,也可以用相似方法进行分析,只需要在经营者的效用函数中增加新变量。如果***府可以强制企业并购行为发生,说明企业与***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按***府意愿进行并购,也必将增加经营者的效用。

三、单个企业并晌的边界

根据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解释,企业是对市场机制的一利替代,其原因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的组织成本与节约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企业就达到了敖模边界。这一分析适用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悄况下,斗适合对古典企业的分析。所有者就是经营者的条件下,企业的规模是受到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等经济条件约束,所有者不会过分扩大企业的规模,因此,对并购这种形式的采用会有限度。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并购绩效;会计研究法;实证分析

中***分类号:F8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48-01

一、企业并购相关概念。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缩写,即M&A.是一家企业以一定的代价或者成本来取得另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和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吞并另外整个企业,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达到对该企业控股的目的。一个企业收购另一个企业的资产控制权,购并的动机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因为我国独特的市场经济形式,让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变得不是很简单,导致了并购绩效很多不明确性.上市公司的并购不仅影响证券市场还动用大量的市场资源,影响到社会资源在各个社会团体间的分配.本文研究我国上市企业的并购到底能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分析并购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使上市公司在并购中尽量避免风险,帮助上市公司改善并购策略,达到较为安全的并购,对未来上市公司并购提供前车之鉴.能给上市公司提供相关市场信息.对上市公司的并购状况做出准确分析判断,及时发现市场问,为企业提供准确信息,使之在并购中获利.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以帮助上市公司并购策略的制定.对公司并购前后发展状况对比研究分析,可对判断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减少了并购时的风险。在西方,企业并购促进了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目前,国外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早已经有了很卓越的成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指出: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按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经营业务的相关性可把并购分为横向并购即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类似产品、或生产技术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并购、纵向并购如加工制造企业向前购并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企业、混合并购等。

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分析。在我国过去,上市公司并购产生的时间短以及我国特殊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也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如今上市公司的并购变得更加十分复杂,对比国外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并购是现代化企业迅速成长的必经之路。(一)研究样本。这里主要对2008到2009年发生并购的114家企业进行研究分析.其行业分布如下表:

主要对并购公司事件发生前和发生后绩效指标均值以及其变化值的比较.实证考察公司并购的表现,以期找到合理的解释.对上市公司年报的运用主要是验证并购是否在当年完成,即是否与并购资产相关的债权和所有权已经过户到了主并公司.本文中所有涉及的统计计算的结果包括均值、标准差、中位数,统计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均通过将数据导入SPSS统计软件计算得出。(二)并购公司分析。本研究以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发生收购兼并的公司的绩效.原始数据来自并购公司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年末的资产总额(见表1).由于2008到2009年中国股市整体的系统性下跌.许多并购事件都是在将近年终时才发生,未能对公司当年业绩造成重大影响;我们使用经调整的数据分别计算上文提到的公司2008与2009年的市净率的均值与对应年里所有上市公司市净率均值的差值来比较,数据经调整后,我们发现它们实际的市净率均值竟然上升60%之多,购重组公司在并购当期期末的股价比期初有明显的改善。(三)基于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分析。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时,采用的财务指标体系都相差不多.施慧敏从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盈利能力、盈利质量、资产质量五个方面讨论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要点.刘佳、张琳选取了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率等十三个指标构建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体系.秦莉用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十个统计分析了上证五十指数中的前三十只股票的业绩.王斌从能够反映企业营运性、流动性、盈利性、清偿性、成长性和资本市场状况等的六类指标入手,选取了二十二种企业财务比率进行了因子分析。本文对因子分析产生的新变量(因子得分)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将以后的上市公司归入不同类别后,我们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同一类中首批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来推测同一类中第二批、第三批及以后批次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当然.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并非只受公司财务质量的影响,历史也不会简单的重复,投资者应谨慎推测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投资者通过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来决定投资对象。

结论: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历史综合分析,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上市公司并购缺乏经验丰富的领导者;上市公司并购中介机构运作方式不合理;上市公司并购上存在盲目性;上市公司并购***府过分介入;我国证券市场没有健全的机制.随着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的逐步提高,使公司一定程度上实现并购后的规模效益.然而,在接下去的一年里并购公司业绩往往会再走下坡路,这就说明了并购效应改善的保持时间太短,持续性不足.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战略目标的长远,导致并购行为短期化,才使得上市公司并购后不能很好的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并购绩效呈下降趋势.导致上市公司在并购当年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价值.导致这种现象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不如***府行为、股权结构、公司管理者以及并购支付方式及会计处理方式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并购绩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佳,张琳.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评价[M].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

[2]秦莉.上市公司业绩统计分析[J].当代经济,2009(10).

[3]施慧敏.试论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要素[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1).

[4]Debra,Dennis,JohnJ.McConnell.CorporateMergersandSecurity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 企业并购期权期权价值

企业并购就是企业以现金、证券和其他方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产权,使目标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从而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的经济行为。实证分析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后的二三年内经营效率没有明显提高,甚至多数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还出现了下滑趋势。这些现象无法用传统的并购理论来进行合理的解释。本文试***从期权价值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并购的动因。

一、现有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背景下,企业并购存在许多具体原因。经济学家从多个角度对并购活动加以解释,形成多种并购理论。Brouther(1998)认为,并购动因可以分为经济动因、个人动机和战略动机三类。Weston等(1998)将现有文献中的并购动机分为战略驱动的并购、管理层无效驱动的并购、管理层利益驱动的并购以及股市无效驱动的并购四类。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将企业并购动因归为:实现管理协同、追求市场控制能力、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应对市场失效、增加管理特权等。

现有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并购动因进行了分析,为正确认识企业并购动因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这些理论适用于理想状况下的并购,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中越演越烈的并购浪潮。笔者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并购中的期权价值不可低估。

二、基于期权视角的企业并购活动分析

期权是赋予持有人以指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收购目标企业(标的物)是存在风险的。因为在整合过程中,企业内外环境时刻在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原有的计划。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变化,企业便拥有了选择创造价值的权利。

这种可能的期权包括扩张(或紧缩)的期权和放弃的期权。扩张(或紧缩)的期权是指当条件有利时,它允许目标公司扩大生产,当条件不利时,它则允许目标公司紧缩生产。由于这种期权的存在,许多看似不合理的并购也成为可能。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期权对并购的影响,现假设有一企业,预期的各年现金流量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为简化问题,假定现金流量都已经贴现。如果用常规的净现值法来评估这起并购,净现金流NPV1=-1000000-50000+

2000000×25%+1000000×50%-100000×25%=-750000。这充分说明拥有了这种扩张(或紧缩)的期权之后,表面上没有价值的并购完全是可行的,特别是那些净现金流量虽为负值,但只是略低于零的并购。

放弃的期权是指并购某目标企业之后又出售该企业或转到其他行业,当出售所得即企业的放弃价值大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或转行所创造的现金流量时,企业便应该行使放弃的期权。在并购案例中,部分企业因整合不力等原因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的时候,并购方会通过出售该资产套现,转投到资产收益率更高的行业中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使放弃期权其实也是企业资产重组的根本目的。仍以上述企业为例,一旦拥有了目标企业的处置权,就为放弃期权创造了条件。假设三年后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为400000元,转行提供其他商品或服务经估算能带来正的现金流600000元。那么转行提供其他商品或服务对本企业有利(选择Max(400000, 600000)=600000)。如上表最后一列所示,调整后的净现金流NPV3=-1000000-50000+2000000×25%+1000000×50%+600000×25%=100000>0。这起并购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7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正确评估企业价值,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以此不同程度的满足市场上各参与者的需求。

关键词:Rappaport模型;价值评估;折现率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the escalation of investors’ financing no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merging, the demands of accurately predicting the value of the firm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tudy the Rappaport model, which is a famous model, finds the advantage of the model, and want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model so that the model can be more suitable in China’s market.

This conclusion is helpful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firm, and then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arket participators more or less.

Key words: Rappaport model; value evaluation; discount rate

目 录

一、序言1

二、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1

三、Rappaport模型介绍3

四、案例研究与分析3

(一)案例介绍4

(二)运用Rappaport 模型评估L公司价值6

(三)Rappaport模型的适用性分析8

五、结论与局限性10

(一)结论10

(二)局限性与建议10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12

一、序言

企业并购, 通俗的来讲,就是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 常由一家占有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中国《公司法》规定: 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 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 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合并与收购两者密不可分, 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合并以导致一方或双方丧失法人资格为特征。收购以用产权交易行为的方式( 现金或股权收购) 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力为特征。由于在运作中他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以兼并、合并与收购常作为同义词一起使用, 统称为“ 购并”或“ 并购”, 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由于对企业的正确估价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进行并购决策,因此,在投资市场上,各国的经济学家一直都在坚持不懈的研究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

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需求来源于市场,它在并购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并购估价对并购决策起决定作用,企业并购的目的不外乎是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使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企业在做出并购决策之前是必要进行并购的可行性分析,而可行性研究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判断待选目标是否值得并购;其次,并购过程中进行估价有助于并购双方不断发现和挖掘目标公司的潜在价值。其实对目标公司的估价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仅是对该公司现有的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不断深入发掘价值源和价值驱动因素的过程;最后,企业并购估价能为确定并购成交价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双方避开并购价格风险,企业并购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易,众所周知,交易价格的确定常常是并购双方谈判的焦点,双方对标的资产所做的估价往往差别很大,一般来讲,价值的高估或低估将直接决定着双方所要承担并购价格风险,因此,借助于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将有助于消除双方承担并购价格风险。

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模型有很多,其中Rappaport模型是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A1ned.Rappaport 提出的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该模型在理论上来说是最为科学的。

本文试***通过对运用Rappaport模型进行价值评估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其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该模型提出可行的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的介绍;其次是对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回顾;第三部分是对Rappaport模型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对案例进行介绍,并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观察Rappaport模型的估价能力和适用性;最后是结论和根据Rappaport模型的局限性提出的一些建议。

二、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的出现是适应市场的需要,经济越发达,市场交易的行为就越多,企业价值评估就显得越发达。19世纪中后期,现代评估业就随着欧美等国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特别是不动产评估得到充分重视和发展。由于评估实践的发展急需理论指导,因而与评估相关的理论体系逐步从传统经济理论中分化***出来。马歇尔成为第一个探讨评估方法(尤其是不动产评估方法)的现代经济学家,他提出和发展了许多在现代评估理论中广为应用的概念,在马歇尔的影响下,以探讨评估、调查方法并提供经严格定义的价值为主要内容的评估理论最终与价值理论分开,形成了现代评估理论的基础。

对企业价值的判断最终是需要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计量方法的。对企业机制进行量化计量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艾尔文费雪的资本价值理论和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价值评估理论。他们从分析资本与收益的关系入手,利用财务分析和计量工具奠定了现代企业价值评估论的基础。 早在1906年,艾尔文费雪就在其专著《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中完整地阐述了收益与资本的关系及价值的源泉问题。 费雪于1907年出版了他的另一部专著《利息率:本质、决定及其与经济现象的关系》,在分析利息率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资本收益与资本价值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资本价值评估框架。1930年,他又出版了《利息理论》一书,该书提出的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评估技术,是现代评估技术的基础之一。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第一次系统地把不确定性引入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体系。他们对企业价值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所作的精辟论述,解开了企业价值评估史上的“资本结构之谜”,并在此基础上,于1961年第一次系统地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和证明了企业价值评估的四种方式。1963年,他们就存在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提出了存在公司所得税状态下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模型,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导入推广和应用阶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价值评估起步很晚,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在评估理论、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的建立方面基本是借鉴或沿用了发达国家的最新成果,因而起步较高,与国外并无太大差别,在评估理论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也基本处于相近水平。我国的资产评估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我国至今尚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在评估方法上,对于单项资产评估经过模仿和探索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但对于企业价值评估还刚刚起步。对于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多散见于资产评估教材中,很少有对企业价值评估的系统论述,大多是将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移植于企业价值评估之中。

企业价值评估常用的有三种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成本法和市场法。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期权定价模型也在尝试着运用于企业价值评估。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模型可广义的分为基于收益、资产和现金流量这三类。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较为适用的方法还有比较价值法。比较价值法就是选择与目标公司在规模、主要产品、经营时间、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相类似的几家上市公司组成一个样本公司群体,通过计算出样本公司群体中各公司股权的市场价值与其他相关指标的比率及其平均值,参照目标公司相应指标,来推断目标公司股东权益市场价值的方法。 目前,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期权定价也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得到了发展和运用。期权定价的研究在20世纪一开始就由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奠定了基础,在1973年由费希尔布莱克和迈伦斯科尔斯在《***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期权定价的论文《期权和公司债务的定价》。

三、Rappaport模型介绍

Rappaport模型,又称贴现现金流量法,该模型是由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A1ned. Rappaport提出的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他在其1986 年出版的著作《如何创造股东财富》中充分论述了各种估价参数怎样与并购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从而增加股东财富,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Rappaport模型是利用了贴现现金流量的原理,对目标企业以持续经营的观点来合理估计其未来的现金流量,然后再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算为现值,从而得出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该模型的公式几个变量说明如下:

式中:P:为目标公司的价值;

Fi:表示第i 年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

r :为企业资本成本,即折现率;

t :为现金流量的预测年限;

Ft:为预测期末的公司残值。

Fi表示第i年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并不等于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净额或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指扣除企业的日常生产所需流动资金、未来发展所需的资本支出和应付税款后,可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的现金流量。它等于企业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加折旧与摊销减去营业流动资产增加和资本支出后的余额。

r为企业资本成本,即折现率。折现率是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的比率。是考虑投资风险后的折现率,是投资者提供资本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也代表了企业为获取资金所必须支付的最低价格、即资本成本。这里所指的资本成本不是并购方企业自身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而是并购方投资于目标企业资本的边际资本成本。关于折现率, 一般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

t 为现金流量的预测年限。并购方确定的预测期不可能是目标企业的整个持续经营时间。预测期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一般考虑并购企业拟定的战略和投资能够影响被评估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的年份;能合理估计资本支出的年份;预计目标企业经营利润率提高的年份,以及分析人员对被评估目标公司未来各年经营和财务预测的自信度, 预测期一般为(5—10) 年,以10 年最常见。

Ft为预测期末的公司残值。企业残值是指在其持续经营的计划年限终止时,其整体所具有的价值。由于不能理解为企业设备的残值,因而不能用设备的残值估算方法来衡量。企业残值的估算方法,一般可以假定计划年限终止时,企业进入成熟期,其现金净流量将按照一个较为稳定且较低的比率无限期地增长, 这个期末价值反映了公司资产在预测评估期以后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

四、案例研究与分析

随着企业并购浪潮的席卷而来,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在我国,目前有着许多企业评估的方法,但是从理论上来说,Rappaport模型是较为科学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因此,理应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

本文通过选取F公司拟收购的L公司为例,研究Rappaport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一)案例介绍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并购绩效;网络型产业;SCP范式

[中***分类号]F272.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11-0026-05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市场需求萎缩,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并购活动虽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依据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市场共发生了66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43起已披露总额达129.58亿美元,同比下降30.6%。2009年前两季度共发生26起跨国并购,其中20起并购总额约为47.86亿美元,并购事件数与金额同比均有大幅增加。以通信业、互联网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业等行业为代表的网络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能否得到良好发展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相关数据表明②,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在2008年5月为6,102,460人并在2009年5月为5,801,686人,2009年较2008年略有减少,但绝对数字仍很大。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前10的企业的资产销售收入、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和全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来看,这些行业对于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及保障就业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网络型产业重要性的凸显,相关领域研究在近年来逐步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领域讨论较多的课题,受众多学者广泛关注。

二、网络型产业概念界定

一般认为“产业”可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第二层次是以技术、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第三层次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依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本文关注的“网络型产业”主要是基于“产业”的第二层次涵义。对于“网络型产业”的概念,不同学者根据自己不同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从传统角度(帅旭和陈宏民等,2003),网络型产业是一种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如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MAC、IBM以及微软;网络浏览器市场中的皿与Netseape;电信产业中如美国的AT&T,英国的英国电信(BT)以及中国市场上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等。

从“新经济学”(Emerging Economics)的角度,网络型产业指生产具备网络外部性产品的行业,即消费者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消费与该产品相兼容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Katz and Carl,1986)。对于新经济意义角度的网络型产业,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与规制(陈代云,2000;刘戒骄,2001;唐晓华和唐要家,2002;刘戒骄和杨晓龙,2004;和杜传中,2008等)、接入定价(王燕,2004;柳学信,2004;于立和姜春海,2007等)和市场微观结构等角度(杜传忠,2003;杜传忠,2006)。在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提及网络型产业并加以界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陈代云(2000)认为网络型产业依靠“网络这一关键性‘基础设施’”向消费者提供“竞争”;刘戒骄(2001)则指出网络型产业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传输、分销和用户消费等环节具有很强的关系,生产厂商必须借助于传输网络才能将其产品或服务传递给用户,用户也必须借助于传输网络才能使用厂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产业”。

综上,网络型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满足以下特点:(1)互补性、兼容性和标准;(2)存在消费外部性;(3)存在转换的成本;(4)生产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性。结合传统经济学和新经济学对网络型产业的认识,可认为通信服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应用服务及其相关设备制造业等信息技术行业具有网络型产业的典型特征,属于网络型产业的研究范畴。

三、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研究架构

(一)哈佛学派沿革

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研究中心逐步形成(夏大慰,1999)。1938年,在哈佛大学以Mason教授为主成立了一个包括Bain在内的研究小组,对不同行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他们对美国主要行业市场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为以后计量经济分析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在继承张伯伦(E.H.Chambedin,1933)和琼・罗宾逊(J.V.Robinson,1933)等人的垄断竞争理论的基础上,Mason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并于1939年发表了《Price andproduction policies of large-scale enterprise》。1940年,Clark的有效竞争(Workable Competition)概念的提出,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Clark认为,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使得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实现条件变得不协调,而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可缩小这种不协调。在Clark研究的基础上,Mason将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两大类标准,即市场结构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1959年,Bain的《产业组织》出版,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成果,成为产业组织理论诞生的标志。之后,哈佛大学的其他学者也围绕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Cawes、Scherer、Shepherd和Comanor等人。其中,1970年,Seherer出版了铲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探讨了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关系,并对企业市场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经过20世纪30-70年代Mason、Bain和Seherer等人的努力,以哈佛大学为基地的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基本形成。因此,后来的研究者将Mason、Bain和Scherer等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学者称为“哈佛学派”。

(二)SCP架构分析

在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的基础上,哈佛学派按结构、行为和绩效三个方面对产业组织进行研究,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e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Paradigm,SCP范式)。在此分析框架基础上,哈佛学派研究者对市场关系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使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更系统化和规范化。

所谓结构,指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

式,包括买方之间、卖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以及市场内已有的买卖双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双方之间在交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关系。而行为则指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和行动。进而绩效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了社会的经济福利,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指出,按照臧旭恒等(2005)对企业市场行为的界定,企业行为主要包括: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和直接目的的定价行为;以产权变动组织调整为主要特征的并购行为;和以提高竞争力、拓展市场为目的的促销行为等。因此,网络型产业的并购行为属于企业的市场行为,可纳入SCP分析范式中。

(三)企业并购行为分析

依据SCP分析范式,哈佛学派将产业组织理论分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以及***府公共***策四个部分。按照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分析框架,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影响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理想的市场绩效的获得可通过公共***策的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来实现。

但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特别是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研究成果融入到产业组织理论相关研究领域之后,传统SCP范式逐步被双向动态的分析范式所取代。在传统SCP分析范式中,市场结构内生地决定了企业市场行为,而在双向动态的SCP分析范式中市场行为在受到市场结构的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同时企业的市场行为可以影响市场绩效,而市场绩效也可以反映企业市场行为的效果。这正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并购是企业的主要市场行为之一,并购行为的发生改变了行业原有的市场结构,并购活动的发生也必然对市场绩效产生影响。通过考察市场绩效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并购行为的绩效,并且主要分析并购行为对市场绩效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然后针对网络型产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策建议。

四、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由于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产出增加,二是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节约。按照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的观点,规模经济可以定义如下:令生产函数Q=f(L,k),其中Q代表产量,L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如果f(AL,AK)>Af(L,K),其中A为常数,则生产函数Q=f(L,k)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可认为存在规模经济。从网络型产业在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从上世纪90年代以提供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产品和服务为代表,标志中国开始跨人科技时代的门槛。尽管如此,网络型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本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信息技术行业,它包括了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通信服务业及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四个子行业。这些子行业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远远不够的。扩大该产业企业规模,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显得异常重要。

(二)企业协同整合情况

企业的并购绩效与并购方企业和目标方企业在并购发生后的整合情况有重要关系。并购按照并购方企业与目标方企业的行业关系可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从上述三类并购的定义来看,发生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的并购方企业和目标方企业,他们的关联度较高,?昆合并购㈣则相对次之。横向并购一般发生在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那么当两个管理能力具有差别的企业发生兼并之后,合并企业将受到具有管理能力企业的影响,表现出大于两个单独企业管理能力总和的现象,达到合理配置管理资源的目的(杨公朴,2005);纵向并购可以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转变为内部交易关系,实现并购双方企业之间财务协同,并进一步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周林,2007);发生混合并购的双方企业之间相关度虽然低,但往往混合并购可以实现资源从需求非敏感性企业迅速转移到需求敏感性企业(雷辉等,2007),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而网络型产业无论从生产还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讲,都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可以较好的实现管理,交易费用及各项资源的协同。但是以上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企业能够较好地整合,充分实现协同效应基础上,可见企业能否在并购后顺利达到协同,成为影响并购绩效重要因素。

(三)委托问题

委托问题在现代的公司治理中经常被提及,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Roll(1976)认为,企业的人往往会出于私人的目的和动机开展并购,例如,被自大或虚荣的动机驱使进行并购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当市场觉察到并购企业的出价行为后,其股价会下降,而目标企业的股价会上升,二者效应叠加,无疑增加了并购企业的并购成本(Roll,1976)。同时,作为企业人的管理层一般希望控制企业的较多资源,往往不愿意将现金收益支付给股东,经常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以此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报酬(Jensen,1986;Jensen,1988)。密切关注委托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对指导企业经营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技水平

企业的并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企业规模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在本行业的垄断水平。因此,企业之间的并购就会对发生并购的企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并购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研发中,促进生产技术的改进,维持企业的长期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并购强化了并购企业的市场势力,会造成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损失。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且随着中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各行业的垄断程度进一步降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关注的以信息技术业为代表的网络型产业,其发展与科技水平的相关性较高。因此,科技能否在并购过程中进步对于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五)外部性效应

外部性是指一种物品或活动施加给社会的某些成本或效益,而这些成本或效益不能在该物品或活动的市场价值中得到反映。那么按照外部性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就可以将其划分为负的外部性和正的外部性两种情况。按照奥兹・谢依的观点,网络外部性是指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效用都随购买相同或兼容品牌的消费者总数的增加而提高,就称消费者的偏好呈现网络外部性,因此网络外部性实际是网络型产业特有的正的外部性反映。企业之间的并购在导致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同时,必然引致消费者集中水平的提高。例如,原来消费相关产品或服务而提供商不同的消费者,在这些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并购之后,消费者由于消费的惯性和品牌忠诚等因素将会继续选择消费并购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选择以信息技术业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它包括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通信服务业及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四个子行业。这些子行业具有显著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因此,网络外部性效应在网络型产业并购过程中能否得到体现,直接决定着该产业的并购绩效高低。

五、研究展望

网络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哈佛学派之SCP分析框架及企业并购行为影响机制可构建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评估体系,即网络型产业企业并购行为致使其所在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该产业企业随并购而带来之绩效受到影响,从而形成如***2所示之双向动态SCP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评估体系。基于此评估体系,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领域可从以下视角开展进一步研究。

(一)结合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网络型产业并购行为的发生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对此行业企业的经营进行影响。短期时,该行业企业并购,可改变投资者预期及相应的投资行为,从而影响并购企业之短期绩效;而长期中,该行业企业并购发生后,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5年)其经营与财务情况是否因并购而得到改善,从而影响企业之长期绩效。

(二)结合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影响的传统因素与特有因素。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的传统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协同整合情况与委托问题等三个方面,对应之特有影响因素包括科技水平与外部性效应。传统影响因素在已有并购绩效的研究中得到广泛探讨,但网络型产业中所特有的科技水平与网络外部性的分析不足。因此,结合传统与特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挖掘出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深层次研究价值。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9

关键词:全流通;投资银行;企业并购

进入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它解决了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根本性制度缺陷,意味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投资银行是指经营所有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几乎还没有,发挥投资银行功能的是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即通常所称的“券商”。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包括兼并与收购两项,其业务范围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企业并购策划与财务顾问业务,即并购,是投资银行作为中介人的传统业务;另一类是并购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作为并购交易的主角“炒卖企业”。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有成熟的一面,近100年来,关于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同时,该理论也处在发展中。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行为会因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样,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要求投资银行企业并购理论不断发展。“全流通”是一个建立在股权分置基础上的概念,股权分置又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样全流通时资银行的企业并购也就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课题。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从这一全新的背景环境下,系统地梳理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研究,为我国投行参与企业并购提供理论指导。

一、国外研究情况

企业并购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投资银行在推动并购发展的同时,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企业并购业务已经成为投资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因此,国外经济学界在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方面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上的资料。但由于全流通不是一个简单的状态描述变量,而是一个针对股权分置问题进行改革所产生的结果描述变量,股权分置的中国特色也赋予了全流通的中国特色,因此可以说,关于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企业并购,国外的研究还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1、关于企业并购。史密斯(1968)曾用投资银行纪实材料很好地证明了公众公司规模愈大,经营愈多样化,其生产率波动就愈小,从而能够减少目标企业的资本成本。1976年,詹森和梅克林提出了理论,认为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内部机制可部分解决问题,并购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外部机制。委托一理论在解释并购动因中运用最为广泛。在新古典主义的学说中,效率理论认为公司购并活动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梅因和马里斯进一步揭示其内在机理,认为企业并购的存在可以对管理层产生一种无时不在的威胁。这种威胁可以约束管理层,进而产生对管理层的激励。“市场缺陷论”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对并购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中存在偏离纯粹市场竞争模式的现象,并购尤其是纵向并购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企业交易成本。企业以内部组成替代市场的根本动因在于内化原本属于市场范畴的交易成本。这不仅揭示了并购的内在动因,而且也为说明企业扩张的最后边界提供了理论基础。Boehmer研究了欧洲上市公司并购情况,比较了欧洲各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敌意并购的情况,阿伦(G.C.Alien)对近百年英国企业合并史的分析,指出兼并是有效企业借以成长的一部分过程,就某一方面而言,它补充了内部的增长,并且可以说是一种文明地改变失败企业倒闭命运的方法。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历史也表明,企业并购是改变产业结构的成功之路。

2、关于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科斯首先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又称内部化理论,认为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和内部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研究,他分析了产生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兼并的因素,并把它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市场机制的失灵,认为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是两个重要的人为因素。人的因素与不确定性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遂用内部组织机制代替市场协调,并可通过投资银行的专业设计更加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杰弗里.C.胡克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企业扩张中的角色,提出了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与收购方接触的主要策略。

金融中介理论学派结合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分析了金融中介在传统业务中的作用。如,Benston和Smith(1976)的交易成本说、Allen和Santomero(1997)的参与成本说。他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金融中介的作用,却局限于投资银行之外的机构所参与的传统业务。HenriServaes和MarcZenner(1996)假设投资银行参与并购能够为企业节约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降低合同成本。他们建立模型分析了决定企业是否选择投资银行参与的因素,但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条件并没有说明。

二、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的企业并购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投资银行的企业并购业务则是90年展的新事物,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的市场化运作已逐步展开,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经济学者开始重视对我国投资银行如何在企业并购中发挥其特殊功能进行研究,也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1、关于企业并购的理论。在并购的概念上,陈共、周升业等人(1996)指出,“并购的定义一般有最狭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并购包括公司法上的吸收和新设合并,以及为参与运营或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购买股权或资产。”关于并购的动因,单吉敏、徐龙炳(2000)指出用效率解释购并动机在理论上发展最为成熟,它的基本推演过程是:效率差异购并行为提高个体利益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效率。关于企业并购的作用,鞠颂东、王东等(2000)中指出,企业兼并重组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式。吕竺笙(2005)在对西方公司并购动力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从并购动力的核心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这一研究视角出发,运用并购参与各方利益均衡分析,提出并购动力的利益相关者均衡是有效并购的推动力量的理论观点。

2、关于投资银行发展企业并购的文献。蔡则样、卞志村(1996)提出,“只有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利用投资银行的智力和信息的优势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更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和信息咨询。”鞠颂东、王东等(2000)中指出,中国投资银行全面参与企业并购,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战略转移的条件尚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障碍亟待解决。比如市场准入障碍,市场环境发育不充分,融资限制过多等等。岳意定(2001)认为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并购双方安排并购,确定并购的条件,帮助并购企业融资,帮助被并购企业进行反并购。艾献***(2002)认为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率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费用、降低兼并的谈判成本、提高市场预期效应和社会效率、实现自身作为资本市场中介作用的价值等方面。游达明,周伟(2002)指出以企业并购为核心内容的企业重组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途径。魏来(2006)分析了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具体作用,指出我国投资银行业在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并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董小君(2007)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投资银行是如何节约并购的交易成本以及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条件,认为只有当投资银行中介交易的效益大干投资银行中介交易费用时,投资银行中介交易才是合理的、经济的。并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的道路。

另外,众多经济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大部分投资银行只是部分模拟了并购经纪人的功能,业务不够规范,远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顺问的需要,因此,投资银行急需从战略经营的高度去开拓并购业务。

3、在对策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有研究***府在并购中角色定位的文献。严武等(2000)指出,“为了提高并购效率,必须实现***府职能的转换,***府的作用应侧重为并购重组市场机制的培育者,其职能应集中于引导、规范、监督、服务等方面”。在如何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方面,张瑞祥(1999)认为应适度放宽企业和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融资限制。如允许金融机构为股权并购提供贷款;放松企业债券的利率管制;允许大的投资银行进入资金市场或通过股票上市、增资扩股、发行债券等方式融通资金。新晨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篇10

关键词:跨国并购;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中***分类号:F2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10202

1 引言

2008年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衰退,同时也创造了无数并购重组的良机,中国企业就是其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相比全球市场的凄风阵阵,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仍然相对活跃,今年首三季中国企业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总共有61宗,总计金额达21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但是单纯并购交易数额上的增长并不代表成功,中国企业是否通过跨国并购创造了价值,该价值如何衡量一直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对我国企业以后的国际化战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收集

搜集了2001年到2006年间发生过跨国并购的21家企业及其财务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查询。在选择样本的同时,首先剔除了指标不全、明显有异常的数据。借鉴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通常认为并购的效果会在完成并购两三年后体现出来,且若考察时间过长也易受其他时间的干扰。研究中选择样本的标准是:(1)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之前发生海外并购并且已上市的公司;(2)在并购前两年,当年和并购后三年期间这些公司没有被特别处理,即没有被ST或PT;(3)剔除金融类、资源类上市公司跨国并购。

3 经营绩效评价

如果仅仅以某一个指标来评估跨国并购经营绩效必然会造成相当大的片面性,当然指标过多也会形成不必要的重复。综合考虑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认为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营绩效应从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及现金流状况五个方面来衡量,具体选取了11个基本财务指标作为研究的起点,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这些财务指标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而用于比较并购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

运用SPSS 13.0软件对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过程包括: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主成分列表获取,因子得分和经营财务绩效得分计算及比较。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前提主要通过Bartlett球形及KMO检验来印证。KMO值是用于检验是否适用因子分析的指标值,若它在0.5-1.0之间,表示适合。Bartlett的球形检验是一个假设检验,如果结论是拒绝该假设,则说明原有变量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阵,适宜做因子分析。本文得出并购前2年,并购前1年,并购当年,并购后1年,并购后3年的KMO值和Bartlett检验值均表明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进行经营绩效的统计分析。

根据SPSS的碎石***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前5个公共因子特征值变换非常明显,到第6个公共因子,特征值的变换趋于平稳,因此5个公共因子对原始数据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从六年窗口期的主成分列表可以看出前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均在85%以上,说明5个公共因子能较好的反应原始数据的信息。在提取因子后,根据SPSS软件包可输出各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在计算出因子得分后,就可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算出每个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具体方法是计算出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值,综合得分即为各因子得分与其对应贡献率比值的乘积之和。以下就是六年窗口期间,各样本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模型:

Y-2 = (37.410F1+18.899F2+16.17F3+9.696F4+7.436F5)/89.613

Y-1= (40.439F1+18.741F2+12.299F3+11.525F4+5.651F5)/88.656

Y0= (33.632F1+19.357F2+15.548F3+10.449F4+7.080F5)/86.067

Y1= (34.158F1+19.583F2+17.718F3+11.384F4+5.951F5)/88.794

Y2= (38.166F1+18.970F2+15.407F3+9.796F4+5.628F5)/87.969

Y3= (27.847F1+21.968F2+14.193F3+12.014F4+8.832F5)/84.855

4 实证结果分析

Y-2、Y-1、Y0、Y1、Y2和Y3分别代表并购前2年,并购前1年、并购当年,并购后1年、并购后2年,并购后3年各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综合得分。我们以并购前两年的均值作为该公司并购前的经营绩效得分,以YB表示:

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经营绩效相比并购

前并未出现改善,海外并购事件发生当年经营绩效大幅下

滑,可能是由于当年刚进行并购,付出了很大的成本,且并购的影响还未完全在财务报表上显现出来。并购完成后的前两年经营绩效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在一定的过渡期以后,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发挥了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引进了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加快了产品结构升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实质性的使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并购后三年,企业绩效下降很快,而且下降速度远大于并购后提升的速度,企业海外并购是企业长期战略问题,由于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盲目追求规模,付出了过大的成本,致使资产进一步重组时出现了很大的弊端,在并购后采取的整合策略目标过于短浅,并不能是并购双方达到真正的融合。由此可见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还不是很成熟。

注:

1)YB、Y0、Y1、Y2和Y3分别表示并购前、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并购后两年和并购后三年的样本企业的综合得分。用得分差值来反映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

2)正值比率是综合得分为正的样本企业个数占全部样本总数的比例。

若以并购后绩效得分低于并购前得分作为并购失败的话,那么只有47.61%的上市公司业绩从长远来看有所提高,而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并购后业绩下滑。

5 结论

并购既是企业成长壮大必须采取的方式,又是复杂程度高、风险大的战略活动,尤其是跨国并购。本文选取了21家样本企业,通过建立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对并购前后的经营绩效进行研究后发现,总体而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经营绩效相比并购前并未出现改善。大多数企业并购后出现经营恶化,本文研究显示只有47.61%的上市公司业绩从长远来看有所提高,而大多数专家认为30%左右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提升了企业价值。这一结论与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较为一致,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较差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雯,窦义粟,刘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17).

[2] 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企业并购分析论文10篇

学习

网络信息安全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信息安全10篇,内容包括网络信息安全题库,网络信息安全稿件。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方面,***府是应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对于涉及国家安全或经济发展的网络信息安全紧急事件,必须由***府统一协调指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尽快

学习

风险地区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地区10篇,内容包括风险地区名单,风险地区文案。汶川8.0级地震;极震区;滑坡;风险评估地震滑坡风险评估与常规滑坡风险评估相比多了“地震”因素条件,在评估的结构和方法上两者的不同之处何在?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可供参考

学习

战略分析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战略分析10篇,内容包括战略分析十种方法,战略分析技巧和方法。在制定投资战略之前,对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企业经营行为、财务状况、融资成本、所在行业发展前景变化的因素。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投资战略

学习

成本分析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成本分析10篇,内容包括成本分析表及思路,最佳成本分析报告。1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和***府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集中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用多

学习

计算机网络专业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专业10篇,内容包括定向士官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网络维修专业怎样。

学习

小微企业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小微企业10篇,内容包括小微企业的成功的例子,小微企业知识大全。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

学习

英语教学文化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学文化论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论文1000字,中学英语教学文化论文题目。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既包括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使用语言能力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

学习

电机控制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电机控制10篇,内容包括电机控制的100种方法,电机控制方案大全。作为一种数字伺服执行元件,步进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控制方便、控制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仪表等领域。为了实现步进电机

学习

企业信息化管理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信息化管理10篇,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把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

学习

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内容包括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关于环境保护与资源的论文。1.2关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理论环境意识在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环境行为决定环境意识,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具有极大的反作用。

学习

粮食生产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粮食生产论文,内容包括中国粮食生产问题论文,中国粮食形势***策论文2000字。本研究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粮食生产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几种因素来分析研究区粮食生产:(1)粮食播种面积;(2)农村粮食产业从业人数;(3)农用

学习

社会责任报告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责任报告10篇,内容包括社会责任报告范文,十大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苏宁电器了中国零售业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2010年的报告中,苏宁形成了包含价值使命、共赢使命、服务使命、员工使命、环境使命与和谐使命在内的阳光

学习

计算机网络应用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应用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有哪些。0前言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计算机网络诞生以来,计算机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网上信息的交流,如电子

学习

成本控制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成本控制10篇,内容包括成本控制措施及方法论文,工程成本控制。1.努力程度问题。劳动经济学家指出工人通常会偏好闲暇所带来的利益,直至闲暇所带来的边际利益等于丧失收入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止。对于经理人员而言,上述理论同样

学习

战略分析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战略分析10篇,内容包括战略分析十种方法,战略分析技巧和方法。在制定投资战略之前,对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企业经营行为、财务状况、融资成本、所在行业发展前景变化的因素。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投资战略

学习

成本分析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成本分析10篇,内容包括成本分析表及思路,最佳成本分析报告。1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和***府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集中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用多

学习

英语教学文化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学文化论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论文1000字,中学英语教学文化论文题目。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既包括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使用语言能力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

学习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和非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怎么写自己学的专业难道连个论文都写不出吗,现在的风气难道都沦落到这样了吗。我算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了。、

学习

应用统计硕士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应用统计硕士论文,内容包括应用统计专业硕士论文题目,应用统计硕士论文研究方法。Keywords:medicalmastergraduates;thesis;statistics;in-vestigationAbstract:AIMAnalysiscaseofusingstatistical

学习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舆情分析系统10篇,内容包括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分析专用软件。[3]孙茂松,王洪君,李行健,等.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词表[J].语言文字应用,2001,(4):23-28.[4]ICTCLAS[EB/OL].http://.[5]黄美璇.基于主题发现的舆

学习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内容包括小学班主任论文范文怎么写,小学班主任论文题目大全。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

学习

职能建设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职能建设论文,内容包括以政府职能为主题论文,管理学组织职能论文。1.分离性特征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