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篇1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概念 实际应用 应用方法
中***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计算机网络诞生以来,计算机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网上信息的交流,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计算机网络除了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之外,也是很多企业和单位的办公平台,如网上订餐、网络银行、网络购物等等,都是商家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进行了业务的拓展,不仅增加了商家的收益,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对计算机网络概念和其功能特点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将计算机网络进行更好的实际应用,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这一名词是由计算机和网络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传统概念中的通过对某一对象或者某一物体进行整合和联合,从而达到某种目的,这样组成的一个组合体就叫做网络。而计算机网络就是将不同地域、用于不同用途的系统,用通信线路作为连接,将其进行整合,并通过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对系统进行管理,可以把系统资源,从原本的***系统中***出来,实现资源的互通和共享。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工作具有相对***性,由于计算机网络是由无数台计算机所组成的,但是个人的计算机却没有受到计算机网络的限制,依然可以脱离网络进行***工作。
2计算机网络类型
2.1按介质划分
按介质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两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顾名思义,有线网络就是通过铜缆和光纤进行连接,达到数据信息传播的作用。无线网络是指通过红外线或者是微波等无线传输媒介进行虚拟信号的传播,构成计算机网络。
2.2按使用对象划分
按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两种。公用网络就是指人人都可以使用的网络,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接入公共网络当中。专用网络是指企业或者是机构内部使用的工作网络,其网络中有着重要的工作数据和信息,外界计算机是无法对这种专用网络进行访问的。
2.3按传输速度划分
通过对网络数据传输数据的速度进行衡量,可以将其分为高速网络和低速网络两种,这两种网络都有着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3计算机网络的用途
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信息系统在整体性能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建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为信息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使信息系统得到快速发展。
3.1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可以使计算机和服务终端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这种功能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本质上来讲这属于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
3.2资源共享平台
计算机网络为不同计算机上的资源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人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既可以进行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对外部的共享。
3.3管理集中化
计算机网络可以将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网络进行集中和整合,从而通过一个统一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对其进行管理,这种管理的集中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3.4可靠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处理终端联合而形成的,如果计算机网络中某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不能正常工作,此时就可以让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代替这台出现故障的计算机完成本该完成的工作。
3.5任务共享
计算机网络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共享,这种共享适合某一台终端的工作任务过于繁重无法及时完成时,可以将任务分担给网络中其他的计算机,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4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
4.1远程视频教学
。
为了有效拓展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整体效果,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不但起到了丰富教育手段的目的,还对教育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远程教育体系的运行来看,远程教育体系正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远程视频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网络视频的方法进行授课,这样就是教学不被局限在教室中,学生可以时刻进行课堂式的学习,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2企业信息化
由于网络本身具备传输信息快、传输的数据准确等特点,被很多企业应用到了办公过程中。很多企业以网络技术为基础进行了企业的信息化办公和信息化管理。计算机网络可以使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信息化的办公系统,各种数据和文件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传输和审阅,大大的提高了办公的效率。
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信息系统在整体性能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建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为信息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使信息系统得到快速发展。
4.3网络购物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很少有时间去逛街购物了。随着网络购物的出现,这种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网络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既节省了时间,又省去了逛街的过程。
5结论
当今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计算机网络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网络将得到更多的实际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办公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迟春阳.浅谈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华章,2014,01:181.
[2] 李胜吉,刘忠诚.浅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 176.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2
关键词:网格计算 网格技术信息共享
网格就是将来个人,甚至在实验室,在家里,通过PC、通过便携,可以通过通信办法和互联网连起来,这是大家很熟悉的。网格计算是伴随着互联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就是一个结点,而整个计算是由成千上万个结点组成的“一张网格”。 网格技术的出现,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现有网络计算资源的利用率。下面就此 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在科学计算领域,网格计算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分布式超级计算。网格计算可以把分布式的超级计算机集中起来,协同解决复杂的大规模的问题。使大量闲置的计算机资源得到有效的组织,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了大量的重复投资,使用户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
2.高吞吐率计算。网格技术能够十分有效地提高计算的吞吐率,它利用CPU的周期窃取技术,将大量空闲的计算机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提供给对时间不太敏感的问题,作为计算资源的重要来源。
3.数据密集型计算。数据密集型的问题的求解往往同时产生很大的通讯和计算需求,需要网格能力才可以解决。网格可以药物分子设计、计算力学、计算材料、电子学、生物学、核物理反应、航空航天等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需求。
4.基于广泛信息共享的人与人交互。网格的出现更加突破了人与人之间地理界线的限制,使得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智慧共享。
5.更广泛的资源贸易。随着大型机的性能的提高和微机的更加普及,及其资源的闲置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网格技术能够有效地组织这些闲置的资源,使得有大量的计算需求的用户能够获得这些资源,资源的提供者的应用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需要计算能力的人可以不必购买大的计算机,只要根据自己的任务的需求,向网格购买计算能力就可以满足计算需求。
二、以网格服务为中心的模型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网格中所有组建都是虚拟的,通过提供一组相对统一的核心接口,所有的网格服务都基于这些接口的实现,就可以很容易地构造出具有层次结构的、更高级别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跨越不同的抽象层次,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来看待。
2.虚拟化也使得将多个逻辑资源实例映射到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成为可能,在对服务进行组合时不必考虑具体的实现,可以以底层资源组成为基础,在虚拟组织中进行资源管理。通过网格服务的虚拟化,可以将通过的服务语义和行为,无缝地映射到本地平台的基础设施之上。
3.企业信息处理
网格专家为我们描绘的是这样的一幅画面:等网格的触角深及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从互联网获得网格的运算资源就会像我们从电网上获取电力那么简单,我们只需要支付少量费用,就可以租用这台“超级信息处理中心”为我们工作。这对于信息处理需求大的企业来讲,无疑是个福音。现在很多企业为了保证其业务不间断地运转,大多部署了价格不菲的大型IT系统,这些IT设备除了在少数的业务高峰时间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外,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的,这些闲置资源无疑导致了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一个强大的可租用虚拟系统,可以让用户完成以前难以承担的任务,其生产成本却不会有明显的增长。
4.个人娱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视频点播与***游戏已经成为个人娱乐重要的一环。使用网格可以为游戏开发商和服务供应商提供可扩展的、高弹性的基础设施以运行大型多人游戏。利用了网格技术自恢复特性,能够无缝隙地将所玩的游戏转到最近的可用服务器上,实现了用户资源的统一调动、统一保存,极大提高了游戏运行和服务的可扩充性。而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网格服务器则意味着更安全、更快捷的游戏体验。
网格技术有望使虚拟现实技术走向平民化。由于运行虚拟现实技术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太过于庞大,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只用行员、宇航员等的训练工作,普通个人根本无法享受这一技术带来的娱乐体验。利用网格这种造价低廉而数据处理能力超强的计算模式,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网络游戏中,让参与游戏的人可以真切地感受虚拟环境所带来的游戏。毫无疑问,如果这一技术移植成功,将对目前的网络游戏起***性的变化。
三、网格计算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格计算的发展,也有人把它看成是未来的互联网技术。国外媒体常用“下一代互联网”、“互联网2”、“下一代Web”等词语来称呼与网格相关的技术。企业界用的名字就更多了,包括内容分发、服务分发、电子服务、实时企业计算、分布式计算、P2P计算、Web服务等。这些名词所代表的技术有一个共同点,即将互联上的资源整合成一台超级服务器,有效地提供内容服务、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等。网格计算的兴起将改变传统的Client/Server和Client/Cluster结构,形成新的Pervasive/Grid(普适计算/网格计算)体系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客户端是各种各样的上网设备,而连在网上的各种服务器将组成单一的逻辑上的网格。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3
为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稳定,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时需以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共享性为前提,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保障网络安全需检测网络性能,传统的网络性能测试上,一般采取专门的网络测试仪,如JDSUTest-UmNT700网络测试仪和JDSUTest-UmNT750网络测试仪套件。这些测试仪只存在专业性较强的网络公司,在其他非专业领域的应用较少,对网络性能检测仪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非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在测试公司的网络安全问题时通常采取网络命令等操作进行测试工作,而常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XP、Windows7、Linux、Unix等自带Ping命令,并非有专业网络测试软件的公司可根据Ping命令的功能来检测和维护公司的网络安全,有效分析网络性能、排除网络故障以实现整体网络的良好运行。
二、网络命令分析
网络命令(networkprogram)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所属类别为网络实用工具,主要运行在windows系统环境中,以“简单就是美”为原则,确保网络的安全性。主要的实用程序有Ping、netstat、ipconfig等,常用的网络命令主要有Ping命令、Tracert命令、Netstat命令以及Arp命令等。这些网络命令将能充分检测计算机网络性能和网络和故障,为计算机网络用户信息安全提供有利条件。
三、计算机网路工程中命令的应用
(一)Ping网络命令的概念
Ping网络命令在英语解释中表达为PacketInternet(t前面多个空格)Grope。使用Ping命令主要是发出ICMP(Internet控制消息的协议)相应请求的信息包,端对端连通,检查网络畅通情况和网络连接速度。Ping命令的工作原理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运行的IP地址唯一性,反馈网路管理员与向目标IP地址发送的数据包,以便网络管理员确定目标计算机的存在并对其操作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而判断。Ping网络命令参数设计主要是确定DOS命令,网管技术人员可借助Ping网络命令在目标主机或者路由器中的响应,检测网络的连通性,进一步分析网络性能和网络故障的所在位置以及故障发生原因。
(二)Ping网络命令的应用
1、Ping网络命令测试网络的连接性
Ping被检测计算机的IP地址,根据检测所获取到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若数据结果显示为128,将说明目标主机的网络配置正确;在将运行对话框打开,输入网关地址,若所获取的结果为266显示目标计算机的IP通信处于正常状态。
2、Ping网络命令测试网络运行速度
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相关选项向被检测计算机网络发送不同容量的数据,并计算数据往返间隔的时间以检测目标主机网络的速度。因Ping网络命令在网络体系中传递速度较快,可凭借Ping网络命令以检测用户钱程乾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4200访问的站点到达情况,若计算机网络并不能有效执行延时命令将说明网络出现故障,例如网线不通、网络配置器损坏或者IP地址存在异常;若网络延时命令成功执行但网络出现阻碍,将说明计算机网络软件在配置上出现问题。提升网络故障的检测速度须严格Ping网络命令正确执行操作流程,IP协议的重要性要求首先对其正确安装进行检测,进而若有问题需检测IP地址配置是否合理。若IP地址遭到劫持或网卡地址与配置数值有冲突,Ping网络命令将会发出错误提醒,说明目标主机的路由器存在问题,不能有效接收相关信息。
3、Ping网络命令可代替专业网络检测仪对其他计算机进行网络测试
在网卡测试工作中,可分类辨别。若网络不通但本机网卡正常,可Ping该计算机的IP地址,并促使该计算机运行处于DOS状态,结合Arp、ipconfig命令观察该计算机的IP地址。在测试计算机的IP协议时可Ping127.0.0.1地址,若顺利执行则说明该计算机的IP协议正常,若不通则说明IP协议存在故障隐患。Ping网络命令可测试网络线路,可Ping同网段计算机IP地址,若出现阻碍将象征着该计算机网络线路发生故障,需及时采取修理措施。
(三)其他网络命令的应用
1、Tracert命令
Tracert命令作为跟踪网络路由的实用程序。主要应用功能是明确IP数据访问目标路径,可显示出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路径状况。采用Tracert命令可将经过路径上的路由器数据包在转发前使IP生存时间TTL呈现递减趋势,在其变为0时,可由路由器发送ICMP超时信息,以确定路由状况。
2、Netstat命令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4
1云计算技术分析
云计算技术具有规模大、虚拟化、可靠性强、高扩展性、按需付费且价格低廉、优越的事务处理环境等特点,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备份和存储,其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基础设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主要是利用硬件设备和虚拟机设备等提供扩展性服务,可以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的存储作用。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为用户提供虚拟桌面程序和软件应用程序。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Web服务。云服务商提供的这些服务在资金节约及数据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
2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问题的因素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中存储着大量的信息,涉及到商业机密、个人机密信息等,关系着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整个网络环境变得十分复杂,很多因素都不利于网络信息的安全存储。第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变现在硬件问题和软件问题两个方面,其中,硬件系统的问题主要是硬件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是人为原因对硬件设施进行破坏,软件的问题主要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容易受到一些不法之徒与黑客的攻击,他们为了获得某些利益,通常会利用相关的技术变更用户的访问权限,严重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二,计算机网络病毒。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文件***、网页植入、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病毒对系统进行蓄意攻击,可以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盗取信息,甚至还会通过不断的复制和传播,造成整体系统的瘫痪,破坏强度大,比如木马程序,它隐藏性强,植入之后不会马上爆发,不法之徒可以通过该程序远程对计算机进行控制,给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3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加强云计算技术运用的策略
3.1对存储数据进行加密,提高安全保护系数
基于云计算技术提高网络数据存储安全性,可以应用加密技术,形成只有合法用户才能知道的密文,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系数。云计算环境的数据存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加密算法体系。(1)密码技术。密码技术可以采用加密方式保护数据,数字证书鉴别身份,数字指纹及数字签名、密码技术验证等,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十分重要。加密方式保护数据主要通过密码转换的方式将明文变成只有数据合法使用者可以恢复的密文,对传输的数据和存储的数据都可以进行加密。数字证书鉴别身份主要是通过标识网络通讯双方的身份信息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密码技术验证主要是在数据储存过程中为了防止被篡改,将原始数据使用密码技术运算之后生成消息验证码,将消息验证码与原始数据一起存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验证,主要应用在票据防伪中。(2)加密算法体系。为了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还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Hash算法、阿里云SSH密钥对,其中对称加密算法的加密和解密密钥是可以相互推算的,只要知道密钥就可以实现数据的解算。非对称加密算法的通信双方加密和解密所需要使用的密码是不一样的。阿里云SSH密钥对由公钥和私钥组成,是一种用户登录认证方式,确保了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安全,但是该密钥对仅支持Linux实例。(3)M-POR算法。M-POR算法在“挑战—响应—验证”机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用户归档文件数据时,系统会自动将挑战申请发送到云端,云端响应用户申请之后,发送验证信息,用户通过验证说明数据是安全的即可进行归档,如果未通过验证,则代表归档文件已破损,需采进行恢复,可以采用编码冗余信息实现文件数据的恢复,但是如果文档数据破坏严重,超出了恢复的阈值需要进行数据深层分析。
3.2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
除了数据加密之外,为了防止日常操作中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而造成的数据安全问题,可以应用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和安全审计技术,帮助解决各种突发的数据安全问题,在短时间内完成各种数据的恢复,防止数据遗失。此外,还可以采用身份认证技术,提高数据存储安全性。(1)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云计算环境中的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主要为主机失效保护技术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技术。主机失效保护技术主要包括主机集群技术,负载均衡技术和主机切换技术。主机集群技术主要是通过心跳线方式对业务系统主机的工作情况进行监听,一旦发现问题,就会自动把业务转换到灾难恢复系统主机上来处理。负载均衡技术如果某台主机在监听中发现问题,其主机上的负载会自动分配到其它正常运行的主机上。主机切换技术根据预先设定的灾难恢复预案,实现主机切换。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异地保存技术、异地备份技术及远程复制技术。异地保存技术将本地备份数据磁盘在其它主机进行重新安全和恢复。异地备份技术主要是借助数据备份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级存储、灾难恢复和备份等。远程复制技术经过对数据产生端与数据灾难恢复端的网络,保证两端数据量、数据内容在每时每刻都能完全相同。(2)安全审计技术。安全审计的基本思路为基于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监听某个终端的运营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按照相关的方式给被监控终端的管理者发出警告,或者是启用故障恢复系统进行问题排查,追踪和分析历史数据记录,确保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及存储的数据安全。(3)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通过口令核对身份验证、智能IC卡身份认证、Kerberos身份认证以及PKI身份认证,确保用户登录的合法性。
3.3增强和完善云计算信息库的防火墙功能
防火墙在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护屏障之一,通过防火墙技术可以拦截各种恶意软件和病毒的攻击和入侵,但是随着网络入侵技术的不断提升,需要对防护技术进行不断升级,可以采用安全组。安全组是一种虚拟防火墙,由同一个地域内具有相同安全保护需求并相互信任的云服务器实例组成。安全组具备状态检测和数据包过滤功能,用于在云端划分安全域。通过配置安全组规则,允许或禁止安全组内的云服务器实例对公网或私网的访问。
3.4云安全服务的应用
除了数据加密之外,还可以采用云计算环境下的云安全服务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一是,应用基础安全服务。一是,云服务器中的基础安全服务。该服务可以实现漏洞扫描、对异常登录进行检测,通过云安全中心或者是云服务器的控制台可以随着查看云服务器的安全状态以确保存储的数据安全。二是,DDoS基础防护服务。通过该防护服务可以有效拦截对云服务器的恶意攻击,保护云服务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阿里云云盾默认为云服务器实例免费提供最大5Gbit/s恶意流量攻击。三是,RAM访问控制。只有具有RAM用户权限策略才能对云服务器资源进行访问,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资源的安全性。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5
关键词:机房;网络同传;信息化管理
中***分类号:TP308
随着计算在社会上的快速普及,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当前,社会各界都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以高校等单位为代表的机房进行大规模部属的时候往往使用网络同传技术实现多计算机数据同步的功能,一方面,可以实现系统安装、软件维护等操作,还可以实现对机房电脑协同工作的目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网络同传也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多机克隆是容易造成网络拥堵、系统安装时发生硬盘碎片等问题[1]。
1 网络同传的意义
网路同传技术可以实现局域网内多主机之间共享数据,提高终端机器的数据克隆效率,在限定性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对多机同时进行系统初始化、软件维护等工作,大大提高了机房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在网络同传技术支持下,机房管理员只需要设置好网络连接、接收端的软件、配置好网络参数就可以实现一端发送数据、多端同时接收并自动运行的功能,大大缩短了机房维护的成本和时间,提高机房管理效率[2]。
2 网络同传的原理
网络同传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局域网内广播形式,将一端主机的硬盘进行克隆,通过局域网进行网络硬盘拷贝[3]。这种新式可以使一对一的结构,通常情况下是一对多的结构,但是由于受到操作系统的限制,一般不支持DOS模式下网路同传。网络同传原理***如下***所示。
***1 网络同传原理***
3 机房网络同传的实施
由于网络同传给单位进行大规模部属设备带来了很多便利,因此各大电脑生产商都竞相提出了自己的网络同传解决方案,很多软件公司也参与网络同传技术的研发,所以同传的实施略有不同[4]。虽然很多版本的网络同传系统存在差距,但是大多数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在机房所有电脑上分别安装硬盘保护程序,本文以方正开发的硬盘保护驱动程序为例,其中就包含了网络同传解决方案;第二步:对发送端进行软件安装,例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等资源;第三步:将发送端调整至网路部属界面,监控网络中的接收端连接到局域网中;第四步:在接收端启动ROM模式,向网络中注册自己的IP地址和状态;第五步:重新启动接收端,进入DRIVER模式,打开网络同传通道,等待发送端发送数据;第六步:发送端发送数据,并调整网络状态为“正在发送”,屏蔽其他接收端再次进入网络。
4 项目试验
4.1 制作母机。发送端作为母机,是整个网络数据的资源机,母机中通常会开辟不同硬盘区域用于自身运行和存储网络资源,一般是以分区的模式实现,并通过分区管理表注明分区格式是那种,恢复方式与频率等信息[5]。
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母机与接收端的差异性带来的不兼容问题,会采用与接收端配置完全相同的计算机作为母机,并在硬盘分区上保持一致。母机与接收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硬盘的保护程序中只允许对硬盘进行读取操作,而不允许写入。
本文以windows2003系统为例,在制作母机时,首先将硬盘划分为三个分区,分别为系统区、克隆区和保护区。其中系统区用于母机自身运行所需要的操作系统,克隆区用于存放向接收端发送的所有数据,包括打包后的操作系统和其他数据资源,保护区用于安装网络同传软件以检测母机执行网路同传任务时的过程,如进行分区格式化、网络数据包检测、网络拓扑管理。
4.2 初次网络同传
在进行网络同传开始时,母机需要通过向网络中注册广播地址,并设定软件保护程序以便进行硬盘克隆。首先,在局域网中寻找已经注册的接收端,检测接收端是否打开网络同传软件,是否具备网络同传所需要的带宽资源。其次,对网络中的接收端进行IP地址分配,windows2003中可以使用F4剑开启软件保护程序,按照每个接收端口的物理地址进行逐一确认,并将收集到的IP地址确认信息注册到网络同传发送程序中。再次,通过硬盘保护程序将与主机相同的配置参数发送给每个接收端,进行保护程序同步,确认发送完成后需要对网络同传程序进行重新启动。最后,母机开始发送操作系统,并检测网络同传数据能否正确接收。
4.3 再次网络同传
当母机通过网络同传将操作系统发送到接收端硬盘后,再进入操作系统远程引导安装步骤。母机需要将接收端重新启动后,利用引导文件使得接收端进入操作系统安装阶段,并进入接收端“自我唤醒”状态,待启动后开始向母机发送数据接收请求。母机在收到数据接受请求后开始向接收端发送应用软件源程序以及其他资源数据。
4.4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由于进行网络同传的过程需要对接收端进行同传配置,按照本文使用计算机操作方法,首先对接收端进行网络同传系统的启动,但是当母机需要确认接收端是否具备网络同传条件时,必须将所有接收端都保持待接收母机命令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网络同传操作,因此需要对接收端的网络同传系统进行实现安装与设定。本文以windows2003为例,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实现。
首先,打开接收端主机后,长按F4键,待计算机进入网络同传界面,等待母机信息。其次,在母机中同样按F4键启动网络同传控制界面,检测网络中的接收端情况。再次,待所有接收端和母机都进入网络同传确认界面后,测试一下网络中注册的接收端数量,并检测DES1024交换机中连接的接收端是否与已打开网络同传系统的计算机一致,这一点可以在母机中按F6键进行交换机信息查询,并观察网络配置清单信息中的计算机端口是否都一致,如果发现端口号有不一致的情况,说明存在不完全开启网络同传的接收端。最后,进行网络同传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返回的情况,不需要全部停止网路同传的过程,待完全结束数据传输后再查看有几台接收端没有完全接受数据,如果数量较少,可以使用GHOST版本系统进行逐一克隆,如果数量较多,可以记下接收端的IP地址,再针对这些计算机进行一次网络同传操作。
5 结束语
网络同传技术已经成为维护机房的重要技术,在各大单位中都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尤其是在大量普及计算机教学的单位,需要提高网络同传的成功率,并紧密结合各大计算机厂商提供的网络同传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同传所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参考文献:
[1]刘凯.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同济大学研究生院,2013.
[2]盖玉玲.机房管理及系统网络化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13.
[3]徐玉国.网络同传的应用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0).
[4]聂应高.增量网络保护卡与公共机房管理[J].***书馆学刊,2013(04).
[5]陈晓兵.谈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计算机教学信息化,2012(08).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6
在经济方面,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商贸信息的迅速传递和经济单位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广泛沟通,加强了生产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在***治领域,计算机网络有利于促进***府和民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扩大民主与增强***府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府机构的办事效率、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的水平:在科教文方面,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查询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科研合作、开展远程教学提供了条件;在生活方面,计算机网络引起了人们活动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改变,在网上求职、购物、交友甚至恋爱等等。
(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道德的进步
首先,它使人的交往范围得到***性的拓展,从而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美国网络专家维廉奥尔曼指出,信息***带来的最基本的变化是,以很难想象的方式,使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的界限计算机网络有力地打破了地区间的隔阂,使地球成为小小的村庄,远隔天涯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往,互相了解,一起工作,为消除各种生活和观念上的不理解乃至对抗创造了条件。陈旧的思想意识在先进的思想意识冲击下再也难以在狭隘的地方延续。交往范围的扩大必然使人们包括道德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交往关系经常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样的关系中,特别是在这些关系的冲突中,人们的道德需要必然实现新的觉醒。尽管现在因特网上的不道德现象很多,但正是在体会到这些不道德现象的害处的境况下,人们才认识到资源共享、互相合作、互惠互利等道德规范的重要,从而进一步思考自己应承担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思考在新的环境中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次,计算机网络使人们的道德行为更自主自觉伦理精神的基本特点是道德的自觉,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必定是“我要道德”而非“要我道德”。然而,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往往只是由于在乎别人的议论才不得不做有道德的事或不做不道德的事,而难以做到“慎独”从伦理学上说,这是他律而不是自律在起作用。这种在他律条件下发生的道德行为还处在道德的较低层次上,只有自律下的道德行为才是高层次的。在计算机网络上,他律的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被淡化,网民们在道德上受到新的考验和锻炼^经受住考验和锻炼的道德主体,其道德意志与品格将有新的提高,逐渐成为“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创造自己”的充满道德主体精神的人因此,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网络社会”的到来,一种比以往道德更先进的自主型的新道德有可能产生。
再次,计算机网络使人们的道德意识更丰富。以往人们实践与交往以及由此发生的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道德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限制,这使得作为对它们反映的道德意识局限在主体所处的较为狭窄的空间中,其内容只涉及单一的或不甚复杂的大体上真实的社会关系。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有了另外一个天地,人与人的道德关系再也不仅仅存在于真实世界中,它也存在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人不仅与自己真实世界中的熟人发生利益关系与道德关系,也与网上的他人发生此类关系,从而出现道德关系的无限拓展‘性因此,人的道德意识也就较原来更加丰富一个有道德的主体,他的道德影响不仅存在于真实世界中,同时也表现在网络世界中。只有在两个世界实现了道德的统一,这个道德主体才是完整的道德主体
(二)计算机网络带来的道德问题
计算机网络在引起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与道德问题
首先,在道德意识方面,它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容易导致道德上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否认道德普遍性,将个人视为自己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对历史上的优秀道德传统与他人高尚的品德持怀疑态度。“你想如何干就如何干”/‘只要你自己肯定的,什么都是可以的”是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原胍它是后现代伦理的基本主张之一。因特网无中心,没有哪一部分服从哪一部分的问题;因特网没有起始点和终止点,每一个网民均是处在无边无际的网络海洋中,每一个人都不是中心,同时又都可以视自己为中心。网民可以完全隐去自己真实的社会身份,以一个或多个“虚拟”的身份从事网上活动和交往一旦自己不满意,可以随时终止自己某种“虚拟”身份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同时计算机网络还允许网民匿名发表自己的意见,借用名人之名在网上活动,所以个人至上有人认为,互联网一开始就是“一个以'无***府’为口号的网络”。在现实的因特网中,黑面大汉将自己打扮成妙龄少女,还自得于自己的演技而不把它视为欺骗.台湾在对待制造病毒的学生方面,也存在着稍稍谴责和大大佩服并存的问题至今,不少人尚未将网络上的不道德视为真实的不道德1网上人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既不能驱使别人也不会被别人驱使,这容易导致忽视道德普遍性和个人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其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冲击了现实的道德规范在网上,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外在的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越来越少。不少网民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艺高超的表现。电脑黑客在网上天马行空,到处乱闯,电脑病毒层出不穷,真实世界的道德规范难以规范他们的行为。2000年伊始,全球很多重要的网站都受到了黑客的猛烈冲击,有的网站甚至瘫痪虽然美国等***府提出加大打击黑客的力度,要将黑客绳之以法,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固有的灵活特点,收效甚微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传统道德规范和法律遇到的一次重大的功能限制,忠诚老实、维护真理、服务社会、实行人道等基本的道德规范面临严重的挑战
再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为许多恶行提供了新的场所。由于网络这个活动和交往场所具有极大的虚拟性,网上的各种角色虚拟到只能被视为能动的智能符号,致使有些网民在网上可以摘下社会的面具,以自己的意志赤裸裸地为非作歹。温文尔雅的人在网上可能变为一只大灰狼;粗鲁不堪的人在网上则有可能表现为一个细腻柔和的人网上匿名交往更使这种情况达到极端。撒谎、谩骂、盗窃、诈骗在点击鼠标中频频发生,电脑犯罪现象也屡见不鲜。
总之,网上的不道德行为可能破坏优良的道德传统网上的不道德行为会对真实世界的道德产生直接的抑制和冲击,给社会的道德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对这些不道德的行为,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在网络伦理声明中把它们归为六类:1.有意地造成网络混乱,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联的系统;2商业性地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3.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4.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文件;5.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6.伪造电子函件信息(参见《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看来,问题相当严峻因此,制定一套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网络道德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三)使用计算机网络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计算机网络与其他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关键在于应用它的人采取什么道德态度,遵循什么行为规范道德是一个属人的范畴,一切“事在人为”计算机网络究竟使道德大厦倾覆,还是让道德之翅腾飞?答案在人身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是每个网民必然面临的问题。
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结成了一定的网络伦理关系计算机网络使人的活动范围获得前所未有的拓展人们不仅在真实的世界中进行着传统式的活动和交往,而且在计算机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进行着另一种“面对面”的活动和交往和真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即VR)已成为人们又一个“生存”的场所^这个“虚拟”世界是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真实世界电子意义上的延续。“虚拟”世界还有可能成为人们活动和交往的一个主要场所。为了保证网上的各成员均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保证网络活动和交往的顺利进行,确立一些规范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起初,这些规则大多是技术性的如文件传输协议、互联协议等,而维持网民之间伦理关系则沿用传统的道德规范但是,网上的活动与交往和真实的活动与交往具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规范来调控是不够的。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引起的道德问题的日益增多,建立与此相关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传统道德的补充,以调节网民与社会、网民与网民的关系便提上了议事日程,网络伦理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1995年11月1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利分校举行了一次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计算机网络带来的道德伦理问题会议的组织者认为,计算机网络正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有影响的因素,对整个人类道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华盛顿的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了“电脑伦理十诫”具体的内容是:1.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窥视别人的文件;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6.你不应用或拷贝你没有付钱的软件;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我国也十分关注网络使用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不仅在学术领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而且在1997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中,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一些适合计算机网络的规范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验教学 改革教学研究
一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各大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这一课程不仅有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理论和抽象并存,在这样的课程教学中,单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是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学生亲身的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出理论知识的实际用处。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知识。要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不能单靠理论的学习,学生亲身实验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是对理论知识更直观的学习,也是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让学生在实验中真正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计算网络技术》,就必须拥有一个和教学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机制,规范教学环节,完善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在计算机网络操作上的能力,让学生既有专业知识也有十几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很多教师在从事计算机教学时,一致反映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严重的理论和实践托架的现象,而且教学效果远远不如预期的效果。本文根据作者对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考察,在结合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了如何找到一种真正适合学生并能改善教学效果的教学新模式,从而改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 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实践性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各个学校给这门课程安排的课时却很少,大多数的学校一周只有2-4节实验课,而且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时间相隔也较远,这就可能造成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脱节的状况。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内容相对较多,但是学生的实验课时间较少,这就可能造成在实验内容上安排不合理,学生对实验内容难以接受,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枯燥无味。很多学校因为具体设施的限制或者是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学校在开设实验课时实验内容过于片面,无法涉及到所有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网络操作系统使用、软件使用、网络配置管理等一些相关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对学生今后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像路由器配置、网络协议分析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实验操作就很少有学校会涉及,从而导致学生们的知识系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且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3)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很多学生在实验课上缺乏主观能动性,而且学习的热情也不高,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强,一切都是听从老师的指令。但是因为实验课的时间较少,实验的内容较多,所以很多学生无法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操作,而且很少有学生在课后会自主练习这些实验内容,所以很多实验内容学生们并无法完全掌握,长期以往知识就会产生很多漏洞,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渐渐的,学生们在上实验课时都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而不是真正认真的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们就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学习没有热情和主动性,变成一台学习的机器。
(4) 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没有合理安排师资力量,很多学校实验课的知道老师就是理论课的指导老师。实验课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仅依靠一位老师是很难将众多的实验内容交给学生的,即便老师可以再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但也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毕竟学生数量远大于教师数量,所以势必会有一些学生无法完成实验,而且就算顺利完成实验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实验的相关知识,所以实验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就需要加强指导老师的数量和质量。首先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学校要考虑在每个实验室配备两个老师,这样就能保证美味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其次要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学校最好配备专门教学实验的老师,虽然理论课的老师对理论知识掌握很熟练,但是实际操作却并不一定完全在行,所以为了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学校要为学生配备专门教学实验的老师,让学生真正能得到老师专业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5)实验考核的力度不够。很多学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期末考核的时候一般都只设理论考试而没有实验考核。很多学生正是因为知道学校对实验课不进行期末考核,所以在实验课上很少真正认真的进行实验,相反理论课上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对待,原因是理论有期末考核。学生们对实验课之所以不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对实验课的考核力度不够,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实验课的考核力度是目前提高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教育研究提议
(1) 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课时。由于目前很多学校不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课,安排较少的课时,但是实验内容有较多,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对实验内容难以接受。因此,学校应该增加实验课的课时,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得到实践性的锻炼,让学生的对书面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 丰富实验内容,使其更具系统性。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目前很多学校的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这就可能会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让实验课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按照我们理论课的要求来设置我们的实验课,把理论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同时学校要考虑到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引进新型设备,让学生学到更加全面的知识,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跟上他的理论知识。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学校要始终把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课安排专门的理论课教师,实验课安排专门的实验课教师。目前很多学校的实验课教学都是由理论课的老师来承担,虽然理论课的老师对专业理论掌握的十分到位,但是他们对于实验课上的实际操作可能就没有那么专业,所以在一些专业的操作上可能他们也有一定的不理解,所以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实践教学人才来担任实验课的教师,让学生受到更专业的教育。
(4)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配置。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目前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完成一些实验内容,例如路由器的配置,网络协议的设置等。所以学校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设置,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性知识,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在同一个台阶上。
(5) 加强实验课的考核力度。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课的考查力度不够,很多学生也是因为这一点,在上课时没有热情,有的甚至连课都不愿意上,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脱节现象。所以学校应该敲响警钟,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的考核力度,在每个学期定时安排考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 小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计算机的基础,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创新能力。同时,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对网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我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课时不够、教学设备跟不上以及师资力量不强大等,本文通过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从而提高我们计算机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识与理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l期:244-245
[2]刘杰彦,易发胜.“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实践教学.2008年第22期:57―58,54
[3] 刘兵.《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年第1期:240,264’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8
关键词:神经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应用
中***分类号:TP393.08
进入到信息时代,便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容易遭到蠕虫病毒、木马病毒等破坏性极强的程序病毒攻击留下便利的通道,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鉴于此,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以及准确的分析、评估,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面临的风险有效的进行防范,尽可能的减少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另外,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病毒的入侵以及系统漏洞,更重要的是这些因素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这也就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问题逐渐趋于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者以及使用者对网络的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更要对网络的安全性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切实的掌握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为了更好的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神经网络逐渐被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之中,使得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更加准确和有效。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概述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指的是计算机在连接网络后进行信息的交换、浏览以及***的过程中,对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信息被他人窃取或者破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对计算机产生了很强的依赖,从儿童到老年人,计算机的影响无处不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对其安全性就有了顾忌。对于计算机网络,只要连接互联网,随时都存在被攻击的可能,相对而言,没有任何计算机是绝对的安全或者是不受到任何的攻击。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攻击或者盗取个人信息或者是企业信息的事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计算机网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要及时的认识以及了解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隐患,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
2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应用的现状
2.1 对神经网络在计算机安全管理运用中的重视程度不够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因特网发展的最基础的目的,但与此同时近乎所有的计算机网络在开创以及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都趋向于实用以及便利,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对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更没有将神经网络技术运用到计算机的安全管理中,进而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留下了严重的隐患。另外,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主要是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进行评估,然而由于不重视对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使得没有建立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标准体系。
2.2 对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的设计和实际运用不够合理
一般来说,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一定的评估,在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就需要设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主要包含对输入层、输出层以及隐含层的设计;但是,目前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对于评价模型的设计还没有将这三方面有效的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对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实际运用中,不能科学、合理的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评价模型运用,不注重对评价模型的学习以及不关注对评价模型进行有效的验证。
3 加强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采取的措施
3.1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要科学、合理的设计网络安全评价模型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要科学、合理的设计网络安全评价模型,以便更好的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高效的运行。为此,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需要进行一下设计:首先是对输入层的设计,一般来说,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运用中,对于输入层考虑的是神经元的节点数以及评价指标的数量,尽可能的使这两者数量保持一致。其次是对隐含层的设计,对于隐含层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若某个连续函数在任意的闭区间中,可以通过在隐含层里的神经网络来靠近,大多数情况下,神经网络通常运用的是单隐含层。最后是输出层的设计,神经网络的输出层设计主要是获得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评价的最终结果,例如可以设置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评价的输出层节点数为2,那么相应的输出结果(1,1)指的是非常安全、(0,1)指的是较不安全、(1,0)指的是基本安全以及(0,0)指的是非常的不安全。
3.2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运用中要对评价模型进行有效的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运用中要对评价模型进行有效的验证,一般体现在一下几方面:首先是要关注评价模型的实现,为了实现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良好运用,就要依据客户满意的评价模型,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建设置含有输入层、隐含层以及输出层的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再对网络安全进行检验。其次是要注意对评价模型的学习,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评价之前,需要对神经网络进行标准化的处理,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评价中的误差。最后要注意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当神经网络经过标准化处理以及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之后,就需要对输出的结果进行一定的验证,以便确定神经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评价输出结果是否与期望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进一步验证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安全评价模型的准确与否。
3.3 重视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运用以及建立健全安全评价标准体系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运用中主要的任务是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进行一定的评价,并且将评价的结果准确、及时的反馈给用户,所以就应该对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引起高度的重视,为此就应该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评价标准体系。一方面是评价指标的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是复杂的过程,同时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建立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对于神经网络高效的开展评价工作有很大的关联。另一方面是对评价标准的准确化,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因素非常的多,就应该对各种评价标准进行细化,以达到评价的准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神经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评价,可以有效的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管理。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手段,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效率,并且在运用神经网络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安全评价标准体系、注重对评价模型进行有效的验证以及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的设计,切实的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志勇.BP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08(06).
[2]周忠.神经网络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
[3]赵冬梅,刘海峰,刘晨光.基于BP神经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01).
[4]楼文高,姜丽,孟祥辉.计算机网络安全综合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32).
[5]沈宗庆,刘西林.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销商绩效指标评价及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4).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9
近几年,世界上各项科学技术都在快速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走入我国百姓家中,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人们对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极为关注,这项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会发挥极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运用状况和技术特点,阐述了虚拟网络技术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虚拟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 应用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的更新发展,其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虚拟网络技术是虚拟网络的核心内容,此项技术是建立在公共网络之上的专项网络技术。在公共网络内运行虚拟网络技术。可以让网络用户的安全和隐私有所保障。此外,虚拟网络技术还可以将用户和网络信息有效的联系起来,不但让数据传输更加稳定有效,还可以保障数据传输的隐蔽性。
1 虚拟网络技术的特点和运用现状
虚拟网络技术之所以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良好的保护效果,离不开虚拟网络技术的各种优势。虚拟网络技术采取的保护并非单一的,而是结合多方门面的安全技术来实行的多方位保护理念,从而让计算机网络更加的安全。此外,虚拟网络技术还具有高效简化的能力,不仅有效降低了传统线路铺设中的成本,还解决了一些难度较大的线路铺设问题。另外,虚拟网络技术对于设备的要求非常的低,并还具有较强的扩容性,能够让学校、企业和一些行***单位的成本支出大大的降低,正是由于多种优势的存在,让虚拟网络技术成为了多个信息载体的核心技术,充分展现了虚拟网络技术的防护能力。
方式多、简化能力强、设备要求低和扩容性好是虚拟网络技术的主要特点,这几个特点让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体现其保护的效果。网络管理层可以通过操作虚拟网络技术来掌控整个计算机网络,从而让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和用户规范化使用能够落实到实际当中。总之,正是由于虚拟网络技术具有众多的优势,其技术的实用价值非常之大,计算机网络在虚拟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使其安全性得到明显的提升,安全性的提升为计算机网络提供了良好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2 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2.1 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合作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应用
在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客户和企业要共享更多的数据信息。但是,企业为了保障企业全部信息的安全,往往不会让企业合作客户访问企业所有的信息。为了合理解决这一矛盾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技术,将与合作内容有关的数据放在一个共享文件夹中,对企业内部不方便透露的信息可以使用防火墙来进行阻隔。这么做,既可以让企业合作单位有效了解企业合作的数据信息,又能够保护企业内部不愿意透露的商业机密,此外,这种方式简单又快捷,便于双方操作。
2.2 虚拟网络技术在远程分支部门和企业核心部门之间的应用
企业为了实现企业信息全面共享,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虚拟网络技术将企业内各部门有效的连接起来,并且还可以让企业远程分支部门连接到企业总部当中,正应如此,使用虚拟网络技术将企业远程分支部门与企业各部门连接起来,也可以被称作为企业区域网,这种局域网可以实现企业跨区、跨国经营。硬件式虚拟网络技术虚拟网络中最为常见的技术。硬件式的虚拟网络技术不仅具有高速的加密方式,其加密的密钥也不会被轻易的损坏,网络安全保护效果极佳。
2.3 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应用
虚拟网络技术将企业总部当中网络连接中心,并在企业网络内部设置访问防火墙,防火墙教师企业数据信息进出口的关卡。因此,移动网络用户和企业办公用户想要访问企业信息,就需要登陆虚拟网络用户账号来进行安全验证。通过这种安全验证的方式,就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企业可以利用这种技术特性,来实现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以及企业员工与企业之前的数据信息共享。所以,这种虚拟网络技术又可以被叫做远程访问式虚拟网络技术。
2.4 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框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有的计算机安全管理措施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中融入虚拟网络技术,就需要精细化企业的信息管理措施,通过虚拟网络技术将企业内各个网络单位有效的连接起来,突破传统的网络信息传递框架,将企业发展目标与企业计算机网络有效的统一起来。
3 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当中,虚拟网络技术有效的将企业网络技术和内部信息数据结合了起来,让企业信息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也让虚拟网络技术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网络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改革,虚拟网络技术凭借着自身多方面的优势,也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虚拟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计算机网络当中,虚拟网络技术早已是不能缺少的核心技术之一,并伴随我国电信网络行业的低迷,虚拟网络技术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行业领域的亮点技术。现如今,虚拟网络技术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有关于虚拟网络技术的技术产品越来越多,使用虚拟网络技术来实现计算机防火墙复合型发展是目前最为热点的研究课题。所以,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是快速的,并且未来发展的空间将非常的大。
4 结束语
总之,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其技术的优势是传统网络保护技术都不能比拟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虚拟网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对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和指向性。
参考文献
[1]郑振谦,王伟.简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作用效果[J].价值工程,2014(35).
[2]任科.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8).
[3]王永刚.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5(10).
[4]郑盼民.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24).
[5]孙开荣.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6).
计算机网络应用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信息;网络安全;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移动互联网络已经是被广泛应用,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力度,但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是我国信息化社会进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就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提出安全防护策略,对我国当前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信息是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的传播模式,网络是以虚拟形式存在的,是信息交流、存放的重要枢纽。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网络信息不受到威胁和破坏,保障网络信息的正常使用,将安全系数降到最低,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保护的重要意义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讲来看,做好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保护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办公厅在2001年颁布了《增值电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基本要求》,要求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应该遵守网络信息安全条例,以保障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若想实现发展壮大,就必须实现向信息化企业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就成为影响公司发展重要因素。所以企业只有做好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于计算机用户而言,加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防护,是对用户自身的有效保护,这样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三、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的因素
(一)网络系统最容易被攻击的位置是缓冲区溢出造成的网络漏洞。目前,许多网络系统没有根据缓冲区缓冲区间的容量,就任意进行数据的接收,导致数据信息出现溢出的情况,系统由于没有设置提示装置会继续运行指令。破坏着这是根据这一安全问题,向网络系统发送专门设置的攻击数据,导致网络系统的不稳定,从而借机查看访问系统的统根目录。
(二)对网络系统固有的漏洞不正确的维护也会导致破坏者的攻击,确切的说不恰当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当用户发现网络系统出现漏洞是,应该找专业人员检查危险系数,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实施补救。虽然网络系统在不断地更新和维护,但是受到其他网络硬件设备的影响,系统会不断的出现新问题、新漏洞,我们必须有效的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降低系统所承担的风险。
(三)在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防护中,存在网络系统设计效率低和检测能力差的情况,也就是说网络信息防护系统本身就很不安全,无法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建立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必须从整个构架的最底层入手。这个构架可以为网络信息提供有效的安全服务,并实现对网络系统的妥善管理。对服务器的代码在设计过程中也要实行有效的管理。目前,有很多网络漏洞问题指出,在输人检查不完全时,系统的防护功能十分的脆弱,破坏者会利用这个弱点进行拒绝服务攻击,这样会导致网络系统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破坏了网络信息的有效传输,也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首先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保护的重视。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保护的过程中,要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做为工作的重点,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与应急管理策略。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治体系,满足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预警和执行力度,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二)在生产生活中,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保护技术的使用。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很多,这些技术的应用对网路信息和网络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防护技术:
1.防火墙技术的使用,网络防火墙是一种网络信息访问控制设备,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部件,防火墙技术与网络安全域不在同一个通道内,能够对通道内的信息进行监控和记录,实现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作用。
2.病毒入侵检测系统,英文名为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这种检测系统能够监控网络信息系统受到威胁的征兆,一旦病毒入侵检测系统发现可疑问题会立刻显示,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病毒入侵检测系统是对病毒进行监控和识别的解决方案,病毒入侵检测系统是整个网络系统的监控系统,是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3.病毒及恶意代码防护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分为主机型和网关型两种形态,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病毒模式设定,对匹配模式的信息进行拦截,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病毒和恶意代码的更新速度也非常迅速,这就需要不断调整网关和主机的模式,以满足防护病毒和恶意代码的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必须由全部用户一同参与,因为只有实现全民参与,才能实现层层落实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维护责任,提高每位用户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会逐渐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网络自身的存在安全问题,用户能做的是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有效的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更好的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斌.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策略[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06(03):1020-102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计算机网络应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