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控制篇1
【关键词】:质量;管理
中***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89-03
从项目作为一次性的活动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由工作分解结构反映出的项目范围内所有的阶段、子项目、项目工作单元的质量所构成,也即项目的工作质量;从项目作为一项最终产品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其性能或者使用价值上,也即项目的产品质量。
项目活动是应业主的要求进行的。不同的业主有着不同的质量要求,其意***已反映在项目合同中。因此,项目质量除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外,还必须满足项目合同条款的要求,项目合同是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
项目的特性决定了项目质量体系的构成。从供需关系来讲,业主是需方,他要求参与项目活动的各承包商(设计方、施工方等)提供足够的证据,建立满意的供方质量保证体系;另一方面,项目的一次性、核算管理的统一性及项目目标的一致性均要求将项目范围内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内部组织良好的质量控制及内部质量保证,从而构筑出项目的质量体系。
由于项目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过程,其生产组织特有的流动性、综合性、劳动密集性及协作关系的复杂性,均增加了项目质量保证的难度。
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各职能部门及实施单位要保证工作质量和项目质量,实行业务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支持质量部门***地、有效地行使职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1. 质量技术文件
质量管理文件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项目质量和工作质量要求,对与管理有关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规定。
1.1 质量保证大纲
在项目或任务下达或合同签订生效开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均需在总结上阶段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制定或修订,以指导本阶段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质量保证大纲的目标是:提高项目实施的适用性和任务完成率、 降低项目对维修和后勤保障的要求、提供基本的质量信息、提高工程实施的经济效益。
质量保证大纲的内容是:按项目的特点和有关部门对质量的要求,提出明确的质量指标要求;明确规定工艺技术、计划、质量和物资部门的质量责任;确定各实施阶段的工作目标;针对项目特点和实际的实施能力,提出质量控制点和需要进行特殊控制的要求、措施、方法及其相应的完成标识和评价标准;对设计、工艺和项目质量评审要有明确规定。
1.2 质量工作计划
质量工作计划是对特定的项目、服务、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质量工作计划的工作内容:实现的质量目标; 应承担的工作项目、要求、责任以及完成的时间等; 在计划期内应达到的质量指标和用户质量要求;计划期内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分段进度、实现的工作内容、项目实施准备工作、重大技术改进措施、检测及技术开发等。
1.3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是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研究试验文件的总称,是项目实施的依据和凭证。成套技术文件应完整、准确、协调、一致。实际文件与项目技术文件状态一致;工艺文件与项目实施实际一致;研究试验文件与项目实际过程一致。成套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应根据项目和工作的性质、复杂程度、研制阶段区别对待。为保证每一项目和工作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总设计师、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应根据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在实施工作开始时,提出技术文件完整性的具体要求,列出文件目录,并组织实施。
1.4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实施单位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而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根据质量工作计划,提出质量成本项目和计划。
1.4.1 质量费用的归集
承制单位应严格遵守质量成本开支范围,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质量成本核算对象及质量成本科目,分责任单位正确归集质量费用,不属于现行成本开支范围的质量费用,列入不可计成本质量费用统计表。
1.4.2 质量费用的分配
属于现行项目开支范围内的质量费用,应分别在项目和工作中进行核算,不属于现行项目成本开支范围的质量费用,统计归集后直接或分配计入完工项目和目前实施项目的质量成本。能够分清由哪个项目负担的费用直接计入该项目明细帐或成本质量费用统计表,不能分清的统计后,按工时分配计入。
2. 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的目的主要是确保项目的质量标准能够得以满意的实现,其关键是在项目的计划期内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同时要处理与其他项目计划之间的关系。
2.1 质量计划的输入要素:质量方针、范围陈述、产品描述、标准和规则
2.2 质量计划制定的方法和技术
2.2.1 利益/成本分析
质量计划必须综合考虑利益/成本的交换,满足质量需求的主要的利益是减少重复性工作,这就意味着高的产出、低的支出以及增加投资者的满意度。满足质量要求的基本费用是辅助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付出。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利益与成本之比尽可能的大。
2.2.2 基准
基准主要是通过比较实际或计划项目的实施与其它同类项目的实施过程,为改进项目实施过程提供思路和提供一个实施的标准。
2.2.3 流程***
流程***是一个由任何箭线联系的若干因素关系***,流程***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原因结果***:主要用来分析和说明各种因素和原因如何导致或者产生各种各种潜在的问题和后果。
系统流程***或处理流程***:主要用来说明系统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通过流程***可以帮助项目组提出解决所遇质量问题的相关方法。
2.2.4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对于分析辨明对整个项目输出结果最有影响的因素是很为有效的,然而这种方法的应用存在着费用进度交换的问题。
2.3 质量计划的输出
2.3.1 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主要描述项目管理组应该如何实施它的质量方针。在ISO9000中,项目的质量系统被描述为包括对组织结构、责任、方法、步骤及资源等实施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提供了对整个项目进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及质量改进的基础。
2.3.2 具体操作说明
对于一些特殊条款需要附加的操作说明,包括对他们的解释及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如何度量的问题。比如说满足项目进度日期不能足以说是对项目管理质量的度量,项目管理组还必须指出每一项工作是否按时开始或者按时结束,各个***的工作是否被度量或者仅是做了一定的说明等类似情况。
2.3.3 检查表格
检查表格是一种用于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的工具,其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通常的描述包括命令和询问两种形式。许多组织已经形成了标准的确保频繁执行的工作顺利执行的体系。
2.3.4 其它过程的输入
质量计划过程也有助于对其它领域工作的开展。
3.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所有计划和系统工作实施达到质量计划要求的基础,为项目质量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保证,它应该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之中。在ISO9000系列实施之前,质量保证通常被描述在质量计划之中。
质量保证通常是由质量保证部门或者类似的组织单元提供,但是不必总是如此。质量保证通常提供给项目管理组以及实施组织(内部质量保证)或者提供给客户或项目工作涉及的其它活动(外部质量保证)。
3.1 质量保证的输入
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度量的结果、操作说明。
3.2 质量保证的工具和方法
3.2.1 质量计划工具和技术
3.2.2 质量审核
质量审核是确定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贯彻并适合与于达到目标的有系统的、***的审查。通过质量审核,评价审核对象的现状对规定要求的符合性,并确定是否需采取改进纠正措施,从而达到:
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保证设计、实施与组织过程符合规定要求;
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审核的分类包括:质量体系审核、项目质量审核、过程(工序)质量审核、监督审核、内部质量审核、外部质量审核。
质量审核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随机的,它可以由专门的审计员或者是第三方质量系统注册组织审核。
3.3 质量保证的输出
3.3.1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包括达到以下目的的各种行动:增加项目有效性和效率以提高项目投资者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质量改进将要求改变不正确的行动以及克服这种不正确行动的过程。
4. 项目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项目的实施结果,将项目的结果与事先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其存在的差距,并分析形成这一差距的原因,质量控制同样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项目的结果包括产品结果(如交付)以及管理结果(如实施的费用和进度)。质量控制通常是由质量控制部门或类似的质量组织单元实施,但是也并非总是如此。
项目管理组应该具有统计质量控制的工作知识,特别是抽样检查和概率方面的知识,以便帮助他们评价质量控制的输出。他们应该清楚预防和检查、特征样本和随机样本、特殊原因和随机原因、偏差和控制线等几个概念的不同。
4.1 质量控制的输入
工作结果、质量管理计划、操作描述、检查表格。
4.2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4.2.1 检查:包括度量、考察和测试
4.2.2 控制***
控制***可以用来监控任何形式的输出变量,它用的最为频繁,可用于监控进度和费用的变化,范围变化的量度和频率,项目说明中的错误,以及其它管理结果。
4.2.3 统计样本
对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的统计值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基础,统计样本涉及到了样本选择的代表性,合适的样本通常可以减少项目控制的费用,当然这需要一些样本统计方面的知识,项目管理组有必要熟悉样本变化的技术。
4.2.4 流***
流***通常被用于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是确定以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4.2.5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应用数学的技术根据历史的数据预测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通常被用来监控:
技术参数:多少错误或缺点已被识别和纠正,多少错误仍然未被校正;
费用和进度参数:多少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被按期完成。
4.3 质量控制的输出
4.3.1 质量改进措施
4.3.2 可接受的决定
每一项目都有接受和拒绝的可能,不被接受的工作需要重新进行
4.3.3 重新工作
不被接受的工作需要重新执行,项目工作组的目标是使得返工的工作最少。
4.3.4 完成检查表
当检查的时候,应该完成对项目质量的记录,及完成检查表格。
4.3.5 过程调整
质量管理控制篇2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两个阶段中,在施工前,主要是强化对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其对于先进施工技术的理解和认识,确保施工工艺技术的合理运用。在施工环节,需要建立起高效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确保其有效落实,做好路桥施工的监督与管理。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延长路桥使用寿命
做好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提升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和安全,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路桥工程的后期维护费用,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使得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良好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降低路桥工程的施工和维护成本,从而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合理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能够提升路桥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1.3保证路桥的安全性
最近几年,许多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路桥工程的质量问题引发的,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损失,还会影响路桥工程的实用价值。因此,在路桥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切实做好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保证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由于路桥质量问题而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
2路桥工程中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体系
在路桥施工中,构建完善的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是确保路桥施工质量和技术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需要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首先,应该强化自身管理水平,对路桥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然后从企业的技术力量、管理流程、施工队伍等方面,明确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构建切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对完善的路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不仅如此,在体系构建完成后,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确保其有效执行,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并结合路桥施工企业的变化,适时对其内部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做好技术管理
在路桥工程中,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路桥工程的质量和实用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该严把质量关,按照施工要求做好相应的技术管理,以确保路桥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路桥施工前,施工企业需要集合结合施工合同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从施工要求出发,找出路桥工程中的技术控制点,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力度,尽可能避免路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保证路桥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该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监控,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进行科学规范的技术与质量控制,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2.3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路桥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高度重视。一是应该做好材料的选择和采购管理,利用招投标的方式,对于材料供应商的选择,确保材料的性能、规格以及供应的连续性。在招标文件中,应该依照施工合同的相关规定,对材料的规格、性能等进行严格限制,强化材料采购管理,从根本上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供应;二是应该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对于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工作,确保材料具备相应的出厂证明和生产合格证书,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进行抽样检测,确认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三是应该做好材料的存储和管理,路桥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在存储过程中,应该分类存放,保证储存环境的干燥清洁,避免材料的存储过程中出现性质改变的情况;四是在对材料进行使用时,需要再次对材料性质进行检查,对于不达标材料或者出现变质的材料,必须禁止使用,以免产生质量隐患。
2.4应用现代路桥施工理论
为了确保路桥施工的合理性,满足施工要求,在进行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时,施工单位应该应用现代路桥施工理论,提高工程的管理效果。应该运用预防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对可能影响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从工程实际出发,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路桥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使得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达到平衡,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其施工和维护成本,促进路桥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
2.5强化路桥施工技术检测
对于路桥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检验和评估而言,施工监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路桥工程施工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通常来讲,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检测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包括工程项目部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以及监理部门抽检等。其中,工程项目部自检时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对此,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切实做好自检工作,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于自检不合格的标段,应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补救,以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
3工程实例
本人对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以下为本人曾施工过的工程实例。
3.1阳江合山通用机场改扩建进场道路建设项目
工程建设地点为起于合山高速联络线、途径大石古五金厂、高合村等、终点于阳江合山机场,道路全长58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共9273.35㎡。
3.2阳江市创业北路完善及配套工程
工程建设地址为阳江市创业北路(金山路至塘围高架桥底),创业北路(金山路至塘围高架桥底)两边人行道、辅道长2100米,完善排水、路灯、绿化、交通等配套设施。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共34854.3㎡。3.3阳东县福兴路(广雅路至兴宁路)市***道路改造工程项目阳东县福兴路(广雅路至兴宁路)市***道路改造工程位于阳东县福兴路,南起兴宁路,北接广雅路,工程实施范围为K0+000-K0+465.291,总长465.291m。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调整。
4结论
质量管理控制篇3
【关键词】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1.前言
当前房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质量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往往会转变为安全的问题。而在建筑工程的产业体系中,工程项目管理对指导房屋建筑项目的质量建设和安全作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要避免建筑物出现质量安全的隐患,关键就是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房屋质量一般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设计,材料和人员素质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也是非常容易发生变化,而且在施工完成后再验收时候没有出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可能还会产生质量的变异,引发安全的事故。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件贯穿施工项目始终的复杂的事情,要做好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要对质量的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物资准备到位
物资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要素,也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因此,假设物资出现质量问题,那整个工程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建筑材料对房建工程质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劣质、次优、不能达到建筑工程技术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容易造成工程的坚固性、承载能力以及抗震、防水、防晒能力的大打折扣,使得工程实用性退化加速[1]。所以,在施工前对物资的准备工作时,相关部门就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各种房屋建筑的材料,把好质量关。最重要的物资就是房屋建筑的工程材料,这方面主要有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几种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类型的材料,对其质量的管理方法和方式也是有不同的要求的。相关部门要具体结合各种工程材料的实际特征和性质,在购买时候一定要做好质量的检测与审核,以保证施工时候的进场材料的质量。具体来讲,可从三个个方面来控制物资的质量。首先,要按照确定的要求对所需的材料品牌、规格和数量来编制和执行材料计划,组织材料商供货。其次,要分类堆放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和进度的计划,要合理有序安排材料的进场和验收。最后,在原材料准备完之后,要对其进行抽样试验检测,确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一定不能进入施工的现场。
2.2技术准备到位
技术管理人员、设备要按照投标文件进场,做好技术、安全交底。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也开始在建筑领域得到运用,这极大地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增加了对技术质量准备的工作。在施工前的技术的准备,主要是有两大方面,一是针对技术人员的,二是针对技术设施,也就是说,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有关的工程负责人对这两大方面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技术人员,一定要保证其技术和能力的过关。因为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会用到许多大型的机械,对于这些设备在施工前一定要审查其质量和功能,以避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在确定机械设备的时候,先按照设备的型号、数量及规格进行统计所需的机械设备,以便有机组合这些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选用机械设备时,无论是租赁或购买,都要尽量挑性能较好的。
2.3组织工作到位
组织工作到位,也就是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组织和调配,同时也要划分好具体的各种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的就是施工人员,他们在施工时候如果出现了不规范的操作和技术上的差错,那就会使得整个房建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因此一定要做好人员控制的工作。所谓的人员的控制,就是指对参与房建工程的各种工程人员的组织和调配,只有做好了人员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实现工程的有序进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2]。对此,有关负责人和部门,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各种工作人员,为具体的施工项目选择合适的合格的施工人员。除此之外,房建工程的参与者,还有组织管理者,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这些人所具有的技能经验和责任品质等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对工程产生影响,因此,也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对这些人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另一个方面,要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要注重控制性工程的确定和危险源的分析。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基础工程属于地下较为隐蔽的工程,一般在完成后,对其的检查和测量是很困难的,而且在手工中如果留下了隐患也是很难被发觉。但是基础工程一旦没做好,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发生灾难性的事故,所以,对于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具体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施工之前,要充分调查了解建筑物场地的条件,做好工程的勘探报告。要根据建筑产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建筑物的要求,精心设计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其次,要做好基础和地基的加固工作。具体在操作置换、排水固结、灌入固化物及加筋等的方法时候一定要精心认真施工。其三,严格测算好基础建设的关键指标。因为各类的地基承受基础的能力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发生各种沉降或开裂,房屋就会倾倒或严重受损等事故。因此,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慎重认真地对待工程勘查后提供的地基最大承载力的建议值。尤其是在施工时候发生倾斜或沉降时,一定要立即停工,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地基和建筑物发生事故。最后,在工程建筑的地基开挖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局部异常的问题,例如在挖地基中遇到暗沟、古井或旧的建筑物的基础等等。对于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要进行勘测和挖掘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向当地人或有经验的工人弄清楚状况,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3.2梁板柱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梁板柱的质量控制要做好,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施工时要用质量合格的材料。对于梁板制作用材应干燥,不得使用腐朽、扭曲变形或脆性木材,模板制作应按施工***放样并编号,模板使用前应清理干净,截面污染物要消除,不能残留超标[3]。其次,在安装梁板柱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工序来进行,做好测量放线等工作。最后,在安装完成结束后,要认真检查支架及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及稳定性,模板的接缝是否严密,满足接缝的密度等等。
3.3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
当前我国应用广泛的建筑框架结构形式就主要是有钢筋和混凝土构成,但是这样的形式在如设计或施工不当容易产生质量的问题,而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将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对钢筋和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候,设计人员要严格依据规范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设计,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负责地按照***纸和规范来操作施工。具体来讲,对于钢筋的施工,要保证质量就要正确合理地处理构件内的各类钢筋及钢筋与混凝土等其他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按钢筋的具置来决定构件内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构件的有效截面的高度。其次,在施工时候也要考虑环境的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是不一样的。最后,要做好钢筋质量检测的工作,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因为钢筋是隐蔽工程,在浇注混凝土的之前要对预埋的钢筋做工程验收,并做好相关的工程记录,方便以后查检。
4.验收工作的质量检查
验收工作的质量检查就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对形成的产品进行质量的检查和控制,这也是质量控制当中重要的环节。做好这项工作能及时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工程,推动建筑企业向更深层次发展施工的质量,提高施工单位的信誉度。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先要按照要求进行质量的自检,对于不合格的情况,必须进行返工,直到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为止。其次,对于建筑工程的隐蔽和关键的部分与工序,要及时上报给监理部门验收检查,一定要得到部门经理的同意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最后,在整个工程完成后,需准备齐全竣工验收资料,然后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逐项对已完成的分项和分部工程进行质量的评定。具体来讲,完工后对施工的质量评定就有四个方面,一是施工企业自检自查评定质量,二是监理单位抽查评定质量,三是业主组织检查认定质量,最后申请质量监管单位检测鉴定。
5.总结
总而言之,房建工程质量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安全。而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且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在这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涉及质量控制管理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因此,各个部门要加强非工程质量管理的力度,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真正做好房屋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为人们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总之,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核心是工程的质量,只有加强质量管理,落实质量管理的方法,才能真正保证企业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发安.试论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思考[J].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2(12):188.
质量管理控制篇4
【关键词】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危险因素
当前随着我国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创诊疗的增加以及化疗、放疗等手段的广泛普及,使医院感染有日益增加的趋势[1]。医院感染己经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必须引起极大的重视[2]。进行医院感染的发病因素分析,有助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3]。本文具体调查了医院感染的发病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质量控制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600例,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知情同意。其中男313例,女28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5.34±4.34)岁。
1.2 调查内容
本文调查的内容涉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住院科室、出院日期、诊断方法、***方法、住院天数、入院时血液学检查情况;医院感染情况包括感染日期、感染部位、感染科室与预后情况等。
1.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判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或者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比采用χ2分析,P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情况
经过调查,600例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50例,发病率为8.3%,其中普通外科22例,妇产科11例,心血管内科9例,其他科室8例。
2.2 发病因素分析
我们把调查的内容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与医院感染发病有明显相关性(P
3 讨论
众所周知,在医院管理中,医院感染不但直接影响医疗的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过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不断深化,其质量控制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正逐步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迈进[4]。本文经过调查,600例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50例,发病率为8.3%,其中普通外科22例,妇产科11例,心血管内科9例,其他科室8例。我们把调查的内容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与医院感染发病有明显相关性(P
在感染的质量控制管理中,要保持病室内空气洁净和新鲜,提高患者机体防御能力;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对重症老年患者经常拍背有利于痰的排出。要加强抗生素使用基本知识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提高抗生素使用药敏实验的送检率,从而及时反馈,科室指导临床用药。强化医院环境监测,定期进行物表、空气环境监测,从而从总体上以预防和减少患者感染发病率[7-8]。
总之,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比较高,多与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有关,要积极加强感染质量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伍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3.
[2]吕莉.2010―2012年沈阳市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4):515-516.
[3]胡必杰.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新思路[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8,1(5):257-260.
[4]杨芳.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6(4):88-89.
[5]赵明红.ISO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5-886.
[6]熊莉.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2):81-83.
质量管理控制篇5
关键词:PDCA循环;质量管理;识别;质量控制
1、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1.1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根据质量管理的概念,组织必须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
1.1.1 PDCA循环。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实现预期目标。
1.1.2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TQC即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其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1.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的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
1.2.1 事前质量预控:或称为质量的计划预控,就是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把各项质量职能活动建立在有充分能力、条件保证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
1.2.2 事中质量控制:也称作业活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质量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的控制方式。事中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1.2.3 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以使不合格的工序或产品不流入后道工序、不流入市场。
质量控制的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是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2.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和各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体现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从目标决策、目标细化到目标实现的系统过程。
2.1.1 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识别建设意***和需求,对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系统构成和标准要求等进行策划、分析、论证,为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总目标以及建设项目内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业主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决定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主要依据。
2.1.2 质量目标的定义过程:一方面是在建设工程设计阶段,按照业主的建设意***、决策要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将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具体化,确定质量目标值;另一方面承包商为了创品牌工程或根据业主的创优要求及具体情况来确定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策划精品工程的质量控制。
2.1.3 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过程是在施工阶段,其任务是按照质量策划的要求,把特定的劳动对象转化成符合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
2.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其中,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是可控因素,社会因素存在于建设工程项目系统之外,一般属于不可控因素,通过自身努力,趋利避害。
3、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3.1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总目标是实现由建设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所决定的预期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施工质量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3.1.1 建设单位的控制目标: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3.1.2 设计单位的控制目标:关键部位和重要施工项目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变更设计合理化建议等。
3.1.3 施工单位控制目标:根据施工合同的任务范围和质量要求,通过全过程、全面的质量自控,保证最终交付满足规定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
3.1.4 供货单位的控制目标:对供应产品质量负责
3.1.5 监理单位的控制目标: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等。
3.2 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3.2.1 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及基本内容。施工质量计划应由施工承包企业进行编制。在平行承发包方式下,各承包单位应分别编制施工质量计划;在总分包模式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编制总承包工程范围的施工质量计划,各分包单位编制相应分包范围的施工质量计划作为施工总承包方质量计划的深化和组成。施工质量计划的基本内容一般应包括: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分析;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目标;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确定施工工艺与操作方法的技术方案和施工任务的流程组织方案;施工材料、设备物资等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施工质量检验、检测、试验工作的计划安排及其实施方法与接收准则;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跟踪控制的方式与要求;记录的要求等。
3.2.2 施工质量计划的审批。施工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部主持编制,报企业组织管理层批准,并报送项目监理机构核准确认。
3.3 施工工程中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与作业质量控制
3.3.1 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施工生产要素是施工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包括作为劳动主体的生产人员,即作业者、管理者的素质及其组织效果;作为劳动对象的建筑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的质量;作为劳动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的水平;作为劳动手段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模具等的技术性能;施工环境等作业环境以及协调配合的管理环境。汇总而言,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包括劳动主体的控制、劳动对象的控制、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设备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
3.3.2 施工过程的作业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作业工序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实际质量形成的重要过程。首先要加强自控,作业者能力及其发挥的状况是决定作业质量的关键,其次来自作业者外部的监控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设防和把关的管理措施。为达到对工序作业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加强工序管理和质量目标控制方面应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控制、坚持标准、记录完整的要求。
质量管理控制篇6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质量监督的经验,谈谈怎样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监理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1.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2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4~2.6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5%。
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40mm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1.3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1.4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1.5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难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的变更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3.1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试块。
3.2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
3.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4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
混凝土工程完成且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后,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质量保证资料、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和设计文件、现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与验收。
质量管理控制篇7
项目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的任务。项目质量目标是以总体目标为核心,其本身是一个系统。项目质量控制就是要使系统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工程项目质量包括建筑工程产品实体和服务这两类特殊产品的质量。建筑工程实体作为一种综合加工的产品,它的质量是指建筑工程产品适合于某种规定的用途,满足人们要求所具有的质量特性的程度。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因素和环节管理,使工程项目实施按照一定建设程序,利用有效资源,实现具备一定期望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内容比较广泛,本文仅对工程项目质量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对质量问题处理必须满足基本要求阐述自己的观点。工程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几种:
1.违背建设程序:如未经可行性论证,不做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无证设计,无***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纸施工等。
2.工程勘测设计原因:未认真进行现场勘察,提供线路资料、数据有误;设计考虑不周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3.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施工和管理问题: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造成的。例如:不熟悉***纸,盲目施工,***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不按有关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施工有关知识,施工蛮干;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5,自然条件影响: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雷电、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工程项目不同,针对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处理措施和方法不同,但对质量问题处理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使用要求,施工分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2.重视消除施工原因。这不仅是一种处理方向,也是防止事故重演的重要措施。
3.注意综合治理。既要防止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又要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
4.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了直接处理事故发生的部位外,还应检查事故对相邻区域及整体结构的影咽沙铁道工程企业管理响以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5.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发现质量问题后,应及时分析处理。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质量问题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经分析比较,择优选定。
二、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项目质控制就是要使系统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过程,即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质的形成过程。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对质量形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对其综合考察,才能总体对项目质量客观评价,才能使项目质量得到系统有过程控制。
(一)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对质量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1、可行性研究质量,确定质量目标与水平的依体现“能否做”可行性研究使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技术、经济上和生产布局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做方案比较,从而选择最佳方案作为决策、设计的依使项目的质量要求和标准符合业主的意***,并与投资目标协调,使项目与所在地区环境相协调,为项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和环境。由此可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和设计质量。
2、投资、质量量、进度三者的对立统一,以达到业主最为满意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项目决策阶段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阶段,要能充分反映业主对质量的要求和意愿,否则,决策失误,必然造成质量的低劣。
3、项目设计质量,使质量目标与水平具体化,体现“如何做”项目设计阶段,是根据项目决策阶段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因此,项目决策质量是设计质量的前提。而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等,这些都将决定着项目建成后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由此可见,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没有高质量的设计,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
4.项目施工质量,形成实体质量,体现“做出来”项目实施阶段,是根据设计***纸的要求,通过施工形成工程实体,按照***纸的要求把实物形态的产品“做出来”,所以,设计阶段的质量是施工质量的依据。
5.项目竣工验收质量,体现达到目标与水平的程度。
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是否达到决策阶段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不经过竣工验收,就无法保证整个项目配套投产和工程质量。
(二)对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人、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个方面,事前对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保证项目实施阶段质量的关键。
1.人的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中人的控制,是指对直接参与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人,作为控制对象能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动力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的目的,除了加强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制定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外,还需要根据项目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本着人尽其才,扬长避短的原则来控制人的使用。在项目实施质量控制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律人的素质对质量的影响。
(1)人的技术水平与生理缺陷
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质量的高低,尤其是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都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人来完成。必要时还应对他们的技术水平予以考核。
(2)人的心理行为和错误行为
人由于受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受组织纪律和管理制度的制约,因此,人的劳动态度、注意力、情绪、责任心等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也会有所变化。所以,对某些需确保质量,万无一失的关键工序和操作,一定要控制人的思想活动,稳定人的情绪。此外,应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省事、碰运气、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应从***洽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2、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1)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意义
材料及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项目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项目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项目控制目标和进度控制目标的前提。
(2)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控制的要点
①对用于项目实施的主要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疑问时,应进行补验。检验所有材料合格证时,均须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使用。
②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凡标志不清或怀疑质量有问题的材料,质量保证材料有一点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受工程重要性程度决定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对于进口的材料设备和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应进行全部检验。
③主要材料及构配件订货前宜事先实行公开招标,施工单位应将样品和有关订货厂家的情况以及单价等资料向监理工程师申报,经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建设单位研究同意后方可订货。
(3)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控制的检验方法材料质量检验的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质量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相对照,借以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能否使用于工程中,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质量信息。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四种。
3、机械设备控制
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制定机械化施工方案,应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从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贯彻执行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改良工具相结合的方针,突出机械与施工相结合的特色,使其具有工程的适用性,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具有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4.方案控制
项目实施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往往由于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时,必须结合项目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确保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环境控制
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变化万千的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涉及范围较广,在拟订控制方案和措施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到达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实施是形成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形成最终项目实施质量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对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直到完成项目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工程。项目实施本身又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所以,对实施阶段质量的范围控制,必然涉及到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机、料、法和环等五个方面控制。
质量管理控制篇8
1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管理的意义
以当前实际情况显示,目前在实施各个项目的过程中,具体存在包括成本、进度以及质量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具体实施时,上述三项目标直接决定某一项目是否成功。三者间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影响与制约。所以,在进行项目时,为了促进其进程的顺利性,并且将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升到最高,就直接要求我们将三者间的关系处理好。但是由于三个目标间存在的制约性,因此导致项目在确定目标值之前无法使三项目标全都达到最优。综上所述,在对所有目标进行确定之前,要同时对现存的三项目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类比并考虑目标之间的制约性,进一步达到预想中最好效果,该措施不仅仅可以增加施工单位的利益,同时满足各业主对项目的要求,促进社会效益达到最优。此外,由于当前中国现状的影响,在现实中进行相关招标操作时所采用的方式一般为合理低价中标,但是某些开发商在追求高额利润的过程中,对业主利益进行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并出现严重“偷工减料”现象。例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抗震相关标准,使得楼房部分梁柱过于纤细,其内的配筋不符合规范,存在两个配筋间的距离较为疏松,甚至没有配筋等,直接造成该建筑的各项抗震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买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各种房屋坍塌事故用血淋淋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要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工程质量这个问题。综上所述,工程项目要从始至终严抓质量管理,避免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造成产品质量低下,不但埋下事故隐患,还埋下事后维修维护成本升高、工程项目声誉受损的隐患。
2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
2.1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分项工作同时进行,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现象,同时由于作业人员流动频繁,为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施工作业,需要科学调度和周密安排施工工序,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首先必须增强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控制,在每道工序开始之初,需要对各种会对工程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管控,上述所说因素主要包括机械、材料与工作人员等等。施工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产品质量等各种不同方面的因素。这些所列因素都应该保持在规范范围之内,维持在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水平。其次,增强对各种不同工序的控制。要想有效控制与管理涉及的因素,就必须将其贯穿到施工的整个过程,每一个工序都应有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方能正式开展。如果生产过程中,又发现会对工序产生影响的因素的,也要按相关程序加强控制。
2.2加强成本管理
通常,项目成本管理目的主要为了控制所进行工程项目的具体成本并保证其始终小于该项目的预算。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了项目成本的估计、预算控制及相关编制。同时,除上述目的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目的,即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范围内保证该项目以质量与计划为前提优秀完成。早期的项目工程管理,国内的工程领域在项目成本管理的认知还处于一个非常薄弱的状态,其相关认知还仅仅停留在控制与确认成本这两个方面。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也不断引进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并不断用于实践,使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在项目建设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各行各业对项目成本这一概念的了解不断深入,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
2.3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断调整变更设计方案,就很有可能使得施工工序混乱,工程质量不可控,其施工成本也不断上升。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严控控制设计变更的幅度。其具体的措施包括严格管理设计中的具体内容以及范围,除去大量由于实际情况与客观因素产生的必要变更之外,所有设计一律不允许变更,这样如此就能保证设计过程的稳定性。若产生情况必须变更,就一定要迅速完成工程量与造价增减的综合分析,在经过甲方同意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变更设计。因为设计改变带来的质量问题和工程造价上的波动,就一定要合理小心的对其管理,保证整个项目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
3结语
质量管理控制篇9
【关键词】计量管理;质量控制管理;Access
在计量管理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和被测件检定情况的汇总统计始终是工作的重点,不过,许多计量技术机构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却没有太多的改进,绝大多数仍然沿袭传统的操作方式进行记录。随着设备的不断增多,传统的记录方式会带来很多问题,如效率低下,数据错误,信息滞后等等,这样就会大大影响计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根据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探讨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安全可靠,适合开展计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信息的出错率。
1关于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概述
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主要是围绕质量管理开展的一种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以下几个重点要素:(1)所有工作围绕质量控制开展;(2)该管理系统中融入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如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3)建立以质量负责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集诸多功能于一体。因此,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包含设备、资料、人员等多方面管理,形成了一整套计量综合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使用该系统可以避免传统记录方式存在的问题,减少数据错误,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随着计量管理工作的陆续开展,各项工作量也在不断提升,为了高效处理各种工作,采用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
2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结构
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小型局域网,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数据服务器用来联系各个客户端。该服务器的作用是将所有数据一一进行存储,客户端有权利在该服务器上调用资源。基于Access数据库,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将采取asp+access的手段构建网络和数据库。Access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方便用户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实现数据共享。Access软件是基于C/S基础之上。将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上,就可以进行计量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计量机构中,会存在许多仪器和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鉴定和测试,如此庞大的工作必然会诞生许多数据,通过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完善记录,规范各种资源的管理,满足各种后续工作的需求。由于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结合了工作的实际情况,而且工作核心就是质量控制,因此,使用该系统可以完善质量体系建设,实现质量控制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
2.1数据库建设
普通用户在本系统中无法看到数据库,如果要查看数据,就必须要进行查询。系统的查询设计要结合数据表建立查询窗口,设置查询对象的时候要按照设备的分类严格进行设置,要细化到设备的名称和具体参数、型号规格、送检时间等等,查询对象的设置一般支持许多类型的查询。同时,该系统支持模糊查询,这样就方便用户进一步查到所需要的数据。系统的查询操作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2资料录入
进行资料录入的时候,首先,相关资料可以以文本的形式预先储存在服务器上,存储之后再进行分类,然后用户会根据需求进行查询。第二,通过扫描的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录入。常见的信息种类有设备的鉴定证书、说明书、使用手册、照片、维修记录、检定参数、培训记录、立功受奖等,对这些资料一一扫描,分类储存。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功能较多,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还能进行智能数据统计,为工作人员提供细致有效的数据。与传统的人工统计方式相比,该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大大减少了数据的错误,并通过自动提示功能、设备到期溯源提示、检定员证到期提示展现其强大的实用性。比如,某一设备的有效期即将到期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设备进行检测或者更换,大大减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于使用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人较多,因此必须要确保数据的安全。系统将数据库按用户的级别和权限设定密码,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组别的用户进行职能权限的分配,还要进行加密和保护。这一设定主要是根据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确定的,不同级别、不同职责的人就会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从而做到权限分明。使用该系统可以方便上下级之间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为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3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优势
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数据的错误,有力促进了质量控制的提升。
3.1促进计量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本系统大大促进计量管理迈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了计量器具的动态管理,使计量器具的管理减少不规范的问题,实现数字化管理。同时,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备份,避免因意外原因导致数据丢失。
3.2完善质量体系建设
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大大完善了质量体系建设,加速了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档案,进行审核,对于不合格的资料予以修改。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使问题降到最低点。
3.3提供准确的计量信息
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为人们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计量信息,大大提高了计量准确度和计算速度,减少数据错误,实现计量管理规范化发展。
3.4为科学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提供依据
通过该系统可以查询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对相关的信息有清晰的认识。通过系统还可以了解工作的进度,从而确定工作的进度和重点。系统能够清晰标注资料、仪器设备的情况,有助于科学安排工作,减少出现纰漏的可能性。
4结束语
通过了解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优势不难发现,计量管理的工作质量正在不断提高,同时变得更加规范。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摆脱了人工操作存在的不足,给计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减少了很多错误。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控制,便于上级及时了解工作情况,有助于进行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潘德祥,张进,王瑞宝.计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12(06):42-43.
[2]冯磊,李培松.远程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电子测量技术,2010(03):13-17+31.
[3]严冬松.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工业计量,2005(05):20-21.
质量管理控制篇10
关键词:工程质量;质量控制;失控成因;失控管理。
一、工程质量的含义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工程是国家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与广大城市人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 直接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
工程质量是指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基础设施、 市容和环境卫生、 园林绿化设施工程的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工程特性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 法规、 技术标准、 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的综合要求的能力之总和。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工程质量失控的成因分析
1、建设单位不能明确责任
首先,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阶段对各专业扩大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纸的审定不够重视。建设单位将对设计方案进行的审定和讨论只限定在建筑专业,只审定建筑立面形象、平面格局、使用功能。而不去审查涉及各专业的配套设施及满足使用要求,施工***设计完成后,往往造成各种设施不配套、设备位置设置不合理等等,造成使用功能上的不便。其次,现场工程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一味照***施工,***纸中明显不合理的内容没有及时纠正,使一些设计失误转变为工程质量隐患。一般来说,严格按***施工, 使工程实现设计要求是正确的,但当***纸中出现明显的设计不当,及时提出和做必要的洽商变更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随意签定洽商变更致使质量失控。一般来讲,得当的洽商变更应该是施工***设计的一种完善和补充,是完善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建设单位只顾满足局部使用要求,对设施系统的技术要求不够重视。
2、项目设计不合要求
施工***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依据,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纸的设计质量往往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项目设计是工程建设之魂,是工程建筑的基础环节,对工程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业主对工程设计的干预,使得有些设计根本不符合行国家技术标准。首先,设计中各专业会审深度不够,未能实现专业间的很好配合,使得施工中各专业***纸相互矛盾。其次,***纸中对建设单位有特殊要求部位的做法缺少认真的技术处理,只按一般常规做法对待而引起质量问题。再次,设计思想陈旧,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日益提高的使用要求,一个工程项目应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这是衡量建筑功能的基本标准,所以要求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也应随之改进。
3、项目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首先,施工前审***不够认真细致,无法深入领会施工***的设计意***和技术要求,不能及时发现***纸中存在的问题,以至形成施工错误。其次,施工检查制度管理不严,尤其对于隐蔽工程,如不严格履行验收手续极易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严格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制度,未经检查验收之前坚决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再次,对建筑材料、制成品进场把关不严。工程质量实质上是设计质量、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的综合,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建材质量堪忧。建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建筑工地在用建材产品存在严重问题。甚至对某些有特殊施工要求的材料不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尤其在初次使用某些新材料时更是如此。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建材厂家、建材品牌繁杂不一,一旦使用不合格材料将引起严重后果。
4、项目监理不到位
监理的责任是“三控两管一协调”,即控制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工期;管理合同和信息;协调参建各方关系。但实际上一些工程的监理工作很不到位,未能发挥应用的作用。由于监理人员本身的素质不高,或业务水平低,责任心差,或为保“饭碗”对业主和施工方不规范行为姑息迁就,这样就造成监理不监或监而不理,给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
三、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1、建设单位要认真负责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实施的发起者与组织者,是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的基层单位,建设单位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建设是做好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的基础。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强调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以上都是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措施。
2、建设单位要做好项目设计
施工***设计质量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和投资成本关键的因素。首先要制定出详实的规划任务书, 项目立项前必须充分论证项目的功能、用途、环境和效益的各项指标; 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过程应充分考虑项目的使用要求、工艺配套设施,以供设计人员具备明确的设计依据,使项目设计更合理、更适用。其次,必须通过公开招标选择设计质量好、信誉高、收费合理的设计单位来承担设计; 再次,对扩初设计应进行充分论证, 聘请专家专题研讨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是切实把好施工***的审查和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在工程施工阶段频繁的变更。因此, 建设单位应尽可能给设计单位较充足的设计时间, 使设计***纸做到合理、细致并且各专业协调。提高设计质量, 减少施工阶段的变更, 对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项目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主要过程,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人员除加强工程本身的质量检查工作外,还应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是否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从建筑材料到施工工艺严格把关,不留质量隐患。在施工过程中, 管理人员必须会同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纸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工程的重要部位要实行“旁站”监督管理。对其他分部、分项工程, 应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查, 对不合格的应坚决返工, 不能返工的及早采取补救措施, 并做好详细记录, 以便在竣工后作为结算或反索赔的依据。对工程变更签证要做到及时准确, 督促施工单位对变更事项做到日清月结。对变更工程量和价款的确认, 应由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进行, 防止偷工减料, 保证工程质量。要建立变更签证审批制度, 按投资额确定项目变更审批额度。对工程量比较大的变更项目, 须经******集体讨论审议确认, 以防止变更失控而导致投资增加。
4、做好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管理的最后环节,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管理的阶段。尤其设备、电气安装及装饰工程往往发生较多的质量弊病,必须严格竣工验收检查制度,不合格的坚决返工,不留漏洞。
5、规范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必须做到科学和规范性,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必须按规范做好项目的报批、报建和招投标工作, 办齐三证一照。建立健全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从而有效地按投资概算控制项目成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成本的高低和进度的快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的选择自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而选择施工单位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依法进行招投标。建设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