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监管论文

分类监管论文第1篇

对***策性银行应实行分业监管

***策性银行于1994年先后成立,当时是根据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将***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进行分离,由***策性银行按照国家产业***策、外贸***策、粮油棉***策、区域发展***策等的要求,在各自特定的业务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策性银行的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作为银行监管部门,必须敏锐地洞察和熟知这些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思路。因此,对***策性银行监管的关键就在于分业监管,即根据其业务***策性强度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监管。例如,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运用分***策性和商业性两块,两块的***策性强度和风险程度都不同,对其监管就不能按同一标准进行。其中,***策性贷款又可以细分为指令性贷款和指导性贷款,两者在***策性上也是有所区别的。指令性贷款如果出现了风险、形成了损失,属于***策性风险,对其监管主要是合规监管,即监管的重点是银行的业务合规性,有无违规操作等。指导性的贷款如果出现了风险、形成了损失,则属于经营性风险,对其监管主要是风险监管,即监管的重点是看银行是否做到了审慎经营、有无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

对国有商业银行应实行尽职监管

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突出的问题,究其根本就在于“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问题的根源又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关系扭曲。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关系中,一是与***府的委托关系,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委托关系,层层委托、层层的关系,形成了超长的委托链。委托人对人的约束和控制力逐级弱化,很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良贷款二次剥离就是委托关系扭曲的典型例证。

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监管的关键就在于尽职监管,即把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高管人员尽职情况作为监管的重点。这里所说的尽职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的高级管理层向董事会、投资者尽职的情况;第二个层次是国有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高管人员向其上级行尽职的情况;第三个层次是国有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向高管人员尽职的情况。银监会已经制定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尽职指引》,还将研究制定《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工作尽职指引》和旨在加强对高管人员尽职监管的《商业银行高管人员履职情况评价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监管的重点,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逐一进行对照,检查其高管人员和工作人员是否都按要求尽职。

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实行超速监管

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内控机制方面相对要好,但在其粗放式的快速扩张过程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造成风险管理力度的减弱,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并使得这种快速发展呈现出波动性较大、跳跃式增长的特点,同时金融资源的有限性也决定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不可能长久的。

因此,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的关键就在于超速监管,即将发展速度超出正常速度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监管的重点。超速监管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而是为了防止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盲目超常规的扩张中积聚风险,从而保证其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对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等监管要求的超速发展,不仅不加以限制,还要为其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对不符合监管要求的超速,则不仅要限制其发展,而且要对超速发展造成风险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严格追究其超速责任。

对城市商业银行应实行法人监管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整合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成立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城市商业银行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公司治理机制和由此而带来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最突出的几个表现:一是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不作为;二是高级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因此,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的关键就在于法人监管。这里所说的法人监管,并不意味着只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进行监管,而是要通过监管,帮助和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真正建立起“三会一层”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监管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按照《公司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要求,完善其公司治理机制;二是由银行监管部门制定考核办法,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三是坚持城市商业银行总行、支行的两级管理体制,强化总行对支行的扁平化管理,以减少机构层次和管理成本、减少信息失真和衰减、提高科学决策的效率。对农村信用社应实行大户监管

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在于资产质量差、经营效益低、历史包袱重、内部控制弱、经济案件多发、操作风险严重。但在这些问题当中,当前最需引起关注的还是“垒大户”问题。所谓“垒大户”就是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放主要集中在个别或少数大户身上,“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违反了风险分散的基本规律,造成的后果也十分严重。

因此,对农村信用社监管的关键就在于大户监管,即把监管重点放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大户、投资大户、融资大户上。大户监管的主要内容:一是要严格执行单户贷款比例管理,县级法人社组建以后,每个社都要根据资本金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单户贷款的限额,并确保不得突破,对购买国债、资金拆借业务也要确定一定合理的比例;二是大户监管的侧重点不同,在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业务中,侧重对其资金运用的大户进行监管;在贷款大户、投资大户、融资大户中,侧重对贷款大户进行监管;在贷款大户中,侧重对投向非农业生产的贷款进行监管;在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中,侧重对大户贷款的合规情况和授信尽职情况进行监管;三是在做好大户监管的同时,要提倡农村信用社资金不离土、不离乡,树立“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提高信贷支农意识,适当放宽小额农贷条件,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改善金融服务,为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贷意义十分重大,既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分散信贷风险、扩大收入来源、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农民通过贷款不断扩大生产提高收入、增强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对信托投资公司应实行产品监管

近年来,相对于信托公司的其他业务,资金信托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自从2004年在上海发生了“金新信托”偿付危机的事件后,资金信托产品的风险性也一直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投资人对于信托产品不甚了解,而在已发行的信托产品中绝大多数是通过银行进行销售,投资人之所以购买是因为把信托产品当成了银行或信托公司发行的债券,对信托产品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信托投资公司因监管法制建设以及内部管理的欠缺,进行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在发行信托产品时刻意减少信息披露、有意识地模糊风险和违规承诺收益保底等。

因此,对信托投资公司监管的关键就在于产品监管,即重点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资金信托产品进行监管。产品监管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信托产品资金使用方向上的监管,严格控制信托产品将资金运用在房地产等盲目投资和过热行业,严格控制发行异地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严格控制信托投资公司突破产品计划、扩大资金规模,严格控制信托投资公司的关联交易,防止信托投资公司将信托产品资金通过关联交易进行挪用;二是规范资金信托产品的营销宣传和风险提示,根据有关规定,信托产品不得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和其他公开媒体进行营销宣传,不得承诺收益保底等,在严格遵守规定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应要求信托投资公司在其产品介绍中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三是加强监管方和被监管方的“透明度建设”,通过信息披露和宣传讲解,逐步普及信托业和信托产品知识,强化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

对资产管理公司应实行程序监管

资产管理公司的问题主要是在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违规问题。在不良资产收购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审查把关不严,致使一些不符合剥离条件的贷款被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金融债权难以落实;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存在违反程序、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的现象,致使部分资产被低价处置,造成国有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

因此,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的关键就在于程序监管,即监管的重点是看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的程序是否规范。程序监管的内容:首先,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公司从收购、评估到处置等各环节的法律法规,为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管提供法制保障,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健全资产管理公司相关的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流程,做到有章可循和程序化操作;第三,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强化不良资产处置中资产评估工作,严格执行先评估后处置的程序,不得逆程序操作;第四,规范不良资产处置程序,在完善竞标、拍卖等处置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方法;第五,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高管人员和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管,切实防范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道德风险”,确保把国有资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对邮***储蓄机构应实行分账监管

分类监管论文第2篇

我校在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面,采取了分层分级的监管机构,首先学校、院系级、专业教学部三级管理部门,执行着决策与宏观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等功能。我校由学校教务处质量管理科牵头成立校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督导组,在院系下同时设立院督导组,对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个过程起到监督和评价作用。成立了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学校管理规定与要求、论文相关工作的决策、决议等。成立了论文评议委员小组(包括有开题评审组、盲评评审组、答辩评审组、答辩委员会和评优委员会),主要负责论文的盲评、答辩、终评和评优等指导和决议工作。成立了论文工作组,主要负责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的布置与实施、总结等。

2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与机制体系

2.1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与管理规范

我们编制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手册中明确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导师互选办法和程序,开题、评审和答辩,以及各阶段提交资料时间安排与规定等,明确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和这种资料格式规范等。该手册对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起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指导性作用。

2.2强化实践教学课堂内外兼修,提升学生科研水平

我们为了提高体育类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能力,在***关于本科课程设置要求下,最大限度地开设科研能力培养方向课程,如《科研与方法》、《统计学》、《评价》、《办公自动化》等,还开设了课外实践课程《信息存储与检索》、《方案设计》等,这课程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集料收集整理、方案设计、撰写等毕业(设计)论文诸多环节贯穿于其中。

2.3完善机制,论文实施教评分离制度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和答辩采取教(指导)与评价分离制度,做到在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导师完全回避制度。在评审阶段,我们采取统一盲评。答辩也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同时在答辩时不能让答辩委员知晓导师信息,答辩没有通过的学生,则须修改后进入第二次补答辩。

3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管与防范体系

3.1论文质量的前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前期监控、管理与防范是指监控和防范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之前的一些工作开展情况。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前期工作都是在大学生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主要有导师遴选、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撰写以及开题等工作。为了确保导师质量,我们规定只有高级职称和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讲师才有资格申请担任指导老师,再由论文工作领导组对导师资格、科研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遴选合格导师。遴选合格的导师与学生进行导师互选。每年11月份由导师指导学生选题,确定题目报评议委员小组评审,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论文工作组、学院督导和学校督导审查备案。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需修改者,须提出申请报批方可。导师按照要求下达任务书,并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撰写,每年12月份由4个评议委员组成小组进行开题报告会,开题通过者备案,未通过将进行再次补开题。

3.2论文质量的中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中期监管与防范是指开题之后到提交盲审论文之前,这阶段对论文题目更换、导师更换、撰写过程等情况的监控、管理与预防性防范。很多高校开题之后,学生离开学校疏于管理,造成论文无法按期保质完成。我院在次年3~5月份要求学生必须回校,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除了指导记录外,还实行每天学生指纹签到打卡制,杜绝代签虚报到校情况。按规定时间提交论文第一、二稿和定稿到工作小组处,每阶段稿件由评议小组审核,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撰写工作。对出现签到缺席4次(8学时)和未按时提交论文稿件者,只能参加补盲评和补答辩。在整个过程中做到环环相扣与监控。

3.3论文质量的后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后期监管与防范是指论文的盲评和答辩等情况的监控、管理与预防性防范。校督导和院督导全程监督个环节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学院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完成本阶段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盲评和答辩工作安排,评议委员负责具体盲评和答辩的评审以及评优。盲评和答辩均采取集中评审、导师回避制度。在盲评和答辩过程中控制委员间分值差<10分。除了答辩不通过外,其余每组末位2位论文采取末位集中评议淘汰制,实现组别间答辩标准尺度把握差距的最小化。

4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风险防范与监管的评价体系

4.1建立四阶段论文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层层把关的、由导师、盲评、答辩评审、评议委员(终评)等四阶段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每个阶段评价标准不一样,考查学生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角度不一样。在某一个阶段评价不合格,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将反馈评价意见给学生和导师,学生根据意见,结合自己论文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再次提交评审,如果第二次评审仍不合格,不再进行后面阶段评审,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将不予以合格。在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每个阶段分值比例为导师占20%、盲评40%和答辩评审40%。评议委员(终评)不占具体分值,但是评议委员(终评)为最终审议,也有评议分值和修改分值的权利。

4.2建立论文质量管理监控评价体系

分类监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食品监管;文献述评;中国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我国消费者对视频的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减少了对不安全食品的需求,增加了对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对食品的关注也由数量保障向质量安全方向转变。我国虽然采取了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措施,但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相当严峻,食品安全监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研究分析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总结我国在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使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少走弯路,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学术界对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从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契约理论等视角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四个主要问题:为什么监管(监管的原因)?由谁监管(监管的主体)?监管什么(监管的对象)?如何监管(监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这些主要研究可分为三类:

1 第一类研究

第一类研究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理论和市场失灵等相关理论,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刘宁(2006),李瑾(2010)等认为食品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食品产业链中,生产要素供给者、生产者、加工商、销售商、消费者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健全***府信息监管体系、信息传播体系、搭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以及实施信息追溯和预警制度来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全程监管,以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李***鹏,傅贤治(2007)认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失灵导致的,因此必须进行***府监管。***府监管的目的是修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减少市场经济运作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廖卫东(2011)通过构建食品生产厂商和监管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模型,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监管者事前不积极而事后视情况监管,导致造假过度以及事后监管过度,降低了监管效率。刘亚平(2011)从***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食品监管目前的困境,认为我国有限准入的市场理念使监管者将发证看作是监管的主要途径,同时,以大企业标准设立的过高准入标准下,监管者将大量精力投放于围堵无证生产经营活动,获得许可进入市场的厂商缺乏有效监管,再加上低端市场的广泛存在诱发厂商的机会主义行为,监管者陷入"管不胜管、防不胜防"的困局。破解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局,不只是监管机构撤并的问题,更要重构***府与市场的关系。

评价:这类研究虽然借助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我们认识目前我国食品监管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鉴于这些西方理论产生于西方较为完善的市场、***府和社会管理条件下,在我国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平衡,食品行业集中度较低的特殊性,其还不能完全解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

2 第二类研究

第二类研究主要针对国内食品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对监管方式、监管主体、监管部门协作、多元化监管体制等进行了研究。聂拥浩,颜海娜(2009)利用威廉姆森的契约理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合作进行了分析,认为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一个需要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治理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的公共问题,有效的监管机制就是如何提高各部门之间协作,建立信任和公平,从而减少交易费用,降低风险的治理结构问题。刘亚平(2009)认为我国食品监管经历了从行业管制向社会管制的变迁,同时,***府一直尝试通过调整主管机构和设置综合协调机构来解决管制机构重叠冗余的问题。但一再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自上而下的监督和横向监督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跳出原有的改革设计,引入公民监督。刘文彬(2009),苗建萍(2010)基于《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设计的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引入第三部门协管和社会公众媒体监督,组建大监管体制。肖兴志等(2010)以我国食品监管环节存在的 "中央监管机构--地方监管机构"以及"地方监管机构--食品企业"两个层次的委托关系为基础,分析了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内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级监管机构与食品企业各方利益不对等,提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应该从明确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崔卓兰等(2010)传统以强制为基础的单一监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严重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在服务型行***场景下,应该探索多元主体参与、非强制性、更多融入专业技术与激励机制的多元监管方式。

评价:这类研究着重从监管职能部门的设置、权责分配、部门间协作、监管模式等方面对改进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进行了探索,但研究基本是从某一个角度抓住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缺乏对监管职能的综合系统分析。食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总体监管思路,***府、企业、社会和消费者角色定位,监管机构设置与协作,食品问责制完善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

3 第三类研究

第三类研究主要介绍国外发达国家食品监管的经验,总结和比较他们成功的监管经验,并以此为参照分析我国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比较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监管机构设置、权责确定、协作机制和相关的监管法律体系等。

陈松等(2007)概述了欧盟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背景和发展状况,总结出欧盟食品安全体系在管理体制、科技支撑、监测手段、控制措施和配套制度与标准等方面的五大特点。孙杭生(2007)介绍了美国主要由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环保署和其他民间机构组成的分工明确,协调运作的联邦、州、地方三级监管网络,以及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等方面的经验。任智华(2010)介绍了日本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王兆华(2004),王中亮(2007),陈卫康(2009),李刚(2010)分析了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特征,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实现由人治监管向制度规制转变,由数量型监管模式向质量型监管模式转变,建立起三权互相制约的监管体制。锁放(2011)通过比较各发达国家不同的机构设置得出结论: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而我国的特有国情导致我国要建立以品种划分的分散型监管模式,借鉴发达国家食品监管机构的设置和各部门职责协作,对我国监管机构设置和部门间关系的协调机制进行了探讨。

4 结语

关于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的研究,提供了国外比较成功的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通过比较研究,能够更清楚地认识我国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但这些研究在介绍经验的同时,对这些经验适用的***治、经济、社会环境分析较少,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食品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等多方的配合协调,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锁放.从比较法的角度谈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完善[J].特区经济,2011(6).

[2]李静.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有效性分析--基于对中国奶业监管的考察[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刘亚平.中国式"监管国家"的问题与反思:以食品安全为例[J].***治学研究,2011(2).

[4]廖卫东.我国食品行业事后监管失灵的博弈分析[J]. 当代财经,2011(2).

[5]苗建萍,熊梓杰.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大监管体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6]李刚.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借鉴与我国监管框架的构建[J].农业经济,2010(10).

[7]李瑾,杨利琼,秦向阳,丁萌.信息不对称与食品安全监管策略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9).

[8]李***鹏,傅贤治,基于市场失灵的食品安全监管博弈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7).

[9]任智华.日本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分析[J].农业经济,2010(6).

[10]崔卓兰,宋慧宇.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多元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1]肖兴志 胡艳芳.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机制分析[J].中南财经***法大学学报,2010(1).

[12]刘文彬.论健全综合性食品安全监管系统[J].消费经济,2009(10).

[13]陈卫康,骆乐.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及其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09(8).

[14]刘亚平.中国食品监管体制:改革与挑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15]陈松,叶志华,王敏.欧盟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10).

[16]孙杭生.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措施[J].生产力研究,2007(1).

[17]王中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07(12).

[18]王耀忠.外部诱因和制度变迁: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解释[J].上海经济研究,2006(7).

[19]王耀忠.食品安全监管的横向和纵向配置--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20]王兆华.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7).

分类监管论文第4篇

【摘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实现卫生监督行***相对人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作者从卫生监督行***相对人档案整理规则、建档和管理流程入手,介绍了镇海区卫生监督所行***相对人档案管理模式,并进行了优势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行***相对人 档案 管理模式

卫生监督行***相对人档案是卫生监督机构综合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主要职能活动的真实记录,加强这类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是深人发展卫生监督事业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根据《浙江省卫生监督行***相对人档案整理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镇海区卫生监督所结合实际,建立了辖区内的卫生监督行***相对人档案管理模式,现介绍如下,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1基本情况

1.1镇海区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

镇海区卫生监督所负责辖区内6个街道(镇)的卫生监督***工作,目前共有在职职工36人,其中一线卫生监督人员26人,共设5个科室:办公室、综合监管科及三个分所。办公室主要负责***、***事务的综合管理;综合监管科下设发证窗口,主要负责业务工作的综合管理,包括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统管和指导工作,全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化妆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卫生、传染病卫生及消毒产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分所主要负责管辖街道(镇)内的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并配合综合监管科完成其它类别卫生的监管工作。该所对监督员实行网格化、责任制管理,一名监督员包干负责一定数量行***相对人的监管工作。 论文

1.2镇海区卫生监督行***相对人基本情况

目前,镇海区共设6个街道(镇),区域面积246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根据卫生许可(申报)数据统计,至2008年6月30日,有效卫生监督行***相对人共7500户,其中食品卫生类5678户、公共场所卫生类1198户、生活饮用水卫生类5户、职业卫生类359户,放射卫生类16户,医疗机构卫生类253户。

2卫生监督行***相对人档案整理规则

2.1归档范围

镇海区卫生监督所依法对行***相对人进行行***许可、监督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表、磁性载体、电子文件等历史记录。凡是反映行***相对人管理的行***许可、变更、延续、复核、日常监督管理、不良行为、注销等活动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该所制订了详细的《行***相对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2.2归档要求

2.2.1归档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能齐全、完整地记录对卫生监督行***相对人管理的全过程。

2.2.2纸质文件材料的纸张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字迹材料必须使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等符合档案要求的耐久性材料。如原件为圆珠笔字迹、传真件、复写件等有不耐久性字迹材料的,应复印一份附在原件后作为一份材料一并装订,且应编页号,并在复印材料正上方的空白处写上“复制件”。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2.3归档文件材料不得带有普通钉书针、回形针等易腐蚀的金属物,应去除后归档。

论文联盟

2.3保管期限

卫生监督行***相对人档案的保管期限以申请单位的有效期为准,一般在申请单位歇业满五年后,即可销毁。

2.4归档时间

卫生监督行***相对人的文件材料处理完毕后,各科室(分所)应及时收集、整理,当年的所有文件材料最迟应在次年一月底前归档,具体时间为:(l)行***许可、变更、延续文件材料应于卫生行***许可出证之日起二个月内归档;(2)复核(年检)、注销文件材料应在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归档;(3)监督管理活动的文件材料应及时收集,可按年度整理,最迟应在次年一月底前归档;(4)不良行为文件材料(即不良行为登记卷目录及行***处罚决定书复印件)自结案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资料收集和卷目录登记工作,次年一月底前完成组卷归档工作。

2.5归档方法

2.5.1卫生监督行***相对人整理成相对***的保管单位,行***相对人的管理文件材料按照卫生许可证发放,建立一证一档,职业危害企业按申报建档,建立一户一档。若一个行***相对人有多种监督类别,按许可证分别建档。一个行***相对人档案可以整理成一盒或若干盒,如多盒应排列在一起,并在档号后编上分号,如:***一1、。。。月。 作文 /zuowen/

2.5.2一个行***相对人档案分别由行***许可(申报)、变更、延续、复核、日常监督管理、不良行为、注销共七类的若干卷组成(以下简称七类)。以同一年度下每一类的文件材料为一卷(件)整理归档。

2.5.3档号编制

2.5.3.1制订全宗内行***相对人档案的各类代码:(1)10种卫生监督类别分别用“01”一“10”代码表示;(2)6个街道、镇(即地区)分别用a、b、c、d、e、f代码表示。

2.5.3.2各类行***相对人档案,档号由“监督类别及地区号一案卷号”组成,“监督类别及地区号”填写监督类别与地区的组合代码,一个监督类别同一地区的档案编一个流水号,如“ola一0015”。

2.5.3.3档案编制流水号时,按照许可(申报)的时间顺序(如时间相同按照许可证号顺序)排列、编号。

2.5.4目录编制

2.5.4.1行***相对人登记档案目录。包括档号、行***相对人名称、行***相对人地址、许可证号(或申报号)、发证日期、注销日期、备注七项内容,为便于分别检索、统计食品卫生中餐饮业、生产加工业、自制零售业、食品经营业的行***相对人档案,要求在“备注”栏中填写相应类别的代字:餐、生、自、经。

2.5.4.2盒内目录。盒内目录分总目录和分类卷目录。 毕业论文

2.5.4.2.1盒内总目录。包括件号、内容、日期、页数、备注五项,放在盒内文件材料的最上方,在该年度资料整理装订完毕后填写。每盒编一个流水件号,并按年度一类别排序填写,同一年度按照“七类”的顺序,产生几类文件材料依次填写,没有文件材料的类别不用填写。

2.5.4.2.2卷目录(即件内目录)。卷目录放在该卷文件材料的最上方,根据“七类”卷的性质不同,项目设置有所区别,“不良行为登记卷目录”包括序号、处罚文号、案由、起止日期、违法事实、处罚决定、备注七项内容,其余“六类”卷目录包括序号、文号、文件题名、日期、页号、备注六项内容。在各类卷目录右上方设置档号章,包括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号四项内容。同一年度每一类的卷内文件材料应将结论性的放在前面(如许可核准单),其余按文件材料依次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编序号。

分类监管论文第5篇

【关键词】质量安全 质量监管 产品分类

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强化***府的质量监管作用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它一般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标准以及认证制度等来实现。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不同产品的安全性各不相同,其监管需求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应在产品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依据产品特性实施有效的分类监管和必要的宏观调控。

一、基于质量监管的产品分类的必要性

1、产品分类是实施分类监管的基本前提

分类监管是产品质量监管的模式之一,其核心内容是根据产品特性与安全风险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目的在于更好地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要实施分类监管,首要的问题就是按照分类监管要求并结合产品的特性、安全风险程度以及所需监管程度来对产品进行分类。没有对产品的合理分类,分类监管的实施就失去了基本前提。

2、产品分类是选择具体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

在产品监管过程中,产品监管措施的选择对监管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必须要有针对性。只有对监管产品的特性与安全风险有了充分的认识与把握,监管措施的选择才可能与产品的特性及其监管需求保持一致。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以及安全风险程度来对产品进行分类,进而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监管措施,以提高产品监管效率。

3、产品分类是完善分类监管体系的内在要求

监管体系是产品监管实施的组织保证,要实施分类监管,必须构建完善的产品分类监管体系。完善的分类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与产品分类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组织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以及激励体系四个层面,其基本要求是产品监管部门的职责界定要清晰,分工要合理。按照产品特性、安全风险程度以及监管需求对产品进行分类,有利于明晰不同类别产品间的界限,突出分类监管的重点。这与完善分类监管体系的内在要求相一致,也是产品分类的实用价值所在。

二、我国基于质量监管的产品分类现状

1、分类目的单一

通常来说,基于质量监管的产品分类多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产品的安全信息,而了解产品的安全信息只是监管需求的一个方面,对产品信息的关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产品监管措施上。因此,分类的目的必须超越简单的以传递安全信息为旨归的模式,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对各种各样监管需求的满足。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多数的行业与产品监管部门对产品的分类常常只考虑到了本行业或本部门最一般的需求,而忽视了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监管层次与监管需求的多元化。

2、分类界限不清

与产品分类目的相对单一的状况相比,当前产品分类的依据和标准则存在逻辑性不强、界域不清晰的问题。许多产品进行分类后,不仅在某一分类标准下同级之间各个类型的内容彼此交叉,而且上下层级的关系难以厘清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例如,根据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消毒产品生产项目分为消毒剂类、消毒器械类、卫生用品类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类。理论上,消毒产品与外用药品有着严格的界限:一个不起***作用,一个起***作用;一个是抗菌抑菌的消毒防护用品,一个是用于人体特定部位的外用药品。但在现实生活中,要把卫生用品类与外用药品很好地区别开来则存在较大的困难。

3、分类标准***

产品分类标准化是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基于质量管理的产品分类标准相对***,使得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不能接轨,国内各类产品的分类标准也不能很好地兼容。以农产品为例,我国目前仅制定了137种农药的477项残留限量标准,98种兽药的658项残留限量标准,还有391种农药、155种兽药没有残留检验方法标准,这一状况给中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很大阻力。此外,《农产品质量法》把不得销售的农产品分为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农产品和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等五种类型。尽管如此,但由于目前中国的农业化学品残留标准在残留设限数量和设限标准上与国际标准都存在差距,使得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仍有较大难度。

三、基于质量监管的产品分类

1、产品分类的理论依据

(1)产品风险管理理论。产品风险是指由产品质量损坏对人身、财产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损失,而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产品质量风险产生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生产者更了解产品的质量,并可以利用这种不对称性降低质量等级,对产品质量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随着产品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双方关于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加深,而市场本身难以解决,需要***府介入即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产品质量风险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质量损坏对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失,另一个是产品质量损坏的可能性或概率。不同产品的质量性能相异,其损坏造成的人身伤害就不同;产品的价值存在区别,其损坏带来的财产损失自然有所不同。所以,不同产品发生损坏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不相同。不同产品发生损坏的可能性也不相同,这是由不同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差异造成的。按照产品质量风险的大小,可以将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别,使得产品质量风险与监管收益相匹配,提高监管效率。

(2)***府规制理论。经济学的规制理论认为,规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规制和社会规制两种。经济规制主要是以控制市场主体的利润、规定价格、市场准入或使用特殊资源作为主要的规制手段。而社会规制则是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节约利用资源、制定生产和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标准以保护劳动者,限制销售者通过广告或其他传媒给消费者提品信息的范围,建立保护购买者的法规,以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歧视等。这两种类型的规制一般是通过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标准、认证制度等方式实现,并深刻地影响着市场上的价格、成本、质量、竞争策略和经济资源的配置。产品规制与市场主体规制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所以市场主体规制也必然地反映到产品规制之中。不同产品,其市场结构、外部性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相应划分其类别,并实施不同的规制。

(3)***府监管效率理论。监管效率的实际含义是对监管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所有的成本和收益都用货币数量来表示,其中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估算间接成本,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安全收益、健康收益、环境收益等。成本―收益分析能够帮助***府监督和控制监管机构,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委托―模型。***府作为委托人,监管机构作为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人可以违背委托人的意志谋取利益;委托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条件,就是要求人实施成本―收益分析。进一步看,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其进行监管的成本和收益是不相同的。本文将被监管的产品划分为4类,即一般产品、重点产品、特殊产品、进出口产品。***1表示了***府监管的成本与收益,横坐标代表监管成本C,纵坐标为监管收益R。MC1、MC2、MC3、MC4依次表示4类产品的边际监管成本,MR1、MR2、MR3、MR4分别代表4类产品的边际监管收益。***府为取得监管效率的最佳状态,必须要让边际监管收益MR等于边际监管成本MC。***府对于一般产品、重点产品、特殊产品、进出口产品监管的最佳投入点,依次位于***1中的点E1、点E2、点E3、点E4。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府监管投入的最佳点并不相同,所以要提高监管效率,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类监管。

2、产品分类的原则

(1)与产品安全风险相结合原则。产品监管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其安全风险,因此基于质量监管的产品分类需要遵循与产品安全风险相结合的原则。在产品分类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产品安全风险的复杂性,即产品安全风险不是单一的,它包括产品自身损坏的可能性或概率以及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的人身或财产上的不确定性损失。二是不同产品自身发生损坏及其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并不相同,它与产品的市场集中度高低、产品的需求量大小、产品的专业化程度高低等方面有一定关联。

(2)与产品监管效率相结合原则。能否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产品质量监管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基于质量监管的产品分类还要遵循与监管效率相结合原则。产品分类与产品监管效率相结合,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有利于监管本身的投入产出率的提高,监管投入产出率越高,监管效率就越高。二要有利于产品所要求的监管技术的供给,因为产品特性与安全风险程度不同,其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即最佳监管投入点也会存有差异,不同产品所要求的监管技术的种类与含量也会各不相同。

(3)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而且全球市场的广度不断拓展、深度继续推进,一体化的市场需要一体化的市场监管。从当今情况看,国际产品市场监管的主流已经转向分类监管,作为WTO成员,中国基于质量监管的产品分类有必要也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

3、产品的基本分类及其特征

根据产品质量风险程度及其对监管的需求,同时结合国际产品监管发展趋势,本文将产品划分为一般产品、重点产品、特定产品和进出口产品四类。鉴于进出口产品单列,这里只对前三种产品展开论述。

(1)一般产品的界定及其特征。一般产品包括玩具类、儿童产品类(不包括玩具,这两类又经常合为一大类)、家用产品类、户外用品类、运动娱乐产品类和专业产品类。这类产品的安全性能比较稳定,但存在对人体健康与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其具体特征包括:产品的特性被普通使用者了解的程度比较高;产品的使用对环境的要求较低;产品的质量风险对人体健康与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危害程度较轻。

(2)重点产品的界定及其特征。重点产品包括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低压电器、开关、重要计量器具、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劳动安全保障产品、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重点产品的安全性能不太稳定,且存在对人体健康与人身、财产安全产生较大危害的可能性。其具体特征包括:产品的特性不易被普通使用者所了解,其使用需要经过产品生产者对其风险进行专门提示;产品的使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特定产品的质量风险对人体健康与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危害的程度比较高。

(3)特定产品的界定及其特征。特定产品包括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化妆品、危险化学品、农药、化肥、易燃易爆品等。这类产品的安全性比较差,存在直接对人体健康与人身、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危害的可能性。这类产品的具体特征包括:产品的特性几乎不被普通使用者所了解,需要产品生产者对其风险进行专门警示,且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产品的使用对环境具有特殊要求;产品的质量风险对人体健康与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危害程度比较严重。

(注:本文系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产品分类监管体系研究与构建”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郑红***:中国产品质量的综观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 苏志明:质量技术监管管理[M].综观计量出版社,2003.

[3] 福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

[4] 席涛:***府监管影响评估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5] 陈贵松、黄秀娟:森林旅游产品的分类、特征及开发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3(6).

[6] 王艳平:温泉洗浴旅游产品的分类及其开发方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7] 谢秋慧、李晋、刘俭:轻纺产品分类管理监管模式探讨[J].检验检***科学,2006(1).

[8] 孙志国:我国产品质量监管问题研究:一个法经济学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6.

[9] 方上浦:分类监管与激励性竞争[J].外汇与管理,2001(11).

[10] 张俊国:产品的分类标准及其对我国公用事业改革的借鉴[J].******干部论坛,2006(12).

分类监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 银行类;分类监管制度;差异化监管;可得性偏差;结论;建议

[中***分类号] F82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我国银行业的准入门槛已经初步放开。在未来的一个阶段,得益于民间资本的支持,必将有大量的民营银行进入市场,银行业生态环境的改变,一方面可以惠及民生,更好的为民众提供广泛便利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也为如何进行有效率监管提出了要求。对此,我国银监会于2012年表示,将于年内推出“差异化监管***策”,但时至2014年仍然不见新***策出台。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究竟是什么阻碍了银行业分类监管制度改革,并对比“一刀切”的同质化监管和差异化的分类监管的合理性。

一、文献回顾

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严重同质化的行业,由于涉及的业务同质化,只要可以取得“全牌照”进入市场,就可以在所有领域展开经营,最终的结果就是严重的同质化经营和低效率的竞争。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都认为要通过差异化的分类监管的办法实现:

Gronroos(1984)认为差异化营销有利于商业银行,而差异化营销的实现,需要分类监管制度的配合。Robert De Young(2002)通过对美国银行家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银行家认为,监管部门对大型与小型银行实施同质化的监管是不公平的。刘元(2012)认为要解决同质化经营的问题,就需要对商业银行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监管。王婉婷(2012)以美国银行业为样本,分析了美国采取的差异化监管,发现针对不同规模的银行进行不同的资本监管,可以起到促进竞争的作用。刘兆胜(2013)认为,银行业同质化经营的根源在于“相互模仿”,只有通过分类监管,才能推动各银行开发出特色服务。

分类监管是解决我国银行业同质化经营的有效手段,但现实中分类监管***策却迟迟不能出台,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分类监管制度改革?王和陈娟娟(2014)认为是“监管幻觉”削弱了分类监管改革的积极性。但其分析存在以下两个缺陷:(1)分析过程过于简单,仅仅是通过文字推理的形式进行研究,没有严格的数学化和逻辑分析的支持;(2)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未经进一步分析就提出了“监管幻觉”的概念,更没有深挖其中的因果关系。为此,本文将对研究过程进行数学化,并严格的依赖逻辑推理分析银行业“长短期的差异性”,并结合“可得性偏差”解释监管者为什么会陷入“监管幻觉”。同时,对比“一刀切”的同质化监管和差异化的分类监管的合理性。

二、银行业长短期中的差异性

(一)假定前提

①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是一致的。

②在短期中,商业银行对“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反应不一致;在长期中,商业银行对“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反应一致。

③无论长短期,商业银行对“监管环境”变化的反应,只取决于监管制度的选取。同质化监管下,反应一致;分类监管制度下,反应不一致。

④在短期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具有差异性;在长期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具有一致性,即追求利润最大化。

⑤商业银行的各项指标,在短期内可以调整额幅度小,但是长期中可以进行大幅调整。

(二)建立分析函数

结合假定①,对应的G这个函数对所有商业银行都是一致的。

(2)R表示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取决于“经济环境m”和“监管环境n”,R进一步可以表示为R=l(m,n)。

结合假定②和③,短期中,m的变化对各银行的影响不同,长期中,m的变化对各银行的影响相同;同质化监管时,n的变化对各银行的影响相同,分类监管时,n的变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不同。

(3)O表示经营目标。

结合假定④,短期中,各银行的O不同,长期中,各银行的O相同,即追求利润最大化。

(4)C表示自身的条件。从监管者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自身状况,很直观的反应在了监管指标方面。因此,C进一步可以表示为C=F(c1,c2,c3…cn)。根据王和陈娟娟(2014)的研究,银行的监管指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银行倾向于维持在低水平,我们可以称之为“负指标x”,有0。自身的条件C=F(c1,c2,c3…cn)简化为C=F(x,y)。对于x、y的取值,现实中有一个合理的范围x∈[a,b],y∈[c,d],而监管者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以限制银行的活动,即要求a

(三)分析函数的简化与赋值

表中,1代表该变量是同质化的,D代表该变量是差异化的。此时:①若T=1,则代表银行进行的是同质化的经营;②若T≠1,则代表银行是差异化经营的。

短期中:若无监管,有x∈[a,b],y∈[c,d];若实行同质化监管,有x∈[e,b],y∈[c,f];若实行分类监管,不同类型的银行有xi∈[ei,b],yi∈[c,fi]。由于0,各商业银行在可以达到的范围内会尽量降低并提高,但短期中并不能调整到极限的位置。如下***(1),无监管时,(x,y)会向(a,d)点靠拢,但不能达到(a,d)点,最后就落在了阴影区域中,即C是差异化的;如下***(2),同质化监管时,(x,y)会向(e,f)点靠拢,但不能达到(e,f)点,最后落在阴影区域中,即C是差异化的;如下***(3),分类监管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xi,yi)会向(ei,fi)点靠拢,但不能达到(ei,fi)点,最后落在阴影区域中,即C是差异化的。

长期中:若无监管,有x∈[a,b],y∈[c,d];若实行同质化监管,有x∈[e,b],y∈[c,f];若实行分类监管,不同类型的银行有xi∈[ei,b],yi∈[c,fi]。由于0,各商业银行在可以达到的范围内会尽量降低x并提高y,并调整到极限的位置。如下***(4),无监管时,(x,y)会向(a,d)点靠拢,并最后落在点(a,d)上,即C是同质化的;如下***(5),同质化监管时,(x,y)会向(e,f)点靠拢,并最后落在点(e,f)上,即C是同质化的;如下***(6),分类监管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xi,yi)会向(ei,fi)点靠拢,并最后落在不同的(ei,fi)点上,即C是差异化的。

(四)“长短期结果”与“可得性偏差”

根据长短期分析,待定的自身状况C的取值得到了确定。短期:无监管时,T=D3,即差异化经营;同质化监管时,T=D3即差异化经营;差异化监管时,T=D4即差异化经营。长期:无监管时,T=1即同质化经营;同质化监管时,T=1即同质化经营;差异化监管时,T=D2,即差异化经营。

可以看出,短期中,无论实行何种监管制度,商业银行都可以差异化的经营;但在长期中,只有实行差异化的分类监管,商业银行才能差异化的经营,否则,长期中仍然会出现同质化经营的问题。

如果监管者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就会积极的实行差异化的分类监管,以期实现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经营。但现实中,我国的差异化监管***策却迟迟不能出台,这就需要结合另外一个现象进行解释。卡尼曼与特维斯基(1974)提出了一个概念“可得性偏差”,即人们由于受到能力和知识的限制,进行分析和决策时,往往赋予那些容易得到的短期信息较大的权重,给其他重要的信息只赋予较小的权重,最终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事实上,商业银行经营的长期信息比较难以获取,但监管者却能很容易的观察到商业银行短期中的经营结果。结合“可得性偏差”,如果监管者在决策时,过度关注短期的观察结果,赋予其较大的权重,却不能有效的分析长期中的结果,最终很可能过度依赖短期信息决策,错误的认为,无论实行哪一种监管***策,商业银行都能实现差异化的经营,没有必要耗费精力推行分类监管制度改革。因此,“监管幻觉”的实质就是监管者陷入了“可得性偏差”,只关注短期的现象,却忽视了长期的趋势,根据短期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三、分类监管制度的合理性

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通过差异化的分类监管来引导商业银行,以此来实现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竞争。如果监管者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针对每一家银行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再针对每一家银行定制一套监管要求,效果自然是最好的。但实际情况是,监管者根本没有如此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支持,因此,只能制定出标准化的要求,对所有银行实行统一的监管。分类监管实际上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商业银行进行归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进行不同标准的监管,如此一来,一方面通过有的放矢,提升了监管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无需耗费巨大的财力和人力。

当然,分类监管的前提条件就是不同类别的银行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性,否则只能是做无用功。因此,为了验证分类监管是否合适,本次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检验分析。

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分为信用风险指标、流动性指标、效益性指标、资本充足指标和市场风险指标。

第二步,从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选取出两个组,分别是:(1)系统重要性银行分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2)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分组: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第三步,截取这两组银行2007年至2013年对应的十项监管指标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第四步,用SPSS21.0对两个分组的监管指标进行比较均值检验,验证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首先,探索十个指标的分布情况如下:

根据比较均值的检验结果,十个主要监管指标当中,可以确定至少有6个指标,在分组情况下存在显著差组间异性。两个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同质化的监管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方面,用统一的标准来监管两类银行,这有失公平;另一方面,统一的监管标准只能有效的监管一类银行,这损失了效率。因此,采用“一刀切”的同质化监管来要求不同类型的银行,既不能保证公平,又不能保证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差异化的分类监管更加合理。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严格假定条件下的数学推导和逻辑分析,以及简单的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1)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果在长短期中是存在差异的,短期中无论实行何种监管制度,都能实现差异化经营;长期中只有实行差异化的分类监管,才能保证商业银行进行差异化经营。

(2)监管者在进行决策时,容易存在“可得性偏差”,给容易得到的短期信息过高的权重,忽视了长期中的趋势,做出不恰当的决策,即错误的认为即使不实行分类监管,商业银行也能凭借竞争解决同质化经营的问题,进而降低了进行分类监管制度改革的积极性,这就是所谓的“监管幻觉”。

(3)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采取“一刀切”的同质化的监管,既不能保证公平性,又不能保证效率性。因此,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差异化的分类监管更加合理。

(二)建议

(1)放弃“一刀切”的同质化监管,推行“差异化的分类监管”。

(2)监管者应当从长远着手,破除“可得性偏差”的影响,合理的分析商业银行长期中的发展趋势,坚定不移的推进差异化监管***策出台。

(3)要解决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的”问题,不能只依赖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需要通过“差异化的分类监管”来引导商业银行走上“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4)应当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采取分类监管,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

[参 考 文 献]

[1]Christian Gronroos. Competitive Strategy in Banking [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4

[2]Robert De Young,Denise Duffy. The Challenges Facing Community Banks:In their Own Words.Economic Porspectives.No.2002,2,pp.5-21

[3]刘元,王亮亮.银行差异化发展与差异化监管[J].中国金融,2012(5)

[4]王婉婷.美国大、小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差异化分析[J].财经科学,2012(10)

分类监管论文第7篇

 

一、引言

 

随着国内外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的普及,其培养激励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应当包括学生、学者、***府和雇主等利益相关者。德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各具特色。德国注重导师个人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没有学分要求和课程要求,论文的方向决定了课程的方向。美国注重教育管理制度化,培养计划标准化,研究生院负责总体规划,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课程,授课主要是案例研讨。日本注重研究生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研讨课,授课方式主要采用情景模拟。总之,西方国家特别强调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跨学科的创新工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是使得研究生培养能够高效运作而采取的工作方式,也是培养单位、两级管理部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协调运作的方式。我国研究生培养注重课程学习,强调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主要采取集中培养和分散培养的方式。近年来,我国管理类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学术界对于其培养激励机制的改革效果、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如:授课创新、指导创新和激励创新是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激励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目前在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激励目的不明确、系统论证缺乏等问题,且已有文献主要以定性研究、框架研究为主,定量分析、模型分析较少。本文针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博弈理论,建立了导师与管理类研究生的数学模型,有针对性地研究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博弈关系,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的方案和措施,为高校及导师培养管理类研究生提供理论参考。

 

二、基本博弈模型

 

通常情况下,相较于工科学生,多数管理类研究生具有学习方式开放、思维比较活跃、注重校外兼职、具备创业精神等主要特点。因此,管理类研究生往往存在一部分学生热衷于在学校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偏好于在校外活动的情况。而导师在培养管理类研究生的过程中,由于导师自身在责任心、使命感、道德素养和学术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很多学校往往一部分导师对学生严格监督,而另一部分导师对学生缺乏监督。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运用博弈理论的思想,考虑博弈参与人包括管理类研究生和导师,管理类研究生的纯战略选择是学习或者不学习,导师的纯战略选择是监督或者不监督。本文的前提假设是:1.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导师的绩效一致;2.在导师监督条件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成绩;3.导师监督学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4.学生在不学习时,成绩下降。据此可以得到导师和管理类研究生相应的博弈支付,如***1所示。

 

其中,A表示在导师不监督情形下,学生在学习时的成绩,B表示在导师监督情形下,学生在学习时提高的成绩,C表示导师的监督成本,D表示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导致学生下降的成绩,E表示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

 

三、纳什均衡与激励分析

 

根据该博弈支付表,依照不同的参数变化条件,可以求出导师与管理类研究生之间相互博弈的纳什均衡,本文将导师履行监督职责和学生认真学习作为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由此分析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问题。

 

(一)当满足D>E,B>C条件时,通过划线方法得到博弈纳什均衡为:[监督,学习],如***2所示。这表明如果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导致学生下降的成绩大于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如校外兼职、家教、创业等),并且在导师监督情形下,学生在学习时提高的成绩大于导师的监督成本,那么,将达到导师主动监督和学生自觉学习的均衡结果,即[监督,学习]。该结果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好的状态。因此,导师应该对从事校外兼职等方面活动的学生加强管理监督,加大对其平时学业成绩的考核力度,采取鼓励和奖励等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校外走向校内,逐渐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克服来自外界的影响,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导师指导在课程成绩和科研论文等方面取得好成绩,逐渐增强学习信心和对自身学习价值的肯定,回馈导师的监督和培养。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导师监督和学生学习的良性互动循环。

 

(二)当满足D>E,B>C条件时,通过划线方法得到博弈纳什均衡为:[不监督,学习],如***3所示。这表明如果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导致学生下降的成绩大于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并且在导师监督情形下,学生在学习时提高的成绩小于导师的监督成本,那么,将达到导师不监督和学生学习的均衡结果,即[不监督,学习]。该结果对于导师来说,没有做到监督学生的应尽职责,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状态。所以,在此情形下,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导师自觉加强自身综合素养,尤其是提高导师监督学生的管理效率,可以适当减少导师所带学生人数,降低导师的监督成本。学生应当通过主动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交流,以及开展团队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努力达到导师对学生的要求。

 

(三)当满足DC条件时,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一是当B>E-D时,得到博弈纳什均衡为:[监督,学习]和[不监督,不学习],如***4所示。这表明如果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导致学生下降的成绩小于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并在导师监督情形下,学生在学习时提高的成绩不仅大于导师的监督成本,而且大于学生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与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下降成绩之间的差值,那么,将达到导师主动监督和学生自觉学习、导师不监督和学生不学习两个均衡结果,即[监督,学习]和[不监督,不学习]。[监督,学习]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好的状态,[不监督,不学习]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糟糕的状态。因此,一旦出现学生从事校外兼职等方面活动且取得不错的成效时,导师有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使学生重返正常的学习轨道,通过努力培养和不断激励,促使学生在课程成绩和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弥补学生的机会成本,同时,也是对导师辛勤付出的肯定和回报,从而实现由[不监督,不学习]的状态向[监督,学习]的状态转化。

 

第二种情况是当B>E-D时,得到博弈纳什均衡为:[不监督,不学习],如***5所示。这表明如果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导致学生下降的成绩小于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并且在导师监督情形下,学生在学习时提高的成绩大于导师的监督成本,但是小于学生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与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下降成绩之间的差值,那么,将达到导师不监督和学生不学习的均衡结果,即[不监督,不学习]。该结果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不理想的状态。所以,在此情形下,导师承担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有学生从事校外兼职等方面活动,且取得非常好的业绩,导师首先应当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学术能力,其次应当加强对此类学生的正确引导和严格监督,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术道路上取得好的成绩,该成绩首先应当超出导师对学生的付出,其次是能够弥补学生的机会成本,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导师主动监督和学生自觉学习的状态。

 

(四)当满足D

第一种情况是当V>E-D时,得到博弈纳什均衡为:[不监督,不学习],如***6所示。这表明如果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导致学生下降的成绩小于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并且在导师监督情形下,学生在学习时提高的成绩小于导师的监督成本,但是大于学生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与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下降成绩之间的差值,那么,将达到导师不监督和学生不学习的均衡结果,即[不监督,不学习]。该结果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不好的状态。因此,针对在校外从事兼职活动且取得较好业绩的学生,学校应当在制度层面上对其加强管理,同时,导师也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如:将学生兼职活动与导师学术活动寻求对接,带领学生努力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该成果首先应当超出导师对学生的付出,否则,即使该成果能够弥补学生的机会成本,也不可能达到导师主动监督和学生自觉学习的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当B>E-D时,得到博弈纳什均衡为:[不监督,不学习],如***7所示。这表明如果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导致学生下降的成绩小于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并且在导师监督情形下,学生在学习时提高的成绩不仅小于导师的监督成本,而且小于学生从校外活动中获得的收益与学生在不学习情形下下降成绩之间的差值,那么,将达到导师不监督和学生不学习的均衡结果,即[不监督,不学习]。该结果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不理想的状态。因此,面对学生在校外兼职活动的优异表现,以及导师对学生培养效果不佳的尴尬状态,导师首先自己不能放弃,其次需要进行自我反省,开展管理模式创新,如:校内外联合培养模式,目标管理模式等,努力将学生学习成绩与学生校外兼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综合成绩,该成绩首先应当超出导师对学生的付出,其次是能够弥补学生的机会成本,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导师主动监督和学生自觉学习的状态。

 

综合***2~7,可以归纳得到导师与管理类研究生博弈的纳什均衡和均衡条件,如表1所示。

 

从表l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类型的管理类研究生,并对其进行培养激励机制分析。

 

1.机会型管理类研究生(D>E),即偏好校外兼职、创业等方面的学生。此类学生与导师博弈的均衡结果很可能是:[不监督,不学习]。为了能够朝着[监督,学习]的方向转变,学校应当制定严格的导师管理制度,对于负责任的导师给予奖励,对于不负责任的导师给予惩罚,充分调动导师主动监督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导师与学生加强交流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如提供学术交流工作室、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等,目的就是使导师能够将学生引导到学术科研轨道上,潜心钻研,带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既实现导师的自身价值(B>C),又促使学生的价值(B>E-D)得以充分体现,为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实现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

 

2.学习型管理类研究生(B>E),即偏好校内学术、科研等方面的学生。此类学生与导师博弈的均衡结果有可能是:[不监督,学习]。为了能够朝着[监督,学习]的方向转变,学校应当创造导师之间相互竞争的格局,科学制定和严格落实导师考核评价体系,使每位导师都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从道德修养、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各个方面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导师与学生形成利益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如:导师待遇与学生成果挂钩、导师科研活动与学生学分挂钩等。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导师的优势特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学生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导师对学生培养所付出的汗水能够得到充分回报,促成使得导师对学生由不满意(BC)的态度转变。

 

四、结论

 

本文以导师和管理类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导师与管理类研究生的博弈模型,在不同条件下,分析了导师与管理类研究生的纳什均衡结果,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以下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方案。

 

本文模型为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得到的具体激励机制方案能够为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起到较好的借鉴作用。以此为基础,管理类研究生与就业单位、高校之间的博弈关系与激励机制研究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分类监管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分类监管论文

学习

教师进修汇报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进修汇报10篇,内容包括教师进修汇报,教师进修工作总结范文。二、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半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

学习

选人用人整改情况报告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选人用人整改情况报告10篇,内容包括选人用人巡视整改情况汇报,选人用人巡察整改情况报告。xxx现行薪酬管理类、人员管理类、选拔任用类、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类等共计11项制度。根据太阳能公司相关要求及大区实际《xxxxxx员工

学习

财务整改情况报告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整改情况报告10篇,内容包括财务整改报告,财务整改落实情况汇报。根据横县审计局《对2019年度横县本级一级预算单位部分重点事项专项审计调查的通知》(横审通〔2020〕9号)精神,横县审计局从2020年5月22日至2020年7月20日对

学习

义工心得体会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义工心得体会,内容包括义工活动心得体会80字,社区义工活动心得体会。日前,有幸参加“CCTV万福送万家——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义工,我还沾沾自喜了几天,因为既能参与维持现场秩序,又能见到央视的主持人与演员,特别是能在董浩叔

学习

整体医学论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整体医学论文,内容包括医学类论文完整版,经典医学论文大全。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

学习

巡查整改落实情况报告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巡查整改落实情况报告10篇,内容包括城投公司巡察整改报告,卫生院巡查整改落实报告。二、对拆分工程规避招投标整改情况,第一是深化对招投标***策文件的学习理解,召开招投标学习培训会。第二是严格执行相关招投标规定。对于同

学习

作风建设整改报告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作风建设整改报告10篇,内容包括作风建设整改推进情况报告,个人工作作风整改报告。1、结合实际,制定方案。街道***工委研究制定了窗口部门工作条例,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条例开展服务。2、成立组织,强化领导。成立以***工委

学习

公共卫生整改报告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公共卫生整改报告10篇,内容包括第二季度公共卫生整改报告,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报告怎么写。1、存在问题:建档率虚高、接诊记录录入偏少、电子档案存在空项、漏项和部分档案填写不符合逻辑。2、整改措施:建档率虚高:我院公卫办将各

学习

年度思想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思想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年度思想工作总结简洁版,年度思想工作总结教师。⒈紧密结合实际,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开创了***建工作的新境界,成为

学习

教师听课汇报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听课汇报10篇,内容包括教师听课体会简短100篇,教师听课汇报。教研组第一期3月30日-4月10日小学低段语文组、初中语文组第二期4月13日-4月24日小学高段语文组、初中数学组第三期4月27日-5月8日小学数学组、英语组第四期5

学习

以案促改整改报告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以案促改整改报告10篇,内容包括以案促改整改工作总结,单位以案促改整改报告范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不够与时俱进,在软件和仪器不断更新和进步的前提下,没有很好的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从而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

学习

个人作风建设整改报告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作风建设整改报告10篇,内容包括作风问题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作风能力提升年自查整改报告。我于2006年12月入***,2009年07月参加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培养、帮助下,辗转组织部、***办和向南办工作。一方面,我深受***

学习

教师企业实践汇报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企业实践汇报10篇,内容包括教师赴企业实践个人总结,教师企业实践汇报。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计要想得以生存,就必须较之其他信息渠道传递更为相关、可靠、及时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信息。会计做账的程

学习

教学工作汇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工作汇报10篇,内容包括教学工作总结汇报范文,教学工作汇报发言。1、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实习生管理制度等。2、小组:科教研管理工作委员会、科研管理领导小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教

学习

整体医学论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整体医学论文,内容包括医学类论文完整版,经典医学论文大全。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

学习

冶金安全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冶金安全论文,内容包括冶金安全管理论文题目,冶金安全论文怎么写。1.2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落后,粗放的管理给冶金生产带来隐患当前,我国在钢铁企业的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企业生产的环节和生产工艺不仅多,而

学习

战略管理会计论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战略管理会计论文,内容包括会计论文题目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现实条件现代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历史上,管理会计之所以取代成本会计,是因为成本会计的理论对经营决策缺乏相关

学习

有关会计毕业论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会计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有案例的会计毕业论文题目,会计毕业论文大全2022。根据我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安排,我院毕业论文工作严格按照教师指导选题、教师下达任务、学生开题、学生做毕业论文、结题、评阅、组织答

学习

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有哪些,机电一体化论文8000字。三、正文............................................3-9四、参考文献..........................................10论文提纲1

学习

经济形态论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形态论文,内容包括经济论文解读完整版,经济形势论文参考。苏联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不够确切,以原始社会代替亚细亚社会,归纳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其低

学习

通信业论文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通信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通信论文摘要范文,通信类论文与文献综述。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网管监控系统”。由于我参与设计与开发的这个系统并不是位于基层的分站,其定位在将下属各分站的主机通信数据(包括数据流量、链路负荷

学习

旅游社会学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社会学论文,内容包括旅游社会学论文案例,旅游与社会论文题目。3.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4.迪恩·麦肯奈尔旅游社会学思想解读——兼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5.STS视角下的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的多维分析6.旅游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