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械论文篇1
从宏观整体上看,铁路机械动力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有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办事处)、车辆段、车间四个级别的管理系统构成,其功能目的主要是完成铁路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的综合管理与维护。微观整体上的技术管理系统构成可大体划分为数据库、控制部分两个部分,其中控制部分是数据库的功能体现,可实现功能主要有数据操作查询、系统维护以及系统的设备通讯等。数据库实用对象主要有表、查询、报表、窗体、宏、模块、网页等,因此其构成的核心基础是表,比如检修计划数据表、设备技术数据表、传导设备数据表、动力设备数据表等。准确来说,铁路机械设备动力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快捷而准确的机械动力设备技术数据统计、查询、分析结果。信息化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主要优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现有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编程语言,可设计满足需求的管理系统,并且在维护和日常管理中,设备管理人员只需属于原始数据即可获得统计分析结果,方便掌握设备技术现状;设备技术管理系统具备很强的功能集聚优势,能够实现不同能共需求;对于所需数据的统计、计算和比较分析,能够准确、全面、快捷的获得,能够实现集中控制管理的目标。
2.系统主要功能构成
(1)基础数据与录入。系统的基础数据以及基础数据录入功能模块是整个管理系统的起点和基础,其数据包括了整个框架体系,是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字典库的基础维护平台,包括单位和人员信息、设备的基础维护数据和检修数据、设备鉴定标准等。另外,数据录入的功能是系统数据库存在的保障,是系统后续维护和管理的保障,是设备台账数据库、特种设备数据库、检修计划数据库、设备油质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的基础。
(2)统计报表与数据上报。统计报表是数据上报的基础,一般包括铁路机械动力设备履历统计查询、车辆部门的统计报表、设备与技术明细等,其功能在于所有机械动力设备相关数据的归类、统计、查询与打印。数据上报需要实现的功能是建立在数据统计之上,对整个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备份、恢复以及数据上报。
(3)巡检与系统维护。巡检属于后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整个铁路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系统的设备设置、数据采集分析、故障发现反馈以及巡检工作状态四个部分。这部分功能是分级授权的,多由车辆段级系统授权车间级系统使用。系统工作属性是利用数字智能技术,对事先设置好的重点设备进行巡检,巡检的内容具有差异性,具体根据车段、动力设备等特性来设置。维护模块则是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日志、用户权限、设备数据、车辆部门设备数据等进行维护,其功能是导入和查询原始车辆部门数据,设置用户权限和功能等。
(4)设备管理标准与系统帮助。设备管理标准是铁路机械动力设备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国家相关铁路设备标准,设置计算公式与评分标准,将数据库的所有数据进行填充与评分。系统帮助是辅助功能,主要是权限人员密码修改、查看系统帮助等。
3.基本表的创建与查询设计
基本表的创建要遵循字段唯一性、功能相关性、字段无关性的原则,表的分类是基于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的,从简单化的标准出发,设置两个主表,即机械动力设备台账管理表和机械动力设备使用管理表。在表创建的过程中,每个属性作为单一其唯一的关键词用字段表现出来,前期先定义字段内容、字段数据类型、字段属性和关键字。主要包括台账管理表、生产设备运行记录表、机动设备使用记录表和设备材料消耗记录表。每个表根据其性质对应若干属性字段,并且每个表设定的关键字是唯一的,具有标示作用的。每个表的属性字段使用超链接,便于数据记录、查询。表之间的关系用同属性字段联系起来,形成表之间的内在关联,便于确定数据库的参照完整性。表、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之后,必然要用到查询功能,查询结果一般需要满足查找、统计、计算、分析、比较、判断、排序等。运用VisualBasic语言进行自定义函数或者条件语句的编程,选取每个属性的特定值,确保查询时使用输入参数的方式便能简便操作进行,这些需要查询设计器来进行设计。
4.异常设备或部件提示
a:机械动力设备中途停止工作的异常状况,在查询设计中输入条件准则:IIf(Nz([累计折旧]≥[原值]-[残余价值]),[异常],[使用])。
b:机械动力设备达到设计寿命的修理状况,在查询设计中输入条件准则:IIf(Nz([运行时间或公里数]≥[预计大修期限]),[大修],[使用])
c:部件异常是指机械动力设备的零部件在实用期限内出现故障或者修理,则视为零部件异常。设计方法为,运用查询向导创建零部件查询表,对正常件、异常件记录、统计、分析,完成异常表创建、查询。属性字段内容包括[修理日期]与[预计使用日期],且表达式≥2,[修理日期]<[预计使用日期]。
5.应用效果分析
铁路机械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捣固车,趋势
引言
在列车长时间运行和自然条件作用下,铁路线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形或损坏。为了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延长线路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使线路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其中线路石碴的捣固密实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现在主要靠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中的捣固车完成。捣固车主要用于铁路线路的新线施工、既有线路大中修清筛作业后和运营线路维修作业,对轨道进行自动起道抄平、拨道和对道碴进行捣固夯实作业,消除轨道的方向偏差,左、右水平偏差和前、后高低偏差,提高道床石碴的密实度,增加轨道的稳定性,使轨道线路达到线路设计标准和线路维修规则的要求,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发展历程
铁路轨道的传统结构是有碴轨道,有碴轨道的主要特点是轨下基础采用散粒体石碴道床。自有铁路以来,对有碴轨道的修理工作就集中在道床作业上。进入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铁路高速、重载及轨道结构重型化的发展,各国铁路竞相采用大型养路机械。
所谓的大型养路机械主要是相对于以前使用的小型养路机械和中型养路机械而言,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整修的大型机械设备。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按功能分有石碴清筛车、捣固车、震动稳定车、道床整形车和钢轨打磨车等。这些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具有***的动力装置,可以自行也可以连挂运行,是一种高科技的复杂机械设备,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激光、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技术于一体,使用其维护线路后能够满足线路修理规范标准的要求,其系统复杂,集成性强,技术难度大,是铁路线路的重大技术装备。捣固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
在我国的铁路养护中捣固作业在6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靠人工来完成,60年代后逐渐引进了小型养路机械。在铁路线路养护中捣固和清筛作业工人劳动强度非常大,所以线路捣固和清筛作业的小型养路机械是我国最早采用的小型养路机械种类。机械可架在轨道上推行,两台为一组,一次完成一根轨枕的捣固。但这种操作方式,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效率低,逐渐不能满足铁路运输的发展需求。
80年代之后,我国铁路运输任务逐渐繁重,铁路线路越来越繁忙,尤其是主干线路。传统的维修方式和手段已无法满足铁路运输的要求。并且,轨道结构也日益现代化,这也要求铁路养护工作的效率和作业质量要更高。传统的养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于是1983年7月中旬铁道部在奥地利同普拉塞公司签署了08-32型起拨道抄平捣固车的订货合同,首次引进大型养路机械中的捣固车。
国内现状
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由于系统复杂,涉及到多中技术的综合运用,所以整机制造的难度很大,这也导致其他企业很难进入大型养路机械制造行业。目前国内大型养路机械生产厂商有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以及陕西西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根据资料显示,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在2006年占有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约80%的市场份额,处于行业主导地位。这三家公司均生产捣固车。情况分别为:
陕西西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DGC系列中型捣固车,按捣镐数分为16镐(单枕)、32镐(双枕)两类。按功能分为DGC—Ⅰ型(普通型)、DGC—Ⅱ型(半自动型)、DGC—Ⅲ型(全自动型)。
DGC系列中型捣固车DC-32Ⅲ液压道碴捣固车
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主要品种有DC-32Ⅲ液压道碴捣固车、DC-32Ⅳ自动抄平起拨道捣固车、DCL2-32型连续式捣固车、CDC2-16型道岔捣固车。
昆明中铁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品种有DCL-48连续走行捣固车DC32Ⅱ捣固车CDC-16道岔捣固车DCL-32连续走行捣固车DC-32捣固车DCZ-32捣固车。
DCL-48连续走行捣固车DYNAMICSTOPFEXPRESS09-4X
DCL-48连续式三枕捣固稳定车是引进PLASSER&THEURER公司最新技术生产的新一代大型养路机械,能够实现连续式三枕捣固作业,并同时对线路进行动力稳定。其作业效率比连续式双枕捣固车(D09-32型连续式捣固车)提高30~40%,是当前国内最先进的捣固车。
发展趋势
上***是国外最新车型09-4x捣固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四枕连续捣固车,并设置有转换开关,分别可以实现单枕和双枕捣固,并且也同时能对线路进行动力稳定,其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作业灵活性都较高。从捣车发展的历程来看,捣固车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作业效率也越来越高,作业质量和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是逐渐改善。发展的趋势是,作业行走方式由步进式变为连续式,能够同时捣固的枕数也在增加,作业功能向集成化发展,逐渐集捣固、稳定、配碴、整形于一体,开发出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更高的捣固车。
参考文献
铁路机械论文篇3
关键词 装卸技术;运用;设备管理;探究
中***分类号TH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120-02
在铁路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装卸活动是反复出现和进行的,出现的频率远远大于其他的物流活动,在进行装卸货物时,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流的速度和车站的“停时”。与此同时,装卸活动还经常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在物流的成本中,装卸费用所占的比率比较高。而随着新的装卸机械技术合理有效的运用及安全管理,不仅仅提高了铁路装卸效率,还使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得到了减轻,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并且缩短了装卸活动的时间,缩短了“停时”,提高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效率,使货物的装卸质量得到了完善,有效的保障了货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 装卸机械技术的应用
在装卸货物作业过程中,要不停地重复进行装、卸的工作,这都需要合理有效的将装卸方式和设备的应用结合到一起,所以,合理的对装卸方式和设备进行选择和运用,并且优质、快速的完成货物的装卸任务,对于装卸机械自动化作用的实现,加快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单件作业法
装卸机械在进行单件作业时,主要应用在不宜集中装箱的货物和不宜进行打包以及笨重的货物。
1.2 集装作业法
集装作业法主要包含了托盘作业法、框架作业法、集装箱作业法以及滑板作业法等装卸机械工作方式。所谓托盘作业法,就是利用托盘系统所具备的集装工具把货物用成组的方式进行运输,以此来实现叉车的机械装卸的活动方法。还有一些不是大批量的散装货物,比如粮食、食用糖以及啤酒等都可以使用箱式托盘形成货物单位,最后通过装卸机械作业来使托盘作业法被实现。框架作业法是运用框架的方式进行装卸货物的方式,而框架主要由金属材料和木质材料制成,有保护货物完整及装卸方便等特征,比较适用在各种易碎的建材和装卸管件。而集装箱作业法作为比较常见的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主要有垂直装卸法(是采用集装箱起重机垂直装卸的方法)和水平装卸法(是利用叉车或平移装卸机在车辆间换装的方法)两种。
2 对装卸机械进行改进
首先,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在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主要针对于货物的种类(货运量)等经济情况和所需材料的价格、以及装卸机械的现状道路条件(场库条件、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资料。其次,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核对,计算出所配备的装卸数量以及装卸活动能力,还要跟目前的装卸机械的现状进行比较,来拟定出所需要使用的装卸机械的改进方案。最后,要对初步采用的方案进行合理有效的经济指标方面的计算,并且对动、静态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分析,最后选出最合理的方案。
在装卸机械工作中的安全管理。
2.1 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和基本管理工作
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和基础管理工作,是装卸机械作业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的措施。为了合理有效的加强设备基础管理工作,要建立一个以维修、投资主体和运用设备者为根本的设备管理体系,并且要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装卸设备管理细则》和《日常保养维护制度》等。通过相关制度,来保证装卸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相关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标准,以此来实现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作业标准。
2.2 增强安全思想教育、完善使业务培训教育
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是进行安全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工作,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而职工的专业技术和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备管理的标准性和规范性,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和检修,对顺利、安全的完成装卸任务是很关键的。为了安全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教育这两项任务可以顺利的完成,要结合装卸机械的实际情况,让职工的培训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现场化和岗位化,使职工更加的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业务技术水平。
通过举办职工之间的技能竞赛,在装卸技能的实际工作中使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并且需要职工之间养成一个创新争优的氛围。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职工间举办学习标准的一些活动,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来达到更加的具体化,让职工可以更加全。
2.3 加强对设备的监管力度
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人员,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检修计划,并且按照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检修,使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从以往的事后修理(故障修理),可以向着防范修理及定期维修的两个方面转变。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监管力度,采取不定期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装卸机械的日常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现场作业时出现的安全隐患及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有效的进行纠正,既而加强装卸机械日常作业的标准化及规范化。与此同时,也可以经常的组织其中的技术骨干,根据装卸机械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集思广益,及时有效的排除日常作业中存在的隐患,并且需要定期的对装卸机械设备进行检修。
3 结论
装卸机械作业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效率和物流的技术效果,目前我国在船运方面的装卸机械费用已经占运费的40%,而在铁路运输中明显超过了20%。因此,为了科学有效的让货物运输费用降低,提高经营生产的效益,装卸机械技术运用、改造及设备管理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来适应目前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就要使装卸机械在实际运用、安全管理以及改造方面的水平得到提高,来保持设备的状态,使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这三个方面,希望可以为目前装卸机械在实践中及综合管理等方面能有所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平权,贾华强,陈光辉.桥梁晃动对接触网设备产生的危害及加强改造方案[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集[C],2007.
[2]王磊.关于装卸机械管理机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集[C],2007.
铁路机械论文篇4
关键词:铁路运输;装卸机械保养维修;发展方向;现代物流
引言
装卸是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和重要环节,也是铁路货运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卸机械化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装卸机械化是铁路货运物流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大力发展装卸机械化。
1.铁路现代化物流发展要求
21世纪以来,对传统运输、货代、仓储企业我国物流业实行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已经形成一批多种服务模式、多种所有制、多层次的新型物流企业群体。为了满足消费者和生产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出发点来发展我国现代化物流,物流服务方式通过创新,综合集成运输、仓储、包装、货代、搬运、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将服务水平和物流效率不断提高。而在现代物流体系中作为我国现代物流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现代物流,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和战略地位。
铁道部《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策措施》(铁运[2013]12),对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化发展的原则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以自动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以安全为前提,积极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属索具和配套的安全保护装置、装卸机械,将铁路运输装备水平与装卸技术系统性提升,对装卸技术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为铁路货物运输质量、安全、效益和效率。
2.装卸机械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2.1.机械安全隐患较多
门吊纵向裂缝、基础下沉或护坡塌裂,电缆老化漏电,门吊端挡不符合标准,安全限位不灵活等问题普遍存在,增加机械故障率,危及人身安全,影响门吊作业正常和安全运行;风速报警仪失效或缺失,门吊防风装置不完备。尤其是一些已经报废的门吊,为了满足运输生产需要却又无力及时更新,带病运行,给装卸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2.操作人员不够专业
需要一批固定的专业工作人员在铁路运输的装卸环节之中,对机械进行操作,然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装卸机械设备在当前状况下,技术、操作以及维修人员短缺,这就对装卸机械运用管理的正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影响。同时,装卸机械变动大,缺乏装卸体制稳定性,很多有能力的技术人员都从装卸部门纷纷调离,加上很多技术人员内退、退休,导致严重缺乏装卸技术人员。
2.3.技术保养与维修较为落后
生产服务范围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生产需求逐渐增加,逐渐扩大。然而,面对相对滞后的设备维修,对生产需求逐渐增加的状况难以适应。设备维修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铁路运输虽然存在着一套设备检修制度、设备保养,然而,在实际的过程中却只是做表面文章,难以真正的贯彻落实;其次,设备维修质量较差而且维修缺乏及时性。往往由于维修、保养缺乏及时性,易造成机械设备故障扩大化,小故障扩大为大故障。
3.发展铁路装卸机械化的探讨
3.1.提高装卸机械配备标准
铁路必须要抓住新线、新站建设和既有货运站改造这样的机会,为了适应铁路货物运输的规模以及发展速度,将装卸机械配备的标准提高,这也是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非常重要的环节。
3.1.1.装卸机械数量合理配置
应根据设计货运量和装卸机械作业效率来进行配置装卸机械数量,并对铁路运输不均衡的特点充分考虑进行确定。计算公式根据理论计算,如下。
X=m/(ab)
式中:b为所选机械的生产率;m为装卸线一次作业车辆数;a为允许停时所确定的该线的生产率;X为轨行式装卸机械每条装卸线配置的数量。
3.1.2.提高专用装卸机械配备比例
近年来,在新站设计、新线及建设过程中,大型综合性货场和专业货场中专业货区的划分更加注重。为此,应与货场及货区的功能相匹配的装卸机械配备,加大专用装卸机械的配备比例。如在港口装卸线等作业场地流动性要求高且特别开阔的场站配置正面吊;在大型综合性货场和集装箱专办站的集装箱装卸线应配备集装箱专用门吊;装卸卷纸类、棉包货物配备带夹包器的叉车;应配置与危险货物性质相适应的专用装卸机械,在办理危险货物的货运站;装卸成件包装货物,配备叉车、托盘等。
3.2.科学进行装卸机械选型
为适应铁路货运集装化和发展大吨位货车的需要,装卸机械起重能力应同步提高,应在40t以上新建门吊,并增加50t、60t门吊的比例。新增配轮式装载机应以8m3及以上加长工作臂、铲斗为主进行。装卸机械动力首先应对电力(或电瓶)驱动优先配置,其次采用内燃驱动。资料表明,欧美先进国家在装卸机械尤其是叉车以电瓶驱动逐步取代内燃发动机已成主流发展方向,既节能环保,更是减少了机械维修、保养成本。另外,流动式装卸机械应以内燃驱动为主;固定式(轨行式)装卸机械应以电力驱动为主。叉车优先选配电瓶叉车,推广应用易维护、节能环保的蓄电池及技术经济性能良好的电控系统。
3.3.明确逐步淘汰和限制发展的装卸机械
加快淘汰技术落后、作业效率低下、不符合国家环保和节能减排***策的机械设备,如蒸汽吊、链斗式卸煤机、固定吊、电动轨道吊等,限制发展技术落后的旧型轮胎吊。
3.4.明确装卸机械发展的技术路线
在装卸机械制造、设计、维修等领域,推广应用变频调速、机电液一体化、物联网、无损检测、视频监控、智能控制、卫星定位、实时监测等先进技术,对智能化、自动化、模块化、轻量化的装卸机械鼓励研发和应用,将装卸机械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研究试验与运用积极开展。
结束语
随着即将完成铁路大规模建设,对装卸工作的要求由于铁路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的提升将愈来愈高,铁路运能充分释放,铁路货运物流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发展装卸机械化。因此,围绕货运组织改革,积极开展全程物流服务,加快实施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策措施。应与时俱进,加强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的研究,以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作为发展方向,科学合理配置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充分发挥装卸机械的整体优势,实现铁路装卸作业安全发展、集约发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铁路机械论文篇5
关键词:电务;机械室;火灾监测;监测方法
铁路电务机械室(机房)是铁路信号通信系统承载的核心处所,是铁路信号系统的中枢管理单元所在地,承载着大量电气设备,极易引起电气火灾。而常规的环境监控系统起源于社会公共楼堂馆所使用的初级传感器,不适合电务设备高密度、大规模聚集的运用场景,在近年的运用过程中无法起到应有的预警作用,亟需开发针对铁路电务机械室的综合防灾监控新技术。北京西电务段、北京北方常安铁路电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石家庄市世纪电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深入分析铁路电务机械室大规模电气系统聚集环境灾害的理论模型,建立适合各种条件下的机械室灾害物理模型样本数据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电务机械室相关监测信息采集的来源,在保证一定的精度和频度下,共同研制开发了铁路机械室跨媒体综合防灾监控系统,并将铁路电务机械室火灾监控技术纳入其中。该项技术获得了中国铁道学会颁发的铁道科学技术三等奖。
1火灾监测原理
火灾智能视频分析的目标是从视频流中判断是否存在明火特征,并提取出用户所需的特征信息。基本方法是根据视频场景和被分析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可区分的特征进行数学建模;然后采用一定的策略,在***像帧序列中进行模式识别。智能视频分析算法基本原理如***1所示,包括***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判定3个主要步骤。1.***像预处理。视频信号在成像采集、传输、编解码和格式转化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信息损失,并且会引入部分自然噪声。通过***像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像数据的信噪比,为后续的***像分析提供质量更高的源数据。采用的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YUV420转RGB***像、RGB***像转灰度***像、高斯二维平滑滤波等。预处理算法只对配置规则内的区域进行处理,既提高了算法的运行速度,又排除了非感兴趣区域对算法的影响,改善了处理效果。2.背景建模。根据机械室内环境照明特点,采用改进后的混合高斯背景学习模型,增加了定期更新背景的策略,能够快速构建当前的背景***像。3.前景提取。运行目标在视频画面中通常被当作前景,利用背景减除和OUST算法进行***像二值化,为后续在前景区域进行特征提取提供数据源。4.特征提取。即用低维空间下的特征量,表征高维空间中目标特征的过程。本系统主要提取目标比较显著的一些特征,如轮廓、面积、纹理和颜色,相应的方法有寻找连通域、线段表转换、目标纹理能量,以及色彩分量投影等技术。5.特征判定。首先根据约束的松紧和特征之间的耦合程度,对每一维的特征设计了相应的目标特征分类器,将提取的特征值带入分类器进行特征判定,并综合判定输出目标信息。在特征判定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相似度判定、评分加权判定和一票否决的分段线性判定等策略。
2特性指标
1.可根据需要检测的异常事件来设置算法及规则,布防后开始实时分析异常事件。2.技术先进,1~2s内即可识别目标。3.拥有安防、消防、管理等20多种可选的智能视频分析算法,算法丰富并经过长时间实际环境优化。4.目标检测准确,框定准确;基本无漏报,误报较少。5.能较稳定地进行静态跟踪,轨迹连续。6.带模拟视频环出,可方便串入原有监控系统,且模拟视频输出***像质量较好,最高支持D1分辨率,与模拟视频输入***像无明显质量差异。7.模拟视频及网络视频***像基本无延迟,视频差异不明显。8.可在画面上叠加报警信息OSD,包括规则、报警文字、目标框、目标轨迹等。9.可设置景深,滤除一部分不符合规则的目标及误报。10.可检测小目标,最小可至2×4像素。11.可抑制画面抖动,基本消除摄像机抖动造成的误报。12.可以识别目标的大小、远近和空间位置关系,景深设置操作简单。
3基本配置
铁路电务机械室火灾监测设备包括机房前端系统、传输网络、监控中心移动客户端等。机房前端系统是信息采集部分,通过嵌入式机房处理单元,对机房内的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门禁、照明等进行了整合,主要负责对机房视音频、环境量、开关报警量等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既可通过传输网络进行上传,也可进行本地的相关联动。摄像机是整个铁路电务机械室火灾监测的视频信号源,主要负责对机房整体环境、机房设备等进行全天候的视频监视。对于主机房,选择球机实现大范围的监控需要,通过云台控制可以监看机房具体细节信息,同时根据需求,配合半球或***机进行特定范围的监控,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一般为2~5m。机房***的火花及火焰报警系统,可根据机房现场情况划分为不同的防区,每个防区内配置有不同数量的烟感等火灾探测器,以监测烟雾报警情况,配置视频内容分析传感单元检测火焰、火花等火灾前期信号并报警。
4现场运用及效果
铁路电务机械室火灾监控具有视频监测、传感器监测和火焰、火花智能跨媒体监测全功能,实施报警与提前预警相结合,提升了机械室监测设备效益最大化水平。同时,对电务机械室实施远程、多点、实时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从2014年开始,在北京铁路局京广等6条繁忙干线和石德线共计219个站、500余个机械室陆续安装使用,通过其自动告警功能,发现和处理了几起铁路火灾监测设备隐患。如2014年7月4日,京广线某站机械室监控系统检测出某继电器表面温度过热,超过国家标准3000V以下低压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条件35°的限值,经现场检查发现是由于继电器接点接触不良,造成拉弧所致,及时更换继电器消除火灾隐患。
5结论
针对电务机械室火灾前期特征视频提取算法分析,通过监控系统有效预警火灾前期状态,提高了电务机械室信号设备的运用安全,同时,也为电气设备的失效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顺方.电务安全新机制的探索与实施[J].铁道通信信号,2014(3):47-49.
铁路机械论文篇6
【关键词】铁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1引言
我国当前的铁路项目,在保障铁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机械设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机械设备的长期使用,必然会导致磨损等多种故障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诊断措施加以监督管理,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维护。实际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其技术方法有多种,因此需要明确了解诊断技术的实施办法,从而及时对机械故障采取合理的维修措施。
2铁路施工专业机械设备诊断技术发展现状
2.1状态监测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机械设备带来了新的运行模式,对于铁路施工专业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也引入了计算机技术,用于对机械设备的处理、状态监测及维修。为了开发全面的故障诊断技术,通过大量研究和探讨,开发了很多高技术的仪器设备,其检测的方式主要分为离线检测与***监测两种,其中的离线检测,越来越倾向于小型化笔记本与便携机的使用,而一些以便携为优势的数据采集器检测系统,也逐渐发展起来,例如国产的YE5938,2115以及IRD890等系统;对于***监测方面,则大多以个人计算机作为基础,开发相应的***监测系统,开发周期短、性价比高且柔韧性好,日益受到行业的重视。
2.2故障诊断功能
铁路施工专业机械设备的诊断技术仍然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过程中,从FFT谱分析、AR谱分析、轴心轨迹分析以及时域波形分析,发展到了轴心轨迹计算机模拟分析、全息谱理论分析和主分量分析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铁路施工专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进步。当前的铁路施工专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已经开启了智能化的诊断新模式,大大提高了铁路机械设备诊断工作的质量与实际效果,从而更好地确保施工专业机械设备顺利运行,保证铁路的机械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提高施工建设质量。
2.3状态预报
状态预报功能与监测诊断技术存在一定差别,该项功能更加强调的是对于铁路机械设备运行现场运行态势的诊断,是识别设备潜在风险的重要功能,能够更好地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机械设备当前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未来的运行期限,能否继续持续运行等基本情况,从而让工作人员能够在生产指导的过程中,有依循的证据以指导生产。该项功能的相关技术还不完善,尚不能完全满足设备运行的需要,但却是今后铁路施工专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中的重点所在。
3铁路施工专业设备故障诊断分析法
3.1***像识别算法
在铁路施工设备系统中设备故障的出现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对设备故障的分析要从机电有机结合、转变思维方式的角度进行诊断,熟悉机电各个功能模块框***,然后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组合形式以及工作环境等断面进行全面分析、层层分解,综合分析故障的症状、影响等,找到故障根源。***像识别技术属于人工智能,其诊断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很多技术进行识别、测量、提取、分类和处理。WCARBONWORLDLOWCARBONWORLD2016/3
3.1.1系统软件/硬件的合理选择
该系统通常包括了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其硬件设备包括台式机、线阵相机等实体设备;软件系统一般包括语言操作系统、开发平台系统以及其他必要的系统软件。这两部分相互协调完成整个系统的监测、识别、诊断等。
3.1.2技术分析过程
铁路机械设备故障检测系统中,首先安装机械设备,如果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所采集的设备无故障原始***像,为完整的设备运行***,然后将该***像保存至计算机软件中,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将其与运行***进行对比。在系统进入正常的运行工作后,首先应当对所采集到的设备运行***像实施预处理,提取出***像运行特征点,并与正常情况下的运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等到设备故障的信息确定后,系统将自动将结果传输至设备控制台,控制台的界面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这种诊断技术根据设备运输组织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区别、处理监测等,逐步实现检修分离,通过人、机结合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铁路设备故障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3.2模糊逻辑方法
由于我们对事物的定义没有根本的把握便产生了模糊性,在质上没有明确的涵义,在数量上没有规定。模糊逻辑之所以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是因为它具有很多在故障排查当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模糊逻辑方法比较适合表达模糊的知识,所以它进入故障诊断领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普及的时候比较接近人的逻辑思维。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故障排查操作过程中,按照比较正规的操作规范和正确的流程对一系列的故障进行检查,这样才能避免检查完毕之后出现没有必要的麻烦。基于事例的推理和规则的推理可以迅速判断故障的原因,快速确定故障点,得到诊断结果。
3.3解析模型法
解析模型法的建立,需要以诊断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作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解析函数等数学方法,实现对于机械设备运行信息的处理。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运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改变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然后依据数学模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检查,即可再行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故障,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该方法的应用优势即在于能够详细了解系统内部的具体问题,从而采取合理的预测和解决措施。这种方法通过充分到位地运用高科技,有效解决机械设备运行故障,从而解决并处理突发的事故,使数学运算方法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人类的智慧表现了人类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超然物外的优越性。
3.4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铁路施工设备监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在故障解决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是通过形成人脑神经处理系统的方式,模拟人脑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故障问题,为机器赋予人性的处理思维,来寻找故障问题所在。该方法在的应用不必要建立知识信息库,其运算推理过程也不会由于处理对象复杂,导致处理问题,因而能够有效提高处理效率。但是其资金投入较大,研发周期也较长。
4铁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4.1改进监测仪器与传感器,提高准确度
在发展铁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尤其注意对于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相关技术的改进与提升,从而更好地提高设备的故障诊断精确度。为了使传统检测仪器能够与传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需要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分析数据功能,改进检测设备,最终提高监测准确性。
4.2结合新型小波分析处理技术
我国当前对于铁路施工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仍然处于研究的过程中,从未间断过,但取得的实际进展却很小,正是因为研究始终处于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层面,未能拓展眼光,结合最新的科技发展状况,忽视了与时俱进。因此,应当积极运用最新的技术方法,例如结合小波分析法,不仅能够增强并提高故障诊断技术对于该方法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发现并采取排除措施。
4.3融合现代智能化手段
现代化的智能方法,包括的是进化计算、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均体现出了高水平的现代智能发展现状,通过将这些现代科技方法融入铁路施工机械设备诊断中的方式,将能够有效达到最终的铁路施工机械设备诊断职能监测与诊断故障效果。
4.4实现故障诊断技术远程化、网络化
当前的铁路施工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中,仍然存在设备开发利用率低、信息技术不易共享、开发维护费用较高等弊端,且对于诊断规则的收集也不够全面,导致系统实际诊断能力较低,无法彻底排除故障,如果能够与远程化、网络化的技术设备相结合进行改进,就能够在铁路施工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准确的进行排除,并能够实现诊断规则和相关知识的共享,形成一个真正完善的铁路施工机械设备故障管理体系。
5结语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铁路运输业也随之发展,用于铁路施工设备故障的诊断技术也小断进步,铁路施工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类型比较多,利用现代化技术发展设备诊断技术,能够促进设备诊断技术现代化,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铁路施工建设,保证铁路施工建设的安全与高效。
参考文献
[1]罗远族.关于铁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5(11):45~46.
[2]张雪峰.铁路隧道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及配套方法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5):36~37.
铁路机械论文篇7
关键词:跌路路基;质量控制;沉降预防
Abstract: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as a key management, roadbe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effective to reduce embankment settlement, ensure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key. Therefore, this paper fel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ettlement control the two talk about their own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fall road embankment; Quality control; Settlement prevention
中***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为了满足铁路运输需要, 保证运输安全, 提高铁路路基质量,铁道部建设司近十几年先后几次对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在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时提出了“强本简末”的要求, 设计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路基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占线长、比重大、投资多等特点。由于路基为土工构筑物,受自然和气候影响较大。因此存在影响铁路运营的病害的问题比较多。这几乎成了铁路提速的一大障碍。据铁路部门1998年对全国铁路路基病害情况统计,全路共有病害73406处,总延长达11830km,可见病害数量之多。虽然病害的出现因素很多,但多牧还是由于施工质最问题引起的。
1.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是铁路基础结构支撑铁路钢轨、承担轨道受力的表面土方工程,是现代铁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基础。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对铁路建成后列车运行的平顺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另外,通过加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还有助于降低工程建成后的养护成本,提高铁路工程项目投资的经济性,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1路基质量控制
在高速铁路路基结构设计中,土基的回弹模量是影响结构层厚度的敏感参数之一。路基的回弹模量除了受重复荷载作用的影响外,还与土质、压实度、含水量等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又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所以,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道床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
1.2水破坏的控制
水对铁路路基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可降低路基的强度。高速铁路一般设计路堤较高,且多有硬路肩,路基内的水害不严重,所以主要应防止整体道床水下渗,引起整体道床结构的破坏。若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不进人结构层内部,可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
1.3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提高路基碾压质
路基碾压质量的好坏是路基施工的关键。在填料一定的情况下,合理的机械组合决定着好的碾压质量和快的施工速度。对于细粒土填料如含水量偏大时,必须经过翻晒。如果配有耙地机,在推土机推平的基础上再用耙地机松土翻晒,效果十分显著,既加快翻晒速度,又将大泥块切碎,避免路基出现弹簧现象。提高碾压质量,压路机械也要合理组合好。一般填筑压实宜先用轻型压实机械初压,然后再用重型压实机械终压。对于含水量偏大的填料,应用静力压路机压实,不能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以防土呈可塑状态、液化变成橡皮士,降低压实质量。提高压实质量除以上几种做法外,还应该根据压实机具严格控制虚铺厚度,加强压实,增加压实遍数。合理的虚铺厚度要根据填料的性质,压实机械的情况等,参照铁路填铺厚度与压实遍数参考值,通过试验确定。为了进一步保证碾压质量,对压实度检验刚刚合格的路面追加压实l~2遍。
1.4注重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管理与人员培训,保障路基施工质量
在进行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还要加强路基技术管理工作的控制。通过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对技术参数的控制以保障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针对压实过程设备操作人员操作对压实质量的影响,施工企业还要针对压实过程进行现场管理的强化,促进压实施上阶段的质量管理,保障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2.铁路路基沉降的预防
路基的沉降与地基条件、路堤高度、填料种类、压实标准等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影响路基沉降的因素复杂, 路基沉降量目前还没有合理的理论计算方法。所以施工期间路基沉降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工后沉降。
2.1 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是路基动态设计及计算工后沉降的依据, 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不完整,与实际不相符将影响推算资料的准确性。对沉降观测设施保管未给以足够的重视, 在施工过程中, 时有损坏, 恢复不及时现象, 造成资料不连贯、不完整, 影响到推算资料的准确。因此, 应对路基沉降观测给予足够的重视。
2.2路基沉降的原因分析
路基在行车碾压和自重的作用下会发生沉降现象。发生路基沉降问题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由于雨水浸泡等外界原因造成路基含水量增大,导致路基强度降低,接近临界状态,变形过大引起路基表面沉降、开裂和承载力不足导致路基沉降和纵向开裂。
(2)设计时,对路基沉降的计算数据不可靠,设计上的不足,导致施工方案等缺陷,造成路基沉降。
(3) 路基填筑材料不当,当选择不易路基填筑的材料及容易发生沉降现象。
(4) 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质量控制不好,压实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压路机未按标准进行压实,或者如桥台背、挡墙等部位压实机械不易压实的地方,导致路基施工完成后出现变形或部分变形,因此路基压实无法达到要求也容易产生沉降现象
2.3沉降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路基沉降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易采取以下措施:
针对路基填料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对路基填料进行换填,然后重新压实。对于水塘、沼泽等路段要采取抛石挤淤、石灰桩等措施,处理底层基础;对于桥背、涵背、墙背等处要选用合适的压实振捣机械,提高压实度;对于某些特殊路段,在路基修筑完成后,可以考虑铺筑临时简易路面,然后开放交通,经行车碾压后待路基自然沉降到位后,再铺筑路面。
4结论
综上所述,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影响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影响我国铁路提速T作开展的重点。随着现代铁路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建设施工投资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以提高施工过程的监控实现路基施工质量的提高。铁路路基施工企业也应通过对自身技术水平的强化,实现现代施上技术在铁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有效降低路基沉降的发生率,保障路基的稳定、保障铁路行车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阳初,袁金明.施工质量控制[J].湖南交通科技,1998.
【2】马国豪,钱俊超.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注意事项田.路桥工程,2009,7.
【3】崔建国,李丈***.现代铁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铁路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J】.铁路施工技术资讯.2009,“.
【4】邹舒岩.关于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填料控制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铁路工程技术管理.2009,10.
铁路机械论文篇8
关键词:铁路机械 养护 方法 管理
引言:为了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作业效率、节约劳动力和维修费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制各种现代化的养路机械,特别是大型综合养路机械。
1、我国铁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铁路工务部门工作人员形成了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良习惯,比如吃“大锅饭”,喜欢占单位的便宜,工作中职责不清,缺乏责任心和认同感,工作效率不高,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其专业素质迟迟得不到提升,在引进机械作业后,机械与人力都无法发挥效能。另一方面,由于铁路基本处于露天状态,而且我国铁路养护的机械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工作人员往往要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展工作,工作条件迟迟得不到改善,也使员工无法对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同时,相关的人力资源制度的落后,也使员工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1.2.专业工作队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意识不足
铁路养护工作需要电务、线桥、供电等多个工作队的参与,我国铁路养护部门长期以来多为各专业工作队组成,工作队***进行工作。随着铁路货运量的加大和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留给养护部门的工作时间也不断被压缩,对多工作队协同作业,进行综合养修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目前的人员配置与知识技能水平条件下,专业工作队之间的信息沟通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相关人员的协作意识也没有形成,这已成为养护工作进度的严重阻碍。
1.3.没有形成以减少养护工作量为目标的全局意识
一些发达国家在设计建设铁路线路时就力求最大程度的减少线路投入运营后的维修养护的费用,并减少施工对运输生产的干扰。而我国铁路的设计思想由于一直沿袭建国时的节约初期投资的观念,并注重工期,加上设计、施工、管理各单元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监控,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所以使得一些新线刚投入运营就开始需要维修,不仅导致后期成本的不必要增加,而且直接影响了线路的产出。
在具体的养护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经验资料的总结、分析与利用,在工作进行时无法进行预防控制,不仅没有减少之后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再次维修的隐患。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线路大修后由于技术参数的变化对行车产生的影响,我国的铁路养护部门往往由于施工时间与现场监控水平的限制,施工后设备的技术指标己经与原有指标大相径庭,这必然对后续的养护工作造成影响,甚至对铁路行车造成影响。
2.铁路养护的主要任务是:
2.1预防设备发生不正常的永久变形以及各种病害,延缓设备各部件的老化,防止不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2.2消除超限的永久变形和各种病害,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2.3对线路和建筑物进行局部的或全部的周期性修理加固或更新,并根据运输发展或其他客观上需要进行改建和改造。
3.铁路养护的工作划分
铁路养护一般贯彻计划预防的原则,将养护工作划分为大修、中修和维修三个修程。每个修程都制定有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容、技术条件和检查验收标准等。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铁路对设备还制定一套严密的监视、巡守和检查制度。目前,养护作业手段已由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机械化,由单项作业机械发展到多功能综合作业机械,由人工操纵发展到半自动或自动控制。在设备检测方面,也由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发展到使用机械、电子设备,如使用超声波或电磁钢轨探伤仪、钢轨探伤车、轨道检查车等进行铁路设备检测。
随着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和列车密度的增大,各国铁路除积极改进和加强养护工作外,都致力于加强轨道及建筑物的结构,如采用重型钢轨,修建无缝线路,铺设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宽轨枕,修筑整体道床和沥青道床等。
4. 完善铁路机械养护管理的几点对策
随着铁路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高等级铁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养护队伍向机械化、专业化发展局势日益加快。为了适应高等级铁路养护的需要,增强铁路养护市场的竞争力,尽快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4.1 筹措资金,保证重点。
首先,必须打破机械设备投资单一化的传统格局,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解决目前养护中急需的机械设备。突出及时性养护设备这个重点,优先保障国道、省道干线路段设备的配置。其次要科学合理的加大现有机械设备的折旧提成,积极积累资金,加快机械设备的更新周期,使之与铁路养护方式的改变相适应。特别是要加快机械固定资产变现,更新那些过时且不能用的机械设备,解决机械设备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
4.2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首先,要一改过去不管养护单位急需什么机械,上级单位都统购统配的做法,建立“谁投资、谁管理、谁使用、谁受益”的管理新模式。把设备购置费在下达养护经费时单列下达到市一级铁路处。铁路处按养护工作的需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后,提出科学的或短期或中长期的配置规划,通过少量购置试用后招标采购,按养护里程、养护等级配置到各铁路段或养护公司。
其次,在机械选型时要有前瞻性,力求克服盲目性,同时也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实用性,避免只求“高、新、全”的作法。过去购置的部分设备技术含量太高,功能全面,功率过大,荷载过高,使用起来成本太高,却不实用。象有些山区和特殊的地区更适合一些小型的养护设备,如:小型振动压路机,小型拖式保温沥青撒布车,小型农用自卸运输车,沥青路面铣刨机和沥青路面养护车等。
4.3 转变观念,强化管理。
俗话说的好,“管理出效益”,越是资金紧张越要加强设备管理。通过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一改过去“大锅饭”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完善、操作易行、行之有效的机械管理办法。不管是单位自有资金购置的,上级下达机具购置费购置的,还是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的机械设备都要纳入统一的机械管理之中。铁路局、站段、车间三级管理的机械设备都要列入统一的机械管理之中。
不仅要建立固定资产账,还应建立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原始机械技术文件,交接登记表,运转记录,维修记录,技术改造资料。其次是加强机械设备的单机考核与效益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机械更好的发挥经济效益,以达到降低养护工劳动强度,降低机械使用成本,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提高铁路养护质量的目的。
4.4 提高机械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机械操作人员培训
机械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直接影响着铁路养护行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随着养护机械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日趋繁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业务培训,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5.结语
铁路是一个高效运转系统。铁路养护部门最重要的任务是保障运输任务的安全完成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铁路机械论文篇9
关键词:铁路施工; 环境污染; 生态保护
中***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目前,铁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水污染。铁路施工较多采用了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 由此产生的清洗废水、不良机械及自设油库的油类泄漏、水中墩台修建时的泥浆水、隧道施工时排放的有毒施工废水等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 大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也造成水污染。(2) 固体废弃物。 每个铁路建设项目一般涉及的施工项目都较多且工程数量较大, 由此将造成大量的建筑固体废物, 如路基土石方施工中挖出来的大量不符合路基填筑要求的弃土, 桥梁施工时的废弃混凝土, 试验检测中制作的混凝土试块, 隧道施工中开挖出的大量弃碴等。(3) 噪声。 铁路施工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及交通工具较多, 会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如路基施工中使用的振动碾压设备、强夯设备, 桥梁施工中使用的打桩设备, 隧道施工中各种爆破使用的空压设备、钻爆设备,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4) 大气污染。 各种施工机械和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行走乡村道路未及时洒水造成的扬尘均造成一定的大气污染, 以及施工便道车辆行驶扬尘覆盖便道两旁的农作物等。(5)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问题。铁路施工有时要穿越国家自然保护区, 如何保护这些区域内的动植物生态环境非常重要。(6) 环境破坏问题。无论是新建、改建还是扩建铁路,施工的线路均较长,架桥、修路、开挖隧道:大量占用土地和取土,造成了永久征地和临时占地数量大,对地表植被产生较大的破坏。如在平原地区修建1km的双线就需永久性占地 40 余亩,修建一个日生产供应能力为 800 立方的级配碎石场就需临时占用约 30 亩的场地。如采取措施不当,将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一、对铁路施工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
1. 在管理方面的措施
在铁路选线设计时,平、纵断面设计尽可能结合地形、地貌并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尽可能减少占用耕地及对地表植被破坏,减少高填深挖,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既有水利设施与自然水利系统。各个具体项目环保措施要尽可能周详、考虑长远,确实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环保评审后实施。不能先开工后评审。招投标过程中,要组织环保专家充分审视投标单位施工环保措施是否符合建设项目要求。铁路施工企业要有计划地培养环保方面专业人才,在企业内部认真实施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自主规范企业环境保护行为。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成立有效的环保机构,设立专职或兼职环保人员有效地监、管、控制施工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在实际铁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根据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科学组织各项环保与水保工程施工。尽快在铁路施工中引入环境监理制度,由环境监理工程师直接进行施工中环保监督。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与建设、设计单位及当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行***主管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听取和执行当地环保和水保建议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环保措施。
2.水污染的防治
施工时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水污染的防治。一是禁止将有毒废弃物作土方回填。二是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 桩基、墩台修建时的泥浆水和施工机械油污、隧道开挖排除的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可排放。三是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要进行防渗处理, 可采取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渗油毡等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 要防止油料跑、冒、滴、漏, 防止土壤或河流受到污染。四是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并定期清理,防止污染。五是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 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 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六是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 妥善保管, 防止污染环境。七是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 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 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 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防止水质恶化。
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在铁路的施工过程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因此, 在施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一是回收利用。对建筑碴土可视其情况加以利用; 废钢可按需要用作金属原材料; 对废电池等应分散回收, 集中处理。二是减量化处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后减少其最终处置量, 降低处理成本,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减量化处理过程中, 也可采用焚烧、热解、堆肥等技术措施。三是焚烧处理。对于不适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处理的废物, 尤其是对受到病菌、病毒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 焚烧处理应使用符合环境要求的处理装置, 避免造成对大气的二次污染。四是稳定和固化处理。利用水泥、沥青等胶结材料, 将松散的废物包裹起来, 减少废物的毒性和可迁移性, 减少污染。五是填埋。经过无害化、减量化或焚烧处理的废物残碴集中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填埋处理, 填埋场应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 尽量使需处置的废物与周边的生态环境隔离, 并注意废物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六是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 应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
4.噪声的防治
在铁路施工中,若施工标段里程较长, 或部分施工现场靠近村庄、城镇时, 施工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使施工噪音、振动达到环境标准。一是在设备选型时, 对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建筑声学影响评估, 选择低污染或低噪声设备, 并采取消音、隔音、护板等措施降低噪声。二是在靠近居民区施工时, 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否则应采取消音措施, 降低噪声。三是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一般晚 10 点到次日早 6 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但因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进行施工时, 应公告附近居民并采取消音措施。四是机械车辆途经居民区地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要修建临时隔间屏障, 减少噪声传播。五是在施工期间, 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 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 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声叠加。六是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和场地要尽量远离居民区。七是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声区间作业时, 要配备劳保用品。
5.大气污染的防治
铁路施工中,遇到工程量大、上场机械设备数量较多且集中施工时, 或结构物大多采用水泥、粉煤灰、白灰等易飞扬物且施工机械多以重型机械为主时,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进行防治。一是选择低污染的机械设备, 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二是在运输和储存水泥、粉煤灰、白灰等易飞扬物时, 应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防止和减少扬尘的措施。三是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超速行驶, 防止沿途撒漏并产生较大的粉尘。四是在混凝土拌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 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 采取远离居民区并在搅拌站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 控制粉尘污染。五是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 废机油、废塑料等) ; 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 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 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 以减少废气排量; 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 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六是配备专用洒水车, 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 减少扬尘。
6.自然保护区的环保措施
一是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内施工场地和生活区应设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栏。严禁捕杀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不得恐吓、袭击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 禁止参与任何有关野生动物及标本的买卖行为。严禁在野生动物主要通道附近大规模取弃土、设置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 避免因地貌的变化引起动物的识别错误。要合理布置驻扎营地和施工场地, 加强管理, 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要配置野生动物抢救设施和药物, 野生动物因意外需救助时, 积极给予救助并立即通知相关保护区管理机构。要积极配合自然保护管理部门的工作,无条件地接受监督和指导, 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法规, 对违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植被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内尽量限制人为活动范围, 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取弃土场要选择低洼、无地表径流、无植被覆盖或植被覆盖较差、远离线路的荒地, 不得侵占河道、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保护区内植被均属毛柳、沙柳、柠条等沙漠植被, 不易恢复, 施工时除路基经过地区外, 其他地区应尽量不予破坏。施工便道选址时尽量选在植被稀少处, 结合工程位置和需要尽量缩小便道的长度和宽度; 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严格按规定线路行驶。开挖基坑采用爆破方法时, 严禁使用扬弃爆破, 以保护地表植被。施工完毕后, 应对施工营地及各种建筑场地进行清理、规整, 必要时进行植被恢复或采取其他环保措施。
三、维护生态平衡措施。
线路穿过自然保护区的两侧设置隔离带、隔离网, 禁止施工人员及车辆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 并设置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督员, 对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保护负责。施工过程中做到文明施工,保护施工现场生态平衡, 防止和减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振动、废水、废料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为保护保护区内沿线景观,对施工场地、施工营地从美学角度进行恢复设计, 取土应遵循分段集中取土的原则, 应在设计的范围和深度取土, 严禁***路两侧乱挖。
四、结束语
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还在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跨越式铁路施工的来临,环境保护问题
也越来越突出,在施工时加强环境保护是每个铁路施工人员应尽的责任,大家都要从自身做起,做好环境保护的先行工作,把新建铁路建成环保铁路、绿色铁路、人文铁路。
参考文献:
[1]包早明.铁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
[2] TBl0202-2003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袁吉鸿.铁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环保对策探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李凤超.浅谈铁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与应对措施[J].铁道建筑技术,2008(增).
[5]GBl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作者信息:杨林虎、路春才
工作单位: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铁路机械论文篇10
关键词:废机油;絮凝沉降精滤法;铁路系列油脂
中***分类号:X38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铁路系统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废内燃机油、废变压器油、废空气压缩机油、废空调机油等,这些废油都是可再生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每年能够对这些废矿物油进行回收处理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废弃油处理是个值得重视的重大课题。
我国处理废机油的常用方法有酸碱白土法、加氢精制法、物理净化法等。而本文作者采用絮凝沉降精滤法处理废机油,该方法节能环保无污染,处理后的废机油达到使用标准,可以用来生产铁路线路维护的长效防腐脂、轮轨脂等。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测试标准
脂机械杂质含量测定器(显微镜法)BF-42A,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B/T 513-1977;石油产品水分试验器BF11-A,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B/T512-1965;石油产品酸值测定器BFZD-4,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B/T264;脂锥入度测定器BF-38,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B/T269-1991;脂滴点测定器BF-21,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B/T4929-1985;脂铜片腐蚀测定器BF-19B,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B/T7326-1987。
1.2 实验步骤
1.2.1 原料分析
实验原料为某机务段提供的废内燃机油,通过一些检测仪器测得废弃油的指标见表1。
1.2.2 实验过程
量取一定体积的废机油样品,放入烧杯中,在80℃恒温水浴中自然沉降12h,去除底部水分及机械杂质,测其水分及机械杂质。把处理后的样品在恒温水浴中,加入水玻璃水溶液,加入后要连续均匀搅拌15min~20min,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开始沉降,沉降一段时间后去除底部机械杂质,测其机械杂质及酸值,最后把处理后的样品用滤油机进行处理,测其水分。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絮凝对废机油的影响
2.1.1 絮凝剂加入量对废机油的影响
在沉降时间为18h、沉降温度为80℃的条件下,改变絮凝剂的加入量进行实验,其结果如***1、***2所示。由***可见,随着絮凝剂加入量的增加,废机油中机械杂质的含量、酸值逐渐减少,当絮凝剂的加入量达到0.5%以后,机械杂质含量、酸值基本不变。这是因为该絮凝剂为碱性的,可中和废机油中的酸,当酸值不变时,说明废机油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已达到平衡。
2.1.2 絮凝后沉降温度对废机油的影响
在絮凝剂加入量为0.5%、沉降时间为18h的条件下,改变沉降温度进行实验,其结果如***3、***4所示。由***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废机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酸值不断减少,当温度达到80℃时,温度继续升高时废机油中机械杂质含量、酸值减少的速度较平缓。这是因为温度高沉降速度快,当达到一定温度后,沉降速度基本不变。如果继续升温的话反而会使反应向逆方向进行,使酸值增大。
2.1.3 絮凝后沉降时间对废机油的影响
在絮凝剂加入量为0.5%、沉降温度为80℃的条件下,改变沉降时间进行实验,其结果如***5、***6所示。由***可见,随着时间的延长,废机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酸值不断减少,当时间达到18h时,时间继续延长时废机油中机械杂质含量、酸值基本不变。这是因为时间越长杂质沉降越彻底,当达到一定时间后,机械杂质含量、酸值基本不变。
2.2 精滤对废机油的影响
选取在絮凝剂加入量为0.5%、沉降温度为80℃、沉降时间为18h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机油,改变滤油机的精滤时间进行实验,其结果如***7所示。由***可见,随着时间的延长,废机油中水分的含量不断减少,当精滤时间达到6h时,水分含量为0.02%,已达到使用标准。
2.3 处理前后废机油的对比
整个实验过程先采用自然沉降初步处理废机油,实验条件为自然沉降温度80℃、时间12h,处理后废机油中机械杂质含量为1.164%,水分含量为4.43%;再进行絮凝操作,实验条件为絮凝剂加入量0.5%、沉降温度80℃、沉降时间18h,处理后废机油中机械杂质含量为0.03%,酸值为0.083;最后用滤油机进行精滤,实验条件为精滤时间6h,处理后废机油中水分含量为0.02%,具体结果见表2。由表可见,处理后废机油已达到生产铁路系列油脂使用标准。
结论
本文作者利用絮凝沉降精滤法处理了废机油,处理后的废机油达到铁路系列油脂的使用标准,通过对废机油的处理过程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采用絮凝沉降精滤法处理废机油,得出的工艺条件为: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5%,絮凝后沉降温度为80℃,沉降时间为18h,精滤时间为6h。
(2)利用该工艺条件处理的废机油达到铁路系列油脂的使用标准。
参考文献
[1]马宁.中国废油再生市场***策解析[J].合成材料,2011,26(10):1-3.
[2] B.Wilson.Used oil environmental hazard[J].Industrial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 1998, 50(03): 123-124.
[3]宋朝新.中国废油再生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J].石油科技,2010,28(04):1-6.
[4]安***信,周惠娟,王会东.我国废油再生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0,18(01):1-7.
[5]戴钧.废油再生[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
[6]张念.我国铁路轮轨技术的发展[J].中国铁路,2009(09):21-23.
[7]蒋明俊,郭小川.脂性能及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8]刘晓峰,李英姿,童宗文,等.环保型铁路轮轨脂的开发研制[J].中国铁道科学,2009,30(04):140-141.
[9]张龙年,王晓波,续景.国内脂工业发展现状[J].油与燃料,2008(01):1-5.
[10]白传航.脂的组成和性能评价[J].合成材料,2004,31(01):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