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论文篇1
1.学校的毕业实习制度不健全,对实习学生的监管不到位。
许多学校对毕业实习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足够的经费、人力和物力的保障,相应的也没有建立毕业实习制度,致使实习监管缺位,毕业实习的效果不佳。一是在毕业实习之前,学校对学生的动员工作不充分,学生对毕业实习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学校没有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实习以分散为主,造成了毕业实习难以监管;三是学校没有进行相应的实习岗前培训,如职业操守、礼貌礼仪、办公自动化、人际交往等,所以很多学生到了实习单位难以适应环境;四是在实习过程中没有配备足够的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指导、跟进、反馈,在实习结束后对实习的学生和实习指导老师也没有严格有效的考评办法,因此,实习基本上以“放养”为主,实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企事业单位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对实习生没有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考评制度。
由于缺乏***府立法的约束、***策的优惠和经济方面的补贴,多数企事业单位不愿接收大学生实习,担心影响单位正常运转,增加单位成本负担,增大机密泄露的风险,以及由学生人身安全带来的额外责任。此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实习的学生没有建立实习管理考评制度。既没有设立专业的部门或专人来管理实习的学生,也没有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上岗前相关工作制度、工作技能等的培训,实习过程中没有指定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实习结束后也没有相应的考评。这些导致学生的实习出现种种怪异现象,要么学生成为实习单位的廉价劳动力,要么实习单位给学生指派的工作仅限于杂事,如打扫卫生、复印文件、跑跑腿等,学生根本学不到东西,要么实习单位干脆直接给学生实习鉴定表上盖章,将学生打发走。
3.***府部门对大学生毕业实习没有***的立法保障
没有明确***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在组织大学生实习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策的推动,更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企事业单位、高校在实习方面各自职责的监督管理。由于我国的***府部门对大学生实习重视度不高,因此,当前的大学生实习工作主体承担者是学校。作为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既没有立法的权力,也没有制定***策的权力,因此实习工作难以推展开来。只能是依靠学校上门联系,求爷爷告奶奶,才能安排学生去实习。而学校因为资金有限,对实习的学生在指导、管理、考核上无法面面俱到,导致学生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有效控制和提升大学生实习效果的对策
1.***府以立法和制定***策法规等形式为大学生实习提供制度支撑。
首先,为了推动大学生实习,***府要有立法保障。要明确***府、企事业单位、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实习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规定大学生实习的原则和办法,保障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其次,出台***策保障大学生实习的顺利实施。如成立专门的管理大学生实习的机构,统一负责对***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在大学生实习方面的分工合作并对各自的职责进行监督指导。再次,采取有力的经济补偿措施或加大税收优惠***策,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主动接收大学生实习,从而改变当前学校追着实习单位转的窘迫现状。例如,***府可以将人事部用于技能培训的专项资金切出一部分专门用于对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补偿,而对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并通过媒体曝光,促使企事业单位主动接收大学生实习。
2.实习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管理考核制度。
为有效控制和提升毕业生实习效果,应该转变当前模式,学校不再是大学生实习的主体承担者,而是改由企事业单位来完全主导大学生的实习,形成以企事业单位培训为主体,高校教学为辅助的大学生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企业完整的完成对实学生的培训、指导、考核等实习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学生的实习取得实效。企事业单位根据业务和规模提供层次不等的实习岗位,每年定期通过本单位的网站、合作院校网站、人力资源网站或媒体招收实习生的消息。学校也可据此灵活安排大学生的实习时间。在实习期间,学生以实习单位员工的身份接受单位的培训,实习单位为学生支付一定的工资,并具体负责学生的日常指导和管理以及实习结束后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组织学生的实训工作鉴定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事宜。学校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定期跟踪,检验学生实习的效果,与学生进行交流,发现问题,及时与实习单位沟通,向学校反馈以便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设置。
3.学校要完善大学生实习管理体系。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2
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学习口语时,由于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其口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英语口语学习方式。在高校传统的口语练习课程中,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控制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过于沉闷、乏味的学习环境无疑会打消大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另外,大学生学习口语的途径以磁带、光盘为主,有的发音不标准,进而会误导大学生,甚至因为发音不标准,部分大学生在英语听力中需要对同一话语进行多次练习。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大学生活过于放松,部分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缺乏兴趣;即使平时加强对口语的训练,也往往以英语考级、出国留学、进入外企工作为主要学习动力,因个人兴趣强化口语训练的学生非常少。
二、《高端访问》对大学生口语学习的作用与影响
《高端访问》作为电视英语访谈节目,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通过对高端人士故事的挖掘,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加强他们对口语学习的认识,提高其口语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带动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的进步。改善大学生英语发音现状。众所周知,英语分为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两者在发音上有所区别。中国学生由于缺乏适宜的英语学习环境,导致英语发音不准确,进而引发各种笑话。《高端访问》选取水均益作为主持人,加上采访对象的多样性,其纯美式或者纯英式的发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改善大学生的发音。比如,《高端访问》在采访英国首相卡梅伦时,所使用的英式英语能够让广大学生对此有所了解;而在访谈前总统克林顿时,克林顿所使用的美式英语能够帮助学生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而对英语发音有所了解。除此之外,《高端访问》能够营造英语口语练习的气氛,使大学生融入到全英语的交流氛围中,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发音,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实践环境。我国高校传统口语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利用各种听力材料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热情,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得到提高。但是,电视英语访谈类节目则在一定程度上投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自然引导的方式感染大学生,从根本上填补语言实践环境的空白。在《高端访问》中,主持人与高端人士针对某一话题开展讨论,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不仅声情并茂,并且蕴含着较为浓厚的情感沟通,这种情况能够使大学生在观看节目时产生共鸣。比如,《高端访问》采访比尔盖茨时,主要讲述比尔盖茨的成功经历。在访谈中,利用诙谐幽默的话语对比尔盖茨进行提问,这种采访方式故事性强,同时使用的都是日常用语,增强了教材的纪实效果,有利于大学的口语练习,也让大学生对全球首富的生活、成长经历有所了解。除此之外,主持人与嘉宾引用了比尔盖茨创业中的诸多小故事,并将比尔盖茨创业失败的次数进行表述,在增强节目说服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认识。《高端访问》通过对话访谈形式,能够提升大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愉快、活泼、轻松的口语学习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基础与保障。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英语口语学习能力则有可能下降。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从根本上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大学生热情活泼、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对国内外事件关注程度较高,喜欢对他人进行模仿。因此,在口语训练中,需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高端访问》基本上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节目的定位能够激发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高端访问》通过与高端人士进行***治、经济、文化的讨论,对社会公德标准进行分析,对人生经验进行探讨,而且该节目的信息量较大,有些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息息相关。比如《高端访问》采访著名钢琴演奏家佩拉西亚时,以钢琴文化为采访话题,部分学生对佩拉西亚有所了解与认识,对其作品有所感悟,该期节目不仅可以将该人物的传奇故事传递给受众,还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自身学习口语的兴趣与积极性。帮助学生确定英语口语学习的目标。通过《高端访问》节目,能够让学生获取到教材以外的知识,为学生打开口语练习的最佳途径,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对东西方文化有所认识与了解,使学生能够在口语练习中针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进行正确的表达,降低出错几率。一方面,《高端访问》节目能够让学生将语言学习的过程变得具有价值,通过观看每期节目,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访谈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将学习的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高端访问》中所选取的采访对象均是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主持人与嘉宾在交流中所选用的口语表达能够为大学生树立榜样,让大学生具有明确的目标,进而提高英语知识储备,促进口语的学习。
三、结语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3
关键词:英语 文化 客观宽容 学习交流
中***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10-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中包含不同民族的历史过程,传统习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学习一种语言,不仅是要学习该语言的发音方法,拼写规则,语法规则等语言形式,还包括学习了解该语言蕴含的文化内涵。当代中国大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掌握了大量英语词汇,语法,能进行英语阅读,却不能游刃有余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他们没有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二是不了解英语背后的语言文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势在必行。
1 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随着信息时代快速迅猛的发展,全世界人民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国际间的交流频繁而便利,英语成为世界人民通用程度最大的语言交流工具。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能仅限于应付各种考试,更要适应时代潮流,能够灵活应用英语这门语言工具与外界交流,拓展视野。因而,教师只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感知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外,也只有当学生具有了一定跨文化学习能力后,才更能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排除因民族文化不同产生的语言障碍,理解并尊重英语国家文化风俗,避免因语言失误产生误解,从而实现灵活熟练,积极愉快的英语交流。
2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
2.1 提高教师自身英语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大学英语教师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首先应深化自身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英语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方面,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多读英语原版报纸,书籍和英语新闻,了解英语国家发展趋势和***治形式;多听英语歌曲,多看英文电影,了解英语国家流行趋势和人民生活。另外,在弄懂英语文字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并理解形成文字的历史,***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转变思维方式,善于发现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克服母语和本民族文化影响,尽量用英语思维方式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尊重英语表达习惯,用英语进行教学及与学生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2.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英语文化的态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建立自己信仰,价值观和规范体系的根源,它影响着本民族人民的言行举止,风俗习惯和评价体系,世界各地文化都有其自身特定的个性和不同风格,而语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具体体现。因而,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克服民族偏见和歧视,不用本民族文化标准评价他人言行,以客观公正,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西方英语文化,树立一切文化平等无优劣的观念。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英语交际过程中置换文化立场,站在英语文化的立场上,用英语的思维模式感知西方文化,树立主体意识。
2.3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研究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依据,教材知识系统而规范,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研究了解英语文化的能力。首先,我们可利用词汇这种语言载体所隐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例如,在英语中,很多表示颜色的词汇就很能体现中英文化差异,white在英语文化中它是圣洁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却表示丧葬;red在英语文化中表示危险,而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喜庆。另外,教师要挖掘英语教材课文内容包含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例如,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发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该教程充分渗透英语文化,传递西方文化价值观,其中《The Battle Against AIDS》,《Face to Face with Guns》等课文尤为突出。《The Battle Against AIDS》展现西方社会开放的弊端,也充分描述美国社会与人民勇于与艾滋病抗争的不屈精神,还说明美国人民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态度。《Face to Face with Guns》则侧面说明美国私人持***受宪法保障,所有州的居民都有购买***支的权利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2.4 创造英语文化交流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意识和能力
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是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勇于自由运用语言的前提。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坚持用英语教学及与学生交流,创造良好的课堂交流氛围,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模式思考并解决问题,大胆用英语相互交流,敢于开口,不怕犯错,在错误中不断改进,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其次,我们还可利用便利的网络课堂,观摩国外课堂,同国外院校开展交流,引导学生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网络伙伴,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请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来上课或做演讲,创造真实语言环境和机会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学习能力。
2.5 开展批判性英语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力
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量开展批判性英语实践技能训练。批判不是否定,而是学生对英语阅读,听力,对话等进行客观评估与思考,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站在英语文化背景的立场上,最大限度合理准确理解英语文化和观点,寻找语言文字形成的深层文化原因,避免因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曲解或一知半解。其次,引导学生分析英语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更深层含义。在学生熟练掌握母语,尊重本民族文化也认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不同的***治体系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学习英语就必须以客观宽容的态度尊重英语文化,认可英语文化价值观和英语思维模式。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渗透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帮助学生不仅学习一种语言,更学习一种文化,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苏.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2014.
[2] 吴英丽.试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
[3] 李华,徐敏.论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4
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参加了我村里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几天的活动时间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获得了锻炼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几天的实践活动,使我懂得了一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炎炎夏日列日当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实践活动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耐性,更重要的是体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到,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社会上的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苦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在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目标,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龙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是很理想!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积极性;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文学院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新世纪以来,伴随高校教学改革而实行的学分制,使学生为学分而忙于选课上课,时间被五花八门的课程挤占,也使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正日趋减弱,基本上止步于课堂学习。为此,学者提出要将自主学习的理念引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1] P79笔者以为,大学生并非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这一意识正逐渐弱化,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可以有一些具体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略伸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自主性的弱化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引入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已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张明非教授所撰文章《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就指出这一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P100信息容量大,又配以***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教学课件的使用,使得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在传达知识的同时也兼具一些现代的元素,一度受到学生的欢迎。不过,以PPT为载体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课件时往往只重展示,而忽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缺乏课堂的互动。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在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展示时,因一时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而出现了疲劳、倦怠甚至茫然的现象,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沉闷。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一再强调课程考试内容以课件所教授知识为主。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在没有完全吃透知识的情况下,快速地看课件,机械地记录知识要点。一些学生为了省时省力,竟直接向教师索要课件,期末考试时就以课件为复习资料。如此一来,学生们固然避免了考试不及格的危险,但大部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几乎不再阅读《中国文学史》以及古代文学作品选,他们所获得的仅限于课件的知识既不全面、系统,也不够扎实。这一教学现状所带来的弊端体现为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弱化,成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最突出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课余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减弱的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学课程设置过多。学分制实行后,文学院的大学生不仅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还有其他的公共选修课、通识通选课等,课表已经排到了晚上,甚至周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以四卷本的文学史以及六册作品选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
其次,古代文学课程被严重压缩。这是大学课程设置过多以及新专业不断出现而引发的后果。以往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古代文学教学至少需要两个学年共四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修改后的教学计划中,根据专业的不同,古代文学的教学时间被缩短为三个学期(如对外汉语、文秘专业),部分专业(如编辑出版)甚至被缩短为一学年。原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保持四学期的时间不变,但为了给其他课程让路,具体的教学时数也被削减了。课程被压缩,教师必须赶教学进度,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囫囵吞枣,知识消化不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其三,课程考核体系有缺陷。教师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分一般以考试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为比例。考试题目基本以课件内容为主,学生既无暇也无兴趣再去涉猎其他内容。平时成绩以课堂考勤为主,此外再布置一到两篇课程论文,这也是流于形式化的考核,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没有促进作用。目前,在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亦缺乏督促学生课外学习的动力。
其四,单向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不可谓不足,课前查找丰富的资料,制作***、文、音、画并茂的精美课件,课堂上也注意教学技巧,即使如此,教学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除了少部分学生积极回应教师之外,其他学生要么是一脸茫然,要么是低头不语,更有甚者趴桌而睡。究其根源,教师单向度地讲授,而忽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课件再精美,声音再洪亮,学生们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其五,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足。在现代技术日益发达,工业化进度越来越快,商业气息渐趋浓厚,以及全民娱乐的时代氛围中,古代文学知识对于个体人格涵养、文化修养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魅力和价值已经淹没在一片喧嚣繁华之中。学生们更喜欢快餐式的文化享受,而不喜欢需要时间去沉浸在其中方能体会魅力和价值的古代文学知识。
二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积极性的对策
在新的形势下,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不能靠单纯增加课时数或强硬逼迫学生自学等老旧方法来实现,而是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去扩大学习的面,并深入吸取知识的精华。结合上文所述,笔者试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一)角色反串法
角色反串法也即让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站上讲台教,教师旁听。目前,高校教师依然习惯以自己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记为辅,但是往往忽略了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在具体的实施上,教师可结合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大纲,在每一次课中布置一到两篇教授内容之外的作品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准备要讲授的内容并制作PPT,在下一次课的课堂上亲自展示,每一位学生所需时间以5到10分钟为宜。在课程已被压缩的情况下,角色反串法一方面可以以学生亲自参与、主动融入的方式扩大教学容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角色的互换不仅使学生感到新鲜,而且反串教师也让他们有必须扮演好这一角色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提升学习自主性的一大动力。若教师所教授的班级学生人数多,这一方法可以贯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的教学进程中。学生讲授之后,教师加以简要的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同学来评价。角色反串法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提前进行的典型的教学实践,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具有锻炼胆量、内化知识等意义。
(二)团队表演法
这是基于角色反串法的一种延伸。在讲授叙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比如叙事诗、古典小说、古典戏曲时可以考虑用这一方法。因为无论教师或学生,单纯地讲授,其生动性、趣味性依然不够突出,而通过表演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较多,一人无法完成表演,教师可以安排几位同学在课外一起琢磨作品,体会人物形象,然后通过团队合作编排,反复演练,最后在课堂上演出。团队表演法生动活泼,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于喜欢表现自我的90后大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作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作品的艺术魅力有了切身的体会,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协调合作能力。此外,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文学想象力加以创新。由此可见,团队合作表演法的益处是多方面的。
(三)课外拓展法
这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补充。由于目前的大学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学时数又有限,教师尽最大努力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来反串教师角色或进行团队表演已实属不易。鉴于古代文学课程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教师讲授、学生反串讲授和团队合作表演的作品之外,仍有很多优秀的篇目需要学生去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既定的内容之外安排课外拓展学习的篇目。具体而言,课外拓展可以细分为研读、改写、诵唱等几个层次。例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完成了作品选上的十二首古诗的教授、学生反串展示等环节后,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研读其余的七首作品。又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较多,在学习了《长恨歌》、新乐府诗等作品后,可安排学生以将诗歌改编为剧本等形式改写《琵琶行》等篇目。此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让学生自主安排一些古典诗词朗诵、古典诗词演绎会或者古典文学知识竞赛等。这些环节可以增加他们自主学习的乐趣,也丰富了他们课余的学习生活。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大学生的学习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为成绩(分数)。为了使上述的措施能落到实处,还需要制定更完善的考核体系。
具体而言,要把目前以期末考试成绩和以课堂考勤、课程论文为平时成绩的二元化考核体系,改变为以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自主学习成绩等为指标的多元化考核体系。自主学习成绩指标包括学生在反串教师角色讲授、团队合作表演、课外拓展学习等环节中所获得的评价分数。如果说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可以通过教师的直观感受来评价,那么课外拓展学习的评价则可以通过随堂考核的形式来打分。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随堂抽查,以便检验课外拓展学习的效果。
(五)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够的现状,教师必须展示出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涵养的人格魅力,从气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现身说法来打动学生,以此感召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是也”观点,在当下更有警醒的意义。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文并茂的课件,这些因素集中起来,对增加古代文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吸引力,都不如一位学有造诣、魅力四射的中国古代文学大师来得强烈。教师们唯有不断增加自身的中国古代文学学养,以期有朝一日能达到大师的高度。
三对策实施的初步效果及其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已将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措施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首先,课堂气氛大为活跃,学生不仅听课积极性更高,而且课后自主学习的劲头也很足。例如PPT展示环节,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任课老师,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他们一改往日漫不经心的听课习惯,聚精会神关注教师授课的方法、步骤、技巧等。比如胡某某同学讲授南朝乐府诗《西洲曲》时,按背景、文本解读、诗歌主题、艺术特点的步骤一一介绍,所制作的PPT***片优美,非常契合作品的意境。展示完后,在座同学不禁鼓掌表示称赞。再如廖某某、刘某某、杨某同学三人合作表演的《木兰辞》,不仅有配乐、有朗诵,而且还有准确生动的舞蹈动作,获得同学们的满堂喝彩。这些成效的取得无疑是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努力而获得的。其次,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接触学习更加全面而深入,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古代文学课的吸引力较之前有所增强。有学者提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将作品选代替文学史论,[3] P45 这一观点尚可商榷。本文所提出的几点措施,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学史论之余,利用课后时间去全面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可谓两全其美。笔者看到,此前认真听课的同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那些在课堂上低头不语或打瞌睡的同学,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究其根源,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使学生不再对文学史论感到枯燥乏味。
措施的实行也具有多重意义。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角色反串法等措施的实行,不仅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反向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他们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前,教师因囿于成见,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闷表现,会认为学生不仅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教师对学生的这一印象得以改变。事实上,作为成年人,大学生鲜活的生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忽视了。此外,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自主学习方式的成功普及,会产生一种连锁反应,不仅使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加喜欢古代文学课程,而且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呼声甚高的情况下,[4] P115广大学子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直观的效果来获得对中国古代文学魅力的重新认识,从而扩大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涂承日.自主学习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构想[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2).
[2]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第一届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3] 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6
(一)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是指语言学习者自行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网络英语课程的学习。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体现出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使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
1.学习对象的变化。与传统的英语课堂学习相比,英语网络教育技术所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资源,可以实现学习者从语言知识点的简单、初步的学习向语言社会学、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等综合要求发展。
2.学习心理过程的变化。传统的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固定的班级,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和监督,课堂气氛紧张。而网络英语学习由网络虚拟交互的特点所决定的相对***的学习环境让语言学习者免除了面对团体产生的直接外界压力和社会性监督,课堂教学的现场紧张感得以缓解。
3.学习方式的变化。网络的自主化学习模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网络的互动性可以使其英语学习由平面向立体、线形思维向形象思维互动转换,学习方法更加多元化。
4.学习动机的变化。网络媒体上涵括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学习的内容。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将会取代传统的被动的、功利的学习特点,学习者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动机的“主动性”更强,目标更明确,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5.学习环境和场所的变化。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发展放宽了对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学的实施使学习者能够自定学习时间和地点,学习空间得以延伸,学习环境和场所变得生动多样。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障碍近年来由于各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英语班级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够充分,角色不到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没有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1.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日渐流行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广大高校英语教师看法不尽相同,主要分化成三个阵营:阵营一认为网络是万能的,网络上涵盖着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认为学习者只要有了网络的技术支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学好英语。阵营二表现出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极端敌视态度。阵营三表现出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恐惧感。
2.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两方面:(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主要是由我国一直以来的教学体制造成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2)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自由空间有限。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师还是会习惯性地、过多地干预学生课堂外的学习活动,如布置大量的作业等。
3.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资源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在外语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各种自主学习软件充斥于广大高校之中,在使用过程中,师生们发现有些软件并不能满足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的真正需求。具体表现为,很多软件没有创新内容,仅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挪到了光盘上。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进行自主学习时和平时的课堂学习没有任何差别,这必然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且,反复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既浪费了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又无法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4.量化考核的限制和自主学习效能监督的缺乏。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量化考核一直是外语教学的指挥棒。教师和学生在这个指挥棒的指导下,无暇顾及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只是为了应对中国式的应试教育,使得我们的大学生们在学习了近十几年的英语以后,还是听不懂说不好,这不能不说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原因分析
虽然英语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究其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以下的几方面。
1.传统教育模式的惯性。传统教育灌输模式———教师课堂教授的惯性,学生通过老师课堂上的听课、观察、模仿等方式学习,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依赖性,缺乏自我的控制力和管理的能力。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发挥作用,进入大学后,该模式继续发挥作用,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能力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学习的信心。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师生角色是截然相反的,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自豪感。但是如果学习过程受到太多的外部依赖和控制,学生可能产生其他情感(如对教师的感激等),从而无法获得个人成就感,而个人成就感的获得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计算机智能化程度与信息资源质量保障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目前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程度还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在人机互动的训练中,机械操练部分占据了更大比例,学生缺乏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对学生交际技能的提高作用极为有限。此外,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诸如网络教学资源无序、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内容易脱节、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不足、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问题。
4.网络自主英语学习模式本身的不易操作性。就目前来看,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还属于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易操作和把握。网络上的资源鱼龙混杂,学生缺乏自控力,可能导致时间的浪费,更甚者可能出现误导学生价值观的现象。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在网络环境里真正用于有效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一方面是网络自主学习压力不明显,易外部干扰;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质量不满,相比传统课堂,他们认为网络环境下能够获得的学习支持相对更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等重要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无法对学生自我评价做出及时的反馈。以上种种因素都不利于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推行。
5.自主学习评价体系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过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主体,学生学得好坏由任课教师说了算,从而忽视了学生本人对英语学习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评价形式上,传统的英语教育侧重于关注学习的结果,比如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四、六级通过率等,忽视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以分数的高低将学生划为三、六、九等。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语自主学习能力时,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他们只关注学生的上机数据。
三、结语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7
大学生村官作为***在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推进学习型农村***组织建设责无旁贷,要在推进学习型农村***组织建设上有所作为,大学生村官需要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发挥视野开阔的优势,当好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向导。***在新形势下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审时度势,汲取***的历史经验,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自诞生起,就没有停止过从学习中汲取营养,并在学习中发展壮大。***初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就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中国***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第一次国内***战争,***领导的中国***虽然屡遭挫折,但学习马列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脚步并没有放慢。抗日战争时期,同志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总结出了闪耀着哲学智慧的理论着作,掀起了一轮马列主义学习热潮,建成了抗大等学习阵地,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战争,我们***更加注重学习建设,把学习重点由学习作战知识向学习管理城市和经济建设知识转变。新中国成立,我们***的每次***建活动,都把学习放在首位。在我******和执***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包括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各级***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正是因为始终把学习贯穿于***领导的中国***和建设活动中,我们***才保持了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建设学习型***组织,大学生村官要发挥视野开阔、***史知识丰富的优势,结合新时期的***建要求,引导农村基层***组织落实中央关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部署,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指示精神上来。这也是当好学习型***组织建设向导的基本条件。
二是发挥追求进步的优势,当好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示范员。“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这不仅是每个人适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也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相吻合的生存方式。因此,要清楚“动是绝对的,不动是相对的”,要懂得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的学习,因为不学习,就会落后于时展,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我们***是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大学生村官又是***在农村培养的先进分子,追求进步是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一个显着特点。在追求进步的成长中,大学生村官学到的不仅是***的先进理论、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本领。我们学习中得到的乐趣,也会不经意间通过交流传递到所在村级***组织的每一名成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建设学习型***组织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种带动一旦形成示范效应,就会对学习型***组织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好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示范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是发挥理论优势,当好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辅导员。***的理论是一个体系,***的理论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不仅需要大学生村官掌握***的最新理论成果,还需要我们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加深***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眼光,胸怀全局,登高望远,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发挥理论优势,为农村基层***组织的每名成员授业传道解惑,切实履行辅导员的职责,担负起***赋予我们的重任。
四是发挥实践优势,当好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督查员。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效的主要手段。学习不能停止在形式上,而是通过恰当的形式把内容完整的反映出来。大学生村官要对照***的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标准,经常回头看一看,发现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或领导反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是形式影响效果的,要有针对性的提出以改进形式促进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意见或建议,反之,亦要观察、分析、研究,有的放矢的提出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要留意观察,就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督查员。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体系;英语;论文写作
一、合作学习理论
在社会互赖理论的基础上,外国学者Cooper,Robinson & McKinney (1994, 1998)、Johnson(1990)和Lyman & Foyle提出了合作学习理论。他们对合作学习所下的定义略有差别,但共同点在于都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有共同的学习目标,能提高学习效果。
中国学者王坦提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王坦,2002)”这种教学策略体系倡导学生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被分在同一个小组,他们必须为了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在积极互赖的氛围中积极互动,相互鼓励,直到目标达成。
二、合作学习在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的论文写作教学采用老师讲解、学生练习、老师再讲解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模式兼顾了这两个方面,其优势在于,小组内不同水平的组员在相同目标的指引下,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个优势,互相鼓励,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对学生的随访发现,课堂上采用小组模式,同学们的积极性更高,同时焦虑情绪也明显减少。此外通过小组学习,许多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而且容易接受。在对初稿、二稿进行修改时,经其他同学修改后,错误一经指出,能很快得到更正,学习效果更好。
三、合作学习法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应用
刘吉林、王坦(2004)列举了的五种常见合作学习基本策略,作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特点,对这些策略稍作调整加以运用,分别将这五种学习策略运用于论文写作教学的各个阶段,下文将其应用作具体陈述。
(一)小组调查法的应用
小组调查法适用于论文写作初期,论题选择部分。开题时,老师提供一些可选论题给学生,并将这些论题分为文学、语言学、翻译、教育学四大部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对进行选择,随后根据四大部分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小组成员分头阅读并学习相关背景材料,讨论在相关部分有哪些论题值得研究,并列出一份清单。提交清单前,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每个论题必须得到80%小组成员的同意,才能通过。随后面对全班进行总结陈述,老师分发评价标准,据此其他组对陈述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学生评价老师给予评价。
小组调查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题时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地方向,通过自我阅读、自我陈述、小组讨论,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并最终确定论题。
(二)小组成绩分工法的应用
小组成绩分工法被运用于论文格式部分,生被分为5人一小组,每组由学习能力差异显著的学生组成。老师根据教学安排讲解MLA、APA、Chicago manuscript和中国重要期刊论文格式。讲解结束后,老师事先准备好作业和答案,分发给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内部成员就分发的作业分部分进行阅读答题,每个组员必须完成等量的作业,结束自己的作业后要向其他组员讲解确保每个人都弄懂所有问题。学习时间结束,老师分发试卷给每个学生进行检测。每个组员的得分不是绝对成绩,而是较前期表现的提高分。小组得分则是所有组员得分的平均分,为了获得高分,组员之间会精诚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转贴于
成绩分工法能很好地敦促学生互帮互助掌握所学知识,组内差学生得到好学生的提携,从而缩小了优等生和劣等生之间的差距。试卷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的分数在80分上下浮动,浮动振幅小。此外学生反映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
(三)切块拼接法的应用
切块拼接法主要是按小组分配任务后,小组内部还要将任务进一步细分,分工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被分为5人一小组,每组由学习能力差异显著的学生组成。切块拼接法被运用于论文主体写作部分,老师根据教学安排将论文主体切分为简介、理论介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老师事先准备好学习提纲,分发给每个小组进行学习。小组内部成员推举一个组长负责组内讨论发言,完成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将被分派到其他小组进行讲学,其他小组城员认真倾听。完成讲学任务后,组员分别就自己的论文进行写作,完成一个章节进行一次评分,讲评可以由其他同学和老师共同完成。
切块拼接法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分解开来,避免疲劳。每个同学同时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每人都被分配指导其他同学的任务,同时还要倾听并质疑其他同学的讲解。在指导和倾听中共同提高。
(四)小组游戏竞赛法的应用
小组游戏竞赛法在论文写作教学中运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尤其适用于内容相对枯燥的部分。该方法被用于语言规则部分,语言规则在论文写作中既有老生常谈,又有新要求。首先由老师讲解,接着每组同学进行组内互助复习。然后老师就易犯的错误整理成作业卡片,并在反面附上答案,分发给每位同学,每人四张卡片。接着全班被分为4人一组的竞赛组,每位同学被分派到不同的竞赛组进行竞赛,回答作业卡上的问题,答对就获得该作业卡,答错扣除手中的作业卡。最后用组员拥有的卡片数量来计分,小组得分为所有组员得分的平均分。
实践发现,运用小组游戏竞赛法时,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为了在竞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同学们埋头复习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比赛发现,同学们手上的卡片数量差距不大,表明大部分同学都较好掌握了语言规则知识。
(五)共学式的应用
共学式被运用于论文初稿的编辑和修改部分。共学式采取结对子的方式。首先老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规则讲解,每对同学就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共学,以确保对子成员完全掌握所学内容。接下来按照规则对对方的论文进行修改。老师根据修改的效果对个人进行评分,对子成绩为两人平均成绩。
初稿完成后,学生普遍反映写作强度太大,开始厌倦写论文。共学式中学生的最终成绩根据修改他人的论文的效果来评分,看其他同学的论文既有新意又有压力。因此老师讲解时,能克服堕怠情绪。有利于论文修改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同学间的团队协作意识。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9
关键词:语文学习 阅读 自主学习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39-01
1 叶圣陶先生思想与评述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是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记住的。[1]
叶圣陶提出在国文学习中得到的一个是阅读知识,另一个是写作知识,而想要得到这两样知识相对应的就是养成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根本途径就是多读多写。叶圣陶的国文学习理论非常具有启迪性,我们普遍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与阅读量息息相关。叶圣陶的早期语文学习理论是语文学习理论的先驱,是现代语文学习理论的启蒙思想。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习不能仅仅看成是阅读和写作,还应具体细化。其次,学生是有个体差异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够做到多读多练,那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该如何指导他们学习语文,这是大家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2 王光龙先生思想与评述
伴随教育心理学一些新思想的提出,语文学习理论又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认识和观点。王光龙先生提出:语文学习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包含着一般学习方法的四个层次:(1)语文学习原则和学习策略层次。(2)适用语文学科学习的一般学习方法层次。(3)语文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层次。(4)语文学习的具体学习方法层次。[2]并且发现了语文学习的基本特征:继承性、综合性、层次性、发展性。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学术界提出的许多新的学习理论又提出了新的语文学习方***,由于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语文学习方法也具有多样性,我们可以根据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学习的特定情境以及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习惯来决定相应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存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间接学习与体验学习、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学习、真实学习与虚拟学习这几种。通常在基础语文教育实践当中接受学习、间接学习、他主学习、***学习真实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堂上教师采用灌输知识的策略,学生在教师的鞭策下进行练习,以个人为单位通过学校教育进行。但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这些与传统学习相对立的学习方法,既发展了语文学习方法,又适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现今这些方法已经走入课堂,甚至有些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但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这些学习方法并没有进行全面地推广,也就没有机会全面证明它所能带来的积极的效果。
3 许建中先生思想与评述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就已经指出人类学习语言的四个时期分别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人期。[3]有鉴于此,许建中先生提出了学得间于习得;内化先于外化;技能重于知识;语言系于思维;言语本于情意;言意源于生活;创新基于模仿;综合多于分析的理论。他将语文学习归纳为习得到学得,再由学得到习得的一个交替前进过程,知识的吸收应该先于表达,着重学习语文技能,思维训练贯彻于语文学习实践中,面向学生的真实情感,联系学习者生活实际,在学习中既要学会借鉴,也要能够推陈出新。这个思想很大程度上使得语文学习和教学契合学习者心理发展阶段,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特别以心理学为基础去看待语文学习,是一个特别新颖的观察视角。联系情感生活,肯定了语文学习中审美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但是他的技能重于知识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即便语文学习最终的导向的是以应用为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应该将语文技能与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应当广泛地积累语文知识,因为积累是一种吸收,技能是一种表达,两者虽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但也相辅相成,积累相当多的语文知识并不一定说明一个人语文技能十分优秀,但也无法想象一个人凭借贫瘠的语文知识能够具备相当高的语文技能素养。
4 魏书生先生思想与评述
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学习一直为历代中外教育家和学者所提倡,在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方面,魏书生先生有着丰富的经验,是灵活运用自主学习的典范。他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的形成有共同之处:都要经历知、情、意、行这几个过程。
(1)“知”就是让学生们对自主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潜意识中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2)“情”就是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是通过自学学习到必备的语文知识技能而获得的。(3)“意”就是坚持,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意志。(4)“行”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什么的问题,一个是怎么学的问题。学什么是让学生通过考试试题来刻画语文学习究竟要具体学到哪些语文知识;在如何学的问题上,魏书生要求他的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打消顾虑,制定严格计划。
魏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所教授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证明了自主学习理论在现行教育体系下是可行的,甚至优于普通的语文学习理论。但他的理论放在当下的背景来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语文学习当中文学性的培养,而且自主学习特别强调学生自觉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主学习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语文学习者。而且魏书生的自主学习理论主要是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还没能形成一种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后王光龙先生对这种学习理论进行了更加科学的表述:自主学习是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 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 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4]他还指出自主学习是动机,环境,***思考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语文教学方法中,还有部分学者转向语文教学微观领域的研究,在语文学习的其他方面学者们也逐渐地开拓了研究空间,并将继续深化,继续完善,为语文学习理论添砖加瓦,服务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M].
[2]王光龙.语文学习方法的理论探讨[M].
大学生学习论文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般文科称为毕业论文,理科称为毕业设计。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完成毕业论文,普遍的流程: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在学生做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肩负起指导查阅资料、筛选资料、修改论文等作用。
近年来,学生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总是不多,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论文固然难以令人满意,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尽如人意。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不够。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以应付心态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之时,正值毕业之际,学生面对就业。由于就业形势亦不乐观,因此,学生都承受着一定的就业压力,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求职、面试,甚至到用人单位应聘实习。而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学生不用上课,更无需考勤,对毕业论文只好匆忙应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时间少,精力也不够,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二、质量欠佳。毕业论文普遍存在抄袭现象,应付式完成论文,导致论文质量不高。中国青年***治学院的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2004、2005、2006三个年级本科生的论文写作现状进行调查。实际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5份,有效问卷265份。69.1%的同学认为身边存在较多或很多抄袭现象,然而在发现抄袭现象后,却有47.7%的学生觉得正常,13.7%的同学甚至当作没有发现,这说明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成绩偏差,论文质量不容乐观。
如何防止毕业论抄袭呢?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经管系率先将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以毕业实习报告的形式替代。学生根据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形成毕业实习报告。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毕业论文过度抄袭。
以下是经管系营销0901班某学生的毕业实习报告纲要。
实习报告题目:论电话营销———深圳阳光保险公司实习体会
摘要
关键词
1.实习单位简介(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1.1公司简介
1.2主营业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儿童保险,意外保险,教育金保险,大病保险,理财保险等多类保险业务)
1.3运作模式
2.实习岗位简介
2.1部门简介(电子商务部)
2.2工作流程
2.3岗位职责(跟踪服务、维系CRM、开拓渠道)
3.实习所感
3.1实习困惑(团队协作/人际关系的处理、***处理问题的能力、付出与收获的比例)
3.2实习心得(抗压力增强、看待问题多元化、脾气性格有所收敛)
3.3未来计划(潜心学习电话销售技巧及客户关系维系、尝试不同岗位)
用毕业实习报告代替毕业论文,能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减少论文抄袭。因为没有没有同实习单位同岗位的实习心得,学生能够***的思考如何去完成本次实结,主题明确,接近生活和工作,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兴趣,极大程度的避免了照搬照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学习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