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论文10篇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1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发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超级秘书网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2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调查为了研究贫困大学生无法就业的问题作了相关问卷调查,问卷共发出500份,回收472份,最终的有效问卷有460份。经调查数据显示:有18.2%的贫困大学生因为过高的期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而未能就业;有24.8%的贫困大学生不能较理性的看待第一份工作,在选择应聘岗位时,过多注重薪酬、就业环境、舒适度以及工作地点是否方便等,并没有衡量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有21.7%的贫困大学生没能清楚认识到自己错过了就业良机,这类大学生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能清楚认为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或者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再或者自己能够胜任何种性质的岗位,而是一味地观望,期待工作“自动”到来;有35.3%的贫困大学生不能承受压力,过于自卑,不敢出门为自己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二)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当前社会难免存在一些“拜金”现象,时常“拼爹”、“靠山走后门”等行为正慢慢“侵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犹如倾盆大雨,极易浇灭贫困大学生找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他们盲从看待自己,认为自己输了背景,意味着输掉前程,以至于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产生较多的负面想法,也不能自信坚强的去面对、克服一些问题。例如,有的贫困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时会产生顾虑,认为自己怎么能如此简单的就获得了面试机会,是不是有陷阱,于是就放弃面试机会;有的在即将与公司签约时,临阵弃***,放弃就业机会;还有的在处于岗前培训期时,滋生很多不正确的想法,无法踏实开展工作。上述均是贫困大学生内心不自信的表现,即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

(三)焦躁不安的心理问题从幼儿班到大学差不多十六七年,这么多年的努力拼搏就是为了在大学毕业时找份有前途的工作,因为这里面不仅有自己寒窗苦读的心血,更有亲朋好友所寄托的希望。贫困大学生通过奋斗坚持到现在,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大部分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付出的回报,想要快点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常言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迫于现实所需,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得不早当家。富人子弟有父母可以依靠,而穷人家的孩子所能得到的资源却少之又少。在处于人生择业的十字口时,贫困大学生往往认定要靠自己撑起整个家族的未来,容易想得太多,急于获得成功,最终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问题,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不正确的求职思想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一个人,找工作其实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陷入了一些羡慕他人、盲目跟从等误区,这在贫困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寒窗苦读到城市,总觉得要在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而不想回到家乡,然而城市生活水平是很高的,没有一定的工资保障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对薪水表现出较高的期望,却无法正确考虑自身的能力。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措施

(一)“三位一体”宏观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三位一体”是指国家、社会、高校都积极需要采取相关措施,真正有效的落实到每一处,帮助贫困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首先,***府应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就业津贴的补偿力度,制订切合实际的就业援助方案,在宣导大学生创业时,应切实考虑到贫困大学生“资金缺乏”的实际困难,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其次,社会集合各方资源,不定期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更人性化的就业环境。最后,各大高校首先应做好“双困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通过打好“制定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点对点帮扶”等组合拳,从而尽最大可能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适当延长关注期,从入学伊始,主动提供多样的学习平台,为贫困大学生长远考虑;建立一些专门服务于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体系,多元化地辅导贫困大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改善贫困大学生狭隘的学习圈,开拓他们学习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的性格;开设更多相关课程,提升其自我求职素养和正确求职思想,鼓励他们早日接触社会,正确看待、认知社会,磨平他们急于求成、焦躁不安的心理。

(二)自身发展,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社会的援助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本身也需要努力改善不足。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攀比、羡慕他人。认真列举出个人的能力优势与缺点,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懂得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和面对困难。通过适时调整心态,坦然面对未来,克服当下的焦躁,勿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应意识到想就业并且就好业,能力与机遇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机遇是可以自己创造的。掌握应聘技巧,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菲薄、骄傲自大,时刻记得言谈举止得体。贫困大学生就业取得好成绩的基本就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身能力的优势。所以说,贫困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努力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与成功人士交谈不仅可以学到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还能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援助开展的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积极主动找指导教师,以边训练边模拟的形式使自己早早融入社会竞争压力中,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自己也要明白,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自己,如若在大城市不能见到效果,尝试到中小城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也不要过高期望工资,刚踏入社会要有先就业学***验本领再找自己理想工作的理念。在生活中慢慢去发现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切记眼高手低,有时候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完美效果的。时机的不成熟也会是一个阻碍,要学会抓住机遇,学习成功技巧,时刻培养自己的心里素质。面对考官或者上司还是其他任何人都要礼貌大方,不要遮遮掩掩,自己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实事求是也会为自己加分。

三、结论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3

摘要:本文从贫困的识别、影响贫困的因素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就贫困的识别而言,探讨了贫困从单维到多维的转变过程,着重分析能力贫困的重要性。就影响因素方面而言,选择更符合贵州省实际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在评价方法上,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贵州省贫困问题。

关键词:能力贫困;生态贫困;数据包络分析

一、贫困的识别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受到经济学领域的普遍关注。而贫困的概念也在人们的研究中不断深化,主要经历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以及 Sen提出的能力贫困这三个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单一维度的概念,是指个体的收入低于其规定的临界值,即日常生活中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情况。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个体所缺乏的日常生活必须资源。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Sen)在经济学领域最先认识到“能力贫困”的重要性,提出“能力贫困”的概念及理论,并因为在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个体贫困的原因是能力的缺乏。而收入贫困只是能力贫困的外在表现,其实质是不同阶层的人拥有的社会权利的不同,其基本可行能力受到剥削,导致与其他个体的差距。

二、贫困的影响因素

还需强调的是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我国对贫困影响因素的理论综述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生态环境脆弱论。汪晓文(2012)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生产资金、农民工就业、贫困文化这五个因素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认为自然条件与农村贫困关联度最大,联系最为紧密。陈南岳(2003)对我国居住在生态敏感地区的人口做一估计,认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不会低于80%,由此可见,生态贫困人口规模之大。(2)资本缺乏论。张车伟(2005)认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有因果关系,其资本的缺乏主要包括教育的不平等,营养的不平等,健康的不平等三个方面。刘修岩、章元、贺小海(2007)利用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数据,分析教育与贫困问题的关系,采用两阶段Probit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对消除贫困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十分显著。(3)制度缺陷论。靳涛(2004)认为制度创新不足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农地使用制度、户籍制度、农业税费制度和农村基层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张秋(2013)也认为制约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制度贫困,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失去了致富的机会。(4)贫困文化论。胡鞍钢等人认为知识贫困是新世纪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所以减贫要更多关注这方面的贫困。王子舟(2006)根据社会个体知识贫困衡量标准,分析指出我国知识贫困现象严重,对弱势群体的影响至深。

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地区,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006.7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是1.4%。贵州全省88个市(区、县)中,共有11个民族自治县,除玉屏以外,其余都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由此可以看出:发展滞后是贵州地区最大的特点。根据贵州贫困现状及特征,再结合上述国内学者关于贫困成因的理论,我们在考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还考虑从人力资本、人口素质、制度缺陷、贫困文化这几个方面来研究贫困问题。

三、研究思路阐述

本研究试***从多维角度考虑构建评价贫困的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方法研究贵州省贫困问题。具体而言,采用无输入的DEA模型评价贫困状况,构造DEA-Tobit模型探究贫困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提供参考意见。(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Sen, A. K. Development as Freedom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魏权龄.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网络DEA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汪晓文. 甘肃农村贫困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实证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 2012,40(4): 137-142.

[4]陈南岳. 我国农村生态贫困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4):42-43.

[5]张车伟.人力资本与贫困地区的发展[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11:17-18.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4

一、社会资本定义与贫困的认知

1、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eugen v.b?觟hm-bawerk)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karl marx)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关于这种社会资本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研究转入社会学研究后,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直到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bourdieu)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新概念后,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s.coleman)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之后,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但至今社会资本的定义在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未统一,主要有功能说、资源说、能力说、网络说、文化规范说(卜长莉,2005)。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普遍存在于制度化关系网络之中,并能够被其使用者投资积累带来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会资源。此定义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存在的,也就是人们可以客观感觉到的“无形”资产;二是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关系,也就是有的学者提到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但从正面来讲,这种网络(或资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系网,而是“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规范的组织(团体)成员制相联系的;三是当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资源形式时,能够为使用者实现目标提供便利、带来收益。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为:社会网络、信任、合作(互惠)、参与、共享等。

目前,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日渐新兴的理论范式,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治学等学科。现有研究文献已从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标及其对社会、经济绩效等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构建,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社会资本理论用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年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尝试,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贫困的认知:视角转换与思想演变

可以说人们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经历着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的过程;经历着逐步从纯经济生存层面,扩大到权利、发展、环境、文化及精神等层面。下面我们将结合学术界对贫困概念界定的思想发展脉络,依循着:物质生存、社会人文、能力发展的逻辑扩展顺序,对贫困内涵的演进给予简要说明,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物质生存的视角。人们认识工业社会的贫困,开始仍然沿用自然经济社会有关物质品匮乏威胁人们基本生存即是贫困的说法,当然物质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货币收入额为标准,这不仅将贫困与低(货币)收入相联系,而且奠定了以货币收入为衡量工具的贫困线标准基础。正是如此,早期的文献可见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等学者对工业化初期社会贫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朗特里在《贫困:有关城镇生活的调查》中对英国约克市做贫困问题研究时,提出了“初级贫困”(即绝对贫困)的概念,这种贫困就是基于“获得仅能够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预算,并且随之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朗特里,1901),由此开辟了将贫困与无法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品,以及这种最低限度物质品折合的货币收入额联系起来的研究思路,为后来研究贫困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影响深远。可以说最初的贫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质生存标准的生理层面考量,虽然这种界定抓住了贫困的基本硬核,但是这种与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联系的生理学方法,集中于贫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视了贫困内在所包含的发展、赋权、能力、人格尊严、知识文化、社会地位等更为深刻的内涵。当然这样的探索也不失为认识贫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并引起人们对贫困现象更多地关注和思考。

(2)社会人文的视角。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从“社会人文”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新的贫困概念,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贫困扩展到“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贫困,也包括反映公民权、***治权、文化权及基本人权状况的权利贫困和反映人均寿命、卫生、教育、知识信息交流、生活环境质量条件等因素的人力贫困、知识贫困与生态贫困。其具体指标有:40岁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参与公共事物的权力及概率,获得基础性教育与卫生保健服务的条件、环境污染指标、可饮用水和合适的食物状况等等。这些“新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明发展程度下,人类对相对贫困内涵的理解程度”。社会人文视角将人们对贫困的认识由传统的单一维度(经济角度)拓展到了多元维度(经济、***治、文化、卫生、环境等角度),加深了对贫困概念的理解。

(3)能力发展的视角。世界银行在过去的15年间,对贫困的认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1981年的贫困定义相比,《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传统的基于收入的贫困定义进行了扩充,加入了能力因素,认为贫困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2000—2001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又在“能力贫困”的定义之中,加进了“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涵义,意指“一个家庭和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将要经受的收入和健康贫困的风险,”同时“还意味着面临许多风险(暴力、犯罪、自然灾害和被迫失学等)的可能性。”而对能力贫困在理论上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森关于可行能力(capability)——贫困视角的提出,把对贫困性质的认识又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所谓“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而这却是现在识别贫穷的通行标准”。并且“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的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足)、长期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失败。”当然,这种可行能力——贫困的视角并不完全否认将低收入视为贫困主要原因之一的传统观点,同时还将反贫困的***策视角从直接的生活质量改善,拓展到提高获取收入并摆脱收入贫困的能力。可行能力视角对贫困分析所做出的贡献在于,通过把注意力从手段(而且是经常受到排他性注意的一种特定手段,即收入),转向了人们有理由追求的目的,并相应地转向可以使这些目的得以实现的自由,强化了我们对贫困和剥夺的性质及原因的解释。

将现有文献关于贫困的概念归纳起来,cdp(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policy)在对欠发达国家2006年的回顾和总结中认为,贫困包含三方面要素:低收入、人力资本的缺乏以及经济上的脆弱性(“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report”2006)。应该说,这个概括虽然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缺乏所导致的收入贫困、人文贫困、能力贫困融入到贫困概念的框架之中,已经比较贴近现代文明对贫困的认识和解释了,但仍有其不足,也就是欠缺社会资本的视角。在一个日益开放或转型的社会中,贫困群体所表现出的封闭性、边缘化倾向能够用社会资本分析工具加以解释并给出***策取向;同时,社会资本的弱化对知识贫困、人文贫困乃至收入贫困都有正相关性(有关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因此,采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维度视角导出的贫困概念,不仅包含收入贫困、人文贫困、能力贫困,还包含边缘性贫困,就是指因缺乏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源(包括组织、网络、信任、合作、参与、声望、地位等),而在匿名社会里可能遭受歧视、排挤、打击而陷入社会边缘的贫困状态。结合三种“资本结构”的维度来看待贫困,兴许给出的答案能够较为圆满地解读现代社会贫困,也符合人类社会认知贫困的思想演变趋势。

文章借助现代社会资本理论,超越过去仅从物质层面或有形资源形态探讨贫困的传统思路,并尽量克服以往贫困问题研究的片面和不足,力***破解现代社会贫困存在之谜,也就是从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多元维度来认识贫困,以便为贫困群体增加“三种资本”的能力寻找新的获取途径。

一、社会资本定义与贫困的认知

1、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eugen v.b?觟hm-bawerk)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karl marx)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关于这种社会资本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研究转入社会学研究后,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直到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bourdieu)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新概念后,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s.coleman)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之后,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但至今社会资本的定义在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未统一,主要有功能说、资源说、能力说、网络说、文化规范说(卜长莉,2005)。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普遍存在于制度化关系网络之中,并能够被其使用者投资积累带来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会资源。此定义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存在的,也就是人们可以客观感觉到的“无形”资产;二是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关系,也就是有的学者提到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但从正面来讲,这种网络(或资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系网,而是“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规范的组织(团体)成员制相联系的;三是当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资源形式时,能够为使用者实现目标提供便利、带来收益。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为:社会网络、信任、合作(互惠)、参与、共享等。

目前,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日渐新兴的理论范式,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治学等学科。现有研究文献已从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标及其对社会、经济绩效等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构建,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社会资本理论用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年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尝试,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贫困的认知:视角转换与思想演变

可以说人们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经历着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的过程;经历着逐步从纯经济生存层面,扩大到权利、发展、环境、文化及精神等层面。下面我们将结合学术界对贫困概念界定的思想发展脉络,依循着:物质生存、社会人文、能力发展的逻辑扩展顺序,对贫困内涵的演进给予简要说明,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物质生存的视角。人们认识工业社会的贫困,开始仍然沿用自然经济社会有关物质品匮乏威胁人们基本生存即是贫困的说法,当然物质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货币收入额为标准,这不仅将贫困与低(货币)收入相联系,而且奠定了以货币收入为衡量工具的贫困线标准基础。正是如此,早期的文献可见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等学者对工业化初期社会贫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朗特里在《贫困:有关城镇生活的调查》中对英国约克市做贫困问题研究时,提出了“初级贫困”(即绝对贫困)的概念,这种贫困就是基于“获得仅能够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预算,并且随之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朗特里,1901),由此开辟了将贫困与无法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品,以及这种最低限度物质品折合的货币收入额联系起来的研究思路,为后来研究贫困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影响深远。可以说最初的贫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质生存标准的生理层面考量,虽然这种界定抓住了贫困的基本硬核,但是这种与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联系的生理学方法,集中于贫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视了贫困内在所包含的发展、赋权、能力、人格尊严、知识文化、社会地位等更为深刻的内涵。当然这样的探索也不失为认识贫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并引起人们对贫困现象更多地关注和思考。

(2)社会人文的视角。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从“社会人文”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新的贫困概念,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贫困扩展到“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贫困,也包括反映公民权、***治权、文化权及基本人权状况的权利贫困和反映人均寿命、卫生、教育、知识信息交流、生活环境质量条件等因素的人力贫困、知识贫困与生态贫困。其具体指标有:40岁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参与公共事物的权力及概率,获得基础性教育与卫生保健服务的条件、环境污染指标、可饮用水和合适的食物状况等等。这些“新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明发展程度下,人类对相对贫困内涵的理解程度”。社会人文视角将人们对贫困的认识由传统的单一维度(经济角度)拓展到了多元维度(经济、***治、文化、卫生、环境等角度),加深了对贫困概念的理解。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5

关键词:农村贫困 代际传递链 能力贫困 机会贫困 阻断对策

一、贫困代际传递理论与现象

(一)贫困概念

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1998)。综上所述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笔者认为,贫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于缺乏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资源而处于一种社会不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能力、手段和机会而不能摆脱这种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

(二)贫困代际传递理论与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是从社会学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中发展出来的。狭义的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在家庭层面由前代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成年后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而广义的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在家庭、社区、地理区域(含国家)、阶层各个层面由前代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成年后重复前一代的贫困境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求缓解农村贫困,农村贫困人口也由30.7%下降到1.6%。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彻底消除,反而在新时期下由于制度因素及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的综合作用,贫困代际传递的趋势日渐突出,贫困家庭处于长期贫困无法摆脱和改变。

二、贫困代际传递链的传递要素与运行机制

要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防止农村贫困家庭陷入“贫困陷阱”,就要对贫困代际传递链的形成进行研究,对贫困代际传递要素如何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进行探讨,从源头切断传递链。

(一)贫困代际传递链的传递要素

帕金认为,社会分层并不是简单地代表不平等,更多地已经拓展到一套保证优势家庭继续通过代际传递保持优势,使子代报酬与父辈具有连续性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贫困家庭的下一代也将继承父代的“遗产”(只不过这边是负遗产,也有研究称之为“债务”)――致贫因素,只要社会排斥以及社会流动程度低,那么贫困代际传递链将不断被复制出来。

虽然仅通过对于农村贫困家庭的研究很难精确判断出其能否摆脱贫困,他们的下一代能否向社会上层流动,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分析贫困家庭的子代从父代继承了什么潜在致贫因素,分析他们脱贫的可能性。这一过程主要集中在家庭内部,主体主要是家庭成员以及贫困未成年。

1.要素短缺。这里的要素主要是指资本、资源、科学、技术等。物质资本匮乏、收入来源少、收入低下是我国农村贫困家庭最突出的特征。最直接的就是物质财富的继承,贫困家庭子女相较于非贫困家庭子女从父代处继承财富数量少,有时甚至是债务,单从这一点来说陷入贫困的几率就要大。从长远来说,贫困家庭要素的贫困将导致其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入少。从持久收入假说理论来加以分析,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他的现期收入,还会考虑到持久收入。具体到农村贫困家庭就会有一个消费博弈:由于收入水平低,生存需要往往是被放置在第一位的,精打细算,没有多余的资本或者也不愿冒风险,因为他们经不起任何一点投资的风险。风险意味着有浪费,而浪费对于收支难以平衡的家庭来说也许就会威胁到生存。而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就属于高风险、见效慢的消费方式。他们更愿意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即生孩子的方式来增加整个家庭资本总量。这也导致农村贫困家庭花在每个孩子上的单位教育投入减少,边际效率递减,孩子成年后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低下,极容易重复父辈的贫困,也就是常说的“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

2.贫困文化。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在上世纪50-60年代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提出了关于贫困文化的著名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在社会中,穷人和其他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相对隔离,因而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的亚文化。这种贫困文化通过贫困群体内部的交往而在“圈内”加强,并且可以世代传递,父辈消极、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遗传给子代。处于贫困文化当中的人有其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以及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宿命论思想等。

3.健康状况不佳。疾病和残疾意味着劳动力的损失甚至是丧失,而且在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父代的病残意味着巨额的医疗支出,对整个家庭都是负担,极易转嫁给贫困者的子女或者父辈,导致贫困代际传递。在甘肃省定西市接受调查的100户调查对象中,因贫返困的有45户。且有些疾病是遗传性疾病,意味着父代的疾病有较高的几率传递给子代,这也是较大部分处于长期贫困的农村家庭无法摆脱贫困陷阱的原因。

(二)贫困代际传递链的运行机制

贫困家庭的子女从其父辈处较容易继承短缺的要素、贫困的文化、不佳的健康状况等致贫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如何使其陷入代际贫困,代际贫困的循环链条可用***1来表示。

社会流动理论认为,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等级有序的阶层结构中获得的社会位置、收入等主要由阶级出身和家庭背景决定,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封闭性社会;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收入等主要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则这个社会就是开放性社会。在一个“开放性社会”中,个人的地位、收入等有较多的变动机会,穷人及其后代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摆脱贫困,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教育是社会流动理论中所谓的自致性因素,它可以弥补先赋性因素的不足,是实现社会垂直流动的途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只有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增强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竞争力才能获得高收入职位。所以说,教育是社会流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1 贫困代际传递链示意***

传递路径①,首先,要素的短缺直接导致了经济的贫困,因为贫困家庭难以给下一代留下物质遗产,有些时候甚至还会给子女留下债务。其次,资本的短缺导致人力资本投入不够,简单来说也就是教育投资不够。

路径②,贫困家庭的亚文化氛围使得成长于其中的孩子有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不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及整个家庭的命运。②和④从两个方面导致了贫困家庭下一代教育、学习不足,首先是外部原因,家庭的投入不足,然后是自身原因,不愿意学习,消极甘于现状,这导致了子代后天能力差。

路径③则描述出子代遗传父代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导致先天能力差。“先天不足加上后天不努力”导致贫困家庭的子女能力贫困,而经济贫困是静态的贫困,能力的贫困才会导致长期贫困子代在这样的传递链下极易复制贫困,从而循环往复,不断复制贫困代际传递链。

(三)贫困代际传递链的运行背景

上两节主要分析了贫困代际传递链的形成过程,但是其实此模型是经过简化的,只讨论了贫困代际传递的家庭内部的内生因素,为了陈述方便,笔者并未把社会制度因素即外生因素加入其中。但是,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背景比较特殊,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策成为农村贫困家庭摆脱贫困代际传递链的最大***策,户籍背后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二元分割使得农民被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是指社会成员被排除在一般社会大众所能享有和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之外,从而失去获取正常经济收入的机会和权利。社会排斥假说认为,贫困家庭及其子女被排除在正常社会活动、社会资本之外,从而使他们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导致贫困链条不断被复制出来。

社会排斥的后果最主要的是社会***治资本的缺失。***治资本的缺失是因为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得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就业机会、受教育机会、社会福利等方面差别悬殊。传统的务农摆脱贫困因为“剪刀差”的存在,农产品价格被进一步压低,工业产品价格进一步走高,城市人隐性地从农村人身上窃取了物质财富。而本来“受教育”和“工作”就是切断代际传递链的有效途径,户籍管制对农民的“牺牲”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和流动,使其即使去城市务工也得不到身份的承认,享受不到城市人的权利。而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使农村子女“教育改变命运”的可能性也变小。“二元制”同时意味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使得农民丧失了由国家宏观干预来缓解进而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的可能性,被动通过社会保障脱贫不可行。可见,农村贫困家庭所有的脱贫手段都因为社会排斥遭到很大阻力,见***2。贫困代际传递链在家庭内部传递导致了摆脱贫困能力不足,而社会排斥又使贫困子代缺乏手段和机会摆脱贫困传递。

***2 农村贫困家庭脱贫途径可行性分析

四、结论

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儿童比出生于非贫困家庭的儿童在长大成人后陷入贫困的比率要高得多,而在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尤为明显。主要是由于:1.贫困家庭内部父代遗传给子代致贫因素,导致子代能力贫困;2.社会排斥和制度因素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摆脱贫困的手段和机会减少。研究农村贫困代际理论和代际传递链的运行机制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阻断代际链有重要意义。只有做出公平公正的制度设计和***策安排,切实保障贫困者的发展机会,为其提高能力提供社会保障,才能有效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链,构建和谐稳定的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昕.我国农业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段慧丹.我国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分析――基于社会流动理论视角[J].青年发展与社会,2012.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6

[文章编号] 1671- 5918( 2017) 14- 0096- 03

[本刊***] http://hbxb.net

一、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贫困大学生自身成才成长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各大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数量也得到的增长,关注贫苦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尊重贫困大学生,重视他们的需求,尤其是他们正当合理的需求,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过程中这是非常必要的环节。帮助贫困大学生,重视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需求,一方面有助促进他们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使其自身发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有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勇敢地面对经济困窘,更好地化解贫困大学生思想困惑,消除他们的心理疑虑,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在开展思想***治教育的同时,鼓励他们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的提供的各项资源,大胆参加院系活动,挖掘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丰富自身技能完善自身发展,为他们的成才成长带来更多的机会。

(二)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需要贫困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做到自我和谐、与人和谐的统一。当代青年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他们是高校当中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状态,都关系着整个校园的和谐稳定。思想***治教育者教育学生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的过程中,需要创造良好的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在面临挫折时能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是对他们进行生活上的热切关怀和思想上的积极引导,使他们在进人大学后,不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抵触和消极心理,与同学相处时也不会感到悲观和委屈,积极乐观的融人校园生活。

(三)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高校贫困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志曾说过:“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理想信念的树立对个人、民族、国家都十分重要。大学期间,贫困大学生面临着许多人生重要的课题,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如何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如何面对困难挫折,这些都需要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与教育。因此,高校除了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外,更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多下功夫,让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的理想信念,树立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明确青年大学的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个人成长成才的价值观,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W生思想水平、***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治教育工作应该走进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更贴近实际时代需求。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当中的弱势群体,思想***治教育者在进行他们的教育时脱离学生实际,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与贫困大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事物存在脱节。新人学的贫困大学生,不了解助学贷款的流程助学金的申请方式各项费用的收缴情况;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够适应新的课堂环境,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较困难;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毕业和就业压力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悲观和迷茫,这些实际问题都需要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热切的关怀和引导。

(二)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内容形式亘一

思想***治理论课程是思想***治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高等学校***治理论课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和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的自信,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员,这些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大学必修课程之一。但是,现阶段高校仅仅将思想***治理论课作为对思想和***治课程,为了完成课程进度,整个课堂老师是主导课堂,重视理论的灌输,缺少对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缺少对贫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的培养,缺少对贫困大学生感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内容单一的表现。

(三)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队伍不够系统化

由于没有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队伍明确的界定,致使一些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思想***治教育出现部门职责不明、教师工作任务不清现象。一方面是负责贫困大学生的专职教师对他们关照参与度不足,贫困大学生需要教师帮助时,管理部门往往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在学生眼中只负责传达命令,使得贫困大学生与老师、学校之间的沟通出现了断层。另一方面是思想***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没有明确自己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中的任务,有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偏重***治思想教育,偏重于***治价值观念的灌输,忽略了人格品德的塑造,甚至有些任课教师对学校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不了解,使得他们认为资助工作不属于他们的工作范围,超出了自己的教育范围,也是思想***治教育教育者队伍不够专业的表现。

三、完善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采取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提升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者,应该结合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确立有针对性的育人机制。首先,要做到深入贫困大学生群体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要把握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不能仅凭表面现象或是听取一些言论来判断他们真实的想法,经过认真的调查和耐心的交谈来了解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难以解决的困难,进而针对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特殊现象及时开展和加强多方面的教育。其次,对于贫困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内部存在着贫困程度、生活环境、个体习性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个体性和层次性。高校大学生思想***治教育者应该重视贫困大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性,关注贫困大学生他们关心的问题,要了解掌握导致贫困大学生个体出现不同情况问题的具体原因,根据贫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引导措施。

(二)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思想***治课堂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思想***治理论可以通过辅导报告、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上教育等多种措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学习理论。

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增加贫困大学生社会活动和实习的机会,以社会实践辅助活动促进他们的成长。“社会实践是提升贫困大学生修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尽可能让他们接触社会,接受社会锻炼,同时,在校园内开展更多实践活动,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和***工作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的竞选活动,加强进取心;高校应根据贫苦大学生的能力特点,向他们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举办感恩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感恩的环境氛围中成长,使他们形成互助互爱的精神品质。

(三)加大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资助管理和教育队伍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没有专门的教育队伍,是现阶段各大高校对贫困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表现,要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必须建立专门的教师管理队伍。首先,各高校的二级学院(系)设立成立专门部门提供专门教师,来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思想状态和生活状况,减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上困难。其次,高校设立贫困大学生专门专项资助基金,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扶持力度,为他们生活和学习减少不必要的忧虑。最后,高校呼吁社会上有能力并且愿意?椭?贫苦大学生的人士和机构,拓宽贫困大学生资助渠道和方式,使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系统是立体式全方面,最终使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和思想上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7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个人成就动机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54-03

一、引言

学习动机,即在学习活动中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的动机[1],是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启动机制。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2]。而贫困大学生是指家庭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通常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浮20%(成都院校的标准)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上限,主要将家庭经济困难状况分为一般困难、特殊困难两档[3]。就本研究调查的高校而言,将贫困大学生分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家庭经济临时困难、家庭经济不困难五个等级。有研究指出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更强,成就动机水平更高[4]。也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整体水平上优于普通大学生,但是也更容易受到焦虑、自卑、不满等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3]。本研究欲调查某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状况。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在某高校贫困大学生名单中抽取300名贫困生作为实验组(由于发放问卷时,大一新生还未评出贫困生,因此研究对象不包含大一新生);随机抽取非贫困生300名作为对照组。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2份,其中贫困生249名,非贫困生293名。其中,按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水平将贫困程度分为一二三等。贫困大学生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2.研究工具: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问卷共26个项目,分6个纬度,它们分别是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和小群体取向。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采用***样本T检验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6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此外,由表1可知贫困大学生的6种学习动机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小群体取向、个人成就。

2.不同类型的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对乐山师范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各个维度的数据在人口学变量上做了差异分析。由表3可知,小群体取样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个人成就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

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这与前人研究存在不一致,董刚(2010)等人的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更强,成就动机水平更高[4],阮恒(2013)等人的研究也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整体水平上优于普通大学生[3],出现此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首先,虽然贫困生学习动机要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容易受到焦虑、自卑、不满等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3],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其学习动机;其次,虽然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确实存在差距,但在经济明显进步的今天,物质生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所以贫困大学生群体和非贫困大学生群体之间在学习动机上没有差异。

2.不同类型的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不同性别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李小元[5]等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研究表明男生表现出较强的“物质追求”,女生为“求知进取”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高职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区别,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各种学习动机的平等激发;另一方面,晚期一些对大学生成就动机性别差异比较的研究结果与早期研究结果出现了不一致[4],男、女生都愿意为自己的前程去奋斗,特别是现在盛行“女汉子”现象也说明了女生也愿意为自己的明天努力学习,所以现在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不同生源地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小群体取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237,P

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个人成就动机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39,P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样身为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会很乐观,他们都会希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其学习压力无太大差别,佐证了其学习动机无显著差异。

不同贫困程度的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无论他们是获得一等、二等或三等助学金,都从属于贫困生团体,都有较大经济压力,均有愿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因而其学习动机不会因贫困程度而改变。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在被试选择方面,未抽取大一学生,以及由于大四学生在外实习,因而所获取的被试人数相对有限;此外,研究设计方面较为简单,以后研究可深入研究影响贫苦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对贫困的看法等是否会影响其学习动机等方面。

五、结论

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城镇贫困大学生比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个人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强,大三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弱;是否为独生子女和贫困程度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方面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王佳权.大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极其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阮恒,魏青,张应慧,唐伟莉,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激励机制[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5):114-117.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8

关键词:***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

 

兼具“民、独、优”特点,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学院,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贫困生相比,***学院贫困生因学校体制、就业压力、家庭条件等因素呈现一定的独特性。正确分析并掌握***学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特点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

1、强烈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在学费昂贵、有“贵族学校”之称的***学院,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更为突出。贫困生大多来自城镇下岗失业家庭、农村和偏远地区,与同班级、同宿舍内家境富裕、出手阔绰的同学相比形成巨大反差,对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差距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刺激。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8%的贫困生因家庭贫困在同学面前感到“自卑”或“难堪”,36%的贫困生不愿意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46%的贫困生在与同学相处中“怕被同学歧视”。

2、过度的自尊心理

***学院贫困生家境贫寒,但困难的环境磨练出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的性格,渴望成功,希望自立自强、自食其力,非常在乎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更加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状况,生活困难羞于启齿,抗拒学校师生、社会善意的同情和帮助,更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而是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这种过度的自尊心理,使得学校和一些***团组织想伸手帮助他们,却不得其法。

3、持久的焦虑心理

某些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经常面临生活危机,每花一元钱甚至几角钱都要精打细算,每年勉强交上学费后,又要为下一年的学费大伤脑筋;有的贫困生在求学的同时担负了家庭对自己过多的期望,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

4、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生往往缺乏坦然面对和战胜贫困的勇气,不愿公开自己的贫困身份,也不希望被别的同学察觉自己的贫困处境。由于经济压力无力支付与同学一起游玩、聚餐、过生日等活动的费用,只好在各种活动中悄然隐退,不敢与同学有更加深入地交流。

二、***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客观环境因素

1.1经济压力

***学院是按照民办机制运行的,国家不直接投入办学经费,学生的学费均按照办学成本收取。调查显示,东部地区***学院学费均在1.5万元以上,中部地区***学院学费也在一万元左右,即使在学费较低的西部地区,也要万元左右,这就使得***学院贫困生与其他家庭条件优越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得多。论文参考,心理健康。

1.2就业压力

首先,***学院仍是新生事物,其毕业生还没有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其次,很多用人单位仍把有无奖学金视为毕业生是否优秀的衡量指标,而***学院贫困生在校期间为解决生活问题忙于兼职打工,学业往往不够优秀,许多奖学金也因此与他们无缘。再次,当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仍极不完善,任人唯亲、关系效应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论文参考,心理健康。

1.3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要求和期望是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自立自强,但社会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也给贫困生造成了严重困扰,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冲击着积极的主流意识与价值观,使贫困生的心灵受到摧残和侵蚀,造成贫困生对社会寄予他们的积极意愿产生了怀疑和误解,易产生叛逆情绪,甚至出现了道德的滑坡,如恶意欠贷、考试作弊等。

2、自身因素

2.1性格特点

长期经济困难很容易造成某些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也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对外界事物不关心或缺乏兴趣,表现为孤独、冷漠等,自然会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他们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敏感、孤傲、猜疑,久而久之必然在自身与他人之间造成心理隔阂。

2.2自信与自卑的矛盾

***学院的贫困生与所有大学生一样,充满了理想,敢想敢为,但因为没有考入理想的一本、二本大学,认为***学院档次低,感到失落、自卑,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学而优则仕”、“学习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以及周围人通过考入重点高校而取得成功的实例再次抨击着他们尚不成熟的心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有不甘却又不可奈何的矛盾,极易对他们形成困扰。

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参考,心理健康。高昂的学费、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父母终日劳作,极少与子女深入交流,更无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这些贫困生无法为自己的苦闷和迷茫找到好的宣泄对象,终日淤积在胸,久而久之,极易形成自卑、冷漠等性格。

综上所述,要帮助***学院贫困生走出心理阴影,培养健康的人格,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课程,加强贫困生自身修养;(2)完善教学建设,树立良好学风;(3)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自下而上”的贫困生档案,确保经济、心理救助落到实处;(4)加强就业指导,缓解就业压力。(5)与贫困生家庭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援助,扩大心理辅导范围。

参考文献:

【1】柴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2003(10):121-123.

【2】侯占伟.***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与对策[A] .西北医学教育,2008:83-85.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H].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H].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黄妍.***学院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成才之路2008:72-73.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9

【关键词】贫困生义务;贫困生认定;资助模式

我国的资助体系,经过60多年的发展,各种资助方式已经百花齐放,形成了“奖贷助勤补免”这一较为完整的资助体系,到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现行的资助体系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更多的是单纯的资金资助,这是在指导思想和具体资助模式上错位,从源头上导致了资助乱象。资助模式应该由单一的资金资助向资助育人的方向转变。

现行的资助体系简单的把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大学作为主要指导思想,一味地以无偿的资金补助作为资助的主要手段,而忽略了资助的育人功能,弱化了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甚至不以任何学习成绩为前提;现行的资助***策以无偿资助为主体,以难以量化的贫困程度作为唯一认定的条件,营造出一种比穷比惨的困顿局面。当高校资助以无偿的“输血”式资助为主要手段时,在免费午餐的资助模式引导下,贫困生理所应当的获得免费资助的权利,却不承担任务义务,必然导致申请者众多,申请材料作假,出现了种种非贫困生争夺资助资源的乱象:拉帮结派式的所谓民主投票,弄虚作假的贫困证明材料,貌似公平的轮流受助等。我们强调贫困生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其基本权利,却忘了权利的背后必须也要有其相对应的义务。因不附带任何附加条件,在利益驱动下,当没有评定为贫困生时,就埋怨贫困生认定程序不公,甚至出现了申请者之间的对立情绪。在免费午餐式的资助背景下,贫困生的索取欲望不断扩大,把连续获得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条件下,难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目标,这也和资助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了。

贫困生群体占高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但却因17%的资助名额限定,导致了认定过程十分困难,而假贫困生的出现又加剧了认定争夺的激烈程度,而如何准确地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并通过资助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贫困现象又有其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贫困会强化贫困的存在,进入恶性循环,使贫困难以消除[2];贫困证明材料受现实条件制约,有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拿到证明材料,而某些非贫困生却因为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拿到了贫困证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困只是性质发生了变化,更多表现为相对贫困。

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模式应从“输血”式的无偿资助向“造血”式的资助模式转变[1],把贫困生认定作为最有力的抓手,构建权利义务基本对等的贫困生资助模式,把贫困生的义务赋值于具体认定指标中,起到正向引导的作用。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为例,试***探索具有现实可操作的贫困生认定的实施办法,提高资助效能,这是我校资助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进一步落实好资助***策的迫切要求。

基于浙江师范大学X学院贫困生认定的需要,笔者构建了定性和量化相结合的认定模式。定性即班级民主评议结果,总分50分,定性体现的是家庭困难程度、需要获得资助的程度以及其在校的生活消费状况的一个体现,最后也通过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量化即把贫困生的义务赋值到具体认定指标中,总分50分,量化认定指标必须具有正向引导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以及动态完善的特性。根据量化表对学生进行打分,根据打分高低来作为认定贫困生的依据。

表1是浙江师范大学A学院认定中的统一认定标准,但对一些特殊情况也需要特别讨论以防止只考虑普遍性问题而忽略个别特殊问题的情况发生。此表的作用是将以往单一的、无法量化的贫困程度作为评定的唯一标准,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社会服务等进行量化整合,初步形成定性与量化相结合的认定模式,构建权利义务基本对等的资助模式,虽然上表的认定指标及权重并不一定非常准确,需要后续研究者不断改进,但这也体现出了资助工作的正向引导性,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培养其爱心意识、奉献回馈精神,符合资助的教书育人功能,这也是资助工作发展的方向。

注释:

①发展性资助项目是针对贫困生设立的大学生研究项目,项目有资金支持,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一项补充。

②贫困生征文是针对贫困生设立的责任、感恩征文,征文有资金支持,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一项补充。

③自强部是浙江师范大学A学院由贫困生组成的学生组织,意在培养贫困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融入大学。

参考文献:

[1]高霞.燕山大学学生资助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2):37

[2]张瑞芝.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J].中国青年***治学院学报,2010(4):58-62.

[3]郑广馆.助学贷款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3):131-136.

[4]夏斐.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模式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3)

[5]聂惠.基于伦理学视角的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研究[J].2011(11):74.

[6]***振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19.

[7]芫┭.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郭娜.高等师范院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贫困大学生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 贫困地区 “十八大”精神 传播者 受众者 实效性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实现到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的内在要求。本文不再对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扶贫成就等问题做阐述,仅在重新理清贫困地区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探讨当前贫困地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正确把握贫困地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关系,力求把理论宣传和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一、贫困、贫困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内涵

贫困是与人类社会共生的社会现象,历史上人们从哲学、***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给予了不同的诠释。其中较为著名的观点有:价值判断说、不平等说、***策界定说、发展不足说、权利丧失说、相对剥夺说、能力缺乏说等。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贫困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涵义:一是低收入和低消费;二是在教育、医疗卫生、营养以及人类发展的其他领域取得的成就较少;三是没有权力、没有发言权、脆弱性和恐惧感。

贫困地区是指相对于其它地区,贫困程度更深,贫困人口更集中,经济、***治、文化和社会公共设施发展更落后的集中连片地区。贫困地区的范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研究目的与***策实施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划分依据的不同而改变。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可知,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和贫困村将成为主要扶贫对象,其中首次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确定为扶贫攻坚的重点。本文探讨的贫困地区主要就指连片特困地区。

连片特困地区是当前贫困地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因自然、历史、民族、宗教、***治、社会等原因,一般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扶贫开发周期性较长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贫困地区,也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011年,***扶贫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2007-2009年3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县域财***一般预算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基本依据,考虑对***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国家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策的西藏、四省藏区、***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据权威数据初步估算,新划分出的11个片区包括505个县,国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亿,其中农村人口约1.9亿。如果把西藏、四省藏区、南疆三地州加进来,国土面积更高达339万平方公里,人口2.36亿。按2007-2009年三年平均计算,这些地区的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650元,县域人均财***一般预算收入262元,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元,分别相当于西部平均水平的49.1%、43.7%和73.2%。

连片特困地区共同特点是全国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贫困成因复杂,多数都跨省区。从社会角度看,多为***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包括青藏高原、沙漠化区、黄土高原和西南大石山区等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但也不乏象滇西边境山区等在内的限制开发区;从发展阶段看,集中体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发展不足,部分地方社会稳定问题也比较突出。

二、当前贫困地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贫困地区而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从根本上讲就是***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求真务实,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科学化进程,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而奋斗。从目前来看,贫困地区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正有条不紊践行国家扶贫开发***策。但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各级管理者对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治觉悟高低不一,思路不明,职责不清,造成执行混乱。如所谓的宣讲团有部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和县级的等,可相互之间又没划定宣讲的层次、对象和范围,优势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整合与互补,没真正把好事办好。二是宣讲成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贫困地区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主要人员由专门宣讲员、******领导干部和普通热心民众等人员构成。宣讲团成员普遍存在培训力度不够,调研不足,宣讲内容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对象,不注重针对性,只看过程,不看实效的现象;基层******领导干部则大多忙于***务,自身***策水平也有待加强学习。三是有调查显示,这些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口不到15%。对大多数人而言,自觉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意识薄弱,能力不强,但又渴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当地难以培养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领头羊”。有点能力的又以事多为理由,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提高。还有的是居住分散,交通条件不便,难以实现集中、有效的全覆盖等等。更有甚者,不懂汉语。最后是基层组织也迫于经济压力和人才缺乏,学习贯彻的创新性不够,有实效性的办法不多,整体效应不明显。

三、以重点把握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关系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全面学习和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实效性。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贫困地区应抓住当前发展机遇,牢固树立如期建成“两不愁三保障”的美丽家园的愿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处理好传播者与受众者的关系,全面学习和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力求把无限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贫困地区“十八大”精神的传播者主要指以***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各级******领导干部和其它少数热心于此事业的普通民众。这些先进知识分子是专家、学者,对“十八”大精神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影响着对“十八”大精神的解释力,决定着民众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程度和实践力度。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活跃在扶贫开发一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贫困地区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中坚力量。其他的热心人士是股暗流,通过志愿者、社会公益活动、民间文化交流等渠道对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起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者对受众者的信息传递,其实就是一个平等交流的过程。过去,一代代***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和******领导干部以其艰辛的努力,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并积累了宝贵的思想***治工作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忽视,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面对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只有切实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用百姓语言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才能彻底解答贫苦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作为贫困地区学习贯彻***的“十八大”精神的传播者(主要指先进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最起码应具备以下三点素质:

一是要有高远、纯朴的大众情怀。大众情怀,简言之,就是关注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全面发展,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出发点和归宿。传播者只有坚持实行人性化、科学化、个性化、生活化和幸福化的教育,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才能让受众者与传播者产生共情,产生同理心,见证和体会到***和***府扶贫攻坚的强大决心。

二是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毫无疑问的是,我国反贫困历程已全面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困难前所末有,做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不具备较为宽广的眼界和较深的学术修养,如果不时时深入学习、调研当前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如果不能彻底的先说服自己,是抓不住要害,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语言赢得他们的尊重和理解的。

三是要有善于创新、百折不挠的实践品质。在贫困地区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奉献,而不是追逐名利的美差。在充满选择和诱惑的今天,惟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坚守信念,勇于实践,不畏艰难,善于创新,与贫困地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真挚的感情关注百姓疾苦,以科学的理论解读热点难点,以鲜明的态度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助一臂之力。

贫困地区学习宣传“十八精神”,应立足贫困地区经济、***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实际,注重差异性,经过一定路径,使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贫困地区大众所理解、所认同,并以此具体指导实践。为此,传播者可借鉴现代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传播过程中,对交流的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场景、预期值等因素都应做到胸有成竹,全面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针对贫困地区不同受众者群体,具体要求如下:

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年长的,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年轻的,“凡进必考”,文化素养都相对较高,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线主力。他们是人民的公仆,自觉学习“十八大”精神是***和国家的号召,更是自身岗位的内在要求。对这一群体宣传教育的重点不在普及而在于不断提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贫困大学生论文10篇

学习

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企业文化的毕业论文范文,大学企业文化主题论文。企业文化;高职思想***治理论课;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教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

学习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小论文怎么写,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为主题的论文。***在***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

学习

农村学生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乡村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农村学生论文。寄宿制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不仅承担着学校教育的职责,也承担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责。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

学习

大学生学习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学习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想法论文,当代大学生学习论文3000字。2.企事业单位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对实习生没有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考评制度。由于缺乏***府立法的约束、***策的优惠和经济方面的补

学习

小学教师个人总结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个人总结,内容包括小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小学教师个人师德总结。二、虚心请教。因为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年龄都比我大,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我利用各种机会向同组老师请教、学习,把握好每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在班级管理方

学习

年度自我总结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自我总结模板,内容包括个人总结模板10篇,***员年度自我评议总结。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这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

学习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创业与就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论文选编。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大学生中能真正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业,自主创业的必竟是极少数人,多数的大学生即使要创业也会选择在毕业后。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

学习

当代学生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当代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生论文精选,适合中小学生的论文。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社会性也意味着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通过社

学习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创业的意义论文2000字,大学生创业论文1000字瑞文网。一、“四创”型人才培养的提出随着创意产业的出现与发展,要求社会提供最富创造性的创意人才,这是资金、技术、设备等其他因素所无法

学习

安全工程导论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工程导论论文,内容包括安全工程方面的论文参考文献,网络空间安全导论。1.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模式。基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的选题原则,提高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选择上考虑学生去向

学习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10篇,内容包括职业沟通技巧论文1200字,职业沟通论文100字范文。基于工学结合的沟通技能课程是从“能力本位”出发,以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点为基准,遵循“适用、实用、够用”原则,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和实

学习

教育实习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实习论文,内容包括教育实习的毕业论文题目,教育教学实习论文。针对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2.1有效设置课程资源在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需要重视专业思想的培养,使参与实习的学生明

学习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研究生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不一样,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区别。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学习

旅游营销论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营销论文,内容包括旅游管理论文范文大全,旅游营销策略论文8000字。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加坡的经济迅速下滑,硕士论文随着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开始以低价形象大力发展旅游,新加坡的地位受到了

学习

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企业文化的毕业论文范文,大学企业文化主题论文。企业文化;高职思想***治理论课;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教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

学习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小论文怎么写,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为主题的论文。***在***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

学习

农村学生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乡村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农村学生论文。寄宿制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不仅承担着学校教育的职责,也承担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责。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

学习

大学生学习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学习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想法论文,当代大学生学习论文3000字。2.企事业单位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对实习生没有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考评制度。由于缺乏***府立法的约束、***策的优惠和经济方面的补

学习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创业与就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论文选编。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大学生中能真正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业,自主创业的必竟是极少数人,多数的大学生即使要创业也会选择在毕业后。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

学习

学生管理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管理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学生管理论文范文,大学生管理论文题目。1.1注重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一个明确的制度要求是毕业论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前提。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如选

学习

教师与学生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与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2000字。(一)教师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对教学起着主导性作用。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有着师道尊严的观念,这使得当代的很多声乐教

学习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自我探索小结,大学生自我意识探索论文1000字。[中***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218-01职业探索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简单来说,职业探索是个人对自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