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方向论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 文献综述 社会舆论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上升和新闻网站的扩建,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一方面,网络新闻评论依托互联网的各种优势,较之传统媒体评论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本身的缺陷和人为经营管理上的漏洞,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出谋划策。下面笔者就当前我国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研究文献,从网络新闻评论的概念和范畴界定、传播特点、功能功效、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梳理。
网络新闻评论的概念和范畴界定
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学界和业界仍然存在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可将不“成文”的言论也纳入网络新闻评论的范畴之中。有学者从维护新闻评论体裁特征出发,认为只有那些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成文”文章才能称之为网络新闻评论;也有人从互联网的媒介特性出发,将网络留言、论坛讨论等“不成文”的言论也称之为网络新闻评论。在众多意见中,笔者较赞同王振业等的看法:“网络新闻评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见信息,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因此,就像音像评论之于广播、***像评论之于电视,讨论区、电子论坛上的评价性意见正是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特殊表现形态,只要其‘新闻性’、‘***论性’的特征还在,‘不成文’的讨论应当和‘成文’的文章一样,纳入网络新闻评论的范畴。”
网络新闻评论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将网络新闻评论进行了分类:杨新敏从内容角度将其分为***府媒介评论、商业媒介评论和网络论坛跟帖评论;黄昕从形式角度将其分为网络新闻评论专栏(包括新闻网站的时评、个人博客等)、留言板跟帖和网络论坛(BBS)评论3;田秋生等从原创性的角度和创作主体角度,将其分为原创评论、转载评论和记者评论、专家学者评论、普通网民评论。以上的几种分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分类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能改变其本质。
网络新闻评论的本质。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本质看法基本相似,只是表述略有差异。如杨书卷认为:“网络新闻评论是针对在网上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的‘网上跟帖’,其形式相当于‘读者来信’,处于传播学中的反馈阶段。”亦如姬米刚所说:“网络新闻评论与其他大众传媒的评论一样,只不过是借助现代网络信息载体将新闻评论转化为电子化的文本传播而已。”
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的网络特征。众所周知,网络新闻评论是依托于互联网这个媒介途径发展起来的,必然具有网络传播活动的相关特征。不少学者在讨论网络新闻评论之前,都要先解释网络传播的特征,再顺势带出网络新闻评论。潘英将网络新闻评论的网络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栏目设置更多样,形式更直观;二是容量大,包容性强,存留时间更长;三是传播和互动更及时;四是形式更加灵活。周瑞金更是站在社会价值的高度指出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优点:“传播即时性;时空穿透性;议论交互性;价值多元性。”
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的特征对比。呼吁传统媒体评论向网络新闻评论“取经”是研究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方面。在笔者分析的68篇文献中,有42篇着重讲述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优势,有18篇谈到了报纸、电视等媒体新闻评论要向网络学习。
蒋建德指出:“网络新闻评论以其突出的优势对报纸时评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报纸必须把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网络新闻评论快捷、海量、平等、平民化、交互性的优势尽可能多地‘拿来’,同时进一步发挥报纸时评权威性的优势,这样才能开创报纸时评的新天地。”
王枫也建议报纸新闻评论改版:第一,直接摘登网络言论,或者将分散甚至片面的民间舆论集中起来,加以筛选、概括、分析和修正,变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在报纸评论中体现出来。第二,从网络新闻评论中寻找广泛的灵感。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发掘角度,启发观点。第三,内容的多元化。第四,改变传统的报纸评论版面的编辑模式。第五,让记者写评论;第六,直接进入网络新闻评论,分得一杯羹。直接开辟电子版,实现互相促进。
在看到网络新闻评论众多突出优势的同时,不少学者也注意到其存在的缺点。陈忻认为:“缺乏约束网友,缺乏自律和社会责任感,情绪化、意气化的色彩也较为严重。同时,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言论不求深刻,但求宣泄。其语言虽然是犀利的、直率的,但常常带有偏激的倾向,甚至出现谩骂攻击的现象!”
笔者承认网络新闻评论存在上述缺陷,但是应该看到,网络媒体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其显现出的主要方面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切不可以偏概全。
网络新闻评论的功能
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功能。网络将反馈的声音组织在一起,不仅将意见反馈给作者和新闻机构,其观点也能被大众看到,达到以往反馈所无法实现的功能:自己也成为二次传播的“缔造者”。而且,和***的个人聊天那种小范围的影响不同,新闻有多热,网络新闻评论就有多热,当达到某一阶段时,网络新闻评论自己也会成为热点新闻,成为再次热评的对象。
张学义指出:“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度为传统媒体树起了标杆,这对传统媒体进一步***思想、转变观念也是一种促进。广开言路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畅所欲言是社会文明和谐的象征。”
此外,张宁还阐释了网络新闻评论公共精神的五种具体表现:“建设现代文化模式,重塑公民的文化精神;培养公民的公共观念;为公民提供***治表达的渠道,进行沟通;提升公共舆论品格,调节社会精神生产;焕发公民的理性精神。”阂大洪对张宁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已经开始承担公共精神培养的重任”
从这些观点来看,学者们几乎都偏向了积极的一面,没有深入探讨网络新闻评论带来的负面效果。这种回避和逃脱只能让公众越来越对网络新闻评论顶礼膜拜而忽视了其潜在的隐患,这一点尤其值得今后的研究者们注意。
网络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网络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同样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基本上集中在网络新闻评论影响社会舆论的过程、作用和如何正确引导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功效等方面。
摆在我们面前的网络实际上可以构建为一个公共领域,受众言说价值的实现便是他们有了一定的权利去阐释他们的观点,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针对一些重要事件来反映人们的心声,众多的网络受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产生的结果便是新闻事实走向舆论化。
高伟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在网络舆论中的影响尤为突出,网民特有的情绪化倾向,更容易受到网络新闻评论的左右。”他甚至将网络新闻评论形容为“零独家时代的独家新闻”,“抢占舆论制高点的急先锋”。
张世浩将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作用归纳为五点:第一,促进公开与公正;第二,有利于社会控制;第三,扩大网站影响力;第四,与传统媒体互补;第五,加强社会监督。
认识到网络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性后,不少学者对加强网络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提出了对策。比如胡富成等指出,要“建立自己的互联网舆论引导阵地,聚集足够的人气,充分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版主和吧主队伍,充分发挥版主和吧主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意见领袖’作用;积极推动网民所反映出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府与网民互动,实现***府、网络、网民的互动正常化,提高网络论坛与社区在网友中的信任度”。
虽然大部分人认为目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作用不断加强,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比如张毓认为:“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新闻评论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评论文章中的舆论导向,并未使人们对这个事件的态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唐野苍还指出了其舆情弱化的原因:一是平民评论者的缺失,二是娱乐化倾向严重。
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能力到底有没有降低,笔者更偏向于没有。从近年来的多起突发性网络事件来看,网络正越来越成为事件爆发的导火索。这个问题也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另外,除了上述两方面功能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网络新闻评论的其他功能。比如对媒介环境的适应和改变,对大众认知、决策的影响,对新闻业务的拓展与创新等。这些问题还很少有人涉足,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地。
网络新闻评论的语言特征
韩书庚在《网络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中选择了五则体育新闻的网友评论进行考察,研究其修辞、文字和标点符号的特点,其结论拓宽了网络新闻语言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他概括出了网友评论的词语选择特点,分析了主要词类和方言词、流行语的使用;同时从网友评论中的辞格、风格等角度作了探讨;最后还对文字和标点符号作了分析。最后总结出“网友评论风格以幽默、讽刺为主”。
刘静等则对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作出解释:“一方面,发送信息的一方(即评论者)隐去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以虚拟的网名重新构建身份;另一方面,网络交际的另一方即网评的读者,在阅读网评后,也可以将自己的看法以评论的形式发表在网上。”并将其归纳为“交际参与者的不同”和“文化背景语境的不同”两点。
网络新闻评论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网络新闻评论面临的问题。“表面上,海量的网络信息令人眼花缭乱,而信息的背后是雷同、肤浅和抄袭。‘千网一面’的趋同倾向,暴露了网络媒体‘速度与量’的浅层次竞争。”
潘英也认为,“网站往往缺乏完善的有组织的评论,因而削弱了它的权威性,而‘论坛’评论,个体性较强,这既具有优势——网络民主的一种体现,也存在缺陷——容易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可以说,目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面临的问题令人堪忧。
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趋势。基于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性、多元化、及时性等特征,不少学者认为,网络新闻评论正处于壮年时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正渐渐地霸占整个评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李孟鑫则不赞成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倾向,认为“‘新闻洞理论’依然在网络新闻评论中存在,并发挥着积极作用”。
对策。鉴于网络新闻评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发展趋势,学者们纷纷提出对策。李冬安从频道的页面设置与栏目安排、网评队伍建设、关注引导热点、突出原创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如何做好网络新闻评论提出了建议。
赵丽薇等在分析网络新闻评论专题存在的问题后,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方向——品牌化,并从市场定位、差异化策略、宣传推广等角度提出了具体措施。另外,高进安还对做好国际网络新闻评论提出了几点建议:“网络新闻评论员应该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治意识、大局观念,对所评事件有较全面的了解,做到客观、理性,以理服人。”
结语
新闻学方向论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 文献综述 社会舆论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上升和新闻网站的扩建,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一方面,网络新闻评论依托互联网的各种优势,较之传统媒体评论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本身的缺陷和人为经营管理上的漏洞,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出谋划策。下面笔者就当前我国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研究文献,从网络新闻评论的概念和范畴界定、传播特点、功能功效、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梳理。
网络新闻评论的概念和范畴界定
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学界和业界仍然存在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可将不“成文”的言论也纳入网络新闻评论的范畴之中。有学者从维护新闻评论体裁特征出发,认为只有那些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成文”文章才能称之为网络新闻评论;也有人从互联网的媒介特性出发,将网络留言、论坛讨论等“不成文”的言论也称之为网络新闻评论。在众多意见中,笔者较赞同王振业等的看法:“网络新闻评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见信息,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因此,就像音像评论之于广播、***像评论之于电视,讨论区、电子论坛上的评价性意见正是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特殊表现形态,只要其‘新闻性’、‘***论性’的特征还在,‘不成文’的讨论应当和‘成文’的文章一样,纳入网络新闻评论的范畴。”
网络新闻评论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将网络新闻评论进行了分类:杨新敏从内容角度将其分为***府媒介评论、商业媒介评论和网络论坛跟帖评论;黄昕从形式角度将其分为网络新闻评论专栏(包括新闻网站的时评、个人博客等)、留言板跟帖和网络论坛(BBS)评论;田秋生等从原创性的角度和创作主体角度,将其分为原创评论、转载评论和记者评论、专家学者评论、普通网民评论。以上的几种分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分类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能改变其本质。
网络新闻评论的本质。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本质看法基本相似,只是表述略有差异。如杨书卷认为:“网络新闻评论是针对在网上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的‘网上跟帖’,其形式相当于‘读者来信’,处于传播学中的反馈阶段。”亦如姬米刚所说:“网络新闻评论与其他大众传媒的评论一样,只不过是借助现代网络信息载体将新闻评论转化为电子化的文本传播而已。”
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的网络特征。众所周知,网络新闻评论是依托于互联网这个媒介途径发展起来的,必然具有网络传播活动的相关特征。不少学者在讨论网络新闻评论之前,都要先解释网络传播的特征,再顺势带出网络新闻评论。潘英将网络新闻评论的网络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栏目设置更多样,形式更直观;二是容量大,包容性强,存留时间更长;三是传播和互动更及时;四是形式更加灵活。周瑞金更是站在社会价值的高度指出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优点:“传播即时性;时空穿透性;议论交互性;价值多元性。”
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的特征对比。呼吁传统媒体评论向网络新闻评论“取经”是研究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方面。在笔者分析的68篇文献中,有42篇着重讲述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优势,有18篇谈到了报纸、电视等媒体新闻评论要向网络学习。
蒋建德指出:“网络新闻评论以其突出的优势对报纸时评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报纸必须把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网络新闻评论快捷、海量、平等、平民化、交互性的优势尽可能多地‘拿来’,同时进一步发挥报纸时评权威性的优势,这样才能开创报纸时评的新天地。”
王枫也建议报纸新闻评论改版:第一,直接摘登网络言论,或者将分散甚至片面的民间舆论集中起来,加以筛选、概括、分析和修正,变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在报纸评论中体现出来。第二,从网络新闻评论中寻找广泛的灵感。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发掘角度,启发观点。第三,内容的多元化。第四,改变传统的报纸评论版面的编辑模式。第五,让记者写评论;第六,直接进入网络新闻评论,分得一杯羹。直接开辟电子版,实现互相促进。
在看到网络新闻评论众多突出优势的同时,不少学者也注意到其存在的缺点。陈忻认为:“缺乏约束网友,缺乏自律和社会责任感,情绪化、意气化的色彩也较为严重。同时,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言论不求深刻,但求宣泄。其语言虽然是犀利的、直率的,但常常带有偏激的倾向,甚至出现谩骂攻击的现象!”
笔者承认网络新闻评论存在上述缺陷,但是应该看到,网络媒体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其显现出的主要方面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切不可以偏概全。
网络新闻评论的功能
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功能。网络将反馈的声音组织在一起,不仅将意见反馈给作者和新闻机构,其观点也能被大众看到,达到以往反馈所无法实现的功能:自己也成为二次传播的“缔造者”。而且,和***的个人聊天那种小范围的影响不同,新闻有多热,网络新闻评论就有多热,当达到某一阶段时,网络新闻评论自己也会成为热点新闻,成为再次热评的对象。
张学义指出:“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度为传统媒体树起了标杆,这对传统媒体进一步***思想、转变观念也是一种促进。广开言路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畅所欲言是社会文明和谐的象征。”
此外,张宁还阐释了网络新闻评论公共精神的五种具体表现:“建设现代文化模式,重塑公民的文化精神;培养公民的公共观念;为公民提供***治表达的渠道,进行沟通;提升公共舆论品格,调节社会精神生产;焕发公民的理性精神。”阂大洪对张宁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已经开始承担公共精神培养的重任”。
从这些观点来看,学者们几乎都偏向了积极的一面,没有深入探讨网络新闻评论带来的负面效果。这种回避和逃脱只能让公众越来越对网络新闻评论顶礼膜拜而忽视了其潜在的隐患,这一点尤其值得今后的研究者们注意。
网络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网络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同样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基本上集中在网络新闻评论影响社会舆论的过程、作用和如何正确引导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功效等方面。
摆在我们面前的网络实际上可以构建为一个公共领域,受众言说价值的实现便是他们有了一定的权利去阐释他们的观点,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针对一些重要事件来反映人们的心声,众多的网络受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产生的结果便是新闻事实走向舆论化。
高伟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在网络舆论中的影响尤为突出,网民特有的情绪化倾向,更容易受到网络新闻评论的左右。”他甚至将网络新闻评论形容为“零独家时代的独家新闻”,“抢占舆论制高点的急先锋”。
张世浩将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作用归纳为五点:第一,促进公开与公正;第二,有利于社会控制;第三,扩大网站影响力;第四,与传统媒体互补;第五,加强社会监督。
认识到网络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性后,不少学者对加强网络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提出了对策。比如胡富成等指出,要“建立自己的互联网舆论引导阵地,聚集足够的人气,充分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版主和吧主队伍,充分发挥版主和吧主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意见领袖’作用;积极推动网民所反映出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府与网民互动,实现***府、网络、网民的互动正常化,提高网络论坛与社区在网友中的信任度”。
虽然大部分人认为目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作用不断加强,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比如张毓认为:“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新闻评论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评论文章中的舆论导向,并未使人们对这个事件的态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唐野苍还指出了其舆情弱化的原因:一是平民评论者的缺失,二是娱乐化倾向严重。
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能力到底有没有降低,笔者更偏向于没有。从近年来的多起突发性网络事件来看,网络正越来越成为事件爆发的导火索。这个问题也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另外,除了上述两方面功能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网络新闻评论的其他功能。比如对媒介环境的适应和改变,对大众认知、决策的影响,对新闻业务的拓展与创新等。这些问题还很少有人涉足,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地。
网络新闻评论的语言特征
韩书庚在《网络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中选择了五则体育新闻的网友评论进行考察,研究其修辞、文字和标点符号的特点,其结论拓宽了网络新闻语言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他概括出了网友评论的词语选择特点,分析了主要词类和方言词、流行语的使用;同时从网友评论中的辞格、风格等角度作了探讨;最后还对文字和标点符号作了分析。最后总结出“网友评论风格以幽默、讽刺为主”。
刘静等则对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作出解释:“一方面,发送信息的一方(即评论者)隐去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以虚拟的网名重新构建身份;另一方面,网络交际的另一方即网评的读者,在阅读网评后,也可以将自己的看法以评论的形式发表在网上。”并将其归纳为“交际参与者的不同”和“文化背景语境的不同”两点。
网络新闻评论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网络新闻评论面临的问题。“表面上,海量的网络信息令人眼花缭乱,而信息的背后是雷同、肤浅和抄袭。‘千网一面’的趋同倾向,暴露了网络媒体‘速度与量’的浅层次竞争。”
潘英也认为,“网站往往缺乏完善的有组织的评论,因而削弱了它的权威性,而‘论坛’评论,个体性较强,这既具有优势――网络民主的一种体现,也存在缺陷――容易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可以说,目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面临的问题令人堪忧。
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趋势。基于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性、多元化、及时性等特征,不少学者认为,网络新闻评论正处于壮年时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正渐渐地霸占整个评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李孟鑫则不赞成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倾向,认为“‘新闻洞理论’依然在网络新闻评论中存在,并发挥着积极作用”。
对策。鉴于网络新闻评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发展趋势,学者们纷纷提出对策。李冬安从频道的页面设置与栏目安排、网评队伍建设、关注引导热点、突出原创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如何做好网络新闻评论提出了建议。
赵丽薇等在分析网络新闻评论专题存在的问题后,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方向――品牌化,并从市场定位、差异化策略、宣传推广等角度提出了具体措施。另外,高进安还对做好国际网络新闻评论提出了几点建议:“网络新闻评论员应该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治意识、大局观念,对所评事件有较全面的了解,做到客观、理性,以理服人。”
结语
网络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必将给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其短短十几年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全面指导我国新闻业务操作上的实践,许多尚未涉足的领域还留待学者们继续探索。
注释:
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杨新敏:《当代新闻评论》,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黄昕:《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青年记者》,2009(23)。
田秋生、邓庄、钟剑茜:《当代新闻评论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255页。
杨书卷:《“自由的民意”:新闻网络评论》,《大众科技报》,2004年10月21日。
姬米刚、韩春秒:《增强网民美德意识 为网络新闻评论“注力”》,《中华新闻报》,2006年9月13日F01。
潘英:《比较视角下的网络新闻评论》,《当代传播》,2004(3)。
周瑞金:《我与网络新闻评论结下不解之缘》,《新闻记者》,2006(6)。
蒋建德:《报纸时评如何在网络新闻评论下突围》,《现代视听》,2007(7)。
王枫:《“拿来”才能进步――浅谈报纸评论如何借鉴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新闻爱好者》,2009(21)。
陈忻:《试析网络新闻评论》,《新闻界》,2006(2)。
张学义:《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及机遇》,《***事记者》,2010(8)。
张宁:《网络新闻评论的公共精神》,《新闻前哨》,2005(9)。
阂大洪:《数字传媒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李倩:《网络新闻评论与受众言说价值实现》,《青年记者》,2010(11)。
高伟:《网络新闻评论繁荣原因初探》,《今传媒》,2009(2)。
张世浩:《网络新闻评论导向调控路在何方》,《采写编》,2009(5)。
胡富成、姜运山:《提升网络新闻评论舆论引导能力的途径》,《吉林日报》,2011年1月15日。
张毓:《从“韩寒事件”看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新闻世界》,2009(12)。
唐野苍:《媒体时评请向网络新闻评论“取经”》,《视听界》,2009(3)。
韩书庚:《网络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新闻爱好者》,2010(6)。
刘静、李文波:《网络新闻评论的语用学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
李冬安:《建设网络新闻评论频道方法初探》,《新闻导刊》,2009(6)。
潘英:《比较视角下的网络新闻评论》,《当代传播》,2004(3)。
李孟鑫:《网媒评论和纸媒评论的对比探讨――从新闻洞的视点分析网络新闻评论》,《新闻传播》,2009(11)。
赵丽薇、袁晓雪:《网络新闻评论专题的品牌化思考》,《新闻传播》,2010(7)。
高进安:《做好网络新闻评论这道“快餐”》,《对外传播》,2010(2)。
新闻学方向论文第3篇
新中国新闻学研究60年来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的过程,既有成绩和经验,也有问题和教训,认真总结这些成绩经验和问题教训,对其未来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闻学研究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总结60年来新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它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紧紧相依,步步相随。当祖国和人民处于顺境时,它的发展也顺利,而当祖国和人民处于逆境时,它的发展也就受到干扰和影响。
从新中国成立,新闻学研究随着初兴的共和国蹒跚起步,到在“左”的路线和思潮影响下,长达20年中经历曲折,遭受重创,再到挣脱“左”的束缚,拨乱反正,重新起航,最后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改革创新,走向繁荣发展,真所谓国兴,学亦兴,国难,学亦难。
这告诉我们,新闻学研究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治与社会环境,需要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国家应当尽可能创造宽松的***治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得新闻学研究能够在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与条件下自由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改革开放提供的良好氛围和条件下,***和***府对新闻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使得我国新闻学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得以不断改善。
例如中共十六大以来,根据***中央提出的新的执***理念,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新闻业发展的***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为新闻工作实现新的调整和变革提供了有力的***策支持。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意见》(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2005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等。这些***策文件和法规涉及的大都是制约新闻业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其出台将从***策上为新闻业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也为新闻学界从学理角度来认识新闻传播和新闻业发展中的这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策及法理依据。
再如,***府在新闻学研究的经费上也加大了投入。无论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或是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其中对新闻学学术研究的经费资助额都有大幅提高,另外,新闻教育经费和新闻业发展经费也在增加。这些都为新闻学科建设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
此外,新闻业界的配合也为新闻学科发展提供了支持。近些年来,新闻业界越来越重视和认可新闻学科的学术地位,对新闻学表示出越来越宽容与合作的姿态,不少媒体机构主动与学界进行科研合作,自觉用新闻学理论指导实践。总之,与以前相比,新闻业界对新闻学理论的轻视和指责少了,配合与合作多了,相互间就共同关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合作开展科研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这本身就壮大了新闻学的研究力量,促进了新闻学的学科发展。
除此外,新闻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与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近些年来,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学科建设得到许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配合与支持,形成了一种新闻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新闻学研究须坚持服务新闻实践、传媒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学术研究需要始终体现为新闻实践服务、为传媒改革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离开了这些,新闻学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纵观60年来新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服务新闻实践和传媒改革是其存在的主要价值,也是其发展的基本条件。正是在不断总结新闻工作和传媒改革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指导一定时期具体的新闻实际工作和传媒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新闻学才得以不断丰富其学术内涵,提升其研究质量,从而获得深化与发展的。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对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实践的探索,到改革开放中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实践和传媒改革经验的总结,新闻学研究积极为我国新闻宣传实践和传媒改革及时提供理论指导和***策咨询,促进了新闻宣传实践的创新,推动了传媒改革的深入,提高了新闻宣传的工作质量与水平。
例如,报纸的改扩版,周末版的出现,都市报的兴起,报业集团的建立,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推陈出新,还有新媒体的快速与强势发展,和传媒产业从经营到管理的一系列改革与创新,等等,都离不开新闻学研究提供的理论支持。
而服务社会发展,则是新时期新闻学研究的一种开拓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研究开始注意将视角从新闻圈内瞄向社会的广大空间,承担起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在***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下,新闻研究者将研究的领域扩展到为***府、企业及各种社会团体提供***策咨询和理论创新服务,大批研究***府和企业及社会团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舆论危机,提高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使新闻学研究的社会应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实践说明,新闻学研究不能偏离服务新闻实践、传媒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能无视不断变化的新闻工作实际,将自己困入纯学术的象牙塔中,否则便会走入死胡同,失去其存在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新闻学研究须不断破除“新闻无学论”的影响
在几十年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新闻无学论”始终伴随其左右,对其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什么“浅薄论”、“无用论”、“非科学论”、“不***论”、“不成熟论”、“失范论”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观点时不时地会出来对新闻学品头论足。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传入我国并获得快速发展后,更是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或用“新闻传播学替代新闻学”的论调,使得“新闻无学论”的声浪愈加汹涌。
“新闻无学论”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而且实事求是地说,“新闻无学论”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它的确反映了新闻学作为一门后起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不容否认,“新闻无学论”的存在和蔓延,对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受到某些质疑和否定,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轻估和贬损,研究队伍也受到某些冲击和影响,不少原先研究新闻学的学者纷纷转向研究传播学,以至于使得一些人对新闻学的前途感到担忧。
因此,新闻学研究欲求发展,就须认识“新闻无学论”的危害,并要努力破除其消极影响,从而为新闻学的健康发展扫清前进道路。当前,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总结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新闻学科发展的成绩和经验,理直气壮地说明其作为一门***的具有人文科学学科属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品质及理论内涵,维护其学科地位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当然,在破除“新闻无学论”消极影响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考虑其中某些合理的成分。对其中那些客观反映新闻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内容,对那些对促进新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内容,要做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以便从中汲取教训,提高新闻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使得新闻学在理论体系上更加完善,学科内涵上更加充实,研究方法上更加多样,研究机制上更加规范。
四、新闻学研究须不断排除“左”和右的干扰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的新闻学研究不断受到“左”、右两种倾向的影响,致使其在60年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左顾右盼,时进时退,难以自由发展,稳步前进。
新闻学研究中的“左”的倾向,在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为一些人习惯于仅仅从***治宣传的角度来看待新闻学,过于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强调其为***治服务的功能,而无视甚至否定其专业性与学术性。而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像“”中那样,则表现为的对新闻专业理念和新闻传播规律的完全颠覆和根本背弃。
新闻学研究中的右的倾向,在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为一些人往往单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来看待新闻学,过于强调其专业性与学术性,而无视甚至排斥其***治性与倾向性。而在极端的情况下,右的倾向则表现为从根本上否定我国的新闻体制和主流新闻价值观念,主张照搬西方的体制和模式。
其实,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左”、右两种倾向都会对新闻学造成伤害,都不利于新闻学的健康发展。“左”的倾向会伤害新闻学作为一门具有严谨的科学专业规范的学科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右的倾向则会排斥新闻学作为一门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治性与倾向性。其结果,都会导致新闻学研究出现偏差和失误,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特别是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的那些“左”的或右的倾向,更会对新闻学研究带来严重伤害。
因此,新闻学欲求顺利发展,就须努力防止“左”、右两种倾向的影响,即既要防止保守、僵化、教条等“左”的东西,又要防止偏激、离谱、颠覆性的右的思想观点,要努力做到既讲求学术规范,注意尊重和维护新闻学科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又考虑倾向立场,注意体现和维护新闻学科的***治性与倾向性。尤其要注意防止出现极端情况下的那些“左”和右的做法,防止它们对新闻学研究造成重大伤害。
另外,新闻学研究还须注意防止失范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近些年来,在新闻学研究中出现了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忽视学术积累、缺乏学术批评、引文及注释失范、学术评价标准不一,以及低水平重复和“泡沫化”倾向等一系列失范问题,这也使人们对新闻学的专业理论和学术地位产生质疑和动摇。
因此,需要警惕市场、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学学术研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维护新闻工作的职业声誉和新闻学科的学术纯洁。特别是要警惕金钱主义和功利主义对新闻学研究的侵袭,防止它们将学术研究染上铜臭味和庸俗气,使新闻学堕入世俗的泥潭。
五、新闻学研究须遵循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律
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发展过程需要遵循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律。
所谓“遵循学科发展科学规律”,主要是指新闻学研究要强调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性和规范性,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注意遵守一般的学术规范,尊重学术研究的***性,保证其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不受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新闻学研究要遵循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律,实现学科的科学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即找到当前阻挠自己发展的障碍,弄清影响自己发展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的缺欠与不足,寻求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即要立足于对以往传统的继承,要注意分清过去的哪些工作传统和学科理论是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的,使其在新时期能够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得以发扬光大,既不能任意无视传统,轻易否定原有正确的学科理论,更不能随意颠覆传统,无端地将原有的科学的学科理论视为“谬误”。
三是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即要积极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包括西方新闻学中那些揭示新闻传播一般特征和普遍性规律的理论成果,将其吸收消化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东西。
四是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即在继承前人和借鉴他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地吸纳反映最新理论成果的各种新的理论营养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特别是要注意总结和吸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创造的各种新经验、新理论,借以将新闻学研究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五是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照下发展,即既要注意在新闻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按照科学形成的规范化要求,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来体现和证实自己所研究的学科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同时,又要注意在新闻学研究中努力借助并体现人文精神,注意防止那些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维、没有方向的纯粹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的做法,更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驯化为一种纯粹的营利工具、公关帮手的做法。
六、新闻学研究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旗帜、灵魂和方向,是指导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指针,新闻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与发展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对新闻学学术研究的一项根本要求,更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它是科学认识和解释新闻传播现象与新闻运作规律,深入研究新闻学的不可缺少的思想武器。因此,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来研究和发展新闻学,并努力将其体现到新闻学研究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去,是新闻学科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从目前情况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我国新闻战线中,无论是在新闻实务部门,还是在新闻院校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过时论”、“有限论”、“无用论”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偏见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新闻工作和新闻学研究出现偏差和失误,给新闻事业带来损失。所以需要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工作及对新闻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指导地位。
为此,需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和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新闻学方向论文第4篇
一、市场需求催生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等精神性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种类众多的广播、电视、网络音乐节目层出不穷。在音乐媒介和音乐节目迅猛发展的局面下,需要有更多更专业的音乐传媒人才来更好地进行音乐传播,特别是音乐专业领域类的新闻采访、编辑、评论等重要活动。而目前从事音乐采访、编辑、评论、策划的人员,要么是非音乐专业方面的新闻人才,要么是音乐专业的但又缺乏媒介知识和传播技能的人才。前者对音乐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评论往往不够专业、深刻,甚至对音乐术语解释错误;后者则缺乏采、编、写等媒介传播技能,也难以对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进行有效传播。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音乐的传播与发展。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2006年9月,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成立了首个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并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二、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培养计划
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培养音乐节目主持、音乐新闻与评论、音乐编辑与策划的传媒工作者;为音乐、文化事业等单位培养能从事音乐文化市场的组织管理与指导工作的人才。以下从招生要求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来探讨该专业的培养计划。
1.招生要求:在重视音乐的基础上,提高对学生文化的要求
在音乐考试达标的基础上,对该专业的学生录取分数要达到相当的标准,以保证其足够的文化素质,重点要对写作能力严格要求。在招生规模上,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每届以不超过二十人为宜。
2.课程设置:有效融合音乐和新闻相关学科知识
有人认为,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培养的就是娱乐新闻记者,但笔者不敢苟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通常意义上的娱乐记者虽然也采写、播报音乐类的新闻及人物,但他们往往并不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与素养,因此他们的报道难以深入,甚至有时在音乐领域还会犯常识性的错误。所以大多数的音乐类新闻、娱乐类报道往往流于表面,甚至成为花边八卦新闻的代名词。当今是文化艺术大发展的时代,由于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要求。很多对音乐有兴趣的受众现在不仅要欣赏音乐,他们还渴望能够懂得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表演技能,甚至音乐的创作方法等等。对音乐艺术来说,各种媒介和媒介从业者担负着传播音乐和引导整个社会的音乐发展风向的职责。具体说来,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培养出来的音乐新闻记者,要有能力发现并判断音乐事件的新闻价值,有能力与音乐家进行非常专业的交流并采写出相应的新闻报道稿件。而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培养的就是这样一种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从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除了作为音乐专业方面的诸如“视唱练耳”、“乐理”、“主科曲式”、“副科钢琴”、“音乐学导论”、“音乐评论文献导读”这样的传统课程外,还安排了“传播学概论”、“新闻编辑”、“新闻采访与摄影”、“电视节目策划”这样的新闻传播类型的理论及实务课程,“音乐文论写作基础”这样的音乐与新闻相互融合、渗透的课程,还有“文化市场营销”这样的拓展性课程以及“欧美电影艺术评论”这一类开阔文化艺术视野的课程。此外,在学生二年级下期安排有一次为期两周的田野考察——音乐采风,通常是安排学生到一些民间音乐的发源或分布地区,对民间音乐的形态、现状、传播与发展做一些采访和考察,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作为研究成果的呈现。最后,在四年级下期,安排学生到媒体、文化传播公司、演艺公司进行为期两到三个月的实习。
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决不是音乐与新闻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组合,而是有机地融合和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也就是说,传统的新闻学理论及“采、写、编、评、摄”等技能类专业课程要进行“音乐化”改造。同时,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法也要提出不同程度的“音乐化”改造要求。例如“音乐文论写作基础”这门课程,其中就安排了音乐通讯、音乐消息、音乐专访等音乐内容与新闻文体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在“新闻编辑与评论”这门课程中,则要求重点学习音乐类新闻的编辑技能;在“新闻采访与摄影”这门课程中,要求学生重点学习音乐人物、音乐事件等音乐题材的采访及摄影。
因此,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力求培养出一批既精通音乐、又掌握新闻和传播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音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三、师资组成:有待优化和提高
目前,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拥有专职教师八名:其中在音乐领域的课程方面有教授两名,副教授两名,讲师三名;在新闻传播类课程方面,有副教授一名,为传播学专业硕士学历。目前,该专业方向的音乐新闻师资都是音乐理论专业或者新闻传播专业背景,而音乐新闻实践领域的教职人员稀缺。但作为注重实践的专业方向,必须要增强该专业的在实践领域的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倡导资深的音乐新闻业界人士为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学生授课。在可能的条件下,一些媒体新闻机构还可以成为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以实现双方效益的优化;第二,在引入师资力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可采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进修学习或者选派青年教师到音乐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等多种方式;第三,可将音乐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可以把教研活动作适度地扩大化,即安排音乐类课程任课教师与与新闻专业任课教师共同进行教研活动,促进音乐专业师资与新闻类课程师资的知识交流,促进新闻类课程与音乐类课程的知识衔接,从而有效地促进两个学科的互相融合与渗透。
四、学生就业:效果初显,仍需时间检验
目前,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第一届2006级的毕业生已于2010年7月学成毕业。本届毕业生共有14人,有11人已实现就业。至2011年5月截稿为止,其中有1人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1人在人民广播电台,2人进入文化传播公司,1人进入演艺公司,3人成为中学音乐教师,另有3人备考研究生,还有3人尚处于择业过程中。因此,总体看来,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下,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的就业走向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从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来看,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音乐、娱乐类节目日渐走俏,音乐媒体的日渐增多,对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都非常广阔。
五、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四川音乐学院开设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主要思路是希冀培养出具备特别知识结构、适合社会某些方面特殊需要的音乐与新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探索特色办学的过程中,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局限,该专业发展也遇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是生源质量问题。由于音乐院校招生分数较低,音乐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往往难以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相比。因此,学生在学习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文字功底的学科或课程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困难。而新闻传播学恰好就属于这一类的学科,例如“传播学”、“新闻编辑与评论”、“音乐文论写作”、“电视节目策划”等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文学基础和语言文字的功底均有较高要求。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可考虑提高该专业招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如语文高考成绩可设单科最低分限制;其次可以考虑在该专业的艺术考试中,适当增加文化成绩的比重。三是考虑适当调整艺考中的科目,使招收的学生更能适应该专业的学习和要求。
其次,新闻传播专业需要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质,而音乐类院校的教育环境缺乏人文氛围的熏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欧美,较好的往往都是综合型院校开办的音乐学。音乐院校受传统和现实因素的诸多限制,无论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课程开设、讲座安排、社团设置、活动举办等诸多方面,往往都缺乏人文方面的考虑和相应的氛围。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多、人文教育课程偏少,学生重视音乐专业表演技能的学习,对音乐理论、文学、外语、哲学等学科的学习往往不够重视。这种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一些音乐学院开始突破传统的以艺术表演为主的专业模式,增加更多的艺术理论专业以及诸如新闻、传播、文学这样的与艺术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专业,而这将有利于在学校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气息,从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四川音乐学院紧邻四川大学这座综合型院校,而百年川大具有很深的人文沉淀,其文学与新闻学院在国内的地位同类专业方向中名列前茅,因此,可考虑与川大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教学、师资资源共享。
第三,学科处于音乐院校边缘地位,专业发展难以得到有力支持。
由于音乐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并非新闻传播,一般来说,处于这些学校边缘地位的音乐新闻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分配经费,往往都向本校的重点学科倾斜,音乐新闻类专业难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申报课题,能选择的课题的范围狭小,音乐传媒类型的几乎没有,往往只能选择一些诸如课程或教育改革类型的研究项目。而这个问题的改善或者解决有赖于高等院校的重视以及相关***策的不断完善,从而逐步解决。而这个问题在四川音乐学院已经逐步得到改善。川音目前正处在向综合型艺术院校转型的过程之中,将逐步建立起以音乐、美术、表演、传媒、舞蹈、戏剧六大发展方向的综合性教学体系。除了音乐学系的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外,川音还建立起了传播艺术系这个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院系。
结 语
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首次将音乐专业与新闻专业相结合,培养出了音乐领域的新闻人才,虽然还不够完善,但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开设使得传统音乐学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更加具有了应用和针对性。改变了音乐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格局,同时拓宽了音乐学的办学思维。因此,它的建立对音乐学的跨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焱、刘育涛《河北影视传媒艺术教育现状探析》,《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113—116页。
[2]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112页。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科研项目《音乐院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课题项目编号:11SA179)
新闻学方向论文第5篇
新闻评论定义外延之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出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表述,笔者现搜罗展示于其下:
(1)“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①――林大椿
(2)“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②
――范荣康
(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③――丁法章
(4)“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赵振宇
(5)“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⑤
――马少华
(6)“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相关新闻的评述、议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的各种言论的统称。”⑥
――薛中***
要想下定义,首先要找准它的属概念。从逻辑上讲,下定义就是要明确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外延),同时揭示被定义概念与其同一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内涵)。因此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所下的定义,无非也就是从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加以概括把握,引申得之的。根据观察,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概括不外乎这样几种表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我们把它们分为两组:1.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2.新闻文体、新闻体裁。然后逐组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组外延,根据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这些表述除了语词形式和语义范畴的一些差别外,实际语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论说形式”和“言论”的语义范畴明显大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换言之,“评论文章”、“论说文”一定属于“论说形式”和“言论”,但“论说形式”、“言论”不一定都属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同志曾经指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⑦既然是评论“文章”、论说“文”,自然具有内在的文体结构。而“论说形式”和“言论”语义则比较宽泛,它们可以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观点碎片,不必言之成文。因此,从概念限定的精确性方面来考量,“评论文章”、“论说文”更适合于作为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
其次,再来分析第二组外延。“新闻文体”和“新闻体裁”仅仅只是所适用的语境不同,语义也是基本相通的。在中外新闻史上,学者专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各自对报纸的定义,其中大多关涉新闻评论。比如,1818年英国的《报纸法》就指出:“报纸系指揭载公报新闻事件、注释及观察之纸片,因贩卖而印刷……”就把极富评论成分的“注释”与对事件的“观察”记载并列提出,初步表示了报纸两大基本文体样式的端倪。中国著名报业史专家戈公振为报纸所下的定义也很具代表性:“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⑧中国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表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⑨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早就是学者们公认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⑩通过以上对历史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得知,把新闻评论归属于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也符合当代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因而以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来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同样也是可行的。
再次,为了确保对新闻评论概念外延的精确限定,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评论文章”和“新闻体裁”之间的语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包含关系,相交领地就是: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因此,从新闻评论定义外延的层面上来考量,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具备新闻文体特征的语录形式或碎片形式的言论意见拒之于新闻评论概念的门外。
新闻评论定义内涵之辨析
在这个限定的外延区域内,我们还能否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内涵做出更加精准的概括呢?为了便于具体分析,我们把学者们对新闻评论定义的内涵限定浓缩为这样几组关键词:
第二组评论客体:新闻事件、紧迫问题、社会现象、思想倾向
第三组表达形式:阐述观点立场、发议论讲道理、判断思考
第四组性质特征:***治倾向性、针对性、引导性
第五组传播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组服务对象:广大读者、广大受众
对于第一组、第五组、第六组关键词,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从学者们各自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第四组关键词“***治倾向性”的揭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治倾向性应该属于***论文的特点,现代的新闻评论不必都具有***治倾向性。而且,随着当今新闻评论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专业评论基于从可读性方面考虑而自觉摒弃了***治性话语,如果我们再三强调以***治倾向性来统率新闻评论的话,就会画地为牢,扭曲新闻评论概念的本身,因此***治倾向性不应该成为拘囿现代新闻评论发展的枷锁。
分歧最大的当数第二组:评论客体。范荣康、丁法章、赵振宇先生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马少华先生则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讨论至此,相关问题也就浮出水面。既然“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是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要件,可以推导出,任何的“新闻评论”都必须刊载在媒体上,而且还须具有新闻价值。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长期的新闻评论业务实践中,那些刊载在媒体上的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的评论文章,究竟具不具有新闻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学术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新闻”定义在20世纪末经过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后,目前被学界一致认可的有三种说法,即“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语用学范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者董天策经过分析后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信息才是新闻的属概念,也只有信息概念才能整合‘事实说’和‘报道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完整的新闻定义应当是‘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1)如果以此认识基础来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当前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都应该属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范畴,或者说它们都是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认识基础上推导或提炼出来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新闻价值的某种要素,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具备了新闻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新闻评论客体当应包含“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这些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元素。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产生分歧的还有第四组关键词,那就是“判断”是不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作为评论必须阐述观点、发议论讲道理、表达意见。但是,仅仅这几种表达形式还不能够揭示出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律。因为它们只是反映了论说文的一般规律,并没有揭示出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任何一种显在的表达形式都对应着一种内在的思考路径,因而表达形式也是一个思考方式的问题。逻辑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最有效的向度就是认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一个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也就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来把握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判断”这种表达形式,是否揭示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呢?关于这一点,港台和大陆的不少学者都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比如郭步陶先生在讲到新闻评论的性质时说:“判断,‘这是评论最重要的部分’。”(12)台湾《联合报》的主笔王民先生写的《新闻评论写作》第七章的标准就是:“最重要的一课――判断。”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13)另一位台湾新闻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把新闻评论的性能分为五种,其中第三种即为判断性,他说:“新闻评论对一切问题作评断,是一种最要紧的工作。”(1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也认为:“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15)既然新闻评论不同于任何宽泛意义上的公民言说,那么它就必须符合一种“内在的文体自觉”,而“判断”正好是新闻评论文体表达形式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认识需求,任何新闻评论都必须表达判断。对于那些评价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不但需要作者做出有力的价值判断,还需要作者做出及时的事实判断;而对于那些评价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宽泛意义上的评论,如果不能做出事实判断,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而“判断”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立身之本。认准了这个基点,我们就可以把新闻评论和其他的边缘文体(如杂文)区分开来。新闻评论的结构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程序,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有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而杂文的结构沿袭着形象思维的脉络,它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需要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因此,在新闻评论定义内涵的层面上来考量,有无判断、有无内在论证结构则可以成为新闻评论和杂文等边缘文体的分水岭。
通过上述甄别分析,我们可以把在媒体上发表的这两种类型的评论文章纳入到新闻评论概念的范畴:1.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新闻时评、新闻述评)。2.针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思想倾向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结语
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文的语义学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定义概括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表达判断、阐述自己观点、立场,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一种新闻体裁。
注释:
①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④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1)。
⑤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⑥⑦⑧薛中***:《新编新闻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⑩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13)(14)(15)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73)。
新闻学方向论文第6篇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种美学思潮,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的,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受众论文联盟所接受的审美需求。
接受美学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泽尔,他们主张美学研究应该把焦点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范围、对作品所做出的反应程度、读者进行阅读作品的过程和读者自己所拥有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美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要通过问答的方式以及同时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作品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这就要求能够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路中引出来,并要把审美经验方在历史和社会的条件下去考究。
接受美学方***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这是由于接受美学拥有自己的特的理论基础。由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家是反对19世纪的历史客观主义的,其主要是反对文学作品具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含义或意义。他们认为这种历史性质的研究是一种随着人们认识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条件所制约着,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尧斯在研究接受美学的过程中把结构思想与历史思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作品的结构是文学创作整个过程中更高级的结构,而接受是在作品的历史系列与公众态度系列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产生的一种过程,在此构成中形成了审美。不仅如此,尧斯还引进了许多不同科学哲学家的概念与观点,并把这些概念及观点融入到接受美学的概念里,扩展了接受美学新的范畴,这便为接受美学划定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研究领域。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是研究读者对文学的接受与读者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比如说是像对待作家和其作品那样,要深入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的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尧斯并把这些观点的主要内容分了几个方面:第一,接受美学研究者现在逐渐注意到了一个过去一直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其美学价值是要通过阅读表现出来的。尧斯用接受美学表述这个事实,就是当一部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被完成,才能够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其所具备的文学生命力。第二,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不是在被动的接受和反应,而读者是主动的能动的推动着文学创造,所以说读者的接受与反应也是推动文学创造,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第三,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一部作品所取得社会效果是积极还是消极,是热烈还是冷淡,都是由读者的阅读活动所决定的,同时也会取决于作品的性质。即使同一个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他每次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到,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被作品性质的制约着,也受读者的制约。最后,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由个人因素所决定的。受众自身的生活经历具有其特殊性,受众的艺术修养、个人气质、艺术趣味、教养及知识程度、家庭环境等影响着受众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和审美层次。
接受美学强调着受众的接受与受众的审美,其反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文学艺术,而是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的接受效果,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注重读者对作品的影响与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接受美学使人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一些基本问题,可以说是对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论和方***的一个重要贡献,而其也在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二、接受美学方***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对新闻内容的审美表达,由于新闻的真实与美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美感是新闻真实的较高品位,因此受众在接受新闻内容时就把美感也作为新闻是否真实的一个评判标准了。
接受美学方***对新闻受众理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接受美学把读者作为了一部新闻作品的主体,因为无论任何的文本只有经过了读者的阅读才能成真正意义上的成品。接受美学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就是读者受众学,在接受美学中受众的地位超越了作者的地位,如果新闻作品没有读者进行阅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作品,所以说读者在新闻作品的创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并不是由传播者单方面传播给受众的,而是由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一定的互动过程而完成传播活动的,并且受众也不是全盘的接受新闻信息的,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接受的。所以我们要用接受美学方***去剖析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原理。
接受美学方***对新闻功能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接受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接受与交流,因为新闻传播本身就是建立在沟通与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功能是新闻媒体功能的一种延伸,新闻媒体要满足不同受众群对新闻信息的不同需求,就要把不同的新闻信息加以区分,因此也就要求新闻传播功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变通能力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场真实感、时效性、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也更为丰富,这样带给受众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受众更多的愉悦感,受众就越能够快速且容易的接受新闻信息,这样新闻信息也就更加具备审美价值。以新闻受众的接受效果和审美趣味与需求为根本取向,是更好的发挥新闻传播活动的审美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接受美学方***对新闻写作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接受美学方***的理论观点,受众阅读理解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新闻文本中的不同情节或词语都有可能引发出与读者自身相似的生活经验,因而引起读者对新闻本身的阅读期待。文学创作与读者及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一种双向性的关系,因为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文学、新闻写作和文学、新闻反馈也是一种双向性的同构关系。无论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期工作还是其活动过程甚至是其工作结束时,都不程度的受到受众接受程度、接受效果及受众审美需求、审美意向的制约和限制。在接受审美的理论原则中,新闻写作必须面对受众的期待视野,并以此为出发点,在艺术形式上讲求审美创造,使受众能够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获得审美愉悦。
接受美学方***对新闻价值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新闻价值指的是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效益强烈的新闻,其新闻价值较大。社会效益小,其新闻价值就小。”①从接受美学理论上说,新闻价值实质上就是接受效果的问题,也就是说新闻事实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新闻价值受到读者对新闻传播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应的影响,受众的审美取向也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因素。
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学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且深刻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对接受美学方***的借鉴,使其在发展上拥有了更大的空间。
三、接受美学方***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与意义
接受美学方***主张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受众放在主置上,要走向读者受众的内心世界与审美取向,这就为新闻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指明了方向。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受众审美标准,就一定要注意到受众群体的差别,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因为不同的受众拥有不同的“期待视界”,进而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拥有不同解读方式。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的接受与理解符合了接受审美的理论观点,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过程是一种意义上的能动的艺术审美再创造过程。
转贴于论文联盟
由于受众自身的差异造成了许多不同点,比如受众个人心理结构有所不同那么受众对新闻传播信息的要求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受众对待人生的态度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那么受众就会要求新闻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受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信仰不同就会要求新闻传播信息的方式、结构、内容、取向略有不同等等。这些差异与不同表明受众自身会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对事物会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理解。由于传播工具能够让受众产生某种全新的观念或思想,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的观念或思想,这样就改变了受众已存在的态度。由此,传播工具就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文化规范,人们在看待某种事物时,就会受到传播工具在某范围内所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
接受美学认为新闻传播效果是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新闻传播信息本身的美学内涵,一个是读者受众能动的接受程度。新闻传播信息的审美内涵就是新闻内容所产生的功能与效果,以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程度。接受美学还认为受众的能动作用决定着新闻传播信息的地位和价值,还决定着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与影响。
新闻学方向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教学;关系
【中***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一
在高等学校新闻院系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系列中,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都是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的课程。它们是在培养新闻学子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两类课程。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真理而致诸用者也。”蔡元培则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高叔平,1996:p398)梁启超之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学”与“术”的分野以及两者各自的内涵,不无启迪意义。然而将此论用于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则有需注意之处。笔者在上文特意说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意在强调:对新闻“学”与“术”所作区分,不可太过绝对。实际情况是:新闻业务,虽为“术”但“术”中有“学”,而非纯粹的“术”;而新闻理论,则是密切关注新闻业务此“术”的“学”(当然,它也还要关注新闻业界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其他应当关注的问题)。相对于新闻业务而论,新闻理论并非高高在上之“学”。蔡元培所言,则道明了“学”与“术”的关系。“学”与“术”,既有区别然而又有联系,它们都必须以对方为凭借或基础。蔡元培的见解是颇为可取的。
新闻有“学”,但此“学”与文、史、哲等“学”相比,更偏重于应用,因而被划归为应用学科。新闻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新闻。新闻是以特定方式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作的反映。在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点上,新闻与文学有相通之处;但是新闻反映生活,采取的是真实报道事实这样一种特定的方式。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程序上体现为:由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此处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再到新闻编辑和公开刊播。在此过程中,“术”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与在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更多体现“人学”内涵和审美特点的文学的差别,当是十分明显的;新闻学与既包含对文学的研究、又包含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的“文”(文、史、哲中的“文”)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新闻学内部的情况而论,作为分支学科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前者更偏重于“学”(但又并不全然撇开“术”),而后者则更偏重于“术”(当然是“术”中也有“学”)。从一个方面说,新闻理论教学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大抵也就是讲授“学”与讲授“术”之间的关系。对以上两类课程,无疑应该并重,应该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诚如蔡元培所言:“两者并进始可”。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新闻之“学”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新闻之“术”所提供的基础和养料。新闻理论从包括新闻业务在内的广义的新闻实践中经科学抽象而来,反映了人们在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新闻事业进行理性探索方面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和智慧结晶;它反过来又对新闻业务、对新闻之“术”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为新闻之“术”的掌握和使用者提供新闻思想和睿智灼见,使之能站到比较高的立足点上思考和认识新闻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在思考问题所体现的深刻性方面胜人一筹。当然,对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的新闻业务实践产生积极和良性影响的,除新闻理论而外,还有其他学科的理论。它们共同陶冶着上述特定主体,并共同参与构成了特定主体的理论素养。新闻理论素养作为特定主体理论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新闻业务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因此它的作用尤其不容低估。
在新闻业界,业务出类拔萃的人士,其新闻理论功底一般说来不可能不扎实、不深厚;而新闻学子中,新闻理论底子欠佳者,则难以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中有突出的表现,在以后的新闻生涯中更是难以长久保持后劲和竞争优势。以上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关联之紧密。
诚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关系,也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但是探讨两类课程及教学的关系从探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起步,这又是完全必要的。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上述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常有相交叉和交融之处。一般而言,新闻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在安排上往往先于新闻业务课程,以此可以激发新闻学子的理论兴趣,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为此后的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总是会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适时引导学生重温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学习过的内容,或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对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作出新的更具体的阐发。需要说明的是,新闻理论课程先于新闻业务课程开出,与“学”与“术”“并进”的理念并不违背。“并进”,并非时间上不分先后,而是在重视程度和用力程度上不厚此薄彼。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前者以“新闻学概论”为课程名,围绕新闻展开理论探讨和阐述,涉及新闻本体、新闻传媒、传媒受众、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等一系列重要命题,旨在探讨新闻自身(新闻的界定,新闻的功能、本质,新闻信息传播以及新闻传播的规律),探讨新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闻与社会生活,新闻与受众,新闻与经济、***治和文化,新闻与法律,等等);后者则涵括了采、写、编、评、刊(播)等多门课程[1],既涉及具体的操作层面,又探索其中的相应规律。毫无疑问,新闻业务所涵括的每一门具体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而作为新闻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的新闻理论(或称理论新闻学),则是整个新闻学中的统摄性的理论。依笔者之见,在新闻教育中,应致力于体现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之间应有的紧密联系,并利用两者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各自从对方身上获益。具体而论,即:在新闻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以新闻业务课程中的鲜活内容和经典个案来诠释新闻理论中的有关重要命题,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著名记者的相关实践,来证明新闻理论范畴的重要理论观点;在新闻业务教学中,不仅要以新闻理论剖析典型个案及其成败得失,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新闻理论指导新闻业务学习和实践。两类课程的任课老师,都可以考虑或是向新闻理论课程或是向新闻业务课程做点内容上的恰当延伸和拓展。
说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关系密切,并不意味着在新闻业务课上大量地讲授新闻理论问题;说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重要,也不意味着用新闻理论课程取代新闻业务课程,或用新闻业务课程取代新闻理论课程。[2]而只是说,在教学中要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某种应当可以发挥的指导作用,发挥新闻业务对于新闻理论的某种确实具有的支撑作用。
二
新闻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都认同它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一些新闻业界人士并不推崇新闻理论,或将它束之高阁,认为新闻理论是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是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而言未必管用;部分新闻学子,也并没有对新闻理论和新闻理论课程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把新闻理论当作对新闻业务真有指导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新闻业务重要性的认识,也并没有与它对新闻理论所具有的某种支撑作用联系起来。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其实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关人士对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两者关系理解上的一定程度的偏差。
新闻理论并不只是为回答新闻业务中的问题而形成和产生的。它有着更为宏观的研究视野,既关注新闻业务,又关注除此以外它所应当关注的各种问题,并从学理的层面予以思考和给出回答。同样道理,新闻理论课程也并不就是为新闻业务课程而设置的,并不只是新闻业务课程的铺垫。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性质、功能、特点等)、新闻传播、新闻作品、传媒受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传播实践包括各类新闻业务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定主体学好了新闻理论课程,能对他学好新闻业务课程并切实提高新闻业务能力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提供与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性思考,提供在探寻新闻规律方面所形成的真知灼见。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1966:p263)在以上论述中,前一个“感觉”,依凭的是直觉或经验,固然很直接、很感性,但是毕竟难以达到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理解事物的境界;后一个“感觉”,以对事物的合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为凭借,体现为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和提升、对事物本质的深思和探求的过程,体现出高于前一种“感觉”的理性和智慧的力量。可见,停留于前一种“感觉”层面的认识,不可能是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而在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以后,特定主体对事物的“感觉”就会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能帮助人们深刻地感觉、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是符合科学理性要求的理论。在新闻业务的每一门具体课程中,都由相应的理论概括实现对人们在该领域中的直觉和经验的升华;而新闻理论,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概括。新闻理论是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闻活动包括各项新闻业务的理论。
大致可以说,所有新闻业务课程,它们所涵括的知和行,都是建立在对于新闻本体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业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而言,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理论课程至少在以下四点上,能够为特定主体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一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是何物”、“新闻有何特点”、“新闻可以用来做什么”、“新闻应当如何体现自己的特点”等等问题的理解和阐述,从一个重要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特定主体在从事相应的具体新闻业务时认识所能达到的高度,制约和影响着特定主体进行具体新闻业务操作时理念的先进程度、准确程度。虽然不能说对上述诸多问题理解正确和深刻,就必然带来新闻业务上乘的结果;但是,倘若特定主体对上述问题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新闻理论素养甚差,那么其新闻业务就势必难以达到只有佼佼者才能达到的水准。
二是新闻理论坚持以受众为本位,它对于传媒受众包括对其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期待视野的深入研究,将推动特定主体不断探索通过具体的新闻业务赢得受众好评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提高新闻业务的质量和水准。受众是传者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每一个特定传播过程的终端。新闻信息和新闻作品的价值的实现,固然离不开新闻从业者的采写(或采制)和媒体的刊播,但归根结底要由受众来最终完成。最近若干年来,新闻理论加大了受众研究的力度,并且已经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值得在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吸收和借鉴的。
三是新闻理论对新闻规律的研讨,虽然探索的不是每一门新闻业务课程所涉业务的具体规律(例如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等等),但它对于每一种业务的具体规律无疑有着总体上的统率和笼罩作用。再则,新闻理论所研究的新闻规律中的某些内容,与新闻业务的某些具体规律是相融通、相对接的。例如,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就与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业务中的上述规律,共同构成了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而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业务中采访、写作、编辑等项规律的概括。
四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价值的深入探究,既使之成为新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又可以直接地用于指导特定主体的新闻业务实践。在任何新闻业务的实践中,在任何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相应主体都不可忽视对新闻价值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可忽视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所显现的理性光辉。新闻价值理论关注事实的“从没有到有”和“已有而生变”。新闻从业者,在事实“从没有到有”的变化中,关注其“发端”;在事实“已有而生变”的过程中,关注其“变异”。“新闻价值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论”,则揭示出了构成或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系列重要因素。举例说,记者采访一场庭审,出乎原先所料,从女被告被法警背着上法庭这一细节中发现了新闻,意识到了此事在折射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凸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体现的价值。据此写成的作品,以小见大,在对事实的报道中隐含深意,从而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后来获得了次年中国新闻奖消息的一等奖。[3]在记者自己也许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有鉴于此,笔者坚持认为:新闻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有必要增强以此理论向新闻业务渗透的意识,以充分体现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引领和统摄作用;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则更是应当将新闻业务与新闻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也完全可以凸现新闻业务对新闻理论的某种支撑作用。既然新闻业务方面的实践以及对于这类实践的科学概括,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方面的重要来源,那末,新闻理论也就必然能够从新闻业务那里获得有力的支撑。例如,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关于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关于传媒受众的研究,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等等,都可以从新闻业务中得到相应的验证;而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方面的某些正反典型案例,则又往往成为新闻理论中一些重要观点的生动例证。就此而言,在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以新闻业务的实例印证某些重要的新闻理论观点的比较广阔的空间。
三
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类课程都不能不讲授的诸多内容,例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笔者认为:这些也就是两类课程之间的连结点,必须以此为纽带,在两者之中有意识地建立和体现其间的紧密联系。
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一: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石,是其生命之所系。新闻真实性,不仅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容许出现疏漏的实践问题。
新闻理论课程讲授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原理,讲何谓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为何必须真实的道理。这里所说的新闻真实,有别于文学范畴中的真实。它拒绝虚构、编造和合理想象。马克思曾经说过:“究竟什么样的报刊(‘好的’或‘坏的’)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1985:p107)。马克思此处所说的“真正的”报刊,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而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报刊。则有“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这样的至理名言。延安《***日报》曾经发表过题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对新闻真实性加以专门强调。事实上,媒体的正确导向、对于公众舆论的引导功能以及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可取代的积极作用,都是在真实报道事实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我们不妨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广告真实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体察和辨明新闻真实性独特的内涵。在文学写作中,即使“无中生有”(编造、虚构)和“夸大其词”(适度夸张或极度夸张),但仍然可以是真实的。在这里,体现的是文学的真实性。在广告写作中,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前提,虚拟某些故事和情节以进行广告诉求或增强广告诉求的效果,也仍然可以达到被认可的广告真实。在这里,体现的是广告的真实性。而故失其真的夸张,在广告中也并非就是虚假。[4]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业务课程讲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在操作层面如何达到和确保新闻真实性。笔者认为,通过新闻真实性使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两类课程相贯通的要义是: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对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具有启发性;在新闻业务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使人避免误识、少走弯路。为此,笔者将新闻真实性概括地阐释为:据实报道(根据事实进行报道),如实报道(报道符合事实的实际情况)。这样一种界定,力求具有理论含量,又便于实际操作。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其结果是可以查验的。当然,纪实类文学作品与非纪实类文学作品、纪实类广告作品与非纪实类广告作品,情况有一定差别。文学上和广告中被认可的真实性内涵,在新闻范畴中则不被认可。
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理论构成了挑衅,对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构成了危害,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必须共同认真对付的大敌。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只将新闻真实性作为一个一般性命题,不足以应对来自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挑战;在新闻业务课程中,仅仅让新闻学子知道从技术层面防范和规避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新闻理论,寻找和分析虚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源头和成因。这样,方才可能多一份“堵”、“防”虚假、失实新闻的自觉性。而光靠新闻业务技术、技法的传授,就难以达到这样的境地。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二:新闻规律
新闻理论始终致力于研究和揭示新闻规律。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成果对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规律大致包括如下具体内涵――
第一、以真实报道事实的方式面对世界说话
这是新闻传媒存在和与受众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此规律常被学界和业界人士诠释为“用事实说话”,即用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方式说话。这一命题包括如下三层含义:(1)“用事实”说话,将报道事实作为“说话”的依凭;(2)用事实“说话”,以报道事实的方式蕴含报道者的观点和倾向,巧妙地“说”想“说”的“话”;(3)在报道中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而不是忽视和淡化事实的新闻价值。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新闻是报道者运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的一种“艺术”。曾经说过:我们***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1983:p5)以上虽然是在对敌斗争中运用的方法,但是论述中关于充分发挥事实的作用的见解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而言却是富于启发性意义的。毫无疑问,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观点,既是新闻理论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又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等业务实践。
第二、兼顾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闻以真实、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而区别于文学。所报道的事实蕴含的新闻价值高,则报道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程度就高。两者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文学则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为旨归,审美价值的高低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由此,构成了新闻与文学的最具重要性的差别。但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并不是新闻从业者用来取舍新闻事实的惟一标准。与新闻价值标准同等重要的,是社会价值标准。对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实进行真实、及时的报道,是媒体肩负的责任,又是它们坚持和体现正确导向的基础、凭借。新闻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程度的高低;社会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对受众和社会从总体上说是有利还是有弊。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如果不报道事实而只传播观念,或者所报道的事实不具备新闻价值,那末就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如果所报道和传播的事实仅有新闻价值而不同时具有社会价值,那末就无法坚持和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引领社会舆论;如果所报道的事实光有社会价值而不同时具有新闻价值,那末新闻就成了一般的宣传,不可能得到媒体受众的认可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第三、力求对新闻事实进行及时报道
在对人类社会生活作出反映的所有方式中,新闻是最能体现时效性的反映方式。“新闻姓‘新’”,“新闻是易碎品”――此类说法,以朴素的言语方式道明了新闻传播的一条基本规律。新闻以时效性强而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文学。因此,追求时效性应是新闻的不可丢失的基本品格。新闻追求和体现时效性,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拼抢的地步。在网络时代,受众在很多时候对新闻更是提出了即时播报、同步播报的要求。媒体也已经意识到“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此进行及时报道、争取“首发”,已经成为媒体赢得权威性、公信力和话语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第四、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
应当说,有效的新闻传播,与诸多原因密切相关:一是媒体传播受众之所需;二是新闻从业者按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三是受众对媒体和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认可性接受。上述前两点,属于传者所为之范畴;后面一点,则属于受者所为之范畴。新闻传播按受众之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这既是新闻理论研究之旨归、新闻理论教学之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闻业务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讲究新闻事实的选择。选择何种新闻事实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是记者基于采访基础,着手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们所选择的新闻事实,不仅在主观上蕴含了其正确的价值判断,蕴含了健康进取的倾向和导向,而且客观上也将直接促成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很少直言不讳地交代取舍事实的缘由(这部分内容往往被省略);但是,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暗含主观倾向与导向意识则是不言而喻的。媒体和记者当然必须努力发现、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的正面新闻事实,通过对此所作的报道,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激励、鼓舞、推动作用;然而,如果对负面新闻事实一味回避,则又是不明智的。通过对上述两类新闻事实的不同的选择和处理,都可达到将正确的导向蕴含于其中并产生积极效果的目的。其二,讲究新闻事实的表现。记者通过采访而掌握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经过一番理性思考以后,要将这样的事实示之于众。这就离不开对事实的表现。对新闻事实的表现,涉及角度、叙事、语言等多个问题。要通过精选,找到既能体现正确导向又具有某种新意的角度。对于某一新闻事实,不同的报道视角可以用来体现不同的导向,相应的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其三,报道包含理趣、包含情趣,或两者兼备。如果所报道的事实或对事实的报道有趣(有理趣和情趣),那末就易于吸引受众。在受众注意力日益成为紧俏资源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规律的探讨和阐发,应当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共同的重要内容。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概都是如此。新闻与文学,均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报道事实且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以此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并区别于文学。新闻价值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事实本身的因素即事实所具有的素质。倘若事实所蕴含的、经报道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要素比较多,那末其新闻价值就比较高;反之,事实的新闻价值就甚微乃至全无。二是记者的因素。记者在决定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选择,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之一即新闻价值。新闻理论课程讲述新闻价值,以讲新闻价值为何物以及它有哪些构成要素为要旨。新闻业务课程讲述新闻价值,则以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发掘、表现等重要环节为侧重点。以上每个环节,既包含丰富的技术含量,又包含丰厚的学理内涵,是新闻价值理论在新闻业务层面的合乎逻辑的延伸。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发现能力,是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练就,是新闻理论参与对特定主体熏陶和特定主体自身注重实际操练而共同形成的结果。三是新闻传媒的受众。因受众的存在,事实才有所谓新闻价值,新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媒受众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因而无论是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还是新闻业务及其课程,都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为本位。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要研究、要讲授新闻传播如何为受众所有效接受方面的内容;新闻业务及其课程,则要研究、要讲授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这是上述两类课程教学中不言自明的共同要旨。
注释:
[1]需要说明的是,新闻业务课程中所包括的新闻评论这一课程,其相当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可以包含在“新闻写作”课程中的。新闻评论写作应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故文中提及的新闻业务课程,主要是指“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
[2]参见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青年记者》2006年第23期。
[3]参见杨永辉、王雪莲、吴怡:《法警背起生病被告》,2000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4]参见丁柏铨:《新闻、广告、文学真实性之比较》,《新闻探索集》第405-42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见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第39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2]:《实践论》,《选集》第1卷第263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