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1
My father is a policeman. He is tall and strong. He looks very cool in the black police uniform. He works in the police station and he is very busy every day. He likes helping people. So he often goes everywhere by his motor cycle. When he sees the people in the trouble, he will try his best to help the people. He is a good policeman. And many people like him very much, too. They often say: “MR Li, you are a good policeman. We like you very much.” But my father always has a point: Helping people is his duty.
My father likes reading books very much. Because he thinks: 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So he reads books after work every day. Sometimes he plays games with me. We are very happy. I like him very much, because my father is not only my father, but also my good friend.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good father. I like my father very much! My dear friends, do you have a good father, too?
嗨,我的名字是辛迪。我有一个好爸爸。我很喜欢他。
我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他又高又壮。他看起来在黑色警服非常酷。他在警察局,他每天都很忙。他喜欢帮助别人。于是,他经常被他的摩托车去无处不在。当他看到人们在麻烦,他会想尽办法让利于民。他是一个好警察。而很多人非常喜欢他了。他们常说:“李先生,你是一个好警察。我们很喜欢你“但我的父亲总是有一个观点:帮助人们是他的职责。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2
General travelling is like pure milk, milk white, and gray haze is the, there are some bulbs. I am fog, haze do not understand, so today I have checked the online. Oh, it was so, fog is a large number of suspended in the air near the ground aerosol system composed of small water droplets or ice crystals, is the product of water vapor condensation in the air near the ground layer. The existence of the fog can reduce air transparency, make the deterioration of visibility, if the target level of visibility down to 1000 meters, will be suspended in water vapor condensation in the air near the ground like now known as the fog weather.
Haze also calls the ash haze, dust in the air, sulfuric acid, nitric acid, organic hydrocarbon particles such as atmospheric turbidity, blurry vision and le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visibility. With the deterioration of air quality, haze weather phenomenon appears, harm. Recently the haze weather phenomenon in many regions are merged into mist as a severe weather warning forecast together.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haze weather".
Fog can make the person "relapse", because of the fog haze contains bacteria, viruses and dust pollution, coupled with artificially industrial waste gas, automobile exhaust and so on, seriously affecting people's health. Now, some of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has a bad cold, does everything listless, a sickly appearance. So you must protect have holes in the earth,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tarts from me, let the blue sky white clouds accompany us forever!
最近一星期内,我们城市里出现了“异常情况”——雾霾。雾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在我上学时,周围灰蒙蒙,什么也看不清。这个星期六,爸爸送我去上古筝课,快到了,当时我没有看到周围的高楼大厦,还以为爸爸开错路哩!
一般雾都是跟纯牛奶一样,是***白色的,而霾是灰色的,还有点儿呛鼻。我对雾,霾并不了解,所以我今天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哦,原来是这样啊,雾是有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物的天气现像称为雾。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3
在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成语,多数为四字格, 即:由四个汉字所组成。如:声东击西、弄巧成拙、朝三暮四等。汉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精辟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简洁生动,形象精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材料。在英译汉过程中,译者根据原文可适当采用成语这一形式,进行本土化处理,增强文章的表达力,提高译文质量。本文从词汇和句型的角度来探索成语化处理的方式。
一、英语代词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代词可翻译为汉语中的成语,使译文简洁明快。
例1:I knew nothing about the news.(我对此消息一无所知。)
例2:He does nothing every day.(他每天无所事事。)
例3:He knew something about the scandal.(他对这一丑事略有所闻。)
上述例1和例2中的代词nothing分别译成汉语中的成语“一无所知”和“无所事事”。例3中代词something翻译成汉语中的“略有所闻”。如果例1翻译为“我一点也不知道这个消息”,例2翻译为“他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例3译为“他知道一点那个丑闻”,与成语化译文相比,就显得不够简洁,不如成语富有表现力。
二、形容词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形容词或带有副词修饰的形容词也可以进行成语化处理,使译文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例1:That fellow is always talktive.(那个家伙总是滔滔不绝。)
例2:They were hungry for news.(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消息。)
例1中形容词talktive(健谈的)译成汉语成语“滔滔不绝”,例2中形容词hungry (饥饿的、渴望的)翻译成汉语成语“迫不及待”。
三、名词成语化
英文中带有形容词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成语,使译文言简意赅。
例1: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decided to apply for a job ar Merrill Lynch.(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向美林公司申请一份工作。)
例2:He studied with great eagerness in college.(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
英文例1中careful consideration 和例2中great eagerness 如果翻译为“仔细的考虑”和“极大的渴望”,就不如成语化译文概括力强。
四、动词词组成语化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把英文中的动词词组翻译成汉语成语,增强译文的表现力。
例:The old woman always has great sighs over her destiny.(那位老妇人总是对她的命运唉声叹气。)
五、数词翻译成语化
英文中带有数词的词组可以翻译成汉语成语。
例1:I haven’t have time to arrange everything so I’m all at sixes and sevens.(我没来得及把事情都安排好,因此心里七上八下的。)
英文at sixes and sevens 是“乱七八糟、心乱如麻”的意思,翻译为“七上八下”说明句中主语所处的状态。
例2:If my bargain is better than yours it’s because I was here earlier;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you know.(如果说我买的便宜货比你好,那是因为我来得早,捷足先登。)
英文First come, first served 原义是“先到先招待”,这里可译为成语“捷足先登”。
六、介词短语成语化
英文中的介词短语也可以进行成语化翻译。
例:I cannot work out the mathematic problem. I’m at my wits’ end.(我算不出这道数学题。我束手无策。)
英文at one’s wits’ end 意思是智力和办法的枯竭,可译为“无计可施,黔驴技穷、束手无策、江郎才尽”。
七、英语成语对应翻译
英语中也存在大量成语,有些是和汉语相对应的,翻译时可采用汉语中相对应的成语。
例1.We should 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例2.We will spare no efforts to finish the job.(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去完成工作。)
八、固定句型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固定句型是可以翻译汉语成语,使译文简练利落。
例:It’s well known that 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众所周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本文从英文词汇、固定词组和句型几方面对英译汉成语化翻译进行了初步探索。综上所述,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可针对英文原文采用汉语成语进行翻译,使译文简洁生动形象,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理解。对英文原文进行成语化处理,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强译文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而实现翻译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4
关键词:文学作品;风格;文学文体学;语义翻译
一、文学文体学与作品风格
文学作品的风格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作家在其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个性。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时代、民族文化、地域文明以及认知、情感、价值等息息相关。而文学翻译的目的就是要还原源语文本要表达的时代与民族精神。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要尽可能还原其本来的面目(张培基1980:7)。
何为文学文体学?文学文体学在文学作品风格的保留上如何发挥作用呢?申丹教授认为,文学文体学是指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审美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申丹,2002)。而将文学文体学的概念引入翻译则有助于译者分析源语作品的语言特征,明确作者的写作意***,从而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对等的功能。
侯维瑞先生在其著作《文学文体学》中提出,分析文学作品可从语域、句法、修辞、意象、音韵等方面进行。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The First Snow的文本风格,制定恰当的翻译策略并试译,对比、分析笔者译文与各家译文,得出结论,希望对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二、文本语言定位
The First Snow为美国浪漫主义诗人Longfellow 的散文诗,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初雪飘临时的美态。语言艺术感明显,善用平行结构,短句排比错落有致,选词精心,比喻形象生动,语言简洁凝练,朴素自然。描写对象有动有静,动静对比,带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衬托出初雪景色的静谧与和谐。
作者寄情于景,抒发了对初雪、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内心如初雪般纯净与安宁,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不受世俗侵扰的心境。
三、翻译策略
纽马克(Peter Newmark)认为,表情、信息、感染是语言使用的目的所在。其中,带有表情功能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他将译文分为两类,即忠于作者、充分表达作者原意的语义翻译和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的交际翻译。而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在于充分表达原作的思想,使读者体验异域文化和时代精神。针对这一功能,翻译时可采用语义翻译,即“在目标语语言结构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Newmark 1988a:22)。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文化差异提出“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其中“异化”旨在使译文冲破目的语的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为读者提供全新的异域文化体验(Venuti1995:19-20),这一原则恰好与文学作品的功能相一致。
然而,语义翻译或异化都并非完美的翻译模式,他们和交际翻译或归化一样,都属于翻译的“中庸之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视情况而定,选择与原文相适应的翻译策略。
四、案例分析
例1 The first snow came①.
译文1②:初雪飘临。
译文2③:第一场雪来啦!
分析:原文四词成句,语言简洁、明快。再看译文,译文2口语化的语言显得过于直白,美感不足。而译文1“初雪飘临”极具散文与诗歌之美感,恰如其分,既简洁,又凸显初雪来临时的美态。
例2 How beautiful it was, falling so silently all day long, all night long, on the mountains, on the meadows, on the roofs of the living, on the graves of the dead!
译文1:如此静美!它不分昼夜地飘落着,落在山岭上,落在草地上,落在生者的屋顶上,落在逝者的坟墓上。
译文2:多么美啊!它下了一天一夜, 落在高山上, 草地上, 屋顶上和坟墓上!
分析:原文以感叹句开头,状语“all day long, all night long”,“on the mountains, on the meadows, on the roofs of the living, on the graves of the dead”为平行结构,并采用反复的手法,读来节奏感鲜明,朗朗上口。为使目标语读者在感官上产生同等体验,翻译时应保留感叹与排比的特点,以突出诗歌的音乐美、对称美和均衡美。句式上,译文1、2与原文对应,1将beautiful 与silently糅为一词“静美”,将“falling all day long, all night long”译为“不分昼夜地飘落着”,比2中“它下了一天一夜”更具文学气息。2省译了“…of the living”和“…of the dead”,信息缺失,不能表达出作者欲通过对照来表达初雪无处不落的意境。
例3 All white save the river, that marked its course by a winding black line across the landscape; and the leafless trees, that against the leaden sky now revealed more fully the wonderful beauty and intricacies of their branches.
译文1:天地之间,一片银装素裹,唯有那河流,宛若一条黑色缎带蜿蜒在苍茫雪色中,铅灰色低沉的苍穹下,叶儿落净的树木傲寒而立,树枝盘旋交错,映衬在此刻美妙的雪景中,姿态万千。
译文2:白雪皑皑中,只有河流在美丽的风景中描出一道弯弯曲曲的墨线。叶儿落光的树枝,在铅灰色天宇的映衬下,更显得枝桠繁复,仪态万方。
分析:本句主干为“all white”, 第一个that从句中动词mark将river暗喻为 a winding black line, 写出了河水流动时的优美姿态。译文1、2都保留了原文的美感,用词巧妙,如1中的“银装素裹”“苍茫雪色”“苍穹”“盘旋交错”“姿态万千”,2中的“白雪皑皑”“天宇”“枝桠繁复”“仪态万方”等。不足之处是,译文1将暗喻转为明喻,将原本动态的river比作静态的黑色缎带,有失生动,2中“河流描出墨线…”,保留暗喻,完美地呈现了初雪的静与河流的动,水色之深更显雪之洁白。
例4 What silence, too, came with the snow, and what seclusion! Every sound was muffled, every noise changed to something soft and musical.
译文1:雪花飘落时,宁静依然,不受世俗牵绊!每一缕声响都趋于寂然,并化作一曲柔美的音乐,扣人心弦。
译文2:初雪飘落时, 是何等的宁谧,何等的幽静!一切声响都趋沉寂,一切噪音都化作柔和的音乐。
分析:译文2更贴近原文感叹句式,但漏译了“too”。译文1虽语气稍欠火候,但一个“宁静依然”,完美地体现了初雪飘落时宁静脱俗,不随时光流转而改变。“seclusion”原意为“be in a quiet place away from others”,译文1采用归化的策略,将其译为“不受世俗牵绊”更贴近汉语的思维习惯,虽与文学文体学上遵循的异化原则相悖,但也是退而求其次之方法。修辞方面,原文以“changed to”将雪落时的声响暗喻为柔和的音乐,译文1与2都保留这一暗喻,形象刻画出雪落时的美态。
例5No more tramping hoofs, no more rattling wheels!
Only the chiming of sleigh-bells, beating as swift and merrily as the hearts of children.
译文1:不再有嗒嗒的马蹄声,不再有格格的车轮声!唯有叮叮当当驶过的雪橇,那声音轻松明快,犹如一颗颗童心在欢跳。
译文2:再也听不见马蹄得得,再也听不见车轮辚辚!唯有雪橇的铃铛,奏出和谐的乐声,那明快欢乐的节拍犹如孩子们心房的搏动。
分析:译文1、2保留排比的句式,节奏鲜明。“no more…”是对环境的客观描述,没有任何主观色彩,因此,译文1“不再有…”比译文2“再也听不到…”更贴切。原文用“tramping”“rattling”“chiming”等拟声词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和初雪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如1中的“马蹄声嗒嗒”“雪橇叮叮当当”,2中的“车轮辚辚”。原文将雪橇驶过的声音明喻为“欢跳的童心”,译文1、2都做到了,但表达上译文2“那明快欢乐的节拍犹如孩子们心房的搏动”稍显累赘,若译为“犹如一颗颗童心在欢跳”会更朴素简洁,充满活力。
五、结语
本文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The First Snow》进行分析,并从词法、句法、修辞等方面入手,对比笔者译文与各家译作,得出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一方面全面把握原文,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意***,以及想表达的意境与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把原文的意境、作者情感以及形式、内容与风格上的美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具体操作时,可采用语义翻译与异化的方法来保留原文风格,若有失流畅,则退而采取归化或交际翻译,但仍要在最大程度上彰显原文的风格,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1988a.
[2]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5
[3]代菊英,从初雪译文赏析看散文英译汉翻译时美的统一.[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4]侯维瑞,文学文体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申丹,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2(1):11-15
[7]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注解:
①本文英语原文均摘自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5
1 影响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1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广泛引用,一些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开展了多样的教学形式,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模式仍显单一。一些院校在开展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作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翻译的最终结果,而忽视对学生在翻译学习或联系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如此一来,在这种缺乏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受到严重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多数院校纷纷采取大班集中授课,这种课堂的翻译教学不可能会取得良好效果。因为翻译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问题不可能得到教师的一一纠正。学生只能靠参考答案与自己翻译结果对照来找出自己译文中的不足,但仅靠参考答案学生根本无法了解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地进行语言知识和翻译理论的讲授,几乎没有对学生相应的翻译技能培养,更不用说加强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了。这些做法十分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1.2 学生的基本功稍有欠缺
在翻译任何一门语言过程当中,词汇是最基本的素材,只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使得在翻译过程中更为顺利。高职院校学生相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其词汇量掌握较少,且不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词臆义,在翻译过程中一碰到有生僻词汇便查找字典,这严重影响到翻译的顺畅性,容易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烦躁的情绪。
人类语言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语言中满载使用该语言人群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语言表层意思的转换,更是对其中文化的转移。高职院校学生在翻译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知道整个译文背景的情形下很容易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甚至感觉无所适从。此外,在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们对西方人思维方式不了解的话也将严重影响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构建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2.1 加强高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高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基础、问题所在,根据这些情况来对学生分组展开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优异译文要进行积极评价,以激发他们更高的翻译热情。对于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要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该摈弃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前,教师应该提前向学生们交代课堂的授课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中能积极发现问题,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
其次,要对高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进行效果评估。翻译是一门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课程,要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估需要遵循相应的依据,选择最能反映学生翻译技能水平的指标和方法来测量。当前我国对翻译能力水平的检测主要通过口译和笔译两种方式来完成。然而,因为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间的信息传化,所以客观的翻(下转第89页)(上接第23页)译水平检测需要将学生处于实际翻译中,通过创造场景来测试学生的翻译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在临场翻译过程的主观能动性。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选用题材和场景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映出学生的真实翻译水平,从而对高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
2.2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首先,加强双语对比学习,强化翻译技能培养。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中英文两种语言在语法、句型、语序等方方面面的差异。例如让学生们了解英语句子是主语显著,而中文句子是主题显著;英语注重句型,而汉语注重句意;让学生们了解英语与汉语直接句子各部分的位置的先后不同,等等。通过这些双语的对比理解,对学生准确把握句子含义,做到准确翻译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通过双语对比把握汉英之间句子表达的结构,在尊重原文原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在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文字变成另一种文字,翻译更是一门艺术,
要掌握好这门艺术需要掌握相应的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遣词造句功底、能够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把握、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及***治经济有一定的了解等等。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在讲授相应课文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会佳作的遣词造句,让他们去感悟作品中语言带来的心灵震撼。另外,教师可以相应地开展翻译欣赏课程,把一些名家对国外作品翻译的佳作与学生共同欣赏,让学生同样根据原文进行翻译,然后进行两者对比,找出问题及差距,及时改进,并进行总结心得。
3 结语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桥梁,更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纽带。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当前影响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湘伶,张琳.融翻译能力培养于高职英语教学之中[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
[2]张莉.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改革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6
关键词:委婉语;目的论;翻译策略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02-02
一、目的论
“skopos”这个词最初源自希腊语,代表的是“目的”的意思。目的论(Skopos Theory)则是70年代末在德国兴起的一个理论方法。它是功能学派的最重要的理论分支。目的论致力于通过研究翻译活动的目的而提出所要采取的相应的策略。它的优势在于打破传统习惯的束缚,是一个提倡以目的为基础的理论。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功能学派学者们分别提出了目的论视角下翻译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既定目标(如:为了交际目的、为了吸引读者等)进行翻译,不受对等原则的限制,即目的决定手段;连贯原则也被称为语内连贯。翻译学家Christiane Nord认为,翻译者所得出的翻译结果应符合接收者所处的实际情况。翻译结果不应偏离原文作者的意***,而是要使读者尽可能地理解原文意思;忠实原则,顾名思义则是指原文要与目标文本保持高度一致,忠实地反映原文。因此,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者可根据其目的选择相应原则完成翻译任务。
二、委婉语
最初,委婉语是与宗教有关的。在公共场合中,委婉语被用来替代被禁用的宗教言论。发展到今日,委婉表达法是指使用令人愉悦且不带冒犯之意话来替代可能引起紧张氛围和潜在冲突的词语。因此,委婉语被看作是一些令人尴尬和不悦的词语的替代语。根据不同的标准,委婉语主要分为三类:1. 传统委婉语。传统委婉语的使用主要与死亡、葬礼、性和等禁忌语有关,因为这些禁忌语常常给人带来粗俗、无理和生硬地感觉。比如:英语中有许多表达using the toilet(如厕)的委婉语,如go freshen up,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和have some fresh air等。这些传统委婉语的使用更能表现说话者的优雅和礼貌,从而避免给听者带来尴尬的感觉。2. 文体委婉语。此类委婉语与禁忌语无关,主要是指恭维话和称赞之词。人们使用此类委婉语是为了润饰令人不快的事件,从而达到礼貌说话的目的。比如:beadhouse /senior centre(养老院)被a home for adults,nursing home,和rest home此类词语替代,而bodyguard(保镖)则委婉表达为personal protection specialist。此类委婉语已背离了委婉语使用的初衷,如今为许多英美国家***客所使用来掩盖事实真相,从而达到争取选民的目的。3. 有意委婉语和无意委婉语。前者与双关语有关,是指说话者意识到自己是要表达言外之意,有一语双关的效果。例如,如果某位女士说要去spend a penny(投个币),那么听者应该意会到说者是要去“方便方便”。这种委婉语利用了词义的双重性,因此在日常交际中倍受青睐。反之,无意委婉语是指由于源起已久,人们已经忘却了它的原意而使用其委婉意义取代了其本来意思。例如: intercourse(交流)原本是指相互交际或社交,但现在人们将这个词作为表达“”的委婉语来使用。
三、目的论视角下委婉语翻译的策略
委婉语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它的使用目的就在于使话语变得更加含蓄礼貌、保全双方的面子,从而达到完美交际的目的。而翻译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使用不同语言、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完成交际。因此,委婉语翻译的目的就是要将委婉语所包涵的文化内涵忠实的传达给读者或听者。因此,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者可参考以下策略进行翻译。
1、省略
使用省略的方法能够尽可能地保持原文文本中简洁的结构。例如:
“你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译文:“Let’s hope your mother is better. If not, you’ll just have to stay here……”
在翻译过程中将 “若不中用了”这部分省略,使用if not(如果没有)来充当委婉语。通过省略不仅能够传达原文的意思,又避免了使用die这类禁忌语而引发令人不悦的心情。
2、音译
音译是指翻译过程中直接使用源语言的发音进行翻译。音译法的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使读者体会原文的风格。例如:
“I stuck up a conversation with Kit, trying to establish some kind of rapport. I touched on hippies, pop music, dating, morality, and so on.”
译文:“我开始和基特聊起来,想要建立一个轻松的气氛。我聊到嬉皮士、流行音乐、约会、社会道德等等。”
中文译文中直接将“Hippies”这个词音译成“嬉皮士”。这个词作为委婉语指代的是60年代西方国家一群反抗社会传统和时***年轻人。但后来hippie 这个词也被用来指代“***者”。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时采用音译法便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最初的意味。
类似的例子还有“water gate”“水门”事件。该事件原指曾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的丑闻。翻译过程中直接将其音译成“水门”时间,既起到了避免直接使用“***治丑闻”此类生硬话语的作用,又能保留原文的味道。
3、直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结构和风格,翻译者还可以使用直译的翻译策略。例如:
例1:“to go to west(上西天)”
“to go to a better world(到极乐世界)”
“to go to heaven(上天堂)”
例2:“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译文:“Once I closed my eyes and breathed my last……”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不同文化中也有相似的委婉语表达。通过使用直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的结果就能够与原文词语和句式结构保持一致。
4、意译
由于原文作者和读者可能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有时为了传达作者的思想而只能改变原文委婉语的字面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就要采取意译法。
例如:在野炊时若你的朋友说“wait a minute, I want to pick a daisy/ pluck a rose(等一下,我要去采朵雏菊/玫瑰花)”时,翻译者应根据语境将句子理解为“go to the washroom/ have a fresh air”。
例如:“the uneasy tenderness of a devout churchwoman dandling her daughter’s love child…… ”。在这句话中,“love child”的字面意思就是“爱情之子”,但是在实际语境中,倘若理解为“爱情之子”将背离作者的本意。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应将其意译为“illegitimate child(私生子)”才能够忠实传达作者原意。
四、结语
委婉语是一个成功的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而委婉语则不仅是一种言事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委婉语的翻译绝非是件易事。这就要求翻译者要较高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准确地把握原文委婉语的含义,然后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能的翻译策略,把英语委婉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忠实地传达给读者。
参考文献:
[1] 张沉香. 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薛小红. 目的论视角看《红楼梦》中委婉语的翻译-以杨译本中委婉语为例[J]. 科技信息,2013(18):185-186.
[4] 李洋洋.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研究[J]. 海外英语,2012(7): 138.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7
从早期的日本学习中国,到二十世纪初的中日文化逆交流,英语、汉语、日语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据此,主要探究这些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同时提出汉语借词新的定义法。经过研究发现,相比于直接来源英文的外来词,这一类日语借词同化现象更为明显,对现代汉语具有极强的塑造性。在文化心态上,地理相近、文字相通且早经欧化的日本成为了绝佳的缓冲地带,并进而成为欧洲现代文明大量而轻易地输入中国的重要端口。
关键词:
借词;日语借词;英语外来词;语言欧化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80
1 文章综述
1.1 研究背景
语言的发展从来就不***存在于语言本身,语言的交流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治经济、文化思想相交融。借词,作为文化交流强有力的证据,在一个民族语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大多数语言中的直接借词,现代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引入了日语借词,而这些日语借词又是翻译英语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汉语通过日语引入了大量英语外来词,从而努力实现语言的欧化、现代化。不容置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语言交流有其深刻的社会***治根源。本文将主要探究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的文化心态。
1.2 研究价值
前人已经对汉语外来词做过一定的整理、分类、编纂的工作,对汉语外来词的性质、规律、来源历史和其同化情况做过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广泛的讨论,同样在汉英借词以及汉日借词方面做过相当的研究。然而,从经由日语传入的角度去分析汉英借词的则仍属少数,这一类借词基本只在专门研究汉英借词或汉日借词的专著或文章中略有提及,也鲜有学者将这三点连成线。笔者认为,这一借词过程应该是三角形结构:日语借助汉语翻译英语中的概念,后来,当汉语寻求欧化时,就直接使用了日语中已完成的词汇。而无论是日语借助汉语,还是汉语借助日语,从根本上讲,这两种语言都在通过翻译英语来完成自身语言的欧化,从而为思想***治等方面的全面欧化奠定基础。
2 借词
2.1 借词的定义研究及其新定义
2.1.1 中西方学者对词汇借用的研究
词汇借用,作为人类语言中广泛存在的语言现象,理应有一套统一而普遍适用的分类模式和术语体系。然而,从既有文献上看,中国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往往缺乏系统的术语。而在西方语言学中,已有的分类和术语尽管颇具系统系和连贯性,囿于其过分偏重印欧语言的事实,也无法做到普遍适用。
比如,早在1920年,Hermann Paul(1920:392f.)首次粗略的将借词分为两类,即“直接引入”(importation)和“术语替换”(substitution);后来,Haugen(1950:214f.)进一步将这些借词分为:loanwords(直接借词),loanblends(替换借词),loanshifts(转换借词)。然而,这都是以字母文字为基础的定义,因为汉语既不能直接借用英语,也不能通过替换或字符转换完成借用。因此,这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语中的借词定义。
中国的学者,王力(2000:507-528),在他的《汉语史稿》中将借词分为“借词”和“译词”。以日语借词为例,他认为音译词就是借词,比如“gas”译为“瓦斯”;意译词为译词,比如“economy”译为“经济”。然而,王力先生认为,只有音译词才属于外来语,日语翻译西欧词语的汉字词在汉语中不是外来词,“日本创造了一些新词来表达西洋传到日本的那些新概念,我们只是利用日本现成的翻译,省的另起炉灶罢了”。那么经由日语传入的英语外来词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因为他们明明来源于异域,在当时普遍使用的汉语中,又具有极高的异化性,却因为使用了汉字就没有可以归入的类别。孙常叙(2006:304-311)在《汉语词汇》将这一类词归入了“借词”,比如,日语译词“主Q”(日语发音为shukan),引入汉语中成为“主观”(汉语发音为zhuguan)。
虽然中外学者做出了卓越的研究,却可以体现出大多数学者始终将定义规定在发音或是翻译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一个更普遍的定义法。
2.1.2 汉语词汇借用的特殊性及借词新定义
不同于拉丁语系的字母拼写形式,汉语中存在着特殊的借词现象。正因如此,很多时候,意译词不被归入外来词的范畴。然而,有些意译词外来成分明显,这类词在现代汉语的日常使用以及形成过程中都有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而有必要根据更多的因素综合考虑并扩充统一所谓外来词的概念,给它下加新的定义。笔者认为,凡是本语言中从前未有的概念,无论用哪种方式,造成新词或借用旧词以代译其他语言之词汇或某具体义项,均应视为外来词。
2.2 借词现象体现的社会变化和文化内涵
借词现象是文化交流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通过借词的种类和借用方法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变化的核心和重点。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在汉语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塑造性的角色,从而又进一步对中国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这一过程和影响,笔者将会在下一章详细论述。
3 中日语言文化交流及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3.1 中日语言文化交流
3.1.1 日本引进汉语的开端
日语与汉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汉语是日语形成的基础。日语分为假名和真名。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真名是源自中国的汉字或是模仿中国的汉字。
日本本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了,但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日本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正如平安初期学者斋部广成在《古语拾遗》卷首所写的:“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宋茜,2013:7)。日本最先使用的是汉字(叶渭渠等,2004)。有学者指出,日本向中国借汉字作为语言始于公元5世纪左右(朴旭兰,2015:137),也就是日本大量向中国派遣学者的时期。然而早在那之前,中国汉代前后,随着中日的交往,日本人已经开始接触汉字。据日本史书《古事记(こじき)》所载,晋武帝太康五年(即公元285年),百济(今朝鲜)的儒学者阿直岐、王仁携带着中文的《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等儒家典籍东渡日本,讲授儒家学说(宋茜,2013:7)。这是日语中汉字借形词的开端,也是日本开始系统学习汉语的开端。
3.1.2 遣唐使
说起中日文化交往,没有人会忽略遣唐使这一段历史。作为日本向中国,尤其是发展最为鼎盛的唐朝学习的集中体现,遣唐使在日本古代***治、文化,尤其是日语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遣唐使的派遣是中日历史交往有的一项“外交***策”(刘秋红,2011:251),这项制度是结合日本国内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一项特殊制度。大约在公元五世纪,日本为富国强民,迫切需要与经济文化发达的邻邦,也就是中国学习。根据宋茜(2010:7)所说,当时中国的商人、渔民和僧侣等带着先进的技术、文化与思想东渡日本,汉文、汉字也随之不断传入日本。同时,日本也开始通过向东晋、南朝等朝代派遣使者朝贡等方式加强与中国的联系。
这一时期是汉字、汉字词大量进入日本的突出时期,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被日本广泛吸收并发展。这一时期的日语产生了大量的汉字借形词,也就是用汉字的形态来表达本土的含义,这也为十九世纪末日本全面欧化时,大量使用汉字词翻译英语词汇奠定了基础。
3.2 汉语中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研究
3.2.1 汉语中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简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古老的东方大国纷纷陨落,人们对东方文明的崇拜逐渐被西方文明所取代。不同于在东方文明发展史中一路领先的中国,日本率先开始了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学习欧洲近代文明时,大量翻译了西方的科技、***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著作,日本社会***治、思想文化全面欧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富民强,一片欣欣向荣。
日本的成功极大的刺激了中国,为求富强,中国知识分子大量留学日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文化。在此历史背景下,中日文化开始了逆向交流,一大批日语词汇通过大量的翻译融入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这些词或是利用汉字创造新词,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闫志章(2008:33)指出,这类词涉及到各个领域,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一书统计,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共1270个,其中来自日语有459个,来自英语547个,法语78个。
3.2.2 汉语中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分类
(1)按造词法/译词法
日语在翻译英语之时,采取了多种方法。通过整理《汉语外来语词典》(岑麒祥,1990)中的日语外来词,我们可以将这一类词简单地分为音译词、意译词、音译结合和生造词等,举例如表1。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举例中,例如“左翼”、“组织”这样的词是日语直接借用了汉语的固有词,但是却用这个词来表达与原来意思相近却不完全一致的含义。比如,“左翼”本意为“左侧部队”,翻译时用来表示“左派”;又比如,“组织”本意为“织布、构辞”,翻译时用来表示“机体中构成器官的单位;机构”。
如前文所说,王力先生等学者认为,这些日语词是直接借用了汉语的固有词,所以这一类词不该被当作外来词。然而,经过上表的举例和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使用这些译词的时候,词汇本身的古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弃之不用,或是增加了完全陌生、来自于外语的含义。这就好比别人家的小孩穿了自家的衣服,或许相貌还有几分相似,我们却不能因此认为这个小孩是自家的。
(2)按词源。
按照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来源,我们可以将这些词分为“汉源词”和“日源词”两类。“汉源词”指的是日语在翻译英语过程中,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汉字词来表达相应的概念,或是用汉语的固有词延伸出新的含义来表达英语中的概念(如上文提到的“左翼”“组织”等词)。“日源词”则是日语在翻译英语的过程中,利用汉字组合生造出来的词,属于汉语中从未有过的文字组合。除去“榻榻米”、“料理”、“三味线”这类表达日本特有风俗的词汇,有些汉语日源词已经完全融入汉语,让人难以分辨。以下举例说明。
汉语汉源词。明治时期的日本西学译者大多具有较高的汉学素养。在翻译西方学术用语时,借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词汇,形成了新的术语。比如,“文化”来自于《说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投机”来自于《唐书》:投机之会,间不容u;“文明”来自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闫志章,2008:33);“阶级”来自于《三国史》:高下有差,阶级逾邈;“经济”来自于《晋书》: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
汉语日源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广告”一词。《汉语外来语词典》对于该词的解释: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电视、无线电广播等介绍产品或服务性事业等。意译英语advertisement(陈雪,2010:17)。“广告”可表达一个偏正短语,有广而告之的含义。汉语在借用日语创造的这个词时,完全采用了这个词的所有含义,形成了一个汉语中从未有过的、新的词汇,并以此来表达一个新的含义,因此是一个日源词。类似的词还有“肯定(affirmation)”,“蜜月(honeymoon)”,“对象(object)”,“实业(industry,business)”等(陈雪,2010:17-22)。
3.2.3 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通过整理,我们不难发现,经由日语传入的英语外来词主要涉及到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名词术语等领域,更是遍及***治、经济、娱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十九世纪末正是现代汉语形成之际,因此,这些日语借词实际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是中国西学东渐的门户,经由日语传入,是英语深刻影响汉语的重要途径。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尤其是学术范围内的书面语中使用频繁、广泛,对汉语现代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塑造性的影响。此外,很多人会知道“麦当劳”是翻译自英语的“Mcdonald”一词,却很少有人知道“经济”“社会”这样的日语借词也是外来词。因此我们必须要指出的是,与直接传入的英语外来词相比,经由日语传入的英语外来词同化程度更高,更抽象,更接近语言的深层次,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更大。
4 借鉴日本欧化经验的文化心态和启示
缘起是中国开化晚于日本明治维新,而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维新派主张直接效仿日本而不是直接学习欧美。近代赴日考察的相关人员、留日学生和旅日文人是传播的主力。康梁首发其端,而鲁迅用功最著。
首先,日本在中英文化接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学东渐之时,地理相近,文字相通却早经欧化的日本,无论是在文化心态上,还是在地理优势上,都足以成为绝佳的缓冲地带,成为欧洲现代文明大量而轻易地输入中国的重要端口。
其次,这揭示了隐含的日、汉、英三语之间的联系。这一过程为汉语欧化的研究进而为中国近代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启示,同时揭示了汉语向日语借词的过程实质上是转而向英语借词的过程。实际上,在这个三角形结构中,日语、汉语都依靠大量向英语借词完成其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两种语言又都借助了对方的力量才得以完成借词的过程:日语依靠汉字的表意性,而汉语则转而依靠日语已经完成的工作。在语言上,无论是日语借助汉字构造新词来翻译英语,还是汉语直接借用成型的日译词,实质上都是向英语借词的过程;而文化上,中国向日本学习,实际上是要更快地、更方便地向西方学习。
最后,文化心态方面尤为重要,日本欧化而崛起的成功,击碎了中国新知识分子最后的固执和卫道情节,给予中国新知识分子极大的希望,使他们认为,中国可以欧化,而且非欧化不可,中国欧化即可文明,这也大力促进了激进欧化的势头。日本成功欧化,还表现在它已经成功将欧洲模式移植到东方国家,使其成为一种适合东方文化土壤的日本模式,中国学习欧美最快最好的途径,无外乎全面借鉴这种日本模式。正是这种文化心态,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促使他们宣扬要以这种模式塑造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证明了经由日语传入汉语的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更大,更具有塑造性。
5 结语
借词,在一个民族语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引入了日语借词,而这些日语借词又是翻译英语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汉语通过日语引入了大量英语外来词,从而努力实现语言的欧化、现代化。这一类借词在现代汉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正视其外来词的地位并以此扩充外来词的定义。
通过举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由日语传入的英语外来词,因其使用了汉字词作为翻译手段,与直接传入的英语外来词相比,这类词同化程度更高,更抽象,更接近语言的深层次,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更大,更具有塑造性。日本作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缓冲地带,使欧化更加容易进行,也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Haugen,E.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Borrowing[M].Language,26(2),1950:211231.
[2]Hermann,P.Prinzipien der Sprachgeschichte[M].Tübingen:Niemeyer,1920.
[3]岑麒祥.汉语外来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陈雪.对《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汉语日来词的研究[D].西安:未发表硕士论文,2010.
[5]刘秋红.试论遣唐使对古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及影响[J].求索,2011:251253.
[6]朴旭兰.中日语言特点及文化表现对比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137138.
[7]宋茜.日语“汉字借形词”的源流与现状研究[D].兰州:未发表硕士论文,2013.
[8]孙常叙.汉语词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8
【关键词】英汉翻译;意象;转换与变通
英汉翻译在汉诗英译、习语、典籍翻译等大多都涉及到意象的翻译。意象指的是在读者脑中所形成的心象,文化意象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带来的产物。中西方文化存在众多差异,同一意象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意象在英汉中转换的好坏,决定了翻译的成败。
一、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优美、精炼,其中的意象更是反应出中国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意象的塑造,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还将抽象的思想情感具体化,将诗人个人的主观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作为诗眼,无疑是诗歌翻译的关键。在古诗翻译中,若只注重翻译后的通顺,而放弃诗歌的形式和意境,那么就会导致意象尽失。若只注重诗歌的形式,而曲解作者的内容,也会导致意象缺损。只有兼顾诗的形式和意境,尽量保持原作的诗味才能保持意象的完整。下面一起体会一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寥寥数语,前两句描写出了水光山色、晴好雨奇。后两句将西湖人格化,将西湖美景与东方人特有的秀美相联系,西湖的美景便带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想,从而表达出作者对西湖的热爱之情。接着看丁衡祁的翻译是如何保持意象完整的:
Indulgence on West Lake
The West Lake is shimmering in sunny rays;
The dotted hills are misting over in rainy haze.
Like Beauty Xi Shi the lake is always at her best;
Whether colorfully or plainly she is dressed.
丁衡祁翻译的精彩之处在于:第一,将题目译为Indulgence,指边欣赏山水风景边和美人相伴饮酒作乐,可见译者对创作背景的把握是很到位的。第二,将西子译成Xi shi并加上注释,处理文化意象得当,并使Beauty一词更加形象。其他如shimmering, misting , haze,colorfully 及plainly等词的使用,一幅生动形象的西湖全景***跃然纸上。
二、习语中的意象转换
习语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其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意象。翻译时人们缺乏对习语中意象的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舍弃或改变原文中的意象,或者加进一些新东西,最终导致原文的一些涵义丢失。笔者考虑到读者对译文具有期待视野,且读者的接受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试着将接受美学引入翻译中,意在表明习语翻译的关键是文化意象的传达,所以应尽可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意象,而不是舍弃或改变文化意象。
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翻译为例:Translation:(1)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像这种翻译,的确是把中国俗语翻译成西方人便于理解的西方俗语,但是俗语中的臭皮匠和诸葛亮就完全丢失了,翻译后丢掉了原俗语中的很多信息。(2)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一the master mind.这种翻译就保留了原来的意象,读者可以得到习语中的全部意思。西方人刚接触这句话时可能会有很多疑问,正是这些疑问,会带领他们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文化,体会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典籍翻译中的意象转换
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智慧和哲理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虽生在中国,但其精神却属于世界,故典籍的翻译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以我国古代典籍的典型代表《道德经》为例,几千年前那些朴素而又深刻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吸引着无数专家与其爱好者不断探索。
众所周知古代汉字以象形字为主。象形字与拼音文字的一大不同特征即是:象形文字在人们头脑中容易产生意象。老子用单个字产生的意象进行组合来说明他心中的“道”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不能言说的,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本来的那个“道”了。《道德经》作为公认的除《圣经》以外翻译版本最多的著作。其中英文译本对于道也有多种译法,例如:辜正坤把“道”翻译成Tao,Bahm将“道”译成Nature,而Waley 将“道”翻译成the Way。这几种译法中,第一种取“道”不可说之意,第二种是根据译者的理解,“道”就是自然的意思,第三种取“道”字本身与路有关之意。
在中国文化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尤其是在中国典籍中,这些多维度的意象又有着深远的意境。译者想要成功的体现原作中的内容,就必须走进文本内部对原文进行分析,但这还远远不够,译者还须亲身体验,感知作者要表达的意象和通过意象所要表达的意思。翻译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翻译过程中的保留和传达,为了使翻译最大程度上不改变原文的内容,译者在翻译时应尽量选用对等的意象来表达文意。
四、结语
意象作为连接语言和意义的桥梁,它是帮助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途径。热爱翻译事业的译者们不仅要使读者能品尝鱼的美味,也要让读者享受到熊掌的精华。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翻译实践和理论学习,与大家分享了英汉翻译中意象转换问题的一些认识。有些观点尚不成熟,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本文能对英汉翻译中意象转换问题的解决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3] 廖敏.试析翻译的多样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09).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9
有声思维实验研究在国外已历经20年,主要是对职业译员和非职业译员的翻译过程进行考察,在翻译策略和翻译单位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相关研究见L?rscher[1-3]、J??skel?inen[4]、Séguinot[5]等。在国外,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证研究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成为翻译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而国内目前只有相关理论介绍[6-9],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研究(如个别小范围的案例研究,如,蔡寒松、郭嘉钥[10];蔡寒松、刘葆婷[11]),但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目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2],并开始应用于翻译教学中来。为了把有声思维实验结果转换为翻译教学的指导力量,进一步把翻译过程研究与翻译教学结合起来,我们对22位翻译初学者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实验记录,分析了初学者遇到的问题类型,并结合翻译思维过程揭示了问题形成原因,提出了在翻译教学中的解决方案。 一实验过程 实验主要考察学生译者使用翻译策略和翻译单位的情况,实验前作了以下准备工作: 第一,选取受试对象:22名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来自一个自然班,自愿参与,该群体为翻译初学者,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翻译培训,只在课堂上接触过少量翻译练习。 第二,选择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在选择时考虑到了以下几点:有足够的问题让受试报告;难度适中以保护受试的自信;是译者熟悉的领域和话题。根据这几点要求,最后选取了两段翻译材料:一段是英译汉[13],另一段是汉译英[14]。 第三,确定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分析方法。实验运用有声思维方法收集语料,让受试边译边说,同时进行录音。受试可以使用词典等工具,主试不对受试的活动进行干预。语料分析主要采用标注和统计的方法,翻译策略的标注沿用WolfgangL?rscher(1991)的分类标准,而翻译单位的标注采用词、词组、小句、句子四个基本单位,使用Monoconc软件协助检索。TAP实验在某大学的语言实验室进行,过程如下: 1.训练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训练译者对实验方法的操作,让受试熟悉有声思维的过程和整个实验步骤,所用材料不用于真正的实验。这一阶段根据受试反应可长可短。 2.录音阶段。在语言实验室,22位受试在进行翻译作业的同时,报告自身的思维活动,这一过程被录音。然后,将带有口头报告的磁带收起,结束录音。 3.转录阶段。实验结束后,剔除不合格的录音,得到21份英译汉和21份汉译英的口头报告。主试把收集的口头报告录音转录成书面形式的口头报告,在此过程中,停顿、语气词等都被转录,错误的单词也同时转换成相应的书面形式。 4.标注阶段。口头报告转录完成后,对42份口头报告进行标注,标注符号主要是翻译策略使用和翻译单位划分的符号,部分符号标注及其注释如下:<BEN11/STR2/PRO2/FEMALE>HerecomesRP[Thesubjectrealizesaproblem.]erSEARCHSP[Thesolutionremainstobefound.]astory.(P)SPY[Thisisconsideredasthepreliminarysolutiontotheproblem.]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翻译策略的分析报告 定量分析时,用软件Monoconc对各个翻译策略和策略成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索和统计,以下是实验结果: 第一,英译汉过程和汉译英过程使用各类翻译策略的频数存在差异。通过统计各组遇到的翻译问题(在标注中用RP表示),发现英译汉比汉译英的问题多,基本说明本次实验中前者比后者难度要大。见下表1:英译汉过程中,学生译者使用最多的是第五种策略(STR5),即反复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策略,进一步说明,英译汉中译者遇到了较为棘手的问题,而与此相比,汉译英过程中策略5使用次数少得多,基本上采用了前两种较为简单的策略模式。 第二,不同学生译者的策略使用情况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如下表2所示:由表可见(篇幅所限,表中只列出了4位本科生的策略使用情况,但统计结果包括所有译者),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从翻译两次的译者表现看,非策略过程平均每次7.5到13.5次;对于翻译一次的译者,从6到19次不等。而从策略过程来看,有14位受试的策略过程小于非策略过程,说明多数学生译者的翻译过程趋向非策略过程,但也有8位受试情况相反。并且,策略过程中使用策略的情况也从2次到18次不等。可见,从策略使用情况看,不论是策略过程还是非策略过程,学生译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是,策略使用与翻译质量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策略使用情况一方面反映了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表现的关系,也可能反映了译者的翻译态度和实验表现,如果译者较为认真,在遇到问题时所用的策略一般较为复杂,处理过程比较谨慎,反之说明译者在处理翻译问题及其整个片段的可接受性等问题上比较草率。 第三,从处理个别翻译难点情况看,各个译者的策略使用情况有差异。我们把翻译难点分为理解难点(REC)、表达难点(PRO)和两者共有(REC&PRO)三种情况,从学生译者中任意抽取三名受试,考察汉译英过程中翻译问题和翻译策略的对应情况,如表3所示:可见,三位译者在汉译英过程中遇到的理解问题很少,共1处,并且所用策略2也较为简单;而理解和表达问题共2处,采取了较为复杂的策略4;表达问题最多,共22处,分别采取了策略1、策略2、以及较为复杂的策略4和策略5等来处理。很明显,汉译英中的表达问题是最常见的翻译问题,主要处理的策略以较为简单的策略模式为主,说明在表达难度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四,就具体翻译方法而言,在处理个别翻译难点方面初学者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倾向。例如,在处理汉译英中的“金刚”一词时,统计发现,学生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是字字对译,把金刚译成“goldandsteel”,这一译法基本占了43%,而另一种则是音译“Jingang”,只有1人音译以后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而由于理解偏误或不理解而造成的误译及空缺现象有4人,按照上下文猜测词义并意译的只有1人。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总体比较接近,基本停留在表层翻译的层次。同样,英译汉过程中的困难词汇处理也基本上以表层翻译为主。如表4所示:由此可见,在初学者遇到困难词汇时,往往从表层入手,采用字字对译等方法处理,结果造成译文晦涩难懂,甚至翻译错误。在简单的翻译策略模式下,译者的选择往往过于粗糙,考虑的因素也欠妥,上面提到的文化词“金刚”,很多初学者在没有明白原文意义,也没有考虑读者接受力和感受的情况下,任意处理,说明,初学者对翻译的理解还处于表层,没有从翻译的交际功能和目的出发来理解翻译活动的本质。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应加强翻译理论指导,从宏观导向上给予引导,从方法上根据翻译问题给予具体示范。#p#分页标题#e# (二)翻译单位的分析报告 实验对22位学生译者的翻译单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用[W](词),[P](词组),[C](小句)和[S](句子)标注他们使用的翻译单位。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译者注意力的大小及所处理的语言单位大小划分翻译单位,如果译者集中处理某个词汇,如“金刚”、“种子”等,则用[W]进行标注;词组为翻译单位的情况如“Thisismostprobablybecause最主要的原因是[P]”;小句作为翻译的情况如“Still,itisratherdulland…而且它的种类非常单调[C]”;而整个句子用作翻译翻译单位的例子如:“Englishfoodhasabadreputationa-broad.英国的食物在国外口碑很差[S]。”实验分析发现:在英译汉过程中,本科生使用最多的是词组,词次之,小句和句子最少;而在汉译英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句子,其次是小句,然后是词和词组。可见,译者使用的翻译单位具有多层次、动态化的特征。见下表5:实验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从翻译方向看,英译汉使用的翻译策略多于汉译英,说明本次实验英译汉较汉译英难度大;(2)学生策略使用情况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3)汉译英的翻译问题主要是表达问题,解决问题所用策略结构较为简单;(4)从具体翻译方法看,在解决翻译困难时,以字字对译为主要方法,基本处于表层翻译层面;(5)学生译者使用的翻译单位具有多层次性和动态特征,随翻译方向、翻译难度、译者语言水平、翻译经验等因素而变化。 三实验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有声思维实验可展示学生翻译的部分思维过程,尤其是处理翻译问题的过程,因而可有针对性地指导翻译教学和培训工作,对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有声思维实验方法对翻译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声思维实验方法可多方位展示译者的思维过程,摆脱以翻译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从过程的角度观察译者的思维方式,从而更科学地评价其翻译表现。传统的以考察翻译结果为焦点的模式,主要通过判断结果正误来测定译者的翻译表现,对造成翻译表现的因素并不了解,而通过有声思维实验,则可直接观察到造成各种翻译错误的原因,并可据此对翻译错误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2.有声思维实验结果对翻译教学策略的指导。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用策略和问题都不同,因而有必要对不同表现的学生因材施教。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展示授课教师的思维过程,或展示具有典型错误的同学的思维过程,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正建议等,以更有效地提高翻译教学质量。这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互知,也可增加教学互动,起到更好地示范作用。 3.有声思维实验结论对翻译教学内容的启示。从学生所犯的错误看,在具体翻译方法、词义推理、词典使用等方面都缺乏系统训练,急需方***的指导。实验结果显示,学生不仅在个别词语的翻译上存在问题,在句子结构处理及其语篇衔接方面都存在语言问题和方法问题。由于缺乏方***的指导,学生过度依赖原文字面意义和结构,不敢或不知如何推测词义及转换结构,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英汉差异较大的词语表达及句型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另外,从学生翻译的思维过程看,多数学生译者翻译仍处于表层,没有深入到意义深层进行探讨,所用翻译单位受语句结构制约严重,对所译材料语篇性认识不够,因而有必要在翻译课上加强语篇理论的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翻译的语篇性和翻译过程的层次性,引导其从孤立词语的处理向连贯语篇的构建层次转换,并培养学生从表层翻译向深层翻译转换的意识。 4.有声思维实验对学生职业态度的要求。实验显示了学生翻译问题的基本类型、翻译方法、翻译态度和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等问题。从学生处理翻译问题所用的翻译策略结构看,在遇到较难的问题时所用策略不一定复杂,说明有的学生知难而退,缺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翻译精神,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翻译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使之认识到作为一名译者要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合格的译者不仅要有较高的语言水平和翻译能力,还要有百折不挠的职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职业态度,学生在培养翻译能力过程中也要培养这种职业意识,争取实现由普通学生向职业译者的华丽转身。 5.有声思维实验对翻译教学任务的启发。穆雷[15]曾指出,翻译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职业翻译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因此,学生译者不仅要认识到翻译对象即语言的重要性,还要意识到翻译本质、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翻译目的及其读者需要等方面的重要性,使之从具体的实践中总结翻译的普遍规律,认识到翻译的交际本质和目的性,认识到职业翻译是交流过程的组成部分(让德利尔[16])。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意义转换,更是人与人的交流渠道,只有遵循一定的“翻译之道”才能达到互知互通的目的。因此教导学生从语言翻译向交际翻译转换也应该是翻译教学的重要任务。 总之,翻译教学要加强理论指导,从翻译策略、方法、态度、功能、本质等方面对初学者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从孤立的词语向语篇层次转向,从翻译表层向翻译深层过度,从语言维度向交际维度转移,从学生身份向职业译者华丽转身。 用有声思维实验考察翻译过程对翻译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仅可展示译者所犯错误及其造成错误的思维过程,还可针对这些思维过程提出改进意见,并可通过展示正确恰当的思维过程加以示范。但有声思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李德超[17]曾建议有声思维实验要在操作层面规范化、严谨化,控制有影响力的变量,且要加强方***的研究。由于本研究的数据来源限于同一所学校的受试,样本量偏少,所揭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总的来说,有声思维作为检测翻译质量的有效方法,其研究结果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值得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篇10
[关键词]语速 翻译质量 视译 同传初学者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33-02
一、引言
笔者在先前根据吉尔模式,针对英汉同传译语语速和翻译质量的关系进行过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传初学者在日常训练中存在语速偏快的现象。针对这一结论,笔者期望能够找出训练方法帮助控制初学者的语速,并且提高翻译质量。在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和调查相关高等院校后,笔者发现,视译和同传在工作原理和教学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很多高校对视译课程不太重视,因此,笔者计划通过对当初的实验对象进行分组,一组进行半年的视译强化训练,而另一组不进行强化,以对比半年后两组初学者的英汉同传语速和翻译质量的变化,来探讨是否视译对同传初学者有帮助。
二、视译和同声传译的关系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效率高,能保证演讲或会议的流畅进行。
视译(sight interpretation)是指同传译员拿着讲话人的发言稿,边听发言、边看原稿、边进行同声传译。目前国际大型会议中有超过90%的发言者是根据事先拟好的提纲或者发言稿进行演讲,译员可通过发言稿或者其他文字材料进行传译,工作方式跟同声传译极为相似,所以也常常把视译称为“带稿同传”。
同声传译和视译在翻译要求和技巧上基本相同,但同传译员依靠听力进行翻译,而视译译员依靠听力和阅读,因此,视译既可以作为真实的会场口译方式,也可以作为同传初学者向“无稿同传”过渡的一种训练方式。
三、视译与同传的理论基础对比
近年来,在口译届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理论并设计模型研究口译。其中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丹尼尔・吉尔创立了“吉尔模式”,也被称为“精力分配模式”。在同传中,吉尔模式的公式为SI(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L+M+P+C(L=Listening and analysis听力与分析,M=Short-term Memory短期记忆,P=Speech Production言语传达,C=Coordination任务协调)。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吉尔将译员有限的精力分配到四方面,即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传达和任务协调。他认为,译员总的精力有限,因此分配到四个方面的精力需要相对平衡,才能确保翻译质量。
而吉尔对视译的阐释是ST(Sight Translating)=R+P+C(R=Reading阅读),其中阅读代替了听力分析和短期记忆。但是实际上在视译的过程中,译员不仅要阅读发言稿,也要同时听发言人的讲话,所以阅读,听力分析和短期记忆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吉尔模式对视译的阐释就可以变为:ST=L+M+R+P+C。
从上述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同传和视译的工作原理相似,只是译员获取信息的途径有所不同。同传译员需要单纯靠听力分析来进行翻译,而视译译员有阅读材料,分担了部分听力理解的压力,尤其是在句式结构复杂的地方可以提前进行应对。因此,视译的难度相对同传较小,可以作为同传初学者进行训练的方式。
四、视译训练的三种方法介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视译和同传的工作原理相似,都需要紧跟着发言人的发言进行不间断的翻译,所以没有时间调整翻译的语序。因此,同传和视译都需要掌握不改变源语语序进行翻译的技巧。在视译的训练中,主要有三种方法来提高保持源语语序翻译的能力,分别是顺句推动、断句和衔接,这三种方法可作为同传初学者在学习无稿同传之前的训练。
(一)顺句推动
顺句推动是指在视译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译语和源语的语序一致。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序和语序上常常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定语和状语。汉语往往把定语放在要修饰的词之前做前置定语,如“美丽的鲜花”,虽然英语中也有前置定语,但还存在大量的复杂的后置定语从句。另外汉语的时间和地点常常放在句子开头,而英语则恰恰相反,往往放在句子末尾。由于在口译中没有时间调整语序,所以视译通常采取保持源语语序的方法进行顺译。例如:
They have been working busily since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译:他们一直忙个不停,从早上8点干到现在。
I come to China /at an important time.
g:我来到中国访问,正逢一个重要的时刻。
(二)断句
视译中如果要做到顺句推动,那么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断句。所谓的断句指的是在视译时将原语句子,按适当意群或概念单位,进行切割处理并译成目的语。意群作为断句的基本依据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相对***的意义概念;在一目可及的范围之内;能够通过连接语较灵活地与前后的视译单位结合。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断句之后的翻译才不会支离破碎,缺乏整体连贯性。例如:
He has established a dialogue on human rights 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with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 worldwide.
这句话包含了四个***的意义概念:(1)established a dialogue;(2)human rights;(3)the highest levels of government;(4)regional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 worldwide,并且几个意群都在一目可及的范围之内,在顺句推动的技巧下能够通过连接语结合成一句完整的译语:他已开始了对话,就人权问题在***府最高一级进行对话,并与世界各地的区域和国家机构进行对话。
(三)衔接
在按照意群断句之后,要保证视译译文通顺、逻辑清晰,就需要增加相应的衔接词,否则译语会出现零散,不流畅的问题。有时为了强调或者补充、更正译语,视译中通常会使用重复手段让译语更加自然,便于理解。例如:
They will get the preparation done before considering other proposals. 译:他们要把准备工作做完,然后再考虑其他建议。
My country will submit its report between now and Kyoto.
g:我国将递交自己的报告,时间是京都会议召开之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视译训练中,一般要求译员养成放慢语速的习惯,目的是让译员有更多时间进行思考,断句和衔接。
五、视译对英汉同传初学者译语语速和翻译质量影响的实验
(一)实验简介
笔者已从先前的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同传初学者在日常训练中存在语速偏快的现象。为验证视译训练是否对初学者的语速控制和翻译质量有所帮助,笔者对14名先前实验中的同传初学者进行分组,一组为实验组(7人),一组为对比组(7人)。两组学生在一学期的时间里,使用相同教材进行同传教学,但实验组按文中提及的视译技巧进行英汉视译强化训练,每堂同传课花20分钟进行视译练习,并在课后布置视译作业进行练习并检查,对比组则不进行视译强化训练。
实验对象:14名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MTI研三口译专业学生,并且实验前一学期的同传成绩平均分相当,均在80分左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音频材料:米歇尔・奥巴马2012年在全国代表大会发表的演讲。
实验过程:在同传测试之前,为了排除不相关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笔者首先将音频中演讲者的语速调为约每分钟120词,这也是学生在同传课中最适应的源语语速;其次,笔者预先将演讲的背景介绍和生词发给实验对象进行预习,排除因理解障碍造成的翻译质量不佳;另外,语音室内每一个实验对象的位置都相隔一段距离,避免相互影响;实验中会有中场休息,避免因疲劳影响翻译质量;实验结束后,随即收集所有实验对象的同传录音。
经过对实验组和对比组的译语语速计算和翻译质量评估,得出如下结论,见表1。
表1 译语语速和翻译质量对比
实验样本 人数 平均译语语速(cpm) 译语语速
标准差 翻译平均
得分 翻译得分
标准差
实验组 7 262.76 5.69 82.33 1.62
对比组 7 278.58 15.83 76.04 4.19
(二)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比组的学生在半年前同传成绩相当,但实验组在一学期的视译强化训练后,平均语速相对于对比组的学生更慢,并且更接近理论上最适宜的同传译语语速250cpm,平均语速的标准差也小于对比组,说明实验组学生在一学期的视译训练后,的确能够更好地控制译语语速;同时,实验组的翻译平均得分高于对比组,标准差低于对比组,说明实验组同传翻译质量整体水平有所提高,验证了视译训练的确有助于同传初学者提高翻译质量。
同时,在实验之后,笔者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卷中,85.7%的学生认为视译训练能够帮助自己控制语速并提高同传技能,71.4%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将视译训练纳入同传教学课堂中,85.7%的学生认为视译训练时间和强度跟同传的翻译质量成正比。
(三)实验的局限性和可完善之处
本次实验因为条件所限导致实验对象的数量不够充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据的说服力。同时,笔者只针对英汉同传做了实验分析,并未对汉英同传做相关阐释,这也是本次实验在以后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六、总结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视译和同传有相似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把视译训练引入到英汉同传课堂,利用视译的三种方法:顺句推动、断句和衔接,可以帮助同传初学者调整过快的语速,并帮助他们提高同传技能和翻译质量。因此,高校应该更加重视视译训练,并把它作为同传基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2]王瑛.视译练习对同声传译训练的效果[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3]张吉良.同步传译的自我训练途径[J].中国翻译,20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