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0篇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1

关键词:合作与竞争;人员调动;隔离团队;探索与利用;多主体仿真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6.16

中***分类号:C36;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6-0070-06

1 引言

March在组织学习中提出了经典的探索与利用模型[1],并受到了广泛关注[2~5]。March认为,在探索新知识与利用现有知识中维持一个适当平衡是组织生存和繁荣的主要因素[1]。March的模型着重强调了组织学习的互惠特性:组织向个体学习,个体向组织学习。组织中的所有学习行为都是通过组织代码作为中介完成的[1]。然而,Miller扩展了March的基础模型,增加了个体间的相互学习[2],面对面的学习是知识转移的关键所在[8,9],个体间的相互学习是没有组织代码作为中介时的一种分散学习[2]。

March模型完全忽略个体间学习,而Miller模型强调个体间完全相互学习的重要性。然而,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March认为组织中的个体往往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存在竞争关系[1],因此个体间的学习往往是不完全的,即组织成员间存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10]。刘淑敏首先通过实证方法证明了成员间合作与竞争关系会对组织学习产生影响[11],但未对其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探索与利用模型,进一步分析成员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对组织学习的复杂影响。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探索与利用模型,并为组织学习提供指导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9~21]。

本文基于March和Miller等模型[1,2],考虑了成员间因为资源有限性存在而导致合作与竞争性的学习行为,分析成员间的竞争强度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同时,在基础模型中加入组织内部人员调动,分析人员调动是否可以平衡竞争强度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

2 相关理论

在组织研究中,常常通过类比方法将组织行为作拟人化的分析来产生新知识[11,12]。然而,组织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组织学习的主体不是一个天然的一元主体,而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本研究从对组织学习拟人化假设的质疑出发,分析组织存在着内在不一致性[11],即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11~13]。

2.1 组织情景、合作与竞争和隔离团队的关系

社会互赖理论研究了个体在合作性和竞争性情景中相互影响时的行动效率、内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及结果[14]。Johnson认为在合作性情景下,个体间具有积极的互赖从而产生促进性的互动;在竞争性情景下,个体间具有消极的互赖从而产生阻抗性互动[15]。同时,个人-情景互动理论也认为,行为是个人和情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6,17]。

个体学习行为也会受到组织学习情景的影响,不同的学习情景会影响成员的内在心理过程和互动方式。在合作性组织情景中,个体学习行为倾向于互动性学习,即合作性学习。在竞争性组织情景中,个体学习行为倾向于阻抗性学习,即竞争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强调成员间因为促进性互动而愿意分享知识。竞争性学习强调成员间因为阻抗性互动而不愿意分享知识。

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以团队形式表现[18]。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成员间合作关系越多,团队成员就越多,团队数量就越少。相反,成员间竞争关系越多,团队成员就越少,团队数量就越多。同时,个体的每一次学习行为只能发生在一个团队中,因此每一个学习周期组织会因为成员间的合作与竞争性学习关系形成完全隔离团队,亦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18]。组织学习情景、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及组织结构的关系如***1所示。组织中,完全隔离团队是一种极端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网络结构下,组织应该如何平衡探索与利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Lazer等研究了线性网络、全连通网络和随机网络如何影响组织的探索与利用[7]。Fang等研究了一种半隔离团队的组织结构[6]。因此,研究完全隔离团队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完善相关理论知识。

2.2 人员调动

Fang等已经证明半隔离团队的组织结构可以产生较高的组织知识水平[6]。完全隔离团队的组织结构应该如何产生更高的知识水平值得研究。本文探究内部人员调动是否有助于提高完全隔离团队的知识水平。

现有的组织学习文献中,诸多学者研究了人员流动对于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1,2,19~25]。人员流动主要是指组织中的现有成员离职、新成员加入。March认为人员流动可以增加组织知识的多样性[6]。本文主要关注人员调动。人员调动是指组织内部人员从一个部门或团队调动到另一个部门或团队的活动。在完全隔离团队的组织结构下,人员调动不会增加组织知识的多样性。因此,人员调动对完全隔离团队的组织有何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3 模型

为了研究组织学习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本文基于March和Miller的仿真模型[1,2],引入成员间竞争强度和人员调动,构建本文的仿真模型,加强了对现有模型的认识和知识积累[19]。

3.1 现有模型特征

首先,本文采纳了March模型和Miller模型中的4个基本特征。

特征1:知识表示。March认为存在一个客观外部真实性,而知识是对外部真实性的信念[1]。外部真实性用M维向量表示,每个维度以相同的概率取值1或-1。M的大小代表信念的复杂程度。同时,用M维向量表示组织及其成员的知识,每个维度以相同的概率取值1,-1或0,其中1或-1表示特定信念,0表示知识的缺失。

特征2:组织与成员间的学习。当组织向成员学习时,首先识别知识水平大于组织的成员为最佳实践,然后针对每个维度计算最佳实践中持有不同信念的比例,选择占优的信念,并以POL的概率复制为组织的信念。若不同信念的比例相等,则组织该维度的信念设置为0。当成员向组织学习时,每个成员在每个维度上以PLO的概率将组织该维度上的信念复制为自己的信念。

特征3:成员间的学习。每个成员识别与自己相连个体中知识水平高于自己的最佳实践,从最佳实践中选择最高的一个,以PIL的概率将其信念复制为自己的信念。若学习对象的知识水平低于自己,则不学习。

特征4:人员流动。每个周期内,每个成员都有PR的概率被新成员替代。

3.2 新增特征

成员间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合作与竞争性的学习行为[1]。有些成员之间愿意相互学习,即形成合作的学习关系,而有些成员之间不愿意相互学习,即形成竞争的学习关系。同时,个体的每一次学习行为只能发生在一个团队中。因此,组织会因为成员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形成完全隔离团队。据此,本文增加第五个特征:

特征5:成员间的竞争强度。用Φ表示竞争强度,取值为[0 1]。当Φ=1时,个体之间完全竞争。当Φ=0,个体之间完全合作。当Φ取值(0 1)之间时,组织中部分成员相互学习,部分成员相互竞争,每一个学习周期形成完全隔离团队,团队内部成员相互学习,不同团队的成员不会相互学习。

大多数组织中都有人员调动的现象。但是,目前组织学习的文献大都考虑人员流动(人员离职),少有文献考虑人员调动。人员调动反映了每个学习周期团队成员在不同团队之间流动。据此,本文增加第六个特征:

特征6:人员调动。组织中的成员以PT的概率从一个部门或团队调离到另一个部门或团队。

此外,本文采用Miller等人定义个体知识水平的方法,将其表示为:个体信念与外部真实性向量匹配的信念数减去不匹配的信念数,再除以信念总数[2]。组织知识水平用个体平均知识水平表示[19]。

3.3 模型设定

3.3.1 网络结构设置

Miller等人把个体置于栅格网络中[2]。而本文采用随机网络,因为随机网络能更好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同时控制网络密度。此外,为了防止完全隔离团队规模不相等对结果的影响,本文设置团队规模相等,且每个团队都采用随机网络结构。

3.3.2 网络密度控制

在群体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所有团队都采用全网络连接,竞争强度较小时形成数量少但规模大团队的所有连接数一定比竞争强度较大时形成数量多但规模小团队的所有连接数多。因此,需要控制网络密度对结果的影响,同时保证网络中具有足够多的连接数。本文将根据群体规模,通过设定最大竞争强度来控制网络密度和保证连接数。

每个周期中,组织成员根据设定的网络结构和上述特征不断演化,实现组织学习,如***2所示。

***2 仿真流程***

4 仿真结果

为了探究竞争强度和人员调动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Netlogo50平台进行计算仿真实验。为避免随机性的影响,每次实验采用不同的随机数种子运行100次,每次运行100个周期,并以最后一个周期的平均结果作为分析依据[19,20]。此外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19],验证了结论的稳定性。实验参数及敏感性分析设置如表1所示。仿真实验默认设置为N=100,M=150,POL=03,PLO=03,PIL=03,PN=0,PR=0,PT=0。

4.1 与前人结论对比

本文首先考虑两个极端的情况。当竞争强度为0时,所有个体之间相互学习,即与Miller模型对应。当竞争强度为1时,所有个体之间不存在相互学习,即与March模型对应。

当设置竞争强度为0,仿真结果如***3a所示,个体学习速率较高(PLO=09)的组织可以较早达到稳定,但知识水平较低。而个体学习速率较低(PLO=01)的组织较晚达到稳定,但经过较长时间演化却可以实现较高的知识水平。仿真结果与March的研究相一致。其原因是,由于个人快速地从组织中学习知识,导致组织中知识快速流动,从而过早地同构化组织知识结构,因此不利于组织知识的长久学习[19,20]。相反,个体学习速率较低的组织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知识的多样性,从而产生较高的知识水平。

当设置竞争强度为1,仿真结果如***3b所示,成员间相互学习速率越大,知识越早收敛,组织知识水平越低,与Miller结论相一致[2]。这主要是由于成员间的相互学习是一种利用式学习[19],较大的成员间相互学习速率会加快破坏知识多样性,影响组织长期探索。

与前人模型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模型的信度。因此,基于此扩展模型可以进一步分析竞争强度和人员调动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

4.2 竞争强度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

本文首先分析竞争强度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因此暂时将其他变量设置为默认值,在后面的讨论中,将对这些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同时,为了控制网络密度和保证网络连接数,本文设置竞争强度的范围为[0 02]。运行仿真模型,结果如***3c所示,竞争强度与组织知识水平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竞争强度的增加,组织的知识水平先增加后减少。本文推测随着竞争强度增加,组织知识水平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知识多样性的增加,即团队与团队的隔离有利于组织保持知识多样性。但是当竞争强度过大时,完全隔离团队越多,组织会探索过度,因此组织知识水平逐渐降低。

为了验证推测,本文引用Fang计算知识多样性的方法[6]。这个方法是对所有个体进行两两比较,一共有n(n-1)/2对个体,对每一对个体的M维知识进行一一比较。计算多样性的公式表示为:

Div=2mn(n-1)∑n(n-1)/2i=1∑mj=1ωij

其中:

ωij=1当第i对在第j维有不同的信念

0当第i对在第j维有相同的信念

仿真结果如***3d所示,当竞争强度很弱时,知识的多样性随着时间先增加后显著减少,稳定后知识多样性水平很低。但是当竞争强度增大时,稳定后组织知识多样性保持较高水平。因为增加竞争强度会加大组织内部的隔离,阻碍组织中知识的快速流动,从而可以提高组织知识的多样性。但如果竞争强度过大,组织内部隔离程度越大,一方面可以增加知识多样性,但也会严重阻碍组织对现有知识的利用。更重要的是,在竞争强度过大的情况下,探索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小于缺少利用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当竞争强度过大时,组织知识水平会降低。

在竞争强度过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大成员间学习速率来提高组织对现有知识的利用,从而缓解竞争强度过大对组织知识水平的消极影响。为此进一步进行实验,分析成员的学习速率PIL对利用现有知识的影响。结果如***3e所示,在竞争强度较大时,较高的成员间学习速率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知识水平,本文的猜想得到了验证。因此,在竞争氛围较强的组织中,应该招聘学习能力较强的个体。学习能力较强的个体一方面有利于组织利用现有知识,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同时有助于组织加强探索,追求长期利益。

比较有趣的问题是竞争强度较弱的组织是否也应该招聘学习能力较强的个体。仿真结果和笔者的直觉相反,由***3e可以看出,组织竞争强度较弱的情况下,适中的成员间学习速率更有利于组织学习。这主要是由于在竞争强度较弱的组织中,组织以大团队形式存在,较大的成员间学习速率会加快团队内知识的利用,减少知识的多样性,从而导致组织的知识水平较低。同样,如果个体学习能力较弱,对现有知识利用不足,也会导致知识水平较低。因此对于竞争强度较弱的组织,应当招聘学习能力一般的个体,既有利于对现有知识的利用,又可以保障知识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组织长期发展。

4.3 人员调动和人员流动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

人员调动对完全隔离团队知识水平的影响如***3f所示,在竞争强度较弱时,人员调动对知识水平影响很小,当竞争强度较强时,增加人员调动可以显著提高组织知识水平。这是由于在竞争强度很弱时,组织中完全隔离的团队较少,团队成员较多,知识在成员之间流动比较顺畅。但是当竞争强度较大时,完全隔离团队的数量增加,每个团队的成员较少,同时知识不能在团队之间流动,因此导致知识在整个组织中流动不畅。此时,如果提高人员调动率,相当于加快了知识在团队之间的扩散,加大了对现有知识的利用,因而提高了组织的知识水平。人员调动相当于把各个完全隔离团队连接起来,形成了半隔离的团队。本文的研究结果与Fang结论相一致,即半隔离团队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组织学习[6]。

人员流动对完全隔离团队知识水平的影响如***4所示,人员流动率越大,组织知识水平越低。March认为人员流动可以增加组织多样性[1],但笔者认为,随着竞争强度的增加,组织的多样性已经很充足了,提高组织知识水平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大对组织现有知识的利用。因此,组织内部的人员调动可以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而组织人员流动则不会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而且增加人员流动还会进一步加剧探索过度,从而降低组织的知识水平。

5 结论与展望

51 仿真结果的理论价值

本文基于March和Miller的仿真模型,引入了成员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和组织内人员调动,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两个模型。当竞争强度为1时,成员间是完全竞争的,因此不存在相互学习,这是March的模型。当竞争强度为0时,成员间是完全合作的,组织中成员完全相互学习,这是Miller的模型。本文验证了竞争强度为0和1时的情况,所得结论与March和Miller模型结论相一致,即个体向组织学习速率越小,成员间学习速率越小,组织向个体学习速率越大,可以实现较高的组织知识水平。

本文基于此扩展模型分析了竞争强度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竞争强度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呈倒U型,适当增加竞争强度可以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因为增加竞争强度可以提高组织知识的多样性,增强组织的探索能力。但是,较大的竞争强度会造成组织探索过度,反而降低组织知识水平。

本文还研究了组织内部人员调动对完全隔离团队的影响。人员调动无形中将组织中的完全隔离团队连接起来,形成半隔离团队。本文再一次证明半隔离团队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组织学习,与Fang的结论相一致。

52 仿真结果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发现,在竞争性很强的组织中,需要注意培养个体学习能力,提高个体学习能力能加大对组织现有知识的利用水平。相反,在竞争性较弱的组织中,个体应该保持适当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太强,知识流动太快,知识过早收敛,导致组织知识水平较低。学习能力太弱,知识的流动不畅,组织对现有知识的利用能力不足,最终也会导致组织知识水平较低。

此外,人员调动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尤其是在竞争氛围很强的组织中。个体是知识的载体,人员调动有利于知识的扩散,加大对现有知识的利用。企业中的轮岗制、部门间人员调动等都说明了人员调动对组织的积极效果。而在竞争较强的组织中,人员流动则对组织是有害的,因为人员流动会进一步加大组织的探索。

53 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的竞争强度范围为[0 02]。当竞争强度更大时,网络结构中没有足够多的连接数,不得已只能研究到最大竞争强度为02的情况(竞争强度为1时不存在相互学习,不用考虑连接数)。竞争强度更大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2(1):71-87

[2]Miller K D, Zhao M, Calantone R J. Adding Interpersonal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to Marchs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Mode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 49 (4):709-722

[3]Fang C.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s Credit Assignment: A Model and Two Experiment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6): 1717-1732.

[4]Rhee M, Kim T. Great Vessels Take a Long Time to Mature: Early Success Traps and Competences in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4:1-18.

[5]Argote L, MironSpektor 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From Experience to Knowledg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22(5):1123-1137.

[6]Fang C, Lee J, Schilling M A. 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Through Structural Design: The Isolation of Subgroups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0, 21(3): 625-642.

[7]Lazer D, Friedman A.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 ***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7,52(4):667-694

[8]Orlikowski W J. Knowing in Practice: Enacting a Collective Capability in Distributed Organiz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3): 249-273.

[9]Kunz J.Groupleve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 Computer Simulationbased Analysis[J]. 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 2011,14(4):24-32

[10]Argote L, MironSpektor 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From Experience to Knowledg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22(5):1123-1137.

[11]刘淑敏. 组织成员合争关系对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D]. 复旦大学, 2006.

[12]原献学. 组织学习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13]卢福财, 波. 基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9): 79-86.

[14]Johnson D W, Johnson R T. New Developments in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J].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2005, 131(4):285-358.

[15]Johnson D W, Johnson R T.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J].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s to Social Issues, 1998, 4: 9-36.

[16]Tjosvold D, Tjosvold M M. Cooperation Theory, Constructive Controversy, and Effectiveness: Learning From Crises[J]. Team Effectivenes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Organizations, 1995: 79-112.

[17]吴三清,王婧. 组织学习、创新氛围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02:178-182.

[18]Sze-Sze Wong .Distal and Loeal Group Learning: Performance Tradeoffs and Tensions[J]. Organization Seienee,2004, 15(6) : 645-656.

[19]徐搏,刘人境. 基于 Agent 仿真的信息技术评估和选择[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004): 35-43.

[20]徐搏,刘人境,刘维姣. 自私的领袖能够促进组织成员知识分享[J]. 软科学, 2013, 27(8): 113-117.

[21]徐搏,刘人境,李根强. 隐性知识、个人偏差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探索和利用计算模型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6): 34-44.

[22]陈国权,孙锐. 组织管理视角下的个体学习与行为改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34(1):123-134.

[23]Xu B, Liu R, Liu W. Individual Bias and Organizational Objectivity: An AgentBased Simulation[J]. 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 2014, 17(2): 2.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2

论文摘要:采用测量法对373名大学生的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2)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分上的得分都显著的高于高竞争者和低合争者,而在目标选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合争者。

1问题提出

    当今的社会要求个体既要有积极的竞争精神,又要有良好的合作态度。作为个体差异的合作与竞争素质对于青少年的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对过度性竞争进行研究以来,合作与竞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kelley和stahelski(1970)认为合作与竞争是同一维度中的两极,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现实中存在着合作者和竞争者两种稳定的个体差异,他们具有不一样的世界观,而且对于别人的合作竞争倾向也有不同的态度。后来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扩展,认为个体存在从利他主义到竞争取向的动机连续体,由此区分出四种类型的个体:竞争、个人主义、合作、利他主义。以往的研究表明,合作与竞争可以看作是个体稳定的人格倾向。受经济学领域关于合作与竞争可以并存而且能够实现双赢的启发,谢晓非等从人格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合作与竞争是***的二维结构,它们相互交叉之后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人格倾向,即高合争者、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低合争者。他们编制量表进行测量并验证了理论假设,对四种类型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合作竞争倾向与其它心理特征的相关关系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在理论上,合作与竞争倾向和个体的社会适应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适应的概念、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评价工具等方面都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在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因素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外在的环境因素和内在的个体因素。其中的个体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人格因素;三是前两者整合起来的自我应对策略。皮亚杰的认知论认为,个体的适应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就形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当今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要完成复杂的任务,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团队。为了达到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个体需要具有既合作又竞争的特质倾向。至于这些特质倾向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taylor和betz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与职业决策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认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方面: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能力、目标筛选能力、职业规划能力以及职业决策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研究发现,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品质的员工中,管理者比一般员工多,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多。虽然个体差异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合作与竞争差异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发现。鉴于以往的研究大多把合作与竞争分开进行各自的相关分析,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谢晓非等人编制的量表,对合作与竞争倾向的四种人格特征在社会适应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广东省选取三所大学共400名本科大学生作为被试,得到有效问卷373份,各年级学生数相当,其中女生237人,男生136人。

2.2研究工具

2.2.1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

    采用谢晓非、余媛媛等编制的《个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该量表包括合作、竞争2个分量表,其中合作分量表共有13个项目,包括包容性、互惠性、合群意愿三个维度;竞争分量表共有10个项目,包括过度竞争、自我成长、超越他人三个维度。该量表共有23个项目,均按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5点评分。该量表把合作与竞争看成是两个垂直的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交分出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以被试得分的上下27%为界限,将高低27%合作倾向与竞争倾向的被试分为高合争者(高度合作倾向且高度竞争倾向)、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与低合争者(低合作倾向与低竞争倾向)这四类人群。合作与竞争分量表信度分别为0.85 ,0.71,同时该量表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2.2.2社会适应性量表

    采用卢谢峰等编订的“社会适应性量表”阎,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值为0.88;内部一致性良好,均在0.58-0.78之间,而量表的a系数为0.89;分量表与总量表同质性较好,量表的预测效度值为0.74。总量表由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七个维度组成。量表除了七个维度60个题目外,还加有6个社会期望性题目。

2.2.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

    本量表由赵冯香对betz和taylor编制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一简式”(cdmse-sf}进行修订而成,将量表命名为“职业决策量表”,包括五个维度:自我评价、职业信息、目标选择、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正式量表有25个项目,每个维度5小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0。

3结果分析

3.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3.1.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表明(见表1),过度竞争维度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3.1.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比较

    以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其七个维度为因变量,以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之外,其它的维度及总分上不同合作竞争类型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其它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2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3.2.1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见表3),包容性、合作意愿和自我成长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自我评价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过度竞争与自我评价、目标选定及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2.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比较

   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分及其五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发现,不同合作竞争类型在职业决策效能各维度及总分上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各维度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 )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分上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高竞争者和低合争者,而在目标选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合争者,其它类型上的事后分析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个体社会适应的关系

    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社会生活的技能,遵守社会规范,能与社会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的和谐关系。它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活动而实现的。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表明,包容性和自我成长这两个因素与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包容性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共同活动中,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意见,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而竞争中的自我成长主要指个体重在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现实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具有包容心又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人。特质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的作用,当个体的某些特质与现实社会的期待和要求相一致时,这种平衡状态就会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相应地,本研究中竞争维度中的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也说明这个问题。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就认为社会适应中的过度性竞争是一种病态人格—神经症。过度的竞争或病态的竞争是指个体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这种人具有控制、攻击、冒险和贬损他人的倾向,同时取得胜利已经成为这种人无可选择的需要。过度的竞争心理与正常的竞争具有三个方面的不同:过度的竞争者不断将他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和衡量,即使是在无须如此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二是过度竞争者需要的不只是要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或者比他人更大的成功,而是要独领风骚或者鹤立鸡群。三是过度竞争者对其他人有一种强烈的敌视态度,因为一个竟争者的胜利就是另一个竞争者的失败日。显然,过度的竞争者是我们不提倡的,这种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可能在短期内会达到他想得到的目的,但在长期的社会适应中对自己和社会都不会带来好处。

    社会不仅需要积极的竞争者,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合作者,竞争与合作是人类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高合作者在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是最高的。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合作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高竞争者,同时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合争者。无论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还是角色适应及环境认同,我们的社会还是比较认同善于合作的人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毕竟与更广泛的现实社会有所差别。他人所参与的竞争活动没有社会上的激烈和残酷,相反,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如何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如何适应大学生的一些角色转换,如何安排学习之外的时间等。具有高合作倾向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4.2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合作倾向中的包容性和合作意愿及竞争倾向中的自我成长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我们知道,自我效能并不是指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自我评价或信心。它主要受到自我成败经验、他人替代性经验、社会劝导、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合作意愿是指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个体能够享受共同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当个体意识到别人的付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时,他会为了达成目标而与他人共同努力。无论是互惠性、合作意愿还是自我成长,这些特性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也会增强对未来职业的信心。ryckman等人经过研究认为个体的竞争性存在两个相互***的维度,即过度性竞争和个人发展性竟争。具有个人发展性竟争这种良好竞争倾向的个体在完成目标任务时,并不过分夫汪结果的输赢,!角是更关注任务本身的乐趣。他们更关注的是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以及任务本身的完成而不是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向往的是个体成长而不是通过贬损别人来提升自己:对于这样的个体,其他人并不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相反的是能够给自己提供学习和友现自我的机会。虽然个人发展性竞争的个体也渴望成功和胜利,但他们并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显而易见,个人发展性竞争正是本研究所认为的白我成长兑争维度它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一个人不但要敢干竞争,还要善于竞争。这样的人格倾向就会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度竞争,它与自我评价、目标设定和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前面已经论述,过度竞争是我们社会所不提倡的,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压力。

    从合作竞争倾向的类型上看,除了未来规划维度之外,高合争者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一于低合争者。从现实需要出发,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特质的个体应该是社会所期望的。这样的人既能顾及他少、与团体的利益,并从中体验到合作而带来的愉悦感,又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力***超越他人而表现得更加优秀。同时我们也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体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竞争者,而且高合作者在总分上也显著高于低合争者、由此是否说明在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上,合作因索比竞争因素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呢。这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实际上,与职业决策效能相关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中已进行研究的因素有情绪特征、一般能力、社会地位、种族认同以及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中,本研究只从合作与竞争的维度进行探讨,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关系进行更深人的探讨。

5结论

    (l)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2)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3

关键词:企业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

随着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企业集团、网络组织等组织形式越来越普及,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日益重要.这些关系渗透于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成为企业获得关系租金、赢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杜智涛认为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是一个介于绝对竞争和一体化之间的连续谱系,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受企业内部动力与外部约束的作用而相互转化,演化出不同的企业关系形式[1].那么,推动企业间关系演化哪些力量有哪些?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驾驭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提升关系资产质量.

实际上,早在1973年,Granovetter就提出关系程度的变化主要由互动频率、感情深度、亲密程度和互惠程度四个因素来推动[2],其后Nooteboome和Gilsing提出范围、专用性投资、持续性、互动频率、信任以及正式控制等是推动关系程度演化的重要动因[3].Hausman认为承诺、相互信任和双边关系主义等是影响关系的重要因素[4],Cullen,Johnson,Sakano以及Sarkar,Echambadi,Cavusgil,Aulakh等也认为相互信任、互惠承诺、合作交流是影响关系程度的重要因素[5-6].K.W.Hipel等和D.M.Kilgour等对合作冲突进行了深入研究[7-8],国内学者李勖等利用博弈论研究了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以及稳定性问题[9],叶永玲研究了虚拟经营的竞争博弈及合作动力问题[10],吕坚等从静态绝对收益和动态相对收益两个角度分析了虚拟企业组建与经营的合作动力[11].刘伟华和季建华运用动力学模型,借鉴期望理论、平衡理论,分析了企业间合作动力的构成因素,给出了企业合作动力的计算流程和方法,并利用企业合作阻力系数构建了供应链相邻节点企业之间和企业整体合作强度的计算模型[12-13].本文在这些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对演化动因进行了细分,并对演化动因的类别及主要因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演化动因的重要性及其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

二、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的类型

基于上述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分析,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ABI,SCI、Ei、ELSEVIER、LISA、JSTOR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梳理和对企业的调查,本文认为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有以下几种:(1)从作用方向看,有动力和阻力两种,前者推动企业关系亲密化,而后者推动企业关系疏远化.(2)从时间序列角度看,有先天动因和后天动因两种,前者指在企业间产生竞争合作关系之前,推动企业行动的动因后者指企业间已经形成了某种竞争合作关系,由上一期的关系状况所形成的、对下一期关系造成影响的动因.(3)从来源看,有内生动因与外生动因两种.

动因I:(1)共担风险.当某一投资项目风险很大,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风险.(2)塑造核心竞争力.合作可以使企业将非主营业务外包,专注做好主营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3)优势互补.合作可以使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双赢.(4)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5)控制资源、保障交易.通过合作使企业规避在生产资源、分销渠道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6)扩张战略.联盟合作可以使企业在保持柔性的前提下实现扩张.⑺学习内化.通过合作,使企业学习合作伙伴先进的技术知识、生产知识和管理知识.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动因II:(1)***府要求,或是***策的导向,促使企业间进行合作.(2)对抗竞争压力.通过合作来抵抗外部竞争压力,或巩固优势地位.(3)市场进入.许多外国(或外地)企业通过与当地的企业合作,推行其本土化战略.(4)制定产品或服务标准,企业间形成合作联盟.(5)网络外部性.在电话网络、信用卡网络等行业中,网络中的成员越多,则网络的整体效用越大,这促使相关企业通过合作联盟参与到网络中.

动因III:(1)合作绩效的正激励.企业间合作是一种重复博弈行为,上一期合作满意度高,则会使推进企业在下一期的继续合作.(2)未来合作的预期.既使企业在上一期合作中满意度不高,但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则也会有继续合作的可能.(3)惯性,为了维护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企业一般倾向维持合作现状.

动因IV:(1)***策因素推动,***府主导企业间合作.(2)外部环境推动,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等变化,使得企业的传统优势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企业通过合作联盟将传统优势与新兴变革相嫁接,获得新的生命力.

动因V:(1)对合作预期不乐观.(2)自我保护,害怕被恶性兼并或核心机密被泄露,而拒绝合作.(3)决策者的偏见,有时企业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非理性倾向会影响企业合作.(4)利益非相容性,当企业间具有相同的利益目标,且企业间处于非赢即输的零和竞争状态时,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小.(5)惯性,同上所述.

动因VI:(1)反垄断***策.(2)历史文化差异,特别是在跨国企业合作中,这种差异会成为合作的极大阻力.(3)行业和产业限制,如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策对行业准入有所限制,这也成为影响企业合作的重要原因.(4)资源的稀缺性,当企业所需求的资源较为稀缺和难以获得,且具有竞用性(不能被多方同时使用)特点时,不利于企业合作(特别是平等合作).

动因VII:(1)合作绩效的负激励,企业上一期的合作绩效下降,或合作绩效与主观预期相差甚远,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合作.(2)合作中无法协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缺乏信任、无法协同运作,会影响到下一期的合作关系.(3)企业合作过程中,双方管理层的摩擦会成为企业间进一步合作的阻力.(4)合作中获得的收益不平衡,会使企业对下一期合作缺乏动力.(5)合作中企业间的地位差距拉大,导致企业在合作中的主动权和控制能力降低,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动因VIII:(1)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使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进行资产剥离或分拆,导致原本紧密的合作关系变得疏远.(2)***府***策变化,如反垄断法实施等.(3)企业合作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会使合作体以外的竞争对手深感威胁,它们会通过更强的对抗措施来阻碍企业合作.(4)其他企业的吸引,有可能成为既有合作的阻力.

三、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的实证分析

为了剖析上述动因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对国内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1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达到67%.通过问卷回收后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证明调查数据有效.调查首先对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的重要性分别进行排序,动力因素主要基于企业的生产资源层面,在现代知识经济中,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状态,这说明国内企业的合作仍处于一种较低层次,这与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的发展层次是相吻合的.阻力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大体上是基于资源和利益层面,由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在资源和利益上博弈显得尤为突出,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尽管归根到底也是基于利益,但在形式上却隐晦得多,如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在战略、服务、研发、创新等方面展开竞争.可见,国内企业的竞争仍处于较低层面,竞争的目的主要在资源和利益上.

其次,分析各动因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相关性.第一步,提出各动因与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相关性的假设陈述.第二步,计算动力、阻力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第三步,以竞争合作关系程度为因变量、各动力因素或阻力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于F值、R2和AdjustedR2均较满意,数据结论有效.由结果可见,企业共担风险、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控制资源和保障交易、学习内化、制定产品或服务标准、网络外部性、在合作中获得的收益、对未来合作预期等动因使企业倾向于选择较为紧密的合作方式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为宽松的合作方式.由于多数动因与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正相关,因此可见,我国企业更加认可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合作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必须既看到合作的收益,也要认识到被合作关系套牢的风险,在其间找到平衡点,寻找最佳合作之道.另一方面,企业间利益不相容、资源稀缺、合作中管理层出现摩擦、合作收益不平衡、合作中地位差距拉大等因素,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为强烈的竞争方式.由此可见,国内企业更加关注资源、利益等方面的竞争,这与前面所得到的结论相同.

四、结语

本文着力于分析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化动因,构建了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将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作用力分解为三种动力和四种阻力.这些力相互作用,当合力超过一定阈值时,企业间关系状态发生改变.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从方向维(动力/阻力)、时间维(先天/后天)、空间维(内生/外生)三个维度可以分为8种36个.为了对这些动因的重要程度及其与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两个方面对这些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方式、演化路径、演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研究架构.

参考文献:

[1]杜智涛.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化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2]GRANOVETTERM.Thestrengthofweakties[J].

[3]NOOTEBOOM,GILSINGVA.Densityandstrengthoftiesininnovationnetworks:acompetenceandgovernanceview[J].

[4]HAU***AN,ANGELA.Variationsinrelationshipstrengthanditsimpactonperformanceandsatisfactioninbusinessrelationships[J].

[5]CULLEN***,JOHNSONJL,SAKANOT.Successthroughcommitmentandtrust:thesoftsideofstrategicalliancemanagement[J].

[6]SARKARMB,ECHAMBADIR,CAVUSGILST,etal.Theinfluenceofcomplementarity,compatibility,andrelationshipcapitalonallianceperformance[J].

[7]KEiTHWHIPEL,LIPINGFANG.AformalanalysisoftheCanada-USsoftwoodlumberdispute[J].

[8]D.MARCKILGOUR,KEITHWHIPEL,LIPINGFANG.Thegraphmodelforconflict[J].

[9]李勖,孙林岩,汪应洛.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0]叶永玲.虚拟经营的竞合博弈及合作动力分析[J].管理科学

[11]吕坚,孙林岩,马新莉.虚拟企业组建的合作动力与利益协调分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

[12]刘伟华,季建华.供应链企业合作强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3]刘伟华,季建华.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4]李勖,孙林岩,汪应洛.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5]李纲,杜智涛.基于AHP与FCE方法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强度识别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杜智涛,夏晨曦.企业间竞争合作动力机理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4

[关键词]马克思;竞合思想;全球经济;共产主义生成

[作者简介]李文廷,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17;武菊芳,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石家庄050017

[中***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019-04

当前。世界经济已由地域性经济转身为实质性的全球经济。这种以资本关系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形成了全球竞争,全球竞争又导致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一方面,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不断追求用竞争去消灭竞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中的单个大企业内部及之间又在不断加强合作,进而导致社会化生产成为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回顾了马克思竞争理论中的合作思想,并试***将其实践于当前的全球竞争关系中,赋予其新时代背景下新的内涵。

一、从竞争到合作:和平经济形式的转型

马克思对于“竞争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有着许多深刻的考察,他将竞争视为导致生产与分工的扩大,视为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动力。同时,竞争的存在也直接导致了一种生产与贸易超出国家疆界的经济运行。可以说,竞争是近代以来的促进生产扩大、世界市场形成的一种动力源。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竞争要求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不断扩展;竞争又天然具有一种不断形成合作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竞争要求分工的不断扩大,而分工本身就是一定范围内的合作,分工突破地域范围,竞争也突破地域,合作也就更为广泛。因为,竞争总是会寻求一种手段达到获胜,当所有人、所有企业都在以竞争为手段时,竞争没有办法形成所有人、所有企业都胜出,而在竞争中胜出又是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竞争者的要求,这就陷入一种困境。打破这种困境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形成合作,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社会化的生产本身就具有这种因素,而且也确实形成了大范围的合作。

马克思关于竞争的思想,来源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各国进入竞争的关系,展开了商业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而在过去,各国只要彼此有了联系,就相互进行和平的交易。从此以后商业便具有了***治意义。因此,竞争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商业的不断扩大中逐渐形成的,来自于和平的互补往或交易。当竞争经济成为马克思所考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种内在动力时,那种和平经济形式并没有消散,而是转身为一种合作。这种合作就是在竞争的扩大之中,却又不得不采取合作的形式,虽然这种合作在马克思看来,首先表现为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各自内部的合作,然后才会转身为两大阶级间的合作。如果从辩证法来看,可以表述为,正题:和平;反题:竞争;合题:合作。于是,竞争就成为合作的前提。

那么。这种“竞争成为合作的前提”除了阶级内部的合作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竞争的加剧本身就是合作的一种形式。在生产与服务的不断发展中,竞争本身要求资本不断集中,资本的集中形成了垄断。资本越集中,就要求合作越紧密,某一个人在生产中的缺失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的延缓。竞争力求合作不断突破新的形式,要求合作的生产关系处于一种紧密的联系之中。企业的有组织就是一种合作,而垄断组织的国际化,表明合作已经作为一种全球社会发展的本质存在了。

其次,竞争不断促使国家经济的合作。无论哪一种经济基础的国家都不得不面对全球经济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形成国家经济发展的破坏力。国家在面对“世界市场”中的各种竞争冲突时,不得不出于保护本国的经济实力,而采取消极的合作形式。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清楚,要在全球经济中取得胜利,首先要利用外部环境因素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用来破坏国内经济的发展。

最后,竞争不断促使各种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进行合作。当代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相互关联的、全球性的企业生产,这导致无***府式的竞争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如果一个企业竞争失败,摔坏的不只是企业,还连同它的工人与国家,并且不只是一国的工人与某一个国家。这势必形成国家间的合作来应对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1989-1991年事件之后更是加强了这种联系,两种本来是对抗的社会制度,在经济方面、生产力方面都不断加强合作。

二、全球经济:从竞争对抗到互补合作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也对合作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合作本身就是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一体,并与生产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可以看出,合作首先是一种生产关系,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是在生产中的共同活动。这种合作是与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并且通过这种联系,合作本身就表达了一种生产力的要求。同时,这种生产力与个人的生产行为不同,它还是一种集体生产力,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这说明一种生产力通过合作来达到的同时,合作也必然导致集体生产力,就是说,合作成为另一种生产力提升的源泉。

因此,竞争只不过是生产的副作用,然而,竞争却在表象中主导了经济发展。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对于竞争这种生产方式有很好的批判。他认为,另一方面,由此也产生一种荒谬的看法,把自由竞争看成是人类自由的终极发展,认为否定自由竞争就等于否定个人自由,等于否定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不过,一旦把竞争看作自由个性的所谓绝对形式这种错觉消失了,那么这种情况就证明,竞争的条件,即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条件,已经被人们当作限制而感觉到和考虑到了,因而这些条件已经成为而且越来越成为这样的限制了。这就表达了一种竞争的缺点,由于这种情况,在现有生产方式中,各种个人利益不能使整个社会利益达到和谐。

一般认为,全球竞争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世界的优化配置。问题是,有什么可以证明这种竞争确实将资源形成了最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同

样可以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在当代社会化的全球资本之中,由于竞争的代价是巨大的。在理想状态中所有竞争者都希望形成一种合作,通过合作来使得利益均沾――竞争的无意识的后果便是合作。这为整个人类的合作提供了一些线索,就是说,这种资本竞争者的合作能为未来新的合作提供一些帮助。竞争的资本越来越要求合作,但还没有一个全球性机构、机制能够解决全球竞争。也就是说,能够使资本联合起来的组织并没有真实的出现。这就导致资本的竞争一方面在无序的发展、在全球泛滥成灾,另一方面上层建筑的全球合作却没有形成。因而,那种帮助就是要求形成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来防范竞争造成的破坏力。在客观上又在不断发展合作生产方式。

全球经济就目前的状况来说。仍是马克思所说的“一袋马铃薯”,虽然经济发展、技术提升,但却形成不了一种统一的联合体。要形成统一体,就须打破全球资本关系,这种关系造成全球竞争,而竞争造成了人的联合成为一种非可能。无论如何,合作这一抗拒竞争的因素已经出现。全球经济存在着许多困境。如科技理性异化及导致的生态失衡、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消费主义至上、发展与贫困共存等,这是人类发展要付出的代价但也为人类形成新的实践的突破提供了价值。这种价值就在于全球经济本身生成的某些因素可以使全球经济由竞争性与对抗性的全球经济转身为一种由互补性经济向合作性全球经济迈进。

经济互补性这种观念最早出现在斯密描述的18世纪欧洲开展的贸易之间,如英国向葡萄牙出售葡萄牙不能生产的毛织品,而葡萄牙则向英国出售英国不能生产的酒类。与互补性经济相反是竞争性经济以及对抗性经济。竞争性经济是国与国之间既出售他们产品又都从对方购买他们的产品。对抗性经济则完全是一种希望完全控制对方的经济行为。“互补性贸易力求建立伙伴关系,竞争性贸易旨在创造出消费者,对抗性贸易旨在控制某一类工业。互补性贸易是一种求爱行为,竞争性贸易是在进行一场战斗,对抗性贸易则是通过摧毁敌人的***队及作战能力,以便于工作赢得这场战争。”当我们透过全球经济表象的那种繁荣看到其困境重重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时,就不难发现那种竞争性关系,尤其那种竞争之上的对抗关系对人类造成的副作用是怎样的巨大。从而,全球经济还有另一力量:努力表现为一种新的全球原则与实践,这种原则与实践能够为一个可行的、为了人民和环境而不是公司利润运作的体系提供一个基本框架;重新壮大公共财产的新观念,一个新的体系正在从旧的体系中破土而出。新全球经济实践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公正、民主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济制度与机制。

三、合作终结市场:共产主义生成的前提

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是以经济不断发展为基础,每一种社会形态大体都在原有经济条件之上而生成,共产主义也是如此。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因此,共产主义首先要终结原有的生产关系,并将原有的经济关系中各种条件联合起来。作为竞争必然趋势的合作。将成为共产主义的前提。但是,“前提”并不等于“是”,即在我们不断变革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形成的合作还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共产主义的前提之一。

这样,一种全球合作的经济就必须成为向共产主义转身的过渡经济。为什么全球经济才是过渡的经济。因为共产主义本身就不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在这里,马克思表明,共产主义是全球性的社会形态,同时。这种全球性是一种产生于生产力普遍发展与世界交往的普遍性这二者间的存在。世界交往普遍性的存在本身就要求合作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合作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生产方式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劳动的***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

在当代全球经济中,通过马克思的合作思想就是要寻求那种最优的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解决。尽管马克思对竞争进行了赞扬性的批判,但其合作思想最终将停留在全社会的共同生产,这种生产是全人类的自觉合作,它能够成为实现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于1864年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说,工人们不是在口头上,而是用事实证明:大规模的生产,并且是按照现代科学要求进行的生产,在没有利用雇佣工人阶级劳动的雇主阶级参加的条件下是能够进行的;他们证明: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劳动工具不应当被垄断起来作为统治和掠夺工人的工具;雇佣劳动,也像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和低级的形式,它注定要让位于带着兴奋愉快心情进行自愿的联合劳动。从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合作将是对市场的终结,市场之上是合作,一种自觉的合作,而不是什么计划。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5

[关键词]竞争情报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互动关系

[分类号]G105 G35

1 问题的提出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CI),它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高校竞争情报是指面对激烈竞争的环境,高校为了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及自身的信息进行合法地收集、选择、评价、分析和综合,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形成新颖的、增值的、不为竞争对手所知的信息,从而为其制定战略和战术决策提供依据的智能化活动过程。竞争情报的思想,起源于西方并首先运用于企业,后逐步在各行各业得到推广。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内的生活成员为主体,以各种文化现象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高校价值观、高校精神和高校形象的总称。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度、各种类型的高校之中。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与市场联系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自本世纪初开始,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亦已对竞争情报的重要性有所认识。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高校校园文化模式缺乏对西方竞争情报思想的理解、导入和融合,使得高校竞争情报工作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因此,认真研究竞争情报与校园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我国高校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实践乃至创新我国高校的管理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2 高校竞争情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2.1 高校竞争情报工作的现状

对高校竞争情报定义的分析和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来看,高校竞争情报实施的指导思想是在高校的管理中引入竞争的理念,通过对竞争环境情报进行收集、选择、评价、分析和综合,对高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对高校的管理决策提供可以借鉴的信息;高校竞争情报实施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在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建立了相应的竞争情报系统,并围绕学校的经营与管理开展一系列的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理论和方法经常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高校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等实际管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国内,由于竞争情报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几乎没有一所高校真正围绕学校的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建立竞争情报系统,而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高校也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高校并未从学校发展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研究竞争环境下学校的发展,也没有负责这部分职能的专门机构与专职研究人员。有关调研表明,目前我国只有少部分高校开展了一些竞争情报工作,并且主要由发展规划部门或高教研究所两个部门完成。但是无论从地位、功能还是从任务来讲,从竞争情报的高度研究和服务学校的战略管理、服务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并具有完善的竞争情报功能的相应部门与机构非常少。

2.2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在高校校园文化的3个组成部分中,高校价值观主要以思想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它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高校精神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学校人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包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道德规范、学术风气、治学风格以及学校的传统作风等;高校形象是指公众对一所高校客观现实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高校客观现实的外在表现,是高校办学质量、水平和实力在认知主体心目中地位的显示,包括师资、学生质量、校友成就、校园环境、员工面貌、科技产业、公关能力、历史风采、人数规模等具体要素。概言之,校园文化包括了高校的价值观、高校精神、高校道德、高校的传统作风和高校审美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

2.3 高校竞争情报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潜在关系

高校竞争情报实施的主体是人,人的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是影响其绩效的重要因素;而校园文化则是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对职工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调整和改造,使之形成共同的高校价值观、高校精神和高校形象的过程,两者存在着必然的潜在联系。

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无不需要竞争情报思想的渗透与融合。以竞争为价值观导向的新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高校竞争情报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以弘扬高校精神为主线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与方法与竞争情报运行机制相得益彰;以提升高校形象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竞争情报工作的根本目的如出一辙。对于竞争情报工作而言,无不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与帮助。基于校园文化的管理机制创新是高校竞争情报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没有管理机制的创新,竞争情报系统就难以完成监测、分析外部环境信息及竞争对手的任务,学校就难以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实施战略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成员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竞争情报意识决定了情报组织的行为能力与拓展。

因此,竞争情报工作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正态互动的过程。它们既是一对孪生兄弟,又是一对天生的互补者,两者互相依赖,互为依托,共同消长。离开了竞争情报的支持,谈不上什么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上升到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度,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作用将被大大低估,很难得到应有的认同。将先进的校园文化真正导人到高校竞争情报的实施之中,是高校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必由之路;将竞争情报的思想与方法贯穿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也是高校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的根本选择。

3 高校情报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作用的过程

3.1 高校竞争情报实施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可以预见,竞争情报不仅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间接影响到高校价值观、高校精神、高校形象等校同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它对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3.1.1 竞争情报实施思想促进高校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 高校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对高校精神和高校形象具有引领作用。在新的高校价值观的发展中,竞争成为高校成员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价值观的导向,体现着现代高校的宗旨、根本目标和精神归宿。竞争情报思想正是从高校的市场竞争价值取向、发展目标上来反映和形成高校价值观的。对于高校而言,以建设与运行竞争情报系统为内容的竞争情报实施过程,正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办学

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以竞争情报的搜集、分析和利用为手段,以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为方向,以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实现信息增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情报思想必然会有力地推动着高校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随着竞争情报实施作用的逐步凸现,校园文化也必将会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而持续促进着校园文化的提高与升华。

3.1.2 竞争情报实施过程促进高校精神的培育与拓展高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根本灵魂,是与高校价值观相统一的一种群体意识,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竞争情报的实施过程正是高校精神的培育与拓展过程。因为,从竞争情报实施的基本条件来看,必须以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能够实现自高校决策层直至普通员工之间的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而共享的过程正是体现群体意识的高校精神的形成过程;从竞争情报实施的基本环节来看,从需求评价、信息搜集、分析研究到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高校发展的价值观,充满着个人创新精神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从竞争情报实施的工作机制来看,既推崇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其行动方向和各种活动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更强调集体的合作,任何一项成功的竞争情报活动必然是集体智慧和集体劳动的结晶。必须创建一种合作协同机制,上下左右形成互动和融合,才能保证系统的成功运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在竞争情报的实施过程,能够培育成一个以高校决策层为中心、以集体主义合作为半径的校园精神文化圈。

3.1.3 竞争情报实施作用促进高校形象的塑造与提升高校形象是校园文化的外界体现,是与高校价值观和高校精神相统一的无形资产。竞争情报实施对促进高校形象塑造与提升的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一是从内部环境而言,通过对师资状况、毕业生就业状况、校友成就、校园环境、员工面貌、科技产业状况、公关能力、历史风采、人数规模等这些涉及学校形象的具体要素的持续跟踪分析和研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并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措施,其办学质量、水平和实力在公众中必然具有较高的认知地位;二是从外部环境而言,通过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及其竞争策略的情报分析和研究,能够加深教职员工对高校与各相关利益方(如生源学校、竞争对手、接受毕业生的企业或单位等)之间关系的关注、认识与理解,并通过有针对性地处理各方关系,高校的公平竞争、紧密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也会逐步得到塑造和提升。

3.2 校园文化对竞争情报实施的影响作用

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又反过来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运行的绩效等竞争情报的实施过程,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或负面的制约影响。

3.2.1 校园文化影响竞争情报实施的基础和动力高校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影响高校员工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其开展竞争情报活动思想基础和动力。组织文化,如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与方式等,对竞争情报组织结构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制度文化,如高校的人事制度、薪酬等制度,对竞争情报制度的直接渗透,不仅可以规范和约束高校竞争情报活动的进行,而且通过对竞争情报提供者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规定,影响着竞争情报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训文化,如职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方法,与竞争情报培训计划有机结合,使高校职工的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得到加强,为高校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人力资源基础。更重要的是,一旦树立追求卓越和敢为人先的价值观在高校得到建立并获得师生员工的普遍认同,在此思想基础上的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和运行,必然会激发起职工自觉参与竞争情报活动和信息共享的行动,从而为高校建设和运行竞争情报系统提供不懈的精神动力。

3.2.2 校园文化影响竞争情报实施的模式与机制高校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要素,它通过群体意识的建立,影响教职员工的思维模式和人际行为,进而影响竞争情报实施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如上所述,基于校园文化的管理机制创新是高校竞争情报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而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共享合作机制的建立。因为高校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需要多个部门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密切合作。但由于存在部门利益和职工个人信念、情感、意愿的不同,往往造成各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复杂关系,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影响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与运行。这时,校园文化有助于调整人们的意志和行为,使职工自觉地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职工参与竞争情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建立起群体合作的工作模式和共享协同的工作机制。

3.2.3 校园文化影响竞争情报实施的策略和绩效管理理念作为校园文化的综合体现,通过经营伦理、经营价值取向以及经营宗旨来影响高校与各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高校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比如,高校决策层的战略取向会影响他们对竞争情报在管理决策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从而关系到高校竞争情报实施的目标高度和诉求深度;竞争情报实施是依靠自身力量还是借助于合作方式,其选择结果会影响到高校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和竞争情报实施的成本;高校对竞争情报实施的风险的认识又会直接影响到竞争情报活动的实施方向、行为方式、行为力度和实施策略;高校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会关系到竞争情报人才的使用及人才对竞争情报实施的积极性和贡献率,最终影响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绩效。

4 竞争情报与校园文化正向互动的实践分析

既然高校竞争情报与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而且本文倡导和讨论的主要是趋于正向互动的效果,那么,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根据实践,必须立足于竞争情报与校园文化之间共同点,这就是构建与运行高校竞争情报文化体系。

4.1 关键校园文化因素分析是构建竞争情报文化体系的前期基础

如上所述,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可以转化为几十个要素,如战略决策模式、组织结构模式、人事管理模式、绩效评价模式、情报服务模式、人际网络关系模式等等。这些要素都可能对竞争情报的实施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有些则被称为关键影响因(要)素,建立竞争情报文化体系的基本要求,就是通过大量的分析、调查和研究,把那些对竞争情报实施具有关键作用的校园文化要素提炼出来,并用数学的方法按其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形成一个体系架构。这样,校园竞争情报文化的建设才有重点和方向。

4.2 强化竞争情报文化建设是构建竞争情报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

在校园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架构形成后,就是围绕上述关键因素,开展卓有成效的竞争情报文化建设活动。例如,以竞争情报为导向的战略决策模式,可以通过价值文化的建设来形成,以提高决策层对竞争情报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和领导的直接参与程度;符合竞

争情报系统要求的组织模式,可以通过组织文化的建设来形成,以选择与竞争情报系统的网络运行模式最匹配、与高校的发展现状最适应、最满足本校竞争情报流程需要的组织结构;符合竞争情报工作人才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制度文化建设的来形成,以建立一种符合竞争情报要求的人才数量、层次和布局结构,等等。通过开展竞争情报文化建设活动,把竞争情报文化系统的构建活动进入操作层面。

4.3 分步分阶段重点建设是构建竞争情报文化体系的根本策略

因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多区间的发展阶段。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里查德,诺兰(R,Nolan),将信息系统建设的逻辑发展过程划分为开发期、普及期、控制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应当指出,在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与运行的每一个阶段,需要不同校园文化因素的不同程度的支撑,因此,必须对竞争文化分阶段重点建设。比如,在开发阶段,提高决策层对cI的认知程度是重点;在普及阶段,提高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和制度体系的完善性是重点;在控制阶段,提高绩效评价机制的全面性和组织机制的灵活性是重点;在成熟阶段,提高协作机制的融合性和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则是重点,等等。因此,从发展阶段视角分步实施校园竞争情报文化的建设活动,是构建竞争情报文化体系的根本策略。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6

对于竞争法的定义,学者们见仁见智,观点不一。有人认为,竞争法“不是单一性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是指“调整竞争关系的各部门法规范构成的有机统一的国家权力控制体系”。也有人认为,竞争法是指“以商品交换中的竞争关系作为调整对象,以保护竞争为主旨,并以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作为核心内容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毫无疑问,这些概念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将法律等同于“国家权力控制体系”,既不准确,也不符合法律的特征。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不是一种权力。将竞争法的调整对象限定为竞争关系,无法涵盖竞争管理的内容,而竞争管理关系却恰恰是各国竞争法调整的重点。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反映,是对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竞争法的概念必须反映竞争法的本质特征。按照一般理解,竞争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不正当竞争和垄断都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出现的违反公平竞争规则的行为,都会给市场竞争秩序带来危害。竞争法就是要通过查处这些行为,来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活动,创造一个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是竞争法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基本的任务。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给竞争法下定义:竞争法是指为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而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按照传统的以调整对象作为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方式来定义:竞争法是调整市场活动中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管理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竞争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与其他法律相比较,竞争法具有以下特点:

1.适用对象的多样性。竞争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经营者之间所发生的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进行的行为,竞争关系是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的经营者之间基于竞争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竞争法的适用对象,主要是经营者。但同时,竞争法也适用于部分管理机关,因为,经营者之间的竞争行为,是一种自发的行为,需要通过“有形的手”来加以制约,以避免无序的竞争所带来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规定竞争管理机关的权利义务,是竞争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2.调整方法的复杂性。调整方法是特殊法律部门特殊原则的集中体现。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允许任何一方享有凌驾于他方之上的特权,因此,民法的调整方法只能是自愿和平等;行***法是规制行***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其调整方法是当事人的命令与服从。竞争法调整的对象包括了竞争关系和竞争管理关系两个方面,而这两种关系中,前者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后者属于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果用简单的一种方法来调整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显然是不可能的。竞争法既用自愿平等的方法调整着横向的关系,又用命令和服从的方法调整着纵向和竞争管理关系,“竞争性调整正是这种被动性适应和主动性竞争的混合”。

3.法律内容的交叉性。竞争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它决定了竞争法的内容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的***性。然而,竞争关系作为一种经济关系,其涉及面相当广泛,与其它经济关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导致了竞争法在内容上相对***的同时,又形成了与其它法律的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例如,不正当竞争行为典型表现形式之―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既为竞争法所禁止,也为商标法所禁止。又如,竞争法所禁止的虚假广告宣传,它同时也是广告法的重要内容。从世界各国的竞争立法的内容上看,一般都会出现与民法、商标法、专利法、广告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的交叉性。

4.法律责任的综合性。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为竞争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是竞争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而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追究违法竞争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是保护合法的竞争行为,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的有效保证。因此,法律责任是竞争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违反竞争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一种综合性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行为人对因其违法竞争行为造成特定的竞争对手损失时,对特定竞争对手所承担的责任。由于责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这种责任所体现的主要是补偿性。行***责任是国家竞争管理机关对违法竞争法的行为人依法采取的制裁措施,是行为人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责任的标点主要表现为惩罚性。刑事责任是国家审判机关对于严重违反竞争法律制度构成犯罪的行为人给予的刑事制裁措施,是行为人所应承担的一种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

二、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任何法律都调整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法律的调整对象就是指法律规范效力所及的社会关系的范围。竞争法是规制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因此,竞争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关系和竞争管理关系。

竞争关系是平等的竞争主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竞争法所调整的基础性的社会关系,不仅具有广泛性,而且也是竞争管理关系发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竞争关系,就不可能有竞争管理关系。竞争关系包括合法的竞争关系和违法的竞争关系,而都是竞争法的调整内容。有学者指出,市场关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符合竞争机制的;二是侵害竞争机制的。他们认为,“当市场主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时所选择的行为侵害了竞争机制,违反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才是“竞争法的内在价值所否定和禁止”的行为。因此,只有在一个行为同时具备“不当地追求个体利益”和“破坏竞争机制从而违背社会整体利益”这两个特征时,才能认为是竞争法应当规制的行为已经出现。竞争法只调整违法的竞争关系,而不调整合法的关系,合法的竞争行为和竞争关系可由民法、行***法等部门的法律加发调整。如果只从条文的比例看,这种观点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在竞争法中,对垄断和不正当等非法竞争行为的规制的内容确实占有绝对的优势,似乎其调整对象仅限于非法竞争关系。然而,竞争关系中的合法竞争关系与违法竞争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在竞争法中只有文字多寡的不同,而没有主次轻重的区别。竞争法对违法竞争行为的界定以及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实际上也就是规定了对合法竞争行为的认定和保护。当某一竞争行为被认定为符合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不构成垄断或不正当竞争的时候,我们能说它不受竞争法调整吗?

竞争管理关系是国家竞争管理机关在依照职权监督,管理市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即国家竞争管理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竞争是市场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自发,竞争对手之间有着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在竞争中总是处处 从自己的利益考虑来决定竞争行为,幻想通过竞争者自身的行为以克服或消除竞争中出现的扭曲竞争机制的垄断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承担起这项责任,而***府则责无旁贷。因为,在当今社会中,只有***府才具有权威,才有能力把竞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加以调和。与竞争关系不同,竞争管理关系在本质上属于国家行***管理的范畴,其特点是:(1)竞争管理关系必须以具有管理职权的竞争管理机关作为一方当事人,即管理者必须是具有管理职权的管理机关,被管理者只能是市场竞争主体;(2)管理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平等,一方依法享有管理权,另一方则依法承担接受管理的义务,被管理者必须服从于管理者的权威;(3)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参与竞争,而是为了保护公平竞争以及限制或制裁已经发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4)竞争管理关系的发生既不依市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依管理机关的意志为转移。管理机关不履行管理义务,被管理者不依法接受管理,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管理关系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具体表现,而管理机关的管理行为是否适当,不仅会涉及到被管理者的利益和管理者的威信,而且也会对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竞争机制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竞争管理同样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按照市场规律和法律规定进行。

三、竞争法的地位和作用

竞争法是伴随着国家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的干预而形成的法律学科。从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看,竞争法是现代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经济法范畴。

从16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自由竞争是经济活动的主导方式,国家对经济领域基本上采取不干预的自由放任主义的***策,只扮演―个消极的“守夜人”的角色。在自由竞争思潮和自然法思想的影响下,法律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私人自治,即个人享有财产和缔结契约的绝对权利,国家的活动仅限于保障个人的这些权利并充当私人之间纠纷的调解人,而不应干预个人的自由。因此,调整私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民法成了这一时期法律的最重要的部分,民法中的个人权利本位、绝对私有权、契约自由、过错责任等原则以及相应的主要制度,都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自由追逐其个人利益的需要。但在16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了顶点,自由资本主义走向了集中和垄断。垄断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观念发生了动摇,资产阶级开始摈弃“干预越少的***府是越好的***府”的信条,将***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在法律制度上,各国都出现了私法公法化的现象,私权绝对、契约自由等原则得到了限制,社会本位的立法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0世纪的德国,为了准备和应付战争,通过立法干预经济,限制个人的财产权利和契约自由,控制物资和价格,从而也引发了学者对这种法律现象的研究,“经济法”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此后,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形式,逐步得到各国的承认,并成为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弥补市场缺陷,需由***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经济法恰恰适应了这―要求,它既突破了经济是市民的私事、国家不干预的观念,又避免了计划经济中国家无处不在的缺陷。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三大部分,而对竞争者竞争行为的管理,是国家对市场进行管理的重点之一,因此,竞争法是市场管理法的重要内容,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竞争是否应纳入经济法范畴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于不同的观点。他们从对竞争法这一“核心规范”的“规范解剖”角度,对经济法进行新思维,并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提出了经济法的“非***性”观点。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具有民法和行***法的双重立法目的、两类调整对象、两种制裁方式,“考虑主旨调整原则,从整体上将该法归入民法范畴,视其为《民法通则》的具体化并无不当”。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经济法并不是民法规范和行***法规范的简单组合,它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融公法与私法为一体以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手段和调整方法与传统的民法和行***法的单一调整手段和调整方法有着显著的区别。同时,竞争法主要以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的形式来规定竞争主体的各种相关义务,这和民法规范主要以授权性规范的形式规定民事主体的私权利及行***法规范主要规定国家行***机关的权力和义务(职权和职责)显然不同。因此,经济法作为***的法律部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市场经济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竞争法毫无疑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调整竞争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竞争法的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的经济领域和经济活动,它从根本上维护了整个国家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秩序,使竞争机制的作用能得以正常的发挥,并由此带来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正是如此,现代竞争法被一些国家的法学家们称作国家的“经济宪法”或国家经济的“基石”。

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维持合理的市场结构,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市场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竞争制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形式的特点是以垄断性竞争市场为主、垄断市场和自由竞争并存。垄断性市场是指没有竞争或竞争程度很弱的市场。垄断性竞争市场是既包括垄断因素,又包括竞争因素的市场。这类市场的特点是并非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可以进入,而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水平,产品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客观上存在进入市场的壁垒;但是,市场主体之间并不排斥竞争,相反,由于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的原因,相互之间的竞争强度更大,层次更高。自由竞争市场是指不存在进入市场限制、任何市场主体皆可参与竞争的市场。这类市场的大特点是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数量多,竞争激烈。竞争法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国家的产业***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规定反垄断的例外适用,维持一些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行业的垄断状态;对其它部门和行业,则要规定企业兼并和控制的标准,严格控制企业间的协调市场行为和其他限制竞争的策略,防止经济权力的过度集中。正是如此,竞争法的制订和实施,有助于保持整个市场结构的合理性,为所有的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第二,保护和鼓励正当竞争,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竞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竞争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一个没有法律保障、没有秩序规则进行规范的竞争,只能是混乱的、低效的甚至是破坏性的竞争。竞争法正是这样一种法律规范:通过规定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是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为市场主体提供对自己行为性质的价值并为其有效竞争指明方向;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性规定,约束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避免市场竞争中可能出现的无序和混乱;通过对垄断行为的禁止性规定,防止消除竞争现象的出现,保持经济结构的均衡和市场竞争的活力;通过追究垄断和不正当的法律责任,制裁违法行为人,保护其他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和正当竞争,维护社会正常的竞争秩序和经济秩序。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7

[关键词]企业 竞争 合作

企业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对企业来说,竞争与合作都是经营的手段。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竞争与合作是两条交互使用的手段。只讲合作不讲竞争是片面的、错误的;同样,只讲竞争不讲合作也是片面的、错误的。在竞争中求合作,以合作促竞争,企业借助这两个手段能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帮助自己获取更丰富的资源,壮大企业的实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参与竞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有商品生产,有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着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竞争对手的增加,还包括竞争范围的扩大和竞争激烈度的加剧。尤其是来自国外的对手,他们不仅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而且还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优良的技术。因此,企业必须认清形势,确立强烈的竞争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在竞争中求得发展。企业也只有积极参与竞争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和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不断地壮大自己的综合实力,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为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多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充满着矛盾,表现出经济运动的辩证法。因此,必须科学地认识竞争,掌握竞争的艺术和策略,由此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竞争观念。

在一个企业的生命历程中,无论是处于创业时期,还是发展壮大阶段,直至最后的消亡,始终充斥着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企业不仅要和别人竞争,更要和自己竞争,不断地战胜自己。竞争有利于企业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素质――在市场机制中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面对今天的商品大潮,竞争是现实的。企业如果缺乏竞争观念,就难以打开市场,甚至失去生存的空间。而且激烈的竞争使企业的寿命周期相对于过去已经大大缩小,只有能对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灵活反应的企业才能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

二、加强合作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能在经营中取得成功,必须客服小生产的自然经济观念,树立起强烈的合作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作为企业的另一种经济行为,也是多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充满着矛盾,表现出经济运动的辩证法。

企业合作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

首先,合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分工更加细化,客观上要求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等经济活动,要求企业之间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共同的市场中实现双赢或多赢。

其次,合作有助于更加充分地利用企业各自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合作虽然使用的仍然是存量的资源,但是这种经济的合体可以实现单个企业难以完成或者根本无法完成的经营目标,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使资源通过重新组合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各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最后,合作可以避免破坏性竞争。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由于灵活而虚拟的连接,企业谋求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而不仅仅是互不相容的产品竞争。破坏性的竞争往往引起价格战,使企业利润普遍降低,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没有赢家。于是企业就必须学会合作,与交易伙伴或生意伙伴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以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维持利润。企业与外界开展合作,将突破自身技术和资本的限制,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变化的速度加快导致企业在竞争中面临一个迅速变化日难以预测的买方市场。任何一个企业做到在资源和能力上完全自给自足已不可能,而且也不可取。因此,两个或多个企业的合作正变得日益普遍。合作不仅分散了开发技术过程的风险,发挥出合作双方优势的互补性,而且提供了必要的经济规模和市场能力,以致能与占优势的竞争对手抗衡,使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为了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重塑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以紧密的合作和适当的竞争代替过去纯粹对抗性的竞争。另一方面要深刻意识到,只有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才能在事关企业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中作出明智的选择。

首先要认识到竞争与合作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即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清楚地知道,企业间的合作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并且易逝的;竞争则是无条件的,贯穿于企业生存、发展直至消亡的整个过程当中。

竞争与合作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竞争离不开合作。其一,竞争蕴含合作。竞争实际上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不同企业的同类活动相对集中起来形成横向对比,在动态的活动过程中加以较量、对抗,最后实现优胜劣败。这就蕴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如果没有不同企业共同参与,即无合作,就无竞相争夺可言,***企业的单独活动就无法形成竞争。其二,竞争要求合作。竞争是不同企业对共求目标的角逐、争夺,也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取与予”的交换活动,若要达成交换协议,就要求取、予各方共同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程序,即彼此合作,否则交换难以成功,竞争无法开展,更难认定竞争结果。其三,竞争以合作为基础。每个企业的对外竞争都是建立在内部合作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内部的团结合作,任何企业都难以在竞争中取胜。

另一方面,合作也离不开竞争。第一,合作以竞争为前提。优胜劣败的竞争结果不能满足不同企业的共同利益,在此前提下,以共享利益或各自得利为结果的合作才有必要产生。第二,合作要求(蕴含)竞争。合作中要求不同企业都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力量,获得最好的效果和利益,这样才能促成合作目标的实现。合作机会的多少与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不同企业竞争力的大小。第三,合作以竞争为动力。竞争能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企业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活动,从而能够

打破旧的、已经过时的合作格局,促进新的、更高程度合作格局的形成,从而推动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发展。总之,竞争与合作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竞争存在于合作之中,合作以竞争为前提。没有合作的竞争是软弱无力的或是破坏性的;而没有竞争激烈的合作,是没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我们不能重竞争而轻合作,也不能重合作而排斥竞争。

其次要在实践中讲求竞争与合作的策略和方法。竞争是企业为了实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争胜的活动,是对共同期望的有限资源的争夺过程。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优胜劣汰。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不讲原则和方法,不讲策略和手段去参与竞争。本文认为,竞争应当注意以下几项原则:第一,不为天下先的原则,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不要轻易挑起竞争,但是也绝不可回避别的企业的挑战而不予还击;第二,胜利的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但绝不可进行没有计划、没有准备、没有把握的竞争。不要多头出击,四面树敌,应选择一个最有把握的目标首先取得竞争的胜利;第三,适可而止的原则,在一个时期把竞争对手打退之后,在它们没有挑起新的竞争之前,应该适可而止,绝不可无止境地和别的企业竞争下去,更不要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坚持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竞争,企业就能在现实中迅速成长起来,积蓄力量,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胜出就必须学会在规则的基础上参与竞争,必须学会在规则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因此,企业必须通晓具体环境中的法律条文、合同条款以及商业惯例、市场操作等。企业间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就是建立在相关的法律、规则和商业道德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是无效,甚至是非法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已普遍化、公开化、合法化、多样化。由于市场机制的运作、价值规律的作用,竞争变成“商品生产者的基本交往形式”并且已深入到各个领域。竞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途径,竞争力是社会上最一般、最公正的通行证。竞争中的成败往往意味着企业活动的价值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因而竞争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和加剧。同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合作,扩大更广阔的合作范围。没有合作的竞争,则各方利益最终也难以保证。竞争中的合作可以保证获得更大的利益,越激烈的竞争则要求更高层次的合作形式,越善于合作则竞争力越强。各企业间的横向联合、规模经营、跨国公司联手等等,都是竞争促使合作的直接表现。合作的实践精神应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企业只有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元:企业竞争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复杂化、动态性、快速多变性及竞争对手间的战略互动性、竞争内容的全方位性等特点都迅速地呈现在参与竞争的企业面前。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常态表现为超竞争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单独地控制所有的信息、资源和价值增值环节;同时,传统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的空间越来越小,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协作、流程改进等难以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之间必须通过发展良好的组织间关系,充分利用组织间的网络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开拓出一片新的价值增长空间。因此,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企业战略形式,竞合战略就成为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竞争战略调适的理性选择。

一、竞合战略的含义与本质

竞合战略泛指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或战略价值的战略。竞合战略就是竞争中求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实现共存共荣,一起发展,这是企业竞争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竞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耶鲁管理学院拜瑞·j·内勒巴夫(barty j.nalebufr)和哈佛商学院亚当·m·布兰登勃格(adam m.brandenburger)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竞合战略》一书中提出的。他们认为:“创造价值是一个合作过程,而攫取价值自然要通过竞争,这一过程不能孤***奋战,必须要相互依靠,企业就是要与顾客、供应商、雇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两位学者首次将coop-eration和competition组合成为co-oporation,其意是:竞争中求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竞合的战略模式,表现为竞争主体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是伙伴又是对手,彼此之间在创造共同价值中合作,在分配价值时竞争。即不是“你死我活、你输我赢”的残酷竞争,而是“你活我也活”、“你赢我也赢”,共同将利益蛋糕做得更大,使双方都受益的共赢式竞争。因此,竞合战略是博弈论所追求的均衡状态—全新的互惠互利型合作竞争,属变和博弈竞争。企业之间存在着把市场共同做大的可能,存在着共享利益的愿望,从而推动竞争达到更高的境界与阶段。

二、竞合战略具有其他竞争战略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第一,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规模经济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主要指单个企业生产或生产单一品种的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降低了单位产品生产或经营成本而带来的经济性;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指企业通过生产链或价值链的向外部延伸,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而促进资源协同、生产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经济性。随着内部价值空间急剧减少和资源成本不断攀升,单纯依靠企业内部力量已经难以获得持续规模经济优势,而通过企业间合作无须增加设备和组织的扩张成本,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形成协同优势,实现生产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在合作中企业也不断地发展创新,不断地采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降低了长期平均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基础上的效益递增。

第二,降低交易成本。随着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很多企业都把成本削减作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就目前企业的实践来看,不少企业选择了压低上游供应商的采购价格,选择低成本的供应商,认为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可以达到很大的成本削减。在日益重视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今天,企业通过相关契约,建立起稳定的交易关系,降低了因市场的不确定和频繁交易而导致的较高交易费用。合作企业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缓解了信息不完全的问题,也有助于降低内部管理成本,提高组织效率。

第二三,产生协同效应。竞合扩大了企业的资源边界,可以充分利用对方的异质性资源,提高本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双方资源和能力的互补,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第四,形成创新氛围。知识基础观强调知识是组织的基础性资源,发展组织间关系能将拥有不同知识的组织整合起来,从组织间关系中获取互补性知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知识来促进企业核心能力。一方面,竞合使企业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如组建项目团队、合作研发等途径,有效地发挥学习效应和经验曲线效应,各方都贡献出独特的知识与经验,从而促进了技术扩散和知识扩散,增加合作企业间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量,也增加了社会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竞合合作产生新交叉知识、专业能力和研发出新的产品,推动创新氛围的形成和创新成果的产出。这种新的产出不但避免了合作方之间在产品、技术领域的竞争,还打开了新的市场。

三、竞合战略的参与主体

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年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间的这种价值链关系,对应于波特的价值链定义,在产业链中、在企业竞争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称为产业价值链。

一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价值链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提供商、制造商、销售商、客户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商价值链的整合,各个环节都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生产及流通的过程中,上游产业环节和下游产业环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形成一个价值递增的网络结构。通过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减少因对抗性竞争所产生的资源浪费,使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合理化,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整条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能力,使社会财富增加。因此,产业价值链上任何环节的企业都可能存在着与上下游企

转贴于

业、同行业竞争者和互补品提供者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所谓产业集群,在空间上表现为在特定地理区域中,彼此位置相对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包括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企业及包括***府等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在社会价值流动上表现为,多个产业价值链之间相互交织的多层次网络结构。由于产业集群内存在大量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以及相关辅助企业,使集群内企业的关系呈现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群内存在社会分工,通力合作,利用群内的知识、信息、品牌、渠道等资源进行优势互补,获得协同效应,同时企业如果想在集群内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创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相互之间形成的多重、多样的稳定关系,就为企业竞合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移动通讯产业价值网中,中国移动作为产业中的首大运营商,与设备供应商和移动用户分别构成上下游关系,产业中的互补者为软件制造商和网站内容供应商,它的直接竞争者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下面根据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实际,列举说明以中国移动为中心的竞合战略的其他参与者情况。

第一,用户。对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始于冯·希泊尔的领先用户。领先用户能在市场的大量需求之前几个月或几年就觉察到这种需求,而通过需求的满足能为他获取巨额收益。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企业众多,作为领先用户,他们对移动通讯具有强烈的超前的形式各异的需求。中国移动浙江省分公司通过与交通、电力、海关、医疗、警察、企业等的密切接触,率先了解用户需求,为这些集团量身定制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断取得服务创新。2007年上海移动通过与小学、幼儿园合作,建立了“家校互通”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发送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双方互动,极受家长欢迎。

第二,设备、软件、内容供应商。2002年3月,中国移动通过与诺基亚(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彩信项目设备供应商)和腾讯、搜狐、网易、新浪等内容供应商的合作,开发了彩信业务,为客户提供了***文并茂的声色大餐。同年,与北邮东信设备有限公司(设备供应商)及腾讯、百度、搜狐、网易等相关内容提供商进行合作开发彩铃业务。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和浙江***、浙报集团共同打造、创新推出的“浙江手机报”彩信业务,是国内第一个用手机彩信方式实现真正的手机报纸。各省区市移动公司通过与软件生产商联手推出“手机炒股”业务,在券商和股民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飞信业务、手机订票、彩信博客、驾驶宝等新个人业务创造出来的大蛋糕促成了移动与各领域合作商之间形成竞合的分利模式。

第三,竞争对手。基于合作共赢的目的,在第三代移动通讯的中国标准(td-scdma)的制订和技术研发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三家公司与国内设备制造商组成了技术联盟,各方共同投入研发资金和研发技术人员,共享研发成果。至2007年为止,中国移动在10个城市的td网络建设已初具成效,10月份在深圳高交会上向参观者展示td-scdma终端在td和gsm网间自由转换,还推出了一系列td-scdma新业务。

在产业集群中,除了企业外,还存在大量其他类型的组织机构,如***府、行业协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这些机构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竞合”的对象,并非“企业”莫属,可以拓展至***府、行业协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社会资源。***府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利用自身特殊职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审批制度等方面为集群提供优惠,引导企业加强合作,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环保等公共利益的实现。就行业协会等中介性组织来说,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成员企业的增多,对交易效率的要求使得行业协会的作用日益增强。它可以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一个专业化的服务平台,使得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更加顺畅。同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对集群内部的企业进行有效监督,规范成员的行为,避免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再如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结成的“产学研联盟”。一般而言,作为社会不同的角色,产学研之间并不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但也不绝对排除在科技成果应用领域的潜在替代性的“竞争关系”外。类似产学研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可能更为有效。

综上所述,竞合战略的参与主体就是产业价值链或产业集群中相关联的企业,以及如***府、行业协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社会资源。

四、竞合战略的实施条件

第一,交易成本和组织间协调成本的差异,决定了竞合战略中竞争与合作的程度。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企业间的协调成本较低,则经济活动应该在企业内部进行,合作的水平应适当增加。反之,若市场的交易成本足够低,经济活动就应该通过市场竞争来完成,竞合的天平应该向竞争方向倾斜。

第二,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影响竞争与合作的程度。如果企业所处的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那么产业具有足够的市场潜力,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有可能把蛋糕做大,这时竞合战略就应该以合作为主;如果产业处于成熟期,竞争对手之间的产品特性和技术水平日益趋同,企业只能通过不断的竞争来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

第三,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程度所引起的产品差异性越大,越有可能出现合作。越同质化的市场,越可能趋向于高度竞争。在众多的行业中,it服务业可能最具差异化竞争特点,而它也的确表现出非常具有同业合作精神。例如,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方面,microsoft与apple是竞争对手,但是双方却在2005年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microsoft为apple电脑提供office套装软件。microsoft与apple两家企业产品具有显著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合作,microsoft扩展了利润来源,apple则避免了顾客的大量流失。

第四,产业技术变化速度越快、越具有不确定性,同业合作的可能越大。技术突破和***最可能改变一个产业的生态环境,当生态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大家可能一块儿遭到淘汰。同业竞争者可能会联合起来一道回避风险。

第五,行业内商业知识和经营知识的隐性程度越高,越可能出现合作。知识的隐性程度与行业创新的复杂程度有关。比如,制药行业就是一个高度创新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同类企业进行研发合作是非常普遍的。

第六,外来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越大,越有可能出现合作。例如,近年来持续的铁矿石谈判之争,面对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对行业利润不断挤榨,国内钢铁企业生存日益艰难,只有进行广泛的合作才能使国内的钢铁企业从中获益。

除此以外,产业结构特征和价值链整合压力等,都会对竞合战略中合作和

转贴于

竞争力度的相对高低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企业针对具体问题加以具体分析。

五、我国企业要重视竞合战略的实践运用

第一,企业要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经济上的最高境界是合作与共享,即合作第一。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永恒的,但竞争并不一定意味着你死我活的直接对抗。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充分认识竞合战略的优越性,树立竞合的理念。

第二,企业必须在产业价值链或产业集群中与竞合伙伴寻求共同利益和目标,建立起持久、有效的竞合关系,实现资源或能力的互补,提高企业效益。同时,使资源向优势集中,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业绩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第三,组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本质上是企业间通过合作共同创造新价值的竞争性合作联合体。它具有边界模糊、关系松散、机动灵活和运作高效的特征。据统计,仅ibm公司就与美国和海外的各类公司缔结了400多个战略联盟。通过战略联盟来降低交易费用、分散研发风险、避免过度竞争、形成资源互补、共同做大蛋糕,最终实现双赢或多赢。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9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企业竞争力;利益相关者;结构方程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前沿课题研究重点项目(72150006)

作者简介:曾江洪(1968-),男,湖南茶陵人,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公司治理、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研究;何苹(1988-),女,广西桂林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司治理、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研究;雷黎涛(1984-),男,陕西西安人,现供职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研究。

中***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4-0110-06收稿日期:2013-05-09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发起社会责任运动,提出企业应对其利益相关者负责,定期对外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企业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事实上,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杨振国,2011)。许多研究都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以及企业价值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杨蓉 等,2008)。

学者们对社会资本、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问题进行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研究大多是较为简单的定性分析,且多从社会关系网络和财务绩效的角度进行论述,没有将三者整合纳入同一个模型进行分析,也没有从更广义的企业社会资本和竞争力的角度去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企业的现状,沿着“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企业竞争力”这一逻辑思路,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内部关系,论述和验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模型

本文重点研究社会资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资本和竞争力有正向影响作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企业可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本,并不断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组织层次上实现公司绩效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1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研究假设

1.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各种资源的整合共同构成了一个组织。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才能获得发展。一般来说,资源都具有路径依赖性以及累积性,尤其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所需的资源,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并且需要企业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互动。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吸引优秀、高素质的求职者,而这正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之一(Greening et al,2000)。实际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一种社会投资,这种投资可以增强企业从外界获取资源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Porter et al,2002)。基于此,提出假设:

H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H1a1~H1g1: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对客户的社会责任、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对***府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等对其经济竞争力分别有正向影响。

H1a2~H1g2: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对客户的社会责任、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对***府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等对其技术竞争力分别有正向影响。

H1a3~H1g3: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对客户的社会责任、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对***府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等对其管理竞争力分别有正向影响。

***1理论分析框架

2.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

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商业关系网络有重要影响。它一方面有助于企业获取知识、声誉,另一方面又能增强企业间信任,促进合作(Porter et al,2006)。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其社会资本,进而获得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企业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可以获取社会资本,而获取的社会资本又可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企业则倾向于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形成良好的互动(石***伟 等,2007)。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训环境等,履行其内部社会责任,获得员工的信任,可累积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企业对消费者、***府、社区环境、生态环境等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其外部社会责任,可积累丰富的外部社会资本。由此,提出假设:

H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获取横向社会资本。

H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获取纵向社会资本。

H2a~H2g: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对客户的社会责任、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对***府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等对其横向社会资本分别有正向影响。

H3a~H3g: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对客户的社会责任、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对***府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等对其纵向社会资本分别有正向影响。

3.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Lin (1999)认为社会资本以及个人获取社会资本所采取的行动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Nahapiet等(1998)认为企业可通过打通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企业社会资本,再借助社会资本获取信息等其他资源,形成信息优势,降低信息成本。社会资本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够给主体带来便利的“结构性资源”(Coleman,1990)。社会资本具有为企业收集社会责任信息并将之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天然优势。随着社会资本的增加,企业逐渐增强从外界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能够提高自身整合与创造资源的能力,进而形成企业竞争力,找到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由此,提出假设:

H2x:横向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力有正向作用。

H3x:纵向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力有正向作用。

H2x1~H2x3:横向社会资本对经济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管理竞争力等分别有正向影响。

H3x1~H3x3:纵向社会资本对经济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管理竞争力等分别有正向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长株潭地区中小企业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我们主要通过电子邮件、MBA课堂现场发放或委托联系人发放等形式,向该地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35份,其中有效问卷524份,占总问卷的80.62%。

(二)变量定义和测量

1.企业社会责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Hopkins(2005)明确提出了社会责任概念,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层次结构划分,研究了其测评问题。杨蓉等(200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对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等)、雇员、***府、社会以及公众、环境等所承担的责任。朱金凤等(2009)将企业社会责任对象分为***府、员工、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环境、社会公益事业等7个维度,但在实证过程中由于财务报告披露情况的限制,作者并未对消费者、环境维度进行量化。

本文从企业对员工、投资者、债权人、客户、***府、合作伙伴、社区等7个方面、运用25个指标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测量。

2.企业社会资本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及构成的认识还缺乏统一性,对其测量维度的选择也表现出多样性。周小虎(2005)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市场网络、内组织网络、外部环境网络和企业家的个人网络。边燕杰等(2000)将企业在经济领域的联系分为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并以企业法人代表的这3种联系来衡量企业社会资本。石***伟等(2007)从企业与***府的关系、组织社会网络资本和组织的特有关系资本等3个方面来测量企业社会资本。邹国庆等(2008)着重分析了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从社会关系的纵向、横向、时间以及企业家认知等4个维度来对企业家社会资本进行测量。也有学者从纵向、横向和关系社会资本3个维度来测量企业社会资本(谈蓉 等,2009;陈劲,2001;张方华 等,2004)。

本文从横向关系、纵向关系两个方面、运用9个具体指标对企业的社会资本进行测量。横向关系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其他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府部门、中介机构等之间的关系;纵向关系是指企业与客户、供应商、投资者、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

3.企业竞争力

目前,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评价问题已有较多研究,也形成了不同的测评指标和测评体系(陈一鸣,2011;孙慧 等,2011)。金碚(2005)主编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将测量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分为分析指标与测评指标两类。分析指标反映影响或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测评指标反映竞争的结果或最终表现。石***伟等(2009)采用经济绩效与组织声誉两类指标来测量企业的竞争优势。

本文从经济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管理竞争力3个方面、运用15个具体指标对企业竞争力进行测量。

(三)模型设计

本文提出待检验的若干假设主要反映了四类关系:(1)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的直接关系;(2)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的直接关系;(3)企业社会资本与竞争力的直接关系;(4)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竞争力三者的整体关系。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力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竞争力具有正向直接影响;其次,社会责任通过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力产生正向间接影响。

三、实证结果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从量表的构思层次化入手,计算每个变量的题项的总体相关系数(CITC)、Cronbach alpha系数,根据其内部结构的一致性程度,对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此外,本文还对模型中各维度社会责任、横向社会资本、纵向社会资本及企业竞争力变量依次进行因子分析,以判断同一变量的不同测度项是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被测变量的特性,从而通过效度检验。

1.信度分析

本文中变量的测量共包括49个问项①。通过分析,所有测量项目CITC值均高于0.5,且所有测量项目都不符合删除标准,因此全部保留下来。

2.效度分析

通过分析,所有测量项目的标准载荷系数均在0.01水平上显著(P

(二)初步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竞争力关系的概念模型,本研究构建了初始结构方程模型②。

本研究对模型中设定的41条初始影响路径进行验证。与各假设相对应的路径系数进行完全标准化后,其值均为正值,说明路径方向与本文预期假设一致。其中,数据样本的假设H1c1、H1g1、H1d2、H1g2、H1c3和H3x2没有通过检验,其余假设所对应的路径系数都在0.0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大于0。表1初始结构方程拟合指数结果表

拟合指数χ2/dfGFIAGFIRMSEASRMRNFIIFICFI实际值1.8570.8540.9210.0670.0750.7520.6470.657要求值0.9>0.90.9>0.9

从表1可看出,在初始模型中虽然大部分假设都得到了满足,但是拟合指数效果不理想,其中有5个拟合指数不满足要求,尤其是NFI、IFI、CFI这几个拟合指数,与要求差距较大,因而有必要对模型进行改进。

(三)模型拟合与修正

从初始模型拟合结果可以看出,纵向社会资本到技术竞争力、对客户的社会责任到技术竞争力、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到经济竞争力、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到管理竞争力、对社区的社会责任到经济竞争力以及对社区的社会责任到技术竞争力等6条路径的P值不显著,且C.R.值明显低于1%,因而考虑将这6条路径依次从初始模型中删除。修正后的模型拟合情况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2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拟合指数结果表

拟合指数χ2/dfGFIAGFIRMSEASRMRNFIIFICFI实际值1.8570.9540.9210.0430.0750.9570.9650.958要求值0.9>0.90.9>0.9表3修正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

假设路径非标

准化标准

误差完全

标准化P值是否

支持假设H1a1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经济竞争力0.0490.0180.0850.007支持H1b1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经济竞争力0.0930.0210.148***支持H1d1对客户的社会责任经济竞争力0.0220.0170.041***支持H1e1对***府的社会责任经济竞争力0.3200.0210.631***支持H1f1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经济竞争力0.0050.0170.009***支持H1a2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技术竞争力0.1860.0200.315***支持H1b2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技术竞争力0.1330.0180.206***支持H1c2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技术竞争力0.0460.0160.0740.003支持H1e2对***府的社会责任技术竞争力0.3140.0180.602***支持H1f2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技术竞争力0.0510.0150.093***支持H1a3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管理竞争力0.3650.0260.590***支持H1b3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管理竞争力0.1020.0300.150***支持H1d3对客户的社会责任管理竞争力0.1260.0200.213***支持H1e3对***府的社会责任管理竞争力0.0540.0190.0990.003支持H1f3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管理竞争力0.0630.0180.110***支持H1g3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管理竞争力0.0680.0210.1060.002支持H2a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横向社会资本0.2970.0190.542***支持H2b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横向社会资本0.0950.0150.159***支持H2c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横向社会资本0.0580.0140.101***支持H2d对客户的社会责任横向社会资本0.2500.0160.479***支持H2e对***府的社会责任横向社会资本0.1610.0130.333***支持H2f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横向社会资本0.1160.0130.228***支持H2g对社区的社会责任横向社会资本0.2520.0160.482***支持H3a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纵向社会资本0.1960.0190.361***支持H3b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纵向社会资本0.2510.0220.423***支持H3c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纵向社会资本0.0500.0180.0880.006支持H3d对客户的社会责任纵向社会资本0.1950.0180.376***支持H3e对***府的社会责任纵向社会资本0.0120.0150.025***支持H3f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纵向社会资本0.2150.0180.427***支持H3g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纵向社会资本0.1950.0180.377***支持H2x1横向社会资本经济竞争力0.4500.430支持H2x2横向社会资本技术竞争力0.4220.0440.392***支持H2x3横向社会资本管理竞争力0.3030.0780.268***支持H3x1纵向社会资本经济竞争力0.1250.0540.1190.020支持H3x3纵向社会资本管理竞争力0.1830.0750.1600.016支持

从表2和表3可看出,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中各拟合指标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经过修正的结构模型CFI、TLI、RMSEA等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要求,说明模型拟合情况很好,变量之间的路径都是显著的。

(四)效应分解与结论分析

1.效应分解

表4给出了各潜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从总效应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7个方面都对企业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其中间接效应作用明显,这说明在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中,社会资本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通过效应分解,再一次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2.结果分析

假设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直接对企业竞争力产生正向影响,且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获得社会资本,进而通过社会资本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地对企业竞争力产生正向影响。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基本一致,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直接提升其竞争力。但本文初始的41项假设中有35项通过验证,6项未通过验证。这可能是由于假设关系不存在或不稳定,也可能是由于研究局限及研究方法不同所致。

表4模型的效应分解结果表

经济竞争力直接

效应间接

效应总

效应技术竞争力直接

效应间接

效应总

效应管理竞争力直接

效应间接

效应总

效应对员工的社会责任0.0850.2760.3610.3150.2120.5270.590.2030.793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0.1480.1190.2670.2060.0620.2680.150.110.26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00.0540.0540.0740.040.11400.0410.041对客户的社会责任0.0410.2510.29200.1880.1880.2130.1890.402对***府的社会责任0.6310.1460.7770.6020.1310.7330.0990.0930.192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0.0090.1490.1580.0930.0890.1820.110.1290.239对社区的社会责任00.2520.25200.1890.1890.1060.190.296

四、结论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对社会责任、社会资本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内部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力的正向作用效果

社会影响假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企业的业绩越好。企业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会提高其经营效率,从而促进其成长。实证检验显示,企业可以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以提升竞争力。

2.企业社会资本对竞争力的正向作用效果

企业能够利用社会资本获取各种资源,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从而促使自身动态地与外部环境相匹配,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社会资本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传播技术知识、为企业提供获取稀缺资源的社会关系等来提高其绩效,提升其竞争力。

3.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影响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竞争力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获得嵌入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而这些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绩效,提升竞争力。

①如需变量测量量表,可与作者联系。

②如需初始及修正后的结构模型***,可与作者联系。

参考文献:

边燕杰,丘海雄.2000.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87-99.

陈劲.2001.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诠释[J].科学学研究(3):102-107.

陈一鸣.2011.基于供应链知识共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10):121-125.

金碚.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No.3(2005)[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石***伟,胡立君,付海艳.2007.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82-93.

石***伟,胡立君,付海艳.2009.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组织竞争优势:一个战略互动视角――基于中国转型期经验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1):87-98.

孙慧,孙晓鹏,范志清.2011.我国沪市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3):102-106.

谈蓉,谈毅.2009.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电子通讯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技术经济(1):11-18.

杨蓉,杨宇.2008.企业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5):90-96.

杨振国.2011.基于企业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J].企业经济(7):146-148.

张方华,林仁方.2004.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合作[J].科研管理(2):32-36.

周小虎.2005.企业理论的社会资本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3):84-91.

朱金凤,杨鹏鹏.2009.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7): 135-137.

邹国庆,高向飞.2008.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测量及其功效――基于中国房地产开发和经营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97-104.

COLEMAN J S.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ING D W, TURBAN D B.2000.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ttracting a quality workforce[J].Business Society, 39(3):254-280.

HOPKINS M. 2005. Measure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6(3/4):213-231.

LIN Nan. 1999.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J].Connections, 22(1):28-51.

NAHAPIET J,GHOSHAL S.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242-266.

PORTER M E, KRAMER M R.2002.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12):56-68.

PORTER M E, KRAMER M R. 2006. Strategy and society: 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4(12):78-92.

(编校:沈育)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cial Capital and Competitiveness

――Evidence from Enterprises of Changzhutan area in China

ZENG Jianghong, HE Ping, LEI Litao

(Business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篇10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国际竞争,我们需要转到一个新的角度,即国际产业竞争的角度。

国际产业竞争这个概念并不令人陌生,许多论著中都有意无意地涉及到,可见这个客观存在是容易被看到的。可是作为范畴加以准确界定与系统分析,这项工作却还未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又是一个新概念。

如何认识国际产业竞争这一新概念?首先,它是国际竞争的三个层次之一。这三个层次是:企业的国际竞争、产业的国际竞争、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企业竞争、产业竞争、国家竞争)。一般来说,谈论最普遍的商品的国际竞争,大多是指企业的国际竞争,是企业围绕着商品的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而展开的市场竞争。企业为增强自己竞争力而作出的种种努力,能较快地在市场上见分晓。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要从国家的综合实力来分析,这个层次的竞争最终必然会在市场上大量表现出来,但是,从增强竞争力的努力付诸实践到市场上节节胜利,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过程,有的努力甚至要在很长的时期才能表现在市场上。产业的国际竞争则是另一个层次。对产业国际竞争,直观地可以定义为各国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分别在一个个产业领域所开展的国际竞争。它的内含应这样展开:

1,产业竞争是多环节的竞争,是由这些环节的国际竞争的综合:①产品的出口;②物资的进口;③劳务的输出;④劳务的输入;⑤技术的引进;⑥技术的转让;⑦资本的输入;⑧资本的输入。等等。因此,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就体现在对外经贸的各个领域:①商品贸易的竞争,②劳务交易的竞争,③技术转让的竞争,④引进直接投资的竞争,⑤跨国经营的竞争。

产业竞争不仅包括围绕商品竞争所发生的商品经营,还包括商品竞争不曾涉及的资本经营。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企业不仅力***从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中得到资本积累的财力,还力***从资本有效运营的扩张中得到占领更多市场的机会。

2,产业竞争是双向的竞争,包括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在内的双向交易的竞争。在某个产业内,能够出口商品、输出劳务、出口技术、境外投资,是有竞争力的表现;而能够通过进口物资、技术、输入劳务、引进国外资本,来提高本国这一产业的水平,也是有竞争力的表现。在双向交易当中,带来经济资源的双向流动,一是为优势生产要素扩张,二是为短缺资源弥补,从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3,产业竞争是综合性的竞争,所谓综合,这里指的是从产业的整体上对其中各个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总体效果而言。一国某一产业的竞争力,是一国该产业范围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综合起来形成的,但一国某一产业的竞争力并不就是一国该产业范围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的简单迭加。这不仅是企业迭加的外延不等于产业的外延(一个企业并不只在一个产业范围内,特别是多种经营的大企业),更重要的是,从许多的个别竞争力转化为一个综合的竞争力,是复杂的“力的合成”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好各企业的关系。如果本国该产业范围内各企业之间是无序竞争、没有协调与合作、内耗强,该产业的“力的合成”效果就不佳;反之,如果本国该产业范围内各企业之间能做到有序竞争、相互模仿、技术交流、分工协作,以及在对付国外竞争者时有所协调,该产业的“力的合成”效果就会好得多。

4,产业竞争是选择性竞争。一国在一个产业范围内,不可能也不必要使所有商品、劳务、技术都是竞争力最强的,而是选择能够发挥本国固有优势,并尽量在发展前景最优的方面来提高竞争力。孤立进行商品竞争,就看不到这些商品在产业中的地位。产业竞争可以放弃某些商品的竞争力,争取另一些商品竞争力,后者在产业系列产品中含有尖端技术。

5,产业竞争与国家竞争一样,是国际性概念。也就是说,在三个竞争层次中,只有企业竞争,才有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而产业竞争与国家竞争,是只有国际竞争,没有国内竞争。经济学当中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与本文的“产业竞争”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说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各部门的利润率有高有低,对资本产生不同的吸引力,这是对投资场所而发生的竞争。产业竞争则是不同国家在同一个产业领域中,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的该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因此,“产业竞争”概念是研究一国参与国际竞争问题时不可忽略的理论工具。

二,产业竞争概念的意义

认识产业竞争,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有重大意义。如果说,深刻体会企业竞争,增强了我们的开放意识,认识国家竞争,引导我们从国家经济与科技的综合实力的高度来看待国际竞争,那么,认识产业竞争,则有利于我们直接瞄准对外开放的重大目标――推动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来系统地安排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策略。

在产业竞争的观念指导下,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需要增强对多种外向型经营方式的选择与转换。根据国际市场的情况,根据自己的优劣势,大胆有效地通过进口物资、引进技术、接收加工业务、补偿贸易、租赁贸易、引进直接投资,来利用国际性经济资源;通过商品出口±技术授权、生产环节扩散、跨国经营,来占领国际市场。我国许多产业都要解决生产能力过剩与某些能力欠缺并存的局面。

在产业竞争的观念指导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就不再仅仅以能否出口或平衡进口为经营目的,而是以有选择地占领国外市场与让出市场为经营目的。一个产业,仅有效满足国内需求为下乘;能大量有效出口也为中乘;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有利地进行产业内贸易才是上乘。所谓有利,不是由于技术水平低下而进行产业内贸易(如只能出口技术含量低、质量档次低的产品,同时不得不进口出口技术含量高、质量档次高的产品。),而是在占领高技术含量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发挥比较利益原则。

在产业竞争的观念指导下,我国经济领域应当把产业内的企业关系协调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按照产业经济的客观要求,疏理产业内大中小各类企业的数量分布、经济联系,形成正确的生产集中度与专业化程度,使众多的企业形成合力而不是产生内耗。

三,国际竞争中的产业竞争力

从三个层次的国际竞争中,可以体现多种竞争力,相互之间有其区别与联系。

从产业竞争的局部来看,首先是国际产品竞争,国际产品竞争依靠进入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所以产品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局部,产品竞争力是以某一商品的品质优良与成本、价格低廉为基础而产生的竞争力。

国际企业竞争依靠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包括了基础竞争力和直接竞争力。前者以正确的投资方向、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优良的生产条件、雄厚的资金实力、有效的企业管理等构成因素体现的;后者以营销技能、科技开发的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来体现的。{注①}

国家竞争依靠国家竞争力,这是一国综合实力的总和,包括经济、科技、外交、***治、***事等方面的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它的内含较之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都更为复杂。简单地说,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内各个企业形成的合力;是该产业内企业对于多种外向型经营方式进行选择与转换、从而有效地利用本国经济资源于国际市场、有效地从国际市场利用外部经济资源的能力;是体现本国骨干企业对该产业发展前沿的市场、技术和其他经济资源的掌握能力。

产业竞争力与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可以简要分析如下。(国家竞争力明显与这些概念有区别,可以从略。)

1,产品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任何竞争力最终都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通过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来衡量和检验。但是,产品的竞争力毕竟是孤立的,产业竞争力则是在一组产品中,具有尖端科技水平与发展前景的那些产品市场占有份额高,即使某些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低,也仍然代表着高水平的产业竞争力。虽然各国产业当中,由于比较优势不同,不同档次的产品所达到的市场占有份额也不同,但是比较优势本身就是代表不同的发展水平的。

2,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企业作为运作于市场竞争中的具体单元,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载体。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于其产品的竞争力,而它的形成则与生产要素、各种软性作用力(如整体动力、凝聚力、更新力……)、规模、外部关系的影响、机遇等密切相关。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产业的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在集中度很高的产业,几家大企业的竞争力就能代表该产业的竞争力。在集中度不高的产业,其竞争力是由产业中各企业所形成的综合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并不是各企业竞争力的简单加总,它往往与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为密切。此外,许多企业实行跨行业经营的方针,产业竞争力就不能由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加总而成。

四,国际竞争中产业竞争力的内含

从产业竞争力本身的内含来分析,我们需要认识这三个方面:

1,产业竞争力体现在本国该产业内各个企业形成最合理的经济关系。不同的产业要求有不同的市场状态,有的以比较完全的竞争为好,有的以垄断竞争为好,有的以寡头竞争为好。不同的市场状态与各企业的不同经济关系相匹配,一个行业内大中小各类企业形成什么样的数量分布、相互之间建立什么样的联系,都有客观的经济要求。不同行业都要求企业生产有合理的专业化程度与生产集中度。符合上述客观要求,就会使众多的企业形成合力而不是产生内耗。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产业内各个企业的合力,但这个合力绝对不是靠加法来得到的。实际上产业竞争力更多的是各个企业的关系协调力。在产业竞争力中包含有两方面关系:一方面,企业本身是一个个***的经济实体,企业与企业之间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相互之间还可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他们并不是一个“一致对外”,共同铸造竞争力的联合阵线。只有在企业能够意识到共同利益,为了合理的竞争秩序或者对付国外竞争者时,才产生联合。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相互模仿、技术交流、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关系,以及在对付国外竞争者时的协调行动,都是推动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努力。综合这两方面来看,对于一个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既不完全是自己的事,又不是与己无关的事。而对于大企业,特别是对本部门、本行业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提高本国在该领域的产业竞争力,与企业集团自身的发展更为密切相关,对此下功夫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2,产业竞争力体现在该产业内企业对于多种外向型经营方式的选择与转换的能力。

外向型经营方式的全面考虑分为“输出”与“输入”两个方向。人们对体现竞争力的方向一般关注得多的是“输出”这个方向,包括:商品出口、技术授权、生产环节扩散、跨国经营。其实,在“输入”这个方向也能体现竞争力,它包括:进口物资、引进技术、接收加工业务、补偿贸易、租赁贸易、引进直接投资等。

“输出”的选择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一国某一产业内各个企业分别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国际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市场上,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①或是能够运用强大的营销力量保持商品出口;②或是由于出口代价过高选择技术授权,从接受技术的其他国家企业那里取得商品盈利的分成;③保持出口商品的生产,但将那些自己已无优势的生产环节扩散到别国的企业中去;④或是就在其他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移生产基地而保持所有权。有这些选择与转换的能力,就能体现在该产业中的竞争力。

“输入”的选择是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产业竞争力间接地体现在有效利用国际性经济资源的能力上。一国某产业不是封闭式发展,而是凭借自己的资金、信息和经营能力,选择外界资源的输入。或进口性能更好、价格更廉的设备、原材料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或购进别国的先进适用技术以消化、吸收以至推进创新,或利用自己的生产能力接收委托加工,或通过补偿贸易、合作开发、融资租赁等方式发展生产,或招商引资与国外资本共同走向新的市场。可以说,一国某产业越是有发展前景与发展能力,越是可以通过扩大与外界的合作来发展,越是可以按水平分工来进行合作。

3,产业竞争力体现在本国企业对该产业发展前沿的市场、技术和其他经济资源的掌握上。在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发展的背景下,任何一国的企业都难以在一个产业中处处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是必然的。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最大优势者,不在于有最多的商品或者许多生产环节上有最强的竞争力,而在于技术最尖端的商品占有优势,在最能体现最高水平的技术、管理的环节上占有优势。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0篇

学习

雷雨读后感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雷雨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雷雨读后感受,雷雨读后感文案。关上台灯、闭眼,眼前似乎还是出现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还是感动的情景。一切源于情又止于情。第一代的恩怨债孽却由第二代继续承受。倘使当初周朴园没有为了名利狠心抛下

学习

少年故事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少年故事10篇,内容包括少年故事彭坦,学生时期故事大全。“那个时候SWAROVSKI刚刚进入中国市场,跟中国的设计领域没有任何交集,他们急需本土的设计师做有针对性的设计,于是就找到了中央美院。”张少飞介绍说,当时他们与SWAROVSKI

学习

下岗再就业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下岗再就业10篇,内容包括神明下岗再就业,下岗工人再就业。二、20**年底以前,各级财***原来安排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规模不减。各地在确保稳定和促进再就业的前提下,可以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结余部分,调整

学习

小学黑板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黑板报10篇,内容包括小学黑板报内容摘抄大全,小学黑板报纯文字。为加强学生防控***肺炎意识,强化学生对***肺炎***情防控知识、学习***情阻击战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巩固宣传教育成果。近日,我校开展***肺炎***情防控黑板报宣

学习

会考成绩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会考成绩10篇,内容包括会考成绩查询,福建会考成绩。

学习

初中语文课件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语文课件10篇,内容包括初中语文公开课件大全,初中语文课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学校教学硬件的不断升级,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在初中语文课件实际制作过程中存在一些

学习

开放存取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开放存取10篇,内容包括开放存取平台都有哪些,开放存取期刊与订阅区别。学术作者们一直都在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版权,最近几年,他们投稿给开放期刊或者拒绝在传统商业期刊上时签订版权转让协议,并且向出版商要求保留自己学术成果

学习

童年的味道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童年的味道10篇,内容包括童年的味道100种,童年的味道和记忆。童年的味道是酸酸的面对同学深深的误解聆听老师严厉的批评童年的味道是甜甜的常和同学在一起玩耍追逐打闹,嘻嘻哈哈童年的味道是苦涩的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背着沉

学习

作文立意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立意10篇,内容包括作文立意技巧,材料作文立意。学生在作文中应表现出高尚的情操、深沉的忧患意识、鲜明的价值取向、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而这些从哪里来呢?“千古文章意为高”,我认为可

学习

学系列讲话心得体会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学系列讲话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学7.1讲话的心得体会,内蒙古考察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提高扶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一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领会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

优化发展环境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优化发展环境10篇,内容包括优化发展环境心得体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3、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4、人人是发展环境,个个是扎兰形象。5、争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好学生,好市民,好干部。6、优化环境,从我做起。7、

学习

英语手抄报内容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手抄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英语生日手抄报内容,英语阅读手抄报内容。Oct.1stisthenationaldayofChina.In1949.Oct.1st,wasthefirstyearofthenationaldayofChina.Atthattime,peoplewerever

学习

国际课程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课程10篇,内容包括国际课程学习文案,国际课程活动心得体会。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的主要教学内容: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是让他们了解掌握规范国际商事主体及国际商事交往过程的各类法律。因此,只要

学习

白卷英雄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白卷英雄10篇,内容包括白卷英雄的故事,白卷英雄张铁生现状。这封信让张铁生得到重视,最终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并被冠以“白卷英雄”。这起“白卷事件”被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在“”中,“”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

学习

投资合作协议书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合作协议书10篇,内容包括有关合作投资协议书10篇,资金投资合作协议书。电话:传真:客户:(乙方)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手机):fax/e-mail:鉴于乙方与甲方合作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的服务,且甲方已向乙方表明其拥有提供该项服务所

学习

竞争论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竞争论10篇,内容包括不公平竞争论,竞争的重要性文章3000字。【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世界市场Marxism/competitiontheory/economic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competition/w

学习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关系管理制度10篇,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完整版,劳动关系管理10条。为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员工行为与公司***策、规章制度和程序相一致。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创造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2、适用于XXX有限公司。第二节

学习

竞争上岗试题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竞争上岗试题10篇,内容包括竞争上岗笔试题及答案,竞争上岗笔试写作题。

学习

农村合作医疗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合作医疗10篇,内容包括农村合作医疗意见和建议范本,农村合作医疗的十年。①入院实行首问负责制:由于地区的差异,各地***府的财力有限,所以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起付线标准也各不相同,本院的起付线标准一直是全市最高点。当然,

学习

新农村合作医疗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新农村合作医疗10篇,内容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问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抓住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这一重点,克难

学习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0篇,内容包括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新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选题依据。二、筹资标准2014年我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130元/人。其中,参保者个人缴纳40元(茅山老区30元/人,与2008年相同),***府补助90元/人(比2

学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篇,内容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心得,农村合作医疗意见和建议范本。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抓住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这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