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朱自清篇1
2、《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3、《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5、“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6、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野花呢,“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7、“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8、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
9、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春天来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写出“蛰伏”了一冬的人们迎来风和日暖的喜悦。人们充满了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0、《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朱自清篇2
关键词:春;画面感;情感
朱自清先生是文学大家,这是无可置疑的。其散文具备很深的文化内涵,有中国传统的生命观和审美观。他那些众人皆知的文学作品没有复杂的语言,没有繁琐的文字,没有花哨的结构,描绘的通常是人们身边熟悉的事物,都是用他对生活的感悟点点滴滴的自然流露,这样的文章当然会被大家所喜爱。
在朱自清的散文当中,强烈的画面感是其主要特点,简单的描述,如一张张鲜活的***画出现在读者的眼前。在文章《春》当中,所有的景象描绘都有强烈的画面感。这些画面,一点一滴构成了完整、独特、精美的空间,让读者的心能够在这样的空间当中静静体验,去体察作者的心境、状态及心中所想。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在这段文章当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简单的春来的感觉,春天到了,一切醒来,这样的描绘没有具体的所指,自然而丰富,在这个画面当中出现的东西可以很多,却不嗦繁琐,极其自然,就好似自然界当中的一切轮回循环,周而复始,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以这样的描绘作为文章场景描绘的开始,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接着,作者去描绘山、描绘水、描绘太阳,这样的描绘一笔带过,就像画画起形的阶段一样,三笔两笔,把画面想要表达什么初步体现出来。这样的安排,非常符合中国人在面对画面时大到小的审美逻辑,和作画的过程也极为相似,先有一个大的框架,在框架当中再去填充其它的东西来丰富画面,这样,作者的自由度就很大,如果一开始就着眼与对局部的描绘,那最后形成的画面就很难整合,松松散散,难以形成一个有艺术美感的整体。两句话就形成了一个段落,看似简单,其中却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第一句话描绘了草的形态,这可以理解为对个体的草的描绘,勾勒出草的形状、颜色、质感,第二句话,草的描绘从个体转向了群体,从一棵、几棵、一堆变成了“一大片”,在这个描绘当中,我们似乎体会到了作者作画的过程。第三句话,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想象,有了一个简单的画面以后,作者也是希望身临其间,去***、去游戏、去运功,这于画面的景象形上没有直接的关联,却是作者对画面景象的一个主观情感抒发,融情于景,这在绘画当中也是必要的。第四句对风和草的描绘,两个词,表达出风和草给人的体感,柔和、清丽。这样,画面便在前一段描绘的基础上得以丰富,形成了一个基本形态。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段,全部是对花的描述,是对场景的进一步丰富。春天的花,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在对花的选择上,作者充分考虑了色彩的因素,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这三种颜色与绿色的小草配在一起,丰富而雅致,非常协调。花的味道,闭上眼的想象,使画面“动”起来,画面当中的物体在动,时间也在动,这种生动的时空感是别的作者很难自如地表现出来的。对绘画而言,画种的生命是画的灵魂,有生命的绘画才会有情感,有情感的画面才会动人,无疑,通过作者这样的处理可以发现他的情感是饱满的,他用他的情感去塑造画面,用画面中的生命去感染读者。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这一段总有四句,全面两句是对风的描写,着重体现作者的主观感觉,后两句描写鸟和牛,把动物融入到画面当中,使画面进一步丰富。鸟和牛,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两个主要题材,花鸟画当中穿梭于百花丛中的鸟儿,写意画中行走于山间小道的牛儿随处可见,这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已经形成了两个定式的符号,作者这样的运用,也体现出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意识和深度,使画面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更为厚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国学文化功力和艺术修养。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在密如毛丝的细雨当中,夹杂着薄薄的烟雾,小草的绿并不因此而羞涩,昏暗的灯、安静的夜,小路、石桥、房屋,一切都在他们刚在的地方,这样的画面是多么的祥和自然,这样这样的场景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很少去注重这样生活化的美丽场景,这样的场景,既是生活化的现实,也是极具意境的艺术。艺术源于生活,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从生活当中去提炼出艺术。而朱自清先生作为文学大师,这样的提炼对他而言宛如信手拈来,自然而言。一切,就在这样的平静当中产生了。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这一段都是对人的描绘,从自然景物到动物再到人,画面就完善起来了,这是一个大的场景,看到这样,读者也会产生进入画面当中“神游”一番的感受,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个人,在这样的场景当中流连忘返,在这样的场景当中去感受自然,体味生活。
春朱自清篇3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风格
【中***分类号】I26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自1919年发表第一首白话作品开始步入文坛,至1948年去世,创作持续了三十年,共写有诗与散文等二十多种,合计200万,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本文拟就朱自清20年代至40年代的散文创作为研究对象,浅谈之。
语言风格是对语音、词语、句子、篇章、辞格等综合运用产生的言语作品的风貌和格调。就语言风格来讲,朱自清散文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具有口语色彩,二是饱含情意,三是饶有风趣。
一、具有口语色彩。
在《说话》一文中,他主张“用笔而如舌”,认为“文章有能达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是这是一个怎样不易到的境界!”他极力提倡作品的谈话风。朱自清总是以平常说话的口气来写作,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方式,以期把文章写得朴素自然些。在《内地描写》中,他说:“这种谈话风的文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追求这种作风,作品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所以朱自清写散文经常追求语言的口语色彩。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朱自清一开始写散文用的就是较规范的白话,并以口语入文。读他的作品,就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对你亲切地谈话,有一种动人的风采。他用口语娓娓动听地表达他的生活感受,说之上口,听之悦耳,平稳清新,是一般书面语所达不到的。为了使文章显得口语化,朱自清很注意使用口语的词汇与句式: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
本篇中,朱自清使用了很多口语词汇。例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杂样儿”。又如句式,这里文句都很短,长话短说,符合口语的习惯。“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像人们平常说话那样,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构成了口语所具有的那种自然活泼、明快错综的结构和节奏,很好地表现出自己赞美春花那种愉快的心情。
朱自清的议论散文也尽量用口语的词汇和句式来写:
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吧要怕要认呢?可是法律不外乎人情,没饭吃要吃饭是人情,人情不是法律和官儿压得下的。没饭吃会饿死,严刑惩罚大不了也只是个死,这是一群人,群就是力量,谁怕谁!在怕的倒是那些有饭吃的人们,他们没奈何只得认点儿。(《论吃饭》)
这一段话,是作者针对苏北饥民群到江南就食,江南的有钱人无奈何只得给他们饭吃而发的议论。用口语说来,明白晓畅,一点也不文绉绉的。作者尽量使用口语词汇,例如,不说“统治者”,而说“官儿”;不说“为什么”,而说“干吗”;不说“顶多”,而说“大不了”。句式很简短,没有长修饰语,例如:“这是一群人,群就是力量,谁怕谁!”这三个分句都只有两三个词构成。句子里很少用关联词语的地方,即使使用,也是口语的,不用书面语的。例如,用“可是”不用“但是”。文中还常使用语气词语,如“吗”“呢”等。
二是饱含情意
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所以他的散文或多或少受着诗歌的影响。郁达夫在评论朱自清时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可以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具有诗情画意的。
仍以《春》为例,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起笔,抒写了盼春的热切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旋律和诗的氛围。接着又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由于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来写,给这幅画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一个动人的意境。最后画出了一幅迎春***:“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在这里,作者观察极其仔细,把诗情与画意相结合,和谐的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对春天深情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的“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
三、饶有风趣
所谓风趣,就是一种诙谐和幽默,是轻松愉快地对待某些可笑事物的态度。别林斯基曾把风趣的本质归纳为“矛盾”二字,即“现象和它本质之间的矛盾”。如果某位作家在运用语言时,能有意机智巧妙地表现出这种事物的矛盾,那他的语言当然也就风趣了。
朱自清先生待人处事严肃认真,但并不冷峻。他爱真理,有至情,也不乏幽默感。到了这种个性反映到他的散文中来,就使得他的散文除有严肃纯正的内容外,表达上还很风趣,饶有风趣可以说是朱自清语言的第三个特点。
作者为了愉快地向“过去的历史告别”,在这里并没有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来讽刺旧式婚姻,而是把他对这件事情自以为明白而实际上并不明白的荒诞心理活动如实地叙述出来,把他那种虽然“茫然”,却还说“毫无意见”的童稚心理和家长们为他的婚事过早地来包办操心对比起来,就显得十分矛盾可笑,于是产生了风趣。
总而言之,朱自清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其散文有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口语色彩,二是饱含情意,三是饶有风趣。朱自清的创作对我国散文的发展特别是散文语言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份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一定要善于继承、研究,学习、汲取其间的营养。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春朱自清篇4
一座风景如画的乡村校舍,一群为教育呕心沥血的信仰者,创造了一个令世人敬佩瞻仰的教育神话。最初关注这所"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春晖中学,缘于一幅1920年代春晖中学的名师群塑***①,此***共雕塑了五位姿态各异的师者:朱光潜、丰子恺、夏丏尊、朱自清和匡互生。这五位大师中就有杰出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朱自清先生在春晖中学是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的?他的教育思想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追寻历史,审视大家,相信我们能找到答案。
人们称朱自清为作家、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但却常常忽略他的另一个身份--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来春晖不久以后,在《春晖》第34期上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在该文中朱先生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当时教育的弊病(当然,这些弊病在如今的教育界仍出处可见),以虔诚热情的心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坚贞信仰。这短短的一文,充满朱先生对教育的呼唤和呐喊: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爱的教育,致力于使心灵得到教益的人格浸润的教育,是超越功名利禄、充满纯正趣味的纯正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是朱先生面对当时教育的种种诟病提出的思考,这种思考对现今的教育来说,仍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仍旧是值得我们悔过和深思的。朱先生认为,教育并非是"只是技能的事",并非是为了达到"'有饭大家吃'的目的",校长教师们更不应该"将教育看作权势和金钱的阶梯",学生们也不应该"将教育看作取得资格的阶梯",如果这样"教育的价值却已丝毫不存在"。他提出"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要从事于此,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他的人生理想,不用说,也应该超乎功利以上,所谓超乎功利以上,就是说,不但要做一个能干的人,有用的人,并且要做一个正直的,坦白的,敢作敢为的人!"这种超乎于功利之外的,力求培养人的教育才可谓是纯正的教育。
既然纯正的教育在于培养人,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呢?朱自清认为应该是具有健全人格的、能堂堂正正做人的。要培养健全人格的人,首先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需要有超乎功利的人生理想,而且是"一个正直的,坦白的,敢作敢为的人";教育者对教育须有信仰之心,"要从事于此,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其次,在施行教育时,需要将"为学"和"做人"两手抓,要有"培养"的心,"我总觉得'为学'与'做人'应当并重,如人的两足应当一样长一般。现在一般号称贤明的教育者,却因为求功利的缘故,太重视学业这一面了,便忽略了那一面;于是便成了跛的教育了--学生们入学校,一面固是求学,一面也是学做人。一般教育者都承认学生的知识是不完足的,但很少的人知道学生的品格也是不完足的"。
教育者除了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培养"的心外,还需要有爱心,既爱的教育。"第一须有温热的心,能够爱人!须能爱具体的这个那个人,不是说能爱抽象的'人'。能爱学生,才能真的注意学生,才能得学生的信仰;得了学生的信仰,就是为学生所爱。......正如母亲抚育子女一般,无论怎样琐屑,不要不辞劳苦地去做,无论怎样哭闹,都要能够原谅,这样,才有坚韧的爱;教育者也要能够如此任劳任怨才行!"。
朱自清不仅仅是个有信仰的教育呼吁者,更是个不折不扣的实践者。朱自清教书三十年,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心中信仰的教育献身着。作为教师,他并没有恪守"师道尊严",而是始终尊重学生的真性情,保持学生纯正活泼之心,激发学生主动意识。朱自清和学生相交甚好,经常带学生出游。在俞平伯《忆白马湖宁波旧游》里记载了朱自清的学生向萧离的一段文字:"在南岳时,......有一次讲宋诗山中月倒桂一句,一再征求同学们有什么新的解释。座中也曾发出几种不同的意见,不管对与不对都很留心地听而且对各个意见均予尊重。"在游历中,他也不忘恰到好处地对学生予以真诚的指导。在课堂上,他更是给学生以自由、平等、民主。朱自清曾邀俞平伯到春晖给学生进行讲座,并真诚邀请他听自己的课。俞平伯在听课当日的日记里写到:"他去上课,我旁听了一堂,学生颇有自动的意味,胜第一师范(指浙江第一师范)及上海大学也。"除此之外,朱自清一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其完美的人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在春晖,他一直提倡要以"高等的趣味替代低等的趣味,养成优良的习惯,使不良动机不容易有效"。他教导学生不要"时时回顾从前的黄金时代",也不要"时时等待着将来的奇迹",更不能"及时行乐"。对待学生,朱自清更是爱护有加,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则提倡教育而非惩罚。据早期《春晖》半月刊记载,1924年4月,有人报告学生中有人聚赌。经校方核查,果有其事。朱自清对待此事的态度是不主张学校处理学生。他和别的老师商量后决定先找学生谈话,等学生认识到错误后,再交由学生协治会处理。学生协治会则给予他们"每日写一寸见方打字九十六个"、"每日做倒曲院(学生宿舍)的垃圾和痰盂"。这件事令犯错误的学生既后悔又感动。
无论从事何种学科教育,都离不开先进的教育思想,它决定着教育的走向,决定着教育的优与劣、好于坏。朱自清之所以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离不开他对教育的独特眼光和真知灼见,尤其是他的纯正教育、人格教育、爱的教育。
注释
①马建强.追寻近代教育大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第64页.
②朱自清.文明素养朱自清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8-21页.
③原载于《清华月刊》第32卷第3期.
参考文献
[1]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周勇.大师的教书生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彬.浙江教育发展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春朱自清篇5
关键词:朱淑真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朱淑真与李清照是宋代文坛上最为突出的两位女性诗人,《断肠集》与《漱玉集》也并称为宋代文学的“双壁”,历来认为李清照诗词以含蓄蕴藉而取胜,而朱淑真的诗词却以清新质朴、婉转简约、情深意切而取胜,诗名不及前者。[1]
从古至今,女性一直作为男性的附属地位而立足于世,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一切的封建教条都是禁锢她们思想的牢笼,也都扼杀了她们享有与男人平等的自由与权力,从而沦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朱淑真正是在这样的封建道德的侵蚀下,以她丰富而又细腻的笔触向整个腐朽的封建礼教宣战。她所留下的三百余首作品,打破了以往将女性作为男性附属物的传统,而将女性作为***的个体,针对她们内心世界,表达她们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一、外部研究
(一)混乱不堪的社会环境
朱淑真,生卒年不详,只知其出身于仕宦家庭,浙江钱塘人,据冀勤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淑真集注》“佼点说明”,则具体推算为“约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二年―三年(约1079-1080),约死于南宋高宗绍兴初年间(约1131-1133)大约活了五十一二岁”。[2]
宋朝是历史上颇为耻辱的一个时代,在辽金不断的侵犯下,内忧外患,战乱连连,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中国历史上,两宋王朝的版***最小,国势最弱,而中央集权却最为强烈,南宋后期,由于大力推崇理学思想,对妇女的禁锢更加严酷,诸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3]等等。朱淑真恰恰生活在这一时期,因此与外界接触甚少。靖康之变之后,北宋灭亡,蛮夷的铁蹄之下也造就了无数的冤魂,这一点在李清照、朱淑真的诗词里都多有记载,遭受战乱苦难最深重的是妇女群众。朱淑真有词《秋夜有感》:“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自己风烛残年时的孤独落寞的心情无以言表。还有《围炉》:“昨夜霜风透胆寒,围炉漫忆昔年欢。”写出了对往昔幸福时光的追忆,如今孤独难遣,唯有借酒浇愁。这些作品是我们了解这一特殊时期女性生活最真实、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
李清照、朱淑真二人对于自我意识的精神世界所作的悲歌,正是表达了其要求***心灵束缚、获得新生的期望,她们在觉醒,自由和***已经成为她们生活所必需的一部分。
(二)开明的文化环境
宋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儒、释、道三种思想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融通与和谐,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与自由,对女性思想的禁锢稍有松懈,这就为宋代女性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文化环境。宋代的百姓民族繁杂,各民族的文化思想也各有不同,使得宋代的文化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因素,不管是妇女的服饰还是妇女的地位,都开始逐步转变,她们开始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比如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婚后与丈夫赵明诚更是伉俪情深、夫唱妇随。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使得女性开始有了关注自己生存状况的意识,在对自己心灵世界的剖析中实现自我的***。[4]
觉醒的一些宋代女性,尤其是像李清照、朱淑真一样的宋代女作家由于自己长期以来被封建教条所压抑、被忽视的地位以及自己个人生活的悲苦,迫使她们对自己当前地位和坎坷的生活进行反思,同时通过反思来进一步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自我价值。她们的意识已经开始在慢慢偏离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轨道,她们开始用自己特定的表现方式来进行心灵的歌唱,大胆而自由,不同于以往那些恪守封建礼教道德规范的前时代女子,她们借诗词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内部研究
(一)语言细腻,情感丰富
作为传统知识女性的代表,朱淑真接受了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一方面造就了她善于读书、工于辞章而又温文儒雅的品性,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另一方面,其作品中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传统封建礼教的色彩。[5]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所特有的敏感细腻、多愁善感,表现出纯粹的女性之美。
女性内心情感世界较男性作家要丰富得多,朱淑真的诗词就是以描写真实的情感而取胜,一切应属于女性的情感都包容在她的词作中,这皆源于她坎坷的人生际遇和一段失败的婚姻。其诗集之所以取名为“断肠”,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思想情感的汇集。朱淑真好用情语,其笔下经常出现感彩极浓的语词:“烟愁露泣”(《清平乐》)何等悲哀,“深院重关春寂寂”(《洗溪沙》)何等压抑,等等。
诗人还善于从微小的事物中领略独特的感受,如“游蜂喧翅入珠帘”(《绝句》),微小的游蜂振翅而飞,在诗人的感觉中却是一串喧闹的乐音。作者所营造的这种超静超微的氛围,是女性心灵深处那观察入微的心思的真实写照,这一切都是男性诗人所无法企及的。
(二)取材生活,爱情至上
闺中女子素来生活面极窄,全部的生活仅仅是自然界与闺阁之中,所以朱淑真的诗作也不可避免地围绕自然和爱情这两大主题而展开。《断肠集》中大量使用了“春天”这一意象,她爱春天,其创作中有大量以春为题材的诗词。[6]在她笔下,春似乎有了生命,与春低语,向春谴怀,为春的到来而欣喜,为春的逝去而叹息。然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将逝去,这像是女子红颜薄命的写照,所以她“感春”、“伤春”。
在朱淑真的作品看来,她们的抒情内容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对自己悲惨现实的描绘,来传达她们渴望自由和不向命运屈服的心声。如《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在词中,她毫无遮掩地通过“今年”与“去年”形成对比,选择同一个“元宵夜”场景,表达她向往爱情却不得的惆怅痛苦,以及与恋人分别的无奈与悲愁。过于直露的抒情方式与传统强调的“含蓄蕴藉”相违背而招致非议。如《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荷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入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首词从湖上悠游的闲适写到分离归家后的相思眷恋,情感高低起伏。朱淑真直白地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公然地与恋人“携手”,“和衣睡倒入怀”,朱淑真正是本着女性的角度出发,不仅表现出了热恋中女性温柔细腻的心思,且能从容道出,毫无拘束,少了文人的矫揉造作,实在让人佩服。
(三)个性***,创作诉求
朱淑真的创作欲望非常强烈,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能够有勇气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追求自我价值是其思想上的进步,此外,朱淑真在意象的选择上也是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以花木为题的咏物诗词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诗人正是借花木以寄托自己高雅的志趣和对美的追求。如:
《梅花》:“园林萧索未迎春,独尔花开处处新。”
《白菊》:“回旋秋色溥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莫作东篱等闲看,上清曾借广寒香。”[7]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们向来为诗人所称颂。古之圣贤者,大多以此自况,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而朱淑真身为女儿身,却尤好此类意象,这是诗人对自己的要求,要求用世人对男性的要求来衡量己身,其个性***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淑真善于以竹自况,赞赏竹“终不凋零材异众,岂似寻常花木。傲雪欺霜,虚心直节,妙理皆非俗”,(《酹江月・咏竹》),“凌冬不改清坚节,冒雪何伤色转苍”(《竹》),大雪纷飞的恶劣环境使得许多花木都凋零死亡,而竹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作者以竹自况,表现出她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仍要保持自己个性的***。这就是朱淑真,决不随波逐流,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
朱淑真正是从女性独有的视角出发,代表历来千千万万的女性同胞喊出她们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她们已然已经觉醒,正在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向整个封建礼教发出挑战。但同时纵观这些诗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要真正意义上实现精神***、个性***,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因为封建礼教在几千年以来已经根深蒂固,但即使最终还是失败,但朱淑真也同样凭靠自己的努力向女性的思想***又迈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魏仲恭.断肠诗集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邓姗姗.朱淑真诗词中的女性世界及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金陵科技学院,2006.
[3] 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0.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蔡荷芳.朱淑真诗词意象的女性意识[J].铜陵学院学报,2007.
春朱自清篇6
我从医三十五年,遇到过成千上万的病人,阅历了在生死面前直面人生的各种人的心态。我敢说,朱清小朋友是我最难忘怀的病人。
我不是知青,和朱清也不沾亲带故,但当我悉知朱清小朋友的母亲是上海插队江西的知青,两年前带着重病的女儿来沪求医的情况后,我想尽可能地给他们一点帮助。
我为朱清治病是从2000年元旦后开始的。那天,她父母亲将她带到我的诊室,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一看:这是一个脸色苍白、全身虚弱的小女孩。
看了化验报告,我知道她患的是恶性淋巴母细胞瘤,这是个非常凶险的病。朱清是名高中生,她对这个病的严重性是清楚的。当听我对她父母说“让我们共同努力,医学上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奇迹的”时,小姑娘的眼睛一亮。
结束化疗后的朱清在中医和食疗的调养下,脸色明显红润起来,食欲也大大增加了。一天早晨,朱清又在妈妈的陪同下来看病,朱清妈妈告诉我,孩子的体力恢复得非常快,可以在家做菜煮饭了。看着朱清红润的脸,我问她:“你想不想学点东西?”朱清顿时兴奋起来。由于病魔的纠缠,她已休学两年多了。她说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如果老天有眼,能让她康复,她要好好学画,以报答社会上关心她的人和亲爱的父母。就这样,我成了朱清的医生兼绘画老师。
春朱自清篇7
令人艳羡的黄金搭档,也时有争执
1984年央视“春晚”,《吃面条》小品成为朱时茂与陈佩斯演艺事业的高峰,凭借这个小品的出色表演,他们俩成为全国观众非常喜欢的演员,也是小品舞台上一对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虽然朱时茂与陈佩斯带给了观众无尽的欢笑,但他们在创作小品时却尝尽了痛苦。因为都是完美主义者,情同手足的他俩在意见不统一时便免不了闹别扭。
在创作《主角与配角》时,朱时茂说这个题材太小,但陈佩斯却说能够以小见大。虽然两人最终达成了创作共识,后来却又为如何表达主角和配角之间的矛盾吵架了。
之后一连好几个月,两人都没联系,就像互相不认识似的。在此之后的有一天,陈佩斯去饭店吃饭,没想到吃完饭却突然发现兜里没钱。这可麻烦了,自己吃过饭却不付款的事要是传出去可怎么得了,也许还会被人添油加醋地说成是吃霸王餐呢!
于是他环视饭店,希望能找到一个熟人解围。这时,他竟真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他不远处,朱时茂也在吃饭。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虽然朱时茂是自己的熟人,可他不正跟自己较着劲生气吗?
怎么办啊?陈佩斯犯了难。此时,面对正用一种难以捉摸的眼光看着自己的服务员,他尴尬万分。最终,陈佩斯还是将心一横,走过去咬着牙对朱时茂说:“饭吃完了,可是没带钱,你付一下费吧!”
没有预约,却在饭店里遇着陈佩斯,朱时茂也觉得好巧:“还有这事?得了!这钱我付!”……于是两人的关系一下子就又好了。
这个背后其实另有玄机。原来,当朱时茂与陈佩斯因小品产生分歧时,互不相让的他们常常犟得像两头牛。在陈佩斯眼中,朱时茂的脖子是牛脖子,特别硬,“脖子梗着,就像以前拉过小提琴得过职业病似的!”而在朱时茂眼中,陈佩斯则是认死理不妥协、撞完南墙也不认输的“一根筋”。
为了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太太便时常出来调解,想着各种法子让他们消除争执。因而他们在饭店的这次“巧遇”,便是朱时茂的太太范旭霞和陈佩斯的太太王燕玲绞尽脑汁的精心安排。
为了平息两人之间的冲突,那天晚上,两位太太特地让朱时茂与陈佩斯给她们演一场,由她俩当裁判。当朱时茂与陈佩斯演完之后,范旭霞便发言了:“佩斯说得对!从这腰斩,后一半不要了!”自己太太都这么说,朱时茂自然无言了,他的“牛”脖子不得不软下来。
虽然创作《主角与配角》的矛盾解决了,但那之后朱时茂与陈佩斯在创作其他小品时,矛盾和分歧却依然很多,并经常僵持不下。他们除了继续请太太出来当裁判、参与意见和协调外,有时候还会去试演,看看观众的反应,根据观众的意见来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并以此来修改小品剧本和调整表演的张弛程度。
就这样,虽然朱时茂与陈佩斯在创作小品时都非常痛苦,甚至很自虐,但两人投入了真感情、真性情的小品,却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吃面条》、《烤羊肉串》、《拍电影》、《胡椒面》、《警察和小偷》等一直为观众津津乐道。特别是1998年,他们的小品创作更是到了巅峰阶段,这一年先后创作了《王爷与邮差》、《黄牌与金牌》、《考试》、《如此站岗》、《职业拳王卫冕战》、《赶场》等,每个小品推出后都非常火爆!
时运急转,两个“一根筋”重新起步
然而,人生就如波浪,有波峰也有波谷。1998年,意气风发的陈佩斯带着新小品准备为次年的春节晚会排练。排练前,他要求导演在小品中使用高科技魔术和电影蒙太奇手法,以满足观众求新求变的要求,但导演没同意。为此,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决定不参加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
不久,陈佩斯发现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擅自出版发行了两人在历届春晚表演并享有著作权、表演权的《吃面条》、《警察与小偷》等8个小品的VCD光盘。陈佩斯和朱时茂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2000年12月6日,法院判决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33万余元。
朱时茂与陈佩斯最终赢了这场官司。一位法律界人士点评此事时认为,陈佩斯、朱时茂不仅维护了倾注无数心血创作演出的小品著作权,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但朱时茂与陈佩斯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此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他们的身影!
世事就是这样,当你笑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朝你笑!当你哭的时候,全世界却只有你一个人在哭!虽然朱时茂没有像孩子或者女人那样为此事而痛哭流涕,但他的内心却时常郁闷。
陈佩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买了一件毛衣,那之后他每个冬天都穿着这件毛衣,一连穿了16年,直到毛衣穿到破得不能再破时,才依依不舍地淘汰了。
无论地位如何变化,陈佩斯却始终保持一颗朴实的心,这是陈佩斯一直舍不得丢这件毛衣的原因之一。同时,他还觉得这件毛衣很“魔幻”:伸手一拉,便会变得很长,松手以后,又能很快回缩,很适合夸张的喜剧表演;这身行头一穿上身,他便感到特自信!
其实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明,陈佩斯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件毛衣伴随着他养家糊口,走南闯北,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在他面前是功臣啊!因而再破也舍不得扔!对毛衣如此,对朋友亦如此。不再从事小品创作后,朱时茂与陈佩斯相反更珍惜彼此的感情。那段时间,两个失落的男人相互抚慰,甚至亲如一家,共同给朱时茂的儿子当起了保姆。
朱时茂38岁当上父亲,面对他的儿子朱清阳的出生,陈佩斯甚至比他更激动,主动请缨,当起了朱时茂孩子的干爹!
朱清阳小时候身体较差,又有哮喘病,朱时茂曾经想带儿子去学游泳,以增强体质,但是朱清阳在呛过水后,却再也不想学游泳了。
在这种情况下,陈佩斯便在每个星期天推掉一切活动,坚持带朱清阳去游泳。陈佩斯做事细心,先是抱着朱清阳在浅水区行走,直到朱清阳消除了对水的恐惧感后,他才开始教其游泳。朱清阳每有一点进步,陈佩斯都会及时表扬,还给他做各种滑稽动作,逗得朱清阳哈哈大笑。如此寓教于乐,三个月后,朱清阳成了一个小小的游泳健将。
朱清阳上学后,由于他活泼好动却不爱学习,弄得朱时茂很伤脑筋。有时实在忍不住,他对儿子拍桌子吼叫,吓得朱清阳哇哇大哭,哮喘病发的时候都喘不过气来,又让朱时茂夫妻心疼得不行。
豆腐落进灰里,既不能拍,又不能打。该怎么办呢?身为干爸的陈佩斯特地去找了一些跟教育有关的书籍来看,
用其中的方法教育、鼓励和表扬朱清阳,结果,朱清阳跟陈佩斯的感情比跟朱时茂的感情还深,让朱时茂很是“吃醋”……
2001年春节期间,去美国演出的陈佩斯看到朋友的孩子温文尔雅,便问起了教育方法。朋友说如果父母总是很宠孩子,孩子便会养成事事依赖父母的毛病。美国崇尚对孩子的***教育。陈佩斯心里一动,又让朋友给打听了一下美国***哮喘的情况,得知加州有好几家医院***哮喘的临床经验很丰富。回国后,他便急忙找到朱时茂,劝说他把朱清阳送到美国去学习,还可以治哮喘。朱时茂夫妻采纳了他的建议。
果然,朱清阳去美国后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还在学校游泳比赛中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钢琴也过了六级;又是学校话剧社的骨干成员。在医生的精心***下,他的哮喘病也渐渐好转。
朱清阳去美国之后,两个男人又闲了下来。朱时茂喜欢打高尔夫,陈佩斯却坚决不打高尔夫,他到北京郊县去租了一块地,自己动手盖房。房盖好后,他白天上山种果树,晚上也没业余生活,如农民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2001年春的一天,一位名叫王宝社的编剧跟陈佩斯聊天时说,有个朋友在婚姻介绍所征婚时被婚托骗了,直觉告诉陈佩斯,这是一个绝佳的喜剧素材。于是,他与王宝社一起去公安局了解案情,又混入婚介所了解内情。之后“连哄带骗”地把王宝社请到了他的“山居”进行剧本创作,写成了一个名叫《托儿》的剧本:陈晓开了家“爱心婚介所”,为了吸引求婚者,他找了不少“婚托”,其中有他的妻子小凤。不料,小风爱上了一位风流倜傥的“华侨”于春。陈晓本想利用“华侨”做笔大生意,并已将几万美元交给对方。殊不知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剧本写成后,陈佩斯又拿出了自己仅有的35万元作为本钱,开始了话剧创作。为了演好这部话剧,陈佩斯想到了老搭档朱时茂。朱时茂在接到陈佩斯的邀请之初,对话剧兴趣不大,可轻易不给他打电话的陈佩斯竟以每天4个电话的执着,最终把他逼上了舞台,让他饰演了这个反面角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托儿》在北京上演后,上座率达到95%。之后,又开始了全国巡演,演出场次达到三十多场。有了这个良好基础之后,陈佩斯又推出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阿斗》、《老宅》等话剧,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取得了辉煌的票房。
那段时间,朱时茂也成立了一家名叫泛太平洋的文化娱乐公司,先后拍了《追梦谷》等影视剧。
梅开二度,兄弟齐心再牵手
朱时茂与陈佩斯没有小品与话剧合作之后,原本难以再有交合点。但跟陈佩斯一样,朱时茂心里也一直装着这样一个念头:什么时候一定要与陈佩斯再度合作,拓展喜剧的外延!
该怎么合作呢?朱时茂琢磨后觉得,小品表演时间短,演员少,而电影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能够将故事讲得更丰满,很多不能在小品中抖出的包袱在电影里都能实现。于是,渐渐地,他有了拍一部喜剧电影与陈佩斯合作的想法。
不久后,朱时茂得到了一部名叫《戒烟不戒酒》的电影剧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广告公司副总严保久,凭借惊人酒量纵横商场十几年,喝出了房子喝出了车子,让一家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然而,一次在酒桌上他却醉酒签错合同,酿成大错。祸不单行,当晚大醉的严保久还阴错阳差地走错家门,与素不相识同样宿醉的过气女演员白兰睡在了同一张床上。一场宿醉,让一场充满了喜剧元素的故事由此拉开……
刚开始,觉得这个题材很有教育意义的朱时茂只打算投资拍摄,但后来他决定自执导筒,并将剧本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动,增加了更多的喜剧元素。
在选演员时,朱时茂理所当然地想让陈佩斯出演该片主角,并欲将放映时间安排在大年初一,给全国观众送去惊喜和欢乐。
遗憾的是,陈佩斯当时已与别人签约演话剧了,档期特别满,没办法,最后主角便落到了朱时茂自己身上。陈佩斯辞演主角,配角总该演演吧?自己的初衷可是兄弟联手啊!虽只是演一个配角,但这是与老搭档合作,陈佩斯不敢掉以轻心。在电影还没开拍前,他就要去了剧本,背起台词来。
在拍摄该片时,朱时茂虽是首执导筒,但镜头的运用、拍摄的手法都很年轻、新潮,令一旁的陈佩斯总替他捏把汗,不断问他:“这样能行吗?”当陈佩斯老问这样的问题时,朱时茂便“恼”了:“你老了,不要问了!”或者说:“你别管!”气得陈佩斯差点“翻脸”:“我是来给你拍戏的,又不是受你鸟气的!”朱时茂也“寸步不让”:“没错,我就是请你拍戏的,可我是导演,演员得听导演的啊!你可千万别将此片给我‘指导’成你那轰动一时的《托儿》了,因为你那是话剧,我这是电影……”
朱时茂对陈佩斯充满夸奖的调笑,让陈佩斯只有苦笑:“这个老茂,真是比我还一根筋啊!”
“我们就爱看你们扯,就像演小品一样!”这时,副导演发话了:“而且我敢肯定,无论老茂怎么拍,广大观众只要看到你俩的名字放在一起的,便会充满极大的观影欲望,更何况这部电影还云集了邬君梅、英达、乔任梁、杨恭如等大腕明星,剧情也非常出彩!”
春朱自清篇8
“打架王”爱上了影视艺术
1965年12月12日,朱时春出生在烟台市滨海农村。朱时春有4个哥哥,5个姐姐,后来成为著名电影演员和笑星的朱时茂是他的三哥。朱时春在兄弟中排行老五。
朱时春出生48天时,父亲便因心脏病去世了,从此母亲拉扯着他们10个孩子艰难地过日子。为了给母亲分忧,兄弟姐妹们都想着法子做事帮母亲:时常去海边捡鲜海蛤、捉螃蟹,捕鱼,然后拿回家改善营养,或者拿到集市上去卖。
小时候,在哥哥姐姐中,跟朱时春感情最深的就是朱时茂了,朱时茂比朱时春大11岁。
朱时茂去当兵后,很快便进了福州***区话剧团。1982年,朱时茂主演的电影《牧马人》在全国放映,烟台老家还专门举行了一个仪式,邀请朱时茂回来参加放映式。得知这个消息后,正在住校读高中的朱时春便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往家赶。由于天黑路滑,在路上他摔了好几跤,虽然赶回乡里时只看到电影的一个尾巴,可他却依然兴奋异常,因为他见到了三哥,见到了三哥演的电影。
之后一连几天,非常崇拜三哥的朱时春便一大早就跑到镇上买票进电影院。这样一天天反复地看《牧马人》,到了后来,朱时春竟然能将电影中男女主角的所有对白全都记住,还能模仿朱时茂所扮演的片中男主人公许灵均的语气、腔调和动作对白。
由于朱时春从小习武,上学后,好强好胜的他便经常与人打架,是有名的打架王。但自从看过《牧马人》后,他一下子收敛了,觉得一个男子汉的能耐不是靠拳头来证明的,而是要像三哥朱时茂那样,以人格魅力和艺术形象来证明!从此后,他便在心底强烈地产生了一个理想:自己也要当演员!并跟着电视机学说普通话,跟人交流时也用普通话了。
甘当人梯,
让弟弟站在自己肩膀上
高中毕业朱时春没有考上大学。之后,他成了一个一门心思琢磨如何才能当上演员的农民。
后来,通过朱时茂介绍,朱时春进入了烟台一家葡萄酒公司销售部工作,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然而不久后,由于对演电影“走火入魔”,为了报考烟台市艺术学校,朱时春不久便辞了职。但遗憾的是,虽然他专业考试得了第一名,但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没被录取。
这时,朱时茂对朱时春说:“你有当演员的理想没错,但你还是一边工作一边寻找机会比较好!”朱时茂又给朱时春介绍了一家生产标准件的中外合资公司。在这家公司里,朱时春的收入比之前的收入高了10倍,但他却对这份工作没兴趣,仍想着当演员的事。
就在这时,一件出乎朱时春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一个叫《峥嵘岁月》的电视剧组的副导演找到他,请他出演剧中男三号。朱时春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那天,跟着“副导演”一起来找朱时春的还有烟台艺术馆教表演的马老师。后来朱时春才知道,“副导演”跟马老师是大学同学。朱时春曾在参加烟台艺术学校的考试时取得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虽名落孙山,却引起了爱才惜才的马老师的注意,马老师就这样帮上了他。
当朱时春与剧组签了合同之后,第一时间便打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朱时茂,希望三哥能分享喜悦。哪知朱时茂却冷不丁地说:“你从未进行过表演方面的学习,能演好这个角色吗?如果没有把握,你还是不要演比较好,别因为你一个人演得不好,砸了整个电视剧!”
朱时茂的话让朱时春觉得很扫兴:三哥这是怎么了?如果我真的很差,马老师会向剧组推荐我吗?受到三哥的训导后,朱时春心里气鼓鼓的:你说我演不好,我就演一个好的角色给你看看!
当该剧拍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观众对朱时春所表演的角色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于是心里颇为得意的朱时春便请朱时茂评价自己的表演,想听听三哥的表扬和歉疚。没想到朱时茂却平静地说:“老五啊,我觉得你没用心去演这个角色,演得并不好啊!”朱时茂的话再次如一盆冷水泼在了朱时春的心上。
朱时春不知道,他能演成这部电视剧,其实跟朱时茂有着很大关系――虽然马老师开始时并不知道朱时春是朱时茂的亲弟弟,纯粹是因为朱时春的表演天赋才给他找了这么一个角色。但《峥嵘岁月》的副导演却跟朱时茂熟,他当初想请朱时茂演剧中一个角色,朱时茂由于没档期,便婉言谢绝了。当时,想到五弟很想当演员,朱时茂便向副导演推荐了朱时春。但由于听说朱时春从未演过戏,“副导演”没将朱时茂的话当回事。谁知他到烟台取外景时,请老同学、烟台艺术馆的马老师给他推荐一个演员时,马老师推荐的人正好是朱时春,而且试镜后他很满意。
当知道朱时春是朱时茂的亲弟弟后,很崇拜朱时茂的马老师既诧异也兴奋,便主动与朱时茂取得联系。得知弟弟真能当一回演员了,朱时茂很开心,但他却不露声色。后来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时,朱时茂认真地看了朱时春的表演,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当朱时春希望得到他的表扬时,他便将朱时春在表演中的不足,以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给朱时春进行了讲解。
就在朱时春参演了《峥嵘岁月》之后,又一个名叫《胶东特委书记》的电视剧组找到他,请他出演剧中男三号。因为接连拍了两部电视剧,朱时春对自己未来的路开始充满了信心。于是,他再次辞去工作,决定报考齐鲁艺术学院。
得知老五要考齐鲁艺术学院后,朱时茂很高兴,特请自己的好朋友、当时在山东话剧团工作的倪萍辅导朱时春。朱时春接受了倪萍在诗朗诵、小品表演、唱歌等方面的系统辅导;朱时茂也不时地从北京赶到济南辅导他。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朱时春考得了男生组专业分第一名,但遗憾的是,他却再次因为文化考试不过关而落选。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五弟的梦想。朱时茂便成立了一家文化娱乐公司,将朱时春接到北京,让他任演出部经理,负责影视剧的拍摄、艺人的演出以及广告策划等。在这家公司期间,朱时茂对朱时春进行了精心的指导;1995年,又让朱时春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了一年的专业表演。
那段时间,朱时茂的事业也一步步地发展到顶峰:他参演了《男人的风格》《芦笙恋情》等影视剧,又与陈佩斯合作了《吃面条》《拍电影》《警察和小偷》等小品。
自从进入三哥的公司后,朱时春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他的内心却并不快乐――他的理想是当演员,可他到北京却一直都在做幕后工作。当有剧组找他出演角色时,朱时茂却总是让他放弃这样那样的机会。
见朱时春心情抑郁的样子时,有一天,朱时茂问朱时春:“老五,你事业干得一帆风顺,为什么显得不开心呀?”
朱时春沉吟片刻后说:“三哥,我还是想在影视剧一线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因而今后要是再有剧组请我去拍片的话,让我自己做主吧!”
“我这是为你好呀!演一百部烂片也不如演一部好片,这你也不懂?你没社会阅历,如何能当好一个演员呢?”朱时茂没好气地说:“我之所以让你在我的公司演出部当经理,就是让你多学学别人,你看看你以前演的角色,演得多差呀!”
以往朱时茂“贬低”他时他还能忍着,可这次说这话时却是当着好些人的面,朱时春往日积压在心中的火气“腾”地升起来:“你说话怎么这么尖刻呢?我的表演真有那么差吗?你这样不肯放我出去演戏,是不是把我当作你的赚钱机器,舍不得放手?”
朱时春的话气得朱时茂一下子站了起来:“老五,你这种话也说得出来?我要不是为你,我根本就不用开这家公司!”说完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在朱时春眼中,三哥打小就是性格温和的人,长那么大,他从未见三哥生过这么大气,朱时茂生气离开以后,朱时春一下子傻眼了。他当时就觉得自己真的把话说得太过分了,他决定找机会好好给三哥赔个不是。但第二天,朱时茂便去外地拍一部电视连续剧了。
朱时春是一个感恩***报的人,虽然他无力在娱乐圈中帮上三哥什么忙,但在平常生活当中,他却对三哥很好:朱时茂的儿子朱清阳还没满月就得了哮喘病,且久治不愈,朱时茂咨询过几个医生朋友后得知,这个病不好治,并可能会伴随终生。
朱时茂拍戏去后,那段时间朱时春便肩负起了照顾侄子的重任,为了给朱清阳增强体质,朱时春总是一有时间就带着阳阳去游泳。阳阳每有一点进步,朱时春都会及时表扬,让原本怕水、朱时茂怎么也教不会的阳阳渐渐对游泳充满了兴趣。那段时间,朱时春还将自己的功夫教给侄子几招。渐渐地,朱清阳的身体强壮起来,哮喘也发作得少了,还成了一个小小的武功迷,擒拿、格斗、散打都会几下。
三个月后,回到北京的朱时茂看到儿子已经是一个小小的游泳健将时,简直开心极了。而当他看到儿子跟“五叔”的感情比跟父母的感情还深时,他在高兴之余,甚至有些吃醋了……
那天,朱时茂特地请朱时春吃饭。席间,他拉着朱时春的手说:“五弟,这几个月里我反思过了,上次我说的那句话是很尖刻、很伤你的自尊心,我今天给你道歉,你别往心里去……”
“三哥,您这话说哪去了?该道歉的不是你,而应该是我啊……”
继而,朱时茂又郑重地对朱时春表示,他一直都在为实现朱时春的心愿而努力,今后有合适朱时春出演的角色,他一定会积极支持的。于是2003年6月,朱时茂特地打造了一部他们兄弟二人都能参演的名叫《追梦谷》的20集电视连续剧,兄弟俩在剧中扮演了一对死对头,并与彭丹、郭珂宇等演员一同飙戏。
之后,朱时春又陆续在《八路***》《春天花会开》《黑金风暴》《士兵突击》等影视剧中扮演角色,还在电影《悔之泪》中担任男主角。
朱时茂挥泪托举弟弟
朱时春在参加一些影视剧的演出之时,他还在一些剧组担任制片人,或者副导演等职。2007年他很出名,在收视率特高的《士兵突击》剧组中,他不仅出演了钢七连的指导员洪兴国,还担任该剧组的副导演。
虽然观众对朱时春扮演的指导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朱时茂却对朱时春说:“你演的角色不错,可更出彩的却是你当副导演所展现出来的才能!”三哥的话让朱时春心里为之一震!因为他在娱乐圈的好几个朋友也如此评价过他!“真的吗?最近当了几回副导演后,我也渐渐对导演这个职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朱时茂认真地说:“出名的演员不少,出名的导演却很少,我觉得如果你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导演,那才真能说明你有与众不同的才能!”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此后朱时春便琢磨起属于自己的拍摄计划起来。不久,他与作家王莉创作了一部叫《继母日记》的剧本,并请朱时茂给他提些意见。
《继母日记》讲述了一个再婚的女人,在丈夫去世后为了兑现对丈夫的承诺,让不是亲生的女儿以后能有美好的生活,而对女儿百般苛求:要求女儿不但学习必须很好,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女儿在她的“摧残”下最终考上了好大学,却恨死了她这个继母。但女儿最终还是从她继母留下的日记中知道了她的良苦用心,女儿想大声叫声妈妈,对曾经曲解的她说声对不起,但身患绝症的继母却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间……
看完剧本后,朱时茂面无表情地说:“剧本立意不新,也不是特别感人!而且,你从来没有***执导过影视剧,你能行吗?”
朱时春心里有些不服气了:“母爱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怎么不感人不新呀?再说了,你见过谁是一生下来就会当导演拍戏的?”
老五的话让朱时茂来气了:“你虚心一点不行吗?每次我只要说你哪儿不好,你就没个好态度!”
“我已经很虚心了!你跟我说话能不能不这样高高在上吗?”
结果兄弟俩不欢而散。
此后,朱时春便赌气地找起投资来,希望将这个心血之作变成一部感人的电影――朱时茂,你认为我不行,我就拍一部好看的电影给你看看!
虽然朱时春到北京后在娱乐圈内外结识了不少朋友,还当过多部戏的副导演,然而当他真要自己***执导去拍电影,去拉投资商时,却没人愿意对他投资。于是,精疲力竭的他开始绝望了:难道这个剧本真的不行?难道自己真不是个当导演的料?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朱时茂的电话:“老五,最近在忙着找投资吧?是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想不想三哥给你这个‘东风’呀?三哥的文化传播公司给你投资,你去拍吧!”
自己赌着气去找投资,就是想与三哥叫板!自己一直都以为三哥在打压自己,又哪知三哥却一直都在默默地关心着自己呀!想到这里时,朱时春一下子便哽咽了,不知道该对朱时茂说什么才好。
很快,该片便在山东淄博开拍了。
2008年10月的一天,就在《继母日记》紧张拍摄的过程中,有一天正在大雨中专心地导戏的朱时春突然发现人群中有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这不是三哥朱时茂吗?
原来,想到五弟是第一次***执导电影,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朱时茂特地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驾车从北京冒着暴雨来到淄博看望朱时春,并帮朱时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因为第二天一早朱时茂要飞到海南演出,当天晚上10时许,朱时茂又连夜驾车回了北京。
2009年2月,当《继母日记》拍竣以后,虽然还未最终剪辑,但自觉拍得还不错的朱时春却迫不及待地邀请三哥朱时茂、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等几个哥们去看该电影,希望他们能给个评价。
电影开映了,朱时春的心里免不了忐忑不安。但渐渐地,他看到朱时茂与其他几个哥们都抹起了眼泪,有的人甚至哭得稀哩哗啦之时,朱时春悬着的心才渐渐落了下来。
其实在走进电影院之时,朱时茂心中对弟弟的电影并没有底:当初看过《继母日记》的剧本后真没觉得有多少特色,所以他对五弟说题材老旧。他怕五弟首战告负影响自信,在自己的演艺事业处于低谷的艰难时候,拿出500万元钱来举托朱时春。那时他想,就算五弟真的失败,我当三哥的也应该支持他才对。没想到他看五弟的电影时却有了意外的惊喜,还感动得落泪!他终于舒了一口气:在这万分艰难的10年里,他默默地付出、始终如一地支持弟弟的演艺事业,现在弟弟终于站起来了,终于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了一个导演,他多开心啊!
这时,朱时春突然被人打了一拳:“你小子真是太狠了!作为电影发行公司的老总,这几年间我几乎天天都在看电影,可以说什么样的电影都让我麻木了。你倒可好,我起码有四五年没流过眼泪了,今天却给你弄得我哭得这么惨!”打朱时春并倒话筒子的是高***。
听了这两位在电影界举足轻重的老兄的评价后,朱时春那颗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因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吃饭时,朱时茂又主动给《继母日记》打起分来:“如果是10分制的话,你的《继母日记》能得6.5-7分!不错啊!”
春朱自清篇9
2012年春节前夕,在泉州从事药品销售的邓春晖,回老家过年。大年初五上午,他的手机响了,接起一听:“还记得我吗?我是朱玲玲啊!”
邓春晖心头一颤,朱玲玲,这可是他的初恋女友啊……
邓春晖1981年9月出生于福建福清一个普通农家。初中毕业后,他考上市重点高中,与朱玲玲成了同班同学。1999年,两人双双考入集美大学。
朱玲玲长相漂亮,性格活泼。高中时,邓春晖就对她心生暗恋。上大学后,两人很快成了一对校园恋人。
然而再美好的爱情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2003年7月,大学毕业后,朱玲玲顺利应聘到厦门一家电子公司做文员,邓春晖的求职之路却并不顺利,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工作。2004年初,泉州一家药品销售公司,给邓春晖开出了比较优厚的条件,他只好挥别恋人,去泉州上班。
虽然泉州离厦门不远,可一对恋人还是无法朝夕相处。2004年11月,朱玲玲终于向邓春晖提出分手。
2005年元旦,传来朱玲玲与吴鹏飞结婚的消息。被初恋女友无情地抛弃,邓春晖大病了一场。
初恋情殇成了邓春晖心底永远的痛。此后他把精力全都放到了事业上,终于做到了公司总监的位置,成为有房有车一族。邓春晖也曾尝试着重新恋爱,但每次都会拿对方与朱玲玲作比较,因此,他一直没有结婚。
没想到8年后,朱玲玲却突然出现了!邓春晖不由心潮澎湃,急切地问道:“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手机里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一言难尽,我们还是见面再说吧。”当天晚上,邓春晖终于见到了8年没见的初恋女友。朱玲玲的容貌变化不大,还是那张清秀可人的脸庞,只是身材稍显丰腴,更显得风情万种。邓春晖的眼神不禁在她身上停留。
朱玲玲不无感慨地向邓春晖讲述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原以为能在厦门有套房就是最大的幸福,没想到,因婚前缺乏了解,她与老公的感情一直不好。近几年来,夫妻俩一直过着分居生活,正准备协议离婚。说到动情处,朱玲玲黛眉凝愁,幽怨地盯着邓春晖说:“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你,这几年来,我心里一直装着你。”
邓春晖的手一阵颤抖,虽然当初朱玲玲无情地抛弃了自己,可他心里始终没放下她。如今,面对初恋女友的款款深情,那份尘封已久的美好情感又被唤醒了,一颗心再次为她而跳动。
这次见面后,邓春晖仿佛找回了初恋的激情,经常给朱玲玲打电话,发短信。2012年3月下旬的一天,邓春晖突然接到朱玲玲的电话,说她心情不好,想来泉州散散心。邓春晖欣喜不已。
两天时间转瞬而过,邓春晖品味着重温初恋的甜蜜,却又吞咽着即将离别的苦涩。送朱玲玲去车站的路上,朱玲玲突然对他说:“我想回去离婚,你还愿意娶我吗?”邓春晖激动地把车停在路边,将朱玲玲紧紧搂在怀里,大声喊道:“我愿意,我愿意!”
痴心男儿幸福闪婚,哪知初恋前情多变化
朱玲玲回厦门后,邓春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幸福,天天给她打电话,询问她离婚的进展,还憧憬着给她一个盛大的婚礼。
2012年4月中旬的一天,在厦门工作的高中同学杨乐***到泉州出差,邓春晖请他吃饭。席间,邓春晖把自己准备和朱玲玲在一起的事情告诉了杨乐***。杨乐***是邓春晖的多年好友,听了他的话,委婉地劝道:“我听说朱玲玲这几年感情上比较复杂,你还是慎重一点好。”
邓春晖却不以为意,自信满满地说:“当初我穷光蛋一个,没能守住爱情。现在我有能力给她幸福,我要夺回属于我的爱情。我不管她这些年有什么感情经历,现在她肯为我离婚,就说明她还是爱我的!”
朱玲玲果不食言。2012年4月底,朱玲玲告诉邓春晖,她已与丈夫办妥了离婚手续。邓春晖兴奋不已,立刻向她求婚。
考虑到朱玲玲在厦门生活多年,也许更喜欢那里的生活,邓春晖准备在厦门买房,以后的工作重心也向厦门倾斜。
没想到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朱玲玲后,朱玲玲却全部否决了。她对邓春晖说,自己刚从一段失败的婚姻里走出来,真的感觉热闹奢华全是浮云, 只想跟邓春晖享受平静的生活。而且邓春晖的事业在泉州,她想辞去厦门的工作,跟邓春晖去泉州生活。
女友的善解人意让邓春晖很感动,他自然一一照办。2012年8月6日,两人领取了结婚证。婚后,朱玲玲果真辞去了厦门的工作,随邓春晖来泉州生活。开始,邓春晖有意把朱玲玲安排到自己上班的药品销售公司上班,朱玲玲却拒绝了,称在家里天天见面,上班还在一起,夫妻之间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不是好事。她还颇为自信地对邓春晖说:“我也是大学生,你要相信我的能力,我能找到好工作。”
不久,朱玲玲告诉他,自己在泉州一家建材公司找到一份市场部经理的工作。邓春晖也没多想。
面对这份迟来的幸福,邓春晖十分珍惜,天天都想跟朱玲玲腻在一起。可不久他便发现,朱玲玲似乎很忙,除了经常在单位加班外,回到家里也是短信电话不断,还经常躲到阳台上去接听电话,一接就是半小时,显得很神秘。而且几乎每个星期她都要出差,说公司业务很忙,对夫妻生活也常常以“累”为理由拒绝。这让还沉浸在新婚甜蜜中的邓春晖很是不解。
想到双方年纪都不小了,邓春晖一直期望朱玲玲早点怀孕。可朱玲玲却说自己刚进公司,现在就怀孕会影响工作,等工作稳定之后再说。邓春晖不赞同,说自己收入不错,不需要朱玲玲上班。朱玲玲却坚持己见,两人闹得很不愉快。
2013年4月13日晚上9点多,邓春晖与朱玲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朱玲玲的手机又响了。她看了一下手机显示的号码,起身进了卧室接听,还把房门反锁了,直到半小后才出来。
邓春晖疑心顿起,酸溜溜地问:“是谁的电话,有必要躲在房间里接吗?”谁知,朱玲玲竟勃然大怒:“我接谁的电话要向你汇报吗?你这个人怎么疑神疑鬼的!你要是不相信我,我们就离婚!”
新婚的妻子竟说出离婚的字眼,让邓春晖大感意外,只好强忍愤怒向她道歉。岂料,邓春晖的忍让反而让朱玲玲变得有恃无恐。她经常晚上接听男人的电话,还当着邓春晖的面和对方聊得非常开心。
眼看双方关系变得很是别扭,邓春晖有意缓和,便提出五一放假期间带朱玲玲去香港购物。岂料朱玲玲却说公司安排她去福州谈一笔业务。见妻子执意要去,邓春晖只好放行。
谁知十几天后,邓春晖出差去厦门,有一位大学同学告诉他,五一那天上午,在厦门机场看到朱玲玲与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一起,搭乘飞机去海南三亚。朱玲玲回到家后,邓春晖立刻质问她假期究竟和谁出差,去了哪里,并告诉她,有人在厦门机场看到她了。
孰料,朱玲玲不见一丝慌乱,反而强势回应:“你是相信别人还是相信自己的老婆?如果你相信别人,我们就不要在一起过算了!” 没有证据的邓春晖一时无言以对,可心里还是疑虑难消。
于是,邓春晖趁着朱玲玲去浴室洗澡,偷偷翻看了她的手机,发现经常晚上给朱玲玲打电话的***码,被她存为“他”,手机里还有几条朱玲玲和“他”的暧昧短信。邓春晖肺都气炸了,朱玲玲洗澡出来,邓春晖指着那几条信息生气地问:“这个‘他’是谁?是不是和你一起去海南的男人?”
谁知,朱玲玲并不示弱,反而好像找到了发泄的借口:“你怀疑我,还翻看我的手机,这完全是污辱我,我们没法过了,离婚!”当晚,她就收拾行李离家出走,住进了酒店。
邓春晖起初很生气,可见妻子一连数天都不回家,便主动到酒店去接朱玲玲,向她认错。谁知,朱玲玲根本不听他解释,执意要离婚,还指责邓春晖心胸狭窄、小气自私,两人根本不合适。邓春晖被惹怒了,第二天,他便赌气去民***局和朱玲玲办理了离婚手续。朱玲玲什么也没要,净身出户。
惊天秘密戳穿婚姻真相,痴情岂容你“临时挂靠”
离婚证刚拿到手,邓春晖就后悔了:自己苦苦等待这么多年,才和初恋女友走到一起,如今,这段婚姻竟如此匆忙就结束了。他暗暗埋怨自己,明知道朱玲玲心高气傲,为何不忍让她一些,夫妻间争个输赢有那么重要吗?
邓春晖还想挽回。离婚一周后,见朱玲玲一直不接他的电话,他便找去朱玲玲的单位。没想到同事却告诉他,朱玲玲几天前已辞职回了厦门。邓春晖很是惊讶,又给朱玲玲发去短信询问。朱玲玲只回了短短几句话:“我已回厦。彼此缘分已尽,望从此相忘于江湖!”
然而人非草木,岂能说忘就忘。正当邓春晖还在惋惜这短命的幸福时,2013年8月17日,邓春晖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声称专程由厦门赶来,想找他谈谈他的前妻朱玲玲,会有一些邓春晖感兴趣的内容。
当天中午,两人在咖啡馆如约见面。来人自称刘萍,是个45岁左右的中年女人,她拿出一张鲜红烫金的结婚请柬,递给邓春晖。邓春晖打开一看,立刻愣住了:请柬正中是一幅结婚照,那个穿着洁白婚纱、依偎在一个中年男人身旁甜蜜微笑的女人,正是朱玲玲!邓春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忙仔细查看请柬内容,新郎叫郭海刚,新娘正是朱玲玲!婚礼定在10天后。
自己刚刚跟朱玲玲离婚,她却已经定好了下一个婚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随着刘萍的述说,邓春晖与朱玲玲的婚姻内幕被缓缓揭开:原来朱玲玲当初嫁给他,只是为了达到与郭海刚结婚的目的,而采取的一个“曲线救爱”的计谋。
郭海刚正是刘萍的前夫,是厦门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2009年,朱玲玲所在单位承接郭海刚公司所建小区的电子监控项目,朱玲玲由此与郭海刚相识,并产生了婚外情。
此事被刘萍知道后,泼辣强势的她,不但去朱玲玲的单位当面羞辱她,还将此事告诉了吴鹏飞。朱玲玲便与郭海刚商量,各自离婚后再结婚。
2011年下半年,朱玲玲如约离婚。可泼辣的刘萍岂肯将丈夫拱手让给情敌,郭海刚几次向法院,并坦承自己是过错方,可刘萍始终表示原谅他,双方还有感情基础,最后法院没有判决他们离婚。
于是,朱玲玲和郭海刚经过商量,定下了一条妙计:先让朱玲玲与别人结婚来迷惑刘萍,等郭海刚离婚后,他们再想办法结合。
可仓促之间,能跟谁结婚呢?2012年春节前夕,朱玲玲得知邓春晖一直没结婚。她灵机一动,将邓春晖当成了最佳跳板,主动接近他,并假称为了他而离婚,邓春晖果然上了当。
两人匆匆结婚后,郭海刚立刻将消息透露给了刘萍,并情真意切地劝说她,即使他想跟朱玲玲结婚也不可能了,而他和刘萍感情早已破裂,勉强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是种折磨,不如放手给彼此幸福。刘萍通过一番调查,得知朱玲玲确实已与初恋情人结婚,并离开了厦门。想着丈夫去意已决,死守这份婚姻也没意思,她终于同意离婚。
没想到,离婚刚刚一个多月,她就得知前夫又与朱玲玲在一起了,还准备结婚。刘萍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竟落入了前夫与情人设下的圈套。
刘萍哪里咽得下这口气,这才辗转找到邓春晖。刘萍告诉邓春晖,现在她才知道,朱玲玲在泉州的工作也是郭海刚帮她安排的,在朱玲玲与邓春晖婚姻存续期间,他们一直没有停止来往。刘萍气愤地说:“这对狗男女太可恶了,我知道你也是受害者,我们一定不能放过他们!”最后,刘萍动员邓春晖和自己一起,到郭海刚与朱玲玲的婚礼上去闹,让他们丢脸。
怪不得朱玲玲不愿意举行婚礼,一再要求低调;怪不得她一直不愿意怀孕生子;怪不得她五一假期一定要出差;怪不得她执意要离婚,而且什么也不要……自己的爱情于她,只是个临时“挂靠所”!
熊熊怒火开始在邓春晖胸中燃烧:初恋女友非但不珍惜他的感情,反而毫无顾忌地伤他两次,这口气怎么咽得下?送走刘萍后,邓春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当天下午,他就带着一把水果刀,从泉州赶到了厦门。
从刘萍口中,邓春晖知道朱玲玲回厦门后,便在郭海刚的公司里上班。刚开始,邓春晖还想进公司去找朱玲玲理论。可保安管理很严格,不让他进门,他就一直守在大门口。足足等了一个小时,越等越愤怒。
那天,正好郭海刚不在公司,晚上6 点左右,朱玲玲才姗姗走出公司大门。邓春晖立刻迎上去,责问她为何要这样伤害他。
朱玲玲自然不承认。听说刘萍找过他后,她还不屑地说:“别听那个疯女人的。”然而她却无法解释为何这么快会与郭海刚结婚。面对邓春晖越来越猛烈的责问,朱玲玲也恼了,口不择言地说:“谁叫你那么傻,你能怪谁!”说着就赶邓春晖走,还说要叫保安。邓春晖肺都气炸了,愤怒之下,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朱玲玲胸口、颈部连刺数刀……
朱玲玲惊声尖叫,很快跌倒在地。几名保安看到这一幕,赶紧冲过来,把邓春晖扑倒在地,将他制服,随即拔打了110和120。然而,朱玲玲却因被刀刺穿大动脉,不治身亡。
春朱自清篇10
哥哥的肩膀,弟弟的游乐场
1965年12月12日,朱时春出生在烟台市滨海农村。朱时春有4个哥哥,5个姐姐,朱时茂是他的三哥,他是老幺,在兄弟中排行老五。朱时春出生48天时,父亲便因心脏病去世了,从此母亲拉扯着他们10个孩子艰难度日。
朱时茂比朱时春大11岁。不会走路的时候,朱时春几乎都是在三哥背上度过的。三哥教会了他走路,教会了他在海里游泳,还教会他如何躲避海蜇的攻击。
1970年冬,16岁的朱时茂当兵去了,年仅5岁的朱时春看到三哥坐着***车远去,郁郁寡欢了好久。两年后的一天,母亲突然发现7岁的朱时春失踪了。连忙发动亲戚邻居去帮忙寻找。后来在离家十多里外找到朱时春。母亲又气又急,责备他:“你这个淘气的小东西,怎么跑这里来了?”
见母亲这么生气,朱时春连连讨饶:“妈妈,我想三哥了,我想去找他玩呀!”他哭着从怀里拿出一个鸡蛋来:“妈妈,这是前几天我生病时你给我煮的鸡蛋我没舍得吃,我留下来带给三哥……”原来,年幼的朱时春竟沿着当年三哥离开村子的方向,一路找了去。
朱时茂当兵后,很快便进了福州***区话剧团。1982年,朱时茂主演的电影《牧马人》在全国放映,烟台老家还专门举行了一个仪式,邀请朱时茂回来参加放映式。正在读高中的朱时春一连几天,一大早就跑到镇上买票进电影院,一遍又一遍地看《牧马人》。每当电影要结束,他便提前藏到厕所里躲过清场,当下一场电影开始前,他才出来,就这样直到看完当天最后一场才走出电影院。
朱时春从小习武,上学后,争强好胜的他便经常与人打架,是有名的打架王。但自看过《牧马人》后,他一下子收敛了,从此后。便有了一个理想:当演员!
哥哥的敲打,弟弟的成长
由于一心想当演员而对学习不感兴趣,高中毕业朱时春没有考上大学,之后,他一门心思琢磨如何才能当卜演员。通过三哥的介绍,朱时春进入了烟台一家葡萄酒公司销售部工作,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但是由于对演电影走火入魔,朱时春辞了职,报考了烟台市艺术学校。但遗憾的是,虽然他专业考试得了第一名,但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没被录取。
就在这时,一件出乎朱时春意料的事发生了,一个名叫《峥嵘岁月》的电视剧组的副导演找到他,请他出演剧中男三号。朱时春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当朱时春与剧组签了合同之后,第一时间便打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朱时茂,希望三哥能为他分享喜悦。哪知朱时茂却冷不丁地说:“你从未进行过表演方面的学习,能演好这个角色吗?如果没有把握,你还是不要演比较好,别因为你一个人演得不好。砸了整个电视剧!”
朱时茂的话让朱时春觉得很扫兴:“三哥这是怎么了?如果我真的很差,剧组会找我吗?”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朱时春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心里颇为得意的朱时春便请朱时茂评价自己的表演,想听听三哥的表扬和歉疚。没想到朱时茂却平静地说:“老五啊,我觉得你没用心去演这个角色,演得并不好啊!”朱时茂的话再次如一盆冷水泼在了朱时春心上。
就在朱时春参演了《峥嵘岁月》之后,又一个名叫《胶东特委书记》的电视剧组找到他,请他出演剧中男三号。因为接连拍了两部电视剧,朱时春对自己未来的路开始充满了信心,决定报考齐鲁艺术学院。但遗憾的是,他却再次因为文考不过关而落选。
重新回到烟台后,那段时间是朱时春最艰难的日子:工作没有,艺术学院没考上,又没有影视剧组找他拍戏,高不成,低不就,他好像飘在空中一样。
为了实现五弟的梦想,朱时茂成立了一家文化娱乐公司,将朱时春接到北京,让他任演出部经理,负责影视剧的拍摄、艺人的演出以及广告策划等。1995年,让朱时春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了一年的专业表演。
2003年6月,朱时茂特地打造了一部他们兄弟二人都能参演的名叫《追梦谷》的20集电视连续剧,生活中感情深厚的亲哥俩在剧中扮演了一对死对头,并与彭丹、郭珂宇等演员一同飙戏。
哥哥的心胸,弟弟的舞台
朱时春在参加一些影视剧的演出之时,他还在一些剧组担任制片人,或者副导演等职。在2007年很出名,且在掀起了收视高潮的《士兵突击》剧组中,他不仅出演了钢七连的指导员洪兴国,还担任该剧组的副导演。
虽然观众对朱时春扮演的指导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朱时茂却对朱时春说:“你演的角色不错,可更出彩的却是你当副导演所展现出来的才能!”三哥的话让朱时春心里为之一震!因为他在娱乐圈的好几个朋友也如此夸过他!“真的吗?最近当了几回副导演后,我也渐渐对导演这个职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此后朱时春便琢磨起属于自己的拍摄计划来。不久,他与一位叫王莉的作家创作了一部描写继母伟大母爱的名叫《继母日记》的剧本,并请朱时茂给他提些意见。
看完剧本后。朱时茂面无表情地说:“剧本立意不新,也不是特别感人!而且,你从来没有***执导过影视剧,你能行吗?”
朱时春心里有些不服气了:“母爱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怎么不感人?不新呀?再说了,你见过谁是一生下来就会当导演拍戏的?”
老五的话让朱时茂来气了:“你虚心一点不行吗?每次我只要说你哪儿不好,你就没个好态度!”
“我已经很虚心了!你跟我说话能不能不这样总是高高在上啊?”
结果兄弟俩不欢而散。
朱时春开始寻找投资商。虽然朱时春到北京后在娱乐圈内外结识了不少朋友,还当过多部戏的副导演,然而当他真要自己***执导拍电影,却没人愿意对他投资。一阵奔波下来,一无所获。于是,他开始怀疑了:难道这个剧本真的不行?难道自己真不是个当导演的料?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朱时茂的电话:“老五,三哥的文化传播公司给你投资,你去拍吧!”
自己赌着气去找投资,就是想与三哥叫板!自己一直都以为三哥在打压自己,又哪知三哥却一直都在默默关心着自己呀!朱时春一下子感动得不知道该对三哥说什么才好。
2008年10月的一天,就在《继母日记》紧张拍摄的过程中,正在大雨中专心地导戏的朱时春突然发现人群中有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这不是三哥朱时茂吗?原来,想到五弟是第一次***执导电影,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朱时茂特地驾车从北京冒着暴雨来到淄博看望朱时春,并帮朱时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继母日记》拍摄结束后,朱时茂主动给《继母日记》打起分来:“如果是10分制的话,你的《继母日记》能得6.5-7分!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