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篇1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论语十则篇2
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季文子②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③,斯可矣。”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9.子曰:“不愤④不启,不悱⑤不发。举一隅⑥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①患:忧虑,怨恨。②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鲁国正卿,谥曰文子。③再:两次。④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⑤悱(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⑥隅(yú):角落。
【启示】
《论语》中的哲理和智慧,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古人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论语》中有很多人生格言,或谈修身做人,或谈求知态度,或谈学习方法,都给人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这里我们选编的十则《论语》片段,有的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道理,有的则是告诉我们求知和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理想的人格。在《论语》中把那些道德高尚、有修养的人称为“君子”。反之,则是“小人”。那么,怎样的人才是君子呢?在孔子看来,君子应具理想高远(“士志于道”),多才多艺(“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功能单一)。君子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常常反省自身才能避免犯错误。君子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言行,应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即“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当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在学习上,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求学的关键是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应广博,应懂得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方法上,应懂得温故知新,学习贵在坚持和巩固;要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要活学活用,懂得举一反三等等。
孔子和儒家的智慧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一种踏实的态度和质朴的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品读《论语》中,能感受到儒家文化耀眼的光芒。
【探究练习】
1.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我非生而知之者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下列句中黑体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通“悦”)
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
C.诲女知之乎(女子)
D.未足与议也(值得)
3.解释下列黑体字的含义。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选文中的哪些片段反映了孔子关于“言”和“行”的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2)在孔子看来品德修养高尚的“君子”和修养低下的“小人”有怎样的区别?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3)选文中与孔子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你如何看待孔子的观点?
6.现代汉语中的许多成语均出自《论语》。例如:见贤思齐、温故知新、任重道远等等。请从选文中找出几则成语。
【张飞/供稿】
参考答案
《十则》
1.C(C项通“智”,其他三项意为“知道”。)2.C(女:通“汝”,你。)3.(1)敏:敏捷、迅速(2)耻:以……为耻辱4.(1)(对于任何事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看法略,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看法略,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看法略,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6.三思而后行和而不同 举一反三
论语十则篇3
中央教科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一词是这样阐释的:指属于过去并流传至今,现在仍起作用的对大众有益的文化要素,主要指思想和文学方面的要素。至于“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课题中泛指和语文学科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体,包括民间的、文人的、近代的、古代的,也包括看得见的文学作品和看不见的哲学思想等。下面我将以《〈论语〉十则》为例,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感悟到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孔子的为学之道
在我们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我们最大的难题是选择,因此就更需要有选择、有规划地进行学习。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思考。他所提倡的这样一种学与思结合的方式会给我们非常好的启发。
孔子还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夫子提倡我们结交的益友,就是对我们有用的人。但这个有用不是说通过他可以改善你的现实生活条件,相反,孔子从来不主张你去结交富豪和有权势的人,而是要你去结交那些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内涵的人。他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有三种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孔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正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
三、孔子的君子之道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孔子对于君子大概有这样几个层次上的要求: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尊重道德法制的人;还有就是“预而不争,群而不***。”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温暖的、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现在做起的。
四、孔子的为人之道
子贡问老师一个问题,他说“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这样一个佛家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河了。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呀,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二十里地还放不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除了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万物之外,孔子还倡导我们要勇敢。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做到了约制,而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五、孔子的理想之道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在鼓励人们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翻开《论语》,我们常会看到,闪耀着的一颗颗理想之星。孔子与他的学生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论语》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这也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很庆幸能时常陪伴在古圣人的周围,将感悟到的生活的真谛、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论语十则篇4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
3、子曰:“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
论语十则篇5
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1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论语十则篇6
[论文摘要]法语语法教学在目前存在诸多弊端,根据相关语言和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对高职法语教学中新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随着交际教学思想的传播,一直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被严重削弱。在我国,甚至有人把学生口头交际能力较差的原因归结于语法学得太多,因而也出现了“淡化语法”的现象。在法语教学中,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它是为培养技能,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语法知识对高效率的交际起着制约的作用,语法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语法教学要重视,决不能淡化和排斥。因此,怎样使枯燥的语法规则具体化、生动化,并力求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比较轻松地逐步熟练和掌握语法就成了法语教师在当今的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语法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外语教学史上,围绕该不该教语法以及如何教语法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语法教学受不同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几经兴衰。由于Krashen的语言监控理论的影响和交际法的盛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语法教学在西方外语教学中受到严重削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外外语教学界对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语法教学又重新受到重视。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和隐性语法教学(“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显性语法教学是指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来达到掌握语法的目的,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强调的是教师一方的作用。在显性语法教学课堂上,首先要求教师呈现或描述语法结构或语言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显性法把法语语法看作一套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操练达到掌握的目的。隐性语法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言规则,强调的是学生一方的作用。隐性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语法必须置身于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尽可能自然地习得目标语语法。随着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这一对立概念的出现,语法教学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语法教学最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
二、法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语法教学中,法语教师通常依赖于传统的显性教学法,即采用演绎法来教授语法规则。演绎法的教学模式为:规则-例句-练习。尽管演绎法直截了当,省时省力,学生压力较小,但它也会养成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教师灌输的语法知识,他们更多地依赖记忆。在客观上,这就造成法语教学中长期存在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状况。其结果是学生讲起语法来头头是道,口头交际的能力却很差。
如今,在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法语教学中,语法不再是教学的出发点,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等级来划分的培养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种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法能力的培养只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语言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这就要求法语教师重新认识语法教学的目的,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不要把语法学习当成是简单地记忆一些语言规则,而是应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论文关键词]法语语法教学 显性语法教学 隐性语法教学
[论文摘要]法语语法教学在目前存在诸多弊端,根据相关语言和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对高职法语教学中新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随着交际教学思想的传播,一直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被严重削弱。在我国,甚至有人把学生口头交际能力较差的原因归结于语法学得太多,因而也出现了“淡化语法”的现象。在法语教学中,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它是为培养技能,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语法知识对高效率的交际起着制约的作用,语法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语法教学要重视,决不能淡化和排斥。因此,怎样使枯燥的语法规则具体化、生动化,并力求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比较轻松地逐步熟练和掌握语法就成了法语教师在当今的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语法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外语教学史上,围绕该不该教语法以及如何教语法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语法教学受不同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几经兴衰。由于Krashen的语言监控理论的影响和交际法的盛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语法教学在西方外语教学中受到严重削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外外语教学界对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语法教学又重新受到重视。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和隐性语法教学(“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显性语法教学是指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来达到掌握语法的目的,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强调的是教师一方的作用。在显性语法教学课堂上,首先要求教师呈现或描述语法结构或语言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显性法把法语语法看作一套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操练达到掌握的目的。隐性语法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言规则,强调的是学生一方的作用。隐性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语法必须置身于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尽可能自然地习得目标语语法。随着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这一对立概念的出现,语法教学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语法教学最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
二、法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论语十则篇7
摘要:《论语・尧曰》这一章节是《论语》的最后一张章节,它里面有七个成语。本文从成语的来源,语法结构,古今意义对比,来考察它们在语义方面是否有扩大、缩小、转移。从而掌握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
关键词:成语;来源;结构;语义
《论语》成语是汉语成语的精华和瑰宝。其语言特点对历代作家的文学创作、社会交际语言,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啊。《论语・尧曰》这一章节包含的成语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下面我们将从从语言学的角度从不同的方面对这几个成语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有助于人们从中窥探孔子思想以及儒家文化的精髓。
一、兴灭继绝
“兴灭继绝”这个成语也可以被称为“存亡继绝”,“继绝存亡”或者“存亡续”。选自《论语・尧曰》第二十篇。文中提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其实这句话最初出自《尚书》:“兴灭国,继绝世”。后人沿用原书文字,却又省掉了个别字,保留了其他关键字,于是有了“兴灭继绝”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一个由动宾形式组合成的并列结构。《十三经注疏》曰:“诸侯之国,为人非理灭之者,复兴立之;贤者当世祀,为人非理绝之者,则求其子孙,使复继之。节行超逸之民,隐居未仕者,则举用之。***化若此,则天下之民归心焉,而不离析也”。《尚书大传》曰:“古者诸侯始受封,则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罢黜,使其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灭兴国,继绝世”。《现代词典》里将“兴灭继存”解释为:“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可见在词义范围来看,这个词在词义方面是有所扩大的。
二、惠而不费
“惠而不费”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尧曰》篇。它的前后两部分相对,形成并列的联合结构。“《十三经注疏》曰:“子张问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矣”者,屏,除也。子张问其***术,孔子答曰:当尊崇五种美事,屏除四种恶事,则可也。“子张曰:何谓五美”者,未知其目,故复问之。“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者,此孔子为述五美之目也。“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者,子张虽闻其目,犹未达其理,故复问之。“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者,此孔子为说其惠而不费之一美也。民居五土,所利不同。山者利其禽兽,渚者利其鱼盐,中原利其五谷。人君因其所利,使各居其所安,不易其利,则是惠爱利民在***,且不费於财也。《论语正义》曰:“左氏传云:上思利民,忠也,利民在***者,***在养民,故当顺民之性,使之各遂其身。”现在“惠而不费”解释多解释为:“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可见这个词从古到今,意义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三、劳而不怨
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曰:“侍父母几谏。见志向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在本章又提到了这个成语。这是由两个动词组合成的联合结构。《十三经注疏》曰:“择可劳而劳之,旦谁怨”者,孔子知子张未能尽达,故既答惠而不费,不须其问,即为陈其馀者。此说劳而不怨者也。择可劳而劳之,谓使民以时,则又谁怨恨哉!”《论语正义》曰:“劳民,如治沟洫及耕敛之类。又农隙讲武事,与土功,并是择而劳之。荀子富国篇曰:[古人使民,夏不宛竭,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而百姓皆爱其上,人归之如流水,亲之欢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忠信调和均辩之至也。]是言劳民而民不怨也。现在“劳而不怨”形容孝子精心伺候孝敬父母,也指的是当***者使民勤劳而民不埋怨。因此这个词的意义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四、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泰而不骄”和“威而不猛”这两个成语均出自《论语・尧曰》。它们的前后两部分有动词词组构成,并且相对,形成并列的联合结构。《十三经注疏》曰:“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者,此说“泰而不骄”也。常人之情,敬众大而慢寡小。君子则不以寡小而慢之也,此不亦是君子安泰而不骄慢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者,此说威而不猛也。言君子常正其衣冠,尊重其瞻视,端居俨然,人则望而畏之,斯不亦虽有威严而不猛厉者乎?”《论语正义》曰:“夫法象立,所以为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慎威仪。是故先生之制礼也,为冕服采章以旌之,为佩玉明璜以声之,欲其夺也,欲其庄也,焉可懈慢也?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义存;仁义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为法象。斯谓之君子矣。故孔子曰:[君子威而不猛,泰而不骄]。现在“泰而不骄”指的是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威而不猛”指有威仪而不凶猛。这两个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五、望而生畏
“望而生畏”出自《论语・尧曰》。原文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后人利用加减字方式,即在原文中加了“生”字,减了个“之”字,提炼得到了这个并列结构的成语。《十三经注疏》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者,此说威而不猛也。言君子常?正其衣冠,尊重其瞻视,端居俨然,人则望而畏之,斯不亦虽有威严而不猛厉者乎?”现在“望而生畏”形容危险的情况或境地让人看一看都害怕。以前指看到“君子”而生畏,现在演变为”情况或境地”,可见其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
六、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是出于《论语・尧曰》的非原形词成语。原文是:“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这是后人通过换字方式提炼得到的成语,同样是并列结构。《十三经注疏》曰:“子张曰:何谓四恶”者,子张未闻四恶之义,故复问之。“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者,此下孔子历答四恶也。为***之法,当先施教令於民,犹复宁申敕之。教令既治,而民不从,後乃诛也。若未尝教告而即杀之,谓之残虐。”
《论语正义》曰:“不教而杀,谓未以礼仪教民,民犯于法,则以罪杀之,此为虐也。”现在“不教而杀”指的是:“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惩罚“的方式当然不是只有”杀害“这种方式。所以很明显这是成语在随着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词意的程度减轻,同时也有词义范围的扩大。
结语
本文仅从成语的来源、结构、意义方面来研究成语,目的在于可以让读者了解这些成语发展演变,掌握它们在生活中的用法。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之中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刘宝楠.论与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汉语成语大辞典.上海:上海[1][M]辞书出版社1986
论语十则篇8
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特点
孔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力***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人手来解救社会危机。因此,他以“仁”为核心范畴,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建立了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学说的主体内容。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在孔子整个学说中,“仁”是伦理道德范畴;“礼”可以说是***治范畴,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规范、典章制度。“仁”和“礼”的关系,也就是道德和***治的关系,两者密切结合,溶为一体。***治伦理化,伦理***治化,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
孔子不仅要求统治者把奴隶当作人看待,还提出了一套仁***、德治的现实***治主张,要求对他们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后来孟子的“仁***”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原来,在殷周社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目睹“礼”的破坏和“刑”的滥用,社会出现大***的局面,他提出了新的改革主张,一面用“仁”来充实“礼”的内容,要求统治者们“克己复礼”,作出让步,从道德感情上促进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并主张“齐之以礼”,使“礼”也下到庶人,以扩大其作用范围;一面用“仁”来削弱“刑”的作用,提供仁***、德***,而不专靠镇压,以缓和敌对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孔子伦理***治思想中这些寓有重现实、积极进取的主张,一经后来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地发展,就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成了反抗统治阶级专横残暴和揭露***治黑暗的“经典”根据,成了他们坚持人民立场向当权者作斗争的思想武器。
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伦语·颜渊)这一开明主张,认为如果人民对***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在他看来,一个国家“民信”是至关重要的。怎样作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的回答是,这个国家要讲道德,要言而有信。为此,他提出了“为***以德”(论语·为***)和“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他赞尝自己的学生南宫适能总结出历史上,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经验教训。
由此可见,孔子是看到了道德和***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孔子及儒家所主张的“德***”就是主张剥削轻点、压迫轻点的“王道”和“仁***”,反对剥削重、压迫重的“霸道”和“苛***”。这种主张诚然有助于缓和那个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维护当时相对的社会稳定,使得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得到充分发展,这就具有进步性。
孔子把伦理、教育、***治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为统一的整体。《论语》中所记的孔子教育,大量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孔门四科中也以“德行”为先。孔子认为这是培养“士”、“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封建***治服务的“士”、“君子”。孔子揭示出***治、教育、伦理三者的密切关系,注意到***治除了刑、***以外,还有道德教育。这方面今天对我们还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不仅要搞经济建设,同时还要重视道德教育。
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主要依靠自我觉悟。因此,孔子十分注重自我修养。他关于道德的自我修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讲了“学”、“思”、“行”。“学”即学习。孔子很强调学习的重要,《论语》作了精到的论述,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等等。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礼”,但也不排斥学“文”(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他认为虽然有生而知之者,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圣人也要学。不学古代的礼、文,道德就会产生各种流弊。
“思”即思考。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重么;说的话,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要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总之,要用心里的道德观念来检查,反省自己。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考察立利,如违背道德观念,就是错的,就要改正,“过,则勿惮改”(论语·述而);另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你就无所忧,“君子不忧”。“学”与“思”的关系是:“学而不思则罔(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论语·为***),二者不能偏废。
“行”是指言行、立行。这是道德生活的实践活动。孔子把“行”看作教育学生的科目“文,行、忠、信四教”之一。因此,孔子很注重道德修养中的“行”,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他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他要求“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甚至用千里马来比喻要人们赞美品德,他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向)。他反对“色取仁而行为,居之不疑”(论语·颜渊)的伪君子。他反复谴责,“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
孔子从正反两方面都反复强调了统治者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多次强调过:“***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苟正其身矣,于从***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在回答季康子的问***时说:“子为***,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他对自己的自我修养过程,也作了概括和描述,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中跄距”(论语·为***)。三、四十岁是学习、领悟阶段;五、六十岁是安身立命、守道阶段;七十岁古稀之年是自我修养最高阶段。经过不断自我修养过程,最后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这说明,孔子承认人的道德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循序渐进,不断修养、不断进步的过程。孔子的学、思、行的自我修养的“三字”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孔子很注重自我修养,后来的儒家道德就大力提倡“修身”,“养性”和“慎独”等。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作用是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于“礼”。他认为通过以下行为才能达到“仁”的标准。首先,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论语·阳货)。哪五种呢?他说:“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一个“仁人”,要具备这样五种品德:“恭则不侮”,即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就不会招致别人的侮辱;“宽则得众”,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信则人任焉”,诚实,言出令从,具有威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敏则有功”,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惠则足以使人”,善于布施一些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就能够使唤人。这说明仁的作用和礼的作用一致。所以,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
其次,孔子认为求仁完全是靠自己的自觉、主动,并不依靠他人的行为。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强调实现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于是,就把“礼”这种外在的制约,通过“仁”的德性修养,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孔子还提出了一个人自觉实现仁的简易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还有,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诸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是仁的品德的全面性。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对其弟子子路、冉求、子华的***治才能,令尹子文的忠诚、陈文子的清白,都不称许以仁的品德。他认为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才算“为仁矣”,能做到“刚(刚强),毅(果断),木(朴实),讷(言语谨慎),近仁”,能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因此,他要求每一个人不论在怎么仓卒匆忙和颠沛流离的情况下,都要时刻追求这种成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个意义上的仁,孔子也叫做“道”,所以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论语》还提出若干道德行为的准则,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首先,孔子提出“仁者安仁”(论语·里仁),讲的是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这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困难环境),不可以长处乐(长久居于安乐中)”(论语·里仁)。又说,“士志于道”(论语·里仁),然而粗衣粗食未足评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孔子指出德、福不一致,这种观点是对西周以来的“福善祸阴”天命观的一个否定。这种观点为汉代王充发展了,他提出“祸福不均”,作为对达官贵人的批评的一种武器。诚然,孔子这种观点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它使受压迫的人“安贫乐道”。
其次,孔子提出义利问题,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之一。所谓义利问题,主要是指道德行为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评价人的行为善恶,主要看义,而不是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他重义轻利,把追求个人私利的人视为小人。他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要做到“见利思义”(论语·宪向)。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中庸”问题。他认为“中庸”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又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什么是“中庸”?孔子本人下过确切的定义,即“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孔子能透过“过”和“不及”这两种绝然相反的表面现象,而看出它们完全相同的本质。这个思想很深刻,包含了辩证法因素。孔子关于“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无论当作道德准则,或是当作方***,都产生过很大的历史作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中庸”也是道德评价问题呢?《礼记·中庸》一书解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所谓“执两用中”,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之间,采取既不“过”又无“不及”的“中道”,从而使矛盾得到调和,免于激化。宋儒解释说:“中庸,是不偏不倚,平常,正常之道。”孔子认为,道德品行、气质,不应偏于一个方面,而应互相牵制。“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学而)。孔子评价他的弟子时说:“师(子张)也过,商(子夏)也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两人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孔子的学生有若,用“中庸”思想解释“礼”,说“礼之用,和为贵”,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有若阐明了“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不能无原则地为调和而调和,必须以“礼”为准绳。无原则的调和,四方讨好,八面玲珑,无是非原则,孔子斥之为“乡愿”,认为“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孔子所以讨厌“乡愿”作风,就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貌似中庸,实非中庸,是败坏中庸的小人。
论语十则篇9
一、《论语》学习教育类成语概况
《论语》一书共有20章,全书共15952字,共形成成语384条,其中,学习教育类成语多达30条,①分别分布于其中的12章中。其中,《论语?述而》中出现的最多,共有10条。其余分别是《论语?学而》2条、《论语?为***》3条、《论语?里仁》2条、《论语?公冶长》4条、《论语?泰伯》1条、《论语?子罕》3条、《论语?先进》1条、《论语?宪问》1条、《论语?季氏》1条、《论语?子张》1条、《论语?卫灵公》1条。[1]《论语》中的学习教育类成语可以分为两方面:有关学习的成语和有关教育的成语。
(一)《论语》中出现的有关学习的成语
《论语》中出现的有关学习的成语共有26条。列举如下: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告往知来《论语?学而》、温故知新《论语?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知之为知之《论语?为***》、朝闻夕死《论语?里仁》、见贤思齐《论语?里仁》、敏而好学《论语?公冶长》、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闻一知二《论语?公冶长》、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不知肉味《论语?述而》、日知其所亡《论语?述而》、发愤忘食《论语?述而》、?W而不厌《论语?述而》、一隅三反《论语?述而》、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择善而从《论语?述而》、笃信好学《论语?泰伯》、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升堂入室《论语?先进》、下学上达《论语?宪问》、问一得三《论语?季氏》、博学笃志《论语?子张》。
(二)《论语》中出现的有关教育的成语
《论语》中出现的有关教育的成语共有4条。列举如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循循善诱《论语?子罕》、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二、《论语》学习教育类成语结构定型的途径
由孔子及其弟子的问答对话,演变为今天的成语,《论语》中的学习教育类成语经历了一个结构定型的过程,其结构定型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一)直接袭用原形
是指成语是直接从《论语》的原句中截取而来的。这样的成语在《论语》学习教育类成语中所占得比重最大,有17条。如下: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贤思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敏而好学:《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发愤忘食:《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学而不厌:《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诲人不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笃信好学:《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日知其所亡:《论语?述而》:“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知之为知之:《论语?为***》:“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将原句简缩提炼
是指成语是从原句中撮要凝缩而成的。这样的成语所占比重也较大,有10条。如下:
温故知新:《论语?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朝闻夕死:《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闻一知二:《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择善而从:《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博学笃志:《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循循善诱:《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升堂入室: 《论语?先进》:“(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告往知来:《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碚摺!?
下学上达:《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三)将原句调整重组
是指成语是截取原句中个别词语重新组合而成的。这样的成语所占的比重较小,有2个。如下:
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隅三反:《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四)沿原文意义概括
是指成语是沿用原文中的故事体现的原意重新概括而成的。这样的成语所占比重最小,只有1个。如下:
“问一得三”出自《论语?季氏》。是源自这样一个典故:孔子的儿子孔鲤与弟子们一起在孔子门下学习。弟子们私下里议论:“先生必然是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要留一手的。”一天,一个名叫陈子禽的学生问孔鲤:“你在先生那儿一定比我们多学一些学问吧?”孔鲤老实地回答:“没有什么呀!就是有次先生一个人站在庭院中,问我有没有学过《诗经》,还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从此我就开始学《诗经》。还有一次,他问我有没有学过礼,并说不学礼就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然后我就去学礼,就这么两件事啊!”“那就好。”陈子禽因为问一而得三,高兴地向同学们汇报说:“我问孔鲤一件事,他却告诉了我三件事!第一知道要学《诗》,第二知道要学礼,第三知道了先生对自己儿子并不特殊亲近。”弟子们终于解除了对孔子的误解。“问一得三”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概括而成的。
三、《论语》学习教育类成语的语法结构
从语法结构角度,可以将《论语》中的学习教育类成语分为两种:联合结构和非联合结构。[2]
(一)联合式成语
联合结构的四字格成语大都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之间是联合关系,且前后结构相同。联合式的成语又分为以下几种结构:
1.动宾结构联合式。如:告往知来、温故知新、有教无类、举一反三。
2.偏正结构联合式。如:笃信好学、一隅三反、博学笃志。
3.并列结构联合式。如:敏而好学。
(二)非联合式成语
1.主谓结构成语。如:后生可畏、知之为知之。
2.动宾结构成语。如:不知肉味、诲人不倦、不舍昼夜。
3.偏正结构成语。如:学而时习之、不耻下问、发愤忘食、学而不厌、循循善诱、日知其所亡。
4.连动结构成语。如:朝闻夕死、下学上达、见贤思齐、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升堂入室、问一得三、择善而从。
除了以上这些语法结构的成语外,还有由两个句子组合而成的成语。其结构如下:
1.并列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假设关系:三人行,必有我师。
3.紧缩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论语》学习教育类成语中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作为记录其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论语》中自然处处折射出众多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下面就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两个角度来探讨《论语》学习教育类成语中体现出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一)学生的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重视学与思的结合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同时也十分重视思考。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但他认为只学不思和只思不学都是不妥当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与思二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端正学习态度,善于向他人学习。
孔子主张,学习应该持有端正的踏踏实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要学会虚心向他人学习,“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他也提倡“不耻下问”,面对不如自己的人,也要虚心学习。
3.提倡勤奋好学
孔子认为作为学生就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提倡“敏而好学”。《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十分赞赏“学而不厌”,“发愤忘食”,热爱学习,永远不知疲倦,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4.强调复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复习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语?学而》开篇就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为***》中也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强调学过知识后,要及时复习,及时巩固,才能扎实地掌握。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育家,孔子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教学方法。它们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显著的效果,对当今社会的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1.对学生一视同仁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进行教育。
2.主张因材施教
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思想,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实行“因材施教”。
3.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典型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孔子采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思考,并且懂得举一反三,从而真正地掌握知识。
4.树立“诲人不倦”的态度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有耐心,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孔子主张“诲人不倦”,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五、结论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传承至今,产生了大量的各类成语。它们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论语》中的学习教育类成语进行探究,增长了对《论语》成语的认识。但这还只是个人浅见,《论语》中关于成语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学习,相信以后的研究会更丰富多彩。
论语十则篇10
关键词: 《论语》 数词“三” 虚指功能
古汉语中常以具体的数字表示虚指,表示多数。比如,《诗经》中的数词虚指情况大概可分为两种:一是基数词“三”表示虚指,形容极多;一是用“十、百、千、万、亿、秭”等数词表示虚指,形容数目极多,带有夸张之意。有别于《诗经》,《论语》中没有出现“万、亿、秭”等数词,仅到“千”止。由此也可看出作为文学作品的《诗经》与作为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论语》风格的不同。
尽管“三”有虚指功能,但在涉及具体虚实指意味的问题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对《论语》中所有数词“三”进行分析,试***区分出它的虚指功能,并发现规律。
一、数词“三”在《论语》中的重要意义
在对《论语》中各数词出现的次数进行了统计之后(见下***1),可看出数词的出现次数呈不平衡分布。其它数词出现的次数大多为10次左右,而数词“三”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它数词的,高达56次。
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节选《论语》中的章节,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课本为例,节选《论语》十则,有三则涉及到数词,其中两则都与数词“三”有关。数词“三”与其它个位数数词相比,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虚指。这是其它个位数数词少有的。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阐明数词“三”的虚指意味与语法功能,是一个教学难点。
二、数词“三”的虚指功能
《论语》中存在大量数词“三”的虚指用法。从结构上看,可大致分为四类。
1.数词与量词组合需辨别虚实指意味,数词“三”与年、月、日等表示时间含义的量词相结合,多是虚指,也有个别实指的情况: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是虚指,指几个月、长时间,并非实指“三个月”。
有两例特殊情况:(1)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三日”指第三天。(2)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三年”指三年时间。只需记住这两例,用普遍规律就能分析出《论语》中数词“三”与年、月、日等表示时间含义的量词相结合时的意味。
2.数词与数词相结合,数词“三”对数词“二”有影响,如:(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3)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除了以上三例,其余皆以“二三子”形式出现,如: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二三子”皆是虚指,指“你们这些学生”,并不表示确切的实数词含义。
数词“二”在《论语》中共出现8次,6次以“二三子”的形式出现,其它两例如下:(1)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二”指“十分抽二”,意思是:“十分抽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十分抽一呢?”(2)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中,数词“二”前者为分数,后者为基数词。
《论语》中,数词“二”以单个数词出现、不与其它数词相结合时,表示实指意味;与数词“三”结合,则表示虚指,这可看成是由于数词“三”的影响。总结规律如下:《论语》中的“二三子”都译为“你们这些学生”,表示虚指;数词“二”若没有与数词“三”结合则为实指意味,一为基数词,一为是分数词。
3.数词与动词相结合,数词“三”往往表示虚指,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中有四例,其中“三”皆用作副词,表示“多次地”,可推论凡在《论语》中见到数词“三”与动词结合,皆视为虚指。有一例特殊,至今未能有断论: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很多人疑它有脱误,为避免妄断,未对此作出分析。
4.数词“三”与名词结合,要注意注意语义演变与历史典故,实指意义之后演变为虚指,如:子曰:“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是周朝的制度,指诸侯中的大国可拥有***队三***,因此用“三***”作***队的通称。“三***”不能简单理解为“三支***队”,经过语义演变,“三”在此处是虚指意味。
三、结语
经过对数词“三”的虚实指意味的探析,分析虚数词与实数词的比例构成(见下***2),必须指出:数词“三”在古代汉语中具备了作为虚数词表示虚指含义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数词“三”都指示虚数词。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涉及这个问题时必须辩证地看待,不能刻板地以为“古代文学中的数词‘三’都是虚指,表示多数”。在国学经典著作《论语》中,虚数词与实数词出现的次数的分布比例基本持平。
在对关于如何区分《论语》中数词“三”虚实指意味的问题进行层层分析后,我尝试进行初步总结,规律如下。
针对判断数词“三”是否为虚指的问题,在实际阅读中,可以运用这些技巧作为辅助判断的方法:第一,数词与量词组合时,除了这两例:(1)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2)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都判别为虚指。第二,数词“三”与数词“二”结合时,都可断定为虚指。第三,数词与动词相结合,数词“三”往往表示虚指。第四,数词“三”与名词结合,经过语义演变后,实指意义可能变为虚指。此外,还可以由分析结构来判定。国学经典《论语》中,凡见到数词“三”与动词结合,基本上皆可视为虚指。
假若能逐渐归纳、掌握《论语》中的语法规律,可减少今人阅读古文时的不便之处,大大提高阅读速度。规律虽细微,但假若能不断累积,则《论语》这本巨著亦易可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顾越.文言词法常识.北京:北京出版社,1964.
[4]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5]王力.古代汉语.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6]胡附.数词与量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