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模板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1

二、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不明

高三历史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的引领。严格意义上说,从文理分班开始,就必须有详细的计划。例如高二文科班的教学模式如何不同于高一才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何不让学生过早感受到高三历史复习的难度,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起讫时间怎么安排,第二轮复习应该准备哪些专题,每次检测的内容如何确定,这些问题都应该在计划中予以明确并加以落实。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校有计划,能落实。但仍有较多的学校缺乏计划性或计划不够细致、明确。有些学校教师的课上得比较随意,想上什么专题就上什么专题,专题想上多长时间就上多长时间,这必然会影响复习效率。

2.模式不清

高三历史主要是复习课,从字面上解读:“复”侧重于对知识的梳理;“习”则强调习得与习会。因此,复习课既要注意知识的梳理,更要强调学习方法与技巧。高三历史教学的重心在复习,复习的关键在模式。调研当中发现:许多学校对高三复习的模式缺乏研究。正因为模式不清,许多学校的第一轮、第二轮复习没有区别,缺乏提升与归纳,造成一轮画线落点,二轮设问、解题的僵化模式。有些学校则把第二轮复习直接理解为热点专题复习课,进行简单的热点梳理、整合,缺乏与主干知识的有机联系;有些学校则把二轮复习课当成试题讲练课,缺乏教师精当的引领;有些学校则以查漏补缺为目标,缺乏系统的整合与归纳。这些都是影响复习效率的诸多方面。

3.流程不畅

教学流程是否通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高三历史复习流程不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出于对学生的不放心,高三历史复习课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的基本任务就是记笔记、抄黑板,几乎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没有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气氛非常沉闷。其次,教学缺乏精当设计,第一轮与新课教学没有区别,第二轮没有体现深化、拓展的复习特色,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某校教师一、二轮的复习专题都是相同的,教师只不过是对内容进行选择性讲述,造成知识跳跃、思维错位,明显影响教学效率。

4. 效率不高

复习效率的提高着重表现在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思维是否已打开,能力是否被培养,情感是否已内化。调研中发现复习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良好的问题设计。调研过程中,部分教师的问题设计浅显无趣,比较随意。因此,如何提出一些真正富有探究性、情境性的问题,如何在问题中留给学生合理的思维空间与时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应减少低层次的、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设计,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有思维含量与质量的问题,真正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困惑,制造铺垫,通过启发、思考、训练,把课堂教学逐步引向高潮。第二,归纳整合不足。模块化、专题式的教材编写,使传统的历史知识结构、知识线索受到严重破坏,但也给教学的归纳整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缺乏整体的意识,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忽视归纳整合的能力与意识,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如何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拓展能力,进行适当的归纳与整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改进的建议

1.明确计划,探寻模式

复习计划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关键在于计划的制订要精细,内容要可操作,实行要能落实。

(1)第一轮复习可以专题内重组(适当的时候可以延伸拓展),必须同高一的新课有所不同。如必修2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共有四目: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策。教材如此编排,知识显得平铺直叙,缺乏内涵的挖掘。如果先讲中国古代的经济***策,则能更好地挖掘教学内容: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策下的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可让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除了***策的导向外,还有哪些因素)、“男耕女织不相失”的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的商业(在此,可作为重点突破:重农能否真正抑商――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在重重抑制下仍持续发展,宋代出现了重大突破,到了明清进而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这一***策的指导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否会顺畅,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进一步打开。

(2)第二轮复习则以模块内整合为主,兼及热点为辅。首先,“网”构知识――“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建构:

*形成背景(理论来源:韩非的法家思想;经济基础:封建自然经济的需要――小农经济需要封建王权的保护;***治基础:巩固封建***权的需要)。

*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各阶段有所侧重;发展特征也不同)。

*演变:建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加强――西汉(中外朝制、推恩令);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发展――宋元(分割宰相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行省制);强化――明清(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设内阁、***机处)。需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观点加以评价,注意阶段论。

* 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挖掘隐性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其次,“通”读历史――“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形成通史意识。选取主要考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能通则通,揭示规律,启示生活。

例如:社会转型与***治制度的递进专题,可从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君主专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等方面进行疏通。

最后,“活”用能力――“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提升活用能力。如思维的辨析能力。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后人不可能亲身感受到已经发生的历史,人们只能通过已有的史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复原和思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严谨、理性的辨析能力。

2.合理整合,有效拓展

整合、拓展是高三历史复习的基本策略,在模块化、专题式的教材编写思路之下,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拓展,是不会提高复习效率的,具体要求如下:

(1)强调迁移――知识整合的前提

所谓迁移,就是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要经常迁移、经常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如必修1《近代中国的民主***》就必须与必修3的《近代思想***的潮流》内容保持迁移与联系。因为,近代史上的重大民主***总是伴随着思想***潮流,而思想***潮流普遍具有两层内涵:破旧(反对旧体制),立新(提出新思想)。由于辛亥***只立新不破旧(没有触动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才会出现新文化运动的补课。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知识的体系。

(2)重视梳理――知识整合的保证

历史具有独特的学科特性:所有的结论与论点都必须建基于准确、丰富的史实基础上。但模块化、专题式的编写方式造成史实不清、性质不明,甚至出现朝代错位、概念模糊等情况。因此,在确定历史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史实梳理,能把分散的史实准确归位,把模糊的概念清晰整理。如当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可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思考:自由主义思潮下的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1929―1933 经济危机对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冲击,罗斯福新***对运行机制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对新机制的广泛运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开阔,线索也就更清晰了。

(3)总结规律――知识整合的归宿

历史规律指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哲理性――分析问题有条理、有思路,能够史论结合,以史带论并能总结规律,进行理性思考。如岳麓版《历史重大改革回眸》中提到:“每当社会运行出现障碍时,要求改革的呼声便此起彼伏。”这说明改革都是在社会运行出现障碍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社会运行会出现障碍呢?这个障碍主要表现在哪里呢?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空前强化,为什么明末的思想会出现活跃的局面?这里的活跃是指什么意思?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辨析能力进行思考。

3. 强调学法,注重能力

高三历史复习的最大误区在于把复习课当作知识梳理、灌输课,普遍存在教师讲得过多、频率过快的情况。有些课是因为教师对时间的把握不当造成前紧后松,有些课则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妥,未能做到详略得当,造成教学前松后紧,这是教学中存在的遗憾。

(1)把握教材体系,挖掘隐性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只看到了教材的显性知识,未能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分析历史的观点。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把知识点纳入到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去考虑,在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同时落实基础知识。

(2)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生活动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主体作用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明确教学目标外,还一定要明确学习目标,重视学法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准确、及时地进行点拨。对于文科学生来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内化,才能理清历史事件的脉络,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学习能力。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史料(材料)的解读能力;问题的形成能力;严谨的推理能力;审题、解题的能力等。如《百家争鸣》中描述:“面对乱世,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一般的同学只会识记其中的关键词而不求甚解。教师则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乱世?这个乱世是怎样形成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能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吗?诸子百家中哪种思想会得到统治者的赏识?

*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学生的思维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3)注重史论结合,提升教学目的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2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某某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某某省新课改后的第某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2 一、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

1、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3 一、教学时间安排

1、2月份完成选修3、4的复习

2、3--4月完成二轮复习

3、5月初--中旬进行热点复习

4、5月中旬--5月底:回归课文,落实课文基础,尤其是课文中的习题

5、6月初,对做题方法的总结(课件已做好)

二、复习框架

1、选修3、4

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以自学(这是高二学习的内容,学生比高一时要重视,因此,知识结构相对完整),重点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目标部分,配以自编练习。

2、二轮复习

共分13个专题,每个专题4节课。做如下安排:第一节课,按***治、经济、文化、人物、战争、改革、遗产等子目要求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第二节课,教师根据一轮复习中学生体现的知识盲点做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第三节课,讲评配套练习。第四节课,讲评历史组集体汇编相关新题和经典题目,重点是选择题。

3、热点复习

与***治学科的时***相结合,引入历史,对热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学以致用。

4、回归课文

每年高考都有4--8分的考查点来自课文的非正文部分。利用课文提供的相关材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的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4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的学情 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 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 从平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第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

1. 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习,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习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中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习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习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习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习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习(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习(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

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附:高三教学进度及考试安排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时间:11.3—11.4

内容:中国古代史(全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时间:1.29—2.4

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

春节放假时间: 时间: 2.12—2.25

第三次调研测试: 时间:3.26—4.1

内容:全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

专题复习及 时间:4.1—4.30

第四次调研测试:

综合训练 时间: 5.1—5.30。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7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3

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大多数学生对本来相对生疏的世界史知识已有模糊的总体映像,但对确定具体知识的位置,仍觉得非常难;在此情况下,回归基础、依据考纲,重组教材,清晰知识结构,成为我们当下重点。

尽管第二轮专题复习也是在重过教材,但是应当清楚地看到复习不能代替学生知识的过手,为此,我们建议学生在跟着教师做好第二阶段复习的同时,回归教材,重构教材,进行针对自己情况的个性复习,包括要求学生自己设立一周或一月阶段复习计划,在一段时间内重新系统地总结和归纳知识,这样可以把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要求学生将简单、重复的教材以新视角、新角度重组,掌握教材的总体结构和主线,以克服“视觉疲劳”等。

1.宏观上把握教材

第一阶段已经复习结束,教材中究竟讲了些什么?不去回忆细小知识点,不去回忆章节知识结构,只求以最简短的语言从宏观上、总体上把握教材。例如:

世界近代史:三个历史时期。①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一章近代的序幕;第二章早期资产阶级***时期);②蒸汽时代(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主义运动兴起);③电气时代(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制度成熟,世界体系形成)。

这种结构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形成文本,要做到滚瓜烂熟,在进入每一本教材前,先概览总体结构,画上“知识树”最粗的那一条主干。

2.总体上把握每单元的知识结构

世界近代史三条线索,三个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在此我们以蒸汽时代为例加以说明:

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近现代史上第三章:两种方式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按标题所示的两个内容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形成的物质基础――第一节工业***

建立对世界的统治――第四节19世纪里七十年代的***改革潮流

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五节

②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③亚洲***风暴

这一步就好比在画好的树干上添上枝叶,一棵完整的知识树出现了。

二、教师的专题复习策略

在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考试大纲,并认真研究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高考的发展趋势,精心划分设计专题,我们建议注意以下专题:

1.主干知识专题。

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专题复习应以主干知识为主。传统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大专题:世界资本主义***治、经济发展史、民族***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及国际关系

大的专题中还可以划出小的专题,并注意学科内综合,例如资本主义经济可以设计一个中外近现代史上土地***策调整的专题,涉及的内容包括:

①英国资产阶级***前后的圈地运动

②法国大***的土地***策

③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土地***策

④美国内战中的《宅第法》

⑤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土地***策

⑥中国民族资产阶的土地***策

⑦墨西哥资产阶级***后1917年宪法规定的土地***策

⑧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土地***策

2.关注热点。

2007年各地文综试卷充分体现了不回避热点的命题特点,例如全国卷Ⅰ中材料题第38题从美国在二战中废除中立法中禁运***策,对英、对华进行援助的有关史实,考查了大国崛起问题,揭示了战争崛起的教训、合作崛起的经验。如全国卷Ⅱ中第38题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考查”,2006年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是高考重大的周年纪念热点。同时热点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因此第二轮复习时,上课讲学科知识时就要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养成思考习惯。

3.以***治、地理术语组织复习,变换重组教材的角度。

2007年高考在考查热点问题的设计上又体现了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如全国卷Ⅰ中材料题第40题把环渤海地区两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北京和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关注结合起来,进行了历史、地理、***治学科间的自然渗透考查。在专题复习中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尝试,例如:以两次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考察中古今中外的经济史,并以***治地理中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三大内容分析组织。当然,这需要我们加强文综各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配合。

4.适当关注新课程。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例如高考全国卷Ⅰ选择题19中关于赫德路,只提供一个外文路牌要求学生判断此路牌设立的时间,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中这些探究性试题的出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必须顺应这一潮流。

5.新观念专题。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命制体现了利用近代化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三种学术观点来整合基础知识。文科综合考试命题人员大多为高等学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的过程中,必然渗透他们关于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在2007年高考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趋势。例如全国卷Ⅰ第16题,此题考查清末新***的主要特点,新***是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仿效近代西方***制编练的,是近代化在***事方面的表现,此题的设计就体现了近代化视角。又如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问题,迁都原因之一是“燕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影响之一是“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发展进程”,问题的设计及参考答案都体现了以文明史视角考查、阐释历史这一特点。

三、复习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培养能力与夯实基础知识的关系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绝大多数试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尤其2007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Ⅰ、Ⅱ历史试题选择题采取了非主题结合的考查方式,拓宽了知识覆盖范围。针对这种选择题考查呈现方式的变化,在二轮专题复习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也不能放弃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熟悉与掌握。

2.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在二轮复习中,教学内容跨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感觉时间不够,整堂灌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二轮是知识的整合,教师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学生应在二轮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3.学与练的关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4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24-01

一、制订复习教学的全盘计划

高三复***有八、九个月的时间,要合理安排五本教材内容的复习,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此教师首先要对本学年的教学计划有一个全盘的考虑。我认为传统的三轮复习不失为最稳妥的方法,当然不同阶段的教学要各有侧重。

三轮复习教学中,第一轮教学可以说是决胜高考的关键。具体的做法:第一,在全力抓好世界史、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基础上,把重心放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上。坚持把每一课讲透讲细,课后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讲评。第二,根据高考的命题走势把握重点。第三,在一轮教学中,坚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不宜过早进行跨学科综合。

二轮复习,即专题复习阶段,要精心选择考点,关注新视角。具体做法:一是参照新课标的专题模块设置专题。二是以热点问题编制新专题。但历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并非“时***热点”,而是现实社会中在***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以及国际关系中乃至学术研究领域影响至深的问题,近几年来,针对现实问题常见的测试思路是:以追寻重要现实问题在历史上的演进轨迹,为立意中心,分为不同时段来命制历史试题。至于新视角,在近几年高考题中可以找寻到这样几大视角: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等。

三轮复习中,两条线平行进行。一是,教师要打破并整合教材,制定详细的看书计划,既可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回归教材。二是选点复习,精讲精练,避免全面出击。选点的依据是选择《新课标》中的常考点和《高考说明》中变化或调整了的考点。

二、构建知识体系,重视课堂实效

根据专家的建议,也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识结构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因此历史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把大量分散的、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历史教材可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四块。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历史概念也有它固有的结构。经过层层分解,就形成了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经纬网络,既有主干,又有细枝和树叶,还可避免各部分历史知识的混淆、重迭、交叉。

2、理论系统化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对考生能力要求中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逐步地对教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作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强化训练。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在理论教学时,切莫搞片面性,陷入形而上学。要使学生明白,郑成功是正义之举,可清***府也同样适应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需要。

3、关注学生的深度参与 复习课教学,要求在重视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参与。因此,能力立意的课堂,一定是鼓励并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过程。深度参与不是表面的气氛热闹,而是学生的本质参与。因此,首先必须选择好有价值的材料和设计好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将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吸引到课堂中来,吸附到材料与问题上来。 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必须鼓励学生课在堂上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充分暴露从已知过渡到未知之间的主要障碍,才能真正发现学生学习之问题所在,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案。

三、加强训练的规范化

训练的规范化,包含四层意思:其一,形式的规范化。指试卷的长度、题型、分值要跟高考大体保持一致。其二,能力要求的规范化。试题的难度及对能力的要求要相当于或略高于高考试题。其三,讲评的规范化。它要求教师钻研高考答案,尤其是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对审题及题目的构思、行文等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学生复习和考试中暴露的带有普遍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刻剖析错误。其四,答题的规范化。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到“答题要点化,要点序列化,序列文章化”。“要点化”就是要求答案精炼,文字、史实、观点正确。“序列化”要求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分点叙述。“文章化”是要求句子通顺,不出现错别字,尽量使用历史语言。

总之,“教无定法,教贵得法”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我们作为陪同高三学生一起冲刺高考的教师,要完善高三复习教学的策略,尽力在高考中给学生、给家长、给社会一份较为圆满的答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5

要认真学习领会历史中考的考试说明:包括“命题指导思想、命题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和结构”。特别强调的是“考试形式及结构”中所涉及的中考题型、中外历史的考察比例、试题的难度,这些信息是中考历史中重点中的重点,“公鸡中的战斗机”,必须给学生慢讲、细讲,让学生真正明确本学科的任务,只有真正掌握了“中考题型、中外历史的考察比例、试题的难度”这些信息,才能认识到“敌人”的真面目,才能“知己知彼,各个击破”。值得特别提醒的是,这些信息,要作为知识点让学生背诵,真正烂熟于心。

二、制定计划,高屋建瓴

在复习之前,教师要根据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要求具体,每周讲什么内容,每节课讲什么内容一定要明确,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怎么办,这些都要写在复习计划上,大多数老师喜欢随心所欲的去讲课,没有计划性,我认为没有计划性的复习是盲目的,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没有按时间完成复习任务,(众所周知,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夯实基础、第二轮专题讲解、第三轮回归基础)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没有做到重点的复习,只是一带而过,如果考察一个分值高的问答题,结果可想而知。当然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我认为计划总体不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所以说千万别把事情弄僵化了,要与时俱进,与客观情况同步。

三、相信权威,订阅资料

历史中考指挥棒,令行禁止,同时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都打着所谓“标靶”“权威”的牌子,在新华书店、和各个学校都售,是否“标靶”“权威”可能他们也不知道,很大程度上只是借助中考这个市场“赚一杯羹”而已,但这个资料却是今后学生的复习依靠,如果资料选择不好,那么就会造成“将帅无能,累死三***”的结果了。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那应该怎么选择呢?我们要密切关注教育局教研室的思维动态,“出题思路,方式方法”诸如此类,特别是一些大会小会宣讲的内容的倾向性,善于领悟,善于总结,善于交流。必须选择他们的指导用书,选购权威资料的好处:其一、避免课本丢失,无法顺利复习,而指导用书把所要考察的知识点都已整理在册,方便学生复习。其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避免多走弯路。其三、指导用书,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增强复习的有效性。

四、有条不紊,有序操作

(一)首先,复习之前提前准备好历史课本。

在九年级上学期就要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课本,等到下学期就晚了,因为一些马虎的同学,课本早丢了,必须提前准备,大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全,所以尽可能的找,能找几本找几本。

(二)其次,要准备相关考点的配套练习。

1.要有。在复习完一个考点和数个考点之后,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练习(除了指导用书之外的配套练习)。一个考点可以出一个配套练习,几个考点也可以出一个配套练习。对于重要知识点最好一个考点一个配套练习,对于鲜有大题出现的考点,可以数个考点一个配套练习。

2.要精。配套练习,要紧紧围绕考试重点进行设计,不能实行“拿来主义”,把上学期的的电子稿直接打印、复印。可以借鉴上学期,但是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对练习进行深加工,去掉“繁、难、偏、旧”的知识点,增加今年要考察知识点的题目数量,特别是练习的风格尽量向中考的方向靠拢。说白了既要数量,也要质量。

3.要改。练习最好在老师的“精讲”之后进行,“有讲有练真把式”,学生完成之后,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收上来,老师要进行全批全改(也可以老师给出答案,让学生交换进行批改)批改完成后,要用分数取代等第的形式反馈给学生,学生拿到试卷后,要在错误的上方或者下方用红笔或者其他颜色的笔(一定要区别于练习时用的颜色)进行修改,以便加深印象。

4.要订。当复习完成一轮之后,把相关的配套练习装订成册,以便学生更好地找出自己的薄弱之处,及时查漏补缺。即通过复习课本、考点来做练习。练习完成之后,结合自己出现的问题,回过头来再看课本和考点,这样效果最好

(三)再次,要认真督查背诵。

教师讲完了,学生听完了,但是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识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检查背诵,而知识的再现是以掌握为前提的,首先必须要知道一个个“珍珠”,然后才能穿成“串”,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进行检查。例如:

检查背诵采取组长检查组员,教师检查组长抽查组员的形式进行。

(四)第四,要注重学生默写。

学生会背诵还不行,是不是真正能写出来,笔者到市里批改中考试卷发现,一些同学因为书写错误而失分的情况很多,所以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重视默写。每节课拿出5分钟来进行,形成常态化教学模式。

五、回顾考点,构建干肢

各个考点,显得凌乱,所以试着让学生构建相关考点的知识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学生记忆并且记忆长久,而且便于学生在考试时,有利于知识的提取。实行层进式的建构模式,比如一、(一)、1、(1)、①采取这种方法,犹如在自己脑海中种了一棵知识大树,想提取知识很容易。比如“冷战”这一考点的知识构建。

(一)冷战的含义

(二)冷张的表现

1.***治上:***主义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3.***事上:美国建立“北约”、苏联建立“华约”

(1)冷战的高潮;两大***事组织的建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6

通过高一至高三历史课的学习,学生能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已初步完成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知识构建。在此基础上的历史的第一轮复习,必须以考纲为依据,以现行高中教材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对全部高考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拓展升华,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要由厚变薄,去粗取精,做到要点系统准确、概括简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综观高一到高三所有历史内容,从整体、全局上构建复习的大小主干、枝叶。首先从宏观和整体上确定大主干知识,然后全盘地细致考究落实每一个小主干,再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考情,精心地考究添枝加叶,给予阳光雨露。让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孤单的历史现象,而是结构化、体系化的历史科学知识。例如构建《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大主干知识主要有:资产阶级***和改革,社会主义***和改革,西方***治现代化的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大国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工人运动和民族***运动,三次科技***,思想文化的嬗变等,大主干下再划分小主干,例如:大主干“社会主义***和改革”,(1)社会主义***:俄国十月***;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2)社会主义改革:

(一)苏(俄)联的建设、改革:(1)苏维埃***府建立***权的措施;(2)战时共产主义***策;(3)新经济***策;(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5)农业集体化的方针;(6)高度集中的经济***治体制;(7)赫鲁晓夫的改革;(8)勃列日涅夫的改革;(9)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1)南斯拉夫;(2)波兰;(3)匈牙利;(4)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中国;(2)朝鲜;(3)越南;(4)蒙古(蒙古属于前社会主义国家)再联系、对比下面的改革进行讲解:

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革:(1)美国;(2)西欧、联邦德国;(3)日本。

二战后的亚洲国家的改革:(1)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2)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3)南亚的印度;(4)西亚国家;(5)中国;(6)日本。

对上述每一个小主干都必须掌握它的基本枝叶,如:时间、背景、过程或措施、结果、影响等,然后对***和改革进行总结、比较,找出规律、获得启发。至于对小主干进一步的添枝加叶,则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因材施教,史论结合,拓宽和深化知识,纵向和横行联系,讲、练、评结合,融会贯通了。此外,复习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文史常识,关注热点问题等。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历史复习阶段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即“满堂灌”或“放羊式”。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是主导作用,调动学生是主体积极性。教师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求备考复习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导学、督学、激学、评学上,主要是教会学生动脑获得知识,动脑运用知识。“学而不思则惘”,积极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形成质疑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转向“探索----转化----创造”,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以致用、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7

本届高三是大纲版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高考命题必然要保持稳定,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同时,又必然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后年的新课程高考作些铺垫,实现平稳过渡。

(二)学生情况

学生在分科后虽进行了一年的学习,但整个高二年级是学生最辛苦的一年,学科众多,历史学科课时相对不足,历史教学基本上是易内容,浅训练,散结构。面对选拔性高考,学生普遍性地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知识既不全面又不牢固,知识网络体系凌乱;主干知识模糊,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差;概念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知识时序错乱,先后不分;审题不仔细,遗漏条件;思路不清晰,跳跃太大;表达不完整,挂一漏万;叙述欠准确,错误百出;书写不规范,杂乱无章等,无论知识、能力还是解题技巧都非常欠缺的,这为高三历史复习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二、明确三轮复习思路

(一)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形成骨架

第一轮复习时要做的事有很多,面对一大堆复习资料,学生根本不知该如何下手。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础。近几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分值增大,但若没有牢固掌握主干知识,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学科的基本框架、基本技能和技巧不会发生变化。“死去才能活来”。所以,在复习时应帮助学生掌握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这也是考纲和高考的主要要求。

1.地位: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能否成功的关键,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

2.目标:全面、细致、系统、扎实。

3.策略:紧扣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

(二)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形成网络

第二轮主要是专题复习辅之以热点问题,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专题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题划分不科学,大而空;

(2)流于重复教学,只将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3)过多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

(4)搞“题海战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

(5)不能正确处理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抓了专题丢了课本”。

2.以新的史观统领历史知识,提高历史认识。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近年,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我们可以用新史学观思路来梳理历史。

3.专题复习的应对措施:依托教材,整合知识,形成网络。

(三)主要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缺补漏

1.主要任务:坚持“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

2.主要方法:高三复习迎考已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对于选修历史科的考生来说,面对涵盖古今中外历史的教科书和众多复习材料,往往有不知从何下手之感。

(1)反复阅读:指导学生对照《考试说明》反复通读相关的复习材料是最基础的一步。

(2)进一步梳理:阅读是基础,下一步就要进行必要的梳理,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3)加强训练:解题训练要有针对性、计划性,讲究实效

三、寻求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

明确了三轮复习思路,还需要找到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

(一)指导学生制定好复习计划

(二)帮助学生处理好复习备考中的几个关系

1.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系:教材为主,课外为辅。

2.主干知识与边角知识的关系:突出主干,兼顾边角。

3.大纲教材与课标教材的关系:借鉴利用,取长补短。

4.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关系:切忌片面,勾连教材。

5.训练数量与训练质量的关系:跳出题海,注重技巧

(三)复习备考教学中应树立的几种意识

1.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2.树立串联引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和学科能力。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8

学校制订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计划中,复习教学策略与进度计划是:201X年7月―201Y年2月进行第一轮基础复习,复习内容为: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和选修Ⅰ;201Y年3月―201Y年4月进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201Y年5月进行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这种三轮式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模式被很多学校采用,从中看出,二轮专题复习时间安排地较长。

专题复习,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进而形成与专题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它揭示问题本质,探明历史规律,既是对基础知识复习的深化和巩固,又使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体系,是知识系统化的关键。同时也为第三轮综合训练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编写特点,学生的通史知识基础薄弱,历史时空观念混乱,要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教学中从大通史的角度把握历史知识体系,把具体的历史知识看作是可以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专题复习以形成知识网络、揭示本质、探明规律、发展思维为目标,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从内在联系上建立知识、认识和能力三位一体的专题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整体联想和整体思维,进而增强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尽管专题复习在理论上有上述的巨大作用,这种巨大作用在新课程之前的传统教材下的高考中充分显现。可在当前现实中,新课标下的专题复习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比较多,其一就是重复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把与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按序罗列,是对基本知识的集合与回顾。其二是专题复习过多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其三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而建立起来的某一问题的知识体系,对少数历史基础知识好、时空观念清晰的学生来说,一点就明白、一看就清楚。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时空观念混乱的学生,对此不知所云,雾里看花,会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把教师整合好的专题知识死记硬背,反而把自己仅有的历史知识搅得更加混乱。更为重要的是,专题复习不适合现在高考需要。新课标下的高考历史无题不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处理能力,每年高考结束后,学生对历史考题的感慨是:读不懂题;没有看明白考题的内涵,出现这样的感慨是由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形成对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新课标下的高考历史试题未出现专题试题,面对这种高考现实,如果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还安排较长时间进行专题复习,只是让复习教学过程完美;对于时间很短的高三,是在浪费学生时间;对于高考的学生学习是事倍功半。

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时间是很短的,怎样科学、合理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与复习?将复习教学分为第一轮基础复习教学和第二轮综合训练复习两个阶段较为合理有利。加大、加强第一轮基础教学复习,这一轮的教学复习质量决定着学生高考成绩,要非常重视和用心。这一轮复习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教师可突破教材章节,不能遗漏知识点,让学生搞清概念内涵、掌握知识和知识间的联系。第一轮基础教学复习阶段,可用“滚雪球”式教学复习,即一面讲新知识,一面复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在第一轮基础教学复习阶段,每当教材中某一中心问题的相关内容学习完毕,教师应及时就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专题复习,把学生零散的知识组成一个个知识群,这种专题复习是针对某一中心问题、小角度地进行,即小专题复习。小专题复习不宜大系统、多角度、详细化,只是追求一个粗略的知识框架,搞清某一问题的知识脉络。小专题复习应与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学相结合、纵横交错、同步进行,不必专门安排时间段进行专题复习。

现在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为高校选拔科研人才的作用,以借此推动中学教材与教学的深层次革新。把新课程理念更深层次地体现在试卷上,考察学生的学科素质,拒绝简单再现知识的题目。纵观高考历史试题,不论是全国试卷还是各地的地方试卷,从选择题到非选择题,都是无题不材料。面对高考历史试题材料化现象,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若不进行充分的史料教学,学生就很难形成对材料的处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高考历史试题的解答。学生对材料的处理能力形成,一方面学生自身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史料教学,通过对学生处理历史材料的训练,培养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浩瀚如海的史料,如何选择,要把握好以下几点。①立足于课本,以教材为依托。最有效的史料教学,是以教材的知识为依托而进行的,脱离教材的知识背景去单纯分析史料是不可取的,必须与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②史料的选择要精不要多,要有典型性。历史材料汗牛充栋,选择历史材料要立足于基础知识,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来选取,选择最有效、最恰当、最能说明问题、最切合教材内容的材料。③史料的选择要注重史料的多样性。多样性一是史料的类型,在复习教学中适量选择文字、***表、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等不同类型的史料,既能让学生掌握处理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类型史料间的关系。多样性也指对同一历史问题的不同立场和观点,把对同一历史问题的不同观点、立场的史料选择出来,培养学生多角度或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④史料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选作教学的史料,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阅读、理解等水平,不能选择离奇偏难的,也没有必要选择过于简单的史料。⑤可选择历史试题做史料练习。以《考试说明》的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考试题,组织学生当作史料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境的能力。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9

高三的历史复习量大任务重,如何适应新高考模式,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每个高三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在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学生思维僵化,前后知识断链现象严重

一般而言,文科班女生偏多,纪律较好,但学习往往容易停留于表面。在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背诵某一节内容,效果肯定很好,但如果是综合考核几章甚至几本书的内容,或者换一种问题提问时,效果就不太理想。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通过联想法强化思维训练,效果很好。比如,我们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单纯地死记硬背那六部,很困难。但是,如果采用联想记忆法,效果立竿见影。首先我们把六部进行谐音,如下:“吏”“猎”,“户”“工”“礼”和“兵”不变,“刑”“行”;其次,我们再把它们进行串联并增减字,变为“猎户(遇见)工兵(要)行礼”,最后将这句话联想成“猎户向工兵行礼”的情景储存大脑即可。而六部的职能也可以通过联想法记住,如“吏”与“官吏的考核管理”挂钩,“工”与“重大工程建设”挂钩,“兵”与“***事管理”挂钩,“户”与“户籍管理、赋税征收”挂钩,“刑”与“刑事案件的审理”挂钩,“礼”与“礼仪制度和科举考试”挂钩,再将它们变成***像储存大脑即可。另外,联想学习法还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二、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进入高三下学期,特别是二轮复习期间,许多自认为学习无指望的学生基本就放弃了学习;而少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考个好点的大学,学习更努力了。面对这种状况,如果教师仍然因循守旧,继续采用同一个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状况不但不会改进,反而会更糟糕。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实行因材施教。

首先要把班级的整体状况和学生的个人状况向学生分析清楚,让他们有清醒的认识,从而确立自己的目标。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区别对待。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授课方式。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设计:(1)准备好不同的教学方案;(2)按不同层次把一个班级分成甲乙两组,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方案轮流上课,各上20分钟;(3)轮空的班级明确任务;(4)在最后五分钟时间里,老师给予解答疑问或个别辅导。这样就能够解决学生因认知水平的差异和基础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问题,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三、学生不太重视“+2”科目的学习

由于高考录取依据发生了变化,“+2”科目不计入总分,只是作为“等级”进行参考,所以许多明知无望考上本科的学生,更是对“+2”科目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科学规划,强化感情投入。

(1)抓两头保中间,即保证优等生人数,减少后进生人数,提高中等生人数。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中间这一块。优等生人数现在基本定型,后进生和中等生仍有变化的余地。在剩余时间里,作为历史科任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指导和帮助,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其真正想学、愿学。

(2)复习中要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经过若干次考试后,学生很容易疲劳、厌烦。这个时候,历史教师有必要谈一些历史小常识、小故事,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进行阐述。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但不会耽误复习工作,反而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其搜集历史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讲“磨刀不误砍柴工”。

(3)以历史教师的才学去感染学生,以历史名人去教育学生。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另外,教师还应通过讲述历史名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目标,燃起斗志,乘风破浪。

总之,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我认为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利用好联想教学和因材施教等手段,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例10

1. “透”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当然也是高三复习的重要资料。学生、老师日常的基础复习工作就是吃透课本。其一是将课本读“薄”,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以及近年的高考试卷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做好去粗取精的工作。其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节目和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学生通过平时不断地回顾、巩固,考试中,特别是在做大题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而能不或尽量少地减少知识点的遗漏。其三是将课本读活。新课程注重“新材料”、“新情景”,“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考试说明列出的首要考核目标,这也就是说,教学不光要死抓基础知识,也要能将“死”的知识用活。读“活”课本是对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必须以读“薄”和读“通”为前提。在复习中,我特别注重这个“活”字,设置了很多情景性的探究题,综合几个单元甚至基本书,联系现实和热点,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2. “精”

首先,精炼课堂用语,讲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准确到位。考试说明能力要求分四大方面12小点,第一条就是强调要整合信息,“准确、合理的解读”。其次,精选练习,精心辅导。面对“等级”这一新的考试结果呈现方式,你必须思考——怎样跨越B、B+、A、A+的沟坎?精讲精练,精练精讲一方面是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有的是保B冲三门,有的是拿A得奖励分。第三,精设小结,精编专题。高考的考察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它可以考同一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它也可以考不同时期的同一类事件。也就是说,高考既考察历史的阶段特征、也考察古今中外历史的联系和发展进程。因而,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应尽量作好阶段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就应精心编好专题,提升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加深其理解。

3. “情”

充分利用好非智力因素,联络好师生感情。我从课堂外下功夫,在生活细节上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诚恳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良好师生关系下,学生心理上趋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4. “新”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时下高考已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也越来越走近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拓宽视野,关注新知,也就成为高考的一项必然要求。因而,作为辅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来说,不光要引导学生关注时***,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史学新动态、关注时***热点、关注备考信息,编设新意专题和练习题。如:奥运话题、和谐社会问题等。

第二,回顾一年以来的教学历程,可以分为三步,或者三轮复习:

1. 巩固阶段

高二期末的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至高三一模前都可以称为第一轮复习阶段,此阶段以讲全讲细讲透为原则,不赶进度,不求速度,引导学生对应课标狠抓基础知识,吃透教材,夯实学科基础。高三开展复习时,考试说明还没下来,如何提高针对性?

首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整个高三阶段,只有在一模前是可以静下心来编织知识网络的,网织好了,一二模撒网后检验漏洞进行修补才能迎来最后的高考收获。因此,这个网要织得细密。从第一轮复习四个月时间的实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也加强了,具体是这样组织的:

1、纲举目张  不需打乱教材原有的顺序,脚踏实地地落实单元复习。要求学生一遍遍细致地看书,把握好教材重点和非重点,明确章节的考点,完成教辅书的填空练习。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记背单元目录,同时建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自我概括单元主题以及课文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线索,抓住主干。用树状等***示边写边阐述知识体系。

2、弄懂吃透重要概念和关键字词句  逐一落实5本教材的知识点,尤其是3本必修教材,对于重点概念不能似是而非。而其后的一二模都出现考察对概念的把握精准程度的题目,说明这个做法是必要的。

3、检测要跟进  每个单元至少默一次,每堂课一份检测练习,每本书复习完进行填空检测。

此阶段强调慢工出细活,不可过快做套题,打击一些只做选择题的投机心态。老师组织复习时关键抓知识点的落实,并挖掘单元主题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具体的知识结构,做到课本了然于心。

2. 充实阶段

一模前后进入第二轮复习,由单元复习转向专题复习,这是场攻坚战。这个阶段由于打乱了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原有的体系,按时序整合好像无本可依,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一时难以适应。学生形容就像刚砌好屋子又得推倒重新砌船,我们强调考纲就是***纸,《零距离》就是说明手册,重新整合并不难。具体做法为:

1、帮助学生填补时序。《考试说明》没有按照教材结构而是按古代—近代—现代的通史体例编写,要求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专题复习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知识整合,必修和选修的几本教材可以同时翻阅,构建对比古今,涵盖***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息历史***象。重新印发各模块时序整合表要求学生记背,并且编制填写横向时序表,例如先秦时代填写***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选修的相关内容。让各知识点各安其位、一目了然。

课堂上基本按这种模式复习:明确阶段起止时间——阐明阶段特征——点明各模块相关联系——典型例题分析。课后除了复习和预习外,要有整体观念,要求学生按照考纲在笔记本上逐个整理知识点。

2、把握好阶段特征 充分利用好备考指南,每节明确记背范围,一般挑取薄弱部分检测。如南京国民***府统治时期文化史方面较熟悉,***治史较混乱,就挑***治部分记背,堂上默写检测。

3、精讲多练  由于这阶段考试多,时间紧,不可以停留于第一阶段的简单重复,每堂课需对应考纲精心选择一至两道的主观题,选题原则为综合性强,能达到提升目的的题目。同时重视讲评,争取多些机会以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大胆尝试分析题目,老师也可以从中反馈学习情况。选择题要不断变式讲评。如假设选B,题目应该怎么问?假设关键词变化了选项是否不变?不断地刺激学生全方位地充实知识。主观题要求学生换位思考,强调审清楚立意,引入英语阅读的审题模式,带问题思考材料。同时开展套题练习,保证一周一份套题,争取每套题进行讲解。

4、强化答题规范  总结一模考卷,诸如审题有偏颇、答案不确切以及卷面、书写的潦草和随意等等问题。然后把“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的答题规范制度化,降低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比例。

5、鼓励学生自主复习,调动积极性。我常常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专题的复习,选代表发言或板书,相互挑刺相互指正。鼓励尖子生成立研讨小组,课堂上成为善质疑、能解答、多反思的带头人,课后可以承担一些线索梳理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减轻了老师负担,一方面带动学习气氛。老师通过和尖子生的交流,有效反馈教学效果适时调整策略。同时不放弃长期基础差屡交白卷的学生,积极鼓励其树立信心,严格细致地要求他们循序渐进。

3. 提高阶段

二模后,时间更为紧迫,有的学生提网发现缺漏仍然很多,失去信心;有的学生一网网到大鱼,二网毫无收获感到困惑和沮丧。第三轮复习容易落入题海泥沼中,在备课组的协调和统一指挥下,我把重点放在热点点拨、查缺补漏、应试技能这些方面,尽量把学生的最佳兴奋点调整至六月考场。

1、开展专项提升能力训练。很多人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其实长时间的记背疲劳轰炸是难以支撑到最后的。传统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识记(广度),新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因此要在不放松知识记忆的基础上,提升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训练。定时组织专题讲座,如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方法,SOLO评价法,变式选择题等课例。

2、拓宽视野,联系现实,放眼世界。经过了前两轮的基础,已经具备一定的整合能力,对热点问题要挖掘其历史学科的契合点。用全球史观、文明发展史、整体史观统领历史学习,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尤其是关注社会热点,利用这类新材料自主命题解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探讨相关历史知识。这个阶段时间紧,知识跨度大,我前后整理了近十个热点专题,在开展热点点拨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是灌输式的而是多用联想法,给出一个关键词联想,如三农问题,让学生历数古到今农民境遇和农业***策。使到课堂充满灵感的火花,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历史学科人文魅力。

4、采取盯人战术,把困难学生牢牢抓在手里。高三的复习到这时候,对于困难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新技巧新方法,就是脚踏实地、回归基础。从中午到自习课,从白天到晚上,给几个最困难的学生制定好复习计划,通过编制复习提纲、默写或者师生问答的方式每天和他们一起学习,不完成人物绝不罢休。事实证明,虽然这一办法比较“原始”,但是对于自觉性差、基础差的学生很有效,最后在考试中他们都“过关”了。

3、考前激励  五月底六月初学生不安情绪加剧,老师除了分析考场各类突发情况外,还得向学生指出高考卷一定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只要正常发挥即可。并且在最后两周四模中降低考察难度,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争取高考发挥最好水平。

第三,体育班的特殊性。

1. 人少。共11人,期中女生5人,男生6人。有利的方面是个别辅导,不不利的地方是11几乎全都需要个别辅导。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模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模板

学习

天外有天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天外有天10篇,内容包括天外有天故事,天外有天的记载。走进葡萄架后面的房屋,真是让我赞叹不已。在门的旁边是扇形的窗子,就是教堂上的那种窗子。我一直以为这种窗子只能在教堂上用呢,没想到在家里也可以。窗子上凹凸不平,有红有

学习

谎言的背后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谎言的背后10篇,内容包括谎言的背后晓薇,谎言的背后。除了实用价值,3~5岁孩子的谎言往往和他们的想象力有关。比如有次,我随意问近4岁的孩子:“今天几号?”她说:“13号。”我说:“你怎么知道?”她说:“因今天我是值日生,帮所有小朋友

学习

周末时光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周末时光10篇,内容包括周末时光电影,周末时光10个字。??又是一个周末到来,又是一个周末即将过去。时光的脚步匆匆,谁也无法留住。但是,正如赫拉克立特所说:“一个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里。”这个周末比较起上个周末自有其不同,比

学习

爱国英雄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英雄10篇,内容包括爱国英雄事迹的文章,爱国英雄及爱国事迹。

学习

可爱的小白兔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可爱的小白兔10篇,内容包括可爱的小白兔宝宝,可爱的小白兔的故事文字。小白兔喜欢吃白菜和胡萝卜。小白兔买回来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后来我做实验了,第一次我把黄瓜和西红柿放进去,我看见它一动不动的看着黄瓜和西红柿

学习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食品安全监管论文,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论文,食品安全***府监管问题论文。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与我国能够建立从上至下相对统一的一套监督管理体系有所不同,其各州***府主抓本州内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而联邦***府的专门

学习

安全小知识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小知识10篇,内容包括幼儿安全小知识,安全小知识简短15篇。我们每天都要出门,去上学、上班、买菜……。当我们走在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问“大热天不系安全带行不行?”“卖瓜农用车咋不让上高速?”据统计,发生

学习

毕业照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照片10篇,内容包括毕业总结照片多张合集,毕业照片50个片段合集。约两年前,要搬家,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家人在破烂堆里扒拉,可能是找找还有没有可用的东西。据说在一个旧塑料包里发现了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的毕

学习

春联大全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春联大全10篇,内容包括春联十篇,春联内容十篇怎么写。5.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1.6米(灯笼)黑金字1.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2.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3.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4.富贵双全

学习

关于秋的成语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秋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春什么秋什么成语,关于秋的成语和句子。秋风瑟瑟、层林尽染、果实累累、秋收冬藏、秋雨绵绵、落叶知秋一日三秋、雁过留声、秋风送爽、春秋鼎盛、春去秋来、金风送爽秋风习习、秋阳杲杲、北雁南飞

学习

钱学森精神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钱学森精神10篇,内容包括航天精神钱学森,钱学森精神演讲稿。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淡看功名利禄。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这是钱学森给自己定下的“四不”原则,为此,他把头上的头衔辞了又辞。“淡

学习

和自己对话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和自己对话10篇,内容包括和未来的自己对话,自己和自己对话。我是学生,我努力学习为得是为理想的高中冲刺,我用心学习为的是能为将来的生活打好最满意的基础。我希望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朋友眼里的好同学。可是我又不甘心让成

学习

零售工作思路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零售工作思路模板,内容包括零售行业工作总结怎么写,大零售工作思路和建议。二、积极推行四个细化工程,努力实现“三个满意”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卷烟销售网络,提高市场控制力,就必须从卷烟工业企业、零售户、消费者的需要出发,从市

学习

节后上班第一天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节后上班第一天10篇,内容包括节后上班第一天的状态文案,节后上班第一天的仪式感。3.新年第一天上班,我在默默地为你祝福,愿你的生活中:夏宜人,冬温暖,秋收获,春满园。4.新年的热闹渐渐远去,休息娱乐让人有些念念不舍。生活的精彩仍

学习

通告模板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通告模板10篇,内容包括通告范文电子版模板,通告模板100字。您好!首先想对您说声谢谢,在工作上您多年来给予的信任和关照,让我在任何时候内心都洋溢着感激之情。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情况,我深深觉得能得到您的赏识进入x

学习

基建科科员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基建科科员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基建处长工作总结范文,基建科年度考核总结。三、实施内容(一)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创新思路,完善市、镇(街道)、村(点)和社会化民营机构各级农技推广体系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

学习

对学校发展的建议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对学校发展的建议模板,内容包括给学校发展建议100条,对高中学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提高投资有效性具有普遍意义,不仅是对农村学校,对城市学校同样适用。其所反映的理念是“为效果而投资,不为建设而投资”。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可

学习

大会心得体会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大会心得体会模板,内容包括会议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大会心得体会。不知是谁突然大叫了一声。对,没错,是银河,是一条长长的银河,是一条由千万颗星星,甚至几千万颗、几亿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长长的银河。一位极富有浪漫主义诗意的老师

学习

调动申请书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调动申请书模板,内容包括关于调动申请书模板集合7篇,调动申请书模板。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培养;感谢工友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由于个人家庭原因,现在自己不能继续担任此项工作,自己的家人一直都在天津工作生活,而自己只身一人

学习

每周心得体会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每周心得体会模板,内容包括每日心得体会格式,每周心得体会模板。人可以不行动,不说话,但不能不思想。生有尽而思无涯。人类的延续不仅是生命,而且是思想;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物质,而且是精神。在一定的时间内,人的行动只能局限于一

学习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模板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模板,内容包括清明节习俗的美篇,清明节美篇模板。所谓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时风俗因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x)。另据《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可知,曹魏以后,上巳节固定为每年的三

学习

初一历史试题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历史试题10篇,内容包括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一历史考试50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