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对话10篇

和自己对话篇1

我说了一大串,但又陷入一样的问题:我是谁?这是一个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它很明确,但又让我想了一夜又一夜……

我是儿子,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有疼爱我的父母。可是……可是我却没有体谅过父母,不明白父母那个毕生的心愿。我想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但我却常常忽视父母的爱,是否当我们年龄渐长,与会觉得父母的爱越是来的理所当然。但是有一天我离开了,我是什么也带不走,带去的只有父母满怀的爱……

我是学生,我努力学习为得是为理想的高中冲刺,我用心学习为的是能为将来的生活打好最满意的基础。我希望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朋友眼里的好同学。可是我又不甘心让成长的足迹只停留在书堆里。我……很矛盾。

我是朋友,我不知道别人如何看待我,但是少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达到标准的朋友:我会在朋友伤心时,分担他们的心事;会在他们快乐时,陪他们寻找那个快乐的源泉……我是个称职的朋友,至少在我认为。

我起声走向阳台,月光幽幽地发着光,我再次叹了一口气,四周仍然很静……

“你是谁?”那个声音再次响起,但是它却加重了语气。

我没有回答,突然我会心一笑:我明白了,我是自己,一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的生命体,遨游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偶尔会回头看看自己驻足过的地方,那时我会毫无遗憾的继续前行。

“你是谁?”它再次响起,很响亮。

和自己对话篇2

一天,纸袋鼻青脸肿的走进了山区,遇到了自己的好伙伴布袋。布袋见到自己的好伙伴被伤成这样,便心疼地问:“朋友,你怎么了?”纸袋伤心地说:“我来到了城市,里面到处是汽车,汽车排放的尾气把我呛倒了,一阵风把我吹到了马路上。汽车把我撞得东倒西歪,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爬起来逃到这里。”“不会吧!你没骗我吧?”布袋惊讶地说。“我真的没骗你……”纸袋还想说些什么,他们听到了一阵哭声。他们闻声赶去,只见塑料袋自己一个人在哭泣。布袋关心地问:“塑料袋兄弟,你怎么了?”塑料袋难过地回答:“原来我们过的好好的……,突然有……有一天我看见树……树上到处是我的朋友,我……害怕也是这样的下场,所……所以我就逃……到这里了。”他们听后安慰了塑料袋一会儿,就离开了。

路上,另一个布袋找到了他们,兴奋地说:“太好了!人们开始保护环境了,要用环保的袋子,还我做展示了呢,快回城市吧!”他们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跟风一样地跑到城市。刚进城市,就被人们封为“环保袋”的荣誉称号。他俩异口同声地说:“人类真的注意保护环境了!”

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四年级:张君璨

和自己对话篇3

面试开始后抢先亮出自己的观点,不仅可以给主考官员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还有可能引导和左右其他应试者的思想和见解,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思想观点上来,从而争取充当小组中的领导角色。自己的观点表述完以后,还应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以弥补自己发言的不足,从而使自己的应答内容更趋完善。对自己充满信心。无领导小组讨论虽然是求职竞争者之间的短兵相接,但也不是特别难对付的可怕事情,因为各个应试者都是一样地公平竞争。所以希望每一位考生或者应聘者都要放下包袱,大胆开口,不怯场,抢先发言。对于每个小组成员来说,机会只有一次,如果胆小怯场,沉默不语,不敢放声交谈,那就等于失去了被考官考查的机会,结局自然不妙。当然,如果能在组织好表达材料的基础上,做到第一个发言,那效果就更好,给人的印象也最深。

二、切记无论什么时候发言的时候都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言简意赅

任何语言的攻击力和威慑力,归根到底来自于语言的真理性和鲜明性。反驳对方的观点不要恶语相加,敌视的态度不能达到有效反驳的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敌视的态度会使人产生一种反抗心理,因而很难倾听别人的意见。反驳对方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表示出自己的友好态度,在部分肯定对方观点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一点不同意见,最后在陈述自己观点依据的过程中,放大对方观点的错误性,同时放大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让听者能在你的言语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你的观点,然后进而让听者自己否定了对方的观点。

要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准备工作是不可少的,我们要提前准备纸笔,记录要点。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在别人滔滔不绝地讨论时,你可以作些记录,表明你在注意听。但是要听的时候画出你认为是他缺点的地方,留下标记,以便进行反驳。然后简单写下自己的观点,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切记一定要提前做准备,再高明的发言者都是不能将自己精彩的发言随手拈来的,都需要提前的准备和思考。

三、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努力充当讨论小组的领导者

你将各成员交谈要点一一点评,分析优劣,点评不足,并适时拿出自己令人信服的观点,使自己处于讨论的中心,无形中使自己成了领导者的角色,自然就为自己成功"入阁"增加了筹码。当然,这对自己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希望每个考生或者应聘者都能在之前多做训练,平时都要积累自己的这种经验,还要注意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四、采取一定的交谈战术,可以运用先肯定后转折的技巧,拒绝接受对方的提议

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可先肯定对方的说法,再转折一下,最后予以否定。肯定是手段,转折--否定是目的。先予肯定,可使对方在轻松的心理感受中,继续接受信息。尽管最终是转折了,但这样柔和地叙述反对意见,对方较易接受。这样既使自己能从难以反驳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又使对方能在较平和的心境中接受。

五、谈话时候切记不要失礼,失态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的人谈话就是喜欢得理不让人,天生爱抬杠,非要和对方争个你死我活的,哪怕对方是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学;有的人则非常爱好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管什么问题,即使是别人很私人的问题,他也没有什么是不敢谈的、不敢问的。这样做都是失礼的行为。我们要记住,在谈话的时候要温文尔雅,不要恶语伤人,讽刺谩骂,不能高声辩论,纠缠不休。试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占了上风,惹得别人对你的厌恶,那么是得大还是失大呢?

六、时刻注意自己的气量,做个有气量的谈话者

如果当你选择的话题过于专业,或者自己发起的话题不被众人感兴趣,或者对自己的个人私事介绍得过多了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听者疲惫,有时候听者面露厌倦之意的时候,自己就应当立即止住,最不宜在这个时候还要我行我素。当有人突然出来反驳自己的时候,不要恼羞成怒,而是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发现对方有意寻衅滋事时,则可对之不予理睬。

七、如果想要参加他人的谈话首先应征得对方同意

不要悄悄地凑上前去旁听。有事要找正在谈话的人,也应立于一旁,当他谈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场之人欢迎自己参加其谈话,则不必推辞。在谈话中不应当作永远的听众,一言不发与自吹自擂同样走的是极端,同样会令人扫兴。

八、谈话要记得注意自己的体态

谈话时目光应保持平视,仰视显得谦卑,俯视显得傲慢,均应当避免。谈话中应用眼睛轻松柔和地注视对方,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对方不放。以适当的动作加重谈话语气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别人的举动不应当出现。例如揉眼睛,伸懒腰,挖耳朵,掏鼻孔,摆弄手指,活动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双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钮扣,抱着膝盖摇晃,等等。这些举动都会使人感到你心不在焉,傲慢无礼

九、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全神贯注

倾听如同谈话一样,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不可东张西望,或显出不耐烦的表情。特别是注意不要不停的看自己的手表,既然倾听,就应当表现出对他人谈话内容的兴趣,而不必介意其他无关大局的地方。例如对方浓重的乡音或读错的某字。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他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他。假如打算对别人的谈话加以补充或发表意见,也要等到最后。有人在别人刚一张嘴的时候,就喜欢抢白和挑剔对方。人家说明天可能下雨,他偏说那也未必。人家谈起《满城尽带黄金甲》确实是部出色的影片,他却说这部影片糟糕透了。这种觉得自己常有理的人实在太浅薄了。在聆听的过程中积极地反馈是必要的,适时地点头、微笑或简单地重复一下对方的要点,是令双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当然,适当地赞美也是需要的。

十、什么时候都要有自己的观点,讨论的时候态度要端正

考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即使与别人意见一致时,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论据,补充别人发言的不足之处,而不要简单地附和说:"某某已经说过了,我与他的看法基本一致。"这样会使人感到你没主见,没个性,缺乏***精神,甚至还会怀疑你其实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观点,有欺骗的可能。当别人发言时,应该用目光注视对方,认真倾听,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更不要因对其观点不以为然而显出轻视、不屑一顾的表情,这样不尊重对方,会被考官认为是涵养不够。对于别人的不同意见,应在其陈述之后,沉着应付,不要感情用事,怒形于色,言语措词也不要带刺,保持冷静可以使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更利于分析对方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见解。要以理服人,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能压制对方的发言,不要全面否定别人的观点,应该以探讨、交流的方式在较缓和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十一、在论辩中要多想办法摆事实,讲道理,让自己的发言有效有说服力

发言的时候不仅要立场鲜明,态度严肃,语气还一定要坚定,这样可以使对方明确己方的观点,重视己方的意见。道理一定要讲的生动,深刻,还要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些都是由一个人的能力来决定的,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所以要想在关键的时候发光,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的。多接触这方面的案例,多将自己置身于具体的案例里去思考应对的策略。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得到丰富的经验。

十二、努力将谈话变成一门艺术,让自己向语言大师的级别靠近

想要让别人有兴趣倾听自己的谈话,每个谈话者的态度和语气极为重要。有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容不得其他人插话,把别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徒弟。有人为了显示自己伶牙利齿,总是喜欢用夸张的语气来谈话,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有人以自己为中心,

完全不顾他人的喜怒哀乐,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这些人给人的感觉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形象。谈了半天话,倒不如不谈,因为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

十三、千万记得不能使用粗话或黑话

有人认为说出那些很流行的网络语言,或者那种所谓的很另类的流行词语,便会缩小同他人的距离,他们把长得漂亮叫做"条挺","盘亮"。把100元、 1000元、10000元分别称为"一棵"、"一吨"、"一方",讲话者觉得这样可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其实这样的讲话用在日常熟悉朋友之间的交谈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用在这样的面试场合,这样做只会表现出自己格调不高,素质也没高到哪里去。

十四、要努力在小组中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其实小组中每一个队友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在是否接受别人观点的考虑中,他会首先考虑他与你的熟悉程度和友善程度,彼此的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接受你的观点。若他认为彼此存在的是敌对的关系,那么对你的观点的拒绝就是对他的自我保护。所以我们要尊重队友观点,友善待人,不要恶语相向。相信每一个成员都想抓住机会多多发言,以便展示自己。但为了过分表现自己,对对方观点无端攻击、横加指责、恶语相向,会得到整个小组的厌恶,这样的人往往只会导致自己最早出局。没有一个公司会聘用一个不重视合作、没有团队意识的人

十五、一定要把握住说服对方的机会

试***说服对方的时候要看好时机,不要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力***使他改变观点。因为在情绪激动时,对方的情感多于理智,过于逼迫反而可能使其更加坚持原有的观点,做出过火的行为,造成更难以改变的结果。所以要找准时机,找到与对方言语里共同的观点,引申出自己的观点,让对方在一定程度上能感觉他的观点与你的有相同之处,然后在对方对你稍稍放下敌对心理,对方情绪有所放松的时候你合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很充分的理由。这样,才能在这场心理战斗中取得胜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自己发言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论证充分,辩驳有力。小组讨论中,当然不是谁的嗓门大谁就得高分,考官是借此考查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业务能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胡言乱语,只会在大庭广众中出丑,将自己不利之处暴露无遗。语不在多而在于精,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有的放矢,尽量能够一下子说到点子上,这样可以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及时表达与人不同的意见和反驳别人先前的言论,也不要恶语相加,要做到既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又不令别人难堪。

十六、发言的时候要注意讲话的技巧,并且言词要真诚可信

发言的时候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找出彼此的共同点,引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中态度要诚挚,以对问题更深入的分析、更充分的证据来说服对方。还有,讲话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技巧,千万别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搞"一言堂"。不可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垄断发言,这样会让整个讨论小组对自己产生极度厌恶的情绪。但同时也不能长期沉默,处处处于被动的局面。每次发言之前都要好好思考一下,尽量做到每次都必须有条理、有根据。

另外要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自己讲话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因为停顿的时候显得自己像是在思考的样子,这么做能使你显得像是那种想好了再说的人。但是还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在面对面的面试时是可以的使用的,因为面试者可以看得出你在思考而且是想好了才回答。但是如果面试是在电话里进行的,我们最好不要使用停顿的方法,因为在电话面试和可视会议系统面试时,如果做了思考的停顿,就会出现死气沉沉的缄默。所以,电话或者可视面试的时候要提前准备并且演练一下。所以说针对什么样的面试就要做什么样的准备,要注意这些细节。这样才能取得面试的成功。

十七、切记使用外语和方言需顾及谈话对象

外语和方言是有时候能显现出讲话者的某种能力,有时候能体现出幽默。但是假如有人听不懂,那就最好别用。不然就会使他人感到是故意卖弄学问或有意不让他听懂。与许多人一起谈话,不要突然对其中的某个人窃窃私语,凑到他耳边去说悄悄话更不允许。如果确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脸上的饭粒或松开的裤扣,那就应该请他到一边去谈。

十八、谈话的时候要广泛吸收别人的语言精华,以求取得胜利

这其实是"后发制人"的策略,在面试开始后,不急于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是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从中捕捉某些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通过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待自己的应答思路及内容都成熟以后,再精心地予以阐述,最终达到基于他人而又高于他人的目的。

和自己对话篇4

基于儿童,是基于儿童自己眼中的世界、心灵中的世界,而不是成人眼中看到的儿童的生活。说话和写话课程只有基于儿童,才能使儿童做到“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心”。从而让儿童乐于说话、乐于写话,在说话、写话的过程中,对自然、自我和社会的认识更为清晰和丰富,获得精神的成长,同时促进儿童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课程,就是去不断地观察儿童、思考儿童、学习儿童,获得更多的关于儿童的知识,修炼自我,以最亲密的方式了解儿童心里想什么?有什么疑问?想做什么?怎么认识事物?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上,选择儿童乐于说、乐于写的话题,帮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眼中的世界、心中的世界。让学生在说话和写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到心灵世界的细腻丰富。

二、 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课程愿景

1. 认识的突破。低年级儿童说话、写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让儿童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说清楚,在说的过程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心灵的细腻丰富,童年的天真美好。说话、写话意义的认识高于说话、写话知识的传授,对说话、写话兴趣的培养重于说话、写话技能的训练;它不在于看到外在的说写的成果,而在于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孕育和写作意识的涵养,为未来培养有写作习惯和写作责任的公民奠定基础。

2. 内容的重构。让儿童说自己的生活,就是让儿童把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游戏、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说出来、写出来,而不是说、写成人眼中看到的儿童的生活。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儿童说话、写话的内容,除了结合课文内容,除了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学用字词句”,开发更多的真正属于儿童的说话、写话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按儿童身心和语言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机的编排。

3. 寻找适合儿童的言语方式。我们不要以为学生是不会说话的,他们是有很多话的,问个没完,说个没完,天下最唆的就是孩子,天下最吵的地方就是儿童聚集的地方。可是,为什么当我们需要儿童说话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说话了呢?那是因为我们要他们说的不是自己的话。所以,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就只好代儿童们说话了。我们一定要记着,我们要让儿童把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感想写清楚、尽情地表达出来,就已经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了。当儿童讲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情有困难时,家长和老师该帮他们一把,而不是代替他们说话。所以,在儿童说话和写话的过程中,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心,用我们的智慧和敏感去发现儿童可能有的困难,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帮助,让儿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儿童的语言方式是要我们去发现和寻找的,所以,作为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走近儿童、了解儿童、学习儿童、发现儿童。

三、 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教学案例:《春天里,我想变……》

(1) 唤醒春天的感觉。唱春天,画春天。说春天里“我喜欢……”。

(2) 春天里,我想变。① 创设情境:有一个小朋友玩了一天,有点累了,就睡着了。在睡梦中,他好像来到了春天,变成了春天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一棵小草。② 出示一段话:春天里,我想变成了一棵小小的青草。我要美美地伸个懒腰,钻出地面去看春天。我要在下雨的时候,好好地洗个澡,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我要看着蜜蜂和蝴蝶唱歌、跳舞,对她们说:“勤劳的蜜蜂,漂亮的蝴蝶,快来吧!请来和我做朋友!”③ 说一说:“春天里,我想变……,我要……”“春天里,我想变……,我听到了……,我看到了……”,“春天里,我想变……,我和( )说……”

(3) 春天里,我不想变。① 创设情境:有一个男孩,在春天里,不想变。他这么说,“春天里,我就想做个男孩子。我要到草地上去,和小***跑步,和小兔比跳远,和小猫比爬树。我要去放风筝、去踢足球、去做游戏。我要在泥地里打个滚,我要到小河边捉蝌蚪,我要到油菜地里听蜜蜂“嗡嗡”叫。玩得热气腾腾、满头大汗!”② 说一说:如果不想变,你想干什么?

(4) 学生作品:

春天里,我想变成一只大脑袋细尾巴的小蝌蚪。我要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泳。我要跟小鱼交个朋友,请他帮我一起找妈妈。我要浮出水面,跟河边的柳树姑娘打个招呼,说:“我来跟你捉迷藏吧!”

春天里,我想变成一棵大树。我要让小鸟在我的身上做窝,生一个大大的鸟蛋,孵出一只可爱的小鸟。

和自己对话篇5

就今天的话,今天下午不是过来这边上课了吗?然后那一个老师就刚才自己刚刚下课嘛,然后那个老师他就有过去那边跟那些学生交流了一下,就是说问他们说星期六下午的时候用不用去上课的钟声就是他想要把今天的课调换到。星期六的下午,然后想要问一下,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下午的星期六下午的补课。这样子的话,他就是想要把四个年级的课都安排在星期六吗?这样子的话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意见吧,就是这样子自己的工资可能就会少去100块钱,这样子就少了200块钱,虽然说也不多是吧,毕竟也就只剩下两个星期了,真的没有必要去计较,真的,自己发现就只有在这种好像日数比较少,就是说自己受折磨的那一种,只是说我没有很多的话,那自己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说有的时候让人去做长期工的话,反而会就是锻炼出自己的一种性质吧,就是那种不满意的性格呀什么的,就比如就比如就是说如果你是想要去一个地方做长期工的话,那你肯定要露出自己的人,要让对方知道你是不好欺负的,让对方知道你是需要被尊重的,但是如果是短期的话,你就会让自己说忍气吞声,熬过这一段时间,然后就没事了。就各有各的好处吧,如果是短期的话,这样子就相对来说不会说让自己很难受,有的时候自己受委屈了,自己也可以跟自己说开,然后就告诉自己说没有必要去申请,但是坏处的话也就是对于自己能力的培养啊,以及自己性格的养成不是很有利。

其实。自己还是平常要赚钱的话就重这样子的钱相对来说来得也比较快,然后妈妈她也会比较开心,虽然说钱最后都是我自己在用,就是这样子下去的话,就一天200块钱,这样子其实也确实是会比较开心,然后写下来虽然说备课的时候也是挺有压力的,但是备课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呀,不管是上两天还是上一天,然后他们现在就是想要把那个时间都截到了一千中,这样子啊也不知道说什么,反正就是有一点小无奈吧,就感觉自己确实也是承担了挺多,他们也是挺会赚钱的,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抱怨,毕竟横向对比的话,又觉得其实和其他人对比的话,就觉得其实自己这样子的待遇已经是挺好的了,只是要如果是说在这一个黄金里面然后和他们的收入的对比的话,他们还是会比较抠的吧。如果说和其他朋友的对比,自己这种待遇,他们就会相对来说比较羡慕,然后自己和他们对比的话,自己也会觉得应该得到满足,应该知足常乐才行。

和自己对话篇6

一、何为话语权

“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所谓“话语权,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利。它是一种信息传播主体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说话权隐约暗示了社会关系主体的主导权,是权利和影响力的潜在体现。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教师独占了话语权,以讲述法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始终构成“专一”的受众,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学生话语权的表达方式

学生话语权实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言语的表达;二是通过学习活动暗示出的“话语”。

所谓直接言语的表达即是学生自己通过与教师言语的交流表现自己的需求或者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它具有直接性,它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低,只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开口的机会,或者课余向学生询问相关情况即可掌握学生的信息。所谓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暗示话语,则是教师通过课堂互动以及课余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潜在表达的信息。因此,学生实现“话语权”主要通过直接言语的交流和通过活动来体现。

三、落实话语权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有效的“教”

在教学中,一旦学生没有话语权,即学生缺乏与教师沟通和表达诉求的渠道,或者不被允许“说话”,那么学生就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授;同样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也就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盲目的开展教学。一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收效如何教师自己无从得知,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教师无从知晓;另一个方面,学生是教师获得新信息的一个来源,教师不赋予学生“话语权”学生无法“开口讲话”,就失去与学生的接触交流,那么教师汲取新鲜血液的渠道也就大大缩窄了,自己的教学仅仅围困在自己的圈子里,总用自己的“老一套”展开教学,长期如此,教师的教学也就走进了死胡同。因此,落实学生的“话语权”有利于教师运用“实践反思性教学理论”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向。

2.有利于学生高效的“学”

学生一旦有了话语权,能够平等地与教师对话,能够明确地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教师教学的期望,就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一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及时的反映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能够得到教师更加深入的指导,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另一个方面,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接触,增进了师生的情谊,加深了对教师的感情,从而在“温情”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取。

3.有利于催发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本身有着“说话”表达自己诉求的权利,新课标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是对学生该有的尊重,也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必要之举。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受众,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从而完成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四、如何落实学生的话语权

1.教师放权

要让学生实现话语权,能够“开口讲话”的前提是教师放权。只有教师放权,即给予学生讲话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讲话的平台,学生才有“开口讲话”的可能。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说话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说,能够说,说出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讲出自己的诉求。具体的便是在课堂上留有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与探究,让学生有回答问题,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课余时间教师能够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师生交流的渠道通畅。

和自己对话篇7

〔中***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B)―0036―01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确定学生为阅读主体,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一、学生要与文本直接对话

解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环节。学生应运用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和文本对话,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深入思考,重建知识系统,从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和心智结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应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学生要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要围绕文本来积累知识,在积累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要素的整合,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所以,这个层次的对话,首先落实的是“积累整合”的目标。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品味语言,感受文本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能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具体地说,学生在阅读中,能品读自然,深味人生,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在阅读中,能发掘美,咀嚼美,提升审美境界;学生在阅读中,能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这个层次的对话又是对“感受鉴赏”目标的落实。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与文本直接对话,领悟文本丰富的内涵,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时代精神,能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层次的对话也是落实“思考领悟”的目标。

二、 学生要与文本编者对话

学生要与文本编者对话。因为一方面,学生解读文本,必须了解选文类型、编者体例和加工方法。如读人教版高三册《齐桓晋文之事》,学生不但要与文本直接对话,而且要通观全册的“说明”及第六单元的“提示”,细看文本下的注释,与编者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落实新课标的目标。另一方面,学生还要完成编者设置的课后练习题。实际上,课后练习题,是对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如《齐桓晋文之事》课后练习第四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孟子“仁***”思想的理解,这就是一道思维拓展题。因此,这个层次的对话,又是对“应用拓展”目标的初步落实。

三、 学生要与文本作者对话

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属于精神层面的对话。文本是读者与作者交往的桥梁,文本后面的作者往往是隐身的,从而使其所创造的文本具有无限的多指性。因此,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必然的,而且是富有创造性的。叶圣陶在《阅读与文本》中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会。”学生与作者的精神对话,能够保证解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能真正地进入书中,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更深层次地解读出文本丰富的内涵。如阅读庄子的《逍遥游》,只有与庄子进行精神对话,走进庄子的内心世界,读者才能真正理解庄子所追求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庄子为什么要反复地强调对那种绝对自由的追求,他追求到了吗?若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读者会发现,原本,“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庄子是多么的辛酸与无奈!这不正是“发现创新”吗?所以,学生只有与文本的作者进行精神上的对话,才能真正地挖掘出文本丰富的内涵,并且有所创新。

和自己对话篇8

在日常生活中,对话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交流,和别人进行对话。但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对话却是一个含义深刻、使用及其频繁的哲学范畴。在哲学家眼里,对话就是对话者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式,它或者被赋予存在论的意义,或者被赋予认识论的意义,或者被赋予社会哲学的意义。①

何谓对话?对话决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说话。从广义上讲,说话包含着对话;说话最完美的表现形式是对话。这是由于在对话中,存在着对真理的辩证揭示。对话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见解。对话即是辩证法,对话就是修辞学,通过这种修辞学,人旨在达到善和幸福,而非旨在获得一种对话的技巧和技术②;对话是一种认识方式,是对话主体双方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③;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对话是一种游戏,我们使用的语言不过是人们玩的一种游戏,对语言游戏只能描述或显示出来,而不能解释或说明④。把对话运用于德育中,我们有必要对对话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所谓对话,是指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为中介,以交往、沟通、意义为实践旨趣,促进主体双方取得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话不同于说话、独白。它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平等基础上所进行的思想交流活动,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性。即主体双方在对话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和机会,任何一方不得靠自己的权威或权势压迫另一方,压制他们的观点、行为等。

2.开放性。对话是主体间相互开放的过程,各自敞开真实的自我,把“我”的思想、“我”的感受用适当的方式传给对方,以使对方理解“我”的思想,达到双方心灵的契合。没有开放性,则意味着对话双方各自封闭自己的心灵,他们就不可能达到彼此间的心理沟通。

3.理解性。理解是对话的前提与归宿。对话是以理解为基础,并通过理解达到双方观点上的一致和视界间的融合。如果没有这些视界融合,对话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理解也是对话的归宿,对话的目的就是达到对话双方意见的一致,从而扩大视界融合,促进双方的精神进步。

4.创造性。对话具有生产性、创造性、建设性,而不单单具有机械性。在对话之前,对话双方不可能用固定的模式去套用,因为对话的内容是不固定的。对话者或许心中设计了一些对话的方式,但对话的内容往往是随机的;对话者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变化的,它依赖于对话的情景,随着双方经验的增长和精神的变化而变化。

对话模式提出的意义

(一)当前学校德育现状

近年来,尽管我国在学校德育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德育工作效果来看,它们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德育工作,受传统的德育方式影响较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德育内容方面,脱离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我们常人所感觉到的、日常在其中生活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以直接的生活经验来直观世界、直观自身。德育内容来自于生活世界,因而德育内容应是生动活泼的。而我国现在所进行的德育,是从生活世界中抽取出来,变成了僵死的教条,与学生生活着的周围世界相隔离,失去了生活根基,使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的东西。学生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⑤学生仅仅表现为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具有完整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的生活着的人。

2.在德育方法上,强调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单一灌输指对于一定的内容,不允许受教育者的选择和怀疑,使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这种灌输与德育的基本特征相矛盾。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他们道德信念的提高,不只靠单纯的说教就能完成,这只能暂时改变人们的行为,而对人们的道德信念的改变往往收效甚微;而要靠他们自身的理解,通过理解内化为一定的道德信念,从而接受德育客体。我国当前的德育主要还是依靠灌输说教,缺乏对于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育,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道德信念,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稳定。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我国德育的现状是,虽然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但这种交往是不平等的,学生常常被视为客体,师生关系成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无视学生是一个具有能动、反思的主体,教育者依靠自己的权力或权威,迫使学生接受德育内容,而无视学生理解与否。于是造成师生之间形式上的交往、思想上的隔离,造成你讲我听、我行我素的局面。

(二)对话模式提出的意义

传统德育的上述缺失,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无法真正地理解和交流,导致师生之间思想上的隔阂。而对话是主体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相互理解和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相互理解和精神沟通,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德育中,对话将有助于弥补在传统德育中的缺失,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德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学生德育发展是学生整体精神的发展。教育只有对学生在生活意义上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成长,使个体实践有意义的人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对话主体双方的视界融合过程,视界融合的结果是一种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和重建,是新知识与理念的生产和创造。在生活世界中,对话双方都在一个共同的语言规则之下、在活生生的语境之中体会对方的话。这种对话是单纯的、纯洁的,能够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了解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义。这使双方的误解次数大大降低,增加了相互间的思想交流;同时,德育对话能使德育的内容用丰富的话语进行描述,通过解释来说明,使对方也置身于其中,增强其感染力,从而能够看出对方是否理解,并以此为判断看是否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直至达到双方对德育内容的充分理解。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2.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反对单纯的灌输说教。对话重视对话者之间的理解,并以理解作为进一步对话的基础。理解被视为解释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或精神的复制和重构过程。⑥经过理解的德育内容,必然导致师生精神结构的重组,使意义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不同于说教所获得的认知结构,这种结构是松散的、易于破裂的;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思想上深刻的变革,是不易改变的,因为它是有意义来支持的,是建立在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这种被理解的德育内容一旦进入对话者的认知结构中,是不容易遗忘的。对话的过程就是德育真理显现的过程,又是接受真理的过程。

3.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师生对话,是师生双方面对面地相遇,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作是与自己交谈的“你”,而不是像传统德育那样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人与物的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双方都以平等的姿态,在共同话语上展开思想交流。这种交流是开放的,各方都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理解他人为基点,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二者之间的视界融合。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我-你”关系,才能启迪他面前的学生,引导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我-你”关系中,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发自内心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的独特的个体,尊重学生,而不把学生看成是年幼无知的人,用自己的权威迫使学生接受德育内容。

走向对话:德育对话模式初探

(一)德育对话的过程

既然对话是对话者双方思想交流的过程,那么在德育对话中,师生双方都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送给对方,并力***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实现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师生间的每一次思想交流都会迸出火花,每一次对话也都包含了一系列过程。笔者认为,在对话中一次信息传递过程应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理解。当听到对方话语时,“我”将会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对方话语的内涵,力***知道对方所要表达的真正思想;也是对对方的一个理解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对方的思想。这是对话者即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并感受到自己与对方的共同点,区分出双方之间的差别。

2.组织。理解的结果,便是对对方话语的理解,出现与自己视界的融合,接受对方的意见或与之相抵触;然后进一步思考自己要传递什么思想,是同意对方的观点还是反对对方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自己的逻辑规则去组织自己的话语,把自己要传送的信息,编译为自己的语言。

3.传递。经过组织后的信息,对话者要以自己的方式发送出去,或者通过语言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隐含自己思想的内涵,用不同的话语传送出去,并辅助于面部表情或身体姿势,使自己的思想能够正确地表达给对方,力***避免被对方所误解。

传递的信息被对方接收,然后再经过对方的“理解──组织──传送”,从而完成对话者之间内心的一次交流。这一过程可以***示为:

师生之间经过内心的一次交流,在某些观点上达成一致,但很有可能在某些观点上存在很大分歧。为了解决这一分歧,他们还必须继续进行对话,以达到视界新的融合。于是,新一轮的内心交流又开始了。虽然也是经过以上三个步骤,但这不是对上一次内心交流的简单重复,它是在前一阶段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要师生之间还有分歧,他们之间的对话就未结束,还有进一步交流的必要。正是在一次次内心思想的激烈撞击中,双方各自吸收对方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对话中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升华,使思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当师生双方的观点达到一致或者基本一致时,他们之间的对话也会随之结束。

(二)德育对话持续进行的条件

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彼此交流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这些环节,如果在对话中忽然中断的话,对话就会因此而中断。哈贝马斯认为,一个句子在对话中被理解,需要四种有效性条件,即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在德育对话中,对话的语言也应遵循这些基本条件。为了使德育对话能够顺利进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在德育对话中,虽然教师知之甚多,但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教师不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理解德育内容,而只是一味地压迫、强制学生接受德育知识,学生即使知道这些知识,他们也不愿意将之运用于德育实践;不平等的德育对话,就意味着一种主体性对另一种主体性的压抑,最终这两种主体性都丧失了合理性。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德育内容,并将之运用于实际,需要加强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对话中,师生之间必须保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互相承认、互相赋予平等和尊重;否则,教师所获得的信息将会是被歪曲的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之下,很可能讲出一些违背自己意***的话语,这就会使师生之间的德育对话导入歧途。师生之间的德育对话,一方面,每个人必须有参加和继续交往的均等机遇;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必须有做出判断、劝告、解释及辩护挑战的均等机会。⑦教师应始终把学生当作独特的人而接纳和肯定。

2.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之间有共同的话语和思想之间的交汇点,是对话进行的前提条件。在这些共同的话语中,师生之间展开交流,使这些话语具有被对方领会的可能性。在一步步的德育对话中,逐步增加更多的共同话语,扩大他们之间的视界融合,使他们在精神上获得交流;同时,他们要遵守一定的语言规则,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和逻辑规则去组织自己的语言,使对方有可能理解自己的话语。这些规则是主体双方共同拥有的,利用它们理解各自对方的含义,从而形成相互理解的桥梁,促使对话持续进行。而只有按自己的逻辑组织起来的“私人语言”,是不可能促进对话的,因为这些规则不是主体双方共同拥有的,达不到相互之间的理解,对话不可能持续进行。

3.在德育对话中,师生之间的态度要真诚。真诚是对话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真诚,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思想上的真正交流。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往,给他们以帮助,并指导他们理解生活、理解世界,才能获得学生的真心,学生也因此会和教师真诚地对话,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对教师言说,增加输送信息的正确性,教师也因此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根据学生独特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态度来调整自己的对话策略。否则,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诚,他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排斥的态度,不把自己的真实思想传送给教师,教师将会误解学生内心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另一方面要有善于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通过识别这些虚假的信息,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4.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的距离也是影响德育对话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双方差异小,学生容易发生“同化”判断,即自觉地缩小自己与教师要求之间的差距,其道德发展水平容易提高;如果双方差距较大,那么学生具有不自觉地扩大自己与教师要求差异的倾向,产生“异化”判断,从而导致道德发展水平下降。⑧教师要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提出适当的要求,使这些要求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获得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话,真正地接受德育内容,通过理解,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达到道德发展水平更高的阶段。

总而言之,德育对话是师生双方精神上的交流,通过达成德育共识,实现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双方的道德观念发生更高层次的变化。但它仅仅是观念上的变化,而德育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理解、获得德育知识,更要把这些德育知识应用于实际。因此,德育对话,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还必须与其他的德育模式相结合,使德育知识与德育实践共同提高,做到知行统一。

注:

①③夏正江著:《对话人生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②严平著:《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④江怡著:《维特根斯坦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

⑥金生宏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和自己对话篇9

对话未来的自己,让人更能认清自我。台湾著名女作家张德芬曾写过一本书《预见未来的自己》,书中主人公在一次雨夜迷途后遇见了一位老禅师,从此便踏上了探索真我的心路历程,她通过瑜珈、倾诉、聆听的方式,在身心两方面第一次真实地触摸到了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在宇宙的存在,更体会自己生命意识的存在究竟为了什么。从此她找到了生活的定位,更找到了真我,奇迹般地从原来糟糕透顶的日子中解脱出来。因此静下心来聆听,了解未来的自己要的是什么,才能有条不紊地经营生活。告别从前的繁杂和不知所措,更清楚地面对自我。

对话未来的自己,让人更能迈向未来。知道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来达到这些需求。现在的自己可以让你明白自己的能力和局限、优点和缺点,那么就需要未来的自己来告诉你如何运用你的长处回避你的短处来达成目标。如果说现在的自己是一块明镜,那么未来的自己便是一副望远镜,它不仅能看到现在更能看到未来。所以现在还在原地打转或者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们,停下你们慌乱的步伐,找一块静地,坐下来,用心去与未来的自己交流,让他带你进入正确的人生入口,寻找那片未动土的未来大陆。

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其实很简 单却可受益匪浅。当你打算读懂你的内心时,你可以从身体外层的细胞开始,感受它们的呼吸所表达的信息,由外入里层层剖析你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从中发现真我。但难处就在于这层层屏障。或许是生活的尘埃、社会的躁气,早已将它包裹得难以喘气,让你与它断绝了关系,分不清是真实还是虚假。所以要打开这层阻隔才能真正地对话自己,触摸心灵,才能真正看清未来的自己和自己对未来真正的需求。

此刻,请放松自己,打开内心,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开启人生中的心灵之旅。

模拟评分:(内容)22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6分=46分

打分理由

本文从“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和“与现在的自己对话”入手,引出“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并明确提出观点: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可以让人明确人生的方向,更真实地寻找未来。思路展开很自然。然后用三个分论点来建构论证框架,论述对话“未来的自己”,让人更能认清自我、迈向未来、受益匪浅等三个方面,从不同的层面采用递进式论述,这是本文较为成功之处。内容较为充实,贴近中学生实际,因此在内容项得分为22分。

文章采用议论文体裁,文体意识很强,结构上层层深入,思维较为严谨,且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本文最大的不足是缺少有力的事例佐证。第二段中作者用《预见未来的自己》一书的故事为例,证明第一个分论点,是可取的。不过,后面的两个分论点就缺少例证,使得文章在总体上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严重受损,故在表达项得分为18分。

本文立意正确,语言流畅,文采略有不足,发展等级分为6分。

和自己对话篇10

关键词:飘 语用分析 违背合作

玛格丽特・米切尔是美国小说作家,《飘》是其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时间著成的作品,也是她唯一的作品。《飘》自从问世以来,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爱情小说巨著之一。在分析文本本身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尤其是语用分析的相关理论,能够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等产生更透彻的理解。语用分析中的合作原则,也常常产生更丰富的话语含义,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起到更关键的作用。通过对《飘》的语用分析,能够使我们在了解文本和作品本身的基础上产生更透彻的理解。

一、小说《飘》

小说《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宏大社会背景而创作的一部家族兴衰和爱恨情仇的优秀小说。故事讲述了在美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南方和北方处在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之下,佐治亚州的男人们,他们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命运和南北可能爆发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思嘉・奥哈拉是一个在生活中以玩乐为主的女孩,她对这样的战事并无兴趣。在听说她心上人第二天将要宣布订婚的时候,她感到十分震惊,思嘉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并且希望说服对方能够和自己私奔。但是思嘉的心上人并没有注意思嘉,思嘉私奔的心愿覆灭了。不久,战争开始的消息就传播开来,舞会之类的娱乐项目也陆续取消了。思嘉赌气之下和自己心上人的弟弟查尔斯结婚。而两个月后,查尔斯就不幸病死在了前方,这样的变故使得思嘉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寡妇,而思嘉并没有为此感到悲伤,因为同查尔斯的婚姻是自己赌气和复仇所作出的决定而并非是思嘉的真实想法,思嘉甚至为这样的事情感到庆幸。在煎熬的寡妇生活开始后,思嘉的心上人的妻子写信要求思嘉到查尔斯的姑姑家暂住,思嘉也接受了她的邀请,离开了自己的庄园。思嘉和其他女性随着战事的发展也被调到为前方提供必备品。

战局在渐渐恶化,思嘉也将守寡的戒律抛到了脑后,开始本来的玩乐生活,并和前线的***官打成一片,而思嘉心中还是无法忘记最初的心上人。在圣诞前夕,思嘉的心上人从前线回来了,思嘉告诉自己的心上人她一直爱着他,而心上人则将自己的妻子媚兰托付给思嘉照顾,第二年,思嘉获知自己的心上人被送进了集中营。又一年夏天,亚特兰大的大部分居民都逃难离开,由于媚兰马上就要分娩,思嘉只好履行自己的诺言照顾媚兰。在八月底,思嘉在一片混乱中为媚兰接生,使媚兰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孩。而战事的混乱使得思嘉不得不求助于自己的朋友瑞德,瑞德则通过关系连夜将思嘉等人送往思嘉的庄园。思嘉在归家的途中发现眼前的景象让她不禁为之一震,大部分庄园都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经过长途的奔袭,思嘉一行人终于到达了自己的庄园。庆幸的是,自己的庄园尚且是完好的,然而迎接她们的人却只有寥寥数人,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个妹妹也生了重病静养。思嘉年迈的父亲几乎认不出自己的女儿。这样一来,整个家族的重担都落在思嘉的身上,只有19岁的思嘉,不得不挑起家族的重担,艰难生存。思嘉决定将自己的庄园恢复昔日的风采。并且,在之后的日子中,思嘉通过和自己心上人的谈话,还有一直迷恋自己的瑞德的相处中,渐渐发现了自己的真爱――就在思嘉以为心上人一直没有变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她爱的其实只有瑞德,之所以从青春时代就迷恋那个心上人,全然是因为他没有像其他男人一样迷恋自己而已。但是对于瑞德来讲,他对思嘉已经失望透顶,终于选择离开了思嘉,刹那间,思嘉的所有精神支柱都从生命中消失了,而思嘉也只能聊以:“还是留给明天去想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著作《飘》既是一部描绘了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的画卷,同时也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伟大的社会历史变迁。

二、会话的语用分析

(一)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

会话的语用分析是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的,在语言学对文本的支撑作用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合作原则。简而言之就是成功的会话不是由一个角色去单独完成的,通常需要两个角色的互相配合和共同努力。在语言的基本对话方面,为了达到本来需要达到的某些成就或者目标,就需要参加到此次会话中的两个人拥有会话的默契,我们也叫这种默契的规则为一种合作原则。合作原则一般应当被双方充分遵守,才能够完成一段有目的的对话。

会话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在我们简单的理解中,会话含义就是会话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含义,通常情况下,是需要去揣测的。在会话含义成立的条件下,人会不自觉地揣测话外的含义,这种话外音往往是和表象的语义不同的或者有所延伸的,也就是说,这种含义实际上是与表层的“言辞”出现了一定出入。不少语言学家希望通过“违反合作原则”来加以说明。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也往往通过违背既有的合作原则来达到一定的文学效果。

(二)《飘》中对合作原则的违背

1.对质量原则的违反。合作原则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质量原则。质量原则的相关内容是要求说真实的话语,但凡是违反了真实性或者不能作为证明的话语都不应当作为表述。然而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事实上有很多地方,很多种手法都是违背了这种质量原则的,例如修辞中经常使用到的反语,又或者对隐喻的运用等等。这些独特的创作技巧实际上对文学作品来讲是比较有利的。

在小说《飘》中,对质量原则的违背可以见诸于很多地方:在思嘉对瑞德探监的时候,说了一番话,其中表示对瑞德关心的时候,思嘉对瑞德说到了“抱歉”、“拥抱你”等等表示关心的话语,但是实际上,当时的思嘉对瑞德并没有依赖的感情,甚至对瑞德是一种心存怨恨的感情。由于瑞德让思嘉做自己的情妇,而思嘉本人并不乐意,由此产生了许多思嘉和瑞德之间的隔阂和思嘉对瑞德的看法。这期间的语言表述实际上是对质量原则的违反比较明显的表示。而瑞德对思嘉的很多对话中,其实也是非常善于运用反讽的鱼眼效果的,在小说中,瑞德本身是十分精明的,他拥有着比一般人更加精明的,或者可以说利己的心态,在他做生意的过程中也能够看出来,他经常做的都是一些投机生意,并且到处钻空子。他对思嘉说话的过程中,时不时的会表现出对思嘉的挖苦,但是其实瑞德对思嘉是情有独钟的,并且在瑞德对思嘉的感情中,其实是真挚的、诚实的。这种瑞德对思嘉的说话过程中的反讽,也是一种对质量原则的明显的违背。

2.对数量原则的违反。在语言学的角度和要求上,一般要求不说过多的话,留给会话对方一定的想象空间和期待视野。这样可以帮助对方建立一定的期待视野和想象空间,而使语言的交流与会话成为一件具有魅力的事情。而在小说《飘》中,部分地方为了表现一定的艺术效果和对主旨的揭示,作者则有意地违背了这样的数量原则。在思嘉对自己的心上人表明自己对他的爱意实际上从没有消亡的时候,这点对于数量原则的成立是构成解构的。正常的交流中,由于思嘉的心上人已经有了妻子媚兰,应当将感情深埋于心中,而思嘉由于自己一贯的任性和占有欲,则依然对心上人说出了自己之所以嫁给他的弟弟查尔斯的原因以及对心上人的感情始终未变的话语。这种话语则在数量原则上形成了一定的违背效果,这种效果在出乎人们的意料,起初会令读者认为思嘉是一个口不择言的人,但是进一步透过对思嘉的分析,就能够对思嘉做出这样的举动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探究出思嘉的人性的、占有欲强烈的性格特点。

3.对方式原则的违反。会话行为中的方式原则指的是在会话的过程中,不应当有过多的赘述,而应当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话语使会话的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直截了当。在小说中,当思嘉知道了自己的心上人已经和媚兰订婚了的时候,则和自己的父亲打球。这样的球实际上是一种试探和不满的表达,但是思嘉在打这种球的时候,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不满与意见,而是通过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一些不满。形成了对语言学上的对方式原则的违背,但是这种违背是在文学作品的构造中需要的,通过对方式原则的违背,作者也成功地塑造了思嘉这个人物角色,使得思嘉在语言表述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显示出了自己的聪慧和小心谨慎,同时也塑造了一个高傲的贵族小姐的形象。

4.对关联原则的违反。在小说《飘》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对合作原则的违背,体现在对关联原则的违背上。关联原则在对人们日常用语交流的过程中经常要求在说话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连贯的能够使对方明了的话语,使得对方能够从话语中联想到相关的话题,促进会话的成功。在《飘》中思嘉对瑞德和自己心上人说话的过程中,也时不时地表现出故意叉开话题,背离话题,和话题不相贴切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语言学上是违背合作原则的,但是在文本表达上又产生了奇妙的独具特色的效果。

三、结语

《飘》作为一部爱情小说和一部伟大的反映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历史画卷的巨著,无论在小说的塑造、情节的设置还是在人物的设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者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使小说具有更加独特的魅力,这些手法中不乏对传统会话中合作原则的违背,通过对合作原则几个方面的违背,作者也恰巧达到了文学文本的塑造和表现上另辟蹊径的独特效果。

参考文献:

和自己对话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和自己对话10篇

学习

钱学森精神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钱学森精神10篇,内容包括航天精神钱学森,钱学森精神演讲稿。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淡看功名利禄。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这是钱学森给自己定下的“四不”原则,为此,他把头上的头衔辞了又辞。“淡

学习

关于秋的成语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秋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春什么秋什么成语,关于秋的成语和句子。秋风瑟瑟、层林尽染、果实累累、秋收冬藏、秋雨绵绵、落叶知秋一日三秋、雁过留声、秋风送爽、春秋鼎盛、春去秋来、金风送爽秋风习习、秋阳杲杲、北雁南飞

学习

春联大全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春联大全10篇,内容包括春联十篇,春联内容十篇怎么写。5.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1.6米(灯笼)黑金字1.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2.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3.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4.富贵双全

学习

毕业照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照片10篇,内容包括毕业总结照片多张合集,毕业照片50个片段合集。约两年前,要搬家,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家人在破烂堆里扒拉,可能是找找还有没有可用的东西。据说在一个旧塑料包里发现了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的毕

学习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模板,内容包括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和方法。2.模式不清高三历史主要是复习课,从字面上解读:“复”侧重于对知识的梳理;“习”则强调习得与习会。因此,复习课既要注意知识的梳理

学习

天外有天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天外有天10篇,内容包括天外有天故事,天外有天的记载。走进葡萄架后面的房屋,真是让我赞叹不已。在门的旁边是扇形的窗子,就是教堂上的那种窗子。我一直以为这种窗子只能在教堂上用呢,没想到在家里也可以。窗子上凹凸不平,有红有

学习

谎言的背后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谎言的背后10篇,内容包括谎言的背后晓薇,谎言的背后。除了实用价值,3~5岁孩子的谎言往往和他们的想象力有关。比如有次,我随意问近4岁的孩子:“今天几号?”她说:“13号。”我说:“你怎么知道?”她说:“因今天我是值日生,帮所有小朋友

学习

零售工作思路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零售工作思路模板,内容包括零售行业工作总结怎么写,大零售工作思路和建议。二、积极推行四个细化工程,努力实现“三个满意”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卷烟销售网络,提高市场控制力,就必须从卷烟工业企业、零售户、消费者的需要出发,从市

学习

节后上班第一天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节后上班第一天10篇,内容包括节后上班第一天的状态文案,节后上班第一天的仪式感。3.新年第一天上班,我在默默地为你祝福,愿你的生活中:夏宜人,冬温暖,秋收获,春满园。4.新年的热闹渐渐远去,休息娱乐让人有些念念不舍。生活的精彩仍

学习

我们的孩子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的孩子10篇,内容包括我的孩子文章范文,我们的孩子阅读推荐。我们的相知随着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和孩子们的相知也逐渐加深了。孩子们知道语文老师课下谈笑风生,上课可别惹她;晚上留的作业,第二天肯定收,不交可不得了。我

学习

美德故事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美德故事10篇,内容包括现代美德故事,美德故事演讲。这些故事使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成功人士,无不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面对困难的生活、恶劣的条件,能咬紧牙关,克服众

学习

手影戏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手影戏10篇,内容包括手影戏阅读,手影戏故事简单。表弟也不甘示弱,马上做了个手影。他一边做一边说:哦!大灰狼来啦!大灰狼饿得慌,血盆大口张又张说着就扑向我的小兔。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我

学习

扫黄打非工作汇报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扫黄打非工作汇报,内容包括扫黄打非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宗教领域扫黄打非工作汇报。6月13日,我乡召开了***班子会。乡***书记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相关站所要把“扫黄打非”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文化安全的大事

学习

一字师10篇

阅读(14)

忽有几天,我腰酸背痛,四肢关节似乎也有了毛病。同事开导说:“你常爬格子,又渐上年纪,晨练不妨打打太极拳……”“真想拜你为师,但又怕动作难记,做起来费劲,不如晃悠省力省心。”这天,我特地“晃”到她身后,勇敢地向她吐露了心声。她停下架势,朝...

学习

30万字对话日记:父爱从未缺席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30万字对话日记:父爱从未缺席,内容包括父爱是一封读不完的信,父爱如山札记。作为父母,您有没有这样的烦恼: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暇与孩子进行交流,时间一长,父母与孩子间的生疏令人心痛。有这样一

学习

先秦对话与时代精神演变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先秦对话与时代精神演变,内容包括先秦思想文化论札,先秦文化史全文。[摘要]话语方式、文体形态蕴含着时代精神。考察文献成书,可见《尚书》、《逸周书》中的君臣对话,春秋后比西周时期在这两部文献中的比重有共同上升趋势,这反

学习

对话薇薇安.韦斯特伍德 时尚已过了黄金年代

阅读(17)

FAMOUS:2003年您曾造访过上海。时隔8年,上海对您而言变化大吗?VivienneWestwood:我确实来过上海,但是说实话,对于上一次的行程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不过我记得那一次我去参观了上海博物馆。那时上海博物馆刚刚落成,里面的展品美极了。这一次,我又

学习

穿越时空,对话徐志摩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穿越时空,对话徐志摩,内容包括徐志摩遇见原文,徐志摩与金庸对话。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

学习

浅析谈话栏目《对话》的机位设置及导播技巧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谈话栏目《对话》的机位设置及导播技巧,内容包括谈话类节目导播模板机位图,访谈类导播技巧有哪些。对于优秀谈话栏目《对话》的机位设置进行分析,有助于学习电视节目导播的基本技巧。在电视摄制组进行一个优秀栏目的完整

学习

多重对话中的意义符码的生成

阅读(18)

【作者简介】电视剧《推拿》海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残疾人为主角的内地电视剧并不多见。2004年的《穿越激情》(《爱过我就放了我》)和2005年的《花开有声》是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历史剧、谍战剧和青春剧占据主场的今天,2013年8月,央视黄

学习

用专业语言对话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用专业语言对话,内容包括语言对话教程,学习中文对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和语文教学备受争议乃至非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就是语文的专业性不够明显,这表现在语文专业话语权泛化、大众化,学生语文素养专业化程度不足等

学习

对话 封面人物苏岩

阅读(31)

苏岩简介苏岩,处女座,B型血。曾因出演关锦鹏作品《长恨歌》中的蒋丽莉和李安作品《色戒》中的马太太,让观众记住了这张端丽而亲切的脸。2008年11月刚刚杀青的新剧《我的巴塞罗那故事》中,苏岩饰演一个爱情至上的女人,为男友放弃时尚摄影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