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1
同学们,新学期刚刚开始,我送你一句英语格言,译成中文意思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祝你从第一课开始就抓紧学习。
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有一个“吃烧饼”的笑话:一个人肚子饿了,吃了一个烧饼没有饱,再吃一个还没有饱,吃到第三个才觉得饱了。他说:早知道吃了这个烧饼就能饱,我就不吃前面那两个了。你一定会觉得他说的是傻话,没有前面那两个烧饼垫底,光吃最后一个烧饼怎么能填饱肚子呢?
可是,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平时,特别是新学期的开始,什么也不在乎,等到快考试了才着急起来,拼命开夜车,学习成绩当然不理想。这样的同学,不是有一点像那个重视最后一个烧饼的人吗?
不要以为现在刚开学,时间还很多,反正来得及。要知道,我们学习的是科学。科学是有严密体系的,是一环扣一环的。今天有今天的学习任务,明天有明天的学习任务,你今天的功课学不好,就会影响明天的学习任务的完成,背着欠帐过日子,使“包袱”越背越重,到头来后悔莫及。
校园是美丽的银河,朗朗书声是银河上回荡的清波,老师踏着清波,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希望就从这里开始.
每个人都有一个未来的梦想,每个人对明天都有所希冀.希望,携着你的手,进入一片人生的开阔地.
希望,是茫茫天宇间的一个闪烁的星宿,她使人飞奔驰骋,充满着诱惑.
希望,是那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勇敢勤奋的人会想尽办法去摘取,使之成为自己的现实;懒惰蠢钝的人只会永远地张着大口,茫然地看着希望飞逝在别人的领空而不思进取.
一个漫长的寒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春天.在这万物复苏的时刻,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
在过去的征程中,曾拥有过欢笑,拥有个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记忆,现在加上一把锁将它封锁起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看呀?新的学期正在向我们招手.经过五年的锻炼,我们不都是一个个战士,抹去心灵的灰尘,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新学期的目标向我们冲击!
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在每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期盼:明天的我要更精彩。因此,我一定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展现着自己迎接新学期的新气象。今天的老师,同学们都把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办公室.教室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努力从春天开始.
新学期开学寄语
1、新学期 新环境 新起点 新气象。
2、多点文明,多点创新,让校园更美好。
3、学习是首要,安全更重要。
4、多一份呵护,多一片绿地。
5、以真诚为半径,以尊敬为圆心。
6、要想成绩好,动手又动脑,要想环境美,大家齐创造。
7、我是校园小当家,我爱校园草与花。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2
这学期,我转到了五中上六年级。在还没来带五中之前,我就听说五中是个非常好的学校。
五中的老师各个知识都非常渊博。每次奥赛,前几名都是五中的学生。尤其是数学,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就是数学老师,她可是我们学校的名师。上次竞赛,前几名好多都是王老师教的。许多家长都想让王老师来教数学。想来五中的学生更是络绎不绝。五中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想来五中,更是不容易,必须要经过考试才能进去。所以,我一定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五中的英语书和我以前的不一样,我打算,每天要多听,多读英语,当天的单词要当天背会,渐渐的熟悉这本书。以前,我上课总是爱说“悄悄话”,上课也不经常发言,但来到了五,中我就要改掉这些坏习惯,争取给老师留下个好映像。
五中的要求也很严格,如果上课说话,第二天就要把家长叫来听课;下课打架的,高中都不会录取。作业必须用蓝黑色的钢笔写,没用蓝黑色的钢笔,就要重写。女生的长发要扎马尾,刘海不过眉,如果情节严重了,还要听课反思。所以,我一定要遵守五中的校规,在这学期改掉以前的坏毛病。五中也有我非常喜欢的地方,比如:设置的奖品丰富,像阳光卡,我就很喜欢。
在这个学期,我一定会严格我要求自己,改掉坏毛病,适应五中的生活。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3
摘要对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的看法历来就有分歧,当前主要有两种观点:1917年“五四”新文学***和从“五四”文学***向前延伸。本文从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现代文学语言的确立、现代文学文体的成熟三个方面阐释了以1917年“五四”文学***为起点的原因,并从逻辑上对从“五四”文学***向前延伸的观点进行了驳斥。
关键词:现代文学 起点 新文学*** 文学观念 文学语言 文体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对现代文学起点的不同看法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对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的看法历来就有分歧。最早提出看法的是胡适,他在1922年应《申报》约写的文章中认为,“宣告古文学是已死的文学”的是1916年以来的文学***。而陈子展认为是戊戌维新,“实在这个时候真是中国文学有明显变化的时候”。周作人在探讨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时,由循环论的观点推导出“明末的文学,是这次文学运动的来源,而清朝的文学,则是这次运动的原因”,一下子把时间推向了明末。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伍启元的《中国新文学运动概观》都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是从民国六年(1917年)才被拉开的。另外,中国新文学大系也是将起始的年限定在了1917年的“五四”新文学运动。进入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三部半”现代文学史著(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初稿》、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的书写轮廓基本一致,即从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而“***”后较有影响的唐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虽然已将起始时间推至1915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但对胡适的评价仍做了低调处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5年以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景观,在思维、观念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或隐或显的变化,其中“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和“重写文学史”的讨论成为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史书写方面最具震撼力的研究路向。这些讨论对现代文学初始阶段的文学现场与文学生态提出了质疑,并对近代文学有了新看法。2001年陈思和在《复旦学报》主持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的讨论时,一大批有影响的学者纷纷执笔畅言,加上海外学者王德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石破天惊式的诘问,使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甚而成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稳定性的绕不开的问题。概而言之,当前对现代文学起点的观点有二:一是坚持1917年“五四”新文学***(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二是向前延伸的说法,这一说法又包括三个方面:鸦片战争或晚清说法;1895年甲午海战失败或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和 “三界***”或1908年《摩罗诗力说》发表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说法;将一部作品的发表即《海上花列传》的发表为起点的说法。
关于现代文学的起点,出现分歧的关键之处是对近代文学(自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学***)这段历史的处理问题。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向前延伸的观点,更加重视文学传统的继承性,因为“五四”文学***以后所具有的文学现代性,在***之前就已或多或少的拥有了,只不过是在渐变中才达到了“五四”新文学***后的高度,所以标志起点的界碑应矗立在这个时期。而将起点的界碑矗立在“五四”新文学运动这个时期,则更注重文学发展中的开创性,即在量的积累上达到质变的结果。
笔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以1917年“五四”新文学***为宜。因为现代文学的本质性内涵是指用现代语言来表现一种现代人的思想情感。这里有三个关键点:一是“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即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二是“现代语言”即白话文学语言的确立;三是 “表现”即现代文学体式的成熟,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共同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真正起点。当然,这三方面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一个逐渐积累的量变过程然后通过质变才能实现,而量变与质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量变的过程仍属于“旧”的范畴,而质变的结果则属于“新”的视界。中国现代文学就是以1917年新文学***为转折点,而之前为量的积累阶段,是渐变过程,只有到了这个转折点才完成了突变过程,成为了不同于旧文学的“新”质的文学。
二 以1917年“五四”新文学***为起点的原因
1 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
鸦片战争以后,封建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中国有识之士为着救国救民的***治目的,带着巨大惊悚和兴奋开始向国人输入西方的思想与观念,包括文学思想与观念。“我手写我口”、“三界***”是当时极富震撼力的口号,可实际的成果却非常有限,对文学变革所带来的冲击力很绵软。就拿“三界***”中影响最大的“小说界***”来说,它并没有带来纯文学的小说观念,只是出现过一批主题先行、理想化、概念化的作品而已,并很快就被时代洪流所淹没。即使是被王德威所推崇的晚清四大类小说,其倚重的情感想象形式(被称为“被压抑的现代性”)在当时其实也并未给文学观念带来多少有迹可寻的改观。而甲午海战与戊戌维新的相继失败,都证明了黄遵宪、严复、梁启超等在输入西学、倡导新学、开启民智方面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其文学的变革则更是有限。况且,从本意来讲,这些倡导新学的领***人物,只是将文学作为***治的工具,并未给文学的变革一席***的地位,甚至在他们潜意识里仍然对旧的文学观念持有某些依恋。所以说,现代的文学观念只是在***治变革的实践中作为附属品出现了某种探索而已,绝没有形成气候。
而正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磅礴的气势冲决了这道沉重的传统文学大堤,在“科学”“民主”的号角声中,以决绝的姿态不遗余力地扫荡着旧文学观念。此时期在“五四”新文化派与复古派(其代表多是在晚清或民国时期提倡过新学的著名人士)之间所发生的激烈论争,更加凸显出此时的文学变革与晚清、民国时的文学变革在性质上的迥异。李泽厚曾说: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要求和主张的彻底性和全面性,为谭、严、梁阶段所不可比拟。它以彻底与传统决裂的激烈的新姿式和新方式,带来了新的性质。”
这种新的性质便是以西方现代文明为参照系的现代观念意识的建立,就文学而言,则是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如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三大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鲁迅及文研会的“为人生”文学观等,都共同体现了此时期文学观念的现代性的形成。“文学的现代化最内在的内容是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实际上是现代意识在文学观念上的反映”。我们认为,“五四”新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首要标志便是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
2 现代文学语言的确立
可以说,主张将现代文学起点向前移的观点,其共同之处是都强调“五四”时期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形态在近代文学中就已产生。但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一个本不应忽略的要素,即文学语言。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其最根本的存在就是语言。树立现代文学起点的界碑,其表征性特征是必须具备才可以的,那就是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确立。因为正是“五四”新文学以后,经过斗争激烈的白话文运动才为白话争得了在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并以高度成熟的白话运用能力成就了现代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的创作实践。相比来说,虽然晚清时也进行过白话文运动,提出过“我手写我口”的口号,但因其提倡的目的是为***治宣传而不是为文学的现代化变革,他们“并不排斥文言文,只是强调白话文的辅助作用”“用白话来传达文言的思想……。在这一意义上,晚清没有也不可能发生新文化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建立新的文化和文学类型。”所以,即使是注重语言运用的“新小说”,也并未产生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作品。对此,陈平原曾提出了具有反思价值的看法:“当年提倡白话小说者,未必真的看重‘白话’小说”,“对这些正在转变中的‘士大夫’来说,‘俗’比‘雅’难,用白话远不如文言顺手。当他们正儿八经地强调、追求小说的艺术价值时,用文言写作更合乎他们的趣味和天性”,“更根本的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字长期分离造成的巨大裂缝,把这代作家逼到两难的窘境。”另外,我们知道“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提倡白话文时,遭到了复古派的猛烈攻击,这也可以看出白话作为现代文学语言的确立,是只有在“五四”时期这种文化氛围才能实现的。就这一点来讲,现代文学的起点也应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向前移是不合适的。
3 现代文学文体的成熟
中国文学的文体发展有悠久的历史。而真正让中国文学文体发生现代性变革的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鲁迅先生是使现代短篇小说文体成熟的第一人;散文在周作人“美文”理论的倡导和诸多现代作家的创作实践中,成就最为广泛;话剧是舶来品,引进之初便烙有鲜明的现代气息;当胡适早期白话诗为代表的现代诗歌诞生后,标志着中国文学文体变革中最艰难的一步走完了。这种变革,相对于晚清时期的“三界***”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正如朱自清总结“诗界***”时所言:
“清末夏曾佑谭嗣同诸人已经有了‘诗界***’的志愿,他们所作‘新诗’,却不过拣些新名词以自表异。”
张定璜在将清末小说与《狂人日记》比较后说:
“读了他们(《双秤记》《绛纱记》《焚剑记》)再读《狂人日记》时,我们就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
以《狂人日记》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以及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文体,正是在经历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洗礼后,以借鉴融合外来因素的开放性眼光和现代性观念,从主题、语言、结构、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变革和创新,也正是从这个时期现代文学文体才真正走向了成熟,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
三 对现代文学起点不同看法的逻辑考察
对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的不同看法,体现了思考问题的不同逻辑。认为起点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观点,需证明的是自身与古典阶段有何异质,从而凸显自身的本质特点。而认为起点应向前移至晚清或世纪之交或某部晚清作品的看法,需要证明的是这阶段/作品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何同质性因素,从而在关联性上确认这阶段/作品向现代文学的皈依。可是,应注意的是,“有”不等于“是”,就如生命的孕育一样:胚胎有着生命的因素,但被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来看待,则需诞生之后。否则,只要具有了人的因素就可以称作人的话,那根据基因学和遗传学原理向上追溯,即胚胎有父亲的遗传基因,父亲有祖父的遗传基因,祖父有曾祖父的基因,如此连续推演,就会追溯到猴子。但猴子不是人。中国现代文学起点这个问题,就如同人的诞生一样,只有到了“五四”新文学***之后它才具备了作为***存在的现代文学的三个关键点,成为了真正的现代文学。就如同对胚胎的追溯一样,若从文学的继承性角度考虑,“五四”新文学***之前的近代时期就应该算作孕育期,一个量的渐变过程,唯有当历史行进到1917年,经历了“五四”新文学***的洗礼,一个质的突变,才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界碑矗立起来了。
参考文献:
[1]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上海亚东***书馆,1928年版。
[2]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中华书局,1929年版。
[3]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人文书店,1932年版。
[4]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5] 许志英、倪婷婷:《五四:人的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 高玉:《对五四白话文学运动的语言学再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7] 陈平原、夏晓虹:《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4
[关键词] ***府 期刊评价 学术期刊 历程 得失
[中***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54-11
[Abstract] Due to the changes in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emphases of the government ***istration’s anticipated guiding roles, evaluation paramete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re somewhat different.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found out: there was a transition from emphasis on quality-oriented to emphasis on market-oriented in governmental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has been progressing as a result of gradu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there have been constant summing-up, correction, and adjustment;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consumer periodicals rather than to academic journals, and to scientific journals rather than to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the current periodical evaluation system is incapable of discovering and solving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with academic journal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eriodical evaluation are most conspicuously reflected in academic journals.
[Key words] Government Periodical evaluation Academic journals Development history Success and failure
多年来我国期刊评估一直由三个系统在推进,一是***府部门的评价系统,二是专业学术评价和机构的评价系统,三是行业学会的评价系统。其中,前两个系统的评价对期刊界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由于***府部门与专业学术评价和机构的职责不同,因此评价中各自在施力点上有很大差异。专业评价机构在分类评价方面较为专业和细致;***府部门的评价尽管也是分类进行,但多数是将消费类期刊与学术期刊置于同一语境下进行评价,其间呈现出的经验和不足值得讨论。
关于专业学术评价机构对期刊评价情况的研究,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十分丰富,基本集中在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数据处理等专业领域;评价数据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也一直是学者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相对而言,针对***府部门期刊评价进行的全面关注和讨论显得不够充分。由于社会***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府管理部门对期刊评价预期的导向作用、依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在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些不同阶段的评价工作对引导我国期刊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关键阶段,回顾和总结其历程,分析得与失,对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期刊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其分期
***府开始介入期刊评价是从1992年起。从1992年至今,可将***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2年―2000年。第二个阶段:2001年―2005年。第三个阶段:2006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全面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期刊界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也受到了影响。一方面是期刊界在大环境下自觉对自身发展进行的反思和路径探寻;另一方面,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也对期刊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开始一系列期刊评价活动。从那时起至今,我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比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转换,科技和教育迅速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中迎来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时期,开始并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等。这一切影响到期刊业界,使得基于***府部门的期刊评价在评价导向、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组织形式等方面经历了不断的调整。评价的分期即依据这样的脉络进行。以下对这三个分期的社会背景、期刊界围绕***府评价经历的主要事件、评价的主导目标、特点等进行分述。
1.1 第一阶段:1992年―2000年――期刊界的调整和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全面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准备。在这一背景下,关于报刊市场的新变化和管理的新对策问题,行***管理与报刊市场的培育、发展、完善的关系问题,成为出版管理部门的中心议题。在以管理促发展促繁荣的理念下,重视和研究报刊的质量管理被提到工作的中心,由此开展了报刊治散治乱、调整结构和一系列期刊评价工作[1]。
期刊界的调整和改革应该说是紧接着***书出版业的探索路径行进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书出版业已经开始进行体制改革 。到1992年,十四大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时***书业的出版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十年,取得了成果,总结了经验,也提出了问题。十四大以后,在***书出版业已经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出版社可以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改革方向,这是对近十年***书出版改革的总体肯定。同时,***书出版业改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书品种数量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上,需要进入着重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建立体系的新阶段[2]。这对出版业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进展。在***书出版业探寻改革之路的时候,期刊业经历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的办刊条件整治和数量管理阶段,出台了一系列报刊出版管理的规定、办法、章程、意见。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期刊业也面临着与***书出版业类似的情况,需要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府对期刊的管理也进入新阶段。当时重点对报刊业进行治散治滥和结构调整,压缩了一批“行业报刊”和“小机关报刊”,迫使有经营能力的报刊直接面向市场竞争,初步实现报刊出版从面向行业到面向市场的转变,为下一步报刊业改革打下基础。
总体上看,1992年到2000年间,报刊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报刊的散乱问题进行治理,以及对报刊结构进行调整。这一时期,期刊的“散”“乱”是期刊结构总体上的情形,具体到每一类期刊,比如消费类期刊、部委机关所办期刊、公益性期刊以及学术期刊等,其“散”与“乱”的程度和表现是不同的。
这一时期围绕***府部门期刊评价的主要工作和事件如下。
1.1.1 1992年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选”
这是首次国家期刊管理部门主办的期刊评奖活动,由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主持开展。在评比的通知中,作为附件,印发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将科技期刊分为指导综合性、学术性、技术性、检索性和科普性五大类,分别制定各类期刊的质量要求与评估标准。从全国3500余种科技期刊中评选出优秀期刊351种,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1993年,国家科委信息司、出版局和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在总结这次评比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科技期刊评估标准》。两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对国内期刊论文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为期刊的学术水平评价建立了引文数据库,确立了期刊评价八项指标。具体是:总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期刊载文量的地区分布数,期刊刊载的基金论文数,出版时滞,自引总引比。这是我国***府有关职能部门首次对期刊的质量及评估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1.1.2 1995年进行全国部分社科期刊评奖
这是由新闻出版署进行的评奖活动,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将社科期刊分为学术理论类、时事***治类、教育类、综合文化生活类等七大类,并分别制定质量评估标准。至此,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都具有***颁布的评价标准。
1992年的首次科技期刊评奖和1995年的首次社科期刊评奖,虽然只是评奖,实际已经包含期刊评估的功能,但主要是基于期刊质量的评估,还不是关于期刊和期刊出版部门的综合评估。这两次评估,为***府进行期刊评价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其颁布的学术期刊评估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均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我国学术期刊乃至学术成果评价模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1.3 1995年国家教委举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
这次评奖虽然不属于期刊的评估活动,但它将学术成果的评价与成果所发表的期刊联系起来,此举对后来的学术成果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学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影响。当时在申报单位填报的参评资料中要求提供学术成果出版发表和使用单位,这是首次在***府学术评价工作中将期刊质量与学术成果的质量联系起来。这样做自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如果倚重甚至完全借此进行学术评价,就会出现偏差,以后的发展的确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刊论文”就是最具深远影响的一点。关于“以刊论文”的弊端,许多年来在学术界、期刊界都引起了持久的争议,对此问题本文不做具体讨论。这里要指出的是,从笔者目前接触的资料看,如果寻找源头,1990年代初期***府首次进行的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奖可以看作是“以刊论文”的开端,即便不是开端,也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1995年,恰好是期刊评奖和学术成果评奖同期进行,***府评奖部门或是“无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却使得期刊评价与学术成果评价之间搭上了持久的难以解脱的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说:“近年来(作者注:文章发表于2001年),作为管理改革的一个方面,学术评价的量化管理被引入了许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它们纷纷公布了本单位认可的各学科的重要期刊表(或核心期刊表、权威期刊表、优秀期刊表),根据的期刊在该学科领域的质量(重要程度)予以论文不同的权重(分值),作为确定专业人员职务聘任、晋升、评奖等所依据的一项重要指标,旨在鼓励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扩大论文影响面,减少论文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评价效率。此举在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赞同者与反对者皆有之”[3]。
1.1.4 各省开始进行期刊质量评估和分级
首次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评奖以后,很快***府部门的期刊评估从部级普及到省市级。1996年前后,山西、甘肃、江苏、湖北和湖南等省的新闻出版局开始对省内的所有期刊进行等级评定,接着大部分省(包括直辖市)都相继制定各类期刊的质量评估标准,省市级***府管理部门的期刊评估开始全面展开。基本上是将省内期刊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进行评定,并将期刊分为省内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的等级。通常三级期刊属于亮“黄牌”的期刊[4]。
1.1.5 1998年推出首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1997年2月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推荐全国100种社科期刊的通知》,1998年1月完成推选工作,借此引导期刊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和主体战略,带动和促进全国期刊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入选条件除符合《关于推荐全国100种社科期刊的通知》中的要求外,还有5个标准,包括“***治方向正确”“模范遵守***和国家有关宣传纪律和法规、规章”“文化含量高,在本地区、全国或本行业、本专业、本学科领域有深刻影响”“印刷精美”“市场定位准确,发行量居同类刊物前列”。
在同等条件下,以发行量作为取舍的依据。这是***府评比中首次明确将经济指标列入重要的评比标准,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1.1.6 1999年3月至2000年1月,首届“国家期刊奖”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选
这次评奖由新闻出版署组织实施,社科类参评期刊由中央和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推荐;科技类参评期刊由科技部推荐。有一点与以往不同,即将社会监督和审计引入评价环节。对入选的发行100万以上的期刊进行公证和审计。先将初选结果在媒体公示,无疑义后再正式向社会公布。从这一变化看,这次评选带有对参评期刊进行绩效评估的意味。同以往相比,评价方法向规范性迈进了一步。这一变化同时也彰显了对市场和经济指标的重视程度。
这次评选也有考虑不够周全的地方,比如两个奖项放在一起评选,有许多期刊重复获奖,使两个奖项的必要性和权威性都受到影响。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两个评选并置在一起的机缘,更提醒***府、学界专家和业内人士对***府所设各类奖项的必要性进行思考。
1.1.7 2000年“中国期刊方阵”建设
2000年1月,在首届国家期刊奖颁奖大会上,中央领导提出要集中精力办好一批名牌期刊,争取有几种能进入国际市场。同年8月,新闻出版署提出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设想。9月,中央领导又做出批示:“尽最大努力,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出10―20个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双效”期刊,在全国现有的期刊中选取10%―1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好的期刊,约1000种,构成“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
第二个层次是“双百”期刊,共200种,就是每两年一届评选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抓落实。第三个层次是“双奖”期刊,100种左右,是获得国家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每3―4年评选一次。第四个层次是“双高”期刊,就是高科技和高学术水平的期刊[5]。
由于作为方阵基础的“双效”期刊由新闻出版署制定统一标准,将指标分解到各个省和中央的有关部门进行落实,因此各地也纷纷开始了类似于“中国期刊方阵”的地域性期刊方阵建设,期刊评优和评估分级活动在全国铺开。
综上,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期刊在数量上实现了快速增长,1990年代初期开始的评估,指导思想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环境,顺应新的社会***治、经济、文化需求,实现从数量增长到优质高效为主的阶段性转移,建立有生有灭的竞争机制(尽管当时期刊管理中的退出机制并没有实质性地建立起来),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到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期刊业集团化建设试点,拉开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1999年3月,新闻出版署在北京召开由各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参加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会议的内容主要是总结治散治滥工作的情况,研究布置中国期刊奖评比、百种社科重点期刊评比、报刊年检、换发报刊许可证等具体工作。这些可以看作是为下一步实施期刊的市场化、集约化、“走出去”等战略,为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所做的前期工作。
1.2 第二阶段:2001年―2005年――期刊界酝酿新的突破期
这一时期触及期刊界思变的重要背景,首先是20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其次是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期刊界与国际同行之间面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巨大的差距迫使期刊界尽快做大做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上述背景下,新闻出版业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再适应经济、文化和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整体,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各领域,当经济体制改革结出硕果的时候,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然向上伸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整套社会、***治、文化制度。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基本方面之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范畴,其起始可源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出版和报业集团化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体制改革逐渐展开,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为出版业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在前一阶段的整顿整合基础上,期刊界在这一阶段酝酿着新的突破。
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报告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包括新闻出版在内的文化工作做了精辟表述,归结为六点要求,都与期刊界有着密切联系,成为十六大以来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的根本指针。在随后的几年间,期刊界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和部署。首先是结构调整战略。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在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上采取措施。准入就是对新创办的期刊建立评估体系;“退出”就是退出机制,建立和完善评估机制与之相衔接。其次是品牌战略。通过市场打造一批代表先进文化、取得社会公认、具有全国性影响、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牌期刊,对这些期刊给予刊号资源、跨媒体经营、对外合作等方面的优先支持,使其更快地发展起来。第三是集约化战略。形成一些有较强实力的期刊集团,鼓励它们实施联合和兼并经营。第四是科技战略。提高期刊出版的科技含量。第五是人才战略。培养一批适应国际化市场要求的办刊人才。第五是“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期刊到国外去办刊,有更多的期刊发行到国外去[6-7]。以上整顿和调整,一方面减少了报刊数量,调整了报刊结构,治理了报刊散滥,提高了报刊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办刊人员尤其是一些报刊总编和主编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人才意识[8]。
上述一系列调整和部署为下一阶段的突破积蓄了力量。这一阶段的期刊评估也是为了促进上述工作而展开的。
这一时期围绕***府期刊评价的主要工作和事件如下。
1.2.1 中央“两办”2001年“17号”文件和2002年“16号”文件
2001年8月,“两办”转发、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17号”文件)。2002年7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6号”文件)。这两个文件旨在对新闻出版业改革和发展规范路径起指导与推动作用,虽然并没有直接涉及***府对期刊的评价,但是对***府部门期刊评价导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性。
1.2.2 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对文化体制改革起到直接的加速及推进作用
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竞争力”和“文化产业”两个新的概念,体现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从2003年开始,包括新闻出版改革在内的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十六大以后,为配合文化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2003]105号)。这两个文件一是对试点工作做具体安排,二是为试点改革提供***策环境。与之相应,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起草了《关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融资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工作程序》。***、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也随后发出了配套通知。
1.2.3 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
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奖,在奖项设立和入选数量上较首次均有调整。共设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三个奖项,废除了“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选;在“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中增加了科技期刊的参选。
最终共有347种期刊获奖,其中获国家期刊奖的60种,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97种,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的190种。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在奖项结构和获奖名额上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期刊的品牌地位,适当扩大获奖范围,逐步形成优秀期刊的梯形结构。这与建设期刊方阵的结构有相同的思路[9]。
1.2.4 ***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实施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从2002年开始启动,2003年底进入评选阶段,2004年2月,首批11家期刊入选。
***2002年9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2002]10号)。2003年11月,印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2003]12号)。通知指出,实施名刊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国家(包括新闻出版总署、***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学报的改革,在五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社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培育出5―10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科学报,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
关于***名刊工程的实质意义和效果,学报界有不同的评价,这一点将在本文第二部分论述。
1.2.5 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
2003年开始在一些试点地区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主要工作是围绕着出版业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展开的。出版行***管理部门在改善宏观管理,健全法规***策,转变***府职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一些试点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建构法人治理结构。总的来说就是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有格局,释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1.2.6 2004年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
此次共有357种期刊获奖,60种期刊获得国家奖(社科、科技期刊各30种),获得国家奖提名100种(社科、科技期刊各50种),获得国家奖百种重点期刊奖197种(社科期刊97种、科技期刊100种)。社科类期刊从舆论导向、品位格调、学术水平、出版规范、编校印装质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评选标准。科技期刊评选则采用量化打分的办法,按照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和编校、印刷装帧质量等制定量化的标准,由四个评审组经过审读后按照评分标准打分,依照得分从高到低排序,评选出入围期刊[10]。
由评选社科类期刊的评选标准可见,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学术类的社科期刊是与消费类期刊采用的同一个评选指标,并没有如科技期刊那样参照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此为不妥之处。从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对此次评奖的总结中,可以看出管理部门也对分类评价的问题有所忽略。比如指出存在问题时,提及了出版规范问题、编校质量问题和广告内容问题,没有涉及学术期刊存在的核心问题[11],显示了几届国家期刊奖的激励导向是指向市场化的消费类期刊,对偏重于社会效益的学术期刊关注不够。
1.3 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进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新阶段
2006年是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转为全面推开的关键年。200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指导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根据《意见》,将我国文化单位分为***府兴办的文化事业、***府扶持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单位三类。改革就是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12]。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闻出版改革的路线***和时间表,提出需要落实的五条措施,包括分类改革、转企改制、联合重组、公共服务、***策配套[13]。
体制改革与***府职能转变密切关联。实现上述措施,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机制、工作重心、方式方法等都需要有相应变化,因此深化***府行***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执***、民主执***、依法行***的新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机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方法,也成为文化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2006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创新报刊出版管理必须强化依法管理的观念、服务的观念、管理关口前移的观念。创新报刊出版管理方式,重要的是要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完善报刊出版“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尽快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同时要发挥行业组织和市场中介的作用,建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到了2009年,全面提高新闻报刊科学管理水平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年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改革、发展、管理的攻坚年,是全面提高新闻报刊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的一年。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2009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加快建立报刊出版综合评估体系,实施报刊退出机制。在2011年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又提出“将管理重点放在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上,逐步构建新形势下科学有效的报刊管理体系,着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陷入具体事务、具体矛盾之中”[14]。
建立报刊综合评估体系在***府期刊评价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标志着***府对期刊的质量评价由仅仅对期刊的评奖、评估,转向对出版单位和期刊的全面综合评估,标志着对期刊的绩效管理向科学性、制度性、长效性转变。2006年以后,没有再举办国家期刊奖的评奖,这一评奖活动在2004年举办第三届以后就停下来了。2005年3月,《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出台,将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由原来的90个,减至24个。新闻出版总署原有全国性评奖22个,整改后只设立“中国出版***府奖”。2006年以后开始将管理工作重点转向完善准入机制、审读制度、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报刊绩效评估机制上面。
这一时期围绕***府期刊评价的主要工作和事件如下。
(1)2005年3月《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批准实施。新闻出版总署原有全国性评奖22个。整改后只设立“中国出版***府奖”,下设“国家出版奖”和“全国优秀出版人物奖”两大奖项。
(2)2007年11月1日,第一届中国出版***府奖揭晓。此次没有设立期刊奖。
(3)2011年3月第二届中国出版***府奖揭晓,此次增设了期刊奖,40家期刊获奖,社科和自科期刊各20家。
(4)200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5]14号)。
(5)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系统地体现了中央关于出版业改革的总要求,标志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到整体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重构市场新格局的攻坚时期。
(6)在2009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做出加快建立报刊出版单位评估体系,实施退出机制的决议,辽宁、河北两省从2009年起对报刊总量、结构、布局进行分类评估试点,目的是通过试点,逐步完善报刊退出的评估指标、退出流程及报刊退出后人员处置办法。
(7)2010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2011年开始实施。《办法》第一条明确:制定本办法是“为了促进报纸期刊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报纸期刊整体质量,完善报纸期刊优胜劣汰制,调整报纸期刊结构,优化报纸期刊布局,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8)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2011年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报刊综合质量评估为契机,将报刊散滥治理和报刊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作为重要任务[15]。
2 对***府期刊评估的分析评价
2.1 ***府期刊评价呈现由注重质量导向转为注重市场导向的过程
1992年举办的优秀科技期刊评选和1995年的社科期刊评奖,都制定了期刊的质量要求与评估标准作为评选依据。当时期刊管理的重点是“治散治乱”,因此主要是基于期刊质量的评价。
1997年―1998年完成的首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选,已经开始具有鲜明的市场导向色彩,经济指标开始在评价条件中受到重视。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偏重于市场化程度高、发行量大的期刊。
1999年―2000年完成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选,首次引入社会监督和审计环节,监督的内容是对发行100万以上的期刊进行公证和审计。由此也显示出向市场导向的转变历程。
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做出加快建立报刊出版单位评估体系、实施退出机制的决议,决定逐步完善报刊市场退出机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建立健全报刊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现在施行的退出机制以综合评估和市场退出为手段,使期刊评估由“市场导向”转为“市场手段”。2010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是实现退出机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2.2 ***府期刊评价体系展现了逐步建设的进步历程
评估价值取向的变化。由单纯促进刊物质量提高,转变为优化国家出版产业的整体结构和布局、提高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价值取向。这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而发生的质的转变。
期刊评估目标由初期单纯的“评刊”向“办刊实力”的综合评价转变。在2010年新颁发《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中,这一转变得到了鲜明体现。
评估指标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引入和不断强调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
评估方法和评估主体的变化。新闻出版署1999年3月至2000年1月组织实施的“国家期刊奖”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比活动”,引入了审计、社会监督环节;评估主体也由***府部门和专家向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扩展,期刊评估开始向规范化迈进。
退出机制稳定推进。从上世纪90年代初***府进行期刊评价开始,就提出期刊退出的观念。其间经历了舆论准备、尝试性实施、机制建设三个大的过程。2008年以来开始进行的报刊退出机制试点是一个大的转变。此前的“退出”,还是计划经济时期传统行***管理的运作模式。2008年以来进行的退出机制建设表明,期刊退出已经采用科学化评估标准、运用市场化手段,是长效性、系统性的建设工程;已经由舆论准备、实验性实施迈向全面实施阶段,由行***管理阶段向体制机制建设阶段迈进,也显示出***府由管理型***府向服务型***府转变的努力。退出机制建设是在***府主导下推进的,是期刊评价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3 ***府期刊评价经历了不断总结、纠错、调整的过程
回顾历年来的***府评奖,全国性的奖项有很多是重复的。仅以全国性评奖为例,1999年3月,新闻出版署组织实施首届“国家期刊奖”评选,同时还评选了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又如2001年开始启动,同年底完成的“中国期刊方阵”排列,与“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也是有重叠的,第二队列的“双奖”期刊,是指获得“国家期刊奖”和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第三队列“双百”期刊,就是评选出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百种重点科技期刊。2002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废止了“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改变了‘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刊工程’评选层层选拔、重复获奖的情况”[16],而且在奖项设立、入选数量上作了重大调整。“国家期刊奖”在进行到第三届时停止。2005年国家开始对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进行整顿,整改原因主要是重复评奖、效益不高、浪费严重。新闻出版总署原有全国性评奖22个,整改后只设立“中国出版***府奖”。
本文所涉及的期刊评奖仅限于中央和部级报刊管理部门组织的评选,各省市级和报刊学会组织的评选并没有罗列进来,如果加上它们,各种奖项更是目不暇接,有些评奖负面效应甚至多于正面效果。对各类期刊评奖,赞同者有之,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和业内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有人对各种核心期刊、重要期刊、优秀期刊、权威期刊、知名期刊是什么关系提出了疑问;对要不要对学术期刊进行评比,怎样评比,指标有哪些等问题,认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探讨和明确[17]。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现有期刊评价不能发现和解决学术期刊的根本问题
***府这些年来组织的各类期刊评价和评估,导向作用得到了一定体现,指导和激励了学术期刊思变和进步,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术期刊的问题。而且,评奖做得稍不慎重,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大于正面效果。
对学术期刊而言,***府评价的正面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的办刊人员从办刊体制、办刊理念、办刊思路、办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思考、总结和实践,由安于现状到逐优、思强,进而在办刊思路、栏目建设、编校质量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但是,这一切变化并没有解决学术期刊固有的和新生的难题。
以期刊评估来促进学术期刊发展的作用是有局限的。有业界人士认为:期刊界的格局基本没有因为各类评奖和名刊工程的创建而发生变化,排在阵容前列的依然位居前列,排在后面的也基本上在原来的队列,学术期刊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依然存在[18]。
在所有的困境中,学术水准上面临的困境最突出。这一困境不是特指某一单个期刊的学术质量,而是指学术期刊界的整体状况。像学术期刊结构不合理这样的问题,涉及的不仅是学术期刊界,还有高等教育体制和学术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的问题,只依靠***府部门的期刊评估是无法解决的[19],体制和机制改革才是关键。
针对学术期刊评价而言,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府的多种期刊评价在评价指标和导向上都不是针对学术期刊设计的,因此不利于对学术期刊的正确引导。下面具体谈及这一点。
2.5 对消费类期刊的重视大于学术类期刊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府部门的几次期刊评比都是将学术类期刊和大众消费类期刊置于同一个语境中进行评比;二是学术期刊获奖数量与其在期刊中所占比例不相称。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主要原因都是基于对市场化期刊的重视程度大于学术期刊。尽管***府部门的期刊评价采取“分类评估”的方法,但是在评比的结果中没有体现出“分类评估”应有的效果。比如首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评比,102种期刊获奖,学术期刊只有16种,占15%;生活、科普、文学艺术类占60%;工作、学习、指导类占25%。第二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评奖中,学术期刊获奖比重占获奖总数的20%,消费类期刊获奖比重占获奖总数的80%。在国家期刊奖评比中,消费类社科期刊的获奖比重依然远高于学术类期刊[20]。“分类评估”不仅要体现在评估指标的区别上,还要体现在获奖数量的权衡上面。
这种情况出现的缘由,有了前述对***府期刊评价在各阶段的背景分析,就不难理解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期刊评估以来,主要是遵循着出版界(包括***书和报刊)如何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来进行的。1990年代初期的治散治乱;1990年代后期及20世纪加入世贸组织后,强调做大做强和***书期刊“走出去”,以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都是在同一思路下的延展和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书、新闻、期刊)改革的总体方向就是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21]。因此,一方面培育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培育能够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的期刊,担当起市场竞争的主力任务,顺理成章地成为***府评刊的***策导向。也就不难理解何以历次***府期刊评奖,消费类期刊都居于重要地位。
在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面前,学术期刊界难以受到实质性青睐。学术期刊的“小”受众和公共产品性质,使得在面对市场指标进行考量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上述偏颇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原本就困境重重的学术期刊发展设置了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朱剑针对社会科学期刊面临的问题概括了十条两难选择,其中学术期刊是否面向市场以及怎样面向市场,是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和充分讨论的最大难题[22]。既然学术期刊在关于面向市场的问题上还一时不能很好地解决,就更加需要在***府进行评估和评比中与消费类期刊区别开来。
2.6 对科技类学术期刊的重视大于社科类学术期刊
以2001年“中国期刊方阵”的评选为例,“双高”“双奖”“双百”“双效”期刊中,社科期刊的比重均低于科技类期刊。双高期刊中,社科期刊为10种,占25%,科技期刊是75%;双奖期刊中,社科期刊为41种,占40%,科技期刊是60%;双百期刊中,社科期刊为78种,占39%,科技期刊是61%;双效期刊中,社科期刊为500种,不到50%[23]。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和科技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在2001年8月和2002年4月及7月,多次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发表讲话,提出要发展繁荣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道理不言自明,但是在评比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又类似于学术期刊与消费类期刊相比所处的位置,这与“软文化”碰上“硬经济”、“软学术刊”碰上“硬消费刊”、“软社会科学”碰上“硬自然科学”的境遇一致。
2.7 期刊评奖的负面效应在学术期刊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关于期刊评奖的负面效应,最突出的是形成了“以刊论文”的弊端。前文提到,将文章质量与期刊等级联系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在1995年国家教委举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将学术成果的评价与成果所发表的期刊联系起来,这是笔者目前在所接触的材料中,***府部门对“以刊论文”现象的形成起到缘起和助推作用的初步推断。
当然这种演变而来的局面,国家教委举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时,是始料不及的。
应该说,“以刊论文”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当年的一次评奖就可以轻易促成这么简单,应该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其中有一点已经为许多学者认同:问题出在我国科学、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的缺失上面[24-26]。
此外,“以刊论文”现象也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术评价机构的出现及其评价活动有关。最典型的是对“核心期刊”“权威期刊”的评价,逐渐丧失了原有的评价初衷,将其“功能”引向了别处。这也与科学的学术评估机制的缺失有密切关联。既然这一缺失早就引起了广泛呼吁,为什么总是持续?这背后又有着一系列的缘由和牵扯,本文暂不涉及。
3 结 论
3.1 对以往的总结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府组织的一系列期刊评价活动,是针对当时我国国情,为了配合推进各个阶段新闻出版业发展和改革而采取的行***管理措施。评价活动起到了设置导向,树立榜样,表彰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应该说这些也仅仅能起到管理中的一个辅助作用。“运动式”的、阶段性的、“条块分割”化的、“一哄而起”的评奖活动,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充当着行***管理的重要“武器”。十多年前正是我国文化体制从计划经济模式开始探寻改革之路的时期,***府评奖的确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也是适应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模式中的管理方式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府的职能和管理模式都要发生相应的转变。文化体制改革应该有两个关键,一是塑造和完善市场,二是***府转变职能。就新闻出版业而言,***府职能转变就是要从依靠行***命令向依法行***转变,从全能型***府向有限***府转变。通过制定***策、提供公共服务,对出版的发展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进行宏观调控;加强法制建设,为***府出版管理工作设计和构建一套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
早在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时候,出版行***管理部门已经在改善宏观管理、健全法规***策、转变***府职能的重要环节进行了一定探讨。2005年10月在全国报刊工作会议上,石峰副署长指出:报刊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既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挑战。管理工作要转变职能,实现管理理念、重心和管理行为的转变,从指令性管理的方式中解脱出来,向宏观调控、依法行***、社会监管、公共服务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解决***府部门在管理中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以有效平衡报刊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石峰同时强调了增强法制意识的重要性。
因此,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以及新闻出版产业市场的日渐成熟,对基于行***行为的***府评奖应该有更全面的认识。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领导、***府管理、行业自律、依法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会形成出版市场体系、现代传播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齐头共建的现实需求。在这样的情势下,***府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和监管、提供服务以及对资源进行分配和控制。届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奖惩”功能,市场会对优秀期刊以回报和奖励,给劣质期刊以惩治。同时还应该看到,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治体制、社会体制改革是一个整体,随着社会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必将伴随公民社会的不断发育,届时公众及社会团体也将成为遏制报刊业违规经营的力量之一。因此,对***府而言,应将精力集中在建构科学长效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应该逐渐摆脱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路径依赖。
3.2 对今后的展望和建议
随着期刊资源整合、调整结构逐步到位,随着期刊市场化建设日趋完善,***府对期刊的管理会出现如下转变:一是对已经转企改制的市场化期刊,将以日常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的有效实施来实现。***府行***管理部门、司法部门、行业组织、公众等都会在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依照规制进行管理。***府不会或很少再以主办者的身份对市场化期刊进行评奖和授予各类“名誉”。二是对非市场化的期刊,比如公益性期刊和学术期刊,将采取与市场化期刊有所区别的管理方式。在期刊转制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府将腾出较多的精力来抓这一块。作为推动期刊发展和管理的方法之一,***府有可能对这些期刊继续进行授予“名衔”的评价工作。
在2011年3月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已经提出要对学术期刊进行建设的事宜 [27]。2011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中国记协第十九期“新闻茶座”上提到:继2010年年底全面完成的***书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之后,将要进行的是推进非时***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对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将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28]。
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期刊基本上是学术类期刊。从会议信息可以看到,在具体改革办法没有出台之前,今后还有可能通过***府评刊的手段推进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至于如何开展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如何进行“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的遴选工作、这些项目内容与以前的各类评奖和“期刊方阵”建设工程有何关联、工程建设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问题,都需要在总结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设计。
通过对我国***府期刊评价的历程分析,本文对于今后***府开展期刊评价事宜提出几点建议:其一,最好以科学的、长效的期刊绩效评估制度取代现有各类评奖。其二,如果确实需要以评奖作为管理手段,也要科学考量,慎重进行,并且要建立长效机制,切忌短期行为。其三,要避免“条块分割”造成的重复建设、重复评价和财***浪费。其四,评价的范围最好限制在公益性期刊范围内,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期刊不要列入评价范围,避免***府行为对市场的越位干涉。其五,如果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估,要建立专门针对学术期刊的评估体系,其指标体系应围绕学术质量设计,并且要科学、公平公正、高效。其中体现公平公正是最难操作的方面,如果这点把握不好,评估的负效应反而会大于正面效果,且会使当前一直困扰学术期刊的多种难题和悖论继续纠结下去,势必影响学术期刊的健康、有序发展[29]。
注 释
[1][8]石宗源.改革进取,加强管理,创立品牌,推动我国报刊业的繁荣健康发展:在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1-09-11].
[21]柳斌杰.30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历史性变化[J].青年记者,2008(8)上
[24]邓正来.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25]朱剑.颠倒关系的再颠倒:学术期刊编排规范与“评价权力”关系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6]刘守旗.高校文科学报向何处去: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文科学报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8]李东东.在中国记协第十九期“新闻茶座”上的主讲实录[EB/OL].[2011-11-26].省略/page/Default.aspID=592
[29]本文在初稿完成之际,第二届“中国***府出版奖”尚未揭晓。现在从已经揭晓的情况看,获奖的20家期刊和得到提名奖的39家期刊中,学术期刊占据一半以上。这是令学术期刊界为之振奋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府在完成期刊的市场化建设以后,会用更大的精力推进学术期刊做大做强。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5
小学开学电子屏标语
1、用严谨的态度做工作,用宽容的胸怀待同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学习的精神强素质
2、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成绩,多一点希望,多一些欢乐
3、实践新课程,创造新教育
4、学习改变命运,拚搏成就未来
5、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6、园丁遍栽桃李树,学子尽作栋梁才
7、我是校园小当家,我爱校园草与花
8、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9、让每个孩子都走向成功
10、多点文明,多点创新,让校园更美好
11、新学期,让我们一起追求成功
12、建设新校风,建设新学风
13、新学期,新目标,新发展
14、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
15、重德重才,潜心造就新一代;重教重学,全面培育栋梁材
16、用真诚为半径,以尊敬为圆心
17、成功的秘诀:不断追求,奋力拼搏,敢于超越
18、天道酬勤
19、明天的成功是今天迈出的每一步
20、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
21、新学期,你我一起努力
22、新学期,新举措,师生共进,撒汗才能收获
23、用严谨的态度做工作,用宽容的胸怀待同事
24、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5、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26、新学年新风貌,工作学习更高效
27、新学期,新举措,师生共进,拼搏才能收获
28、“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让我们一起努力,师生律动,追求成功
29、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说话
30、给自己撑起一方未来的天空,给父母送去一片希望的慰籍
31、高目标,高要求,教学相长,奋斗方可成才
32、多一份呵护,多一片绿地
33、养德养心,步步高升用我们内在的潜力,激情成就新学年的辉煌
34、潜心求知,踏实工作,稳步推进,和谐发展
35、信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保证
36、学校兴衰,人人有责
37、用我们内在的潜力激情成就新学年的辉煌
38、新学期,新起点,新高度,新挑战,新希望
39、高目标,高要求,教学相长,拼搏方可成才
40、高高兴兴回校快快乐乐学习
41、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
42、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
43、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44、问候一声家长您辛苦了,祝福一句子弟学业有成
45、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学习的精神强素质
46、校园是我家,环保在我心
47、学习是首要,安全更重要
48、学习,不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是为了今后的欢乐和工作去学习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6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起点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实践的内涵,是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众的民主主义文化运动。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不是最初体现该历史阶段发展全部特征的重大历史事件,不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而是辛亥***文化运动的承续。1919年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内涵;标准;《青年》;
中***分类号:B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157-004
在现有中国近现代史与中共***史著作、文章中论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问题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以1919年或1921年中国***成立为界标,将五四新文化运动划分为前期与后期。这些论点几成定论,鲜有疑义。这些传统观点缺乏科学准确性,值得商榷。作为划分一个历史阶段的标准与界标至少应当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必须包含有这一历史时期的全部内涵特征;二是这一历史时期必须具有同一历史层次与性质,不能将不同历史层次、性质的事件归结于同一历史时期;三是作为界标应当是最初体现该历史阶段发展全部特征的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基本原则,才能科学准确地确定历史阶段的界限。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1919年则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涵
对于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以后文化***运动的称谓,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绝大多数学者笼统地称之为“新文化运动”,如李新、陈铁健[1]13,王文权、刘天路[2]243等,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中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彭明在《史》中则称之为“五四启蒙运动”,侯外庐在《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思潮》中又有“五四时期思想***运动”提法,等等。对于1915年至1923年这一时期文化运动的称谓与内涵存在歧异观点问题,已经有学者提出疑虑。然而在论述具有不同称谓的文化***所具有的内涵特征时,诸多学者却又不约而同地以1919年或1921年中国***成立为界线,将其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性质的时期。前期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掀起的以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为武器的反封建主义旧文化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主要内容为提倡民主***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宣扬白话文、文学***,核心是民主与科学。后期的文化运动在民主与科学的基础上逐渐转向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成为日益与***治斗争结合的无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将1915年至1923年的文化运动笼统称为一个概念“新文化运动”或“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不科学的。
我们在概括传统概念“新文化运动”全部内容时,很自然地从三方面认识这一运动:它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运动,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它是造就新一代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就是说它包含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及反帝反封建的共产主义实践的内涵。从内涵所体现的性质来看,它已经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1915年至1923年间的历史过程,并不是每一时期都包含有上述三方面的内涵特征。在1919年以前只是具备民主与科学的内涵特征,而这一特征在辛亥***前后文化***时期已经具有。1915年至1923年间明显存在两个不同内涵特征的阶段,因此无法用一个名称去定义、概括,否则就违背了历史阶段划分标准应当包含全部历史运动特征的基本原则。
将两个不同性质、不同内涵阶段的文化运动归并为同一时期,违背了划分历史阶段同一性原则。科学的历史分期必须具有同一的分期指标,不允许在同一分期体系中出现不同性质的标准;不仅性质标准同一,而且应当处在同一概念层次上,不能在同一层次划分时出现分期指标概念上的相互从属现象。从诸多学者对这一运动的认识看,之所以称之为“新文化运动”,是相对于封建主义旧文化的资产阶级民主新文化及相对于资产阶级旧文化的无产阶级新文化。若要将其统一为一个历史阶段,则当属资产阶级民主文化***时期的大概念(不分新旧民主主义阶段)。然而这是用“资产阶级民主文化***时期”更高层次的标准来界定1915年至1923年间的文化运动。另一方面,诸多学者论述“新文化运动”的内涵标准时,又不得不起用该时期更小层次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因此,在应用文化思想历史分期标准上存在扩大与缩小标准界线的矛盾。
由于诸多学者是以相对于封建主义旧文化来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作用,以致在划分历史阶段标准上缺乏普遍性与相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只注意了历史阶段标准的普遍性意义方面,而没有注意到历史阶段划分的相对性。我们无法以“资产阶级新文化”这一标准区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前后其他时期的差异性特征。以大的范畴而言,从到1949年的文化均属于资产阶级新文化时期,而1915年至1923年只是其中的一段。这一命题违背了划分历史阶段标准上普遍性与相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将1915年至1923年的文化运动称为“新文化运动”,其概念本身存在指向不明确、模糊的问题,因而缺乏科学性。在中国近代史上,相对于旧封建文化的前期新文化思想运动至少有三个阶段,、辛亥***及时期。辛亥***在思想上是以宣传民主科学、反封建传统思想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单纯以新文化运动来称谓1915年以后的文化运动显然会产生歧义,故而学者在著文时往往不得不辅以其他文字说明,这不利于对文化运动阶段性发展的理解。
为完整体现具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实践的时代内涵特征,笔者主张以已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来称谓具有以上内涵的历史阶段,而将此前的历史阶段称为“辛亥***文化运动”。
二、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不是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起点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以后几年间的文化***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派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文化***,也只是辛亥***文化运动的继续。辛亥***使中国***治经济出现了一次重大变革,引起了社会各阶层思想观念的变化,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新观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与追求,显示了中国***治文化的新趋向,人民心理更趋向于共和,掀起了又一轮文化思潮。现有大量研究成果已经表明,1915年9月至1919年的文化运动依旧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倡导和参与的思想启蒙运动,与辛亥***前后文化运动的参与者相比较并没有发生重大实质性变化;就其***治***主张整体说来,他们没有超越旧民主主义***的范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915年至1919年在文化运动性质上也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运动,与辛亥***前后时期保持了连续性,没有任何改变。***在《新青年》3卷4号上曾明确声明:“愚固迷信共和,以为***治之极则,***治上有共和,学术上有科学,乃近代文明二大鸿宝也。”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由中国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转变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并且使原先的文化***增加了反帝的新内容,出现了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在整个文化***中,资产阶级已经不再居主导地位,无产阶级开始成为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成为了新旧民主主义***在***治、文化上的分界。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后的文化运动所宣传的内容体现出的内涵特征与辛亥***前后文化运动是一脉相传的,我们没有理由人为地将其割裂为两个不同历史时期。1900年至1919年前的文化运动不仅在性质上没有任何改变,成为旧民主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内容上始终保持着辛亥***思想文化的延续性、承接性。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以后,文化运动所涉及的内容在1915年以前都已经提出了,辛亥***前后就已经开始宣传倡导民权与科学思想,“民权***”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最主要的口号,《科学世界》、《科学》杂志对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方法、精神的宣传影响深远;辛亥***前后就已经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礼教旧文化,并且在文学上进行了广泛的白话文、文字改革,出现了大量的白话文报刊杂志,倡导俗话文学,反对浮风、陈腐旧文风,章太炎就主张树立朴质新鲜的新文风。从民主科学思想的宣传到文学***思想的阐发,1915年以前文化运动的内容并不逊色于《青年》杂志创办以后的一个较长时期。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前后的文化运动在性质、内容上具有同一性,没有必要将其分割成为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1915年以后文化运动的广泛性、深刻性及形式上都与1915年以前的文化运动一样,体现出不彻底的局限性。我们清楚地看到***等《青年》杂志的撰稿人是辛亥***运动的直接参加者,由于作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思想本身的局限性,使1915年以后的文化运动也没有能够超出资产阶级思想的范畴。这一时期,他们忽视人民群众,只能把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当中,采用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宣传教育方法,因而所产生的作用、范围仍然与1915年以前相同,对于广大的工农群众的触及力很小。我们过去通常在评价这一运动时说它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宣传运动,造就了一代与工农相结合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则是针对1919年以后的文化运动,此后的文化运动无论在宣传形式、广度及深度上,较之于前有很大的进步。
就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办事件本身而言,它不具备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性质等全部内容特征,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征的最初反映,不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起点的标志性事件。同时,它也不是辛亥***文化运动性质特征的最初反映,在该事件之前旧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内容业已呈现,并不断发展成熟,故而1915年9月也不能成为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开始。也可以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办事件不能成为传统时间范畴意义上“新文化运动”(1915-1923)的开端,我们不能过高地评价《青年》杂志在文化思想史上阶段性作用与地位。
三、19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
1919年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文化***的终结,这一运动已经具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部内涵特征,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为核心内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开始具有新民主主义特征。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的结束,从此中国******治文化指导思想不再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思想。以前文化运动的主流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即所谓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与刊物大量涌现,无产阶级在领导文化运动的过程中把反封建与反帝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治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反帝反封建实践开始成为中国文化***新的主要内容。虽然1918年已有著《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介绍十月***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但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规模、深刻程度与辛亥***前后比较并无多大的改变,与1919年以后的状况更是不能同日而语。正如***在纪念60周年时的座谈会上所说:“我看了一些材料,里面说是受十月***的影响,受马列主义的影响。说受十月***的影响,这符合事实,可以;但说受马列主义影响,就不完全符合事实。我们许多人参加时知道十月***,但还不懂得马列主义。”[3]2我们不能说在1919年以前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文章就认定其进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如我们不能把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对马克思学说、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称为马克思主义宣传运动的开始一样。《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中国文化性质时说过:“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的一部分。”
以1919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标志,也符合诸多老***家、理论家的解释与认识。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在中国文化战线或思想战线上,‘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构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进行的文化***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艾思奇也认为:“作为文化***运动,和以前的文化运动也有根本的不同。以前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它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的一部分”,“五四文化***运动以后的情形却不同,这个文化运动主要地已不是资产阶级文化对封建文化的斗争,而是以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主力和指导思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4]287
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是最初具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征的重大事件。列宁在谈到历史分期时指出:“我们只是大致地以那些特别突出和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作为重大的历史运动的里程碑。”[5]144所具有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地位是十分清晰的,它属于特别突出和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也是明了的,无须累叙。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注入了崭新的内容,已经具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部内涵特征,也是最早反映这些内涵特征的重大历史事件。以1919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端的标志,既符合历史事实,亦符合历史分期划分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新,陈铁健.伟大的开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王文泉,刘天路.中国近代史(1840-194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回忆录(续)[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7
在这阳光明媚的金秋时节,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新收获。。。 。。。
新学期是我们人生里程碑上又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加油站。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全体xx师生致以新学期的美好祝愿:祝同学们新学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平平安安。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尤其对刚刚加入xx大家庭的298名一年级小同学和新调入我校以及来我校支教的教师表示诚挚的欢迎!
过去的一年记录着每一个xx人的辛勤,蕴含着我们的智慧:校园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课堂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学校先后荣获“市普九工作先进单位”,“xx省标准化快乐成长工作站”,“xx市精神文明单位”,“xx市管理先进单位”,三年目标考核荣获:“校园环境建设先进单位”,“艺术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一校一品先进单位”。成功举办了体育节,并在刚刚结束的女排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我们xx这个团结战斗集体的每一个人的智慧与汗水,在此我向全体师生的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今天,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新学期、新起点,鼓舞人心;新目标新征程,催人奋进。今年是教育局新三年目标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还将迎来市运动会,艺术节。我们xx人一定要有新的思想境界、新的目标追求、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得力措施,开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从教、求学生涯新的华彩乐章!
在此,我谨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一、希望各位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力争各项工作再创佳绩。
二、希望同学们真正做到“热爱学校、敬爱老师、关爱同学”,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三、希望各班级、各年级在日常管理中继续狠抓“安全、文明、卫生、节约”,让“讲文明、讲卫生、讲安全、讲低碳”变为每位师生的实际行动,让xx校园成为真正的安全、文明的乐园。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8
秋季开学宣传标语大全【1】
1热烈欢迎老师们同学们返校工作学习
2今天走进xx桃李芬芳,明天踏上社会成为栋梁
3 为生存而学习,为发展而教育,为幸福而奋斗
4.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5 新学期 新目标 新发展
6 欢迎新同学,迎接新学年!
7 新学年,新起点,新高度,新挑战,新希望,
8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9 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10 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
11成功靠努力,爱拼才会赢!
12 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13 校荣我荣,校兴我兴!
14“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欢迎全校师生的归来 !
15用严谨的态度做工作,用宽容的胸怀待同事
16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学习的精神强素质
17新学期,新举措,师生共进,撒汗才能收获,
18高目标,高要求,教学相长,拼搏方可成才。
19多点文明,多点创新,让校园更美好。
20学习是首要,安全更重要。
21素质高一分,形象美时分,社区是我家,关爱你、我、他。
22多一份呵护,多一片绿地。
23用真诚为半径,以尊敬为圆心。
24校园是我家,环保在我心。
25要想成绩好,动手又动脑,要想环境美,大家齐创造。
26欢迎新老师,欢迎新同学!
27我是校园小当家,我爱校园草与花
28新学期、新目标、新发展
29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说话、让每个孩子都走向成功!
30新学年新风貌,工作学习更高效
31“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
30热烈欢迎新老同学们来校学习
31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共建和谐美好校园
32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建设“文明、创新、和谐”的美好校园
33手牵手共建和谐青中,心连心同做文明师生
34、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师生,创文明校园
小学开学标语大全【2】
1、用真诚为半径,以尊敬为圆心。
2、潜心求知,踏实工作,稳步推进,和谐发展。
3、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学习是首要,安全更重要。
6、新学期、新目标、新发展。
7、信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保证。
8、学会思考,善于创新,学会共处,善于协作。
9、校园是我家,环保在我心。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10、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
11、学习改变命运,拚搏成就未来。
12、高高兴兴回校、快快乐乐学习。
13、新起点、新目标、新辉煌。
14、要想成绩好,动手又动脑,要想环境美,大家齐创造。
15、问候一声家长您辛苦了,祝福一句子弟学业有成。
16、高高兴兴回校、快快乐乐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7、实践新课程,创造新教育。
18、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
19、新学期,你我一起努力!
20、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学习的精神强素质。
21、欢迎新老师,欢迎新同学!
22、新学期,让我们一起追求成功。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9
小学生开学了,那么有哪些励志的标语可以给新学期的小学生的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新学期励志标语,供大家参阅!
小学生新学期励志标语精选1.学会思考,善于创新,学会共处,善于协作。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信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保证。
4.新学期、新目标、新发展。
5.学习是首要,安全更重要。
6.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7.要想成绩好,动手又动脑,要想环境美,大家齐创造。
8.校园是我家,环保在我心。
9.学习改变命运,拚搏成就未来。
10.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1.新起点、新目标、新辉煌。
12.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
13.在我心中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我希望每次走进教室,迎接我的总是你们那灿烂的笑脸;
当我离开时,留给我的依旧是那样的笑脸。
14.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共处。
15.要想成绩好,动手又动脑,要想环境美,大家齐创造。
小学生新学期励志标语经典1.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
2.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3.新学期,齐律动——让我们一起追求成功。
4.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5.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
6.明天的成功是今天迈出的每一步。
7.珍惜每一个晴朗的早晨,用生命中最浓的激情,最美的期待迎接日出,让那灿烂的朝阳点缀我们的壮丽人生!
8.学习是首要,安全更重要。
9.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10.实施素质教育,勇立时代潮头;
落实科教兴国,谱写八中华章。
11.今日三中之英才,明日祖国之栋梁。
12.父心、母心,师者之心;
德育、智育。育人之本。
13.用我们内在的潜力激情成就新学年的辉煌!
14.望子成龙,指日可待。
15.今天你选择走进__校园,明天你轻松步入名校殿堂。
小学生新学期励志标语推荐1.欢迎回家,孩子,欢迎你回来!
2.同心、同行、同乐,结伴成长!
3.态度改变学习,学习改变生活。
让我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4.多点文明,多点创新,让校园更美好。
5.学习,不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是为了今后的欢乐和工作去学习。
6.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新收获。
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8.我们自信,班级出色,我们拼搏,班级成功。
9.用真诚为半径,以尊敬为圆心。
校园是我家,环保在我心。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弱者失机遇,强者抓机遇,智者抢机遇。
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
12.新学年新风貌,工作学习更高效。
13.同学互助又开怀,校园温馨又和谐。
14.善于创新,善于协作,追求卓越和谐发展。
15.成功靠努力,爱拼才会赢。
16.信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保证。
17.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8.新学期,你我一起努力!
19.用真诚为半径,以尊敬为圆心。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篇10
从2003年春季SARS的流行到2009年甲型HlNl流感的蔓延,使得各级***府部门及普通民众都充分认识到了医学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医学健康科普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的卫生保健战略措施。加强医学科普教育,可以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健康水平,提高社会整体的劳动生产力,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医疗界的专家学者指出让医学归于大众,并指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强调了医学健康普及的重要性。要向大众普及医学健康知识,离不开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重要媒介。而医学科普期刊更是应当积极宣传科学的防病知识,为保障大众健康尽一份责任。
医学科普期刊的宗旨是面向大众以普及、传播和推广医学科技成果,介绍和宣传医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因为“医学”有较强的专业性,“科普”有广阔的读者层面,医学科普期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它既有学术期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也有一般科普期刊的实用性和知识性,还有休闲类期刊的新闻性和趣味性,也就是说,医学科普期刊是一种寓教于乐型的大众类期刊。医学科普期刊因为面向大众、面向市场,因而市场化就成了医学科普期刊的最大特点。但目前市场上医学科普期刊有200多种,竞争异常激烈,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办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精”的特色科普期刊。医学科普期刊的创新,主要是期刊编辑工作创新。医学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创新包括编辑理念创新、选题策划创新、编辑技术创新。
编辑工作创新首先体现在编辑的理念创新上,理念创新是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工作创新的前提。期刊编辑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念创新:
摆脱传统思想理念束缚,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不断学习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最佳的创新结合点,以新制胜。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人们开始关注如何能使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上与健康有关的行业,如医疗保健、美容整形、健美健身等,相继诞生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习,才能把大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及时、科学、有效地传播出去。
科普期刊编辑在编辑过程中要加强主体思想理念创新,要有自觉的市场意识。医学科普期刊是面向大众的,读者是其最根本的生命源泉,而期刊质量的好坏,将决定其市场占有率。因此,编辑应牢牢把握市场这个概念,以市场为导向,办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期刊;应突出医学科普期刊的思想性、科学性、文艺性、通俗性、趣味性,办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期刊。
科普期刊编辑树立先进的现代文化建构理念至关重要。当前正在向现代成熟市场社会转轨,而这将导致文化转型,作为期刊编辑不仅要完成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更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和文化建构的重任。
要求编辑的知识理念实现从积累向创新的转变。理念创新是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就要求编辑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编辑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来判断稿件内容是否处于学术前沿、是否具有创新内容,以鉴别其学术水平和发表价值。《婚育与健康》杂志的宗旨是向大众普及医学生殖健康知识,为了实现编辑的知识理念从积累向创新的转变,杂志社要求编辑轮流到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等科室进修,这样编辑在编审稿件过程中就能把医学临床上最新的信息和知识及时运用,传达给读者。
编辑要树立起办精品期刊的理念。期刊的质量决定期刊的市场命运,医学科普期刊的大众性特点要求其必须实施精品战略,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增强精品意识,要善于捕捉全新信息,选择新颖的题材,用崭新的角度去表现主题,同中求异,异中求新,从而办出“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特色科普期刊。
期刊编辑只有实现上述理念的创新,才能站在知识创新的前列,策划出具有创新意义的选题,编辑出有新内容、新观点、新方法的科普文章。
选题策划创新
选题策划是医学科普期刊的起点,它也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点,编辑的策划工作不仅仅表现为编辑对版面内容及其形式的谋划,而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期刊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定位,它最能体现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有高质量的选题策划,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关键,医学科普期刊也不例外。
选题要有预见性。医学科普期刊以提高大众健康素质为宗旨,而疾病、***情、健康素质等都存在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因而编辑的选题要有预见性,具有引导作用,把读者尚未意识或明确的健康问题提出来供读者参考和讨论,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例如秋冬季节人们注重进补,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科学进补,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进补方式也存在差异,《婚育与健康》针对这个话题,策划了《秋冬进补,南方北方不一样》、《科学进补,秋冬季节给男人一点“”》等文章,标题科学诙谐,内容实用可读,深受读者欢迎。
学术问题科普化、朴素化。从事医学领域科研的专家学者们所研究的问题(如基因工程等)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其所探讨的问题也充满学术性,这一点作为普通大众是很难明白的,但是人们热衷于他们的研究结果将给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且希望能弄明白这种结果将带来什么好处,在这里编辑的工作就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编辑可以从成果报告、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等信息来源渠道获得科技前沿信息,从中抽取与大众直接相关的内容,以朴素化的语言转化为科普知识。例如现在不孕不育人群越来越多,试管婴儿技术成为重要的辅助生育技术之一,《婚育与健康》策划了《天使落入凡间,我的宝宝来自“广寒宫”》,文章用“广寒宫”巧妙比喻冷冻胚胎技术,把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科普化、朴素化。
“旧题”出“新意”。现如今,医学科普期刊那么多,报道的内容难免会出现重复现象,但是随着医学知识的发展,很多以前不很相关的问题如今联系紧密,因此,编辑在选题时就应考虑从“旧题”里面策划出“新意”。如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每到这个时间各个媒体都会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而《婚育与健康》曾策划出一个专题:《多彩的诱惑与陷阱,少女和女人远离艾滋病魔》,刊发有三篇典型案例,每篇都有近800字的“医生点评”,全面涉及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因为文章可读实用,后被多家媒体转载。
计算机的发展和信息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交往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样,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给期刊编辑工作带来了一次技术性的***,实现了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在传统的编辑作业方式中,由作者通过邮局将手写稿或打印稿邮寄给编辑部,而编辑部也主要通过信函或电话与作者联系,这样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彻底地改变了这种局面,作者通过网络投稿系统进行电子投稿,编辑部可以在瞬间就收到作者的来稿,通过组织专家***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从而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这样可以将编辑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出来,更多地将精力用在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中,从而大大提高期刊的质量。因此,医学科普期刊的编辑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利用网络投稿系统投稿、组稿。例如当一个新的选题出现时,编辑可以***组织专家和大众参与谈论。能及时把最新的医学科普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给大众。
利用音频、视频、***聊天软件组稿、审稿、编辑、校对、电子签付印等。例如对一些工作比较忙的医学专家利用音频或视频采访的方式记录他们的观点和临床工作经验,然后整理成文字。
电子期刊、手机报、3G技术的运用。把纸质期刊做成电子版本,通过网络、手机、3G技术传播,能有效地扩大受众面,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医学科普期刊只有确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以质量为生命,紧紧抓住大众的需求,才能抓住期刊生存的市场和命运,更好地向大众普及医学健康知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学期新起点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