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讲述宋真宗封禅前人工导演“天降”祥符的细节过程,让人们了解这段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的精彩历史故事,也让人们了解某些历史片段的真相,促使人们从某些方面对中国文化进行全新思考。
关键词:宋真宗; 天降; 大中祥符; 始末;
雍熙三年(986)太宗赵光义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契丹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力***夺回燕云十六州,结果以大败告终。直到太宗去世,不但没有收回燕云,反而给契丹大地撒下了仇恨的种子,为日后进攻宋朝,要挟宋朝留下了借口。
真宗赵恒于至道三年(997)继位后,契丹频频入侵宋朝,也受到了宋***的强力抵抗。景德元年(1004)九月,契丹皇帝耶律隆绪和萧太后再次双双挂帅,向宋朝发动了了大规模的进攻,声称要荡平中原,灭掉宋朝。此时宋朝廷内部以参知***事王钦若和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主逃,而复任参知***事刚一月的寇准主战。正是此时,王钦若与寇准因***见不同而彼此生恨。后在寇准的坚持下,真宗御驾亲征,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却订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澶渊之盟,宋朝每年给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据《续通鉴纪事本末・天书封禅》载,辽人讲和后,朝廷平安无事,寇准有点居功自傲,真宗皇帝也对待寇准极好,从此王钦若深深地嫉恨寇准。而就是这个忌妒心很强又很讨真宗喜欢的王钦若怂恿皇帝出资导演了“人造天书”和“泰山封禅”的闹剧,严肃而荒诞,排场但破财,加剧了宋王朝的“积贫积弱”。这处戏是这样展开的:
钦若给真宗解闷。城下之盟,《春秋》就以之为耻,所以皇帝难免愀然不悦。真宗御驾打了胜仗,却赔了钱财,越想越窝囊,整日闷闷不乐。王钦若要给真宗解闷了!王钦若明知道真宗害怕打仗,却偏偏说:“陛下出兵攻取幽燕,就可以洗刷此耻也。”真宗连连摇头,“河朔生灵,刚刚得以休息,我怎么能复驱之死地呢?爱卿你还有别的“雪耻”的办法吗?”王钦若这才亮出底牌:“那就泰山封禅,让四海镇服,夸示于外邦。不过,封禅当得天瑞才可。”然后又说:“怎么才能一定得到‘天瑞’呢?前代好像有通过人力得到‘天瑞’的情况,陛下您说说果真有《河***》,《洛书》吗?只不过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罢了”。话到这儿,这个聪明的王钦若已把真宗推到圣人的位置,再说了《史记・封禅书》早有记载:“自古受命帝王,何尝不封禅?(封禅,是帝王祭天和祭地的典礼。在泰山上筑土为坛而隆重祭天,报天之功,谢天之恩,称为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谢地之恩,称为禅。)・・・・・・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左传》也说:“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封禅,既可树礼又可争脸,还可彰显大宋的强大与隆盛,何乐而不为?真宗又觉找回了面子,沾沾自喜。好吧,那就趁势“神道设教”,人造“天书”算了!即使在朝堂之上面对文臣武将撒一个弥天大谎,造一个欺天大假又有何妨,照样名垂青史!
杜镐偶合。真是无巧不成书,一天真宗还在纳闷,突然问杜镐说:“爱卿博达通典,所说的‘河出***,洛出书’,到底是怎么回事?”杜镐做为一代老儒,并不明白皇帝的问话的意***,就不经意地回答了一句:“这应该是圣人以神道设教吧。”此言一出,恰好与王钦若的言论偶合,这使真宗对“人造天书”和“泰山封禅”进一步奠定了信心,历史也在真宗的身上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但真宗虽是皇帝,可要走向封禅,路还很长。
孙上疏陈十不可。当时群臣都附和着王钦若,争先恐后地奏报祥瑞之事,而龙***阁待制孙却上疏力陈十不可,皇帝知道孙朴直率真,也就格外宽容。其后孙又有言辞激烈的上言:“如今像野雕、山鹿也把自己妄称珍禽而上奏书简,即使秋日大旱冬天打雷都来道贺!将以欺骗上天,可上天不可欺骗;将以愚弄下民,而下民不可愚弄;将以迷惑后世,然后世不可迷惑。国家要兴旺,国君就要听信于民;国家要灭亡,国君必是听信于神。皇上您怎么不想想呢?”真宗皇帝听后咋办呢?“帝嘉其忠,而不能从。”皇帝毕竟是皇帝!但皇帝也有怕的人啊!
真宗搞贿赂,拉王旦下水。真宗下定决心后,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可还得让宰相王旦同意且出力啊,“然心惮王旦。” 真宗曾经对王钦若说过“王旦得无不可乎?”王旦,在朝中既是宰相又德高望重,有一言九鼎的威力呢,皇帝怎么能没有顾虑呢?思来想去,终于计上心头。于是召王旦到内廷喝酒,喝得非常高兴。王旦走时,真宗特意赏赐一瓶美酒说:“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意思就是这酒特别好,回家与妻儿共饮吧。此语真是意味深长啊!王旦回家后,打开一看,才知里面装的尽是珠宝。从此以后,王旦就不再持异议了,而是积极地投身于天书、封禅之中了。皇帝名正言顺地给臣下赏赐不就行了,还搞贿赂呢,真宗真做得出,也真是用心良苦,不过也是人之常情!
丁谓力挺真宗。三司使丁谓,此人“机敏有智谋,善附会而有心计”,后来丁谓很快成了随驾三司使,跟随皇帝左右,为皇帝打气,为皇帝出谋划策,鞍前马后。“陛下富有天下,建一宫崇奉上帝,何所不可!且今未有皇嗣,建宫于宫城之地正可以祈福。”丁谓这一席话多么具有煽动性啊!一者可以崇奉上帝,二者可以祈福皇嗣,这太好了。真宗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修昭应宫!丁谓也随即又加了一个头衔――昭应宫使,昭应宫也成了“天降”祥符的一个很重要场地。
真宗借梦鬼神。《续通鉴纪事本末》载:大中祥符之年,春天,正月乙丑日,真宗召宰臣王旦、知枢密院事王钦若等到崇***殿。皇帝说,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他正在就寝,忽然一室明朗,惊起视之,突然看见一神人星冠绛袍,那神人告诉皇帝说在第二年三月三日,宜于正殿建一月的黄道场,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要泄漏天机。皇帝悚然起来准备答话,那神人忽然就不见了,于是提笔记下这件事。如上真宗借梦鬼神,用心良苦,也说明真宗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向历史学习”的人,其实也是一个深谙中国文化的人。真宗学的应是唐玄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中详细地记载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借梦鬼神的故事:一日皇上梦见玄元皇帝(太上老君),玄元皇帝告诉他说,有他的像在离京城西南百余里的地方,应遣人去求,玄元皇帝将与玄宗在兴庆宫相见。皇上派人于楼观山间求得玄元像。夏闰四月,迎玄元皇帝像置于兴庆宫,命人画玄元真容,分置于各州的开元观。
天降大中祥符。那年的十二月,即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年号也为此而改;玄宗皇帝的“玄宗”是否也为梦“玄元”而改,有待考证),真宗吃蔬食作斋戒,在朝元殿设立道场,结成彩坛九级,又命人雕木为舆,以金银珠宝装饰,恭请神赐。虽过了一月有余,还不敢拆去。在虔诚的等待中,观皇城司来报左承天门屋的南拐角,有块黄帛挂在屋顶的兽头上。真宗暗暗让令中去看,令中回来说此帛长两丈多,封缄一个如书卷的东西,以青缕缠了三周,封口处隐隐约约似乎有字。真宗细想了一阵,这大概就是“天降之书”吧。此地王钦若和真宗的戏也将入高潮。此时的王旦与群臣也就只有说好话的份儿了:陛下以至诚之心事奉天地,以仁孝之举侍奉祖宗,恭已爱人,夙夜寻求治世之道,以至殊邻和睦,民风淳朴,吏治清明,战事停歇,年谷屡丰,这都是陛下兢兢业业日日谨行的结果啊。我们都说天道不远,必有昭报,今天神灵预告先期,果降灵文,这实在是彰显上天保佑德福的征兆啊。君臣就这样一起自己给自己或自己给“天下”演戏,彰显天人共一,圣德行修,天降符瑞了!
君权神受。上天降祥符,“缄一物如书卷”,这个缄还得启封啊,不然“天下人”谁知天降的是祥符还是警示,于是经过大型的排场,焚香望拜,终于启封:“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由上天展示了赵宋受命于天,那么真宗就为真命天子 。到此完成了泰山封禅的第一幕――天降祥符。
“天降祥符”的大戏,起于王钦若,决于丁谓,真宗皇帝亲自导演出品,在上欺天,在下欺民,在中自欺。这个故事在《宋史・礼志七》中被史学家记载得生动而传神,后李氏《长编》、《续资治通鉴》中也都有记载,而《续通鉴纪事本末》中,李铭汉先生又进一步做了精彩演绎。
我们禁不住感慨,做个皇帝可真难,不仅得懂儒、道、术等诸家的文化内核,得懂天下万民的心,还得懂梦神梦鬼的演戏呢!
参考文献: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
2[清]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64年
3[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64年
4[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
5王记录:《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黄山书社,2002年
6王德忠:《王旦与天书封禅及其时代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程斌,男,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宋真宗天降大中祥符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