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10篇

世界名人篇1

1、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2、让我们享受人生的滋味吧,如果我们感受得越多,我们就会生活得越长久。——法朗士

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4、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5、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理

6、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7、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8、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9、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10、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

11、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12、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13、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富尔克

14、热情是美丽的秘密。没有热情的美丽是没有吸引力的。——ChristianDior

15、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1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

17、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8、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

19、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池田大作

20、每一个人都嘲笑陈旧的时尚,却虔诚地追求新的时尚。——梭罗

21、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22、无中不能生有,无缝的石头流不出水来。谁不能燃烧,就只有冒烟——这就是定理。生活的烈火万岁。——奥斯特洛夫斯基

23、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24、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亨·奥斯汀

25、世上最可贵的是时间,世上最奢靡的是挥霍时光。——莫扎特

26、时髦把低劣抬到了讨人喜欢的水平,继而把坏的和好的变得十分相像。——本特利

27、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还年轻,强壮、灵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契诃夫

28、向前跨一步,可能会发现一条意外的小路。生活如山路,向前跨一步,便可发现一条更好的路,使生活更充实,更有乐趣。——松下幸之助

29、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会放弃生活。——海涅

30、不要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一切,明天仍在你的手里。——王尔德

31、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32、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33、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承认错误也可以解释作你今天更聪敏。——马罗

34、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3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36、意志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拥有的、以纠正自己的自动性的力量。——劳伦斯

37、使意志获得自由的唯一途径,就是让意志摆脱任性。——黑尔

38、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罗曼?罗兰

39、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0、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41、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伏尔泰

42、为进入天国而奋斗固然是崇高的,但是活在这凡世也美妙无比。那就让我们做人吧。——莫扎特

43、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44、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45、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46、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莫扎特

47、能忍受自己的人才能享受空闲。——葛瑞伯

48、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世界名人篇2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4、起早外出的跛子追不上。

5、每一个人都具有特殊能力的电路,但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所以无法充分利用,就好像怀重宝而不知其在;只要能发掘出这项秘藏的能力,人类的能力将会完全大改观,也能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能力。——超右脑***作者、日本科学会顾问 七田真

6、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7、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世界名言录》

9、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

1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1、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13、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人看见的时候干些什么。——孟德斯***

14、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15、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6、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17、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8、儿童受教育的环境,应当是在一个以人的爱为指导精神的天地里。——《泰戈尔评传》

19、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

20、“年”教给我们许多“日”不懂的东西。——爱献生

21、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22、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卡耐基

23、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

24、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保罗

25、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6、我这一生不曾工作过,我的幽默和伟大的着作都来自于求助潜意识心智无穷尽的宝藏。——马克吐温

27、成功的道路就是做你能做好的工作,做好你所做的工作,并且丝毫不贪***功名。——朗费罗

28、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马斯德

29、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30、虚荣是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虚伪却鼓动我们把我们的罪恶用美德的外表掩盖起来,企***避免别人的责备。——菲尔丁

31、读书是好的,但必须记住,书不过是书,要自己动脑筋才行。——高尔基《在人间》

32、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33、每教好一个孩子,就减少一个败类。——《雨果诗选》

34、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在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英国当代动机大师 理查丹尼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7、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李大钊

3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9、灵感并不是在逻辑思考的延长线上产生,而是在破除逻辑或常识的地方才有灵感。——爱因斯坦

40、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

41、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根

42、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4、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泰戈尔

45、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莎士比亚

46、岁去弦吐箭。——孟效

47、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林则徐

48、事业是栏杆,我们扶着它在深渊的边沿上走路。——高尔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49、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50、精神的沟通用不着语言,只要是两颗充满着爱的心就行了。——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51、那些最能干的人,往往是那些即使在最绝望的环境里,仍不断传送成功意念的人。他们不但鼓舞自己,也振奋他人,不达成功,誓不休止。——安东尼·罗宾

52、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5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4、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够坚强。——博 维

55、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易卜生

56、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57、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58、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59、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60、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莎士比亚

6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2、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 ——戴尔·卡耐基

6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64、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只靠道德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经常描绘自己将来的幸福形象,并依靠万能的潜意识来帮忙实现。潜意识一旦接受事情后,就会想尽办法去实现它,之后你只要安心等待,就可以了。——世界着名研究精神法则、潜意识权威 乔瑟夫·摩菲

6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66、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67、虚荣心首先以社会为对象,名誉心则首先以自身为对象。与虚荣心针对社会相反,名誉心是对自身品格的认识。——三木清

68、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6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0、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雨果《海上劳工》

71、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72、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7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特

74、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75、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76、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爱因斯坦

7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78、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高尔基

79、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80、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8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

8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8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84、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85、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斯·史考伯

86、不想当将***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8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8、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89、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9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91、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俾斯麦

92、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93、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9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95、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96、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

97、时间待人是平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

9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99、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100、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101、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102、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103、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里希特

104、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爱迪生

105、在学问上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这真理一步。——《托尔斯泰传》

106、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

107、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108、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世界名人篇3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爱远远胜过母爱。那么世界上一些名人的父亲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

达・芬奇的父亲:培养孩子的信条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专门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进家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他竟然也没有责备儿子。

莫扎特的父亲:不惜放弃工作培养孩子。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着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安徒生的父亲: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贵族地主们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安徒生的父亲对此非常气愤,但一点也没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亲自把安徒生简陋的房间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为了丰富安徒生的精神世界,父亲还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等人的生活,这些经历为安徒生以后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童话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盖茨的父亲:让孩子从小懂得凭本事挣钱。父亲威廉很注重从小培养盖茨的“凭本事打拼”意识。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威廉表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和外部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追求同一目标的快乐。

玛格丽特・撒切尔的父亲: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有主见,有自己的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高度的自信,***不羁的个性使她常常有一种心理优越感。

泰戈尔的父亲:潜移默化和身体力行。泰戈尔受不了当时学校教育的机械与贫乏,14岁就休学在家,父亲以自己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儿子。每天早晨,父子俩一起背诵古诗。早点之后,父亲让泰戈尔坐下来,静静地听自己颂唱经文,然后一块儿去散步,散步时讲各种知识。回到屋里,教孩子读英文。晚上,爷儿俩又一块学习,还以天为书,讲初级天文知识。泰戈尔的求知欲望越来越浓,父亲把家里的藏书展示给孩子,泰戈尔饱览名著,写出了第一部诗剧。

约翰・D・洛克菲勒的父亲:他是个商业意识极强的人,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小约翰。小约翰11岁那年,父亲因涉嫌对家里的女佣施暴被而逃走。父亲每一次深夜潜回家中,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儿子灌输商业意识:“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 深受父亲影响的小约翰,12岁就辍学了,投身于多姿多彩的工商业世界。

贝利的父亲:他是个职业足球运动员,不仅给了贝利很好的足球运动的熏陶,还给他很好的做人的指导。贝利脾气不好,一次因有观众在球场上对爸爸说粗话而打架,爸爸问清经过,神色庄严地摇摇头说:“要想踢职业足球,必须控制自己的脾气,中国有句话说:‘一捏拳,便输了理。’”

李泽楷的父亲:身教重于言教。传给儿子的不是自己的财富,而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做人的品质。李嘉诚知道温室里的幼苗不能茁壮成长,他带儿子看外面的艰辛,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档,看小女孩边卖报纸边温习功课,召开董事会,就让儿子坐在专门设置的小椅子上列席会议。因此,从很小的时候起,李泽楷就没有感受到自己与普通人家的小孩子有什么不同,经常挤电车。在电车上能接触到许许多多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从业者的艰辛,可以看到平民大众的生活。

世界名人篇4

访鲁迅故居――郭风

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北京的四合院。这是和当时的寻常老百姓家的住屋一样的。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故居。

这小小的院子里的两棵紫丁香,是他亲手植的。它们的枝叶披满阳光。它们也和一位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院中高大的枣树,正结果累累。这枣树也曾经和一位伟大的人物,朝夕共处有四年之久。

这一切都是按照他生前居住在这里时的原来模样布置的。

这一间小小的花厅,里面没有什么陈设,那么简朴。他自己有时在那里休息。他经常在那里接待来访者和他的学生。有时他的学生也住在那里。

这一间是他母亲的寝室,是这座住屋里比较宽敞的一个房间,里面有一把破旧的藤躺椅,他常坐在那里,和他的母亲谈话。

这一间是他自己的寝室,里面更是没有任何陈设,简朴极了,只有一张木床,那上面铺着草席,床下放一只陈旧的网篮。他随时准备着,如果发生了什么突然的变故,在不得已时,便卷起铺盖放进网篮,转移阵地再继续战斗。

这一间便是有名的“老虎尾巴”,是这座住宅里最小的一个房间。一间小小的斗室,里面只放得下一张小小木桌,两把木椅。就在这里,他写下了多少战斗的诗篇,他为中国人民创作了多少辉煌的作品。他和他所有的著作一起,成为我国人民的骄傲,永恒地照耀在世界***文学的上空。

这一座普普通通的北京四合院,这和当时的寻常老百姓家的住宅一样的院落,一位中国的伟大的***先驱者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这一座普通的,但永远令人景仰的住宅,它告诉我:他不仅以他的***的战斗的一生,以他的全部战斗的诗篇,哺育着我们下一代,也以他的简朴的日常生活,勤劳的日常生活,以他的刻苦自奉,教育着我们,永远引起我们深思,鞭策我们奋斗,鼓舞我们不断前进。

这一座普普通通的住宅,它现在和我们的伟大的首都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北京的阳光永远照耀着它的紫丁香和它的枣树。

法布尔的故事――桑榆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前小溪流水,村外山野树林,环境十分优美。

法布尔小时候,别说***书了,就连识字画片也没有。他和小伙伴们只能打土仗,捉“俘虏”,做占山为王的游戏。他们几乎成了一群一身土的“野孩子”。小小的法布尔有一点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不论是水里的游鱼、空中的飞鸟、花丛中的蝴蝶……他总喜欢给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鱼儿睡不睡觉?”“鸟儿长不长牙齿?”“蝴蝶为什么这样漂亮?”……这些问题,大人们也常常回答不出来。于是他时常留心观察飞禽和昆虫,自己寻找答案。

一个深秋的夜晚,睡在祖母身边的法布尔,突然听见房屋背后的荒草滩里响起一阵“唧――唧唧唧”的虫呜声,声音清脆好听。是蟋蟀?比蟋蟀的声音小多了。是山雀?山雀不会连续叫个不停,更何况在漆黑的夜晚呢。

“奶奶,奶奶,这是什么在叫呀?”法布尔问。祖母开始打瞌睡了,迷迷糊糊地答道:“睡吧,也许……是狼。”法布尔不愿推醒奶奶,又抵挡不住虫鸣的诱惑,他悄悄地穿上鞋,开了门,摸黑到草丛中去,想看个究竟。野草划破了他的手,他也没有把那只小虫找到。

法布尔七岁那年,家里送他到邻村的一座小学读书。这是一所设备非常简陋的学校,全校只有一问茅草屋,一名教师。这位老师是一位动物爱好者,饲养了猪、鸡、羊、鸽子、黄莺、蜜蜂,还有一只招人喜爱的小刺猬。法布尔在这儿除了功课,还学到了不少小动物方面的知识。

小法布尔对动物特别是昆虫的兴趣越来越浓。一天,父亲赶集回来,给他买了一张“动物挂***”和一本寓言集。寓肓集里有许多禽兽、小虫的精美插***,法布尔爱不释手,他逐渐痴迷上了对昆虫的研究。

有一回,他在大路边,发现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死苍蝇。蚂蚁们像在紧张地从事一项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调兵遣将,有的传递信息……多繁忙的劳动场面哪!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趴在路边,掏出放大镜,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们的行动。下地劳动的大人们从他身边走过,看见他趴在那儿;大人们结束劳动回家时,他还趴在那儿。大人无法理解小法布尔的行为,说:“这孩子大概‘中了邪’!”法布尔为了捕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气跟着虫子奔跑。有时候,为了不损伤虫子的腿或翅膀,他宁愿自己绊一跤。

一年冬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当他看到几只冻僵了的昆虫时,便把它们放进自己的怀里。昆虫慢慢地苏醒了,法布尔特别高兴。法布尔研究昆虫,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1858年,法布尔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生物学和昆虫行为学研究,成果卓著。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可以始于兴趣,但不能止于兴趣。法布尔抱着对“科学真理的挚爱”精神,去探索昆虫世界,从而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的一天――佚名

远远的一处灯光,在这漫漫长夜之中显得格外明亮。抬起手,看看表,凌晨一点了,是谁彻夜未眠?走进***,找到了那个房间,门开着,正伏在案头,面前是一堆又一堆文件,此时的已经30个小时没有合上眼睛了。此时,是否该休息了?可此时,秘书却看着手表提醒:“***,还有14分钟。”“晤,你们做准备,我刮个胡子。”***要刮胡子,说明又是外事活动。他注重仪表整洁,说这是一种礼貌。

过了一会儿,屋子里传出了一片嘈杂,大家惊呼:“***不见了。”大家紧张寻找,忽然有人说:“哎呀,***不是说要刮胡子吗?”大家立刻寻到卫生问。进门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怔住了,唉,我们的***哟!他垂落的左手下,有一条面巾,他微屈的右臂,手里仍虚握了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的刮脸刀,他就歪在镜子前边睡着了!他英俊的面孔曾使所有的中国人为之骄傲,现在却变得那么瘦削灰黄;他的眉毛依然威武,双唇仍然露出善良慈爱,可是他的眼窝却是深深地、深深地凹陷下去……别出声,都不要出声,我们用颤抖的目光互相提醒。当心血翻呀翻,翻上壅塞的喉咙,众人只能让泪水在眼圈里悄悄地、悄悄地旋转。***太累了,是该休息了,只是这个时刻,***又怎能让自己休息呢?正当大家不敢上前打扰时,***双肩一震,眼皮忽地掀起,“哎呀”一声轻唤,抹抹脸便朝外急走,一边抬手看腕上的表,一边喃喃:“糟糕,我睡着了呢,迟到了,迟到了,这次怪我……”“***!”所有人小声叫着追上去,又不敢追到他面前,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因为我们的眼眶中充盈着泪水。

来到新六所,一些同志已经等候在那里,迎上***便汇报情况。这时,那灰黄的脸便奇迹般地出现了恢复片刻的青春的红晕和光彩。大家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只有工作能够使***显出年轻。***唤过身边的秘书说道:“你帮我想想法子,看能不能买两块咖啡糖?”秘书很快便取来两块咖啡糖。***剥糖纸时,手指微微颤抖。他从来不曾吃什么糖块,这次连吃两块。大家都明白,咖啡可以提神。

会谈开始了,是与越南***范文同。会谈的时刻,虽然敏捷的回答一切问题,但***虚弱的身体,越来越掩饰不住耗尽血汗之后的极度疲惫。借服务员上水的机会,他小声吩咐:“给我送条湿毛巾。”便听到了的声音。他与范文同会谈的声音始终那么清朗流利。句句反应敏捷,字字切中问题实质。

世界名人篇5

世界名企扎根南海东软学院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惠普从2004年起就与南海东软学院结盟,每年招收20多名毕业生入职,目前累计招收毕业生近200名。计算机系09嵌入式软件1班郭永健同学已在IBM(佛山)分公司上班一个多月了。在IBM此前进行的技能及职业素质测试中,郭永健凭借良好的技能及职业素质,顺利通过多次面试、笔试,可谓过五关斩六将。IBM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分两次录用东软学子35人。

近年来,简百特、香港汇丰、东软集团、中国移动等名企,也多次批量录用东软学子。前不久,东软集团所属东软时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东软时尚)在学院召开小型招聘会,与有意加入东软时尚的学生进行沟通,计算机系的6名学生凭借着良好的专业技能通过面试,获得去广州实习和工作机会。惠普培训部一位经理坦言,惠普全球客户服务中心(大连)对人才的要求是中英文水平俱佳,会说流利粤语,还要有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其对工作的热情,东软学子符合这些标准。

南海东软学院自建校以来,以东北大学、东软集团和国防科技大学的优秀教师和资深工程技术人员为坚强后盾,引进多名把握前沿知识、掌握行业技术、项目研发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专职教师队伍。此外,学院每年还不断吸纳来自企业并已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在课堂上上课的很多老师以前都在企业担任过老总、部门经理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说起企业内幕都如数家珍,让学生受益匪浅。院长杨利教授也不例外,他既有丰富的科研经验、也有一流的企业的管理经验,曾经在国防科技大学担当银河巨型计算机科研重任,后曾任东软集团技术总监等职务,是科研、产业、教育三栖的资深IT专家。

一直以来,南海东软学院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1321”实践教学模式,即把1个学年分为3个学期,2个学期用于课堂教学,1个实践小学期用于集中实践教学。小学期由学校根据所学的知识确定技能训练要求,统一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学生实践,并将其实践课题与学分挂钩,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积累丰富的工作经历。同时,学院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 让学生自己组织虚拟公司并竞聘其中的(虚拟)CEO、CFO、CTO等岗位。虚拟公司按企业的营运管理、开发流程、项目管理实际规程运行,并有项目经验丰富的老师专职指导。通过真实项目运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链接。

2002年建校的南海东软学院,稳扎稳打,步步为赢,屡获佳绩,2007年获评“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08年顺利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新标准)评估”,是广东省率先按照新标准评估的民办高校;2008年,学院创办的“东软CXO大讲堂”荣获广东省高校十大校园文化品牌称号;2010年8月,“全国软件专业设计全国总决赛”中,南海东软学院代表广东省获得一等奖;南海东软学院牵头举办的广东高校网络攻防大赛,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5届,成为广东高校间网络安全高规格的专业赛事。特别值得欣慰的是,办学十年来,南海东软学院累计招生超过20000名,送走13000多名毕业生。东软的毕业生凭借着过硬的知识和本领,受到各大用人单位的好评,正成为IT产业界的新***。正式由于一批批毕业生的优秀表现,给学院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和认同。近几年来,学院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2011年达到了98.25%。越来越多的世界IT名企来南海学院扎堆招聘毕业生,继11月8日埃森哲在南海东软设置定制班批量招聘毕业生后,简百特、中信证券等国际国内名企在东软的定制班也将于月内陆续开班,HP南海东软定制班的开办也在积极磋商中。

世界名人篇6

出自《格林童话》。白雪公主(SnowWhite)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版本见于德国1812年的《格林童话》。历史学家巴特尔思据称白雪公主的历史原型是1725年生于德国西部美茵河畔洛尔城的玛利亚・索菲亚・冯・埃尔塔尔。。讲述了白雪公主受到继母皇后(格林兄弟最初手稿中为生母)的***,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美丽的白雪公主受继母的嫉妒而被多次置于死地,最后在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帮助下获得新生。爱慕虚荣、贪恋美貌的王后总是爱问镜子:“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当镜子说是白雪公主时,王后就伪装成巫婆,骗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吃下毒苹果的白雪公主被随后出现的王子救了,最终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格林童话》作者用通俗、质朴、流畅的语言,对神奇童话世界里湛蓝的天空、茂密的森林、英俊的王子、美丽的公主等进行了描写,颂扬了诚实、善良、勤劳、勇敢,批评了懒惰、自私、虚伪、狡猾,体现了德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道德境界。

(来源:文章屋网 )

世界名人篇7

她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在一百多个国家播出,并且连续十六年稳坐美国日间电视谈话节目的榜首。除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还是娱乐界明星、商场女强人、慈善活动家、亿万富婆。

美国《名利场》杂志评价她:“在大众文化中,她的影响力比任何大学教授或者***治家都大。”一次在节目中,奥普拉与一位素食主义者讨论牛肉安全问题,她无意中随口说了一句:“我已经不再吃牛肉汉堡了。”谁知就这一句话竟让美国的牛肉市场销量顿时下挫百分之十五。影响力可见一斑。

从身无分文、穷困甚至堕落的黑人孩子到坐拥亿万财富的世界名流,她的人生经历,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对全世界的观众来说,她就是美国精神与创业成功的典范。

灰姑娘・悲情童年

1954年1月26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考斯休斯考镇,才十八岁的未婚母亲弗尼塔生下了私生女奥普拉・温弗瑞。

与她的出生一样, “奥普拉”这个名字的取得也是一个意外。当时,家人根据《圣经》给她取名奥珀(Orpah),但助产士在写出生证时将第二和第三个字母进行了对换,由此她反倒拥有了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名字――奥普拉(Oprah)。

奥普拉出生后,母亲便到密尔沃基当洗衣妇去了,把她留给了严厉的外祖母。农场生活十分艰苦,很小的时候,奥普拉就帮着外祖母照料牛、猪和鸡。小农场里因为没有室内洗手间,所以奥普拉每天还得负责倒粪桶。

外祖母对她十分严厉和无情,做错一点事情都要惩罚,挨鞭成了奥普拉生活的一部分。外祖母在宗教上十分虔诚,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教堂里,奥普拉一两岁的时候,便常常被外祖母带到农场附近的教堂里。除了宗教,外祖母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阅读,所以蹒跚学步时的奥普拉就学会了读书,并会背诵《圣经》中的许多章节,使她在当地小有名气。因为在家里管教极严,所以小小的她把在当地的浸礼会教堂当成了发表自己心声的一个好机会。这个早熟的孩子第一次演讲时才两岁,她在乡村教堂致欢迎词中讲述“耶稣诞生于复活节”的故事,教民们大为惊讶,不少人称她是天才。此后,常常在教堂里见到这样的情景:教民们一边用扇子扇着风,一边倾听着这个有模有样的小娃娃的朗诵,边听边称赞。这些称赞给了奥普拉更大的激励。

虽然此时她的演讲更多的是因为外祖母的严厉和大家的表扬,但这样的经历,为她日后从事主持人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童子功”的基础。孤单无助的奥普拉唯一的伙伴就是她帮着照看的小猪。在房子外面,她会给这些小猪读文章,和它们谈话,给它们讲故事,倒把口才练得更好了。

奥普拉的聪明也在这时候充分显露了出来,当祖母把她送进幼儿园时,她竟然写张便条给老师,列举一堆事实证明自己可以直接读高一年级的班,倍感惊讶的老师经过考虑马上给她升了级。读完一年级,奥普拉又跳到了三年级。奥普拉一直认为这种个性是严厉的外祖母给她的重要榜样,她说:“我今天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外祖母:我的力量、理性感,所有的一切,都是六岁时确立的。我现在和我六岁时的想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外祖母的严厉和皮鞭,常常使奥普拉做梦都希望换一个生活环境。但等到六岁母亲把她接到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一起居住时,她才意识到与外祖母生活的那六年是多么幸运,才明白外祖母是在塑造她的性格,在教她坚强、虔诚。

母亲当时居住的房间已经住满,不能再容人居住了,六岁的奥普拉每天晚上只能睡在门廊里。弗尼塔是个穷女人,既申请福利救济,又做清扫房子的女仆,收入是极少的。奥普拉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处得不好,在她眼里,母亲弗尼塔是一个爱发火的女人,一个对自己没有一丝爱意的女人。当奥普拉住在密西西比州的农场时,她生下了第二个私生子;奥普拉九岁时,她又生下了第三个。即便在这些孩子中间,奥普拉也是她最不喜欢的。在这座房子里,奥普拉从来感觉不到温情,当然也没有人来约束她,她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甚至是一个弃儿。

后来,母亲弗尼塔终于有了一套两居室住房,但她的三个孩子还是得睡在一间屋子里。这样的居住条件自然比奥普拉在外祖母的家里差了很多,这使她常常怀念起在外祖母身边的生活。母亲弗尼塔一直想结婚,但一个个的男人来了又走了,她整日处于失意的情绪之中,脾气越来越不好了。

成年后的奥普拉在更广阔的世界中经历了一些事情,她发现许多贫穷的年轻黑人妇女的生活与弗尼塔极为相似。她总在想,如果不是后来到父亲家生活,而是一直与她母亲待在一起,那她自己极有可能变成另一个弗尼塔。因为在母亲身边的这段日子,她一度感到自己的未来与隔离区的黑人女孩和妇女一样黯淡。

幸运的是奥普拉八岁时,经济拮据的母亲将她送到父亲和继母所在的纳什维尔。这是一个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环境。她父亲是个勤快又正直的人,有固定收入,经营着一家理发馆和一家食品杂货店。后来父亲又成了市参议会的议员。他们在正式的中产阶级黑人社区有一个家,与弗尼塔居住的贫穷破败的密尔沃基地区完全不同。因为弗农和他的妻子泽尔玛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想亲自抚养奥普拉。弗农・温弗瑞是个虔诚的教徒,担任教堂的执事,在“联合信仰”教堂里非常活跃,而且像外祖母一样,要求奥普拉参加全部宗教仪式和面向年轻人的活动。在弗农的家中,宗教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切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他要求奥普拉每天都读一定数量的书,写作,学习数学,并且要有极大的词汇量。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甚至决定长大后当一名传教士,甚至为哥斯达黎加的穷人集资。但这些充满希望的未来在奥普拉九岁时烟消云散了。

1963年夏天,奥普拉的母亲想结婚,希望过上一种真实的家庭生活,于是要求奥普拉回到她的身边。父亲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重新回到那样的一个环境里,但因为奥普拉的监护权在母亲那里,最终只得让步,奥普拉还是回到了以前那个拥挤的、没人管的、混乱的生活环境中。噩梦很快就降到了她的头上,她竟然成了待的对象。第一次是在叔父家,她被一个表哥了,才九岁的她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尤其是那个表哥让她别告诉别人,条件是给她一支冰淇淋并带她去动物园玩一趟。接下来的五年里,她又受到过许多男人的***,其中有亲戚和她母亲的男朋友。

与许多受害者和受虐儿童一样,她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种可怕的事情而深深自责,并且保持沉默。她说她觉得自己是个坏女孩,直到三四十岁时,她才不再认为待是自己的过错。三十年后,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大声疾呼,向***儿童的罪行宣战,并发起《国家儿童保护法案》。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奥普拉提案”,将其写入国家法律条文,建立针对儿童的犯罪嫌疑人的国家数据库。

在母亲身边这种杂乱的环境里,又因缺乏父母的管教和指点,十三岁的奥普拉成了一个坏少年。她专做坏事,偷她母亲的钱,有一次竟从家中逃跑,她看见爱莱莎・弗兰克林从豪华轿车里下来,骗这位歌手相信她是个弃儿,需要“一百美元回到俄亥俄”,她那很早就显出非凡才能的伶俐口齿,让她得到了这笔钱。她拿着钱跑到大酒店中挥霍了三天。把这些钱花光后,她又找到她的校长,愤怒的校长把她送到了母亲那里。母亲早对她不抱希望,直接将她送进了少儿收容中心,所幸的是,那儿床位已满,奥普拉又被送回到那什维尔她父亲和继母泽尔玛那儿。

十四岁时奥普拉到那什维尔的时候,她已怀孕了。多少年后,奥普拉还能想起当时父亲考虑如何处理她的这个情况时的那种凝重的神情,父亲最后决定让她生下孩子。但孩子出生两个星期后便夭折了。没有了母亲家中的生活压迫和少女妈妈的负担,在父亲身边的奥普拉开始显示出成功的迹象。

黑公主・渐入佳境

父亲弗农对奥普拉的学习成绩要求很苛刻,要求她全部得A。他对女儿说,C对于一个有天赋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他还坚持让奥普拉每天多学习五个新词汇,否则不让她吃饭。

聪明的奥普拉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成为全优生。十五岁时她被选送去参加加利福尼亚教会组织的演讲,看见好莱坞影星游行队伍时她说:“总有一天,我要让自己成为比他们更耀眼的明星。”奥普拉在校园里越来越活跃,她后来又主持高中学生委员会,参加戏剧俱乐部,她的口才和辩才也在学校里有了用武之地,十六岁时她赢得艾尔克斯俱乐部演讲竞赛,并由此得到了到田纳西州立大学深造的奖学金。她还作为那什维尔青年协会代表和东部高中美国杰出少年的代表,赴白宫受到尼克松总统接见。

在接受纳什维尔一家小电台WVOL的采访后,一件事使她选择了后来从事的事业。这家电台的老板是白人,但由黑人管理,听众也主要是黑人,他们想找一个人代表他们参加“防火小姐”大赛。奥普拉被推荐参赛了。实际上防火小姐比赛是个选美比赛,除了奥普拉之外,选手都是白人。奥普拉站在一群白人姑娘中间,觉得自己肯定没有获胜的机会,因此显得非常放松。在回答两道比赛问题时,奥普拉带着她特有的轻松感。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在比赛中获胜,她会用这笔钱干什么,她对评判员说,她会“乱花一气”。当被问到将来想干什么时,她的回答在当时来看有些另类:在广播电台当记者。而其他选手的回答都显得中规中矩,因此奥普拉获得了胜利,成为第一个黑人“防火小姐”。这次成功之后,她又在一次露天表演中成为第一个“纳什维尔黑人小姐”。但这些仅仅是她后来几十年中所获得的各种荣誉的开始。

奥普拉后来说是她爸爸的影响造就了她:“正是因为有了他……我才会有今天。”

1971年高中毕业后,她开始到田纳西州立大学读书。她在大学主修演讲与语言艺术,但对自己未来的设想还是模糊一片。然而,她高中时的“防火小姐”身份给她带来了一个机遇。WVOL电台给了她一份工作:朗读新闻。她本来想拒绝这份工作,担心会影响学习,但父亲对这个机会非常满意。在父亲的鼓励下,她最终接受了这份工作。奥普拉一般在周末朗读新闻,后来有时也在工作日担任广播员。这份工作开始只是义务性的,没有工资,但因为她的不俗表现,公司后来每周发给她一百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

接下来,十九岁时仍在读着大学的她,似乎好运不断,一家更大的电台WLAC给了她更高的报酬请她去工作。于是,她又来到这家电台的电视频道WLAC-TV,在该频道担任记者和联合主持人。她是这个频道从事这一职位的第一位女性和黑人。

第一次主持电视新闻时,奥普拉紧张极了,她对自己说:“我要当做自己就是芭芭拉・沃特斯。”这起作用了,她的节目主持得越来越从容了。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父亲的严格家教并没有一点放松,父亲往往在她的节目后给她最严格的评论,而且要求她晚上无论多晚都必须回家睡觉。奥普拉后来说:“我是全国唯一一个得半夜三更回家的新闻主持人。”

奥普拉在大学三年级时便已赚得年薪一万五千美元,成为一个成功的报道者。在1976年毕业前夕,奥普拉又遇到一次极好的机遇,成为WTZ电视台巴尔的摩驻地的记者和主持人。

才二十二岁、不谙世事的奥普拉,从纳什维尔那座小城来到巴尔的摩这座美国第十大城市,这其中的过渡对一位年轻女性来说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她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并不是很好。她充沛的感情和天真的性格不适合当新闻主持人,新闻主持人在新闻报道时必须冷静和处于中立,她却做不到,她常常会莫名地兴奋起来,对各种事情中涉及人性的一面产生强烈的感情。

她的报道风格与外表让制片人很是不满。为了改变仪容,电视台把她派到纽约进行所谓的“全面处理”。据说上司带着她去美容院给她整容,但整容师端详了半天,认为她的坯子太差,根本无从下手,最后只得放弃了。没过多久,她从新闻主持人的岗位上被换了下来,失去了工作。

但另一家电视台经理喜欢她的风格,请她去工作,让她与一位男性主持人理查德・谢尔共同主持早间节目《大家谈》。这个节目大受欢迎,但奥普拉并没有轻松和成就感,因为她不喜欢与别人共同主持。但为了生活,而且终究算是她喜欢的访谈节目,所以她的这份工作一连干了好几年。

说来也怪,奥普拉工作的城市巴尔的摩的黑人人口和电视观众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她的节目在该市的观众数量却比其他城市的数量要少,这让她有些泄气,再加上对这份已经干了六年的工作有些厌倦,她开始到其他地方寻找工作。

1984年,三十岁的奥普拉来到了芝加哥,并在这里的美国第三大电视市场一下子待了二十多年。当她第一次到芝加哥当主持人时,她主持的节目《芝加哥早晨》收视率极低。她十分担心前景,便找到了电视台经理丹尼斯・斯旺森。斯旺森告诉她,要保持自己的风格!而这种对自己风格的坚持,很快让奥普拉尝到了甜头,节目的收视率在几个月之后开始突飞猛进,最后竟然在访谈类节目的排名中名列前茅,并成了美国最受欢迎的访谈节目。此时,起始年薪二十二万多美元的她,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到芝加哥两年后,她主持的《奥普拉・温弗瑞节目》开始面向全国播出,一下子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至此,一颗明星诞生了。当这个节目在1986年面向全国播出时,三十二岁的奥普拉正与父亲弗农及继母泽尔玛一起庆祝感恩节。他们三人一起回到了密西西比州,拜访了奥普拉童年时的亲戚朋友。她的外祖母居住的房子已经不在了,但原址旁的大街现在被称为“奥普拉・温弗瑞路”。在科西阿斯科,奥普拉的名声也不比其他地方小。纳什维尔后来也向奥普拉和她父亲表达了敬意,把弗农・温弗瑞的美容院所在的大街命名为“弗农・温弗瑞大街”。

1987年,奥普拉因在电视节目上取得的成就被授予艾美奖。

名主持・飞黄腾达

1986年9月,金氏兄弟公司购买了奥普拉的节目,将之改名为《奥普拉・温弗瑞节目》,并确保节目能够在全国一百三十七家电视台播出。节目在全国播出是奥普拉踏上演艺之路的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使她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人物。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连续十四个季节占据脱口秀节目的霸主地位。节目获三十四个艾美奖,其中七个是给主持人的。

而在1985年的时候,昆西・琼斯在芝加哥酒店客房看电视时发现了奥普拉,他正在筹拍由爱丽丝・沃克斯的作品《紫色》改编的电影,寻找索菲亚角色的人选。奥普拉除了大学表演课外,毫无实际表演经验,但他却选她担任这一角色。电影于1985年12月上映,引起观看热潮。

奥普拉出色的表演同时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并于1986年6月获得全国妇女协会颁发的妇女成就奖。而她在影片《紫色》荣获奥斯卡提名风潮之后,她的节目收视率直线上升,电影又推动了《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更大成功,1986年9月8日,《奥普拉・温弗瑞节目》被列入一百三十八个城市的辛迪加联网系统,1987~1988年度就此创利一亿两千五百万美元,这一胜利立即使她跃为演播界最高薪演员。

奥普拉的节目成了行内的神话,每当电视制片行家谈及收视率,总会提到“奥普拉效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主持人唐・拉瑟提到相对于他自己晚间新闻节目的奥普拉的巨大影响:“奥普拉的效用是巨大的……身为主持最谦卑的方法是,只要提供奥普拉出场作开场白……我必定会获成功。”

在奥普拉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又遇到了另一位改变她命运的人――杰夫・杰克伯斯,当时的杰夫只是芝加哥一位不出名的律师。杰夫对奥普拉说,一直给别人打工并不能使她真正成功,她应该组建自己的公司。于是,他们两人合伙创建了“哈普娱乐集团”(Harpo是奥普拉名字Oprah的倒置)。公司的总裁是杰夫・杰克伯斯,拥有百分之十的股份;董事长是奥普拉,拥有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公司定期制作《奥普拉脱口秀》并出售给各家电视台。在杰夫的精心打理下,哈普集团迅速取得了成功。至2001年,仅《奥普拉脱口秀》一项的营业收入就达三亿美元。还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奥普拉读书会”, 这是1996年推出的电视读书节目。节目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以至于奥普拉选书的那一周,被称为是书市的“奥斯卡周”。而经她推选过的四十七本书,本本都畅销。此外,集团还涉足电影制作、妇女杂志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佳绩。

奥普拉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她的认真是出了名的,事无巨细,她总会亲自出马。2000年,哈普集团开始发行一本名为“O”的杂志,在杂志付印前,奥普拉就一直待在办公室里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和每一张***片,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这本杂志在她的带领下,只用了一年时间,月发行量就达到二百五十万册,创造了期刊界的一个神话。这一成绩,在期刊历史上,即使是最成功的杂志也要五年才能达到。哈普集团已成为一个实力不俗的媒体帝国,而奥普拉也因此被称为是与露西丽・鲍尔和麦当娜并驾齐驱的历史上最成功的女商人。

如今,奥普拉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和力量,她代表的是女人的一切。她吸引各个阶层、各种肤色、各个国别和各种年龄的男女人士:老人喜欢和崇拜她,而中小学生也迷恋于奥普拉疗理时间;她是那些三十多岁的困扰于肥胖和婚姻问题的妇女们的开导老师;丈夫和父亲们也打开频道,向她寻求家庭和单位中人际关系处理的答案;遭受过的少女视奥普拉为自己的知音,依靠她来挺过这一关,她是她们的偶像和榜样;二十多岁的妇女欣赏她那种沉着冷静地处置困境的风度;她也是寻求成功的黑人少年的榜样。

世界名人篇8

当然,美国人也不只是不知道中国的地名,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地名也一样搞不清楚。美国总统里根在任的时候就在***仪式上搞混了在北非的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和在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Mauritius)。以口误著称的小布什总统更是一张嘴就错,分不清“斯洛伐克”(Slovak)与“斯洛文尼亚”(Slovenia)的区别,还把“澳大利亚”(Australia)说成是“奥地利”(Austria),以至于白宫的文胆们需要在布什总统的演讲稿上涉及到国外人名、地名时特别加注布什可以看懂的音标。比如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Harare)标注提示:hah-RAR-ray ;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Caracas)标注提示:kah-RAH-kus;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标注提示:KEYR-geez-stan;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标注提示:moor-EH-tain-ee-a。去年布什在联大发表讲话,白宫助理照例给演讲稿上的地名注音,不知是不够细心,还是认为布什总统不至于太笨,反正没有给塞拉利昂(Sierra Leone)这个国家注音,结果布什就把这个国名念成了Syria Leone,即“叙利亚利昂”。

记得我在非洲工作期间,在一起地区性国际会议上亲耳听到赞比亚外长讲他访问美国时遇到的小故事:在华盛顿,有位美国人关切的问:“你们非洲总统曼德拉最近好吗?”这位来自赞比亚的官员委婉地回答说:曼德拉总统很好。不过,他在南非......”那美国人略显惊讶地说:“曼德拉搬到南部非洲去住了吗?”说起曼德拉,不能不提起布什总统2007年9月20日在一次记者会上为伊拉克战争辩护时说的惊人之语:“我曾听到有人问,曼德拉在哪儿?是的,曼德拉已死,因为萨达姆杀死了全部的曼德拉。”布什总统信口开河,引起在场人士的一片哗然,因为大家都知道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虽已是89岁高龄,却依然健在。

有望接替小布什担任下届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日前在一场以劳工阶层为对象的演讲会上,大谈美国工人现时困境,举例说印第安纳有100多名工人突然失业,因为“他们的公司决定搬厂到台湾”。细心的记者翻阅资料,发现该公司的确外撤,但只是撤到泰国,而不是台湾,也许是因为我国的台湾(Taiwan)和泰国(Thailand)的英文发音接近,加上长时间连续参加竞选活动的疲惫,让奥巴马一时口误。

世界名人篇9

2015年11月25日,备受瞩目的“世界杰出名人榜”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揭晓,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章金莱)获颁最高奖――“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以一袭红衣亮相。备受瞩目。

作为一年一度的全球华人盛典,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杰出华人名人、明星,为何六小龄童能够入选呢?

据悉,自“世界杰出名人榜”活动启动以来,300多万网友共推荐了100多位中国候选人,其中不乏很多一线明星。经过中国区评委的投票。评委会共提名了7名候选名人。经过三轮投票。最终评选出了10位获选名人。最后追加一轮投票评选出了终身成就奖。六小龄童最终当选。“世界杰出名人榜”推选委员会***,马来西亚拿督陈豪表示,“六小龄童先生是非常值得尊重的著名华人艺术家,他在《西游记》中所扮演的孙悟空,不仅是经典的艺术形象。是中国几代人的经典记忆,更是传递了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中华灵魂。”曾有人总结出历年来我国电视荧屏难以超越的艺术形象,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名列榜首。

本报记者曾多次采访过著名演员章金莱老师――六小龄童。他平日配戴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性格开朗、活跃善谈。他对艺术的认真、为人的谦虚与待人的诚恳。让我感动。“一个人一生做精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传承中国猴戏艺术。那么后半生。我希望更多地去传播中国西游文化……”已年过半百的六小龄童此次表示,自己能在海外获得“终身成就大奖非常荣幸,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全体中国演员的荣誉。”

26年前,父子异国首次联袂献艺,乃艺坛盛事

26年前,30岁的六小龄童与66岁的父亲六龄童。曾随“中国民族艺术团”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槟城、怡宝、美里诗巫、古晋、沙巴等地演出。就曾掀起了一股“孙悟空”热。当年,六龄童父子除了演出。还接受了马来西亚众多媒体的采访。当时。马来西亚的《南洋商报》、《马来报》等多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几乎天天用整版篇幅介绍艺术团演出的盛况。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镜头还被专门剪辑成一盘《大圣闹天宫》的录像带。剧中的歌曲也被录制成一盘《西游记歌曲》录音磁带。有关“孙悟空”及中国民族艺术团的报刊、纪念品等都成了“抢手货”。父子两个同台演出的压轴节目《两代猴王迎巨龙》。一个是电视剧里的装束,一个身着戏装,拳棍穿插。20分钟的精彩表演把观众看得如醉如痴,被报纸誉为“一个宝刀不老,一个风华正茂”、“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父子美猴王,首次联袂献艺,乃艺坛盛事。”

谈起父亲六龄童,六小龄童无不伤感地告诉记者,享年90岁的父亲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至今怀念深切。六龄童原名章宗义,曾任全国第五、六、七、八届***协委员、浙江绍剧院院长。中国剧协理事、浙江省剧协副***、全国第三、四次文代会代表。他开创了猴戏“活、灵”的南派风格。被誉为“南派猴王”;他活跃于舞台几十载,2013年被授予“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他广受戏迷热爱。、郭沫若看完其表演后,都撰诗称赞……“南猴王”仙逝。传奇依旧!

“父亲90年的人生,应该说在艺术上已经赴西天取完了真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六小龄童表示,如果父亲九泉有知,儿子此次获此大奖,父亲应该会很欣慰。他说,“作为‘南猴王’的儿子,我的心一直和父亲是相通的――他总是希望自己所喜爱的中国猴戏得到延续。26年前,我和父亲在马来西亚同台演出是首次,至今难忘。后来,我和父亲还同台演出过《父子美猴王》,也曾掀起过一股《西游记》热潮……切的一切,如今都成永恒。我心底最感激的是父亲……”

父亲曾跟我“约法三章”

“我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和伯父,他们都是我最敬佩的亲人。曾祖父作为浙江绍兴的一个村民,在农闲、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参与演戏,演得最多的就是猴。祖父更是喜欢演猴戏,以至后来他有了‘赛活猴’的名号,也算是地方上的一名角了。在我们这个‘猴王世家’形成的过程当中,祖父起着无比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戏曲演员,他还在上海开设了一家老闸大戏院,把所带去的绍戏班社扩展成了同春舞台。我的伯父是鼎鼎有名的‘七龄童’,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原始编剧、原始导演。伯父艺术天分很高,扮相也很漂亮,不但能演猪八戒,还能演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正反面人物。当时伯父七龄童的号(伯父七岁登台献艺)已经很响亮了,我父亲到上海后也演出成功。这事很新鲜,一位印刷工人想都不想,当场给父亲取了‘六龄童’的艺名,印上了演出的说明书,让这哥儿俩相得益彰。没想到自此以后,我们家便从此跟‘六’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出《霸王出世》之后,父亲又接连登台演出了好几天,来看热闹的很多,很快,父亲就成了绍兴大班的小童星。‘六龄童’的名字最终挂到了老闸大戏院的门口……”

“23岁那年,我出演《西游记》之前,父亲就跟我‘约法三章’:不要想家,团结同事,不谈恋爱。你一定要演好孙悟空,这不仅是关系你个人的事,也是关系我们整个猴王家族,更是关乎整个剧组的事。”六小龄童回忆,父亲为了让他演好孙悟空这个角色对自己进行了多少次“临阵磨***”式的训练。父亲带他去公园里看猴子,给他讲解了孙悟空身上的人、神、猴三种属性如何融合在一起的;父亲还特意详细地讲解了自己所演的36本绍剧《西游记》里连台本戏的故事;父亲还带他去拜访了国画大师程十发,动画片大师、《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等艺术界老前辈,向他们致意,从他们那里获取教益,汲取养分。那时,张乐平先生看到老友之子前途有望,大为高兴,还为六小龄童专门创作了“西游版”《三毛流浪记》,画面是三毛骑着金箍棒飞上天,他把这幅漫画送给了六小龄童;而刘海粟大师则专门为六小龄童题写了“西游之路”的题词……从此,六小龄童正式走向“取经路”。

母亲有很多细节,至今让他感到温暖

“吃苦差不多是折磨自己吗?那么你母亲支持你吗?”章金莱老师说:“我的母亲是不太支持我再去学猴戏的。因为我的两个哥哥都可以说是因为练功太苦而早逝了。父亲因为演猴戏,成了文艺黑线人物了。但他们反对我学戏,是从关心我出发的,是为了我好。他们其实非常关心我。在绍兴的时候,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天很冷,我知道母亲不忍心让我去练功,于是我把闹钟放在手边,一响,我醒了,马上就按了下去,然后一个人偷偷起来去练功,当时以为母亲不知道,其实她是知道的。母亲心疼我,在我睡觉之后,偷偷将闹钟停了,我开始不知道,以为是自己睡觉的时候碰到按钮才停了的,后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她再来关我的闹钟的时候,我装着睡觉不知道,等她走了,我再悄悄调回来,仍旧天不亮就出门去了。母亲看到这样,也没有办法。其实那个时候母亲是含着眼泪看我离开家的。”

“母亲一生的贡献巨大。她从小上私塾,给人的感觉就是大家闺秀。她一生没有参加过一天的社会工作,***后流行妇女去就业,***府也给她做了安排,但母亲没有参加。我曾问母亲,她说是因为家里孩子太多了,11个孩子,照顾不过来啊。”他说。

在章金莱的记忆里,母亲有很多细节至今让他感到非常温暖。“在我的印象里,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饭菜做好,把碗筷摆好了,等着我们来吃。而且,吃饭的时候,她从不坐在所谓的‘上座’,而是侧坐一旁,让父亲坐正位。往往是我们吃完之后,她才上来吃一点剩饭剩菜。可以说,我们小时候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她觉得我们吃好了,对她来说就是一种享受。虽然她一生默默无闻,但她认为她一生有最重要的作品:丈夫和孩子们。可是孩子们实在太多了,于是她有时候也会开开玩笑,说自己简直生活在动物园里,周围都是一群‘猴子’。”

“‘’中父亲被打倒,‘造反派’去做她的思想工作,让她‘划清界限’,但母亲的脑海中根本没有‘离婚’二字,她还经常带我去牛棚看父亲。我记得给父亲送去的香烟每一支都被造反派撕开,担心藏着什么纸条,最后留给父亲的,只是一堆烟丝。母亲对父亲说:‘只要你能坚强地活下去,就一切都好。’后来父亲曾对我说:‘如果不是你母亲,那时我肯定自杀了。’父亲进了‘牛棚’后,家中的经济非常窘迫。父亲每月只有15元的工资,都寄回绍兴老家去养姥姥了。已经工作的大哥、大姐、二姐把微薄薪水中的大部分交到母亲手里。母亲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地打理着这个家。为了增加收入,母亲带着我们糊信封……在那种情况下,母亲忍受着各种委屈,默默地坚强地操持着这个家。无论多么困难,我从来没有看到她愁眉苦脸过,哭泣过。

“‘’结束后,父亲了,国家补了两万多元工资。这在当时真是一笔巨款,母亲把这些钱用于报答那些当年帮助过我们的亲戚朋友。当年借给她三元五元,她就会给他们买一辆自行车,或者买一块手表。这两万多元钱几乎让她报答完了。她认为,情义无价,人应该知恩***报。”在章金莱的心目中,母亲的形象是伟大的。他满怀深情地说:“如果父亲是我的艺术楷模,母亲则是我的择偶标准。”

前半生传承猴戏艺术,后半生要传播猴文化

六小龄童说:“我的前半生传承猴戏艺术,后半生致力于传播猴文化。猴文化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路上的行者,历经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得正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我们自己的灵山。只要有信仰,努力坚持都能达到山的顶峰。”

今年国庆期间,央视一套播出了六小龄童录制的《开讲啦》国庆特别节目《我和我的祖国》,在录制现场,56岁的“孙悟空”劈叉惊呆观众!想到中美合拍的3D魔幻电影《西游记》(暂定名为《敢问路在何方》)里,六小龄童依然是主演,更令人惊异和心生敬意。六小龄童介绍,自4月15日项目启动以来,该片的拍摄一直在按美方的创作习惯与理念有条不紊地进行着。9月初,摄制组主创人员一行17人,参观了江苏淮安的吴承恩故居、美猴王世家艺术馆、河下古镇及古淮安府衙等,还拜祭了吴承恩墓。10月,该片正式开始制作,银幕再现齐天大圣美猴王真正归来,2016年猴年将与海内外的观众朋友见面。

六小龄童说:“在新闻会上,记者问我耍不耍得动,我就在现场表演了一段金箍棒,还说要演到80岁。这必须要保持好心态。当然,演电影和舞台剧不一样,舞台剧一两个小时,演员要完成连续的动作,电视、电影是分切的。至于为什么我要亲力亲为去演,我觉得拍电视剧《西游记》那时我23岁,是演猴戏最好的状态,之后各种艺术形式都出现了,不少作品也对这一名著去恶搞、戏说。我觉得,票房越高,危害越大。因为现在中国还没有分级制影视作品和场所,老人孩子一起看。文艺工作者要有创作底线。拍出人民喜欢的经典作品,要拍出积极向上的东西,我们要有信心把《西游记》做得更好!”

今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建馆20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神话人物,就是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的形象。“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这件事说明中国文化开始慢慢被世人熟知。”六小龄童自豪地说,“今年2月16日,我作为第一位中国演艺界人士在牛津大学的讲台上传播我们的西游文化,今年4月份又去了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就是居里夫人大学。在法国,我见到了中国的一个女士和她的法国籍丈夫,他们共同翻译了《西游记》法文版。”六小龄童说,了解中国人必须了解孙悟空,读懂了《西游记》就读懂了中国。

前不久,六小龄童接到北京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剧组的邀请,将作为重要嘉宾在2016年1月下旬参加晚会的录制,这是他在北京定居27年来第一次参加北京电视台的春晚,他特发微博问网友们希望他在晚会上以什么形式参与、表演节目?他依然相信,自己会把传承西游文化做得更好。

刚刚从马来西亚领奖回国的六小龄童,于11月28日下午四时乘航班到达了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晚饭后参观了云南师范大学***书馆、西南联大纪念馆等。29日上午,国内首个以演艺人士个人名字命名的“云南师范大学六小龄童***书阁(馆)”启用仪式在云南师范大学***书馆隆重举行。今年5月18日,六小龄童做客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讲坛第十九讲,以《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为主题进行了讲演,并受聘为云师大荣誉教授。此次他希望以***书阁为契机,立足云南向东南亚国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来。”

世界名人篇10

导致这个议题不断升温的刺激物,一方面是频发的暴力,另一方面则是发展本身的困境。前者使主流社会对于边疆的印象,渐趋负面化,“边疆”似乎已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难以治愈的痼疾;后者则显示出发展的局限性:区域与族群间发展差距的扩大,正在国家内部生成一种新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反映到社会意识当中,表现为“边疆”正被污名化--那里是某种“贫穷的”、“愚昧落后的”,以现代标准衡量,在知识或伦理上不能自足的当代“化外之地”。

主流社会一直试***以市场和现代性文化改造边疆,但这种改造始终有种居高临下的“教化”式的优越感。而边疆社会的反应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教化”的,转而向族群传统与宗教生活回归,甚至以暴力手段抗拒主流的干预,彰显比以往更为强烈的文化异质性。当主流社会以一种怀疑与警惕的眼光注视边疆,边疆社会也在以同样的眼光反观主流社会。虽然彼此在表达上克制谨慎,但实践上的相互拒斥却在日常生活领域滥觞--无论是人与人社会交往的隔膜,还是制度性的区别对待;无论是虚拟空间的话语生产,还是物理世界的居住地选择,主流与边缘社会的分化,直接表现为族群的分化与对立。

就这样,在“边疆问题”的诸多面相之中,民族与宗教渐渐成为问题的核心。而族群民族主义与宗教意识的复兴,都在指向人的精神世界。

恐怖主义之于边疆

今年3月1日深夜,我突然接到一个媒体朋友的电话。她在电话里简要地说了一下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前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血腥一幕,然后问我:“你认为这个事件会和***有关吗?”

在当下中国,***已经在人们的观念中与恐怖主义建立起某种直觉的连接。从2009年夏日黄昏乌鲁木齐流血的街头,到2013年秋日正午天安门前横冲直撞的越野车,公众对已经发生过的许多恐怖事件的经验累积,就是这些事件都和***有关。尽管未必公开表达,但很多人在内心感到焦虑:谁会成为下一次恐怖行动的牺牲品?恐怖主义是否会成为悬挂在21世纪中国头上一柄挥之不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然而,这种社会焦虑正像是恐怖主义者试***设下的圈套--在当今世界上,持续发生的、组织化的恐怖行动并不是非理性的,相反,其理性的行动动机恰在于以低成本(就社会而言)的恐怖行为,影响、主导甚至控制主题宏大的社会议程。

实际上,被暴力恐怖活动投下的社会心理阴影所遮蔽的,不仅是某种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更是社会公众对这种现实的理性认知。无辜者固然无辜,但被伤害的,却不仅是由被袭击对象所代表的社会群体,也包括自身所属的社群。因为,当几乎所有的恐怖行动都由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组织发动的话,那个群体自身就会被公众视为“恐怖之源”。

追本溯源,作为术语的“恐怖主义”有其特定的含义,并非所有暴力袭击无辜者的行动都被称之为“恐怖主义”。能够被归类为“恐怖主义”的暴力事件一般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出于***治动机;二是组织化;三是针对非武装人员。其典型特征是为了制造社会恐慌,而不是为了追求即时回报的利益。

我们当然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恐怖主义,暴力恐怖活动无疑是对生命的践踏和对人性的。但我们也必须反思恐怖主义之所以能够生成的社会土壤,以及恐怖主义行为者自身的文化逻辑,否则我们就可能无法理解,究竟是什么力量将平素看上去行止自然的青年男女“在瞬间”变成了杀人狂魔?

恐怖主义在边疆生成的意识形态源头,与宗教极端势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血淋淋的恐怖主义行动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年轻的***,但没有人天生就是亡命之徒。在他们身上,凝结着的必然是“圣战”、“牺牲”这种宗教观念的影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被动员成为不怕死的“战士”。同时,在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之下,个体基于某种“神圣使命”而做出的“心甘情愿的牺牲”,是在思想和行动上脱离了其他社会规范,仅被极端宗教思想所支配。然而,这种思想和行为却绝非个体化的。恐怖主义者参与滥杀无辜,可以在其所属的特定社会群体中获得道德支持与至少是精神上的酬赏(如“死后可以进天堂”),从而使一种***基本伦理的暴力行为在特定的文化系统里与“追求社会正义”画上了意义等号。

极端宗教对草根社会的影响并非空穴来风。恐怖事件的初级根源,还在于边疆社会的现实环境。除国际性的宗教复兴运动本身的影响之外,各种非宗教因素--如贫富差距悬殊、各种形式的社会歧视与社会不公、就业机会匮乏、世俗化教育的衰退等,都为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在恐怖主义背后,必然隐藏着特定人群深刻的社会绝望与强烈的宣泄欲望。忽视这种绝望与欲望的存在,不仅可能导致恐怖主义***治标签的滥用(混淆非***治性暴力犯罪与***治性恐怖主义的区别),而且可能进一步刺激真正以恐怖主义为表现形式的“底层抗争***治”的发展与扩散。

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无法从公开的信息中充分了解已发生过的那些恐怖行动的更多细节,如具体的动员与酬赏机制等。但我们不难察觉,这些事件造成的社会后果之一,是“边疆”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像,有被以恐怖主义为中心的***治与社会叙事淹没的风险。然而,无论如何,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恐怖主义终究是例外,而不是常规。在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上,恐怖主义绝不能与某个民族画上等号。一旦形成被恐怖主义主导的边疆认识,会对整个中国社会造成持久的伤害--毕竟是极少数,在辽阔的边疆,生活在那里的千千万万人民,和内地一样,憧憬安宁幸福的凡俗生活。

当边疆的族群草根社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宗教化取向,它所暗喻的涵义,不仅是主流社会深感忧虑的恐怖主义的危险滋生,也是边疆社会自身忧虑的社会正能量无法内生发育的困境。当曾经载歌载舞的婚庆仪式,被肃穆的宗教气氛所取代;当葬礼上以往的悲伤,被漠然的表情所取代,边疆社会是否正在借助宗教,试***在自身面对的重重危机中,重新找到价值、道德、归属与内心的安宁呢?

边疆叙事中的稳定与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在涉及“边疆”的***治与社会议题中,恐怖主义始终是一个域外之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府在恢复并强化了1950年代确立的民族***策之后,于1987年确立将民族工作的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以1989年春拉萨骚乱和1990年春***巴仁乡事件为代表,随着在边疆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活动的出现,在1990年6月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民族工作的两大任务被确立为“稳定与发展”。1992年召开的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申了这个主题。

当“如何妥善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成为边疆叙事的经典议题,多年之后,我们似乎是在突然间发现,这些年中,官学两界除了在这个议题上积累了汗牛充栋的规范性***治叙述的话语之外,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困扰中国社会的知识之谜。甚至在某些地区,二者竟似渐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对立--边疆就是呈现这种对立的典型空间。

回望中国的边疆历史,拉铁摩尔在1940年出版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写到,尽管处在同一个天下帝国的***治体系之内,并作为“两个互相影响的循环”,但农耕与游牧社会始终“缺乏统一”,而“唯一可以真正整合二者的桥梁是工业化”。

曾几何时,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基于现代性的发展,被公认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福利和对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精神追求。同时,发展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过程,虽可能因破坏既有格局而暂时引发矛盾,却在终极意义上具有消解这些矛盾的能力。在这种认知之下,发展是稳定之母,也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万能药。

然而,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

无论是拉萨还是喀什,往日风情独特的古朴风格正在视觉内退缩甚至消失,代之以由高楼大厦汇聚起来的普遍主义现代风格。然而,边疆城市物理空间的变化,并未带来文化传统的消解或淡化。相反,由寺庙香火、礼拜仪式和族群认同所代表的力量,正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显露出其重新获得的社会重要性。在咖啡馆和甜茶馆之间,在购物中心和巴扎之间,甚至在机场安检处,人群之间的社会边界正变得比以往更加清晰。

同时,伴随着发展进程,暴力、排斥和恐惧也从边疆开始向中心蔓延。主流社会愕然于边缘的反抗,因为国家耗费巨大的援助工程,是在转移分配主流社会的财富;而在表面沉默的边疆社会,强烈的不满也在宗教空间内隐蔽释放,并通过包括恐怖主义、流言蜚语在内的各种“弱者的武器”以暴力或象征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主流和边缘的文化关系,不仅是一种相互的戒备和彼此的恐惧,更是一种在“无意间”被刻意放大的差异。

也许在主流社会的眼中,族群文化传统本是一种虚幻之物,物质性利益的力量可以超越这种虚幻,引导族群进入主流社会的观念逻辑;而在边疆族群社会的认知里,族群之间的社会边界却并非某种文化传统的延续,而是极具现实感的生活体验:一群唯利是***的功利主义者竟敢以“主流社会”自居,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笑话!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今日“边疆问题”之成因,并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民族与宗教问题”的空间延伸,而是与“发展”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发展语境中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在关于“发展”概念的***治、经济与社会定义中,它首先是民族国家建设的基本使命和任务。早期的欧洲民族国家建设理论强调,民族国家建设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其最终的文化归宿是基于个体主义、世俗化、理性化和工业化的现代性,具有高度的文化同质性。然而,在这种经典理论的视野当中,族群文化和国家发展可能构成一种对立的关系,因为,在诸多领域,族群因素都可能是阻碍发展的文化障碍之一。

例如,对于全民信教的族群来说,宗教与世俗化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根敏感的***治神经,特别是当宗教组织与***权在基层社会彼此竞争影响力的时候;在文化、语言和生活习俗上,基于主流文化的国家制度可能对边缘群体造成一种易被忽视的区隔甚至是无意间的排斥,从而造成这些群体对于国家的离心力;在经济领域,区域间或群体间在发展水平和发展受益程度上的不均衡也可能是造成族群冲突的潜在根源;在意识形态上,出于某种原因,边缘群体在价值取向上可能更倾向于认同处于国家疆域之外的某种宗教的或文化的中心,从而偏离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经典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发展,固然可以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却不必然在精神层面也能做到如此。如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所揭示的那样,历史的发展正在制造出一种深刻的现代性危机,即理性的破产与历史的终结。在消费主义至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失去道德、理想和廉耻的人类将成为“最后之人”。

对于边疆族群来说,“发展”往往意味着需要采取一种与传统不同的方式处理千百年来早已习惯的问题。例如,发展带来的资本、人口与资源要素的流动会轻易地打破基层社会的传统生活秩序,从前能够将人们连接成共同体的那些道德与情感纽带,在资本和市场的压力下可能忽然变得一文不值。唯利是***的观念与行为逻辑,尽管符合市场化的要求,却也能“坏了人心”,甚至造成一种“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悲惨世界。如是之景象,在内地已成现实,其对边疆之冲击,亦自不待言。

无论是约翰・博德利的著作《发展的受害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还是詹姆斯・C.斯科特的研究《国家的视角:那些试***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人类学家对于发展的反思,揭示出发展对于族群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族群冲突与国家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一味强调发展的必然性和科学主义技术至上的逻辑相比,人类学家在族群和发展问题上往往表现得“更有良心”。

当现代性文化伴随着发展呼啸而来,并对边疆族群社区日常生活的传统秩序造成威胁的时候(如道德的溃败和丑恶现象的增多),草根社会向宗教与族群的情感回归,既是面对压力的一种防御性的被动回应,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试***依靠自身力量改变现实的群体化努力。在这里,极端势力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恰恰是在指引一个激进的方向。这种方向包含了自我赋予的强烈的价值优越感和排他倾向,不相信任何协商和宽容的意义,迷信暴力。

但在另一面,正是面对现代性危机的困境,宗教和族群的传统才得以重现其“夺人魅力”。由边疆和族群所代表的“前现代文明”,依托“共同的良心”而超越现代社会原子化个人的孤单与绝望,依托习惯法约定俗成的道德实践而超越现代法律制度的冰冷与陌生,依托对于人的关切而超越对于物的痴迷。于是,“边疆”成为一个发展语境中的文化“异度空间”,这个空间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它不仅是一种跨国家发生的宗教运动的一部分,而且是对民族国家同质化发展路径的反思,以及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发展规范的质疑与批判。

对于任何社会群体来说,只有以自身文化为中心的世界观才能真正在精神上内化为一种价值自觉。在这个意义上说,在边疆的发展幻象与稳定危机之中,同时可能包含着一种文化资源,即族群文化传统在应对发展困境与秩序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活力。这种活力固然有抗拒发展、甚至是崇尚暴力的一面,但其实质,却并非纯粹的“传统”,亦非绝对的发展障碍,而更多是一种在现代语境下的“传统的发明”,其本身就是发展的“意外后果”,并可能对完善与发展相关的制度提供智慧与精神上的资源。

诚然,生活在边疆的人并不反对发展,他们对于发展的抗拒,不是为了回到传统,而是为了避免成为“发展的受害者”。特别是在精神层面,边疆与生活于边疆之人不能接受的一种文化处境,是在某种话语体系中被贬损、被标签为落后与愚昧、被污名化为“潜在的”。

因此,发展对于边疆的真正含义,并非仅仅意味着边疆社会物质生产能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意味着生活于边疆之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积极体验的提升,或者换句话说,是灵与肉双重的境界提升。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必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东西。”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某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会将特定的人群在文化观念的层面推送到某种边缘化的处境当中,这种“发展”本身在社会与文化意义上的正当性就会被削弱。

当现代性不仅作为发展的目标,而且同时被视为一种具有绝对意义的文化标准时,族群的、宗教的传统就可能被反衬为某种对于现代性的***,因而可能被一些现代性工程的建设者们视为“必欲除之而后快”之物。但如此傲慢而居高临下的想法必然被那些仍然保持传统的人们所识破,并在内心里抗拒这种“挟现代性以自重”的他者的优越感。在这种文化气氛之下,即使族群在物质生活领域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纳入发展的轨道,但在情感上,必然追求某种与主流不同的精神气质,以表现自身的存在感、尊严与价值。

在被恐怖主义、发展和族群冲突所设定的边疆议题中,“边疆”在公众的观念中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渊薮、发展的落伍者和族群冲突肇事者聚集的社会空间。于是,“边疆”成为一种国家危机和社会问题,为突破边疆治理的困境,国家不断沿着稳定与发展两个向度求解,甚至不计经济成本。

在这种求索的过程当中,国家渐渐开始聚焦于边疆议题中的民族与宗教因素。因为,前者的极端主义有演化为***主义的风险,是对国家和领土完整的潜在威胁;而后者的极端主义则可能生成暴力恐怖主义,亦是国家治理的心腹大患。国家的这种担忧当然是有道理的,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国家***治还是国际***治,极端民族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都是最具破坏性的***治与社会力量之一。

然而,这种忧虑也带来了一个“不可预知的”后果,即生活于边疆之人或许是在无意间被这种***治与社会议题的设置对象化了--他们是需要被监视的维稳对象,也是需要被特殊援助的发展对象。于是,边疆社会的发展被来自外部的***治与经济力量的干预所主导,这种外部干预固然可以改变边疆城市的物理外观,却可能始终无法深入本地族群的内在精神世界,因而使“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脱离,并最终招致“人”的反抗。

边疆议题的缺失项及其弥补

无论如何,边疆发展的方向,始终确定地指向现代性,这是一个不可替换的发展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边疆”与主流社会可能面临不同的处境,特别是市场化的经济发展必然生产出某种不均衡结构,从而制造并强化区域与族群间的经济不平等,并在文化上消解族群传统--也正因此顺理成章地推动边缘群体的文化自觉。

在国家化的发展话语主导之下,“边疆”成为了“被发展”的对象。然而,以主流文化为标准的单维度发展指向,可能使“边疆”的社会文化独特性无法得到充分尊重和完整接纳,从而使“边疆”成为被边缘化、被污名化的主流社会的他者。而生活于边疆之人,一方面不断努力适应变化中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则在文化上对抗外部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负面标签。在这种“边疆”与主流社会客观上互相融合、同时主观上互相排斥的文化语境当中,发展并没有为“边疆”带来社会稳定,反而加剧了“边疆”与主流的对立,从而为极端思想的舆论传播和社会心理塑造留下了制度空间,并在国际国内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之下衍生出恐怖主义。

因此,当下以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为中心的边疆叙事,在议题设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缺失项,即如何把对边疆社会精神世界的关怀纳入到边疆议题中来。正如儒家学说将现代语境中的“社会”解释为“世道人心”那样,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成员的思想情感才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策的核心价值理念。但是,如果主流社会仅在原则上强调尊重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特点,倡导民族团结,却在行为实践中居高临下、唯我独尊,不肯改变对于“边疆”的种种偏见的话,那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关注边疆社会的精神世界,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身处主流社会的“我们”主动改变对待“他们”(生活于边疆之人)的方式,以真正平等的心态和真正谦逊的态度聆听“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诉求、欲望、偏好以及对“我们”的期望与责备,从而分享“他们”的情感,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此,国家需要在***治控制之外,为边疆社会留出一个某种哈贝马斯式的“公共场域”,促进具有不同的族群、宗教及宗教派别背景的公民彼此之间展开以共同的阅读为中介、以共同的交流为中心、以公共事务为话题的“公共交往”,让各种取向不同的声音彼此争论、竞争,并在健康、正面的沟通中渐渐达成某种共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世界名人10篇

学习

合同文本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合同文本10篇,内容包括合同范本文库,合同范文100例。乙方(借款方):一、总则甲方以公司法人全部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保证,安排好清洁、干净、无犯罪性质的资金为乙方的项目融资。乙方以公司法人全部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保证,有能力从

学习

我们都是一家人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都是一家人10篇,内容包括我们都是一家人原唱,我们是一家人读书心得。一路上成片成片的椰子树映入眼帘,一个个皮球似的椰子堆满枝桠,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椰子,我太兴奋了!我们还去了热带雨林,各种各样的新奇树种让我目不?接,惊奇

学习

提笔忘字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提笔忘字10篇,内容包括关于提笔忘字的资料整理,提笔忘字有哪些文章可以练习。下课了,当我还在品味这节课的时候,只见黄亢美老师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板写“尴尬”一词,然后有声有色地解说:“‘尴尬’两字的部首都从‘尢’。‘尢’

学习

大学生学习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学习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的经验总结,大学生学习具体示例。是否曾觉得自己每月下来,竟没进过几次***书馆,没读过几本书;是否曾觉得每学期只有期末或考试前才认真读几页书;也是否曾在找工作时因为没有一口流利的英语

学习

文化遗产保护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遗产保护10篇,内容包括中国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文章,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范例。2010年11月1日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北省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并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的省份,但少数民族人口仅约占总数人口的4%,地

学习

中国正能量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正能量10篇,内容包括正能量新闻十篇,中国正能量文章完整版。2013年3月,“例外”火了。但一夜爆红背后,其在本土设计师品牌中,已属耕耘多年的老字号。1993年从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后,马可拒绝了分配的工作,决心创作属于自己的

学习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狐狸和乌鸦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简短一句话,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稿。西彭一小四年级:功夫大

学习

闲不住的奶奶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闲不住的奶奶10篇,内容包括写闲不住的奶奶十个句子,闲不住的奶奶的一段话。我受到大叔的指点,就到姑姑家找,果然不出所料,奶奶正在那儿一边看小孩一边剥花生呢!我冲着奶奶大声嚷道:“奶奶,快回去吃月饼吧!”“等会儿,等会儿!”我一听

学习

房屋销售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房屋销售10篇,内容包括房产销售方案12篇,房产销售案例短文。■商品房屋销售量逐渐放大1-10月,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75.98万平方米,增长78.2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144.91万平方米,增长94.91%;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53.60万平方米,增长60.

学习

女孩英文名字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女孩英文名字10篇,内容包括外国女孩名字英文,英文姓名女孩名字。好处:这种方法就避免了如无头苍蝇般查找英文名,当然,除了姓氏首字母,也可以采用名字里的一个字的首字母。女孩起英文名方法:英文名最好与中文名发音一致郑丽丽Lily

学习

申请怎么写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申请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怎么写简短的申请,申请怎样写50字左右。二、申请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应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谓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对离婚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民法通则》规定,年满十八周岁、

学习

鹿茸的功效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鹿茸的功效10篇,内容包括鹿茸的功效作用与处方,鹿茸功效的口诀。补肾壮阳古往今来,鹿茸一直被视为益精填髓、补肾壮阳的上乘之品。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本源。肾阳虚弱者,可出现阳痿滑精、遗精、

学习

二十年后回故乡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二十年后回故乡10篇,内容包括二十年后回到故乡心得,二十年后回故乡4000字左右。

学习

教育自我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养成教育自我总结范文,小学教育自我总结范文。学校的关心与照顾让我们的实习顺利且快乐;指导老师的毫不保留的指导,让我们的实习生活非常充实,收获无数;学生积极的尊重与理解,支持与配合,让我的课堂教学工

学习

世界无烟日主题10篇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无烟日主题10篇,内容包括第21个无烟日的主题,2023年无烟日主题。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2019世界

学习

世界和平年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和平年10篇,内容包括世界和平委员会,世界和平与发展文案。在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其实原因很简单,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而且处于太平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震、火山、海啸使日本人民感到恐惧和不安。用一句话来形

学习

世界气象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气象日10篇,内容包括世界气象日的内容10个字,世界气象日简介20到40字。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950年3月23日)这一特殊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气象日围绕一个主

学习

世界环境日主题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环境日主题10篇,内容包括世界环境日主题班会,世界环境日主题绘画。20xx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xx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让地球充满生机20xx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水--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20xx年世界环

学习

世界遗产导游词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遗产导游词10篇,内容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大全,世界遗产天坛导游词。远看长城它是不是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呢?告诉你们吧。长城共有一万三千多里,不魁为"万里长城".请大家收回视线,我们可以看到长城是用巨

学习

世界最长的河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最长的河10篇,内容包括中国最长的几条河,史上10条最长的河。3、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来源:

学习

世界读书日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读书日10篇,内容包括世界读书日活动工作总结范文十篇,世界读书日倡议书范文汇总十篇。

学习

爱国的名人名言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的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爱国古诗和名人名言,爱国的名人名言列宁。3、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肖邦4、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