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10篇

文化遗产保护篇1

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语言和河北方言被同化

2010年11月1日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北省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并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的省份,但少数民族人口仅约占总数人口的4%,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兼跨内蒙古高原。可见,河北省的语言环境属于典型的北方话,加之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使河北方言在语音、语调及词汇方面较其他方言区与普通话更接近。所以,河北人学起普通话来比较容易,且足够标准。普通话的推广减弱了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活力,尤其是在分散的方言区和民族语言地域。

(二)传承体系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

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要靠人去做,人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在河北省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语言和以语言为媒介的“非遗”传承人多数是高龄者,有的年老体弱,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项目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第一批部级“非遗”名录项目中的河间歌诗,现在传承人年事已高,有难以为继之虞。青龙满族自治县约10万人口,但会讲满语的人极少。文化遗产传承渠道不畅,出现了家庭传承链脆弱、绝技面临失传,人口大规模迁徙、群体传承链断裂,教育趋于同质化、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使得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三)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该保护

是否应该保护方言在社会上一直争论不休。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是语言分布区域民众所采用的交际工具,是传承文化、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文化资源。一种语言一旦消失,将不可再生,与之所承载的文化资源也随之殆尽。这不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对方言的保护不容置疑。但反对保护方言的声音也很强烈,往往强调语言的一致性,语言一致可以有效地同化异族文化,维护国家的统一,却忽视了语言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两种不同的观点势必影响语言***策的制定和相关问题的研究,甚至造成某些语言社群放弃方言的选择,使方言处于濒危状态。

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一种语言的活力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制度支持、经济力量和人口。多种语言方言是国家宝贵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均应有各自的生存发展空间。为此,应制定相应的保护发展策略。

(一)制定语言***策,保护语言多样性

语言***策是一个国家通过立法或***府手段制定的关于本国使用某一语言或某些语言的***策,包括国语、***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区域性语言使用的***策。***府应把制定地方、区域、国际的语言***策作为整个***策规划和资源管理的一部分给予重视。建立濒危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保护与发展机构或语言中心来记载及保存语言,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使用者等各方面意见,合理制定《少数民族语言法》、《方言法》、《双语教育法》等法律规范文件,促进语言的维持保护和发展工作。向符合条件的各类社会团体、学校、少数民族自治***府提供专项基金用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地方***府还应根据各省市具体情况补充和完善有关法律条文。目前河北省“非遗”四级名录中没有专门***的语言类项目,虽然通过“非遗”名录中的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等文艺形式可以作为间接表达和传承语言的载体,但语言不等同于口头艺术,势必会导致其失去生命力。河北方言中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即便不能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至少应从本地保护开始,将其列入河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二)推动语言文化遗产进入国民教育体系

语言教育同一个国家的语言***策和民族的语言态度紧密相联。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是一种资源和财富,故应在教育体制中有所体现。如可以让不同层次、不同社会方式的教育都参与进来,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校的干部教育、扶贫中的扫盲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推进语言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开展普通话作为母语的教学,同时开展民族语言和方言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双语和双文化教育有利于挽救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鼓励所有小学、中学以及高等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开设外语同样的方式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课程,与外语一样给予同等的学分。向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课程教学中获得相应流利程度的学生颁发与外语教学相等的水平证书,高等学校将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水平证书作为外语水平证书同等证明予以承认。

(三)培养对语言文化多样性价值的认同

一门语言是一个文化类型的表述。所以,失去语言就等于失去文化,保护文化就必须保护语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方言地域文化的关键在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以维护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对于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域,开展双语和双文化教育相对容易一些,而对于像河北省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且方言使用者倾向于说普通话的地域,可以通过提高民族语言和方言使用者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社会声望,以提高其母语和方言的保护程度。河北方言见证了河北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的锐意进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燕赵文化,方言使用者应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性。同时,在多元文化世界里,提高方言使用者的***治和经济利益,使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和追求。

文化遗产保护篇2

朋友们: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维护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同时,还主动与周边国家合作,为跨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资源建立联合保护的工作机制。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和思想情感的体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广大民众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地再创造,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了对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创造力的尊重。

***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xx***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在XX年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XX年为6月14日)期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部将以“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为主题,在全国所有城乡社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让广大民众更方便、近距离地了解非遗,参与保护。在此,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部共同向全国发出倡议:非遗传承,人人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保护。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将获得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的教益和快乐;在与祖先、与今人的精神共鸣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文化传统是一条丰沛的河,源自远古,流向未来。关爱它、保护它,让它川流不息,奔涌向前,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今天,这份责任传递到你我之手,为了使文化遗产与时代同行,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传承非遗,弘扬传统,美丽人生!

XX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倡议书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是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重庆市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3000多年。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然而随着岁月风雨的侵蚀,战乱无情的蹂躏和后世人为的毁坏,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少,我们引以骄傲的文化根基正在逐渐消失,这使得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刻不容缓。

今年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行了“XX年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提出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的活动主题,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广大市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也提高大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达到更有效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文化遗产的目的。 作为重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代表,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 提高我们自身对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和保护意识,主动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使得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这些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业中来。

二、 文化遗产无价,保护遗产从我做起。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从今天开始,一梁一柱,一碑一刻,一砖一石,都是我们坚守的阵地。我们呼吁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全民运动中来,为我市文物部门更高效地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帮助。

三、 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明确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非法买卖必将严惩。积极宣传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方针,克服阻力、排除困难,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必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朋友们,时不我与,让我们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携起手来共同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为美好的生活携手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时刻牢记我们对祖先遗产的责任,让我们的努力变成后世子孙的交代,让我们自己留住自己的根吧!

XX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XX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为“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在全地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系列活动,让广大民众更方便、近距离地了解非遗,参与保护。在此,我们向全地区发出倡议:非遗传承,人人参与!

xx是藏民族的摇篮、藏文化的发祥地,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各级***、***府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对列入部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实施重点保护。精心组织久河卓舞、扎塘果谐等优秀非遗节目和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泽贴尔编织技艺等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参与区内外文化交流,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西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了勤劳勇敢的xx人民战胜高原的蓬勃气势和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的十八大以来,xx***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保护。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技艺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xx文化强地建设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将获得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的教益和快乐;在与祖先、与今人的精神共鸣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关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雅砻儿女的历史责任。今天,这份责任传递到你我之手,为了使xx文化遗产与时代同行,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传承非遗,弘扬传统,美丽人生!

文化遗产保护篇3

__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__历史文化的发源地。__古都是__重要的城市特色组成。__王朝历经数百年发展兴衰,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为全面保护、管理、利用好__文化遗产,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等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基本原则: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依托《__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2020)》和《__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统筹各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总体目标:根据我市__文化遗产分布实际,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形成较为完善的__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保护制度。编制《__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保护名录》;快速实现全市__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力争相关博物馆建设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各级***府对__文化遗产保护要做到“五纳入(纳入/:请记住我站域名/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确保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__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尽享文化发展繁荣带来的实惠。

二、加大依法保护__文化遗产力度

研究制订和完善基本建设、文物维护、文物流通等__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性文件及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__文化遗产保护***策法制环境。要逐步加强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着力培养__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努力充实__文化遗产保护***力量,不断规范***监督体系、加大行******力度,加强和改善文物市场管理,严格依法办事程序,严厉打击破坏__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做到***必严、违法必究,不断强化依法行***和依法保护意识。要以__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对在__文化遗产保护区域范围内的所有违章建筑和破坏环境风貌的现象限期整改,使遗产地原保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划定保护区,制定和完善保护规划。根据我市__文化遗产分布特点,划定三个__文化遗产核心保护片区和一个点,即贺兰山东麓__文化遗产区(含__陵区、拜寺口、贺兰沟口等),__府城__文化遗产区(含承天寺塔、高台寺遗址区等)、宁东__文化遗产区(含磁窑堡__瓷窑址、回民巷__瓷窑址、__民居遗址等)和宏佛塔__文化遗迹点。尽快完成制定《__市__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总体规划》,明确中长期保护发展目标。各__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单位)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开发、利用分项规划,实现“整体规划”,分级分批实施。

三、加大__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经费投入

按照分级保护管理、分级落实责任负担等原则,各级***府要切实将__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本级财***预算,为__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有力经费保障,并随经济增长幅度逐年递增。要切实加大我市基本建设项目考古勘探调查费收取力度,从规划源头和竣工验收方面把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本建设项目考古勘探调查费按照国家定额和我市实际收归市财***专户,并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切实提供经费。要加大资金审核和监管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多途径、多渠道解决__陵申遗资金问题,既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在文化、旅游、文物古迹保护等方面的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也要争取在***策层面上予以倾斜支持。要积极筹建隶属____陵区管理处的__陵主题旅游公司,实行先期全资封闭运作,自负盈亏、市场化运作、多渠道融资。各县(市)区可通过***策引导、资源共享等措施,吸引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__文化遗产保护,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赠、赞助和参与各类博物馆建设,并逐步形成***府积极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对积极为__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捐赠的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可在计算应缴纳所得税赋时按规定比例予以扣除。

四、加强研究,大力营造保护__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加强研究,突出特色。开展__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利于彰显__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文化事业。各级***府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要通过学术研讨、宣传普及等手段,大力营造保护__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要研究提炼__陵独特的__史学及文化价值,大力提升遗产地在国内外同类遗产中的突出地位,为__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人才队伍。努力争取在国内外__史学及文化研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联合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社科院、____陵区管理处、贺兰山岩画管理处等单位以及国内、国际专家学者参与开展__市__文化遗产研究活动,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__文化专项研究。要以***府聘任专家组作为核心研究力量,加强中青年人才学术交流,培养人才,培育队伍。从2014

年起,每2年召开一次__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高峰论坛),并依托宁夏社科院《__研究》期刊汇集学术成果,力促__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__历史文化名城与__古都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__文化遗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__陵“申遗”宣传,营造浓厚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氛围,从而提升__的国际知名度。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拍摄《__文化遗产》等大型专题片,并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出,使__市__古都城市名片走出宁夏、走向世界;市旅游局负责加强__文化专题旅游推介,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__主题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市文广局负责制作机场、车站、宾馆等公共场所专用宣传彩页及宣传手册,协助动漫产业企业研发__历史文化题材动漫产品;市公交系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做好车身及车载电视等公益广告流动宣传;各县(市)区要在交通要道旁树立大型公益广告牌,形成浓厚宣传氛围。

五、努力开辟投、融资渠道,探索开发利用新模式

__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结果就是要落实在开发利用方面。借鉴外省区成功经验,从我市文化旅游专项基金中列支定额资金,由文化、旅游部门牵头成立或引进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合作或合资进行文化遗产的规划、开发、利用,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形成***府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模式。灵武磁窑堡__瓷窑遗址,要以/!/《__瓷窑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为依托,争取引进社会资金建设__古瓷窑博物馆,展示考古发掘成果,复烧__古瓷器产品,再现__瓷器烧造工艺。要适度复制、再现__文化经典作品和代表性项目,大力开发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__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和扩大__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影响力。要加强__文物征集工作,进一步丰富我市__文物收藏体系和种属种类。

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

文化遗产保护篇4

关键词:保护单位;保护区;历史城;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阶段我国的历史文化古城正处于关键的时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对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需要对历史文物进行一定分层,进而更为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因此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介绍三个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旨在增加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第一层次:各级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

(一)保护单位的保护方法

在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时,首先就需要确定保护的方式,根据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规定可知,在进行保护时维修时主要需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二)保护文物古迹历史环境

在保护重点文物单位维修保障为原状的前提上,同时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上还规定,需要建立保护历史文物的古迹的历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历史文化环境和保护文物单位是同样重要。对于任何一个文物而言期都是具备一个自身的存在环境的,这个环境自身也蕴含着历史的遗迹,其和文物相辅相成,共同呈现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沧桑。对于古迹历史环境而言,保护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现了历史文化文物的功能和地位,并且会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进行揭露;同时也对于文物的设计意***以及艺术效果进行了表达,其对于历史的坐标进行了揭示,同时也可以对于那些已经不在的建筑进行合理的猜想。

二、第二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正确理解保护区的价值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第二个层次便是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些古城之中我们通常可以看见一些地区,其存在大量的历史古迹,新的建筑较少,同时在该地区的居住人民也较少。对于这些地区有一些人认为已经是没有存在价值了,但是同时这些地区也是历史的最佳体现。从历史信息保护的角度进行观察,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最原始面貌,这属于城市历史的一个篇章,属于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所以其和文物单位的层级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更为完整的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城市历史,它的价值和环境一体化的遗留了下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区保护方法

通常而言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而言,其居住的环境较差,并且其成片的面积很大,因此其和文物单位的保护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在保护时应该给以一些特殊的保护,即在保护外观的同时,允许给以合理的内部改造,但是必须保障整体化的风貌。就现阶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而言,其已经很为成熟,起保护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具体的文物保护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恢复原状的保护;2、对于一些保存十分完整的历史建筑,其可以对外观进行细微的装饰,在其内部进行合理的改造;3、对于一些外貌应经有一些较大改造的建筑文物,应当进行的改建将其恢复至原始的面貌;4、当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已经受到了很大破坏,进而致使古建筑成为了危房的情况,则需要将建筑结构进行重建,但是在其外观上仍然要保障其为历史的原貌;5、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部的新建筑,可以将其和历史建筑进行协调化的调整,对于一些难以实现协调化的建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迁移。

(三)和第一层次的差别所在

与第一层次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同,其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并不是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均给以原汁原味的保护,只是在外貌上要求完美的保存,但是在其室内上是可以进行一定改造的,这样的保护措施相较之文物单位的保护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对于古迹建筑物而言,其在保存了历史遗迹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使用建筑的价值;第二为对于在历史文化区的原始居民而言,可以继续在历史文化区生活,不需要强制的迁出。

三、第三层次:历史文化名城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三个层次便是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为需对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完美的保存,但是同时还需要保障城市的发展,居民的正常生活。故此历史文名城层次的保护,其保护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其一为保护历史地段以及文物古迹、其二为延续和保护古城的风貌以及格局的特殊;其三为发扬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就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进行仿古建筑的建设,这属于是一种历史遗迹的抢救方式,但是防建的历史建筑其自身是不具备历史价值的,更多的只会为了商业上的利益,其最大程度上只能说是一种历史遗貌的延续;第二种为深度挖掘传统建筑的特点,在原有历史遗迹建筑的基础在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同时在其形式、布局、格调等方面均和传统的建筑保证一定的联系,这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古城保护措施;第三种为抓住古城的历史传统精神,进行精神上的再创作,让古城其特殊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的延续,这一种极佳的保护措施。结束语综上所述,就现阶段的中国历史文化遗迹而言,加强对其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保护时给以历史文化遗产分层次化保护,也是一种加强保护措施效益的手段之一。就目前而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科学的层次分化方式,值得各个城市历史保护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

作者:王逸梦 单位:郑州树人中学

文化遗产保护篇5

[关键词]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产业

[中***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6—0090—02

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既是历史情怀的表达载体,也是彰显地域文化魅力的珍稀文化资源,展示了城市特有的风貌、特有的建筑、特有的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和彰显历史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名片”,更是支撑民族信念、推动民族进步的基石和全人类的精神家园。

回眸漫长的历史长河,“边陲锁钥”、“山河襟带”的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和长城地带的戈壁明珠,一帧帧东西方文明交融汇聚的历史影像,一幅幅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激越碰撞后水融的壮美画卷,一曲曲漫天烽火、西风铁骑过后悠远绵长、激荡千年的丝路绝唱,让璀璨瑰丽的丝路文化和古老雄浑的长城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这片土地,承载了千年丝路传奇,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嘉峪关共登记普查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民俗建筑和工业遗产等各类文化遗产94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既是嘉峪关市建设特色文化强市最为宝贵、独特的文化优势,也是实施文化繁荣和旅游带动战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资源支撑和文化根脉。

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应坚持和把握的原则

(一)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坚持把文物抢救、保护与利用、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可持续保护的观念,重视基本建设项目中的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文物景区景点深度开发中,把“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和落脚点”的理念贯彻始终,夯实文物安全工作基础。在维护文化遗产尊严的前提下,推进文物的有序利用,使文物保护由被动抢救性保护向主动预防性保护、由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由静态保护向动态保护转变,凸显文化遗产在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和基石作用。

(二)深刻认识不可再生的资源特性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保留下来的杰作,是历史的馈赠。每处古迹、每件藏品,都见证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表达着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足迹与成就。脆弱性、惟一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是其基本属性。对其实行主动保护、预防性保护、科学保护,是为了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和全部价值,旨在避免可能威胁其真实性、完整性的各种危险。同理,对其合理利用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前提,不应为了当前利用的需要而损毁其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这是文物保护利用中必须严格贯彻和遵循的准则。

(三)正确把握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统一、辩证关系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是一个有机整体。“保护为主”是这个基本方针的核心,就是要把文物保护作为根本任务;“抢救第一”是做好文物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把抢救文物放在文物工作的首要位置;“合理利用”是文物保护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文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管理”是做好文物工作的关键,是实现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本保障。

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推进“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中,既要竭尽全力加强文物保护,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文物蕴涵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必须贯彻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结合、把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相结合、把保护抢救与利用管理相结合、把***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理念,由此,才能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确保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资源属性。

(一)牢筑安全是文物工作生命线的发展理念

文物资源的保护必须走保护利用并重的互动道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保护为主”这一前提。只有在确保其安全和永久利用的前提下,文物资源才能长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在推进“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要加快构建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安防体系建设,构建责任明晰,监管到位、协调联动的“市、区、镇、村”田野文物安全防控网络,营造文物保护人人有责、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发展环境。

(二)加快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发挥文化遗产基础支撑作用,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大繁荣,需准确把握文物资源脆弱性、惟一性、历史性、不可再生性的基本属性,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周边居民生活好、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工作目标,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文化遗产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内生动力,关注对文物依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挖掘文物所蕴涵的优秀文化思想价值内涵,展示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提高衍生产品和配套服务质量,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三)突出规划在遗产保护中的引领作用

在推进“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建设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基地”进程中,要突出规划引领,树立“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后悔”的规划理念,将文物保护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规划、整合实施,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切实做好每一个开发建设区块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最大努力保持历史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要落实责任、强化合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落实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建立健全保护协调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

(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在推进文化繁荣和旅游带动战略中,要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走保护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效应,真正使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优势。特别是要贯彻“大景区、大服务、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的建设理念,以挖掘长城文化、丝路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做精做细旅游服务为根本,主动寻找文物保护和利用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始终把项目建设重点放在维护文化遗产资源突出的普遍价值,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上来,逐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以节庆会展业为支撑,以特色产品、文艺演出为基础,建设集保护研究、文化展示于一体的部级文物旅游示范基地和大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五)创新景区品牌推广营销模式

文物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是景区依托的核心资源,要开发建设内涵丰富的特色化旅游产品。在文物旅游景区的宣传上,要从景区的资源特色出发,进一步完善“***府主导、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机制的同时,把营销重点放在最有开发潜力的地理空间和细分人群上,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合,探索委托营销和营销的新办法,加大景区形象推广和宣传促销投入,发挥整体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推介方式,借助行业整体宣传的针对性、整体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广泛开辟景区形象推介途径,精心策划景区形象推广活动,有效运用市场促销手段拓展嘉峪关文物旅游的影响力,形成与周边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促销的区域宣传合力,提高嘉峪关文物旅游的知名度。

文化遗产保护篇6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遗产;文化旅游

中***分类号:K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074-03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为华夏子孙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化,人们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并认识到这些广泛分布于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于是,中国***府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开始了“申遗”的历程。自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问世以来,“遗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新的热点,世界遗产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然而,世界遗产地在从旅游业中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矛盾。特别是很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正面临着商品经济的冲击和旅游经济过度、不当开发带来的严重威胁,甚至有从地球上永久消失的迹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在现阶段就显得极为重要。

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价值和作用。其中最核心的价值是象征价值即历史价值。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情感认同的根基、自我认识和定位的基础。作为见证历史的实物,遗产能够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民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从而作为爱国爱乡教育的题材,增强民族凝聚力。遗产还具有美学价值、信息价值(科学价值)和存在价值,能够保护我们的记忆和精神家园,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些都是文化遗产价值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第一的原则,同时也构成了文化遗产基本的文化内涵。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主要作用于文化与精神领域,与流行文化结合,能够对人们产生强烈的文化吸引力,从而使人们产生到遗产地旅游的欲望,为文化遗产的旅游和开发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文化遗产还具有经济价值,它是由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衍生出来的,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文化遗产是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其中最重要的利用方式当属文化旅游。直接的经济效益是指与遗产地有关的门票和旅游直接经济收入,间接的经济效益是指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对文化遗产的利用具有娱乐性、观赏性、体验性和休憩性,它以观赏与体验的方式进行,物质消耗少,可重复消费,是构成现代旅游产业的基础资源、稀缺资源。

然而,文化旅游对文化遗产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旅游者对文化遗产日渐增长的需求在***治上和经济上为扩大保护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但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访问量日渐增长,他们忽视其文化价值而对其过度使用、不恰当利用以及商品化处理,对遗产的完整性造成了真正的威胁。

ICOMOS于1999年颁布的《关于文化旅游的国际》指出:“国内和国际旅游继续作为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为我们提供了解经历岁月沧桑和社会洗涤的有个性的生活经历的机会。它日益成为自然和文化保护的一支积极的力量,旅游可以为文化遗产创造经济利益,并通过创造资金、教育社区和影响***策来实现以保护为目的的管理。它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主要部分,如果成功地管理,可以成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通过文化旅游可以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所蕴涵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从而产生主动保护这一人类文化财富的自觉意识。地方***府会因为文化遗产成为当地的标志和象征而采取措施主动保护该地区的无形资产,旅游开发商会因为文化遗产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丰厚的利润而对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维护,以使文化遗产可以得到可持续利用,源源不断地创造经济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只是少数文化遗产管理专家的责任,也不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他非***府组织和社会公益机构、国家及地方***府的责任,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世界公众的共同参与。要想提高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首先就必须让民众对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使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保护遗产的意义所在,而旅游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外出旅行,民众可以亲自到达遗产地,与文化遗产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接触,这一方式更容易给游客带来情感上的震撼,使他们的心灵更贴近文化遗产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这将会促使民众产生想要保护文化遗产、使它们永存于地球家园、供更多的游客参观游览的愿望。因此,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上,旅游活动所起的宣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公众意识和支持会转化为对未来保护行动更为有利的***治上的和资金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商业活动,商业活动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作为首要价值,努力使文化遗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相反,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为首要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保护的目标更多是追求一种公共利益和文化、社会效益,维护地方传统和特色,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因此,文化旅游活动和文化遗产保护是由两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观作为指导的,如果处理不好,两者间必然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对文化遗产商业化的经营和开发模式与遗产保护产生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度的商业化经营会导致景区的城市化、商业化与人工化。以及超容量接待等。如丽江古城,大批外地人进入租房开店,原来的生活街区变成了商贸旅游区,主要街道商铺林立,人声嘈杂,古城那种宁静古朴的氛围被严重破坏。有关部门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漠视、无视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和旅游承载力问题,超容量接待旅游者,数量庞大的旅游流造成各种污染,人为地加速了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和消亡速度。又如敦煌莫高窟,由于前些年过量的游客接待使得窟内局部环境进一步恶化,过多的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使洞窟内的壁画迅速掉色、脱落,对莫高窟的珍贵文物造成了无法修复的破坏。二是在对遗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无视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以及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需要,只考虑商业开发而对遗产乱搭乱建,使遗产逐渐丧失真实性和完整性价值,遗产本体和环境遭到破坏。在文化遗产地不适当的地方滥建宾馆饭店、商店、别墅、缆车索道和大体量景观建筑,如泰山为建索道,月观峰景点被炸掉1/3;庐山在核心景区建大型旋转观景台与周围自然历史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南京在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建山顶观景台,使得这座钢筋混凝土的庞然大物“雄踞”钟山之颠;等等。诸如此类的无序建设使得文化遗

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三是商业化经营者“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重直接利益,轻间接利益”的错误价值观和行为对文化遗产造成的潜在威胁。随着遗产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数急剧上升,遗产保护区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如交通流量剧增,用电量大幅攀升,废气排放量增多,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加重,垃圾增多等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究其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处理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的关系。“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的遗产旅游发展模式导致了遗产地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BobMekercher和Hilarv du Cros在《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一书中,从旅游管理学的角度为我们阐述了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可能建立的七种关系:一是完全合作,即双方为共同利益真正合作。二是工作关系,即意识到相同的需求和利益,并为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满足而努力。三是和平共存,即分享相同的资源,在文化遗产的利用中获得共同的利益,但是大部分程度上依然是***分离的。四是平行生存,即相互分离,各自***,很少接触或没有接触。五是温和烦恼,即一方利益相关者对另一方发生目标干扰,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相互了解,但没有真正的冲突。六是初期冲突,即难以用简单方法解决的问题出现,权力改变,主导性利益相关者出现,其需求对已存在的另一方利益相关者具有危害性。七是全面冲突,即利益相关者之间出现公开的冲突。在实际运作中,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间要形成完全合作的关系是很困难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两者的目标和价值观在根本上是不同的。缺乏根本上的共同利益不可能形成完全合作的关系。因此,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理想中的最佳关系应该是一种工作关系,尽管要形成这样的关系也很困难,但并非是不可能的。工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使保护和发展协调进行,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和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大都维持在和平共存与平行生存的关系上,并向工作关系的方向上不断努力,而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不容乐观,大都处在平行生存与温和烦恼的阶段,甚至有些地方处于初期冲突的阶段。

文化遗产保护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权利;权利保护

中***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54-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以文化权利为其法律基石,相关国际公约亦奠基于文化权利基础之上。从基本人权保护对象的视角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属性。目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保护问题仍困扰着学界与立法机关。笔者基于文化权利的基本人权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权利保护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以期有助于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一、作为基本人权的文化权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理论基础

文化权利是属于特定文化的人对这些文化所享有的权利,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被国际社会和国际人权文书所确认,是各族群和社区对其文化的参与、文化身份的保有和文化尊严的尊重方面的权利。“文化权利与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相并列,是一个民族在保有和发展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性的权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基于发展人权和文化权利实现的高度,在参酌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的《公民及***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基础上,于2003年10月制定和通过的一项重要的国际文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第1款规定:本公约缔约各方承认每个人有权利:(1)参与文化生活;(2)享受科学进步和对其实施所带来的惠益;(3)对其自身创作的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享受被保护的权利。该条款是文化权利的重要国际法渊源。

1950年,T.H.马歇尔把21世纪描述为文化权利的世纪。文化权利被学者称为人权发展史上的第二代人权。与其他基本类型的人权相比,文化权利概念内涵丰富且处于动态的发展中。在相关人权国际文件中,精准的文化概念和文化权利的内涵还难以寻觅,但基于相关国际人权文书对文化权利有关列举性规定之内容,笔者赞同吴汉东教授把文化权利厘定为公众参与文化活动并从中享有相关利益之权利[3](P325)。

国际社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为一项关于人权的科学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人权事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来推进。松浦晃一郎(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科学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和平、发展与人权的基础性工作。20世纪以来形成的人权以及文化权利理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参加文化生活的权利

1 文化尊严和文化自由权

尊重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即要求尊重他人文化之尊严和文化选择之自由。文化自由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或群体有自由参与或不参与文化生活之选择;二是个人或群体享有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或缺的自由,个人或群体在参与文化生活过程中不受国家或***府不合法或不合理的干预之自由。文化自由不仅指通常意义上的科研自由,还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选择个人身份的权利、接受信息权、使用选择的语言的权利和自决权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势文化,在存在状态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弱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原住民或发展中国家的族群相联系,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主要是工业或商业文化,相比较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劣势地位。应鼓励发展中国家的***机构和相关组织积极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保护工作中去。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文化自由权应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内部得到实现,相关民族、族群和社区享有文化尊严权。

2 文化认同权

文化认同权是各个国际人权公约关于文化权利首要界定的权利内容,意指每一个文化群体都有权保留并且发展自己特有的文化,不论在更广义的语境中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是如何整合或如何相关联的。为表述思想、创造创作和传播作品,人人都可以通过利用包括自己的母语在内的其选择的语言进行上述活动的权利;接受尊重其文化特质的优良教育和培训是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人人都有资格参与其选择的文化活动及从事自身所特具的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某一族群和社区的人们对其自身特征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是维持该群体及其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维护一个民族、族群和社区的文化权利,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性和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的竞争力量,从而更好地巩固处于弱势地位的该少数人群体的文化认同权。

(二)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实施所带来的利益

文化遗产保护篇8

关键词:文化遗产;机遇;挑战;保护措施

前言:

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祖祖辈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考方式、生产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现代化的规模越来越广,我国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或剧烈或温吞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所以,保护文化遗产亟不可待。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性能加强民族情感联系,促进民族团结互助,维系社会安定繁荣。同时也是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对文化遗产保护,让文化在时间的洗礼下更有生命力,传承性更强,文化中的精华更能散发芬芳。我国非常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2006年起,***规定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并将保护文化遗产提升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下面将具体阐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方法。

一、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分类

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热议话题,那么文化遗产又是如何定义和分类的就显得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11月将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对文化遗产的分类不尽相同。英、法、德、意将文化遗产大致分为艺术品、地下文物、历史文物、自然景观等。文化遗产在韩国被划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和纪念物四种。日本比韩国多一种传统建筑群。使用有形和无形来划分文化遗产的国家和地区有时会使得在概念上理解文化遗产产生混乱,因为有形和无形本身在分类上就不具备逻辑性、严谨性。中国对于文化遗产的分类更全面,文物、建筑群、遗址、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文献给文化遗产一个明确的定义。比较直观也相对狭义的一个定义就是,“文化遗产”是指具体留存在地面上或民俗中的古老文化信息载体。《世界遗产公约》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三条:文物、建筑群、遗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民族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当今社会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文化的开发利用力度也加大了,但是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峻的让我们无法忽视。文化遗产在久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到现在实属不易,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它们,但我们现在做的更多的是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牺牲文物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也不能一味的保护文物,拒绝游客的参观。同时文化安全问题也很严重。文物的非法盗掘、走私时常被报道,特别是一些犯罪集团,他们对文物从盗取到销赃整个过程设计非常严密,出现所谓的集团化、智能化、暴力化,由此可见,文化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三、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危机

管理危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管理的有中央管理部门也有地方管理部门,但是他们在管理权限和职能分配上出现权限不清和重叠的问题,没能更好让文化遗产有序生存,反而让文化遗产管理出现混乱。规划危机。对于文化遗产的规划上大多采用传统的规划方式,而传统保护规划则侧重于宏观控制,操作的可行性不强,不能与管理手段很好的衔接,从而使得进一步的实施指导无法开展。策略危机。***府部门在制定策略时出现偏差,他们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认识上本末倒置,加上一些狭隘的部门、小团体和个人利益的错误导向,使许多地方旅游业过度发展,文化遗产的本源和一些传承意义丧失。技术危机。文化遗产大量开发,但与之配套的维护和修复技术不能提供保证,反而有时会出现画蛇添足的现象。虽然修复技术发展不快,但仿造技术却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假古董出现。所以,修复技术和鉴伪技术都急需提高。

四、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从实际来看,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指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秉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一种保护方式。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中国对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经验颇丰。能获得成就也是得力于有利的现实条件。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文化遗产保护源源不断的后备支持;***府***策宽松、高校人才辈出,保护文化遗产的软硬条件兼备;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间资本雄厚,市场需求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济支撑;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府和民间同时坚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提供实质努力。由于全国各地都开展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涉及的项目众多、种类复杂,所以在具体的工作推广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与当下和当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相联系,这样非遗生产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等一系列工作才有群众基础,才能顺利进行;②立足于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培育非遗项目的骨干企业,加强技术培训;③对于非遗的生产性工作,要精心策划,坚强领导,完善保障体系,使重点有序地进行。

结语:

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既是凝聚本民族特色的历史传承,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财富。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让它成为真正的共享资源,使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收获。但是任何开发文化遗产的行为都必须科学、适度,以保护为前提,做到科学可持续。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加强我们对遗产保护必要性的认识,提高我们保护的技术,为遗产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5).

[2]李志超.文化遗产学的基本概念及大学责任[J].教育与现代化,2007(3).

[3]王大为.对“无形”文化遗产的理解[J].黑河学刊,2007(5).

文化遗产保护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海南

中***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34-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于2011年颁布实施,使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非遗法本身立足于行***保护的规范。著名非遗专家乌丙安称,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要严加防范并打击借生产性方式保护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等一切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行为。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现有制度在适用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要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创设出新的制度来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对具体改革措施的采用,学者观点不一。并且这些争论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新制度的创建还有待时日。因此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中寻找可以用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以满足现实之需。为此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样态及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笔者试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多样,涉及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及物化空间,如此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很难不加区分统统纳入知识产权体系保护。其中物化空间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相关的工具、实物,比如需要承载黎族船型屋居住习俗的船型屋就不适用知识产权保护,而应用物权法或其他法律保护。与特定空间地域环境密不可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黎族的多种手工技艺、民俗等,其所存在的场域黎民聚居区也不能用知识产权法保护。此外传统生活方式比如海南换花节、府城镇元宵***坡节、黎族传统婚礼、苗族传统三月三节等不包括表演内容的实质意义上的传统生活方式本身,因其有悖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而不适用知识产权法保护。

除此之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畴。包括。

1.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如琼侨歌谣、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临高渔谚、黎从六之歌。

民间音乐:如崖州民歌、儋州调声、海南八音器乐、黎族民歌、黎族传统器乐、海南***歌、海南临高“哩哩妹”渔歌、海南斋醮科仪音乐、临高渔歌、黎族方言长调、疍家调。

民间舞蹈:如黎族共同舞、海南苗族盘皇舞、黎族面具舞、苗族三元舞蹈、黎族老古舞、虎舞、麒麟舞。

传统戏剧:如木偶戏、琼剧、海南公仔戏、海南斋戏。

民间美术:如海南椰雕、海南龙塘雕刻艺术、海南澄迈民间炭画像、花瑰技术。

杂技与竞技:如黎族传统游艺与体育竞技活动。

2.传统知识

传统手工技艺: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南海珍珠传统养殖技艺、海南洋浦盐田传统日晒制盐技艺、海南陵水黎族藤编技艺、黎族絣染技艺、黎族双面绣技艺、黎族泥片贴筑制陶技艺、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工艺、海南黄花梨木家具制作手工技艺、后安刀锻造手工技艺、椰胡制作技艺、黎族织锦纺染工具制作技艺、传统土法制糖工艺、黎族藤竹编技艺、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

传统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海南粉、陵水酸粉。

3.传统识别性标志

传统识别性标志包括传统老字号和传统地理标志。中华传统老字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内贸部评选的中国(内地)的老牌企业。在1991年进行的评定中,全国共有1 600余家老字号企业获此殊荣。2005年6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公布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征求意见稿,老字号的评审工作在延续。现在全国经过认定的有2 0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老字号的认定无疑是对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企业经营信誉的认可,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企业也在浮浮沉沉中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以海南为例的传统老字号培育和申请认定工作都还不成熟,但其他省份的老字号的认定保护及对企业和集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给海南地区以很大的激发和借鉴,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具有浓郁历史人文风情的文化经营也将会申请以老字号的方式保护。

传统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依此判断能够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非遗种类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

1.个人

如果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出工艺品则著作权人为个人。如果只是秉承传统,没有任何创新,也可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个人享有邻接权,比如传统民间说唱艺术的传承人。具体哪些个体享有相应的权利,需要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进一步分解研究。

2.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多具有民族性或区域性的特点,并且通常经过长期的流传,因此很难确定具体的创造者或保存者,这也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区,世代相传、集体完成的创造或传承。在这种情况下,权利人是该民族或该社区的全体居民。权利主体可以确定,但群体性权利的行使应当借助一定的中介力量。比如对于进入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由申报单位代行权利。其他尚未进入名录的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委托集体组织、相关社团或者基金会等行使。

三、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适用分析

1.著作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述及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其中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另行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修改稿)就是***、国家版权局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最新努力。条例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享有著作权、主管机关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自愿登记、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需付酬以及侵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负法律责任等内容。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从著作权法的视角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判例。

2.专利权保护

《专利法》规定了申请专利必须具备的条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可专利性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的可专利性为新颖性、合法性和美观性。据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狭义——未经过改良创新的传统知识的保护很难满足现代专利制度对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认识。但我国《专利法》第22条规定了国内外出版公开、国内使用公开的在先技术认定标准。即传统知识可以通过在先技术化方式得到保护。2005年3月,***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应建立数据库。其操作操作方法是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把传统知识文献化、数字化、网络化,建立各国专利行***和司法部门易于检索的数据库,使之成为专利法上可以消解他人发明新颖性的在先技术,使任何他人都不可能就传统知识直接获得专利授权,达到保护原住居民利益的目的。

3.商业秘密保护

商业秘密方法较之专利保护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而又没有进入公有领域的传统科技是可以采取保密的方法加以保护的。例如,椰胡制作技艺、文昌鸡烹饪技艺。该秘密的持有者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则防止秘密的泄露,不需要任何申请登记的手续、成本的支付或者其他程序上的要求。但作为保护的条件,法律要求控制该信息的人在相关情况下必须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使该信息处于保密状态,特别是当传统科技为原住群体中的少数人拥有时。但同时传统科技也有可能掌握在特定的原住民社区内部,只要未使所有人及外部人员普遍知晓,也不一定会导致秘密性的丧失。对传统科技采用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专利权保护可以同时运用,互为补充[1]。

4.商标保护和地理标志

根据我国《商标法》,可以申请商标权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第一,原住民社区的工匠、艺匠、技师、商贩利用传统资源经过传统工艺加工的商品、工艺品,或者反映原住民社区特性的特别的服务,适于商业开发的,可以注册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比如海南的椰雕产品和竹藤编制产品可通过注册商标加以保护。第二,传统识别性标志也可以注册商标。但如果未经原住民社区许可,原住民社区以外的人不允许将原住民社区的原有标记、徽章、符号等注册[2]。

此外,笔者也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的防御保护。即依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禁止他人将有关标志注册为商标。典型案例是海南“冼太夫人”案。

“冼太夫人”商标由李茂林于2003年3月11日提出注册申请,于2004年8月28日被核准注册,注册号为第3481555号,“冼太夫人”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0类“米、面粉、麦片、咖啡、茶、糖、蜂蜜、饼干、玉米(磨过的)、酱油”等商品上,专用期限至2014年8月27日止。2005年10月12日,电白县人民***府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商标争议申请,2010年8月2日,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第18240号裁定,裁定争议商标予以撤销。李茂林于2010年9月25日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初审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维持了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第18240号裁定。北京市一中院和高院两审判决意见统一,没有分歧和歧义。判决意见表明冼太夫人系真实的历史英雄人物,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太夫人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不宜成为谋取商业利益的工具。李茂林出于商业使用目的在第30类“米、面粉、酱油”等商品上注册“冼太夫人”商标,会对中华民族和文化产生消极的、不利的影响。法院判决依据是《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商标法》第41条第1款和第43条的规定。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定义为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如果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中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那么该文化遗产就可以通过申请地理标志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比如海南椰雕、海南澄迈民间炭画像等。我国现行《商标法》第10条第2款中有相关规定“县级以上行***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中也规定了原产地域产品的注册登记制度。

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保护篇10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激进文化表示形式和文化空间。维护和利用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世代传承。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大市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瑞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截止到年月底,市列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维护项目1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示2项,省级7项,市级21项,县级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部级3人,省级8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工作任务艰巨,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时消失,许多激进技艺接近灭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和流失,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已刻不容缓。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维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文化与经济工作议事日程,更好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作用。

结合我市实际,根据《***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维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条例》精神。

二、明确目标,坚决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

(一)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指导方针。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发展。

(三)工作原则。***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三、落实职责,努力完成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发改、文广、经贸、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风景旅游等部门要积极参与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对重点项目要制定专项规划,并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坚持全局观念,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在全面普查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项目,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和产业运作体系。加大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力度,确保数量和质量走在温州市前列。

(二)继续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在2008年全市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开展“回头看”活动,按照“四不漏”(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艺人、不漏线索)原则,继续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切实了解和掌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在普查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国家和省、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市***府批准申报,瑞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协会申报,由市***府公布并备案。具体申报评定工作由市文广局负责组织实施。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组织文化、社科、史志专家学者及学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的工作。经***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依据,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其再传人进行培养,使之后继有人。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方式保护的有效措施。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乡、村居(社区),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村(居、社区)活动。

(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平台建设。抓紧瑞安市文化遗产旅游风景线和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建设,同时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专题展示。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便于广大群众学习、查询和利用。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出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新的文化旅游品牌。风景旅游部门要精心设计非物质文化旅游线路,积极推介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积极组织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国外、境外和市外演出、办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交流,增强我市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提高我市知名度。

四、加强领导,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建立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问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日常工作。有关部门要在人事编制、资金和工作上提供保障和支持。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信息服务。广泛吸纳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落实经费保障。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预算。通过***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逐步形成***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文化遗产保护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化遗产保护10篇

学习

中国正能量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正能量10篇,内容包括正能量新闻十篇,中国正能量文章完整版。2013年3月,“例外”火了。但一夜爆红背后,其在本土设计师品牌中,已属耕耘多年的老字号。1993年从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后,马可拒绝了分配的工作,决心创作属于自己的

学习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狐狸和乌鸦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简短一句话,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稿。西彭一小四年级:功夫大

学习

星星月亮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星星月亮10篇,内容包括收集星星月亮文案,星星月亮的文章。六年级:淑女紫蓝心玉

学习

鱼与熊掌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鱼与熊掌10篇,内容包括鱼与熊掌全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文章名称。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是ILX最大的卖点,但是很多打算购买ILX的客户会心存疑问。混合动力技术能让车辆油耗更低,但是会不会给日常驾驶带来什么不便的地方呢?仔细想想可

学习

秋天成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成语10篇,内容包括关于秋天的成语大全集,秋天果实成语。4、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风过耳、枫林如火。(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老师是什么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老师是什么10篇,内容包括老师的称呼起源于哪篇文章,老师是什么短文答案。老师是风在你扬帆远航时助你乘风破浪老师是什么老师是树在你长途跋涉时为你遮阳蔽雨老师是什么老师是惊雷在你面临绝壁时喝你悬崖勒马老师是什么老师

学习

关于勤奋的名言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勤奋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学习勤奋的名言句子,说勤奋的名言和故事。3、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加缪4、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5、谁和我一

学习

大学生学习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学习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的经验总结,大学生学习具体示例。是否曾觉得自己每月下来,竟没进过几次***书馆,没读过几本书;是否曾觉得每学期只有期末或考试前才认真读几页书;也是否曾在找工作时因为没有一口流利的英语

学习

提笔忘字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提笔忘字10篇,内容包括关于提笔忘字的资料整理,提笔忘字有哪些文章可以练习。下课了,当我还在品味这节课的时候,只见黄亢美老师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板写“尴尬”一词,然后有声有色地解说:“‘尴尬’两字的部首都从‘尢’。‘尢’

学习

我们都是一家人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都是一家人10篇,内容包括我们都是一家人原唱,我们是一家人读书心得。一路上成片成片的椰子树映入眼帘,一个个皮球似的椰子堆满枝桠,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椰子,我太兴奋了!我们还去了热带雨林,各种各样的新奇树种让我目不?接,惊奇

学习

合同文本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合同文本10篇,内容包括合同范本文库,合同范文100例。乙方(借款方):一、总则甲方以公司法人全部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保证,安排好清洁、干净、无犯罪性质的资金为乙方的项目融资。乙方以公司法人全部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保证,有能力从

学习

世界名人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名人10篇,内容包括100位影响世界的名人,世界名人大传。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4、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5、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

学习

闲不住的奶奶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闲不住的奶奶10篇,内容包括写闲不住的奶奶十个句子,闲不住的奶奶的一段话。我受到大叔的指点,就到姑姑家找,果然不出所料,奶奶正在那儿一边看小孩一边剥花生呢!我冲着奶奶大声嚷道:“奶奶,快回去吃月饼吧!”“等会儿,等会儿!”我一听

学习

房屋销售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房屋销售10篇,内容包括房产销售方案12篇,房产销售案例短文。■商品房屋销售量逐渐放大1-10月,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75.98万平方米,增长78.2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144.91万平方米,增长94.91%;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53.60万平方米,增长60.

学习

环境保护资料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保护资料10篇,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资料整理汇报,环境保护资料简短些。1、“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2、人类环境的概念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

学习

文物保护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物保护论文,内容包括文物保护毕业论文完整版,文物保护论文1000字。二、完善城市规划***策和管理的措施1.完善文物保护的法律体系。具体地说,可以对内实行依法行***,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在这个机制当中,应该制定相关的保护办法,

学习

劳动保护10篇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保护10篇,内容包括劳动保护制度范文,劳动保护案例文章。主办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0-4335国内刊号:11-1179/X邮发代号:2-404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时间

学习

劳动保护法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保护法10篇,内容包括劳动权益保护法,劳动保护法规定全文。一、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意义1.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内部需求人是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元素,每个人都是国家和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活动中,法律法规的

学习

耕地保护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耕地保护论文,内容包括关于耕地保护的论文,耕地资源保护的论文。耕地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主要由土壤组成,包括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有机地组合

学习

保护环境演讲稿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保护环境演讲稿10篇,内容包括保护环境幼儿演讲稿,保护环境演讲稿打印。今天,我很高兴能站在讲台上发言,我这次要演讲的题目是“环保从我做起”。我之所以要以环保为主题,是因为我们的家园——地球已被污染搞得面目全非,可以说污

学习

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内容包括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关于环境保护与资源的论文。1.2关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理论环境意识在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环境行为决定环境意识,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具有极大的反作用。

学习

大学环境保护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环境保护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论文范文。一、综合性的论述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相关机构与官员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环保史编纂工作。余文涛、袁清林、毛文永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