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诗句篇1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陈志岁)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
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九日渡江 (李东阳)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酬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重阳节的诗句篇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应该是所有写重阳节的诗词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首了,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才17岁,当时的他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2、《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的解析可参考下面的第三首《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两首正好可以参读。
3、《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阳节的诗句篇3
关键词:音乐;文化;《阳关三叠》;琴歌
中国古代艺术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感,它以线性音乐思维为基础,以五声调式为主体,遵守均衡对称的曲式结构原则,以及逐层递进的展开手法,采用吟唱性的旋律,均匀平稳的节奏,疾迟随心的速度,讲究意境,注重“品”。以声乐作品《阳关三叠》为例,分析如下。
一、关注作者,走进作品
我们首先来认识作者王维(699――759),字摩诘,原籍祁(山西祁县),而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遂为河东人,幼时喜音律、善书画、习琵琶,多才多艺。开元九年,进士擢第,21岁,担任“太乐丞”,以诗盛名。天宝年间,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习迎之。他常于道友浮舟往来,弹琴赋诗,晚年长斋禅诵。历代文人墨客称赞王维诗词意新理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次,来看作者所生活的社会。唐初,由于统治者对民宽容,使得唐的***治、经济、文化都得以发展,在贞观年间至安史之乱的一百多年间,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达到了顶点。但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展,大批农民被押上边关驻守边疆,特别到了唐玄宗时期,***治逐渐腐败,大批农民丧家荡产,命运凄惨。王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这首诗就是王维深刻反映唐统治者征遣徭役,表达亲友离别的一首名作。
最后,我们来看这首作品曲作者不明其人的原因大致分析有两种因素:1、唐宋之前记谱法不发达;2、古代文人多重文轻曲。
二、客观审视,综合理解
(一)情节――以诗作词 内涵丰富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描绘的是咸阳故里,渭水北岸的清晨朝雨中,王维送别元二,携手古驿道,寂寞清凉,驿站茅舍孤对远漠。元二出使安西,走的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塞――位于敦煌西南的阳关,出阳关后便进入塔里木盆地,迢迢远行。作者对友人说:往西过了阳关,就看不到老朋友了,更何况你要去更远的地方。在古代,交通不便,远隔千里,难以重逢,故有生死离别之感。
诗中朝雨懦荆客舍柳青,景象悲惨。“渭城”为送别之地,“朝雨”、“柳色”点时令景物,朋友相送,无语凝噎,好在腹中诗篇万卷,作此佳作,流传不息。
(二)风格――琴歌风韵 恰当把握
中国古代琴歌,又名“弦歌”,系采用古琴(七弦琴)伴奏,自弹自唱的歌唱形式。琴歌历史悠久,是古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独特的风格韵味,深受青睐。
琴歌的演唱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乡谈折字,词曲谐和:“乡谈”指方言,“折字”则指传达字音的腔格和字调的音势。演唱中注重字的四呼开合,吐字清晰,声调准确,适当运用反切,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2.以声依吟,节奏自持:琴歌形成于曼声长吟的诗歌语言,节奏受诗歌节律的制约,其节奏以句逗划分。“句”是诗中最基本的节奏单位,琴歌的演唱也以“句”为基本奏单位,尽量保持句意的完整。“逗”是以词义为依据的适于顿挫的最小节奏单位,划分灵活,常由一、二字或若干字组成。
(三)曲式――结构简明 民族性情
声乐曲《阳关三叠》在唐代就非常流行,被收入《伊州大曲》,曲谱最早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版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64年)传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采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遍。该曲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新添了歌词(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发展成了包括长短句在内的多段体作品。
第一叠前钢琴奏出小小的一个乐句(5.6 12 2 ― )作前奏,古朴淡雅,仿佛古琴音响。以原诗四句谱曲而成的主旋律(6.1 32 1 2 2―)是歌曲的上半阙。采用五声音阶调式,以“re”为主音,四句诗呈起承转合之势,句式方整。每句最后的同音反复,给人以千叮万嘱之意。下半阙是后人添加的一段长短句歌词,为发展部分,转为羽调。
以后的两叠是第一叠的变奏式发展,情感层层递进。每段的下半阙分别渲染了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历辛苦”的连续反复呈现,表露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无限留念。特别是第三段在回环再现中,通过富于变化的节奏和深沉激动地旋律,使内心的积郁得以尽情宣泄,后半部出现全曲最高音形成高潮。三叠后的尾声使全曲感情的收束,节奏渐缓,音乐回商调式,回味无穷。
声乐曲《阳关三叠》以琴歌为载体,含蓄深沉,是中国古文化的体现。以诗歌为内容,明白如话,是诗与音乐的珠联璧合。在旋律、节奏、曲式、调式方面简洁明了,意韵饱满。以上是笔者的几点认识,总结出来与同行们探讨。音乐中的文化是音乐发展的灵魂,它赋予了声乐作品内容,塑造了声乐作品形象,激活了声乐作品的美。我们要用这种观念去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艺术实践。
参考文献:
重阳节的诗句篇4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味诗句领会诗人表现手法及感情。2.理解送别诗特点,把握诗中意象内涵。
【教学方法】批注阅读法、情感诵读法、比较诵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学:1.古诗新唱《游园不值》《春夜喜雨》(播MP3音乐)。2.古诗大比拼(看***读诗、诗句接龙等)。
一、激情导入走进主题
(播《送别》曲)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送别(师生同写)也就成为我国古诗中永恒的旋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中,寻觅古人送别朋友之法,去感受那份殷殷别情、悠悠离意。
二、回顾古诗“四读”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方法?(屏显“四读法”,生齐读。)下面请用四读法学送别诗中名作――师生同写《送元二使安西》。
三、品析送别诗中名作
(一)一读知诗题,明作者:仔细观察,你能从老师写诗题时获得什么信息?诗题该怎样读?元二要去哪?谁来送?(简介王维。)
(二)二读正字音,通诗句。1.读准字音。指名读诗。(明确“舍”的读音。)2.读通诗句。同桌商议,用“M”划古诗朗读节奏。3.按照节奏读诗句。(屏显:画好节奏的本诗。)
(三)三读解字义,晓诗意。1.看***(屏显:地***),看注释,知背景。2.结合注释,同桌互说、互听、互补充、大致了解诗意。3.师生合作,全班交流诗意。
(四)四读悟诗情,想意境。1. 读好诗题,走近诗境:诗题《送元二使安西》该如何读?(学生自读、互读、齐读、师范读。)2.研读古诗,读中悟情。(1)依照平仄,感情诵读:唐朝诗人遵循平仄规律作诗,请按此规律(屏显:正确标示的古诗),自由反复朗读“渭城朝雨……”你们仿佛看到、感受到什么?(2)情景再现,感悟悲凉:(示***,配古琴曲《苏武牧羊》)这是渭城到安西通往阳关的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共3000多公里,满目荒凉呀!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艰难、坎坷……)(3)举杯相送,一咏三叹:是啊,一想到朋友将远赴安西,孤身漂泊,王维端起酒杯对元二说――学生一读咏叹:劝君更尽……(板:酒)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马车即将起程,王维又劝元二――学生二读咏叹:劝君更尽……(板:酒)此时王维纵有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只得把无奈、把不舍全融入酒中,再提议――学生三读咏叹:劝君更尽……(板:酒)3.想象意境,凸显主题:此刻假如你是元二想对王维说出了阳关还会有这客舍、杨柳吗?还能喝到这酒吗?(边说边擦掉板书:王维、柳、客舍、酒。)这一路,就没陪元二的了吗?有,是“情”――再读全诗 (板:情)4.情感朗读,升华主题:配古筝曲《阳关三叠》读本诗,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四、同主题链接自主读
1.简述送别诗的由来。(屏显:略)2.学法迁移,合作学习:自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 赠汪伦》,同桌按四读法品、议:谁送?送谁?何时何方式送?3.小组汇报,师生互动。(1)汇报:谁何时何方式送谁?(2)链接:诗中为何只见“孤帆”无“友情”字眼?
五、梳理“寻”送别诗特征
(1)回顾所学,自主填表。(如下)(2)师生合作,完善表格。(屏显:九首送别诗,让学生找规律)送别诗是古诗中的一类,从大量送别诗中发现(以诗句为例):
六、积累运用送别名句
1.分组朗读诗句。(屏显:送别诗名句)是呀,人生自古伤离别。古人可折柳相送,以歌相送,用目相送,借酒相送,但唯有真情相送(指板书),才会有这送别名句(生读)。
2. 送别名句今用:你即将小学毕业与好友离别,会用哪句诗互劝?
七、升华主题唱响诗魂
重阳节的诗句篇5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二、揭题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
②“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
③“吟”是什么意思?
④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⑤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
三、新授
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表示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范读
3、思考、讨论: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5、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6、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学习后两句诗。
①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理解
②“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③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④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⑤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⑥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⑦齐声朗读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四、练习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可怜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珍珠月似弓
重阳节的诗句篇6
关键词:李东阳;联句录;艺术特色
中***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I Dong-yang's Lianjulu
SIMA Zhou
联句作诗是古代文人唱和的一种特殊方式,既能游戏娱乐,又能彰显才情,还能增进友情。清代王兆芳在《文体通释》中云:“联句者,作诗不一人,共以句相属也。主于众才合韵,属词接声。”在王兆芳所下的联句诗定义中,联句作诗人数在一人之上,才力相当,然后可合韵而成。故现代学者认为:“联句诗由两人或多人各成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依次相继,合而成篇。后多一人出上句,续者作成一联,再出上句,如此轮流相继。就体制而言,以五、七言为主,间有杂言及一至九字诗形式。”①由上可知,联句作诗与诗人独自创作有所不同,带有很大的游戏成分,是富有游戏性质的作品。它一般是在某些特殊场合或者是既定的时间内,数个诗人在一起,根据题旨,一人一句或几句联合而成的诗作。
自汉《柏梁诗》初现联句诗雏形以来,联句和诗逐渐兴盛,至中唐韩愈、孟郊逞才使气,势均力敌,所作联句诗诗风一致,使联句诗这一创作达到高峰,故明人吴讷论“联句诗”时引黄庭坚话赞曰:“其要在于对偶精切,辞意均敌,若出一手,乃为相称。山谷云:‘退之于孟郊意气相入,故能杂然成篇。后人少联句者,盖由笔力难相追尔。’” ②韩孟联句之所以为后人奉为圭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达到了“若出一手”的浑融之境。至明代,联句作诗风气比较兴盛,茶陵派宗主李东阳的《联句录》就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明代联句诗集。
此书学术界鲜为人知,其存世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其史料价值的意义在拙文《〈联句录――一部鲜为人知的著作〉》③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论文。本文拟通过对此联句诗集特征的研究,了解明代联句诗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联句诗创作体制
李东阳联句诗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翻检李东阳《联句录》一书,其在联句诗题材、创作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李东阳所作《联句录》诗歌题材繁多,几乎日常的斋居宴饮、交友赠别、赏景郊游等活动都会进行联句诗中,正如李东阳在诗序中所言:“凡斋居游燕辄有诗,诗多为联句,未尝校多寡,论工与拙。”(《联句诗•序》)
细细论之,其联句诗涉及题材具体如下:
以下是李东阳联句诗作的全部题材,从表格可以看出,李东阳联句诗涉及题材范围很广,包括了饮酒诗、赠别诗、游览诗、聚会诗、咏物诗、祝贺诗、感怀诗、访友诗、题画诗、赠友诗、宴饮诗、叙旧诗、娱乐诗、题壁诗、祭祀诗、悼亡诗、写景诗、怀人诗等十八类题材,基本上涵盖了诗歌吟咏的范围,这在明之前比较少见,李东阳联句诗在题材表现方面得以进一步扩大,使其表现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二)创作形式上的丰富性
在明代以前,联句诗的形式非常多,不拘一格,每句诗字数从三言到七言都有诗作存在。还有一类很特殊的联句诗,从一字到九字联句作诗,如严维和鲍防等八人所作的《一字至九字诗联句》:“东,西(鲍防)。步月,寻溪(严维)。鸟已宿,猿又啼(郑概)。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成用)。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陈元初)。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张叔***)。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贾m)。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厌问城中喧喧多鼓鼙(周颂)。”当然,这首联句诗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游戏之作。联句诗在句数上也是长短不一,最短的联句诗只有两句,如《七言小言联句》:“长路迢遥吞吐丝(颜真卿),t螟蚊睫察难知(清昼)。”最长的联句诗是韩愈和孟郊的《城南联句》共306句,153韵,1530字。
李东阳联句诗字数上基本上是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以律诗为主,格律严整,形式整齐。
联句的方式也是形式多样,远远超过前代的联句方式,试举数例如下:
A(1)B(1)C(1)D(1)④式,如李东阳、焦芳、罗Z、谢铎等7人联句的《出塞行》一诗,以罗Z为开头,焦芳为末七人一轮而作,还有如《访陈公父于神乐观,不值,马上作》、《郊祀斋居》;
A(1)B(2)C(2)D(2)式,如《贺萧文明给事》、《再饮鸣治南楼》;
A(1)B(2)C(1)D(1)E(2)式,如《郊祀毕承天门候驾》:
日照彤楼紫雾生东阳,鼓钟初动佩环声。六龙夹道回鸾驭铎,双凤和云下玉笙东阳。拜舞仰瞻天咫尺铎,赓歌深荷世升平。宫恩十载圜丘赐东阳,薄劣真惭侍从名铎。
A(1)B(2)C(1)D(1)式,如《雨坐》、《饮鸣治清风楼》;
A(1)B(1)C(1)D(2)E(1)式,如《游大德观答陆鼎仪•其一》一诗:
尽日闲行不出城铎,重游此地觉多情音。题诗尚恨潘老东阳,醉酒谁同石曼卿。洞里乾坤今日别铎,春来风雨几时晴东阳。茭盘茗碗留连坐音,一笑能令百念轻铎。
此诗中,谢铎连作第四、第五两句,而其余每人各一句进行轮流;
A(1)B(1)C(1)D(2)式,如《春阴》;
A(1)B(2)C(1)D(2)式,如《与用贞小酌》、《与用贞宿鸣治南楼话别》;
A(2)B(4)C(2)D(2)式,如《对菊有作》;
A(2)B(4)C(2)D(4)E(2)式,如《斋居寄答鼎仪》、《海榴》;
A(2)B(2)C(2)D(2)式,如《斋居》、《会合》;
A(2)B(2)C(4)D(2)式,如《鸣治崇澹轩小饮》;
宋人范文《对床夜语》评曰:“联句,或二人三人,随其数之多寡不拘也。其法则不同。有跨句者,谓连作第二第三句,《城南》等作是也;有一人一联者,《会合》《遣兴》等作是也。有一人四句者,《有所思》等作是也。” ⑤李东阳《联句录》中所收联句诗的创作形式,已经远远超过了范文所言的联句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李东阳等人的联句诗已经不局限于固定格式,在联句过程中,凭借各自才情进行创作,以思维的敏捷性为诗歌创作的依据,跳出成法,故李东阳在《联句录•序》中议曰:“然时出豪险,亦不之禁。如明仲有云“磊块铜盘蜡”,鼎仪有云“喑噤隐灭霎当得”句,时皆抚几矍坐,击指节,铿锵不休,谈谑相传,至为故事。要其兴之所至,不能皆同,亦不必皆同。故予之乖蹇不类,亦诸君所不拒也。”“兴之所至,不能皆同,亦不必皆同”可能就是李东阳对他们所创作的联句诗形式多样化最好地解释。
二、联句诗艺术特点
从上述《联句录》的诗歌题材多样性与创作形式的丰富生,可知李东阳等人的联句诗创作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在继承前代联句诗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与发展,为联句诗在明代中后期的继续发展提供了营养的土壤,使联句诗在整个明代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李东阳《联句录》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娱乐性
由于联句诗是文人集团或诗歌流派内部互相唱和的一种特殊形式,故其游戏娱乐的成分较多。汉武帝和诸臣合作的《柏梁诗》已显露这一风气的端倪。先由汉武帝起句,然后群臣按官位大小,要求以切合自己的官位职责有关事象,且必须用同一韵,每人一句,联句合成一首七言诗。谁在联句接续中诘屈词穷而陷入窘迫之境地,则必定被大家取笑奚落。因此相对于主流抒情言志之作,联句诗的消遣性更浓,技巧要求更高,同时决定了其内容的娱乐功能。
从李东阳联句诗的题材上我们可以看出,李东阳等人创作的联句诗更多偏向于日常生活,不关涉国家大事或社会***治,所作诗歌中逞才使气、调侃戏谑、富于谐趣等审美趣向比较浓厚。
李东阳等人的官吏身份,也决定了他们诗歌创作中的主流思想,在李东阳个人创作的诗歌中还流露出不少悯时感事的悲苦情怀,但在联句诗中这类思想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娱乐与嬉戏,争强斗胜。景、物、情都成了他们诗歌描写的对象,以这些载体作为情感抒发的平台。典型的如《鼾睡戏赠明仲曰川》一诗:
渴睡声高比撼雷,峡江春涌雪山堆。水深平地蛟龙起,月黑半空风雨来铎。庄老不惊随蝶化,弥明忽去使人猜。悉端万丈劳攀引,纵有并刀不易裁东阳。
这首联句诗是李东阳与谢铎所作,从诗意来看,是一首纯粹的游戏之作。谢铎用各种比喻形容鼾声,李东阳则运用典故描写鼾睡,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合而为一,形成一首鼾睡诗。全诗将鼾声描绘得淋漓尽致,语句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
除了内容上多娱乐遗兴外,在诗歌语句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如“邻鸡唱早元无意,别马嘶频亦念群”(《晓起口占仲律》)、“喜雨名已旧,听雨今复佳”(《听雨亭》)、“客有好奇者,呼君鱼鸟翁”(《题海子东许大诏百户壁》)等语句,几乎就是口语直入诗歌,联句诗由于大多数是聚会场合的即兴之作,诗人在这种场合下不太可能字斟句酌,细细推敲,故很多时候是诗人通过才情的驰骋,思维的敏捷来赋诗联句,因而诗歌在语言上有时显得比较随意,诗意比较浅露,所以诗歌虽通俗易懂,但过于直白后就淡化了诗歌的意蕴美,显得苍白而随意。另外从上述分析联句诗形式上的丰富性也可知诗人们创作时的灵活性与随意性。
李东阳等人所创作的联句诗中不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治理想或人生追求,更多地是为了表达与亲朋好友聚会时的开怀畅饮,与三五友人小酌时的惬意情怀,与同门故旧赠别时的依依不舍,或者是面对自然美景的惊叹,在诗歌中,他们忘却了为官时的压抑与无奈,忘记了***治斗争中的尔虞我诈,也无视了当权***治下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诗歌中虽也是个人情怀的抒发和流露,但大多是游戏娱乐之作,其中隐含着消极因素。
(二)流派性
先唐联句大多随时随地随意而为,人员和主题不固定,700余年间的137个联句者中,只有过一个以何逊为中心的松散小集团。……唐代则不同,联句者基本都有固定的集团,每个集团有自己的首领、基本成员,以及较为稳定的联句创作活动⑥。
明代较之唐代联句集团而言,由于文人集团更为繁富,诗人结社成群的现象较以前各个朝代更为兴盛。郭绍虞先生在《明代的文人集团》一文中,旁征博引,搜罗整理明代诗社、文社达176家。可知明代文人联句作诗基本是以文人集团为主。李东阳《联句录》一书就鲜明地反映了茶陵派成员集体酬唱赋诗的情景,带有典型的流派性质。
据笔者统计,李东阳《联句录》一书中涉及不同诗人达44人之多,分别是:罗Z、计礼、谢铎、刘淳、刘大夏、张泰、彭教、陆N、倪岳、李东阳、焦芳、程敏***、吴希贤、陈音、宋应奎、傅瀚、潘辰、吴宽、姜谅、萧显、吴、沈钟、陈W、李仁杰、李杰、王佐、周庚、张升、冯仲兰、屠勋、朱守孚、杨光溥、吴原、王臣、柳琰、马绍荣、陈洵、谢迁、洪钟、奚昊、蒋廷贵、陆简、刘大夏、王汶。据考证,这些诗人中大部分属于茶陵派成员,因此本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茶陵派成员的酬唱情况,诗歌联句具有很强的流派群体特征,这就反映了茶陵派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应有集团性和交往的密切性,这在明代其他流派中亦并不多见,正如有的学者研究后指出,明代流派虽然较多,但很多流派其实是一个联系纽带很松散、诗人群体交往并不密切的团体,而《联句录》所反映的茶陵派交往情况正好与此相反,整个流派体现了派别集团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
同时李东阳《联句录》充分反映了明中期茶陵派文人集会的盛况,从诗作中可知茶陵派成员集体活动非常多,凝聚力比较强,文人们时常隔三差五地聚集在一起饮酒倡和,几乎无时不聚,无事不和,整个流派活动的频率相当高。故毛纪在《联句私抄引》中不无感慨说:“近时西涯、方石联句有录,二公之道义,相与名重于时,其所论著亦盛矣哉!” ⑦[5]集会吟诗已经成为茶陵派成员的家常便饭:“诗句留连向晚频东阳”(《时雍初至小酌时以父艰服阕在鸣治宅作》)除李东阳所编著的《联句录》外,明代诗人毛纪也编有一本《联句私抄四卷》,此本作品中涉及诗人亦有32人之多,还有就是李东阳散佚的《联句录五卷》,参与的诗人达69人之多,这些联句诗歌大部分都是“夫顾惟诸公之在当时,皆卓然朝著之英俊。公务之暇,相率有作,特出于一时偶然之兴,信口而成者。” ⑧《联句录》一书的出现充分展示了明代中期在社会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茶陵派诗人们集会的盛况,正如《〈联句录五卷〉提要》中所称:“说者谓明之风会以成宏为极盛,即此亦可想见也”。
(三)趋同性
由于联句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诗人在同一场合吟咏的诗句或章节连属而成,所以联句诗多为同一文学集团、诗歌流派内部的唱和产物。同一文学集团、诗歌流派,虽然有着共同的创作倾向、审美趣味,但由于人的个性差异,其诗风未必一致,甚至相距甚远。
联句诗真正实现风格相近,意境浑融,并非易事,故李东阳在其《麓堂诗话》中感叹说:“联句诗,昔人谓才力相当者乃能作,韩孟不可尚已。予少日联句颇多,当对垒时,各出己意,不相管摄,宁得一一当意?” ⑨这应该是李东阳自身创作实践的经验之谈,联句作诗要想克服“各出己意,不相管摄”的天然障碍,达到“辞意均敌,若出一手”的浑融境界,是如何之难。因此优秀的联句诗,应该是“若出一手”,风格近似,诗作参达到意境浑融的境界。
在李东阳等人所作的《联句录》诗作中,不难发现李东阳等人尽量保持风格的趋同性。在创作过程中,虽人数较多,联句时亦表现了比较强的随意性,但在诗作的风格意境上,内容的连贯性方面尽可能得趋同。正如李东阳在序言中所说的:“然历代以来,作者亦寡,说者谓非笔力相当则不能作。予窃以为不然。夫诗之气格声韵,虽俱称大家者不能相合。合数人而为诗,往复倡和,兴出一时,而感时触物,喜怒忧佚,不平之意亦或错然有以自见,所谓变而不失其正者。”在这段话中,李东阳不认同传统诗论中所言的“非笔力相当则不能作”的观点,他也坦承即使是诗歌名家联诗,在“气、格、声、韵”四方面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不过他强调诗歌不一致当中的“一致性”,即所说的“变而不失其正”。李东最此处的“正”是何意呢?
翻检其《麓堂诗话》可知,李东阳有这么一段论语可为“正”字作注:
予少日联句颇多,当对垒时,各出己意,不相管摄,宁得一一当意?惟二三名笔,间为商榷一二字,辄相照应。方石尝谓人曰:“西涯最有功於联句。”若是,则予恶敢当?但忆与彭民望作悲秋长律七言四十韵,不欲重用一字,已乃令亡弟东山细加磨勘,有一字乃复易之,盖其用心之勤亦如此。
“惟二三名笔,间为商榷一二字,辄相照应”也就说明李东阳等人在联句作诗时,并非任意而为之,诗歌创作前有个商量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追求诗歌“正”――使诗歌语言、内容、主旨尽可能保持一致,也就是尽量能使诗歌在“气(气势)、格(格调)、声(声律)、韵(音韵)”四方面保持趋同性。同时李东阳还回忆了他与友人彭民望联句作《悲秋》诗歌时,七言四十韵,为了避免出现重复的字词,当时彭民望还特意请李东阳的弟弟李东阳细加磨勘,做到诗歌中无一重复字。
如《游慈恩寺七首•其一》:
碧山凉雨过城西东阳,约伴追欢信马蹄显。十里薰风乘爽气泰,六街晴日走芳泥东阳。市槐官柳参差见显,水寺林亭点检题泰。到此尽抛尘外事显,尚余身迹在金闺东阳。
此诗由李东阳、萧显、张泰三人联句创作,每人一句,依次轮流。作品是一首写景诗,以“游览慈恩寺”所见所感为诗歌主旨,李东阳首联破题,应题中的“游”字,首联中第一句点出游览时间和天气,第二句萧显点出游览心情。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诗人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和游览的景色。颈联写诗人游览慈恩寺所见景色,扣题目中“慈恩寺”。尾联写诗人们游览所感,以“余身在金闺(金闺代指朝廷)”,却要“尽抛尘外事”作结。诗歌紧扣“游”,观赏视角由远及近,诗歌意旨由内向外延展,景与情结合,合为一体,整体上不失为一首风格统一、意境浑融的联句诗。当然,他们的联句诗歌中也有不少毛病,“然时出豪险”、“予之乖蹇不类,亦诸君所不拒也”(《联句录•序》),但他们在联句诗上方面所表现的艺术独特性正好体现了茶陵派诗歌的独树一帜。同时联句诗的特殊性为李东阳茶陵派成员提供了一个艺术才情施展的空间,他们在形式、内容、艺术特性等方面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为明代联句诗的继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① 吴晟《论联句诗》,《学术研究》,2008年第4期,第125页。
② [明]吴讷、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8页。
③ 拙文《〈联句录〉――部鲜为人知的著作》,《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3期,第62-66页。
④ 公式中字母“A”代表某诗人,“(1)”代表联句诗作诗句数,“1”表示一句。下同。
⑤ 范文《对床夜语》,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6页。
⑥ 王胜明《论唐代联句诗的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第32页。
重阳节的诗句篇7
众所周知,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高度融合的音乐艺术,以人声演唱的音乐传递着人们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传递需有载体,声乐艺术的情感载体是音乐旋律和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在传达思想情感,构建听觉感官审美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文学语言是声乐艺术工作者在专业学习中的必修课,特别是在提高文学语言审美鉴赏力方面应下苦功夫。提高文学语言的审美鉴赏力应从对诗化语言的学习入手。诗化文学语言在与音乐的融合中,形成语言的形式美感,如诗歌遣词造句时的对仗、排偶带来的和谐规整;节奏顿数相对,平仄相见带来的抑扬顿挫;句尾归韵带来的循环反复。这种诗化的形式美又必须为诗歌的表现内容服务,即诗歌之中强烈的思想情感。诗情应为诗歌表现内容美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亦是构成声乐艺术美的文学基础。可以说,理解了诗化文学语言的诗情,才能真正地表现声乐艺术。
2如何理解声乐艺术中的诗化文学语言
我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歌文化。诗歌文化的星空中有许多灿烂的篇章,这些优秀的篇章不论是乡野歌谣还是名家之作,都是我们学习诗化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优秀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描绘了当时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画卷。声乐艺术学习者可以从这些诗歌中领悟诗化文学语言的精妙,培养提炼诗情的能力,品味诗化文学语言在形式美和内容美何如达到高度的统一。
2.1精读诗歌,潜心品味诗化语言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声乐作品中,有很多作品是根据诗歌进行作曲创作的。如具有古典音乐风格的声乐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最初本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琴琴歌改编而来,根据唐代着名诗人王维的七言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建国后我国着名作曲家***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曲,夏一峰将其整理改编成现在流传较广的声乐艺术歌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王维以精炼、质朴的诗化文学语言,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友人之间依依难舍的惜别***。诗句中传达的真挚友情让人动容。全诗的结构规整,严格遵循七言诗的音韵要求,因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之美,由节奏顿数相同产生的和谐之美,以及句末同韵相协构造的循环反复之美(如第一句“渭城朝雨轻尘”和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末“尘”字与“人”字同韵)。诗化语言形式美和友人间的惜别之情相融合,体现了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和”的美学思想。
2.2理解诗化语言的跳跃性,提高艺术想象力
诗歌的语言运用经常省略过渡、转折词语,破坏语法规则,在逻辑结构上有很大的跳跃性,其跳跃的动作间没有连续性,只依存于相同的情感线索。如男女高音独唱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是我国着名作曲家陆在易根据我国现代着名诗人艾青的抒情诗歌《我爱这土地》而创作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诗人将自身虚拟为一只体型弱小意志坚强的小鸟,即使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也要用生命的力量唱出对土地的执着、坚贞和爱恋。诗歌中鸟儿歌唱的对象有四个,即: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践踏和的中国土地,河流象征着压抑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自由的曙光将到来。艾青写这首诗歌时正处于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和艾青忧国忧民的赤字情怀共同作用于鸟儿的形象,产生一种奇特的审美意象,极大地提升了审美表现力。
2.3分析诗化语言的音乐性,寻找诗歌与音乐二者之间的联系
分析诗歌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与音乐的相关联系,诗化语言中长短句的运用和音乐中音符时值的运用产生的节奏效果,因其长短不同而产生节奏上的更迭起伏。诗化语言中词句的反复运用和音乐中的回旋曲式一样,带来形式上的回旋反复之美等。
重阳节的诗句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素养;方法
中***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157-01
古代经典诗文一般均具有高度集中、高度概括、想象丰富、感情炽烈、形象鲜明、意境浑远、语言凝炼、声韵和谐、富于节奏感、具有音乐美等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能使学生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同时,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诗文中散发出的浓厚的正义感、报国情、英雄志,深沉的智慧、博大的胸襟,丰富的美感,深沉的爱心,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格发育得到良好的浸润与熏染。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诗文素养,除引导学生学好课本中的古诗外,我还做了如下尝试:
一、学节选,背全诗
二年级上半学期,学生们从古诗《草》中读到了白居易所作的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白居易所造就的壮烈意境中了解了古原草的特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学生所学到的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的前半部分,在教授《草》时,我对此作了简单地介绍,没想到在学完古诗的第二天,我班的田博文竟在欣赏古诗的时间里为全班同学吟诵了《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并对字、词、句的意思作了简单的解释。一时间,学生门对该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便声情并茂地,将在芳草芊芊的古原迷人景象背景上的送别情景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尽管有些学生对诗中某些词句甚至是全诗的意境不大理解,但我相信,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必将融会贯通,把经典中的智慧发挥出来,终生受用无穷。处于这种考虑,在以后学习或欣赏到从原诗中节选出的诗句时,我总是鼓励学生去读读、背背全诗,更深刻全面地了解诗句内涵。
二、设桥梁,导背诵
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但由于时过境迁,无论是社会状况还是人情风俗,都是当今小学生难以理解的。为了能让学生兴致盎然、积极主动地吟诵古诗,我总是切合时宜地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古诗联系起来。
过重阳节时,我向学生介绍了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佩带茱萸登高以避灾的习俗。借此机会我推荐学生们读了一首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诗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其中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母亲节,带着炽烈的情意,我领着学生诵读了这首诗,在学习古诗的同时使他们知晓: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是不能报答万一的。
除了搭好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古诗文的桥梁外,建立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兴趣及欣赏能力也极有帮助。
诗人李绅的《古风》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极端不合理的现实。而杜甫的《自禀赵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及白居易的《轻肥》亦有异曲同工之效。学完《古风》后,不少同学阅读、赏析、背诵了这两篇佳作,认清了“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一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巧搭台,广激趣
对于学习课本以外的古诗,我从不向学生提出过高要求,几乎全凭兴趣与各自能力。学生学起来心情愉快,没有压力,因此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我为培养学生的诗文素养而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来。“小老师教古诗”是我班周二、周四语文早读的固定栏目。被选出的小老师在教学前一天将自己所要教授的古诗板书于黑板上,第二天早上待同学门都到齐后,他会模仿老师的样子为同学们解字,解词,讲述诗意。而此时的我则成了一名“助教”,站在一旁,或是补充,或是轻声指点。小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而在座的同学则从不同的老师那里学习、欣赏到了不同风格的名篇佳句。
重阳节的诗句篇9
诗歌欣赏音乐美节奏运用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才统称为“诗歌”。“诗”与“歌”自古就是水融,不分彼此的,“诗”即“歌”,“歌”即“诗”。古代的《诗经》,极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元曲,在当时就是为人们吟唱的歌曲,有的还颇为盛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凡有井水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古代如此,现代亦如此,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也很重视现代诗歌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优秀的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歌里的音乐在我的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
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与韵律上。诗歌的节奏,就是一连串的声音的高低、快慢和停顿,相当于音乐的节拍,没有节奏,就没有诗歌。格律诗的节奏形式,五言的主要是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的大多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现代诗也是有节奏的,它的音节也是有变化规律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然句子长短不一,字数多少不等,但节奏鲜明,基本上是以三字为一顿,与歌曲的3/4节拍颇为相似。
此外,诗歌的音乐美还体现为韵律和谐。诗歌讲究押韵,即每句或隔句的最末一个字用韵相同或相似。选韵的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音乐气氛,传达不同的情感。例如舒婷的《致橡树》,诗歌中的“你、己、曲、仪、雨、起、里、意、戟、离、息、依、里、躯、地”的韵脚为“ī”或“ǖ”,读音相似,发音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女性特有的柔和细腻的情感。一般来说,抒发高亢激昂感情的诗歌,常常使用响亮的阳韵(带鼻音的韵母),这种韵母洪厚响亮;抒发优美、细腻,或悲怆、凄楚的情感的诗歌,多用不太响亮的阴韵(不带鼻音的韵)。此外,诗歌常常运用章句重叠的手法,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的只换几个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章句重叠,回旋反复,犹如歌曲的旋律,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由于节奏和韵律,便形成了诗歌特有的音乐美,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朗朗上口。
因此,在诗歌的欣赏与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熟悉诗歌的节奏与旋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与对偶,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格律诗的音乐美。现代诗歌没有这些要求,现代诗歌形式自由,不拘一格,节奏丰富,变化多端,很难找到统一的格式与规律。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呢?我们可以借用歌曲的元素与形式来体会这种音乐美。
歌曲有鲜明的节拍,诗歌也是如此。以下以《再别康桥》为例,找出这首诗歌的节拍: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西天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歌的首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末章“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重章叠句,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这两个章节以双音词作为状语,诗句以六字句为主。其余各章节也多以双音词或三音节词作为定语或状语,如“轻轻的”“河畔的”“软泥上的”“榆荫下的”“悄悄的”,每一章节的诗句也是以六字句为主,因此可以以3字为一拍,套用歌曲的3/4节拍来吟诵,其中的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可以延长其中一个字的时长为一拍(在歌曲中用增值线“__”表示),或两个字合为一拍(在歌曲中用减值线“XX”表示),于是,这首诗歌的节奏可以用歌曲的简谱表示出来:
再如,诗歌《祖国・母语》: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我的母语/热血一般的黄河的波涛/我的母语/是群星一般的祖先的名字/我的母语/是春蚕口中吐出的丝绸古道/我的母语/是春鸟舌尖跳动的民歌中国/我的母语/是丁香凝结的雨巷/我的母语/是傲雪绽放的红梅/我的母语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我的母语/是划开天幕的雷电 /奏响黎明的号角/我的母语是一种链接/我的母语是一种文明/我的母语是一种财富/我的母语是一种骄傲……
在这首诗中,“我的母语”四字句回环往复,形成这首诗歌的主旋律,这个诗句可以2字为一拍,以2/4的节奏来演绎,或可以4字为一拍,以4/4的节奏来演绎。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句子成分特点的分析,借用歌曲的节拍,来确定诗歌的节奏。
在把握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诗歌,就能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在朗诵时还可选用与该诗歌节奏以及感情相符合的配乐,达到“歌”“诗”合一的和谐。这或许就是诗歌给人们带来的一个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审美体验。
重阳节的诗句篇10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它会令你想起哪首诗?
生:《望天门山》。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师:这首古诗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默写,下面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片日边来。]
师:这位同学填的是“楚江”“孤帆”,对吗?
生:对。
师:这位同学不仅填对了,而且字写得工整、漂亮,老师给你点个赞。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同桌写对了就给他点个赞吧!
【点评】执教老师采取复习导入法,由古诗《望天门山》引入教学,既检测了学生背诵诗歌及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又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老师发现,“饮”的前鼻音和“晴”的后鼻音你读得特别准确。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怎么停顿呢?谁来范读一遍?
生范读课题。
师:这位同学停顿准确,读得很有节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读了诗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1:苏轼在西湖上喝酒。
生2:天气是先晴后雨。
师:题目经常会缺少一些要素,这首诗的题目缺少了人物,我们在理解题意时要学会补充人物这个要素。(补充说明:这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喝酒赏景,天气起初是晴朗的,后来下起了雨。)
【点评】诗题是一首古诗的眼睛。教学时,执教老师让学生从读诗题开始,强调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了解题目的意思,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板块的学习。
二、读准音,初感知
师:诗人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师:这里有几个特别难读的字,谁来挑战?
生1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妆”时,翘舌后鼻音读得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潋滟”时,前鼻音读得特别准确,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吧。
师:去掉拼音后的生字,你还会读吗?
全班学生读生字词。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读得字正腔圆。
师:你读得很有节奏感!“子”“奇”“宜”都是押“i”音,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学会体会诗的韵味。
男女生比赛读,最后全班读。
【点评】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如自由读、个人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读好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达到了字字准确、句句流畅的朗读目标。
三、知诗意,想画面
师: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了解诗句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给大家推荐一下。
生1:看注释。
生2:看插***。
生3:想象画面。
……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一两种方法读这首诗,通过字面含义,你能够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1: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晴天时和下雨时西湖的画面:天晴时,太阳高照,西湖的水在荡漾,湖面上闪着粼粼的金光;下雨时,远处和近处的景色朦朦胧胧,别有一番奇特的美。
师:你描述了一幅西湖晴雨***。
生2: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西湖:晴天时,艳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是橙色的;下雨时,云雾弥漫在西湖上空,像仙子一般。
师:你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想象中的画面,真好!
【点评】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感悟诗的意境。
师:你认为哪一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
师:“潋滟”是什么意思?
生: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解。
师:很好!通过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点评】现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古诗词就有了相应的注释,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做了解释和说明。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好教材,让学生掌握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反复强调,从而形成学习能力。
师:阳光洒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生1:微波荡漾的湖面上银光闪闪,像是铺满了钻石。
生2:湖面波光闪动,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银光闪闪的湖面多美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形容这样的景象?
生:水光潋滟。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读出湖面波光闪烁的美景。
生齐读。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湖面波光闪动的画面)你们看,这就是――
生:水光潋滟。
师:这样的景象让你想起了哪些词语?
生1:波光粼粼。
生2:碧波荡漾。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波光闪烁、金光闪闪、浮光跃金……)这些都是描写阳光下水面景象的词语,让我们记住它们吧!
师:诗人一个“水光潋滟”让我们想象到了这么多的画面,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现在我们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诗句当中,说一说西湖的美景。[多媒体课件出示( )晴方好]
生1:水光粼粼晴方好。
生2:金光闪闪晴方好。
生3:波光闪烁晴方好。
师:好一个绚丽多彩、生趣盎然的西湖晴天。晴天下的西湖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呢?
生1:太阳照在北海银滩海面上也是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在北海银滩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你可以说――
生1:水光潋滟晴方好。
生2:我坐在游船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坐船泛舟湖上时,你可以说――
生2: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南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站在风景秀丽的漓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在杭州,看到晴天下波光闪烁的西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方”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当用看注释、看插***、想象画面这些方法仍然无法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方”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老师选出了4种,你认为选哪一种解释才对?(多媒体课件出示:①办法,技巧;②正、刚刚、恰;③地区、地域;④方形。)
生:选②正、刚刚、恰。
师:没错!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点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诵读诗文提出了“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潋滟”一词时,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和描述中回忆有关描写水面波纹的词语,积累词语,领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与水面波纹相关的词语,并让学生运用到诗句中,创设了许多场景,让学生通过吟诵诗句来形容自己见到过的景象,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师:当诗人还陶醉在阳光明媚的画面中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下雨了,景色朦朦胧胧的,像烟雾缭绕一般。
生2:像一幅山水画。
师: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我们可以用诗句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山色空蒙。
师:西湖阳光明媚的晴天很美,雨景也很奇妙,“亦奇”是什么意思?
生:也很奇妙。
师:“亦”用换词方法来理解就是――
生:也。
师:“亦奇”就是也奇妙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雨中,感受西湖雨景的奇妙吧!
生读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读“山色空蒙”时声音特别轻柔,仿佛置身于这奇妙的雨中。(多媒体课件出示***片和诗句,引导学生读出西湖晴雨两幅***的不同景象。)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全班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两幅不同的画面。
学生齐读第一、二句诗。
【点评】古诗语言精炼、鲜明、形象,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到了在不同天气下西湖的美,将西湖晴雨两幅***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学生齐读)这么美的西湖,诗人把它比喻成什么?
生:西子。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知道西子是谁吗?
生:西施。
师:对,西子名叫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到底有多美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传说西施天生丽质,每次她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的时候,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都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入了江底,所以她还有一个美称――沉鱼。
师:在苏轼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一样美丽多姿,那么,在其他诗人眼中,西湖又是怎样的?(多媒体课件出示3组比喻诗句:湖上春来似***画,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周起渭《西湖》;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艾青《西湖》)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诗人把西湖分别比作什么?
生1:白居易把西湖比作***画。
生2:周起渭把西湖比作明月。
生3:艾青把西湖比作明镜。
师: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妙在哪里?西湖和西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1:因为西湖和西子一样美。
生2:西湖和西子前面都有一个“西”字。
生3: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她们都属于同一个地方,西子是越地美女,越地是今天的江浙一带,西湖也在浙江。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对于西子而言,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刚刚合适,对于西湖来说,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也都刚刚合适。
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合适的意思。
师: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其实,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午后、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西湖,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所以,诗人不禁感叹――
生读第三、四句诗。
【点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个比喻句,传神地写出了西湖的神韵美,那么如何把这种神韵美传递给学生呢?在教学策略方面,执教老师选择了用语言描述、故事引入、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西子的沉鱼之美,再用对比鉴赏的方法,与白居易笔下的“***画”,周起渭笔下的“明月”和艾青笔下的“明镜”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苏轼的比喻妙处所在,明白西湖的美在于神韵,在于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四、诵古诗,悟诗情
师:苏轼用了28个字为我们展现了西湖的美景,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加动作读,可以用吟唱的方式读,可以配乐读,试着读出诗中的画和诗中的情。
学生自由读诗,有的在朗读时加入肢体动作,有的用吟唱的方式读。
师:苏轼在杭州做官时,为了保护西湖,不惜多次上书朝廷,贱卖自己的字画,修筑苏堤,疏通西湖,还修建了三潭映月。刚刚完成长堤修筑,苏轼泛舟西湖,心情很好,诗情满溢的他随即吟诵了这首诗。
全班学生齐读诗歌。
师:千年后的今天,西湖依然水光潋滟,仍旧山色空蒙,但湖上已不见饮酒之人,只有西湖边上坡的雕像深情矗立,他对西湖的爱已融入诗中,成为了千古绝唱。
生再次诵读古诗。
师:苏轼的诗现存约2 700余首,诗的题材广泛,豪放旷达又不失婉约,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诗《望湖楼醉书》《中秋月》,试着领会苏轼创作的艺术风格。
【点评】学习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执教老师在教学时采取范读、个别读、配乐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的含义与情感,最后通过补充苏轼的资料、推荐古诗的方式,让学生领会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
【总评】
教学时注重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智慧课堂的标签。教学古诗词,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积累语言,提升思维和语用能力呢?执教老师对此做了有效的探索。
一、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古诗语言凝练、形象,有着鲜明的节奏,富于音乐美,朗读最能够让人感受到这种艺术魅力。教学中,执教老师设计了3个层次的读:一是读通、读顺、读准确;二是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三是读出诗的个性和韵味。每一个层次的读目的不同,形式也比较多样。第一层次的读,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层次的读,学生在读中要把握诗句的含义,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第三层次的读,学生在充分感悟诗情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以诵读感知为主的特点。
二、懂诗意,悟诗情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理解诗意,重点在于想象画面,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在学生读通读顺整首诗后,没有对词句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以“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抓住“水光潋滟”一词,让学生想象阳光下湖光闪动的美丽画面“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湖面像是铺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三、想意境,品诗情,积累运用,领略诗韵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诗的境界》一文中说过:“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要紧。”见,是一种当下的直觉的观照。见什么?见景,见意象。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能够见意象,教师的作用就是“举象”,“举”是打开,是呈现,是营造,不仅要“举象”,还要“造境”。
教学中,执教老师不但带领学生想意境,品诗情,还注意引导学生读诗“见”景,通过“举象”“造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例如,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句诗时,教师抓住“水光潋滟”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阳光下水光潋滟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于是,波光粼粼、波光闪动、银光闪闪、碧波荡漾等词不断地从学生口中涌出。接下来,执教老师又设计了让学生将积累到的词语填到诗句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深入理解“水光潋滟”一词的含义,更好地体悟诗情,接着又以“晴天下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还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这一问题,让学生从西湖水光潋滟联系到北海银滩等地的景象,学生由此读出了诗情画意。再如,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诗,执教老师分别用了3位诗人的3首诗,通过对比、讨论、品味,让学生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精妙,进而积累与比喻相关的诗句,最后还补充了苏轼的资料,让学生能够继续研究诗人的创作风格。这节课很好地实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