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篇1
关键词:徐志摩,诗
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位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曾向港英当局举报并最终破获了一起***走私案。他怒目黑暗腐朽的社会,同情人民遭受的苦难,却找不到出路,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论文格式。他欢呼升起在冬宫的红旗,讴歌“那红色是一个伟大的象征,代表人类史里最伟大的一个时期”,转而他又抨击十月***,呼吁“青年人,不要轻易讴歌俄国***,要知道俄国***是人类史上最惨痛的的一件事实,有俄国人的英雄性才能忍耐到今天这日子的。”徐志摩思想上的矛盾导致他的诗作形成了一种多面体的结晶。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因为毁誉双方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许多证据。
鲁迅先生有段为人熟知的名言:“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切。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于说梦的”。今人重新审视古人,不是看他说的、写的、作的是否符合当下的***治标准和社会需求,而是看他对所处时代和整个历史做了些什么。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骨干,但他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处世态度、文学主张和创作道路。他既不等同于闻一多,也不是胡适的附庸。
徐志摩的诗歌共有四本,即《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
以往论及徐志摩的诗歌,多半对其艺术技巧作部分肯定,而对其内容则往往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实际上,徐志摩诗歌的内容也有细加分辨的价值,不少诗的思想性还是值得肯定的。譬如《俘虏颂》中锋芒直指那些不顾人民的死活,一味用士兵的躯体和生命去争夺自己的地盘、谋取私利的各地***阀,反内战的立意显而易见。《大帅》一诗,更是直截了当地揭露了***阀的凶残暴虐,表露出对不断挑起战祸,陷民于水火的官僚、***阀的憎恶,对违反人道主义暴行的憎恨。
徐志摩还有一些公认为最有代表他创作风格的抒情短诗,如《沙扬娜拉》《车眺》《再别康桥》。这部分诗歌的共同特点是:文字清雅秀丽,意境幽谧恬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请看:“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寥寥四句,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用水莲花比喻素以贤惠闻名于世的日本女子,美丽动人,形神贴切;用“不胜凉风”来描绘告别之际躬身还礼的日本女郎,更增添了这形象的温柔和娇羞之态。那一声声轻柔甜润的珍重,悱恻动人地蕴藉着友人们因愉快的相会,而带来的依依惜别之情。小诗没有正面塑造人物形象,没有具体叙述活动场面,也没有什么更多的故事内容,仅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普通的告别语,就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确实不同凡响。最后,诗人摹日语再见之音道了一声“沙扬娜拉”再度渲染了这似水柔情,吟咏出了一个意蕴幽深的回音。
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也是一首流传很广,久唱不衰的抒情歌谣。美丽的康桥,曾在诗人的生活中占据过重要的位置。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欲望都是在这里形成的。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不仅在他的心头荡漾,更有一种梦幻般神奇的力量,催使他神采飞扬,异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与众不同的是,诗人别离如此钟情的康桥,既不是“泪洒相思地”,也不是慷慨陈词,放歌而去,只是像来时一样,悄然无声的走了。论文格式。唯余一片淡淡的云彩裹藏着诗人无限的柔情,默默地漂浮在异国他乡的天际。这是多么缥缈、超脱的意境啊!
徐志摩先后留学英国和美国。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繁华的物质生活,上层社会富有闲散的生活境况,英国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都给年轻的徐志摩留下深深的烙印。理想的狂热触发了他创作的欲望,“诗情真有些像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他在《诗刊弁言》中阐述对诗的认识时说:“我们信诗诗表现人类创造力的一个工具,与音乐与美术是同等性质的,我们信我们这民族这时期的精神***和精神***没有一部像样的诗式的表现是不完全的。”也许正是抱着这种希求,同时受国内的“五四”运动浪潮的激荡,他满怀英国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挥一挥衣袖”,悄悄地告别他深深地眷恋的康桥,欣然登程返回祖国。
但“五四”之后的中国,一方面是中国***领导的***斗争运动风起云涌,各种流派的文学社团大量产生,一方面是广大人民仍处于社会的底层,生活景况十分悲惨。严酷的现实与世人那玫瑰色的理想世界形成了尖锐的对峙。他失望、忧愤、痛心疾首。《志摩的诗》就深切得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民众,目睹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诗人精神感到十分的压抑、愤懑。他要呐喊,要开放他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要鼓励读者“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惨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服的、懦怯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灵魂的呻吟”。由于理想的狂热、爱的深沉,随之而来的失望的痛苦也就特别的强烈。这使得徐志摩在直面人生,用“半干的墨水”移情寄慨时,总是同情多于批判,伤感多于愤怒,忧叹多于呐喊,颓唐多于昂奋,诗稿多呈“残破的花样”。这些“残破的花样”反映了诗人头脑中的矛盾,思想上的混乱。
“永恒的是”是是卡莱尔在《旧衣新裁》中提出来的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哲学,徐志摩特别推崇这种哲学。JI契尔卡斯基分析道:“徐志摩如此拼命抓住卡莱尔的名言不放的原因就在于: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永恒的是与这位英国哲学家描写的“黑暗的沙漠’无大的差别,这句名言成了这位中国诗人的永恒的屏障、护照和进攻武器。对照这些材料,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徐志摩在不少作品里都渗进了反帝、反封建、反***阀,为寻求自由、爱、美而歌唱的内容。尽管他信奉的哲学观点是错误的,出发点也多半源于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立场,但她这部分诗歌对帮助后人认识、了解当时的社会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是不应忽视的,也不能抹煞的。当然徐志摩还算不上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也没能给他安上***治的显微镜,帮助他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洞察到社会痼疾的病根。他虽然有感于***阀混战,人民涂炭的残酷现实,却找不到真正的出路。无怪乎他的诗常常发出无病呻吟、人生无常、世事无望的悲鸣,消极、颓唐、绝望的情绪时有所见,并随时间的推移,这种倾向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西窗》一诗甚至明显影射射刚取得十月***胜利的苏联,攻击创造社提出的“无产阶级***文学” 。
他也写过一些很无聊、颓废、***的诗。如《猛虎集》第一首《我等候你》描绘的是一个痴情的男子等候情侣赴约时的内心活动“即使,我粉身的消息传给,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一支地穴里的鼠,一支虫,我还是甘愿”如此庸俗低下、自作多情的唠叨,既无意境,亦无美感,唯一可见的,倒是诗人日趋枯窘的思想,日渐消沉的意志。这也说明,一个诗人,不管他有多么娴熟的艺术技巧,多么睿智的创作灵感,一旦在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中失去方向,畏缩退避,躲进象牙之塔,鼓吹为艺术而艺术,沉溺在个人感情的小沟里孤芳自赏时,就必然陷于迷途而不能自返,再不会写出什么经得起时间检验、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来。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徐志摩也摆脱不了它的制约。
作为新月派的著名诗人,徐志摩尊崇闻一多的“三美”观点,他熔铸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兼取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风格样式,积极认真地在现代白话格律诗的原野上耕耘,形成一种新颖、独特、清新的诗风。崇拜者叹服那情感炽热、韵律谐和、文采照人、意味隽永的诗句,誉其为“一手奠定文坛的健将”;反对者则揭其生搬硬套、晦涩模糊、支离破碎、矫揉造作的痼癖,贬其为诗坛“小丑”。
徐志摩好像一颗彗星,伴随着一道亮光就迅速而永久地消逝了。论文格式。他的夭折对中国新诗坛究竟是福是祸,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今人目睹他留下的“残破的花样”,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从其诗作的文本原意出发,根据“五四”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联系新文学的成长道路,对徐志摩和他的诗作给出公允的评价。
徐志摩的诗篇2
1、 徐志摩最好的十首诗是:《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我有一个恋爱》、《生活》、《他眼里有你》、《秋月》、《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雪花的快乐》。
2、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来源:文章屋网 )
徐志摩的诗篇3
关键词:徐志摩 新诗 意境 音乐性 统一
中国现代白话诗歌在二十世纪初一步步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中,诗歌语言中的声音与形象也渐渐趋向结合,并以此来表达音乐性。此时,新月诗派形成了自己的“三美”,也就是“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原则。那么如何实现新诗的美学层次的统一?徐志摩给了我们问题的答案。本文将从节奏和韵律的作用以及意象与意境如何配合来浅析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新诗诞生在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的冲击之下,开创先河的胡适等人冲破了传统诗歌格律的限制,倡导“以我手写我口”的“散文化诗歌”[1]。随后的自由体诗歌以郭沫若为代表,在语言的音和意上,给予“意”特别的关注,导致诗歌缺少对音乐性的重视。这一现象被新月诗派所扭转。闻一多曾经列出诗的“三美”原则,而徐诗(即徐志摩的诗歌,下同)则是这方面的较好诠释,在他的诗里,声音与意象调和地恰到好处,达到了音乐层面的和谐和统一。
一.徐诗的声音与音乐性
关于语言和音乐关系的探讨已经是老生常谈,中国人自古以来把诗称为“诗歌”就体现了人们对两者联系的深刻认识。[2]新月派诗人朱湘曾说:“诗没有音乐性,简直是和花没香气,美人没眼珠相等”[3]。那么何为诗歌的音乐性,这个问题在当下研究中存在很多争议,在这一点上王泽龙对诗歌的音乐性做了几点说明,即“首先,‘音乐性’的物质基础就是诗歌的‘语音’,与一般意义上的音乐的声音不一样;其次,诗歌的‘音乐性’与诗歌所表达感情是紧密相连的;再次,即使对于依靠声音来填的词曲来说,相同的词,在节奏上也是有区别的。”[4]。从诗歌的声音和音乐性的关系来看,节奏对乐感的形成、音乐性的塑造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诗歌具有明显可感知的音乐效果,节奏便成为必备因素。徐志摩抓住了这一突破口,他的创作便是自觉地从节奏和韵律入手来追求具有音乐性诗歌的范例。
节奏方面,首先是音尺节奏。闻一多的观点认为,凡是诗歌都可以划分音步,且认为这种整整齐齐的形式正是美的体现[5]。相比之下,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尺节奏可谓更成熟,他在音尺划分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并与反复的手法相配合使用,以实现预定的效果。例如《月下雷峰塔影片》,“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全诗分为两节,第一节诗人采用“一、二、二、四”+“二、三、五”的音尺划分并反复两次,构成一种轻柔飘逸的流动感,读起来令人仿佛听到了月光下粼粼波光的西湖和诗人遐想之余伴随的阵阵心跳。这首诗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关键就在于表面灵活变动而实质又颇为整齐的节奏感,把音尺划分出来后,这种节奏感便清晰明地展示出来了。
其次就是口语化的自然节奏。关于徐志摩的这一点,卞之琳在《人与诗:忆旧说新》中评价 “(他的)口语化创作运用得干脆利落”[6]。廖玉萍也提到“他的抒情诗在很多方面采用当时的口语,随着内容和情绪的变化,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节奏。”[7]由于徐志摩在北京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并对民间,尤其是下层社会有较多接触和了解,所以他的抒情诗中多处采用北京方言,构成了极具特色的语言节奏。譬如《叫化活该》中的“爷”、“修好”,《残诗》中的“赶明儿”等元素,既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又使得诗歌节奏自然又贴切。
韵律是徐诗语言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徐志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表现出美的力量,并使其日臻完美。”[8],这里的“形式”很大程度上靠韵律来实现。在西方诗歌中,头韵一直作为创作英语诗歌的主要技巧[9]。而徐志摩正巧深受19世纪英美诗风影响,他敏锐注意到汉语的双声和头韵的相似性,并将此运用到诗歌的翻译和创作中。例如徐志摩翻译安诺德(Matthew Arnold)的《诔词》(Requiescat):“散上/玫瑰花,散上/玫瑰花,休搀杂/一小枝的/水松!/在寂静中/她寂静的解化/啊!但愿/我亦永终。”[10]本节的音节中,声母为擦音和塞擦音占据三分之二,这使得本诗充满了连绵婉转的听觉感受。再如押韵,《沙扬娜拉》[10],采用“隔行押韵”的押韵方法给人以含蓄,忧愁之感,并用“ou”韵加强了这一情感效果。
二.徐诗意象、意境与音乐性的表达
在诗歌中,意象也能体现音乐性,甚至可以说意象对其向更高精神层面具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朱光潜提出:“但是诗歌所用的声音更可以说是语言的声音,而这就必然强调其伴有的意义。”[11]意象也是徐诗歌语言音乐性表达中难以替代的一部分。例如其中频频出现的“水”这一意象。徐志摩是一个情感丰沛的诗人,寄托世间一物来抒发其情的话,水便是最合适的了。试看《再别康桥》,诗人在轻柔的康河里渐行渐远,诗人望着水和桥,望着河畔的金柳,水里的倒影让他想起了佳人,思绪萦绕着,一切回归寂静。徐志摩精准地抓住“水”这一意象的特点,在诗中完美营造出柔和舒缓的乐感,奠定了诗的深层次的音乐性。
关于音乐性的组成,沈亚丹则将意象扩充到了更深层次的意境。他提出了“诗歌的音乐性有三个层面”的说法,即“声音、意象和寂静之音”,这里提到的对诗歌音乐性最重要也是最隐含的一层――寂静之音,沈亚丹解释说这“不仅指诗歌以文字的形式存在……更指诗歌本身的不可言说性。”[12]我想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意境,而意境又是由意象在读者心中发生作用进而凝练成的诗歌氛围,所以在此就形成了一个意象意境音乐性的递进的作用过程,只不过,音乐性只是借意境的力而表达和深化,本质上,和意境相联系的“寂静之音”才是诗歌所要表达的终极目标,也是音乐存在的本质,即声音背后的宁静与和谐。这里我们是从意象入手以徐志摩的诗歌来探讨意境和音乐性表达的关系及对其的作用的,如《偶然》一诗通过意象选择,巧妙地描绘出难以言说的意境: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10]细细分析,便会发现本诗只是利用一些简单的意象,但却使“偶然”一词幻化成一种意境感觉,读来分明地体会到作者和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在人生路途中的美好交织。这首诗简单,但却正是因为它的寥寥数笔的意象,从而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不可言说的意境和趣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徐志摩在他的诗歌中,实现了语言中声音与意象、意境的结合,并使这种结合恰到好处地传达了相应情感,表现出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更有深层的、内在的音乐性。徐志摩就像一位跨越时空的音乐家,他用写下的诗作,波动了无数后代人心中的弦,不得不说,他的诗,是诗歌音乐美的完美实践和体现。现如今的研究,相对于他本人及其诗歌所创造的,实在是沧海一粟,作为后辈的青年人,在以后的探索中,更应该时刻保持心灵之窗的敞开,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究徐志摩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孙晓霞,辛斌.语言和音乐: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视角[J]《当代语言学》2014(2):175-185
[3]朱湘.评闻君一多的诗
[4]王泽龙,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内涵论析[J].文学评论,2011(2):55.
[5]闻一多.诗的格律[J].诗镌,1926(7).
[6]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M].北京:三联书店,1984.
[7]廖玉萍.论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65.
[8]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9]Irmsche, W.F.The Holt Guide to English [M] Holt Rinchart and Winston,USA,1981:335
[10]顾永棣.徐志摩诗全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11]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12]沈亚丹.寂静之音――关于诗歌的音乐性言说[J].南京大学学报,2000(3):95.
[13]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 [J].诗探索,2011(1):12.
徐志摩的诗篇4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以下简称“徐诗”)一诗写于1924年徐志摩陪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诗人从离别之际日本女郎刹那间的低头入笔,将女郎深情柔媚的风姿表现得入木三分,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对方难以割舍的爱慕敬仰之意。日本女性贤淑、温存与端庄的仪态以及诗人多情善感的形象跃然纸上。“水莲花”绝非简单的喻体,寥寥数字,蕴含着独特韵味。熟谙中国文化的人一眼就可看出它在古代诗词中的地位——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和“月亮”、“红梅”、“清秋”等“意象”一样,都能引起特别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沉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理。
穆旦的《诗八首》(以下简称“穆诗”)写于1942年,24岁的诗人刚刚毕业于著名的西南联大。如果说徐诗给人的感觉是甜蜜中带着忧愁,那么穆诗便是深沉中夹着晦涩。在穆旦的笔下,爱情变得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感情如线团般缠绕难解,陷入重重纠葛矛盾之中。这里有表白时的心意不相通“相隔如重山”,有拥抱在一起时“那未成形的黑暗”带来的惴惴不安,有熟识后相同带来的怠倦和差别带来的陌生,有两相情愿后在合二为一中的平静,等等。爱情仿佛是个五味瓶,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让坠入其中的人们一一尝尽,完全没有少男少女想象中的浪漫美好。况且,不仅有“你”有“我”,更有“他”、“它”,一些让人无可奈何的黑手强行介入,弄得本已纠结的恋人世界一团糟。
回味徐诗,读者或许会有似曾相识感,脑海里会浮现出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式的理想爱情模式。这个日本女郎也许就是在古代文人中广为传唱的崔莺莺、王昭君、李香君,这个诗人可以是张生、汉元帝、侯方域,一个温柔美貌能识大体,另一个多才专情,双方心心相印,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显然,徐诗隐含的爱情模式是中国式的零矛盾爱情模式。“只羡鸳鸯不羡仙”,古人对这种理想爱情充满期待和向往,当现实总让人失望的时候便借文人之手以大团圆结局来寄寓这份情结,有时不惜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让男女主人公起死回生,然后白头偕老。因而,徐诗所激发的审美体验也是中国式的集体体验:当美(缱绻甜蜜的爱情是美的一种)不能实现时,留给人们的便是惆怅与遗憾,即如诗人所说“甜蜜的忧愁”。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并不是一见钟情、心心相印那么简单。爱与被爱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如同生活中诸多事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爱情也并不总是中国古典式的理想浪漫,而是双方心灵的磨合,是一场久经考验的心理战。穆旦奉献的不只是诗,更是残酷的真实。在穆诗中,爱情是矛盾重重的、残酷的。交战的双方不仅是作为个体的“你”、“我”,更有个体人格的***面,即自我灵魂的斗争。例如,“他存在,听从我底指使,\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的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这样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是西方式的象征手法。结合上下文可知,“他”并非第三者,而是内在自我、具有个性精神的自我的象征。很显然,作为个体的“我”已***成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自我,外在的自我追寻爱情,对“你”不可自拔,内在的自我感受到真实存在的孤独,维持个人的存在感,同时又为外在的自我寻求出路。按照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个体的存在是孤独的,孤独又是永恒的。“你”作为真实存在的个体生命,内心活动是复杂多变的、不固定的,因而“我”求得了又必须马上背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人的心灵也是如此,从穆诗中可以窥见人性的深刻复杂。《诗八首》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使得诗句晦涩,语义较难把握。例如,“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爱的双方应该是两棵***支持的“巨树”,它象征着一种互为依存又互不依赖的爱、一种坚强的人生之爱,颇具现代***意识。穆诗所表现出的理性精神,除了与诗人慎思明辨的个性气质有关,更与诗人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关。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穆旦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穆旦的同学、好友赵瑞蕻甚至理出了“这么一条线索:布莱克—惠特曼—叶慈—艾略特—穆旦”1。穆旦冷眼旁观人生与生活,目光犀利睿智,从切实的个体体验入手,逐层揭开事实(如爱情)的残酷面目。这与西方文化追求真理和智慧、注重个体价值的传统不谋而合。穆旦诗歌的成功正在于他对中式思维的超越,正如评论家王佐良先生所云:“他(穆旦)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穆旦的胜利却在于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无知”2。
徐志摩曾赴美国和英国留学,也是沐浴过欧风美雨的人,为何他的《沙扬娜拉》仍然表现出浓厚的古典审美情趣呢?有学者甚至把他的这种审美理想概括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3。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是中国“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派根据其诗风的变化,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徐志 摩,与诗人闻一多共同提倡“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 “三美”主张。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不难看出,这种审美主张是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代诗歌影响的。作为一位现代诗人,徐志摩是单纯天真、温和敦厚的“自由之子”,带有中国道家“逍遥游”和中国儒家“中和节制”的气质。但是,并不排除西方文化精神诸如民主个人主义、英国式的小布尔乔亚思想对他的影响,使他对大自然和人世间的“爱”和“美”有着独到的体验。这二者并不矛盾,统一于他那颗潇洒不羁的灵魂。当他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古典意境和氛围化为诗篇时,他也就是完成了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后期新月派和以“雨巷诗人”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更多传达的是现代人处在迷茫时代的痛苦的情绪。徐志摩的《我不知的风往哪个方向吹》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全篇运用象征手法抒写时代的悲哀、个人内心的苦闷,诗风稍显颓废。
新文化运动打开了中西思想交流的大闸门。中国新诗自从诞生之后,就面临着向传统寻求资源和向西方汲取营养的双重问题。在纷繁复杂的流派当中,大致可以摸索出两条线索:一派是古典派,一派是西化派。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和穆旦的《诗八首》可分别代表两派的精华。但两派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而是处在有意或无意的影响交流之中。随着局势的变迁、时代的需要以及诗人们的不断探索尝试,中西慢慢走向融合,于是形成了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诗。从新文化运动初期胡适《尝试集》的稚嫩生硬,到四十年代穆旦《赞美》的圆融贯通,中国新诗走过了坎坷的现代化道路终至成熟。而穆旦,中国现代文学上的杰出诗人,有意识地借鉴和主动吸纳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传统 ,并植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之中,在创作上融会贯通、独树一帜,“是新诗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性的冲刺”4。
注释:
[1]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徐志摩的诗篇5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英国文学;华兹华斯;丁尼生
中***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61-02
徐志摩,在短暂的35年生命中,才华横溢的他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经典诗歌。徐志摩的诗歌中普遍体现着个人自由主义的色彩,这一点主要得益于欧美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与培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徐志摩与英国文学尤其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关系。
一、哲学思想
徐志摩出身于富裕显赫的商人家庭,从小接受了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培养,后来又多次赴欧美留学,结识了当时欧美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诗歌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信奉欧美先进的***治制度的民主思想,热情的歌颂所有生命的个性***,在他身上体现着明显的个人主义的色彩,体现了五四以来启蒙文学的显著特点。同时,他大胆鲜明地歌颂美好纯真的爱情,借助歌颂爱情来表现他对于人性***的崇尚。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心灵纯洁,对世界充满了美的理想。这样一个追求爱、美、自由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理想主义到悲观主义的转变过程。在他诗歌创作的后期,徐志摩的情感也转向了虚无与悲观。早期诗歌中那样一种激越浪漫的气息不复存在。
早期的徐志摩受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颇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Wordsworth,1770-1850)曾说过“We live by love,admiration and hope”一句话,这也是徐志摩在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他热情地歌颂美好与自由的爱情,信奉资本主义博爱的精神,把爱情与人类联系起来。他的“合理的生活,动机是爱”相近于英国现代思想家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的著名论断:“美好的生活失意情爱相鼓励”。在《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这首诗歌中,徐志摩用澎湃的感情写就了这样一曲反封建的高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恋爱,欢欣,自由--\辞别了人间,永远!”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这首诗写于1925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他咒诅“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决心“逃出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我们理解这首诗时,自然不必拘囿于诗人的恋爱生活,一首诗一旦完成,就形成自己***的品格和价值。
然而在当时那样一个黑暗的没年代,徐志摩的改良主义思想根本行不通。他所信奉的英国的资产阶级模式成为了空想,爱情与人生的悲剧使得徐志摩从乐观转向了虚无和悲观中。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小说家兼诗人哈代对徐志摩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哈代的这些看法与徐志摩理解为“黑沉沉的大口”最后将会把所有的人“吞下去完事”的观点很为接近。《残破》正是徐志摩后期的一首极具悲观主义精神的诗歌: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1931年11月,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而机毁人亡。诗人正值英年,非正常的辞世,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残破的;回过头来看,他死之前几个月发表的诗作《残破》恰成了他自己人生的谶语。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选择夜的意象,不仅出于审美的安排,还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即宿命论。夜的展开必然以黑暗为基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生存的空间,却无法逃离时间,时间宿命地把人限制在白天和夜晚的单调的交替循环中,逃离时间即等于否定生命。作者用人与时间的关系注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或安排表现了诗人对个体无可选择的悲哀、对社会的绝望。
二、诗歌理念
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描写也影响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华兹华斯的《黄水仙》和徐志摩的《云游》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受其深厚影响。《黄水仙》中,诗人把自己描绘成一朵流动的云,高高的飞越峡谷和高山。随着云的漂走,这一切又时过境迁,只在诗人的心中留下一个永恒的美德印记。《云游》的主题也是流动的云,自在,轻盈,在地面的一流涧水中投下明艳的云影,使流水从梦中惊醒,流水叹息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两首诗都是以流水引出美的***画,有相同的空间,和相同的运动轨迹,还有相同的的结果。只不过,华兹华斯是从天上俯瞰地面的花,而徐志摩则是从地上仰恋空中的云。而且,两首诗的节奏、音韵、情调也都非常接近。
I wandered lonely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
as a cloud,云游,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自在,轻盈,你本不想
and hills. 停留。
华兹华斯所写的自然,并非仅仅是自然本身,它的每一首诗歌实际上都有深刻的含义。他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实际是在表白自己的内心,自然的***景常常是他的复杂心情的变化。徐志摩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那些通过自然来揭示自我的情景诗,多少是受了华兹华斯的启发,《五老峰》《乡村里的音籁》等都是人类情感与自然的美好景象相结合的诗作。
以上是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思想和他的创作风格谈了他所受西方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五四时期那个思想***的时代,徐志摩迫切地希望解决中国落后的根源,他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他阅读了大量国外的文学作品,用自己的激情来用母语创作,试***激发国人的灵魂。徐志摩模仿和借鉴了国外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创作,但他并不只是单纯的抄袭。徐志摩对于外国文学地吸收主要还是重在观念和题材选择以及形式方面。这是与“拿来主义”一脉相承的,中国的新文学正刚刚开始,正需要一个这样一个摹拟的阶段,以后才是融会和创新。
徐志摩,他的诗歌充满着童真的灵性,他纯洁的思想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憧憬。然而他的理想是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的,他正象唐吉诃德一样,为空想而奋斗着。这种精神同他的诗歌同样感动着我们,正因为有了徐志摩对于西方诗歌的模仿和创造,中国白话诗歌在以后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 毛迅.徐志摩论稿[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徐志摩的诗篇6
关键词:云意象 爱 美 自由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 “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 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 这个汉字符号具有“ 神彩” 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 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 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 不显单调, 有诗意, 有韵味。徐志摩是“ 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峰上白云蒸腾” 时, 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 产生共鸣与渴望? “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 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治,然而当他19 22 年回国以后, 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1]徐志摩. 志摩的诗[M]. 百花文艺出版社,
徐志摩的诗篇7
【关键词】徐志摩;文学作品;西方文化
徐志摩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噪一时,有着独特文学个性、独特生活经历的文学家。他的新诗、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一席之地。
徐志摩从小受“诗书礼”教育,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短暂的人生经历却非常丰富,曾留学美英,有双重留学经历,回国后又两次游历西欧,到过很多西方国度。徐志摩虽然创作时间不长,但其创作的作品体裁十分广泛,涉猎过多种文体;写作与自由体诗不同的格律诗、创制“跑野马”的散文、抒写“完全的抒情诗”式的小说与童话、与陆小曼合撰唯美风格的悲剧,并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书信和日记。除了创作,徐志摩还译介了大量的作家与作品,他的译作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39位作家,涉及多种文体和流派。徐志摩在东西文化之间来去自如,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阅历使其能对不同的西方文化进行批判和取舍,他横贯东西的痕迹决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独特位置。
徐志摩留学欧美时期,广泛涉猎过外国文学各个时代、各种文学思潮的作品,包括现代主义诗歌、小说、戏剧等,受西方浪漫派、唯美派、悲观派以及象征派诗人多方面的影响。他的诗有拜伦傲藐一切的反抗性格,有雪莱的理想与热情,也有济慈的唯美情绪;有华兹华斯的清脱高远,也有哈代的悲观厌世;有泰戈尔式的沉思、流丽,也有波德莱尔式的直面丑恶人生。从文化角度来看,西方文化的分支中影响徐志摩文学创造最多的是贵族精英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和基督文化。
1.贵族精英文化
英国文化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一文化带有浓厚的贵族色彩,偏于保守、讲求渐进、厌恶竞争、追求高雅、崇尚自由***。隶属于它的康桥文化,更富有精英气息。康桥文化是以剑桥大学为中心形成的,蕴涵了强大的贵族气、保守性与***性。1921年,徐志摩只身飘洋过海,来到康桥河畔,加入康桥社团,康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全身心地沉浸在了英美诗歌的气质和氛围中。正如他所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最先受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诗人,他的诗不崇尚奇幻,以其宁静的沉思和富于想象力的风格写得真挚自然、亲切质朴,笔调清淡朴素,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华兹华斯息影田园,寄情山水,全身心去拥抱大自然,这种浪漫主义情思在徐志摩心中激起了共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但我只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看华兹华斯的《我有过阵阵奇怪的的悲痛》诗:“我一面不住把月亮凝视,一面在草原上前进;马蹄儿轻疾,那些亲切的小径儿已越来越近。”亲切质朴的盛情,整齐的句式,ABAB的韵律结构,这便是徐志摩与华兹华斯的共同之处。如果说华兹华斯等湖畔派诗人给了徐志摩清新洒脱、高远的一面的话,那么,拜伦和雪莱的影响则使他的诗充满反抗的力量的追求的热情这一面。除上述诗人外,徐自摩还受到济慈、白朗宁夫人、惠特曼等诗人的影响,对这些诗人的诗歌,他都有翻译。这些诗人所代表的英国贵族精英文化,对徐志摩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深入到了他的灵魂深处。
2.个人主义文化
欧洲的文明,名流的思想,雪莱、拜伦的风流与浪漫如同一道道洪流,不时冲击着徐志摩,使他走上了爱、美、自由的理想主义道路。他期待着“馨香婴儿”的出生,这一理想使他对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折射到思想上便演变成一种不可一世的个人主义。他的个人主义,不愿受任何束缚,崇尚自我、真我的精神追求。他在《列宁忌日—谈***》里说:“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我信德漠克拉西的意义只是普遍的个人主义;……我要求每一朵花实现它可能的色香,我也要求各个人实现他可能的色香。”
以徐志摩诗歌受雪莱的影响为例,反叛社会是他们共同的个性。雪莱特立独行,为世之所不容而又钟爱人生。雪莱的诗作丰富了徐志摩的精神世界和诗歌领域,徐志摩与雪莱在个性气质、审美心理倾向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他们的作品里都浮动着飞扬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充满动感,崇尚变化,追求真善美。雪莱的作品在思想上给了徐志摩极大的启发和鼓舞,使得本性柔弱的徐志摩在《谁知道》、《火车擒住轨》、《庐山石工歌》等诗歌中发出了自己的最强音。追求自由是他们理想的精灵。雪莱的《致云雀》借对小鸟的赞美倾诉了自己对人类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憧憬。徐志摩通过对雪莱的接受,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通过释放雪莱作品中蕴藏的潜能服务于自身。在1924年《黄鹊》里,就再现了雪莱的云雀精灵。“一掠颜色飞上了树……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徐志摩的黄鹊与雪莱的健康向上边飞边唱的云雀联系得十分紧密。他们诗中的鸟都已不是鸟,而是一种自由的精灵,象征着诗人对幸福自由的讴歌与向往。
3.基督文化
徐志摩在国内就曾接受教会学校——上海浸信会学院的教育,而几度在欧美流转,更直接了解了西方社会和文化里的宗教,亲身经历了圣诞节仪式、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和宗教音乐。西方的人文科学与基督教文化精神水***融,徐志摩在学习西方文学艺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影响。
在基督教的伦理价值观念中,其核心有这样一条威力巨大的律令:“你应当全心全意地爱上帝,爱你的邻人,犹如爱你自己。”这条律令清楚地说明基督教是一种爱的宗教。在徐志摩那里,“爱”是无价的,他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甸甸在主的跟前;/我爱,那时间你我不必张惶,/更不须申诉、辩冤,在不必隐藏,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主的跟前,爱是惟一的荣光。”“我爱”成为徐志摩生命全部价值的追求,或者说成为一种神秘。他的诗作中流露出的“主”的意识犹如在基督教国度一样自然,传递出的“爱”的真情与基督教所表达的一脉相承。在《最后的那一天》中,徐志摩借用了《圣经》中关于“末日审判”的典故,用诗的语言和形式创设一个理想化的,想象出来的情境,寄托并表达自己对纯洁美好而自由的爱情的向往和赞美:“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甸旬在主的跟前。”诗人着力描绘那一天的不同寻常,这自然是为了对比出两类人在这一情景面前的不同心境,坏人只能惶惶然,好人却能坦坦然。在那一天,一切现实中习以为常甚或神圣不可动摇的价值标准都必须重新估价甚至完全推翻。
徐志摩在新旧历史矛盾和东西文化碰撞中,扮演的是双重角色:一方面,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要求在思想上、生活上等各个方面实现民主、自由;另一方面,“五四”以后封建势力回潮,***阀混战的黑暗现实,根本不可能为实现民主、自由提供最起码的条件。一方面,他受欧美人生观影响,有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他却不断陶醉于传统文化闲适隐逸的情调。一方面,他受英国各流派诗人影响甚深;另一方面,传统的审美情趣却又时时体现于他的作品中。这是新旧交替的夹缝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历史给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特殊的遗赠,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宝库。
透过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我们会发现,他的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分析,都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园地。他的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他以他的纯情与明丽诉说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与认识,表达着自己的爱与恨。他多重思想就像一棵树一样,虽然每个枝干都奔向不同的方向,每一片叶子都展示着各异的光彩,但它们本是同根生,血脉相连,意气相通。他思想的各个层面都源于一个“爱”字,源于他对生命,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热爱与渴望。他的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然主义以及他对爱情的体悟都是他生性本底的真纯、善美、率性的生发与展示。这种种思想成分是相依相生、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这就他的多重思想成为一个矛盾复杂的统一体,使得他的思想之树生机盎然,虽经历史沧桑而仍具独特魅力。转贴于
参考文献
[1]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M].上海书店,1981.
[2]顾永棣编.徐志摩日记书信精选[M].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
[3]韩石山.徐志摩传[M].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4]王亚民编.徐志摩诗全集[M].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徐志摩的诗篇8
摘 要:徐志摩一生致力于对爱、对美和自由的追求。然而,在现实的土壤根基上滋生出的唯美理想,终究逃不出现实的束缚与干扰。笔者主要分析诗人寻爱寻美的短暂一生中,在理想与现实的纠缠和交织之间行走的诗人形象。
关键词 :徐志摩 唯美追求 爱情追求 诗歌创作
在中国文坛上有一位诗人,他倾尽毕生精力和心血去实现对爱、对美和自由的追求,在追求唯美的路途上艰难地行走,痛并快乐着。他就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胡适在《追悼志摩》中写道:“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1]回顾徐志摩的简短生平,不难发现他为了这个“单纯的信仰”耗尽了自己的一生,经历了一条“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理想幻灭”的人生路径。或许,正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成就了徐志摩作为一位诗人在文坛的地位;正是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以及期间的种种遭遇,所经历的情感纠葛与人生困顿,所目睹的黑暗现实,才让他写下了以此为题材的许多经典诗作。读志摩的诗,在他对爱与美的记录中,感受他那跳跃于诗行的敏感而灵动的情思,正所谓“亦品诗,亦品人生”。
一、视“爱”如命,情感之旅多坎坷
徐志摩曾在《哀曼殊斐儿》一诗中直白道:“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由此可见,爱情之于他,犹如生命,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没有爱,生命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徐志摩也正是以其一生来证明自己对爱的信仰的。然而,尽管对爱情的追求过程是那么让人欣喜激动、血液沸腾,但如果由此而带来婚姻变故与风流韵事的话,这个过程也就于甜蜜中多了几分苦涩,甚至痛苦、挣扎与涅槃。再次翻阅志摩的情感之旅,不得不感叹他当初经历的是一个多么艰辛的历程。
1923年英国著名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离世无疑让徐志摩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写下《哀曼殊斐儿》一诗寄托哀思。在深切的悲痛背后,是诗人毫不掩饰的深切爱恋,如此魂牵梦萦,却已是阴阳两隔。虽然两人仅有一面之缘,极短的相见却使他经历了一次爱与美的洗礼,受到了思想与精神上的启迪。他对她一见倾心,一生都铭记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对她的爱恋促使他之后全力投入对其作品的译介工作中,成为国内译介曼斯菲尔德的第一人。
除却这段异国的精神之恋,徐志摩一生中还与三个女人有过情感交集:
1.不爱的却已结婚。这是由父母包办,徐志摩被动接受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婚前与她未曾恋爱,缺乏共同语言,婚后聚少离多。从婚前到婚后,徐对张的态度近乎“鄙弃”,婚后更没有正眼看过她一眼。他对她的这种漠视是源于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张幼仪深受旧式中国礼教的束缚,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照顾公婆等都甚为得力。但正是这些优点,在张扬***自我的诗人眼里却成了没有见识,呆板乏味。因而这一桩没有爱情可言的包办婚姻最终逃不出离婚的结局。
2.爱慕的却得不到。徐志摩离婚前就已经在伦敦与林徽因相识相恋了。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往来。1924年共同担任泰戈尔的华文翻译,之后徐去了日本,林去了美国,再次相见已是四年之后。期间,因尚未离婚,加上周围舆论,徐志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感难关。[2]林徽因后来与他人坠入爱河并另嫁他人。但徐志摩对她的爱慕和向往、欣赏与合作,从未停止,直到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她演讲会却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诗人在《月下雷峰影子》一诗中写道:“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他梦想着和情人游着西湖,划着小艇,互诉衷肠。当然,这种幸福仅仅是一种建筑于“假如”这一脆弱词根之上的幻想而已,现实并没有给他如愿以偿的机会。他只是用诗人独有的曼妙情思与浪漫,在内心构建起一座虚拟的爱情天堂,塑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幸福空间。多年以后,林徽因对自己的儿女如是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3]
3.得到的又让他焦头烂额。和林徽因恋爱失败后,徐志摩结识了王赓之妻陆小曼(1925年离婚)。面对新的爱情和自由人生,诗人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然而,这是一段和有夫之妇的爱情,有背伦理道德,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徐志摩当时的心情亦可从《翡冷翠的一夜》一诗中看出:“这阵子我的灵魂就象是火砖上的/熟铁,在爱的槌子下,砸,砸……我晕了”“反正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这死/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五百次的投生?”当诗人无法从感情风波及热烈的感情中脱离出来,他亦痛苦彷徨,矛盾和无奈。但在他内心,在伟大而唯美的爱情面前,这一切又不足为道!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是任何外界力量都无法抵挡的,他可以为爱赴汤蹈火,甚至勇敢地“死”在这爱里也心甘情愿,认为这样为爱死去其意义远超“五百次的投生”!
徐志摩爱陆小曼爱得近乎失去理智。然而,他仍然想用他的理想主义来诗化他的爱情和生活。他希望与陆小曼结婚后从此可以诗一般地生活,但因为经济困难等种种缘故而使他的爱情理想再次以失望告终。结婚后,徐志摩一味纵容陆小曼的各种奢华喜好,庞大的开销让他挣扎得很辛苦,他授课、撰稿,奔波异地兼职,但钱还是不够陆小曼花。浪漫的诗性气质与现实的无奈使他陷入爱情的感伤行旅。不能说是陆小曼最终杀死了徐志摩,但徐志摩的死与陆小曼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4]
徐志摩认为:“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爱眉小札》)在他心里,爱情婚姻如此重要,几乎是他生命的全部。基于对自由爱情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他曾三次与现实作激烈斗争,两度构筑爱情的天堂,而两次誓死追求爱情的梦想都破灭了,最后只能以其倾尽感情换取现实的叛离而告终。
二、视“诗”如歌,创作之路犹未尽
作为一位诗人,徐志摩善于将他所追求的爱情、他对美与自由的渴望安放于诗歌中加以歌唱,或浅吟低唱,或引吭高歌,一路走来,且行且歌。他在《我有一个恋爱》里歌唱爱情的美好,在《决断》里为爱呐喊:“不可迟疑”,“要恋爱,要自由,要解脱——”;在《再别康桥》里漫溯“放歌”,在《呻吟语》里质询而歌,在《落叶小唱》里梦呓而歌。他的思绪像“一条解开缰绳的野生马”在诗行中驰骋,他对自由的追求坚定而决然:“即使打破了头,也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
徐志摩喜欢在自己独有的文字里放飞性灵,追寻自由之梦、美之梦和爱之梦。他是一位始终想“飞”的诗人,飞翔是他的生命姿态,飞翔让他的生命如诗[5]。在他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诗人多次选择了“飞”的意象。在《雪花的快乐》中“飞翔,飞翔,飞翔”;在《想飞》里“飞上天空去浮着”。他还希望自己像云一样飞,在诗里给世人展现着“云游”的姿态。诗中出现的“云”意象,时而因为他对生活、对理想化的爱情感到怀疑和对未来的迷茫,而化为他心中的一团愁云,让他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同时,云又是飘浮不定、稍纵即逝的。像《偶然》中的“云”一样,徐志摩恋上有夫之妇陆小曼,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深爱,把握不定又不忍舍弃。在《再别康桥》中他又把“云彩”当作老朋友,作为寄托自己离愁别绪的载体,向它们倾诉,与它们告别,在淡淡的离愁中显出离者的轻盈洒脱。“游云”意象还有“自在轻盈”“逍遥”而“无拦阻”的特征,是一个极度自由的形象。在诗中,诗人构筑着自己的自由飞翔之梦。空中飘荡的游云适性而往,不拘一地,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的心灵,同时也是他消极逃避乱世的心理的反映。[6]
在诗中歌唱也好,飞行也好,云游也罢,一方面是在唯美浪漫、潇洒无拘中追寻他的精神家园,一方面也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和绝望之后的一种逃避,从而使他产生想“飞”离现实的念想,追求内心世界的安详与宁静。然而他的浪漫遭受了现实的巨大反击,无法实现,结果他成了行走在信仰与现实之间的“折翼天使”,无法以浪漫的姿态再次“展翅飞翔”。直到他真正飞翔于云端,带着理想在“云游”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领旗手和诗歌理论的倡导者,一生都在探索诗歌艺术,在创作上不断尝试创新,主张理性和节制,既要自由又要讲求格律。他积极实践新月泒提出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的“三美”主张,主张在诗的内容和形式上完美表现美的力量。其诗歌无论是在创作内容和题材上,还是在写作风格和技巧上,都很好地体现着唯美主义的追求,这也使他的诗歌语言至今成为诗学语言的重要研究资料。其诗作包括译诗在内共149篇,数量并不算多。对于一位诗人来说,他的创作之路或许还刚刚开始,但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在创作即将步入巅峰的时期,他却带着他诗意的梦想,随“云”而“飞”去了浩瀚的宇宙。
无论理想多么丰满,心灵多么自由,唯美依旧逃脱不了现实的羁绊。徐志摩一生行走在唯美追求与残酷现实之间,追求爱情,爱情没有给他百分百的甜蜜;追求诗意的人生,人生给他的答卷并不完美;追求唯美的文学创作,笔端却如折戟般沉没于短暂的人生之沙。他用纤纤笔端塑造了“云”与“飞”的意象,最后却在云端被抛向无边的宇宙。现实淹没了他唯美的理想,吞噬了他为诗而生的性命。当最悲的剧情上演,其英年早逝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一颗诗坛巨星的陨落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遗憾,令人痛定思痛。如果有先知可以预测未来,即使徐志摩知道故事的结局,但为了爱、自由和美,他或许仍然会选择去爱,爱林徽音、爱陆小曼、爱诗,仍然会去追求完美和自由,为此搭上性命也义无反顾。这——或许就是一位诗人的刚性与执著。
注释:
[1]胡适:《追悼志摩·胡适文集(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朴安沫:《爱、自由与美的渴望—中国现代抒情诗人徐志摩》,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刘东黎《一代才女林徽因:三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中国网:http://china/book/txt/2009-03/26/content_17502241.htm
[4]叶细细:《民国女子:此情可待成追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志摩的诗篇9
【论文摘要】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个女性的出现是浪漫诗人徐志摩生命进程中的必然。爱是徐志摩生命的动力。他的才华与成就,都是由爱所激发所建立的。徐志摩之所以是现在的徐志摩,是与他浪漫的婚恋经历分不开的。对于徐志摩来说,爱是他的精神世界中占统治地位的主题,是他“生命的中心和精华”,是他个性的鲜明标志。三个女性对徐志摩诗歌的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应该重新来思考徐志摩与三个女性及其文学创作的当代意义。
在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甩,飞庵,飞肠—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他们爱得热烈、大胆,爱得毫无保留:
昨晚上,
再前一晚也是的,
在雷雨的猖狂中,
春
生人残冬的尸体,
……
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
我在更敏锐消受,
你的媚,吞咽,
你的连珠的笑……
一时间,陆小曼成为志摩诗情的世界,灵感的发源。《多谢天!》、《我有一个恋爱》、《鲤跳》、《天神似的英雄》···。一首首情艳意深的诗歌从他的笔底流出,记录着他们爱的狂喜的体验。
而当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情爱沿着洒满鲜花的清澈见底的小溪而步人苦涩悲凉,似乎是情断意绝的危崖境地时,他写了小说《花城》以及《生活》等诗: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雨道:
一度陷人,你只可向前,
手扔索着冷壁的粘潮
……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相形之下,康桥则从来是他梦魂萦绕的地方,旧地重游,景物依然,人事已非。徐志摩再也觅不回当年那一种狂放的喜悦,只好把这一份深情默默地珍藏。于是,这样的旋律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流出: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三
徐志摩的诗篇10
一、对康桥美丽景致的留恋
康桥是美丽的,有协调匀称的建筑群,有晚钟撼动的黄昏,有没有遮拦的田野;尤其是作者笔下的康河,“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在徐志摩眼里,康河是梦幻的乐园,在康河里划船,或躲着念书,或做着美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在你的耳边。”(《我所知道的康桥》)所以作者在?再别康桥?里吟唱着愿作康河的一株水草,与康河相生相伴,临别之际,还划着小舟,去聆听夏虫的伴唱,告别康桥,就是告别那诗情画意的康河。这美丽得令人心醉的康桥,叫多情的诗人如何开口说“再见”?
二、与美好爱情的作别
在康桥求学的日子,徐志摩对美丽的林徽因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一起谈理想,谈人生,在这里徐志摩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时光。但是,林徽因回国后,却与梁思成结为秦晋之好,这一消息,对徐志摩是沉重的打击。在《一代才女林徽因》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他们发现了一座僧墓,林徽因说:“也不知道这青石底下埋的是谁?”徐志摩说:“是我。我从上个世纪已经埋在这里了。现在的我只是一个躯壳,我的心,我的爱,我的希望早就埋在这青石板下了,你从这块墓碑上读不出年代,读不出姓名,读不出心里渗出的血,那是不应该写在石头上的。”从这段话中,我们读到了徐志摩那颗受伤的心。康桥是徐与林爱情的摇篮,那河畔的金柳下,留下了二人散步的足迹,那夕阳中的林徽因就是徐志摩心中的新娘;那康桥,有二人荡舟时甜蜜的回忆,林徽因灿烂的笑容,就像青荇一样,“在康河的柔波里招摇”。这一切的一切,叫徐志摩这位缠绵的诗人如何放得下?但是,如今,林徽因已成他人之妻,美丽的康桥只留下凄美的回忆,徐志摩无可奈何,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三、与心中理想的告别
徐志摩最初赴英留学,是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充满着报效祖国的热忱的。当时的中国,按徐志摩所说是“……大厦将倾,因非一木所支,且社会道德日益滔滔,庸庸者流引***自绝,而莫之止,虽欲不死得乎?”(《民国七年八月十四日启动赴美分致亲友文》)在康桥求学的日子,徐志摩充分感受到剑桥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清新的人文气息,他如醉如痴地享受着西方文化的瑰宝,尽情呼吸自由的空气。“就我个人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的生活和当时国内***阀混乱的局面比较起来,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离开康桥,回到满目疮痍的中国,尽管中国照样有柳树,有潭水,但是满腔报国热情无处喷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叫徐志摩这位柔弱的诗人如何去解开?康桥,是诗人心中的第二故乡,“康桥,谁知我思乡的影忧?”当他再度重游康桥,再次要与康桥再见时,离别,对诗人来说是犹如一次小小的死亡,诗人感到他的思想也随着黄昏的云彩一样消逝了,他只有无奈的挥挥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