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篇1
关键词:器乐考试;改革;教学过程
器乐是一门技能型学习课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于这类技能型课程的考试评价基本上都是采取“一曲定终身”的方式,即以在考试中以完成一首曲目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打分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结果,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没有进行客观评价,存在不科学、不准确、不全面等弊端,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
一、考试模式改革的原因
1.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地方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存在与现实脱节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考试模式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绝不仅仅是怎样进行考试的问题,而是应该注重过程、强化技能,体现其内在要求。因此,以考试模式改革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对于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2.平时练习不刻苦、回课效率低。我国高校器乐教学多采用“一对一小课”上课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课情况进行指导,学生的回课效率将决定教师的教学进度和知识传授的深度。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器乐考试中都采取“一曲定终身”的方式,学生只在考试之前突击练一首曲目应付考试,导致很多学生平时练习不刻苦,上课敷衍应付教师,回课效率低。此外,学生对于平时的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也不愿意积极参加,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主要思路。针对上述方面问题,我们从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入手,借鉴和引入一些符合教育特点的新的考核思路和模式,设计了一套适合高校器乐教学特点的课程考核体系。概括来说主要就是加大平时学习考查比重,将艺术实践引入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包括以下三类考核: 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和结果考核。过程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每次回课的质量。实践考核:学生参与的校、系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结果考核:期中、期末专业考试。
2.方法。 过程考核:要求教师详细记录学生每周的出勤情况,包括缺勤、迟到、请假等并按次数予以扣分;对学生每次回课的质量进行记录作为平时成绩打分依据。实践考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系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教师给予指导并记入实践成绩。结果考核:期中、期末专业考试,不再只单纯考一首曲目,而是增加对学生基本技术、功底的考查,将音阶、琶音、练习曲引入考试范围。三类考核所占综合成绩的比例:过程考核――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过程学习,这部分可考虑占总成绩的40-50%;实践考核――考虑到鼓励学生参与和覆盖面的问题(实践机会不可能每人都有),建议将其作为加分项目,但最好不要超过10%;结果考核――占总成绩的40%~50%,期中占总成绩的20%,期末占总成绩的20-30%。
三、考试模式改革的效果
1.学生的回课效率大幅度提升。平时成绩在考试评价中的比重加大,使得学生不再敷衍应付教师,不再寄希望于考前强化突击,而是踏踏实实地进行日常练习、积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使得课堂的回课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带来的还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专业习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使得学生必须重视日常练习、训练以确保回课的质量,否则将会影响到对他们的考试评价。这一思想上的重视与转变将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社团、组织每学期都会组织大量的活动,其中大部分都会涉及文艺表演,这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展现自我的大好机会。将艺术实践作为加分项目引入对学生的考试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有助于其专业的学习和提高。
4.对任课教师授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考试模式的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要注重过程学习,这势必倒逼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来。改革前,学生不重视基本功训练,改革后考试引入音阶、练习曲的考查使这一局面大大改善。 学生基本功扎实了,带来的是学习进步快,促使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
改革考试模式,注重教学过程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考试模式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和认可。但任何一项改革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比如有些课程的期末考试环节,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重较小,学生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此外,考试模式改革中顶岗实习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问题,以及考试模式改革与课程改革如何对接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篇2
(一)忽视了教学对象和环境的变化
新一代的大学生是被信息数字化包围着的一代,电脑、网路、手机、数字游戏、音响与视频等已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中的必备品,数字化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心理及个性特点,其学习、思考、处理信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以前的学生已有着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现在大学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几乎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教师的教学模式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很难适应现代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许多人虽然进入了大学,但并未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较差,他们在失去家长的监督和大学宽松的管理方式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各种诱惑下,往往迷失自我,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1]。此外,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也使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学生变得浮躁、功利、急于求成。而我们的大学教师却几乎忽视了这一变化,仍然沿用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事课堂教学,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二)课堂教学单一化
虽然教育的对象、环境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仍少有变化,课堂教学的单一化仍是当今教学中的一大问题特征,具体表现在:
1.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即大多数课堂教学仍是“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对于某些抽象的概念的讲解,往往只限于简单的口述和板书,而对于其形成过程或直观背景,缺乏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讲述或演示,这种舍弃其直观背景,以一种静态的平铺直叙的语言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定义和法则的做法,不仅使学生感到索然寡味,也常常使他们感到茫然无措,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像《随机过程》这一有着诸多抽象概念和理论的课程,仅仅借助于“黑板+粉笔”进行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基本理论知识。
2.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大多数课堂教学仍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课堂气氛沉闷无生机,也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压抑,思维被模式化。
3.教学手段的单一化。多媒体、网络信息平台、影像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还很少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利用粉笔和黑板进行授课仍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手段,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既费时费力又效率低下,因为教师板书和绘***会占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尤其是对于复杂的问题及***表绘制,更是如此,既影响课堂效率和授课容量,又使课堂教学单调沉闷,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性教学理念缺失
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灵活地采用与合理地创设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应是当今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观。然而,如今大多数的《随机过程》课堂教学并非如此,仍然沿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这显然是创新性教学理念的缺失。创新性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地讲,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将记忆性的概念、原理和枯燥乏味的逻辑推理变为灵活的、生动的、富有趣味的知识场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进而有效地消化吸收这些新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出他们的创新性思维与能力。这一理念决定了创新性教学是民主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是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现今大多数《随机过程》课堂教学显然不具备这些特点。
二、《随机过程》的创新性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也就是说,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要能突破传统以求新意。人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其实也就包含了“创新”这一含义。因此,根据《随机过程》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及当前学生的状况,在《随机过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灵活地采用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外,更应该创造性地设计和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趣味性教学
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是密切联系的,对有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接近它、认识它、探究它和获取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最有效的动力,因而也是达成教学目的最有效的手段。趣味性教学法就是基于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这一观点,来积极营造有趣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乐趣、产生兴趣,从而自主而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随机过程》课程是一门抽象性很强且难度很大的课程,教师很难利用传统的灌输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合理布局,创设合适的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语言,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随机过程发展史中的人物、典故和故事来激趣,既可丰富学生的数学历史知识,又可培养学生对随机过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随机过程》的课程内容有很多直观背景,用直观背景激趣,应是《随机过程》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比如,在讲Markov链时,教师可以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片):有一只蚂蚁在一个等距网格***上从某一结点处开始爬行,它每爬到一个网格的结点,就会随机地选择一条从该结点发出的网线爬向邻近的一个结点,然后引导着学生把该蚂蚁在不同时刻时所处的结点位置用一个随机变量列表示出来,并详细地分析它们有什么特性,借助于这个有着直观背景情趣的问题,引出并讲解有关Markov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式教学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创新性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是直接地灌输和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给学生设计出有思考或探讨价值的问题,并创设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点,引导学生积极地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汇,进而形成自己整合的和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如果没有问题,仅仅是索然寡味的灌输和传授,很难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教学也就很难取得任何真正的实效。问题式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以教师设问为出发点,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进而达到使学生掌握新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根据《随机过程》的课程内容特点,精心设计安排一些问题式的课堂教学方案进行知识传授,将会有效地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只给学生一些事例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其中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这一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中***了出来,使学生从消极地接受知识和简单的模仿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完成学习过程的能力。在《随机过程》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例如,对于鞅的停时定理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基于鞅{Mn,n≥0}的性质EMn=EM0及教材中的一个博赌案例,让学生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通常者并不能确定在某一时刻之前停止,但可以保证这场不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他可以选择在任一时刻(T)停止,这一时刻T是随机的,如果让T替代EMn=EM0中的n,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在什么情况下成立?针对这个探究问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找出等式成立的条件,形成一个合理的结论。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实践式教学
实践式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它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随机过程》课程内容虽然抽象难懂,但却有着较广的应用范围和较强的应用背景,而目前的教学过程,几乎完全是课堂理论教学,没有实践教学,这很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随机过程》的课程内容特点,适当增加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课,既很有必要又很重要。对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可采用实践基地模式和实验室模式。对于实践基地模式,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和联系好一些合适的实践基地,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问题和要求,去调查试验,收集必要的数据,用学过的概率统计方法和随机过程知识,去验证随机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规律性问题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可让学生到某一车站,从某一时刻开始,观察记录每位旅客到达车站的时刻,然后利用统计方法,验证旅客到达车站人数是否是一个Poisson过程、旅客到达的时间间隔是否服从指数分布以及旅客到达的时刻是否服从伽玛分布等问题。《随机过程》课程的实验室教学模式主要以计算机模拟实验为主。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出一些实验题目,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地去完成有关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该课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给定一个随机过程,让学生绘制出该随机过程的***像及其均值、方差和自相关函数的***像;给定相关函数(功率谱)和概率分布,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产生相应的随机过程,然后再通过该随机过程的实际相关函数(功率谱)和概率分布,验证实验的有效性等。通过这两个实验,既能加深学生对随机过程及其均值、方差和自相关函数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网络辅佐教学
网络辅佐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全新的沟通机制和丰富的学习环境资源。建立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如建立一个QQ和微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与学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传授知识、指导学习,同时,对学生在此平台上所提的问题、建议、意见、心得和体会,进行收集整理,反馈或补充到课程资源中。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既可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又可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反馈和指导;而对于学生,则可以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中,自由地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学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疑惑。因此,此种课堂辅助教学法,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弥补了其他教学方式中不能及时相互反馈的问题。
三、结论
教学过程篇3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小伙伴,让我们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
1. 认识乐器
微课介绍:课件1:大家好!我叫法国号。因为我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圆号。
课件2:这是我的号嘴,这是号碗也叫喇叭口,这是我背上的按键。
课件3:我是用黄铜制作的,你们瞧,我的身子圆溜溜的,像不像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呢?
课件4:我是唯一一种用左手演奏的乐器,右手放进喇叭口里,可以支撑号声,也能让声音更柔和。
课件5:我的声音可好听啦!所以被称为交响乐器之王,希望我能成为大家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来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什么呀?
生:法国号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的小朋友就是法国号,诶,法国号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呀?
生:圆号
2.圆号的音色。
师:同学们想听听它的声音吗?
生:想(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法国号的声音好听吗?
教学过程篇4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发现教师教学行为是一种交换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学交换是以教师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资本换取教师从教的教学“知本”,再以教学“知本”换取生存资本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社会交换理论视域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阐释了社会交换理论从资本到知本的转换过程和步骤,揭示了由此而生的某些“失衡”现象中教师倦怠、有偿补课等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
社会交换理论;教师;教学行为;交换过程
社会交换理论是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非常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其优势在于可以解释社会生活之中的许多现象,提供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使人们更好的理解社会现实。“教育作为一种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这种使用价值必须被那些交换它的人所认识”[1]。当然在交换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不等价交换的问题,也会产生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在课后收费补课等交换失衡现象。
一、社会交换理论简介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与布劳。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交换与商品交换有相似之处,交换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利益(当然,这里所谈到的利益包括有形的物质利益与无形的精神利益)。即在交往过程中,双方发现自己的投入———收益与对方的投入———收益大致相同,则认为是一种公平交换,能够达到心理平衡,双方的交往与交换就会持续下去。如果交换某方发现自己收益不及对方,则会产生不利于继续交换的消极情绪,就会逐步减少自己的投入或干脆中断交换[2]。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霍曼斯与布劳在理论观点上存在一定的不同,力主从不同的角度来建构自己的交换理论体系。
(一)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与马克思关于物质交换的思想;其二是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与莫斯等大量田野工作之后形成的交换理论;其三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和基础上所形成的“反应-刺激”理论。在这三种理论的基础之上,霍曼斯发现了“人们重复受到回报的行为,而放弃受到惩罚的行为”[3]的基本原理,建构起交换理论框架,并提出了相互支持的六个基本命题:即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赞同命题、理性命题[4]。
(二)布劳的交换理论
布劳受到了霍曼斯与马克思的双重影响,他既吸收了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合理成分,同时也吸收了马克思辩证法的精髓,使用“集体主义方***”对社会交换的宏观结构进行研究。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5]。同时,布劳提出了两种社会报酬的观点:“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社会赞同、爱、感激等;外在性报酬,即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服从等。”[6]对布劳的交换理论进行总结,得出五个基本交换原理:即理性原理、互惠原理、公平原理、边际效用原理、不平衡原理[7]。
二、社会交换理论视域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依据社会交换理论的原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由相互衔接的两次完整的交换构成,如果这种交换可以顺利的完成,则教学上是有效的;反之,则教学是效果不佳或无效的。
(一)第一次交换从资本到“知本”:时间、金钱、精力的付出与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与教育信念的获得
一个想要成为优秀教师的人,其首要的条件是学科知识的完整、教学技能的获得以及对教育与学生的正确的教育信念的确立,这些条件需要在交换的过程中来完成。这是成为教师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就是将自己的资本变为“知本”的过程。要成为优秀的教师,在我国首先要通过一次百万高考大***拥挤不堪的高考独木桥。这是一次高能耗的交换,付出非常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本。高考成功,即用自己的资源获得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这种交换是相对平衡的,因为“它把我的那些愿望从观念的东西,把那些愿望从它们的想象的、表象的、期望的存在改变成和转化成它们的感性的、现实的存在,从观念转化成生活,从想象的存在转化成现实的存在”[8]。因此,这次交换既是对整个中小学学习过程所付出的一个回报,也是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开始,完成了从中学生到教师职业的必要链接,是教师从资本到“知本”交换之中的一个步骤,能为下一步交换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在大学学习的平台上,学生作为交换者的一方首先要获得可供交换的资源。E•福阿和U•福阿认为“货物、金钱、地位、服务、信息、爱”[9]等是交换资源,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人际行为传递的任何物质的或符号的东西是可作为交换资源的。在大学中,学生需要付出的是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来换取成为教师的充实的教育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与坚定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知识主要包括通识知识、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10]。通识知识与学科知识是这次交换的主体,而实践知识在大学教育中只能完成一个部分,需要下一轮交换逐步完成。从教学技能角度来看,大学生的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是获得教学技能的主要渠道,这方面交换的平台与内容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交换的实质还是稳定的,还是以学生的资本交换成为教师的教学“知本”。在教学技能的获得过程中,也伴随着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教师的教育信念是交换的一个隐形部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教学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主体有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促使大学生坚定了成为优秀教育者的信心,并使之付诸于行动,使其快速成长,尽快补充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与教学技能的不熟练。教育信念主要来源是教师鼓励、支持与爱以及社会的认可和学生的尊敬,这些信念也是从交换的过程中完成的。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成功命题认为[11]。人的一切行动取决于自己,当一个人的某种特定行动所得到的报酬越经常,这个人就会越来越多的进行这种行动。
(二)第二次交换从“知本”到资本:教学知识、教育思想的传授与生存资本的获得
教师教学行为中的第二次交换,是以教师拥有的教育教学“知本”交换自己生存资本的过程。当教师拥有了在第一次交换过程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教学技能与教育信念等可供交换的资源时,就可以在教学过程将其进行交换。在这一过程中所要获取的交换物则是,用于生活的资金(以工资与福利的形式表现)、地位、名誉、学生的爱与尊敬以及社会的认可。布劳[12]认为,要完成一个完整的交换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需要有人与其进行互动,其二要有实现交换的手段。在教学行为中,既有直接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也有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要取得一定教学效果所应用的教学手段等要素,以符合交换所需要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交换表现出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特点。从显性的角度来看,教师用于交换的主要资源是自己的精力、时间以及对学生的尊重与爱,而从隐性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用于交换的主要资源,是教育知识以及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的教育既表现出即时性,即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尊重、支持与帮助;同时也表现出教育的滞后性,即在若干年之后学生成为对国家、社会、民族有用的人才,凸显出教师所指导的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就是说,教师的教育交换是一种知识与价值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才能算得上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人格的培养,不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只能算是完成教育交换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更为可怕的是,“在这个交换系统中,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些毫无价值的商品:要么是他们不需要的,要么是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为了交换这样的知识,学生供奉的是他们的生命”[13]。
(三)教师教学行为交换失衡现象分析
正常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交换过程中都体验到互惠,体验到公平,双方都会感觉到所进行的交换是有价值的,是可以持续进行的。但是在现实教学行为过程中,却存在教师职业倦怠以及教师课后收费补课等交换失衡现象,反映出交换过程的不等价问题。
1.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现代教育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那个层次的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存在职业倦怠的情况。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交换失衡。凯尔尼斯[14]认为,多数职业倦怠者是因为其理想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造成的,当一个人的理想受挫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就容易产生倦怠感。当长时间处于这种不愉快的感受之中,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这种观点与布劳、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几个基本原理是不谋而合的。霍曼斯的价值命题[15]认为,某一行为所得的结果越有价值,就越容易在以后被采用;相反,所使用行为的结果受到惩罚越重则以后此行为就越不易发生。这就可以看到,当奖励的结果没有预期的高,就不易发生相应的行为。而从霍曼斯的攻击—赞同命题[16]来分析,当期望所得的奖励而没有得到,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从而会产生攻击行为。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攻击行为有两种不同的指向,对外是伤害别人,而对内则是伤害自己,并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凯尔尼斯[17]还认为,职业倦怠也会是由于从业人员感到自身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不相匹配而产生的。不相匹配的关系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主体被过度刺激,二是单调有限的刺激与挑战。教师需要同时面对许多学生,这些学生的需求不尽相同,对教师而言就是一种过度刺激;同时教师由于长时间从事教学工作,甚至有些教师反反复复地从事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周而复始,多少年如一日,是一种单一刺激,这样就更容易造成职业倦怠。用霍曼斯与布劳社会交换理论的几个原理、命题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是教师教学行为交换失衡的表现。从理性原理可知,教师作为交换主体希望从交换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包括有形的资本与无形的名誉地位等),其行为的可能性是价值与概率的积。对教师而言,行为的概率是稳定不变的,价值也是基本不变的,本来行为的可能性是稳定的,但由于在交换过程中存在边际效用问题,服从经济学中的报酬递减律,所以行为的可能性就会下降。当相应的期望提高,对应期望的报酬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被剥夺感,因此不愉快的情绪就会产生,教师的攻击也会因为不愉快情绪的产生而增加。攻击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外表现出消极怠工,漠视学生甚至打骂体罚学生,另一个方面则是对内攻击自己,造成心理创伤,最终产生心理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产生职业倦怠。
2.有偿补课
在基础教育方面,许多地方都存在一种有偿付费补课的现象。这里所谓的有偿补课,是指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学校课堂上不讲或少讲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而自己成立补习班,将课堂上所需要讲解的内容在补习班里进行讲授,同时要向学生收取比较高的补课费用的一种不正当教学行为。对于这个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曾三令五申地加以禁止,但是现实中还有许多教师在进行这种有偿补课的活动,只不过是改变为其它形式,转化为隐蔽渠道进行。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来看,教师这种有偿补课的教学行为,符合交换过程的边际效用原理与不平衡原理。由于教师长时间的从事单一工作,容易产生报酬递减的效应,所以对所得收入产生不满足感。于是,有些教师就会利用“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18]的方便,做出超越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需要学生付出比较高的费用而进行的补课活动;就会强迫学生进行交换,打破了教师———学生原来交换的平衡。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最无奈的选择,不得不与教师进行不平等的交换,需要额外付出时间、精力与金钱,并藉此获取掌握在教师手中的资源。因为,资源是“一行为者所拥有的使其能够奖赏(或惩罚)另一特定行为者的能力、财物或其他属性”,交换资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交换双方的需要程度[19]。对学生来说,教师手里掌握的教育与权力资源,是其所必需的。这种交换是一种不平衡的交换,教师要“靠控制和依赖服从于他人的认同”[20]。但是“如果我们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来看待教育,那么教育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是有问题的”[21]。
三、结语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上需要获得生存的资源,这些资源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交换的方式完成的,人与人之间是通过交换行为而相互联结起来,没有交换就没有社会资源的流通。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也需要生存与生活,也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在教学行为中教师通过两次完整的交换,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交换物。但是现实中也存在一些诸如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有偿补课等交换失衡的现象,需要用更加符合科学规律及道德要求的杠杆给予完善和平衡。
作者:杨俊生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13][21][美]艾伦•A•布洛克著,徐玉珍,林立译.《塔木德》、课程和实践:约瑟夫•施瓦布和拉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6,38,41.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1-42.
[3][4][11][15][16][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95,295,295,295,295.
[5][7][12][美]P•布劳著,孙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39,140,140.
[6]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7.
[8][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3,110-111.
[9]孙庆民.互动与交换[M].海口:百海出版公司,1995:45.
教学过程篇5
一、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由多种因素构成
最简单的理解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归根结底,“教”为了“学”。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二、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互动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三、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课堂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基于以上的观点,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明白、记不住,因此,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其实,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进行必要的引导。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
四、高中数学教学过程课堂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篇6
洪塘中学 蒋香明
自然科学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要改进教学方法确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而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其问题的核心。
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明确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教学是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没有引起学生积极反应的情形下,它的作用等于零。教师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中学整个教学工作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必须不断地改革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妨碍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科学学习方法的形成,以至志趣、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陶冶都产生消极的影响。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必须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验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既能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他们的自觉能动性,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坚持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寓思想情感教育于教学之中
自然科学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是我们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基石,所以应当把思想情感教育充分体现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1、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自发形成,而是教师教育、激发、诱导的结果。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而学习动机是与学习志向相联系的。墨子曰:“志不疆者智不达”。学生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明确的学习目的,奋发的精神状态是不可能持久的、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然科学所具有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注意揭示学好自然科学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火药、造纸、炼铁炼铜等等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化学的辉煌成就,以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应用自然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及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从事工作的事例;通过介绍老一辈及新一代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立志攀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长远来看,养成学生好的学风和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注意多方面的培养,不断的努力,使学生善于学习,尊重科学,重视课本,勇于创新;在学习中养成课前预习,课上集中精力,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解题时慎密审题,先分析探求解题思路,结果要自我检验,解题后要思考总结的习惯。
二、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学过程
自然科学教学既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双方遵循一定规律共同运作保持和谐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情境创设过程。所谓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程序进行优化的过程,就是对教学系统中的构成因素进行合理组合、有效调控的过程,就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认知、积极学习、善于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加强科学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策略,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基本保证。而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既要优化教师教的过程,又要优化学生学的过程。
1、重视课本的作用。
课本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教师能理解教学内容,懂得教材的结构及内在联系,这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好知识。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当充分显示,教学的启发功能应当尽力发挥,以便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更加活跃,需求更加强烈,行为更加主动。教学过程优化的最佳效果应当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和谐、更加“匹配”。
众所周知,学生在刚学习某一新的学科的时候,总会由于陌生,不了解学习对象的特点而产生困难,造成所谓“入门难”问题。为此我在每节课后布置学生课外通读、自学、以了解以后学习内容的全貌,避免学生每堂课都似乎在黑暗中摸索的被动局面。在一章或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小结,系统整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着重揭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深化所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重视课本并不意味着囿于课本。在教学中既要注意达到课本所能达到的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达到学生所能达到的要求。
2、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综合提高,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前提,是自然科学解题思路的依据和源泉。我在教学中重视强化“双基”的掌握和训练,把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技能的训练与应用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贯穿于例题的讲解和学生习题的练习之中,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解题速度是否迅速,解题结论是否正确,更不能不管学生的负担有多重,逼迫学生完成一套又一套的练习,指望通过如此“强化”训练的捷径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把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其结果是学生在完成了成百上千道所谓的“精编”习题后,遇到略作变化的题目,仍然感到“没见过”“无从下手”,还是只会到处乱撞,碰对了算数,所以,题海战术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它只会浪费学生的精力,挫伤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害怕和厌学情绪。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经常开展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的活动来慢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保持这种良好的心向,并向深化的境界发展。同时要十分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解题时能通过思考与联想,把问题分类,归纳并总结出解题规律来,这样积以时日,逐步提高,学生就会把自己总结出的各种解题技巧、规律融会贯通,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升华,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3、加强化学用语的表达和书写的规范化训练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用语解决化学问题的准确性。化学用语的书写是学生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之一,学生常因思维缺乏逻辑性,而导致完成化学用语的书写时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教师有必要对化学用语作精密的训练。例如在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辅导时,要强调书写时的有序性,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四步”,即首先要判断物质能否反应反应;其次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且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用“+”号连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 连接;三是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即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变;四要写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并且补全“=”号。事实证明,严格按照以上四步,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易出错,能提高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准确性。加强习题课教学,以典型习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规范化训练,使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以促进思维精密性的提高。例如我在进行计算题教学时,要求学主做到“三个方面”,即首先要审查题意,理清思路;其次要设计出简捷合理的解题方案和构架,并结合适当的文字和***形进行,严密解题过程;最后应检查评价,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4、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
掌握学生如何学习是解决教师如何教的前提。我们常说的教师备课要“吃透两头”,指的就是在钻研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研究学生如何去学习,据此来确定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仔细观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反应。例如在讲《分子》这节内容时,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并分析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时候,就有一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 这个问题的提出,我就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于是,我高度的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通过批改作业,解答学生疑问,征询学生意见等手段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以便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工作。
5、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交互作用的一种决策,是师生共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而不能采用强制灌输的方法或某种新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因其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是围绕着某个问题而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得到发展的,思维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如何提出合适的问题,使得能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有启发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去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学生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只要求学生简单地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或脱离了学生实际的问题是不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的。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思维。教师对例题和习题要精选,注意选题的目的性、代表性和多样性,以利于开拓学生解题的思路和归纳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思维,还要注意养成学生仔细观察、勤思考,多提问的习惯,“学贵在疑”,“学而不思则罔”,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欢迎学生口头或书面提出问题,并认真去解决这些问题。
6、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中,培养自学能力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中学阶段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并将促使其它各种能力的提高。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外,尤其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坚持搞好学生的自然科学课外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并成立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试验,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主要做法是:(1)结合课外活动或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有选择地指定课外读本及有关期刊,不使学生在巍巍书山和茫茫题海中迷失方向向、浪费精力。(2)指导读书方法,要求学生通读与精读相结合,眼看与实验相结合,并经常抽出课外阅读材料中的某些章节段落,对如何阅读进行示范指导。(3)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由开始带“强制”性的规定内容、时间、要求逐步过渡到养成学生自己学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在学生中开展写自然科学小论文活动,提倡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验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有所钻研、有所体会的课题写成小论文,或进行某个专题性的探讨。要求要有自己的见解,力求创新。对于学生写出的小论文教师认真审阅,提出指导性意见,再让学生自己继续研究并修改成文。一段时间后,组织小论文交流,举行报告会,以活跃学习研究的空气并相互交流。小论文活动的实践证明,它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对于诸如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得到综合培养和提高,是培养学生能力,学会自己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应用教学相长原理
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进自然科学教学,必须建立起融洽的合理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实行教学相长。
1、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
“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教师既要要求学生有严明的纪律,严肃的学习态度,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努力改进教学,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以利于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2、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严密性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才能、教学态度、工作作风、严谨教风的树立,以至一言一行莫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当重视“身教”的教育作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努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干,提高教学水平,并以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严谨的教学态度为学生作出榜样。譬如,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将扳书设计得科学又美观,整齐又精巧,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严密的气氛,感染学生,被其仿效,从而在作业中甚至学风上均能显现出严谨的风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首先应当从教师自身做起。
3、发扬教学民主,实行教学相长。
教师要注意向自己受教育的对象学习,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经常听取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及改进教学的建议。积极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地探讨、争论,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来观察和研究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善于汲取学生在学习中的创见和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充实和改进教学。
教学过程篇7
关键词:数学解题教学 过程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数学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的本身,而在于弄清“是怎样想出这个解法的?”“是什么促使你这样想,这样做的?”
一、学解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发现的过程
在解题教学中,不少老师,只给学生讲题目的解法,很少讲解法的发现过程,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时只能是机械的模仿。解题教学的本质应是揭示解题过程的数学思维,不仅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解题,更要求学生参与解题的思维活动,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充分暴露出来,学生的想法,不论对与错,不分好与坏,贵在主动参与,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如果把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解题思路汇集起来,便可以组成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只有一个,但思考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解题教学应提倡这种多样性。每个学生要发展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真实解题思路及想法说出来,形成一个充满对话、交流甚至辩论、争执的开放性情景,别人的不同思路,可能正是自己应该开发而尚未发现的盲点,而自己的思路也可能成为他人的关注焦点。这一过程,正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二、数学解题是一个磨炼坚强意志的过程
意志薄弱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总是怕困难,怕麻烦、怕复杂,他们只习惯于作那些有固定解法的,比较简单的题目,一旦遇到较复杂的问题,就会产生怀疑,而解数学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敢于向困难挑战。学生应该懂得,解题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失败,甚至是多次的失败与挫折,最后才能成功,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变得更加顽强、更加执著地去追求。
三、数学解题是一个不断体验、反思的过程
解数学题,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应该在解题后进行反思,想一想,在解题过程中,哪些是值得骄傲的地方?哪些地方受到了挫折?对于自己的解法是否满意?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在解题过程中,体会自己还有哪些弱点?要弄清楚,是知识问题,还是方法问题?是能力问题,还是心理意志问题?
解题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各自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毫无顾忌地彼此评价、沟通、判断,并对错误思路进行审查和纠正,认识错误伴随的思考,要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这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反省性思维能力。
总之,解题教学,应该是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路,训练、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数学解题是一个感悟升华的过程
教学过程篇8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过程;思考
国家***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 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
对于我,对自己的教学要求是: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判好每一本作业,可“好”的标准是什么?备课时我会认真分析教材,找出重难点,选出典型例题,安排出相应习题,设计合理板书,课上讲授我会系统有条理,板书会规整的写出定义、定理、公式、例题、应用等,每节课下来至少擦三次黑板,学生们会奋笔疾书抄笔记,这样的课堂大家很熟悉,但这种状态下,学生是否都跟着想了呢?讲得很透的逻辑思维是否真的领会了呢?不敢肯定。有一种现象大家肯定见过,有些学生笔记抄得很好,既工整又美观,但成绩却不一定好,我发现,这些学生,当老师让思考第二题时,他还在做第一题的笔记,当老师让思考第三题时,他还在做第二题的笔记……,这样的学习怎能发展思维呢?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往往提问他,还会辩解说“还没复习呢”,好像课上的任务就是抄笔记,只有“抄”,才会“念”,考前也才会“背”,试想这样岂不浪费了课堂,增加了课外负担,并难于掌握真正的知识。因此这样的课堂现在是不应存在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彻底改变教师一个人系统讲授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作为有幸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亲历者,我经历着痛苦但又是坚定不移的观念的转变,不能靠经验教学,要把自己作为新教师看待,不断检讨得失,不断改进做法,日子在忙碌而充实中度过。
二、 对于课堂设计,要具有创造性
曾听过这样一个比方,假如作为一个老师,只会做一道数学题,那么就会觉得解这道题的每一步骤都十分重要,因而会十分详细地讲解每一步;假设会做两道,那么会觉得解这两道题所用的共同方法最重要,因而在讲课时会站在系统的高度重点讲授这方法,所需要的讲课时间并不会比前一位老师多,……依次类推,会解决得问题越多,越能从系统的高度把握本学科知识,而讲的东西就会越少。因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课时,在以往做法的基础上还应思考:如何重构教材,精选例题,思考最多的是:哪些内容非讲不可?哪些内容可以不讲?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讲?课堂上尽量把书上的习题变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先思考,努力做到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我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我不讲;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课上淡化笔记,淡化不等于不记,思考在前动手在后,不提倡把黑板上的内容照抄一遍,而是记一些自以为重要的内容,如拓展内容,提炼的解题方法,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不必追求漂亮,但要求课下,特别章末要进行系统整理总结。
三、 对于学生要察言观色
课堂上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并给予一些恰当的激励性的语言,使他们心理上感受到进步,并慢慢喜欢上数学课,喜欢上数学老师,那么师生自然能和谐相处了。另外在探讨问题中,当老师提出问题后,作为高中学生比较内向,不够积极时,教师需要十分注意的,不能脱口说出答案,要给足学生思考时间。在课上40分钟里,教师每时每刻都要精心观察学生们的眼神、脸色。当发现有学生没有积极参加讨论时,要根据他的神色及平日表现来判断它是已经懂了不需要参与讨论了呢,还是并不懂想等着听结论呢,还是拿不定主意还在犹豫呢。此时先请这犹豫的同学回答,可以叫早都懂的同学分析他发言中较难于发现或批驳得错误;再点名让“等听答案的学生”发表观点,并肯定他发言中的正确因素,对不正确的地方,提出问题让他再想,以调动他的积极性。当发现有交头接耳的情况时,也要察言观色判断他们在说什么,也许他们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或有问题存在,让他们谈出来大家分析,将讨论引向深入,往往看来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实际上却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做不但把提问者的疑点解决了,而且对别的同学也有好处。总之,要随时掌握学生们在想什么,尽可能让他们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要让每个学生都觉得他是课堂的主人而不管他的学习成绩是好还是不好,以尽可能的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四、 对于学生要重视习惯的养成
教学过程篇9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总结教学成功的经验,教学失败或失误的教训,理顺思路,进行有意识的审视、反思、分析和总结,从中学习借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经验系统化,促使自己快速成长。教师只要能长期坚持教学后反思,就可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促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可以说,教后反思是促使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是教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反思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是教师时刻都在关注、了解和掌握的东西,这也是教后反思的主要内容。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因此,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教后反思的内容是很多的:
1.反思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接受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在对学习内容进行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与这些情况密切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等,教师都要有相应的分析和研究,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使之成为教后反思的主要内容之一。
2.思考学生在学习中的独到见解。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许常常会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鲜的问题,或许还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异彩。这对课堂教学来说,都是促使教学相长的有利机会。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活跃的思维、独特的创见等,要把这些作为教后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从中采撷丰富的学生智慧来充实自己的教学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反思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表现。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是有差异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表现情况,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改进教学,以保证收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在教后反思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课堂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等的调节和控制情况加以分析和总结,这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二、从自己教学过程中教的情况来反思
从教的情况来说,教后可反思的内容很多。首先,可以记教学的成功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会有成功之处,如一个新颖的教学方法、精彩的教学片段、独特的教学思维、典型的教学案例、逼真的教学演示、巧妙的问题处理、精当的教学语言等,只要稍加留心,这些可记之处俯拾皆是。记下教学的这些成功之处,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细流而成江河。
其次,重新审视教学的失误之处。即使是自己觉得非常成功的课堂教学,也会因多种原因而出现不足或疏漏失误之处,如课堂组织欠妥、教学方法不良、语言表达不准等。只要教师认真仔细地揣摩和寻找,也许教学的失误在每一节课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这些“败笔”,可以帮助教师查找根源、寻求对策、总结教训,使之成为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进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日臻完善。
最后,看在教学过程中有无创新之举。虽然教师在教学之前都会在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花费大量的心思,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上,随着教学活动的一步步深入,或许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并且运用这种突如其来的灵感,创造出与预先的教学设计完全不同的教学策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把这些教学中的充满智慧的创新之举在教学之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对之进行归类、整理、总结,会使教师的教学智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从课后实际体会来反思
在教学之后,教师一定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感想或体会,这些感想体会也是反思不可少的内容。
首先,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之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后反思中,要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作为重要内容,要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这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十分重要的方法。
其次,对教学流程的再教设计,这是教后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是教学过程多次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的多次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每一节课后,都应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静心沉思。一方面,要总结自己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教学环节中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另一方面,要摸索教学的规律:根据这一节课的反馈信息和教学体会,要对教学情况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修订教学方案,要给出自己再次完成时的成熟方案。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从学生的反馈来反思
教学过程篇10
【关键词】英语 结论 过程
结论与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式。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学科知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和方***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此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传统英语教学重结论、轻过程,把学习语言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单词课文背诵。例如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老师们面对着类似“what's this?”“Is this a bus?”“Is that a car”等看似枯燥的句型,总觉得无从下手,于是往往采取一种最简单的教学方法-----直奔结果,翻译、背默,这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在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能力的内容联系,无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它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和个性的扼杀。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我们用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英语教学,关注过程,强调学生获得新知的经历和体验。
一、英语教学过程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和独特个性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并不仅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他们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十二、三岁的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方法。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其聪明才智和独特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们能从孩子的视角来创设出许多成年人所无法想到的新颖、独特的语言情景。
二、英语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英语课程目标的规定,确定了英语教学通过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强调外语学习的人文目标和工具性目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反对进行类似“What's this? It's a car. What's this? It's a bus.”这样毫无意义的反复机械操练,而在一些课外的教学中,我们恰恰就要面对由这样几个句子构成的对话内容。
1. 文化:英语教学过程要体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突出特点,学习英语不只是使学生掌握一个工具,而且要通过英语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介绍西方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2. 情感: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获得了强烈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3. 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在新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吸收了建构性学习的理论。建构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知觉经验联系起来。
三、英语教学过程是展现教师教学魅力、增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将自己广博的学科知识、独特的专业技能以及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诸多优秀品质,都自然而然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并带动学生,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同时,学生也用他们自己富于创造性、挑战性的观念对老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更新、完善。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愉快和谐、民主平等的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英语教学过程是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