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动物10篇

认识动物篇1

关键词 会计 物价变动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范畴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涵义

物价亦即一般称谓的价格,指商品、劳务价值的货币表现。物价变动就是指商品、劳务价格的变动。

物价变动会计,就是利用有关物价变动的资料对企业按原有方式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改动调整,或对会计的计量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揭示或消除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内容

从各国对物价变动采取的方法来看,有的是只着眼于某类资产的价格变动,以改变资产计价的方式来抵销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有的则是改变计量单位或计量基础,以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前者包括的内容有: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算存货成本,或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存货成本;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并按重估后的价格提取折旧以及设置各种准备等。这样的方法习惯上被称为调整法。

(三)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

1.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会计也称现时重置成本会计。这种方法要求对发生变化的各资产项目逐项进行账户记录调整,实际实施时会由于难以获得各类资产的物价变动资料和业务量大而费时费力。因此存在着主观性强、可比性差和应用困难的缺点。另外,它不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难以对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损益进行考核。

2.现行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相结合的会计

这一方法是先按现行成本会计的方法对按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进行账户调整,依据调整后的账户资料编制出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再按一般物价指数对调整后的报表进行换算,从而消除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这一模式能提供更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但也存在着核算费用高,提供的会计信息不易为广大会计报表使用者所理解等缺点。

3.变现价值会计

变现价值会计的计价基础是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资产的可变现净值。这一模式认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所需要了解的不是资产的历史成本或现时成本,而是资产的现时销售价格,而它能反映企业的应变能力和企业的适用性。这一模式的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容易为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广大使用者所理解,方便了企业的核算。但这一模式中,销售价格计价的范围仅限于那些可以销售并能采用一定方法确定其转卖价格的资产,而且实现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公认的会计准则,存在着确定变现价值主观性强、核算资料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等缺点。因此,在相当的一定时期可能还难以实施这一模式。

二、物价变动会计传统对历史成本会计的修正

(一)部分假设的否定

会计基本假设之一为“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即用来进行会计计量的货币本身是稳定不变的,或者其变动幅度微不足道。这一假设在物价波动不大的情况下适用,提供的会计信息基本上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但在物价持续剧烈波动时,由于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不同。因此传统会计中的资产价值是不同时期不同货币购买力下的购置价格,使得会计报表真实可靠性受到影响,不能实现会计目标。因此,物价变动会计放弃了币值不变假设,代之以物价持续变动假设。

(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否定

历史成本原则以币值稳定为前提,即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不考虑币值变动的影响。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币值不变前提遭到全盘否定,币值变动会引起资产价值变动,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会导致资产价值与现行成本严重背离,计提折旧和成本补偿不足,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资产重置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物价变动会计在否定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建立起现行成本计价原则,即资产应当按购置当期期末的现行成本计价。

(三)收入实现原则的修正

按历史成本会计方法,收入实现原则指产品已经销售或劳务成本已履行,获得现金或取得现金的权利时确认收入。根据这一原则,资产负债表所计列的资产价值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被低估了,而损益表所计列的营业收益,不仅包括了企业正常经营的营业收益,而且包括了已实现的资产置存收益,造成虚计收益。物价变动会计中,对资产按一般物价水平或现行成本调整,使收益更接近现实,而且在损益表中将营业收益和资产置存收益分别列示,使会计信息更加明晰、有用。

(四)配比原则的完善

配比原则指在会计期间取得的收入与其发生的费用应当相互配比。要求成本费用应尽可能从与其相关的收入中减去。在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法下,收入计量基础是现行成本,而成本费用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尤其是销货成本和折旧费) 。若存货周转较快、物价稳定,按此方式计算收益还没有太多虚假成分。但若存货周转慢,物价变动幅度大,则按历史成本计算的成本费用与现实成本偏离,造成收益虚增(或虚减) 。物价变动会计采用一般物价水平指数或现行成本进行调整,使成本费用调至与现行成本相近的水平,配比结果较准确或十分接近。

三、物价变动会计的前景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充分认识物价变动会计的重要性,资本运营、资产重组等概念的提出和业务实施,也会对物价变动会计提出客观要求,因此,物价变动会计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形。

认识动物篇2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发生认识论;教学内容;建构

[中***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a)-0134-04

Constructure of course contents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TANG Yuan LIU Hongmei JIA Jiaojiao ZHANG Jianxiang LI Xiaohui JIA Yi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College of Pharmacy,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is one of the core curricula of pharmacy students, which study drug transport in vivo by mathematical methods and dynamics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is established by psychologist Jean Piaget, and the nature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considered a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adaptation and balance in the theory. The principle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is used to construct course contents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in this paper. The schema is carried out to promote the assimilation and adaptation to lead to reaching a new cognitive equilibriu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moreover, this process is helpful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Genetic epistemology; Teaching contents; Constructure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原为两个***的边缘学科,由于两者学科内容联系紧密,原卫生部将其教材合二为一,形成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为药剂学的分支学科[1]。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和药剂学专业本科均开设此门课程。生物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而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对药物进入体内后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进行定量描述。该课程为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通过对药物体内过程的质与量进行研究,对于新药设计、新剂型新制剂开发、药物的质量评价、药品管理等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2-3]。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涉及高等数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同学往往反映“难学懂、难记忆、难应用”。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国内多所学校已对该学科进行了多元教学法、多学科交叉法、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PBL-LBL结合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4-6]。发生认识论是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提出和建立的。其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认为学生是认知行为的主体,新的知识必须与学生的经验和思维产生联系,并内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导,在知识建构活动中发挥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的作用,其传授的知识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目前,尚未见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建构。本文拟应用“发生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进行建构,为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支撑。

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基本思想

发生认识论最初来源于对儿童数学学习等的研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现实的简单复制,获得的唯一途径是动作,动作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和基础;思维发展根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经主体内化了的动作进一步协调而形成认知结构。皮亚杰据此提出了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四个最核心的概念:***式、同化、顺应、平衡。***式是指动作结构,是个体认识事物的基础;同化是客体对主体的适应,是个体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式之中的C能;顺应是主体过去已经形成的反应对客体的适应,是个体改变主体已有的***式以适应客体的机能。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人对知识的学习是逐步从简单发展为复杂,不断促进认识的发展,其主要动力就是认识过程中的平衡。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向另一种更高级状态过渡的过程。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先以已有***式去同化客体,若获得成功即得到认识结构的暂时平衡;若不成功,则做出顺应,改变现有***式,再去同化客体,直至达到认识结构的平衡[7-10]。

2 发生认识论适用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学习依赖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基础学科,同时又与高等数学密切相关。该学科的本质是用数学方法和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为合理用药和合理制药提供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发生认识论具有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中应用的天然基础。

2.1 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主要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研究通过口服、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以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是一门用数学分析手段来处理药物在体内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药学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机械记忆,对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较少,造成了药学专业学生思维往往拘泥于具体的对象,注重对其特征、形态、功能的观察和描述,不善于开展抽象思维活动。而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依靠已有的数学现实空间,将当前的知识纳入已有经验,进行归属或验证,通过新旧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新的数学空间。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和深化。发生认识论是在研究儿童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与本学科学习的共通性[11]。本学科的学习就需要学生从生物现象和临床特征出发,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活动,经过多次知识融合,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完成认识过程中的平衡化。

2.2 依赖于已有***式

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活动,并在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认识的***式[12]。人们总是用自己已经具有的***式去认识事物,具有累积性、交织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特性。成功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现有的***式为基础,充分适应了学生同化、顺应和平衡过程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之前,已学习过高等数学、药剂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现有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上述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已有的***式和当前教学活动的联系,使学生将新知识尽可能纳入已有经验,进行归属或验证,直至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经过多次的反复和深化,完成原有***式和本课程知识内容重新建构的顺应过程。

2.3 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

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人是在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中,逐步从简单结构发展为复杂结构,并发展自己的认识的。人的认识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其发展阶段具有连续性,各个阶段按顺序发展,没有某个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发生跳跃和颠倒。认识发展就是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不断往复提升的过程[1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既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承前启后上,又体现在“先生物意义后数学模型”“先单室后多室”“先线性后非线性”等学科内在逻辑方面。

2.4 体现认知的个体差异

发生认识论认为,人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经验能动地建构对客体的认识。由于不同个体现有***式的不一致,导致其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也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每个人的学习背景都是有差异的,从而导致了不同主体最终学习的效果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前对高等数学和药学专业课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显著影响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对动力学指标生物学意义的数学抽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数学公式在药物动力学实践中的准确应用。只有充分认识和考虑学生认知的个体差异,体现不同个体认知活动中同化、顺应和平衡活动的不同,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 发生认识论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的建构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头脑中的***式可以形成一个有规则的一般***式,其代表着主体某一时期的智力程度和认知水平;他还用同步性实验证实,人如果达到某种智慧水平,就能够完成同样水平的问题[14]。而且人的认识***式不是一成不变,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这就是***式的建构过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过程就是根据该学科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将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化到现有***式之中,改变原有的高等数学***式以适应药物动力学的理论、公式和应用,使学生的认知发展达到更高的平衡状态。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模式都不相同,每个人的现有***式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过程中对思维过程的展开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活动,而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中不断地开展合理的***式准备,以利于新的***式平衡的达成。***式的发展演进情况最终体现在教学效果的好坏上。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参考和引导作用,其编写要求为知识框架逻辑清楚、内容详实全面、公式及推导准确完整,但直接使用不一定适合于学生的思维展开。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发生认识论的原理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

3.1 开展***式准备

首先,_展基础学科***式准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基础。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该非常重视导入性的复习基础知识,比如:学习药物的跨膜转运和吸收,需要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性质、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皮肤和黏膜的结构与功能等生理学基础;学习药物的分布,需要了解循环系统、淋巴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学习药物的代谢,需要了解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代谢反应的生物化学基础;学习药物的排泄,需要了解肾脏排泄、胆汁排泄、其他途径排泄的生理学基础和疾病对其影响的病理学基础;学习药物动力学的各个模型,需要掌握动力学原理和高等数学的处理方法。

其次,完善学科内部***式准备。在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之前,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勾勒出本学科的基本框架,对后期各章节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生物药剂学时,要让学生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剂型、配伍等药物因素,以及年龄、性别、生理、疾病、遗传等生物因素有明确认识;学习药物动力学时,要让学生知道动力学的研究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而线性方法又包括单室模型和多室模型,同时还需要知道剂量、浓度、表观分布容积、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和清除率等关键参数。

通过上述***式基础的准备,调整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使之处于准备接受、处理新知识的状态,使本学科的新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易于找到可对应内容,以便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实质性的融合。而且教师在***式基础的准备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哪些知识准备是必须的,以便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针对性地补齐自己的短板。如果***式基础的准备到位,那么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容易事半功倍。

3.2 促进同化和顺应,达到新的平衡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由相对***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生物药剂学的学习更多是需要同化过程,药物动力学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顺应过程。①生物药剂学部分主要从药物的体内过程出发,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因素以及机体的生物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其中,药物的吸收、转运、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及影响因素,已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课程中进行了学习,而且其内容具体直观、易于理解。由于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先以已有***式去同化客体,如果获得成功,就得到认识结构的暂时平衡;因此在此部分的学习中,学生主要将本学科的知识内容纳入已有的***式中,实现同化过程。②通过药物动力学的学习,可以计算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清除率、稳态血药浓度等,开展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研究,并据此制订临床给药方案,开展***药物浓度监测。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中的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对药学生而言往往不是强项,在理解和应用上都存在一定难度,不能直接将其纳入已有的***式,需要调整改造自身已有的***式。比如:吸收和排泄的基本理论已为学生所熟悉,但如何将关键参数速率常数k的数学含义与其生物学意义联系起来,就不能直接纳入现有***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画出线性模型中的单室模型示意***,先让学生获得药物体内过程的直观印象,再分析、讲解单室模型中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让学生掌握速率常数k等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再开展双室模型、多室模型、非线性模型的学习:对于其中与单室模型相同的部分,通过同化过程吸收掌握;对于其中与单室模型相异的部分,通过顺应过程,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最终,在掌握基本概念速率常数k的基础上,可以理解和应用ka、ku、k12、k21、k10、k0、kr、kb等复杂的相关概念,最终达到顺应平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15-21]:LBL是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信息量大,常用于基本概念的讲授,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充分调动其积极性。PBL是启发式教学,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链条,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掌握知识,常用于与实际应用或学科前沿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既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显著优势,又有耗时较多、对学生要求高、不适用于基本概念的教学等问题。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既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发生认识论的原理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建构。对于LBL,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寻找并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现有***式来决定和调整教学中的学习内容、方向和程度要求;对于PBL,其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而如何根据学生现有***式,精心设计问题,以实现同化和顺应的平衡过程就成为该教学法的关键所在。通过应用发生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开展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的建构,使教师不断帮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认识作出必要的发展或变革,实现其认知的组织和再组织,最终让学生将“书本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学习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并正确应用,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新红,李淑S,刘欣,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材中药物动力学部分编写的建议[J].药学教育,2014, 30(1):28-29.

[2] 成颖,刘道洲,刘苗,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标准的建立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55-757.

[3] 王梅,木巴拉克・伊明江,李岩,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方法探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4):295-297.

[4] 刘畅,马晓星,韩翠艳.PBL方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7):135-137.

[5] 张冕.PBL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4):26-28.

[6] 周小菊.上好《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首课漫谈[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4):82-84.

[7] 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 董金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78-179.

[9] 李保风,王晓晶.读发生认识论原理对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5):106-108.

[10] 张守红.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体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4):12-13.

[11] 陈立强,曹建华.关于发生认识论对数学教学影响的认识和思考[J].科学教育,2002,8(4):1-2.

[12] 孙清祥.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2(1):64-66.

[13] 杨秦飞,杨孝斌,罗永超.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及其教学启示[J].凯里学院学报,2015,33(3):25-28.

[14] 周芳.论皮亚杰自我中心主义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6):187-190.

[15] 何丽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模式改革尝试[J].广州化工,2016,44(4):165-166.

[16] 周雪妍,李成林,汪建云,等.提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7):598-600.

[17] 叶玲,唐斓,蔡铮,等.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154-155.

[18] 关志宇,陈丽华,杨明,等.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3):88-91.

[19] 桂卉,夏新华,颜红,等.多元化教学法在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4):266-267.

[20] 陈志鹏,肖衍宇,蔡宝昌.生物药剂学教学中发现式学习方式的应用尝试[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10,8(5):372-373.

认识动物篇3

一、超前认识概念的内涵

超前认识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状况而对于尚未出现或发生的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的一种前瞻性认识。

超前认识具有自己的相对***的认识对象,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认识的特殊认识形式,它在整个人类认识形态中占有特殊地位,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定性。

第一,超前认识以事物的时间特性所规定了的事物的未来形态为认识对象。事物的未来形态,是事物作为时间链条中的过程性存在的三种具体样式之一,它同事物的过去形态或现状一样,都能成为人的认识对象。事物的未来形态也就是未来的事物,它包括未来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三个基本方面。未来自然事物的出现或演变、未来社会事件的发生或发展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共同构成超前认识的对象域。对象域的相对***性,决定了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超前认识是对未来的一种整体的观念把握,它不仅包括对自然状况下客观事物变化的预见性认识,也包括对人类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和效应的提前反映;不仅包括对制约着社会实践的自然、社会因素和条件以及它们的变化的超前认识,也包括对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客体(现实中不存在将来也不会自然产生)的观念创构。

第二,超前认识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根植于现实而指向未来的认识。超前认识是指向未来的一种认识活动,其所认识的对象及其活动过程并非是现存的,而是将来才会产生或出现的。从内容上看,它既有对客观事物未来变化趋势和状况的前识,又有对人们的未来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前识,也有对现实中还没有也不会自然产生的人的创造物的前识。就其实质而言,超前认识是主体理性思维对事物未来的可能状况的提前反映。超前认识超越现实指向未来,但超前认识必须以人们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人们对对象现已暴露出的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根据。一般说来,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的水平愈高,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愈强,相应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就愈发客观、准确、可靠,超前认识也就愈发清晰、准确和科学。

第三,超前认识还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本体论内涵。正如前述,超前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立足并超越于当前现实而对事物未来变化的可能状况的一种前识。这里所谓的“当前现实”是包括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内的现实世界。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趋向未来的,这是由人之趋向未来的本性决定的。人按其本性是不会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给定”的现实的,而是总在积极主动地追求和创造理想的未来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人可以说是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的动物。正因如此,我们说人的需要的开放性,决定了人之趋向未来的本性,而这恰是人类之所以进行超前认识的根本原因,是超前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最终根据。超前认识这一人本主义规定表明,对超前认识的确认不能仅限于对现实世界的未来可能状况的事实性的知性预测,而应立足于对人类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超前认识不仅属于知性范畴,它不仅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且也要回答“世界应该怎样”、“人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样,对超前认识的确认就离不开对人的需要、价值、理想、愿望等的人本学意义上的追问。

二、超前认识的本质

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认识形式之一,与其它一切认识具有共同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不管人的认识是多么复杂,认识的本质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方面强调认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性,主张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同时又明确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反映性与创造性是认识的两种属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不可分割。一方面,反映是创造性的反映,反映中包含着创造;另一方面,创造是反映中的创造,是在反映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

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特定形式,具 有特殊的认识对象及认识关系,这使得超前认识本质上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的特殊规定性,即它是突出地体现了人类认识的目的性和创造性特征的能动反映。超前认识是主体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而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一种前瞻性的认识。相对于现实来说,未来仅是一种趋势或可能,是现实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综合,其中既有好的、合乎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可能性,也有不好的、有违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可能性。要实现科学合理的超前认识,主体不仅要在现实的规律性认知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提前反映,而且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身的需要、目的、能力、本质力量等自觉地融入各种可能性的分析、比较、权衡和抉择的认识过程中,力求实现对最符合主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可能性的观念占有。可以说,超前认识是未来事物和人类未来活动及其结果的观念存在形式,它本质上是主体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诸多可能性的能动反映,并突出地体现了人类认识的目的性和创造性特征。

首先,超前认识是具有鲜明的实践目的性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无论是在对未来自然事物的超前认识之中,还是在对社会事物的超前认识之中,抑或是在对未来人类实践活动的超前认识之中,实践的目的性都有着鲜明的体现。人的活动是经过头脑思考的,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而总是具有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的目的性特征。人能够使自己的意志和行动服从于自己所确立并为自己所意识到的目的,这在超前认识上有着充分体现。与同步认识相比,超前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对现存事物合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且在此基础上结合主体的需要和能力在头脑中判断前识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及在观念中超前设定出未来实践活动的目的及其观念模型,从而规范和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活动,藉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目的性是超前认识之所以能适应人类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实践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深层关怀在于对人类自身存续发展的终极思考。在超前认识中,主体根据对现实世界事实性认识所反映的客体规律和事物现有变化迹象,推测事物的未来状况,以提前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对象背景;同时,主体在反映现存世界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创造未来

的需求,预先确立实践的主体意向。不仅如此,在超前认识中,主体还根据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评价,在自觉意识到自身需要,并将其作为改造客体的行为动机的基础上,在观念中超前设定、确立起未来实践模型,其目的在于求得未来实践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最优化。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认识形式之一,本质上是主体对事物未来状况的提前反映,它集中体现了人的活动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前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具有极强的目的性。

其次,超前认识是具有突出的思维创造性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超前认识永远是对未来事物的探求和追索,而未来作为现实世界变化发展诸多可能性的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预成的结果,它总是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因此,在指向未来的认识道路上存在着大量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为了认识和把握未来世界,认识主体就必须依靠超前性思维创造性地重组信息以突破现实与未来之间的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的束缚与限制,完成从已知到未知、由现实到未来的超前认识。可以说,认识对象的不确定性为超前认识的创造性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超前认识的创造性,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态。一般认识以现实事物为认识对象,以求得揭示合乎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超前认识则是以事物的未来变化发展为认识对象,其认识关系中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特性,要求主体在超前认识活动中不仅要反映客体现状,更要关注客体未来,不仅要回答事物未来是什么、会怎样,更要解决事物未来应如何、应怎样。超前认识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主体借助想象和假设等思维形式将客观事物的现实与未来状况之间的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连接起来,实现人在观念中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的预先把握;而且

还体现在主体通过揭示事物的未来相较现实未曾或有待实现的客观真理性和客体价值性及对其评估而在头脑中进行观念实践和理想物的创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超前认识的本质仍然在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但是,与一般认识有所不同,它最充分地展现了人类反映世界的能动性。

三、超前认识的主要特征

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诸多认识形式之一,是主体对事物未来状况的一种能动反映。认识对象及相应认识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超前认识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形式的特殊属性或特征。

第一,超前认识具有鲜明的超前性。所谓超前性,首先是指它超越了现实事物的界限,是主体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客体运动规律的揭示和把握,而对现实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的提前反映。超前认识虽然是从现实的事物出发的,但它并不停留在事物的现存状况上,而是 根据对现实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而预见到事物未来的发展状况,形成对未来事物的预先的观念把握。超前认识的超前性还体现在它总是走在现实实践的前面,这集中体现在对未来实践活动的超前认识上。这种超前认识以未来实践为反映对象,通过预测、制定目标和设计、选择行动方案及对实践结果将会引起的变化及将会产生的各种时空效应的事前评估等形式而为未来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超前认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超前认识的不确定性,是由超前认识的主、客体及其关系的特性决定的。超前认识以当前现实状况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诸多可能性的综合为认识对象,认识对象的不确定性是造成超前认识的不确定性的客观原因。而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及其在超前认识形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局限性,则是超前认识具有不确定性的主观原因。超前认识是主体在观念中对现实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超前反映,是事物未来发展与变化的种种可能性,以“现实”的形式存在于主观之内的过程,同时又是对这种种可能性所包含和具有的现实性进行观念内的比较、鉴别、选择,从而寻找出在主体看来最具有现实性的可能性来加以把握的过程。这决定了超前认识主要是一种主观之内的思维操作。与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不同,超前认识的认识形式主要是想象、假设和推测。事物的未来状况并非实存于当前的现实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无法借助客观的观察或科学的实验,而只能通过运用想象、假设和推测等思维形式。想象、假设和推测等使未来超前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使人们在其所展示的各种未来***景和诸多可能性中作出抉择,从而为人们的未来活动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正是通过想象、假设、推测等认识形式,人们

才得以在未来的事物和未来的活动还没有成为当前事物的时候,就已经观念地反映了这些事物和活动。超前认识借助想象、假设、推测等思维形式对未来的世界进行观念把握,但它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主观臆造,而是以人们对当前的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揭示的同步认识为前提和依据的。一方面,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同步认识不可能完全穷尽现实世界的所有方面,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现实世界的未来趋势和前景也并不可能完整地、确定地出现在现实世界之中,反映事物未来趋势和前景的超前认识较揭示现实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同步认识具有更大的或然性。超前认识结果的或然性,是超前认识不确定性的又一表征。

第三,超前认识具有突出的能动创造性。超前认识是主体立足于当前现实状况,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所作出的对客体运动的趋势或前景的能动反映。超前认识的创造性,首先表现为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创造性即理性思维的创造性构想,也就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理性的创构形成某种猜测、假说或假设性理论。人类认识过程是渐进与跳跃的统一。如果只有逻辑性的渐进认识,而无主体在信息加工活动中对某些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的跨越,就只能“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此之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同步认识如此,超前认识更是这样。超前认识,是以未来这一现实中尚未出现却植根于现实的本质规定之中的诸多可能性的综合为认识对象,其可供参照的确定信息更少,逻辑缺环更多,因而超前认识的实现更离不开主体跨越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的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重组信息的想象和假设,是主体完成超前认识的最基本的思维手段和方法。超前认识的思维方法——想象和假设都是对事物未来状况的猜想,它们本身都是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超前认识要求认识主体采取多角度或全方位的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原有理论的框架束缚,大胆地进行猜想。在超前认识中,每一种猜

想的内容都必然具有指向未来的新颖独创的特点。

超前认识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思维对象及思维结果本身具有的创造性,这集中地体现在主体对未来的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超前认识之中。实践是一种通过改造现实世界而达到创造未来的对象性活动。以未来实践为反映对象,通过预测实践结果、制定实践目标和设计、选择行动方案等形式为未来实践提供蓝***的超前认识,必然也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此类超前认识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在观念中创造性地设定实践的目的和实践活动的观念模型的过程。此外,超前认识的创造性特质还体现在主体借助创造性构想在观念中把客观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按照人的需要对现实事物进行观念的分解和综合,创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也不会自然产生但却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客体上。

第四,超前认识具有强烈趋向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特性。超前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未来,而不是其当下的现实。在观念中超前地把握事物的未来,让事物的未来状况以“现实”的形式超前存在于人的主观之中,是超前认识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使得超前认识不仅要反映和遵循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且贯 穿着人的内在需要和主观要求。超前认识,与只告诉人们事物“是什么”、“是怎样”以解决认识与对象的符合或一致的同步认识不同,而应该是“做些什么”、“怎么做”的观念:一方面作为主观要求的意向,它体现了人的需要、价值、理想、愿望等是人的活动的主旨;另一方面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各种知识,它体现着事物自身运动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是人的活动必须遵循的客观前提。因此,超前认识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根据,具有强烈趋向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特性。超前认识的实践特性首先体现在主体思维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揭示而作出的有关客观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的判断性前识上——它反映着为必然性所制约的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的确定趋势即事物如何转化为他事物、转化的过程和内容,从而把事物发展前后相接的两个过程连结起来。这就是说,超前认识不只是对现实事

物的认识,而且是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提前反映。正是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内容的判断性前识,才使得超前认识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影响、制约着人们当下的现实实践,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们进行变革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的方法、途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的提前反映,它通过建立关于社会发展的理想观念、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切实可行的理想目标,而唤起、鼓励、激发人们以自觉的实践活动改造现存世界,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超前认识的实践性还集中体现在它对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提前反映,亦即建构未来实践观念模型的过程上。它内在地要求主体在头脑中对未来实践的目的、对象、条件、方法、手段、步骤、途径、措施及其整个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观念的分解、组合,再分解、再组合,以便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计划、方案、措施等,进而规范、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以求达到实践的最优化。可见,超前认识的本性就在于它能否定自身的认识形式,使自身对有关事物未来状况的前瞻性观念把握变成未来的实践活动本身或成为未来实践活动过程或结果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乃至全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超前认识实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内在统一,从而具

有强烈的实践性。

四、超前认识的基本形式

超前认识是主体立足并超越现实事物而在头脑中对事物的未来状况进行的能动反映。事物的未来状况并非浑然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它作为事物的过程性存在的三种具体形态之一,同事物的过去、现实一样都包括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三个基本方面。而且,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作为不同形式的客观存在,具有各自的存在形式、组织结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等。这三种不同对象的超前认识,各有其特殊的认识规定、认识要求、认识途径和方式。我们将对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超前认识分别称之为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它们构成了超前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超前认识基本形式的上述区分,与人们从主体意识方面把超前认识划分为经验形态(感性形式)的超前认识和理论形态(理性形式)的超前认识的传统观点根本不同,而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蕴。

首先,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分别形成、***于人类认识的不同发展阶段,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及其自身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增强和提高。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懵懂的主观臆想,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实践的认识驳杂混同,虽然其中不乏以事物未来状况为认识对象的超前认识,但那时的超前认识并没有自然、社会和人类实践三维度的自觉区分,而且往往包含着某些神秘甚至迷信的成分,超前认识尚处在混沌的萌芽状态。后来,随着人类生产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透过自然界的现象而揭示自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对自然事物的未来变化的超前认识。在自然预见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事件)的未来变化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认识尝试,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预测,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并使社会科学和社会认识成为真正的科学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前马克思主义时期,人们或者把社会现象(事物)看作有意识的人的主观意志自由创造的产物,把社会历史看作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否认社会运动变化有其自身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从而根本否定对社会事物未来状况进行超前认识的可能性;或者把社会现象(事物)看作某种超验的“绝对精神”、“神”或“上帝”创造或衍生的结果,认为社会历史不过是“绝对精神”或“上帝”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和结果,社会事物的未来状况就是“绝对精神”或“上帝”的预先确定的既有存在,从而把对社会事物未来状况的超前认识归之于对“绝对精神”或“上帝”的认识乃至信仰。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才真正使人们对社会事物未来状况的超前 认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主观意志论和神学目的论的困扰和纠缠,而获得自身本应具有的科学地位。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历史主体以自己的生产劳动为基础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扬弃社会的过去而得到社会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的过程,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一个合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现象(事物)不过是人的活动的过程或结果而已;社会历史规律即“人们自己的活动的规律”。这不仅为一切以社会存在及其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和社会认识奠定了客观基础,而且为人们对社会事物的未来状况的判断性前识提供了客观根据和科学保证。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预测由此产生。决策认识,作为人类实践活动自由自觉展开的最直接的认知准备和观念前提,则是人们在科学揭示和把握自然事物、社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适应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在现当代,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实践的规模日益扩大,实践能力日益增强,其作用的范围和时空效应也愈发深广,其间一系列危及人类自身存续和发展的反主体性效应问题接踵而至。这迫使主体不得不自觉反省与规范自己认识和改造自然及社会的实践活动,以求实践合理性的完满实现。于是,通过对未来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思维模拟和逻辑预演,而选择、确定符合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最佳的实践观念模型的决策认识应运而生。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作为超前认识的不同形式分别形成和***于人类认识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是人类认识能力拓展和水平提高的历史明证。

其次,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具有各自不同的认知规定和要求,科学合理的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所反映和遵循的认识根据不尽相同。自然预见是以自然事物的未来状况为认识对象的超前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外在于人本身的,它们有着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并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主体需要与否而有所改变。在自然预见中,被认识的自然对象在认识主体看来是一种异己性的事物。主客体异己性认识关系要求人们在进行自然预见活动中,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普遍真理性的客体尺度,即根据自然客体自身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而对自然客体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做出推测性科学说明。社会预测是以社会现象(事物)的未来状况为认识对象的超前认识。任何社会现象包括社会本身都离不开人的活动,都不过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已。人们对未来社会事物进行预测实际上也就是在观念中预先把握人自身的活动及其人本身。社会预测客体与预测主体人的活动是直接统一的,这决定了人们在进行社会预测时,必须反映和遵循社会客体尺度和主体的价值尺度相统一的认识原则:一方面要穷究社会客体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以便为社会预测的确立提供科学的认知根据;另一方面要兼及主体的内在需要和目的,以解决社会预测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自我涉及、认知与评价的相互渗透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决策认识是以人们未来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其效应为认识对象的超前认识。它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在观念中对未来实践活动的目标、方法、手段、结果及其效应所作出的超前设计和对策决定,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未来实践活动的思维模拟和逻辑预演而从诸多实践可能性中选择、确定最佳的实践观念模型和行动计划、方案,藉以付诸未来物质实践以创造或实现符合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想客体或实践预期。科学合理的决策认识首先必须反映被改造客体的外在尺度。决策主体只有在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合规律”、“是怎样”的事实知识性的层面上,自觉地按照事物自身的尺度建构起合理的决策认识,才能使人们未来实践活动有更多、更大的自由,决策认识的对象化和现实化也就更加顺利;其次,科学合理的决策认识必须自觉地反映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即主体的需要、目的和利益。决策认识,作为对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提前反映,并不是单纯为了掌握客观事物的自在性的知识,而是为合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按照主体内在尺度去有效地变革事物使其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利益服务。可以说,决策主体越能客观正确地把握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未来实践的目的就越明确和可靠,实践观念和行动计划方案也就越真实和可行。

认识动物篇4

〔论文摘要〕旧唯物主义也有其认识论根源,其表现是在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的认识中,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的正确前提出发,经由“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消极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关系,从而把认识中的一个小片断拉成了完整的直线。客体主义和直观主义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当马克思着手建立他的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哲学时,他面临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旧哲学,因而马克思就要进行一番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工作。正如德国古典哲学分作(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两种形态一样,马克思的批判工作也就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分别揭示出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关于唯心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①即是说由于唯心主义否认事物、现实的客观存在,其基本立场是虚假的、荒廖的。关于(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②即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角度看待客观存在,其基本特征是直观的、被动的。

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新唯物主义,那么,这种新唯物主义就不但要深入批判唯心主义,也要深入批判旧唯物主义;因为不批判唯心主义,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就无从建立,而不批判旧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无法显示自身的特色。这也就是说,批判唯心主义的虚假立场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质,对马克思来说是同等重要的。后来的研究者对唯心主义的虚假立场批判较多,并且列宁还率先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作了深入的揭示;而对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性质则批判教少,并且对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至今还尚未触及。这种情况甚至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在后来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由于对旧唯物主义缺陷的批判不够重视,或者说对旧唯物主义缺陷的认识论根源未能深入揭示,以致于这种缺陷竟程度不同地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中。

那么,旧唯物主义所带有的直观性和被动性的缺陷,其认识论根源何在呢?首先应当确定,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大派别是在哲学研究认识论中形成的。认识论研究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即思维能否或如何认识存在,因而认识活动就由发出认识动作的人和作为认识对象的外部存在两大因素组成。旧唯物主义缺陷的认识论根源就产生于对这两大因素看法的偏差上。

列宁曾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作过说明。他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潭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③。”既然旧唯物主义也带有缺陷,也是马克思建立新哲学时所批判的对象,那么它作为认识论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派别,就也同唯心主义一样,有着认识论上的根源,也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将人的认识之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定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的完整的直线。

关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有论者从“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的关系作了说明;即认为唯心主义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时间先在性”的简单认识,提出了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的见解。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在”意义上,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事物的本质从事物中脱离出来,成为***的存在;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为”意义上,是指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主体的感觉、思维视为本原,而客体则成了派生物④唯心主义就是这样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逻辑先在性”之螺旋性曲线或圆圈或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完整的直线,因此走向了否定客观存在的(僧侣主义的)虚假立场。

同样,旧唯物主义之所以带有客体性和直观性的缺陷,也是因为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时间先在性”加以片面地夸大,使这一在螺旋曲线或圆圈式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完整的直线。这一情况的发生,是经由将“时间先在性”进一步“自然本体化”,然后再将其“客体主体化”而实现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在哲学认识论阶段围绕哲学问题的争论而形成的两个基本的学派。既然认识论哲学之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那么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首先就需要确定这构成认识活动的两大因素谁更重要。正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取决于思维活动因而思维比存在更重要那样,旧唯物主义则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取决于存在的客观性质因而存在比思维更重要。为了确立各自执以为重的因素的重要地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分别将思维和存在当做对方的本原,即第一性的、原始发生的、决定对方性质的因素。这就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形成的本原论的对立。旧唯物主义从存在之“时间先在性”这个正确的前提出发,却在本原论的对立中走向了“自然本体化”的误区。所谓“自然本体化”,就是将存在理解为自然界,将自然界理解为本体,并且在两个方面泛化开来:其一是,自然界作为本原的存在变成唯一的存在;自然界本来是人(的思维)的认识对象,却变成了先于人、甚至高于人的存在。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客体化倾向。其二是,自然界成为唯一的本原,思维是人脑的属性,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样一来,思维本来是构成认识的对等因素,却变成了自然界的派生物和从属物。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被动性倾向。当“自然本体化”将自然界看作唯一的本原的存在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表现为一种“客体主体化”的关系,即自然界作为人认识的对象本应是认识关系中的客体,现在却变成了认识关系中的主体,而人被排挤到边缘的位置,甚至干脆消失不见了。这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⑤旧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由“自然本体化”而“客体主体化”,使唯物主义带上了浓重的客体性色彩,而当运用这种本原论立场去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如何认识存在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表现出直观性倾向。这种直观性质依次在认识论研究中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人每天的经验都在证明着这一点,旧唯物主义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确证事物的存在、认识事物的性质,只能从感性经验开始,在感觉中感知事物。事物的性质如何成为人的知识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大脑对事物个别性质的反映,这就是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认识论上的反映论。然而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质又是如何认识到的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思维对感觉材料的积累和组合。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排斥理性,轻视理性的积极作用,其感觉型的反映论带有消极的性质;这不能不说是“自然本体化”进而“客体主体化”所导致的人及人的思维的派生性和非主体性的后果。

其次,每个人每天都天经验地感知着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而经验感知的只能是个别事物,或者说是事物的现象。旧唯物主义由于在本原问题上固着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个事实,就不自觉地将认识停留在感知个别事物上;又由于排斥具有积极规定性的理性,就疏于思维的抽象,并不注重甚至弄不清楚事物本质的获得途径。于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导向不可知论;因为单纯地感知个别,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没有明确的理论和个体的途径,就有可能通向不可知论,从洛克到休谟就反映了这种情形。二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远不如唯心主义;如果说辩证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那么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在这方面的成就就远远高于旧唯物主义。

最后,既然旧唯物主义推崇经验感知,疏于理性抽象,那么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直观性。所谓直观性有三层含义:一是看问题的非本质性,即满足于事物个别的感性认识,由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存在而确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即可;二是看问题的非辩证性,即不愿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及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上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辩证性;三是非能动性,即认识事物停留于对事物客观性的确认,带有消极性质的反映论无意中排斥思维的能动性以及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能动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可说是这种直观性的典型代表。

由是观之,旧唯物主义所带有的客体性和直观性缺陷,同唯心主义一样也有其认识论根源。在非直线的而是无限近似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类认识活动中,旧唯物主义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一正确前提出发,在论证本原问题时即开始把这一小片断拉长,到形成“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时,已将这一小片断拉成直线,当进而由此形成认识上感觉型的消极反映论、忽视理性而显露不可知论倾向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表现为直观的关系时,这一拉长的直线已变成***的完整的直线。至此,借用列宁的话,即可这样说,如果说“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那么“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16页。

③《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

认识动物篇5

1、哲学、世界观、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府机构、***团、***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认识动物篇6

【关键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感性认识;实践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成

出生于拜恩州的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欧洲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也是最后一位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曾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曾醉心于黑格尔思辨哲学,但是随着他对黑格尔哲学理解的加深,他对黑格尔哲学体系逐渐不满,并随着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日益加深,他对黑格尔哲学不满的主要问题是:“绝对观念是怎么演变成自然界的?”

费尔巴哈对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是这样概括的:“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费尔巴哈从信仰上帝到信仰理性,即信仰黑格尔主义。1823 年费尔巴哈进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一年的学习生活使他对神学感到失望,1836 年起,费尔巴哈开始批判神学,转向唯物主义。1839年费尔巴哈出版了《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同黑格尔唯心主义彻底决裂,走向了唯物主义道路。1841他年发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标志着他的唯物主义的胜利,又在1843年发表了《未来哲学原理》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而“人本学”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缺陷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打破了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德国,使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走向终结,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代表了马克思之前唯物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即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一走进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就不能继续在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前进,而是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但是,即使是在唯物主义领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仍然有不足之处: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自然观的解读的机械性

恩格斯概括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彻彻底底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自然唯物主义,主要观点是自然、物质、存在第一性,精神、意识、思维第二性。事实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并不是人本主义的自然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把感性存在当作纯自然的存在,在人与自然即感性存在的关系上,他认为人来自于自在的自然,人就是人,他(她)没有一个自我生成、自我确证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关系,人由自然所决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费尔巴哈没有从主体出发理解自然界,因此,他没有把自然界看做是与主体具有内在联系的自然界,没有看到自然界在有人之后都会打上人的印记。换言之,费尔巴哈把自然看做是纯化的自然,没有看到自然由纯化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变,他没有认识到自然与社会是一体的,自然是社会(人化)的自然;社会是自然的社会。所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处处显示出其直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注重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不足

在黑格尔思辨哲学中,感性、经验是没有地位的,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与否定。费尔巴哈则把“感性认识”作为认识事物地唯一正确途径,在他那里,感性认识等同于直观认识、感觉,实际上只是用人的五官直接去感触客体罢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的存在是活生生的存在,人的认识只需要把感官投射到自然界上面,只需感性地认识就能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因此,在他那里“意识是一面镜子”,“只有感觉的对象,直观的对象,知觉的对象,才是无可怀疑地,直接地确实存在着的”。 对于费尔巴哈对感性认识的依赖,马克思鲜明的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曾提出理性和实践的认识方式。不过,在他看来,感性认识是各种感官独自地认识事物,理性的认识则是对感性认识的联系和汇总。因此,理性认识只是感性认识量上的增加,而无质的区别,这里的理性认识实际上是感性认识的量的汇总的代名词,即理性认识仅仅是“给本质加上联系,而不是创造本质。”可见,费尔巴哈不了解理性认识和实践的***意义。由于费尔巴哈对感性认识极端依赖及其对理性认识的错误定位,必然导致他不了解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和理性认识把直观当作认识的基础,不仅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根本缺陷,也使其在历史观中陷入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缺乏实践的支撑和对实践的错误理解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同时也是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鲜明区别

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划下了一条分界线:在界线的这一边,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在界线的那一边,是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开头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里都指出了,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客观世界,他只是把客观世界看作认识的对象、直观的对象,而没有看成是改造的对象这同样否定了主体的能动性。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而不了解人与环境、教育的辩证关系从而走向英雄史观。环境决定论必然导致被动的机械论,也必然导致唯心史观。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科学的解决了主观与客观、人的活动与环境的外部问题。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变时一致的,统一的,统一的实践基础是实践。

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不是形而上学性,而是直观性,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对于实践,费尔巴哈曾有过颇为正确的论述,如“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但是,他仅仅把实践理解为个人或集体的庸俗的、日常的活动方式,认为实践等于生活,即吃喝之类的行为,这就否定了人的积极的改造社会的能力,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实践应该是***的、批判性的活动,应该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因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消极的、被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的理解是深刻的,是符合费尔巴哈哲学的实际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了解***的、批判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了解实践活动对于人的意识以及整个人类的基础的意义,这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也是费尔巴哈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的根本缺陷,是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分水岭。了解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缺乏科学的实践观,不仅对于恢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来面貌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质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并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虽然费尔巴哈在认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但是他只懂得用感性认识来认识事物,不懂得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发展关系。他不理解真正的实践,不懂得实践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只能起到部分的解释世界的功能。

费尔巴哈在用唯物主义打破了黑格尔体系时,只是简单把它抛在一旁,存在着批判地继承上的局限性因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只能是过渡性的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下半截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上半截即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这当然可以视为哲学在承前启后的创新中必然会出现的缺失和转型的遗憾,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突破点和提升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基础上,坚持了实践的观点,形成了科学、能动的认识论,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使唯物主义发展到顶点,成为指导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

参考文献

[1]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版,1959.

[2]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 年单行本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认识动物篇7

关键词:经典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 人生观

1、引言

如今,随着微博、微信、人人等社交方式的流行与多样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我们的社会圈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处在这样的社会圈中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不知如何正确对待我们与他人的联系。我们始终在寻找一些方法来指导我们构建新型社会下的人生观。

2、经典时空观与我们的长期的人生观

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存在,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受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变化影响的绝对不变的特性。他们认为时间是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持续性,空间是和物质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虽然有物质充塞其中, 但是它本身是不变的。经典时空观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典型代表。

在牛顿力学体系产生后,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我们可以改变我们位置,但不可以改变时间,我们的时间是永恒流动的,是绝对运动的,在这三维立体坐标下,我们可以把任何事物都看成以自己为参考系,相对于自己的运动,虽然运动状态不同,但我们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即处在同一个时间坐标系下,根据标准我们可以相互比较,寻找差异,而这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角度,也是长期以来我们所坚持的人生观。

3、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对时空观认识上的改变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世界里,时间和空间是同物质分不开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和时间,也不存在不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物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时间和空间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表现在外部关系和内在联系两个方面。首先,时间和空间的测量是离不开运动着的物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它就是无法度量和神秘莫测的。空间同样也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人们平常用尺子来测量空间的距离,这已经表明了空间同物质的运动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与经典时空观在认识上的差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理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包含着相对和绝对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着的。相对是相对于绝对的相对,离开绝对就无所谓相对,绝对是相对于相对的绝对,离开相对也无所谓绝对。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狭义相对论根据洛仑兹变换,得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规律。前面已经讲到,时间和空间同物质的运动不可分割,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我们可以理解对于同一物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而对于不同的物质形式,时间与空间又是相对的。

4、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与经典时空观在认识上的差异构建正确的人生观

根据狭义相对论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时间与空间与物质存在与运动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时间与空间的测量离不开物质运动形式的测量。再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相互关联,相对是相对于绝对的相对,离开绝对就无所谓相对。由此,我们可揭示经典时空观所代表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存在的弊端,即我们人类长期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我们所认识的时间与空间是相对于我们自己存在形式是绝对的,所以在我们的世界观里,时间是客观存在并且是绝对的,它不会随着我们的意志而转移或伸缩,它不会静止,是永恒流动的。但它并不是绝对的,它是根据不同的物质形式有着不同运动的。而人类长期以来不能认识到这点,是由于我们所建立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都是以自己为参考系,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相对与我们绝对的事物。如果,我们不能脱离自我的参考系去观察世界与认识世界,我们所获得的知识永远是片面的,狭隘的。而我们仅根据我们所获取的知识并自以为是的去控制与改造自然,并将承担严重的后果。

狭义相对论对于我们人生观的影响也具有相同意义。通俗来讲,我们习惯以自己的认识与历史经验为参考系,去观察与评论周围的人,我们会去羡慕一些人的金钱与权力,因为是相对于我们所没有的,但以他们自身作为参考系,他们会认为这些金钱与权力相对于自己的理想是少的,并会继续谋求更多的金钱与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值,并产生更多的贪念与欲望。但如果他们从其他人的参考系来观察自己,是否会为自己相对于他人已经很富有而感到知足呢?当我们会用自己的常识去判断或批判他人行为的是非时,我们是否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些行为是相对与他们的认识与社会经验所产生的必然趋势呢?这样,我们便可宽容的对待他们的行为。

但我们在寻找自身的价值与存在感时,我们渴望独特渴望有影响力,渴望在他人的世界里与众不同,我们都在从别人的世界去观察自己,我们习惯用别人的参考系衡量自己。我们便开始追求服装的特异,追求外在的特立独行,只为在别人的参考系中拉开与他的距离,但在自己的参考系中,自己还是一成不变。我们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时,若以自身为坐标寻找相对于自己的进步,增强自我的认同感,我们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我们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他不是依赖于他人而存在的,只有自我的认识,才能真正的认识自我。

我们所处在各种相对与绝对的关系之中,我们所认识的生活就是相对中的绝对部分,根据相对对象的不同便会认识到不同的绝对世界,而如何选取我们的相对对象,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关键所在。在认识自然时以自然为参考系,认识他人与他们的事时以他们为参考系,在认识自己时以自己为参考系。不同参考系的选择会产生认识的偏差,而认识的偏差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为了减少矛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需要通过狭义相对论来指导我们建立正确的认识观来看待世界。

但通过长久的社会发展状态来看,人们还是以自我为参考系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此同时,我们也为这样偏差的认识所带来的恶果付出代价。要想以脱开自己的参考系,从其他参考系认识世界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对自己不认识和不熟悉甚至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是有畏惧的,更谈何以他们为参考系。所以我们至今也在研究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这就是自然科学的价值。

5、结束语

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而紧密的社会网络中,我们无时无刻都要面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我们需要明确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处理这些问题。而狭义相对论在社会圈的运用能很好帮助我们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从而缓解人们相处过程中的矛盾,构建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认识动物篇8

A、概念

B、感觉

C、知觉

D、表象

5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C、取决于人的努力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治地位决定的

5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观点告诉我们:( )

A、事必躬亲

B、一切真知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

C、无须学习间接经验

D、一个人的知识大量来自于直接经验

54、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B、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发展的速度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5、"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56"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

A、感性认识和旅行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57"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 )

A、经验论

B、唯物论

C、不可知论

D、反映论

58、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 )

A、只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生动的具体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59、承认我们一切知识都具有相对性,就会:( )

A、陷入诡辩论

B、导致怀疑论

C、防止相对主义

D、防止绝对主义

60、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

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

6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相互区别主要在于:( )

A、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B、第一次飞跃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次飞跃获得理性认识

C、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

D、第一次飞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次飞跃的目的是检验和发展认识

62、人们对于复杂的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才能完成

B、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完成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完成

63、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 )

A、真理的不确定性

B、思维的非至上性

C、真理的绝对性

D、真理的相对性

64、"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绝对主义

D、相对主义

6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66、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是:( )

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问题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6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本质上是:( )

A、反映论

B、唯理论

C、经验论

D、先验论

68、***总结的认识过程总公式是:( )

A、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B、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D、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69、***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周检验和发展真理

70、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 )

A、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B、是否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C、是否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D、是否承认真理的具体性

71、"真理是思想的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B、实用主义真理观

C、主观真理观

D、形而上学真理观

7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是否认:( )

A、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B、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74、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 )

A、人类的精神作用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C、人们对理想的信仰与追求

D、社会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75、在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问题上,下述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B、伟人的活动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D、无伟人就无历史

76、在由猿到人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

B、气候的变化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77、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是:( )

A、人类精神

B、劳动

C、生产工具

D、感官

78、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条件

C、生产方式

D、科学技术

79、在人口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 )

A、鼓励人口快速增长

B、使人口条件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C、无条件地缩减人口

D、努力保持人口低速增长

80、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劳动资料与劳动者的统一

D、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方式的统一

8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B、人类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

C、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82、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A、保持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低速发展

B、着重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迅速地索取自然资源

C、反朴归真,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

D、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8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人口增长是引起***的根源

B、人口因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区别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84、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C、人口增长是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

D、人口增长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85、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个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B、英雄史观

C、二元论历史观

D、不可知论的观点

86、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同***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关系是:( )

A、社会***治生活、精神生活决定生产方式

B、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治生活、精神生活

C、***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变化同生产方式的变化完全一致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同***治生活、精神生活无关

87、"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这一思想是( )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机械决定论

D、非决定论

88、全球化从根本上讲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最主要是:( )

A、***治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全球化

D、***事全球化

89、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

B、生产资料

C、劳动对象的开发和利用

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90、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1、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或首要的生产力是:( )

A、科学技术

B、劳动者

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

92、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93、劳动对象是指:( )

A、各种生产工具

B、各种生产产品

C、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对象

D、生产资料

94、生产资料包括:(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D、科学技术和劳动产品

9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科学技术

96、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

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本形式

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

C、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D、它的实体是自然界

97、人和物的要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因为( )

A、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实把诸要素结合起来

B、劳动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

C、把科学技术物化再机器、工具等生产资料中

D、正确调整分配关系以及由它决定的消费关系

98、生产关系揭示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

C、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D、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99、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C、产品的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

100、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A、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

B、产品的分配形式

认识动物篇9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认知;元认知;作用

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推进,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过程,对于物理实验更是如此。只有掌握了认知活动的规律,才能对于物理现象和实验对象有正确客观的认知,才能真正认识和利用规律。

一、在物理实验中认知活动的两个阶段

开展认知活动,第一是做到认识、收集和整理关于陈述性知识的相关内容。在做此项工作时,要在实验活动之前,学生要立足于实验对象,大量提取与所做实验活动有密切关系的陈述性知识,以做好实验的充分准备。如何获取陈述性知识呢?一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信息加工理论,在具体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者的知觉、注意、表象、记忆等心理活动,获得大量的有关实验本身的言语信息的信息,并及时将这些信息收集、加工、贮存并提取,以利用与实验活动的开展。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这些言语信息,即就是陈述性的知识。

开展认知活动,第二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充分获取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相对于陈述性知识而言的,是陈述性知识的高级阶段,所以在获取的过程和难易程度上较之陈述性知识,要较复杂一点。简单的理解,即是陈述性知识在表现形式上一般以简单的概念或者是概括性命题形式出现,这些简单的概念和概括性命题听过一定的自由变式、联系、推导,经过这一系列的深层次额认知活动后,顺理成章地转变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手段,这就是程序性知识。

二、在物理实验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元认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灿烂而辉煌,有很多优秀的认知理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学记》中的记载,书中的“自反”和“自强”都是我国古代关于出元认知理论的重要注解。另外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孔子、孟子、老子都说过,人要自我革新,必须要注重内省。其实,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元认知更是有着十分普遍的意义和功用。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改革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和力量,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探讨元认知理论,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元认知具有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功效

物理学识探索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各方面规律的科学,谈到关于物质的科学,必然会有认知活动的开展,认知的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关乎认知方法的采用。物理科学有一个基础,就是必须要以实验为基础,以规律为准则。在探索自然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发展规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认知,及上面讲到的陈述性知识的收集和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几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阶段。按照物理学科的特点,要实现素质教育,必然需要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知识的能力,这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完成额,其次是掌握实验的能力,这就必须在实验室完成,所以所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即在理论与实践的交错中,提升学生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科学的态度,从而提升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主要是要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具体的物理实验课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其实不仅仅是让他们会做几个简单合作复杂的物理实验或者是实验技巧,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教会他们学会有物理的思维思考物理问题,教师应依据具体的物理实验原理,对学生培养物理思维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调整、校正,提高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四、元认知具有纠正思路偏差的功效

学生在开展具体的物理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遇见很多问题,实验方向会存在偏差。教师该怎么办呢?应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省和反思,做到让学生在做好物理实验的同时,培养理性科学的物理思维。这样,就教会学生在实验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开展实验,当出现了偏差,能够自我纠错,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深化认识,达到***思考的程度,如此,在遇到思维偏差是,元认知会提醒实验者就是矫正。如果在实验中,学生一时间思维模糊,找不到具体矫正自己错误的手段,也可以在元认识的影响下,适时地暂停实验活动。在自己思路理顺时,也可以有效结合实验原理和已有认知经验,对思维反复推敲,重新审视,逐渐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在实验认知活动中,元认知能力的功效十分有意义和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给予物理实验教学以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胜华.元认知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认识动物篇10

一、把握课标要求和单元知识结构,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生命世界”这一内容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能用感官对简单的生物从外形和内部构造上进行观察,尝试用***画或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了解与生命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和思考有关生命的问题;保持和发展对生命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爱护自然界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的情感;从分类的角度扩大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

《新的生命》这一单元的知识以认识新生命的诞生为主要内容,可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1―5课)《油菜花开了》《各种各样的花》《花、果实和种子》《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种子的萌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花的基本构造,认识花在构造上的多样性和相同特点,观察研究开花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第二部分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6―7课)《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活动》。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卵以及卵的孵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这一概念的含义。

为落实《新的生命》单元的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用***画和表格等形式记录花的变化过程和果实的生长过程;按一定顺序对雌蕊和雄蕊这样细小的结构进行观察,并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卵的构造和青蛀卵的孵化过程。2.使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都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与它们孕育新生命的作用相适应;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有一定的联系。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生命的好奇心,使学生养成认真研究科学的态度,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根据教材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认识花的内部构造特征和花的变化过程。2.认识花的分类方法。3.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4.认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5.认识种子的内部构造特征。6.认识动物卵的构造特征和卵孵化的过程。7.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

二、了解单元内容的编写意***和编写体例,确定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新的生命》单元教材总的特点是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采用双螺旋结构的编写体例,从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两个维度出发展开学习活动。科学探究要依附于科学概念的构建,科学概念也必须依靠科学探究这一平台,这样概念才能有活力,否则一味地识记概念是没有意义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应双螺旋式同步向前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认识动物10篇

学习

项目安全管理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安全管理,内容包括项目安全管理中的案例,项目安全管理经典方法。中***分类号:K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众所周知,印度普遍存在分包商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安全投入低,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作为分管生产的经理,本人始终

学习

形容心情的成语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心情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急切心情的成语,形容心情的成语或句子。2、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3、叩角商歌:角:牛角;商歌:悲伤的歌。敲着牛角,唱着低沉悲凉的歌。形容用言语和歌声自

学习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报表分析案例10篇,内容包括财务报表真实性分析完整案例,财务报表分析三步法分析案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财务报表的理解,令他们掌握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培养他们通过报表评价过去

学习

达到英语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达到英语10篇,内容包括如何达到英语背诵效果,达到英语。最后,要把朗读英文当成每天生活所必须的一部分。如果你已经习惯了默读中文,那么我告诉你。英文千万不要默读,一定要把它讲出来。因为要想讲出一口流利的英文,朗读英文是第

学习

零分作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零分作文10篇,内容包括零分作文十二篇完整版,得零分的作文。

学习

高校德育论文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德育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高中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小学德育论文范文10篇。高校德育的内容要以德育目标为指导,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

学习

拜师学艺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拜师学艺10篇,内容包括拜师学艺精髓100例,拜师学艺的文章内容。走着走着,小猴看见了老鹰在天上飞。小猴想学飞行,老鹰下来休息时,小猴跑过去对老鹰说:“老鹰大伯,我想跟您学飞行,行吗?”老鹰说:“好吧!孩子,下午你回家做一对翅膀,明天

学习

商务活动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活动10篇,内容包括商务活动策划方案1500字,商务活动女士穿搭。2.按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的领域范围可分为五类,即企业对消费者、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府机构、消费者对***府机构、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1)企业对消费者(也

学习

元旦快乐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快乐10篇,内容包括元旦快乐内容100字,元旦快乐主题内容简短文章。

学习

论语心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论语心得10篇,内容包括论语十三篇心得体会,论语心得笔记10篇。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往往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还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为人处事等方面,更能反映出人格格局的大小和自身的魅力

学习

网球教学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网球教学10篇,内容包括网球教学一小时内容,网球教学10分钟范例完整版。随着击球技术的发展以及运动员身体能力的提高,底线进攻已经取代了发球上网成为网球比赛中的主流打法。其中底线进攻主要以旋转的变化打乱对手的节奏得分

学习

分公司汇报材料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分公司汇报材料,内容包括分公司工作汇报范文,分公司月度汇报。根据公司的总体安排,20__年9月,__分公司在公司、咨询方老师、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的相关要求,

学习

中学办公室工作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办公室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精辟简短,办公室工作总结最有文采标题。二、加强组织协调,顾全大局,服务教育教学服从服务于大局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求每位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大局观念,正确处理

学习

危险货物运输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危险货物运输10篇,内容包括常用危险货物运输知识,危险货物运输公司简介范文。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加大,在道路运输中,危险货物运输量呈现出品种多,频次高的特点,严重的影响到道路运输的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果发

学习

小动物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动物10篇,内容包括小动物日记20字十篇,小动物的作文优秀十篇。当然了!我们家还有勤劳的“蜜蜂”奶奶,性格温和的绵羊爷爷和做事慢吞吞的“树懒”哥哥,还有机灵的“小狐狸”我。如果你有空可以去一去我们家的小小“动物园”来

学习

香江动物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香江动物园10篇,内容包括香江野生动物园一日游记,香江野生动物园。

学习

野生动物保护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野生动物保护10篇,内容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0种,野生动物保护100条。同学们,下一个,在下一个倒下的是那种动物。虽然,有些凶恶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但它们也有可爱的一面呀。难道我们没有一点同情心吗?有,我们是有同情心。我们

学习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10篇,内容包括最喜欢的小动物三年级作文,喜欢小动物的作文二年级。兔子是一种机灵的动物,它有两个长耳朵,它们可以让兔子清楚地倾听。兔子还有一个短尾巴,让兔子更可爱。兔子喜欢吃胡萝卜,如果你感到孤独,你

学习

奇妙的动物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奇妙的动物10篇,内容包括奇妙的动物知识大全,有趣的动物范例。Nowit'stimeformetointroducethesnaketoyou.We'veallseentheanimalworld.Somesnakeshaveteeth,arelongandpoisonous.The

学习

动物医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动物医学10篇,内容包括动物医学专业,动物医学论文十篇。一起食用猪甲状腺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医学动物防制王晓之,刘如春一起误食滴水观音中毒的调查报告郭瑞卿,张国从对"瘦肉精"查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耿青水,李忠,高金

学习

人与动物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人与动物10篇,内容包括人与动物真实情感的故事文字,人与动物的文章50字。

学习

快乐的动物园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的动物园10篇,内容包括快乐的动物园儿歌,立体电影快乐的动物园。我家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动物园”,里面的动物和睦相处,每天都很快乐。小朋友,你们家又是怎样的一个“动物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