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简历翻译篇1
英文简历是使用英文写的简历。英文简历(resume)并无固定不变的单一形式,应聘者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何种形式,灵活设计。
Basic information
Name: * * *
Sex: Female
Date of birth: 1986-10-22
Ethnic group: the highest degre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Current residence: Shijiazhuang - Hebei City
Working years: fresh graduates
Time: at any time
Contact phone: job intention
Job type: a special / part-time job
Job titl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ers, family education
Education / training / academic /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cted work area: Beijing, Shijiazhuang, Shijiazhuang other areas
Expected salary: Negotiable
Self evaluation
Strong self-learning ability, high responsibility, strong plasticity, love of work, love life, honesty, kindness, filial piety, caring for others.Hi, you.Believe that in the face of setbacks, to be useful.As long as 1% of the hope, we must pay 100% of the effort.I sincerely hope that I can bring considerable benefits to your organization.
Work experience
Shijiazhu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iddle school 2007-9 to 2007-10: a substitute teacher acting head teacher
Department: Grade Three
Job description:
2007 September - October in Shijiazhu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iddle school practice, generation of Junior English class, acting head teacher, during the internship, diligent, bears the burden of responsibility, do not remember the remuneration, hard work, harmonious relations with colleagues, patience in resolving the students in the study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by guidance 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from.Complete the internship tasks.
Education background
2005-9 to 2009-7 School Nam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name: English
Get education: Bachelor degree
School activities job descriptio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chool organization's activities,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Xinfei group held the Olympic cheering group selection activities, although can't penetrate the last pass, but it lies in the particip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lympic spirit, experience is wealth.
During the school, as a school postman, earnestly perform their duties, and immediately send and receive letters, ge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ike.
As long as the dormitory, self-discipline, and lenient towards others, unite classmates, eager to solve problem of roommates, and striv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ir own work.To live up to the trust of the big guy.
IT skills
Computer skill: can skillfully operate Office MS,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aking ppt teaching courseware.
Language skills
Foreign language: French
Foreign language level: good Xuzhou recruitment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level: eight resume Guide
Certificate
In April 2007 to participate in the four special examination, four English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In Putonghua Proficiency Test in 2008 March, won a class B certificates.
In March 2009 to participate in the eight special examination, eight English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英文简历翻译篇2
STRENGTHS AND QUALIFICATIONS
High levels of enthusiasm and commitment to a successful sales,marketing or enthusiasm and commitment to a successful sales,marketing or communications career.
Strong leadership qualities;able to schedule priorities and perform/delegate accordingly to effectively accomplish tasks to hand.
Working knowledge of both written and verbal Japanese and French.
Broad perspective of Japanese people,culture,and customs,as well as Japanese-American diplomatic relations.
Computer literate in most popular software,including WordPerfect 5.0 and 5.1(including Japanese WordPerfect),Lotus 1-2-3,DrawPerfect and Computer Aided Design(CAD).
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
Served as liaison between Japanese diplomats and the 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 Group and with the Japanese press during the Prime Minister”s Stay.
Translated correspondence and filed inquiries from the Japanese population in the Boston business community.
Organized travel itineraries for Japanese officials visiting the New England area.
SALES/MARKETING/ENTREPRENEURIAL SKILLS
Founded international resumes,a company designed for the creation of English and Japanese resumes,and ran it from 1989-1991.
Designed and circulated posters,banners and invitations in order to introduce the Japanese community to New England.
EDUCATION
Yale University,New Haven,CT
M.A. East Asian Studies,expected to be received June 1995.
Harvard University,Cambridge,MA
M.A. Psychology and Japanese Studies,May 1989
EMPLOYMENT HISTORY
1991- Present Technical Writer/Junior Programmer
1989-1990 Assistant to the Japanese Ambassador
1989-1990 Sales Representative
1987-1988 Marketing Representative
英文简历翻译篇3
Name,
Gender: Female Born: Sept.03, 1977
English: Proficient
Computer skills: Microsoft Word, Excel, PowerPoint, Internet skills, basic Photoshop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Major: Business English and Trade
Mob:
Graduated: July, 1999
Email:
Excellent Health
EDUCATION
1995.9----1999.7 English Major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ANGUAGE LEVEL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effective written and oral communication
AWARD
TEM 4----Band 4 certificate,
TOFEL----630
IELTS----7.5 (Speaking 7, Reading 7.5, Listening 7.5, Writing 7)
COMPUTER LEVEL
Proficient in the operation of Excel, Word, PowerPoint,IE and such kind of office software effectively
WORK Capability (Photos please see below)
Well organized, implementing order with efficiency under orientation
Specific goal to tackle difficulties by flexible method, high persistency
Can master knowledge necessary for the position in the shortest time
More than 10 years’ experience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 colleagues, children and clients of different ethnical backgrounds
Fluent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No fear of difficulties and painstaking
Glad to commit myself to a full-time team player
Enthusiasm,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
Skilled in executing orders
Accuracy in handling details, organized work-habits
Energetic in studying and working,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ighly motivated and reliable person with excellent health and pleasant personality.
Salary Expectantion:14,000-16,000RMB
WORK EXPERIENCE
April 2011 till now, Baijia Infant and Women’s Hospital Management Group
Job title: Translator/Interpretor/Assistant to VP
Responsible for aiding day-to-day work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VP(Canadian) and Native team, arranging all activities and events related with VP’s work
Conference translation for marketing events and opening ceremonies, as well as foreign experts training,
Travel to Local hospitals in Guangzhou, Dongguan, Hangzhou, Wenzhou, Hefei and Changsha to join marketing events and provide internal training.
Example of Routine Work-Work Report for April 2011.
April 8-12: Guangzhou ESLB: Branding meeting, stress management marketing lecture, Visit Dr Ghadiran in Shenzhen.
April 13-14: Hefei: judge in Anhui singing contest marketing event for LR Hospital.
April 15- 23 : Guangzhou ESLB: five marketing events on maternity fitness and stress management. Training classes on AIDET (service system for medical staff),
April 27-29: Changhsha for marketing event.
April 30- Guanghzou.
July 2009 – January 2011. IDFGlobal
Job title: Translator /Project Manager
Responsible for aiding communication in all production phases of animation in IDFGlobal,
Working with nationals and internationals (New Zealanders, Australians, Frenchman, Britons etc. ) to ensure that daily communication is smooth,
Responsible for executing workload of each project and managing schedule.
Other ***istrative work
November, 2008 till July 2009. Digital Opportunity Trust
Job title: ***istrative Assistant
Responsible for aiding the Program Manager in running daily matters smoothly.
Responsible for daily communication.
Working with bookkeeper to manage everyday finance and cash.
Seeking highlights of everyday work and Providing newsletters on DOT Global website, newspaper and other medias.
Keeping minutes and provid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when necessary.
May, 2008—Aug, 2008 Earthquake Relief
Job title: Translator and part-time office assistant
Responsible for training relief volunteers how to use Water-purif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office assistance for American directors.
Oral and written translation of ***istrative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Dec, 2006—Apr, 2008 Sichuan Xilian Advertising & Media Co., Ltd
Job title: Account Manager
Responsible for costumer contacts such as those with Five Grain Liquor, Kingway Beer, Gildeer Lady Shoes Co., Ltd, Aiminer Leather Goods Co., Ltd
Signed two contracts with clients, securing RMB¥200,000 revenue for the company.
Sept, 2004—Jan, 2006 Sino-Australian Program, Sichuan Electricity Vocational College
Job title: teacher
Responsible for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courses bilingually; IELTS course.
Achievements: translation of a Psychology book
took part in editing of English Textbook for college students.
July, 2003/07—July, 2004 Chengdu Meishi International School
Job title: teacher
Responsible for teaching students from UK, USA, Pakistan and Korea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Chinese,
July, 2001—July, 2003 Free-lance
Industry: Tutoring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tutoring in Chinese to American clients
Sept, 1999—July, 2001 Chengdu Pacific Investment Counseling Ltd,. Co.
Job title: Translator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s necessary,
occasional traveling and interpretation on field trips,
Mar, 1999-June, 1999 (Intern) Chengdu Ever-bright (Guangda) Tourist Agency
Job title: office assistant
Responsible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nd dealing with papers for Sales Manager.
PS:
TO WHOM IS CONCERNED: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my cv, can send photos at the following events.
Interprating for CEO& President of DOT-Global
At Dujiangyan Municipal Office
Feb, 2009
Interpreting for CEO& President of DOT-Global
At DOT-China Dujiangyan Middle School TeachUp! Program
Feb, 2009
Interpreting for New Zealand Embassador at event for Oscar Exhibition in Chengdu, Dec. 2009
Interpreting for Vice President Steve Gergely at Press Conference for Beauty contest, Dongguan, & interpreting for critics at beauty contest: left Hungarian Physiotherapist Norbert Csulik & VP Steve Gergely, August, 2011
Interpreting for QHA (Qualification for Health careAccreditation) Trainer Elizabeth Brownhills from Trent, England, September 2011
Accompanying Elizabeth to QHA Launching Ceremony & Press Conference
September 2011
Translating for Board Member, OB/GYN & IVF Expert TC. Li at Press Conference September, 2011
英文简历翻译篇4
【关键词】旅游英语;机器翻译;年代信息;功能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旅游英语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一直是应用英语翻译研究的热点[1][2][3]。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旅游业需要翻译的信息量急剧增加,仅仅依靠翻译人员进行翻译已经越来越吃力,而引入机器翻译技术进行翻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现有机器翻译理论下机器翻译所得到译文的质量显然无法达到旅游业的实际需求[4][5]。所以旅游英语的机器翻译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而在旅游英语中年代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从年代信息进行旅游英语机器翻译的研究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旅游英语文本中的年代信息
在旅游英语文本中年代信息出现的次数多,频率高,表达方式多样,这给相应的机器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下文所示,这是一段国家旅游局关于中国历史的介绍。
“After the Opium War in 1840, China gradually turned into a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as a result of imperialist invasion. In 1911, the 1911 Revolution, led by Sun Yat-sen, ended the monarchy and on October 1, 1949, the CPC,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ao Zedong, led the masses and establish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在这段英文中,涉及年代信息三处,有年代明确年代数字标志的4处,信息出现次数多。而且从分布上看,几乎每个句子都有年代信息,出现频率高。在表达上,这样的英文翻译对应的中文却是不一样的:第一个1840年,在中文一般表述为“鸦片战争”或“第一次鸦片战争”,该段英文译文是增译了时间信息;第二处的两个1911年,表示的内容完全不同,前一个是表示时间,后一个应该是“辛亥***”中“辛亥”的翻译;最后一个1949年则是一个与常用汉语表达完全一致的表达方式。所以,年代信息这样多样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机器翻译的难度。
2.旅游文本的功能分析与年代信息的分类
针对年代信息在旅游文本中出现次数多,频率高,表达方式多样的情况,在机器翻译中首先需要对年代信息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可以依据年代信息在文本功能表达的作用进行。对于旅游英语的翻译,一些文本中年代信息是主要的功能,一些文本中年代信息是辅助的功能,因此可以考虑根据年代信息对文本功能有效表达的帮助程度将年代信息分为主要信息和辅助信息两类。
所谓主要信息,就是年代信息在旅游英语的文本中就是需要表达的主要功能,或者体现主要功能的主要媒介。相对的,辅助信息主要就是对时间的一般性叙述,其主要功能就是阐述某些特定的时间,没有更多的引申功能。
如广西柳州柳侯公园的简介有如下一段翻译:
中文:“柳侯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柳州人民为纪念曾任柳州刺史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治家柳宗元而建的历史文化名园。”
英文:“Liuhou Park was first constructed in 1906 in memory of Liu Zongyuan, the famous governor of Liuzhou and a renowned writer, thinker and statesman in Tang Dynasty(618-907)”。
文本中出现的年代信息有两处,一个是“清光绪”,一个是“唐代”。文本的功能是为了体现柳侯公园的一种文化底蕴,增强游客对柳州历史的了解,所以按功能翻译理论这是一种操作型文本,以引起游客游览兴趣为目标。两处年代信息的作用也不同,第一处年代信息就是为了表达1906年这个时间点,相对来说只是一种辅助功能的辅助信息,而后一个则是表达柳州历史悠久的重点“年代信息”,这就是主要信息。
3.旅游英语机器翻译中不同类型年代信息的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年代信息在翻译时,一般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于辅助信息以反映时间为标准进行翻译,对于主要信息则要根据功能进行翻译。而这在机器翻译中则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处理方法。
对于辅助信息,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年代,可以采取公元纪年等常见的翻译方式,一般以简洁明了为主。这时翻译形式一般从常用的年代表示方法选取,而选取的标准以尽量贴近原文为主。如前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可以表示为1906年,19世纪初等多种形式,最后仍以以原文有的1906这样的公元纪年作为翻译形式。
对于主要信息,相对就需要根据文本的功能需要,选择不同的参考时间坐标进行时间对比的同时突出相应的功能。这在一些操作型文本中尤为明显。
如对于丽江古城的简洁中有如下一段翻译:
原文:“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距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译文:“Built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800 years ago, crisscrossed by the canals, bridges,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attracts tourists to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in the town.”
原文本来是根据汉字变化的一个典故突出丽江古城作为文化名城的地位,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这是相当难表达的。所以,从文本功能出发,这是一段介绍丽江古城的旅游简介,是以招揽游客为目标的文本,那么就可以从突出其适合旅游的特点进行翻译。译文将这段典故翻译成游客花大量时间游览古城,这时年代信息突出丽江作为“历史”“古城”的载体更为突出。所以,翻译中为了突出这一点,保留了“宋末”“800年”两个信息,建立一种时间坐标系突出历史久远,而忽略了“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两个淡化历史坐标的内容。因此,在机器翻译中可以考虑采用建立历史坐标进行时间对比的方式进行主要信息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曾丹. 论导游词英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06,19(2):36-39.
[2]王君. 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的路径选择[J]. 外语学刊,2008,5:111-113.
[3]陈刚. 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例为例[J]. 上海翻译,2008,4:1-8.
[4]张春祥, 赵铁***, 杨沐昀, 李生, 时晓升. 机器翻译系统跨领域移植方法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3):10-12.
[5]李秀英. 术语与机器翻译-实验结果分析与术语数据库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27(11):51-56.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科研2012年项目资助“功能翻译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中年代信息机器翻译的研究”(201204LX272)
英文简历翻译篇5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伤寒论》 文化负载词
一、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是由以色列著名学者埃文-佐哈尔(Even-Zohar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和译作与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条件、历史背景等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20世纪末,埃文-佐哈尔的同事***里(Gideon Toury)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描写性的翻译研究方***”。该方***是将翻译结果视为既成事实,追寻影响翻译过程的社会历史因素以及翻译作品在译语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并对此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comprehensive diachronic description)。这一描写性的方法适用于对多年以前产生的翻译作品或是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进行研究。由于能有效地避免评论者自身所处历史时期的审美期望的干扰,可真正昭示每一个翻译作品的特征和价值。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为《伤寒论》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二、伤寒论文化负载词分类及举例
1.文化负载词。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环境,由于各自特殊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节程中形成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这是产生文化负载词语的根源。按照纽马克的定义:文化负载词是能集中反映或表达某一民族风俗习惯,气质情感,历史典故,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宗教心态等特有事物的词、词语和习语。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语言既折射着民族文化,也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生活在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俗,并在一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各自***治经济氛围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所有这些都会以浓缩了的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进入民族生活习惯。
2.伤寒论文化负载词分类及举例。《伤寒论》专业术语纷繁复杂,是全文的核心,参照魏杰对中医术语的分类,本文按如下分类:
1)按中医病证名:如“中风”,“伤寒”,“风温”,“厥”等一类病名;
2)按中医症状名:如“恶风”,“往来寒热”等,十分准确和形象地描述了病证的特征性及表现;
3)按病因病机名:如“汗家”,“淋家”,“酒客”,“虚烦”等反映疾病特点的词;
4)中医哲学类:如“阴阳”等。
按其他类术语分类:主要用于描述特定类概念,比如方药名:“如苦酒”,“法醋”,
“白粉”,“清浆水”等特殊的煎药方法:古代文字及器物名:如“博棋子”,“索饼”等。
三、《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举例
罗希文译本(以下简称罗译):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中医上的“伤寒”与西医学的“伤寒”名虽相同,但实际所指却大相径庭。“伤寒”有三层含义,一为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二为感受寒气而引发的病症,三指冬季受寒。而西医学中的“伤寒”则指的是因伤寒杆菌而引起的病症。所以,中医中的“伤寒”不可译作typhoid。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把伤寒分为广义的伤寒和狭义的伤寒。广义的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为风寒外感感而即发的疾病。罗译“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回译为“风寒造成的发热性疾病”这种译法没有全面译出“伤寒”的含义,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它只强调了外感发热,而广义的伤寒可以表现为发热也可以因患者年老体弱、正气衰微不能与邪抗争表现为不发热;二是广义的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而不单只有热病一种。所以,“伤寒”的译法在形式与实质的等值上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理解上的障碍和对应语的缺乏,在目前翻译实践条件限制下,为了保持特有的文化内涵,音译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较好翻译手段。因此,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中联,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 )等主持的中医用语英译国际标准化(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IS TTCM)审定工作的研究成果《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以下简称《术语标准》)中,《伤寒论》书名的翻译采用音译,即译为“Shang han lun”相信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Shang han lun”最终会成为代表一定意义的中医专用术语。
中药方剂数量十分庞大,其名称的翻译也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拉丁语翻译到英语翻译再
到音译的过程,如“桂枝汤”以前译为Decoction of Ramulus Cinnamomi(罗希文),除decoction外,全部为拉丁文,冗长难念,后来英译为Cinnamom twig decoction(黄海),虽有简化但仍然拗口。目前基本上采用音译法翻译,以利统一。
中医的药物剂型,有些与西医相同或接近,如丸、散、膏、片等,可以直接译作pill, powder, ointment, tablet等。但更多的却是中医特有的,在西医里没有相应的概念,如汤、饮,丹等,这些中医特有剂型的翻译,国内外比较统一,如“汤”译作decoction,“丹”译作bolus.
四、《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1.强调对自然对应语的使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在文化、语言和民族心理等方面虽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差异,但其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体验,却有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如对一些疾病的感受和体验,对一些病理表现的认识和分析,中西方均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就有了一些较为致的概念和用语。对这些中医概念,可采取相应的西医术语予以翻译,而不必逐字对译。例如“失眠”:insomnia;“头痛”:headache;“呃逆”:hiccup等等。
2.简明扼要,再加注解。根据多元系统理论,中医最初在西方医学文化中是作为一种弱势文化而存在的。要想让中医在西医强势文化中找到生存空间,让外国人了解并接受中医,早期的中医翻译中,有些术语的确比较冗长,不太实用,但是在中医翻译刚刚起步,中医文化进行推广的最初,这样的翻译探索己经是开创性的壮举了。如罗希文将“奔豚”译为a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a feeling of gas rushing up through the thorax to the throat from the lower abdomen。在中医翻译初期,这样的解释性翻译是历史的必然,是无法逾越的。
多元文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中各个子系统也会因时间的推移相互转化。随着中医对外交流开展得日益广泛和西方人对中医理法方药认识的更为深入,虽不能说中医文化已在西方医学文化中处于强势,但足以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医文化更加认同、更加热衷。如果我们留意一下目前的翻译,便会感受到中医英译简洁化的趋势。
中医用语的突出特点是简明扼要,因此在翻译时理应保持这一特点。如目前对“奔豚”的翻译,合理的做法应是先将其译为较为简洁的术语running-pig syndrome,然后加以注解,以利读者理解。
3.保持民族特色和独有概念。中医学具有特殊的认识体系,在思想原则、概念等方面都有自身独到的规定性,在理论系统与操作程序方面,也与现代医学有着强烈的不可相通性。就文化特征而言,中医学只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一点在翻译时也应予以充分体现。这主要体现在“异化”与“音译”筛龇矫妗
“异化”,就是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语义特色,医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概念和用语是中医所特有的,在翻译时应该努力保持其原有特质,过分“归化”的翻译往往使译文失去原文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如早期将“风寒咳嗽”译作cough due to wind and cold。现在更多的译者选择了更为“异化”的方式,按原术语的结构将其翻译为wind-cold cough。
4.形神兼备,音意结合。在中医语言中,有些用语的前一部分是具体的,而后一部分却是抽象的。如五脏、肾气等。以前多将“五脏”译作five solid organs,一定意义上揭示了脏器的结构特点,但并不准确。近年来人们逐步采用音意结合的方式将“五脏”译为five zang-organs. “气”,虽统一音译为Qi,但与其相关的用语可采用“音意结合”法予以翻译。如将“肾气”译作kidney Qi等。
5.强调回译。回译,又名翻译还原,就是例如原来是中文,被译成英文,现在再把英文还原成中文。在中医翻译上强调“回译”是为了使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在结构上应与中文形式相近,更好地实现在国际交流中信息、的双向传递。如“伤寒”曾被广泛翻译为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意思可能是准确的,但相对于原文较冗长;另外,从翻译方法来看,属于意译,与原文缺乏回译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向交流。所以,目前逐步被cold attack所取代。
五、结论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不同教育背景、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和历史因素对翻译者的翻译倾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中医英译,单个译者在专业性和语言能力等层次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译者之间应加强交流和沟通,甚至合作,协调好不同译者间的主体性,将各自对原文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的翻译风格融合到同一翻译工作中,尤其是中医专业术语这种科技类的译作中。对已有的相关国际标准,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善、制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惠佳蓓.关联理论与《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对比研究: 基于两种译本[D].南京中医药大学.
[2]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20.
[3]林巍.中西文化比较及翻译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
[4]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4):4.
[5]魏酒杰.汉英英汉中医词典[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
[6]奚飞飞.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伤寒论》英译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7]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闭[J].外国语,2003.(4):59-66.
[8]杨红英.文化负载词语在《围城》翻泽的处理仁丁[J].科教文汇,2008(8):250.
[9]Even-Zohar LPolysystem studies[M].Tel-Aviv: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a(Poetics Today),1990:11.
[10]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1988:23.
作者简介:
英文简历翻译篇6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旅游英语 翻译策略
一、前言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旅游大国,出境游的旅客逐年增多,来我国旅游的国外游客也呈增长趋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这对旅游行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旅游英语的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还需要了解景点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好的翻译可以更加吸引游客,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带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运用生态学翻译旅游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很多旅游翻译都不够精准,在翻译中存在很多病句,甚至翻译错误,这样则会给很多游客带来一定的误解,不能够很好地吸引游客。在生态翻译学下采取一定的翻译方法,提高当前旅游英语的翻译质量势在必行。
二、生态翻译学的释义
生态翻译学是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来对翻译作品进行选择,在翻译中带有另一种语言的特色,起步于2001年,全面展开于2009年,以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路生态作为研究对象。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生态翻译学在21世纪之初被提出并不断发展,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其三个立论基础是其客观性、存在性和可持续性,翻译原则是多维度的选择,最能反映旅游翻译生态环境的是语言、交际、文化三要素。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方法适应性的选择转换,对于旅游英语的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三、用三维转换方法进行旅游英语翻译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为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之间,适应性的进行相互转化,具体翻译策略上则是,相应的在旅游翻译中加入英语文化,同时保留汉语文化精髓,合理的将其表达出来给游客讲解,吸引游客。
1.语言维的转换。语言维的转换就是,翻译者在进行旅游翻译时,要充分结合英语的语言生态,英语旅游文本多是对于景物的静态描述,汉语旅游则多是对于景物的动态描述和观后感受,英文对于表达时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使用比较详细,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把握两种语言的属性,将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相结合,相互转换,做出适合的翻译。在景点介绍时,英语翻译不同于汉语翻译的押韵、对仗,英语比较简洁、直观,所以在翻译时,要进行相互调整一下,同时注意两种语言的平衡性。
例: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翻译: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中比较对称,译文朗朗上口,比较具有诗情画意。
2.交际维的转换。交际维的转换就是,翻译者在进行旅游翻译时,要注意原语言的交际意***是否能在翻译中体现。在用英语给游客介绍景点的时候,要注意表达的侧重点,让游客能够很好理解翻译,并能够让游客在英语翻译中感受到汉语的文化气息,对于不起交际作用的翻译,可以直接忽略掉,言简意赅,语言流畅,更好的与游客之间进行交流。景点名称一般都有专用的英文名字和国际通用的名字,在进行翻译时,一般使用通用名字进行直译,比如:the Great Wall(万里长城)、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不过也有很多景点直接进行音译,比如:Hawaii(夏威夷)、Hollywood(好莱坞),这些音译逐步为游客所熟悉。在旅游中也有很多专业用语和混合式用语,如:go vacationing度假,one-day tour一日游,boarding pass登机证。
例:Between the three famous towers, only Yueyang tower is the original building of Qing Dynasty.
翻译: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是座集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诸价值于一身的古建筑精品。
例中原文对于岳阳楼的翻译十分直观,游客可以在简洁的介绍中了解到这一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
3.文化维的转换。翻译者在对景点进行英语介绍时,要注意汉语言文化内涵和英语文化内涵的相互转换与结合,英语旅游翻译中,一般要对景点进行直观的表达,客观具体,而汉语则比较注重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要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直观准确的向外国游客讲解,所以翻译者要注意在翻译时文化维的转换角度。
四、结论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发展好旅游业,能够迅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翻译的准确度与表达的合理性,影响着两国的国际交往。使用生态学下的三维转换法进行对旅游英语翻译,可以有效提高翻译者的翻译水平,能够很好的吸引国外游客。
参考文献:
英文简历翻译篇7
关键词: 西方翻译史 翻译理论
一、概述
一般认为,翻译研究分为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翻译历史这三方面的研究。在谭载喜先生的《西方翻译简史》出版之前,西方用英语出版的各类翻译史研究作品主要有施瓦茨(Schwartz,1970)、托马斯・斯坦纳(Thomas Steiner, 1975)、勒菲弗尔(Lefevere, 1977、1992)、凯利(Kelly, 1979)、贝尔曼(Berman,1984,1992)、彻斯特曼(Chesterman,1989)、里纳(Rener、1989)等人的作品。这些有用的史料文献给西方译学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依据。(谭载喜,2006)
在中国,在谭载喜先生的这本《西方翻译简史出版之前对于翻译史的研究仅限于《中国翻译简史――“五四” 以前部分》(马祖毅1984),《中国翻译文学史稿》(陈玉刚,1989)以及《中国翻译史话》(臧仲伦,1991)。(穆雷,2000)
由此看出,在《西方翻译简史》出版之前,国内并无系统介绍或研究西方翻译史的前例可以借鉴且西方可以借鉴的资料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对西方翻译历史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
二、内容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作者划分并概述了西方翻译史发展上有历史见证的六次高潮。第二章为古代翻译部分,探讨了从公元前3世纪的《圣经》的希腊语翻译到公元前5世界罗马帝国覆灭时这一阶段的翻译状况。第三章为中世纪翻译,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的翻译状况。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翻译,作者分别对德、法、英三个西欧主要国家在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翻译做了一次回顾。第五章近代翻译部分,以巴特,施莱尔马赫,洪堡、德莱顿、泰特勒、普希金等近二十位翻译家的翻译实践和理论为线索,作者论述了法德英俄四个欧洲主要国家在17至19世纪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状况。第六章现、当代翻译,在第一、二节,作者高度概述了现、当代翻译实践发展状况。第三、四节作者以中欧、英、美、德、法、低地国家、以色列、苏联等地的翻译理论为主线,具体而深入的探讨了现、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状况。阅读本章是快速了解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概貌的一条捷径。(蒋骁华2005)
三、特点
首先,史料翔实,叙述明晰。单从附录中长达15页的参考文献中,本书的资料丰富程度即可见一斑。此外,作者在对长达2000多年的翻译史进行描述时能够将这些材料运用自如,通过自己的加工整理和评价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语言通俗易懂。
第二,夹叙夹议,述评结合。作者面对庞杂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将其进行简单的罗列,在通过大量的筛选研究之后作者还对有关的译作、译论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此外作者还会根据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做出自己的评价。例如,在本书第六章介绍到奈达等值翻译原则时,作者指出“国内翻译研究界的许多学者喜欢采用“等值翻译”这个术语,但对于“值”的含义似乎一直未能做出十分明确而中肯的解释。假定“等值翻译”是可行的,那么我们认为,这个“值”就应当是指“功能”,而不是指别的什么。”(谭载喜,2004:240)。
第三,脉络清晰,分期合理。本书将西方翻译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及近代、现代五个大的阶段,并结合翻译活动本身进程进行论述。南木先生认为这种方式首先“可以揭示历因素对翻译视野的影响”并且“这种写法也描述了西方译事本身的分合变迁过程”(南木,1986)。如在本书中提到的罗马战争的胜利所产生的优越感,竟视希腊文艺为可以任意“宰割”的“战利品”,以至于提出“与原作竞争”的主张,这个例子很好的体现了历史因素对翻译视野的影响。
本书的这种按历史分时期、分阶段的写法也有一定的短处,即不易使翻译活动本身发展变化的历程与一般的历史分期完全吻合,达到水融的程度(南木,1986)。此外,如作者所言“所得史料的分布不十分平衡,例如在欧洲各民族语的翻译方面,涉及英、德、法、俄等欧洲几个主要语种的翻译资料明显多于涉及其他语种的资料”(谭载喜,2004,:4)。因而该书的侧重点也受到影响,对有些国家的翻译史只是数笔代过。但是尽管如此,本书所提供的史实还是具有代表性的,能基本反映出西方翻译史的概貌。
四、评价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西方翻译历史画卷。作者辛勤搜集并且精心梳理才使得其在国内无先例可循,又缺少外国蓝本可借鉴的情况下完成对跨越2000多年的西方翻译史的梳理。这种治学的态度和敢于尝试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的不断增订的过程启示我们,翻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要不断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历史的同时,反思当前翻译理论的发展现状,以便更好的了解翻译学科及其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骁华.评《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J].中国翻译, 2005(4):47-49.
[2]穆雷.重视译史研究,推动译学发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 2000(1):44-48.
[3]邵璐,周欣.博综约取,示人门径――评《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61-63.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英文简历翻译篇8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影响;方法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附属于不同的文化。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化承载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而这些差异性往往会给翻译带来一定的理解障碍。所以在国家交流中,译者们不仅要对语言表层的转换,还要考虑其中的文化因素,提高翻译的质量,也使之更加恰当和准确。
1.文化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表现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词,笼统地讲,它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既包含了价值观念等意识方面的小文化,也包含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地理环境等物质方面的大文化[1]。语言作为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之一,承载着该地区特有的文化,这些差异性都影响着汉英之间翻译的思想表达。下面,就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影响因素展开叙述。
①生活环境的差异性。俗话说:“近山识鸟音,近水识鱼性。”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英国是一个西方的岛国,四面环海,海洋生物繁多,航海业发达,全年温和湿润,适于园艺业的发展;中国位于东半球,由于亚热带季风的气候,农业是其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的祖祖辈辈都居于亚洲大陆,生活也离不开土地。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喻人铺张浪费,花钱奢靡,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则是用“挥金如土”。虽然两个词的喻体不同,但是意义是一样的。再比如,由于英国常年是盛行西风的,所以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而在汉语的文化体系中,春天经常刮东风,所以东风也具有很多引申义和喻意,比如“东风拂面”、“改革的东风”等。故而我们在阅读雪莱的《西风颂》时会有所误会。
②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英语所在的民族和地区注重逻辑和抽象思维,而汉民族则是更注重具体思维[2]。比如,汉语中的一个成语“胸有成竹”,如果直译成:have a bamboo in one’s chest.就会让人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甚是费解,但是当我们用一种逻辑思维来意译: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则让人很容易就了解这个成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思维方式中,英汉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其实还是在于英语重直线思维,习惯直截了当,从一般到具体,从概括到举例;而汉语则是重曲线思维,习惯从具体到概括,从众归一。比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里的开头一句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3].但是我们汉语却总是先把事实叙说了再来进行总结,这句话在中文是这样的: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个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其思维方式的差异由此可见。
③风俗习惯的差异性。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传统习性,风尚或是礼节,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有着非常强烈的制约作用[4]。而其在英汉翻译中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因为语言来源于生活,所以它在潜意识里就要求译者要了解该语言所包含的一些缘由。比如,关于数字“8”,它是汉语使用者广泛喜爱的数字,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代表着人民要发财的愿望,其寓意是吉祥的,但在英语中的“eight”,是没有该层含义的。相反,英语中对数字“seven”是情有独钟的,其中不只因为它的风俗习惯,还包含着它的宗教色彩,在西方人的眼里,“7”是一个命数,上帝用了“7”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他的身边有“7”个天使,而且一个星期有“7”天,在他们的眼里“7”就意味着幸福与幸运 ,但在我们汉文化中却没有[5]。另外,中西之间对颜色也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也反映出了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以白色为例,在西方,白色象征着纯洁,新娘在婚礼上也是身穿白色婚纱;但是在中国,只有葬礼上悼念死去的人时才会穿白衣,婚礼上却总是穿上大红礼服来象征红火吉祥。所以有时不了解其风俗习惯,对其翻译出来的文字也就无法理解,只有充分了解其生活习惯,才能清楚其中包含的蕴意,才能给翻译提供方便。
④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其中包含着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难题。比如“meet one’s waterloo”是源于法兰西的缔造者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一事,以示拿破仑***的失败,如果译者不了解这一历史事件,那么对其中所包含的喻意就不得而知了。又比如《史记》中“鸿门宴”这节里说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意思就是“别有用心”,但如果译者没有阅览过司马迁的《史记》,不了解项庄和沛公为何人,那么要他进行翻译估计很有困难,其表达的意思也很难理解。所以译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对双方的历史文化都有相关的认识,有了历史文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双方的交流才会更加顺利。
2.文化差异下的英汉翻译应对措施
翻译活动不仅是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应该要在语言的基础上,再联系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将原文要表达的真实意蕴给真确地表述出来,而这也是使翻译工作达到“信、雅、达”的关键。
①附加注释。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些成语或是句子一种语言所特有的,比如中国的成语“东施效颦”,如果就简单地翻译成“Dong Shi imitates Xi Shi”则没有把这个成语“胡乱模仿,效果极坏”的意思给完整表述出来。但是如果在旁边进行注释的话,比如(Xi Shi was a famous beauty girl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 Dong Shi was a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Xi Shi to be beautiful as Xi Shi.)这样读者或是译者不需要查阅太多资料就可以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意思,并且一目了然。
②意译法。直译是翻译最原始也是最忠实原文的翻译,但是有时限制于文章的结构形式与风格,往往需要对要翻译的内容进行填词或是删字,以求文字的通顺,传达原文的意义。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as thin as a shadow.”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就是“瘦的像影子”,但是由于我们汉语没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为了更符合我们汉语的习惯,我们就可以译成“瘦的像猴子”。
3.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差异,也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翻译成为了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而翻译工作者是构建这座桥梁的设计者,为了让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更紧密,翻译工作者应积极了解双方的文化,消除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者单位:辽宁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黎功成.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英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3):14-25.
[2]陈凯.试论翻译的跨文化内涵[J].宜宾学院学报,2011,32(09):112-117
[3]李建莉.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5(03):68-75.
英文简历翻译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策略
跨文化旅游是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是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往来的途径。“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陈刚,2004)。在各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涉外旅游就是一个典型,不同文化背景的旅行者间交流是通过旅游翻译者的翻译来实现的,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本形式及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异,这给旅游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旅游翻译的译文不仅要准确地传递信息,还要达到宣传的实际效果。为了传达旅游目的地的准确信息、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在旅游翻译中融入并强化跨文化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旅游材料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并就出现的障碍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旅游英语翻译中障碍形成的原因
1.英汉两种语言间表达存在很大差异
从汉英文本的语言特色及风格角度来看,汉语一般用很多形容词来传达其意义,而英语则习惯用简单的句型来表达。因此,若旅游文本材料按照汉语表达习惯逐字翻译成英语文本,则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英语的旅游文本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及准确性,一般使用简约、直观的文字。涉外旅游材料在英译过程中,因汉英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会给译文读者带来障碍。
2.汉英文化传统习俗的差异
汉英文化因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都会使两种语言在翻译时出现一些语意不对等的情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文化差异出现的语意不对等现象也会导致原文本与译文间有差异,有时还会出现词义空白或词汇空缺现象,这也给旅游资料的英译带来困难。由于旅游资料的英译蕴涵大量的文化因素,所以旅游资料英译时需克服语言及文化障碍。
3.译者未透彻理解原文及文化背景,导致译文不妥
旅游资料的英译,目的是为文本阅读者传达既符合原文意义、又符合译文读者文化背景的旅游信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若要把中国文化中语意丰富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就需要译者具备两种文化间较强的语言转换能力和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进行旅游文本资料的英译r,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准确地向读者提供信息。
二、英译策略
旅游资料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为确保文本信息的有效传递,应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出发进行翻译。在诸多翻译方法中,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之下。
1.音译法
在旅游资料英译过程中,若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词汇时,可以采用拼音加注释的策略,比如地名。
2.音译加意译法
旅游资料的英译大多是景点的翻译,它是国外游客了解当地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在介绍旅游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景点的翻译主要是地名的翻译,其特点是有的需要音译,有的需要意译。当音译法因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带来的障碍不能恰当地向游客展示其含义时,译者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解释的方法进行翻译。
3.增添及删减法
旅游文字材料承载着许多文化因素及深厚的历史背景,旅游资料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经常遇到语言精练、意义深刻的文字资料,这给译者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给译文读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对于文化因素及历史背景丰富的资料,译者应适当选用英译策略对原文进行解释。有时,旅游文字资料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大量的修辞手段,译者若对此进行逐字翻译,译文显得复杂且不符合英语简练句型的表达习惯,也难让译文读者领略到文本的真实含义。在此情况下,应当采取删减法,减去一些和宣传材料核心不匹配或不相关的内容,使译文直达文章含义。
旅游资料英译的准确度能够对景点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者应该从文化差异方面入手,按照一定的翻译步骤,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力求将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传递给游客,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增进中国与海外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赵莉莉.跨文化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探析[J].外语研究,2012(11).
英文简历翻译篇10
关键词 旅游英语 修辞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旅游业已成为一项飞速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涌入中国,来了解,感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外国游客一般是通过阅读旅游资料、观看***片简介及聆听导游对景点讲解来了解我国的奇观异景,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外国游客在陶醉于美景时,不仅使感官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更重要的是感受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某些方面成为旅游的障碍,由于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差异
汉民族具有综合型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修辞手法喜用横向铺叙、层层推进的句式结构。而西方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所谓“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言贵简洁),句子结构倾向于主次分明、层次分明,这与他们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由此可见,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情趣的不同,必然形成汉、英两种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差异。
(一)重复结构
重复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排比句现象,汉语、英语里都有。排比句通常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语义相联、语气连贯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达到“壮势”、“达意”的目的。但汉语和英语的排比结构有很大区别,汉语的排比结构不仅强调齐整美,而且强调反复关,共同词语反复出现,这种排比辞式齐整是汉语重复结构的重要标志。反观英语的排比辞式,“英语的排比一般只强调结构上的整齐匀称”而不刻意于共同词语的反复出现。两种语言不同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一斑。比如的一句名言:“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其译文为:“ We answer that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at it is a manifesto, a propaganda force, a seeding-machine.”试比较中文与英文,在原文中“长征”一词反复出现了三次,而在译文中这一词仅出现了一词,其余用代词it 来指代,这是因为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对于汉语中反复出现的名词用代词取代可以使译文更简洁。
(二)四字结构
“四字成语”和“四字格”是四字结构在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比如成语“星移斗转”、“南辕北辙”等。“四字格”是一种音调铿锵、排比连用、势如行云流水的修辞方式,如“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烟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等等。汉语的“四字格”行文的风格为形式整齐悦目,音调抑扬顿挫,语气连贯自然,这与汉语言行文讲究酣畅淋漓的审美情趣有关。但这样的修辞方式却有可能被西方读者误认为堆砌辞藻,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因为他们审美的情趣在于简洁、严谨。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旅游解说内容时,必须让学生对语义进行提炼概括、删减调整,以使译文语义简洁明了,比如峨眉山导游词中的一段:峨眉山月清凉皎洁,光华如洗,熠熠生辉,丝丝扣人。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大多数采用副词或形容词来解释这些四字结构,这样比较符合西方的修辞审美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国游客对眼前的美景产生共鸣。
二、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为习惯。旅游英语是一种应用性语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游客之间的一种纽带和交流桥梁。旅游翻译主要是通过翻译让翻译后的旅游资料符合各种游客的审美情趣,起到传递信息、诱导游客、宣传当地文化等功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如“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为“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但是外国朋友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楚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被传递过去。例如,“作为炎黄子孙,还可以去拜谒离西安不远的黄帝陵”。译文:“Ifyou are of Chinese descent, you may pay tribute to the tomb of Huang di (Yellow Emperor), first Chinese emperor”。这则译文看似比较通顺,但稍留意便发现其美中不足之处。因为中国传说中,黄帝和炎是上古时期部落的首领(chief),而并非皇帝(emperor)。皇帝指的是君主制国家的***名称之一。自秦王嬴***统一六国后,称皇帝。此后我国历代封建君主才称皇帝。译文中将“黄帝”译为“Yellow(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31页) Emperor”或“First Chinese Emperor”并不十分合适。再如三月三节,可译为“San Yue San Festival (a festival that usually takes plac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 month, when minority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get together for folk song contest or making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三月三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传统阶梯,极具民族色彩。在阴历三月初三的日子,青年男女聚在一起举行民歌大赛,并借此交朋友。如果不加上解释性翻译,则外国游客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旅游资料的时候,不仅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化和对比,还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注重文化的准确传达。
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旅游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并迅速发展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名胜的文明古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旅游英语资料承载着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使命。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更应该从中西方文化和修辞差异着手,注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运用合适的策略进行处理,采用各种翻译技巧,尽量使译文能够唤起游客的共鸣,更好地传播文化。
参考文献
[1]袁鑫.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旅游英语翻译.科技信息,2006(7).
[2]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中国翻译,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