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论文模板

语文知识论文例1

在当前考试制度没有较大改革的情况,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因此,教师语文教育的目标自然也是向分数看齐。教师教育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博取高分的技巧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素养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从高中生、大学生文章中别字频出就可以看出来。学生语文成绩最终是以分数检验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唯分数论,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许多教师沉不下来心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中也不注意分析总结,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往往倾向于一些时髦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花样翻新,语文教学被各种花样思潮所左右,脱离了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不认认真真地研究文本,扎扎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时间就在这样浮于表面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流逝了。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下提倡人文教育,这是对的,但不能走极端,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在当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强调人文性就搞自由主义,随意地解读文本,追逐时尚,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一节课下来,看着热闹,学生们却没有多大收获,特别是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难有积累,这是造成初中生语文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一些教师则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方式僵化,花大量时间灌输文章结构及语义,烦琐的分析不仅使学生昏昏欲睡,也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使学生见木不见林,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的学习无论如何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些建议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但无论何时,无论教学怎样改革,语文基础知识永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在当下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考虑分数,两者似乎看起来是矛盾的,但仔细思考,这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如果不那么浮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以语言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语文教学,那么语文基础知识的功力肯定会稳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提高会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要表达的要义反过来更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其中的重点字词只有在通篇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其正含义。只有在对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了才能去谈人文性,才能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感受与情怀,这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是每一个作者在写作文章所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三、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语文课堂是学习母语的重要渠道。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运用语言,但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及语言背后的智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敬畏感,这是语文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有了对母语热爱和敬畏,学生在读和写的时候将会更加认真,语文基础的提高也会更快。

语文知识论文例2

一.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

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首先是指具有普遍性、迁移性和传递性的语言的形式要素。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符号表征比较复杂。原因是语文课程的学科基础是语言学、文艺学和文章学。这三门学科本身并没有统一的逻辑基础,也没有纳入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研究范畴内。语文知识从该三门学科抽取进入语文教学系统,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它们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单元,或要素之一,用于组合一个个新的知识组块,已经失去了原先在各自学科中的特殊规律性,不再在学科意义上从整体上影响语文教学。因此,从整体上看,语文知识符号表征并不具备单一的系统性,而是一个非线性的拼盘式的知识组合,在教学中无法线性地呈现,注定“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作为展示精神产品的“持久媒介”[2],语言其形式要素具有外在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立性、内容的客观性、普遍的、规律性等“科学”特征。

从广义的知识观来看,语文技能与能力也应包括在语文知识符号表征之内。因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3]知识不仅包括“知”,也包括用“知”来指导“行”。技能和策略均统一在“知识”里。

语文知识符号表征的教学,是语文知识教学的基础部分。对教育而言,知识的符号值得传递,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教学,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获得人类的认识成果。甚至有人认为在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知识符号的教学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公共知识的传承和认知。语文知识符号其价值取向是学生的学养,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学养之根。语文知识符号的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知识教学的底线。

教育不在于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发展求知能力;教育不在于学习,而在于达成理解;教育不在于获得信息,而在于完成智慧。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的教学,不是语文知识教学的全部,它只是语文知识教学的起点。在教学中,师生借助语言符号展开教学,使学生与语言符号相遇、相识、相知。在教师方面,语文知识教学的价值应超越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层面,凸显知识与人的内在关联。在学生方面,应该明白语文知识符号表征的学习只是一个起点,还有待深入、延伸和衍生,直达知识深处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有价值的东西。

问题在于,我国传统语文知识的教学仅仅止步于符号表征层面,因循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把语文知识作为一个可以直接接受的认识结果的整体来看待,忽略语文知识中最有教育价值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两大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影响了语文知识教学丰富价值的实现。

二.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

语文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有不少人认为是语文技能与能力。就是在去年的关于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热议中也有所体现。其实不然。如上所言,语文技能与能力已经广义地包含在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之内,“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应再是语文技能与能力,而应是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

知识的逻辑形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具体包括知识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思维方式。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人类理解世界时形成的七八种独特的基本的和逻辑上明确的认知知识的形式。”知识的形式是知识的根本表达方式。知识的形式是知识内聚的一种理性的心智,是转识成智的条件。学生一旦拥有知识的形式,就能“利用形式添加或仿照内容,甚至提炼或改变形式本身,并使他将来在这一经验领域里合理地行事”。[5]

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具体指“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容之一――思维方式。其含义有二:

首先,是指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已经抽象化了的思维方式。语文知识的教学,要始于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再现,终于语文知识产生的思维方式的揭示、理解和把握,在教学中体现为语文知识形式的过程性探究。举个主题提炼和文体合模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要体现知识形式的探究性过程,就要将理论知识还原成一个个写作本来面目的过程,来重演知识的发现过程。《一只木屐》《一厘钱精神》《落花枝头春意闹》等是经典范例。比如,冰心创作《一只木屐》历经20年,主题先后变动、提升,开始写成诗歌,后来发现诗歌不是表现主题的最佳文体,遂改成散文。还原之后,让学生体悟提炼主题和选择文体这一知识是从众人的写作经历概括、抽象、上升成普遍性理论的。最后明确,从特殊到一般地归纳,是这一知识产生的思维方式。最终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科学认识中的直觉思维。

其次,是指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中西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谓民族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和特定的方式。中华民族心理偏重于综合而不喜欢分析,长于直觉思维而短于逻辑思考。具有整体宏观把握世界的独具慧眼,却在科学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缺憾。在哲学上注重了悟而不重形式论证,在艺术上重意合而不注重形合,在语言上则以非形态的面貌出现。这种体现强烈人文范式的思维方式形象地体现在汉语言文学中。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试***透过语言文字努力参透潜藏其中的思维方式。

三.语文知识的意义系统

汉语言、汉文学、汉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质。但在现代知识观支配下的传统语文知识教学,却完全背离语文课程的人文特质。人文特质被屏蔽的语文知识,其个体化过程业已缺失,仅仅停留在人类公共知识的层面。因而,语文知识教学要在个体精神自由这一视阈中理解语文知识,关注“知识与人相遇”的生动情景,凸显知识与人的关联,重拾语文知识的意义,帮助学生提升精神生命,建构个体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共建。

语文知识的意义主要是语文课程的人文特质。有人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是情感世界的守护,并且认为主要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其实,语文知识的意义应指“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另一内容:价值观。理由有二:

首先,情感教育不是语文知识意义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国古典作品是长于抒情,短于叙事,但选文中非中国古典作品也不少。文章占相当的比例,随着文章素养“中坚”地位的提升,比例将会更大。文章教学的目标并不主要指向情感教育。随着言语表达的育人地位被识别,未来的语文课程恐怕以表达为中心来建构。文学文本都是只完成一半的半成品,另一半由读者的二次“创作”完成。未完成的文学文本都只是艺术空筐。读者填充未必就都填以情感。

其次,价值观是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无疑,价值则意义。只有当世界具有价值――与人的需要有关时,世界对人才有意义。意义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和态度,而不是相反。

作为语文知识意义系统的核心,价值观有两层教育含义:

一是建立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中国传统价值观呈现为复杂的价值系统,涉及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多重价值关系,还交织着人们对价值关系各个方面的不同侧重和强化。儒、道、墨各家曾从理论的层面对价值观作过自觉的概括,提出过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原则。语文知识教学价值观教育不可避免。语文知识的意义教学,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化解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的紧张,扬弃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的对立,建立起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

二是养成文化批判能力。学生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互惠的社会,学生所面对的文本是一个价值多元的世界。1994年由各国***长参加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的《宣言》明确提出:“特别要注意改进课程、教科书内容和包括新技术在内的其他教育材料,以便教育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公民,使他们面对其他的文化能够欣赏自由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差异,并能防止冲突或通过非暴力手段解决冲突。”语文知识的意义教学,在引领学生建立真善美统一价值理想的基础之上,还需引领学生关注西方价值观念,养成文化批判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宏阔视阈的观照下理智地看待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博导讲坛.2008.5.

[2][德]伽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7.

[3]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40.

语文知识论文例3

1.稳定性

与可述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随着年龄的变化消退遗忘的系数较低。换言之,主体一旦拥有某种缄默知识会成为知识体系中非常牢固的一环,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缄默知识具有稳定的知识构建,这是对感性思维的肯定,也是高中语文教育中迫切需要充实的内容。就目前来说,语文教学实践最大的误区当属对于情感体验的忽略,和对感性思维的轻视。当我们自豪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同时,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看到唯自然科学论可怕之处。缄默知识并不属于逻辑思维型的符号或者表述性知识,但是却比其更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换言之,感性思维在某种类型下更具有稳定的知识构建机制。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意味着缄默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文化性

缄默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处于同一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相同的缄默知识“体系”,这既包括了隐性的自然知识“体系”,也包括了隐性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缄默知识更能体现文化符号的内涵,这一点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语言是承载其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既是一个主体文明产生的标志,也是文明延续的纽带。(即使是人工智能,我们仍要赋予其自身的“语言”。)而对于母语教育来说,不能体现文化内涵,传承文化特征的教育就是失败的,缄默知识比显性知识要更具有强烈而明显的文化功能。

3.整体性

尽管缄默知识往往缺乏逻辑结构,但是,它却具有极强的整体性。因为它的构建机制是认知主体以及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不仅如此,它本身就属于认知主体人格的一部分,对主体在具体环境中的行为有着很强的牵引作用,这一点与其稳定性是相互呼应的,这也与我们一直强调语文教育中人文主义精神的渗透是一致的。

二、由缄默知识的特性来探讨如何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1.情境教学给缄默知识提供基础

缄默知识具有对情境的依赖特性,知识构建与特定的情境分不开,是对于情境认识的整体把握和内化。所以,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来激活缄默知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相对来说更加多样和灵活,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其本身就是情境的蓝本,情境的再现又可以依托现代多媒体的辅助,优势明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有意识地激活缄默知识?首先,我们要明确情境是缄默知识的“温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刻意为之,在同一情境下也不可能全班形成完全一致的缄默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认知构建的主体。

2.多元课堂和个体性

缄默知识具有个体差异性,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阿姆雷特”,同样一节语文课,同一个教师同一时间授课,但是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对于文学的感悟却是千差万别。常规课堂,我们应当彻底摒弃“大一统”的思想,语言教学,尤其是中文,本身就更强调意境和韵律,而这些不属于逻辑范畴,更多情况下则属于缄默知识,而缄默知识的主体差异性则决定了课堂应当是多元开放的。而多元课堂的原则应当是:一者,要注重形式的多元。尝试新的教学形式,甚至去创造形式是多元课堂的外在表现。一者,保持开放的态度。教师不要先入为主,保持开放的胸怀和观念,秉持尊重的态度去接纳同学看似荒唐可笑的想法,鼓励他们自主的思维和观点。

3.存异思维和非理性

正如之前强调的一样,缄默知识是感性知识,是非理性的,而这一点也就意味着缄默知识无法进行反思和批判。所以,我们想要通过批判、反思等形式来深化或者纠正学生的缄默知识是徒劳无功的,所以,在缄默知识构建的初始才是黄金时段。对于语文教育来说除原则性的价值观有是非之别,其余情况下我们就更应当保持一种存异的观念。这和多元课堂正好是互为表里的。

语文知识论文例4

1.引言

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1972)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Cenale & Swain,1980/1983)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丰富了焦急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高永晨,2006)中,调查者发现如今学多原因导致今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现状。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不够了解,因此就不能准确地道地应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系统地进行语言学习的地点莫过于课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也必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2.1文化错误影响语言学习的纯粹性

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造成这些语言学习的障碍时多方面的。其中一重要原因就需要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密不可分的。因此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也是同样不能孤立开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文化错误,这些文化错误大大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流畅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影响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成为学生犯文化错误的原因之一。不同于汉语语句,英语句子中的语法成分有其***作用,以谓语为核心来控制句内各种成分。涉及动作含义的句内其它成分要以非谓语形式或从句按规则与主谓结构相连。但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句子并不少见。

①I have many companions dream of going abroad.

②Although I tried,but I still failed.

这样的句子正是由于中国的思维习惯而生成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如果不改变汉语的思维方式,像这样不伦不类的句子会继续滋生,学习地道、纯粹的英语将面临巨大障碍。

2.2母语文化干扰

文化干扰是指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下意识地强加到所学的目的语上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每种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形态的载体,习惯于某种文化的人往往不把自己的习以为常的行为看作受某些内在的符号规律所支配。一种文化观念越是强大,这种文化符号及其表意功能就越是不为人所自觉意识。如果我们把语言这个最典型的符号系统作为模式,我们就必须努力排除视非语言符号为理所当然的思想习惯,把注意力引向它们的内在结构及其约定俗成的基础。这样学生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少,进而不出现以下尴尬对话所导致的交际障碍。

③—Your dress is really nice!

—No,no!Where,where!

当然,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程度,要避免由于过于强调目的语文化导入而造成的在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兼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

2.3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够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学习能力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成正比。这即是“高分低能”的表现之一。很多学生对于跨文化方面知识、对西方习俗的了解程度、对非语言交际了解程度都不够深入,因此与外国人交往时就很被动,这些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表现。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在其编写的外语教学大纲中把社会文化能力列入交际能力中,这样跨文化能力就成了与语言运用能力并行的另外一种能力。在外语教育界,有一股更强大的动力促使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3.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影响文化知识学习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教材中不符合文化现象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目的语的把握和运用。因此教材选编上要兼顾知识性和文化性,同时还要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提出的挑战,采取出国培训、文化讲座、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有效利用教学设备,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生动地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敏感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样才能了解文化差异汇中较多的隐形因素。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灵活性。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采取理解、尊重、宽容的态度来学习文化知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培养学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能力,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这都要求学生掌握精准的文化知识,因此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及其准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语文知识论文例5

1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教学

作为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语言记载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的。因此,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要想学好语言是不可能的。完整的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背景排斥在外。

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令人欣慰的是: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许多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都是相当多的,他们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另一个现实却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由于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差较大,大多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这确实值得英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

1.1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学者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也就是说,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共同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内容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融入其中,使语言的教授与文化导入同步进行,让学生能更多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

1.2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教学相互促进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既要重视语言的内部形成与结构,又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有许多积极的作用。

首先,文化导入可以让学习者不断地接触到英语国家社会、经济、历史、文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适当地导入一些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知识,便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并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一个从语言到文化,再由文化到语言的良性循环。

另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地语文化缺乏了解,学习者往往难以体会和把握目的语所衍生的文化涵义,从而会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障碍或交际失败,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

2 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2.1文化背景教学的现状

事实上,语言与文化背景之间的特殊关系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认识,而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在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最新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对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作出了相应要求。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中学阶段各种升学考试、评比的压力,以及大学阶段与学位挂钩的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广大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关注远没有达到主动认知、理解、应用的程度。为提高升学率、考级通过率,教师们也只好沿用在我国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即主要采用听说练习和讲授语法、英汉汉英互译的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某种语言结构(如句子、词汇等)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他们都偏重语言观象而忽视文化知识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英语时遇到的语言问题,在英语教学中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这样的结果就是,尽管许多学生苦学英语多年,也很难用英语进行交流,即使在口语表达中无语法错误,往往也会说话不得体。这种不得体的英语比语法、语音方面的错误更难被英语本族人所接受。在眼下的北京,轰轰烈烈迎接奥运的过程中,许多让外国人啼笑皆非的英语指示,正是这种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杰作”。

2.2文化背景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仔细分析学生缺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2.1教学指导思想的局限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好多年,近年虽然在各级学校英语教学中稍有所加强,但这些口号在考试这个指挥棒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更多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不是素质即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而是分数,不是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而是对零星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在应用语言时,一旦中外文化稍有差异,十几年本国文化的影响就会轻易占据上风,在书本上学到的少得可怜的文化知识几乎就找不到位置了。那些“洋泾滨”英语就是这样产生的。

2.2.2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不可否认,最近几年各地相继出版的中学、大学英语教材对语言文化的关注的确比先前的好了许多,至少许多学者所批评的中国式英语在这些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大为下降。然而现有许多教材还将英语国家的老年妇人叫做“old grandma”,真不敢想象,一位天真的中国小朋友在这样的教材培养下,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却坚持认为自己很年轻、宁愿别人叫自己madam Ms.或者 Miss 的 old woman 时,会有怎样的一个场景!

另外,我国外语教材一直受到国内***治气候及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学生所用教材大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有时也有一些散文和诗,题材虽然较多样,但内容单一。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对中国传统道德或者某种***治说教,使学生不能接触到真实的、与现代英语国家文化相衔接的、深入目标语社会的语言材料。尽管学生学的是英语,但是思想内涵却还是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被人为地隔离了。这一点,在笔者前几年辅导英语专业自考生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幸运的是,那套用了十几年的全国教材,终于在2004年被有关部门更换了。只不知,这套教材又误了多少学子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2.2.3教师及教学手段的因素

首先,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语言学者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其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们,大多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式,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习惯了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

第三,对教材中的英语语言背景知识介绍,许多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足够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揣摩。年轻的学生们对那些完全陌生的文化很多时候只能一知半解,更不用说去掌握应用了。

3 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几个问题

3.1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但是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文化导入的内容可以偏重交际文化知识。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禁忌语多与“privacy”有关。许多个人情况如家庭、婚姻、信仰、年龄、薪水等都是个人隐私,因此,在与英美人进行交际时不要询问或者涉及有关他们的私人情况。而学生由于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在交际中常犯这种错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对个人情况的询问体现了亲密、关怀。

当然,也应适当的导入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讲解课文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还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只有这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才会从文化知识过渡到文化意识。

3.2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新思路

3.2.1从词汇方面入手,要注意词的意义及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词语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如“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of 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汉语译为“白的、白色的”,但英语学习者对a white lie就不易理解。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吗?当然不是,它的正确意义是“不怀恶意的谎言”。这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俯拾皆是,从词汇着手,简单明了,成效大,能避免学生望“词”生义的毛病出现。

3.2.2从习惯用语及俗语入手,了解其后的文化差异

从习语的角度着手进行文化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因为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进行习语的学习,既能学到语言又能学到文化,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最常见的就是中英文化对 dog的态度。“as lucky as a dog” 这句俗语的理解,如果没有一定文化背景知识,是要闹出笑话的。

3.2.3从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着手

社交礼节是指某文化或成员在特定类别的交际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则与习惯,英汉社交礼节因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 也不用“please”,如此等等,不是语言本身的字字翻译,而是文化的信手拈来。

3.2.4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了解文化差异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是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各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从课堂外获取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到***书馆借阅与文化有关的书籍、报纸、杂志,观看外国电影、录像以及电视上介绍西方文化的节目。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材料以进行跨文化学习。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因特网这个信息资料的海洋去获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3.3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在明确了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之后,语言教学者的素质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了。

语言的教与学具体实施主要由教师及学生共同来承担。在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环境下,在教学上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考前背的教法,而改为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教师的传统地位“传道授业解惑”就应当有了新的内涵,应重“导”而非“教”。

同时,教师要加强对本国和外国文化的学习。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首先应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使自己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要具备用外语准确表达本族文化的能力。

4 结语: 素质教育目标下英语文化背景教学展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英语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其它英语技能的掌握。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人们用所学语言知识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学生在学习英语十几年后,如果仅仅能说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是很难与英美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的。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只有认真思考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作用,界定其地位和内涵,并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及教师队伍培训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使过去忽视英语文化背景的教学模式得以改变,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让他们在与外国文化直接、迅速和频繁的接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新义,张京生.论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1996:3.

[2] 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

语文知识论文例6

[中***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49-02

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汉语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学习汉语。优秀的汉语学习者不仅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汉语文化知识的导入,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懂汉语,成为汉文化的传播者。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际能力的强弱便成了衡量语言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中国学生学外语,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记词汇、短语、句型。只要把词汇关过了,应付考试就轻松了。但是实际交流却存在许多问题,这是由于中国的老师、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考试。只注重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师如果把自身学习外语的应试经验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渗透文化知识。避免让学生学片面的语言知识。

研究发现,二语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如果教师处理不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会阻碍教学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交际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语言的交际是双向的。母语文化对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并通过其与汉语文化的比较,促进汉语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掌握好了汉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表现出语言的得体性。在听到中国人的一些不同于自己母语习惯的回答时也不会感到莫名其妙或无法接受。

例1:刚到中国的美国留学生Joe会讲一点中文,他到学校超市买东西,售货员没注意到他,他打招呼说“对不起”。售货员没有任何反应,他又大声说了一句“对不起”。售货员见周围没别人,只有她俩,Joe肯定是在对她说话,顿时觉得莫名其妙。

例2:Joe在街上向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问路。得到帮助后对对方表示感谢,并夸对方漂亮。结果女孩回答:“哪里,哪里,你过奖了。”这样的回答让Joe觉得一头雾水。

以上两个例子体现了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冲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导入,既要有汉语文化,也要有学习者母语文化。

二、课堂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互动

(一)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中国文化。要想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要了解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需要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传播。在文化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桥梁,能够有效地连接起不同的文化。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深刻理解学生的母语文化和中国文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两种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释者,能够在教学中较自如地应对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汉语学习障碍。帮助学生扫清障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汉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主流性原则。重点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方面。第二,实用性原则。向学生介绍交际中用得上的,常使用的中国文化知识。

(二)结合教材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等。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指出其文化意义。教师将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结合起来进行语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赏析李白的诗歌“静夜思”时,学生由于不知道月亮和思乡情节的关联,所以体会不了这首诗的意境。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中秋节和月亮之间的联系,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学习完后学生还可以举一反三。例如,学完这首诗后再听到“月亮代表我的心”或看到与月亮有关的文学作品时,学生就会联想到月亮和思念之间的关系。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讨论活动。让学生收集一些典型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材料,进行扩展性的介绍和讨论,并与自己的母语文化作比较,分析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写出报告。

例如,中西方对称谓的差异比较。留学生会发现中国人往往把亲属关系的称谓词用于非亲属关系。称老年人为“爷爷”“奶奶”,称比自己年长者为“大哥”“大姐”,称与自己父辈同龄者为“叔叔”“阿姨”,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弟弟”“妹妹”。这样的称谓表示了一种亲和的情感关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由于中国人一向重视人伦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民族情感心理。而西方社会强调“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较多采用对称的称谓方式,强调平行的社会关系,因此不会像中国人一样把亲属关系的称谓词用于非亲属关系。其根源在于西方人注重核心家庭。孩子成年后离开父母***生活,并组建自己的核心家庭,所以,最看重的是父母,子女。对于其他亲属不如中国人看得那么重,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血缘关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都会得到培养。

三、建立跨文化的学习氛围

(一)布置教学环境

英语国家的教室布置往往与众不同,座位的排列也很新颖。中国的教学环境相对传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调整学生的座位排列。在鉴赏古典名著和诗歌时可以使用传统座位排列,让学生感受古人在教室里读书的场景。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西方的座位排列,便于学生讨论、交流。同时,可以在墙壁上布置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栏目,如中国的山水画、谚语、成语等。教室环境的布置也可以不断更新。

(二)举办专题教育讲座

定期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有助于学生在一种有别于课堂的轻松的讨论文化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讲座的内容应有计划性,如一学期讲重大节日。教师可以将讲座的次数分配好,一周或两周讲一个主题,并与学生自己国家的一些相似的节日作比较。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了解会有系统性的提高。

(三)利用教育网站

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大量地运用于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挑选适合学生学习的有关文化的内容运用到课堂上,比如电影短片、小品、相声、歌曲等,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方面都受到冲击,这样学生也会觉得有趣,接受度高,学起来也轻松。

(四)利用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主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以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中国文化的相关微课,让学生观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定的题目,让他们到网上查资料,完成相关微课制作。学生会对同学制作的微课感兴趣,从观看同学的微课和自己制作微课中受益匪浅。

四、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留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在学习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让语言被赋予文化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会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语文知识论文例7

知识地***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知识检索与导航。当学生或教师需要某项专业知识时,能够按***索骥,了解及确认组织内的“知识库“有哪些项目及分布位置;其二,解释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头脑中隶属经验、灵感类的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朱部分知识难以掌握。运用知识地***,学生能够轻松地找到在本课程领域中掌握某一隐性知识的同伴或教师并通过与其的交流来获取隐性知识;其三,厘清知识间的关联。人脑中的知识往往是散乱无章的,没有对各类知识关系进行明确的归类。通过知识地***中使学习者可以得到清晰的呈现;其四,弥补学习者知识空白区。在知识地***中,学习者可以看到自己必须掌握和应该了解的知识有哪些,一旦发现自己的有某些知识缺陷可以很快查到并弥补从未得到自我提升。

2教学实验设计

笔者首先依据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创设基于知识本体和知识可视化的小学英语课程学习环境主界面。其一课程知识体系源于***颁发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我们组织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分别从新的语言教学观、新的语言教学策略、新的语言测试及评价手段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四个部分来构建小学英语五级课程体系,共分基础语音,基础语法,功能意念和回话项目四个板块。其二学习资源库我们拟从Knowledgecards(知识卡片),Micro-learningtasklists(微学习任务单)和Micro-courseware微视频课程附之常规的教材,教学光盘等来为学习者提供无缝式的学习模式。第三,学习行为工具是指学生在课内,课外应用的所有学习辅助工具。包括移动设备,Ipad,智能手机等。第四,辅助教学管理,是利用知识地***为师生提供一个知识管理的平台。其次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基于本体五元组结构对小学英语课程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层级概念化描述。本课题主要以大纲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具体要求,按照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定义,大类中依照课程单元在定义小类知识点如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这五种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再次根据普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对整个小学英语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可视化建模和形式化描写。创建微教学单元库为每个知识点设计一个***的微教学单元。每个微教学单元(Module)可以以一个TXT、SWF或PPT文件呈现,也可以通过预定义的OWL(WebOntologyLanguage)对英语课程本体中的知识元描述并对概念和关系进行形式化表述。最后记录分析小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行为由一系列学习活动构成,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有不同的学习行为模式。以现代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针对小学英语课程体系中不同环节的学习内容定义不同的学习行为模型,系统根据预先定义的模型自动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并以形式化方式自动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为学习评价分析提供数字支持。

3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

实验初期我们拟定初步方案并论证方案;接触并确定实验学校为咸宁市外国语实验中小学,实验内容为小学六年级英语课程和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利用问卷明确知识地***构建的目的、范围、用途和使用者。实验中期的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加工人工提取小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建立教学素材库与微教学单元库;第二阶段:确定本体的核心概念集并建立课程本体;创建实例与建立课程知识地***:建立具体知识节点与资源库的关联;文本可视化实践;知识地***工具开发和生成。实验总结期,教学展示及学习行为模型建立:学习理论描写;学习行为自动记录;数据采集;统计分析。预期成果:首先,该课程本体主要实现了小学英语课程知识本体的管理及基于本体的可视化资源检索。通过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听说课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可视化知识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构建个人知识地***。其次,从教学理论建构上看本课题提倡重视课程的本体论价值,避免工具论价值机械化,这些观点对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工作的改进是有积极意义的。

语文知识论文例8

1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教学

作为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语言记载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的。因此,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要想学好语言是不可能的。完整的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背景排斥在外。

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令人欣慰的是: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许多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都是相当多的,他们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另一个现实却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由于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差较大,大多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这确实值得英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

1.1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学者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也就是说,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共同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内容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融入其中,使语言的教授与文化导入同步进行,让学生能更多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既要重视语言的内部形成与结构,又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有许多积极的作用。

首先,文化导入可以让学习者不断地接触到英语国家社会、经济、历史、文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适当地导入一些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知识,便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并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一个从语言到文化,再由文化到语言的良性循环。

另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地语文化缺乏了解,学习者往往难以体会和把握目的语所衍生的文化涵义,从而会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障碍或交际失败,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

2 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2.1文化背景教学的现状

事实上,语言与文化背景之间的特殊关系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认识,而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在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最新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对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作出了相应要求。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中学阶段各种升学考试、评比的压力,以及大学阶段与学位挂钩的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广大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关注远没有达到主动认知、理解、应用的程度。为提高升学率、考级通过率,教师们也只好沿用在我国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即主要采用听说练习和讲授语法、英汉汉英互译的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某种语言结构(如句子、词汇等)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他们都偏重语言观象而忽视文化知识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英语时遇到的语言问题,在英语教学中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这样的结果就是,尽管许多学生苦学英语多年,也很难用英语进行交流,即使在口语表达中无语法错误,往往也会说话不得体。这种不得体的英语比语法、语音方面的错误更难被英语本族人所接受。在眼下的北京,轰轰烈烈迎接奥运的过程中,许多让外国人啼笑皆非的英语指示,正是这种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杰作”。

2.2文化背景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仔细分析学生缺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2.1教学指导思想的局限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好多年,近年虽然在各级学校英语教学中稍有所加强,但这些口号在考试这个指挥棒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更多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不是素质即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而是分数,不是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而是对零星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在应用语言时,一旦中外文化稍有差异,十几年本国文化的影响就会轻易占据上风,在书本上学到的少得可怜的文化知识几乎就找不到位置了。那些“洋泾滨”英语就是这样产生的。

2.2.2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不可否认,最近几年各地相继出版的中学、大学英语教材对语言文化的关注的确比先前的好了许多,至少许多学者所批评的中国式英语在这些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大为下降。然而现有许多教材还将英语国家的老年妇人叫做“old grandma”,真不敢想象,一位天真的中国小朋友在这样的教材培养下,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却坚持认为自己很年轻、宁愿别人叫自己madam Ms.或者 Miss 的 old woman 时,会有怎样的一个场景!

另外,我国外语教材一直受到国内***治气候及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学生所用教材大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有时也有一些散文和诗,题材虽然较多样,但内容单一。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对中国传统道德或者某种***治说教,使学生不能接触到真实的、与现代英语国家文化相衔接的、深入目标语社会的语言材料。尽管学生学的是英语,但是思想内涵却还是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被人为地隔离了。这一点,在笔者前几年辅导英语专业自考生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幸运的是,那套用了十几年的全国教材,终于在2004年被有关部门更换了。只不知,这套教材又误了多少学子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2.2.3教师及教学手段的因素

首先,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语言学者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其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们,大多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式,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习惯了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

第三,对教材中的英语语言背景知识介绍,许多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足够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揣摩。年轻的学生们对那些完全陌生的文化很多时候只能一知半解,更不用说去掌握应用了。

3 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几个问题

3.1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但是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文化导入的内容可以偏重交际文化知识。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禁忌语多与“privacy”有关。许多个人情况如家庭、婚姻、信仰、年龄、薪水等都是个人隐私,因此,在与英美人进行交际时不要询问或者涉及有关他们的私人情况。而学生由于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在交际中常犯这种错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对个人情况的询问体现了亲密、关怀。

当然,也应适当的导入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讲解课文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还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只有这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才会从文化知识过渡到文化意识。

3.2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新思路

3.2.1从词汇方面入手,要注意词的意义及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词语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如“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of 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汉语译为“白的、白色的”,但英语学习者对a white lie就不易理解。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吗?当然不是,它的正确意义是“不怀恶意的谎言”。这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俯拾皆是,从词汇着手,简单明了,成效大,能避免学生望“词”生义的毛病出现。

3.2.2从习惯用语及俗语入手,了解其后的文化差异

从习语的角度着手进行文化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因为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进行习语的学习,既能学到语言又能学到文化,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最常见的就是中英文化对 dog的态度。“as lucky as a dog” 这句俗语的理解,如果没有一定文化背景知识,是要闹出笑话的。

3.2.3从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着手

社交礼节是指某文化或成员在特定类别的交际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则与习惯,英汉社交礼节因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 也不用“please”,如此等等,不是语言本身的字字翻译,而是文化的信手拈来。

3.2.4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了解文化差异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是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各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从课堂外获取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到***书馆借阅与文化有关的书籍、报纸、杂志,观看外国电影、录像以及电视上介绍西方文化的节目。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材料以进行跨文化学习。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因特网这个信息资料的海洋去获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3.3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在明确了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之后,语言教学者的素质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了。

语言的教与学具体实施主要由教师及学生共同来承担。在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环境下,在教学上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考前背的教法,而改为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教师的传统地位“传道授业解惑”就应当有了新的内涵,应重“导”而非“教”。

语文知识论文例9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过于注重对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汇)的讲解传授?而较少结合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特征进行语言教学。美国著名语言学教授mary fi nocchiaro把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异同的能力列为外语教学的五项重要目标之一?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对两种文化异同的敏感和识别能力。这个观点值得我们重视?我们有必要了解清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1、语言表达文化。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可以说语言与文化水***融?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美国已故的语言学教授萨皮尔(edwar d sap i 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罗常培?1996)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语言传承文化。

2、文化促进语言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单靠语言这个符号系统是不能很好完成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柏默(l·r·pa l mer)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罗常培?1996)只有把语言符号和语意指代联系起来?通过文化这座桥梁连接?才能弄清楚某个语言符号和某个语意指代之间的关系。例如?l eft—handed marri age其字面意思是‘左手婚姻’。不了解文化就很难理解它的意思?这一词来源于德国婚俗。按照日耳曼人的婚俗?王室贵族的婚姻必须是门当户对的。但到了中世纪?王室贵族与平民的联姻越来越普遍。在正常情况下?婚礼仪式上男方总是会向女方伸出右手。但在贵族男子与平民女子的婚礼上?男方却向女方伸出左手。这一习俗一直沿袭到17和18世纪。因此门第不当的婚姻往往称为l eft—handed maraage(庄和诚。1994)。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二、文化教学与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

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的交际能力?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语言的社会运用能力。单单学习语言材料是不够的。要想真正理解这些材料?还必须懂得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使用它们。交际能力应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①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②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③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④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⑤社会文化知识——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i只。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交际错误可以分为两种?语法错误与语用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后者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戚雨村?1996)这后一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语法形式掌握得越规范?就越容易引起误解。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综上所述。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掌握和运用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

1、教师的课堂教学把隐含在语言深层的文化因素自觉地提高到有意识的层面上来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母语和特定外语的文化知识?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即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理解能力。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鉴别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与异族文化之同的差异。比如?在教《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的unit 4‘five famous sym?bob of amer i can cul t u r e。(郑树堂?2003)一文时?教师在给学生介绍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肘。可以对比中国的几大文化象征?如?龙?长城、瓷器、儒家思想等?这样?学生便能更加容易而深刻地掌握两国文化的不同。

2、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ml rp岫。gr oupdi s cus s i on?p8i r wor k?s i mul at i on?s emi nar方法?鼓励学生结合特定的语境大胆的进行双边或多边交流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3、充分有效的利用***片?幻灯片?看原声电影等辅助教学手段。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大都配有先进的语言实验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电影、电视、c d光盘等直观教具。电影是了解西方社会的手段之一。还有专门介绍社会风情的记录影片?这些对学生了解文化背景十分有益。大部分电影或电视的内容本身就足一种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如电影‘刮痧)?讲述的是移民美围的一家四口。爷爷按照传统的中医疗法为他刮痧治病?结果被美国医生控诉其父***自己的孩子?使他失去了儿子的抚养权。此片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无疑是一堂生动的文化差异教育课。电影里语言材料自然非常丰富?因此学生在观赏能够直观的学习语言?并且观察不同演员的姿态、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的东西?这些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

语文知识论文例10

一、引言

英语在我国是作为外语教学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年来也一直是引进接受国外的外语教学法。具体来讲,在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法是典型的教师“一言堂”,课堂上老师主要就是向学生讲解灌输语言知识点,把课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中文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就只能被动地记笔记、背笔记,机械记忆和练习语法知识,等等。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应对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各种考试时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极为不利。学了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在用英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却困难重重,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由于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忽视了英语文化知识的导入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倡导实施,对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纯英语知识点的讲解传授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知识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何谓文化?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狭义上讲,文化是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何谓语言?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和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承载和传承文化,文化影响和制约语言,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任何割裂语言与文化二者关系的学习活动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胡文仲先生曾说:“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2]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学习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

三、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语言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的必要性,缺乏文化导入的语言教学课是干瘪的、缺乏内涵的,某种意义上来讲甚至是失败的。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3]因此,在我国当前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下,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英语人才,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教学,英语语言教学与英语文化教学二者应该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其一。

2.文化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语言与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特别是风俗礼仪和饮食习惯等方面,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语言课堂上对异域文化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对比比较,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学着以海纳百川的正确姿态接受优秀的外族文化,从而真正意义上了解、融入一个民族,这才是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

3.文化导入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然要求。

语言是交际工具,学习外语的目的在于运用外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但是如果只懂得外语符号系统,而对其文化不了解,是难以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学了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往往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总是喜欢使用教科书上的那一套: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常使英美人感到尴尬,这是由于中国学生不懂得年龄问题在英语文化中属于个人隐私,在交流中应该避免提到这类问题。更让西方人大跌眼镜的是中西两种文化下的圣诞节,在西方圣诞节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重大节日,平安夜通常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平静而温馨地度过;而在中国,圣诞节变成了狂欢节,这让西方人啼笑皆非,觉得难以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四、文化导入的原则

1.适度原则。

文化,包括风俗礼仪、饮食习惯、思维方式、社会历史等。文化既丰富又复杂,教师不可能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把文化知识全都传授给学生,文化本身又是动态发展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了解,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文化导入是有限的,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去学习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导入的文化应该与课程内容相关,更多的文化知识应该要求学生课后去学习,换言之,教师要处理好一个度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教学内容。

2.实用原则。

文化教学应该与学生的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等密切相关,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文化知识枯燥空洞,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增强学习文化的积极性。适用原则的另一体现在于,在文化导入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教学,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3.客观原则。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各不相同,文化的多元性造就文化的繁荣。在不同文化间相互借鉴吸收时,应坚持客观原则,客观公正地对待本族文化和外族文化,不能出于民族主义情绪而有意贬低甚至排斥外族文化。每种文化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每种文化也都有其精华和糟粕,学习外族文化既不能自卑又不能全盘接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辩证地看待处理。具体来讲,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师生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外族文化的长处来弥补本族文化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繁荣本族文化。

4.阶段原则。

文化学习也遵循普遍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简言之循序渐进。文化内容丰富而又复杂,教师在文化导入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推进,这样学生才易于形成相对系统的文化知识,否则会比较凌乱。

五、文化导入的方法

1.课堂导入。

课堂是中国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善于利于课堂环境进行文化教学。特别是教师在讲解教材上的阅读部分时,应该针对影响学生理解的涉及文化背景知识的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结合教材进行文化教学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使纯语法分析讲解的课堂更加生动,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适时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反映西方文化的影片,通过视听多种刺激,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西方文化。

2.课外阅读。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鼓励阅读一些英美文学原著,因为文学作品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底蕴,透过文学作品字里行间,学生能够更深切、更真实地体会感受外族文化,通过比较而对本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3.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

在课程设置时,也可以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给学生系统地讲解西方文化知识,如西方文化入门、中西文化对比等课程。

4.举办文化相关活动或者讲座。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者留学归国人员给学生开办关于西方文化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节活动,如英语节等,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学习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

六、结语

语言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应该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其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认识到文化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好二者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语文知识论文模板

学习

高中生活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生活10篇,内容包括高中生活阶段回顾美篇,高中生活经历的文案。我能上高中是走后门的,所以让我觉得自卑。但是我发现,高中与初中不同,高中是一个新的的开始。虽然我的中考成绩不好,但是已是过去,而我应该关心的是现在和将来。

学习

下一步双拥工作计划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下一步双拥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双拥工作计划2023年,移动2019年双拥工作计划。以***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中央***关于加强******、***民团结

学习

撩人情话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撩人情话10篇,内容包括撩人情话总结100句,早安撩人情话。2、写尽千山落笔是你,望尽星辰美丽是你,书尽泛黄扉页是你,千山万水归处是你,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3、我一定是今天第一个想你的人,如果不是也没关系,我每天都想,总有一天是

学习

人才培养机制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培养机制10篇,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机制的金句,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健全。2.有关科研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性不够。首先,表现在高校对法治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足。长期以来,法学教育资源集中的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育的

学习

高校建筑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建筑,内容包括中国高校的代表性建筑,最美高校建筑。Keywords:non-key,architecture,reform中***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建筑行业中出现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的管

学习

开场词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开场词10篇,内容包括主陪开场词,开场词大全100个。乙:父老乡亲们。合:大家上午好!甲:炎炎夏日,百花绽放。乙:七月流火,-飞扬。甲: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由--县文广新体局主办,县舞蹈协会协办的--县广场舞蹈大赛,合:现在开始。乙:有一种舞蹈,

学习

室内游戏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室内游戏10篇,内容包括室内游戏经典100例,室内游戏推荐100例。方法:利用课桌。1.预备时,学生坐在座位上,双手平放在课桌上。2.齐喊:奥运击缶!3.用太极拳起势姿势,双手自然抬起至胸前,快速落下击响课桌台面一次,之后,再次缓慢抬手臂,完

学习

学生会部门心得体会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部门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学生会部门工作心得体会感悟,学生会部门学期收获及感想。社会实践目的和任务:通过暑假的会计社会实践,巩固专业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开发头脑,把理论知识合理充分的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丰富社

学习

小离别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离别10篇,内容包括离别的诗词精选十篇,散文离别篇精选。每个人都有自己解不开的情结,欣美的情结就是名校。丈夫陆强是个标准的凤凰男,当初欣美顶住全家压力义无反顾和陆强结婚,爱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觉得陆强毕业于名校,属

学习

中职专业教学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职专业教学论文,内容包括中职专业教学论文,中职专业论文题目。一、当前职业中专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材体系不合理就目前我国职业中专院校的会计教学而言,在教材体系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第一,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会计教材较

学习

简历设计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简历设计10篇,内容包括简历设计范本大全,简历自我评价模板十篇范文。性别:男出生日期:1991年4月23日身高:172cm婚姻状况:未婚现在所在地:广东自我评价本人性格沉稳,做事认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

学习

成功的秘诀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成功的秘诀10篇,内容包括自媒体成功秘诀,成功的秘诀就这10个字。大文学家果戈里说:“就写呀,你自己立下一个每天在写字台前面写两个钟头的规划。”闭目静思,古今中外,凡在事业上做出成就的人,他们成功的秘诀是:持之以恒。持之以恒

学习

无愧于心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无愧于心10篇,内容包括无愧于心演唱,无愧于心诚信。说来容易,做到却难。我们不能只做口头英雄,更要做行动上的巨人。想要对得起自己的心,就要善于换位思考。不要忘记我们有***精神,我们有良心。开跑车的年轻人扶起受伤的老人并

学习

英语名人名言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英语名人名言100个,英语名人名言大全集。君王发狂,百姓遭殃。Kingshavelongarms.普天之下,莫非王土。Knowledgeispower.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makeshumble,ignorancemakesproud.博学使人谦逊

学习

大学生先进事迹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先进事迹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先进个人事迹简介模板,大学生个人先进事迹范文大全。1、选择开放教育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式。开放教育的学生以在职、业余、自主学习为主,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可以按

学习

网络安全自查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安全自查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工作自查整改小结怎么写,网络安全工作总结模板。莱芜区雪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座落在美丽的雪野旅风景区。历经13年合并西峪河南小学、大厂小学、北栾宫小学、南栾宫小学组建新的

学习

畜牧经济论文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畜牧经济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畜牧业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畜牧业经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从生态学方面讲,我县经济是一种传统经济,这种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

学习

土地确权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土地确权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土地确权部门工作总结,土地确权工作年终总结。二是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财***局、农业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措施及步骤,落实了交通工具和业务经费。三是组建专门作业队伍

学习

小学工会总结及计划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工会总结及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小学工会工作计划与总结,小学工会工作总结通用5篇。9月财务部工作计划查字典精心整理了《XX年5月财务部工作计划》,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公司财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公司***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

学习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食品研发助理转正述职报告怎么写。“yes”和“no”的对立对于转基因食品,世界上存在两大截然不同的阵营: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组成的“迈阿密集团”,生产和出口转

学习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内容包括关于语文的教育教学论文范文,语文教育教学论文1000字。培养良好品德选进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它们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德育教育材

学习

销售跟单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跟单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销售跟单周计划和目标怎么写,销售跟单管理工作思路和计划。四.了解货物的运输。出国的货物一般通过船和飞机,国内的货物通过公司安排汽车或者安排物流公司运送。在订单完成之前,跟单文员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