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篇1
在我所有读过的文章里,《背影》,这篇寥寥几百字的 文章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灵。 背影,这是他父亲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它凝聚着父子间沉默却真挚的爱,父亲的背影在他的脑海中是那样的清晰,那是父亲不辞辛苦,不顾身体肥胖,路途坎坷,攀过铁路买菊时的背影,是父亲在家景惨淡,工作失业下还念念不舌与他告别的背影,是父亲细心嘱咐,为他披上棉袄的背影,是他走入老境,唐颓的背影,望着父亲在面对生活上巨大的压力的情况下还像小孩一样照顾他,关心他时,朱自清怎不会感动的流泪?文中三次写到他流泪,怎能不表明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呢?
朱自清背影篇2
关键词:白描 父爱 感恩 父子情深
中***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59-01
朱自清的《背影》自问世以来,历经近九十个春秋,一直被视为现代经典散文收录在中学、大学语文课本中。《背影》以其质朴醇厚的父子深情、典雅文质的语言、准确纯熟的白描手法,拨动了千百万人的心弦,净化了几代人的灵魂。作者以一千三百多字的一个生活片断,在忠实朴素的叙述中,让内心深处情感的潮水尽情地流淌,不仅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从技巧极高的白描中感悟到那诚挚无言的父爱。作者那发自肺腑的对老父亲的真情告白,使我们不能不惊叹人间的真情在《背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每每读来,无不激起内心情感的共鸣。
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但朱自清写的则是那特定场合使他极为感动的浮雕式的背影。朱自清先生无愧为一位白描高手,寥寥数语、轻描淡写,就把中国式父亲对儿子的那无可复加的爱、儿子对父亲感恩的心、父子情深的感人画面表现得酣畅淋漓,让我们叹为观止。
1 运用白描的手法表达诚挚的父爱
《背影》中,朱自清没有写父爱的一件件琐事,只是通过父亲的背影,用白描手法,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诚挚的父爱。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是全文情感的凝聚点,作者抓住“父亲是个胖子”的特定体形,通过一连串艰难的动作,特别是爬月台时描写的,不只在于传形,而更主要的在于传神。父亲年纪大身体发胖,行动困难,必须“努力”爬月台,而那“攀”、“缩”、“倾”的动作,不仅显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为了子女而无怨无悔的心,一份让子女永远也回报不了的爱、报答不清的情。作者从父亲的“背影”中感受到真挚的父爱,感受到了无价的真情,使“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出来了”,因而使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中铸成了永恒的浮雕 。写送别朱自清只简单记述了父亲短短的四句话,即:“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就这简单的几句,它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子女那无可复加的爱,极为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父亲那体贴、爱怜、依依不舍的心情,可谓传神入画。
2 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感恩的心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表达的自己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都在那淡淡勾勒中描写得恰到好处。“我”的四次落泪以及对父亲的情感从怜惜、不理解、理解到怀念的变化,不仅使父亲对我的爱通过
“我”的情感态度的层层变化而体现出来,而每次“泪水”的出现也都是作家情感的一次升华。父亲“他少年出外谋生,***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饱经忧患,半生潦倒。这不仅是对父亲能力的敬佩,也有自己的深愧、自责与叹息,更有对父爱的感悟。作者巧妙选择“背影”这个角度,也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背影”尽情地倾诉其无尽的谢意与爱意。朱自清先生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生活的磨炼让作者深深地感悟到这种无言的父爱。
3 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父子情深”
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主要特点首要在于透视法,有深度有延伸,无有穷尽的感觉。中国人在亲情表达上也颇为雷同,人们往往重行而轻言,爱之愈深,藏之愈深。在《背影》中我们看到,送别时父亲对儿子始终没有半点亲昵,言语也不多,到最后总共就说了几句话。儿子也同样没有把对父亲的感激与挚爱说出口。但朱自清巧妙选择“背影”这个角度,用白描的手法让儿子对父亲的“背影”尽情地倾诉其无尽的谢意与爱意,也让儿子从父亲的“背影”里感悟到无限的父爱,使亲子之爱、父子之情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读者。这既是中国民族情感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白描手法运用的精妙之处,难怪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满贮着那一种诗意,”。而就在这种诗意中充满了一种浓浓的父子情,让人读罢感叹不已。
多年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备受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其角度、视野不断扩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疑是一件好事,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但无论如何,谁都无法否认《背影》所表达的父子情深,无法否认它是我们今天依然要传承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无法否认朱自清白描手法运用精妙之处。客观地看待历史,历史地评价古人,这是做学问人起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76.
朱自清背影篇3
我听了以后笑笑说:“没有办法,我感觉只有这样我才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才会感受到温暖,我喜欢春天的暖风,所以现在一定要穿好保护自己啊!”还说我还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在卸去这一身的厚重的。
这天天蒙蒙亮的就感觉外面的天气还不错的,我起床后想打开窗户透气,一拉开窗帘,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是窗户上面有一层厚实的窗花,奇形怪状各式各样的。这些美丽的窗花是因为冬天的寒冷跟屋里的热气相碰撞才会形成的,心中忽然有点久违的感觉,又有着多年不见的朋友突然光临似的给人带来惊喜。欣喜的仔细欣赏的时候,窗外早上的阳光已经照耀着,还没有等我仔细的欣赏的时候,窗花就已经化成了一道道的水雾,顺着窗户流下了,脑海中闪现着窗花的感觉,就如同早上匆匆的做了一个梦一样,短暂而精彩。
说来也奇怪的,有关窗花的记忆感觉已经多年没有遇见了,只记得儿时家里没有暖气,冬天来了每天早上都能欣赏到形式各样的窗花,喜欢用手去抚摸着,用嘴巴一吹手一摸就没有了,窗花给人一种早安的欣喜。欣赏着冰凌结成的花纹就是儿时的眼中一幅幅美丽的画一样让人遐思,窗花的样子承几何的行状,如花又不似花,让冬天的冷风把寒冷凝结在玻璃上,光怪陆离的样子,晶莹剔透着在心中保留着童话中的神秘。那个时候每天能欣赏到窗花能开心一整天的。所以那个时候天气虽然寒冷,我们总能在寒冷的冬天找到快乐。
朱自清背影篇4
而本文的写作时间恰是20世纪初期整个社会对“父亲”的一片抗议与谴责声时,朱自清反其道而行之,以“父亲的背影”为载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文中的父亲,实际是作者理想中的父亲,是作者恨过之后理解了的父亲,是一份迟到的理解、迟到的子爱,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对父亲的爱的一种自我解嘲。
对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有“平淡中蕴神奇”的评价。“平淡”的是肤浅的“父爱”理解,缺乏深刻的体验。“神奇”,又神在何处?奇在哪里?
朱自清先生在《写作杂谈》中关于《背影》的写作曾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也不尽然。”结合课文开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我们也可以明显真切地感觉到这“不尽然”里面有俚头、有故事,作者似乎有难言之隐。
实际上,在朱自清的潜意识中,固然儿时有对父亲些微的爱——朱自清在散文《冬天》中写道:“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亲便起了炉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在寒冷的冬天里,父子围着暖烘烘的炉子坐着,父亲为儿子夹起白水豆腐。这是一幅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让人体会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但是,除此之外,朱自清对父亲更多的是“恨”,直到1925年,甚至可以继续延伸。
朱自清对父亲的“怨恨”主要表现为:
1.儿时父亲的严厉——放学回来,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经常是在晚饭时分,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父亲朱鸿钧一边喝着老酒,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小朱自清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就点头称好,欣然喝酒,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朱鸿钧就训斥儿子,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甚至一把火把小朱自清的作业烧掉。
2.纲常伦理,父为子纲,父亲无条件地安排儿子的一切——父亲朱鸿钧受浓重封建家长礼法的影响,虽爱儿子,但在儿子面前往往是板着严肃的脸,极少露出笑意,很严厉,随意操纵儿子的生活。小时候的朱自清没法违逆,十四岁就在父母的包办下确定了第一次婚姻,十八岁就在父母的要求下结婚。
3.父亲对朱自清元配夫人的精神束缚——虽然是父母包办,但朱自清夫妇关系一直比较融洽。儿媳武钟谦是扬州名中医武威三的独生女,在娘家为姑娘时就爱笑,嫁到朱家后这爱笑的天性被封建色彩浓郁的朱鸿钧认为是“不守妇道”。尤其当家庭开始衰败,她还“爱笑”,于是她便成了公婆的眼中钉、肉中刺。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爱说爱笑、活泼健壮的人,后来,弄得“身子像一只螳螂,尽是皮包着骨头……哭是不会哭,笑也不会笑了”,抑郁不欢,积久劳瘁,于1929年死于肺病。
4.父亲感情的出轨给远在北大读书、接受新思想的儿子以沉重的阴影——朱鸿钧原来在江西做官时已娶了一个妾,从此种下了家庭不和的种子。到徐州任上又娶了一个妾,致使江西任上所娶的妾大怒,前往徐州大闹,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这也是父亲的差事交卸了而作者却缄口不言的缘由。
5.父亲对朱自清祖母的间接扼杀,进而造成家庭濒临崩溃——为赔偿徐州之妾,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欠公款五百元。不得已父亲求祖母变卖首饰,还借了高利贷来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这样的变故,在郁郁中辞世,家道也随之衰落,而这时朱自清的二弟即将报考大学,但家里已拿不出学费,且众多弟妹尚未成年,这更加深了朱自清与父亲间的鸿沟。
6.经济的拮据与父亲专制式的家长统治让朱自清几乎断绝父子关系——身为长子的朱自清面对父亲的“死作”和家庭的衰落,出于对家庭、父母和弟妹的责任,用三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四年课程,在北大校长蒋梦麟的推荐下,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养家糊口的生涯。其时,他月薪70元,每发工资后须寄一半回家,但还是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遂使家人失和。不久,为减少家庭矛盾,节约生活开支,经好友介绍,朱自清回到家乡扬州的江苏省立八中任教务主任。但因秉性耿直,不久便与同事和校长不合,加之庶母的不断挑拨,朱自清的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婆媳关系紧张,父亲因听信庶母的话,借着和校长的私交直接让学校把朱自清的薪水送到家里,本人不得领取,这激怒了朱自清,他毅然辞职,后到上海中国公学、杭州一师、六师、浙江省立十中、浙江省立四中、清华等校任教,其间又先后把妻子、两个儿子、母亲和妹妹从扬州接出,父子虽失和,但仍给父亲寄钱。
7.朱自清两次回家,父子关系不调和——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朱鸿钧先是不准朱自清一家进家门,后虽在家人劝说下让步了,却仍不理睬朱自清。朱自清在家感到很没趣,过了几天悻悻离去,这加重了他对父亲的怨恨。1923年暑假,朱自清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朱自清认为自己没错,不肯认错。父亲朱鸿钧也认为自己没有错,老子用儿子的天经地义,为父有错也不该认错。于是双方进入冷战。此后朱自清也就几年不回家了。
8.父亲晚年脾气暴躁——和朱自清在徐州浦口车站分别后,父亲并没有谋到差事,并且病倒外乡,后被人送回扬州。从此贫病交加,家道日衰,因此心情郁愤,脾气暴躁。
放在任何人身上,这样的父亲谁能喜欢?但是,1925年,父亲自扬州寄来“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信。人之将逝,其言也善,使深悟生存之艰难、对生活感到无力的朱自清心灵深受刺激,那种骨肉相连的父子情使他开始谅解与感念父亲,不觉回忆起八年前与父亲离别的情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原谅以及对自己的愧怍、自责与叹息——甚至可以说,文中的父亲是作者美化了的、理想中的父亲。
朱自清背影篇5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中描写的父爱令我深深感动。
这篇散文记述朱自清的祖母过世了,父亲也失去了工作。当丧事完毕后父亲要谋事了,朱自清也要回去念书了,他们便同行。当朱自清要去车站时,本来父亲准备让茶房陪他去,但父亲临时又改变主意,亲自送朱自清上火车。他父亲又准备买桔子给儿子路上吃,而买桔子要穿过铁轨,父亲人又胖,爬上爬下月台非常艰难,朱自清看着父亲的背影,被父亲的慈爱所感动,眼泪也禁不住流下来了。
我读完后发现朱自清的父亲是多么关爱他啊,当他们到了南京后,父亲原打算找人代为送行,自己去找工作,认为找到工作是最重要的,但朱自清的父亲最后自己亲自送行,担心出远门的孩子。另外,从朱自清的父亲去买桔子的背影这段,也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真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
文中尽管没有详细描写父亲的言语和神态,只是多次提到了父亲的“背影”,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出远门的孩子放心不下,关切、爱护的心情,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
我也有一位慈父,父亲也曾多次费尽周折为我安排生活和学习,有时我考试考砸了,他不但不责怪我,反而安慰我,帮助我查找原因。我每次见到父亲头上渐多的白发,便会想到父亲为我的操劳。我长大了,我才愈加感受到这深深的父爱。
朱自清背影篇6
朱自清散文能放能收,手法自如。对于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因为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极其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在于他的“自由”与“随便”,但他的自由与随便是有严谨性的。
我们所熟悉的描写父子之间感情的文章《背影》中的“背影”是整篇的“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了艺术上的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了繁简有致、详略适当的组织和安排,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排全文结构纵横交错的经纬,所以,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突出要表现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但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它的美变幻且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多样性。他从主题出发,在构思作品时,往往运用对立与统一的方法。他的作品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题材和主题也会因文而异,所以,呈现出来的作品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题材创造了不同的多样化的结构。
二、平时质朴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他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表现力。纵观朱自清的散文,会发现其言辞优美流畅,简洁朴素。其行文中并没有华丽的语句,取而代之的是质朴的语言基调。
在叙事散文中,作者能捕捉到生活事物中的细节。往往用平实、明净的白描式的语言进行创作,有些看起来不在意、不经心的话语,却成了作者传神的笔法,而不是对语言的细致雕琢和再加工。尤其是他在后期散文创作上的又一个特色。
如,在众所周知的《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全用了平实朴质的叙事手法来叙述情节事件,不会让读者发现有一丝多加修饰和淡妆浓抹的地方。如父亲为作者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此句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赶紧拭干了泪。”一句很直白地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非常平白直述,写得平静自然,没有任何修饰,平平道来,简洁勾勒。但情景细致,情感含蓄,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从中反映出来的是作者内心感受手法的秀丽,仅两句质朴的话语,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这种在语言上的平实手法的运用还体现在《给亡妇》《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执***府大屠杀记》《扬州的夏日》《伦敦杂记》等篇章中。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手法用得非常出色,平实、简练、流畅。
三、诗般的画意
我们知道散文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格局,朱自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有关诗的意境投入到了散文里,使散文具有浓烈的诗意,从而使他的散文也有诗般的画意美。
朱自清背影篇7
陈静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影响致很深,以致在中小学生的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与《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今天,我也领会了大师的手笔—《背影》。朱自清的《背影》一开头就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心,体会到了作品的中心。他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对父亲的回忆时,写出了真情实感,和许多读者一样,我印象最深的是胖胖的父亲蹒跚的穿过铁路,跳上去又爬上来,为的就是给儿子买橘子。在写信的内容中他写到,“我身体平安;推膀子疼痛厉害,提笔,诸多不便,大约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些写得平静而又自然;而且都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内心对父母的喜爱,又因有这样的一位慈父而感到自豪,欢喜。
文章最后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表达了作者思念年迈的父亲写得凄切感人。回想,我们每人都有一位慈父,为何我们一定要等到父亲年迈时才懂得父爱呢,父爱也是伟大的,有一句话说“父爱如山”这篇《背影》虽然很平淡无奇,甚至过于拙朴,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的话,却感到这篇文章蕴含着浓浓的父子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其实朱自清的散文本身就感情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细巧,语句婉转。《背影》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他后来的散文更是语句洗炼成熟,《匆匆》、《荷塘月色》……
朱自清背影篇8
关键词:经典 父子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 “五四”新思潮 反思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大力作。作者取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用质朴而细腻的文笔,为读者描绘了充满温情的父亲之背影,令读者沉浸于浓浓的父子深情之中。《背影》已多次选入中学教材之中,教参按照“父子深情”为主题进行对本文的解读,教师设计教学时也总是把作品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和作者四次落泪作为重点,来深入体会其父子深情。
教学之余,不禁令我有了疑惑:中国自古有言“男儿有泪不轻弹”,缘何父亲的背影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情冲击,以致数次落泪,仅仅是感动而已吗?翻阅资料发现《背影》在自1925年诞生至今,除在上世纪50-70年代因受到***治因素的影响遭到误读而落选外,在其他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均被各类语文教材列为重要的教学篇目,这种优待是其他文学作品所没有的。这部作品为何会令半个世纪的读者魂牵梦绕?细细品读之后,发现其强大的中国文化内涵,引起了众多读者的情感共鸣。
一、中国式父子的抒情
作品中的父亲是爱儿子的,这是所有的读者都能感受到的,那父亲是如何来爱儿子的呢?行动而非语言。“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由于父亲事忙,父亲便找茶房送“我”,并且再三嘱咐茶房照顾“我”,但最终还是不放心,非亲自送不可。作者当年已经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按说作者完全可以自己坐车,根本不需要父亲的相送。到了车站更是对作者照顾备至,忙着给作者照看行李,跟脚夫讲价钱,还要为作者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并一再嘱咐作者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咐茶房好好照顾“我”。更让人热泪盈眶的是父亲为作者买橘子时的背影,确实打动人心。这一切只是缘于父爱。但这一切父亲只是在默默地做着。我们从文中可看出父亲的话不多,一共只有5句,每一句字数也很少,5句共55个字。而从字句上看又似乎不温不火,尽管父亲很爱自己的儿子,儿子的离开老父依依不舍,但在语言上并无此种感情的表白。作为儿子话语就更少了,全文就一句:“爸爸,你走吧。”父亲为自己买橘子,作者非常感动,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作者流泪了,但“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作者也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一览无余地向父亲表达,尽管内心情感是很强烈的,但并不外化。父子两人语言上都是如此之含蓄,就更不要说是有身体上亲密的接触了。这就是中国式父子的抒情方式:含蓄、内敛,尊崇一种“乐而不***,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干,重礼仪、人伦的儒家思想文化,深深浸润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与情感表达之中。受这种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父子之间的感情表达往往是以父‘严’子‘孝’的形式出现,这样的父子关系决定了父子亲情表露、交流的方式不是坦荡、直接的,而是含蓄、间接的。在亲子之爱的表达上则表现为重行而轻言、含蓄而深沉,往往爱之愈深,藏之愈深,爱之愈切,表达愈含蓄,这种捉迷藏式的爱的表达方式常常让人捉摸不透,不易感受,甚至有时令人误解。”
看到这里的时候,激起了多少读者想到了自己的亲子关系,我不禁回忆起自己上学时父母送行的情景,与此是多么的相似。与父母身体的亲密接触已想不起来是哪年哪月的事了。
二、中国式父子的关系
上文中我们看到了父亲对作者的爱之表现,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买橘子之前父亲为“我”做的一切作者似乎并不买账,甚至有些厌烦,为什么呢?从中我们也可看到他们父子的关系好像并不太和谐,这又有怎样的隐秘呢?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三纲五常,父对子有绝对的支配权、包办权,父亲就是权威。文中父子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权威、支配。而当时朱自清20岁,这样的年龄正是目空一切、易于叛逆、追求***自由的年龄,而父亲却还处处拿自己当小孩子一样对待,在父亲看来是爱的行为,在作者看来是种“迂”。更重要的是,1917年正处于中国文化的变革时期。“***、周作人、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纷纷发表文章,痛斥封建传统文化的专制与愚昧,主张以一种新的文化取代旧文化,呼唤人的自由、民主和***。1917年来到北京大学学习的朱自清不可能不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加入学生组织‘新潮社’,并参与创办了该社团的刊物《新潮》,主张高举‘伦理***’的旗帜,抨击一切‘纲常名教’,痛斥封建家庭为万恶之源,高声呐喊个性***。”作为新文化运动推动者的朱自清,与作为旧文化势力维护者的父亲,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不言而喻的。父子之间的矛盾还远非仅此,本文的事件发生在1917年,而写作时间为1925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父子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1921年暑假朱自清在扬州八中任教,父亲通过校长将其工资取走,这使朱自清非常气愤,觉得父亲太专制,不尊重自己,一怒之下带着妻儿去了杭州。这一举动更激怒了父亲,不肯原谅朱自清。1922年暑假朱自清全家回扬州想与父亲和解,但父亲根本就不理睬他,这加重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怨恨,二人矛盾愈演愈烈。1923年暑假再次回家,父子关系仍未好转,二人进入冷战状态,不再回家。1925年在北大任教, 10月收到父亲来信,信中写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封家书使朱自清心灵深受刺激,那种父子骨肉相连的情感使他不禁悲从中来,毕竟血浓于水,挥泪写下《背影》。朱自清父子是中国父子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父子关系有其中国特有文化的影子,又有其特定时期的尖锐性。虽然封建思想已离我们远去,但一种文化无论它是精华还是糟粕想从民众的心理剔除谈何容易,今天的父子关系中难道就没有了权威、支配吗?
时隔八年,作者将父亲的背影流露笔端,抒写其对父亲的理解与内疚,那又是什么触动了他的心弦,抛开了所有的矛盾呢?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八年后的朱自清已非当年20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已为人父的他逐渐理解了“父爱”,渐渐地理解了自己的父亲,进而是内疚、自责、忏悔,看到父亲的来信,不禁泪如雨下,“子欲养而亲不待”,提笔表达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打破自己与父亲多年的隔阂。
中国式的亲子关系、爱的表达方式很容易造成两代人之间的不理解、隔阂,也只有身在其中,身份的转化之后才能见到互相的“真面目”。■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孙拥***.朱自清《背影》思想内涵近三十年解读史[J].名作赏析.2011.12.
2.吕高超.背影的文化意蕴解读[J].语文建设.2011.2.
3.闫苹.中学语文名篇的时代解读[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2.
朱自清背影篇9
关键词:《背影》;感人;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第四段,作者看似用笔随意,写父亲送我的原因,实际上却蕴含了作者对父爱的深深理解:
①父亲失业,家景惨淡,一家人还待父亲养活,父亲自然有重要的事要忙,而且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了;
②父亲怕“我”路上有事,把“我”托付给了一个熟识的茶房,而且“再三”嘱咐他,所以即使父亲不送“我”,他也该放心了;
③“我”这时已来过北京两三趟,且已二十岁,父亲完全可以放手,而不必亲自来送;
④“我”再三劝他不用去,可他“踌躇”了又“踌躇”,总觉得“他们去不好”,总是放心不下。
从以上四点来看,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父亲对儿子、对茶房不放心,那么怎样做他才能安心呢?细读文章第五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生活的沉重打击面前,依然活得冷静自如的父亲:①“我”去买票,父亲忙着为“我”照看着行李;②行李太多,需要雇脚夫,他便又忙着和脚夫讲起价钱;③送“我”上车,他特意给“我”捡定了靠车门的一把椅子;④叮嘱“我”夜里小心,不要着凉,又嘱咐茶房好好照应“我”。
这里的四件事,件件都是那么琐碎。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例如:
①父亲忙着和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②父亲嘱咐过“我”之后,又嘱托茶房。“我”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的人,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③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从这几处文字来看,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事变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在送别中,买橘子和父亲与脚夫讨价还价、上车拣座位一样,本也是一桩小事,但因要经过铁道,跳下爬上,比较费事,本该“我”去,父亲却又一次代劳,在这不知疲倦的背影中,作者终于读懂了父亲,读懂了父爱。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而这艰难,又分明使朱自清感到了父亲的苍老;这苍老,又仿佛使他看到了父亲如负重老牛般奔波劳碌的一生……想到自己已长大,而父亲还在吃力、尽力地想为儿子擎起一片晴空;高大的儿子,在逐渐老去的父亲面前,时时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成熟”和“智慧”,而父亲却用沉默忽略儿子的不满,用爱包容了儿子的“聪明”,想到这些,想起这苍老的、坚强的、宽容的背影,怎能不令人感动,令人心酸,令人潸然泪下呢?
朱自清背影篇10
一、在细读和品味中研读文本
1.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前让学生交流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营造一个恰当的课堂气氛导入新课。然后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背影》的朗读,在***文并茂中让学生走近作者所描写的场景中。在饱含感情的朗读后思考问题:“作者叙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文章线索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写?”“父子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找出描写背景的句子。”学生在初步感知中理清了脉络。
2.在质疑探究
要精心赏析课文就要在质疑中探究。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从“父亲的背影、动作、语言和儿子的眼泪”这四个方面来探究文本。为了达到精心赏析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那份深情,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父亲的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2)哪一个背影最能感动你们?(3)作者为什么以《背影》为题?
二、朱自清作品中的人性美给写作教学的启示
1.捕捉作品中的人性美
朱自清的文章善于表现普通人的平常生活,在平易朴实中抒发真情,在质朴真淳中透露清新。让人如品新茗、神思飞扬。《背影》在平中见奇、拙中见巧的同时,洋溢着纯真的人性美。正因为这样,这篇课文影响了几代人,感染了无数的读者。《背影》的成功创作,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在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欣赏了无数次,在课余还禁不住地咀嚼、鉴赏。朱自清那朴素清新的文风让人亲切可感,我常以《背影》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捕捉人性美来写作文。
2.审视中学作文教学
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很多教师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所谓的“作文技法”上,“技法”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刘国正先生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中指出:“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和空洞无物;但如果结合了生活实际,就会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会牵动学生幼小的心灵……”语文教学如此,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学中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无病,其根源就在这里。
三、通过发挥感恩功能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
1.让学生作文“不脱离生活”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学生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这正是新课改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作文训练是“感受自然”,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从而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这样做,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总认为初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很狭窄,对生活的思考不成熟,经历的都是平凡生活中的小事,缺乏作文的“素材”。总感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背诵一些范文、参考作文选之类的东西,在考试中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行了。这样的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在考试时应付一下而已,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会得到提高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中,有的甚至连请假条都不会写。到那时,就只能像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家长埋怨子女不会写家信,教授埋怨学生写不好论文,科长埋怨秘书写不好讲话稿。”
2.让学生发挥感恩功能
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特别是作者把所有的父爱浓缩在父亲那“攀爬式”的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胖、走路不方便和穿着十分厚实的特点,把父亲爬过高高的栅栏又穿过铁道跳下去,再爬上去,终于为儿子买到橘子的情节写得极为生动。细致而朴实的动情描写,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作者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父母爱子女可写的事情太多太多,作者自己也说父亲待他“有许多好处”,但他把这些事情都舍弃了,只写了“背影”。就是因为这个背影凝聚了父亲深深的爱,凝聚着那种人世间最真挚的爱。因此以“背影”为题恰到好处,父子感情从中可见一斑,其他事件就不必详写了。正因为写得集中,所以感情表达最为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