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今年53岁,正处于更年期,对于她的一些身体和情绪的反应,我们认为都是正常的。但是,有一点让我姑父不能接受,就是姑姑变得爱疑心了,虽然她也承认自己时常瞎想,但是当一件事情解释清楚了,下一件事情依然如故。姑姑原本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不知为何更年期的她却与以往判若两人。
南京 王 石
王石:你好!
更年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阶段,其生理、心理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也可以说是心身状态趋向衰老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生理上的改变,还会有心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情绪上,比如说敏感、脆弱、猜疑、遇事不够自信等等。
猜疑本身不是基于客观事实,而是出于主观判断,或者是一种定势的推理。猜疑者更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是事实的真相。通常猜疑的指向往往起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比如一个在单位中人缘不好的人,对人际关系就比较敏感,在婚姻关系中缺乏信任的人,对伴侣的质疑、纠葛就会多一些。
另外,不同的人表现的猜疑形式也不尽相同。猜疑可以指向外部,经常揣摩他人言行的意义(俗称多心),负面的理解和解释肯定让当事人心生不悦。猜疑也可以指向内部,当事人格外关注自己身体方面的不适,常将身体某一部位轻微的不适感想象成重病,绝症,引起情绪上的恐慌不安。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出现猜疑心理呢?很多人可能猜测女性小心眼儿,心胸狭窄,更年期易“疑神疑鬼”。事实不然,猜疑心理与性别无必然关系,反倒是以下几种情况的人更容易坠入猜疑的误区:
①固执、内向的人。所谓固执就是固执己见,把自己的想象当作事实:而内向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多指向自身,善于想象且内心感受丰富,同时不善言辞,不习惯交流表达,也使其容易以自己的想法为判断依据,难免有失偏颇。
②过去生活经历中留有较多的负性经验(体验)。生活的过程为每个人留下的痕迹不同,人们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也不尽相同。假如一个人过去的生活痛苦多于快乐,甚至是创伤性的,那么他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就会多一些,因为猜疑心是其保护自己避免被伤害的一种本能。
③想法和观念。一个人的想法和观念会影响到其情绪,一桩事情这样想就耿耿于怀,烦恼不断,而换一种想法多少就能释然一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④心存不安的人。有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一生中总是忧心忡忡,疑虑重重,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自然也就谈不上相信其他人了。
你姑姑的猜疑有两个特点,一是她自知不对,承认自己是在瞎想,这说明她还是能够分清猜测与现实是不同的。二是她的想法具有纠缠的味道,一件事情说明了,下一件事情依旧重复,这说明疑虑是其目前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不是出现了情绪障碍?如果她自己也感觉困惑烦恼,有求诊的愿望,建议最好看看心理医生,明确一下猜疑的性质,寻找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要简单地冠以更年期就不管了。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如果可能的话,都应该舒心地度过,更年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