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小游戏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运用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但其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虽然说已经度过了以游戏为主的幼儿阶段,但是小学生仍然非常喜欢游戏,也特别钟情于“游戏式”的课堂。著名的教育家加德纳评价过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等是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可见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可以使学习生活化。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知识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想知道和解决的。教师应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实际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
2.游戏是获得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游戏用直观的形式给学生呈现一个有趣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用具体经验来为今后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例如,折纸游戏,一张正方形纸被学生折了几次之后,留在纸上的折痕给学生呈现了大量的几何形状和它们的性质。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认识个各种几何形状,同时也给学生们对几何的性质和关系设下伏笔,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持续关注和探究,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
3.游戏有利于训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果课堂中有游戏,学生学习就会有兴趣。因为游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气氛。好奇、好动、好胜、好强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四好”促使他们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但因其感知觉的发展仍然处在随意性;情绪变化也很明显,注意力不稳定,易被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突出的刺激吸引。而游戏可以让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记忆上也是善用形象式的记忆。在进行思维活动时需要利用一些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授新知识时,充分运用直观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包括眼、耳、口、手、脑,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4.游戏可以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游戏能开拓思路,打开视野。游戏可以为学生寻找和创造不同的思路,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种绝好的方式。例如,玩积木游戏,学生会尝试用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还会在玩的过程中设想几块可以不倒,这样也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学生从游戏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可应用到其他的问题。
二、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时的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游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知识,“赛”中增勇气,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多样性、情趣性。教师设计的游戏要注意新颖性,形式要多样化,要充满情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进而激发兴趣,他们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2)直观性、形象性。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仍需要直观形象的教具支持才能完成抽象思维。而小学的数学游戏恰好可以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桥梁,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等。如一些游戏“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数字歌”“送信”等都是通过借助学生的表演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绝好例子。
(3)针对性、启发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期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游戏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对重点、难点有益,要突出重点,要突破难点。游戏要对学生思维要有启发性、促进性,能引导学生学会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只为游戏而游戏,只为游戏而玩,忽视了引导、点拨,这样的游戏教学是徒劳无益的。
三、运用游戏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促进学习进行有益的思维训练,对学生以后的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必将成为以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种在课堂中的游戏与平时的游戏最大的区别是课堂中的游戏是与数学内容教学的目的性相结合的游戏活动。并且这种游戏的根本目的是要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并不只是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设计教学游戏时都必须要服从于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的需要,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与他们喜欢的游戏的方式结合起来,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数学知识,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而且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当然,小学数学课堂中,目的是教授知识,游戏只是辅助教学的形式,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目的一定要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游戏并不能让整节课都是以游戏进行的,都充斥着游戏,也不是说每节课都必须要安排游戏不可,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巧妙地安排游戏的插入,灵活应用游戏教学。
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在插入游戏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其教学对象:小学生的参与能力,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安排游戏教学的内容上一定要有层次性,要考虑到差异性,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层次是不同的,要给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可能性。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2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民间游戏 思维发展
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满足幼儿的多种发展需要,我们进行了民间游戏游戏化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践有效地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促进幼儿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通过运动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等良好品质。根据我园的课题研究,本学期在民间游戏中,我们就如何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一、利用环境和器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在环境创造上,我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努力挖掘校园环境资源的潜力,创设合理的民间游戏空间,确保幼儿充分发挥其活动的灵敏性。如:投掷区:投掷不单纯是一种上肢运动,也是手、脚、脑并用的协调训练,可提高幼儿运动神经的灵巧性和思维的灵敏性。比如扔沙包、小球的活动,我们创设情境,让幼儿有目标地进行投掷,在同伴互动游戏中,幼儿对迎面过来的球,要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身体要快速反应,向反方向躲避,不被投中,而自己掷出去的物体要又快又准地击中对方的身体,大班幼儿尤其喜欢这类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灵巧性。又如:跳跃区,跳能够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跳要比跑和走都有难度、有技巧,更能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我们在地上画上跳房子的格子,提供牛皮筋、陀螺、铁环,这样的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很受幼儿的喜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动作的想象力。他们在运动中的快速思维能力及时地显现出来,且幼儿百玩不厌,身体动作更是不断发展。
二、组织多样老游戏,凸显思维的灵敏性
《纲要》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成长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游戏是幼儿获得身心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才能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民间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为幼儿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认识能力,是在感觉、知觉、记忆等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敏捷的幼儿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那么怎样才能在运动游戏中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呢?因为中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只有当幼儿对游戏产生兴趣时,幼儿才会主动参与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在不同的情境中用不同的角色推动游戏,加强积极的师幼互动,把过去的教师教、幼儿模仿变为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思维,让幼儿乐于参与、大胆尝试。如:在“划小船”的游戏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想出各种方法,划着小船到外婆家,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比比谁的方法更快更好,在有情节、有竞争的游戏中,将外部的要求转化为内部的动力,使幼儿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觉学习各种有效的活动方法,促进幼儿动作协调、灵敏、健康的发展。
我还设计了民间游戏“骑竹马”,游戏以小朋友骑竹马给好朋友送礼物这一流程作为主线,在整个游戏中,着重以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为目标。因为跳本身是一种单调、枯燥的运动,如果把跳变成为一种愉快的运动,既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又有利于幼儿思维的灵敏性的提高。首先,孩子们要根据老师发出的信号的变化,不断变换跳的方式。如,小鼓节奏快,大家骑着竹马要跳得快,小鼓节奏慢,大家要跳得慢,有节奏地和着音乐的节拍跳,同时老师不时地变换方位,让孩子们骑竹马朝指定目标跳。这样的一种游戏方式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又可以让幼儿的思维做出快速思考和反应,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敏性,游戏中我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在规定时间内让大家骑着竹马听着鼓声来学本领。鼓声“咚咚咚”,大家骑着竹马就往前跳,鼓声“嗒嗒嗒”,大家骑着竹马就倒退着跳,鼓声“咚嗒咚嗒咚嗒”,大家就转着圈跳。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地增强了,既刺激了幼儿的听觉,又锻炼了幼儿思维的灵敏性。另外,限制游戏时间同样可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敏度。
三、做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者、引导者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3
研究与实践证明,体育游戏教学“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
1.1有利于巩固提高小学生的基本技能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注意力不能长时问集中,兴奋性和灵活性较强。因此,在体育课的复习技术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对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技术进行演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那些比较重要、需要经过反复练习,而又很单调的基本动作变得妙趣横生。当然,这必须在学生的动作技术达到了自动化阶段以后方可进行。否则,过早地运用游戏,不但不能巩固技术,反而容易破坏正确的技术动作。
2.2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就是以需要和兴趣为首要条件的,他们对有兴趣、有感彩的内容会主动去追寻和掌握。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探索性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影响他们对渗透在游戏中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小学生向认识兴趣态度转化,认识兴趣又可引起学习兴趣和需要,两者在游戏活动中互相促进、相互发展与提高。
2.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单就短跑训练而言,就有迎面接力跑、换物赛跑、十字接力赛等形式。但即使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编创一些游戏环节,如五十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长了,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在教学中学生们提出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由于游戏中有学生的创造,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激发起他们参与的欲望,这时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充分的肯定,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平淡变为突出。这样的游戏丰富了课堂的内涵,既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编方式及如何选取
2.1游戏在教学中的创编方式
创编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小学体育游戏创新的突破口。笔者在执教实验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创编游戏时,注入思想内容,实施德育渗透,使游戏更具有生命力,能为我所用,为学生所欢迎。
2.1.1描述式。
将国家重要时事,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事件,作为思想内容,注入游戏之中,使游戏主题鲜明,意义深远。教学中通过描述事件过程,构思动人场景,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如《抗洪抢险》的游戏,把洪湖***民抗洪抢险中的堵管漏、筑坝堤、人墙防浪、抢运物资的动人情景,以游戏的形式搬进体育课堂,学生热情奔放,全身心投入游戏之中,好似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受到了教育,振奋了精神。
2.2.2引导式。
结合实际,拓宽思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游戏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发展着的形势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有了新的亮点。如《春播秋收》的游戏,原本就有思想教育的因素,如果教师结合市场经济,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通过劳动获得丰收,说明劳动是光荣的,但是,要珍惜劳动成果,丰收的果实要颗粒归仓,还要运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使游戏有了新发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思想教育也增色不少。
2.2.3悬念式。
设计思想教育的内容,通过游戏引发悬念,最后解开谜团,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寻宝》的游戏,把常见障碍接力游戏,注入思想内容,为了寻宝,学生团结一致,积极奔跑,越过障碍,到底寻到什么宝?留下了悬念,学生急切地等待教师亮宝的急不可耐的心态。当亮出的宝是四条鼓励学生“不畏艰难,奋力向上”的宣传标语时,全体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领悟了思想教育的内涵,这样的悬念式,使游戏更精彩,更具生命力。
2.2如何在教学中的选取游戏
在游戏创编后,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游戏选取,要以符合教学任务、符合教育对象、符合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进行游戏选取。
2.2.1符合学生课堂任务。
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爱好。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课的任务来确定。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一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些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戏项目,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一种兴趣为目的。小学二、四年级水平二、五、六年级水平三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为日的。男孩喜欢那些对抗性力量、速度都比较强的游戏,而女孩肌肉组织比男孩发育差,腿比较短,而且步幅也小。因此,在力量、速度扩张和快速运动的游戏中,女孩可以比男孩降低要求。如果选择一些带有平衡动作、协调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则能引起女孩子的喜欢。
2.2.2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游戏内容。
在教学中,同一个游戏在不同年级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十字接力跑”这个游戏就不宜在小学低年级做,因为传接棒和弯道跑技术学生没有学过,做起来困难就很大。再如“推小车”这个游戏趣味性很强,但在低年级也不宜做,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臂力支撑能力很差,做起来很不安全。“黄河——长江”这个游戏在小学三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但在高年级也可以进行,该游戏虽然有跑,但主要是练习反应能力,在跑的距离上就要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在低年级根据儿童爱模仿、上进心、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应选择一些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小、规则简单的游戏,满足他们的运动需要,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如“老鹰抓小鸡”、“青蛙过河”、“过独木桥”等。在高年级可以选择一些难度和运动量较大,技术性较强,规则较复杂和竞争较激烈的游戏,如“障碍接力赛”、“拔河比赛”等。
2.2.3应注意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游戏选材是组织游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要能反映游戏的具体活动内容,又要有锻炼身体的价值;既要考虑到趣味性,又要考虑到思想性,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提高游戏教学的育人效果。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没有趣味性,就等于失去了游戏的特性,也就不能吸引学生。要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这就是体育游戏的特殊功能。因此,在游戏选材时应把兴趣作为直接推动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使它成为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但不可单纯追求趣味性,而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应该始终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准则,把游戏作为体育教学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既自觉地锻炼身体,又从中得到良好品质的教育。
3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3.1游戏中教师语言要凝练幽默
教师在游戏中语言的凝练幽默不仅能使学生易懂,而且还能为游戏增添欢乐气氛,调节游戏节奏,带来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在教学前期准备中,笔者时常把教材内容编写成“儿歌”、“顺口溜”、“谜语”等形式,通过以凝练幽默的语言把教材内容简易化,达到教师高效教学,学生易学易懂的目的。如笔者在执教《前滚翻》时,以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游戏技能:两手用力撑,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鹰翔。谜语一出,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致盎然地参与教学当中。又如在广播操《雏鹰起飞》中的预备节,其动作要领要求学生右脚后退一步,两臂下举……。笔者把整套动作以儿歌的形式进行编绘:鹅鹅鹅,池塘歌,昂起头来把水游,低下头,水中憩,伸翅膀,摆尾巴,展展翅膀变朵花,缓缓放下要回家”。通过这样的语言编排儿歌形式,使学生明白掌握了广播操动作要领,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款金额唐气氛,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3.2把现实生活场景运用于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现实生活场景不仅能使游戏更具趣味性,而且这样别具一格的游戏设计还能使学生融入生活角色,在角色中体味游戏带来的欢乐。如笔者创设游戏《小明的周末》中,创设生活情境,把“去超市选取给爷爷奶奶的礼品”“乘坐交通工具到爷爷奶奶家”“在爷爷奶奶家与小猫咪玩”等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都去当“小明”,看看他们在超市中选的礼物有何不同,都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在爷爷奶奶家小小猫咪怎么玩,等等。这样的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以游戏效果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3教学倡导一种游戏多种玩法
小学生往往存在“喜新厌旧”看待事物的特点,就算是一种新奇的游戏,在多次玩后都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其可塑性,对事物有新鲜感,教师可以把一个游戏创设出多种玩法来平衡学生心理,保持学生好奇心、积极参与性。如笔者在执教《长江,黄河》这个游戏,原始方法就是学生面对面站两排,一排名为“长江”,一排名为“黄河”,当教师喊“长江”时,则“黄河追长江”反之亦然。然后笔者在执教过程中,通过改编,把《长江、黄河》演变为另外两种玩法:一是受“长江”、“黄河”特点影响,根据“长江”源远流长,“黄河”气势宏博特点,把男生归于“黄河”、女生归于“长江”,黄河追长江需要追两次才算成功,长江追黄河时,把黄河限定在一定狭隘比例范围内;二是根据长江黄河源自青藏高原,以“天上来”这个词语融入游戏当中,当教师喊“天上来”时,长江与黄河身份互换,互换追逐。
3.4在教学中发动学生参与编排
新课程一直倡导“学生使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编排体育游戏时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选取某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融于游戏之中。例如笔者在编排《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多数学生认为“小鸡”数量太多,当游戏时,后面的小鸡融于摔倒,因此根据他们意见要对这个游戏进行改编。方案一:在地上规划一定区域作为老鹰的家,分出一部分学生作为老鹰幼崽,让他们训练捉鸡,这部分同学手拿呼啦圈,对小鸡进行“甩套”,其余学生扮作小鸡,从中选取两人作为“鸡爸爸”和“鸡妈妈”分别对其余学生进行带领。方案二:把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取一位老鹰,4-5位当小鸡,其余同学当“母鸡”,母鸡手拉手形成一个圈,小鸡在圈中,游戏开始时老鹰在圈外,并想尽办法捉拿小鸡;游戏过程中,老鹰可以钻入圈中对小鸡进行捉拿,但不可强制分开“母鸡”拉连的手,小鸡可以出圈,但不可以离开圈外两米,游戏结束后,角色可以互换。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4
论文摘要: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快乐的天堂。他们喜欢游戏,从游戏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根据小学生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游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将游戏带入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明确游戏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将知识与游戏结合;注意游戏的安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将其与小学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培养兴趣。
1.游戏
什么是游戏?精力过剩论认为“游戏是人发泄人剩余精力的一种活动。他们认为人的精力主要是来保护自己的。维持生命的正常生活。如果还有剩余的一定要发泄掉。游戏便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最好的一种方式。”①而弗洛伊德(S.Freud)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解决伊底和超我的冲突。游戏也是缓和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净化反应。而皮亚杰(J.Piaget)则认为学习是一种习得行为,游戏遵循“效果率“。效果率强调强化会增加一种反应出现的可能性,而惩罚减少它出现的可能性。可见,游戏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活动。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渴望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和生活的技能。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个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学教学
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二是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三是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②根据教学活动的这三个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小学教学是老师引起小学生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让小学生易于理解知识的方法,向学生说明解释相关的内容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引起小学生学习和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老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引导其更好掌握所学的内容。
3.游戏对小学教学的作用
3.1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爱因斯坦也认为“对一切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胜于责任感。”兴趣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对儿童来讲, 是人间的乐园”③。游戏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旦将游戏运用到小学生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将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传授给学生。这样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便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一件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趣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努力学习。
3.2游戏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注意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选择性。在正常的环境下,成人对信息有高度的选择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关注某些事物,然后进行认知的加工。但是,“小学生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新颖、新奇、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他们在注意有关和无关信息的部署中缺少灵活性。”④也就说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比较难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物吸引,分散注意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而将游戏引入教学,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教学活动就不单单是文化知识,还有有趣的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将注意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减少无关注意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游戏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感性经验紧密相连。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单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练习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朱智贤,1979)小学生这种思维与具体形象联系的特点使得小学生在接受抽象事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以接受。
而游戏是一种形象的活动。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活动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面对的是生动具体的活动,而不是黑板上的粉笔字。这种教学的模式适合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知识,避免因为无法理解知识而带来厌学情绪。
3.4游戏有利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良好的性格如主动、积极等都对一个人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利于学习的性格可以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认真学习。而游戏对这些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游戏中,小学生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形成了主动、积极等利于学习的性格。这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将游戏与小学教学结合的注意点
4.1游戏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游戏确实对小学教学很有利。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游戏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分清主次,切忌本末倒置,为了游戏而游戏。
4.2要将游戏与知识结合。
课堂的游戏应该与课余的游戏有所区别。课堂游戏的目的在与服务教学。因此,老师要善于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
4.3要注意游戏的安全。
老师要注意游戏的安全。在选择教学游戏时,安全因素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进行教学游戏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安全的开展游戏活动。如果因为学生在游戏中受到了伤害,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5.结论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事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我们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利用游戏这个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
6.致谢
陈洵教授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0
【2】施良方.教学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5
关键词: 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课堂 能力培养
运用游戏开展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从而落实素质教育。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等,最关键的是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这对于数学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探索游戏的运用,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充分感受到数学游戏有以下作用。
一、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这一表现在数学教学中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需要让我们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数学游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数学游戏可以将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学生通过游戏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了“倍”的概念后,如果我们单纯用数学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小朋友是不会对枯燥的数字感兴趣的,因此,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我组织学生玩一玩拍手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名同学拍几下手,后边的同学要根据他拍的次数拍出2倍或者3倍的次数。玩了一段时间后,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拍手的组合其他小组成员要猜一猜他们拍手的次数分别是几倍。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而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充分感受和理解了“倍”的含义。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表达问题,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的存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欲望和能力。这是对数学课堂的延伸也是对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为学生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更轻松自由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锻炼自己的数学意识。并且游戏过程是通过眼口手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这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由于应用题大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索性我就运用实际中的游戏活动开展教学。我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课件活动的时候有12名同学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游戏玩了一会,扮演老鹰的同学抓到了2个扮演小鸡的同学。那么,现在还剩下几个同学在扮演小鸡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先让同学们回答,有很多同学回答还剩下10个同学。这时候正好下课铃响了,我把同学们带到操场上,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通过玩游戏,同学们很直观地发现还剩下9名同学。这时候我一边带着学生玩,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锻炼了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应用题并不是学生不会算而是学生还没有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真正走入到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游戏教学方法很多时候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的,对于整个组来说,它不仅仅是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整个组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才能够完成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需要小组合作才能进行的数学游戏,从而向学生渗透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过程,都是学生亲身参与、自己动手、努力思考的过程,需要他们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努力思考,大胆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6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
1游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在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中,游戏无疑是其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有实验结果能证明游戏能让学生消除烦恼,缓解不良情绪,让学生更具有创造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基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无疑是正确的。
2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2.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部分是老师讲述知识而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缺乏趣味,气氛沉闷,互动性很差。而然用游戏教学法进行知识教育时,学生的兴趣是很高的,会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尽情的进行游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勇敢的发挥自己的见解,与老师或同学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将知识吸收并融会贯通。
2.2课堂充满趣味,学习兴趣高
爱玩游戏小学生的本性,通过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例如金山软件的打字游戏《警察抓小偷》,在充满趣味的打字中相互竞技,获得比赛的,同时在游戏中熟练地掌握键盘的操作和打字速度,相互提高。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让学习更上一层楼。
2.3课堂思维开放
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本内容上,无发将学生的思维发挥到极致。游戏教学法则不同,例如通过知识竞赛小游戏,将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通过比赛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竞争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许多不知道的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天马行空,不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力。
2.4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就是老师讲操作要点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学生属于机械的重复性操作,没有自己的理解,知识忘记的非常快,更别谈去熟练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模糊的数字和指令变得生动有趣,例如进行指令拼***游戏,让学生将打乱的指令按正确的指令进行拼接,既考验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也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来让知识的学习更加的生动有趣,也能让学生的对知识记忆更加深刻。
2.5使师生关系更加和睦
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控制力,因而很多学生因为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学习。而游戏教学法不同于以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无意中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老师通过游戏能对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也会对老师有信任感和依赖感。
3游戏教学法操作方式
3.1几种主要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针对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再结合学习的内容要求,即可设计出适合游戏教学法的游戏:
(1)协作游戏
协作游戏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互相合作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的团体,再布置小组之间的游戏任务或者分配角色,形成小组内部之间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体会到团体之间协作的优越性,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游戏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2)比赛游戏
比赛游戏的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加重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例如设计简单的程序改错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比较同学完成的数量和对错情况来判定胜负;又或者在金山打字中《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游戏的胜负来判定比赛的输赢。
(3)评价游戏
评价游戏的好处就在于能让学生“三思而后行”,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对知识的理解力。评价游戏没有标注答案,游戏的意义就在于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例如拿出一个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例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缺点以及进行优化方案的讨论,没有固定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2游戏教学法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游戏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游戏教学法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因此所选择的游戏要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运用方法的熟练以及知识面的拓展。像《俄罗斯方块》这种只需要上下左右键的游戏就明显不适合,教师要选择像《打地鼠》,《警察抓小偷》之类的对学生打字速度有提高的游戏。
(2)合理分配时间
一堂课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点,也不能仅仅做游戏,要根据知识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来有计划的分配时间。比如理论基础课可能讲述知识点占用的时间会多,而技能操作课则就会更多的将时间分配在游戏上,不能一概而论。
(3)把握游戏进程
游戏本身是好的,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例如在竞赛游戏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之间闹情绪的状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开导。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不同于成人,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不遵守规则,道德思想观念偏差等等一系列问题,此需要老师对游戏的过程进行把控。游戏本身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4结语
游戏教学法本身有利有弊,它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附带很多问题,但是它仍然值得借鉴和应用,我们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始终要铭记的是游戏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不能本末倒置,以玩代教。
【参考文献】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7
关键词:游戏活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运用
中***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84-0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游戏教学法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活动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把游戏活动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文化素养。
一、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获得数学知识
游戏可以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通过具体的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活动做铺垫。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小学生进行折纸游戏: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后留在纸上的折痕,可以用以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比如:相似、轴对称、全等、相似形等等。在折纸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受到启发:用正方形的纸(二维物体),可以折出一个立体形状(三维物体)。折出新的形状之后,指导学生把纸摊开,然后研究留在纸上的折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维数的变化,从一个二维物体到三维物体,又回到二维物体。虽然小学生还不完全清楚二维和三维的具体意义,但是可以为后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运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1. 游戏活动为学生建立愉快活跃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普遍的特点是好玩、好动和好奇,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感,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渴望学到新的知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很容易被他们感兴趣、充满乐趣的事物所吸引,但由于他们年纪比较小,没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仅仅凭着乐趣去认识新事物,感兴趣的就乐意去做,没有兴趣的就心不在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小学生这个特点。然而,游戏可以顺应小学生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游戏活动中,将“无用”的注意转为“有用”的注意,让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分类”这一课时,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分类”这个概念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和困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来设计游戏,比如,设计“给小动物找家、文具回家、水果放进果盘中”等小游戏,引导小学生将同一类物品归纳在一起,给小学生创建一个愉快且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分类的含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 游戏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普遍善于形象记忆,很少具备推理能力的,他们需要具体的事物来支持思维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应当采用直观的方法来丰富其感性认识,让他们的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解“空间与***形”这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形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可以动手接触***形,动脑思考***形的特征,动口说出***形名称,从而加深对***形的认识,由此,学生会对***形的特征产生深刻的印象。学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可以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游戏活动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态度
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发现和创造不同的思路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一个小学生在玩积木时,他会尝试用不同的组合方法,来观察并试***将一块块积木放在另一块积木上面,放到多少块不会倒下来。学生会一边玩、一边进行思考,充分提高了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学生还能将游戏中所得到的思路和方法灵活运用,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学生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所运用的不同思路,通常就是在为某个问题找到解决的答案。
四、游戏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融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应当建立在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应当尽量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将课堂学习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学生在生活中学到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这一生活经验,带领小学生在课堂进行“打电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教学“1~100各种的认识”时,老师做着打电话的动作,对小学生说:“我这个电话打给小明,请问100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一?”小明也做着打电话的动作答道:“100里面有10个十,100个一。”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做这个游戏。这样,让学生依据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游戏,不仅可以掌握1~100中有几个十,有几个一,还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回答问题又快又准确,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又愉快。
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游戏活动方法教学时,应当注意游戏要有思想性、激励性、多样性、直观性、形象性和情趣性等。从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做练习、在快乐中增长才干、在比赛中增加勇气。一直以来,关于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游戏活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优点,使得游戏活动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8
一、学科型教学游戏的内涵分析
学科型的教学游戏是将知识或者学科技能作为教学的基础,并且促使学生在游戏当中掌握知识以及或者某项技能,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教育和游戏相互集合,促使学生可以在游戏当中学习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相关能力,此外,游戏当中,学生可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学科型教学游戏具有以下几点主要的特点:第一,教育性,教学游戏是为了教育才设计,因此,教学性是学科型的第一个特点。第二,趣味性,学科型教学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当具备趣味性。第三,拓展性,学科型的教学游戏当前还是处在一个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应当及时发现当前教学游戏中的不足之处,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游戏,从而促使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潜能。
二、学科型教学游戏的重要性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看,小学儿童的注意力相对不够集中,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课堂中常常出现分神等问题。这种现象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由于难度较大,又相对枯燥,因此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科型教学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游戏是儿童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采取不同的游戏可以教授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引入课堂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进入我国小学课堂的时间还不长,有些教师也反映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但是,学科型教学游戏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人们必须认识到,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并让他们理解和学会运用教学内容,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的。因此,必须将教育性视为学科型教学游戏的中心思想。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完美的融入学科型教学游戏中,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途中学习和理解教学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发散思维
小学儿童正处于具体形式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开发其思维活动能力,对小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学科型游戏教学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中,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理解和掌握课堂中教授的数学知识。同时,鼓励他们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平常的生活中。在进行游戏时,学生必须开动脑筋,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思考、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在有些类型的游戏中,强调必须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因此,对于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是极其有利的。所以,学科型教学游戏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科型教学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一)根据学习的内容,巧妙设置游戏形式
如何根据课堂教授的知识内容,设置合适的游戏规则,十分考验教师的智慧。教师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将日常生活内容融入游戏中。例如,在教授学生人民币面值大小和单位等问题时,就可以将日常购物的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在进行游戏前,教师可以准备好代替现金的小卡片,将不同换算方式教授给学生。准备一些物品作为道具,要求一个学生担任小商店的老板,其他学生作为消费者,学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代币小卡片购买商店中的物品,可以竞价,商店老板需要算好每一位顾客选购的商品总额。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在运用卡片的过程中,全面感受到了人民币单位换算的规则,也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二)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相互融合,给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小学课堂中教授的很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例如,在教授学生重量单位时,学生可能不太了解一克有多重,一公斤又有多重,那么就可以将称量的工具引入小学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称取身边常用的物品,直观感受一下,一支铅笔有多重,一支钢笔又有多重,一个橡皮,一个黑板擦呢?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让他们对于数学知识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
(三)将游戏带入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
上文提到过,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发育都还不够健全,因此,小学生很难长时间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也是为什么小学课堂时长的设置要短于大学时长的设置。教师必须尊重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所以,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当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游戏中,自然就很难走神了。例如,在学习人民币单位时,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一个学生扮演购买物品的消费者,另一个学生充当收银员,计算随机购买多样物品时,应该花费多少钱,看是顾客算的准确,还是收银员算得又快又好。
(四)开展师生竞赛,激发学生兴趣,解决数学问题
如果只是用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出教学内容,那么学生在一开始就很可能失去学习当堂内容的兴趣。可以选用师生竞赛的方式进行课堂的导入工作。例如,在教授闰月时,教师可以将万年历提供给学生,自己口头回答,让另一名学生随意提问,有万年历的学生翻阅回答,看是翻阅回答的学生快还是教师口头回答的快。在竞赛胜利后,将闰月计算的规律教授给学生,学生自然有兴趣学习闰月的知识。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不用传统方式,而是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鼓励。学生和老师在进行竞赛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当中应用学科型的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发散思维,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用学科型的教学策略包括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巧妙设置游戏形式、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将游戏带入小学数学课堂、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作者:饶金容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刘成新,王秋娟.教育游戏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2001—2011年度中文期刊的文献统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94-98.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9
【关键词】体育运动;游戏教学
一、体育运动中游戏的重要性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重复性的动作,学起来枯燥无味,对于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穿插一些游戏的成份,或者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1)能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接收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的情节之中扮演各自角色,更好地体会、认识生活。如游戏《老鹰捉小鸡》,有的同学扮演老鹰,有的学生扮演保护小鸡的母鸡,有些扮演活蹦乱跳小鸡。孩子们在游戏设计的精巧情节中,了解了作为母鸡保护自己小鸡的技能,和作为母亲的伟大。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游戏能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娱乐性和游戏性,因而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体育游戏兴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步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是根据主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小游戏,就能在课的开始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在以往“50米跑”教学中,练习采用了“人球比赛”的游戏,用球作为学生的比赛对象,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有在小学体育课“篮球运球”的教学中,如果我们利用“运球赛跑、运球接力”等项目活动,把游戏与竞争融入其中,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加大练习的力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3)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游戏的教育性集中体现在游戏的内容及方法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上。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忽视了品德的培养,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孩子由于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可塑性较大。这就要求用品德教育贯穿游戏之中。用特定的角色规范孩子的言行,让他们有责任感及正义感。游戏《大网捕鱼》,设计了渔民捕鱼的的场景,渔民利用一定技巧捕到鱼,直至都成了渔民。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会相互合作,认识集体的力量,还可以知道团结互助的好处。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适宜的的体育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如果游戏的组织管理不当,往往适得其反,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组织游戏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组织游戏教学。小学生喜欢运动,这时期的他们可谓是不知疲倦的年龄。多动、喜欢无约束、纪律性缺乏。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书本教法是没有多大的效果的。所以,我们要把书本的知识要求转变成游戏方式,也就是说用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的目标。例如:篮球教学的传接球练习中,本来就是两个人之间简单、枯燥的传接球游戏。现在运用游戏的方法,学生可以自行组队,六、七个人一组,学生们围成一个圈,中间圈内一名学生抢同学们的传接球,抢到后两人交换角色。增加趣味性,提高积极性,有利于动作技术的提高。
(2)体育游戏组织要严密形式要创新。教学中老师要将体育游戏的内容、方法、规则向学生讲清楚,教师既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要严格要求将组织纪律贯彻始终。教学中同一教材的游戏,时间越长,学生就越觉得没有新鲜感。教师要善于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变换游戏的活动形式,增加娱乐性和趣味性。
三、体育游戏采用的教学法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较低,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所以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多采用直观的方法。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游戏教学时应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这样效果会好些。比如:在让小学生了解游戏的路线时,多采用示范的方法,或采用***解;在讲解的语言上,多采用形象的语言,同时配合一定的手势等。
(2)讲解时要简短,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想。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无意注意比有意注意更能持久与集中。因此,在小学生的游戏教学中,讲解应简短一些,只要能使学生明白游戏的做法就行了。讲解的方式也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生动形象一些。另外,可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的方法,以启发小学生开动脑筋,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智力。
四、小学体育游戏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体育游戏课能顺利的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除了有区别性和针对性的游戏内容和严密组织教学方法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育游戏教学注意纪律性。为了保证体育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组织纪律必须贯彻游戏始终。游戏规则是否明确、合理、严谨、易于裁判。如进行接力游戏时,不仅要讲明原有的游戏规则,而且要强调游戏的纪律性,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2)体育游戏教学注意安全性。在体育游戏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如:使用的场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年龄、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超越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在从事活动性较大和运动负荷大的游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游戏中要注意观察学生体力的变化情况。对抗性较强的游戏要特别强调安全性。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运动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如果能够得以科学合理的运用,将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的作用,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体育游戏这种“特殊的练习方法”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永智,朱波涌.《体育游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有意思的小游戏篇10
一、将游戏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1.将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将游戏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可把游戏趣味性、娱乐性、情节性等特点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教学活动在发挥教育功能、健身功能的同时兼具娱乐功能,从而大大增加了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寓教于乐,游戏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贯彻实施。
所有的体育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规范和基本思想,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遵守游戏的规则规范是顺利完成游戏的前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体育游戏的参与,可有效的培养自身的规则意识,提高自身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除此之外,不同的体育游戏蕴含着不同的组织思想,如有的体育游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有的体育游戏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的体育游戏却以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意识作为首要目标,因此,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游戏,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寓教于乐,促进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贯彻落实。
2.将体育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的成型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正逐渐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转变,可塑性强,是接受教育的良好时期,而体育游戏的特点与处于此阶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极为相符,游戏内容直观具体,趣味性强,而且多数体育游戏的组织方式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和喜欢的,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所以在这个阶段,选择运用体育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有利。
首先,游戏多是以小组或小群体的形式组织开展的,游戏的完成必须要由多人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实现,因此游戏完成的过程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改变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其次,游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的观念,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从而为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地表达自觉的想法、意愿、主张以及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这不仅为体育任课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及时调整和完善,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十分有利。
3.将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体育游戏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可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体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完成游戏时其必须积极***地思考问题,能动地反馈信息,主动地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而这几点正是培养创新能力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所以,通过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方式,能让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将游戏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时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内容组织要科学合理
要想让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必须要重视游戏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小学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游戏内容的时候,首先要关注所组织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具有教育意义和思想性的体育游戏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贯彻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对于无意义的游戏甚至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游戏要严格禁止。其次,游戏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任课教师在进行游戏内容的组织和筛选时,要注意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现有运动能力的体育游戏,避免因游戏与学生的身心状态不相适应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因所选游戏的难度过大或过小,而使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再次,游戏内容的组织要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以提高其可执行性。任课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的组织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情况、本校的情况,在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的组织工作,从而使所组织的内容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实行,否则,即使游戏内容再新颖,游戏的教育功能再出色,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学目标也就无法达成。
2.游戏的讲解和示范工作要科学得当
游戏的讲解和示范工作是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开始步骤,能否科学得当地对游戏进行讲解和示范会直接影响游戏的后续开展和教学活动的质量。任课教师在对游戏进行讲解时,一般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游戏的名称、游戏的结构、完成游戏的方法、应注意的动作要领、游戏中涉及的路线和信号以及游戏的规则规范等内容。其中,游戏的完成方法和游戏完成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规范应作为讲解的重点内容,以便学生在建立了游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游戏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游戏要领,高效地完成教学活动。另外,体育任课教师在对游戏进行讲解和示范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力求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讲解的顺序也可以根据游戏各个环节的难易程度灵活地进行调整,讲解和示范工作完成后,最好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练习,以便发现学生在游戏理解方面的偏差并及时作出纠正。
3.体育任课教师在游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重视游戏的规则性和安全性问题
体育游戏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游戏过程中一般都会存在竞争的因素,竞争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紧张的比赛氛围。但是在紧张激烈、气氛高涨的游戏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要始终注意关注学生的规则性意识,保障游戏按应有规范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不仅是顺利完成游戏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机会,一定要引任课教师的重视。
另外,在将游戏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时,任课教师还需关注游戏安全性的问题。在前期的游戏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所组织的内容和游戏中的动作是否容易引发伤害事故,如动作幅度是否过大,是否容易引发肌肉拉伤;运动负荷是否过大,是否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符合范围等问题。另外还要考虑游戏的组织教法和实施方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游戏的规则规范是否严谨可行、场地的安排是否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等问题。除此之外,在游戏法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也要时刻留意安全性的问题,以防学生在完成游戏时求胜心切以致忽略应遵守的安全性要求,导致发生伤害性事故,所以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时,需随时关注游戏进展,并根据游戏开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对游戏要求做出调整或者补充。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意思的小游戏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