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创业篇1
【关键词】大学生;校内创业园;实践活动教育
中***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70-01
浙江是一个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最具有创业精神和思想的省份。对于不断优化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创业教育更加适应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将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素质培养及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新模式,对于适应新形势下的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的就业机会有着极高的促进作用。
一、宁波大红鹰学院校内创业园区的运作模式
宁波大红鹰学院学生创业园区由宁波大红鹰学院于2007年建立。本着"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原则,通过教育启智、搭建平台、设立基金、内外联动等措施,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力助热爱创业的大学生们成就梦想。
大红鹰学生创业园区建在地处宁波鄞州区学院路1号的宁波大红鹰学院校区内。学院在活动中心专门开辟出2000余平方米作为服务区和办公区,可供40个创业团队同时入驻开办模拟公司。创业园区开办5年来,每年有150多名学生在园区内进行实践活动。先后接纳200余个创业团队开办模拟公司,入园锻炼学生达1500余人次,涉及电子产品、电脑维修、服装等多个经营种类,各团队运营期间营业状况良好。
校内创业园区在"全真的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创业实践。学生将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申报,投标成功的模拟企业在园区内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流程进行模拟注册,成立模拟公司。注册成功的企业在运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优胜劣汰、自负盈亏。创业园为入园企业提供办公和经营场地、物业管理、模拟工商注册、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
二、宁波大红鹰校内创业园区的特点与成效
宁波大红鹰校内创业园区与一般大学生创业园区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个由学校成立的创业园区,在"全仿真"的前提下,规避了很多的创业风险。为渴望创业、有想法、有创意、有技术但又条件不足的提供了一个创业孵化场,是一个将理论知识、服务功能、创造灵感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基地。
校内创业园建立5年多来,成效日益显现:
校园内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宽广;影响面越来越大,示范效果明显;将专业学习立足于实际,带动毕业生就业。
三、宁波大红鹰学院校内创业园区的发展前景和所存在的问题
宁波大红鹰学院校内创业园区秉承大红鹰教育的创业的传统,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宗旨,根据"教育启智、搭建平台、设立基金、内外联动"的建设理念,运行5年来,前景一片大好。
随着学校办学的不断发展,积极引进企业资源,已与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一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数千名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学习,工学相调,产学交互。学校与企业彼此深入的融合、融通,校企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对学生的视野和创业高度都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这种教学一体,校企互补,真实实践的高校学生创业模式是对目前高校学生创业模式的一种创新,有着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当然,由于校内创业园区的模式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程度还不够
与大部分高校一样,创业教育还仅限于每学期几节的就业指导课程或者人数不多的选修课程,大多数学生很难接触到整体的创业教育课程。
(二)创业园区的硬件很硬,软件很软
创业园区在场地提供、物业管理等管理方面做得很到位,但对学生的项目选择、开阔创业视野等软性辅导方面还远远没有做到位。目前创业园区内经营类型比较单一大部分经营类型还是格子铺、服装店等这类销售性质的,IT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和有创造性的项目等都还没有出现。
四、进一步完善宁波大红鹰学院校内创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个人认为,目前有一下几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的措施:
(一)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增加创业扶持力度
创业教育应该形成一整个体系,融入日常教学安排中。从学生入学开始逐步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整体的框架。良好的创业氛围的营造能使想创业的学生更好的去开展实践;不想创业的学生也能从中得到思维的启发。
而学校对于那些有创意、有想法、构思完善的项目,应该增加资金扶持力度、指导老师一对一跟进指导等更多的扶持条款,以促进学生创业的更好开展。
(二)加强校企合作,开拓学生视野
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去办公司、办企业的。大部分进入创业园区创业的学生和更大部分没有进入创业园区的学生需要的是实践的机会和实践中学到的创业的精神、开阔起来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
(三)脚踏实地,稳健的发展
逐步的扩大创业园区的规模,在日益浓厚创业氛围下,提供更多的场地给有创业意***的学生。也逐渐把其中优秀的推出校园,真正进入社会发展壮大。但在这些都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来,要让学生清醒的意识到创业有风险,成功并不容易,心理上要做好创业失败的准备,不能盲目自信。
总而言之,宁波大红鹰学院校内创业园区的模式,很好的将书本与实践结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了很好的孵化作用。在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愈将展现它的强大能量。
参考文献:
校园创业篇2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校园文化 创业型校园文化
一、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2015年5月,***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全国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而促进创新指引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由此看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成为高校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此过程中,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同时对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具有方向性作用。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认知、理解和接受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1]。校园文化对教育目标和内容具有重要影响。在“学生本位”的校园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行为和品格。同样,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创业型校园文化的支撑与熏陶。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是有必要的,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不可分割。
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为他们毕业以后走上创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2]。首先,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动力。其次,校园创业文化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主动抓住机会,提升心理素质。最后,校园创业文化最明显的合作特点是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互相协作的活动中形成创新创业的品质。
二、创新创业教育下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不足,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校园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不足的体现是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不全面。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是从2010年开始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意识不高的问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完备,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活动积极性正是校园创业文化中的丰富多彩活动的鼓励和号召,如果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不完善、平台的活力不充足,就会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得不到锻炼,因而创新创业的行为能力也丧失表现的机会。
(二)高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管理制度不完整。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创新创业校园文化,靠的是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机制,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依据,更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有利条件。在日渐体系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下,校园文化管理制度的改革亟待完善。只有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有助于良好校园环境的形成,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展开。如果校园文化的管理制度不完整,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得不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程发展缓慢。
(三)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单一。
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全力开展的有效渠道,丰富的校园创业文化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高校综合教育改革既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为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校园创新创业活动不同于创新创业课程,但又包含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部分。举办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高校自身整体水平的上升,更好地发挥社会性作用。然而,目前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活动主要还是以创新创业大赛为主要活动方式,其活动的普及性扔有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需要更多的创业文化活动去营造。
(四)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与社会创新创业文化的联系较弱。
校园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它的文化与社会文化存在相交关系。在创新创业文化方面,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是社会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上做得还不够完善,缺乏与社会的联系,整合校外资源的有效性上仍需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创业意识除了受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影响,也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创新创业意识不够高是缺乏市场意识的后果,如果社会文化在校园内宣传不到位,宣传媒介不够全面,导致学生了解市场的机会减少,那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必然不会提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觉醒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本质上是高校创新创业精神文化的体现。创新创业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和受体的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在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传播给学生的责任感、道德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创新创业不是简单的一己之私,它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增长、带动了社会的就业。所以,高校校园文化的改革导致高校职能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带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脚步。
高校创业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创新创业文化的举措,使校园文化变得复杂多变,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创业思维的价值取向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成长中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确:任何一种创业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功,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困难、挫折与失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奋斗。所以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在于内在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自育、自理能力。
(二)完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管理制度。
一套完整有效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有助于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有助于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有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不同阶段,在一些基本的规范准则基础上,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管理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证与督导机制、学术科研机制、人力资源开和社会资源拓展机制及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等,系统地制定符合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饰以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的有关制度。
一个全方位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是校园管理制度文化体系不断完善的结果。有活力的创新创业活动可以使参与者发挥潜能,让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真正形成有助高校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文化。例如,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三)丰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创业文化所具备的六个功能(教育、同化、创新、目标导向、激励、娱乐启迪)共同作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只有组织和开展好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才能将文化的功能发挥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校园创业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学生了解社会创业活力增添渠道。
高校在机构设置上应增加专门机构负责开展和协调师生创新创业工作,并做好保障措施。结合校友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分享创业成功案例树立典型,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针对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做好社会创新创业的***策教育。组织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和竞赛活动,在竞赛中让学生得到系统化的锻炼,以此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工作室和市集,将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化、市场化,创造逼真的市场环境,让学生的创业项目在校内就开始进入“孵化器”。在浓厚的创业发展氛围中,学生参与校办经营实体的活动,在实践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具备的特有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丰富的校园创业文化活动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的普遍性,而且能够薛涛和启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加强高校与社会的合作联系。
高校的发展已经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关注社会***策信息,整合社会资源是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措施。首先,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弥补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例如,高校教师拥有富足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社会经验,这样会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通过高校与社会相关企业间的联系,弥补创业教育的短板,定时开展老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教师进入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有利于提高老师的经验和能力。同时,聘请社会企业家加入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队伍,有利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其次,关注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利好***策,与***府多加联系,依据***府行为建设校园文化,从***策中获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利时机。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运用好社会的资金支持、服务体系的支撑等有利条件。在社会创新创业培训中,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建立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关系,这些都离不开社会创新创业文化的外环境。由此看来,加强高校与社会的合作联系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校园创业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业教育;研究培养
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现在高校都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积极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我国的经济现在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业教育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平台,在校园文化中的创业教育的应用,克服了理论课程的枯燥无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让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有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用人的需要。
1在校园文化中实施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
1.1推进学校转型与变革的重要突破口
现在国家非常需要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高校都在积极开设创业教育,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转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变革,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与高校转型与变革休戚相关,同为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共同承担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在全面普及和推广创业教育的同时,不同类型高校的转型与变革,应该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实行方式,以创业教育为重要突破口,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根据企业的需要,不同专业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2推动人才培养与开发的重要渠道
国家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背景下,高校中都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在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2校园文化在创业教育实施中的优势作用
2.1有利于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在全民创业的时代,创业不分层次,创业者没有学历、年龄等限制,但最近几年,创业都在转型,只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合理的进行创业,才能保证创业成功。校园文化打破院系之间的***性,为不同专业背景、学科专长、创业需求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载体和平台,文理融合,避免同质,重塑着校园文化创业教育的边界,推动着复合型人才培养。创业人员需要一名复合型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必须有效的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2.2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搭建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在创业过程中,能有效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校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校园文化中的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学生自我认识趋向成熟,自我体验更加丰富深刻,自觉性和***性也都显著增强,校园文化为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3创业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具体建议
3.1制度文化—————完善创业教育制度
制度文化是确保校园文化规范高效的重要基础,相较于第一课堂而言,创业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因而在制度未曾建立或正在建立之时,校园文化的作用更加重要。
3.2行为文化—————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如果创业教育只停留在观念、思想、精神层面,而未转化为行动和结果,那么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行为文化是高校组织实施,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行为,它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动态的表现。总之,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中,打破学生班级、专业的限制,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创业人员需要一个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在开展校园文化过程中,能更加有效提高学生能力,为其进行创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亳州学院:依托地方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J].***史纵览,2017(07).
校园创业篇4
20xx年是学校贯彻***的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之年。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要求,***思想,求实创新,以深化内涵,强化特色、环境育人为切入点,扎实落实“XX市文明单位”的工作指标。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立足区域经济需求,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构建和谐校园为抓手,以提高师生员工文明素质为目标,通过开展各类学习和活动,形成了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创建工作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社会有效益的良性循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注重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师生的文明素质
学校紧紧围绕创建“XX市文明单位”工作目标为实践载体,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于学习型组织建设,把理论学习与开展主题教育相结合,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1、重视理论学习,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师生良好的道德风范
学校坚持紧贴时代“脉搏”,紧随时势需求,建立了中心组、***员、教职工每两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做到学习有计划、有主题、有研讨,重点突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拓展教职工的思维和眼界,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学校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
学校先后组织教职工全员参加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推动了学校思想***治理论工作的建设。同时,学校把握时机,借用外脑,先后邀请了xxx报告拓展了教职工的思维和眼界。市委***校xxx做的《xx》的报告,生动且贴近我们的实际,在广大教职工中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注重师德建设,增强爱岗敬业责任意识,不断优化教职工队伍
学校紧紧围绕“师德高,师能强”的教职工队伍建设目标,从制度执行,***策鼓励,氛围营造多方位入手,努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发展。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如以“为人、为师、为学”
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载体,向广大教职员工提出了树立爱岗敬业责任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的要求。同时,学校注重学习的有效性,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百字师德”公约,举办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成长”教育教学论坛、,开展了“找差距、找瓶颈、找突破”***思想大讨论,进行了“落实科学发展,就学生就业状况思考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大讨论。召开了“尊师重教〃和谐师生”教师节表彰会,通过评选优秀园丁、师德优秀等先进典型,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垂炼,通过拜师、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爱岗敬业,一心执教”主题交流会等活动,使青年教师逐渐成熟、成长。学校构建了一支结构层次合理,素质优良,功底扎实,充满活力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策略、方法和手段的新型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部分学生是单亲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行为上放任自流,学校对教师提出了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恒心”的要求,通过组织教职工观看青年教育专家卢勤的关于“对孩子我们应怎样去爱”、“如何用爱的眼睛欣赏孩子”、“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系列报告,使大家感悟到敬业爱生,充满智慧是现代教师所追求的目标;爱生如子,待生如友是现代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学校先后组织了师德规范大讨论,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让教师明确,要以赏识鼓励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要以真诚、尊重、民主平等的情感为人处事,以身作则,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开展“帮助一名困难学生”“树立一个好形象”活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职工中无重大违***公共秩序和道德的行为,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等行为。在师德师风调查中,家长、学生对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满意率达100%。
3、深化《两纲》教育,坚持育人为先原则,开展德育教育过程管理的实践
学校认真贯彻“德育为首,做人为先”的教育原则。,围绕培养会做人、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确立了“齐抓共管,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探索构建有效的德育体系;实施新的德育过程化管理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营造健康、快乐、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了德育工作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活力和实效。
1)学校建立思想***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以学生科、团委、年级组长、***治教研组、学生会为管理主体,由班主任、团委成员、***治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及学生干部为参与核心的三级德育管理网络。在日常行为管理中,做到日日有检查,周周有评比,月月颁流动红旗,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有效地保证了学校的良好秩序。
2)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学生论坛、业余***校、团课、班会课、宣传栏、黑板报、广
播等开展了形势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赴“东方绿舟”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3)、结合《xx天行动计划》及《实施师生三年文明行动计划》的要求,学校有效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举办了以“喜迎精彩xx,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举办了第十一届校园文化体育节、田径运动会、跳踢、拔河比赛等;在区体育局、文化局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XX区第三届运动会开幕式引导员、彩旗队、鲜花队的各项工作,获得了道德风尚和优秀组织奖;举办了xxx
等主题班会活动,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根本和成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学校举办了“祖国万岁”歌咏比赛,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响彻校园。同时“温馨教室”的评比活动展示了学生聪明的智慧和张扬的个性,增强了师生、生生和谐融洽的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化了爱国主义、安全和珍爱生命、法制、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劳育等专题教育的内涵。
4)、学校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班都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400多名志愿者以“立足学校,服务社会”为宗旨,坚持定时、定点、定人到社区、敬老院、聋哑学校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通过“爱心义卖”、“学***,做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捐款”、“九九重阳节——夕阳关爱”、“12.5志愿者服务周”、午间文明岗监督、迎xx文明宣传、“迎接文明xx,倡导健康饮食”——青年教师食品营养志愿宣传等为主题的一系列志愿者公益活动,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得到了广大师生、社会的广泛赞誉。
5)学校十分关注特殊群体,对于思想后进的问题学生,学校通过***支部与班级、***员与学生结成帮教对子,开展跟踪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互动的教育体系;学校还与XX区社工站、朱泾镇派出所开展联合教育活动,结成教育同盟,在源头上实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违纪得到有效控制,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二、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的***治核心作用
1、着力推进班子建设。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围绕“两个目标”、“六个提升”这一实践载体,紧扣“***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广大师生得实惠”的目标要求,以“查找突出问题、认识突出问题、整改突出问题”为工作重点,注重实践特色,解决实际问题。领导班子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群策群力落实整改方案,脚踏实地谋求科学发展。面对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办学条件不足、生源质量较差、办学经费不足三个瓶颈问题,学校采取措施逐项突破,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改善师生食堂
伙食质量等民生问题,使教职工办好学校信心极大提高,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亦焕然一新。
2、突出***支部特色。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治核心作用,探索***支部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突出***建特色、支部特色。实践中,第一***支部着眼于提高行***管理水平,第二***支部着眼于推进教学改革,第三***支部着眼于整合德育资源、构建有效德育体系,形成了“一支部一特色”的工作新局面。
3、增强***员意识教育。组织开展“讲***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在服务群众上见成效、在师德表率上见成效、在教书育人上见成效、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见成效、在凝聚人心上见成效、在促进和谐上见成效,始终保持***员的先进性。
4、加强***风行风建设,保持学校的纯洁性。学校***总支认真制订创建计划,把优化干部作风和开展警示教育结合起来,提出了“思想作风要严、教育学风要浓、工作作风要实、领导作风要科学、生活作风要廉洁”的要求,组织干部***员学习了《关于加强***风廉***的实施意见》、《教育系统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实施意见》、《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并进行了本单位***风廉***建设问题的自查,***员干部撰写了警示教育的体会文章。
为严格规范教育收费,学校成立了规范教育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制定了《学校代办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对每学期收费项目的制定、公开、收费、结算等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总结,并通过公示栏、校园网、告家书等形式进行公示,保证了收费的透明性。学校建立较完善的校务公开制度,形成教职工大会、教代会、校务公开栏、校园网四个公开平台,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福利、评优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
5、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的职能作用。校工会定期召开教代会,协助******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有效执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功能。以“迎世博、迎国庆、讲文明”为契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凝聚力工程。通过开展温馨工程活动,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权益,通过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教工兴趣班活动,切实提高教职工身心健康;通过探望病患,慰问丧事,帮困扶贫献爱心,保险理赔,教职工生日问候,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生活等活动,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把工会建成温暖的职工之家。学校教工何晓东身患肺癌,正值生命垂危之际,学校伸出友爱之手,在***总支、工会的倡议下,捐款xx元,以缓然眉之急;朱xx家庭贫困,一双儿女患有疾病,学校派人在端午节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使
xx家人倍受感动。
学校团委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少年,以“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展示青年,发展青年”为为目标,通过学生业余***校、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关工委、双结对共建等平台,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加强组织管理,形成和谐校园创建的制度化、长效化、特色化。学校在认真组织学习《XX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xx年和谐校园的创建计划。学校领导班子定期召开创建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并将测评指标体系制定了项目细化表,将指标内涵要求逐个落实到***、***、工的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并通过教职工大会向教职工进行宣传创建工作,加强全校教职工的创建意识,使学校形成了文明创建网络,切实把创建工作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持续有效地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创建。
三、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的综合水平。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的需要,社会用人市场的需求,及时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开展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使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发展动态相适应,保证了学生就业顺畅,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1、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学校坚持依法办学,贯彻落实校长负责制,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规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20xx年学校对已有的规章制度和教代会通过的《补充规定》等进行了重新补充、修订,出台了《
XX学校内部管理手册》,学校内部管理日趋完善,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工作新局面。
2、突破发展瓶颈,贴近市场需求。首先,学校坚持拓展优势专业,即以建成市“农产品加工与检测”开放实训中心为契机,做大做强食品生物工艺、食品安全和管理专业;其次,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即做强做精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第三,做实热门专业,特别是现代物流、航空服务专业等专业;第四,根据市场需要和区域经济的实际,及时嫁接先进专业,增加复合性专业;最后,借助有关高校资源拓宽新的专业,充分发挥学校在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的办学优势。
3、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XX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的需求,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树立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理念。学校先后组织9批次,73人次的教师参加市级新课标培训,对《食品理化检验》、《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十门课6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改革试点,通过开展以学习过程为主,注重进行全程跟踪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收到了预期效果。
4、丰富第二课堂,拓展学生技能。学校在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通过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兴趣、能力展示的平台,学校开展了烹饪、西点制作、书法、雕刻、养殖等28个项目的第二课堂活动,5个体育活动内容,8个社团活动。学校在参加
XX市第三届“星光计划”大赛中获得了5个项目中的2个全能奖、7个单项奖;在参加XX市中职学生作文竞赛、普通话比赛、古诗文大赛、摄影比赛等赛事活动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另外,学校与市总工会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家庭劳动技能”培训,有120多名学生参加,合格率达90%以上,同学们都深感获益非浅。
5、注重实践教学,优化师资队伍。学校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市场,先后与xxx等加强合作,为有效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在完成“x”师训要求的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先后选派x位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3名教师参加全国职教骨干教师培训,8名教师参加XX市职教骨干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扩大了“双师型”队伍。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多彩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隐性教育的主渠道,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校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改革发展,确立了“质量立校、管理兴校、创新活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着“奋发有为,淬砺一流”之校训;积淀了“艰苦奋斗,奋发向上,坚忍不拔,追求卓越”之学校精神;形成了“文明、和谐、开拓、进取”的校风。学校教学楼的走廊、教室的墙面、校园空间布置,彰显着职业学校的办学特征;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所展现的校园文化无处不在渲染着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合力跑等体育系列竞赛,组织《歌唱祖国》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选择快乐》心理讲座、“同欢乐牵手,与和谐共行”红歌大赛等活动。通过举行“老师和学生谈话技巧”等讲座,举行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校园文化体育节暨运动会,举行卡拉OK大赛、摄影、插花、电脑小报制作、时势***治测验等活动,营造了健康、快乐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语言文字评估,迎世博、学“双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品位。一年来,学校深入持久地开展创“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组室、文明学校、做文明人”的系列活动,形成了争创文明集体,争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五、优化校园环境氛围,创建平安健康达标
1、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将平安学校创建工作作为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防范机制,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在学校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安全工作小组、调解小组、治安小组、消防队等都制定了有关工作制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学校还通过“珍爱生命,远离***”专题讲座,“以案说防,共建平安城”法制报告会,紧急疏散演练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合力,通过实现警校共建,社区联谊的形式丰富完善了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通过了XX市安全文明校的评估验收。
校园创业篇5
关键词: 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学生创业
中***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188-011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是人类社会大文化作用于学校,由学校自身进行内化的结果。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风、教风、校风所构成的特定精神环境。既表现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反映着校园文化在社会主导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内集中体现为某种校园气候,对外则向社会树起学校的形象,并发挥着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
2校园文化对学生创业的影响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难题,许多高校开始陆续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1 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的创业意识在校期间倡导其自我创业,形成鼓励学生自我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会使学生认同创业,使其头脑中早日产生创业意识,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创业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是当今和未来社会每个人生存的必然途径,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规律。
2.2 校园文化影响到学生的创业潜能能力的产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行动而形成。学校举行的一次次创业计划大赛、学校倡导的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形成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3 校园文化影响到学生的创业行为校园文化具有目标导向功能,如果学校鼓励学生创业,对在校学生的创业行为进行支持和宣扬,这样做可以降低学生对创业的畏惧心理,不再认为创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2.4 校园文化影响到学生的创业品格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如果一个学校能倡导个体创业,就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创业个性品质的形成,为学生将来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以校园文化促动学生创业的对策
学生创业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内环境,而这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依靠校园文化来营造,即在学校里建设创业文化。高职院校创业文化的载体,就是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创业文化活动。其中最能体现创业文化本质内容的是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同时还有高职院校培养创业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下面将以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以下简称连财校),进一步探讨。
3.1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基础能力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例如连财校充分依托自身优势,紧跟就业发展趋势。在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体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旨和目的,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宣传阵地上,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要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交往关系,以最大程度让学生进入创业能力培养的氛围;在专业文化建设方面,陆续建成了会计、计算机、英语、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社区管理等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室。将专业实践教学与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考核鉴定相结合,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来考虑和实施,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设计等课程,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2 通过培育市场意识推动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而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可通过市场意识的培育来推动。
3.3 通过制度激励引导学生的创业行为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促动学生创业必须有规范的制度作保障。在制度建设方面,连财校为鼓励、支持学生创业,在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策的同时,积极建章立制,以激励、引导学生创业。在教学改革方面积极推进“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以需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院系学生会、班委组织在校园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中坚作用,发挥学生社团、协会在校园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生力***作用。每学期由学校定期在校内举办学生创业讲座、职业生涯设计与专业技能大赛、艺术节等活动,为创业发展营造浓厚的氛围;并允许学生参与校办经营实体的经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适应社会需求。
3.4 通过引导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模式当代学生身处在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冲击之中,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也趋于多样化,给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正确价值取向的引导是学生创业过程中不过或缺的内容。
连财校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中,特别确定了培养内容,即正确引导学生的创业思维模式,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舆论、氛围和价值观念。首先重在培育精神,让学生们理解,创业其实是一种事业、一种态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创造财富的过程,这样学生们才会把创业作为一生事业的驱动力。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自强自立精神的教育,强化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敬业爱岗精神,培养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培养吃苦耐劳创业的精神。其次使学生明确,任何一种创业都必须付出艰苫的努力才能成功。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困难、树立信心、不怕挫折和失败、不等待、不依懒,坚韧不拨地去努力奋斗,创业是会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潘道兰.建设校园文化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5):59-60.
校园创业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不断上进,还能起到启迪学生、帮助学生追寻自身价值的作用,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正确理解,还能借机保证学生可以把自身潜能和特长发挥出来,通过在学校锻炼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能力,激发自身的成功欲望。例如,建设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校园文化模式,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水平,了解自身欠缺的内容,努力实现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何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具备更多的社会能力,是大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当今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活动参与性不高。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机会,多开展群众性的活动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展现出校园文化活动的魅力所在。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学校园中,虽然也有非常多的活动,但是参加人员比较局限,只能占到学生中的一小部分,并且,这部分还是具有特长的学生或者本身就是学生干部,在各大活动经常能看到这些人的身影。以某校的实际情况为例,在与其他学校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时候,某校就推选了小A与其他学校进行沟通,原因在于小A的学习成绩优异,并且身上还具有非常多的特长,能够更好地代表学校争得荣誉。这样的情况就表明了学校只是注重对学生本身具备的特长的进一步施展而已,没有注重对学生后天特长的养成,这样就没有办法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校园文化活动涉及面比较广,在活动设计时还需要具备亮点和特色,最好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校园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呈现出学校的特色,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实现共同的提升。虽然我国的大学已经开始注重对校园文化方面的革新,不断找寻新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活动,但是,这个过程中还是能找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时,总是参考以往的活动经验和方式,或者是在网上照搬照抄其他的活动内容,一切以完成任务为出发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和提高,这样就没办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2.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化相脱离。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大学生活应该是学生时代迈向社会的最后阶段,而学校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以后在社会中的一些必要技能。但是,现在的校园文化很多是孤立的,阻碍了学生的社会化成长。首先,大学总是把学生禁锢在自己的围墙之中,强加保护,不论是学习还是活动都是在学校中进行,让学生无法感受到真实的社会形态,学生一旦走出校园,就会有特别迷茫的感觉,这是对学生成长的浪费,让其找不到正确的角色。其次,教学过于形式化,尤其是***治教育内容,照本宣科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国家***治不敏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对社会***治现象漠不关心,缺少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对社会现象体现的比较偏激和激进,什么都会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甚至直接全盘否定,不能用理智和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再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只是被安排在某一角色上,而不能找到归属感,整个过程也是草草了事。并且,很多过程过于理想化,与学生创业中能遇到的现象是背道而驰的,如果在社会上遇到什么问题,就会有强烈的落差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这也将成为学生以后创业路上的绊脚石。3.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有偏颇。首先,学生对校园活动的理解有些狭隘,把校园文化定义为除了正常文化课程以外的课外活动内容,认识比较片面。其实,校园文化是有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两方面的:隐性文化是学校具有的传统习惯以及已经延续的学风、校园风气等等,以情感的观念为主,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而显性文化则是涵盖了校园的建筑风格、绿化环境、景观设计等等一系列的能够表现出来的内容,还有维护学校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等等。其次,教师自身定位不正确。教师大多把学校看成自己工作的地方,只要做好教学工作即可,没有置身于校园的文化建设之中,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责任都推在管理者的身上,自己只要参与就好,但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不能分出来主次,每个人都需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并且,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不断与时俱进的,需要每一个成员的投入和努力。再次,学校过于重视表面功课,以功绩衡量文化建设的优劣情况,这样是过于片面的。因为,建设不能单单看重结果如何,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有没有提高,活动与之前相比有没有创新等等,这才是应该被注意的,也是影响学生的关键内容。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创业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自己创办企业自己做老板,这是一个过程,创业者为了让自己的企业可以独树一帜有所作为,需要以创新的方式找到机会,然后把握住每一个能够提升自己的机遇,需要创业者具有一定的洞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就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养成与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经验、技能、品德等方方面面的素质是相互关联的,这样才能把自身的优势转化成以后创业的资本,培养成终身的能力。创业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方面力量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认识和完善自己的能力,检验个人的素质,这也是我国创业型企业有较强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只有创业型企业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首先,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校园文化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为学生创造出积极进取的精神氛围,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形成“文化育人”的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也是学生具备道德意识的关键所在。在大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让以后学生在创业中适应团队协作,不断与其他人在一起根据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同时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是对个人创业精神的巩固,不会被创业中带来的困难所吓倒,为自己的创业道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还能帮助学生具备创业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校园文化形式多种多样,特有的文化内容和物质环境以及创新的教育形式都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尊重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需求,只有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断积累和提升,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人文素养,使学生的精神更加活跃,这也是创业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最后,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践提供平台。大学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更多的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大学校园文化应该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文化活动的参与以及一些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课程等等的学习和参与,提高学生的思想以及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为其成长搭建平台,并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养成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获得更多信息内容,是能帮助学生进行提升的,而学生在不断提升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对学校的各项事务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意见,更加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例如,学校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科的改建、专业课程的设计以及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等,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景观设计和学风建设上,让学生关注到校园的文化建设内容,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投身到校园建设中来。另外,还要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一些启发,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别出心裁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这样学生的素质能力有所提升,而学校的文化也会随之变化。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提高实践技能。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支持。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形成。学生的创业意识也是需要有被灵感激发出来的,所以,只有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学生才能逐渐形成创业的意识,增强自信。例如,有些学校开展了“创业意识讲座”,主要面向学生,通过创业人士的采访视频和案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浓烈的创业氛围,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从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创业的优势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克服等等,让学生具备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看自己在创业能力上还有哪些欠缺。第二,校园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平台,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例如,很多学校每年都会开设“创业培训班”,除了正常的创业能力讲解之外,还有具体的“沙盘对抗”等内容。通过角色的扮演以及发生案例的实际分析,让学生亲身参与商场的演绎之中,对问题的分析更加透彻;“模拟企业”也是通过真实的企业场景的模拟,演练出企业真实的运作流程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实战经营”就是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创业环境之中,然后进行实战培训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艰辛。学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形成了新颖别致的校园文化内容,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然后脚踏实地地勇敢做出自己的选择,不会再迷茫下去。
四、如何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创业篇7
关键词:校园;创业;平台;设计
中***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绪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院校学生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就业难,难就业成为新的社会难题。为了有效缓解学生就业的压力,高校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业成为主要的解决方法。学生作为知识的主要接收者和传递者,他们拥有灵活的头脑和健康的体质,在社会活动中的积极性较高,渴望通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选择校园创业。但是校园创业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要求学生能够建立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同时要求学校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并给予充分的创业指导。
一、校园创业孵化平台的功能定位
(一)深化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
创业作为系统性工程,它要求创业者具有扎实的创业知识功底,熟悉创业流程,创业孵化平台作为服务学生创业的主要途径,要求平台的建设要以提升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1]利用创业孵化平台提高创业能力,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明白组成创业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向;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体验创业的具体流程,增强创业实战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二)搭建创业团队
创业活动的开展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单凭个人努力很难取得成功,它要求具有不同素质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2]校园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相互沟通中进一步加深对创业知识的理解。另外,平台还可以为新创业者提供学习的机会,增加学习的途径,削减对创业的神秘感,同时他们可以向创业成功者学***验和教训,促进他们取得更好的创业成果,增强他们对创业的积极性。
(三)风险预估、融资平台
创业作为风险性极高的活动要求创业者具有较强的风险预警能力,失败的创业经历不仅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在正式创业之前,学生要拥有风险防范意识。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学***验的机会,促进学生接受创业风险预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风险评估能力。另外,创业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对于在校的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满足资金要求,所以需要进行融资。校园创业孵化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融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进行创业思想的宣传,以吸引更多的融资者,从而为创业筹措启动资金,保证创业的顺利进行。
二、校园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途径
要想实现创业孵化平台的功能,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加强对平台建设途径的探讨,创建良好的运营机制,构建全面的创业教育框架。加强校园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交流、宣传,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创业活动的开展要求拥有充足的人才支持,所以中职院校在进行校园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时应做好对创业的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3]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对创业平台的认识还不十分充分,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也比较缺失,导致很多创业平台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所以高校应致力于从深层次上转变学生对创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组织学生参观创业实战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创业的氛围,汲取成功的经营。另外,高校还应定期开展创业方面的讲座,为学生的创业提供积极的环境,努力开展与学生创业有关的竞赛和训练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发挥校园创业孵化平台的真正功能。
(二)有效创业指导,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活动的开展要求创业者具有扎实的创业知识功底,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将创业思想贯穿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保证创业教学的质量,必须采用创业经验丰富的老师,组建专门的创业师资队伍,不断提升教师们的创业能力,传播正确的创业思想和主张,通过多种途径对指导老师的教育观念进行强化,为教师们能力的提升创造积极的条件。另外,要制定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系统的开展创业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使学生少走弯路,促进科学创业,努力将创业教学落到实处。
(三)组织学生自营,构建多层次创业实践平台
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成为主要的创业项目之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将实体店、电子商城和个体网店相结合,以***府和高校出台的***策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校内创业活动的开展要以校园为主要根据地,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以网上商城为创业样本,构建多层次创业实战平台,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创业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培养他们对创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创业能力的目的。
(四)创业实训和虚拟创业相结合
校园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实验的基地,利用创业教育培训系统和虚拟创业公司,增强学生的创业知识储备,提升业能力。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积极学习优秀的创业经验,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企业经营中来,让他们切身感受创业的历程,从而有针对性的弥补自身的不足。另外,还可以建立虚拟创业平台,让学生感受实际的创业环境,从而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校园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能够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多可参考的指导意见,积累学生的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创业平台建设作为系统性工程,要求高校加强创业知识教育,采取创业实训与虚拟创业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开拓学生创业的平台,保证创业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慧妙.构建大学生校园创业平台――“创业者”实战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2010(17):21.
[2]马彬,梁博.高校校园创业实践服务平台建设分析与研究[J].教育时空,2016(13):128.
校园创业篇8
一、大学生创业园运作的问题
(1)创业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园面临的最大困难。大学生处于求学阶段,没有稳定的收入。据了解,目前创业园项目的投资一般在 1 万元以下,且多是自筹资金,经营项目和规模受到较大限制。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策、制度不明确,资金投入跟不上,其次是与地方***府、企业联系较少,缺少相应的赞助与扶持。(2)学生创业激情不足。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的创业的***策,但是大学生还是偏向于就业,习惯了应试考试的大学生,多数还是认为在校期间应该好好学习,毕业找个好工作,而对于创业则望而却步。因此,如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合理选拔创业项目成为当务之急。(3)软硬件投入不足。硬件短缺主要体现在经营场地上,高校的场地主要用于教学和学生住宿,用于学生创业的场地毕竟有限。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及有关的活动和培训难以开展;其次,担任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要求教师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二者兼具又热心于创业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4)创业项目科技含金量不高。目前,虽然有的民办高校已建立起创业园,但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如目前河南财经***法大学成功学院入驻的创业园有 9 家,分别为:乐知书屋工作室、河南尚秀商贸有限公司、呗咯格子铺工作室、华艺轩画材工作室、立仁服务工作室、天鲜水果经营部、魅力成功工作室、TOP 创新工作室、绢花工作室、商美电脑工作室,从成功学院的创业项目中可以看出,创业园内项目的经营内容基本是低端商品,大同小异,经营目标不明确,科技含量也不高,很少涉及到高端网络设计、现代物流、软件编制等高科技领域。而各高校创业项目也与本校的龙头专业和强势领域没有交集,无法突出学校特色。(5)创业者自身能力不足。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相对于就业而言,创业更具难度。当前大学生创业者不能很好地完成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很少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作出理性的选择,自身能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社会经验不足,尤其是创业经验和市场经验缺乏,考虑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导致在项目选择、规划设计、市场运作等方面出现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起坎坷和挫折,对可能遭遇的风险和失败缺乏必要的准备,往往导致半途而废。(6)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参与不足。目前创业园的项目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较少,不能使大量学生得到锻炼。对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员,很多创业项目认为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能够替代。而对于财会人员,毕竟一个项目只需要一两个即可,这样,很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都不能在校得到锻炼。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园运作的措施
1. 完善创业项目选拔制度。项目的优劣是创业成败的关键,建立灵活合理的创业项目选拔制度非常重要。优秀的项目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因此,学校要充分调动全校学生的积极性,大力提倡跨专业、跨学科的创业团队。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学生通过商业计划书的形式对自己选定的创业项目进行具体论证,包括项目的背景、创业条件、创业优势、个人优势、资金投入、运营方法、效益评估、风险防范等,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则主要负责公司运营、资金投入、效益评估、风险防范、市场营销等问题的思考。最后由学校组织力量,聘请学校、***府及企业专家联合对项目进行筛选、评审,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学生在校创业的项目。
2.加强项目创立过程管理。学生对于项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学校在项目确定上要综合考虑整个创业园项目的结构。首先,各个项目定位要明确;其次,项目之间要优势互补,能够资源共享,避免多个类似的项 目共同立项。另外,也应适当考虑促进就业的项目,学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鼓励相关项目的选择和立项,由于学生是弱势创业群体,为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学校须为其分担部分风险及责任并提供更为价廉质优的服务,同时,也应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利益,大学生创业园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学校可规定创业园招聘工作人员必须是在校学生,创业园业主不可将经营项目转让、转包给社会人员等。
3. 加强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业务指导。在创业园运作过程中,学校应保持全程的高度关注。特别在创业初期,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困难。加强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业务指导,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加强创业教育。首先,学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强化创业系统知识教育。其次,将创业精神融入日常课堂教学,普及“创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知识教学。(2)实行创业导师制。首先,学校应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凝聚一批具有丰富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社会人士,通过聘任客座教授或兼职讲师等形式,形成一种稳定的、在校园里常设创业讲坛的机制,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学到创业的实际经验。其次,学校创业指导中心应成立创业导师库,汇集学院教师、成功企业家、咨询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风险投资专家,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给予解答和咨询。
校园创业篇9
关键词:高校***书馆 信息服务 科技创业园 中小企业
科技创业园(包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专业技术孵化器) 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新型科技服务机构,是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保证。在科技创业园建设过程中,作为提供信息服务重要机构的高校***书馆,有责任、有能力担负起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工作,充当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耳目和尖兵。本文将以科技创业园区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分析高校***书馆面向科技创业园区开展服务工作的可行性,并探讨可采用的服务模式。
1 南京市科技创业园发展态势分析
1.1 科技创业园数量多、增速猛
2008年初,南京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园10个(其中部级创业园6个)。2012年初,全市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园数量已达34个(其中部级创业园13个)。南京市科技创业园已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园区专业特色鲜明
早期的科技创业园主要为孵化科技企业提供创业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不限行业、不分门类,具有综合性创业服务功能。近年来,为适应专业技术领域研发、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部分科技创业园开始重视构建各种专业性的技术平台,拓展和提升创业园在特定技术领域的服务功能,满足专业技术领域研发的特殊需求,提高园区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南京市已建成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化工、生命科学、集成电路、软件、环保、动漫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园区,成为科技创业园提升发展质量、发挥特色优势的重要标志。
1.3 科技创业园与驻园高校的内在联系
围绕“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江苏省科技厅于2005年启动了“江苏省科技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以科技创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实现科技创业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为科技创业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南京科技创业园区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路,选址多会挑选距高校聚集区较近的地区;园区主要产业,与周边高校重点学科相一致;园区从业人员大都也来自周边高校。无论从地理、学科还是人才上看,都与周边高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高校***书馆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力优势是有现实基础的。
2 驻园企业信息需求分析
经多年建设,科技创业园已发展成为吸引高科技人才创业的理想乐园、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技术新兴产业的重要发源地、民营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的摇篮、现代科技服务业汇集发展的沃土。园区内企业以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为主。然而,在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功能、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功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功能的园区,驻园企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同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驻园企业往往面临着信息不畅,信息扑捉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等问题。与大型企业相比,驻园企业大多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机构,也无专门的情报人员。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资金、技术、人才等必须条件外,还将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需求。信息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贸易机会,并能改变企业经济运行模式和经营模式,因此现代企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大,面对浩瀚纷繁的信息,如何能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是驻园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3 驻园高校***书馆面向园区开展服务的优势分析
高校***书馆历来有面向本校开展信息服务、情报服务的传统,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信息、情报的加工、储存、流通、传播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校***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具备以下优势:
3.1 资源优势
高校***书馆是教学科研的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既包括大量的传统纸质文献,也包括众多的电子文献和各类型数据库。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确保高校办学质量,***2004年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其中对高校***书馆的达标条件明确规定(如表1所示)。因此,各高校不断加大投入,新建、扩建***书馆。无论馆舍规模、文献藏量、电子资源、网络化程度、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式的增长。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新升本科院校,其馆藏文献资源体系结构新、覆盖面广、专业性强。高校***书馆强大的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面向园区开展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 专业优势
在高校***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均以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作为中心任务,针对各自学校的专业特点建立了较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从部门设置上看,高校***书馆一般设有:参考咨询、学科服务、学科馆员、查新中心等专职从事学科专业服务的部门。这些部门及人员,长期跟踪本校的优势学科发展,对所跟踪研究的行业及学科的发展情况非常熟悉。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书馆依托区域特色资源、特色专业及学科,基于馆藏文献资源,按照一定标准,建立了数字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即特色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紧扣各高校的优势学科,专业性强,重点突出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借助数字化平台及互联网技术,可充分与校外用户实现信息共享。因此,从学科专业角度来看,高校***书馆具备学科专业服务的基础,完全可以发挥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针对企业的信息需求,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园区提供信息保障和知识服务支持。
3.3 人才优势
高校***书馆专职从事信息服务工作的馆员,有着丰富的信息服务经验,在长期的信息咨询、定题、查新等服务过程中,锻炼出较高的信息查询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为了更贴近服务对象,各高校***书馆培养了一批深刻了解本校重点学科领域,并具有这些学科专业背景的馆员。这为针对各园区企业行业特点,更好地进行信息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3.4 联盟优势
近年来,高校***书馆间的交流合作活动不断加强,省、市、区域各级高校***书馆联盟逐步发展壮大,通过馆际资源共享、区域联合体等项目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互通有无,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信息资源的价值,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位于南京江宁大学城的江宁科学园内有包括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20余所高等院校,由上述院校的***书馆组成的“南京高校(江宁地区)***书馆联合体”,藏书总量达1200万册以上,由于各院校优势学科互补性强,从而构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馆藏体系,很好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4 面向驻园企业的信息服务模式
由于各高校***书馆所擅长的专业学科领域不尽相同,信息服务水平也存在客观上的差异,因此笔者提出了三个层次的信息服务模式,以供参考。
4.1 基于文献资源的信息服务
由于一些中小高校***书馆虽拥有较为丰富的馆藏资源,但往往缺乏具有相应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而驻园中小型科技企业拥有大量行业内专业人员,但普遍面临文献资源短缺的问题。高校***书馆可发挥其资源优势,向驻园企业开放馆藏文献资源,在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企业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书馆进一步完善本馆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并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服务能力。
4.2 基于学科专业的信息服务
对于信息服务能力较强的***书馆,可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竞争情报服务、专题数据库、机构知识库等特色化服务产品,也包括定题、科学快报、文献综述、专题题录、查新、书目、文摘、索引等服务。这些服务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才可完成。这类服务可大大减轻企业处理信息的工作量,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4.3 基于联盟的信息服务
以企业的信息需求为导向,依托园区内各高校原有的学科服务基础,突破各高校行***体制的束缚,对园区内各高校***书馆的学科服务体系进行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学科服务组。服务组成员由各高校***书馆学科馆员担任,其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各馆所服务的校内用户,而是面向学科组专业涉及的校外用户,将文献资源共享的理念从信息资源的层面扩展到知识服务的层面。
5 结束语
面向科技创业园区的信息服务是高校***书馆深化社会服务、提高社会地位、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有助于整合各高校***书馆的学科服务体系,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彦宁,赵筱媛,陈峰,张锦顺.产业竞争情报的基本问题:内涵、特征及其多元化供给[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03:1-5.
[2]肖书铭.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书馆竞争情报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3:5-8.
[3]吴保根.大学科技园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3.
[4]谢守美.泛在知识环境下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J].***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1:27-29+42.
[5]冯小桓.南京高校***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调查分析[J].***书馆论坛,2013,02:152-155.
[6]王雅戈,叶继元,林云水,王兰敬,袁曦临.高校***书馆信息咨询高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信息平台构建与服务[J].***书馆论坛,2013,02:68-72.
[7]李桂贞.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探究[J].***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3:30-32.
[8]李海兰,宋群豹,高祀亮,张岩.高校***书馆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咨询平台的建设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56-59.
[9]迟银环.浅谈高校***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原则及策略[J].鸡西大学学报,2013,07:153-154.
[10]肖烨.高校***书馆社会服务研究[D].湘潭大学,2010.
[11]李春.高校***书馆向社会开放策略研究[J].华章,2013,15:305.
[12]朱芙蓉.高校***书馆向社会服务策略研究[J].华章,2013,21:328.
[13]柯高.江苏科技创业园建设之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07,
06:27-29.
校园创业篇10
一、大学生创业园运作的问题
(1)创业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园面临的最大困难。大学生处于求学阶段,没有稳定的收入。据了解,目前创业园项目的投资一般在 1 万元以下,且多是自筹资金,经营项目和规模受到较大限制。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策、制度不明确,资金投入跟不上,其次是与地方***府、企业联系较少,缺少相应的赞助与扶持。(2)学生创业激情不足。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的创业的***策,但是大学生还是偏向于就业,习惯了应试考试的大学生,多数还是认为在校期间应该好好学习,毕业找个好工作,而对于创业则望而却步。因此,如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合理选拔创业项目成为当务之急。(3)软硬件投入不足。硬件短缺主要体现在经营场地上,高校的场地主要用于教学和学生住宿,用于学生创业的场地毕竟有限。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及有关的活动和培训难以开展;其次,担任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要求教师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二者兼具又热心于创业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4)创业项目科技含金量不高。目前,虽然有的民办高校已建立起创业园,但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如目前河南财经***法大学成功学院入驻的创业园有 9 家,分别为:乐知书屋工作室、河南尚秀商贸有限公司、呗咯格子铺工作室、华艺轩画材工作室、立仁服务工作室、天鲜水果经营部、魅力成功工作室、TOP 创新工作室、绢花工作室、商美电脑工作室,从成功学院的创业项目中可以看出,创业园内项目的经营内容基本是低端商品,大同小异,经营目标不明确,科技含量也不高,很少涉及到高端网络设计、现代物流、软件编制等高科技领域。而各高校创业项目也与本校的龙头专业和强势领域没有交集,无法突出学校特色。(5)创业者自身能力不足。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相对于就业而言,创业更具难度。当前大学生创业者不能很好地完成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很少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作出理性的选择,自身能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社会经验不足,尤其是创业经验和市场经验缺乏,考虑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导致在项目选择、规划设计、市场运作等方面出现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起坎坷和挫折,对可能遭遇的风险和失败缺乏必要的准备,往往导致半途而废。(6)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参与不足。目前创业园的项目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较少,不能使大量学生得到锻炼。对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员,很多创业项目认为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能够替代。而对于财会人员,毕竟一个项目只需要一两个即可,这样,很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都不能在校得到锻炼。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园运作的措施
1. 完善创业项目选拔制度。项目的优劣是创业成败的关键,建立灵活合理的创业项目选拔制度非常重要。优秀的项目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因此,学校要充分调动全校学生的积极性,大力提倡跨专业、跨学科的创业团队。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学生通过商业计划书的形式对自己选定的创业项目进行具体论证,包括项目的背景、创业条件、创业优势、个人优势、资金投入、运营方法、效益评估、风险防范等,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则主要负责公司运营、资金投入、效益评估、风险防范、市场营销等问题的思考。最后由学校组织力量,聘请学校、***府及企业专家联合对项目进行筛选、评审,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学生在校创业的项目。
2.加强项目创立过程管理。学生对于项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学校在项目确定上要综合考虑整个创业园项目的结构。首先,各个项目定位要明确;其次,项目之间要优势互补,能够资源共享,避免多个类似的项目共同立项。另外,也应适当考虑促进就业的项目,学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鼓励相关项目的选择和立项,由于学生是弱势创业群体,为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学校须为其分担部分风险及责任并提供更为价廉质优的服务,同时,也应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利益,大学生创业园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学校可规定创业园招聘工作人员必须是在校学生,创业园业主不可将经营项目转让、转包给社会人员等。
3. 加强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业务指导。在创业园运作过程中,学校应保持全程的高度关注。特别在创业初期,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困难。加强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业务指导,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加强创业教育。首先,学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强化创业系统知识教育。其次,将创业精神融入日常课堂教学,普及“创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知识教学。(2)实行创业导师制。首先,学校应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凝聚一批具有丰富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社会人士,通过聘任客座教授或兼职讲师等形式,形成一种稳定的、在校园里常设创业讲坛的机制,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学到创业的实际经验。其次,学校创业指导中心应成立创业导师库,汇集学院教师、成功企业家、咨询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风险投资专家,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给予解答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