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统风俗10篇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1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挂纸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至于传统的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迭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蚕花会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虽然清明节相对比较“清冷”,一些年轻人不容易想起来,它作为中国最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却一直被作为民族文化传承。毫无疑问,只要有条件,清明节应当去扫墓,表达一下对先人的怀念。但是,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我们应当知道,清明节的内涵是丰厚的,它绝不简单等于扫墓节。

首先应当了解关于清明节的历史。据传,清明节源于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民族固定风俗。从唐朝开始,祭拜扫墓的日子被定在寒食节。而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被火焚于绵山的介子推而设。介子推“不言禄”,“舍身赴义”,成为中国传统大丈夫精神的渊源。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多数都知道屈原,可有几个知道介子推,能背出几句关于清明节的诗文呢?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不仅仅只有祭扫,而是非常丰富的。除了寒食节的“禁火”,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上河***》就生动描绘了这一时节的都市繁荣景象。今天,我们当然不必沿袭所有的旧风俗,比如寒食“禁火”之类,但许多风俗是可以考虑恢复的。今年开封就搞了“清明文化节”,事实上,清明前后,春回大地,还适合插柳、植树,绿化环境、修复生态。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3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也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其中一个节气,在清明节的文化中,也形成了许多的习俗,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清明节传统习俗,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1965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祭祀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清明节有哪些故事传说据说在春秋时代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只有忠臣介子推追随他,后来重耳当上国君,也就是晋文公,他封赏有功之臣,只有介子推拒绝赏赐,和母亲归隐绵山,不肯出来。为了让介子推出来,晋文公下令烧山,可是介子推直到被烧死都没有出现,并留下一首劝谏“勤***清明复清明”的诗。晋文公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贤臣,吩咐每到介子推忌日,全国禁烟火、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由于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二者逐渐合并了。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和寓意从历史学角度,可追溯至秦汉时代,那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严氏在《汉书·严延年传》里记载“还归东海扫墓地”,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回去上坟。后世也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在该节气祭祖的习俗也逐渐形成了,其寓意是象征着我国的祖先崇拜文化非常发达,通过纪念和缅怀先人过去的事迹,鼓励当今世人更加努力去拼搏奋斗。

清明节祭拜扫墓有哪些禁忌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禁忌较多。

首先是寒食禁火,即在清明的前一天,只能吃准备好的凉菜、熟食。

其次,清明节当天不宜探视亲朋好友;结婚这样的喜事,也应避免在清明节当天举行。

其三,扫墓不宜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扫墓严禁嬉笑妄语,不许喧闹乱跑,否则视为对先人失敬。

参加扫墓者,可佩戴佛像、护身符、玉器等,以避阴气。

祭服以素色为主,穿着忌大红大紫,忌佩戴红色的饰物(本命年者除外)。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4

关键词:清明节;吃鸡蛋;扫墓;蹴鞠

中***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180-02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国农历24个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此时万物经过冬天冰雪的洗礼已经很干净清明了,万物开始复苏,春天来了。而其由来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是是冬至后的第105天,正好在在清明的前一天。旧时民间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不举火煮饭,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们上坟烧纸,修墓添土,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这些风俗大约始于周代。在古代,人们一般在这个节气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的时候,气温逐渐升高,天气也慢慢变暖,农民开始耕种农作物,因此也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清明节也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个节日,它牵动着中国人的内心情感,反映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

一、扫墓

1.扫墓的由来

在清明时节去扫墓,是为了表示对祖先的一种思念、敬重之情。临淄扫墓,主要是铲除坟墓的杂草,添上新土,把祭品供上,烧香奠酒,烧纸钱,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祭祀扫墓的日期,是清明节当天。据考,祭祀扫墓这种风俗习惯在秦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但那时的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期间,演变成清明扫墓是在唐朝的时候。清明扫墓这种风俗习惯是传承了寒食节的风俗。在唐朝以前,扫墓都是在寒食节期间进行,而把清明与寒食节相混淆,并将寒食扫墓定为清明节大约是从唐朝开始的。

2.清明扫墓之传说

清明节作为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内容是扫墓。清明节的起源,有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被大众纷纷效仿,在清明节这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有的习俗。民间传说中寒食扫墓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由于治理蜀国的时候立下大功,深得人心,但是在他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他盖庙祭祀他,老百姓为了祭祀他,都在道路上拜祭,而拜祭的时间就是寒食期间,而后,朝廷正式为他建了先祖庙,以表示对他的纪念。此时寒食拜祭的习俗已经形成,并逐步演变为个人祭扫祖先坟墓的习俗。第二种说法是寒食节与寒食扫墓的习俗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因纪念介子推而慢慢兴起。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设计谋杀太子以便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太子死后,他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到处流亡,受尽百般屈辱,连饭都不吃上。在流亡期间,重耳有一次饿晕了,他的臣子介子推割下自己身上一块肉并烤熟,去救重耳。19年后,重耳回国以后,做了晋文公。在他执***后,把他以前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加以奖赏,唯独没有给介子推一毫奖励。之后有人在晋文公面前说起此事,晋文公这才猛然记起了以前的事情,心里倍感惭愧,马上叫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而介子推却多次避而不见,于是晋文公亲自去请,而介子推已背着***亲躲进了绵山,派人搜寻也没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主义,放火烧了大山,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也没发现他们母子出来,最后发现他们母子被烧死在烤焦的大柳树下。晋文公看到了介子推写的血书,看后十分感动,痛哭不已,于是将介子推母子二人在这颗烧焦的大柳树下安葬,同时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山名改换为介山,并在山上为他修建了祠堂,并把放火烧山这天称为寒食节,以后的每年这天,禁止放烟火,只能吃生冷的食物。次年,晋文公亲自登山去祭拜介子推,当晋文公走到介子推墓前时,发现那颗烧焦的柳树已经死而复活了。晋文公望着这棵复活的老柳树,慢慢地走到跟前,用柳条编了一个圈戴在自己头上,这就像看到了介子推时刻在自己身边一样。祭祀完毕后,晋文公赐这颗复活的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下令把祭祀这天定名为清明节。第三种说法则是,寒食扫墓起源于上古先民祭祀高母的习俗。那时的高母就是祖先。而寒食节在时间上与古时祀高母的时间是相同的,因此唐玄宗下令将寒食节定为祀祖节。慢慢的,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混淆,所以人们把寒食扫墓定为清明扫墓。

3.清明扫墓是承袭寒食的

寒食节的扫墓习俗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形成了,但祭祀礼节并不统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一种风俗习惯,无论是官员或者平民,在寒食节都要前去祭祀扫墓。这种风俗习惯已经流传很久,唐玄宗曾经下令把人们扫墓这种风俗习惯编人五种礼仪中,并且成为一种风俗常规。因此寒食节祭祀礼俗也就确定下来。后来人们把寒食与清明混淆在一起,于是在清明节也就形成了祭祀习俗。在清明节,人们非常重视对故人的祭祀,通过祭扫坟墓,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临淄传统的扫墓习俗:在墓前供祭一些食物,例如酒、水果、饼干、纸钱等(食物一般都是生冷的),然后将纸钱焚化,叩头、行礼、祭拜,最后把祭供的食物吃掉回家。

二、蹴鞠

1.蹴鞠的起源

“蹴鞠”是我国古代的体育项目,它又被称为“蹋鞠”、“蹴球”、“蹴圆”、““筑球”等,相当于现在的足球。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它流传了2300多年,一直延续至清末。根据《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在当时的齐国故都临淄,蹴鞠十分盛行,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娱乐项目。汉代的刘向在他的《新序》中就有“寒食踏青蹴鞠”的记载。蹴鞠在唐宋时期发展到顶峰,唐朝诗人仲无颜在其《气球赋》中也记载了当时的人们在清明寒食期间蹴鞠嬉戏的场景,《宋太祖蹴鞠***》描绘了人们对蹴鞠这项体育活动的热爱,在《清明》这首诗中,诗人杜甫也有提到蹴鞠,可见蹴鞠在当时十分受欢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体育活动由对抗性逐渐演变为表演竞技性比赛。到清代时期,有关蹴鞠活动的文字记载就慢慢减少了。蹴鞠本来是男人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女人也可蹴鞠。因为“寒食蹴鞠”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春日娱乐活动,多有文人雅士参与。蒙古人入主中原后,观看女艺人表演蹴鞠就成了一种时髦,所以关汉卿的小令《女校尉》写道:“茶馀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鞠最风流。”到后来,蹴鞠成了那时用来接客的一种手段。

2.蹴鞠的习俗

作为当今“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既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产业,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足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训练武士。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的临淄,蹴鞠这项体育活动在当地十分流行。最初的蹴鞠是为了防止寒食伤身,因此人们参加一系列体育运动,从此蹴鞠在民间成为了一项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近年来,蹴鞠在临淄再度兴起,参与市民越来越多,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而且使这种民俗活动得到传承与发展。

三、吃鸡蛋

1.清明节吃鸡蛋的传说

相传吃了清明节这天煮的鸡蛋,一年也不会头痛。此说法源自于古代的孝感。孝感是一片水乡泽国,那时的人们以打鱼为生,由于人们每天都在湖里吹湖风,因此很容易得头痛病。一天,尝百草的神农路过此地,看到一些人因为头痛在湖滩上打滚儿。神农非常可怜他们,于是到处找草药,想为这些人治好头痛病,最终吃了好多药也无效。到了三月初三这一天,神农从山上捡来几个野鸡蛋,挖了一大把地米菜,拿到船上煮给大家吃。大家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鸡蛋后,头不痛了。此为清明节吃鸡蛋的传说。

2.清明节吃鸡蛋的原因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的原因不仅仅只是习俗习惯而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清明这天吃鸡蛋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还有,清明节踏青游玩,带熟鸡蛋既方便又有营养价值,因而广受欢迎,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成为清明节必食之物也就不足为奇。

3.清明节“碰鸡蛋”的习俗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5

清明时节饮食文化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清明时节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景。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施爱东介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因柳树为春季应时嘉木,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民国时期,插柳日还曾一度成为“植树节”。但不管如何衍变,追悼与祭祀是中国人过清明的最重要内容。

“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功能,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曲水流觞”便是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个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都读到过。

至于清明祭祖的风俗,有一种说法认为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之推而设。朱旭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后人附会的说法,就像将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块儿那样。寒食节的来历与古代取火困难有关,一旦得到火种便要保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在屋子里设火塘的风俗。而寒食节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们在那几天要替换新的火种,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节本身和祭扫并无关系。

清明时节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6

清明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7

关键词: 中秋风俗 流传现状 文化内涵 发展特点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心理密切相关。作为传统节日,它同时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一个符号,它的发展流传是沿着盛行、失落与回归的轨迹进行的,这个轨迹其实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态度的发展轨迹。

一、中秋风俗流传及现状

中秋节的确立和风俗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的中秋节是以功利的用途为主的,具有神化的色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稳定地展现出中国人的心理面貌。

(一)中秋节风俗形成与盛行

据学者考证,中秋节的雏形在周代就已经形成,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最初的中秋节是一种祭祀活动,是由统治者组织进行的向天地祈祷的仪式,用以希望国家昌盛、社会平稳。随后的漫长历史里,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流传到民间,到了唐代中秋节的日期、仪式、习俗基本定型。到了宋代,“月饼”的名称作为中秋节的节日食品最终确定下来。中秋节最盛行的是在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中秋节已经继春节、清明、端午之后成为中国人的第四大节日,仪式的繁琐、宴饮的规模、习俗的丰富程度都达到巅峰。皇家要进行祭祀月神的仪式,民间同样也要进行祭拜月亮的活动。可以说中秋节的产生与盛行是由神化到世俗化的过程,由局部性向全国性、全民性发展的过程。

(二)中秋节风俗的遗失

人们对于中秋节的重视在上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内容简化、文化内涵消失,而只重视中秋节的形式。中秋节团聚和祝福的内涵在逐渐淡化甚至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于礼物价值极度看重。很多“80后”“90后”,只知道中秋吃月饼,而为何吃、怎么吃、吃的意义为何,根本不清楚;相反他们更倾心过洋节,对于洋节的由来、风俗如数家珍、充满热情。可以这样说,中秋节风俗的失落是伴随着中国人对于传统意识的遗失而产生的。

(三)中秋节风俗的回归

近几年,国家保护文化传统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社会上强化文化传统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背景下,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又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我国的中秋节被列为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大大激发了国人珍惜民族文化的热情。***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中秋节为法定假日,人们在这一天可以享受节日放假,民间甚至以“串休”的方式,把中秋节所在的周六周日休息和中秋节放在一起放假。这样的放假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在中秋节这天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共度中秋。

二、中秋节风俗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有许多风俗,这些风俗有的具有全民性,是整个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但是这些风俗在各地方的形式略有不同。同时,各地都要祭拜月亮,但是祭拜的东西和具体细节又稍有差异。可是无论形式上有何不同,都改变不了共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风俗首先具有月崇拜的意味。中国古代历法是我们经常说的太阴历,也就是说我国的古代历法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和特点制定的,因而月亮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中秋节祭月就是这种崇拜的最直观体现。

中秋节的风俗也带有庆祝丰收的含义。中秋节恰逢秋季粮食、果蔬成熟的季节,而农作物丰收在封建制度下的农业国家是最重要的事情,不难想象人们对于中秋节的重视程度。进行中秋节的祭祀和祭拜活动,都少不了各种供奉食品和果品,这些果品都是当时成熟的果品。而且南方有“偷瓜送崽”的习俗,所偷的瓜必须是长势最好的瓜。在开封地区,还有“燃铁塔”的习俗,这些习俗都有庆祝的味道。

中秋节风俗具有举家团聚的含义。中秋节从最初皇家祭祀月神的活动到最终形成广泛的民间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从希望月亮给以人们幸福生活进而演化成中秋月亮的圆满也恰似家人团圆的意味。在北方,人们还习惯用藕来祭拜月亮,就是取“藕断丝连”的意象,寓意游子虽然远在他乡,但是能和家人思念不断。

中秋节风俗具有寄托祝福的含义。中秋节的风俗中有祭拜活动,有赠送礼物的风俗。祭拜活动是通过祈祷给自己、家人、朋友送祝福、表达美好意愿。在贵州、湖南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晚上要去偷瓜,但所偷之瓜并非占为己有,而是要送给没有孩子的夫妇,传说得到了别人所送的瓜崽,就会得到孩子。被偷的主人并不生气,因为这是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事情。这种活动恰恰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关爱、祝福之情。

三、中秋节风俗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中秋节风俗的形成、流传其实是中国人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形成的原因,是文化繁荣的结果,是家庭观念的凝结,是国家凝聚力的体现。它的失落与回归恰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弱化、家庭观念和国家凝聚力的下降。

中秋节的起源在周代,最初是祭祀月神的活动,和祭祀天地太阳是一个道理。在之后的流传过程中,中秋节的文化意味是越来越浓厚的,形式是越来越丰富的。最初的月崇拜,是统治者祈求国泰民安、统治稳定的活动,而团圆、祝福、庆祝这些内涵都是由人民不断增加的。当下,在交通便利的现代社会当人们的家庭观念下降的时候,中秋节要和家人团聚的意识也在消解,人们有了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再赶回家和家人团聚。

中秋节风俗的发展特点是和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息息相关的。对于中秋节风俗的忽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热衷过洋节的现象和传统节日的凋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侧面反映我国传统文化被遗忘的事实。

综上所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漠视遗忘自己的民族之根时,就丧失了自己的特色。我们要从保护传统节日入手,从理解认同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入手,传承好自己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8

关键词:古典诗词;传统节日;节庆文化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辛亥***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9

关键词:民俗节庆遗产;旅游经济;三清山;板灯节

中***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5-0047-06

一、前言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一种全新的遗产类别,并明确了该类遗产的申报、批准和保护等相关内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五种类型。中国拥有异常丰富的传统节庆资源,但从目前人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传统节庆仅有端午节一项。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演进,传统世俗节庆的生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在2009年底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同时,该文件中还特别提及了遗产保护、利用和遗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问题,这表明国家已经将节庆、遗产和旅游纳入了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体系之内。旅游业是当前民俗节庆遗产得以延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过度重视旅游经济效益,传统民俗节庆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正在快速沦丧,这迫切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节庆”一词在学术研究领域内有两种对应替代词:节日和事件,前者更多地是指传统节庆活动,后者则具有更加广泛的现代意义,因此事件及其事件旅游在最近的二十年内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从目前的研究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概念辨析、事件影响、事件开发和事件管理四个方面。杨强和吴倩分别综述了事件旅游和节庆旅游的概念内涵。戴光全等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了大型节事活动对于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罗秋菊近年来以广州举办的各种节事活动为研究对象,延伸和拓展了事件旅游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传统节庆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特别是在民俗节庆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旅游开发促进传统节庆资源挖掘和创新的案例屡见不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类型之一,传统节庆活动在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话题。谭宏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并提出了开发过程中的选择与控制策略。杨明全面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结构。张建梅等重点论述了登记式版权保护的新型操作模式。余丹强调了民族节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问题。从以上的研究情况来看,节庆(事件)旅游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选题,对传统节日和现代节事的旅游功能应用都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价值。但随着遗产观念的进一步加强,如何发挥传统节日的资源优势,如何促进民俗节庆更好地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仍然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仍需要对更多的民俗节庆活动做更多的实证分析。

二、民俗节庆遗产与旅游经济发展

1,民俗节庆遗产的内涵

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节庆是指某地区以其特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风俗习惯、地理和气候优势、遗址、胜地、古迹等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民俗节庆是指以当地民俗风情为依托的节庆活动,即指某一地区或区域以其特有的民俗,包括在文化和艺术、风俗习惯以及生产等方面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地举行大型的公众性的庆典活动。民俗节庆与传统节庆的概念内涵基本一致,但民俗节庆更强调各民族、各地区的独特文化现象,而传统节庆则更着重于节庆的历史过程研究。㈣从遗产学的角度来看,民俗节庆是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延续特定人群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

2、民俗节庆遗产的保护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关注民俗节庆遗产的保护有一个较长的认知过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此进行了全面回顾。当1978年正式确立第一批世界物质遗产后,世界遗产大会就越来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在此后的三十余年内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举措,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四批被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涉及到礼仪与节庆活动约30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各国的狂欢节。

在2005年韩国将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后,中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民俗节日保护高潮。2007年12月7日国家颁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将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列入法定假日。2009年,中国的端午节也终于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上举措的实施和成就,不仅利益于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浪潮,更直接利益于国内一系列保护法规和措施的推进。从国家层面来看,先后出台了《***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2004)》、《全国人大***会关于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2004)》、《***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06)》等文件,并据此公布了三批次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目前公布的各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节庆遗产项目均放在了民俗类别之下,基本囊括了我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的主要节日庆典活动。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因此除所列国家名单外,尚有更多民俗节庆遗产进入了不同层次的遗产名录内。

3、民俗节庆遗产与旅游经济发展

虽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并没有明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旅游发展,但是在第13条中仍然清晰地表达了遗产应用的意思:“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民俗节庆遗产已经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首先,民俗节庆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评价》(CB/T18972―2003)中,民间节庆、庙会与民间集会成为旅游资源的155个基本类型之一。作为一种动态的吸引物,不仅在旅游地能起到直接吸引游客前往观光度假的作用,更能在其他旅游地成为流动式的吸引载体,是各主题公园内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的要求。其次,民俗节庆是旅游经济收益的重要来源。2010年的第28届洛阳牡丹花会,共接待旅游者1622.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高达80.06亿元。在旅游产业大发展的今天,通过传统节庆的再现和更新,提升城市、景区的影响力成为各级***府和投资商的共同选择,民俗节庆不仅能带来门票收益,更可以带动餐饮、住宿、购物乃至旅游工业、旅游演艺业的创新发展。再次,旅游发展对于部分民俗节庆也具有较强的牵引作用,在旅游经济利益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引导下,部分地区的民俗节庆得以恢复和发展。

不过,民俗节庆遗产在旅游开发的名义下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商业化、庸俗化、舞台化等现实困境。庙会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目前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庙会多达十余处,著名的如北京的地坛庙会、妙峰山庙会、湖北武当山庙会等等。然而,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庙会都带有浓重的商业气氛,如北京春节庙会灯会最多时达62场,大部分都成为商品大卖场。在庙会举办期间,现场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游园会、商品展销会、美食节展开,完全成了“羊肉串”与“糖葫芦”的聚会。而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则更是成为许多旅游景区每天上演的日常节目,如傣族的泼水节已经不再限于傣历四月中旬左右举行了,无论是西双版纳还是在杭州宋城内,只要游客有需要,这样的节日每天都可以上演。

三、三清山板灯节及其发展现状

1、板灯节的基本情况

板灯节的起源地和中心地在玉山县樟村镇(该镇距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约15公里),考虑到地理位置相距较近且大三清山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此将樟村镇板灯节称为三清山板灯节。板灯(又称桥灯)由头灯、子灯、尾灯三部分组成。头灯分五谷头与龙头两种。五谷灯因灯头有五盏灯而得名,五盏灯分三层排列,灯头的五盏灯寓有喜庆五谷丰登之意。龙头灯灯头高约四米,龙口含珠,龙珠由一百零八个正三角形细篾组合成圆珠,制作非常精巧。五谷头灯与龙头灯式样不同,子灯、尾灯及舞灯形式则基本相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艺高超者别出心裁地制作出精巧的花篮灯、鸳鸯灯、子孙灯、状元灯、荷花灯、花瓶灯、酒坛灯、戏台灯等特色灯,格外引人喜爱。樟村板灯从农历正月十三日开始起灯至元霄节圆灯,连闹三晚。抬灯时先由三响铳前头报信,灯头前有一对唢呐开路,灯尾后有串堂锣鼓班压阵,一路吹拉弹唱,灯火辉煌,绕村走乡,穿街过巷,热闹非凡。灯头所到之处,各家各户摆香案,放鞭炮接灯。家中的主事者肩披红布,手托烛台等待着与灯头互换蜡烛表示换来吉祥如意、丰收,并为灯头披上大红彩布。

2、板灯节的文化内涵

三清山板灯节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群众乐于参与的一项大型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展示三清山地区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貌,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板灯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板灯的制作非常美观,在舞板灯的时候更是美丽壮观。二是社会价值,通过板灯节的举行,可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提升当地人们的社会文化认知水平。三是旅游价值,有利于增强三清山当地的旅游吸引力。目前三清山的旅游产品都以静态的观光旅游为主,在消费者越来越偏好动态性旅游活动的今天,它们正在逐渐丧失其原有的吸引力。动态性的事件旅游正是在这一形势下产生的,并迅速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发展三清山板灯节节庆旅游,可以使得三清山地区旅游产品结构更加完善和丰富,使三清山旅游实现动、静的完美组合。四是经济价值,通过举办三清山板灯节节庆活动形成一种独特的旅游产品,能够产生轰动的市场效应,大大提高三清山地区的知名度。大量旅游者的进入,有利于提高当地餐饮、住宿等设施的使用率,刺激当地商业活动及直接产品的生产和间接投资等,从而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3、板灯节的保护和利用现状

从2007年开始,玉山县樟村镇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板灯文化节,吸引来自省内外相关媒体的高度关注,游客量逐年增加。为此,樟村镇还成立了板灯协会,组织和引导板灯节期间安全举灯,做到有序举灯,文明举灯,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挖掘板灯之源,开展灯艺交流等活动。此外,在玉山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中,板灯节作为樟村的特色文化品牌,是重点开发项目之一,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目前板灯已经先后被顺利列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在向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迈进。

然而,在板灯节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承人日渐减少,随着老一辈板灯能人的渐渐离世,会制作板灯和举办的人越来越少。要想让三清山板灯节更好地得到保护并使其传承永远,保护好传承人便成了问题的关键。二是板灯节文化空间的保护有待进一步强化,要让更多的当代年轻人了解板灯节,形成更好的文化认同氛围。三是板灯节的知名度不高,目前从百度搜索相关信息仅仅只有400余条。四是板灯节与三清山旅游业结合度较低,受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在三清山的旅游产业格局中,目前并没有将周边区域融入旅游产业范围内,板灯节要成为三清山的旅游系列产品之一还有待时日。

四、板灯节与三清山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对策

1、创建新型管理体制

根据建设部城建[1994]546号文件《关于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管辖范围东至玉山县紫湖乡的八仙洞村、双溪口村和三清山管委会的西坑村、马岭底村、岭头山村、方塘村,西至玉山县童坊乡的三亩村,南至玉山县南山乡的中村村、中坑村、枫林村、三关村、柴门村和三管委的玉坑村、东坳村、八石祭村,北至三管委的引浆村,辖区总面积为229.5平方公里。三清山管委会管辖范围为159.95平方公里。很明显,板灯节所在的樟村镇并不在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更不归属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此外,根据《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是上饶市人民***府的派出机构,与玉山县同属正县级单位。针对目前的管理困境,建议可以采取两套方案。一是建立由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玉山县共同合作的协调机构,确定将樟村板灯节正式更名为三清山板灯节,由三清山管委会和樟村镇联合推进板灯的调查、节庆举办和保护利用等相关问题。二是成立股份公司具体运营板灯节,参与成员包括三清山旅游集团、樟村板灯协会等核心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司运作的方式摆脱由***府投入的方式,***府只负责对板灯保护和利用的监管。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三清山旅游最终必然要走上多元投资、资产重组之路,板灯节应特别抓住这一管理体制转型的机遇,在多方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尽早走上市场化运作之路。

2、强化节庆产品创新

板灯节目前虽然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对外的知名度仍然很低,仅仅依赖每年正月举行一次板灯节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人地关系结晶的传统生态文化表现形式,可以从生态产业的框架

内将板灯节的产品外显化、实物化和创意化。一是板灯的旅游商品化。板灯的制作是一项艺术工作,能工巧匠们可以制作出花篮灯、鸳鸯灯、子孙灯、状元灯、荷花灯、花瓶灯、酒坛灯、戏台灯等特色灯,这些特色艺术品可以用于当地的旅游商品开发,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制作出大小、形状不一的产品,也可以在购物点现场制作和游客参与学习等多种方式,使游客在购买的同时享受到体验的乐趣。二是板灯节的深度体验产品设计。在每年举行板灯节时,可以推出与板灯相配套的观赏、游憩、体验活动,如游客可以亲自参加制作板灯、举板灯活动,制作和品尝当地特色风味小吃,开办与板灯相关的民俗文化研修班等。三是板灯节的移位嫁接,正宗的板灯节只能是在每年的正月在樟村镇举行,而其他时候则可以在三清山风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举行,在每天晚上成为游客的夜游项目之一。

3、注重品牌共建推广

加大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唤醒全社会对保护工作的自觉意识,是确保非物质文化资源免遭破坏,促进保护、发掘、抢救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国外许多节庆活动中的一些宣传和经营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如主办者除向新闻媒介信息外,还主动与各地乃至海外旅行批发商联系,将节庆活动的主要节目、时间印成多种文字,在表述方式上也尽可能考虑异地人的接受能力,经常提前半年进行宣传,在交通枢纽处如火车站、飞机场(如我省的玉山火车站、九江车站、鹰潭车站、南昌昌北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九江庐山机场、赣州黄金机场和井冈山机场等)出口设置节庆活动导游***等。而宣传促销及时、到位,会给节庆活动带来轰动效应。民俗文化是充实三清山自然遗产的重要内容,应特别强调在三清山、上饶的旅游营销广告中,将板灯节的***片、文字、视频等元素融入进去。

4、推进区域旅游合作

受地域范围和多种观念的影响,目前三清山旅游仍然只限制于山体范围内,大三清山概念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从未来的旅游拓展来看,一是要继续实施和完善山上游、山下留的游憩格局(微观区域旅游合作),除在南部索道和金沙索道两地构建游客服务中心外,要花大力气构建起生态型环山公路,重点打造汾水服务区和枫林接待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加强三清山和怀玉山、三清湖的两山一湖合作。二是要以上饶至德兴的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为契机,大力推进上饶市区、三清山和婺源之间的中观区域旅游合作,在上饶市东北部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在本层次的合作中,要特别注意高速公路开通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即进得快、出得也快,要解决游客快速流动的不利影响。樟村的板灯是本层次合作中的重要一环,是丰富该旅游链条的资源载体和产品供应者。三是在更宏观层面的区域合作,在目前赣闽浙皖四省区际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和引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和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合作中,微、中观层次的合作是基础,通过体制创新和产品创新切实推进区域旅游的有效运行。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篇10

1礼仪习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

3服饰习俗的变化

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4饮食习俗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

5居住习俗的变化

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

6出行习俗的变化

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

7节日习俗的变化

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

8婚丧习俗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10篇

学习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10篇,内容包括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及反思,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初中篇。下面是我进入课堂后的具体的实施步骤:开始我向学生介绍自己时说:“同学们!我姓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教师第一次教的学生,对新老师都有一

学习

新年快乐的祝福语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快乐的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祝下属新年快乐祝福语,祝员工新年快乐祝福语。4.你的爱是我一生的盼望,所以你的每一滴泪,都化作了我的哀愁。亲爱的,祝你新年快乐,一生幸福。5.一天想你一遍,又一遍,再一遍。每一天爱你一遍,又一遍,再

学习

广告语集锦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广告语集锦10篇,内容包括20字的广告语十篇,十篇广告语。2.Makeyourselfheard.(Ericsson)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3.Engineeredtomovethehumanspirit.(Mercedes-Benz)人类精神的动力。(梅塞德斯-奔驰)4.Star

学习

报的组词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报的组词10篇,内容包括报的组词有哪些,报组词大全。刚刚过去的200*年,我区各级******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牢把握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策调整的新考验,***思想,干

学习

乞讨的女孩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乞讨的女孩10篇,内容包括乞讨的女孩故事,乞讨文章大全。那对母女看起来不是本地人。母亲满脸是忧愁,向每一个路过的人伸出她乞讨的碗,而小女孩,大概6、7岁左右,似乎还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乖巧地靠在母亲的肩上。出于怜悯,我每次路过

学习

护士个人履职总结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护士个人履职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护士自我评价岗位履职情况,预防接种护士履职总结。重申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各位护士尽其职责,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等。2、加强学习安全管理组织科室

学习

推荐一本好书的作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作文推荐一本好书优秀范文,推荐一本好书400字作文。《艰难的归程》,这本书的大意是说,被宠物场淘汰的即将推上餐桌的杂种狗,在经历逃生、求生的过程中,被宠物场外那艰难的生存环境,改造成了一个

学习

卫生院帮扶工作计划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卫生院帮扶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撰写卫生院帮扶发展计划,卫生院帮扶计划怎么写。2013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达我局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任务共35户,其中新增户10户: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各2户、区妇幼

学习

感恩心得体会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心得体会,内容包括感恩心得体会1000,感恩心得体会200字。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生活在太多的阳光和甜蜜之中:父母给我们提供了丰裕的物质条件,老师为我们倾尽了他们的心血,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环境,伟大的祖国为我们构建

学习

月嫂考试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月嫂考试10篇,内容包括月嫂考试详细攻略,月嫂考试一般多少分钟。月嫂是专门照料月子的家庭服务员,月嫂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是传统的保姆所无法比拟的。月嫂上岗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全面、深入地了解产后护理知识,具备专

学习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内容包括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写法,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范文大全。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

学习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皇帝的新装的作者10篇,内容包括皇帝的新装的文章特色,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和朝代。在去年的全国第二届绿色课堂杯优质课大赛中,笔者运用语文味教学法,在比赛中获得初高中组唯一的特等奖。倍感欣喜之余,发现语文味教学法的运用,给我

学习

百年树人的意思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百年树人的意思10篇,内容包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啊,百年树人的意思和例句。近义词:百载树人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表达人才造就不易,要有长远计划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出处:先秦·管仲

学习

绽放的多多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绽放的多多10篇,内容包括那一刻的绽放作文精选37篇,关于绽放的美丽作文3篇。一、整合资源,把握优化的尺度数学是整合性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原汁原味的而非抽象的分类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新课程标准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学习

清明节绘画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绘画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绘画最新版来了,清明节绘画100幅简单。我听后顿时为之一振,人们一直认为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教研多年,此画欣赏了无数遍,从来没有想过此画描绘的不是清明时节的景色,这

学习

清明节祭奠英烈手抄报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祭奠英烈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传承英烈精神手抄报,清明节祭奠英烈手抄报。2020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用不同形式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先

学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0篇,内容包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总结,中华传统节日文化。2009年,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博”展露头角,推出不到一年,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1年初,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14个月内就获得超过1亿注册

学习

清明节放风筝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放风筝10篇,内容包括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文案,清明节放风筝的资料。

学习

端午节的风俗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的风俗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的习俗简介最新10篇,端午节的风俗作文。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

学习

冬至节日风俗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冬至节日风俗10篇,内容包括冬至习俗大全100条,冬至时的节日风俗有哪些。祭天仪式中,最盛大的要算冬至祭天了。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来圜丘坛举行告祀礼,禀告上天五谷业已丰登,主祭昊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及日、月、云、雨、风

学习

端午传统风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传统风俗10篇,内容包括端午传统文化与风俗,端午的由来和传统风俗照片。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

学习

清明节由来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由来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由来时间,清明节的由来整篇。2,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