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文章篇1
有人说爱情的表现方式与遗传有关,如果这样,那多情的种子就是天生的苦命人。因爱孕育幸福只是种偶然的结局,当且仅当,自己爱的人同时也爱着自己,并且彼此锁定对方,从此不再左顾右盼。这种专注可能原于感情的炽热,也可能是理智使然,选择专注,彼此才有白头偕老的可能。相伴一生的未必就幸福和谐,一方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另一方也是种可能;将就将就过一生的也是种无奈的选择。
爱情禁不起反复的推敲与审视,这样被爱的人就像只关进了笼子里的鸟,因爱失去精神的自由。爱一个人与让一个人的精神被他禁固是两码事,恰恰有人喜欢用精神的顺从来衡量爱情的深浅,这样的爱情会让用头脑生活的逃之妖妖。
花季年代,爱是仰慕,是思念,是欢笑,是泪水,是伤痛;成家以后,爱是每一顿丰盛的饮食,是晚餐后的并肩散步,是对彼此小缺点的微笑包容,是忙完了外面的事情首先就想到要回家,是对其它异性的自觉保持距离,是小吵小闹后的和好如初,是共同对下一代的细心呵护;年季大了,爱是互相照顾,是相依相伴,是一起回首往事,重新品味生活的苦辣酸甜,是永久的离别,是永远的追忆,追忆中有个一生与自己携手共进的人是人生的最大的快慰。
爱是一门艺术,有人天生深暗这门艺术的要领,在爱情的王国里顺风顺水,有人却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为爱疯狂,被爱淹没,爱从他的指尖滑过便会伤人伤己。
爱者容易显得卑微,被爱者容易显得高贵,这是恋爱中的人自身的错觉,一颗纯洁的心,无论爱或被爱都是高贵的。但是再高贵的心,再诚挚的爱,要是施予错了对像,那也只会骚扰他人,给他人带去烦恼。爱不能勉强,只能随缘。
人生有一份爱情就够了,同时爱几个人和同时被几个人爱都是辛苦的差事。守护爱情需要力量,缺乏这种力量的人很难维持一份长久的爱情。上帝是个吝啬鬼,从不轻易赐人爱情,当它打算赐某人一份爱情时,总会考验他配不配拥有这种恩赐;当它把爱情恩赐给某人后,并不会从些心甘情愿地让那个人长久的拥有那份情,它还将继续考验被赐予的人是不是配长久的拥有他的恩赐。这就是许多人难以拥有天长地久的爱情的原因。
情人节文章篇2
一、细节描写的含义。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细节描写可以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花园;如果说细节是洁白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蓝奔腾的大海;如果说细节是一个人的精神,那整篇文章就是一个人的体魄。让我们用细节之花去点缀文章之园,用细节之浪去激荡文章之海,用细节之神,去鲜活文章之体。
二、引导学生去发现。现实生活是我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写作,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挖掘,就一定有东西可写。
1、去书本中学习。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衣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家事衰微,车站送别,朱自清用心感受,融入真情,才绘出了“心中永远的背影”。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战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祥林嫂手中的空碗、开裂的竹竿,间或一轮的眼珠,以及她那木刻似的脸;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气。这些真是历历在目,甚至能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文学作品是以形象的生动性、具体性打动读者的,因此就必须有具体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可以说,一个画龙点睛的细节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使人物性格增添异彩,富有生气,就更加鲜明、具体、生动。相反,一部作品,如果抽掉绘声绘色的细节描写,它就不会有感染力,离开细节去刻画人物,只能塑造出没有灵魂的偶像。
2、去生活中挖掘。虽然学生生活是“教室――餐厅――宿舍”三点一线式的,但只要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 关心现实,保持一颗好奇心,乐于发现,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不是空白的;在吃饭时,我们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听到别人的想法,在走路时我们会看到别人的笑容并听到自己的歌声,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父母一句关切的唠叨,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细节,我们不能让生活来找我们,而是我们去找生活,自己去找快乐;等待写作快乐的人是享受不到快乐的,会寻找快乐的人才能享受到写作快乐。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我们周围的事物开始探讨,认真分析周围的人、事以及它带来的感受,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美的。
三、引导学生去感悟。笔者认为首先要认真观察感受生活,然后再用心思考激感,最后要提升注入理性思考。具体一点说,就是我们遇到具体生活首先有感受体验,发现这个现象;然后用心思考它的本身,它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它身上具体代表一种什么样的本质,在挖掘事物本质的基础上触动我们某种情感,我们是爱啊,还是憎,我们是否定它,还是肯定它;最后我们在情和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高度,产生一个深刻认识。学生的情感世界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体验,如果把生活中这些细节积累起来,这将是学生的无穷精神财富。
情人节文章篇3
总评:不管是连载小说还是系列作文,都离不开故事情节的组织与整体结构的安排,尤其是在情节方面无论用什么方法提炼、编织,都应该处理好人物与情节的关系。如果“事缘人起”、“事以显人”,情节自然也就成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因此,好的情节,应该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看了作者的这篇习作,感觉在情节设定方面需要认真琢磨,比如在写到当“当天使来到老家时”,在这之前就应该有对“老家”的一番情景描述,从而为在“天使”在“老家”将发生的情节(其实也就是事件要素)埋下伏笔,要么以景预示“天使”遭遇,要么衬托“天使”心境,等等,这是很重要的环节。其次,作为连载小说的章回或是系列作文的章节,都必须有悬念突生,作者是有想到这点,但由于情节缺少起伏与回落,通篇下来并不能很好地勾起读者继续往下来的念头。再次,在人物心理活动、神态等细节缺少具体描写,使得人物个性、人物场所与要表达的具体环境(事件)难以穿插叠映。
另外,不管是连载小说还是系列作文,严格来说是不能从章回或章节中来做点评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对类似的习作一般不对每个章回或章节做点评,只有等到全部写出后,再做一个全面性的点评与概论。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
点评人:我是雨欣
情人节文章篇4
何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写人、叙事、写景时选用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内心世界、表现细微感情的重要方法。在刻画人物时,对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进行艺术加工,从细部进行艺术放大,可以使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心理世界更为逼真,使他们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更显得血肉丰满,光彩照人。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在指导学生写记叙文时,应该教给他们使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人叙事,让文章有更多吸引读者眼球的亮点。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那么,应该怎样打造精彩细节,让作文由肤浅走向深刻,由枯燥变得生动呢?
1.细心观察生活,在“真”和“细”上下功夫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细节真实地再现生活,文章才能生动逼真。同时,又要在“细”上下功夫,对人和事要融入真情实感,要系统地感知各个方面,变换观察点,多层次观察。
例如:我看见妈妈下班回来,说着:“好累啊,还要做饭。”刚刚喊累躺在沙发上的爸爸马上鲤鱼打挺般跳起来,说:“我去做。”妈妈面带笑容随爸爸进了厨房。一会儿便听到妈妈温柔的呵斥:“你出去,你出去,在这里帮倒忙。”(福建考生《这也是一种幸福》)
这样的细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小作者用热爱生活的心做镜头,如实地拍摄下来,没有任何赘笔饰语,完全是生活细节的直拍,却把爸爸和妈妈看似平淡的爱情写得真挚感人,突出了“世上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的主题。这样的细节描写,怎能不感动阅卷老师,评分时把这样的文章奉为上品!
2.准确用词,力求字句传神
下面是一位老师引导学生打造细节时让学生对淑女的某一活动进行细节描写,然后进行修改:
原文:她端起碗,挑了几片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改文: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片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赶紧合上,轻轻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
显而易见,修改后的细节更富有表现力,使动作更加细腻,更能体现淑女的轻盈文静,温文内敛。在塑造人物叙事时,选择传神的词语,使语句切合人物身份,真实反映事态原貌,再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事件。这位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效仿,平时多进行类似训练,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打造细节的高手。
3.运用修辞,让细节更富有美感
在描写细节时,要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细节更富有美感。
例如:说完她就笑了,笑得似乎那份甜蜜从心里一直溢了出来,幸福流了满地。(福建考生《这也是一种幸福》)
修辞的运用,让笑容变得很美,美得让人震慑,让读者陶醉其中。
例如:进门后,看见爸妈正在屋里叹气,那愁苦的脸像树皮一样干枯。(全国卷考生《能哭是福》)
“那愁苦的脸像树皮一样干枯”写活了人物,反映出人物苦难的生活;推动了情节,让读者寻求愁苦的根源。由此可见,在细节里融入恰当的修辞,可以让语言熠熠生辉,成为文章的亮点,照亮阅卷老师的眼睛。
4.让细节贯串全文,成为线索
情人节文章篇5
课文“面”的处理艺术
“面”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与把握。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入口,也是理解文章的向导。理解和把握了文章的层次结构,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小说和戏剧的“面”就是作品的情节。情节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历史,只有先理解情节,才能理解人物。处理这类课文时,首先让学生理解情节,欣赏情节,概括情节,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情节熟悉了,才能为后面“点”的赏析打好基础。例如教学《陈奂生上城》一文时,先要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情节,感受陈奂生上城的行路和心路历程:
从乡下进城(悠然)―自卑;
在车站生病(突然)―惶惑;
到宾馆住下(偶然)―懊恼;
由城里回村(飘然)― 神气。只有熟悉了这些内容后,“点”的教学才有可能。
散文讲究形散神聚,理清散文的思路,就是要弄清散文“形”的变化。如教学《故都的秋》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五幅“秋景***”: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教议论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议论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灯下漫笔(节选)》的议论结构:我们变成奴隶后万分喜欢(是什么)――中国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能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两个循环时代(为什么)――我们要创造第三样时代(怎么样)。
课文“点”的处理艺术
课文的“点”是指根据课文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要点,教学难点是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教学障碍,教学基点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也简称“双基点”,新课标为“知识和能力”)。如果说课文的“面”还只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就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本质。但是“点”是在“面”的基础上提炼组合的,应以“面”托“点”,以“点”带“面”,点名结合,相辅相成。
小说、戏剧的“点”是作品中突出地表现人物性格的精彩语段。处理教材时,教师就要紧扣这些语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如教学《陈奂生上城》时,在弄懂了基本情节后,应以陈奂生住宾馆的细节描写为“点”来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陈奂生“交五元房钱”前后的心理和动作描写的对比赏析,来把握陈奂生善良质朴而自私狭隘的性格特点。
散文短小精悍,一般要短文细教。它的取“点”范围较大,一般是文章的形神聚合处,基点凸现处,难点突出处。这些“点”不像小说、戏剧你那样相对集中,而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因此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发现他们。不同的教师会取“点”不同,这就反映出教学能力的差别。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文章主要的“点”应在描写荷塘与月色的三个短落(4―6)中确定。这里的讲点很多:比喻的明与暗,比喻的形与神;描写对象,描写角度,描写顺序,描写作用;景与情;炼词炼句;等等。这些理解、分析综合、鉴赏等能力的训练,都是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典型“例子”。除了这些主要的“点”之外,课文前面的“文眼”、景物衬托、心理独白和文章后面的“六朝采莲”的联想以及结尾的卒章显志也可作为“点”,因为这些对理解散文的“神’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情人节文章篇6
关键词:叙事类;情节;质疑;思维
叙事类文章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来抒情或说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一般包括记叙文、小说、记事、记叙性或写景状物类的散文等文体,它几乎占了语文教材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故事情节在叙事类文章教学中的核心作用,那么如何借助情节实现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认识。
一、从了解情节大意出发,以复述为依据
在执教这一类文章时,语文教师一般要先复述情节梗概,从而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背景、人物、事情、景物等等。由此可见,了解课文情节是课堂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那么,教师如何判断学生对课文情节的了解程度呢?最好以学生的复述为依据,看看学生的复述是否完整,是否有序,是否突出重点情节(也可以几个学生互助完成)。例如,鲁迅的《故乡》,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这篇课文之后,几个学生合作概括复述出本文的情节:离家二十多年的“我”为了搬家,回到家乡,看到眼前故乡人(闰土、杨二嫂)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心中悲伤之极,于是离开家乡的“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这个复述是比较好的,为什么?首先,复述的情节很完整,有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复述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最后,这个复述重点突出:重点的事是“故乡人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重点的情是“‘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如果复述的完整性、有序性和重点突出三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面,就说明学生对文章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这将直接影响以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充分了解文章的情节大意,是学习这类文章的基石。
二、从故事情节出发,以质疑和求异为切入点
在学生较好的复述之后,教师如何让学生从故事情节渗入文章的深处?笔者认为,用质疑法和求异法效果较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断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同时要组织学生析疑、解疑,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就会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把握课堂重点、突破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生疑和质疑?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质疑源于童心的自然流露
“童心”能把一些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丰富有趣,它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足够的好奇心、喜欢思考和发问等一些特点。它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也体现在初中生的读书活动中,清代的张心斋在关于读书境界的论述中说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如宋学孟的《柳叶儿》,当学生了解整篇课文情节之后,提出一系列问题:柳叶儿是什么?柳叶儿好吃吗?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从成人角度看这些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这就是问题,这就是好奇心的体现,这就是童心的自然流露。教师只要紧扣学生的好奇心,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童心,这堂课就能有效、愉快地进行下去。
2.预习了解时提出疑问
鉴于学生中,有的敢于善于质疑,有的反之,笔者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学生在预习了解课文时必须提出疑问(问题记在课本上或心中)。当然,仅有要求还不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情节困惑处要质疑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较多,学生提问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从教学大纲和教师出发,而忽略了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是解学生的“惑”,如果不知学生的“惑”是什么,如何解?因此只要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都可以发问,以求帮助。如,“尴尬”这个字如何正确书写;《送行》中主人公勒罗送行的泪水是真是假;《鼎湖山听泉》中为什么写了三段关于庆云寺的内容――这些问题都提得较好,教师只有让学生吃透了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解惑”。
(2)情节对比处要质疑
问题一般产生于两者的碰撞或差异,因此文章中对比的地方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产生疑问。如《送行》中,勒罗的送行感人之深,而我们的送行尴尬滑稽,同样的送行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又如《故乡》中,二十多年前小英雄般的少年闰土为什么变得麻木、与作者有了一层可悲的隔阂?《甜甜的泥土》中,作者写了亲妈和后妈对小亮截然相反的态度,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这类问题一般都围绕文章中心展开,教师可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3)情节违背常理处要质疑
违背常理即不符合正常的思考习惯或生活习惯。既然有别于常态,那么肯定是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什么原因呢?这就产生了疑问。如《背影》中,刻画人物一般是描写人物的正面肖像,但朱自清为什么偏偏写父亲的背影?再如《送行》中,主人公勒罗以送行为职业,还动之以情、感人肺腑,这可能吗?这样安排的目的又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文章中出现违背常理之处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考角度,此处引发的问题也较多地揭示了文章异乎寻常的主题,它理应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教师应合理地利用这类问题,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从不同复述和质疑中再生疑
由于学生对文章复述和质疑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可比处或矛盾处,主动激起学生的思考。如《故乡》一文,由于篇幅较长,初读时少部分学生认为“我”厌恶如今贫困隔膜的故乡,怀念儿时美丽的故乡,这是“我”追求的希望,而且以“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为证。然而有一些学生认为,“我”追求的是一种更美好的新的生活。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热烈而深入,各抒己见,全面且深刻地理解了本文的主题。
三、以情节发展变化为导火线,以思维的碰撞、锻炼和提升为归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较重要的一个素养就是发展思维。思维的锻炼和发展,除了个体的***思考,就是思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对于叙事类文章来说,背景、人物形象和各式情感都蕴含在情节之中,因此,思维激发和碰撞的导火线必须从情节开始点燃,思维的锤炼和提升必须从情节的矛盾处激荡。矛盾产生于变化发展,情节的变化产生矛盾,并进而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如《柳叶儿》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疑问(例子在前文),但教师应侧重解决后两个问题(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因为学生从文中得知:柳叶儿很常见,而且并不好吃,这一情节的交代与后两个问题产生了鲜明的矛盾冲突,这是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碰撞、锻炼和提升的绝佳机会。经过大家的充分思考和交流,产生了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小结,让学生深刻明白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要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忆苦思甜,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思未尽,意无穷”的效果。
总之,叙事类文章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情节这一基础,叙事类文章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情节这一抓手。至于如何更合理地巧借情节提高这类课堂的效益,智者见智,笔者若有不当之处,希望同仁包涵、指正。
参考文献:
情人节文章篇7
【关键词】 《鼓浪屿狂想曲》;章绍同;音乐形态;审美探析
J60 A
章绍同是国内著名的当代作曲家,创作过的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有500多首,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奖项评比中获奖,其影视音乐在全国影视界有较大影响。《鼓浪屿狂想曲》是他近期创作的一部器乐作品。章绍同曾说过,“作曲者就像一个怀着热烈追求的云游僧,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寺庙,音乐就是他心中膜拜的神,可是神不语,只给予伟大的启示,解释神的就是各个寺庙的住持,庙规各一,住持的见解也各一”,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对不同见解的深刻理解。这一形象的比喻是一种对待音乐的态度,表达了章绍同对音乐的挚爱之情。
一、《鼓浪屿狂想曲》的创作背景
(一)创作溯源
在谈到歌曲创作的时候,章绍同认为,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必须“用耳朵去看,用眼睛去听”。意思就是当音乐作品的旋律如行云流水般在耳间徜徉时,眼前就能浮现出那些跳动的音符;反之,当一首音乐作品的曲谱展现在你面前时,耳中就能很自然地听到动人流畅的旋律。
章绍同积极地去各地采风,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不断地汲取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用于他的音乐创作。身为福建人的章绍同对本土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积极向福建南音、芗剧、龙岩山评话、莆仙十音、畲族盘歌等民间艺术进行学习,留心从自然中采撷,将深厚的乡土文化提炼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因此他所创作的音乐常常给人一种亲切感,还原了民族音乐的韵味,形成了他富有独特魅力的音乐风格。另一方面,他对于音乐的执着追求,对于音乐专业知识的扎实功底,特别是作曲技法的认真学习和熟练运用,也成了章绍同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知道音乐是外在事物与作曲家内在情感恰当地碰撞在一起所迸发出的火花,是艺术的结晶。作曲家本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常常会贯穿在他的音乐作品始终,而这些正是能否引起听众共鸣的关键所在。所以古人才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悟。章绍同认为音乐发自人的内心,是人们真情实感的流露,所谓“唯乐不可为以伪”,真情就是音乐的内在核心和灵魂生命。凭着这份对音乐的执著与热情,章绍同的音乐创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业界的好评,他的音乐作品传遍了千家万户,深受人们的称颂。
(二)《鼓浪屿狂想曲》的创作背景
章绍同的《鼓浪屿狂想曲》是第四届鼓浪屿国际钢琴节全国青少年比赛的委约作品,在此之前的三届鼓浪屿钢琴节已经有了三首与鼓浪屿有关的委约曲目,如脍炙人口的《鼓浪屿之波》等,但它们大都是以鼓浪屿的海浪为主基调的音乐作品,着重对于自然景观的描写;章绍同的《鼓浪屿狂想曲》更注重的是鼓浪屿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他很好地将自然美和人文美融合在一起,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加浓烈的文化气息。
这首《鼓浪屿狂想曲》作为鼓浪屿国际钢琴节的决赛必奏曲目,既要求突出地域特色,又要求对决赛选手作出一个很好的示范,也就是对音乐技巧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创作时要兼备地域性和炫技性这两大特点。为了能更好地创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在创作的初期,章绍同来到了鼓浪屿寻求创作的灵感,在这里他不仅看到了雄伟壮阔的围绕着岛屿的海,也听到了海边岛屿上鸟儿们优美的鸣叫声,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感觉自己与大自然更加贴近了,有一种想翩翩起舞的欲望,而这种欢快的心情过后又引发了一种沉淀的思考。所以他把《鼓浪屿狂想曲》分成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就是鸟鸣主题,暗示人们对自然风光的感受;第二个主题是舞蹈性主题,暗示人们看到风光后愉悦的心情,这个主题带有比较浓郁的闽南风格以及台湾高山族的民乐风格;第三个主题是“圣咏”主题,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表现出人们感受文化底蕴后沉思的感觉。整首作品包含了章绍同本人的审美情绪在内,将他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音乐形态分析
《鼓浪屿狂想曲》运用了三个不同风格的主题,以下,笔者从音高、节奏、调性、织体四种材料分别对其三个主题进行分析。
(一)音高材料
1.第一主题——“鸟鸣”主题。每当人们提起鼓浪屿,首先想到的是她的波涛,她的海天一色,但是作者却被鼓浪屿岛上鸟儿的鸣叫所打动了,于是他用音符来描绘鸟儿间的“对话”和嬉戏。“鸟鸣”主题是一个动机式的主题。这个主题音高材料很简单,就是运用了两个五度音程E、B、D、A。主题旋律是建立在两个五度音程框架内,伴有大小二度上下行级进。
随后作者将这两组五度音程在音区上、旋律发展技法方面、织体上、调性上进行了四次的变体(织体和调性上的变化将在下面地文章中将展开分析),在听觉上,音乐充满了变化,音响效果更为华丽。
(1)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在音区方面):将主题的四个动机音符移高五度进行模仿,旋律在横向上进行了下行五度的模进扩充,使得音乐更加的生动活泼。
(2)主题的第二次变奏a2(在旋律发展技法方面):该变奏分为两个平行的乐节,后两小节是前两小节的逆行倒影;音高材料仍然延用主题的四个动机音符。接着是5个小节的过渡(第35—39小节),前三个小节采用同一个低音,旋律声部仍然在五度音程的框架内上行模进进行,后两小节右手声部采用5连音,左手采用下行级进的音阶,左手的旋律的音高素材来源于主题材料中的大小二度级进下行。
2.第二主题——“舞蹈性”主题。作者在领略了鼓浪屿的自然风光后,心情愉悦,神清气爽,有一种翩翩起舞的感觉,于是写下了这具有舞蹈性的第二主题。这个主题与“鸟鸣”主题暗示的内容不同,作者主要想要表达高兴、愉悦的心情,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作者选择了富有闽南地域风格的音高材料。闽南地区主要乐种是福建南音,有着独特的地方风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音的唱腔旋法:以大三度框架为特征,以邻音级 进为主体,亦间为纯四度跳进,偶有纯五度进行。第二主题就是采用了南音唱腔旋法的素材:E、A、D这三个音。作者不仅围绕着这三个中心音创作了第二主题,还在这三个音的框架中派生出与之对位的旋律。
3.第三主题——“圣咏”主题。在作者领略了鼓浪屿岛上的自然风光和不同风格的建筑后,被岛上浓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创作了带有宗教色彩的第三主题“圣咏”主题。
这个主题的音高素材仅仅用了四个音:C、D、bE、F,作者运用音列思维将这四个音排列、组合成八个音的“圣咏”主题,同时在这个主题框架内派生出两条对位旋律。
(二)节奏材料
1.“鸟鸣”主题及其四次变奏,运用的节奏都是属于比较欢快的节奏型,比如: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等。但是主题和各个变奏的节奏组合形式都不一样,因此产生的音响效果既统一又不显得单调。
(1)采用“密——疏——密”的节奏运动方式,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三连音多个节奏型贯穿起来,赋予旋律以鲜明的个性。这个主题的节奏灵感来自于对鸟儿鸣叫的模仿,比如:“鸟鸣”主题和主题的第一次变奏。
(2)采用密集的节奏运动方式,比如,主题的第二次变奏,从音乐形态上看,低音声部是高音声部的逆行倒影,节奏是逆行模仿;但从音响效果上,也正是这种节奏组合方式,给人以完全是十六分音符跑动的感觉;再比如,主题的第三次变奏,高音声部采用五连音,低音声部采用八分音符的组合方式。
(3)采用“密——疏”的节奏运动方式,由等分时值的两种节奏型(五连音和三连音)和八分音符相结合。
2.“舞蹈性”主题旋律运用了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穿插,并且使用了附点节奏型,这些富有舞蹈性的节奏材料配合上4拍子,给人一种优雅而不失活泼和轻巧的感觉。
3.“圣咏”主题旋律和派生出来的两条对位旋律运用了三种节奏方式:
(1)等长音值组合,这种组合方式由于力比较均匀,再配合以慢板的速度给人一种庄重、安静的感觉。“圣咏”主题就是采用均匀的二分音符,仿佛置身于教堂中。
(2)“密——疏”的节奏运动方式,这种方式带有“诉说”性,仿佛有人在娓娓道来,讲诉着岛上的历史和文化。第一条对位旋律就是采用这种节奏变化方式。
(3)“疏——密”的节奏运动方式,这种方式带有强烈的推动感和抒情性。第二条对位旋律就是采用这种节奏变化方式,仿佛是对宗教文化的一种思考。
(三)调性材料
1.“鸟鸣”主题和三次变奏采用了e小调,但是第四次变奏与前三次相比在性格和情绪上形成了对比。虽然在音高方面继续沿用主题的五度音程的材料,但在调性方面显得模糊、自由,仿佛一幅“海边漫步”***。
2.“舞蹈性”主题旋律的前两小节为小调,具有闽南民歌的色彩。随后的两小节是对前两小节的重复,但不是完全重复。经过两小节的过渡,在最后两小节调性转为大调,带有高山族民歌的色彩,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四)织体材料
1.“鸟鸣”主题及她的变奏主要采用对比复调织体,两个声部在旋律和节奏上形成对比。主题的第三次变奏a3:右手声部连续使用五连音,但是旋律音继续保持五度音程的主题动机。在这次的变奏中加入了弦乐声部组,弦乐的拉奏与拨奏在音色上赋予音乐层次感。
2.“舞蹈性”主题采用和声织体,主题旋律的织体排列方式为“旋律在上,和声音型在下”,右手旋律为单声部,左手进行八分音符均匀的上行和弦分解。
三、创作审美探析
章绍同的创作审美源于他的喜好,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
(一)民族性:章绍同的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同时,也不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章绍同对民族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认为作为中国的作曲家,不仅要学习各个地方的音乐特色,更重要的是要传承祖宗流传下来的音乐精髓。因此,他不断地到各地采风,吸取民族、民间音乐之中的原生态元素,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中,使自己的音乐作品更加饱满、真实。他不是原搬照抄民族音乐的本体,而是注重吸收民族音乐的内在,从民族音乐的内部结构挖掘其中的韵味,再辅以自己的解读,将民族音乐的精神功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立足于本土民族音乐的根本,运用现代的创作技法表现出民族音乐的美感。例如,南音的旋法特征,最主要、最基本的应该为三:即多重大三度并置、多重小三度并置及多重“三音小组”及其框架特征旋法的并置。……“三音小组”及其框架中,都涵盖着、包容着,其在纯四度的框架之中作纯四度,大、小三度、二度等的上下行。根据作品的需要,作者在 “舞蹈性”主题中就运用了福建南音的唱腔旋法的这一技法。同时配合以舞蹈性的节奏,表现出人们愉悦欢快的心情。
(二)唯美性:章绍同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沁人肺腑、扣人心弦的感觉,散发出一种很强烈的美感。章绍同对自己的音乐作品有着很严格的要求,要求做到精益求精,他主张音乐作品要发自肺腑,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打动听众。他的作品通常讲究韵味、内敛质朴,特别是他的旋律不仅风格突出、个性鲜明,而且材料简洁,擅长运用多样的创作手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发展,引起听众的共鸣。他的作品往往注重旋律的可听性、流畅性与内容结构的完美结合,在听众眼前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卷,给听众视觉上的冲击。比如,当听到第一主题“鸟鸣”主题时,人们在旋律的带领下就走进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当阳光投射下第一缕光线,鸟儿在晨曦中渐渐醒来,它们呼朋引伴,时而在枝头卖弄婉转的歌喉,时而在叶间浅吟低唱。海浪敲击着礁石,人们漫步在海边;作者正是用他的音符给我们勾勒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温馨的画面。当听到“舞蹈性”主题时,仿佛看到夕阳西下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渐渐地聚集在了傍晚的海滩,他们点燃篝火,手拉着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篝火映红了他们的笑脸。好一幅载歌载舞的欢快画面。
(三)文学性:章绍同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很喜欢文学,特别是那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如苏联的诗歌,中国的古诗词、四大名著等。他认为文学对于他的音乐创作有很大的帮助,音乐其实和文学有很多的共通之处。文学是一个基础学科,它可以用文字或其他形式带你进入一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境界,这个境界可以给你创造一个新的空间感,让你超脱于现实,可以让你暂时忘记现实的喧嚣;音乐虽然比文学抽象,但它可以用流动的音符、旋律给予人听觉上的冲击,让你即使闭上眼睛一样可以有一种或是宁静安详,或是血脉贲张的感觉。文学赋予音乐血肉,音乐是文学的灵魂。音乐创作来源于生活,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一切都为孕育形式多样的音乐文化奠定了基础。作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对于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文学作品能启迪艺术创作”,他的文学性思维渗透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体现在作者喜欢用模拟化的手法来营造一种欢快的音乐氛围,比如,通过和声上的处理模拟鸟儿的鸣叫和海涛的声音,使得作品更加饱满形象。
四、结语
情人节文章篇8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本误读;文本细读;实效性
中***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39-1
“会读书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歌德语)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致使我们看到不少课堂师生文本互动失误的现象,致使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时“找不到北”。我们有必要反思当前的文本误读现象,找回自己的“慧眼”。
一、课堂师生文本互动失误的现象
教师王在上《愚公移山》一课时,让学生对愚公移山进行评价。学生A肯定了愚公顽强不屈的精神。学生B认为愚公太笨了。教师李让学生说理由。学生B想出了诸如“把家搬了不就行了?”一类的方法。教师肯定了学生B的想法,表扬了他很聪明。
实际上文章要传达给我们的是愚公那种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这种精神,反应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师王似乎是在肯定学生B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然而新课标所提倡的个性化解读有个前提,就是要尊重文本的核心价值。学生B的解读是误读,教师应该加以引导才对。
二、正确掌握课堂师生文本互动策略
1.正文眼
孙双金认为,“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有时候文眼在题目上,有时候是在文章的开头,有时候是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是在文章的结尾。”正确把握文眼,解读文本,便可使师生互动失误大大减少,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正确把握文眼。如果文眼不在文题中,怎样抓呢?笔者认为,记事的文章文眼可以从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中去找,如《晏子使楚》中的文眼是“面不改色”,是因为记事文章要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写景的文章则可以从传达作者情感的词句中去找,如:《枫桥夜泊》的诗眼是“愁眠”、《泊船瓜洲》的诗眼是“还”不是“绿”,这又是因为中国优美的写景文章语言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缘故。
2.重情节
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抓住了文中着力刻画人物的主要情节,并顺次抓住描写人物言谈举止、内心活动的关键词,在脑中再现主要人物形象,品析主要人物性格,才能理清性格冲突中的主要矛盾,才能理解文章要旨。
请看于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片断:
师:你们说的,三年级学生也能看得出,是表面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到五年级,思考应该更深入一些。
师:林冲的为人处事,究竟哪一点非比他人?于老师在读两三遍时,读出林冲他藏而不露。再读两三遍,就发现他的人品、为人,可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师把这个字写在手心,鼓励学生也能读出林冲为人、人品最大的特点,读出这个字。
接下是围绕“让”字品读课文。师生交流中,我看到课题下渐渐出现了以“让”为中心的圆形板书:躬身施礼、起身让座 礼让;不敢,不敢 忍让;只好 请教了 谦让;一扫 宽让。
3.审细节
从写作的角度看,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从阅读的角度看,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发掘、玩味,也可以走近人物内心世界,探索文本的主题。试看窦桂梅老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课题细节的发掘:
这篇童话一个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地方在于,主人公“小女孩”的角色定位,她的性别一定要是女孩子,一定要是小女孩。唯有如此,才显得楚楚可怜,令人心疼。而且,在这小小的女孩的微小的生命世界里,还对应着数不尽的大。那些不肯卖火柴的大人,那双大鞋,那两辆大马车,那堵高大的墙等等——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世界。这个看得见的强大的世界,为这小小的女孩提供的只有——不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难过,难掩的悲伤和无限的孤独。
4.剖背景
有些文章外国人是看不懂的,譬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把自己比作待嫁的女子,这是谋求官职、良禽择木而栖等观念在诗中含蓄的反映。外国人眼里这可能是匪夷所思的,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同样,如果我们不联系中国特有文化,也不会把文章解读得深刻到位。试看王崧舟老师对柳宗元《雪》一诗所包含的中国特有文化作一分析。
王崧舟认为:“钓”字是诗眼,“钓”在中国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诗人的“钓”,反映的是诗人在逆境中的不妥协、不服输,是“穷则独善其身”,是一种等待机遇的来临。
看学生的回答:
生1:诗人不是在钓鱼,诗人是在钓一种心情。因为周围景色很美。
生2:诗人不是在钓鱼,诗人是在钓一种孤独。因为诗每一句的开头的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
情人节文章篇9
一、基础题型。就小说结构设问。小说结构的重点是小说的线索和层次。小说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小说层次就是小说结构,常见的小说结构都是以情节的发展来划分,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例题呈现】2010广东高考《面包》第一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答案示例】 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②丈夫撒谎掩饰。③妻子替丈夫圆谎。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
【试题解析】本题属小说结构中层次类题目。层次题目应以主人公为核心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各个发展阶段,一个阶段为一点,呈现方式:“主人公+(某一阶段)核心事件”。《面包》一文主人公选择“妻子”更为贴切,故以“妻子”为陈述主体,从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角度理顺文章划分层次,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各个阶段围绕“妻子”发生的故事即可。答案②可以表述为“妻子发现丈夫撒谎并试***掩饰”。如果从丈夫的角度作答亦可酌情给分,答案示例:①丈夫夜晚起床偷吃面包;②丈夫撒谎掩饰;③妻子替丈夫圆谎,丈夫心虚;④第二天晚餐,丈夫接受了妻子多给自己的一片面包。
二、发展题型。就小说结构安排的特点及意***设问。
优秀的小说为实现情节的合情合理、生动曲折,在安排结构时会做如下考虑:开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埋下伏笔或铺垫情节(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发展、高潮――铺垫,一波三折,环环相扣或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结构严谨);结尾――戛然而止或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令人回味),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或呼应题目;设置明暗双线索。平时我们要注意积累这些艺术手法的作用。
小说结构安排除篇章结构方面的考虑,还有自身文体的独特需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时要有三要素意识,即某一情节之于环境,可能营造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之于人物,正面或侧面描写人物心理或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或者此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与该人物下文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讽刺效果;之于情节,从篇章结构角度思考,使情节更加合情合理、生动曲折;之于主旨,使主题更加深刻、丰富(或表述为深化、升华了主题)。
情节类题目解题时,应突破单纯的篇章结构意识,配合小说文本三要素意识综合分析。
【例1】2012年课标全国卷《马裤先生》(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示例]①勾画了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做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试题解析]本题目就小说的第一段部分内容设问,而且重点强调是关于马裤先生衣着言行的描写。从小说三要素意识出发,这一情节属于马裤个人行为,不具有营造典型社会环境的作用。之于人物,人物衣着言行的描写,必然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之于情节,该描写处于文章的第一段,他刻画了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与下文中马裤先生一系列“怪异、滑稽”表现一脉相承,其作用为铺垫,同时也起到了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之于主旨,对于人物夸张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从这一点答题合情合理。
【例2】2012年辽宁卷《最后的黄豆》(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示例](6分)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解析]从小说文本三要素意识综合分析。爷爷多次嚼黄豆属于个人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不大,去除。之于情节,因为在文章中这一情节多次出现,明显的暗示其可能是小说的“线索”,仔细阅读文本,发现这一动作贯穿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多次出现在爷爷创业、守业、去世三个环节,正符合“线索是贯穿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这一特征。同时,还要体会在各个发展阶段,这一情节是否有篇章结构的作用,嚼黄豆这一动作的多次出现使下文爷爷逝世留黄豆给我的情节更加合理,所以具有铺垫的作用。之于人物,我们要尝试在文章中找出每次爷爷嚼黄豆的情节,体会人物此时的心境及展现了人物哪种品性,之后综合作答。之于主旨,小说主旨在探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于我的人生启示,与黄豆有关,但与嚼黄豆这一动作无关,故忽略。
【例3】2010年课标全国卷《保护人》(4)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6分)
[答案示例](1)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2)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3)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试题解析]这道题目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是报道内容对情节安排的作用,因此不能从小说三要素意识出发,只能从小说结构安排的角度出发,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发现该情节处于发展与高潮之间。首先,信件前后玛兰态度骤然变化,其根源在于这封信,所以这是一个铺垫情节,使整个故事的发展合情合理,符合内在逻辑。其次,如果故事只停留在信件前半部分,整篇小说平淡无奇,没有高潮,所以,这一情节加速了高潮的到来,并使小说的情节呈现戏剧性的特征,曲折动人。
【例4】2012年江西卷《报复》17.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案示例](5分)特点:①情节发生逆转;②具有喜剧色彩。艺术效果:①呼应前文;②出人意料,令人回味;③丰富了人物形象;④深化了主旨。
[试题解析]“结尾的特点”我们应参照小说结构安排的考虑一一带入检验,纸条上彭恩所写内容大大出乎读者的意料,仔细想想,这一结尾在文中又留有多处伏笔,如彭恩对来者“儿子”身份的回忆“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同时,纸条内容即是对“文亚明・穆勒”的评价,与开篇剧作家对《蛙女》的电话评价遥相呼应。其符合“陡生波澜,首尾呼应”的结尾特征。分析其作用我们就要具有三要素意识。信的内容无法展现人物活动特定的社会环境,却与情节、人物、主旨有关。从情节角度,“陡生波澜”会收到 “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令人回味”的艺术效果;“首尾呼应”有“使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完整”的作用。从人物角度,这一结尾使彭恩“忠于职守、言辞尖锐、机智敏锐”的性格特征更加丰富完满。从主旨角度,该结尾使“评论家应忠于职守”的主题更加深刻,在生命受到威胁、识破对方演技的时候,彭恩保持了一个评论家应有的风格。作答时候,学生如果能够如“试题解析”环节一样,结合文本适当展开,答案会完美。
三、综合题型。这一题型设问依旧是着眼于情节,但却将小说的三要素、篇章结构的特征及其他艺术手法融合在一起设问,例如融合对比、修辞等手法,难度加大,但基本解题思路不变。
【例题呈现】2013年高考全国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4)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⑥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试题解析】这道题目不是就文章中一个具体情节设问,而是着眼文章整体谋篇布局前后两部分情节的安排设问。纵观全文,两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就要在小说三要素、谋篇布局、对比这三个角度寻找回答问题的视角。我们发现,对比是核心的艺术手法,作答时可思考在环境、情节、人物、主旨四个角度存在怎样的对比,这一对比在刻画环境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旨方面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环境角度,前半部分展现了饭店人群冷漠的典型社会环境,场面热闹非凡,后半部分则刻意营造了家庭的温馨,但在温馨中却透着无法驱散的因贫穷带来的凄凉,环境的对比不是为了颂扬家的温馨,而是为了凸显世态的炎凉,使作品笼罩着一层阴郁的气氛。人物角度,小说人物马里诺饭店里谈笑风生,回家后茫然失神,这一形象的对比展现了人性的丰富性,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角度,小说前半部分着眼于人物饭店表演影子充满奇幻的生命状态,后半部分则描绘了其归家途中被警察欺辱及家庭艰难生活,前部分悬念叠生,后部分层层揭开谜底,情节曲折动人。主旨角度,通过环境、情节、人物的刻画,在对比中冲击读者的神精,使主题表达的更加深刻,作者的爱憎更加分明。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揭露,对底层民众的同情表达得更充分。
古人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美景需要有心人。
情人节文章篇10
一、没有目标的阅读,阅读方向无法明确
阅读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从字里行间要学到什么,这样的阅读才有价值。否则就是看闲书,读到哪里是哪里,毫无漫无目的。读完一遍只是大体了解故事情节,对文章的细节描写以及主题思想很模糊,阅读效率非常低。要想达成有效阅读,学生在阅读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老师要为学生设计阅读目标。目标设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分条列出阅读目标,也可以用回答文本问题、复述文段、填补情节等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阅读收获,从而使“无意阅读”变成“有意阅读”。
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在阅读时老师可以展示阅读目标:(1)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的感激之情;(2)找出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体会通过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学生在目标引领下可以由浅入深,逐步理解。学生在阅读时会“有意”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文章的内容。阅读目标还可以设为:读文章复述故事情节,或者根据提示补充故事情节。喜欢读书――父亲揍我――( )――( )――发现真相――满怀感激。学生带着任务进入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益。
文本问题是文章阅读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有意筛选问题答案;文段复述要求学生整体了解文章结构,摄取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填补情节,需要学生梳理文章情节,并模仿概括。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学生在阅读时会更注意“质”的提高。
二、没有鉴赏的参与,阅读品味无法提升
文章阅读要有品味鉴赏的参与,才可以理解文章内涵。鉴赏是超出文章内容之外的东西,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学生只有学会鉴赏,阅读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小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从简单的字词赏析入手,让学生体会每一个词语的选用都是作者的独具匠心,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对文章表现手法的鉴赏,在小学阶段遇到较多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老师要做好鉴赏示范,根据修辞手法的通用作用和语境作用,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阅读,老师要引导学生赏析文中诸多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赏析时先确定修辞的角度: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珊瑚的多种形态,表现了作者对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的赞美。在赏析时,老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赏析步骤,需要结合修辞手法的通用作用和语境作用,为学生总结出基本的赏析格式,有利于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完成鉴赏。还有的文章语句运用的是生动传神的动词描写,老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动词背后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写作意***,从而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交流。
因此,阅读不能仅靠“量”的积累,要静下心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学习作者精巧的写作手法,提升阅读品质。
三、没有写作的跟进,阅读迁移无法实现
俗话说“读写不分家”,没有写作感悟的阅读,对文章的认知效率较低,更无法实现阅读迁移。我们在阅读作品时不但要体会到作品的好,还要知道好在哪里,更高的阅读要求是能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写出阅读感受。学生有了阅读写作的需求,在阅读时更加用心,有利于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与文本角色进行交流,提高阅读境界。
《学会看病》一文写的是毕淑敏帮助儿子成长的事。学生阅读之后,要对文中的母亲进行评价,并与自己的母亲相比较。文中的“儿子”与学生属于同龄人,学生很容易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老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对文章情节进行细读,尤其是“儿子”踏出门后,“妈妈”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描写,那种自责和后悔中透出的是深深的母爱。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与母亲之间的小事,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